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4 19:55 来源: 编辑:admin
太平天国六王中,谁功劳最大?为何没他就没太平天国?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6-04科技管理研究所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志同道和朋友的帮助,成大事的人也由此是这样。对于洪秀全来说,他能够从一个落第秀...
太平天国六王中,谁功劳最大?为何没他就没太平天国?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6-04科技管理研究所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志同道和朋友的帮助,成大事的人也由此是这样。对于洪秀全来说,他能够从一个落第秀才到后来的叱咤风云,以及于在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去清政府划江而治,这一系列成功也就是由于结交了真挚的朋友。
在太平天国的开国六王,除了天王洪秀全,还有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这些都为洪秀全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以洪秀全最信任的人——冯云山功劳最大。可以说,没有冯云山就不会有太平天国。尤其冯云山的去世,可以说是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根源所在。
冯云山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前后,出生在广东省花县,和洪秀全是同乡的关系。冯云山家境是富裕,可以说是小地主。如他的父亲冯英联有三百亩田,务农之余,还有点小买卖。
虽然家境富裕,冯云山却在家受到不公正待遇,从小也激起了他的反抗意识。
冯云山乃是小老婆出身的孩子,在家里地位比较低。他的母亲是洪秀全的姑母洪莲,在冯家是偏房,经常受二太太宋莲的欺负。而且,二太太宋莲也曾经对丈夫诬告冯云山在孔子圣像前撒尿,冯云山也因此被逐出家族。
由于洪秀全经常为冯云山打抱不平,两人就结下了惺惺相惜、不离不弃的深厚友谊。
冯云山为太平天国运动做出贡献在于:
第一,发展骨干
太平天国的元老骨干有6王,既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而除了洪秀全和冯云山之外,剩下的四王都是冯云山在紫荆山发展的骨干力量,可以看到冯云山的组织能力之强。
第二,奠定太平天国运动群众基础
冯玉山在紫荆山亲自挑泥、挖土、拾粪,与广大劳苦大众同甘共苦,借此向群众宣传拜上帝教的教义。冯云山还找到了一个教书的工作,由于教学很好,附近的孩子都去学习,就这样几年之内,发展了成千上万的太平天国运动信徒。
第三 筹集钱财
太平天国起义需要钱,当时冯云山找到了乡村里的暴发户韦昌辉,劝他做大事、加入拜上帝会。当时,韦昌辉这样不受当时社会待见的小地主被打动,由于钱财的准备,他们为太平起义创造了物资基础。
此外,冯云山也积极为起义做了充分准备。冯云山在指挥太平军作战时, 不论是先锋还是后线,都是战功卓著,有人称他时太平军的”诸葛亮“。可惜,冯云山在太平天国在鼎盛时期的死亡。如果冯云山不死,凭借他的才智,定是能处理好内部集团的内讧矛盾问题,让洪秀全和杨秀清两人和平相处。可惜一切没有如果。
附一:冯云山:
太平天国第一完人,若非早死,其军事谋略样样压倒曾国藩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1-11-12 19:19科技管理研究所
关于太平天国这段历史,历史教科书明确表述为广东花县人洪秀全领导的中国古代历史最后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
而在许多人的认知里,这场起义也是由洪秀全一手策划起来的:洪秀全通过接触西方基督教义,心有所属,信教、传教,创建了拜上帝会,发展会众,传授反抗压迫思想,揭竿而起,在金田誓师起义,在武宣东乡建制,正式宣布建太平天国,到永安州封王,顺流东下,入主南京……
事实并非如此。
创建拜上帝会、缔造太平天国的乃是另有其人。一开始,这个创建人是想把洪秀全当成耶稣一类虚无偶像以招睐民众的。当洪秀全出现后,洪秀全本人也基本遵照这个人的安排,与民众保持距离,营造半人半神的神秘感,以“虚君”姿态上位。只不过,天京事变爆发,首义高层非死即逃,太平天国权力高层接近真空,洪秀全才开始掌握实权,亲自处理政务。
那么,真正创建了拜上帝会、缔造太平天国的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洪秀全的同乡冯云山。
冯云山家在广东花县禾乐地,洪秀全家在广东花县住官禄埗村,两人的住处相隔仅3里路,自小相识,交情很好,意气相投。
洪秀全不是读书的料子,却对科举有着无比疯狂的执着,考了又考,考了又考,连个秀才也考不上。
冯云山倒是读书的料子,诵读经史,博览百家,为一代奇才,却对科举并不怎么热衷,读书如同诸葛武侯,仅“观其大略”而不作深究辞章考据。
1843年,洪秀全又一次科场失意,百无聊赖中,被一本名为《劝世良言》小册子描述的情节所吸引。
这本《劝世良言》是一个叫梁发的华人基督徒写的普及性的小册子,全书分九篇,集中讲述了伊甸园的传说,诺亚方舟的故事,还翻译了《马太福音》和《启示录》中的一些佳句,比如著名的耶稣山顶宝训。
洪秀全读过这本书,有了拜上帝的朦胧宗教信仰,在与冯云山倾吐苦闷时,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拜上帝”的向往。
冯云山一下子就感觉到了“拜上帝”是个宝贝,索要《劝世良言》研读,产生了干惊天动地大事的想法。
冯云山根据上帝打破偶像,独奉真神的教导,劝洪秀全和自己一起奉教传教。
万事开头难。
1844年,洪、冯从家乡出发,一路走到广州南边的顺德,又折返粤北,经过阳山、连山等处,沿途宣讲,知音寥寥。
冯云山不信邪,鼓动洪秀全越八排山、过蔡江,到了广西。
洪秀全有表兄王盛均在贵县赐谷村,两人在王盛均家盘桓了一段时间,仍打不开局面。
洪秀全自感前景渺茫,决定重回老家,发奋用功,继续科考。
冯云山却决意要在广西开辟一片天地,和洪秀全分道扬镳后,独自一个人到了桂平县紫荆山区。
从1844年秋至1846年间,洪、冯两人音讯不通。
洪秀全在家乡以教书为生计,从事《原道救世歌》等宗教著作的撰写,完善他的拜上帝宗教理论。
1847年春夏间,洪秀全还和族弟洪仁前往广州,到美国传教士罗孝全教堂学习教道,并希望获得洗礼,但没有成功。
1847年,洪秀全又参加了一次科考,惨遭失败后,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好友冯云山。
这年夏天,洪秀全从广州直奔广西,向表兄王盛均寻询冯云山的去处。
洪秀全从表兄王盛均口里打听到冯云山的落脚点后,巴巴赶去。
该年8月27日,洪秀全到了紫荆山,眼前的情形让他大吃一惊——据《太平天国起义记》第六节记,当时的情形是这样:(冯)云山在紫荆山区数年,以巨大的热情传教,获得成功,有很多人,甚至全姓全族的人,受了洗礼。他们自己成立了一些宗教团体,聚集在一起进行宗教礼拜,很快就以“拜上帝会”之名闻名于远近。
这段记述,包含有三个重要信息:
一,1847年夏天前,紫荆山区已成立了“拜上帝会”的组织。
二,拜上帝会的创立和发展,是在洪秀全毫不知情下,冯云山于紫荆山区独自活动的结果,即冯云山是拜上帝会的“开创者”。
三,参加拜上帝会的人数“很多”,在紫荆山区及其附近已“有逾二千人之多,其数目日增”。
可见,冯云山堪称天才擘画,短短两三年时间,就独自创建了“拜上帝会”,并拥众二千多。
冯云山传教很有一套,他通过宗教里面的一些说法,向穷苦百姓宣传反抗的道理,说阎罗、菩萨都是妖精,帮助地主害穷人,惟有上帝爱护穷人。上帝是独一真神,人人都是上帝所生所养,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应该同拜上帝。拜了上帝,人人有衣有食,无灾无难。
冯云山披着的宗教外衣,一点点向穷苦百姓灌输一些简单的概念和政治意识,使他们对现存的制度发生憎恨。
从这点上说,冯云山称得上一熟知人性、善用谋略的政治大师。
冯云山还模仿摩西十诫,结合中国的民俗,拟订十款天条,并编成歌诀,方便教徒记忆,又诈称天条为皇上帝所授,成为拜上帝会内部的法律,使拜上帝会俨然成为一个有组织有效率的高动员力的准军事团体。
还有,冯云山在向会众宣扬上帝时,为了使自己的说法言之凿凿,屡屡提到了洪秀全,说自己是受洪秀全派遣前来紫荆山传教的。
一来二去,洪秀全就成了会众心中的救世主。
在大家都热切盼望救世主洪秀全出现的时候,洪秀全真的出现在了大家眼前,拜上帝会的发展一下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于是就有了1851年的金田起义。
起义前夕,清代理贵州清远镇总兵周凤岐、清江协副将伊克坦布等率兵千余人,分路进犯金田,企图一举摧毁拜上帝会团营的基地。
冯云山早已照周礼司马法制定太平军目,好整以暇,在桂平县大宣圩蔡村江分三路迎击,收到了“进退分合有步伍”的功效。
冯云山还根据当前具体情况,参以古兵法进行战斗。
清军大讶,称太平军“其营皆散处,战亦散布”,每作战,“初则寂无人声,既而少出,又继而大至”,“且看清一步,方走进一步”。
誓师起义之后,太平军进大湟江口、西出武宣,大破清广西提督向荣部及清广州都统乌兰泰部。
乌兰泰在上咸丰帝的奏折中指称(冯云山)“凶悍诡诈,久历戎行中不独未见并所未闻也”。
1851年八月,太平军克永安州(今蒙山县),取得了起义后第一个城市。
太平天国在永安州封五王,封冯云山为南王。
其实,太平天国的所有官制、礼制都是由冯云山制定的。
在永安州,太平天国向全国发出讨伐清朝的吊民伐罪的檄文也出自冯云山之手。
并且,次年新年,太平天国颁行的天历也是冯云山一手创造。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李秀成自述》:“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关于冯云山首创大功,杨秀清组织班子编纂的《天情道理书》无比深情地述说:“南王籍录广东,家道殷实,前随天王遨游天下,宣传真道,援救天下兄弟姐妹,日侍天王左右,历山河之险阻,尝风雨之艰难,去国离乡,抛妻弃子,数年之间,仆仆风尘,几经劳瘁……历尽艰辛,坚耐到底。”
可惜的是,1852年四月,太平军从桂林北出,途经过全州城时,冯云山不幸中炮,最后牺牲于蓑衣渡,年37岁。
得此噩耗,洪秀全痛哭流涕,道:“天不欲我定天下耶,何夺我良辅之速也!”
一直以来,冯云山都被史家评为“其忠勇才德与智谋器度实为太平天国之第一人”。
著名太平天国史权威专家罗尔纲就说:“冯云山由于从小奋志学习,对政治、军事、典章制度,以至天文、历法无不精通。他尤善于观察当前形势,进行了解和研究,随机应变,从而把那些死的知识变为活的东西,来给革命服务。群众对他的惊人功绩,叹为:‘如此奇才,向非天生,何以至此’!”
可以说,冯云山就是太平天国里面唯一的完人!他忠心耿耿、深谋远虑,没有政治野心,能顾全大局,如果他不死,或许,就能避免那场几乎崩尽天国元气的内讧发生,则天国灭亡清朝而取代之就并非不可能。
附二:冯云山
冯云山[féng yún shān](太平天国南王)
冯云山(约1815年—1852年),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禾落地村人。汉族,原籍广东龙川县石灰窑村。是拜上帝会的始创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领袖之一。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
1852年6月太平军路经蓑衣渡时,冯云山被埋伏于此的清军江忠源部炮火命中,伤重身亡。官封南王,七千岁。
本名:冯云山
别名:冯乙龙、冯绍光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广东花县禾落地村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冯云山广东花县禾乐地人,与洪秀全的家乡官禄为邻村,相距约三里。他约生于公元1815年(清嘉庆二十年),出生在一个家道殷实的家庭。父亲叫冯绍衔,母亲胡氏。他诵读经史,博览百家,学得一套中国旧文化的知识。他不愿过剥削阶级的生活,去当一名农村蒙馆塾师。
冯云山和洪秀全居同里,年相近,从小同学,后来又同做蒙馆塾师,他们志气十分相投。公元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冯云山和他共同密图革命。冯云山一向与贫苦农民接触,使他同情广大农民的困苦,并产生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憎恨,到鸦片战争后,又看到清朝的腐朽和民众普遍反清,于是离开原来的阶级,走上起义的道路。
外出活动
公元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二月,洪秀全离本乡外出活动,冯云山和他同去。后来天情道理书记道:“南王籍录广东,家道殷实,前随天王遨游天下,宣传真道,援救天下兄弟姐妹,日侍天王左右,历山河之险阻,赏风雨之艰难,去国离乡,抛妻弃子,数年之间,仆仆风尘,几经劳瘁,……历尽难辛,坚耐到底”。这一段话,概括了冯云山离开原来的阶级,抛弃家庭,走上了革命道路的历史。
当时随洪秀全去的还有冯瑞嵩、冯瑞珍两人。他们到了粤北连山厅白虎墟,洪秀全打算自己深入八排瑶山地区,分发冯云山、冯瑞嵩、冯瑞珍三人回家。冯瑞嵩、冯瑞珍怕跋涉辛苦,愿意回家。冯云山却坚持要紧跟着洪秀全。
这年四月,冯云山和洪秀全在八排瑶山向瑶人进行宣传之后,到广西浔州府贵县赐谷村洪秀全的表兄黄盛均家。他们在那里做了三个多月宣传活动,洪秀全因见表兄家穷,难以久住下去,决定回广东,叫冯云山先回。
冯云山却心有不甘,所以他在赐谷村别了洪秀全到浔州府城后就留下来,要寻找在广西继续活动下去的门路。他在那里遇到一个朋友叫做张永绣的,同住一个多月,闻说桂平县北有一座紫荆山,是一个山深地僻,人入不知处的山区。他听了,认为那里正是他秘密活动的好地方,决定前去。
拜上帝会
到紫荆山去要经过新墟。新墟是桂平县北区一个大市集。从新墟向北行,有一个小村落叫古林社,再深入,才是紫荆山口。冯云山先到新墟,他站在牛行,等人来雇。等了半天,看看要散墟了,还得不到雇主,他就跟趁墟人到古林社,向一家姓张的路店投宿。第二天,借一个竹篮,去拾牛粪过活。后来渐渐有人雇他做短工。他有时挑泥挖土,有时割禾打谷。第二年,到紫荆山高坑冲张家做雇工。有一天,他到监生曾槐英家去帮割禾。那是一个大热天,冯云山担禾回来,他放下担子,揩了额上汗珠,一阵阵南风吹来,他一时高兴,不觉迎风高歌道:“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曾槐英正睡在南窗下的竹榻上乘凉,听了十分诧异,他问冯云山道:“你读过书吗?因何来此做雇工?”冯云山回答说:“曾读书应试,在敝乡教蒙馆为生。久慕紫荆山奇水秀,想来观光,只因人地生疏,不做雇工,便无缘前来。”两人就在门前倾谈。冯云山经史烂熟,言谈风生让曾槐英很是敬重,尊为客人。这年冬天,他把冯云山推荐到大冲曾玉珍家去做塾师。
在紫荆山区里面,有一座叫做平在山,正是烧炭人们散居的地方。当年的炭窑,还有成百成千留存下来烧炭为生的人们,长年在深山中,斫木烧炭,食不充饥,衣不蔽体。他利用着在曾玉珍家做塾师作为掩蔽,教了书,就到他们那里去谈天。他向他们问饥问寒,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同时,利用宗教的说法,向他们宣传,阎罗、菩萨都是妖精,帮助地主害穷人,惟有上帝爱护穷人。上帝是独一真神,人人都是上帝所生所养,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应该同拜上帝。拜了上帝,人人有衣有食,无灾无难。他很熟练地在披着宗教外衣的里面慢慢地灌输着一些简单的概念和政治意识,使他们对现存的制度发生憎恨。于是把他们组织起来,在平在山创立起拜上帝会革命组织。
平在山这一群烧炭者,就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骨干,后来太平天国称他们为“平在山勋旧”。冯云山独自一人,进入深山去,把他们发动和组织起来,给太平天国革命奠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冯云山在向群众进行宣传时,就向他们宣传洪秀全奉天诛妖的伟大使命,他到平在山组织他们,是受洪秀全派遣前来的。他给洪秀全在群众中树立起救世主的形象,使群众人人都知道他们的救世主洪先生,大家都在企望他们的领袖的到来。
被捕入狱
公元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七月,洪秀全到了平在山。在短短的三年里,冯云山就开创出这个局面,建立起革命组织,使洪秀全喜出望外。他们每天写宣传小册子传送,不久,附近乡村贫苦农民加入拜上帝会的就有二千多人。于是洪秀全与冯云山、曾澐正、曾玉景、曾观澜等写奏章求上帝选择险固所在以作革命根据地。九月,他们去象州捣毁甘王庙,展开宗教斗争。接着,又将紫荆山内左水和右水一带的社坛一律捣毁,向当地农民公开宣传,要大家一体敬拜上帝,反对清朝法律,从宗教斗争导引上政治斗争,把地主阶级吓惊了。
十一月二十一日,住在紫荆山蒙冲石人村地主武宣县秀才王作新起团练来捉获冯云山。在解往官府途中,曾亚孙、卢六带领拜上帝会兄弟在路上夺回。十二月十二日,王作新再起团练把洪秀全、冯云山、卢六、曾玉珍都捉了,解交大湟江司。大湟江司巡检王基留下洪秀全、曾玉珍来勒取贿赂,把冯云山、卢六解去桂平县,下了监狱。王作新以结盟聚会数千人,不从清朝法律的罪状赴桂平县控告冯云山。
在清朝法律里,这是谋反罪状,列在十恶大罪之首的,不但本人要被处极刑,家属还要连坐。可是,冯云山自觉无所畏惧。他在监狱里,不愿把光阴虚度。他见夏历气朔交争,岁年错乱,四季失位,算数繁琐,对人民应用很不方便,早有改革的念头。于是他就潜心研究历法,创造一种以四季划分一年、用立春为岁首、具有合于自然规律、算数简单整齐、接近理想标准的新历法—天历出来。
在冯云山被捕以前,清政府早已十分腐朽了。从朝廷上的皇帝、大学士、军机大臣,以至各省的总督、巡抚、面对着全国到处散布起义种子的革命形势,无力予以扑灭,他们都希望偷安旦夕,粉饰升平,怕闻革命案件。州县官望风承旨,讳匿不报,遂成惯例。时桂平知县王烈见王作新以谋反大逆控告冯云山,正触上官大讳,不敢过问。但他却不肯放松冯云山,因为这一个大题目,正是这班如虎如狼的贪官污吏们勒索人民的大好借口,不满他们的贪壑,是决不放手的。
平在山烧炭农民们虽然都是饥寒交迫,但是,他们要救他们的领导同志,大家甘愿全家忍受更大的饥寒,每卖出一百斤炭就抽出一部分的炭钱积贮起来,叫做“科炭”,来救冯云山。果然集腋成裘,筹得了一笔大款,向浔州府和桂平县的贪官污吏们进行了贿赂。时卢六已经在狱中瘐死了。到公元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五月间,署桂平知县贾柱才以冯云山教人敬天,是动人为善,“并无为匪不法情事”,把他作为无业游民,派两个差役押解回广东花县,交原籍地方官管束。
冯云山在路上,把拜上帝免灾得福济世救人的道理感动了两个差役。两人不但愿意即时释放冯云山,而且愿抛弃差事跟随冯云山到紫荆山加入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
平在山兄弟们再见冯云山,欢呼庆祝。从此拜上帝会的发展更加迅速。到公元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就在金田起义。
公元1851年(清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辛开元年)二月,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立幼主,封军师,建立太平天国。授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太平天国采取以主(天王)和军师构成的政体,君主为最高元首,临朝不理政,政务由军师负责。形成了这种把农民民主主义和君主制独特地结合在一起的政权。拜上帝会密谋起义时,洪秀全称天父第二子,冯云山称天父第三子,杨秀清称天父第四子,韦昌辉称天父第五子,杨宣娇称天父第六女,杨宣娇丈夫萧朝贵称为“帝婿”,石达开称天父第七子。太平天国称呼制度,尊者为兄,卑者为弟。现存天兄圣旨,从戊申年九月间萧朝贵假托天兄下凡直到庚戌年正月天兄下凡所有说到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的地方,都把冯云山名列杨、萧上。从这个排班来看,那时是以冯云山坐第二把交椅的。再从李秀成自述原稿所说“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的群众公认来论,冯云山也是应该第二把交椅的。只因到决定起义时,杨秀清、萧朝贵要夺取起义领导权,要夺取军师的权位,由萧朝贵假托天兄下凡,用天兄的意旨命令洪秀全、冯云山去“避吉”(太平天国讳凶为吉,避吉就是躲藏),把他们甩在一边。军师权位遂为杨、萧所夺。冯云山的副军师只是一个虚衔,实权都在杨、萧手。
起义首胜
太平天国初起义时,清朝就调精兵到广西来要把太平军困死在紫荆山区内。而冯云山在起义前照周礼司马法制定太平军目,金田团营,就照军目编制,所以到作战时,才得收“进退分合有步伍”的功效。他又根据当前具体情况,参以古兵法进行战斗,敌人说他“其营皆散处,战亦散布”,每作战,“初则寂无人声,既而少出,又继而大至”,“且看清一步,方走进一步”。冯云山作战要旨,在于争取主动性和灵活性,先立于不败之地,故能致人而不致于人,使敌人惊骇地叫起来,说什么“凶悍诡诈,久历戎行者不独未见,并所未闻”。公元1851年(清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辛开元年)八月十六夜就在桂平新墟打破敌人的封锁,从山区冲出平原来。二十日,在平南县官村把清朝广西提督向荣率领的追兵全军击溃,于是进克永安州,取得了起义后第一个城市。
论功封王
太平天国在永安州封五王,封冯云山为南王,所有官制、礼制都由冯云山制定。又在这里向全国发出讨伐清朝的吊民伐罪的檄文,也都由冯云山主裁。壬子二年正月元旦,太平天国颁行冯云山创造的天历。这是中国行阳历之始,也是世界用四季历法的首创。
壬子二年四月,太平军从桂林北出,太平天国这个被史家评为“其忠勇才德与智谋器度实为太平天国之第一人”的开创者,在经过全州城时中炮,牺牲。
历史评价
太平天国《醒世文》说他:“南翼军师为辅佐,前导开国扶圣君,克取省郡如反掌,开疆拓土功劳深。”
太平天国《天情道理书》中说:“南王籍录广东,家道殷实,前随天王遨游天下,宣传真道,援救天下兄弟姐妹,日侍天王左右,历山河之险阻,尝风雨之艰难,去国离乡,抛妻弃子,数年之间,仆仆风尘,几经劳瘁……历尽艰辛,坚耐到底。”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被俘后与清朝官吏讨论太平天国诸将时表示“皆非将才,惟冯云山、石达开差可耳”。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李秀成自述》:“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时任广州都统乌兰泰在上折中说,南王是“凶悍诡诈,久历戎行中不独未见并所未闻也”。
得知南王冯云山殉难,天王洪秀全大哭道“天不欲我定天下耶,何夺我良辅之速也”。
谢介鹤在《金陵甲癸纪事略》中曾称冯云山为“奇才”。
现代史学家罗尔纲:“冯云山由于从小奋志学习,对政治、军事、典章制度,以至天文、历法无不精通。他尤善于观察当前形势,进行了解和研究,随机应变,从而把那些死的知识变为活的东西,来给革命服务。群众对他的惊人功绩,叹为:‘如此奇才,向非天生,何以至此’!”
家族成员
父亲叫冯绍衔,母亲胡氏。[2]冯云山不仅有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冯云山在去广西之前住在禾落地,生下七个子女,但长大的只有三个:一个叫瑞科,一个叫瑞明(他没有后代),还有一个女儿叫冯僧。冯云山的妻及其长子瑞明(癸方)死于广州。冯云山之次子冯瑞科(天养),曾逃亡在外,但后来回到家里,至今仍有后裔,关于他到南京当了幼南王并死于南京之说有待考证。堂兄冯亚树逃到香港,住在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家里,1853年,罗孝全得知太平军定都天京,小刀会占据上海,就带他取道上海,准备送去天京,但被清军水师和美国领事堵住,冯亚树不久病死。
影视形象
1988年香港TVB电视剧《太平天国》,李国麟饰演冯云山
2000年电视剧《太平天国》,何涌生饰演冯云山
附三:英王陈玉成
英王陈玉成有多少个老婆?陈玉成与李秀成关系如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广西人的存在感很低。但到了明朝,广西狼兵敢战之名开始震烁于史册。而到了晚清,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对出自广西的太平天国将士忌惮到了极点,可谓谈虎色变。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诸名王名将,除了洪秀全和冯云山,其他如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萧朝贵、秦日纲、胡以晄、林凤翔、李开芳等等,全是清一色广西人,可谓猛将如雨,劲卒如云。
其中,最为奇特的是,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来王陆顺德这四位都出自藤县大黎里乡。
现在藤城镇西南一里的大坪岭上有建于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的四王亭,就为纪念这四人而建。
亭前两边石柱上分别镂刻着对联,上联是:缅怀民族复兴始于天国,下联是:若问英雄出处多在吾藤。
这四王中,名气最大的是李秀成,其次陈玉成,再次是李世贤,最次是陆顺德。
李秀成和李世贤是堂兄弟,两人好得不要不要的。
陆顺德家是地主家庭,在起义前,李秀成是他们家的长工,按一般人想象,两人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他们一定势如水火,不共戴天。但是,他们俩事实上关系非常好。李秀成并未认为陆家剥削他什么,凭力气混陆家的饭吃,他认为是公平交易。
一句话,这四王中的李秀成、李世贤、陆顺德在起义前都是互相称兄道弟的好哥们。
虽然李秀成后人在《李秀成自述》中也提到自己家与陈玉成家不远,两人是旧日深交,但陈玉成那时和他们并没什么交往。
这倒不是说陈玉成眼光高,不屑与二李及陆顺德来往,而是陈玉成的年纪比他们小了一轮,玩不到一块。
这样说吧,这四人都是太平军经过他们家乡时入伍的,当时陈玉成只有十二岁,而李秀成时年二十八岁,李世贤和陆顺德差不多也是二十六、七岁左右。
陈玉成年纪虽小,却是太平军中的第一悍将。他参军后从童子兵起步,一刀一枪拼杀,十七岁为将,二十岁为帅,二十二岁封王,可谓志得意满,风头一时无两。
对于陈玉成,曾国藩说,自汉唐以来,未有如此贼之悍者。胡林翼语则说,其悍近世罕有其匹。
陈玉成锋芒毕现的时候,李秀成的局面迟迟打不开,他的地盘仅局限于桐城周围一带,在陈玉成的跟前,只是个陪衬的角色。
李秀成后来在《李秀成自述》也有提到“那时英王名显,我名未成”这一段经历。
但因为两人毕竟是同村好友,互相帮助,互相爱护,齐心合力,一次又一次对建下奇功,最终在太平天国“五王时代”落幕之后,共演了双星争耀的大戏。
也因为两人不断做大,互成分庭抗礼之势,李秀成的私心开始作崇,不断想方设法地对陈玉成进行分化、打压,以成就自己一家独大。
1860年10月,陈玉成在天京上游孤军苦战,多次向李秀成招书援救。
李秀成口头上虽然答应,却始终不动身。
陈玉成最终败走麦城,远赴苗沛霖的危地,被苗沛霖擒获,惨遭凌迟酷刑。
可叹的是,陈玉成死后,李秀成最终也孤掌难鸣,成为了清军的俘虏。
最后说一下陈玉成的老婆,按《太平大国史丛考》里面的记载,陈玉成善杀回马枪,有“三十检点回马枪”的美称,其于1859年升为冬官正丞相,得“成天豫”爵封,经天王洪秀全恩准,娶江南秀才王信照之女为妻。
这王氏于1860年为陈玉成生下一子,取名陈三元,住在天京城西姚家巷的官邸里。
另外,陈玉成在取得皖东三河大捷时,看到女军司马蒋桂娘年轻貌美,又兼能骑善射,便娶为第二房夫人。后来在打庐州、六安、霍丘、桐城等地时,命部将兰成春护送她回天京的英王府,与第一房太太王氏一起生活。
一年后,蒋桂娘在英王府也生下一子,取名陈天宝。
陈玉成后来在安庆又纳了一个姓吕的小妾。陈玉成被擒杀后,吕氏被胜保霸占去了。
中国为啥叫中国?若是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20 10:10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作......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9科技管理研究所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必须要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sān huáng......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21 18:18:19科技管理研究所“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
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6 16:16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华文明五千年:兴于炎黄,成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
万里长城十三关,甘肃占三关!终于收集齐了?快看看!政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2022-08-09 10:10科技管理研究所“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
一段风姓是万姓之祖之传说,最终演变出上古八大姓和中华姓氏之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7 15:16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一、传......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么汉朝之前叫什么?名字有点霸气!2022-10-19 18:5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秦时明月汉时......
中国历史上灭于外族和灭于自身的代表王朝:西晋宋和秦汉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6 14:45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中国历史上的古籍整理工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5 00:33科技管理研究所发表于北京【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古籍,古代书......
中国史学开山鼻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文学大家——司马迁与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李陵(西汉历史人物)
05-06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
04-10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朝代、皇帝)盘点中国历史上五个令人无比痛心的朝代!(全文)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是什么下场?
08-17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权机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之一)全文介绍
03-17我国历史上的十大盛世分别是哪十个盛世?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事。
08-19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全文介绍
02-25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汉族,汉初楚国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04-25卫国(中国先秦时期诸侯国,周朝诸候之卫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全文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