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4 13:25 来源: 编辑:admin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六大乱世,每一个都堪称乱世之最2022-07-24 12:58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有周秦汉唐宋元明清,除此之外,都是乱世,尤其是大一统王朝灭亡后和新朝建立...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六大乱世,每一个都堪称乱世之最
2022-07-24 12:58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有周秦汉唐宋元明清,除此之外,都是乱世,尤其是大一统王朝灭亡后和新朝建立之间的这段时期,堪称乱世之最。
来盘点一下历史上的六大乱世。
1.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严格来说并不算乱世,因为周朝本身就是分封制,这个时期还是属于周朝,各诸侯国属于周王朝的天下体系中,奉周天子为共主,只是礼崩乐坏之后,各诸侯国之间战乱不断,算是周朝的内乱。
时间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其中,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为春秋,这一时期主要是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大国吞并小国,大国与大国之间的争霸,如果再精略一些的话就是晋楚争霸,齐秦各自发展为东西强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这一时期主要是战国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小国合纵,大国连横,最终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礼崩乐坏指的周王室和各诸侯国之内,都发生了不遵从周礼的事件。标志事件有公元前707年,郑庄公和周桓王的繻葛之战,周天子被诸侯国射中肩膀,周王室威严扫地,礼崩乐坏的头是郑庄公开的。从此以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各诸侯国内,也发生着礼崩乐坏的事情,卿大夫弑杀国君,大夫的家臣杀卿大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又逐渐变成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礼崩乐坏最高峰是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和公元前379年田氏代齐。
秦国在战国七雄中逐渐发展成强国,最终灭六国,统一全国。
2.秦末:项羽大封诸侯王和楚汉争霸
秦朝建立后仅仅维持了14年,在公元前207年就被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历史再次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分裂状态,项羽是秦末起义中最大的一支,项羽重新分封诸侯王,一口气封了18个诸侯王,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后来,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最终胜出者是刘邦,从秦朝灭亡到汉朝建立,这一时期的乱世持续时间较短,只有短短的5年时间,充分说明了统一是大势所趋。
3.汉末:三国魏晋南北朝
汉朝灭亡后,中国历史陷入了长达四百年南北分裂的动荡割据的乱世局面。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四起,在各军阀割据的势力中,最终曹操、刘备、孙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维持了一定程度上的统一。
公元280年,三国归于西晋。
公元291年-306年,西晋发生了八王之乱,导致北方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占据北方,形成割据势力,最终西晋在公元316年灭亡,北方开始了十六国时期,南方则建立了东晋王朝。
在北方的十六国中,前秦于公元376年统一北方,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后,前秦灭亡,北方再次陷入分裂。
十六国后期,北魏逐渐强大起来,于公元439年再次统一北方,开始了历史上的北朝时期,北朝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其中,东魏和西魏是公元534年北魏分裂而来,北齐和北周则是从东魏和西魏禅位而来。
南方的东晋王朝在公元420年被刘裕所灭,南方则进入了南朝时期,南朝又分宋齐梁陈。
公元581年,北周权臣杨坚接受北周禅位,建立了隋朝,公元589年,杨坚灭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陈朝,经历了将近四百年的乱世,终于重新回归了大一统王朝。
4.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和秦朝何其相似,结束了几百年的乱世,刚刚建立起大一统王朝,第二代皇帝就成了亡国之君。
隋朝在隋炀帝杨广统治期间,横征暴敛,最终酿成了隋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割据势力多则十几个,号称十八路诸侯。
公元618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隋朝灭亡,同年,李渊建立唐朝,在隋末的割据势力中,李渊胜出了,从618年至628年,唐朝最终完成了全国统一。
5.唐末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经历了几十年的乱世,从公元907年-979年这一段时间称为五代十国。
公元907年,藩镇将领朱温篡唐,建立了后梁,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
在五代之外,又有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十个割据国家。
公元960年,后周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宋朝建立后,消灭了南方的割据势力,但并没有统一全国,而是和北方的辽国形成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后来又有西夏、金朝、蒙古的崛起。
6.民国:军阀割据
元朝之后就再也没有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了,明清两朝的建立都很快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任务。
清朝灭亡后,袁世凯窃夺了革命的果实,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北洋势力随即分裂为直、皖两系,张作霖领导的东北奉系也自成一家。三系矛盾日益激化,直皖战争、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北伐战争等大战接踵而至,较小规模的军阀混战更是数不胜数,最终在北伐战争中归于统一。
附一:
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中国贡献
2022-07-24 17:44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中国贡献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王巍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经过参加工程的20多个学科的400多位学者共同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果。
记者: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研究项目,意义重大而深远,目前正在开展哪些工作?
王巍: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是对我们400多位直接参加工程研究的学者二十年辛勤努力给予的充分肯定,令我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
我们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建议把探源工程的年代范围从距今5500年向前延伸到距今8000年,下限从距今3500年延伸到距今2800年(也就是西周晚期),空间范围在继续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框架下,把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地区都吸收进来;加强文明研究相关理论阐释,加强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比较研究,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途径、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文明演进道路与特质、中华文明基因的内涵和形成过程等重大问题。
与此同时,也要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要在国际上发出我们的声音,推介我们的方案,争取世界文明研究的话语权;我们还要与宣传和文旅部门加强合作,以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形式,介绍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将近几年新发现的距今5500年到3500年的重要遗址纳入工程中,加强理论阐释力度
记者: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至今已历时20年,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请您介绍一下探源工程的实施情况。
王巍:要想搞清中华文明起源、形成的历史,实证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非常重要的就是要依靠考古发掘获得的新资料来研究和证实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过程。因此,“夏商周断代工程”告一段落后,参加工程的学者们建议,继续“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启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人文科学重大问题的机制,开展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历史脉络的研究。2001年底,“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立项。
2002年春,国家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进行研究。迄今为止,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分为预备性研究和第一、二、三、四、五阶段。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备性研究最大的收获是,初步摸索出一套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为正式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开展“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区文明形态研究”。这一时间段是龙山时代晚期到商朝初年。主要探讨中原地区这一时期的环境背景和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及其在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各个都邑性遗址的年代、中原地区文明形成期的聚落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结构、中原地区早期文明形态等问题。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二阶段把研究的时间范围扩展到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500年,空间范围从黄河中游扩展至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主要研究该时间段中各个地区都邑和区域中心性遗址及其所属考古学文化的年代、环境变化、经济技术发展状况和社会结构变化。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阶段研究的时间范围依然是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500年,重点研究课题包括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考古学文化年代谱系的完善和各地文明化进程中重大事件的年代学研究,各地区环境变化与文明演进的关系研究,各地区技术和生业的发展以及铜、玉、盐等重要资源与文明形成的关系研究,都邑性聚落和各个区域中心性聚落反映的社会结构研究,文明形成过程中精神文化的发展状况研究,中华文明形成和早期发展的整体性研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四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对第三阶段设置的年代、环境、生业、都邑和聚落反映的社会结构以及整合研究等几大课题继续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第四阶段结项报告。
目前正处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这一阶段仍然延续探源工程前四阶段的方针和技术路线,将近几年新发现的距今5500年到3500年的重要遗址纳入工程中,并加强了理论阐释方面的力度。
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记者: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到现阶段,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王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围绕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期间的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都邑性遗址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大约20个中心性遗址实施重点发掘,并对这些遗址周边的聚落群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经过20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是冲破“文明三要素”(也就是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作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桎梏,根据中国的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的特点,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这个中国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三条标准: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以国家的出现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按照这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从距今5100年前开始,长江下游等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出现早期国家,跨入了文明社会。以翔实的考古材料和多学科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
二是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分四个时间段来看。先是在距今5500年前,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等地社会分化加剧。在社会上层之间,形成密切交流,形成了对龙的崇拜、以玉为贵的理念,以及以某几类珍贵物品彰显持有者尊贵身份的礼制。各个区域文明之间形成了“早期中华文化圈”,为后来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历史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到了距今4500年前,通过与域外其他文明之间交流互动,从西亚地区接受了小麦、黄牛、绵羊、冶金术等先进的文化因素,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与此同时,原产于我国华北地区的粟黍栽培以及养蚕缫丝技术也向西传播。交流互鉴确实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后来到了距今4300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盛极一时的区域文明相对衰落,中原地区持续崛起,在此起彼伏的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原地区的势力集团在与其他区域文明的力量对比中逐渐占据优势。在汇聚吸收各地先进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政治、经济、文化持续发展,为下一阶段进入王朝文明奠定了基础。又到了距今4300年前,夏王朝在中原地区建立。开启了中原王朝引领的中华文明进程新格局。经过大约200年的发展,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现了同时期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都邑300万平方米,形成择中建都的都城选址、择中立宫和中轴线的宫室布局理念,形成以范铸法铸造青铜容器的工艺技术,形成以青铜容器、玉礼器以及铃和磬、鼓等乐器构成的礼乐制度。
上述这些发明创造构成了前所未有的王朝气象,很多文明因素被紧接其后的商王朝所继承。从二里头文化的存续时间、分布地域、都城规模、一系列发明创造以及对其后的商王朝产生强烈影响,证明夏王朝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历史真实。夏王朝创造的礼器及其蕴含的价值观念向四方辐射,辐射的范围东抵海岱(山东地区),西至甘青,南到华南,北到内蒙古河套地区,形成范围广大的中华文化影响圈。由此开始,中华文明从距今5500年到4000年期间的各区域文明各自发展,交流共进,转变为中原王朝引领发展的一体化新进程。
三是对中华文明演进的环境背景、发展动力、内在机制、特质等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再现各地区文明演进过程以及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阐明了由多元起源到中原王朝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引领者的一体化历史趋势(多元一体);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怎么理解这一重要论述?
王巍: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理解何谓“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
提出文明定义的中国方案。关于文明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存在诸多分歧。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提出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形成了阶级、王权和国家。
提出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国际学术界曾依据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特征,概括出“文字、冶金术和城市”为文明社会的标准,称之为“文明三要素”。
但是,通过对世界其他原生文明的研究可知,世界几大原生文明并非都符合这“三要素”,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没有冶金术,南美洲的印加文明未使用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印章上的图案也未被认可为文字。随着世界各地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的进展,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世界各地可以有符合自己古代社会发展特色的文明形成标准。
所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冲破了文明“三要素”桎梏,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
中国方案也适合其他原生文明。不同文明虽然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各有特色,但在出现王权和国家这一制度文明方面是共同的,只是各地彰显王权的方式和国家形态各不相同。在中国,彰显方式如精美的玉礼器、青铜礼器、规模巨大的土木宫殿、模仿地上建筑的墓葬等;在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则用黄金、宝石、宏伟的石砌神庙、金字塔和大型墓室来表现。
所以说,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附二:
昔日战国七雄的都城,现在都成了什么样子?楚国都城已沦为乡镇
2022-07-24 09:1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提起春秋战国时期,不少人都很难分清两者的界限究竟在什么地方。
既然同样以周天子为正统,那为何会划分出两个不同的“年号”呢?
其原因就在于三家分晋以后,春秋逐渐演变为战国,而战国时期的战争模式以及社会发展模式,都和春秋时期有很大的不同。人们以此来纪念曾经,既有春秋的礼仪,也有战国的残酷。
那么上承春秋乱世、中续百家争鸣,最终走向大秦帝国的战国七雄,其都城现如今都变成什么样子了呢?历时两千多年,人们是否还能够从中找到以往的人文轨迹?
在了解问题的答案以前,我们最好还是先了解战国的基本情况究竟是什么样子,避免弄清楚答案,也只是舍本逐末而已。
战国:和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其他纷乱年限不同,战国这一名称,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人使用,只不过当时仅仅只是指参加连年战争的强国。
早在战国初期,群雄并起,天下共二十多国,虽然依旧以周天子为主,但真正将周天子放在心上的国家,几乎没有几个。原因很简单,周朝宗室的实力以及影响力,完全无法和其他诸侯国相提并论。
等到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国从晋国分化出来以后,战国七雄的局面就正式形成,东周共主周威烈王对此虽然十分不满,但也没有任何能力可以阻止。
自此,不同国家之间连年征战,几乎就没怎么停歇过。后代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在当时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他们究竟如何做到在战争的同时,维持国家发展?
思来想去以后,最终只有一个结论:彼时的战争成本并不高。
虽说同样是动辄几万到几十万大军的争斗,但实际战斗成本并没有后世那样巨大。
也正因如此,各个国家心怀鬼胎,相互攻击。终于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以后,逐渐确定了七国中较为强大的秦、楚、赵、齐,以及较为弱小的韩、魏、燕。
等到后来每一个国家内部又发生不同的社会变革以后,相互之间的国力再次出现变化。
当然,要说所有变革中最成功的一次变革,相信所有人都会联想到秦国商鞅变法。
尽管商鞅个人最终因触犯了旧贵族集团的利益,被车裂处死,但变法已经深入人心。守旧的秦国贵族们,再也无法阻挡秦国日益强大的步伐。
后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以韩、赵、魏、楚、燕、齐的顺序将六国一一覆灭,彻底终结持续时间长达数百年的战国时代。不仅如此,他还用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方式,让天下一统四个字深入人心。
从那以后,无论后世中原各朝代怎样征伐,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要是没有将中原统一,甚至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秦国国都:
至于战国七雄国度的后续变化,我们可以从秦国开始说起。
秦之咸阳,自春秋时期就十分活跃。尽管彼时的秦国实力十分微弱,但也正是因为地理上的优势,临近的国家始终没有对咸阳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此后的时间里面,秦国也一直以咸阳为国家中心,不断向外辐射自己的影响力,接受来自所有国家的人才,不断壮大自身。
而现如今的咸阳就位于陕西省咸阳市,面积约95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450万。
虽然按照实际划分来看,咸阳仅仅属于一个三线城市,但在我国西部所有省份之中,也算是一个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地级市。
不仅如此,咸阳能够从两千多年前一直延续到今天,并一直没有更改过城市名称,其生命力可见一斑。
楚国国都:
其次则是楚国国都,这个国家和秦国一样,同样属于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
在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之中,楚国曾给秦国带来极大的麻烦,楚将项燕更是让秦国二十万大军饮恨败北。
等到秦国统一六国以后,还流传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足以证明楚国的生命力,在战国七雄之中算是十分顽强的一个。
那么楚国的都城现如今又在何处呢?史学家们众说纷纭,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
其根本原因在于秦国给出压力以前,楚国都城一直都在郢城,但秦国出兵攻打楚国以后,楚王就被迫迁都于陈地和寿春两地。
我们以郢城为国都来看的话,这里其实就是现如今的湖北省荆州市。经过两千多年风吹雨打,以往的国都也早已沦为了乡镇。
赵国国都:
作为战国七雄中较为“年轻”的国家,赵国和韩国、魏国三分晋国以后,就占据了晋国较强的一部分实力。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显示,因为不同时代的不同发展需求,赵国曾将国都设立在晋阳、中牟以及邯郸这三个城市之中。不过要说以国都身份存在最后的城市,那还得是“邯郸学步”中的邯郸为主。
时至今日,邯郸也就是河北省邯郸市,虽然同样作为地级市,但邯郸的发展却远远超过了秦国咸阳。无论面积、人口还是地区生产总值,也都不是咸阳可以比较。
不过比起地域发展来看,人们更加关心的还是邯郸出美女这件事情。相较于秦国咸阳而言,邯郸仅此一点,知名程度就远远超过对方。
魏国国都:
与赵国同时形成的魏国,国都则以安邑为主。尽管个体实力和赵国相比,似乎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但魏国却是七国中最先开启变法的国家。
后续商鞅变法成功,也正是在魏国变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这才让秦国有鲸吞天下的实力。否则就秦国的实际发展状况来说,显然无法以一己之力,战胜中原六国。
值得一提的是,魏国变法虽然没有让魏国也像秦国一样取得巨大成功,但也让魏国在战国初期无比强大。若不是后续的魏王们逐渐懈怠,魏国的发展必定会更上一层楼。
至于现如今安邑究竟在什么地方?其实也就是山西省运城市的夏县。和秦、赵两国的国度相比,实际发展显然已经不在同一个层次。
韩国国度:
晋国的最后一个分化国,韩国国都位于阳翟。
在战国七雄之中,韩国的发展一直都比较普通。尤其是和赵、魏两个国家相比,韩国一直属于是受欺负的一个国家。
因为彼此之间十分了解,魏国以及赵国一直都想尽各种办法侵占韩国的资源和土地。好在赵、魏两国也需要相互牵制,这才让韩国有了发展的契机。
等到魏国变法,韩国紧跟时事,及时学习以后,韩国的国力也逐渐提升,并吞并了春秋时期颇有威名的郑国。这让韩国成为战国时期,少数能够灭掉一整个强国的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阳翟也就是河南省禹州市,由许昌代管。
史学家们能够从蛛丝马迹中找到阳翟的“后世”,也算是十分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齐国:
时至战国后期,真正有机会能够和秦国相提并论的国家唯有齐国,彼时齐国和秦国一直被人们成为东齐西秦。
只可惜和秦国武力影响周边国家不同,齐国更出名的地方在于自身的文化、礼乐发展,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苏秦合纵之时,齐国因个人私利,发动对宋国的战争,这也让另外五国调转枪头对齐国发动进攻。
最大的敌人还没有解决,自己倒是先打起来,难怪秦始皇最终能够顺利完成鲸吞天下的伟业。
有关齐国的国都,现如今往往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是认为齐国国都营丘,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营丘村。其二则是认为在现如今的山东临淄,两种说法各有“证据”,谁也说服不了谁。
燕国国都:
最后就是燕国国都,和其他国家不同,燕国国都绝对算得上是历史发展最悠久的一个国度。
早在周武王灭商以后,燕王召公爽就受封于蓟地。虽说春秋时期,燕国一直都表现得十分低调,但战国时期到来,燕国凭借两次击败齐国的亮眼战绩,成功跻身于战国七雄之中。
除此以外,燕将乐毅的故事,相信现如今早已家喻户晓。
那么燕国的国都又在什么地方呢?答案就是现如今的北京。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考古学家们对北京周边进行考古挖掘的时候就发现,战国时期燕国文物的遗迹数不胜数。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当初不显山不露水的燕国国都,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以后,才真正成了大佬级别的城市。其他“国家”的国都和北京相比,差距也远超常人想象。
结语:
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以后,谁也不知道各个国家都会有怎样的发展。时间最终改变了一切,但也给后人留下了纪念前人的机会。
在此,我们以山川为酒,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温柔。毕竟世界四大古国的魅力,其他国家很难理解。
人间无不灭之城,但绝对有可不灭之记忆。后人更应以史为鉴,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为啥叫中国?若是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20 10:10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作......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9科技管理研究所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必须要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sān huáng......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21 18:18:19科技管理研究所“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
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6 16:16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华文明五千年:兴于炎黄,成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
万里长城十三关,甘肃占三关!终于收集齐了?快看看!政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2022-08-09 10:10科技管理研究所“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
一段风姓是万姓之祖之传说,最终演变出上古八大姓和中华姓氏之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7 15:16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一、传......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么汉朝之前叫什么?名字有点霸气!2022-10-19 18:5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秦时明月汉时......
中国历史上灭于外族和灭于自身的代表王朝:西晋宋和秦汉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6 14:45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中国历史上的古籍整理工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5 00:33科技管理研究所发表于北京【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古籍,古代书......
中国史学开山鼻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文学大家——司马迁与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李陵(西汉历史人物)
05-06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
04-10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朝代、皇帝)盘点中国历史上五个令人无比痛心的朝代!(全文)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是什么下场?
08-17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权机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之一)全文介绍
03-17我国历史上的十大盛世分别是哪十个盛世?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事。
08-19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全文介绍
02-25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汉族,汉初楚国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04-25卫国(中国先秦时期诸侯国,周朝诸候之卫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全文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