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杨骏、杨珧、杨济 (西晋宰相,西晋初年权臣,外戚。东汉太尉杨震之后,晋武帝司马炎的岳父。西晋“三杨”)全文

时间:2022-05-05 14:01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晋初“三杨”的覆灭:百年冠族之首,却倒在了门阀时代的前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5-05 13:24科技管理研究所晋朝的门阀制度,一直是一项让人感到不安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人们只需要做一件事...

晋初“三杨”的覆灭:百年冠族之首,却倒在了门阀时代的前夜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5-05 13:24科技管理研究所

晋朝的门阀制度,一直是一项让人感到不安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人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投胎。士族和寒族之间泾渭分明,寒门子弟永远都没有出头的机会。

但是,历史有的时候就是那么有趣,有这样一个百年冠族之首,却倒在了门阀时代的前夜,他就是晋初“三杨”的杨氏家族。

三杨和他的家族

西晋三杨指的是杨骏和他的两个弟弟。杨珧和杨济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是晋朝的开国功臣,辅佐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可谓是劳苦功高。

其中,杨骏的身份最高,他是皇帝的岳父。这也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旺盛的人。这个人在皇帝病重的时候,联合自己的女儿,也就是皇后一起,伪造了一份诏书,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给了自己非常高的爵位。

杨骏也知道自己这事做得不地道,所以他回去的时候,就给这些实权大臣都加官晋爵,意思也很明白,你看我都已经给了你好处了,就不要和我过不去啦。然而底下的大臣还是不买他的账。

很多人就跟他说,你作为开国功臣,应该好好辅佐新主继位,不要自己想着掌权。这是不妥当的。太过贪婪容易给自己的家族惹祸。但是杨骏觉得,开弓没有回头箭,再加上,一个人一旦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又哪里是轻易就能够罢手的。

所以,杨骏拒绝了这些人的建议,开始大肆提拔官员,杨家一时权倾朝野。让所有人为之侧目,但是,这也成了杨家覆灭前最后的辉煌。

杨骏的两个弟弟,和杨骏并不是一路人,他们一个善文,另一个善武。这两个人对权力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渴望,甚至于,杨骏的二弟还特意劝说杨骏不要这么做。他们的两个弟弟在后来都想要辞官退隐,以躲避祸事。

但是,家族里面只能有一个主事人,杨骏是杨家的主事人,他不听两个弟弟的,两个弟弟一点办法都没有,就这样,杨家的权势越来越重了。但是,我们经常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皇帝换了,那很多事情也就不一样了。因为新任皇帝不一定喜欢你。具体到杨家这里,是新任皇后不喜欢对方,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那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甚至琏晋惠帝都有一点害怕她。贾南风因为嫉妒,所以早年的时候曾经一度闹到了被废的边缘。

当上,杨骏的女儿经常劝说贾南风让她看开一点,帝王三妻四妾本是常事,不应当因为这件事丢掉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荣光。

同时他也劝说晋武帝,说他儿子和贾南风是结发夫妻,“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如果贾南风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那也请你多多担待,就不要逼迫自己的儿子休妻了。

照理说,这样一个温和大度的女人,应该得到贾南风的感激。然而,贾南风却觉得,自己差点被废,都是这位以前的皇后,现在的太后惹的祸,所以,她对杨芷恨之入骨,一上位就把杨芷地种种优待都给取消了。堂堂太后活得还不如一个普通人。

看到自己女儿受委屈,杨骏当然不乐意了,她立刻开始和贾南风针锋相对。这两个人已经不能两存了。最后,贾南风联合两个王爷,成功把杨氏连根拔起,杨氏一门自此不复存在。

家族与门阀

老实说,杨氏一门的覆灭,主要责任在于杨骏,这个家伙对于权力有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渴望。所以他天天就想着揽权,至于他的两个弟弟和女儿,倒真的是无辜得很,他们的品质其实都还不错。

但是,古代的家族制度就是有这一点不好,一个人犯错,其他人都要连坐,所以最后杨家被连根拔起,而杨骏的二弟其实手里还有晋武帝亲自赐予的免死金牌。

但是免死金牌这东西,向来是皇帝说有用,那就有用,皇帝说没用,那就没用。更何况这个皇帝自己可能都做不了主。所以说,尽管有很多大臣替杨家求情,说你把杨骏杀了差不多了,其他人就算了。尤其是杨骏的女儿,还是太后呢,这么干是不是有点太不地道了。

但是贾南风是什么人呀,她这个人信奉“长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无论是对自己的政敌还是对晋惠帝的女人,都是一样的原则。于是,朝臣的求情最后没有成功。

晋朝的门阀制度

晋朝的门阀制度,是一种很糟糕的制度,他让所有资源都在贵族手上。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只能根据门第的好坏来决定成就的大小。但是,杨氏,这个西晋时期最大的门阀之一,却丝毫没有享受到门阀制度下的荣光,家族话事人的短视让他们一朝覆灭。

但是,这件事的发生,并没能阻止门阀制度的兴盛,晋朝的政治,依然是被大家族把控。最为有名的两个大家族,就是王家和谢家了“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众人都在憧憬这两个家族曾经的辉煌。

但是,晋朝大家族的辉煌背后却是整个王朝的衰落。晋朝是皇帝皇帝不行,大臣大臣不行,贵族贵族不行,最出色的一点就是内乱,外面乱,里面也乱。

大臣斗,皇族也斗。女人之间倒是不斗,那是因为没得斗。贾南风几乎尾巴把持住了宫廷,甚至控制住了自己的丈夫。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大概就是生活在晋朝的老百姓最真实的感受。晋朝的权势斗争,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无数人成功,也有无数人失败。所以要在晋朝的政治斗争当中保持全胜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没有站好队的人都会和杨氏是一样的下场。

再进去好下场悲惨的人不仅仅是杨氏家族,还有所有政治上失败的贵族,以及几乎所有的平民,这些人都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填了门阀制度的大坑以至于后世的统治者,无论如何都不再实行门阀制度了。

虽然说贵族对于平民依然是有绝对的统治权,并且随时可以看到压迫。但是,门阀制度却没有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门阀制度不利于选拔人才。

而且,虽然我们在看宫斗剧的时候,都经常会骂皇帝是个大渣男。但是,不得不说,在古代的政治条件下,生很多的子女是有好处的。

对于皇帝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他们可以在很多的子女当中选择最优秀的作为继承人。这样的话,有利于王朝的延续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贾南风的行为,虽然是人之常情,但是却不利于王朝延续。

西晋的迅速覆灭以及后来五胡乱华的惨剧对于全军覆没的杨氏家族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安慰。看吧这些曾经对我们举起屠刀的人,他们地下场也很惨。所以,我们也不是唯一一个。

渐渐地,门阀制度离我们远去,科举制度来了。投胎终于不是唯一一个评定我们过得好不好的标准了。贫寒之家的子弟也有了上升的空间。

所有人,都希望可以借助考试来改变我们的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梦想。众人也终于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杨骏

西晋宰相,西晋初年权臣,外戚。东汉太尉杨震之后,晋武帝司马炎的岳父。

杨骏(?~291年),字文长,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西晋初年权臣,外戚。东汉太尉杨震之后,晋武帝司马炎的岳父。

出身弘农杨氏。初为高陆县令,献女为晋武帝皇后,迁侍中、车骑将军、行太子太保、领前将军,封为临晋侯,联合尚书令杨珧、卫将军杨济势倾天下,时称“三杨”。

太熙元年(公元290年),趁着晋武帝病重昏厥之时,联合武悼皇后篡改诏书,自封太尉、太傅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督促汝南王司马亮返回封地。自知没有威望,不顾傅祗、石崇、何攀等人劝谏,大开封赏以求收买人心。大权独揽,执政严酷,刚愎自用,不纳良言,遍树亲党,疏远宗室。

永熙二年(公元291年),贾后联合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杨骏坐罪被杀,夷灭三族。

本名:杨骏

别名:杨太傅、杨文长

字:文长

所处时代:西晋

民族族群:汉族

人物生平

号为三杨

杨骏少年时期即在朝廷任职,后又任高陆令、骁骑、镇军二府司马。后来因为是杨皇后之父的关系,被超常提拔,委以重任,从镇军将军迁为车骑将军,封为临晋侯。有见识的人议论说:“分封诸侯,是为了保卫王室,作王室的屏障。后妃,是为了料理祭祀,弘扬宫中教化。皇后之父始封便以临晋为侯名,临于晋室之上,这将是大乱的征兆。”尚书褚磓、郭奕都上表说杨骏心胸狭隘,不能将治理国家的重任托付给他。武帝不接受这些意见。武帝从太康以后,以为天下无事,不再留心政务,只是沉湎于酒色,开始宠信后党,请托贿赂之风公开盛行。

杨骏及其弟杨珧、杨济揽尽天下大权,当时人们称之为“三杨”。

受命辅政

永熙元年(290年),晋武帝病重时,没有将国家大事托付给重臣,开国功臣都已去世,朝臣惶恐不安,无计可施。而杨骏排斥公卿大臣,亲自在武帝左右伺候,并趁机随意撤换公卿,提拔自己的心腹。晋武帝病情稍有好转,见杨骏所用之人不当,就严肃地对杨骏说:“怎么能这样做呢!”于是给中书下诏,让召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共同辅助王室。杨骏恐怕失去权柄与宠信,从中书那里借来诏书看,并把诏书藏起来。中书监华讷恐惧,亲自找杨骏要诏书,杨骏终于不给。过了两天,晋武帝病危,杨皇后奏请让杨骏辅政,晋武帝点了点头。于是杨皇后便召中书监华讷、中书令何劭,口头传达晋武帝的旨意,让他们作遗诏,诏文为:“昔日伊尹、吕望作辅国大臣,功勋永垂不朽;周勃、霍光受命护国,为古代名臣之冠。侍中、车骑将军、行太子太保、领前将军杨骏,德厚而智高,见识明远,辅翼皇上与太子,以忠贞严肃著称于世,应做朝廷宰辅,比于商代伊尹。现以杨骏为太尉、太子太傅、假节、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领前将军如故。设置参军六人、步兵三千人、骑兵千人,这些人移驻在前卫将军杨珧的故府。若杨骏在殿中住宿,应有人保卫,可派左右卫三部司马各二十人、殿中都尉司马十人供杨骏使用,这些卫士可以持兵器出入宫殿。”遗诏写成后,皇后与华讷、何劭共同呈给武帝,晋武帝看了以后不说话。过了两天,晋武帝驾崩,杨骏便作为被委以后事的重臣,居住太极殿。将要入殡盖棺,六宫人员都出来举行告别仪式,而杨骏却不下殿,安排一百个武士保卫自己,不恭于朝廷,心怀不轨,从这时就开始显露了。

权倾朝野

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以后,晋升杨骏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统摄朝政,总领百官。杨骏怕皇帝左右的人说自己的坏话,便把他的外甥段广、张劭安插在晋惠帝周围作近侍。凡有诏命,晋惠帝看后呈报给太后审查,然后才能发出,杨骏知道皇后贾南风性情凶悍,难于制服,很害怕她。又培植很多亲党,使他们统领禁兵。这样一来,公卿王室都产生怨恨情绪,天下之人无不愤然。杨骏的弟弟杨珧、杨济都是有俊才的人,多次劝阻杨骏,杨骏不听,因而被废家居。杨骏不懂古代典章制度,做事动辄违背旧典。武帝死的那一年还未过完,就改了年号,议论的人都认为这违背了《春秋》所载新君在第二年才改元正式即位的规定。朝廷对这种失误有所醒悟,令史官抹去改元的记载,第二年正月再改年号。

杨骏知道自己没有威望,害怕不能使远近之人和睦悦服,就依照魏明帝即位时的例子,大开封赏,以取悦于群臣。杨骏为政严苛而琐碎,刚愎自用,与众人不合,冯翊太守孙楚平素与杨骏关系较好,劝诫杨骏说:“公以外戚的身份,居伊尹、霍光那样的要职,掌握大权,辅助弱主,应当学习古代贤人,做事公正诚实,谦恭和顺。前代辅国重臣,在周代有周公、召公,在汉代有朱虚侯、东牟侯,都是皇室同姓,没有异姓大臣专朝政而能吉庆善终的。当今宗室有被皇帝亲信重用的大臣,藩王势力也在壮盛之时,而公不与他们共同参与朝政,内怀猜忌之心,外树亲私党羽,灾祸不久就会降临了。”杨骏不听。弘训宫少府蒯钦是杨骏姑母的儿子,少年时亲密无间,刚直不阿,多次以直言冒犯杨骏,杨珧、杨济都为他担心。蒯钦说:“杨文长虽然昏聩,但也还知道一个人没有罪不能随意杀害,他一定会疏远我,我被疏而远离他,可以避免和他一起遭祸而死。不然,倾家灭族之灾就不会很远了。”

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平素不被杨骏尊重,暗地罗织杨骏图谋颠覆社稷的罪名。贾后欲干预政事,因害怕杨骏而没有达到目的,又不肯以妇道侍奉太后。黄门董猛从晋惠帝做太子时即作寺人监,在东宫侍奉贾后。贾后图谋废太后,秘密与董猛通消息。董猛又与孟观、李肇相勾结。贾后又令李肇通报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让他联合各藩王军队讨伐杨骏。司马亮说:“杨骏的凶暴行为,会使他很快灭亡,不值得忧虑。”李肇又通报楚王司马玮,司马玮同意这个计划,于是请求入朝。杨骏平素就怕司马玮,早就想把他召回朝中,以预防他搞变乱,因而听任司马玮入朝。

争权被杀

元康元年(291年),司马玮到京城以后,孟观、李肇就上奏晋惠帝,让他夜间下诏书,宫内外戒严,派使者奉诏书废黜杨骏,让他保留侯爵回府第。东安公司马繇率领殿中卫士四百人讨伐杨骏。段广跪在地上为杨骏求情说:“杨骏受过先帝厚恩,尽心辅政。而且是个无儿子的孤老头儿,岂有谋反之理?望陛下详察。”惠帝没有回答。当时杨骏住在曹爽的故府,在武库以南,听到宫中有变,召集众官商议对策。

太傅主簿朱振劝杨骏说:“现在宫中有变,目的可想而知,必是宦官们为贾后设计谋,将不利于公。应放火烧了云龙门向他们示威,让他们交出制造事端的首恶分子,打开万春门,引出东宫及外营兵为援,公亲自带着皇太子,入宫索取奸人,殿中将会震惊,必然斩杀奸人送出首级,这样才能免于遭难。”杨骏平素就怯弱,此时犹豫不决,却说:“云龙门是魏明帝建造的大工程,怎能一下子烧掉呢!”侍中傅祗夜里告诉杨骏,请他与武茂一起进入云龙门,以观察宫中事态。傅祗又对群僚们说:“宫中不能无人照料。”起身揖拜而去,于是群僚们都走开了。

接着殿中兵出来,烧了杨骏府第,又令弓弩手上到阁楼上向杨骏府中射箭,杨骏的卫兵都不能出来。杨骏逃到马棚里,被士兵用戟杀死。孟观等受了贾后的密令,诛杀杨骏的亲戚党羽,于是杨珧、杨济、张劭、李斌、段广、武茂、散骑常侍杨邈、中书令蒋俊、东夷校尉文鸯都被诛灭三族,被杀的达数千人。贾后又令李肇焚烧杨骏家中的书信文件,不愿意让天下人知道晋武帝给杨骏的顾命诏书。杨骏被杀后,没有人敢收尸,只有太傅舍人巴西人阎纂安葬了他。

当初杨骏征召高士孙登,送给他一床布被。孙登在门前将布被截断,大叫道:“斫斫刺刺。”过了十天,诈称病死,到这时孙登的话果然应验了。永熙年间,温县有个像疯子一样的人,编造些歌谣写出来,歌词是:“光光文长,大戟为墙。毒药虽行,戟还自伤。”杨骏居内府时,常用戟自卫。

永宁初年(301年),晋惠帝下诏说:“舅氏失为臣之道,宗族毁灭,甥舅之情,甚伤我心。现以蓩亭侯杨超为奉朝请、骑都尉,以慰藉孝亲之情。”

人物成就

杨骏在晋武帝临终前,利用杨皇后的影响力攫取辅政之权。在晋惠帝初年,杨氏一度权倾朝野。

历史评价

《晋书》:“杨骏阶缘宠幸,遂荷栋梁之任,敬之犹恐弗逮,骄奢淫逸,庸可免乎?括母以明智全身,会昆以先言获宥,文琚识同曩烈,而罚异昔人,裴夫!”

赞曰:“琐琐文长,遂居栋梁。据非其位,乃底灭亡。”

傅咸:“杨骏有震主之威,委任亲戚,此天下所以喧哗。”

李世民:“故贾充凶竖,怀奸志以拥权;杨骏豺狼,包祸心以专辅。”

胡承诺:“凶德之人,并生一时,辏集一处,则杀身之谋迅不及备、结不可解。春秋辕涛涂、申侯,汉田、窦,晋杨骏、贾谧、皆其徒也。”

丁耀亢:“尝观外戚当枢密之任,未有不覆者,其势不能全也。骏以小人之材,而谮处台鼎,当乘危改诏之时,天已诛之矣。此卫青所以闭门谢客也。”

蔡东藩:“骏虽有自取之咎,然其罪不过专擅而止,诬以大逆,戮及亲党,宁非罪轻罚重乎?”

史书记载

《晋书·卷四十·列传第十》

家庭成员

祖父:东汉东莱太守、蓩亭侯杨众(汉太尉杨震曾孙,幼子杨奉之孙)

嫡妻:高都君庞氏。

弟弟:杨珧[,任尚书令、卫将军。

杨济,历任镇南、征北将军,迁太子太傅。

女儿:武悼皇后杨芷,嫁晋武帝司马炎。

二、杨珧

西晋官员

杨珧(?~291年),字文琚,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西晋外戚大臣,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太傅杨骏之弟。

出身弘农杨氏,在朝久负盛名,深为晋武帝所宠,以为尚书令,封为城阳侯,联合太傅杨骏、卫将军杨济势倾天下,时人号称『三杨』。晋惠帝即位,自虑权位过盛,固请辞位,拜为卫将军,策划齐王司马攸归国事宜。

永平元年(291年),皇后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坐罪被杀,夷灭三族。

本名:杨珧

别名:杨瑶

字:文琚

所处时代:西晋

民族族群:汉族

人物生平

暗藏表章

杨珧(yáo),一作杨瑶,深受晋武帝司马炎宠信,任尚书令,领卫将军。咸宁二年,兄杨骏之女杨芷立为皇后,“婉嫕有妇德, 美映椒房”,受宠于晋武帝。兄长杨骏权高位重,使他看到权宠不可居。于是,前后多次恳切提出辞职,晋武帝始终不同意。杨珧就给皇帝上表说:"纵观古今,凡一族二后者,没有保全的,必受灭亡宗族之祸,请求将我的表章收藏在宗庙。如果我说的话得到证实,可免我之祸。"晋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右军督赵休上书说:"王莽五公,兄弟相待。今杨氏三公,并在大位,而天变展见,我暗暗为你担优啊。"由此杨珧更加惧怕,坚决要求辞职,晋武帝同意,赐钱百万,绢五千匹。

谏奖将士

咸宁四年(公元278年),马隆讨平秦凉,朝议加赏西征将士,有人阻挠。杨珧进驳道:"前由马隆挑选骁勇,稍加爵位,不过为鼓励起见。今马隆荡平西土,不给赏赐,朝廷将来如何用人?“晋武帝深以为然,赏赐西征将士。

遇害夷族

此后,杨珧处事处处退让。不久,开始交通朋党,极力策划使齐王司马攸归封国,导致中护军羊琇与北军中候成粲共谋杀死杨珧。杨珧知道后,以有病为由请假避祸,并以巧妙的方法让有司上奏皇帝。

晋武帝驾崩,晋惠帝继位,以贾南风为皇后。贾后在早年被废的危机之中,受到皇后杨芷的多次劝诫,却不知杨芷曾尽力营救她,反倒以为是她向司马炎中伤她,因而对杨芷极为怨恨。晋惠帝继位后,贾后不对杨芷尊敬礼待,反而更打算参与政事,遭到身为外戚的太傅杨骏的阻挠。次年,贾南风勾结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和寺人监董猛等人,密谋诛除杨骏和废掉皇太后杨芷,暗中派李肇联络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要求他们领兵讨伐杨骏。楚王司马玮同意,请求入朝。杨骏不敢阻止。司马玮入朝后,孟观和李肇等指使司马衷下诏,诬告杨骏谋反,派东安郡公司马繇领四百人讨伐杨骏,令司马玮驻屯司马门。杨骏最先在府第中被杀,后又收捕卫将军杨珧、太子太保杨济等,皆夷三族。

史书记载:《晋书·卷四十·列传第十》

人物评价:《晋书》在朝久负盛名。

轶事典故

孟观领取贾后密旨,诛杀杨珧。杨珧临刑,大呼冤枉,说:晋武帝同意免我灾祸的表章石函,可问于张华。"当时群臣纷纷申辩,希望按照晋武帝承诺办理。而贾后族党视杨家诸兄弟如同仇讎,令行刑者杀之。当时群臣没有不同情杨珧的。

亲属成员(弘农杨氏)

先祖:杨震,东汉太尉

高祖:杨奉(季叔),杨震五子,东汉御史中丞

曾祖:杨敷,东汉黄门侍郎

祖父:杨众,东汉侍中、东莱太守、蓩亭侯

父亲:杨[ ](有名 杨品 一说,但未见资料佐证;另有杨氏系谱杨超一说;此为误,『晋惠帝永宁中,“三杨”被诛宗族泯灭,特诏以蓩亭侯为奉朝请,骑都尉』;蓩亭侯杨超应为杨炳之后,古人以多长子承袭爵位。)

从父:阳成亭侯杨亮(杨震曾孙,东汉末侍中杨琦子)

从父:汉丞相府仓曹属主簿杨修(杨震曾孙,东汉末太尉杨彪子)

大哥:杨炳,字文宗,曹魏通直侍郎、蓩亭侯

二哥:杨骏,字文长,西晋侍中、太尉、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四弟:杨济,征北将军、太子太保、赠太傅

儿子:杨袭,字仲素,武阳长史,谥号威侯

杨彰(据《杨恩墓志》,北魏宁远将军河间太守杨恩,恒农华阴人;为晋侍中、尚书令、仪同三司、城阳侯瑶(珧)的五世孙,散骑侍郎、谏议大夫彰的玄孙)

三、杨济

西晋外戚大臣

杨济(?~291年),字文通,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武悼皇后杨芷叔父、太傅杨骏之弟。

富有文采,武艺出众,历任镇南将军、征北将军,迁太傅,兄弟并称『三杨』。深谋远虑,共同切谏杨骏,没有得到采纳。贬斥王佑为河东太守,建立皇储司马衷,都有参与计谋。

永平元年,皇后贾南风勾结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坐罪被杀,夷灭三族。

本名:杨济

字:文通

所处时代:西晋

出生地:弘农华阴

主要成就:历任镇南、征北将军,迁太子太傅

人物生平

杨济有才艺,曾经从晋武帝校猎北芒,与侍中王济一同穿着布裤褶,骑马执角弓在金辇前。有一猛兽突然出现,晋武帝命王济射之,应弦而倒。不久又有一只猛兽出现,杨济受诏去射杀,六军大叫称快。武帝着重兵官,时常授与显贵而有清望的外戚,杨济以武艺出众而称职。与兄杨珧深谋远虑,所以与诸外甥李斌等共同切谏。杨骏排斥王佑出任为河东太守,建立皇储,皆出于杨济的计谋。

墓志铭

初时,杨骏忌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催促他回籓地。杨济与李斌数度谏止他,杨骏遂疏远杨济。杨济谓傅咸曰:“若家兄征大司马入,退身避之,门户可得免耳。不尔,行当赤族。”咸曰:“但征还,共崇至公,便立太平,无为避也。夫人臣不可有专,岂独外戚!今宗室疏,因外戚之亲以得安,外戚危,倚宗室之重以为援,所谓唇齿相依,计之善者。”杨济日益惧怕而问石崇曰:“人心云何?”崇曰:“贤兄执政,疏外宗室,宜与四海共之。”杨济曰:“见兄,可及此。”石崇去见杨骏,及焉,杨骏不纳。后与诸兄俱见害。难发之夕,东宫召杨济。杨济谓裴楷曰:“吾将何之?”楷曰:“子为保傅,当至东宫。”杨济好施与,又长久管辖兵马,所从属的四百余人皆秦中壮士,射则命中,皆欲救杨济。不幸,杨济已然入宫,大家莫不叹恨。杨济遂被杀,全族灭族。

轶事典故:曾任冠军将军,参加晋伐吴之战,接受杜预命令,出屯襄阳,节制诸路人马。

史书记载:《晋书卷四十 列传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