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中国美号“九州、中华、华夏、四海、天下”来源于中国版《圣经》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时间:2022-08-18 21:2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21 18:18:19科技管理研究所“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为...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21 18:18:19科技管理研究所

“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为什么取国名为“夏”?作为中国人,当然就是华夏儿女了。”

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集团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九黎族首领蚩尤带领的东夷集团与苗蛮集团联军,将炎黄部落联盟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建立了更庞大的部落联盟。

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语》:“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而后来五帝中的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祖先禹、契、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这些后裔在黄帝到尧、舜、禹时期大都已经脱离黄帝母族,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国或部落,有了独立的姓氏。后稷承继姬姓,后来,他的后代周武王姬发从陕西东出中原建立了周朝,分封诸侯或方国,其中姬姓国53个,这些姬姓国以国为氏,于是形成了中国的大多数姓氏。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个姓,占《百家姓》总姓504姓的82%,再演化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了,所以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姜姓,起源于炎帝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姜为姓,姜姓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如吕、谢、齐、高、卢、崔等姓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名。据考证,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到现在,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传承于上古八大姓的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看到这里,我们为什么要自称炎黄子孙已经很明了。那么华夏儿女的称号又是怎么来的呢?

随着炎黄部落的日益强大,华夏部落初具雏形。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成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皆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大禹更是黄帝嫡系血脉。

大禹接受舜的禅让后,征服三苗,统一了长江流域,此后一段时期,华夏大地出现了少有的社会安定的太平盛世。大禹在召集诸侯祭祀之时,听到不少诸侯对他颇有微词,于是心中郁郁。便很快就在涂山召开隆重的诸侯大会,大会的主旨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大禹身着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各自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一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鞠躬答礼。礼毕,夏禹大声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谦卑诚恳的态度,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

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此次大会,也为后来的夏朝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纪念涂山大会,大禹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青铜铸造成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九鼎集中到阳城,借以显示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和强大统一的象征。涂山大会和禹铸九鼎,大大增强了华夏部落联盟的民族凝聚力,为以后华夏族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禹禅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缺发兵武力篡夺领袖之位。在炎黄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为什么取国名为“夏”?“华”与“夏”二字上古同音,互相通用,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因此把文化高的地区称为“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叫“夏人”。作为上古时的中央大国,“夏人”即为“中国之人”,至春秋,“华夏”两字联合在一起组成词语,代表了中国是一个有高度文明和发达文化的中央大国,“华夏”久而久之便成了中国的代名词。作为中国人,当然就是华夏儿女了。

禹迹、九州、四海、天下,中国美号来源自中国版《圣经》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18 17:18科技管理研究所

在秦统一以前,我国古代名号除了源于夏国号的区夏、有夏、时夏、诸夏、华、诸华、华夏及另成一系的地域的中国与文化的中国外,还有两大类名号,也时常见于典籍的记载:

第一类,是据历史传说而称我国全境为禹迹、禹甸、禹服等,以及九州、九有、九囿、九围等;

第二类,是依天地观念而称我国全境为四海、海内、天下等。

上述这两大类名号,自秦统一以后,仍然或频繁或偶然地为人所使用;有的作为习惯用语,还沿袭至今。本章先说第一类,即禹迹、九州等。

以“禹迹”指称全国,如唐张说《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应制以题坐右》诗:“文明遍禹迹,鳏寡达尧心”,又五代晋朝的《武功舞歌》:“百川留禹迹,万国戴尧天。”以“九州”指称全国,所见更多,如唐王昌龄《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南宋陆游《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郭沫若《满江红·赞雷锋》有句:“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万姓仰英烈。”值得注意的是,“禹迹”与“九州”在诗中还往往成对出现,如北周庾信《羽调曲》:“九州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明胡翰《吕梁硔》:“鸿飞九州野,吾愿观禹迹。”那么,为什么会有禹迹、九州这类名号?禹迹、九州又为什么往往成对出现呢?细说从头,这里面不仅联系着复杂的历史事实,而且还夹杂着屡变的神话传说……

第一节 古史的神话传说与神话传说中的禹

禹迹等名号的来历,显然与禹有关。禹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其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国家夏。夏以后的商、周有文字记载与实物遗存,而夏以前的时代则只有神话传说。神话作为原始时代的产物,本是原始人类对大自然的蒙昧认识和野蛮生活的反映,然而一到传说,便把神话历史故事化了。而这类故事又大体总是美好的,因而在后世人的心目中,遂成为确实可信的历史。

然而传说也不一定完全无据,起码可以说有当时历史的影子在内。以春秋战国时代为例,杀伐连年,社会动乱,人们感于时事,以为今不如古,便制造出尧、舜、禹三代揖让而升、垂拱而治的故事,以寄托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但古史的发展,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想了解古史的真面目,就必须避开传说的空想。

重新认识古史的代表学说,有五四运动以后以顾颉刚为宗师的古史辨派。古史辨派的中心观点是: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譬如积薪,后来居上”,即是造史的很好比喻。关于这一点,顾颉刚说大体有三个意思:其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等。

其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位“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一位“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又成了一位孝子的模范。

其三,我们虽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状况。如我们虽然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但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

按顾颉刚的上述观点,是对唐刘知几、清崔述、近人崔适诸家学说的系统与完善,又得到了钱玄同、胡适诸家的赞同与补充。由古史辨派的细密考证,尧、舜、禹之为传说人物,遂成为被广泛接受的观点。

关于禹的传说,顾颉刚曾经指出:由戎的宗神禹,演化而为全土共戴之神禹,更演化而为三代之首君。

传说中禹的事迹,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如《山海经》鲧腹生禹,《国语》禹致群神于会稽,《汉书·郊祀志》禹封禅于会稽,《墨子》禹道死葬会稽,等等;而影响最大者,则是治洪水与分九州二事,与此相关的禹的传说,“乃为中国之《创世记》耳”。

关于《创世记》,《正名中国:胡阿祥说国号》有这样的“通俗”描述:读过《圣经》的朋友都知道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没有读过《圣经》的朋友也肯定听说过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见载于《圣经》的《创世记》里,说上帝耶和华看到他创造的世界变得一团糟了,就决定毁灭所有的人类,只留下为人虔诚、与人和睦相处的好人诺亚一家。于是上帝告诉诺亚造一条大船,那船长四百五十英尺,宽七十五英尺,高四十三英尺,这跟现代的远洋轮船差不多大。诺亚又捕捉了许多动物放在船上,然后上帝就让暴雨连下了四十个昼夜。洪水汹涌澎湃,淹没了整个地球,只有诺亚方舟漂浮于汪洋大海中。等到洪水消退了,诺亚一家和他带上方舟的动物,是这场可怕的洪水后仅存的生物,并一直繁衍至今。

至于“中国之《创世记》”,即所谓的“大禹治水”,而记载“大禹治水”较为系统全面、影响也较为广泛的史书,当推西汉太史公司马迁所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按《史记》的第一篇是《五帝本纪》,第二篇是《夏本纪》;《五帝本纪》首黄帝,《夏本纪》首禹。黄帝、禹本非完全的信史,但传说也并非无据,况且黄帝葬桥山,禹崩会稽,有冢可据。司马迁作为史家,信以传信,疑以传疑,遂整齐百家杂语,“择其言尤雅者”,并结合自己对山川的考察与对长老的访问,著成《五帝本纪》与《夏本纪》。在《夏本纪》中,司马迁述禹道:

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甚修,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甸服外五百里侯服,……侯服外五百里绥服,……绥服外五百里要服,……要服外五百里荒服。……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于是帝赐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通读《史记》关于禹的上引记载,禹迹、九州等名号的源始已经相当明白;九州、四海、天下之为互文,也可见出大概。

然则禹迹、九州等名号始自何时,仍是需要考索的问题。

第二节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史记》关于禹的上引记载,乃是综合西周以来的古史传说而成。而按照顾颉刚等人的考证,周朝人心目中最古的人即是禹。盖在西周时,周人已认定禹是首出奠定山川、敷布土地者,凡后人所居,皆禹之迹,禹治水,足迹遍全国。以此,禹迹成了全国的代称,广被当时人所知的天下: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

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迹),四方攸同。

洪水芒芒(茫茫),禹敷下土方。

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迹)。

这样的天下,按照《尚书·禹贡》的记载,包括了从黄河北岸到长江北岸的27座山,弱水、黑水、河水、汉水、江水、济水、淮水、渭水、洛水9条水,简而言之,就是禹迹踏遍的山山水水、全国各地。

禹迹所指的天下,又可称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魏绛为晋侯引《虞人之箴》: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茫茫无际的禹迹啊,被划分成了九州,开通了条条道路,人民有了居住的房屋与祭祀的宗庙,野兽有了丰茂的青草,他们、它们各有住处,遵守道德,互不干扰。由此也可以看出,禹迹是被划分为九州的,禹迹的范围就等于九州,禹迹、九州本是相互关联的一对名号,而以禹迹与九州代表天下,又是西周以来通行的看法。

九州一名的出现,则稍晚于西周时出现的禹迹。春秋时铜器叔夷钟(据考作于公元前566年)铭文云:这是说成汤受了天命,便享有禹的九州,住在禹的地方。九州即指成汤的天下。

洪水的传说,联系着我国上古文明滥觞于黄河流域。夏、商、周三代的统治民族均播迁。流转于黄河上中游(夏、周)或黄河下游(商)。夏已经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周更以擅长农业著称,而黄河流域自古即多泛滥之灾,洪水的传说盖缘此而产生。上面已经说过,周人认为首出治水的人物为禹;而随着时代的推移,自燧人氏、颛顼以至尧、舜、鲧,都莫不治洪水,于是洪水的传说变得愈加纷歧。随洪水而来的传说,是划分九州,九州的传说也因之复杂起来,并有了九州疆域的划分及各州名称的拟定,即九州从一种空泛的名号,逐渐变成传说中实有的制度。

关于九州的划分及各州的名称,在战国时代出现了好几种说法:

其一,《尚书·禹贡》:冀州,济、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惟豫州,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是《禹贡》以山川地形划分九州。

其二,《周礼·职方氏》: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是《职方》以方位与地形划分九州。

其三,《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杨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是《尔雅》以地形及国家方位划分九州。

其四,《吕氏春秋·有始览》:“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是《吕览》以重要国家的位置结合山川地形以及方位划分九州。

以上四说之异同,列表比较如下:

按四种九州说,一般认为《禹贡》的时代最早。《禹贡》一篇,属于《尚书》中的《夏书》,古人认为这篇文献是禹治平洪水、划分九州、依据九州土地的肥瘠状况而制定贡赋等级的记录,故名《禹贡》,而《禹贡》九州,也就自然成了禹治水后所划分的九州。然而西汉以前,另外三种九州说也被认为是禹九州,这就露出了破绽:四种九州说,不仅所取的州名不同,划分原则也很不一致;如果四种九州都反映了客观事实的话,那么它们理当一致。为了弥缝这一破绽,后世学者解释:这是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具体来讲,《汉书·地理志》始以《职方》九州为周制,东汉李巡始以、三国魏孙炎继以《尔雅》九州为商制,加上夏制的《禹贡》九州,经学家遂合称为“三代九州”。《吕氏春秋》因为不是儒家经典,所以经学家并未为之立说。

然则当禹九州已变得不那么空泛的时候,战国时传说中的古史已上延到了黄帝与神农,汉时更有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于是划野分州的时代也就溯源到了黄帝,并产生了尧、舜十二州的说法。如《汉书·地理志》谈沿革,劈头就说: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中国的文化真是太过古老!一切事物推其源始,都要说得十分久远;而在后世所精心构筑的古史传说体系中,黄帝又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华夏民族的老祖宗,许多事物的发明权都要归功于他,许多典章制度也须由黄帝首创,“画野分州”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话虽如此,黄帝却毕竟过于缅邈。黄帝是如何划野分州的,也实在难以说清。比较而言,禹置九州,有名列五经之一的《尚书·禹贡》的详细描述,自然使人深信不疑。进之,禹之前为尧、舜,如禹一样,尧、舜也治水,那么也应当分州,《尚书·尧典》即说“肇十有二州”,西汉谷永、东汉班固都解释成“尧遭洪水,天下分绝为十二州”,即在禹置九州之前,尧时已有十二州,《史记·五帝本纪》略同:

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肇十有二州,决川。

南朝宋裴骃《集解》引东汉马融说:“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也。”按照这样的解释,十二州是就禹九州再分置并、幽、营三州,恰与谷永、班固之说相反。马融之说多为后世经学家所采用,当然也有反对的,如唐贾公彦《周礼正义》即称:“自古以来,皆有九州。惟舜时暂置十二州,至夏还为九州。”

其实,十二州的说法源于九州说是很明显的,合前述四种九州说,虽然州名不一,总数却正是十二,即《禹贡》九州加上幽、并、营三州。这样,十二州的说法也不过是为了填补多种九州说所造成的漏洞而已。更求之,十二州说的背后还有着历史的真实。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分境内为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与交趾、朔方十三区,各置刺史一人,巡察境内地方官吏与强宗豪右,称“十三刺史部”,习惯上也称“十三州”。是十二州的传说,乃因汉人影射武帝所置的十三刺史部而起。尧、舜时代之不存在十二州,正如武帝置十三州,一样真实可靠。

十二州说产生于西汉而影射武帝置州的真实,那么产生于战国的九州说,是否也有着某种历史的真实呢?答案是肯定的:九州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统一的向往,是学者们为未来统一时代所设计的政区划分方案。童书业指出:春秋而后,各大国努力开疆之结果,所谓“中国”愈推愈大,渐有统一之倾向,于是具体区划“天下”之需求乃起;《吕览》、《禹贡》、《尔雅》、《职方》等书始有具体之“九州”制度。“九州”之名各书所载不同,略有四说。……其各州地域,各书所载亦略不同,大致以《吕氏春秋》之说最为近古,以其较少托古之色彩也。……由此知“九州”制度之背景,实为春秋、战国之疆域形势。

其实九州的具体名称,也有力证明了九州由空泛到实在、由模糊到清楚的历史背景,“实为春秋、战国之疆域形势。”

如以《禹贡》九州为例,冀州得名于冀国,春秋时冀国为晋国所灭,所以冀州范围与晋国范围相当;徐州得名于徐国,春秋时徐国为吴国所灭;扬州缘于越国,扬、越二字音近义同,战国时越国为东南霸主;荆州得名于楚国的别称荆国,春秋战国时楚为南方大国;雍州得名于雍城(今陕西凤翔县),春秋战国时秦国在此建都200多年。另外,青州属于东方齐国的范围,“东方色青,乃五行说既起后之规定”;兖州属于卫国的范围,得名于沇水,沇水是济水的别称,济水是战国时代江、河、淮、济“四渎”之一;豫州在春秋战国时属于周天子周国之地,东汉刘熙《释名·释州国》:“豫州,地在九州之中,京师东都所在,常安豫也”,意即居中的天子希望安闲舒适;至于梁州,属于战国时代秦国新开拓的疆域范围,即汉中、巴蜀之地,秦人架有栈道通达,而梁即有桥梁沟通之义。如此看来,《禹贡》九州的具体名称以及方位、范围、背后的相关国家,都是春秋战国时代情况的反映,也就是说,如果不到战国时代,学者们是无论如何也设计不出这样一套州名的。

然则向往统一而区划天下的九州,又何以要说成是由大禹所定呢?简而言之,这是要“托古改制”与弘扬“正能量”。

我们知道,在农业经济占优势、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秦时代,人们很尊敬有丰富经验、见多识广的老年人。而处于这种“老就正确”的思维定势下,很容易使人向往过去,向往古代。以此,思想家们提出一项政治改革的设想,政治家们规划一项政治改革的方案,都需要托古,即把当前的设想、方案假托于古代,说这种改革不过是恢复古代已经实行过的制度而已。因为在层累地造成的古史传说中,古代有尧、舜、禹那样的圣君,有天下一统的太平盛世,这样的圣君与盛世所实行的地方制度,也是尽善尽美、整整齐齐的——大禹时代即是如此。

当然,具体到选择大禹九州作为未来制度的原因,又在于古史传说、历史记忆中的大禹形象,可谓充满了“正能量”。如墨子称道曰:

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

可见大禹为了治平水土,真是备极辛劳。这样的备极辛劳,换来的则是后人真挚有情的感恩感念,如《左传·昭公元年》记周景王派遣刘夏出使,在洛水入黄河处,面对着滔滔河洛,刘夏感叹道:“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多么美好啊,大禹的功劳,他光明磊落的德行照耀千秋!倘若没有大禹治平洪水,我们早就化成了鱼鳖!孟子也赞美道:“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大禹疏通了九河,然后“中国”的人们才有了收获、有了粮食。

相对于大禹治平洪水、拯救土地、造福万民的丰功伟绩,战国时代的统治者们就非常不堪了,其时列国割据,“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人民痛苦流离,社会混乱异常,真是今不如古。于是学者们——无论是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还是法家学派的商鞅、申不害、韩非,以及其他学派的大师们——都主张大一统而反对分裂。而为了证实这种大一统思想的正确性,许多学者又沉思不已,各就其所知的大陆勾画蓝图、划分区域,并且告诉当政者和天下庶民: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统天下,自古以来就有由中央政府划分好了的地方区域——比如大禹的九州;统一以后的疆域划分,就应当恢复大禹九州的政区制度,以方便政府的管理与人们的居住——而这,就是多种九州在统一趋势日渐明朗的战国之世具体化的社会历史背景。

遗憾的是,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虽然完成了统一的重任,然而战国学者们设计的规模与名称俱备的九州,却没有被秦始皇帝采用,秦朝分天下为36郡。到汉武帝时,尊重经学,才汇合《禹贡》和《职方》的记载再加上自己的决定而实行了州制,然而不是九州,而是十三州;不是行政区,而是监察区。再到东汉晚期,州变成了一级行政区,却又引发了魏晋南北朝约400年的大分裂。而从此以后直到明清,作为行政区的州制也一直存在,今日还能找到这方面的痕迹,如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等市的设置,即是明显的例证。

总之,九州制开始酝酿并成型于春秋战国,而实现于汉代。在历史的演进中,它似真而实假,由假而化真。当它还是一种理想时,它代表了全域,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又一个名号;当它经过变形、成为一种现实时,它的原形——九州,仍是秦汉以后中国的一个代称。

第三节 禹迹、九州的“孪生兄弟”

如上所述,禹治平水土,人民得以安居,九是虚指的极数,在地理上后来多谓八方(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加中央,于是禹迹、九州成了全国的代称;又因禹治平洪水,显露出许多块陆地,人们得以安居在这些陆地上,所以这些陆地被合称为禹迹,禹迹是由许多块陆地、也就是“水中可居”的州组成的,所以禹迹也被称为九州,而且禹迹与九州这两个名号还往往成对出现。

进而言之,分析禹迹、九州这两个名号,“迹”指禹之足迹所至的范围,“州”本指水中可居的陆地,后来演变成九个理想中的大行政区。也就是说,“迹”、“州”这两个字是通名,与“禹”、“九”这两个专名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指称全国的专有名词。而从理论上讲,若“禹”字加上与“迹”字义同义近的通名,或者“九”字加上与“州”字义同义近的通名,也就可以构成与“禹迹”、“九州”义同义近的、指称全国的专有名词了。事实也正是如此,禹迹、九州有着众多的孪生兄弟,它们都是指称全国的古老名号。兹各举例证若干如下。

禹甸:《诗·大雅·韩奕》:“奕奕梁山,惟禹甸之。”《诗·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惟禹甸之。”毛《传》训甸为治,禹甸即禹治理过的地方,郑《笺》:“禹治而丘甸之。……六十四井为甸,甸方八里。”丘甸之,即把土地分成丘、甸,两者的关系是四丘一甸。后人用此义,遂称中国九州之地为禹甸,如宋方夔《苦热》诗:“谁是苍生霖雨手,普将禹甸酿西成”;清王式丹《南中书事》诗:“禹甸埴坟殊广大,蛮方节钺漫纷纭。”

禹服:《尚书·仲虺之诰》:“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孔《传》:“仪表天下,法正万国,继禹之功,统其故服。”服指王畿以外的疆土,后世即以禹服称中国九州之地。《南齐书·乐志》载《乐歌辞》:“诞应休命,奄有八夤。握机肇运,光启禹服。”唐许敬宗《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诗:“星次绝轩台,风衢乖禹服。寰区无所外,天覆今咸育。”又唐王维《兵部起请露布文》:“伏惟皇帝陛下,大道先天,至德冠古,……亿兆广尧封之时,郡县加禹服之外。”又清陈廷敬《上御神武门观西洋进贡狮子》诗:“皇威远被海西偏,灵产欣观自九天。王会地图过禹服,帝疆方物集尧年。”

禹域:《禹贡》九州的范围,后人又称禹域,义同禹迹。清黄遵宪《唐韨臣明经》诗:“芒芒此禹域,滔滔彼汉江。”又黄遵宪致梁启超信云:“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茫茫禹域,惟公是赖。”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长素魁垒耆硕之誉,闻于禹域,而弟子亦多言革命者。”鲁迅《无题》诗:“禹域多飞将,蜗庐剩逸民。”陈毅《送董老出席旧金山会议即日出洋》诗:“百年家国恨,禹域日倾颓。”又20世纪30年代创办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禹贡学会”及《禹贡》半月刊,在《募集基金启》中说:“今日一言‘禹域’,畴不思及华夏之不可侮与国土之不可裂者!”

九有:《诗·商颂·长发》:“武王(汤)载斾,……九有有截。”又《诗·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毛《传》:“九有,九州也。”《礼记·祭法》“共工氏之伯九州也”,《国语·鲁语》作“共工氏之伯九有也”。以九有泛指全国,如西晋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茫茫九有,区域以分”;北周庾信《将命至邺酬祖正员诗》:“我皇临九有,声教洎无隄”;前蜀贯休《行路难》诗:“九有茫茫共尧日,浪死虚生亦非一”;清黄遵宪《感事》诗:“茫茫九有古禹域,南北东西尽戎狄。”又《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今三方鼎跱,九有未乂,悠悠四海,婴丁祸败。”

九囿:北宋刘恕《资治通鉴外纪·包牺以来纪》:“人皇氏……依山川土地之势,财(裁)度为九州,谓之九囿。”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分别区域曰囿。常道将引《洛书》曰:‘人皇始出,分理九州为九囿。’九囿即《毛诗》之九有,《韩诗》之九域也。”又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昔在唐尧,洪水滔天。鲧功无成,圣禹嗣兴,导江疏河,百川蠲脩;封殖天下,因古九囿以置九州。”如此则九囿的出现,可能还早于九州。

九围:《诗·商颂·长发》:“帝命式于九围。”孔颖达《疏》:“谓九州为九围者,盖以九分天下,各为九处,规围然。”毛《传》:“九围,九州也。”唐元稹《月》诗:“迢递同千里,孤高净九围。”唐太宗李世民《过旧宅》诗:“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唐柳宗元《祭独孤氏丈母文》:“名播九围,望高群士。”又《隋书·西域传·高昌》:“自我皇隋,平一宇宙,化偃九围,德加四表。”

九土:《国语·鲁语》:“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是九土后世理解为九州之土、九州。东汉张衡《思玄赋》:“思九土之殊风兮,从蓐收而遂徂。”西晋左思《蜀都赋》:“九土星分,万国错跱”;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炎凉几度改,九土中横溃。”又宋司马光《乞官刘恕一子札子》:“至于十国五代之际,群雄竞逐,九土分裂。”

九原:《国语·周语》:“汩越九原。”“原”意为“广大而高平”,后世以九原指九州者,盖因禹治平水土,使民宅居。南宋陆游《一编》诗:“死去虽无勋业事,九原犹可见先贤”,《春感》诗:“多病更知生是赘,九原那恨死无名。”

九牧、九伯:《荀子·解弊》:“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唐杨倞《注》:“九有、九牧,皆九州也。抚有其地则谓之九有,养其民则谓之九牧。”牧为州长官的名称,天下分为九州,则九牧代指九州。《周礼·掌交》“九牧之维”,郑玄《注》:“九牧,九州之牧。”《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后汉书·孔融传》:“以九牧之地,千八百君”,唐李贤注:“以九州之人养千八百君也。”南宋陆游《送黄文叔守福州》诗:“议论前修似,声名九牧传。”又《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九伯者,九州之方伯,即各州诸侯之长,或以为九伯指散列九州之伯,即统言天下诸侯。后世遂偶以九伯指九州,如北宋王安石《谢知州启》:“谢守论功,当为九伯之冠。”

九服、九畿:《周礼·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即方千里的王畿以外的地方,按远近分为九等,每五百里为一等,由内而外依次是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服,服事天子也”,“诸侯皆服事于周,……故称服也”。九服也称为九畿,据《周礼·大司马》,以国畿为中心,向外依次为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畿。郑《注》:“畿,犹限也,自王城以外五千里为界,有分限者。”按九服、九畿也是先秦时理想中的一种区划,其范围包括了诸侯领地及外族所居之地,后来泛指全国。南朝梁沈约《法王寺碑》:“济横流而臣九服,握乾纲而子万姓。眷言四海,莫不来王”;《宋书·武帝纪》:“王略所宣,九服率从”;又《周书·文帝纪》诏:“朕所以垂拱九载,实资元辅之力;俾九服宁谧,诚赖翊赞之功。”顺带可以提及,除九服、九畿的名号外,还有类似的三服、五服的说法。《逸周书·王会》:“方千里之内为比服,方二千里之内为要服,方三千里之内为荒服”;《尚书·禹贡》所记为甸、侯、绥、要、荒五服,每服四方各五百里,唐孔颖达《疏》:“五服之名,尧之旧制;洪水既平之后,禹乃为之节文,使赋役有恒,职掌分定。”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周之九服,即禹弼成之五服分为九者,故云禹迹。”以此,三服、五服也可以代称全国。

九共:《尚书·舜典》之《书序》曰:“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九共》九篇。”西汉伏生称《九共》是述诸侯来朝,各言其土地所生,人民好恶,为之贡赋政教。后因以九共泛指全国。章炳麟《中华民国解》:“下逮刘季,抚有九共,与匈奴、西域相却倚,声教远暨。”

九域:《礼记·祭法》“共工氏之伯九州也”,《汉书·律历志》引《祭典》作“共工氏之伯九域”,是九域即九州,用以泛指全国。《晋书·孙惠传》:“今明公名著天下,声振九域。”东晋陶潜《赠羊长史》诗:“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又北宋有《九域图》、《九域志》,都是记载全国疆域的地理图志。

九隅:犹言九州。《逸周书·尝麦》:“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西汉王褒《九怀·匡机》:“弥览兮九隅,彷徨兮兰宫。”

九方:九方即中央加八方,可以指称全国,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七励》:“情苞六合,德贯九方。”六合指天地四方,也泛指九州的天下,《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又李白《古风》诗:“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九垓:犹言九州,指兼该八极的九州地面。《国语·郑语》:“故王者居九垓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孙吴韦昭注:“九垓,九州之极数也”,《说文解字》“垓”字引作“天子居九垓之田”。晋葛洪《抱朴子·审举》:“今普天一统,九垓同风。”南朝梁简文帝《南郊颂》:“九垓同轨,四海无波。”

九区:犹言九州,泛指全国。东汉刘騊駼《郡太守箴》:“大汉遵周,化洽九区。”西晋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九区克咸,宴歌以咏。”元王冕《悲苦行》诗:“安得壮士挽天河?一洗烦郁清九区。”

九野:《后汉书·冯衍传》:“疆理九野,经营五山。”野指界线或范围,九野即谓九州地域。魏曹植《汉高祖赞》诗:“朱旗既抗,九野披攘。”唐王勃《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皇业未昌,九野被豺狼之毒。”宋苏轼《江上值雪》诗:“霍然一麾遍九野,吁此权柄谁执持。”

九壤:犹言九州。魏曹植《文帝诔》:“朱旗所剿,九壤被震。”《晋书·乐志》:“洋洋玄化,润被九壤。民无不悦,道无不往。”西晋束晳《补亡诗》:“恢恢大圆,芒芒九壤”,《文选》唐李善注:“九壤,九州也。”

九宇:义同九州。唐李白《古风》诗:“征卒空九宇,作桥伤万人。”《隋书·音乐志》:“四海之内,一和之壤。……九宇载宁,神功克广。”清刘震《祖龙》诗:“六国邱墟九宇恢,更张周典见雄才。”

九县:义同九州。《后汉书·光武帝纪》:“九县飙回,三精雾塞”,唐李贤注:“九县,九州也。”《梁书·元帝纪》:“九县云开,六合清朗。矧伊黔首,谁不载跃。”又南宋文天祥《己卯岁除》诗:“日月行万古,神光索九县。”

九廛:犹言九野、九州。《宋史·乐志》:“帝奠九廛,孰匪我疆;繄我东土,山川相望。”

九纲:犹言九州。《南齐书·陈显达传》:“神武横于七伐,雄略震于九纲。”

九夏:犹言九州华夏。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制书:“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

按以上这些名号,“出生”的年代有早有晚,早者如禹甸、禹服、九有、九囿、九围等,或与九州同时代,甚或早于九州;晚者如禹域、九垓、九区、九野、九壤、九宇等,“出生”的时间尚未及详考。然则笔者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禹迹”、“九州”会有如此多的孪生兄弟?而且“禹迹”一类的名号,其使用之广、影响之深,远远胜过“尧封”、“舜壤”一类的名号?

第四节 “创世记”的人文意义

“禹迹”、“九州”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孪生兄弟,可从一般与特殊两个方面的原因去理解。

一般的原因在于,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流行复古思潮与创新时尚。因为复古,一些旧名号被重新使用起来,而且被赋予了更加明确或复杂的含义,如禹甸、禹服、九有、九围、九土等;因为创新,许多新名号又被造立出来,从而使得诗歌文赋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如九垓、九区、九野、九壤、九宇等。

特殊的原因在于,大禹治水的人文意义与“九”这个数字的特别象征。

先说“九”这个数字的特别象征。如上所述,“九”不仅代表虚指的极数,是极多的意思,在中国文化中,“九”还是一个神圣的数字、吉祥的数字。《易经》以“九”代表乾坤万物,《黄帝内经》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九月九日是两个最大阳数的重叠,所以称为“重阳节”,中国古代品评人物,也分“九品”,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与此相关联,以“九”这个数字配上合适的字眼,作为中国的名号,也就寄寓了神圣的意味与吉祥的祝愿。

再说大禹治水的人文意义。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的古老文明大多傍水而居。古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发源于恒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概莫能外。然而,傍水而居尤其是傍着平原地方的大江大河而居,也容易遭受洪水的袭扰乃至灭顶之灾,于是能否解决洪水问题,理所当然地成为人类早期文明能否维系、能否发展的关键所在。于是我们看到,世界诸多的民族都有洪水与治水英雄的神话传说,其实这类神话传说都有历史的影子或者依据。具体到我们中国,最富影响的洪水与治水英雄的神话传说与历史记忆,就是大禹治水;而“禹迹”、“九州”这两个沿用至今的古老名号,则形象地彰显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

位于陕西韩城和山西河津交界处的黄河禹门口,传说为大禹治水时拓宽整治的,再上升一步来说,大禹治水的人文意义还在于:此前人类只能被动适应的自然世界,变成了一个有主动奋斗、有历史记忆、有血有肉的人文世界;自然经济为主、缺乏行政管理的生活,开始向农业经济为主、政区有序管理的生活演进;部落联盟、选贤任能的社会状态,逐步变为统治权力、家族世袭的国家体系。如此等等,于是大禹成了中国先民与大自然既搏斗又适应的象征,成了华夏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标志,乃至成为开创中国疆域的偶像、中国“国家”的奠基人。而从这层意义上说,治平洪水、划分九州、传位于启的禹的历史与神话,正是中国的“创世记”,这样的“创世记”,较之《圣经·创世记》里诺亚方舟的故事,又更加积极、主动、充满“正能量”;再由这样的“创世纪”中凝练出来的“禹迹”、“九州”及其众多的孪生兄弟,也就非常恰当地成了我们祖国古老而雅致的名号。

附一:九州[jiǔ zhōu]

古代中国的代称

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最早出现先秦时期典籍《尚书·禹贡》中,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而自汉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又称为“汉地九州”。

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顺序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尔雅》中有幽州与营州,没有青州和梁州。《周礼》中有幽州与并州,没有徐州和梁州。

先秦的华夏之域仅限于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汉代在先秦诸国的基础上萌芽出后世汉族九州的概念。

至迟自汉代起的华夏之区域与《禹贡》所载九州之区域等同,九州等同于汉地。又有“东夏”、“南夏”、“西夏”等词称呼汉地内的局部地区。

九州,意即汉地。五岳五镇四渎都在九州这个地理范围内,九州这个地理范围是在汉代确立。

中文名:九州

外文名:Nine Provinces of China

拼音:jiǔ zhōu

组成:冀 豫 徐 兖 青 扬 荆 梁 雍

最早出处:《尚书·夏书·禹贡》

来源初期

“九州”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又有一说,为黄帝始创“九州”之说),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汉地的代名词。九州区域范围划分也不同。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圆”是指范围。因此,“九州方圆”,即“中国这块地方”。即九州方圆、地大物博、气势磅礴的一种景象。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禹贡》所叙述的九州的范围,北有燕山山脉、渤海湾和辽东,南至南海,西至甘肃接西域,东至东海。九州也是当时学者对未来统一国家的一种规划,反映了他们的一种政治理想。

豫州,因位于九州之中,故别称中州。当今河南省大部分属豫州,故简称“豫”。

其中冀州的范围极大,按马融曰:“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也。”即并州、幽州、营州是由冀州所分出来的,加上原来的九州,是以九州有时又被称为十二州。

《尔雅·释地》中的记载,没有青、梁,而有幽、营,将青州合并入徐州,将梁州合并入雍州,以冀州之地分出营州和幽州。

《周礼·变官·职方氏》中的记载,没有梁、徐,而有幽、并,因为武王灭殷商之后,将徐州合并入青州,将梁州合并入雍州,以冀州之地分出并州和幽州。

起源探究

九州之称,由来已久。从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写作“A”,正像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之形,《说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当与《诗经·王风·关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与行政区划无关。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阳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说,犹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类。“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确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之“九”;一是虚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画为九州”。而“九”可能是确指,而不是虚指。所以从本意上讲,“九州”是指九个大型的地理人文区划的总称,也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的总称;由人之故,又引申为“全国”的代称,犹“天下”、“四海”之谓。

到后来,“九州”终于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因在现有流传下来的文献中,具体的“九州”只见于战国,而未见于春秋,所以其时间可能在战国初期。《禹贡》虽然托名为大禹所作,其实却是战国后期的作品。具体的证据很多,最主要的理由是《禹贡》中所记的不少地理状况都是战国时的现象。

《周礼·夏官·职方氏》曰:“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逸周书·职方解》与《周礼》全同,考虑到《周礼》较有系统,很可能是《逸周书》抄袭的《周礼》。)

《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曰:“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尚书·禹贡》:“冀州”,“济、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为豫州”,“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尔雅·释地》曰:“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九州。”

《淮南子·地形训》曰:“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河图》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东南神州曰晨土,正南昂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开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隐土,正东扬州曰信土。”

《初学记》卷八·州郡部·总叙·州郡·第一引《河图括地象》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昆仑之墟,下洞含右;赤县之州,是为中则。东南曰神州,正南曰迎州一曰次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一作括州,正北曰玄州一曰宫州,又曰齐州,东北曰咸州一作薄州,正东曰阳州。”

上述材料虽然联系密切,但区别也很明显,尤其是前四条与后三条之间差异更大。如各条中均有弇州(或作兖州,弇、兖字通。《初学记》形讹作拾州),但前四条定位在济、河间,后三条则定位在“正西”;冀州、阳州(形讹作扬州、杨州,阳古作阳)也是如此。所以上述材料应当基本分为两派:前四条为一派,可暂称为《周礼》派;后三条为一派,可暂称为《河图》派。

《周礼》派各家虽然也略有差异,但“九州”所包括的地域基本符合周朝的统治范围,并且各州分布亦与汉晋分布大致相同,易于理解,并无多少疑点,疑点最多的是《河图》派。《河图》派既曰“正西弇州”,而弇州就在山东西部(或曰济、河之间),古来如此,至今仍然,那“九州”范围岂不只限山东地区了吗?并且《河图》派有八个州均按以东南西北确定的八个方位分布着,正中则是冀州。

也有人撰文,论证了自黄帝始的先夏氏族和夏氏族可能都起于山东,夏代中晚期乃渐西迁至于河南的观点。如果这个观点能够成立,则《河图》派的诸种疑点都能迎刃而解。如果禹治水等活动的范围就在除胶东以外的山东地区,那根据茫茫禹迹所画的九州(虚指)自然就只能限于山东。后来(战国初期)九州具体化,如果明白真相的话(已有很多人不明真相了,如《左传·昭公元年》),学者仍会将它限于山东,在山东境内寻找要确定即今兖州。今市西30里有山名嵫山,大概因有奄国在附近,所以嵫山又名崦嵫山、奄山,为神话中日之所入。其上有神称弇兹,《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海渚中有神,……名曰弇兹。”西海即古之大野泽,在嵫山之西。弇州之名盖源于此;台州(或讹作括州、柱州),《列子·黄帝》曰:“华胥氏之国在兖州之西,台州之北。”地难考实。或谓源于古台县,《山东通志》卷三十三·疆域志·古迹一·济南府·历城县条云:“台县古城,在县东八十里,春秋齐邑,汉置县,属济南郡。高帝六年,封东郡尉戴野为台侯。”在今济南市东北30里,但台、台二字古异,疑非;玄州,《庄子·在宥》曰:“尧……流共工于幽都。”《尚书·尧典》曰:“流共工于幽州。”玄、幽意同,或即幽州,地难考实。或作济州,泰沂山系之北古有济水流过(今为黄河河道),依此而名济州,亦通。薄州(一作咸州),山东东北部古有薄姑氏,《史记·周本纪》曰:“迁其(奄)君于薄姑”,在博兴县东北15里,薄州之名盖源于此。

阳州,为神话中日之所出,山东东部古有阳国,《读史方舆纪要》卷一·历代州城形势一云:“沂水县南有阳都城,古阳国。或曰,阳国本在今益都县东南,齐逼迁之于此。”齐迁之事见《春秋·闵公二年》。益都今有河名阳水,莱州古有阳邱山(《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三十八·莱州府云:“阳邱山在掖县东南三十里,亦名马鞍山。”(今名大泽山),都可能与阳国有关。阳州之名盖源于此;神州,《河图括地象》曰:“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神州,中有五山,帝王居之。”地难考实,惟《姓苑》云:“琅邪有神氏”,不知是否有关;昂州(或作次州),地难考实;戎州,山东西南部古有徐戎,《左传·隐公二年》云:“公会戎于潜。”即是。戎州之名盖源于此。

冀州,位居正中。文献中言之较多,如《楚辞·离骚》曰:“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曰:“冀,九州中,谓今四海之内。”但均未指出具体所在。

现在所知最早与冀州结下关系的恐怕就是黄帝和蚩尤了。《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使应龙攻之冀州之野,……遂杀蚩尤。”《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赤)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其它有关黄帝战蚩尤的材料还有,《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盐铁论·结和》:“黄帝战涿鹿,杀两皞、蚩尤而为帝。”黄帝夺兄长炎帝之位,诱杀长子玄嚣少昊,气杀父亲太昊,又斩杀侄儿蚩尤而为帝,非常人所为也!

地在鲁北

赤帝即炎帝,又号大庭氏,在今曲阜市附近。空桑即穷桑,《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杜预注:“穷桑,少皞之号也。……穷桑地在鲁北。”穷桑很可能就是宁阳县与曲阜、泗水两县交界处的小山脉。黄帝所居,即轩辕之丘,《山海经·海外西经》曰:“轩辕之国在(此)[其北],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一曰]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一曰]在轩辕国北。”既曰“不敢西射”,则轩辕丘当在穷山西,“一曰”者并不可靠。穷山即穷桑,地在“鲁北”,可见轩辕之丘当在曲阜西北。《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曰:“封黄帝之后于铸。”铸后为蛇丘县治,在今泰安市西南夏张镇南故县村,正在曲阜西北。既封其后于此,可能此即古轩辕之丘所在,至少不会太远。涿鹿即蜀禄、烛龙、九淖,为古蜀部落。《左传·宣公十八年》曰:“楚于是乎有蜀之役。”杜预注:“蜀,鲁地,泰山博县西北有蜀亭。”在今泰安市西。可见这里远古确有蜀部落。又《山海经·大荒北经》曰:“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是谓烛龙。”章尾山即钟山,又名舂山、东山。笔者曾据《穆天子传》推证该山很可能即今蒙山山脉的主峰龟蒙顶。若果如此,则古蜀部落当原在平邑县东北一带。

冀,金文作“B”正象双角鬼脸人形。中国古有崇鬼风俗,冀州当即鬼州之意。梁《述异记》卷上曰:“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首?],四目六手。……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正是鬼的形象。蚩尤被杀于冀州,看来应是被杀于他的老巢。赤帝、黄帝、穷桑、涿鹿既然都在汶泗上源,由此分析,蚩尤、冀州也应在汶泗上源范围之内。《述异记》又曰:“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山东地区蚩尤遗迹很多,并且也有蚩尤戏,据马德怀先生说:“早年山东泗水县民间保存了此项传统。”也可为证。

再具体说来,笔者曾据《穆天子传》推证洋水很可能就是流穿今新泰市境内的今柴汶河,为汶河的支流之一。关于柴汶河,学界有一定争议。依《水经·汶水注》,古柴汶河原名淄水,因流经柴县故城(今新泰市柴城村)北而“世谓之柴汶河”,但其源头并非今东周河,而是今羊流河。《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曰:“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者,”成在今宁阳县东北90里,足证古柴汶河确名淄水,郦说当有所据。至于今东周河,《水经·洙水注》则以之为古洙水之源,西南流入泗水。但是今东周河与泗水之间隔有关山,不可能相通,也就是说今东周河不可能是古洙水的上源,而只能向西流注淄水(古柴汶河)。郦道元必是失察。至于《山东通志》言洙水之源在关山,且言小汶河(即今东周河)约在元明时汇夺淄水,那汇夺之前小汶河又流向哪里呢?总不至于自淤成渊吧?所以小汶河当自古就是淄水的一条支流,其名可能曾是洋水。《归藏·启筮》曰:“蚩尤……出自羊水,”如果羊水就是洋水,蚩尤又在汶泗上源范围之内,则羊水只能是以今东周河为源的今柴汶河,蚩尤只能在今新泰市境内。这是很有可能的。若果如此,冀州之地也就在今新泰市境内。

换个角度说,《汉书·地理志上》河东郡平阳县条应劭注曰:“尧都也,在平河之阳。”《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曰:“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广弘明集·对傅奕废佛僧事》引古本《纪年》曰:“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由此可知,尧都平阳应无问题。那平阳又在哪里呢?查阅文献,古名平阳者共有四处:一在山西,《左传·昭公廿八年》:“赵朝为平阳大夫,”《水经·汾水注》引古本《纪年》曰:“晋烈公元年,韩武子都平阳。”今临汾市治;一在河南,《左传·哀公十六年》曰:“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今滑县东南;两在山东,《春秋·宣公八年》曰:“城平阳。”今新泰市治;《左传·哀公廿七年》:“越子使后庸来聘……盟于平阳。”杜注:“西平阳。”《水经·泗水注》引古本《纪年》曰:“梁惠成王二十九年,齐田肸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今邹城市治。

尧在河南并无证据,所以滑县之平阳为尧都的可能性很小,基本可以排除。尧在山东的证据则较多,因而新泰、邹城两处之平阳有一处为尧都是有可能的。进一步说,顾祖禹评论泰安州的形势曰:“州北阻泰山,南临汶水,介齐鲁之间,为中枢之地。山东形胜,莫若泰山;泰山之形胜,萃于泰安。由此纵横四出,扫定三齐,岂非建瓴之势哉!”而这种“介齐鲁之间,为中枢之地”的形势在泰安州中尤其体现在新泰县(现设市)。据考古学研究,山东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海岱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乃是鲁中南山地及其周围一带,新泰正处于该范围的中心位置。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尧虽然可能起于今菏泽地区,但设都于新泰一带,居中以驭四方却是极有可能的。就此而言,僻处西南的邹城是无法相比的,也就是说,如果尧在山东的话,其都平阳最大的可能是在新泰。尧在山西证据也较多,临汾之平阳为尧都虽不能完全肯定,但也无法完全否定。但既然尧在山东比在山西的可能性更大,证据也更多,那尧都平阳之在新泰也就比在临汾更具可能。综而言之,新泰的平阳最有可能是尧都。《左传·哀公六年》孔子引《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陶唐即尧的氏族,其在冀州既明,而都邑平阳最可能在新泰,也就是说古冀州最有可能是在今新泰市境内。

明白了这一点,《河图》派九州的分布十分均匀、冀州被称为“正中”的原因就好理解了。《河图》派九州说也就并非无稽之谈了。后来,据《孟子·万章上》说:“舜……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史记·封禅书》正义引《世本》曰:“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可知,舜、禹皆可能都于尧都平阳,皆可能都于今新泰市境内。今市西有禹村镇,历史悠久,为这种可能又提供了一条佐证。为什么要这样呢?当然是与新泰的地理形势(正中)有关了。为什么会如此呢?恐怕是与禹可能都此有关!

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疆域的扩大、对古史的遗忘,人们已经很难读懂实际保存了先夏历史的《河图》派九州说了。于是便依据当时中国的版图来解读和改写它们,从而产生了《周礼》派九州说。甚至我们还可根据《周礼》派各家所保存的原貌的多少(如正东、正北、正西、正南、东南、东北等以方向定位置的词语)来大体判断其产生时间的早晚,即可能《周礼》最早、《吕氏春秋》其次、《禹贡》再次、《尔雅》最后。后来,邹衍又提出大小九州说,“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这恐怕就是邹衍既见两种“九州”说而又不能解其乖异,遂折中而言的结果。

青铜时代

在尧舜禹时代,黄河流域究竟是处于部落联盟形式之下,还是处于酋邦形式之下,最早较全面地介绍塞维斯的酋邦理论并尝试采用此理论研究中国国家起源问题的著作是张光直的《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此观点的代表是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李学勤主编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也有相关论述。学术界尚存在争议,但此时黄河流域尚未步入国家,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此不多述。此时的黄河流域与大同江流域在东亚前国际体系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是我们要加以考察的问题。

分析《禹贡》的行文,可以清楚地看到冀州所占据的主导地位。首先,冀州被列为九州之首。其次,在提到其他八州时,都要贯以描述其地理方位的说法,如“济、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淮、海惟扬州”等等,而冀州前面却没有任何说明。第三,其他八州都提到“厥贡”,而冀州没有。按金景芳的说法:“原来尧舜禹的部落联盟仅处在冀州一隅。以治水为契机,尧舜禹这个部落联盟的势力已延伸到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八州,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还不能把八州存在的部落联盟、部落、氏族等等以血缘为纽带的大小共同体并入自己的部落联盟。”金景芳、吕绍纲:《〈尚书·虞夏书〉新解》,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序”第4页。《禹贡》将九州作为一个独立的世界来描述,就是当时已存在东亚前国际体系的证据。《史记·五帝本纪》说舜:“南抚交趾,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说苑·修文》说禹:“南抚交趾、大发,西析支、渠搜、氐、羌,北至山戎、肃慎,东至长夷、岛夷,四海之内皆戴帝舜之功。”

《禹贡》将此前国际体系分为九州叙述,意味着组成这一前国际体系的具体单位不论是部落联盟、部落、氏族,还是聚落或聚落间组成的各种层次的联盟体,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们之间首先是分别构成9个大的区域性次体系,而后才由这9个次体系联结为东亚前国际体系。《史记·五帝本纪》中所载黄帝以后联盟的首领依次是:黄帝—颛顼—帝喾—挚—尧—舜—禹。

汉地划分(九州    划分       州名   今地)

冀州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德州市、聊城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新乡市、焦作市、济源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

兖州 :菏泽市、济宁市;商丘市;淮北市、宿州市、亳州市

豫州 :郑州市、开封市、漯河市、洛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新乡市、信阳市、许昌市、周口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驻马店市;阜阳市

青州 :济南市、青岛市、东营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淄博市

徐州 :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淮安市、盐城市;泰安市、枣庄市、临沂市、日照市

扬州 :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南京市、扬州市、泰州市、苏州市、常州市、无锡市、南通市、镇江市;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宣城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滁州市、池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

荆州 :湖北、湖南;桂林市

梁州 :重庆、贵州、云南;汉中市、安康市;成都市、绵阳市、广元市、南充市、巴中市、达州市、雅安市、德阳市、遂宁市、广安市、眉山市、资阳市、乐山市、内江市、自贡市、宜宾市、泸州市

雍州 :甘肃、宁夏;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商洛市、榆林市;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

青州,青为东方的代称,青州居东方。东岳泰山居于五岳之首,所以把九州比作“九宫格”,豫州居中,其他八州便如同八卦代表八个方位,而青州居东,便是除豫州外的首位,根据九州所处的地理位置,按照顺时针方向从豫州至青州开始,依次为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在汉代,九州的范围已包含岭南及甘肃等地在内,其后2000多年来至今,“汉地九州”的地理范围再也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

九州的范围

汉代

西汉有十三州,分别是冀州、幽州、并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扬州、交州、荆州、益州、朔方及凉州,其中益州即是九州中的梁州;幽州与并州是由冀州分割出来;凉州本来是属于雍州的;交州在十二分野中被划归九州中的扬州;朔方是由雍州分割出来;而司隶分别属于冀州、雍州、豫州三州。

因此西汉十三州的范围等同于九州的范围。

冀州∶河东郡、河内郡、魏郡、巨鹿郡、常山郡、清河郡、赵国、广平国、真定国、中山国、信都国、河间国及涿郡、勃海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广阳国及太原郡、上党郡、云中郡、定襄郡、鴈门郡

兖州∶东郡、陈留郡、山阳郡、济阴郡、泰山郡、城阳国、淮阳国、东平国

青州∶平原郡、千乘郡、济南郡、齐郡、北海郡、东莱郡、菑川国、高密国、胶东国

徐州∶楚国、泗水国、临淮郡、琅邪郡、东海郡

扬州∶广陵郡、会稽郡、庐江郡、九江郡、丹扬郡、豫章郡、六安国及南海郡、郁林郡、苍梧郡、交趾郡、合浦郡、九真郡、日南郡

荆州∶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桂阳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国

豫州∶弘农郡、河南郡、颍川郡、汝南郡、沛郡、梁国、鲁国

梁州∶汉中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越嶲郡、益州郡、牂柯郡、巴郡、武都郡

雍州∶朔方郡、五原郡、上郡、西河郡、北地郡及京兆尹、冯翊郡、扶风郡及陇西郡、金城郡、天水郡、安定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

十二分野中的三河即河东郡、河内郡、河南郡三郡的合称。

所以,在分野中的西方,汉朝的凉州及京兆郡、冯翊郡、扶风郡三郡属于九州中“东井、舆鬼”分野的“雍州”(秦地),西南方的益州属于梁州;在北方,汉朝的并州、冀州属于九州中“昴、毕”分野的“冀州”(赵地)、汉朝的幽州约属于九州中“尾、箕”分野的“幽州”(燕地);在南方,汉朝的荆州约属于九州中“翼、轸”分野的“荆州”(楚地)、汉朝的扬州及交州约属于九州中“斗、牵牛、婺女”分野的“扬州”(吴地、东越地及南越地);在东方直至大海的土地,即“虚、危”分野的青州及“奎、娄”分野的徐州所在的齐鲁大地也属于九州的一部分。

汉末的冀州,其范围至少相当于今日的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山西、陕西六个省市全部地区及内蒙一部分地区。同时,汉代及三国时人口中的“天下”是九州(中国)的代指,“中国”反而只是占有中原的王朝政权的代指,或中原的代指。

东汉建安十八年曾经重新分置全国所属九州州域,冀州范围相当于今天的辽宁、河北、山西、北京、天津五省全境及内蒙一部分;雍州州域范围辖有今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全境;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省全境及广西一部分属益州(梁州);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省全境及河南南部是荆州辖境。

晋代

晋代的九州与汉代九州范围相当,按《晋书·地理志上》及《晋书·地理志下》所描述,西晋全国十九个州各自所属的九州州域如下:

冀州:冀州、平州、幽州、并州

兖州:兖州

青州:青州

徐州:徐州

扬州:扬州、交州、广州

荆州:荆州

豫州:司州、豫州

梁州:梁州、益州、宁州

雍州:雍州、凉州、秦州

隋代

据《隋书·地理上》、《隋书·地理中》及《隋书·地理下》所述,隋朝全国各郡各自所属的九州州域如下:

冀州:信都郡、清河郡、魏郡、汲郡、河内郡、长平郡、上党郡、河东郡、绛郡、文城郡、临汾郡、龙泉郡、西河郡、离石郡、雁门郡、马邑郡、定襄郡、楼烦郡、太原郡、襄国郡、武安郡、赵郡、恒山郡、博陵郡、涿郡、上谷郡、渔阳郡、北平郡、安乐郡、辽西郡

兖州:东郡、东平郡、济北郡、武阳郡、渤海郡、平原郡

青州:北海郡、齐郡、东莱郡、高密郡

徐州:彭城郡、下邳郡、鲁郡、琅邪郡、东海郡

扬州:江都郡、钟离郡、淮南郡、弋阳郡、蕲春郡、庐江郡、同安郡、历阳郡、丹阳郡、宣城郡、毗陵郡、吴郡、会稽郡、馀杭郡、新安郡、东阳郡、永嘉郡、建安郡、遂安郡、鄱阳郡、临川郡、庐陵郡、南康郡、宜春郡、豫章郡、南海郡、龙川郡、义安郡、高凉郡、信安郡、永熙郡、苍梧郡、始安郡、永平郡、郁林郡、合浦郡、珠崖郡、宁越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比景郡、海阴郡、林邑郡

荆州:南郡、夷陵郡、竟陵郡、沔阳郡、沅陵郡、武陵郡、清江郡、襄阳郡、舂陵郡、汉东郡、安陆郡、永安郡、义阳郡、九江郡、江夏郡、澧阳郡、巴陵郡、长沙郡、衡山郡、桂阳郡、零陵郡、熙平郡

豫州:河南郡、荥阳郡、梁郡、谯郡、济阴郡、襄城郡、颍川郡、汝南郡、淮阳郡、汝阴郡、上洛郡、弘农郡、淅阳郡、南阳郡、淯阳郡、淮安郡

梁州:汉川郡、西城郡、房陵郡、清化郡、通川郡、宕渠郡、汉阳郡、临洮郡、宕昌郡、武都郡、同昌郡、河池郡、顺政郡、义城郡、平武郡、汶山郡、普安郡、金山郡、新城郡、巴西郡、遂宁郡、涪陵郡、巴郡、巴东郡、蜀郡、临邛郡、眉山郡、隆山郡、资阳郡、泸川郡、犍为郡、越巂郡、牂柯郡、黔安郡

雍州:京兆郡、冯翊郡、扶风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凋阴郡、延安郡、弘化郡、平凉郡、朔方郡、盐川郡、灵武郡、榆林郡、五原郡、天水郡、陇西郡、金城郡、枹罕郡、浇河郡、西平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鄯善郡、且末郡、西海郡、河源郡

唐代

河南道:分属豫、徐、青、兖四州之域

河北道:分属冀州之域、兖州之北境

河东道:分属冀州之域

关内道:分属雍州之域

陇右道:分属雍州之域

剑南道:分属梁州之域

山南道:分属荆、梁二州之域

淮南道:分属扬州之域、荆州之东境

江南道:分属扬州之域、荆州之南境

岭南道:分属扬州之南境

宋代

开封府:分属兖、豫、青、徐之域

京东东路:分属兖、豫、青、徐之域

京东西路:分属兖、豫、青、徐之域

京西南路:分属冀、豫、荆、兖、梁五州之域

京西北路:分属冀、豫、荆、兖、梁五州之域

河北路(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分属兖、冀、青三州之域

河东路:分属冀、雍二州之域

陕西路(永兴军路、秦凤路):分属雍、梁、冀、豫四州之域

两浙路:分属扬州之域

淮南东路:分属扬、徐二州之域

淮南西路:分属扬、荆、豫三州之域

江南东路:分属扬州之域

江南西路:分属扬州之域

荆湖北路:分属荆州之域

荆湖南路:分属荆州之域

福建路:分属扬州之域

川峡四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分属梁、雍、荆三州之地

广南东路:分属荆、扬二州之域

广南西路:分属荆、扬二州之域

另外,宋朝人也将幽燕一帯视为九州的一部分,称为汉边、“汉疆”,遥祭不在宋版图之内但在九州疆域之内的北镇医巫闾,靖康以后也继续祭祀五岳五镇四渎四海。辽国人也视燕云为“汉地”、“中国往昔之疆”,也认同燕云一帯是九州的一部分,在内政上以汉制南面官治理幽燕。女真人也认同燕云一帯是“汉地”。

同时,宋朝人也认为有一部分汉地(九州)“故土”、“汉地”被西夏所侵占。

纵使在失去汉地北部後的南宋也继续祭祀四岳四镇。

明代

洪武帝认为“中国之旧疆”包括闽粤(今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省)、江东、湖湘襄阳(今湖北湖南二省)、赣城(今江西省)、长淮(今江苏省及安徽省北部)、齐鲁、河洛(今河南省)、幽赵晋冀(今河北山西二省及天津北京二市)、秦陇(今陕西甘肃宁夏三省)、辽海(今辽宁省)、巴蜀(今四川省及重庆市)、云南在内。

明朝人认为今日的江苏苏南、安徽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海南八省之地都属于九州州域中的扬州。

明朝人认为今日的辽宁省范围也是属于九州州域。

根据四库全书版的《明一统志》,明朝全国属于九州州域内分野的府县如下:

冀州:顺天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徳府、广平府、大名府部分、永平府、延庆府、保安州、万全都指挥使司(万全都司)、太原府、平阳府、大同府、潞安府、汾州府、辽州、沁州、泽州、彰徳府、卫辉府、怀庆府、广宁(广宁卫)以西之地

兖州:兖州府部分、东昌府、开封府部分

青州:济南府、青州府、登州府、莱州府、辽东都指挥使司(广宁卫以东之地)

徐州:徐州、淮安府、兖州府部分

扬州:应天府、凤阳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扬州府、庐州府、安庆府、太平府、宁国府、池州府、徽州府、广徳州、和州、滁州、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严州府、金华府、衢州府、处州府、绍兴府、宁波府、台州府、温州府、南昌府、饶州府、广信府、南康府部分、九江府部分、建昌府、抚州府、临江府、吉安府部分、瑞州府、袁州府、贑州府、南安府、福州府、泉州府、建宁府、延平府、汀州府、兴化府、邵武府、漳州府、福宁州、广州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肇庆府、罗定州、南宁府及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琼州府

荆州:武昌府、汉阳府、承天府、徳安府、黄州府、荆州府、岳州府、长沙府、宝庆府、衡州府、常徳府、辰州府、永州府、郴州、永顺、保靖、韶州府、桂林府、平乐府、梧州府、镇远府、思南府、石阡府、铜仁府、黎平府及南康府部分、九江府部分、吉安府部分、襄阳府部分、施州部分、䕫州府部分、贵阳府部分

雍州:西安府、凤翔府、汉中府部分、平凉府、巩昌府、临洮府、庆阳府、延安府、宁夏卫、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河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靖虏卫、陕西行都指挥使司、郧阳府部分。

地理

山脉:秦岭

罗浮山、千山、龙泉山、米仓山、巫山、幕阜山、太行山、九嶷山、十大名山

五岳五镇

东岳 :泰山   东镇 沂山

南岳 :衡山   南镇 会稽山

西岳 :华山   西镇 吴山

北岳 :恒山   北镇 医巫闾山

中岳 :嵩山   中镇 霍山

平原: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潮汕平原

盆地:四川盆地

高原:山西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附二:中华

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

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亦称中国。中华,指的是我国全境,该词不仅是地理层面的,更深一层的价值在文化沉积方面。

“中华”一词最早使用是用在天文方面,“东藩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东太阳门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华东门也。第三星曰次将,其北,东太阴门也。第四星曰上将,所谓四辅也。”(《天文经星·中宫》)。

中华古称华夏,分为许多部落,活跃于黄河中下游,自黄帝时统一为华夏部落联盟。比较著名的中华人文始祖有: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其中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 ,中华民族在黄河流域留下众多的文明遗址。

中文名:中华

外文名:Ciumhoa、China、Cina

释义:原为天文含义,后指地理层面

领域:文化/地域

出处:《天文经星·中宫》

引证解释

指中国

东晋 桓温《请还都洛阳疏》:“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

元末 宋濂 《奉天北伐讨元檄文》:“......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明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二章》:“我们通常称呼这个国家为中国(Ciumquo)或中华(Ciumhoa)......”

明 毕懋康《军器图说》:“夷狄所畏中华者,火器也。”

李氏朝鲜 春秋馆《成宗实录》:“吾东方自箕子以来,教化大行,男有烈士之风,女有贞正之俗,史称小中华。”

指中原

宋张淏《云谷杂记·侍郎徐公帖》:「枞阳张监镇,其先中华人,自其祖寓武义,邦宪与之邻居有年矣。」

明何景明《彭生行》:「王严杨马各挺出,异才岂必生中华。」

指汉族

唐 李延寿《北史·高敖曹传》:“时鲜卑共轻中华朝士,唯怿昂(高昂)。神武(高欢)每申令三军,常为鲜卑言;昂若在列时,则为华言。”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十四》:“上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明 黄溥《闲中今古录摘抄》:“且如胡元只任胡族为正官,中华人官佐二。”

明太祖朱元璋《谕中原檄》曰:“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孙中山同盟会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渊源

古代汉族最初多建都于中原地区,以其位居四方之中,文化美盛,故称其 地为「中华」。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辖地,皆称为「中华」。

华胥履迹于雷泽,生伏羲、女娲

台湾历史学家姚荣龄先生认为“中华”缘于永济,“中”指太行山脉的中条山,“华”指秦岭山脉的华山的论断。

顾实在《华夏考源》一文中,认为“胥、疋、雅、夏古字相通,华夏即华胥也。……华胥特为华夏,遂为吾种族之名”。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说: “大略说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以‘华’为国名。又说‘夏’从夏水得名,“华’从华山得名。”

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认为,中国古代部族的分野,大致可分为华夏、东夷、三苗三大集团。华夏集团,主要由炎帝和黄帝所代表的部落组成 。他在该书中还论证了秦岭在古代通称华山而汉水古名曾称夏水 。

“古史辨”派认为,“华”与“夏”古字相同,“华”即是“夏”,“夏”即是“华”。故华夏之“夏”,一为中国人说,华朝为三皇五帝时代,夏朝为夏禹家天下时代,夏字象舞蹈者; 二为大禹治水说,夏字象农夫治畦;三为图腾族徽说,夏字象蝉或爬虫; 四为夏水说,族名取自水名,而夏水位于雍梁之际,古夏水自然发源于秦岭腹地;五为夏国说,先有夏国,后有夏人之称。这些认识都已接近“华夏”所指的本原。

典籍将黄帝、炎帝作为中国文明之肇始。现有的考古发现资料与研究表明,5800年至5300年前,中华大地上的文明灿若星斗。

发展历史

以下内容源自中国政府网—国情—历史概况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据研究成果:在距今5000年前,我国已进入文明阶段,出现了古国,进入“古国时代”。

原始社会

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传说的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蓝田人是旧石器早期直立人,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况。

传说,黄帝是大约4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他曾率领部落打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后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成分。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就是这么来的。

传说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舜、禹。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奴隶社会

从传说的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

传说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夏,与华合称华夏是中国最早的两个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在位时,被商汤率兵灭亡。

家天下—姒启

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较发达,青铜冶炼和铸造有很高水平。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纣王统治时,周武王兴兵伐纣,商亡。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和井田制。周厉王统治时,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跑,政权由周、召二公执掌。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灭亡。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逐步瓦解时期。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提高,私田增多,促使以奴隶制国有土地为基础的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走向崩溃。春秋时期,在文化上出现了繁荣局面。(夏、商、西周、春秋)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

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了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国逐渐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获得很大发展,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就,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为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秦统一后,为了防御匈奴南侵,在连接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又向东、西两段延伸,筑成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这就是有名的万里长城。秦统治者的暴政导致了农民战争的爆发和秦王朝的灭亡。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汉初统治者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汉武帝时国力达到空前强盛。平定“七国之乱”后,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全国加强了思想统治;通过对匈奴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拓通,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了新的发展。西汉末年,由于社会矛盾尖锐,农民战争爆发,西汉终于走向了灭亡。

东汉初期的光武帝调整了统治政策,使社会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但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社会黑暗,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东汉名存实亡。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科学文化得到迅速发展。(战国、秦、汉)

封建社会的分裂

从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到公元589年隋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

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东汉政权已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基本上统一北方。赤壁一战,曹操大败,退回北方。孙权、刘备的地位得到巩固。220年,曹丕称帝建魏;221年,刘备称帝建蜀;222年,孙权称王建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三国时期,各国经济都得到了发展。

三国后期,魏国的力量日益强大。263年,魏灭了蜀。265年,司马炎夺取魏政权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西晋的统一是短期的,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内迁的少数民族和各地流民不断起义、反抗,终于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西晋灭亡后,皇族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史称十六国。383年,统一黄河流域的前秦和东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取得了胜利,不久,前秦瓦解,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南方,东晋之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在北方,经历了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史称北朝。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了开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南北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三国、两晋、南北朝)

封建社会的繁荣

从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到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在民族大融合和南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隋朝实现了统一。全国统一后,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封建经济开始呈现了繁荣局面。官制的改革和科举制的创立,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交流起了很大作用。

当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时,李渊起兵攻占长安,并在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唐初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前期政治比较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封建经济得到新的发展。

唐朝是一个强盛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各民族间的联系加强,同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也空前频繁。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导致了农民战争爆发,唐朝迅速瓦解。

隋唐时期,中国南北统一,疆域广阔,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在此基础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隋、唐)

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从907年后梁建立,到1368年元朝灭亡,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相对安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五代十国后期,后周逐渐强大,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北宋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封建经济得到继续发展。北宋中期,出现了财政困难等危机,为了克服统治危机,王安石实行了变法。北宋末,政治腐朽,防备空虚,金兵南下,结束了北宋的统治。1127年,南宋的统治开始。南宋与金对峙,南北经济都有新的发展。

北宋时,同其并立的主要少数民族政权,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有取代辽的女真族建立的金,还有党项族建立的夏。各民族政权间不断进行战争,同时也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

蒙古族的首领铁木真(后被尊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忽必烈建立的元朝,统一了全国。元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有效地管辖了全国。

宋元时期,各民族经济交往频繁,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经济较前繁荣,中国同亚、欧、非各国联系加强,文化科学技术达到了高度繁荣的水平。(五代、辽、宋、夏、金、元)

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

从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满清)鸦片战争爆发前止,是中国封建社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时期。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明朝前期,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力量,明政府营建并迁都北京。为巩固北部边防,明政府修筑了北边的长城。为了进一步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派遣郑和出使西洋。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后期,封建专制统治非常腐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终于爆发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明朝的统治被推翻。最后明末官兵放满人进入中华大地。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女真族的政权后金。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于1636年夺帝,并改金为清。清初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除设立内阁、六部外,还增设了军机处;为了从思想上控制人民,清政府一再兴起文字狱,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

明清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明清时期,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出现了反专制主义的带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家。文学方面也出现了几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2-1949中华民国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中国历史纪年简表

夏……………………………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

——西周……………………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前256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

秦…………………………………………公元前221——前207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

——东汉………………………………… 公元25——220

三国……………………………………………公元220——280

——魏……………………………………公元220——265

——蜀……………………………………公元221——263

——吴……………………………………公元222——280

晋………………………………………………公元265——420

——西晋…………………………………公元265——316

——东晋…………………………………公元317——420

十六国…………………………………………公元304——439

南北朝…………………………………………公元386——589

——北朝…………………………………公元386——581

——南朝…………………………………公元420——589

隋………………………………………………公元581——618

唐………………………………………………公元618——907

五代十国………………………………………公元907——979

宋…………………………………………… 公元960——1276

——北宋……………………………… 公元960——1127

——南宋………………………………公元1127——1276

辽…………………………………………… 公元916——1125

西夏…………………………………………公元1038——1227

金……………………………………………公元1115——1234

元……………………………………………公元1271——1368

明……………………………………………公元1368——1644

清……………………………………………公元1644——1911

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成立

民族

以下内容源自中国政府网—国情—中华各民族

中华民族的历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贡献着自己的才智。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公元前221年),标志着我国历史的开始。在此后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综观中国历史,虽然政权有分有合,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基本趋势。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族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各民族人民积极组织抗战,英勇抗击侵略者。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使各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团结和统一。

“五四”运动时期,回族的马骏、郭隆真、刘清扬等分别参加领导天津爱国运动和京津地区学生联合会的运动以及上海各界联合会的联合行动,后来,马骏、郭隆真等都加入了共产党;水族的邓恩铭参加领导了济南的爱国运动,后来还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蒙古族的多松年、乌兰夫等加入共产党,并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白族的张伯简、徐克家等于20年代加入共产党,并分别参加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和广州起义;壮族的韦拔群建立农民协会,在广西开展革命斗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张云逸等到广西开展革命工作,并与韦拔群于1929年领导发动了“百色起义”,成立了工农红军第七军和第八军;在新疆,党领导各族人民组织“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进行反帝斗争;红军长征期间,沿途各族人民群众为红军带路、传递情报、买粮运粮,还积极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朝鲜族人民先后有十几万人参加了抗日战斗,蒙古族人民与兄弟民族共同建立了伊克昭盟和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冀中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曾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族人民与兄弟民族一道,于1947年创立了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至1950年8月间,内蒙古骑兵歼灭国民党军队2万多人;1944年,新疆各族人民发动了著名的“三区革命”,各地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统治者,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各族人民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开始了新的历史进程。

56个民族的认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历代统治阶级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甚至把许多历史上早已公认的民族都说成是汉族的宗支,致使许多少数民族隐瞒、更改了自己的族称,中国的民族成份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激发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长期被压迫的许多少数民族纷纷公开他们的民族成份,提出自己的族名。到1953年,汇总登记的民族名称有400多个。为了使我国各少数民族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充分享受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充分发挥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民族识别。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这一阶段首先认定了(包括历来公认的)蒙古、回、藏、满、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拉祜、高山、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羌、撒拉、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保安、裕固、塔塔尔等38个少数民族。

第二阶段:从1954年至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在第一阶段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把民族识别工作引向深入。本阶段对上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所剩族体名称(183个)进行逐一研究,新确定了15个少数民族,即土家、畲、达斡尔、赫哲、仫佬、布朗、仡佬、阿昌、普米、怒、崩龙(后改名为德昂)、独龙、京、毛难(后改名为毛南)、门巴;同时,将普查中自报的74个族体分别归并到已确定的53个少数民族中。

第三阶段:从1965年至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这一阶段中,1965年认定了西藏珞瑜地区的珞巴族,1979年认定了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至此,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增加到56个。

第四阶段:从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止。本阶段的民族识别工作除继续为一小部分族体的认定进行调查研究外,主要进行民族成份的恢复、更改和某些族体的归并工作。据统计,自1982年以来,全国恢复、更改民族成份的人数在1200万人以上。

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顺利进行,解决了民族工作中一个艰巨而复杂的问题,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

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统计,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总数为126583万人,其中汉族11594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91.59%,少数民族1064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41%。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1692万人,增长了11.22%,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万人,增长了16.70%。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91.99%下降为91.59%,各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由8.01%上升为8.41%。

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下同),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18个民族,他们是: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600多万人。人口在百万人以下10万人以上的有15个民族,他们是:傈僳、佤、畲、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等族。人口在10万人以下1万人以上的有15个民族,他们是:布朗、撒拉、毛南、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基诺等族。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有7个民族,他们是:门巴、鄂伦春、独龙、塔塔尔、赫哲、高山、珞巴(按实地普查区域的人数计算)等民族。另外,还有未被确定民族成份的人口,共73.4万多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民族压迫制度的废除,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医疗保健事业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国家对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上的要求也比汉族宽松,因而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少数民族人口下降的趋势,出现了人口兴旺、民族繁荣的景象。1990-2000年间,土家、高山、羌、毛南、保安、东乡等13个民族人口年均增长率都在2.00%以上,其中高山族和羌族分别高达4.31%和4.26%。蒙古、藏、维吾尔等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人口年均增长率也在1.40%—2.00%之间,高于全国总人口年均增长率0.91%的水平。随着少数民族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也相应提高。在1964-1982年、1982-1990年和1990-2000年间,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5.8%分别提高到6.7%、8.01%和8.41%。

伟大的中华民族

尽管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到10%,但分布却十分广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沿海汉族地区的人口密度差距悬殊,例如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1.8人。总的来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有两个特点:

第一,小聚居大杂居。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l200多个民族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在这些地区又杂居着不少汉族,其比例也相当高,如内蒙古、广西、宁夏三个自治区的汉族人口都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新疆的汉族人口也占40%强。同样,在各汉族地区也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近20年来,少数民族杂、散居人口增长快,民族杂散居的县市越来越多。

第二,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各民族平均分布在30个省区,其中29个民族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拥有56个民族的省区有11个,占全国31个省区的35.5%。尽管少数民族分布范围很广,但其人口仍主要集中在西部及边疆地区。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西、云南、贵州、新疆4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之和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以上,再加上辽宁、湖南、内蒙古、四川、河北、湖北、西藏、吉林、青海、甘肃、重庆和宁夏,以上16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91.32%。另外,我国陆地边境线全长2万多公里,绝大部分都在少数民族地区。

中华民族的未来

跨入新世纪,我们展望中华民族的未来,中华各民族的发展将会呈现新的特点:

第一,各民族将取得更快的发展。伴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广大民族地区将进一步融入全国的发展大潮之中,进一步对外开放,广大少数民族将以崭新的面貌走向市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同时,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投入和支援也将不断增加,必将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第二,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将日益增多,民族间的杂居现象将更为普遍。随着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交往日益频繁、规模日益扩大,各民族之间人口流动数量也将日益增多,从而引起民族分布特点的变化:一是人口的双向流动,即内地人口因工作、经商等需要流向民族地区,同时,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将更多地流向内地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二是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进程将加快,少数民族人口从原来的聚居区不断向全国各个城市扩散,但他们仍将保持自己的民族特点、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

第三,各民族的共同性将日益增多,但民族特点将长期存在。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各民族的互助、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在相互的学习、交流中,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将不断增多,但并不会因此失去民族的特点。各民族在扩大交往的同时,将继续保持着本民族特征,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各民族带着自身的特点和中华民族的共性进入了新世纪。

附三:华夏[huá xià]

古代中原地区的自称

华夏,也称“华”、“夏” 或 “诸夏”等。“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从考古来看,华的概念与仰韶文化有关。

也有认为“夏”是从夏水(即汉水)得名,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称四方为“夷蛮戎狄”。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大约从编著《尚书》起,我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唐朝经学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意即因中国是礼仪之邦,故称“夏”,“夏”有高雅的意思;中国人的服饰很美,故作“华”。华夏一词,不仅是地理层面的,更深一层的价值在文化沉积方面。

比较著名的华夏始祖有: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其中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位列五氏之首,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华夏先民在黄河、长江流域留下众多的文明遗址。

中文名:华夏

外文名:Hua Xia、An ancient name for China

注音:ㄏㄨㄚˊ ㄒㄧㄚˋ

含义1:原为古代中原地区的自称

含义2:后演变为古代中国的别称

简要介绍

华夏部落,传说以炎帝黄帝为共祖,相传武汉黄陂区(也有其它地区说)西陵嫘祖(黄帝配偶)桑蚕养殖发明丝绸华服为华夏文化形成铺垫。

华夏始祖

炎黄:传说黄帝和炎帝在古代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九黎首领蚩尤,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联盟,华夏部落的来源基本固定。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资料与夏、商、周的立都范围,华夏先民大体活动于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到甘肃东到东海)。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地湾文化、大汶囗文化、裴李岗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史前文化被考古认定为华夏先民所创造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中原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远古传说,描述了华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在黄帝以前,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见母系氏族制)的阶段;关于黄帝的传说,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见父系氏族制),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方式成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皆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大禹更是黄帝嫡系血脉。

炎帝、黄帝:古代华夏的鉴定严格以血统和礼义为基础,后来华夏则逐渐成为九州及汉民族的代称,黄帝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的血亲始祖。

起源及历史

上古

华夏文明源自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这几个文明为华夏文明圈的代表。

夏朝(今夏邑,夏邑也是华夏祖地中国的发源地)(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中国奠基性的,以宗法制为根本制度的封建王朝。夏朝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三皇时期

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三皇也是这样的神。关于三皇确指何人,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说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一说指伏羲、女娲、神农。不过,通常说法是指燧人、伏羲、神农。

为什么说燧人、伏羲、神农是天上的神下凡呢?根据史料记载,三人被尊称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而“氏”的原始意义是神祇之意。此外,三人皆有异象,皆聪明过人。

相传燧人氏聪明异常。而伏羲的母亲叫华胥,因为在雷泽(今属山东菏泽境内)这个地方踩了大人的脚印而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了伏羲。伏羲的长相是人首蛇身,也有说是人首龙身,他智勇双全、力大无比。他自称“龙师”,并将龙作为华夏部落的族徽——图腾,后世汉族自称龙的传人大概就缘于此。

关于神农氏,《春秋纬·元命苞》中说他是“人面龙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子,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出生三个时辰就会说话,五天以后就可以走,七天以后牙齿就长齐了。再者,从其三人那超越人类智慧的诸多行为看,非是刚刚造出来的人的智慧所可以企及的,一定是背负着教化人类使命而来到人间的神。

五帝时期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源头之一华夏部落在黄河、长江[11]起源并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中原的有熊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神农部落。

黄帝治理有方,天下人公举为新的天子,而炎帝就必须与之较量,于是诞生了有名的阪泉之战,炎帝和黄帝部族没兵戈相见,而是通过庙堂的论战来判定输赢。阪是古时一种引水的木具,炎帝和黄帝双方一边都有一个土池,每一个论点谁赢了,谁就在面前木具之上放玉石雕刻,木具倾斜,木具之上的水就会流入倾斜的一方,直到谁的池水先满,谁就为最后的赢家!

为什么炎帝和黄帝会产生这样一种输赢的方式呢?因为炎帝和黄帝都为一家,后分家治理不同的地域,家族的第一原则就是合族,而不是杀的你死我活,最后炎帝的小宗归为黄帝的大宗,所以从黄帝开始,尊黄帝为人文始祖,华夏道统的象征。而后的华夏文明其实就是在炎黄血脉之内的一种解释,一种陈述,故不强调血脉,以人文判定!所以汉族王朝历来就有这样的概念就是清君侧,而不是灭族的形式!采取灭族的一定是外来的异族,因为他们不在华夏血缘共同体内!

夏商周

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阶级社会已经出现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夏(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几个王朝。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部落名,以与“蛮、夷、戎、狄”等部落相区别。但是,这时夷夏之辨尚不甚严。

春秋(前770~前476)时,夷夏尊卑的观念已很强烈,当时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族类”(宗族氏族,非民族)与文化都被重视,文化尤为首要因素。华夷因礼俗、服饰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

战国时,秦、齐、燕、韩、赵、魏、楚等诸侯国同称诸夏,是当时强大的华夏诸侯国。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于是当时华夏文化共同体的分布区域北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等广大地区。

秦之后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秦始皇发动统一战争并建立了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随后汉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建立,并统治中国400余年,该时期中国版图空前扩大,汉武帝时独尊儒术统一国人思想有了大一统概念,汉民族开始形成,而“华夏”这个称呼逐渐成为汉民族的别称。

现代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将“华夏”作为中国人的别称,将中国称之为华夏或神州。

人文历史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意思是说无论是中原地区的民族,还是边远地区的民族,都对周武王表示顺从。其中的“华夏”是指中原地区的民族,即后来的汉族。

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约从春秋时代起,中国古籍上开始将“华”与“夏”连用,合称“华夏”。

汉民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古代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并入黄帝部落,炎黄联盟初具雏形。后来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蚩尤,把联盟势力扩大至现代的山东境内。华夏族源基本固定。前2100~前770年黄帝集团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华、夏两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左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一语,华、夏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在先秦典籍中多称为“夏”或“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以区别四方部落(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后世被用作汉族和外族的称呼。华与夏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

文明

华夏文明亦称汉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是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黄河文明的代表则为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东南部红山文化。周从殷礼,对殷商文明存在着继承关系。

传统的思想认为,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明是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继承和发展。黄河流域早期农业一般主要是种植粟,长江流域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在大地湾遗址的发现黄河流域农业文明区域和北方草原游牧文明区域有一过渡地带,这一地带也是后来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相互争夺的主要区域。

华夏之光成为中华文明的代称。

地理

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驺衍的人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

华:古同“花”,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对华的解释,一种说法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自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作华。《春秋左传正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另一种说法是:“华”含有赤色之意。周朝人喜欢红颜色,把红颜色看作吉祥的象征,所以就自称作华。还有一种说法,华是由中国古称华夏省简而来。

中华:秦以前,华夏部落称自己的祖国为中国,秦汉以后,逐渐演变成汉民族。“中”即中国,“华”是华夏的简称。唐代韩渥诗:“中华地向边城尽,外国云从岛上来”,已把“中华”和“外国”对用。

华夏:周朝于西周时期称王天下,自称华夏。以西周时期的周朝领地为华夏,分天下为四夷。

九州:源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传说。相传夏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淮南子·地形》又载全世界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其中的神州即是中国。嗣后,九州便泛指中国。以九州之意派生演化而来的还有九域、九有、九土、九区。宋代绘制《九域图》即中国地图。“九州”也有很多别称,如九囿、九围、九隅、九有、九土等。《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这里共工为诸侯之共主,列在烈山氏(神农)之后,与《山海经》所列“炎帝—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后土”的谱系一致。这里的共工是炎帝后裔,姜姓。西周共和时,《竹书纪年》称“共伯和千一位”。共伯即共工后裔,姜姓。共工氏地在九州腹心地带。《山海经·中山经》:“蒲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工出焉,西流注于河。”甘枣山即雷首山、不周山,为共工氏生活的地区。共工怒触不周山,就在其地。契封于蕃,亦即甘枣山一带。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亦在其处。共地是文明绵延不断的地方,地在九州之中。可以说,共工及其后裔在中国上古时代有重要地位,不能因为尧时共工治水失败而否定共工氏的历史地位。

史书记载

史籍:“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疏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尚书正义》:“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说文》: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珿中原之人。《辞海》华夏条为:“中国古称华夏。”

在这些注解中可见,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广阔的疆界与和雅的礼仪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服饰纹章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疆域广阔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实际上,“美”字本义就有“疆域广阔”的意思。“美”从羊从大。“大”指国土辽阔,“羊”指生活在这片辽阔国土上的人民,称赞他们驯顺如羊。“美”的字典义为“味甘”,这是转义,因为古代帝王视治大国为烹小鲜,故有此转义。文献有“诸夏”之称,乃“诸多夏国”、“华夏列国”之义,因为先秦时期华夏是由九州诸国组成,“诸夏”之称如同女真诸部之称。

“华夏”所指即为是古代中原地区的自称。[1]如:《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三国志·魏书·荀彧传》:“太祖将伐刘表,问彧策安出,彧曰: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

现也可代指汉民族,明朝叶盛《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于华夏矣。”郁达夫《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词:“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引证解释

《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17]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明]叶盛《水东日记·喜信和勇》:“佛本夷人,固宜神。则有当事者而吊祭之礼不知,则是其自异于华夏矣。”

郁达夫《满江红·闽于山戚继光祠题壁》:“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欠歇。”

古人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

另外,有考古学家认为“华”即花,原为我国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种标志”,后来和燕山脚下的龙图腾标志的部族,形成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所以有“华山玫瑰燕山龙”演变发展为“夏商周”之说。“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大百科全书》说是“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称为夏部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

“夏”即历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称,或者指夏朝和有夏之居。夏朝开国君主大禹的父亲,被尧封于崇地,为伯爵,故称崇伯鲧或崇伯。崇,指崇山,即嵩山。故崇地当在今河南省登封嵩山附近,这是夏人早期活动的地区之一。华夏连称者,嵩山山脉亦得华名。《国语》“前华后河,右洛左济”,华在洛东,即今嵩山。又《史记》魏有华阳,司马彪曰:“华阳,亭名,在密县。”周礼职方豫州“其山镇华”。皆其证。

《周礼·职方氏》记载,在天下九州的山镇中,主要有东南扬州的山镇会稽山;正南荆州的山镇衡山;河南豫州的山镇华山(今嵩山);正东青州的山镇沂山;河东兖州的山镇岱(泰)山;正西雍州的山镇岳山;东北幽州的山镇医巫闾;河内冀州的山镇霍山;正北并州的山镇恒山。《尔雅·释山》亦说:“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

王钟翰《“华夏”一词来源》:夏、商、周三族起源与兴起的地区不同,祖先来源各异,但商、周两部落,都认为其祖先起源与兴起的地域是大禹所开拓的“禹绩”,即在大禹奠定的疆域之中……周人又称其兴起的西土为“区夏”。《尚书·康诰》说:“惟乃丕显文王,克明德慎罚……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是说文王以修德爱民,团结了周围一二邦,开拓了西土“区夏”。这区夏,是古今语法词序的倒置,即为夏区。又可称为“有夏”或“时夏”。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有“楚失华夏”之说。

经过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以及战国时期的强邦吞并弱邦,更有秦始皇的统一中原,终于使得华夏部落这一庞大的人群第一次完全得以统一。经过强大汉朝,华夏部落演变共同有了另一个名字:汉。但是原先的自称“华夏”并没有消失,而且与“汉”一起使用,华夏人就成为了汉人。

补充

所谓“华夏”,指文化而言。因中华重文化,故以之自称。

华,《康熙字典》引《传》曰:“华谓文德”。这起源于尧帝,尧帝设诽谤木,今谓之华表,所谓诽谤,令民议政之是非,使君上知政令之可否,而尧以之示天下:天子之道在民。这个思想被后世承继,经儒家发展,至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至荀子《富国》篇:“养万民,兼利天下”。所谓文德,让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就是德之所在、王者之道。

夏者,雅也。王引之曰:古者“夏”“雅”二字互通。雅者,《康熙字典》引《注》:“言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又《康熙字典》引《朱注》:“雅,常也。”君上的政令在于利民,这是正道,政亦为正,故而古代“正”“政”互通,既是利民之政,则其政令可为后世效法,因而通用万世,故而称之为常,即长久不变之意。既正又可为后世效法,称为雅,雅即夏,其意为行正道而致久远。能容万民、行万世,故而夏有五彩之美、兼天下之大。

所谓华夏,民得其生,国得其昌,政得其远;君得其名,民得其利。故中华以华夏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