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道藏《清静经》全称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文密集解析

时间:2022-06-23 22:44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道藏《清静经》全文密集解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6-23科技管理研究所《清静经》全称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在《道藏》中有它的底本,因为它讲的是清静修行的理念,所以被道教列为必修的唱诵经典,...

道藏《清静经》全文密集解析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6-23科技管理研究所

《清静经》全称是《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在《道藏》中有它的底本,因为它讲的是清静修行的理念,所以被道教列为必修的唱诵经典,甚至它也被谱成了流行音乐。

首先要明白中国的道家和道教是两个虽然有一些关联但内涵不同的概念,道家是指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哲学思想,注意道家是一种思想,在我们有信史记载的三千多年历史当中,有无数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但真正的思想家可以说屈指可数,老子和庄子就是思想家。他们的思想被称为道家思想,所以一提到道家其实指的是一种思想,是非常简约朴素而又能无限思索的一个哲学思想。

而道教是将老子的一个神格化形象,也就是把太上老君奉为教主的一个组织团体,从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开创天师道开始,历经两晋、隋、唐、宋、元、明、清,这期间衍生出多种派系并不断的分合,这支天师道也就是道教正一派,它是中国最古老的道教,修习符箓是正一道教的特色。天师道创立了一千多年之后,金朝的一个著名道士王重阳,他创立了一个新型的道教叫做全真教。就是《神雕侠侣》中的全真教,就是以王重阳创立的这个真正的全真教为原型的,那里面的全真七子也确实是王重阳的徒弟,是有历史原型的,出家清修是全真教的特色,跟正一道教是有分别的,所以大家如果看到有道士结婚了不要奇怪,人家可能是正一道教的道士,跟全真道士是不一样的。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的那种道士,住在深山老林那种,那就是以全真道士为原型的。现在的中国道教就是由正一派和全真派为主组成的。在全真教创立了之后,王重阳把《清静经》列为了修行课,所以总会给人造成一种感觉,就是《清静经》在教道的地位就好像《心经》在佛教的地位。

《清静经》的风格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经文中借用了佛教的词汇和佛教的概念,它最早出现的时间应该在南北朝到唐初这段时间。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大量吸收并借用了中国道家思想概念,中国的道教也同样吸收了大量的佛教概念,它们相互之间都是有借鉴的。

很多书法家都喜欢抄写清静经,唐代褚遂良、怀素、柳公权;宋代的赵佶;元代的赵孟;明代的文征明,他们都抄过这篇经,现实生活中清静总会给人一种高级的感觉。

《 太 上 老 君 说 常 清 静 经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直译就是:太上老君向众生讲解关于清静修行的重大意义。

清静经就是以太上老君的名义讲述关于清静的意义,唐、宋、元、明、清历代著名的道士都为清静经做过注,比如说杜光庭、白玉蟾、李道纯等人都有注释,有从内丹修炼的角度,有从外丹修炼的角度,有从阴阳辩证的角度,有从三教圆融的角度,各自的切入点是有差异的。不管是正一派还是全真派,都以老子作为最高教主,神格化的老子就是太上老君。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开篇这句话确实有《道德经》的意思,让人一听就能联想到道法自然。自然这个状态是中国道家提倡的,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道德经》里提到了宇宙万物运行的本原动力,老子说这个东西不太好命名,但是我们总是还要提起它,所以就给它定了一个称谓叫做道,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哲学概念了,当时我们的文字和词汇量是不够丰富的,不像今天有这么繁多的特定名词,就用了道这个字来代表。有了称谓之后,我们还得标注一下这个道的特征,老子说勉强用一个大字来表示。

大道的大不仅是针对面积和体积,而是一种多维形式的大,就是说道这个东西,无边无际,无休无止,周流不息,往复无端,这就是老子说的大道。涵盖人所能认知和尚未认知的一切道理。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生育是生发和哺育,是说宇宙的规律是没有行迹可循的,是人没有办法真正察觉观测的,但是就是一种潜在的原动力形成了天地,也就是人们生活所在的空间。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无情是没有施加额外的私心,也就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其实也就是说平衡。运行是运转和行走,是说宇宙的规律是平衡不偏倚的,它不会特别照顾某一事物,而是使所有事物保持着生灭平衡,日月在固定的时间里转动行走在固定的轨迹中,也就是人们所能感知的时间概念。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无名这个词是从老子那来的,《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无名是指没有称谓的意思,就是说宇宙的规律虽然没有固定的称谓,但是它依然滋长并供养了万物。长养是滋长和供养的意思。

以大道为核心名词,用无形、无情、无名概括了大道的特征,用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概括了大道的功能,这里的大道就是指宇宙规律。因为实在不太好命名,所以最后说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就是勉强称它为道。

《清静经》开篇的这句话其实就是直接来自《道德经》第25章: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清静经》是节录并改装了老子的话,从内容的深度和条理上,它还是不能和《道德经》相比的。给宇宙的发生和运行规律定好了一个名称,就要进一步阐述它的特征和运行规律。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两种对立的形态,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阴阳两种形态,一阴一阳之谓道,只是他这里为了阐述清静的意义,做了更为细致的划分,清浊、动静、天地、男女,用这四组反义词说明了对立关系。

追求清静的过程中是有阻碍的,清静都有着各自的对立面,清的对立面是浊,静的对立面是动,想要以清静为目的进行修行,那就要消灭浊动。清静经常作为正面的属性出现,澄清,安静。而与之相反的混浊,躁动,经常作为负面属性。所以这里先阐明道是一个混合体,既有清与静,也有浊与动。

清浊、动静、天地、男女,这都是对应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这是道教的东西,里面的男清女浊,男动女静,不含有男女不平等的歧视意义,因为这个浊字容易引起误会。实际上男清女浊,男动女静,他们是相互的。清和静是正面修行的追求,浊和动是负面修行的阻碍。男清女浊是以男为正面,女为负面;男动女静是以男为负面,女为正面,这里面是有相互的关系。不管天和地、男和女,都有各自需要摆脱的修行阻碍。

降本流末,是指追求清静所产生的修为,从所有的细节流通归纳到事物的根本中来,通过这种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作用而化生出万事万物。大道的运行必须是平衡无偏的,即使是负面的东西,也有它存在的理由。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这句话阐明了清浊动静互为表里的关系。

清者,浊之源。是说阻碍修行的浊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实它的源头就是清。修行就是要溯其源头,澄浊求清。

动者,静之基。如果修行需要追求基本,就要从静返动。而前面说了,浊动是修行需要摆脱的负面因素,这里怎么能从静运动呢?清静经的这句话传抄错误的可能性极大,《清静心经》里面写的是: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就是说从浊动回到它的根基,其实也就是所要追求的清静,修行就是澄浊求清的过程。所以这里应该是:静者,动之基。《滴天髓》里有一名句:澄浊求清清得净,时来寒谷也回春。这里的清静并不是我们日常说的清静,它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指人的意念行为要顺乎自然,达到一种与自然相通的状态。能明白清静的真正含义并寻得真正的清静,就意味着人的修为达到了最高境界。宇宙虽大也能尽纳于心中。《阴符经》: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其实也就是清静经里所说的: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在修行的过程中必然是有阻碍的,清静说的容易,实际上哪有那么容易。生活中的纷扰多着呢,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很多时候自己想清静做不到。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点出了修行路上的阻碍,就是人内心当中的欲望。本来想通过修行追求清静无为,但是内心中的欲望总是浮现出来,有了欲望就不能达到真正的清静,达不到清静的境界,人就会浮躁,这是直接相关联的。欲望在人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是一个常态,想要摆脱欲望的这个修行才是非常态。只有化掉自身的欲望,才能得到一个普通人没有体验过的境界。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遣欲、澄心,两个关键的修行手段。遣是驱除的意思,不是绝灭的意思,欲望是绝灭不了的。只是使欲望从自身消失,并不再滋生,只要将它们与自身分离开来就行,人的内心就会变得平静。这个修炼内心的过程称为澄心。澄就是使浑浊的水不断沉淀变清,这样人的神性才会慢慢显现出来,就是洗涤心灵的意思。《淮南子》:澄心清意,见其终始。去除欲望保持内心平静,这对于自身的修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从这句开始,引入了很多佛教的概念。这和当时佛道思想传播的历史背景有关,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因为要从梵文转译,所以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汇。

六欲、三毒,都是佛教的词汇。六欲指眼耳鼻舌身意,佛教中的六根和六尘概念。三毒就是佛经里说的贪嗔痴。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内心清静之后不再滋生欲望,能够摆脱贪嗔痴带来的烦恼。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如果不对内心进行专门的修炼,就无法驱除欲望,无法摆脱贪嗔痴带来的烦恼。其实也就是佛教里说的执着。那么究竟要怎么修行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呢?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这里开始说明遣欲的方式,也就是驱除欲望的方式。提出了三种遣欲的方式,是从三个角度进行操作,分别是内观、外观、远观。这就和庄子的思想接近了。这里的观不是指用眼睛看,而是通过人的感知能力察觉念头的起处,类似于现在的冥想。我们可以接收到外界所有的信息,会形成无数种不同的感知状态,这些东西都要汇集到人的内心当中,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取舍处理。

心无其心。并不是说要停止思考,也不是说把所有接收的信息都忘掉,而是通过这些事物状态的表象明确其中蕴含的道理,不再受欲望的支配,只留存最精华的。儒家的孟子也说过善养浩然之气,其实要留下的就是这个东西。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平等对待正常存在的种各事物,是对所有外在事物形态保持一个平常心,平常心除了先天赋予也可以后天修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就是对平常心非常好的一个注释。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所有事物都是自然而然的,在内心当中是平等存在的。这段内观、外观、远观的遣欲法,就是修行过程中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的认知过程,摆中了这个持中的位置,就会发现世间万物都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存在。

“三者既悟,惟见于空。”

三者就是内观、外观、远观,通过这三种方式进行修行,就会看到所有事物的本来面目,所有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是空,这里的空不是指什么都没有,空是佛教的概念,佛教讲诸法空相。清静经多处引用了佛教的概念,早期佛道两家会有借鉴,魏晋时期的和尚也称为道人,佛教和道教的基本底色是不同的,所以它们具有各自的鲜明特点。

佛教是古代印度传入并完成了中国化的一个宗教,佛教有非常完备的基础思想理论。和佛家思想对接的是道家思想,佛教可以作为佛家思想的代言,但道教不能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言,因为道教是非常特殊的原生中国宗教,道教本身有着自己的一套宗教仪式,也有着独特的修炼方式以及各种器物。道家思想虽然被道教奉为经典,老子也被奉为太上老君,庄子也被奉为南华真人,但是道家思想并不是道教的绝对理论基础,道教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尤其是在金元之后道教主张三教圆融,使得其本身的理论构成变得异常复杂。佛教吸收的道家思想概念,最终都完美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但道教吸引的佛教的一些思想概念,很多都没有进行转换,而是直接就使用了。

道家的思想理论在缜密度上跟佛教是存在差距的,因为道教存在的环境和目的跟佛教不同,它还有自身独特的修行追求,这里面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只是各大自设定的远景不同。你喜欢与世无争,追求养生长年,那你跟着道教的方式,他们有非常多的路径供修行者选择。你喜欢研究哲学思想,探索事物的生灭,那你可以看看佛教的理论。如果你还想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待万事万物,那你回来看看道德经,总之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

这里提出的空的概念就是佛教的概念。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这段话看起来特别专业和高深,但实际上非常简明易懂,就是穿透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欲望自然就无所寄生。横逆困穷,直从起处讨由来,则怨尤自息;功名富贵,还向灭时观究竟,则贪恋自轻。回溯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时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欲望就没有栖身之所,人也就获得了真正的清静。其实方法都是有互通之处的,换了角度来看,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很明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真常,真就是真实不虚,常就是法相常住,真常就是真如本性,它和无常是相对的。应物这个词在《庄子》里有提到过,就是顺应事物的变化。后来魏晋的玄学也对这个词有所阐释,唐代有个著名的诗人叫韦应物。真常应物,就是以平常心来顺应事物变化,这样就能看到自己的本心,也就是后面说的真常得性。得性,就是明心见性的意思,有一颗真实不虚的平常心,正确对待事物的变化,才能照见自己的本性。

这是修行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吕纯阳在《百字碑》里说: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都是相通的修行理论方式,也就是要通过平等看待万物而达到清静的目的,自平常中来,到平常中去。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只要明白了清静的意义并坚持修行,就会走上通往自然大道的路途,最终获得修行的最高成果,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得道。大道无形,并不是你具体获得了什么东西,只是在有无之间达到一种境界,得道这个词只是对修行过程以及结果的一个表达,是为了使人们能够了解才使用的一个代名词。要领悟这样的事物变化,这才是最高的境界。不要拘执于一个道字。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就是你如果想悟道就必须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

这里是用来说明两种不同的修行境界。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这里的争也有执着的意思,就是能否顺其自然,能否放下执着。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这是从《道德经》里化出来的,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还是对无为和有为两种情况的一个表达,道家思想是讲无为的,无为就是顺自然而为,无为则无不为。这里的道德不是儒家思想里的道德,是有本质区别的。

执著之者,不明道德。这是回到前面说的众生所以不得真道。那为什么不能得到真道呢?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前面说执着,这里说妄心,又回到佛教的思维里了。这篇经属于佛道的合编,提出了妄心这个负面的东西,所谓的妄心就是指浮躁贪念、动乱的内心,本来很多没有的东西,但是你偏偏以为它有。人一旦有这样的内心动态,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用了一连串的词语表达了妄心的工作流程,以及妄心的劳动成果。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就是说如果你一旦生出了妄心,总是幻想一些与自身极度不匹配的东西,就会打破内心的平静,干扰自己的心神。之后就会出现连锁反应。

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无数的事物都变成你内心浮躁的根源,都会变成你想要索取的幻想,执著于对外物的索取,这都是在心神不定的情况下导致的。

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到了这种情况下那也就是贪婪之心了。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贪心一旦生出来就会无止无休,贪心最终使乐趣变成了烦恼。头发经常被称为三千烦恼丝,所以和尚要剃度。总之贪求是修行路上的最大障碍,它是以无数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的,这是千千万万人所面对的一个情况,也是在修行的时候很难克服的一个问题,不管佛教还是道教都要求控制贪欲。

著名的道士张三丰有一组《无根树》词,其中有一首说的是: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无岸无边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肯回首,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这里说的就是要克服贪念。总之烦恼这个东西如果不斩断是非常危险的。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前面说的是如何修行得道,这里说的是为什么会与真道失之交臂,这一切都是烦恼妄想惹的祸,一旦生出烦恼妄想,人就会身心俱疲,整天生活在患得患失的忧惧之中,那么就会和清静越来越远,和浊动越来越近,永远无法摆脱生死浊辱之间的痛苦轮回。这里的流浪生死,就是指往复于轮回之中不得解脱。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苦海这个词也是佛教的一个用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里阐述的观点和中国的道家是有差异的,因为它表达了一定的生死观。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在他那里就不会有苦海这样的概念,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就代表了一种非常豁达的生死观,他看待世界的一个方式:万物无生无灭,与时偕行。而清静经所阐述的观点是综合性的,并不纯粹,是道家与佛家理论的交替引用,所以你不能说它是纯粹的道家思想。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真正的大道就在平常的生活中,它一直都在每个人的身边,通过修行都可以感知到道的存在,能够按照合理的方式修行得道,就能获得永远的清静。追求真正清静的过程,也就是修持大道的过程。清静经的原文其实到这里就结束了,清静经的性质和道德经并不相同,这两者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它也不能作为道德经的前置基础,因为古经文采用的这种非常简短的句子会产生无数种不同的释义,我们仅从表义上对它进行了说明,至于深度引申的释义,所需要的篇幅会非常长。

后面有三段道教名人的语录,算是为清静经写的序言。

“仙人葛公曰:吾得真道者,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宫。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第一段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道士葛玄写的,他的侄孙就是著名的道士葛洪。他说他读清静经上万遍,对自己成仙有很大的帮助,这个经是西王母传给金阙帝君,金阙帝君传给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再传给葛玄仙人的。口口相传,没有文字,所以葛玄做了一件好事,把经文写了出来。读了这个经之后,最小的收益也能延年益寿,如果你人品好还能位列仙班。

当然葛玄这段话应该是后人伪托的。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第二段话是左玄真人的语录,左玄真人是道教著名的神仙,同时还有右玄真人,分立于阴阳两端。左玄真人说:学道的人每天都读清静经,会得到神仙的护佑,最终修成大道。他提到了一句话,玉符保神,金液练形。这跟道教的内外丹道都是有关系的。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最后这一段是正一真人的语录,这里的正一真人应该就是指张天师。总之都是对清静经进行了赞扬。

历代以来对清静经的注释都有发力过猛的现象,就是把每个字都标出来,然后引申出很长的内容。老子的身份一直都是成谜的状态,虽然他的列传出自《史记》,但可靠性依然是不高的。

清静经的内容其实跟很多的古诗文是不一样的,非常不好解释,因为很多地方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历代以来任何人的注释都存在争议。对于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能够从中知道一些道理,获得一些感悟,其实已经非常好了。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附:

洪荒八祖指的是哪8位远古大能?

这里涉及的是中国神话的体系,但说法有很多种:

说法一,洪荒八祖形成于洪荒流神话,包括盘古大神、鸿钧老祖、老子、元始、通天、女娲、准提和接引。其中,盘古大神是众神之祖;老子、元始和通天统称为“三清”。

说法二,洪荒八祖应该是指:魔祖罗睺、道祖鸿钧、龙祖·洪荒祖龙、凤祖·太虚元凤、麒麟祖·祖麒麟、妖祖鲲鹏、冥河老祖。

说法三,洪荒八祖,有鲲鹏,冥河,神龙,伏羲,女娲,哪吒,菩提祖师,镇元子,都是超越天地的大能,镇守一方。

说法四。陆压道人,鸿钧老祖,杨眉大仙,女娲娘娘,昊天上帝,王母娘娘,准提道人,接引道人。

其实,不管哪种说法,都有自己的理由,可谓是见仁见智。 

关于洪荒八祖的传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我国古代的神话体系相关,传说盘古大神开天辟地之后,三界处于“洪荒时代”,一共有八大圣人出世,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这“洪荒八祖”。

1、昊天上帝:居第一位的,就是“天道”的化身,昊天上帝。昊天上帝位居三十六天大罗天之上,冷漠无情,主宰万物,三界之内,一切仙神都要听他号令,封神大战之后,昊天更是创建了“天庭”,制定了天庭的各项规则。

2、王母娘娘:和昊天上帝同时期出现的,还有“王母娘娘”,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就是王母娘娘的化身之一。她乃是三清祖炁所化,为昊天上帝的配偶,他们两人一共掌管“玄元始三气”,交合之后诞生了三清。

3、杨眉大仙和陆压道人:混沌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产生了灵智:水的本源和火的本源都先后诞生。水的本源化作“杨眉大仙”;火的本源化作“陆压道人”。这两人,无门无派,是三界毋庸置疑的“最强散仙”。

4、鸿钧道祖、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后来,宇宙之间一点灵光孕育了“鸿钧道祖”。鸿钧日后以身合道,收下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大弟子,开创了“道门一脉”。因此,道门三千弟子,都要尊称鸿钧为一声“祖师”。“封神之战”中,通天教主恼羞成怒,准备毁天灭地再造世界,也是鸿钧道祖及时出手,用“灭圣丹”平息了三大圣人之间的纷争。

5、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和鸿钧老祖同一阶段出现的,还有“西方真灵”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虽然准提接引的法力未必比日后的道门“三清”强上太多,但是“闻道有先后”,《封神》书中,鸿钧道人尚且要和他们两个同辈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