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全文介绍

时间:2022-02-25 12:2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三皇五帝”的历史,我们来了解“炎黄子孙”的来历2022-02-25 10:10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众所周知,大禹将禅位制改为继承制,而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所以三皇五帝并不是真...

“三皇五帝”的历史,我们来了解“炎黄子孙”的来历

2022-02-25 10:10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众所周知,大禹将禅位制改为继承制,而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所以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而是在原始社会中后期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一直以来,我们都以身为炎黄子孙而自豪,但是,对于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神秘上古文明,往往一知半解。

今天这一篇,我带大家一口气搞清楚上古时期人物关系网。

一、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

1、天皇:燧人氏

他是有记载的第一位人类始祖,居住在河南商丘一带。他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会人们如何用火烹制熟食,他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因此也被称为“火祖”。燧人氏有一双儿女,即伏羲氏和女娲氏。

2、地皇:伏羲氏

伏羲,名即太昊,也称黄熊氏。相传其母华胥在雷泽踩过巨大脚印而有孕,生下人首蛇身的伏羲,后定都在陈(今河南淮阳)。伏羲发明了占卜八卦,创造了文字,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他教授了人们结网捕鱼、捕鸟打猎的方法,还尝百药而制九针,被称为医药学的始祖。他是中国古籍中所记载的最早的王,称王111年后去世。

3、人皇:神农氏(炎帝姜石年)

相传大洪水灭世,为了人类繁衍,伏羲与女娲兄妹成婚,生下四个孩子。其中一人名少典,居有熊(今河南新郑),与有蟜氏生姜石年和姬轩辕。姜石年本为烈山氏,因为生长于姜水(陕西宝鸡清姜河),建立了姜姓部落,在黄河中下游生活。因为擅长用火,所以称为“炎帝”,第一任炎帝,号神农氏。相传他牛首人身,亲尝百草,开始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创造了耒、耜两种翻土农具,开始了垦荒种植,改变了渔猎生活方式,还制造出陶器,用于烹饪与饮食,因此也被称为“农皇”。

二、炎黄二帝:炎帝、皇帝

1、炎帝

历史上炎帝并不特指某人,对姜姓部落历代首领的共同称呼。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9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在第四代时,部落有一支人马到了北方,他们的后代统一了蛮族部落,成立了蚩尤部落。传说蚩尤是主兵之神,用铜制造兵器。蚩尤部落与皇帝部落发生战争,皇帝部落无法轻易取胜,只好叫上炎帝部落帮忙,双方同心协力,在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大胜蚩尤。由于中华民族都是黄帝和炎帝的子孙,而两个部落互相协作融合,所以后世也自称为“炎黄子孙”。

2、黄帝

黄帝本姓公孙,为有熊氏,生长于姬水(陕西武功漆水河),他的部落生活在轩辕山脚,也称轩辕氏。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东夷诸部族,共同尊奉的至上神兼宗祖神。黄帝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同时制音律、作《黄帝内经》,也被人们尊为中华的人文初祖。

三、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黄帝

炎帝部落传到第九代榆罔时,逐渐走向了下坡路,与轩辕部落在阪泉大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炎黄上古之战”,失败后,被彻底并入了轩辕部落。黄帝成为三皇之后第一任统治者,正式开启了五帝时代。

2、颛顼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因辅佐少昊有功,封地在高阳。少昊死后,共工争夺帝位,颛顼打败后,主政部落,始都穷桑,后迁都商丘。他制作历法,鼓励耕种,改革宗教,发明易经,禁绝民间占卜,相传他“绝地天通”,斩断了天梯。他在位七十八年,九十八岁逝世,后来的夏、秦、楚都是颛顼的子孙。

3、帝喾

姬姓,名俊,生于高辛,故号高辛氏,司马迁说他是黄帝的曾孙。他15岁辅佐叔父颛顼,30岁继位,成为天下共主,迁都于亳(今安徽亳州)。他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尧

帝喾之子,名放勋,十三岁受封祁地,故以“祁”为姓。十五岁定都于唐,故称陶唐氏,也称唐尧,他征讨四夷,统一了华夏诸族,被推举为部落万国联盟首领。他派神箭手大羿射日,派鲧治水,颁授农耕时令,推广农耕,还开创了禅让制,从此部落首领由德才兼备的人担当。

5、舜

舜是黄帝的的第八世孙,他生于姚墟,故以“姚”为姓,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据说住在妫水长大,所以也姓妫姓。舜帝以孝行而闻名,是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他在位39年,重用“八元”、“八恺”,流放“四凶”,即浑敦、穷奇、梼杌和饕餮,成为推动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推手。舜帝到南方巡守时,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称为“零陵”,死前禅位与治水有功的大禹。在大禹之后,华夏文明进入了新的历史朝代。

中国简史——三皇五帝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2-25 08:39科技管理研究所

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黄帝公孙轩辕(也称姬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三皇: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五帝: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zhuān xū),出自《吕氏春秋》

黄帝、颛顼、帝喾(kù)、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燧人氏,旧石器时代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尚书大传》等古籍增补“三皇五帝”中被列为“三皇”之首,奉为“天皇”,尊称“燧皇”。

燧人氏在商丘发明钻木取火,成为中国古代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使人类与禽兽的生活习性区别开来,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后世奉为“火祖”。燧人氏生伏羲氏、女娲氏。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生于成纪,定都在陈地。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神农,史书上认为神农氏就是炎帝,认为这就是同一个人,依据是古代典籍中记载他们事件几乎一样,甚至相同。但是,也有很多史学家认为,神农和炎帝是两个不同的人,依据是黄帝曾经代替神农氏前去讨伐炎帝。

黄帝,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山海经》里“黄帝”只是诸帝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被定于一尊。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名轩辕,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清楚。

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而蚩(chī)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炎帝进攻欺压诸侯,因此,诸侯都来归从轩辕。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pí)、貔(pí)、貅(xiū)、貙(chū)、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bǎn)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几仗,才征服炎帝。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地居住过。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xūn yù)部族,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这时,万国安定,因此,自古以来,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于是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用的蓍(shī)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获得姓氏的有十四个人。黄帝住在轩辕山,娶西陵氏的女子为妻,就是嫘(léi)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了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曾经统治天下:第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他在江水立国;第二个叫昌意,他在若水立国。昌意娶蜀山氏的女子为妻,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是个具有至高道德的人。黄帝去世后,被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昌意的儿阳继承帝位,这就是帝颛顼。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máo),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原始社会中晚期,逐渐形成了炎黄、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它们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经融合后,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与此同时,兴起于淮河下游以南的今豫、苏、皖交界地区的蚩尤部落,也在其著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的中原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

阪(bǎn)泉之战发生于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之间,通过这场战争,黄帝战胜了炎帝,炎帝归服了黄帝,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盟主的地位。因此,这场战争是华夏族形成的奠基之战与关键之战。

涿(zhuō)鹿之战,是距今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黄帝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chī)尤。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战后,炎黄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在那里举行“封泰山”仪式后方才凯旋西归。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炎黄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和炎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这就是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的原因。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gǔ)神农大帝。

华夏,华夏是古代中国中原及其以东地区各部族的联合称谓,即对“诸华”和“诸夏”各部落的合称。据部分史学家的研究,炎黄时期,中原周围地区古代的部族可分为炎黄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炎黄集团在涿鹿之战中战胜蚩尤之后,苗蛮集团向南方收缩退却,炎黄集团则东进和东夷集团融合,形成最初的华夏部落联盟,到春秋时期又基本和南方的苗蛮集团基本同化,成为秦汉间所谓“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华夏族以炎黄族和东夷部落联盟为主体。炎黄两部族最初居住在陕西,融合后逐渐东迁。黄帝族顺北洛水南下,又东渡黄河,沿中条山、太行山向东北发展,形成晋南的黄河一带许多黄帝族方国群。炎帝族也有一部分顺渭水东下,沿黄河南岸向东发展,形成较多炎帝族方国。他们在东进过程中,和东夷部落联盟不断融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

阪泉之战是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大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炎帝族战败,和黄帝族融合,炎黄势力壮大。其后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苗蛮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和原来在山东境内的东夷集团融合。上古大华夏部落联盟最终形成,中国至此进入了华夏时代。据载虞、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华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便逐渐确立了。

颛顼(zhuān xū),姬姓,高阳氏 ,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颛顼不是远古时代具体的人物名称,而是部落首领名称。

颛顼辅佐少昊有功,封地在高阳(今河南省杞县高阳镇),故号高阳氏。少昊死后,打败争夺帝位的共工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号“高阳氏”。始都穷桑,后迁都商丘。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帝喾继位。在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帝喾(kù),姬姓,名俊。五帝之一。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故号高辛氏 。司马迁说他是黄帝的曾孙。姬俊5岁时(前2270年)受封为辛侯,15岁(前2260年)辅佐叔父颛顼,前2245年(颛顼78年)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以亳(bó)(今安徽亳州)为都城,以木德为帝,号高辛氏,当年改元为帝喾元年,深受百姓爱戴。享寿100岁;死后葬于故地高辛,建有帝喾陵。

帝喾是帝喾部落的首领称号,帝喾部落是夷人的一个分支,与颛顼部落有近亲关系,帝喾后来继承颛顼为东夷部落集团的首领。

尧,又称唐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帝喾之子,祁姓,名放勋,原封于唐,故称陶唐氏。

尧代帝挚为天子,都平阳。 在万国争雄的乱世,他团结亲族,联合友邦,征讨四夷,统一了华夏诸族,被推举为部落万国联盟首领。帝尧在主政期间,派神箭手大羿射日,派鲧(gǔn)治水,并且制定历法,推广农耕,整饬百官。

帝尧名叫放勋。他的仁德像天空一样浩大,他的智慧像神灵一样高深。人们像追逐太阳一样跟随着他,像遥望云彩一样仰慕着他。帝尧富有却不骄纵,尊贵却不傲慢。他头戴黄色冕冠,身穿黑色朝服,乘坐红色车驾,用四匹白马拉着。他能发扬高尚的品德,让九族亲密和睦。九族已经和睦,再去考察百官。百官的善恶已经彰明,再去协调各国的关系。

帝尧于是命令羲氏、和氏,恭敬地尊奉上天的旨意,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制定历法,教导百姓按照时令从事生产。

尧说:“有谁能够治理好国家的大事?”放齐说:“您的儿子丹朱通达事理。”尧说:“唉!丹朱凶顽,不能用他。”尧又说:“还有谁能够继承我的帝位呢?”讙兜(huān dōu)说:“共工能够广泛地聚集民众,很有功效,可以让他来继承帝位。”尧说:“共工说话很好听,但是做起事情却违背正道,表面上恭敬,实际上罪恶滔天,不能用他。”尧又说:“啊!四岳(相传为唐尧四大臣,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管四方的诸侯,所以叫四岳。),波涛滚滚的洪水漫天而来,浩浩荡荡地围绕群山,冲上丘陵,百姓都非常担心,有谁能整治洪水呢?”众人都说鲧(gǔn)可以胜任。尧说:“鲧违反命令,伤害族人,不能用他。”四岳说:“不会吧!可以先让他试试,如果不行再罢免他。”于是尧听从了四岳的建议,任用鲧治水。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

尧说:“啊!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哪一位能够顺应天命,接替我的职位呢?”四岳回答说:“我们的德行低微,不配登上帝位。”尧说:“你们尽管举荐贵族宗亲或旁支隐居的人。”众人都对尧说:“在民间有一个还没娶妻的人,他叫虞舜。”尧说:“是的,这个人我听说过。他是个怎样的人呢?”四岳说:“他是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凶顽,母亲愚昧,弟弟狂傲,他却能用孝行使家庭和睦,用美德治理家业,让家人远离邪恶。”尧说:“我试试吧!”于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通过舜对待妻子的态度来观察他的德行。舜在妫水弯曲处迎娶尧的两个女儿,让她们遵守为人妇的礼节。尧对舜的做法非常满意,就让舜谨慎地完善各种伦理教化,人们都能遵守教化。于是舜用这些教化来整顿百官,百官也能遵守法纪。舜在四门接待宾客,四门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四方诸侯和远方宾客都非常恭敬。尧派舜进入山林川泽,当暴风雷雨来临的时候,舜仍然前进而不会迷失方向。尧认为舜很圣明,召见舜说:“你考虑问题周密,说过的话都能办到,已经三年了。现在请你登上帝位。”舜认为自己的德行还不能胜任,并且感到不安。正月初一日,舜在文祖庙接受禅让。文祖,就是尧的太祖。

这时帝尧年事已高,命令舜代替他行使天子的职权,来观察他是否顺应天命。于是舜根据北斗七星的运行规律,来整顿七项政事。舜就祭祀天帝,礼敬六宗,望祭名山大川,遍祭天下诸神。舜收聚五种瑞玉,选择吉利的日子,会见四岳和诸侯,并向他们颁赐瑞玉。这年二月,舜到东方去巡视,到达泰山,在那里烧柴祭天,望祭名山大川。于是他会见东方各国的君长,调和校正历法,共同制定音律、长度、容积、重量的标准,颁行五等爵位的朝聘礼仪、五种瑞玉的形制、三种彩色丝帛、二种活牲、一种死禽作为礼物。那五种玉器,在礼毕后全部还给诸侯。五月,舜到南方去巡视;八月,他又到西方去巡视;十一月,到北方去巡视,都遵照最初的礼仪。回来以后,他就到宗庙,用一头牛做祭品。以后他每隔五年到各地巡视一次,各地君长每隔四年前来朝见一次。舜向天下各地宣明政令,根据政绩公开进行考核,把车马服饰赏赐给他们。舜设立了十二州,疏导了河流。他在器物上画着五种刑罚的图像,用流放代替五刑,以鞭打为做官不治的刑罚,以杖笞为不遵教化的刑罚,以罚金为赎罪的刑罚。犯了错误可以赦免,姑息养奸就要给予严惩。在使用刑罚时,可要十分慎重啊!

三苗部族在江淮、荆州一带经常作乱。这时舜回来向帝尧报告,请求将共工流放到幽陵,使其与北狄融合;将讙兜驱赶到崇山,使其与南蛮融合;将三苗迁徙到三危,使其与西戎融合;将鲧放逐到羽山,使其与东夷融合:四凶服罪使天下人都臣服于舜。

尧在位七十年才得到舜,二十年后年老退位,让舜代替自己行使天子的职权,向上天举荐他。尧让位二十八年后去世了。百姓都非常难过,就像失去了父母一样。尧死后的三年内,各地都不曾演奏音乐,以此表达哀思。尧知道儿子丹朱不贤能,无法承担治理天下的重任,于是先把帝位传给了舜。尧将帝位传给舜,就会使天下人获利,而让丹朱一人痛苦;将帝位传给丹朱,就会使天下人受苦,而只让丹朱一人获利。尧说“终究不能让天下人受苦而使一人获利”,而终于将天下传给了舜。帝尧去世,在其三年丧期结束后,舜将帝位让给丹朱后躲避到南河以南。结果诸侯都不去朝见丹朱而来朝见舜,诉讼的人也不去找丹朱而来找舜,歌颂的人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舜说“这是天命”,然后到中原正式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帝舜。

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一作妫(guī)姓,号有虞(yú)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三皇五帝”之一。舜为东夷族群的代表。

生而重瞳(重瞳就是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在上古神话里记载有重瞳的的人一般都是圣人,但实际上经过现代医学解释,这种情况属于瞳孔发生了粘连畸变,从O形变成∞形,但并不影响光束进来,又叫对子眼,现代医学认为是早期白内障的现象。),孝顺友爱,善于制陶。得到四岳推荐,经过重重考验,得到唐尧的认可与禅位,都于蒲阪(今山西永济),建立有虞国。即位之后,虚怀纳谏,惩罚奸佞,流放四凶(共工、獾兜、三苗、鲧);任贤使能,百业兴旺(皋陶(gāo yáo)管理五刑,大禹治理水利、后稷主管农业、契(xiè)主管五教),开创了政通人和的局面,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落联盟首领。晚年听从四岳的安排和建议,禅位于大禹,乘车巡行天下,卒于苍梧郡,葬于九嶷山,谥号为舜,又称帝舜、虞舜、舜帝。

虞舜名叫重华。重华的父亲是瞽叟(gǔ sǒu),瞽叟的父亲是桥牛,而桥牛的父亲叫句(gōu)望,句望的父亲是敬康,敬康的父亲是穷蝉,穷蝉的父亲是颛顼,颛顼的父亲是昌意。到舜已经有七代了。从穷蝉到帝舜,都是卑微的平民。

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而舜的母亲去世了,瞽叟续娶妻子生下象,象为人狂傲。瞽叟宠爱后妻的儿子,经常想要杀害舜,但是舜都逃脱了;舜一旦犯了小的过失,就会遭到父亲的惩罚。他却仍然恭顺地对待父亲以及后母和弟弟,他每天对家人都很真诚,没有松懈怠慢的时候。

舜是冀州人。他在历山耕种,在雷泽捕鱼,在黄河边烧制陶器,在寿丘制作各种日用器物,在负夏经商。舜的父亲瞽叟凶顽,母亲愚昧,弟弟象狂傲,他们都想将舜杀死。舜却恭顺地对待他们而不失为人子之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父母兄弟虽然想杀他,却始终不能得逞;他们有求于舜,舜又会经常陪伴左右。

舜二十岁的时候凭借孝德而天下闻名。三十岁的时候,帝尧询问可以重用的人,四岳都推荐虞舜,说他可用。于是帝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来观察他治理家庭的情况,派九个儿子和舜相处来观察他待人接物的情况。舜居住在妫(guī)水弯曲处,他在家中表现得非常恭谨。尧的两个女儿也不敢凭借高贵的出身而以傲慢的态度对待舜的亲戚,谨守为人妇之道。尧的九个儿子也更加纯朴厚道了。舜在历山种田的时候,历山的百姓都相互谦让田界;舜在雷泽捕鱼的时候,雷泽的百姓都相互谦让位子;舜在黄河边烧制陶器的时候,黄河边出产的陶器没有一件是粗制滥造的。舜所居住的地方一年就会形成村落,两年就会变为城邑,三年就会发展成都市。于是尧赏赐给舜细葛布做成的衣服,还赠给他琴,为他建造粮仓,送给他牛羊。舜的父亲瞽叟还想谋害舜,就让舜到粮仓顶部涂泥,然后瞽叟就从下面放火烧粮仓。舜就用两个斗笠保护自己从粮仓上面跳下来,逃走了,得以保住性命。瞽叟又让舜去挖井,舜在挖井的时候挖了一个通向外面的隐蔽信道。当舜挖到深处时,瞽叟和象一起用土把井口填实,舜就从隐蔽的信道逃出来,逃走了。瞽叟、象很高兴,他们以为舜已经死了。象说:“这个主意本来是我想到的。”象和父母分舜的财产,于是说:“舜的妻子,也就是尧的两个女儿,和琴,都归我了。牛羊和粮仓留给父母。”于是象跑到舜的居室住了下来,还弹着舜的琴。舜回到自己的住处看到象,象大惊失色,说:“我思念你正感到伤心难过呢!”舜说:“是的,你对我差不多就是这样了!”舜仍然侍奉瞽叟、友爱兄弟,而且更加勤谨了。于是尧试着让舜负责推行五种教化和管理百官,舜都做得很好。

从前高阳氏有八个德才兼备的儿子,世人都得到他们的恩惠,称他们为八恺。高辛氏也有八个德才兼备的儿子,世人称他们为“八元”。这十六个家族的人,世代保持着祖先的美好品德,从来没有做过毁损祖先声誉的事情。到了尧的时候,尧没有能够任用他们。舜举荐八恺,让他们主管农业,负责各项政务,没有一件事不合时令。舜又举荐八元,让他们到四方推行五种教化,于是父亲恩义,母亲慈爱,哥哥友善,弟弟恭敬,儿子孝顺,家庭和睦,邻里真诚。

从前帝鸿氏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不施仁义,阴险狠毒,喜欢行凶作恶,天下人都称他为“浑沌”。少皞(hào)氏也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诋毁诚实的人,厌恶忠直的人,粉饰邪恶的言论,天下人都称他为“穷奇”。颛顼氏也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他不接受教诲,不听取好话,天下人都称他为“梼杌(táo wù)”。这三个家族的人,世代令人感到忧虑。到了尧的时候,尧也没能除掉他们。缙(jìn)云氏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贪恋饮食,贪求财物,天下人都称他为“饕餮(tāo tiè)”。天下人都非常憎恶他,把他和上述三个凶恶的人相提并论。舜在四门接待宾客的时候,就将这四个凶恶的家族流放了,把他们迁徙到最偏远的四个地方,让他们去抵御妖魔鬼怪。于是四门通畅,人们都说没有凶恶的人了。

舜来到高山密林中,在烈风雷雨里也没有迷失方向,尧这时知道舜是能够托付天下的人。尧年老的时候,让舜代替他行使天子的职权,巡视天下。舜被举用当政二十年后,尧让舜代行天子职权。舜代行天子职权八年后,尧去世了。三年丧期结束后,舜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但是天下人却都归附舜。而禹、皋陶(gāo yáo)、契(xiè)、后稷、伯夷、夔(kuí)、龙、倕(chuí)、益、彭祖,在尧的时候就被任用,只是没有得到相应的封邑和职务。于是舜来到文祖庙,和四岳商议,打开四门,让四方言路畅通,任命十二州的长官评论天子的德行,广施恩德,远离小人,偏远地区的部族就能够臣服。从此舜每隔三年就考核一次政绩,通过三次考核来决定罢免或升迁,因此远近的各项事务都发展起来。舜还分化瓦解了三苗部族。

这二十二个人都有出色的政绩,其中只有禹的功劳最大,他开辟了九座大山,疏通了九个湖泊,治理了九条江河,划定了九州疆界,各州都按照规定前来进贡,没有违反规定的。疆域有五千里,一直伸延到荒服。他在南方安抚了交址、门户朝北开的地区,在西方安抚了戎、析枝、渠廋、氐(dī)、羌,在北方安抚了山戎、发、息慎,在东方安抚了长夷、鸟夷,四海之内都歌颂帝舜的功德。于是禹创作《九招》乐曲,致使灵异之物降临,凤凰飞翔到此。天下的圣明之德都是从虞帝时代开始的。

舜在二十岁的时候凭借孝行而闻名天下,三十岁的时候被尧任用,五十岁的时候代行天子职事,五十八岁的时候尧去世,六十一岁的时候接替尧登上帝位。舜登上帝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视,在苍梧的郊野去世。他被人们安葬在长江以南的九嶷(yí)山,也就是零陵。舜登上帝位以后,他的车子上竖立着天子的旗帜,乘车去朝见他的父亲瞽叟(gǔ sǒu),态度非常谦恭顺从,遵守为人子之道。舜封他的弟弟象为诸侯。舜的儿子商均也是没有才能,舜就在自己去世前向天帝推荐了禹。十七年以后,舜去世了。三年丧期结束时,禹把帝位让给了舜的儿子,但是,诸侯都归顺禹,然后禹才登上天子之位。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都有自己的封地,用来供奉他们的祖先。他们穿着祖先的服饰,使用祖先的礼乐。他们用宾客之礼朝见天子,天子不把他们视为臣下,以此表明自己不敢独占天下。

从黄帝到舜、禹,他们都是同姓,而使用不同的国号,以此显示各自的德行。因此黄帝称有熊,帝颛顼称高阳,帝喾称高辛,帝尧称陶唐,帝舜称有虞。帝禹称夏后却改变了姓氏,姓姒氏。契的后裔创建了商,姓子氏。弃的后裔创建了周,姓姬氏。

附:

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及其长存之道

媒体:中国文物报

作者:韩建业 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文明以其伟大、古老和延续至今而著名于世。人们自然会追问,如此伟大的中华文明,到底源于何时何地?其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答案。女娲造人,伏羲画卦,神农教民稼穑,黄帝一统天下,大禹划分九州,历代中华先祖的伟大功绩彪炳史册,见诸传说,绵延不绝。中华文明当然就是源自“三皇五帝”,基于中华大地。但近几百年以来,情势大变,先是西方人杜撰出“中国文化西来说”,后有中国一些人发起疑古运动,内外夹击,中国传统的古史体系一度摇摇欲坠,甚至出现了“东周以上无史说”这样的极端言论。复原实证中国古史的重任,就这样历史性地主要落在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身上。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所拥有的高度发达、长期延续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创造的综合实体

百年以来,安阳殷墟、郑州商城、偃师二里头、襄汾陶寺、神木石峁、余杭良渚、庆阳南佐,一个个关键性遗址被发掘,一页页“无字天书”被揭开,商史成为信史,夏史基本成为信史,“五帝时代”历史也有了诸多线索。考古证据显示的中华文明开端从商代晚期,追溯到夏代晚期,从4000多年,追溯到5000多年、6000年、8000年……不断向前延伸。百年来,我们见证了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如何从被严重质疑到重新肯定,也经历了中华文明自身如何从低潮走向复兴。

大家都熟悉“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提法,但也有人说只有3700年,或者长达8000年。分歧为何会如此之大?需要从对“文明”和“中华文明”概念的理解开始。《尚书·舜典》中的“濬哲文明”、《周易·大有·彖》中的“其德刚健而文明”、《易·乾·文言》中的“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等等这些周代文献中的“文明”,指人类在道德修养、社会在礼仪制度层面达到的高度。而现在中文使用的“文明”一词,多指对西文词汇“Civilization”等的意译,一般将其解释为与“野蛮”相对的高级社会阶段或国家阶段,也有学者将其理解为一套长久传承下来的伟大文化传统,或者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实际上,“文明”“文明社会”“国家”几个概念是需要加以区分的。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是将“国家”基本对等于“文明社会”而非“文明”。中华文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都是延续3000年以上的原生文明,而非三个狭义的“国家”或者“文明社会”。我们不妨将“中华文明”定义为中华民族所拥有的高度发达、长期延续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创造的综合实体。

很多人混淆了文明化进程中“起源”和“形成”这样两个阶段。中华文明形成是从中华大地上最早出现早期国家算起,而形成之前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起源过程,而且这个起源过程可以分成两大步。

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步

中华大地上最早的人类已有大约200万年的历史,后来连续演化并融合西来人种成分形成中华民族的先祖。距今1万多年,稻作和粟作农业在南、北方分别起源。距今8000年左右,南稻北粟两大农业体系初步形成。距今约6000多年,南、北方都已是典型的农业社会。中国有着广大的适合发展农业的地理空间和自然环境,加上其特有的二元农业体系,能够最大程度保障食物供给的稳定性,奠定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坚实基础。

发展农业最需要精准的农时,这只有观测相当稳定的天象才能做到。比如民间谚语说“二月二,龙抬头”,指的就是东方的龙角星在地平线升起的时刻,也是华北地区开始春耕播种的时节。“观象授时”在距今8000多年产生。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一种一端双叉、一端有把手的骨器,类似汉代画像上伏羲女娲拿的天规,还有一类骨尺类器物,这很可能就是“观象授时”使用的“规矩”。“观象授时”自然会引发对天的崇拜信仰,以及向天地神灵的卜问。贾湖发现的装有石子的龟甲,浙江义乌桥头和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的六画一组的“八卦”类符号,都是比较明确的数卜证据。湖南洪江高庙遗址还发现“天梯”或“通天神庙”遗迹,白陶祭器上也有这类“天梯”图案,加上同出的大口獠牙的飞龙、飞凤、太阳等图案,显示当时确已出现祀天行为和敬天观念。高庙白陶上还有一种八角星纹和圆形的复合图案,被认为寓意“天圆地方”宇宙观,后来传播到中国广大地区。此外,贾湖龟甲上还刻有可能表示占卜结果的符号,类似符号还见于甘肃秦安大地湾等遗址。令人称奇的是,在和高庙相距遥远的西辽河流域,同时出现了大口獠牙的“见首不见尾”的龙形象,暗示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国大江南北已出现“一元”信仰或宇宙观。

发展农业还需要很稳定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在8000年前也已经出现了。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白家文化等有着土葬的“族葬”墓地,这在同时期的亚欧大陆其他地区罕见。这些墓葬将逝去的人深埋地下,装殓齐整、随葬物品,体现出对死者特别的关爱和敬重,表明已有了显著的祖先崇拜观念。同一墓地分区分群、成排成列、秩序井然,可能体现同一氏族(宗族)的人群在亲疏关系、辈分大小等方面的秩序。同一墓地延续一二百年甚至数百年之久,说明族人对祖坟有着长久的记忆和坚守,也为后世子孙在这块地方长期耕种生活提供了正当理由和“合法性”。贾湖墓葬已有分化,大墓随葬骨制“规矩”、龟甲、骨笛等“圣物”,而且墓主人基本都是成年男性,推测当时已出现祭祀首领和普通人之间的分化,可能已经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同时期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环壕村落,房屋排列整齐,社会也是很有秩序。

距今8000年前,中国大部地区出现了秩序井然的社会和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化,产生了较为先进复杂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系统,包括宇宙观、伦理观、历史观,以及天文、数学、符号、音乐知识等,这些思想观念和知识系统传承至今,构成中华文明的核心内涵。更进一步来说,当时中国大部地区文化已经初步交融联结为一个雏形的“早期中国文化圈”,有了文化上“早期中国”的萌芽。因此,8000年前已经迈开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步。

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二步

距今约6000年左右,仰韶文化的东庄—庙底沟类型在晋、陕、豫交界区迅猛崛起并对外强力影响,导致中国大部地区文化交融联系形成以中原为核心的三层次的文化共同体,“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最早的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正式形成。

庙底沟类型的对外影响基于其社会变革所迸发的强大实力。距今约6000年以后,作为核心区的晋南、豫西和关中东部,聚落遗址数量激增三四倍,出现了明显的聚落分化,涌现出数十甚至超百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在核心区的河南灵宝西坡等遗址出现了200—500平方米的殿堂式建筑,以及随葬玉钺的大墓,钺当为军权的象征。随后出现了河南巩义双槐树和甘肃秦安大地湾中心聚落,两个聚落遗址面积都在100多万平方米,并且都有殿堂式建筑。

庙底沟时代其他地区也加快了社会变革的步伐。长江下游的凌家滩文化出现100多万平方米的中心聚落,最高级别的墓葬仅随葬玉器就达200件,随葬品中的“洛书玉版”,被认为蕴含天圆地方、四方五位、八方九宫的宇宙观,和高庙八角星纹一脉相承。大约同时期,在长江下游的崧泽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都出现大墓,长江中游的油子岭文化涌现出多座古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则有了牛河梁这样的超大型祭祀中心。

我们看到,庙底沟时代的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出现大型聚落、大型祭祀中心,有了大墓、城垣、殿堂式建筑,以及大量美玉、美陶等,其建造或者制造需要较为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和较高的技术水平,显示已出现掌握公共权力的首领和贵族,社会开始了加速复杂化的进程,迈开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二步。

中华文明正式形成

恩格斯提出国家有两个标志,一是“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二是凌驾于所有居民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以地区划分国民,就是以地缘关系代替血缘关系;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也就是“王权”,建立在阶级分化的基础之上。以上述两个标志来衡量,距今5100年左右的长江下游和黄河中游地区,至少已经达到了早期国家或文明社会的标准。

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以余杭良渚遗址为中心。良渚遗址有近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有水坝、长提等大规模水利设施。内城中部有30万平方米的人工堆筑的“台城”,上有大型殿堂式建筑,在级别最高的反山墓地,发现了随葬600多件玉器的豪华大墓。在良渚古城周围分布着300多处祭坛、墓地、居址、作坊等,可以分成三四个明显的级别。诸多超大规模工程的建造、大量玉器等高规格物品的制造、大量粮食的生产储备,都需调动广大空间范围内的大量人力物力,良渚古国无疑存在区域性的“王权”。

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晚期的中心聚落之一,是甘肃庆阳南佐遗址。该遗址发现有多重环壕,外环壕面积600万平方米以上,遗址中部是由两重内环壕和九座大夯土台围成的面积30多万平方米的核心区,再中间为有围墙的大型建筑区或“宫城”,中央的夯土墙主殿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室内面积630平方米。宫城附近出土了和祭祀相关的精美白陶、黑陶、彩陶,以及大量水稻。多重大型环壕、殿堂式建筑、“九台”的建造工程浩大,白陶等高规格物品的生产存在专业化分工,当时在黄土高原可能存在一个以南佐为核心的、拥有区域王权的“陇山古国”。

良渚和南佐都是短时间内集中建设而成的大都邑,建设需要调动较大空间范围的人力物力,已经打破了原有各氏族社会的局限,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地缘关系,意味着早期国家的出现。不过这个时期的地缘关系组织或者早期国家,还限制在中国局部地区,因此可称之为“古国”或“邦国”。当然,地缘关系的出现并非意味着血缘关系或族群的消失,实际上各族群只是经历了一番“成建制”的整合,血缘和宗族关系一直是中国社会的基础。

同时期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游地区社会也都普遍加速发展,初步进入文明社会或者站在了文明社会的门槛,比如郑州地区有以双槐树聚落为中心的“河洛古国”,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有城址及规模更大的墓葬,长江中游屈家岭文化有20座古城,其中最大的石家河城至少有120万平方米。

4100年前中华文明走向成熟

距今约4500年,在晋南出现面积约280万平方米的襄汾陶寺都邑,拥有宫城、宫殿建筑、高等级墓地、“天文台”等。距今约4300年,在陕北出现400万平方米的神木石峁石城,其核心的皇城台雄伟高大,外有壮观的石砌护坡,内有宫庙区及精美石雕。黄河以南的王湾三期文化则有禹州瓦店、登封王城岗、新密古城寨和新砦等重要聚落或者古城。这一时期的黄河中游地区有可能形成了一个以黄土高原为中心的大型社会或者早期国家,陶寺古城最有可能是其都邑所在地。黄河下游地区出现棺椁、随葬品成套的临朐西朱封大墓,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依然古城林立,四川盆地的宝墩文化也有了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古城。

距今约4100年的龙山晚期,中原龙山文化大规模南下豫南和江汉两湖地区,很可能对应古史上的“禹伐三苗”事件,随即夏王朝诞生。按照文献记载,夏朝初年夏王已经初步具有“王天下”的“大一统”政治王权,中华文明从此进入成熟的“王国文明”阶段。距今约3800年前进入以偃师二里头为都城的晚期夏王朝阶段,之后的商代和周代是更加成熟发达的文明社会。

中华文明的长存之道

8000年前中国大部地区已有“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一元”宇宙观,这是文化上的中国能够融为“一体”,政治上的中国“分裂时向往统一、统一时维护统一”的根源所在。中国地理环境广大多样,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自然具有“多元”结构或多个样貌,中华文明起源也有不同的区域子模式。中华文明诚然是各区域文明社会互相融合、各地文明要素互动汇聚的结果,但黄河中游地区文化和社会发展连续性最强,多数时候都具有中心位置,起到过主导作用,黄河中游地区是中华文明之花的“花心”。

这样一个“一元”宇宙观和“有中心多元一体”格局的早期中华文明,既不同于西亚、希腊式的“城邦文明”模式,也不同于社会文化高度同质的“埃及文明”模式,而是将具有共同基础的多个支系的社会文化统一起来形成的特殊文明模式,可称为“天下文明”模式。“一元”宇宙观和敬天法祖信仰、“有中心多元一体”格局或“天下文明”模式,以及诚信仁爱、内敛和合等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长存于世的根本之道,也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根基所在。

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

三皇五帝,是“三皇”与“五帝”的合称。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远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伏羲氏等作为“三皇”。原始意义上的五帝是指远古五方上帝,后增补黄帝公孙轩辕(也称姬轩辕)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

后期增补的后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三皇: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有巢氏、燧人氏,出自《庄子》、《纲鉴易知录》。

五帝: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中文名:三皇五帝

外文名:Three Sovereigns and Five Emperors

拼音:sān huáng wǔ dì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人皇)

五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黑帝

历史渊源

三皇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之名号,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河图括地象》:“天地初立,有天皇氏,澹泊自然,与(北)极同道”。天地初开便有天皇,且与北极同道,其身份极崇高。《路史》:“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过久古,杳杳冥冥,所谓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后著作在原始意义上的远古三皇基础上增补了前后三皇,故有前三皇、中三皇、后三皇之分,合为九皇。

前天皇、地皇、人皇

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过久古,杳杳冥冥,所谓「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语出《路史》),书传记载毕竟有限,前三皇年代何久,姓名何谓,治国何如皆不可考也。唯三皇之号曰天皇曰地皇曰人皇久而不失。《潜夫论·五德志》:“闻古有天皇、地皇、人皇,以为或及此谓,亦不敢明。”《路史》: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过久古,杳杳冥冥,所谓「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天皇地皇人皇开治各二万八千岁」。(语出《三皇经》,《路史》引)

中天皇

史书上说盘古开天辟地后第一代天下君主中天皇君天皇氏,兄弟十三人,号曰天灵,其中一人发明了数字,继而又发明了天干、地支,为人推为皇。发明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万。发明天干: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发明地支: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顿、赤奋若。其余兄弟十二人带领部众各占一方,立国称皇,各传国一万八千年。天皇氏姓望,名获,字文生;别号天灵、防五、天雾、天尊、元始天王。岁纪摄提,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共在位一千八百年,在位年代:前9684----前7884年。《易纬通卦验补遗》:“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德”。案:此言天皇氏祖先与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极为崇高。《河图》:“五龙见教,天皇被迹。”荣氏注曰:“五龙治在五方,为五方神。”天皇氏为龙祖、五龙之首,后世子孙以“龙”为图腾。关于天皇氏的名讳:“粤有天皇,是曰天灵,望获强尊。”——罗泌《路史·前纪二·天皇纪》。《帝王世纪》中也对此有描述。天地开辟,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三皇本纪》:天地初立,有天皇氏,木德王,岁起摄提。

中地皇

世代传世数万年之后是中地皇君。「天皇氏逸地皇氏作,出于雄耳龙门之岳。」(《路史》引《遁甲开山图》)

中人皇

世代传世数万年后是中人皇君。「地皇氏逸,于有人皇九男相像其身九章。」(《路史》引《洛书》)。人皇之时,分治九州乃是上古大九州,亦即全球。

后天皇

唐代司马贞写了《三皇本纪》以补全《史记》,增补了伏羲、女娲、神农等诸位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与部落首领的历史。中人皇氏之后,历经五龙纪、摄提纪、合雒纪、连通纪、叙命纪、循蜚纪、因提纪、禅通纪、疏仡纪。禅通纪始于伏羲,疏仡纪始于黄帝。而在伏羲之前的因提纪,其中一位被后世尊为后天皇,即是燧人氏。

后人皇

燧人氏之后,又历经几世,有伏羲、女娲氏,有圣德,为后人皇。

《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通常言古史者,必言“三皇五帝”。“五帝”尚在“三皇”之后,人们多公认“三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三皇

“三皇”之名不见于经,组成亦有不同说法,但《尚书大传》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风俗通义》、《白虎通义》、《古史考》等古籍亦持此说。“三皇”按照流传最广的是:伏羲(天皇)、神农(地皇)、少典(人皇)。

根据典籍记载众说纷纭,并无定论。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鹖冠子·泰鸿》:“ 泰皇 问 泰一 曰:‘天、地、人事,三者孰急?’”《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 天皇 ,有 地皇 ,有 泰皇 , 泰皇最贵。” 司马贞索隐:“按, 天皇、地皇之下即云泰皇 ,当人皇也。而《封禅书》云‘昔者 太帝 使 素女 鼓瑟而悲’,盖三皇已前称 泰皇 。一云 泰皇 , 太昊 也。”[8]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李斯说古代有三皇,其中泰皇最贵。泰皇,较后的书称为人皇,演变为传说中的太昊伏羲。

《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伏羲、神农、黄帝)

《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

《运斗枢》、《元命苞》等书载:三皇为伏羲、神农外,还有建立婚姻制度造人的女娲。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奉为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五帝

“帝”原指五方上帝,战国后(有说是两汉)才附以人间历史人物之名替入。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后世增补的“五帝”分别有如下不同说法:

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至于五位古帝,说法也各异,一般认为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世本》、《大戴礼记》、《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礼记·月令》以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为五帝。

《尚书序》、《帝王世纪》则视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为五帝。

人间的“五帝”一词在《孟子》时尚未出现,书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但无人名。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大皞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

羲(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个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三皇五帝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

五帝: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五方上帝)

三皇五帝说法众说纷纭,增补的三皇,版本参考《司马贞·三皇本纪》、《帝王世纪》和《尚书大传》的说法。五帝参考《史记·五帝本纪》、《礼记》和《春秋》、《国语》说法;《白虎通义》和《尚书序》说法;《吕氏春秋》和《淮南子》说法。

古史系统

《河图括地象》:“天地初立,有天皇氏,澹泊自然,与(北)极同道”。《三皇本纪》:“天皇氏,木德王,岁起摄提”。《盘古王表》:“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地形起于昆仑之虚,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号曰'防五',兄弟十三人继相治。乘风雨,夹日月以行。"引文中天皇兄弟"夹日月以行",天皇与其结盟兄弟和日月五星一起从牵牛星出发,开始了中国文明历史。《易纬通卦验补遗》:“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生活在天地开辟之前,而且他们与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极为崇高。《春秋左助期》:“紫宫,天皇耀魄宝之所理也。”《帝王世纪》:“天皇大帝(为)耀魄宝,地皇为天一,人皇为太一。”《史记·秦始皇本纪》:“古有天皇、地皇、泰皇。”《史记·补三皇本纪》:天皇、地皇、人皇。

在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之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广为流传,到秦汉时期各地文化融合后把三皇五帝之说载入史册。“皇”的原义还有“大”和“美”一说,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帝”原指天帝,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后增补轩辕、神农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领作为“五帝”。上古部落首领“五帝”之名在孟子时尚未出现,他书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但无人名,只在其《议兵篇》中称尧、舜、禹、汤为“四帝”。《孙子兵法》有“此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句,似亦有四帝、五帝之称(但梅尧臣谓此“帝”字系“军”之讹)。《管子》及《庄子》所屡称“三皇五帝”,也都未指实人名。《庄子·胠箧》列举了古帝十二名及全书中屡次提到其他古帝,《六韬》列举了古帝十五名,《逸周书》所列古帝多达二十六名。

秦汉后所增补的“三皇”有五说:

1、《尚书大传》为燧人、伏羲、神农。《礼·含文嘉》《春秋命历序》亦同此说而以燧人居中。

2、《春秋运斗枢》为伏羲、女娲、神农。

3、《礼·号谥记》为伏羲、神农、祝融。《孝经钩命决》引《礼》同此,但以祝融居末。

4、《白虎通》说为伏羲、神农、共工。

5、西汉末的《世经》所排古史系统,在黄帝和颛顼之间加有少昊金天氏,使战国时说的“五帝”中多了一帝。于是有人把原五帝之首的黄帝升为三皇,与伏羲、神农并列。首先是《礼·稽命徵》持此说,张衡上汉顺帝书及其后的皇甫谧《帝王世纪》亦从之。接着是伪《尚书序》宣扬此说,由于它的经书地位,从此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历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其实上述诸说皆为西汉末以后纬书所编造的神话。东方天帝太昊伏羲,属神句芒;南方天帝炎帝神农,属神祝融;西方天帝少昊金天,属神蓐收;北方天帝颛顼高阳,属神玄冥;中央天帝黄帝轩辕,属神后土。

汉代仍传有天神中的三皇,西汉末纬书《春秋命历序》《始学篇》等以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道教经典中的三皇分初、中、后三组。自战国后期或汉代记载神话和历史传说文籍中,先后出现了很多古帝或宗神名号,大抵居西边的有黄帝、炎帝以及伯夷、共工、鲧、禹、四岳、稷(弃)、高圉、太王、玄嚣、蟜极、昌意、青阳等,居东边的有太皞、少昊挚、颛顼、高阳、高辛、尧、羿、浞、浇、俊(即喾)、契、冥、上甲微等,地区未明的有帝鸿氏、缙云氏、金天氏、烈山氏、陶唐氏(前二者可能在西、后三者可能在东)等,由东而西的有伯翳、非子等,本在东而一部南移的有祝融即重黎,及其后裔八姓(如季连芈姓为楚祖)等等。

后世增补的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上古时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人民则把他们敬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指历史时期。即“三皇五帝时代”,又称“上古时代”、“远古时代”或“神话时代”。也可以简称为“三皇五帝”。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中华上古文明。

五帝说法

1、《五帝德》所说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其说根据《国语·鲁语》对他们的赞誉而定。《帝系》为其编造了以黄帝为始祖的世系。《吕氏春秋》及《史记·五帝本纪》承用了此说。

2、《战国策·赵策》与《易·系辞》提出的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五人。《庄子》、《淮南子·淑真训》及《三统历》亦承此说。《通鉴外纪》反对三皇五帝说,但其所列最早的帝王仍是此五人。

3、《吕氏春秋·十二纪》所载的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礼记·月令》亦同此说。王符《潜夫论》并将古代各帝王部分别纳入此五帝的血胤系统之下。

4、《世经》所编排的古史系统依《十二纪》与《月令》,在黄帝与颛顼之间有少昊,郑玄注《中侯敕省图》即加少昊于第一个五帝说,谓五帝有六人,俱合于五帝座星。然东汉以来《稽命徵》等之说,把黄帝升为三皇之一,皇甫谧《帝王世纪》从之,而以少昊以下五人为五帝。于是伪《尚书序》即据以将《世经》前面三名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接着的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5、《通鉴外纪》及《路史发挥》引梁武帝萧衍画像碑述,以黄帝、少昊、颛顼、喾、尧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说。但梁武只有《通史》六百余卷,据陈立《白虎通疏证》,以为画像碑述可能是《武梁祠堂画像碑述》之讹,则此说仍出自汉人。

至于神话中的天神,《山海经》中皆称帝,其后亦有“五帝”之称,如《楚辞·惜诵》有“令五帝”句,与“指苍天”、“戒六神”并举,是皆指神。又《晏子春秋》有“楚巫请致五帝以明君德”句,显然皆指天帝。故《史记·封禅书》载汉高祖刘邦说:“吾闻天有五帝”。即述战国末流行之说。同时有五色帝之说,奏设祭祀白、青、黄、亦四上帝祠,汉高增祀黑帝之祠。至《春秋纬·春秋文耀钩》,五色帝始有名字:“苍帝曰灵威仰,亦帝曰赤熛怒,黄帝曰含枢纽,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纪。”郑玄注《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句,即引此诸名为“太微五帝”,谓“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把地上五帝说成是天上五帝所感生,提出了“感生帝”之妄说,王肃已斥其谬。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燧人、包羲(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鼎盛时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君王或军事首长人物。

部落世系

良渚文化时期(前9684----前4564年):天皇氏,别号天灵、防五、天雾。姓望,名获,字文生;“五龙”之首;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继盘古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前9684------前7884年在位,天皇氏为创世大神盘古氏之子,地皇氏之父,开天辟地之后的首位中国部落首领。(一说天皇氏即伏羲氏,与地皇神农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地皇氏,天皇氏之子、矩灵氏之夫、人皇氏之父,“五龙”之一。前7884----前608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龙门、熊耳之山岳(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熊耳山一带)。一说地皇氏即神农氏,与天皇伏羲氏、人皇女娲氏并称为“三皇”。

人皇氏,简称“人皇”,又称“泰皇”;亦曰居方氏。人皇氏为地皇氏之子,提挺氏之父。前6084----前472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遗址。一说人皇氏即女娲氏,与天皇伏羲氏、地皇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提挺氏,又号黄神氏。前4724----前469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淮河流域,具体地点不详。提挺氏为人皇氏之子,通姓氏之父。另外据传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东汉时人,故称汉钟离)即为提挺氏转世。

通姓氏,又号皇覃氏、离光氏。前4694----前4664年在位,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中国南方(今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一带)。通姓氏乃提挺氏之子,有巢氏之父。

有巢氏,号“大巢氏”。位列五氏之首,华夏族人。祖籍在今巢湖流域;建立古巢国,中国上古时期部落首领。居住在今安徽省巢湖市一带,后迁徙至山西省兴县石楼山一带。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出生地在苍梧,立都河南舞阳。也有史学家认为有巢氏生籍在山东、四川、内蒙古、云南、湖南等地。据中国历史大系表记载,有巢氏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创了巢居文明。有巢氏被誉为华夏“第一人文始祖”和“文明的领航者”。

有巢氏曾定都于良渚古城。同时设陪都于今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古城。后迁都于凌家滩古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遗址)。

有巢氏后期(前4564----前4464年)将都城迁往今安徽省巢湖市凌家滩古城,良渚古城遂废,良渚时代结束,古代中国进入前仰韶-大地湾文化时期。

前仰韶-大地湾文化时期(前4564----前4354年):燧人氏,又号燧皇,定都于燧明(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河北省保定市(今河北保定南庄头遗址)。燧人氏为燧明国国君,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之夫、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前4464----前4354年在位,燧人氏是中国迄今为止有史可考的第一位个体部落首领(非部落联盟首领)。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是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为久远的帝王陵墓。

华胥氏,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华胥氏为燧人氏之妻,伏羲氏与女娲氏之母。在位年限不详,可能与燧皇共治。燧人氏之后由伏羲氏继位。华胥陵位于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华胥山,一说蓝田县华胥镇孟岩村。

华胥氏之后,太昊伏羲氏继立,前仰韶-大地湾文化时期结束,仰韶文化时期开始。

仰韶文化时期(前4354----前3579年):伏羲氏,又号羲皇、太昊、青帝。定都于汶上(今山东省汶上县),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前4354----前4239年在位。伏羲氏为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子、[11]女娲氏的兄长兼夫君。炎帝神农氏的外祖父。在燧人氏之后继位。一说伏羲即为天皇氏。传说太昊伏羲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伏羲陵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北1.5公里处。

女娲氏,又号娲皇氏,前4239—前4109年在位。女娲氏是燧人氏与华胥氏之女、伏羲氏的妹妹兼妻子。炎帝神农氏的外祖母。在伏羲氏之后自立为帝,与炎帝朱襄氏共治天下。一说女娲即为人皇氏。女娲城与女娲陵位于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

朱襄氏,有3代朱襄氏担任过炎帝,又号称飞龙氏,在伏羲氏之后即位。与女娲氏共治天下,公元前4239—公元前4169年在位,定都于朱邑(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赢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炎帝朱襄氏最后为炎帝神农氏所灭。炎帝朱襄氏陵位于商丘市柘城县东大仵乡。

神农氏,有9代神农氏担任过炎帝,又号农皇、赤帝、烈山氏。定都于伏羲氏旧墟(同伏羲都城)。后先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与今河南省洛阳市。前4109----前3579年在位,炎帝神农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外孙,女娲氏死后传位于他。后又打败并占领了炎帝朱襄氏的领地,首次统一中华。后被黄帝轩辕氏打败并迁都于今湖南省株洲市。炎帝神农氏陵墓有多座,其中陕西宝鸡炎帝陵为炎帝神农一世之墓,湖南株洲炎帝陵为炎帝神农八世之墓。一说神农即为地皇氏。传说炎帝神农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

炎帝神农氏末期,九黎部落首领蚩尤氏叛变,天下大乱。华夏部落世系因此中断。仰韶文化时期也就此结束。轩辕黄帝之后,古代中国进入龙山文化时期。

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2697----公元前2015年):有熊氏,即黄帝,又号轩辕。定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前2697----前2395年在位。在涿鹿之战中与异母弟炎帝联手打败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之后迁都涿鹿(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后又在阪泉之战中打败并夺取了炎帝的皇位,迫使其臣服并退居南方。传说黄帝轩辕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首,号称“中央黄帝有熊轩辕氏”(另外四位天帝为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南方赤帝炎帝神农氏、北方黑帝颛顼高阳氏),陵墓位于河北涿鹿,其曾孙帝颛顼打败共工收复中原后迁葬于河南荆山。

青阳(氏)一世,即少昊,又号白帝、金天氏。为黄帝长子(另一说认为少昊是启明星与仙女皇娥的儿子),黄帝之后继位,定都于穷桑(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后迁都于今山东省曲阜市。前2395----前2322年在位,陵墓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白帝少昊金天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据司马迁所著《史记》误传,白帝少昊金天氏未登帝位。少昊逝后,皇位由其侄孙高阳氏继承,于是高阳氏在穷桑登基,后迁都商丘并与炎帝后裔共工氏展开激战,共工因战败而恼羞成怒,拼尽全力撞断了“擎天柱”----不周山(今辽宁锦州笔架山)。“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即来源于此。

高阳氏,即颛顼,又号黑帝、玄帝。公元前2322—公元前2245年在位。定都于穷桑、后迁都于商丘,打败共工氏之后定都于帝丘(今濮阳),并将黄帝陵墓由河北涿鹿迁至河南荆山。颛顼是黄帝的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高阳氏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上帝之一。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高辛氏,即帝喾,前2245—前2176年在位。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帝喾乃玄嚣之孙,颛顼高阳氏的堂兄。帝喾陵墓所在地位于商丘睢阳区高辛镇。

青阳(氏)二世,即帝挚,前2176----前2168年在位。定都于沁阳(今河南焦作沁阳市),帝挚为帝喾长子,即位之后为政不善,让位于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勋(即帝尧陶唐氏)。陵墓位于阳谷(今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北)。

陶唐氏,即尧,前2168----前2095年在位。定都于北唐(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帝尧为帝喾第四子,帝挚的四弟。帝挚为政不善,禅位于他。另外,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传说就发生在陶唐氏时期。陵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谷林。

丹朱,定都于丹水(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旧称丹水县,古时为陶唐氏长子丹朱的封地),前2067----前2064年在位。丹朱为帝尧长子,帝尧临终前,因丹朱不肖,尧指定有虞氏部落首领姚重华为继承人。帝尧死后,姚重华为其守孝三年,并将皇位让给了丹朱。丹朱为政不善,三年后还位于姚重华。陵墓位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辛庄乡丹朱村(丹徐庄)。

有虞氏,即舜,分别于前2095----前2067年、前2064----前2025年在位。定都于蒲阪(今永济),帝舜为黄帝裔孙。以孝闻名,是著名的24孝之首---“孝感动天”的主人公。继承陶唐氏之皇位。陵墓有两处:山西运城舜帝陵和湖南宁远舜帝陵。

夏后氏,夏后禹,即大禹,先为有崇氏,后为夏后氏。前2025----前2015年在位,定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后迁都于阳翟(河南禹州)。禹为黄帝嫡系裔孙,是治水英雄夏后鲧的儿子。夏朝奠基人。陵墓位于浙江省绍兴城东南会稽山麓大禹陵。

大禹崩逝后,子夏后启继位,迁都于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夏朝建立。古代中国部落联盟制时代结束。龙山文化时期告终,中国进入中央集权化奴隶制国家时期。

注:所谓“三皇五帝”是历史学界专家们对中国上古时期所有部落联盟首领的概括性简称,并非确指。

本表所注在位年限依据【中华史表】及【三皇五帝年表】推定。

年表意义:本年表是自民国时期以来第一份完整的关于中国上古时期的世系年表。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叙事体年表。本表将纪年与记事相结合;以原【三皇五帝年表】及【中华史表】为蓝本,将上古时期列位部落首领的氏族号、尊号、在位年限、亲属关系、都城及葬地都一一予以完整记录,方便读者参考及查证。本年表对未来考古学界与历史学界研究中国上古历史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皇帝含义

皇,“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人皇最为尊贵。羲皇,娲皇皆出自人皇。人皇称皇不称帝。壬有水德,其人龙身,丁有火德,其人凤凰。故皇乃龙凤合体,尊贵无比。

帝,人皇之妻丁生有一子,曰戊,戊娶癸,癸+戊=帝,合文曰帝。丁生戊,曰“成”,故名成汤,成汤也自称武王,成汤生于任城,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其人土德。

夏,帝之子曰甲,娶妻己,己+甲=夏。

殷,夏之子曰庚,娶妻乙,乙+庚=殷。殷朝与早期商朝不同,是盘庚迁都后建立的,盘庚为了突出自己的地位,迁都后自称“殷”。

商,殷之子曰丙,娶妻辛,辛+丙=商。商朝建立的较早,燧人氏在商丘建立的,属于早商。

丁+壬=皇 生子=戊 生女=己

癸+戊=帝 生子=甲 生女=乙

己+甲=夏 生子=庚 生女=辛

乙+庚=殷 生子=丙 生女=丁

辛+丙=商 生子=壬 生女=癸

附:

三皇五帝年表(完整版)

注:由于年代久远,表中各项资料只是学者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得出的⼤致结果,可能存在模糊及不准确处,有赖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加以补正。

概说

1、燧⼈⽒时代(前1.5万年—前7724年)中国⽂明发祥于昆仑丘,燧⼈⽒在昆仑⼭(今⽢肃合黎⼭、龙⾸⼭,《⼭海经》载昆仑⼭在此)⽴天表,作为天齐,确⽴天北极,由兹⽒雷泽⽒(时居龙⾸⼭、⼭丹河),创制结绳纪历的《河图》、《洛书》,为北⽃九星悬朗时代,依章动岁差计算创制于公元前1.48~1.47万年间。

2、伏羲⽒时代(前7724年—前5008年)据《易》帝出乎震,建寅作孟春,28宿始于⼤⾓、⾓,依章动岁差计算公元前7750年~公元前7675年称帝,校正为公元前7724年。⼜据苗族古歌,伏羲称帝号“罗奉”,公元前7724年为罗奉元年,初都榆中,迁榜罗,再迁陈仓、华⼭⽜鸠原、王屋⼭,崩鸡公⼭。汉湖南长沙楚帛书⼄篇载伏羲⽒族谱系。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为太昊遗址,⾃公元前7000年~5800年,共1200年,发现⽂字25字,七声⾳阶⾻笛25⽀,以及⽛璋、⽩龟等,南传于淮河青莲岗⽂化龙虬庄,发展为⼤汶⼝⽂化。伏羲上元太初历年代为公元前104+4617=4721年,已进⼊神农⽒时代。

3、炎帝、神农、蚩尤时代(前5000年—前4513年)⼤地湾—⽼官台⽂化—仰韶北⾸岭半坡⽂化是炎帝·神农⽒⽂化;磁⼭·斐李岗·龙虬庄·北⾟⽂化是蚩尤⽒⽂化。贵州安顺关岭红崖丹书是炎帝族⾃六盘⼭南下四川—贵州—云南的共⼯⽀所留族谱,《⼭海经》载有炎帝九世的族谱,第九世为夸⽗,时居潼关⾄灵宝三百⾥桃林塞夸⽗⼋⼤社(营);神农⽒第⼋代名榆罔(参庐),都河南卢⽒县祁村湾、陈留、曲⾩;蚩尤⽒与共⼯⽒据晋、冀、鲁。蚩尤死葬濮阳西⽔坡M45,时公元前4515年~4510年。

4、黄帝时代(前4513年—前4050年)《黄帝四经》出⼟,记黄帝与蚩尤征战事及颛顼与共⼯(时称涅)征战事。河北涿⿅有黄帝城、蚩尤城、蚩尤寨、阪泉之野张公泉(共⼯⽒汉姓张)、釜⼭会盟⽯仰韶⽂化遗址。红⼭⽂化是黄帝族⽂化。

5、少昊、颛顼时代(前4050年—前3380年)⼭东⼤汶⼝⽂化和江苏连云港云台⼭将军崖岩刻⽂字、天⽂历法历是少昊⽂化。河南仰韶⽂化⼤河村类型是颛顼·鹳兜族⽂化,始⾃公元前4000年,第三期公元前3685±125年。此期的⽂化特征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圣塔·巴巴拉海湾地区原封不动地移植,时在公元前3641~3113年,为玛雅历起算年,即⼭东少昊颛顼裔民迁⼊美洲的年代。其后鹳兜⽒迁⼊郑州西⼭古城。仰韶⽂化早期庙底沟⽂化是其⽂化。共⼯⽒时居浊漳河上游涅⽔(今仍此名)。

6、帝喾、帝挚、帝尧、舜、禹时代(前3380年—前2073年)仰韶⽂化庙底沟⼆期⽂化和早期龙⼭⽂化是帝喾⽂化(公元前3380年~公元前2799年),典型龙⼭⽂化是帝挚尧舜禹⽂化。帝尧公元前2357年即帝位,帝舜公元前2136年~公元前2100年(含摄政)即帝位,帝禹公元前2103年~公元前2073

年,(含摄政)即帝位。夏启守孝三年,于公元前

2070年即帝位,为夏朝(代)开始。故公元前

2070年为夏元年。

⼀、燧⼈⽒时代(前1.5万年~前7724年)

燧⼈⽒为古羌戎的⼀⽀,祖居昆仑⼭,古羌戎发祥于青藏⾼原羌塘地区。在公元前⼆万⼋千年⾄⼀万年之间,为地球最后⼀个冰河期的最冷期,原在青藏⾼原游牧渔猎的古羌戎族从昆仑⼭下移到祁连⼭⼀带的河西⾛廊,游牧于弱⽔、⿊⽔、丹⽔、合黎⼭、龙⾸⼭(⼜名群⽟⼭)⾄天祝、古浪之间。

在公元前九千年⾄⼋千年间,中国河套地区发⽣了第⼀次⼤洪⽔,居住在这⼀带的古羌戎部落损失惨重。洪⽔退后,⼤约在公元前8500年⾄8200年间。燧⼈⽒的⼀个主要⽀系弇兹⽒⾃祁连⼭开始东迁。这时的燧⼈⽒早已不是⽳居野处,茹⽑饮⾎的古⼈,已由渔猎、游牧时期转⼊半农半牧、⽕灶、⽕⾷时期。后来⼜逐渐东迁⾄⽢肃永登、兰州、贺兰⼭、乌达、⽢⾕、天⽔⼀带的黄河、湟⽔、⼤夏河、庄浪河、祖历河流域⼈⼝得到⼤发展,并进⼊了母系⽒族社会。盘瓠⽒、华⽒、胥⽒、赫胥⽒、华胥⽒、雷泽⽒、仇夷⽒、婼⽒也都在这带化育。

燧⼈⽒⼜名燧家⽒,是⼈⼯取⽕、⽤⽕、从渔猎游牧⾛向半农、半牧的前期时代的⽒族,其代表⽒族是弇兹⽒,其次是盘瓠⽒,是为伏羲⽂明奠定基础的时代,所以也可称为前伏羲时代。燧⼈⽒不仅⽤⼈⼯取⽕、还发明了⽤⼤⼭榑⽊观天测星定四时的太阳历,根据河图、洛书制定的以右枢(天龙座A星)为北极星,以织⼥星为北极星星象历,还发明了结绳记事,搓绳的妇⼥名织⼥,第⼀位织⼥就是弇兹圣母,初创⼋索准绳、圭表记历。

燧⼈⽒是炎帝的祖先,也是诸羌戎族的共同祖先。史称炎帝为连⼭⽒,即指燧⼈⽒原住祁连⼭。古昆仑⼭⼜名⽅⼭,⽇⽉⼭,即观测⽇⽉之⼭,昆仑⼭上⽴天柱以观天故名柱州。这⾥的天⽂世家⼜名魁隗⽒。这个庞⼤的⽒族以后⼀直延伸到河南的⼤隗⼭(具茨⼭)⼀带。兖州,即其裔族在中原的集聚地。

活动地区活动⽒族活动起⽌时间

河湟地区燧⼈时代约前50000年—前15000年

昆仑⼭地区燧⼈-魁隗⽒期约前15000年—前12000年

祁连⼭地区燧⼈-华胥⽒/赫胥⽒约前12000年—前11000年

六盘⼭地区燧⼈-盘古时期约前11000年—前7724年

注:公元前12000年⾄公元前11000千年时期华胥⽒/赫胥⽒东迁。

⼆、伏羲⽒时代(前7724--前5008)

公元前7744年伏羲⽒与⼥娲完婚于今陕西凤州,公元前7724年伏羲于⽢肃榆中代燧⼈⽒,继天道⽊德为王,为百王之先,正式⽴国称帝,国号羲,是为罗奉元年.伏羲⼈治天下,史称⼈皇。(伏羲年号及世系表参考苗族古歌得到)。

伏羲称帝接祭天权,重建天齐表⽊,名⼤风⾬表。以⽊星为天象主测星,以织⼥为北极星,以北⽃九星柄梗河⼀与⼤⾓摄提,⾓宿为天下春季之始,创⼀年⼗⽉,⼀⽉36⽇之历法。

伏羲⾸设柱下史以历天象,⾸筑垣为城为都,设灵台为祭祀中⼼,⽴巫政⼈事管理制度,⽽有官职分部,尊始祖雷明王⽽以龙纪官,故为龙师⽽龙名。

公元前7723年伏羲成⽴⼈类历史上第⼀个政府机构或⽈责任内阁,命⼤庭⽒为居龙⽒,治屋庐,营建筑,安营扎寨,垒坝筑垣,砌⽅坛。薮魁⽒为⽔龙⽒,导洪⽔,滋草⽊。阴康⽒为⼟龙⽒,治⽥地,主农⽥与放牧。混沌⽒为降龙⽒,驱民害。昊英⽒为潜龙⽒造甲历。朱襄⽒为飞龙⽒造书挈,巫师,军师。以共⼯⽒为上相,主管天齐表⽊观象台,主持⼤风⾬表观测,⽤⼋索判别⽅向,为历法总官,掌祭天权,地位仅次于伏羲,故康回以职司名。后因公元前7722年不周⼭突发天灾,天柱倾倒。骊侯认为是共⼯之责任,亵渎神灵招来天谴,所以伏羲与⼥娲商议罢共⼯之职,以骊侯为上相,接共⼯祭天权,共⼯不服,与骊侯部⼤战,撞坏了主表,天柱被毁,⼥娲怒。放逐共⼯康回于祁连,共⼯含愤死去。并迁天柱表于榜罗。柏皇⽒为下相,朱襄⽒为左监,昊英⽒为右监,栗陆⽒居北为冬官⿊龙⽒主墨杆,,赫胥⽒居南为夏官⾚龙⽒主⾚杆,昆吾⽒居西为秋官⽩龙⽒主⽩杆,葛天⽒居东为春官青龙⽒主青杆,阴康⽒为中官黄龙⽒,⼜有尊庐⽒名锵,居镪台之阳,主物资供给,粮⾷储备,牦蟒⽒主民情与防御,保卫。

公元前7710年,罗奉⼗五年,伏羲居宝丰,召百姓官长,分判天下,⽈:天下三镇太⾏⼭为五⾏,王屋⼭为天下之中,⼭名中条⼭,⽔为中河,地为中原,表为中央,建⽊梭罗;封⼥娲⽒于汝阳,统领中州,居汝⽔⽔娲⽔;葊兹⽒于磁⼭,雷祖⽒于兖州,华胥⽒于华⼭华阳;上相中央⽒于沁⽔沁阳,下相柏皇⽒于王屋柏⾹,地官共⼯⽒于太⾏共⼭治⽔,史官朱襄⽒与襄城仍造书契,历官昊英⽒于伊⽔鸣皋仍修甲历,栗陆⽒于西华及栗⼴之野仍导⽔泉滋草⽊,骊连⽒于骊⼭,葛天⽒于长葛,阴康⽒于太康仍主治⽥⾥;⾦提⽒于桐柏太⽩顶主化俗,乌明⽒于东明主建福,视默⽒⽝丘主灾恶,中官⼟正纪通⽒于王屋主中表,仲起⽒于屿番主海陆,阳侯⽒阳⾕主江湖,宿沙⽒于东平主海盐;春官⽊正重于青丘,夏官⽕正祝融于陈留,⾦正秋官该于秦岭太⽩⼭,冬官⽔正修熙于龟蒙⼭;尊卢⽒于鸿卢⽔,混沌⽒于昆吾屯留,⼤庭⽒于具茨⼭,有巢⽒于朝城,⽆怀⽒于裴城,燧⼈⽒于遂平……诸君各守疆⼟,分理海内,政化⼤治。

公元前7709年,伏羲南迁于沁阳盘古⼭,居中央守中。公元前7704年崩于桐柏鸡公⼭。

伏羲死,⼥娲时年52岁,代伏羲摄政天下,伏羲⼆世三世皆听命于⼥娲,称⼥皇,死葬风陵渡,寿90岁。

⾃第⼀代伏羲⾄少昊为伏羲⽒执政时代,凡124年。第七⾄第⼗代帝为⼥娲⽒时代。⼥娲⽒没,⼤庭⽒王。次有柏皇⽒,中央⽒,栗陆⽒,骊连⽒,赫胥⽒,尊卢⽒,祝融⽒,混沌⽒,昊英⽒,有巢⽒(迁巢湖),葛天⽒,阴康⽒,朱襄⽒,⽆怀⽒,凡⼗五代皆袭庖牺⽒(即伏羲⽒)之号,1260年。

注:伏羲⽒称帝时间是根据《易经》,帝出乎震,建寅为孟春,28宿始于于⼤⾓﹑⾓的天象记载得来!并参考相关⽂献及最新考古发现定义的。伏羲朝历⼋⼗五世2716年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公元前7722年—公元前7690年共⼯据祭天地称霸神州)。第⼀次以⽊德⽽王统⼀上古中华!(⼥娲⽒在伏羲崩后摄政连续8代,伏羲⽒直系后代即⼤伏羲⽒执政23代。)

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年数起⽌时间

1伏羲674918前7724年—前7707年2遵移593722前7707年—前7685年3师遵583424前7685年—前7569年4太昊662442前7569年—前7527年5昊遵44422前7527年—前7525年6少昊644816前7525年—前7509年7尊节502228前7509年—前7481年8伏泰662937前7481年—前7444年9羲号692841前7444年—前7403年10印枪723042前7403年—前7361年11新印704426前7361年—前7335年12盒印52466前7335年—前7329年13易①642440前7329年—前7289年14纯②561838前7289年—前7251年15随象663927前7251年—前7224年16伏显602733前7224年—前7191年17可塑703832前7191年—前7157年18郁苓564016前7157年—前7141年19⽂载③773641前7141年—前7100年20昊英④62584前7100年—前7096年21朱象⑤584414前7096年—前7082年22勾芒⑥533815前7082年—前7067年23佘蓄503812前7067年—前7055年24象团663531前7055年—前7024年25象伟622834前7024年—前6990年26节触653035前6990年—前6955年27伏案563234前6955年—前6931年28曲秦663135前6931年—前6896年

28曲秦663135前6931年—前6896年29随秦522735前6896年—前7871年30皂安463115前6871年—前6856年31伏荌643430前6856年—前6826年32起望563125前6826年—前6801年33河圭662739前6801年—前6762年34义和⑦564412前6762年—前6750年35伏旻⑧684820前6750年—前6730年36羲昊⑨723636前6730年—前6694年37圭胤623428前6694年—前6666年38泰望642935前6666年—前6621年39施公693633前6621年—前6588年40围良713734前6588年—前6554年41亏象703139前6554年—前6515年42围伏703238前6515年—前6476年43伏义542826前6476年—前6450年44成义673234前6450年—前6415年45肆万714031前6415年—前6384年46归纹594217前6384年—前6367年47伏秧402515前6367年—前6352年48团号613229前6352年—前6323年49秦枪703535前6323年—前6288年50⾰池713724前6288年—前6254年51枪兰694326前6254年—前6228年52三那713932前6228年—前6196年53⾰兰513318前6196年—前6178年54⾚禅622537前6178年—前6141年55洛枪462917前6141年—前6124年56附前665214前6124年—前6110年57洛前653332前6110年—前6078年58桑味764234前6078年—前6044年59伏杞713239前6044年—前6005年60随嚭622735前6005年—前5970年61鹏烁762937前5970年—前5923年62茜河682939前5923年—前5884年63规⾟723537前5884年—前5847年64⾦乌732944前5847年—前5803年65掮师713140前5803年—前5763年66鳕河702941前5763年—前5722年67汝信682840前5722年—前5682年68罗秦623933前5682年—前5649年69风叱663135前5649年—前5614年70峙龙702743前5614年—前5571年71达河643232前5571年—前5539年72荷曲722943前5539年—前5496年73达⽿742945前5496年—前5451年74媒兰703634前5451年—前5417年75⽴路692940前5417年—前5377年76因康623131前5377年—前5346年77强烁763343前5346年—前5303年78泽治714239前5303年—前5274年79渭毫663428前5274年—前5242年80苍茫693633前5242年—前5209年81节曲693534前5209年—前5175年82风和704624前5175年—前5151年

83节⽒663234前5151年—前5117年84太河692544前5117年—前5073年85⼤耀784038前5073年—前5035年节芒

714427前5035年—前5008年86

(节旼)

注:

1.伏羲朝原列历七⼗七帝,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之帝号为后所列,有待进⼀步证实。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所历时间有⼀说为伏羲朝中断时期,即⽆王时间(曾有共⼯称霸九州,⼤洪⽔等等事件出现)。

三、炎帝时代(前5000年--前4515年)

炎帝以⽕德王,以⽕名官,春官为⼤⽕(⼼宿⼆),夏官为鹑⽕(萤惑),秋官为西⽕(参觜)冬官为北⽕(⾠),中官为中⽕(太⼀极星)为五正。有连⼭建⽊之典,有扶莱之乐,有丰年之咏,以荐釐莱,谢上天之赐,承伏羲建天竿,移于平旷塬坝,名柱。置危屋(⾼屋)华盖,封坛设环,勾股历算,⽇中为市,交易⽽退。⾄烈⼭⽒畲耕,植⽲植⾕,植粟稷⽽有农正。之后,烈⼭⽒、神农⽒两⽒并存,俱在中州,各有代系,炎帝⾃炎帝,神农⾃神农。

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时间起⽌时间

1炎帝681949前5000年—前4951年

2炎居572433前4951年—前4918年

3节并632142前4918年—前4876年

4戏712049前4876年—前4827年

5祝融702446前4827年—前4781年

6共⼯①591841前4781年—前4740年

7后⼟642044前4740年—前4696年

8唭鸣442222前4696年—前4659年

9夸⽗493316前4659年—前4643年

10⾚召591940前4643年—前4603年

11墙夷422319前4603年—前4584年

12捷个461927前4584年—前4557年

13⼤簞462422前4557年—前4535年

14⼽492920前4535年—前4515年

注:

1.共⼯与祝融相争为帝,天下⼤乱,神农⽒以众望所归登基为帝,天下遂号神农。

2.神农⽒为帝后,炎帝号虽仍存,但已不能号令天下了。

四、神农时代(前4766年——前4514年)

其先炎帝⽒族⼦裔,分封⽴⽒,别为⼆部:红蛇部祝融,居钟⼭;⿊蛇部共⼯,居不周⼭。⼆部司天司地。炎帝以⾚松⼦为勾股,以宁封为陶正,以共⼯为⽊正,⽔正,⼯正,以祝融为⽕正,在北为祝阴,在南为祝融。祝融取摇⼭之榇(衬)作琴,能导致五⾊凤凰舞于庭中,因名宝琴。后来⽣太⼦长琴居摇⼭,始作乐风。⼀⽈《皇来》,⼆⽈《鸾来》,三⽈《凤来》。以后祝融与共⼯争为帝,祝融夺江⽔共⼯之地,共⼯⼦术器⼜败祝融,收复失地。炎帝族内乱,烈⼭⽒之⼦柱其后裔临隗代炎帝号,七传⾄榆罔,史称神农⽒。

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时间起⽌时间

1神农501733前4766年—前4733年

2临魁642341前4733年—前4692年

3帝承652441前4692年—前4651年

4帝明492227前4651年—前4624年

5帝宜702446前4624年前4578年

6帝来483315前4578年—前4563年

7帝克432023前4563年—前4540年

8榆罔573126前4540年前4514年

注:

1.公元前4766年职能帝位,史称神农⽒,⽊主司天⼤巫。

2.公元前4513降封卢⽒城,不受,南迁今湖北厘⼭﹑神农架,因为⾏医⽽尝百草,不期中毒过甚,死葬湖南茶陵⽩⿅原。

五、蚩尤时代(前4607年-—前4515年)

东夷蚩尤⼜称⾚怒剽仰天灵威⼤帝)朝历3代93年,公元前4607年—公元前4515年前后被黄帝击杀,余部南迁,其⾸领仍称蚩尤,历4代110年,公元前4515年—公元前4405年。

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时间起⽌时间

1虺蚛522428前4585年—前4557年2吼473116前4557年—前4541年3蚩尤421725前4541年—前4516年4蚩啄512922前4516年—前4494年5回虻593029前4494年—前4465年6⼏492029前4465年—前4436年7岚562531前4436年—前4405年注:

1.公元前4515年蚩尤牺牲,秘密葬于河南省濮阳地区。

2.蚩尤死后,其部南逃⾄云贵地区,⾸领仍袭蚩尤名号。

五、黄帝时代(前5090年——前4053年)

公元前4515年涿⿅之战.公元前4515年正⽉黄帝在解村擒杀蚩尤.公元前4514年炎黄阪泉之战,⼗⽉炎帝后裔夸⽗在潼关被杀,公元前4513年神农⽒末帝榆惘⽒被黄帝在卢⽒城封侯,榆惘⽒不受,遂率部南下湖⼴!黄帝遂第⼀次⽤武⼒统⼀中华,第三次统⼀上古中华!史载:天下诸侯咸接伏⾸,谓:从者,黄帝平⽽通之.不从者,黄帝率⽽征伐之!

黄帝朝25世463年。黄帝开启了世界独⼀⽆⼆的中华⽟兵时代,也开启了武⼒征伐天下的时代,但其⼤⽤⼲⼽,强⾏统⼀⽂字等加强统治的措施,引起各⽒族的反叛,出现了延续百余年九黎乱德的严重事件。

“据皇初考,黄帝定天下,内设⼤将,将师⽴为上将军,建华盖,⽴⽃献。外置⼤司马五⼈,⼤将军⼆⼗五⼈,偏将军百⼆⼗五⼈,裨将军千⼆百五⼗⼈,校尉⼆千五百⼈,司马三万七千⼆百五⼗⼈,(诸)侯(兵)⼗⼀万⼆千五百⼈,当百⼆⼗⼆万五千⼈。⼠吏四⼗五万⼈,⼠三百五⼗万⼈。应协于易弧⽮之利,⽈:,威天下。预受符命之⽂,稽前⼈将吏之备也。”《全上古三代⽂》

黄帝时代有三个不同的族⽒分期,如下。

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时间起⽌时间

(⼀)天鼋少典⽒、黄姬⽒

1枪术802456前5090年—前5035年2茴芒623319前5035年—前5016年3⾚哲692247前5016年—前4969年4少典572433前4969年—前4936年

(⼆)姬姓黄夷⽒

1黄夷652936前4936年—前4900年2⼤号642539前4900年—前4861年3节茴712348前4861年—前4813年4号泽663927前4801年—前4774年5葛应521933前4774年—前4741年6回样522735前4741年—前4706年7昌奎621943前4706年—前4663年8象荽721854前4663年—前4609年9连邦701951前4609年—前4558年10邦兴662145前4558年—前4513年

(三)黄帝⽒族

1芒613031前4513年—前4482年2蔡692445前4482年—前4437年

2蔡692445前4482年—前4437年3⾗513021前4437年—前4416年4本592633前4416年—前4383年5常644717前4383年—前4366年6号663036前4366年—前4330年7⽢512447前4330年—前4303年8转茸502525前4303年—前4278年9贯俞472027前4278年—前4258年10恚⽂642539前4258年—前4219年11成契622735前4219年—前4184年12芊召662244前4184年—前4140年13汇阳582434前4140年—前4106年14昌块602931前4106年—前4075年15号次522622前4075年—前4053年注:

1、姬芒公元前6513年称帝,帝号黄帝,袭天鼋⽒国号,名轩辕国,帝都涿⿅,名轩辕台。

2、姬芒后黄帝⽒族⼜分四个时期:【1】涿⿅姬轩辕黄帝时代(公元前4513年-公元前4366年)【2】灵宝姬姜有熊黄帝时代(公元前4366年-公元前4258年)【3】新郑⿁⾣缙云帝鸿黄帝时代(公元前4528年-公元前4140年)【4】汾晋姬祁帝轩黄帝时代(公元前4140年-公元前4049年)

六、少昊时代(前4053年—前3770年)

少昊朝7世260年。少昊⾦天⽒登临帝位⽴国后,为团结各族,免于纷争,遂允许各⽒族重⽴各⾃⽂化体系,导致城邦林⽴,各⾃为政。各部因⽔患频繁相⾃独⽴,涣散了少昊巫政集权。

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时间起⽌时间

1清洧612635前4053年—前4018年2⽝622735前4018年—前3983年3⾗572136前3983年—前3947年4炀⾉552629前3947年—前3918年5璟572433前3918年—前3885年6畅葵761660前3885年—前3825年7匠敬782355前3825年—前3770年注:

1.公元前4053年少昊清职能帝位,取代黄帝⽒号。

2.少昊清阳帝鸷⽀:黄帝于公元前4510年封为东夷司马鸟师。

3.少昊末世巫政乱德,匠敬实际在位35年,公元前3790年禅位于颛顼。

七、颛顼时代(前3903年—前3348年)

颛顼朝16世411年,公元前3780年统⼀四川.(颛顼朝进⾏历法改⾰,将祭天地之神权收归中央王族,⽤重、黎⼆⽒族祭天地,统⼀历法,取消各城邦,各⽒族的本来历法,⽂化及祭天地的神权,以绝天地通,加强中央王族政权的统治⼒量。引起其他⽒族不满,使夷夏联盟开始趋于解体。

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时间起⽌时间

1芒522725前3903年—前3878年2相693138前3878年—前3840年3魁枪392613前3840年—前3827年4魁岳522923前3827年—前3790年5颛岳622042前3790年—前3727年6有个713932前3727年—前3695年7培央663036前3695年—前3659年8上强572928前3659年—前3631年9昌螽602535前3631年—前3596年10住⾯543123前3596年—前3573年

10住⾯543123前3596年—前3573年11肖会602436前3573年—前3537年12美勾632637前3537年—前3500年13⼘习562432前3500年—前3468年14贵尤693039前3468年—前3429年15祥象662244前3429年—前3385年16佳炬632637前3385年—前3348年注:

1.颛顼⽒在前3790年承少昊帝位。

2.到第⼀代颛顼帝名芒,颛顼⽒族已有300多年。

⼋、帝喾时代(前3431年—前2799年)

帝喾朝21世581年,期间洪⽔泛滥,天灾不断,使帝喾朝统治不稳,各部互相争⽃。

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时间起⽌时间

祖1姜岌37325前3431年—前3426年祖2姜夏613724前3426年—前3402年祖3姜未523022前3402年—前3377年1喾美522923前3377年—前3354年2沙美443014前3354年—前3340年3歌602733前3340年—前3307年4⾹莫652441前3307年—前3266年5长昼704426前3266年—前3240年6散683731前3240年—前3209年7千714031前3209年—前3178年8桑⽢662937前3178年—前3141年9没512724前3141年—前3117年10杜⾥402911前3117年—前3106年11牡693039前3106年—前3067年12姗先644222前3067年—前3045年13森浸573720前3045年—前3025年14谣411922前3025年—前3003年15亲义623032前3003年—前2971年16上施594019前3971年—前2952年17森辈593029前2952年—前2923年18⼭回613714前2923年—前2899年19⽴库663234前2899年—前2865年20蒋戍704129前2865年—前2836年21巴加743727前2836年—前2799年注:

1.喾美于公元前3380年接颛顼帝位,都⼤⾟店,为第⼀代帝喾。

2.末代帝喾年间天灾⼈祸,时在位帝喾之君命羿下国,司衡羿之爱妻为嫦娥。

九、帝挚时代(前2799年—前2357年)

帝挚朝17世442年,起⽤共⼯治⽔,吴回平叛,并先后与蚩尤﹑夸⽗﹑神农九黎结盟,后天下⼤治,再次出现了九族共和的安定局⾯。

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时间起⽌时间

1⾓633231前2799年—前2768年2继704030前2768年—前2738年3求673235前2738年—前2703年4呛664026前2703年—前2677年5凯682939前2677年—前2638年6光良723141前2638年—前2597年7向妹645014前2597年—前2583年8⼭叭694425前2583年—前2558年

9孤653035前2558年—前2523年10沟次502723前2523年—前2500年11控卯563521前2500年—前2479年12川旨402713前2479年—前2466年13长啮613922前2466年—前2444年14美684028前2444年—前2416年15能其574116前2416年—前2400年16斯遂733934前2400年—前2369年17匡⼆573720前2369年—前2357年注:公元前2799年帝挚职能帝位

⼗、尧帝时代(前2357年—前2128年)

唐尧朝6世222年,公元前2166年—公元前2157年鲧治⽔。尧私传位于⼥婿舜,引起三苗族及禹⽗族鲶的不满,尧即亲⾃领兵对其两部⼤加讨伐,诛鲶并驱逐三苗部于湘⽔上游的蛮荒之地,此举导致帝尧失德,使夷夏联盟进⼀步解体。

注:帝尧的时间断代根据四仲星的天象记录得来,并参考相关⽂献及最新考古发现定义的。

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时间起⽌时间

1尧612536前2357年—前2321年2鲔711952前2321年—前2269年3江571542前2269年—前2216年4起622636前2216年—前2189年5求593821前2189年—前2179年6密613229前2179年—前2128年注:

1.公元前2357年唐侯尧称帝,遭⼗⽇。

2.公元前2208年遇洪⽔。

⼗⼀、⼤舜时代(前2128年—前2085年)

虞舜朝2世34年,公元前2208年--公元前2120年共⼯﹑⼤禹治⽔88年。舜趁帝尧病重,封锁消息,偃塞太⼦丹朱,夺取帝位,太⼦丹朱不服,依靠其亲族,以原三苗九夷地及降众为基础,登基为帝,与舜朝抗礼。帝舜⼆世为巩固统治,加强权利,遂亲率军征伐丹朱,得胜。帝舜驾崩于湘⽔军中。

注:另有⼀些学者根据《韩⾮⼦·显学》,《国语》,《左传》等书虞夏⼆千年的记载,认为虞决不是只有⼆代50(加摄政时间)年,⽽是历15代王长达1500余年的朝代,有:幕、穷蝉、敬康、句芒、⾍乔⽜、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胡公满等15个名号。由于有虞⽒为共主的时间本来很长,舜只是其中最后的⼀个,故从属于五帝时期亦⽆不可。这样看来,有虞⽒的历史地位是较为特殊的,既不同于后世⼀系相传的朝代,亦不同于惟有名号传于后世的五帝时期。这是古代历史上实际存在的⼀个时代,⽽且是很长的时代。其时可能已经有了瞽史。

帝序帝号寿数称帝年龄在位时间起⽌时间

1舜805921前2128年—前2107年2美叔512922前2107年—前2085年注:

1.公元前2128年舜59岁即帝位

2.公元前2133年-公元前2120年禹治⽔

3.公元前2103年禹摄政

⼗⼆、⼤禹时代及夏朝(前2103年-前1608年)

帝禹31年。舜突崩,天下慌乱,众⼈不服舜太⼦商均,遂皆赴禹封地阳城朝拜,于是禹以治⽔⼤功被各族推举为帝,建国号夏,都于城阳。后在会稽⼭会盟,执帛者万国,杀迟到之防风⽒,以⽰天下皆属禹。禹⽤德化天下,舞以⼲⼽等恩威并⽤⼿段慑服复叛之三苗九夷诸部,巩固统治。因天下私有之⼼产⽣所以禹⼀边任命颇的⼈⼼的伯益为摄政,顺应众意,⼀

边吸取尧,舜不能传国永久的教训,受其⼦启以重职,收服⼈⼼。但夷夏联盟彻底解体,道为天下裂。

注:⼀﹑另据有些历史学家考证禹夏不仅只有⼀代,⽽是有长达500历史的朝代,时间公元前2581年-公元前2073年间。禹摄帝位(前2581—前2536年,在位45年)建⽴夏朝。

⼆﹑还有⼀种说法禹摄政年限公元前2008年-公元前2000年,登临帝位时间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968年。建⽴夏朝。

三﹑根据《春秋纬命序》禹的执政时间⼜为公元前22世纪左右时间。

帝序 帝号 寿数 称帝年龄 在位时间 起⽌时间

⼤禹时代 1 ⼤禹 100 88 1 2  前2085年—前2073年

注:公元前2103年-公元前2085年为禹摄政期,公元前2085年舜崩,禹接帝位,建⽴了(禹)夏朝。

伯益在禹死后登临帝位,并以启欲谋反,囚启于⼤牢,启说服狱卒逃出,联系旧部,⾥应外合杀死伯益。在守孝三年后登基为帝,国号为⼤夏(此夏为⽗⼦世袭王国政体,实⾏王权专制与禹所⽴之夏为两朝),家天下时代开始。

三皇五帝分别是指谁?司马迁《史记》版本的认可度最高。

追溯最早的历史源头,现有史料和考古证明的最早朝代是夏朝,夏朝之前的史料少之又少,大多数又和神话息息相关。

提到夏朝之前的尧舜禹,以及再往前的三皇五帝,基本上就不是那么明确了,“三皇五帝”分别对应哪三皇、哪五帝,甚至都流传着多个版本。

然而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开篇的《五帝本纪》却对此进行了一番较为详尽的描述。

在司马迁《史记》版本中,“五帝”分别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

这“五帝”之首,就是黄帝。黄帝我们都比较熟悉,如今自称炎黄子孙的我们,对炎帝和黄帝这两位祖先有一种源头上的崇敬。据早期史料记载,华胥氏生太昊,太昊生伏羲和女娲,而女娲又生少典。

少典娶了有蟜氏的女子,先娶女登为妻,生炎帝;又娶附宝为妻,生黄帝。

从这个版本上来看,炎帝和黄帝其实是亲兄弟,两人又为不同部落的首领。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名轩辕,传说生来就极其聪慧灵异。炎帝为神农氏,传说尝遍百草。由于部落纷争,轩辕黄帝处于有利地位,神农氏逐渐式微,同时九黎蚩尤不愿归顺,黄帝在逐鹿之战大败蚩尤,为万民臣服,居于最高地位。

轩辕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有名字的14人。但最为出名的,还是要数长子玄嚣和四子昌意。玄嚣又叫青阳,他生了个儿子叫蟜(jiao)极,蟜极又生儿子高辛。这个叫做高辛的玄嚣之孙,就是后来的帝喾。

黄帝四子昌意,娶若水部落的女子昌仆,生儿子颛顼,又叫高阳。颛顼生儿子穷蝉。

所以可以捋一下他们的关系:轩辕黄帝驾崩后,由他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颛顼即位,被称为黑帝。颛顼虽然生下儿子穷蝉,但他死后儿子没能继承,反而由他大伯青阳的孙子高辛接替位置,也就是帝喾。

后来,帝喾娶了陈锋氏的女子,生儿子放勋。帝喾驾崩后,先是由放勋的哥哥挚继承帝位的,但是挚并不擅长管理政事,后来放勋接替,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帝尧。

尧打破了父系血统继承帝位的传统,考虑到自己的儿子丹朱并不擅长治理天下,于是采取禅让,将帝位继承给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人名是根据地名来取的,尤其是这些名字也会被当成国号,所以某些简化的记录存在歧义。比如女娲生少典,有人认为少典是一个地名,也有人认为是一个人。在司马迁的《史记》中,黄帝之父少典就是一个人。

上面的“五帝”,就是司马迁所指,相对来说这个版本的公认度也比较高。但是在不同的版本中,还流传着不同的说法。

比如在《吕氏春秋》中认为,“五帝”分别指的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和颛顼。《资治通鉴外纪》认为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和尧才是“五帝”。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三个不同版本的差别,就是有无太昊、少昊和舜。

传说太昊是东方青帝,对农田改革、发明乐器、知网捕鱼、任命官吏、创造历法等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少昊据说是黄帝的儿子,也有一说少昊就是玄嚣(青阳)的。在现今的山东曲阜,还有一处旅游景点,叫做“少昊陵”。

由于年代太过久远,真正的“五帝”是否真实存在,到底是哪几位,已经无从去考据了。但一般提起来,还是司马迁《史记》版本的认可度更高。

“五帝”尚且有不同的版本,那“三皇”就没有特别明确了,版本同样也有好几个。

其中最为普遍的一个版本是,“三皇”指的是三个杰出部落的首领,分别是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当然也有一说,这“三皇”是指的天皇、地皇和人皇,而天皇指的是伏羲,地皇指的是神农,人皇指的是轩辕。

由于“三皇五帝”本身就处于早期人类历史和神话的交接地带,流传的版本甚多也是可以想象的。甚至基于此,还有不同的文化渊源,比如“三皇以道治,五帝为德化”这个思想观点,也在这段神秘的历史中若隐若现。

附:

为何黄帝和蚩尤打了一仗,就成了中华始祖?考古:战争只是假象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2-25 17:23科技管理研究所

华人追根溯源,皆自称“炎黄子孙”,“炎黄”指的就是炎帝和黄帝二祖,其中尤以黄帝最为尊贵,每年全国各地还会举行盛大的祭祀轩辕黄帝大典。

但事实上,黄帝和炎帝并不是像创世神话中盘古、女娲那样的开天辟地式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有父母的氏族个体。以黄帝为例,《史记》和《帝王世纪》就曾记载黄帝姓姬,是有熊氏少典之子,母亲叫附宝。

不仅如此,早在汉昭帝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长安单安国等人就提出过“自黄帝以来三千六百二十九岁”(即公元前3706年)的说法,此后,历朝历代不断有学者根据王朝年表逆推黄帝所处时代,均指向公元前第三千纪这个范围,也就是距今约5000年。

然而,无论是人类学还是考古学都已经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要远远早于公元前第三千纪,比如湖南澧县城头山发现的古城距今超过6000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的原始文字距今8000年,山东临淄发现的后李考古学文化超过了8500年,而我国农业产生的时间更早,大致在距今1万年前后。就连传世史书也不得不承认,在炎黄之前,还有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

既然黄帝之前还有先民,那为何我们追根溯源,只尊黄帝为中华始祖呢?换言之,黄帝究竟做了什么“开天辟地”的大事能被尊为华夏共祖呢?

先秦史书《世本》曾对黄帝的一系列贡献做了一个总结梳理:“黄帝见百物始穿井(发明打井)”,“黄帝作旃冕(发明旗帜与冠冕)”,“黄帝乐名咸池(创作乐曲)”,“黄帝命仓颉作书(发明文字)”,“黄帝造车(发明车)”……

照此看来,黄帝创造了一系列让人类摆脱茹毛饮血原始生活步入高等级的社会组织的诸多关键要素,那么黄帝被尊为开山始祖,自然无可厚非。

但事实上,将如此多的发明创造算到同一个个体身上,本身就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考古发现事实。

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水井出土于距今近9000年的西平县谢老庄遗址;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出土了8000年前的骨笛,可以吹奏出五声或七声音调;大规模出现人类聚落的时间则是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最早的丝绸制品距今5500年。

可见,文明要素出现的时间跨度长达两三千年,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而地理跨度更是纵横数千里,绝非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创造出来的,所谓的黄帝发明,其实都来自后世的附会。

而唯有一件功绩,却是无可争议的,那就是:黄帝战蚩尤。

在黄帝经历的诸多大战中,明确载入史册的是两场大战:与炎帝的阪泉之战、与蚩尤的涿鹿之战。

但和涿鹿之战的详实相比,阪泉之战几乎是一笔带过,以至于直到今天,不少学者对于阪泉之战的真实性还存在较大争议,有的认为是黄帝先与炎帝打了阪泉之战,之后才与蚩尤交战;也有的认为是黄帝先击败了蚩尤,而后才与炎帝爆发“阪泉内战”;还有学者认为蚩尤居阪泉,号阪泉氏,故阪泉之战其实就是涿鹿之战的别称。

而黄帝和蚩尤的大战,却历来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也正是通过涿鹿之战,“黄帝讨蚩尤氏,擒之于涿鹿之野……而天下大服”。

那么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黄帝和蚩尤打了场仗,就能成为中华始祖了呢?

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摈弃一个固化思维,即:黄帝、炎帝、蚩尤是具体的某个人。

事实上,炎黄、蚩尤、太昊、少昊都是某个氏族部落首领的共同称号,犹如每一代周朝统治者,都被称为“周王”一样。

古史文献中也留下了“炎帝之号,凡传八世: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八位首领的名字。对于黄帝是否也和炎帝情况雷同,其实古人也早有认识。春秋时期鲁国人宰我就曾问过孔子:“予闻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耶?何以至三百年?”

所以,黄帝和蚩尤的涿鹿之战,并不是某年某月某日黄帝和蚩尤两位首领带着各自族群进行的单场战役,而是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下,两大族群间的争战与融合,这个过程可能持续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之久。

接下来我们把上面这个宏观视角引入到考古发现当中。

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万年左右进入新石器时代,在公元前5000年,黄河流域形成了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仰韶文化,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这也是中华文明的主根。

根据史料显示,炎帝居地为姜水,《水经注》曾有考证“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也就是陕西渭河上游的宝鸡、扶风、岐山一带,这块区域不仅是炎帝传说的集中地,而且还发现了仰韶文化的典型类型—西安半坡类型。

半坡文化类型不仅是仰韶文化的肇始,而且还呈现出两大显著特征:一是出土日用陶器以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所以又被称作“红陶文化”;二是聚落房址灶坑旁常镶置有用于保存火种的陶罐。

这两大特点,与史书记载中“炎帝尚红,以火纪,故为火师,以火德王天下”相吻合。

无独有偶,在蚩尤的地望—以河南安阳为中心的豫中、豫北、冀南一带,发现了仰韶文化的地方变种:后岗—大司空村类型。后岗—大司空村类型的文化面貌既有源自渭河流域半坡类型的一面,也受到了来自海岱地区北辛文化(即后来著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前身)的影响。

这与史料记载的蚩尤本为炎帝族属,但后来却“以下犯上”逐炎帝出九隅相吻合。有意思的是,在汶泗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墓葬中,普遍发现了墓主口含石球或陶球导致牙弓变形的独特葬俗,正是传说中“蚩尤食沙石子”的真实写照。

可见,源出炎帝部族的蚩尤部落东出后,在毗邻东夷族群少昊的豫中、豫北、冀南一带发展壮大,在吸收了北辛文化以及后来的大汶口文化诸多因素后,最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仰韶文化后岗—大司空村类型。

后岗文化一经形成,便大举扩张,在公元前4500年前后,内蒙古乌兰察布、河北张家口涿鹿先后出现了后岗文化,并与半坡文化形成了交锋。内蒙古准格尔旗的鲁家坡遗址就同时发现了代表半坡文化特征的绳纹翁和代表后岗文化的折唇球腹壶,展现了蚩尤与炎帝分庭抗礼的一面。

那么彼时的黄帝又在哪里呢?

就在炎帝(仰韶文化本体)和蚩尤(受东夷文化影响的仰韶文化变体)两大文化族群交锋之时,在以三门峡为中心的陕豫黄河峡谷地带崛起了一个新的文化类型:庙底沟文化。

在吸纳了半坡文化和后岗文化诸多优点后,庙底沟文化族群开启了“东征西讨”,向西,原本居于关中的半坡类型被庙底沟文化取代,并青出于蓝,远达黄河上游区的兰州以西;向南,环崇山一带的半坡类型变种为大河村文化;向北,后岗文化从华北平原销声匿迹;向东,山东大汶口文化受到了庙底沟文化的强势影响,出土的彩陶上出现了庙底沟特有的花瓣纹、旋纹。

原有的半坡文化、后岗一期文化不管是在它们的文化中心区还是边缘区,无不被庙底沟文化取而代之。有学者将考古发现的这一现象,称之为“庙底沟运动”。

显然,庙底沟文化的“一统天下”与史料记载中黄帝败炎帝杀蚩尤,“诸侯有不顺者,从而征之”形成了暗合。

不同的是,古史记载中黄帝的功绩是通过具象化的战争来完成的。但实际上,战争只是假象,不同族群信仰、习俗的归一,更多的是在长期的包容并蓄中融合的,绝非仅仅通过军事手段就能实现的,庙底沟文化对半坡和后岗文化的吸收吞并,经历了近千年,并最终开启了铜石并用的龙山文化时代—国家文明起源。

可见,黄帝之所以能成为中华始祖,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宏观视域下,开启了国家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黄帝”俨然是一个时代群体,而非个人。

以“三皇五帝”为核心内容和框架结构的中国古史体系肇始于西周,培育于春秋战国,成形于两汉之际。

春秋时期,对于夏商周三代以上的上古史并没有一套大家认同的说法,甚至在现存文献中都还找不到有关“三皇五帝”这个名称的任何记载。《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述郯国国君郯子在讲述少昊氏以鸟命官的故事时,最先提到了少昊氏、黄帝、炎帝、共工和太昊五位“古帝王”名号。《国语·晋语》记录晋国司空季子语,提到了少典氏、有蟜氏、黄帝和炎帝四位古帝王。而孔子删定《四书》《五经》,则是断自唐尧、虞舜,这也成为先秦儒家建立古史体系的开端。

《周礼·大司乐》记载,西周有 “六舞”,分别是黄帝的《云门》、唐尧的《咸池》、虞舜的《大韶》、夏禹的《大夏》、商汤的《大濩》和周武王的《大武》,都是歌颂各个朝代贤明圣君的古典乐舞,是国家“三大祭”所用的大型祭祀乐舞。

周代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一是因为这些“古帝王”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新形成的华夏民族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整理、修饰这份共同记忆。所以,西周时期国人关于共同祖先的记忆尽管已经开始被唤醒,但仍然无法形诸文字,或者说,由于书写载体的珍贵和书写的不便,导致了某些记忆流传的缺失;

二是因为周人在山东地区封建了齐、鲁、滕等国,东夷族群大部分正在融合,或者说是已经融合到了华夏民族当中;

三是周人本身来自渭河流域,严格来讲,也属于“西戎”系列,而其始祖后稷则是羌戎族群的姜嫄氏,同来自东夷族群少昊后裔帝喾一支融合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周人也是东夷族群少昊氏的后裔;

四是同周人有上千年姻亲关系的最重要“异性”——姜姓,在西周时期就有齐、申、吕、许四国。而姜姓不但是戎狄中的一支——“姜戎”,而且还是炎帝后裔的一个重要分支;

五是作为周王朝“国人”重要组成部分的殷商子姓遗民、夏姒姓遗民等,又同黄帝、尧、舜等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密切关系。

我在《前中国时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大地场景》一书中从考古学方面做了系统的梳理:炎帝族群滥觞于渭河流域,黄帝族群诞生于晋南黄河流域,共工部族承蚩尤族群崛起于豫北冀南地区,而太昊、少昊两族群则先后形成于海岱地区。这五位“古帝王”恰好就是西周初期几个主要族群——统而言之,就是华夏民族在最初形成时的共同祖先记忆。

《前中国时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太昊、少昊、炎帝、黄帝和共工五位“古帝王”才能被最先提出来,而黄帝的《云门》、唐尧的《咸池》、虞舜的《大韶》、夏禹的《大夏》、商汤的《大濩》和周武王的《大武》才能成为西周王朝法定的“三大祭”所用大型祭祀乐舞。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相鸣放,“古帝王”名号一下子涌现出好多,譬如《管子·封禅》和《庄子·胠箧》就分别提到了12位,其名号和顺序也都不相同。《庄子·天运》还首次提到了“三皇五帝”,但仅是一个名称,并未具体说明是哪“三皇”、哪“五帝”。

至韩非子时,情况有了变化,《韩非子·五蠹》篇把“古史”时期划分为上古、中古和近古三个阶段,并且重点提到有巢氏和燧人氏,还通过记述他们的事迹,说明远古文明演化的进程: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易·系辞传》有另一套说辞:伏羲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尧舜氏作。

在这里,五个古帝王之间也有了明显的时代排序。将《韩非子·五蠹》和《易·系辞传》两个说法结合起来,可以明显地看出,传统的古史体系开始初具雏形。

战国末年,由秦相吕不韦召集门人编撰的《吕氏春秋·古乐》首次提到了“五帝”,分别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和颛顼,但这五位帝王是配合五个方位的“五方帝”,和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关系不大。

先秦虽然为大家所认可的古史体系并未建立起来,各家言说不一,但重要的是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古帝王时代排序轮廓。这为后世古史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其中各家提出的“古帝王”也都成为后世传统古史体系里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两汉时期,古史体系逐渐成形。“三皇五帝”在目前能看到的文献里都开始露面了,不过,各家所提到的“三皇五帝”具体人选,还是不尽相同。司马迁看到了这一点,意识到其中有许多穿凿附会的东西,于是亲下田野考察和访问,以图找到历史的真相。他最终采纳了《大戴礼记·帝系》里“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的说法,作为他搭建《史记·五帝本纪》古史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这个体系以黄帝为首,并说此后的颛顼、帝喾、尧、舜四帝,及商的始祖契和周人的始祖弃都是黄帝的直系血缘后代。这成为后世尊黄帝为华夏民族共祖的滥觞。

西汉后期,刘歆又编撰《世经》,梳理出了他所认定的古史体系,其古帝王的先后排序是:帝太昊炮牺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帝金天氏→颛顼帝高阳氏→唐帝(即帝尧)陶唐氏→虞帝(即帝舜)有舜氏→伯禹夏后氏→成汤

《世经》的古史帝王顺序表是按照时间顺序结合木火土金水“五德相生”的原则来排定的。

此后的《汉书·古今人表》《潜伏论·五德志》等,都以此为基础,并把《左传·昭公十七年》《国语·晋语》《庄子·胠箧》《韩非子·五蠹》《吕氏春秋·古乐》,以及《史记》所引《管子·封禅》等所提到的古帝王都排进去,进而形成了以伏羲氏为最高排位、以“三皇五帝”为代表的古史体系。

以我们今天的目光来看,这样一种古史体系显然是错讹百出,根本经不起科学的拷问和推敲。其主要问题在于,一是把神话和历史混淆;二是把上古时期不同的族群、部落首领捏合到了同一个血缘体系或同一个朝廷中;三是对所谓的“古帝王”无限拔高溢美或丑化贬斥;四是先预立“三皇五帝”框架,再来填补内容,正是所谓的依照公式“创造”历史;五是认为华夏文明源出黄河中下游流域,其他少数民族不过是未经开化的“蛮狄夷戎”类。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状况,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明传入中国时,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就首先意识到了其中的荒唐和愚昧,遂以“演化论”作为武器,对传统古史体系展开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疑古思潮由此兴起。

疑古思潮后来能全面占据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是和20世纪20年代古史辨派的崛起分不开的。该派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其自1926年至1941年,发表、出版了300多篇文章和书籍,对古籍文献进行了全面的系统清理,指出传统所谓“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等概念构成的中国古史系统互相矛盾,破绽百出。

这其中尤以顾颉刚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最为著名。顾颉刚一针见血地指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所谓的“民族出于一统”“地域向来一统”“古史为黄金世界”等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经不住推敲的。

在古史辨派用文献记载互为矛盾“事理俱实”的逻辑推演下,被古人奉为圭臬的传统古史体系轰然倒塌。

疑古派虽然摧枯拉朽,势不可挡,但由于他们只是从文献到文献的考证推演,并没有考古文物的支撑,而且他们对传统古史体系只是简单地予以推翻,在新的古史观建树方面乏术可言,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倒无意变成了“中华文明西来论”的敲鼓手。

事实上,传统的古史体系也并非像古史辨派那样说的全是伪造,其中也不乏反映历史真相的合理内核。

首先,从春秋至秦汉,虽然后出的“古帝王”越来越多,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古帝王”是后人无中生有的编造。因为上古时期并没有文字能够记录下来这些“古帝王”及其相关事迹,所有文献记载的“古帝王”都是从民间传说中梳理出来的。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科学门类日益细化,人们才有闲暇专门从事某项研究。

从春秋至秦汉,“古帝王”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实际上是古代史学家们对上古史的调查、研究、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精细这一状况的折射反映。应该说,这套体系是一代又一代的学人在经过漫长时间调研之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虽然其中不无因时代和个人认识局限等所造成的虚假因素,但我们要看到其中的合理内核,而不能轻易地予以全盘否定;

其次,透过所谓的“三皇五帝”表象,我们可以看到,其背后折射的是一个漫长“古史”纵横交错的立体影像,其中的“三皇”“五帝”和其他“古帝王”并非一个个具体的人,而是在不同时代登上历史舞台的一个部落、酋邦、古国的名称或是其数代首领的统称。譬如,由孔子删订的《尚书·尧典》《尚书·皋陶谟》等篇,在叙述中原主要部落和其他部落之间的关系时,就把帝尧、虞舜、共工、四岳、皋陶、伯益、大禹,乃至商之始祖契、周之始祖弃等原本属于不同族系的邦君或部落首领安排在了一个朝廷里,组成了天子(君王)与朝臣这样的关系,从而建构了儒家最初的华夏古史观体系。

再次,以“三皇五帝”为框架建立起来的古史体系在更高层次上呈现的是这个漫长历史发展脉络的系列坐标点——这些“古帝王”都应该看作是不同时代的表征语,在总的历史排序方面大致是正确的,这也是从西周至秦汉,以至于到唐宋时期,无数的先贤在经过无数次呕心沥血的研究后才奠定的框架结构,因此在今天考古学成果不断涌现的年代,不但没有人能把它完全推翻,反倒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这一古史体系大框架的正确性。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才十年如一日,借助于考古学和其他多门学科,完成了我的上古中国三部曲——《前中国时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大地场景》《元中国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华夏大地场景》和《晚夏殷商八百年:大历史视野下的早中国时代》,在历史上首次大体完整地揭示了从黄帝至周初这3000年的历史发展脉络。

其中,《前中国时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大地场景》揭示的是炎、黄、蚩尤及其之后颛顼至帝尧各族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首次系统地还原了早期中国诞生之前这1700年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还原了中华文明滥觞、形成和发展的璀璨历程。

《元中国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华夏大地场景》揭示的是尧舜建国以及夏人兴起、迁徙、建城、建国、定都、扩张等一系列发展行为的脉络足迹。

《晚夏殷商八百年:大历史视野下的早中国时代》主要运用考古学成果和众多专家学者对甲骨文、金文释读所取得的成就,以全新的视野和角度对这个阶段近800年的历史,结合文献,做了独立的阐释,既有继承,也有对历史文献的纠错和发展,为读者描述了一幅气势宏伟、波澜壮阔而又客观真实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