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1 13:32 来源: 编辑:admin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真的是甄夫人吗?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05-01 13:13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蒙曼女性诗词课:哲妇》,蒙曼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9月。两汉之后便是三...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真的是甄夫人吗?
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05-01 13:13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蒙曼女性诗词课:哲妇》,蒙曼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9月。
两汉之后便是三国。三国之中,当属魏国最为人才济济,文采风流。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横槊赋诗,开创了中国文学的建安风骨,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了不起的大事。在这样的时代底色下,有一位女性,游走在曹家父子兄弟之间,衣袂一举,也成就了一段传奇。这位女性,就是魏文帝曹丕的皇后,传说中曹植曹子建的梦中情人甄夫人。
说到甄夫人,好多朋友可能根本不知道她是谁,但是,如果我说“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或者说“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大家一定会恍然大悟。这些年,很多女性朋友看过《甄嬛传》,知道里面的惊鸿舞;而男性朋友大多看过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知道凌波微步这种逍遥派的独门轻功。其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也罢,“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也罢,都出自曹植所写的《洛神赋》,而这位让曹植念念不忘的美丽洛神,古往今来很多人都认为,就是曹子建的嫂子,曹丕的皇后甄夫人。
《洛神赋》就是写甄夫人吗?这很可能不是真的!甄夫人,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美女,当时号称“南乔北甄”。所谓乔,就是庐江桥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当年,苏东坡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真是让人浮想联翩。而甄,则是出身于中山郡无极县,也就是今天河北无极的甄夫人。
这位甄夫人先是嫁给了袁绍的二公子袁熙,后来,曹操攻打袁绍,长子曹丕率先攻入袁府,只见一个少妇披头散发,脸上也黑一块白一块,躲在袁绍的夫人刘氏身后哀哀哭泣。曹丕问她是谁,刘夫人回答说:“这是我二儿媳妇,袁熙的妻子。”曹丕早就听说过甄氏的大名,不由得大吃一惊,走过去,帮她把发髻绾起来,又用巾子给她擦擦脸,一个绝色美女有如蝉蜕一样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刘氏看着曹丕这一系列操作,叹了一口气说:“现在我们不用担心被杀了!”就这样,甄氏华丽转身,由袁夫人变成了曹夫人。
可是,真正影响甄氏后世形象的,并不是她的丈夫曹丕,而是她的小叔曹植。据说,当时仰慕甄氏美色的不止曹丕一人,大才子曹植也非常渴慕甄氏,为她“昼思夜想,废寝与食”,只可惜被大哥捷足先登,等他再见到甄氏的时候,甄氏已经成了他的嫂子。而甄氏呢,其实也仰慕才高八斗的曹子建,但是,身为战利品,她能有什么选择权呢?所以,两人虽然是才子佳人,郎情妾意,但是,碍于君臣叔嫂的名分,也只能把感情暗暗地埋到心底。再到后来,甄夫人失宠,被曹丕赐死,结局非常凄凉。她死后,曹植从封地鄄城到洛阳朝见哥哥。曹丕拿出一个玉镂金带枕给曹植看,还说,这是甄夫人当年用过的。曹植睹物思人,涕泪纵横。
事已至此,曹丕也不由得心生感慨,干脆就把这枕头送给了曹植。这就是李商隐《无题》诗中所说的“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想想看,这样郎才女貌,爱而不得的故事,多么香艳,又多么风流啊!
可是,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完。等到曹植朝见完毕,返回鄄城,途经洛水,夜宿舟中,就枕在那个玉镂金带枕上。恍惚之间,好像看见甄夫人凌波御风而来,对他款款说道:“我本来是喜欢你的,可惜未能如愿。这枕头是我从娘家带来的,以后就让它陪着你吧。”曹植一下子惊醒过来,原来是南柯一梦。曹植回想梦中情景,不由得文思泉涌,写下一篇《感甄赋》。赋里说,他经过洛水,遇到了美丽的洛水之神,洛神跟他两情相悦,但是人神两隔,曹植和洛神最后只能依依惜别,留下无尽的惆怅。
有谁会怀疑曹子建的文采呢?这篇赋一出来,马上洛阳纸贵,人人传颂。此事毕竟事关皇家体统,所以,等到甄后的儿子魏明帝曹叡继位后,就下令把这篇赋改名为《洛神赋》,想要撇清关系。可这一改,不就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吗?从此,吃瓜群众心中,就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印象——《洛神赋》就是写甄夫人,甄夫人就是曹子建的梦中情人。有了这么一个印象,不仅甄夫人的合法丈夫曹丕靠边站了,连甄夫人自身的形象也模糊不清起来,成了“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洛神。在古代传说里,洛神是伏羲(宓羲)的女儿,于是,吃瓜群众干脆给甄夫人取了一个名字,就叫甄宓。
问题是,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呢?大概率不是。只要算一算双方的年纪就知道了。当年,曹操打败袁绍的时候,甄氏二十二岁,曹植刚刚十二岁。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爱上艳若桃李的嫂子,也许还有点青春期的幻想因素在,但是,一个二十二岁的成年女子爱上十二岁的小弟弟,这样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退一步讲,就算是曹植和甄氏真的跨越年龄,两情相悦,甄氏死后,曹丕为什么要把甄氏的枕头送给曹植呢?这也太不符合儒家礼法了吧?就算是曹丕居心叵测,故意拿甄氏的枕头来刺激曹植,曹植又怎么敢接这一招,还公然写《感甄赋》回应呢?这不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吗!这样看来,这个故事太不符合常情常理,很可能不是真的。
既然如此,这个故事是从哪儿来的呢?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唐朝学者李善给《昭明文选》做的注,就写在《洛神赋》的标题下面。问题是,李善并不是个信口开河的小说家,相反,他是一个学问很好的正人君子,人称“书簏”,也就是书筐。平白无故,他为什么编这么一个故事呢?
问题很可能出在这篇赋的题目上。这篇赋最早叫什么?现在人们都说叫《感甄赋》。但是,有学者指出,这《感甄赋》中的“甄”字,很可能是鄄城那个“鄄”字的讹写。当初,曹植不是分封在鄄城吗?就是现在山东菏泽的鄄城县。所谓感鄄,其实就是对他自己受封鄄城,无所事事的感慨。可是,既然感鄄,为什么要写好几百里之外的洛神呢?因为曹植当年刚刚到洛阳朝觐过自己的哥哥魏文帝曹丕,随即又渡过洛水,返回鄄城。哥哥对他的猜忌让他忧愤,回到封地又让他落寞,汩汩流淌的洛水提醒他生命易逝,满天的云霞又让他浮想联翩,就在这样复杂的心境之下,一位美丽而缥缈的洛神出现在了诗人笔端。洛神虽然美丽,却不能和君子结为连理,不就象征着曹植才华横溢,却被哥哥曹丕猜忌,抱负不得施展吗?这才是受封于鄄城,也受困于鄄城的曹植最深沉的感慨。
也就是说,赋里头那个美丽的洛神不是别人,其实就是曹植自己,是才高八斗的大文人运用了屈原香草美人式的写法,把真实的自己掩藏了起来。可是,鄄城的鄄字和姓甄的甄字字形相似,所以在传抄过程中,就传成了《感甄赋》。这个错误一出来不要紧,人们立刻从美丽的洛神联想到了美丽的甄后,随即脑补出一段才子佳人的动人传奇。传到唐朝,连大学者李善都信以为真,干脆把它写进书里了。也就是说,这个故事虽然有情有趣,但却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历史上的甄夫人到底是个怎样的女子?那么,如果我们抛开浪漫故事,再回过头来看历史上的甄夫人,她到底是个怎样的女子呢?她其实并不浪漫,相反,她是那个时代标准的好女儿、好妻子和好媳妇,可惜,却并没有得到好的结局。
先说好女儿。据《魏书》记载,甄夫人从小就喜欢看书,而且过目不忘,还经常拿着几个哥哥的纸笔写写画画。哥哥们就笑她说:“你是女人,就应该学习女工。整天读书写字有什么用,难道你以后还想做女博士吗?”现在还有无聊的人拿女博士的头衔嘲笑有学问的女人,其实就是从这儿来的。那么,甄氏是怎么回答的呢?她说:“自古以来,凡是贤德的女子都要学习前人,用前人的成败来警示自己。我如果不读书,又怎么能借鉴前人呢?”找这么正当的理由来读书,是不是今天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别人家的孩子”?
甄夫人十几岁的时候,正赶上汉末大乱。老百姓为了活命,纷纷贱卖家产。甄家不是大户吗?就趁机收购了大量宝物。看到这种情形,甄氏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绝非善策。古人讲‘匹夫无罪,怀璧为罪’,这就是所谓的因财丧身啊。现在正闹饥荒,不如咱们开仓放粮,赈济乡邻,这样既是施惠于人,其实也是自保之道。”母亲听她说得有理,真就开仓放粮,不仅救活了不少乡邻,还借此提升了甄氏一族在当地的地位。想想看,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能够这样深谋远虑,审时度势,这不是家里的福气吗!
再说好妻子。到底什么才是好妻子,古代和现代的标准并不相同。现在的好妻子一定要和丈夫彼此忠诚,相濡以沫,这也是当代婚姻的基本要求。可是在古代,所谓的好妻子却一定要宽宏大量,绝不能独霸丈夫。当年,曹丕在娶甄夫人之前,已经有一位任夫人了。任氏出身大族,本来跟曹丕门当户对。但是,在美丽的甄夫人面前,她自然是相形见绌了。任夫人不能容忍鹊巢鸠占,便仗着原配妻子的身份,跟曹丕使性子。可这样一来,曹丕就更不喜欢她了,干脆要把她废掉。
按道理,废掉任夫人,甄夫人就能更上一层楼,她应该高兴才是。可是,甄夫人并没有附和曹丕,反倒说:“任氏是乡党名族,无论品德还是美色都首屈一指,你为什么要遣走她?天下人都知道我受你的宠幸,现在你赶走任氏,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别人也肯定会说是因为我。这样一来,不仅公婆会骂我自私,其他的夫人们会怨我专宠,天下人也会觉得我跋扈。你就算替我考虑,也不要赶她走吧!”当然,曹丕最终并没有接受甄夫人的劝谏,还是赶走了任夫人。但是,无论如何,甄夫人在这件事上的表现仍然给她加分不少。有雅量,不嫉妒,这不就是帝王家标准的好妻子吗?
再说好媳妇。所谓好媳妇,自然是指伺候婆母周到。甄夫人的婆婆卞夫人在历史上非常出名,她有胆有识,经常跟着曹操一起南征北战,算是一位铁娘子。而甄夫人基本上都留守在曹魏的大本营邺城,承担着贤妻良母的传统角色。很明显,婆媳两人志趣不同,说话也未必投机。既然如此,甄夫人如何践行孝道呢?建安二十一年(216),曹操率领大军东征孙权,甄夫人的丈夫曹丕、儿子曹叡、女儿东乡公主都随军出征,只有甄夫人留守邺城。这次出征差不多走了一年,直到第二年的九月,大军才回到邺城。
大军回师,彼此见面之后,卞夫人发现甄夫人更丰满漂亮了,不由得说了一句:“你的一双儿女都在军中,你跟孩子分别那么久,难道不惦记他们吗?怎么倒是一副心广体胖的样子?”这一句寒暄颇有见不得媳妇好的意思。而且,你怎么回答都是错。说自己其实很惦记?那别人心里有事都会憔悴,你怎么还胖了呢?说自己不惦记?那你还有没有心肝?连孩子都不惦记,自然更不会把别人放在眼里了!那么,甄夫人是怎么回答的呢?她说:“曹叡他们都跟着您,有您精心管教照顾,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看到没有?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她没有纠缠自己惦记不惦记儿女,而是把话题转到卞夫人这里了,孩子跟着奶奶,我就一点都不担心,这不是变着法子恭维卞夫人是好祖母吗?一句话让卞夫人见识了媳妇的机敏权变,既然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卞夫人自然也就不再为难甄夫人了。
这就是正史中的甄夫人,不仅有美貌,还有智慧,有贤德,上上下下都打点得明明白白,这是不是意味着终身受宠,福寿无疆呢?却又不是。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甄夫人遇到了一个重量级对手,名叫郭女王。看到这里,可能读者朋友都糊涂了,郭女王难道是一位姓郭的女王吗?这“女王”二字可不是封号,它就是郭夫人的名字。据说,郭夫人从小秀丽聪慧,她爸爸说:“我这个女儿,堪称女中之王。”于是,就给她取了这么一个霸气的名字,叫郭女王。
郭女王长大之后,果然人如其名。她被选入曹丕的东宫之后,正好赶上曹丕和曹植的夺嫡之战。在那场大战之中,郭女王因为擅长谋划,为曹丕出力不少。有了这样的大功,温柔贤惠这样的小才微善就算不得什么了。曹丕心中的天平越来越倾斜到郭女王这边,甄夫人也像当年的任夫人一样,靠边站了。到这个时候,甄夫人才意识到,所谓宽宏大量、毫不嫉妒只是在内心特别踏实的情况下才能做出的一种姿态,此时此刻,面对着来自郭女王的强大挑战,她再也没法心静如水。
甄夫人是读过书的女子,据说她写了一首诗,叫《塘上行》。“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别人用言语来中伤我,让你生生地离开了我。一想到你已经离开我了,我就悲苦忧伤,不能自已。她还说:“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请你不要有了身份和地位,就抛弃从前所爱。请你不要因为鱼肉多了,就抛弃大葱和薤菜。她恳求丈夫不要听信谗言,希望他不要喜新厌旧。这样的诗就算谈不上文采斐然,至少可以称得上哀婉动人吧?
可是,就像亦舒在《爱情之死亡》里说的那样:“当一个男人不再爱他的女人,她哭闹是错,静默也是错,活着呼吸是错,死了也是错。”甄夫人这首《塘上行》并没有打动曹丕的心,相反,倒成了她心怀怨念的罪证。黄初二年(221)六月,曹丕以口出怨言为罪名,将甄夫人赐死,甄夫人时年三十九岁。据说,她死的时候,郭女王命人将她以米糠塞口,以头发覆面。一个最伶俐的女子再也说不出话,一个最美丽的女子再也露不出脸,这不是人生最大的伤痛吗!
可是,历史的脚步并没有停。就像二乔永远活在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那美丽的诗句中一样,甄夫人也永远活在了《洛神赋》那华丽的文字里。时至今日,人们一看到《洛神赋》,总会本能地联想起甄夫人。为什么人们愿意相信这个并不真实的故事呢?很简单,因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美丽而不得善终的甄夫人赢得了人们的同情,就像才高八斗却又不得施展的曹子建也赢得了人们的同情一样。人们愿意借助才子的文章一遍遍地回味着美人的风姿。那是什么样的风姿呢?她不像《诗经·卫风·硕人》中的那样“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那是纯粹的静态美。
《洛神赋》活脱脱地写出了美人的灵动,就拿我们最熟悉的那两句来说吧。什么叫“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是说她身形翩跹,仿佛惊飞的鸿雁;她体态婉转,好像游动的蛟龙。这是多么高贵而又灵活的身段呀!难怪小说家要把最美的舞蹈命名为“惊鸿舞”。什么叫“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是说她踏着洛水姗姗而来,脚步轻盈得好像在水上漂动,那水上微微卷起的水波,仿佛是她的罗袜卷起的尘埃。这是多么轻盈的身姿呀,难怪小说家要把最高明的轻功命名为“凌波微步”。这惊鸿一瞥、凌波而去的洛神,最终成为人们心头的美丽经典,让甄夫人洗掉了现实的屈辱,获得了文学上的永恒。
文昭甄皇后
魏文帝曹丕的妻子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相传为甄宓(fú),实则无记载。史称甄夫人,中山郡无极县(今河北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
甄氏三岁丧父。建安中期,袁绍为次子袁熙娶之为妻。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子刘氏。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军攻下邺城,甄氏因为姿貌绝伦,被曹丕所纳,甚得宠爱,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即东乡公主)。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继位魏王,六月率军南征,甄氏被留在邺城。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山阳公刘协进献二女为曹丕妃嫔,后宫中文德郭皇后、李贵人和阴贵人都得到宠幸,甄氏愈发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曹丕大怒,黄初二年(221年)六月,遣使赐死甄氏,葬于邺城。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病重,立甄氏的儿子平原王曹叡为太子。
曹叡即位后,追谥甄氏曰文昭皇后。太和四年十二月辛未日(231年2月17日),魏明帝曹叡将甄氏改葬于朝阳陵。
本名:甄氏
别名:甄夫人、文昭皇后、文昭甄皇后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中山郡无极县
人物生平
闺中博士
甄氏生于183年1月26日(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中山无极人(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汉太保甄邯的后代。甄邯的岳父博山侯孔光是孔子第十四世孙,太师孔霸之子,官至大将军、丞相、太傅、太师,为四朝辅政大臣,德行高洁,通晓经学,位极人臣,被太皇太后王政君、汉成帝和汉哀帝所尊崇,后来以天下名儒的身份被任命为汉平帝刘衎的老师。甄邯和族中子弟因此入朝为官,因为材能而得到权臣王莽的倚重。甄丰由地方官员擢升为皇宫内侍大臣,而后更是官至大司空,爵受广阳侯、广新公;甄邯官拜大司马,爵受承阳侯、承新公,而后又出任大汉太保,执掌天下兵权;甄丰的儿子甄寻任侍中、京兆尹;甄心为光禄勋,有“四甄”之称,成为朝中新贵,威震朝野,无极甄氏也从此一跃成为中山国内的豪强望族,世代袭二千石俸禄的郡守级官职。
甄氏的父亲甄逸曾任上蔡令,母亲张氏是常山人,生有三子五女,长男甄豫早逝,次男甄俨年少举孝廉为郎,被辟为大将军椽,担任曲梁令,三男甄尧也举孝廉;甄氏另有四位姐姐,分别名姜、脱、道、荣。
甄氏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家里人都仿佛看到有人把玉衣盖在她身上,大家对此都很奇怪。甄氏三岁的时候,父亲甄逸去世,年幼的甄氏因为思慕父亲哭的非常伤心,这样的早慧使家内和周围的人更加感到她有别于众了。之后相士刘良为甄氏以及甄逸其他子女看相,刘良指着甄氏说:“这个女孩将来贵不可言。”甄氏从小到大,都不好戏弄。八岁时,院子外有骑着马耍杂技的人,甄氏的家人及几个姐姐都上阁楼观看,只有她不去,几个姐姐奇怪而责问她,甄氏便回答说:“这难道是女孩子看的吗?”甄氏九岁时就非常喜欢读书,博闻强识,只要看过的篇目就能够立刻领悟,还多次用她哥哥的笔砚写字,哥哥笑她说:“女人应该学习女工。读书学习有什么用,难道你以后还想做女博士(官名)吗?”甄氏回答道:“古时候贤德的女子,都要学习前人成败的经验,以此来警示自己的。不读书,用什么来借鉴呢?”
救济乡里
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糊口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甄氏当时才十几岁,看到这种情形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并非善策,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就是所谓的因财丧身。现在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家里的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认为她说得有道理,于是将家中的粮食全部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
甄氏十四岁时,二哥甄俨去世,甄氏非常悲伤,对待寡嫂态度敬爱谦和,时时处处帮助她打理家事,还尽心照顾甄俨留下来的孩子,及其疼爱。甄氏的母亲性格严厉,常常用严格的规矩要求儿媳妇,甄氏几次劝母亲:“二哥不幸早终,二嫂年纪轻轻就守寡,还要照顾留下的孩子,虽然她是儿媳妇,但应该爱护她像自己的女儿。”母亲听了甄氏的话感动得流泪,之后便让甄氏与二嫂时常走动,起居都在一起,关系十分亲密。
建安中年,袁绍为他的次子袁熙聘娶了甄氏为妻,建安三年(199年),袁绍打败公孙瓒,任命甄氏的丈夫袁熙为幽州刺史,甄氏则留在邺城侍奉婆婆刘氏。
再嫁称贤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冀州邺城被曹操攻破,甄氏被曹操之子曹丕所纳。当时有一说法:曹操攻下邺,曹丕先进袁府,看到有个少妇披头散发,脸上很脏,躲在刘夫人身后哭泣,曹丕问她是谁,刘夫人回答:“是袁熙的妻子。”然后曹丕帮她把发髻挽起,用手巾擦拭面庞,发现她姿色绝伦。之后,刘夫人对甄氏说:”现在不用担心被杀了!”于是曹丕便纳甄氏,十分宠爱。还有一说:刘夫人和甄氏共坐大堂上。曹丕进入袁府中,见到刘夫人和甄氏,甄氏因为害怕,把头伏在刘夫人膝上,刘夫人让人把自己手绑起来。曹丕问:“刘夫人为什么要这样?让你的儿媳妇把头抬起来。”刘夫人捧起甄氏,让她抬起头来,曹丕看见她美貌非凡,便心悦于她。曹操听闻了曹丕的心思,就为他迎娶了甄氏。甄氏嫁给曹丕后,擅宠数年,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东乡公主)。
甄氏对曹丕妾侍中有宠的劝勉她们努力上进,对无宠的也安慰开导,并常常在闲宴上劝曹丕说:”古时黄帝子孙繁盛,是因为妻妾多的缘故。所以夫君也应该多纳贤淑美好的女子,才能使子嗣旺盛。“曹丕听了心中很嘉许。之后曹丕要驱逐任氏,甄氏请求曹丕说:“任氏是乡党名族,不论品德、美色,我都比不上,为什么要遣走她?”曹丕说:”任氏性子急躁,不温柔,之前她怨恨我不是一次了,所以遣她。“甄氏哭着坚持请求说:“我受你的敬重之恩,所有人都知道,肯定会猜测任氏被驱逐,是因为我的缘故。往上公婆会说我自私,往下则会受到专宠之罪,希望你能重新考虑!”曹丕不听,还是坚持遣走了任氏。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的爱子曹冲去世,曹操追赠其为骑都尉,并聘甄氏家族中的亡女为妃,与曹冲冥婚合葬,过继曹据之子曹琮为后。
擅室数岁
建安十六年(211年)七月,曹操西征,随行的卞夫人途中生病留在孟津,曹丕和甄氏留守于邺城。当时卞夫人身体抱恙,甄氏不能及时照顾问候,急得寝食难安,时常偷偷哭泣。身边下人告诉她说卞夫人病好了,甄氏仍然不信,说:“夫人在家,老毛病常犯,每次都得很久痊愈,这次怎么好的这么快?你们一定是想要安慰我。”所以更加忧心。之后得卞夫人回信,说身体已经恢复,甄氏才放心起来。
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大军回邺,甄氏去迎接,看到卞夫人时悲喜交加,周围的人看了都感动不已。卞夫人见甄氏这么关心自己,也忍不住流泪,还说:“儿媳妇怕我上次生病也会象以前那样反复难愈吗?我只是有点不舒服,小病而已,十几天就好了。你看看我的气色很好呢。”然后叹道:“真是孝顺的媳妇啊!”
汉魏时期,主妇在宴会出拜是待客习俗。曹丕为世子时,就曾经宴请诸位文学属官,命夫人甄氏出拜,当时同坐的有吴质和刘桢,其他宾客都对甄氏低头行礼,只有刘桢不拜,反而平视甄氏,曹操听说后,严厉地处罚了刘桢,刚开始将他判决为死刑,后来免去死刑发配为苦役磨石,吴质也受到牵连被贬为朝歌长,后来又迁为元城令。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东征孙权,卞夫人、曹丕及曹叡、东乡公主都跟随,当时甄氏因为生病所以留在邺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九月,大军返回邺城,卞夫人的左右侍婢们看到甄氏容颜更胜以往,便奇怪地问她:“夫人您跟两个孩子分别那么久,难道不想念他们,反而脸色这么好,为什么呢?”甄氏笑着回答:“曹叡和东乡公主他们跟随卞夫人照顾,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死亡之谜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正月,曹丕即王位,封曹叡为武德侯。六月率军南征,甄氏留驻在邺城。十月,汉献帝禅让帝位给曹丕。禅位以后,退位为山阳公的刘协把两个女儿许配给曹丕为妃嫔,另有郭贵嫔和李、阴两位贵人同时得到宠爱,甄氏日益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
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六月,曹丕遣使者将甄氏赐死,葬在邺城。《三国志》记载,甄后之死由郭后受宠。文帝问周宣说:“我梦见宫殿上两片瓦掉下来,化为双鸳鸯。这是什么征兆呢?”周宣说:“后宫恐怕会有人暴死。”曹丕说:“我是说着骗你的。”周宣说:“做梦这件事,是意念中的事,如果能形之于言,便可以占卜凶吉。”话还未说完,黄门令来报告说,后宫中有人彼此残杀。过了不久,曹丕又问周宣:“我昨天梦见一股青烟拔地升天。”周宣说:“天下恐怕会有一位贵女子冤死。”当时,曹丕已派人赐给甄夫人赐死的诏书,听了周宣的话很是后悔,于是派人去追赶使者,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魏略》记载,郭贵嫔进谗谮害甄氏,甄氏死之前将曹叡托付给曹丕的另一位妃子李氏。等到曹叡继位,数次向太后询问母亲死状,太后因此忧惧暴崩,这时李氏才向明帝说明甄氏是被郭氏构陷而死,明帝哀痛不已,使人也被发覆面的殡葬了郭太后。
《汉晋春秋》以及《资治通鉴》记载,甄氏是因为郭氏受宠而死,死后将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使她的灵魂无处申冤。明帝继位后,心中忿恨,数次哭泣着向太后追问母亲死状,郭太后说:”你母亲是先帝所杀,为什么责问我?应该去怪罪你的父亲。况且你作为人子,怎么能因为亲生母亲杀害后母呢?”明帝听了暴怒不已,于是逼杀郭太后,死相惨状。
《魏书》记载,黄初元年(221年),曹丕登基为帝,大臣请奏立甄氏为皇后,曹丕发布策后的诏书,甄氏却上表说:“我听说先前朝代之所以兴旺,能够使国祚延绵,没有不是因为后妃的原因,因此一定要对其人选慎重选择,以兴内宫的教化。陛下初登皇位,实在应该选择贤良淑德的人统理后宫。妾自省愚陋,不能够担此重任,又加上已经生病很久,敢守微志。”立后的玺书下了三次,甄氏辞让了三次,言辞十分恳切。当时正值盛暑,皇帝希望等到秋凉时再迎后。后来甄氏病重,六月丁卯,在邺城去世。皇帝哀痛嗟叹不已,追赠皇后玺绶。
然而,魏书的说法并不被历代史家所认同。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认为魏书的编篡者们写史时使用春秋笔法掩盖真相。文帝不立甄氏为皇后,反而杀害她,《魏书》的编篡者及当权者如果认为这是大恶事,则应该隐去不写,如果认为这是小恶事,则不应该假为之辞,用虚假的语言粉饰太平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之前史书中从没有见过的。推此而言,魏书中所称卞后和甄后的良善言行,都难以实论,陈寿将他们删落,是应当的。
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写道:《资治通鉴》里说,丁卯,夫人甄氏卒。当初曹操攻入邺城,文帝见袁熙的妻子中山甄氏貌美而心悦于她,曹操便为文帝聘为妻,生有儿子曹叡。等到文帝即位,安平郭贵嫔得宠,甄夫人留在邺城不得见,失意而有怨言。郭贵嫔谮于文帝,文帝大怒。六月丁卯,遣使赐死甄夫人。胡三省说:等到明帝即位,郭太后因为忧惧而死。可是,黄初二年甄氏被赐死时,曹叡已经十七岁了,难道能不知道他母亲死时的情况,还要等旁人说吗?《魏略》《汉晋春秋》中记载,郭贵嫔进谮于曹丕导致甄氏被赐死,曹叡继位后逼杀郭太后。何焯又说:但她死后依然受宗亲之礼,互相矛盾,因此陈寿才不取其说。可是陈寿没有考虑到明悼毛皇后被赐死后,她的家人同样被加官进爵,族人也还是根据礼法升迁了,并且赐给他们官职,因此曹氏之人的心思实在酷虐变诈,不能够想当然的按照常理推测。卢弼又评论道:文帝为五官中郎将在建安十六年,平定邺城在建安九年,《资治通鉴》中所表述有误,是因为延续了《世说新语》的用词。
《三国志集解》中论道,甄后之死,是由于郭贵嫔进谮于文帝,《三国志·文昭甄皇后》传中说“遣使赐死“,因此用“卒”,不用“崩”来描写。其他皇后去世都用”崩”,明悼毛皇后被赐死,也用”卒“,因此《魏书》的记载不可信。甄后的死因,史书中只说“后失意,有怨言“,但是参照前后情势,还有如下几个原因,仅以此佐证。根据《世说新语》记载,曹操攻下邺城,想要召见甄氏,但是身边人都说曹丕已捷足先登,曹操有”今年破贼正为奴“这样的话,曹丕之后久不被立为太子,可能正是由于此。《郭后传》中说”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等到曹丕后来登上皇位,因为此事而迁怒于甄氏,宠幸郭贵嫔;另外,明帝死于三十六岁,关于怀疑他是袁氏遗留的骨肉并不是空穴来风,文帝杀掉母亲留下儿子,以此灭口。《三国志》中注引《魏末传》文帝与曹叡关于子母鹿的对话,很值得玩味。
总的来说,这件宫闱隐秘之事的真相隐藏在诸多谜团中难以窥破,魏朝开国之初居然容不下一个妇人,这其中牵扯的事情实在离奇不已,读史的人不能不推寻原因。
身后之事
黄初七年(226),甄氏的儿子魏明帝曹叡即位,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
朝中掌管礼乐祭祀的官员奏请,于是明帝派司空王朗持节以三牲之礼到甄后陵墓祭祀,又专门为她修建寝庙。太和元年四月,明帝下诏在洛阳营建祖庙,施工中从地下挖出一块玉玺。此玉玺一寸九分见方,上面刻有“天子羡思慈亲”六个字。明帝持玺而动情,因而备下牲礼到宗庙祭告。此后明帝又多次梦见母亲,益发增加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于是对诸舅氏按亲疏排出顺序,分别予以任用,赏赐累计达到万两之巨,又擢升甄像为虎贲中郎将。
太和元年(227)三月,曹叡以中山国魏昌县之安城乡一千户追封甄后的父亲甄逸,谥号安城乡敬侯,其孙甄像承袭爵位。
太和四年(230),甄后的母亲敬候夫人张氏病故,太常韩暨上奏说:天子不应当为外祖母服丧。尚书上奏说:“汉代没有为外祖父母制定的礼法。”尚书赵咨等启奏说:“吊唁敬候夫人,需要张帷幕在端门外左边。群臣如上朝一样站位,皇帝带黑介帻和进贤冠,哭十五声。”明帝又数次下诏询问大臣旧礼是怎样的,散骑常侍缪袭以东汉和熹邓太后的父亲新野君以及光武帝刘秀的舅舅恭侯樊宏为例。明帝同意说:“应当依据周礼。”于是明帝披麻戴孝亲自参加了外祖母的葬礼,朝中文武百官全部陪同致祭送葬。同年十一月,明帝感到母亲甄后陵墓的地势过于低矮,便委派甄像以兼职太尉的身份,持皇帝节杖到邺城,祭告土神,改葬甄皇后于朝阳陵。甄像完成使命返朝后,升为散骑常侍。
青龙二年(234)春天,明帝下诏追谥甄后之兄甄俨为安城乡穆侯。夏天,东吴军队进犯扬州,明帝任命甄像为伏波将军,持旌节代他督师出征。战后,又再任命甄像为射声校尉。青龙三年(235)甄像去世,追赠卫将军,改封魏昌县,谥号为魏昌县贞侯。儿子甄畅继承其爵位。又封甄畅的弟弟甄温、甄韡、甄艳皆为列侯。
景初元年(237)夏,朝中掌管礼乐祭祀的官员议定七座宗庙的排列顺序,分别祭祀列祖列宗。冬季,他们又奏请明帝说:现在皇上为文昭皇后修建了寝庙,这正如同周人所建的姜嫄神庙一般。但皇上却没有明确发布诏令,宣布文昭皇后的寝庙永远享受祭祀和保护,这样如果论起甄皇后的功绩和报答生母仁德,皇上您在历史上可是要留下遗憾的。后人不能完全体察到您的一片忠孝之心啊!臣等奏请皇上恩准,文昭皇后的寝庙应该世世代代享受祭祀,和祖宗神庙享受同等的待遇,并由朝廷颁布万世不毁的法令,以弘扬文昭皇后圣明贤德的遗风。”明帝完全赞同这项奏请,于是下诏,宣布文昭皇后的寝庙和另外七座宗庙享受同等祭祀礼仪,并将此规定铭刻于金鼎,藏之于金柜,以传示子孙后代。
明帝对他的舅族格外怀念。甄畅此时年纪尚小,到景初末年(239),明帝便任命他为射声校尉,加散骑常侍官职,还特意为他修了一座豪华气派的大宅第。落成之日,明帝亲自前往验看,并传令在府第后园为母亲甄氏建起一座观庙,这个里巷取名为渭阳里,意在寄托对母亲的思念。“渭阳“出自《诗经·秦风》: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秦康公时为太子,赠送晋文公于渭之阳,念母之不见也,我见舅氏,如母存焉。
正始四年(244)春正月,皇帝曹芳加元服,赏赐群臣。四月,立皇后甄氏,大赦天下。怀甄皇后,是文昭皇后哥哥甄俨的孙女。
人物评价
刘良:此女贵乃不可言。
武宣卞皇后:此真孝妇也。
王朗:伏惟先后恭让著於幽微,至行显於不言,化流邦国,德侔二南,故能膺神灵嘉祥,为大魏世妃。虽夙年登遐,万载之后,永播融烈,后妃之功莫得而尚也。案谥法:‘圣闻周达曰昭。德明有功曰昭。容仪恭美曰昭。’昭者,光明之至,盛久而不昧者也。宜上尊谥曰文昭皇后。
鱼豢:颜色非凡;擅室数岁。
陈寿:魏后妃之家,虽云富贵,未有若衰汉乘非其据,宰割朝政者也。鉴往易轨,於斯为美。追观陈群之议,栈潜之论,适足以为百王之规典,垂宪范乎后叶矣。
张宪:白露下塘蒲,芙蓉秋露湿。不忍生离别,时抱蒹葭泣。
屈大均:九岁解持甄后笔,十三能读谢公书。怀中玉映尤娇小,异日张玄妹不如。
房玄龄:自曹刘内主,位以色登,甄、卫之家,荣非德举。
王沈:后之贤明以礼自持如此。
《六帖》:甄后,面白,泪双垂如玉箸。
邹祗谟:瑰姿艳逸,着雾绡、云縠是何人。但见凌波微步,罗袜自生尘。手托明珠翠羽,向芝田、蘅馆启朱唇。却含辞未吐,明眸转盼,暗识洛灵甄。当日枕遗玉缕,令陈王、耿耿暗销魂。绣出神光离合,浮动素绫纹。想挑鸾彩鸾期近,便绣凤绣虎才分。
卢弼:①盛称甄后在室之孝友,裴注所引各书亦具述后之贤明不妒,乃忽以怨言赐死,前后未免不相应。总之后之归帝,本不以正,其不获令终,固无足怪。宫省事秘,隐奥难窥,开国之初而不能容一妇人,事涉离奇,读史者不能不为之推寻也。
②既知贤女未有不学,何学焉而不知从一而终之义乎?
③曹公屠邺,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将已将去,曹公有“今年破贼正为奴”之语。子桓之久不得立为太子,或亦以是之故;明帝之崩,时年卅六,袁胤曹嗣,深滋疑实,杀母留子,藉以灭口。
④窃谓承祚此文,实为曲笔,读史者逆推年月,证以甄夫人之赐死,魏明之久不得立为嗣,则元仲究为谁氏之子,可不言而喻矣。
董以宁:离合神光,有人分得陈思绣。流风回雪更惊鸿,髣髴还重觏。手把镂金带枕,并明珠、洛川亲授。任人呼作,水上宓妃,宫中甄后。记得当初,袁家新妇啼痕透。此身早是属君王,不被人僝僽。愁到弃捐葱韭。也应同、燃箕泣豆。为他想遍,才下鸳针,何曾轻就。
《庸盒笔记》:魏之文昭甄后,甄后以潜养袁氏之孤,致遭谮害,倦倦故夫,其心可原。
梅挚:酒酣倚栏惜红晖,炳素徘徊萦不飞。魏宫甄后昼方寝,彷佛有人持玉衣。此邑古来无异政,室家疮痏何由庆。
杨慎:甄氏何物,一女子致曹氏父子三人交争之如此?
史梦兰:①玉箸双垂湿绣巾,邺中不似故宫春。含情独绾灵蛇髻,珍重陈王赋洛神。
②为念慈亲宝玺彰,玉衣犹记旧时祥。列侯爵袭平原主,戚里加恩重渭阳。
孔融:融与太祖书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萧旷:玉箸凝腮忆魏宫,朱弦一弄洗清风。明晨追赏应愁寂,沙渚烟销翠羽空。
蒲松龄:始于袁,终于曹,而后注意于公干,仙人不应若是。
蔡东藩:独于甄氏之再适曹丕,却未肯下一曲笔,可褒则褒,可贬则贬;古称妇人从一而终,夫死尚当守节,胡为袁熙未亡,甄氏即背夫改适耶?至若曹丕之霸占人妻,与曹操之妄纳子妇,皆为名教罪人,贬甄氏,正所以贬操丕也。人情孰不贪生而恶死,况属妇人?而迫命改醮者,实由操丕,操丕之不道可知矣。
丕妻甄氏,容既绝世,妖艳绝伦,发尤美观,尝将万缕青丝,挽就云鬓,号灵蛇髻,光泽可鉴。
穆修:万金期胜赏,三月破秾芳。妒忌巫娥雨,摧残洛苑香。怨啼甄后玉,寒出贵妃汤。掩敛无聊极,谁来替断肠。
刘义庆:甄后惠而有色;姿貌绝伦。
文同:素质静相依,清香暖更飞。笑从风外歇,啼向雨中归。江令歌琼树,甄妃梦玉衣。画堂明月地,常此惜芳菲。
魏氏春秋
袁绍被打败之后,曹操的儿子曹丕私自纳甄氏为妻,孔融写信嘲笑曹操说:“武王伐纣,将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因为知道孔融学识渊博,以为是书中没有看过的典故,后来见到他,就询问这件事,孔融回答道:“用现在的事来看,自然就明白了!”
世说新语
魏文昭甄皇后贤惠而美貌,起先是袁熙的妻子,甚为得宠。曹公攻打进邺城后,便令人召见甄氏,左右的人都禀告说:“五官中郎将曹丕已经去了。”曹操说:“今年攻打邺城正是为了她。”
甄后出拜
曹丕为太子时,曾经请诸位文学椽(属官名)宴饮,宾客尽欢,曹丕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客人都低头伏在地上,唯有刘桢不拜,反而平视甄夫人,曹操听说了这件事,便惩罚了刘桢,减去他的死刑发配去做劳力磨石。蒙求中也有“甄后出拜,刘桢平视”的典故。
灵蛇髻
魏宫庭院中有一条绿色的蛇,嘴里不断吐出红珠,像梧子一样大,却从不伤人,每次想伤害这条蛇的时候它就会消失不见。只有每天甄后梳妆时,这条蛇才盘结成如同髻一般的形状出现于她面前,甄后觉得非常奇怪,因此效仿这条蛇盘结的形状梳髻,巧夺天工,所以甄后的发髻样式每天都翻新不同,这种发髻被叫做灵蛇髻,其他宫人纷纷效仿,却不得甄后一二分美丽。
邺中妇人
窦建德曾经发掘邺城中一座古墓,墓中没有别的物品,打开棺材后其中躺有一个妇人,颜色如同活人一样,姿容艳丽,年纪看上去只有二十几岁,穿的衣物也并非现世的形制,没过多久似乎有了气息,窦建德于是将妇人收入军中,三天之后醒来,说:“我是魏文帝的宫人,随甄皇后在邺城,死了之后葬在这里,命中应当再生,但是没有亲属可以申诉,于是在一直待在墓中,不知道如今的年月。”又说甄后被害的前因后果,都了了分明。窦建德非常宠爱她,后来窦建德被太宗所灭,太宗想要纳她,她辞说:“妾在黄壤中幽闭已经有三百年了,若是没有窦公,怎么能再重见天日,现在他死了,我也没法独活。”于是含恨而死,太宗为此感到伤心。[69]
宓妃留枕
唐代李善注引《汉书音义》:宓妃,是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中成为洛水之神。《昭明文选》说:魏东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为妃,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甄后被进谗而赐死后,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归国途经洛水,梦见甄后对他说:“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曹丕),今与君王。”(句中“宓妃”即洛神,代指甄后)说完,就消失不见了,遣人送来一颗宝珠,东阿王悲喜不能自胜。[70]李商隐在《无题》中借此典故咏诗: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个人作品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甄氏著有诗歌《塘上行》一首,属《相和歌·清调曲》。以决绝的笔触抒发了因谗言而与丈夫嫌隙的沉痛,追思昔日欢好。不同于其他闺怨诗的哀愁,整部作品于阴云密布中透露出一种难得的自尊之情,王叡在《炙毂子》中又说名《塘上辛苦行》,评结尾“从君独乐,延年千秋”之语可称绝妙,“于悲恸伤绝中又生沉致之姿,风采殊绝。”[73]明代徐祯卿在《谈艺录》中感慨此诗云:“诗殊不能受瑕,工拙之间,相去无几,顿自绝殊。”这首《塘上行》堪称乐府诗歌的典范,最初编入南朝《玉台新咏》、唐《艺文类聚》等诗集,承传于后世,当代《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中国皇后全传》等著作,都录有此诗。
亲属成员
母家直系
祖先:孔光,孔子第十四世孙,太师孔霸之子。官至大将军、丞相、太傅、太师,封博山侯,追谥简烈侯。
甄邯,官至太保后承,后被王莽拜为大司马,封承新公。
甄丰,奉车都尉,迁光禄勋,少傅左将军,拜大司马,封广阳侯,广新公。
甄寻,侍中,京兆尹。
甄心,拜光禄勋。
父:甄逸,安城乡敬候。
母:张氏,安喜君。
三兄:1、甄豫,早终。2、甄俨,举孝廉,大将军掾、曲梁长。封安城乡穆侯。其妻刘氏,封东乡君。太和四年,改封魏昌侯。3、甄尧,举孝廉。
四姐:甄姜、甄脱、甄道、甄荣
孙辈:甄像,甄逸嫡孙,世袭安城乡侯。任虎贲中郎将,迁散骑常侍,伏波将军,持节太尉,监军,又兼射声校尉。追赠卫将军,封魏昌县,谥贞侯。
甄畅,甄俨之子,射声校尉,加散骑常侍,袭爵魏昌侯。追赠车骑将军,谥恭侯。儿子甄绍袭爵。其余诸子皆封列侯。
甄温、甄韡、甄艳,甄畅的弟弟,皆为列侯。
甄黄,甄皇后从孙,列侯,与明帝已故的爱女平原懿公主曹淑合葬。
甄毅,甄皇后从兄的儿子,列侯,越骑校尉。
甄氏(齐王曹芳皇后),甄后兄长甄俨的孙女。其母封广乐乡君。
曾孙辈:甄德,本是明元皇后从弟,承甄氏姓,封平原侯,袭公主爵。过继甄黄为后。甄德先后娶司马师,司马昭女(即京兆长公主)为妻。魏咸熙初,任镇军大将军,封广安县公。入晋后,加特进,历任宗正、侍中、大鸿胪,死后赠中军大将军,谥恭公。
其他:甄氏(邓哀王妃),甄皇后族中已故女子,曹操聘其为曹冲妻,冥婚合葬。
(列侯为非宗室的异姓臣僚之最高封爵,皆领金印紫绶,有食邑,可领三十亩田地。)
前夫:袁熙
后夫:曹丕
子女:曹叡
东乡公主
孙女:平原懿公主曹淑,早夭,追谥。
齐长公主:朝阳后陵
文献记载
文昭皇后甄氏在史书中即富有传奇色彩、美貌倾城,知书达理。三国时北有甄姬,南有二乔,可见三人在三国鼎立时人们心中的地位。太和四年十一月,其子明帝曹叡派甄氏的侄子甄像持节到甄氏墓前“昭告后土”,十二月迁葬朝阳陵,掘地得玉玺,上刻“天子羡思慈亲”。此外,邺城还有祭祀甄氏的文昭庙。
史料中还记载了一则有关朝阳陵的诡异盗墓事件。这则故事记载于《神异录》中,讲的是隋末起义军将领窦建德盗墓时遇到的一桩奇事。大业七年炀帝征兵讨伐高句丽,窦建德拒绝东征,遂率乡人起事。此事即《新唐书》中所述的“招亡兵及民无产者数百,使安祖率之,入高鸡为盗。”窦建德起事后,在没有资助、粮食的情况下,为了维持义军的日常开销,仿效曹操盗墓掘宝。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竟然盗到了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甄皇后的宫女墓。开棺后发现里面有一个栩栩如生的年轻女子,穿着的衣物和陪葬品都显示出这女子不是当今人。怪的是,窦建德将她带回军中调养了一番,三天后就能说话了,她自称是曹丕皇后的宫女,对于甄皇后生前的事都能问对自如,窦建德收做了房妾,对她十分宠爱。后来李世民听说了这件事,要收她做后宫妃子。她决不依从,表示是窦建德救了她的命,她才有了今天,这份再生之恩不能忘记。后来郁郁不乐,含恨而死,李世民听说后,为她可惜。
唐代《通典·州郡典·邺郡》记载,邺城建有魏武帝,魏文帝,文昭甄后三陵台。北魏,北齐都以邺城为国都。《晋史》说:“石勒与诸位将军商议,想要攻打邺城占领为国都,张宾进言说:‘三台险固,恐怕不好攻打。’于是石勒便进据襄国。”
据《临漳县志》注引《隶续》,北宋哲宗绍圣年间,邺城附近的农民在耕地时,发现了一件镌刻有“文昭皇后识坐版函”八字的文物。版函是古代一种用来盛放诗文或信件的木制盒子,这只版函应当是曹叡追尊其母,改葬时置于陵庙之中的随葬品。晚清时,嘉兴太守林衡的父亲任官时经过临漳,请人将函盖上的八个隶字临摹下来,遂传于世。
甄妃墓
现存甄妃墓位于河南与河北交界的灵芝村,从安阳沿平原路向行,到六寺向西拐入灵安路,穿过安阳县柏庄镇政府所在地辛店集,就是甄妃墓所在地灵芝村。甄妃墓原封土很大,上世纪大跃进时,平整土地,村民取土导致封土面积、高度不断减小,最终形成现在的模样,封土仅存高两米有余,墓室应为穹庐顶砖室,如今墓冢周围还散落很多碎砖,该墓在2009年进行过考古发掘。残余封土上有通向墓室地洞一,但此洞不到半米的深处即被掩埋堵死。封土坑后有清代所建房屋,为当地人祭奠甄妃所用,历史学者徐作生先生20年前曾到甄妃墓实地考察,看到墓前的蒿草长得比人还高,周围残瓦和石柱础遍地皆是,墓上封土已削去大半,露出一个大窟窿,里面残砖交错,砖上满是青苔。
但是如今情况已经大不相同。根据乾隆版《彰德府志》记载,魏武帝陵与甄皇后朝阳陵同在灵芝村,因此,随着与朝阳陵相距不过十公里的曹操高陵被发现,现朝阳陵已随之成为了当地一处小有名气的名胜古迹,灵芝村村民为其修缮整顿门楼。
不过,近来也有学者认为,灵芝村的甄妃墓位于漳河的中下游,地下水位偏高,而且容易受到洪涝灾害侵蚀,应该是“四年十一月,以后旧陵庳下,使像兼太尉,持节诣邺,昭告后土。”中提到的“初陵”。对于朝阳陵的确切位置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才能够定论。
争议
在很多日本游戏如《真三国无双》里甄氏多以“甄姫”的名号出现,姫在日本有千金闺秀等意思。受此类游戏影响,很多人也开始误称甄氏为甄姬了。
不过在汉语中这种用法并不妥当。《史记·齐世家》对姬的解释是。“(皇帝)众妾之总称。此名之不正者。”姬多指没有正式名分的贱妾,比如曹丕徐姬,苏姬等,这点显然不适用甄氏。从史书来看,甄氏理应被称呼为为甄皇后,甄夫人,甄氏等,称呼甄氏为甄姬却是实实在在的谬误。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甄氏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当。初期嫁与袁绍次子袁熙,袁熙带兵出外征战,留下甄氏独身照顾婆婆,袁氏败亡后,曹操之子曹丕见其美艳动人,便纳为己有。黄初年间,魏文帝曹丕登基后,郭贵妃以巫蛊之术陷害甄氏。文帝曹丕大怒,将甄氏赐死。
在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中,有《甄后》篇,甄氏死后登入仙籍,偶然犯了罪,于是下凡以身报答刘桢的后身刘仲堪。当年刘桢因为她而遭到惩罚。甄氏离开后,刘仲堪思念美人成疾,于是甄氏派当初铜雀台姬妾与他成亲。
在《唐代传奇》中,有《萧旷》篇,隐士萧况在洛水边遇到甄氏,甄氏言因为倾慕陈思王才华因此被魏文帝赐死。萧旷与甄后和弹琴曲,甄后离开前赠给他明珠和翠羽,其后不知所踪。
诗歌形象
萧旷《玉箸凝腮忆魏宫》 梅挚《和王益新繁县东湖瑞莲歌》 黄彦平《二妃庙》穆修《雨中牡丹》 张宪《塘上行拟甄后》 屈大均《题张子册》董以宁《为王阮亭题余氏绣洛神图》 郑善夫《漫吟三首》 李商隐《涉洛川》王彦泓《予怀·其二》 杨慎《鹣鲽歌》陈子升《丹青引为朱二文晖题真》樊增祥《高阳台·题马湘兰画》 宁调元《忆秦娥·月何极》 程滨《临江仙》祝舒根《贺陈毓瑞周年花甲四首》 孔凡章《芳华曲》 萧纲《艳歌篇》李商隐《判春》 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二》 王诚《魏太和铜熨斗歌沈西雍太守》徐石麒《汉宫春·其三》 叶封《洛水怀古》 姚华《并蒂芙蓉·赠玉霜》樊增祥《尉迟杯·咏水仙》 王諲《后庭怨》 李贺《宫娃歌》刘克庄《杂题·十五》 张吉《和双溪杭佥宪谒曹娥庙留题》 丘逢甲《无题》钱谦益《晦日鸳鸯湖舟中作》 文同《和梨花》 方一夔《甄夫人杨贵妃》王世贞《古乐府杂题二十绝》 薛始亨《独不见》 雅琥《洛神》高启《十宫词·魏宫》 许雷地《拂床》 李白《感兴六首》
影视形象
年份 影视类型 剧名 饰演者
1955 京剧 《洛神》 梅兰芳
1957 粤剧 《洛神》 芳艳芬
1966 电影 《洛神》 方巧玉
1975 电视剧 《民间传奇》 苗金凤
1983 歌仔戏 《洛神》 司马玉娇
1985 电视剧 《洛神赋》 李静莉
1987 歌仔戏 《金缕歌》 叶青
1989 电视剧 《七世姻缘之洛神赋》 邱于庭
1994 电视剧 《三国演义》 史兰芽
1994 歌仔戏 《新洛神》 冯宝宝
1996 越剧 《曹植与甄洛》 单仰萍
1999 电视剧 《曹操》 戴云霞
2002 电视剧 《洛神》 蔡少芬
2002 电视剧 《洛神》 潘雨辰
2010 舞剧 《水月洛神》 唐诗逸
2013 电视剧 《新洛神》 李依晓
2017 电视剧 《终极三国》 郑丞丞
2017 电视剧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张芷溪
2018 电视剧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 汪小敏
中国为啥叫中国?若是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20 10:10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作......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9科技管理研究所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必须要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sān huáng......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21 18:18:19科技管理研究所“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
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6 16:16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华文明五千年:兴于炎黄,成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
万里长城十三关,甘肃占三关!终于收集齐了?快看看!政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2022-08-09 10:10科技管理研究所“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
一段风姓是万姓之祖之传说,最终演变出上古八大姓和中华姓氏之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7 15:16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一、传......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么汉朝之前叫什么?名字有点霸气!2022-10-19 18:5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秦时明月汉时......
中国历史上灭于外族和灭于自身的代表王朝:西晋宋和秦汉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6 14:45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中国历史上的古籍整理工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5 00:33科技管理研究所发表于北京【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古籍,古代书......
中国史学开山鼻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文学大家——司马迁与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李陵(西汉历史人物)
05-06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
04-10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朝代、皇帝)盘点中国历史上五个令人无比痛心的朝代!(全文)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是什么下场?
08-17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权机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之一)全文介绍
03-17我国历史上的十大盛世分别是哪十个盛世?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事。
08-19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全文介绍
02-25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汉族,汉初楚国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04-25卫国(中国先秦时期诸侯国,周朝诸候之卫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全文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