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2 17:18 来源: 编辑:admin
中国神话传说难道只是神话传说?例如华胥、伏羲、女娲、大禹等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7-02科技管理研究所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人类开始崇父系祖先,社会上诞生了大量氏族农业的产生使母...
中国神话传说难道只是神话传说?例如华胥、伏羲、女娲、大禹等等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7-02科技管理研究所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人类开始崇父系祖先,社会上诞生了大量氏族农业的产生使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再加上类似国家具有政权性质的部落及其首领的出现,许多远古时期的名人横空出世仰韶后期到龙山时代时,中国最古的政权开始出现,但是他们却多以神话传说的方式呈现。
有了世界才能出现人类社会,按照中国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当是排在第一,与之对应的则是盘古氏。盘古的记载,据说最早出现在周朝时《六韬》的“大明”篇,但是该篇已经失传。不过至少其故事三国以前就存在了,三国时吴国徐整创作的《三五历记》便有记载,此书现在也已失传,好在唐代编撰官修“百科全书”《艺文类聚》时曾引用过盘古。后来各种书籍又不断完善,盘古的故事性不断增强。
据称天地最初是一个“鸡蛋”,慢慢孵化出一个“小人儿”,这人就是盘古氏。盘古氏和鸡蛋每天都生长,直到一天鸡蛋和盘古足够大,大家都觉得很无聊,都不长了。
盘古和鸡蛋就这样对峙了,好像谁也不服谁。
盘古好无聊,火气也大。
漆黑中他摸到一把斧子,劈开了鸡蛋。
鸡蛋的轻物质上浮,重物质下沉,分别形成天和地。
但是天地形成之初还在反抗,每天都在变厚总想吸在一起,盘古就每天长,直到一天天地服软了,它们彻底分开,盘古也不长了。
好累啊,盘古累死了。
盘古这人还真伟大,完全把自己献给了世界,他呼出的气变成云风云,左右眼分别化为日、月,四肢成为高山,血液成为江河,肌肉成为田土,皮毛为草木,牙齿骨骼成为金属,精髓变成珠玉,化育万物,可笑的是身上的虱子之类的寄生虫变成了人类。
另有说法称开天辟地的是盘古兄妹,后来两人结为夫妻生下芸芸众生。
而也有说法称,是女娲氏用泥土造出了人类。最开始她是亲自捏的,后来累得腰酸背痛实在忙不过来,就用绳子沾点泥浆一甩,一下就能造很多人,效率很高。那些她亲自捏的成为富人,绳子甩出来的是穷人(《风俗通义》)。而后来又称她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等等,初七造人(《太平御览》),《圣经》中上帝造人的故事与此如出一辙。
天地开辟有了人类后,有三位像神仙一般的“得道高人”先后做了首领,分别是天皇、地皇、人皇(又称泰皇),合计在位三十来万年(《帝王世纪》)。
之后又出现了许多帝王人物,但是那时不论是帝王还是普通老百姓,生活质量都比较低,茹毛饮血、树叶遮身、穴居洞卧、无医无药、不讲婚姻、民智未开。
直到有巢氏、缁衣氏、燧人氏发明房屋、布帛衣服和生火技术,人们才住上房子、穿上衣裳、不再吃腥膻的生食。
燧人氏不仅仅发明生火,还发明了结绳记事,让懵懂的人们能够记录一些重要的事。一说他的儿女分别是伏羲氏和女娲氏,一说一个叫华胥氏的女性生下两人。伏羲和女娲分别是燧人氏和华胥氏的后代,燧人和华胥却并非夫妻。
据说华胥氏风姓,踩到了雷神的脚印有感而孕生下伏羲,因此伏羲也为风姓,又说伏羲氏是“因风而生”所以姓风。当然作为妹妹女娲氏也是风姓。
伏羲称呼不止一个,还有宓羲、庖牺等,另一个重要的名字是太昊,合称太昊伏羲氏,也有说太昊和伏羲是不同的人。
伏羲氏制定嫁娶礼仪,创造书契替代结绳记事,遍尝百草寻找能排解病痛的药,还发明渔网、针砭技术,当然最著名的是观天象地,以自己以及身边事物为基准发现普遍的发展规律,又遇见龙马自黄河水中驮出一幅图,并以之推演出“八卦”,后发展为“易”。
据说女娲在位时天突然塌了,危及她造的或生的人,为了拯救自己的子孙,女娲历经千辛万苦把天补上了。
伏羲与妹妹女娲继燧人氏为君王,两人结合为夫妻成为我们的老祖先(《帝王世纪》《三皇本纪》《独异志》),这里女娲不是“造”人而是“生”人了。还讲伏羲或者女娲或者两人一起建立了男女之间的婚姻制度(《风俗通义》)。
女性大帝除了华胥、女娲外还有西王母,西王母后来演化为民间宗教中的王母娘娘,与玉皇大帝一起管理天界。王母娘娘有个七个女儿,其中老七也就是七仙女与凡人董永相爱了,虽然违反了天条,但是最终是一个温馨的结局,玉皇大帝深受爱情的感动,让他们成亲。但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女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因私奔凡间的牛郎,天帝和王母娘娘大怒,活生生分开了他们,最后只许两人每年见一面,见面的那一夜就是七夕节。
神话传说中还有个玄女,到了宗教中叫九天玄女而且成为了王母娘娘的徒弟。她是一个奇女子,深谙兵法,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及小说中多次下凡传授兵法,比如她曾帮助过黄帝、关羽、薛仁贵、宋江、刘伯温等人。
后来炎帝神农氏又成为“天子”,也有说炎帝和神农氏是不同的人。继伏羲之后,炎帝也尝百草,发明中药。
炎帝有个小女儿,有一次去东海不慎溺水而亡。她化作一只叫精卫的鸟,不断衔树枝、石块丢进大海意欲将大海填平。
再后来,黄帝和蚩尤崛起。炎帝、蚩尤、黄帝之间的关系非常迷离复杂,有说蚩尤是炎帝的后代,有说是炎帝之臣,有说是黄帝之子,还有说炎帝、黄帝是兄弟俩。
蚩尤铜头铁臂,战力冲顶,有兄弟八十一人,非常强大,竟然驱逐了炎帝。炎帝打不过他,只好找黄帝帮忙。但是忙不是白帮的,黄帝趁机夺了炎帝的权。蚩尤当然不服,于是黄帝和蚩尤开战。蚩尤能够呼唤迷雾和风雨,黄帝也不是他对手,后来玄女下凡教授黄帝兵法,上天也派出应龙、天女旱魃助战,旱魃止住风雨,应龙干掉蚩尤,黄帝统一中原。
黄帝史官仓颉根据鸟兽的形状印记造字,造成之后天雨粟、鬼夜哭。
黄帝当权后有一个人很不服气,与黄帝相争,被黄帝砍掉脑袋,他却依然不服,没头的他以双乳为眼,以肚脐眼为口,继续舞动手中的武器不肯服输,此人被称作“刑天”。
刑天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一个“被砍掉(刑)头(相当于身体的天)”的人;一种是为了复仇甚至可以“杀戮上天”,表达了一种不服命运、誓死抗争的气概。
黄帝死后其儿子少昊、孙子颛顼、重孙子帝喾、四世孙尧帝、八世孙舜帝又分别成为帝王。
据说少昊继承太昊之德也名为昊,因有了太昊便称作少昊,也有说少昊不是黄帝儿子。还有说炎帝曾让蚩尤与少昊接触,正是这个决定让炎帝养虎遗患,蚩尤日后才驱逐炎帝。
还说颛顼在位时,共工氏与颛顼争当老大,练过铁头功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倒向西北,地倾向东南,所以星辰滑落西北,河水流向东南。(《列子·汤问》)
共工有孩子叫后土,逐渐演变为女性且成为中国的土地神称后土娘娘,后土孙子就是夸父。夸父是巨人族,他不自量力,见到太阳就去追赶,结果又渴又累,喝干了黄河、渭河的水还没解渴,又去喝其他大河的水,但是还没走到,就半路渴死累死了。另外还称,应龙除掉蚩尤后,又杀死了夸父。
共工被尊为水官,在神话中为水神,又称是帝喾命火神祝融氏征缴他,但是祝融“征之不尽”反被帝喾定罪诛杀。又说祝融打败共工,共工羞愧不堪才发怒“触不周山”的。又有称祝融是颛顼后裔,共工是祝融的后裔(《山海经》),更是扑朔迷离。而女娲补天的故事正好与之续上,最初女娲就是补天,没提为何补天,后来称就是共工撞山导致天塌地陷,女娲才开始炼石补天。(《论衡·谈天篇》《史记·补三皇本纪》)其中有块没用的石头被丢弃了,它在《红楼梦》中幻化出贾宝玉,《西游记》中蹦出猴子的那块石头说不定也是她剩余下的。
据说太阳其实就是三足鸟或者乌鸦,还说天上太阳是十兄弟,住在东方若木树上,每天轮流值班。又说十日和十二月都是帝俊的孩子。尧帝时的一天十兄弟玩嗨了一起出去了,“十日并出”都把人们晒出油了。大羿是一名神箭手,尧帝赐给他彤弓,大羿嗖嗖嗖射下去九个(《山海经》)。西王母赐给羿不死神药,却被他老婆嫦娥一人偷吃了,然后飞到月宫成为蟾蜍(《淮南子》)。蟾蜍就是俗称的癞蛤蟆,不过当时的癞蛤蟆并不是想吃天鹅肉的小丑,反而是人们的崇拜对象,而且在中药界全身是宝。不过后来善良的人们又让她恢复人身,而且是绝代美女,因为太漂亮,好色的天蓬元帅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犯了天条被贬下界成为猪八戒。
尧帝将帝位禅让给舜帝,舜帝又禅让给大禹。舜帝和大禹时期最大的事件是大洪水,大禹佐助舜帝治理洪水,并收服不肯听话的其他部落,而洛河中的乌龟又背负洛书指点迷津,大禹因此治水成功。这时共工又出现了,估计共工最终是被舜帝、大禹消灭了(《山海经》《国语》《孟子》),此后共工就没再出现了。如此看来,共工氏从女娲时代一直活到了夏朝前期。
此外,有很多帝王将相或者名人散见于各种古籍,比如豨韦氏、知生氏、容成氏、大庭氏、朱襄氏、葛天氏、无怀氏等等。东汉班固写《汉书》,将古代的名人进行过罗列。宋朝罗泌的著作《路史》几乎将古代流传下来的名人一网打尽,并辨析、考证、总结。
上述神话传说的特点是以男性为主角、时间跨度长、人物关系谱及时间、空间不明甚至颠倒混乱,光怪陆离的程度令人惊愕。然而如果结合科学、考古、历史及事物发展规律来看,又会发现很多合理因素。
(一)传说燧人氏让人们随时吃上熟食,伏羲氏教给人们做饭,缁衣氏教人们做衣服。
70-20万年前的北京人已经学会了保存火种,后来人类更是学会了生火;我国考古发现了约2.5万年前的骨针,这正是反映了衣服制作技术的日趋成熟;人们从住山洞土洞变为半地穴式房屋、干栏式房屋以及平地房屋,也有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
古人认为燧人氏、缁衣氏、有巢氏教给人们生火、做饭、制衣、造房,正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对人类非常重要的东西起初是不存在的,而是发展出来的。也有人称,燧人等被尊称为古代的神人,为燧人神祇、有巢神祇、缁衣神祇,产生了氏后,也称某氏。
这反映了古人对那些伟大发明的认同,说明古人质朴的宇宙观以及对世界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传说盘古夫妻或者兄妹开辟了天地,又说伏羲和女娲是夫妻或者兄妹,其实这是一个意思,就是盘古、伏羲和女娲是兄妹结合为夫妻的,所以盘古、伏羲和女娲是既是兄妹又是夫妻。
兄妹结婚明明是乱伦,为什么古人不约而同的传说盘古兄妹、伏羲女兄妹是自己的祖先?这不是自己骂自己吗?谁肯说自己是祖先乱伦产生的后代?
现代哲学认为,古时曾有过族内婚,兄妹结为夫妻在那时是常见现象。所以伏羲和女娲兄妹结合为夫妻是有可能的,这也是人类对上古族内婚的记忆。
(三)传说中的帝王、名人大多是男性,只有华胥、女娲和西王母等少数女性。
父系社会产生后,母系社会并不是立刻消失,且母系、父系共存相当长的时间。而人类记忆最早只能追溯到母系社会后期,此时男权逐渐成为主导。如果故事传说是在母系到父系氏族转变中或者父系氏族时不断形成完善,最终定型在父系氏族社会甚至是日后的政权社会,那么更多更古老时候的传说便湮灭于历史长河中,男性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只夹杂部分女性。
(四)传说华胥氏是一个伟大君王,她的儿女伏羲、女娲继承大统也很了不起。
氏族部落的姓氏一般跟地名、职业分工、祖先名字、人文特点等有关。
很多专家将华解释为花、荣,实际上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彩陶,仰韶时期半坡文化的彩陶、彩绘符号以及花纹都有荣华的花的形状,那些彩陶与花纹现在看来依然有华丽之感,或许华胥因此得名?那时许多地方都有一些相似的符号,这些符号除了有花的形状,而且有的符号与日后华字构成要素很贴合。
大地湾遗址人像彩陶,或许反映出女性崇带有华丽花卉花纹的彩陶,一些多次出现的符号
华字演变
氏族以开创氏号者为尊,但是每一代首领可能都有各自的名字。一般情况下部落族名或者是开氏者的氏号,或者以开氏者的名字命名。最初的权力来自氏族内部,满足氏族部落自我管理的需求。当氏族强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类似于政权国家的机构,所以某些著名的氏族可能就是一个原始国家,可以给他们起名叫“氏族国家”。其族长或者部落酋长就相当于是国君,氏族中其他势力人员就是管理者相当于官吏,而氏族中的下层以及被征服者就是百姓。当然如果后代某个首领特别了不起,还可能改变国家名称。
另外氏族经常迁徙或者支族离开大本营开发新地盘,氏族和地名又产生联系,一般有四种:第一,某氏族迁居到某地,该氏族和该地都重新命名,相当于推到重来,一般可能是较早部落和地方都没有名字或者新分出去的支族开辟新地盘的情况;第二,某氏族迁居到某地后就就以氏族命名该地,相当于我叫啥我在的地方就叫啥,一般发生在氏族著名的情况;第三,某氏族迁居到一个已有名称的地方,该地和该氏族都保留原来的名,相当于互不干涉;第四,某氏族迁居到一个已有名称的地方就以该地名为部落名,相当于到啥地方就叫啥,一般发生在氏族不著名而地名著名的情况下,后世很多诸侯国便是这种情况。
当一个朝代很强大的时候,就会形成记忆优势,比如秦国强大时,外人以中国人为秦人,汉朝强大时又称汉人,唐朝强大时又称唐人,华胥族的在当时或许就称作华人。
现今中国有很多以华命名的地方,比如西岳华山,渭河、黄河一带众多带华的地名,山东省济宁市华不注山(又称华山、金舆山),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都有华山,等等,难道各个地方不约而同用华字命名?或者华胥族迁徙、支族开辟新地域,又以华字命名所在地,可能华因此遍及各地。其中一种说法称,正是因为华胥氏以及后来的夏朝,我们自称“华夏”。后来产生“天下之中”的“中国”理念,“中华”一词也随之出现,不论是中华民族、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以中华命名。
由此可见,华胥氏不仅存在,而且曾经一定是一个势力非常大的部落,并多处迁徙,影响甚广甚大。
(五)传说太昊伏羲氏创造了八卦。
八卦其实就是人们根据天文地理以及事物发展规律整理出的一套数理知识的符号化。
西水坡的龙虎图像所象征的四象以及与相差上千年的双槐树遗址同样出现的北斗图,还有观象台,都反映出当时的人们掌握了许多天文知识,所以创造出八卦也不足为奇,只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六)伏羲不仅画出八卦而且造书契,仓颉又造字。
汉字是不同地区逐渐演变的,绝非一人所造,但是总有整理、推广的人。所以,不论是伏羲造字还是仓颉造字,都是有可能的。
战国时每个国家的文字都不完全一样,虽然有知识的人可以认读,但是毕竟不方便且没有大国的统一形象,于是秦始皇命李斯统一文字,李斯发布的文字版本为小篆。那是不是可以说李斯造字?从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的。
当年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在殖民地上层推广英语,直到现在很多国家的官方语言依然是英语。中国地大、民族多、方言多,为了避免交流困难,普通话成为通用语言。
伏羲、黄帝时还处于文字初创时期,他们统一部分地区后发号施令,必然要改造文字系统,民间的可以不问,至少各地诸侯贵族要统一。他们控制区内流传伏羲、仓颉造字根本不足为奇。
(七)传说女娲创造了人类。
氏族社会是经母系、父系发展而来的,母系氏族时女性的社会地位高于男性,并充当部落首领。多位女性作为女娲氏部落首领时是慈爱的母亲、祖母和伟大的领袖,并且在人们危难时提供无私帮助,人们会不会尊敬她的再造之恩和人格魅力,继而歌颂她们?
可见女娲造人的传说也并不是完全虚构。
(八)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大洪水,舜帝和大禹主要的工作也是治水。
世界上很多文明和民族都有洪水灭世的传说,实际上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面对大自然的咆哮人们毫无还手之力,一场洪水可以造成巨大的灾难。
从仰韶时期到龙山时期,中国温度约高于当前2度,很可能气候不稳定,时而暴雨导致洪水时而干旱。2022年就是这样一个不稳定的气候,少雨的北方反而因多雨而发生山洪,多雨的长江流域本当处于汛期反而干旱甚至一些河、湖枯竭。很可能那时也出现过一段时间的气候不稳定,对天下众生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这成了不同地区古人共同的记忆,或者受灾的部落迁徙各个地方时将这些苦难历程传布开来。所以,古人脑海中有洪水、治水的深刻记忆。
当一个领袖带领大家逃难甚至主动治理洪水,恰逢洪涝退去,可想此人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九)传说共工氏最终被消灭,他的后代夸父很愚蠢,愚蠢到要追赶太阳,最终被累死渴死。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战国期间,郑国、宋国被灭后不久,就出现了反映郑国人、宋国人非常愚蠢故事如买椟还珠、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而这不过是他们因灭国背负的骂名而已。
共工失败后,将其定罪为洪水制造者,其子孙后代也会被歧视,把夸父部落描述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成为可笑的素材,一切都符合人性本能。
(十)伏羲和炎帝都曾尝草发明中医、药。
实际上很多民族都有草药传统,同时不仅人类会通过一些植物治病,有些动物也会通过植物自我治疗。中医、药是并非起源于一地一时,而是不同地方互相交流逐渐融合,逐渐发展出来的。所以与发明文字一样,伏羲、炎帝都尝百草也是可能的。
通过分析,发现神话传说貌似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神话传说产生的根源至少有四个方面:
第一是人类的求知欲。
古之人也如现在的我们一样,对身边的世界非常好奇,往往对着当空明月遐想联翩,那种“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在何处”这种“高精尖”的哲学问题便来了。人类希望探索历史和宇宙以及未知,对现实以及时空的思考,由于生产力的不足不能正确认识大自然,便想象出了一些故事来。关于人类的起源,我们至今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古人更不明白,所以想象出来是某个人造出了人类,或者人类是最初某一对夫妻的子孙后代。
第二是民间、文人的创作。
普罗大众有时候表达对向往生活的憧憬,有时表示对现实或者统治阶级的反抗,有时候纯粹是个人兴趣等,会编造出一些神话故事,特别是宗教会编造系统性的神谱。因此后来的神话故事性较强,比如织女、七仙女的故事有因有果,有跌宕起伏的情节。
第三是统治阶层的自我神话。
在军事战争以及宗教祭祀等场所,某些人逐渐剥离出来,世界上最早的权力几乎都是政教结合。阶级分化后,部落首领就成了最高统治者,并且将权力代际相传。为了打压其他人的野心,实现长期统治,那些手握重权的人往往会自我神话,或者他的后人将其神话,或者借助故弄玄虚的宗教力量装神弄鬼糊弄民众,进行精神控制,来解释自己获得统治权的合理、正当性和法统。
他们的手段不外乎将自己的或者自己的祖先包装为神仙,假称具有通天的能力,让大家接受他的不一般。这种手段一直遗传下来,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搞小把戏,模仿狐狸叫“陈胜王”,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则是被称作“赤帝之子”要取代“白帝之子”,等等。
第四是人类对古往的追述。
古代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或者出现的一些重要人物,经过历代传播,期间掺杂了一些主观臆断、个人思想,出现了遗忘,发生了一些改变,再加上智人基于发达思维能力的有意编造,距离现实原来越远,慢慢具有神话性质。
第一、二种神话没什么好研究的,但是第三、四种则很可能是历史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听到的一些神话传说和故事,如果剥离出其中的神话性质,有些事可能真的曾经发生过!
附:
中华文明为什么5000年不倒?礼乐制度被认为是封建的制度,却竟然是坚强基石
从中华文明起源开始计算,那么,距今至少应有8000年。
从历史记载的确切年份开始算,八代神农氏到今天5251年。
从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开始算,中华文明至今有4092年。
从中国这个称呼出现开始计算,距今约3000年,“中国”这两个字出现在周朝时期的青铜器上。
当然,几千年来,中国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别称或者说是简称,意思是大地中心之国。一直到了1912年辛亥革命之后,建立国民政府,采用了中华民国这个国号,简称为“中国”。这时候才正式定为官方称谓。
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从黄帝算起的4000多年来,经历了几乎毁灭全球的大洪水,经历了无数次的改朝换代,天灾人祸,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变,版图怎么变,政局怎么变,中国永远屹立,中华民族、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永远是国家的主人。这在让中国人颇为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让国外的友人叹为观止。
中国的生命力为什么这么强盛?你可能有很多答案。比如中华民族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就算是流氓无赖或者和尚出身的,都会强调自己身份的正统性,强调自己是三皇五帝的后代。比如地理上的纵深度,这让中华民族躲过了大洪水,开辟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舞台。比如古老的哲学,让中国不管谁在台上掌权,都有着共同的是非和伦理道德观念。比如人种原因,黄皮肤黑眼睛的黄种人,不但永远是中国的主要人种,而且是亚洲黄种人的核心。
但是,其中更为关键的还是中华文明中的礼乐制度。礼乐规定了秩序,规定了等级,保证了中华文明不变质,不变色。当然这点很难理解,因为一般理解的礼乐就是礼仪和音乐,一拱手、一弹琴之间,怎么就维护了中华文明的纯洁性和源远流长呢?
之前讲到,昆仑之丘,就是伏羲女娲制定伦理的地方。而这种伦理,包括后面的婚姻制度,其中就包含了礼仪。伏羲发明了琴瑟,经过太子长琴等人的发展,音乐成了中华民族最古老而又很成熟的一门艺术。但是音乐和礼仪什么时候挂上钩的,至今,我还没有掌握相关的实际资料,或者说是有可能已经无可考证了。
然而,中国关于等级的最早记载,目前资料也并不丰富。《河图》的具体年代不明,但一致认为来自上古时代,甚至是伏羲时代。《穆天子传》记载了《河图》的内容,当然也有可能是内容中的一部分。这些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天子的宝器,那是产于当时的钟山的稀世之宝,有璿珠、天珠、烛银、黄金之膏等,这是天子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另一部分是规定了不同级别的人的财富占有量,比如天子万金、诸侯千金、平民十金等。这里的“金”,一般认为指的是铜。但如果河图来源于上古,那应该指的是黄金。因为那时候的金属丰富而且分类严格。
这么看来,《河图》的内容或者说其中一部分内容,正是规定了社会等级,这些等级是不可僭越的。古代的帝王对《河图》无比重视,可能就是因为这是王(皇、帝)权天赐的直接证据。但最终《河图》被弄丢了。今天能见到的《河图》并不是上古时期的《河图》。《尚书》讲到周成王向周康王传位的时候,“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壁顺序摆放。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壁顺序摆放”,这些物品都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最高等级。周朝时候虽然有八百诸侯,但是谁也不能用上面提到的这些物品,否则就是僭越,那就是足可以认为砍头灭族的大罪。
从传位时陈列的这些物品来看,只是礼乐的一部分。在周康王时期,礼乐制度已经非常成熟了。因为在这之前,周公姬旦就已经写作了《周礼》,这是中国第一部全方位归结礼乐制度的书,当然也可以说是一部法律。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当中,也多次讲到了礼乐制度,但远远没有《周礼》这么全面和完善。
《周礼》把礼和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礼是内在形式,乐是外在表现。当然乐不仅仅指音乐,包括庆祝场面、祭祀形式、会议规制等等。当然在这些场景演奏的音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具体来说,《周礼》涉及到以下诸方面的内容。
社会物资的分配。上面讲到的《河图》规定的内容,其实就涉及到了社会物资的分配,下一个等级的人不能超过上一个等级,当然这是原则上的。这样用财富来划分社会等级,来体现社会地位。这种制度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在封建社会的时候,财富越多的人地位越高,势力也就越强大,这两者基本是正比关系。而这种财富关系正是社会状况的基本关系,是社会构建的基础。
第二方面,《周礼》规定了各种仪式场面,主要包括5大内容,即祭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祭礼对社会各阶层祭祀时候所用的礼器和仪式都有规定。比如礼器方面,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鼎是盛肉的器具,簋是盛其它杂物的器具,规定的数量是不能变更的,否则就会获罪。在中国出土的青铜器中,鼎、簋占绝大多数,而国外主要是兵器和工具,就是因为中国古代把大量的青铜用于礼器了。当然三星堆用青铜复原场景,这算是第3种文明。
凶礼主要指的是丧事。不同社会等级的人死了,该办什么样的丧事,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宾礼就是待客之礼,上至国家外交,诸侯之间的互相来往,下至普通百姓礼待客人,都是制式的。嘉礼集中于各种节日的礼仪,上至朝廷过节,下至民间灯火,庆祝方式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周礼》的第三方面内容就是乐,包括乐器和曲子。朝廷礼仪必须用哪些方面的礼器组合,从诸侯到平民百姓在礼仪上必须用哪些乐器,不同的礼乐场合必须用哪些乐器的组合,哪些曲子是只能朝廷用的,哪些曲子是只能民间用的,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周礼》第四方面就是法。“律”这个字本来指的是音乐的节拍,而到今天我们称的“法律”,其实就是这样从古代的礼乐制度引申过来的。这一部分规定了王朝怎样保证礼乐制度的推行,对于违反礼乐制度的人施以怎么样的处罚等等。礼乐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制度,违反的人的处罚方式是很严重的。
当然上面的4方面只是对周礼的概括讲述,如果全部列举出来,估计10万字都放不下。在用竹简木简写书的年代,这真算得上是一部长篇巨制了。这一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就替代了法律,或者说起到宪法的作用,是维持社会基本运转的一部文书。当然在后来儒家学派又在周礼的基础上做了修订,形成了大小戴《礼记》《礼经》等书,这是对礼乐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这么规模宏大的礼乐制度是否能够顺利推广和执行,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健康的标志。封建社会之所以对秦朝深恶痛绝,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秦始皇推翻了周朝礼乐制度的大部分内容,被认为是礼崩乐坏,搞乱了社会制度。叔孙通为汉高祖重制朝仪,代表着礼仪制度的恢复。从汉武帝开始,封建社会对古时候的礼乐制度有一定的修订,但基本都以大小戴编撰的《礼记》为基础。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礼乐制度越来越详细,越来越具体化,甚至越来越教条化。而这体现的是封建王朝统治力量的加强和深入。在礼乐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在我们看来的确是封建糟粕的东西,比如女不再嫁,三纲五常等等。而封建王朝对领域制度的推广——这个行为叫教化——也越来越僵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但不管怎么说,礼乐制度是中国能够延续几千年的坚实基础。社会经历了多次倒塌,然后又重建,礼乐制度是重建社会唯一的力量。当然,不管是站在封建社会当时来看,还是用我们今天的眼光去回眸,礼乐制度都有一定的腐朽、落后、强权、非人性化等其他的副作用。所以,今天我们不但完全推翻了礼乐制度,甚至很多人都对这一套制度根本不了解。但是,礼乐制度中一些对普通百姓的规定,在今天的人民群众中还是有深刻的影响。
礼乐制度在中华文明中至关重要。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这非常复杂,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
那么,周朝的礼乐制度到底是什么?为啥通过音乐能够实现对社会的治理呢?
“礼乐”,看起来貌似很晦涩难懂,但可以用现代的概念这样来理解:“礼”其实就是规矩、规则,类似于今天的法律制度;“乐”则是舆论工具,以音乐、艺术的方式向社会传递规则,影响人们的思维,促使人们按照“礼”来办事。
这就是《礼记》中说的所谓:“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的意思。
礼乐,本质是一种维护统治的方式。
古文记载“商人尚鬼”,根据目前发掘的史料来看,商朝人确实比较迷信鬼神,各种祭祀、占卜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而周王朝建立后,虽然也信奉祭祀那一套,但他们明白只靠这些是不足与维护政权的长治久安。于是,周人结合前代不成体系的教化手段,建立了一系列完备的制度,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礼乐制。
礼乐据称是周公旦(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辅政期间建立的,所以也叫做“周礼”。
简单来说,礼就是指各种礼节规范。据《仪礼》记载,周礼最初共有17项内容,包括士冠礼、婚礼、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聘礼、朝觐礼、丧礼、祭礼、凶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等,在衣食住行所有环节都能找到对应的规范,周天子、诸侯、士大夫、平民......当时社会的所有阶层对应不同级别的标准。
用今天的语言来解释,礼其实就是用制度把阶级固化下来,贵贱、尊卑、长幼,泾渭分明。如果逾越了自己所在阶层对应的秩序,那就叫“僭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就以去世这一自然状态来说,不同身份就对应不同的说法,天子叫做“驾崩”,诸侯是“薨”,卿大夫称为“卒”,士死了叫做“不禄”,平民和奴隶那就叫“去世”。
但怎么让人们在思想上接受这一差异化待遇呢?这就是“乐”的威力。
对于音乐的作用,《史记·乐书》是这样解释的:“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音乐可以补充治道的缺陷,促进移风易俗、推进教化。
如果说“礼”是规矩,那么“乐”就是润滑剂;有了“乐”,人们才能和谐地坐下来谈规矩,就形成了共同遵守的“礼”,其后紧接着又需要“乐”来帮助推行,引导全体人们遵守规则。
也就是说,礼、乐共同作用,社会才能变得和谐有序。后来孔孟在周礼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形成了以礼乐仁义为核心的儒学体系,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特征;相对于同时期地球上其他相对蒙昧、要么依托宗教、要么信奉武力的文明而言,“礼乐”的先进性不言而喻,这也是中国“礼仪之邦”形象的由来。
为什么音乐能够促使人们守礼呢?那时的音乐不单单是旋律,还包含着哲学、文学、社会政治、伦理等元素。不同的音乐,对人们的思想、行动有着不同的作用,“云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嘄噭之声兴而士奋,郑卫之曲动而心淫”,即:推行正派、文雅的诵歌,可以使民风端正;激烈呼号的音乐,能够使士心振奋;郑、卫等地的歌曲,则会让人们心生邪念。
说得简单粗暴点,“乐”就像如今的舆论工具、媒体喉舌,潜移默化中鼓励、迫使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
《史记·乐书》中,就解说了周代乐曲《武》是怎么起到教化作用的。
《武》,创作于周武王伐商纣凯旋之后,它是一个大型的叙事性乐舞,其中包含了舞蹈、器乐与声乐的伴奏、人们的伴唱,描绘了武王伐纣的整个过程,其实就跟如今的音乐剧是一个意思。
这场音乐剧共包含六大篇章:
一开场,规模庞大的舞者们手持盾牌、全副武装,然后排好阵列、站立不动,同时震天的鼓声响起,象征着周武王在孟津阅兵,等待诸侯们前来与自己会合;
紧接着,舞者们由静进入动,做出激烈、威猛的杀敌动作,同时音乐也随之慷慨激发、震撼人心,代表着太公望指挥战士们与殷商军队奋勇作战的场面;
第三部分,“三成而南”,军队排好整列、步伐整齐的转而向南,即凯旋回到镐京庆功;
第四部分,“四成而南国是疆”——体现周天子的雄师威震天下,南方的荆、蛮部落前来归顺,疆域得到了扩张、巩固;
第五部分,“五成而分陕,周公左,召公右”,周公旦、召公奭分列周天子的左右,担任周王朝的肱骨之臣;
第六部分,“六成复缀,以崇天子”,舞者们又相缀排成行,表示对天子的崇敬,表示大家齐心协力,在周天子的领导下,共同创造太平盛世。
由上可见,《武》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一首简单的曲子,而是一场经过精心编排、包含故事情节的舞台剧,它情节紧凑、气势磅礴,极具震撼性;严格训练的舞者装备精良、神情坚毅、动作勇猛,让观众情不自禁的联想到周王朝军队的强大与威武,自然而然会涌现出敬畏、自豪等情绪;目睹周天子在诸侯们的拥护下战胜桀纣的场景,人们的自信心、荣誉感被充分激发,心头自然会涌现起遵守周礼、创建更强大国家而责任感,整个社会的教化、风俗随之潜移默化的得到改善;而诸侯们看到这种雄壮、霸气的音乐,会对周王室的武力、号召力心生惧意,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威慑,促使他们紧紧跟随周天子的脚步,老老实实守规矩。
在周王朝前期,《武》被视为国家礼制的重要载体,每逢重大祭祀、庆典活动都会上演,展现了周武王、周王朝的强大与霸气,体现了周天子地位、尊严的不可侵犯,无形中增强了军队、诸侯、士大夫、民众等所有阶层的凝聚力。
所以咱们会有这样的感觉:《武》更像是一场军事演习,它震慑了那些心怀不轨者,加强了全体臣民的向心力,使他们自然会选择遵守“周礼”。
与之相对应的,其他的“乐”在各自的领域、也会起到相应的作用。礼、乐密不可分,通过这套完备的制度,周王朝的统治集团用音乐教化人们、用礼制规范整个社会,实现了数百年的有效统治,促进了政治稳定、社会安宁。
但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日渐衰弱,众多诸侯国依仗对辖区内政权、经济、武装的掌控,逐渐具备了与周王室分庭抗礼之势,为了各自的利益,他们不再遵守当初周天子的“礼”,僭越的行为层出不穷。在这种大环境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逐步演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传统的规矩逐渐被抛弃,诸侯们依仗武力、权谋争霸中原,从而不断形成新的秩序。这就是孔子所哀叹的“礼崩乐坏”,他终其一生为了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而呼喊奔走,但仍无济于事。
不过,由于数百年形成的惯性,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仍对周天子保留着面子上的尊重。但到了战国,随着周天子的最大靠山、姬姓的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意味着周礼已经彻底崩溃,这个时候,周王室的任何音乐都不能对人们的道德起到教化作用了,新的时代全面到来。
但即使如此,礼乐制度所代表的治理模式,无疑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时至今日,全人类都逐渐追求法制与道德并重,跟礼、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礼乐,才能知晓礼乐制度的重要性。礼乐[lǐ yuè]就是礼节和音乐。
礼乐,形式内容包括礼仪、音乐。中国的文化,非常重视礼乐。“礼”就是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礼乐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了人类的辉煌。虽然现代工商业科技文明过分重视物质利益,使得传统的“礼乐文化”受到商业世俗文化的冲击,已失去古典纯朴的本质精神。但是,传统的“礼乐文化”在今天还是能起到提升人类道德,使人们达到自我完善的作用。
有文字可考的礼乐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独有文化体系,后经孔子和孟子承前启后,聚合前人的精髓创建以礼乐仁义为核心的儒学文化系统,从而得以传承发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乐之邦”,也被称之为“礼仪之邦”。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简介: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诸侯国林立,为维护其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礼乐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非常完善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弱,诸侯争霸,礼坏乐崩,礼乐制度受到严重冲击,进而造成儒家创始人孔子,将致力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作为了自身的毕生追求。
以周代礼乐为工具来维护周天子的宗法统治,形成了周代特色的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和礼乐文明,对后来历代中国社会发展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起源于中国的文化,非常重视礼乐;礼就是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礼乐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中华“礼乐文化”的形成背景,是以天地自然的和谐代表“乐”的精神,天地自然的秩序为基础的。“和谐”(乐的精神),所以万物都能化生。“有序”(礼的精神),所以万物能各具特性。由此可以看出“乐”是形成于“天”的阳刚之气。而“礼”则是由“地”的阴柔之性所形成。我们从人类的历史文明的发展来说,不是一开始就是“礼乐”并重,或礼重于乐。而是先有“乐”,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发展为“礼乐”并重。人民所熟知的礼就是周礼,是周公制定的。
礼乐文化,是从祭祀文化发展而来的。“礼”之本义,据许慎《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所谓“豊”,乃“行礼之器,从豆,象形。”近人王国维考证,“豊”诚为礼器,然非“从豆”,而是“像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尚书·盘庚》中所谓“具乃贝玉”说的就是以玉礼神。从甲骨卜辞中“围”(即“豊”)字的结构上看,是在一个器皿里盛二玉以奉事于神。王氏据之得出结论:盛玉以奉神人谓之围若豊,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因此“礼”之本义乃指祭神之器,而后引用为祭神的宗教仪式,再而后才泛指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至于其渊源,都归属于上古祭祀文化。
《易经·豫卦》: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上帝,以配祖考。《礼记·乐记》称:礼乐顺天地之诚,达神明之德,隆兴上下之神。 又说:“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辨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和应天,作礼以配地。”
《礼记祭统》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急于祭。”梁启超《志三代宗教礼学》曾据之发挥道:礼也者,人类一切行为之规范也。有人所以成人之礼,若冠礼是;有人与人相接之礼,若士相见礼是;有人对于宗族家族之礼,若昏礼丧礼是;有宗族与宗族间相接之礼,若乡射饮酒诸礼是;有国与国相接之礼,若朝聘燕享诸礼是;有人与神与天相接之礼,则祭礼是。故曰:“礼所以承天道以冶人情也。”到了周朝,历代君主都很重视乐舞修养,并制定了礼乐制度。周王室及贵族子弟从13岁开始,要逐渐学习掌握各种礼仪乐舞,20岁左右要全面掌握《六代舞》和《六小舞》。在贵族阶层,乐舞修养操持是生活的一部份。《六代舞》的实施,是要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通过乐舞促使人们完善内在修养,并自觉遵守社会秩序,进而达到整个社会安定。
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认为,道德的培养主要是经由对情感的“礼乐教化”,而非理性的认知训练,这一点应是中华文明不同于西方文明的重要方面。他认为“礼是从人的情感出发来制定的,但礼又是以修正人的情感为目标的”,“乐是人类发自内心的情感之声”。彭教授认为“礼的传授,一定要把人文精神作为重心”,其中关键又有两点:“第一,‘德’是礼的灵魂。”“第二,‘敬’是礼的核心。”
重要性表现:孔子反复强调“礼、乐”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在于“礼、乐”。首先在大的方面,如治国安邦。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和谐、稳固,必合乎礼、正乎乐。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在这里,是作为治国的一个基本要素来提出的。
礼乐于小处看,则在于“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陶冶人的境界、情操,使人眼界豁达、心胸开朗,同时也知道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因此,“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在孔子的设想中,无疑是能够使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途径。又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应该说,也确实是颇有道理的。譬如读书虽然有可能让人变的更加精明、赋予机谋,但总的来说,主要还是使人更加知礼,重仁义道德、温文尔雅、谦恭礼让。
历来聪明的君主和国家领导人,都沿袭以礼乐的精神内涵来治理国家。有个故事,说的是晏子谏齐景公重视礼的。一次,齐景公举行酒宴,饮到高兴处,对大臣们说:“各位痛快地饮酒,不要拘束君臣礼节!”晏子对齐景公说:“国君的话不妥!禽兽都是以雄健有力者为首,弱肉强食。大臣们如果抛弃礼节,就有更换国君的危险。”景公听了,很不高兴的背过身子。过了一会,景公出去了。回来后,晏子坐着也不起立;君臣碰杯,晏子先饮。景公很生气,对晏子说:“刚才你不是还教训我人不可没有礼节吗?你的礼节哪儿去了?”晏子离开座席,向景公拜了再拜,恭敬地说:“我哪里敢这样呢?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国君了解没有礼节的实际情形啊。”景公听了,说:“看来是我的错啊!”此后,景公完善礼制,精心治国,官员守礼,百姓肃然。
现代的商业科技文明,由于太重视物质利益,使中华文明流传几千年的“礼乐精神文化”面临被抛弃的危机。随着人类道德的下滑,“礼教”和“乐教”也逐渐衰退。由于市场化的“艺术的文化活动”,缺乏它应有的,深刻的宗教、道德的精神内涵,只成为社会的装饰,缺乏深刻的文化精神内涵,从而失去了“真”和“善”,于是乎变成了一种所谓带引号的“理想”。
古人讲的“文以载道”,对于现代文化艺术也是一样。属于精神层面的伦理道德规范,往往是抽像的。而文化,则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对道德体系进行通俗化表达。比如:唐太宗仁德布于四海,让人知道什么是“仁”。人们谈到“孝”,自然会想到帝舜的“仁爱孝悌”、花木兰的替父从军;韩信的“胯下之辱”,使人们知道什么是宽容忍让;谈起“忠”会自然想到岳飞的“精忠报国”……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都是通过这些具体的人物、事件,通过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演绎和体现出来的,并通过小说、戏曲、舞蹈等文艺形式流传开来,并一代代传下去。
礼乐动拼音:lǐ yuè
词语解释:礼乐是指礼仪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更引申为一个国家一段时间的社会习俗、典章制度与国民精神。
《礼记·乐记》:“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统同,礼辨异。礼乐之说,管乎人情矣。”孔颖达疏:“乐主和同,则远近皆合;礼主恭敬,则贵贱有序。”
《史记·孝武本纪》:“维德菲薄,不明于礼乐。”
《史记·封禅书》:“自周克殷后十四世,世益衰,礼乐废,诸侯恣行,而幽王为犬戎所败,周东徙雒邑。”
《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高诱注:“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利人民;乐所以移风易俗,荡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秋野》诗之三:“礼乐攻吾短,山林引兴长。”
《逸周书·本典》:“今朕不知明德所则,政教所行,字民之道,礼乐所生,非不念而知,故问伯父。”
清·朱彝尊《文水县卜子祠堂记》:“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
礼乐制就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制度。而礼乐制度就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周武王灭商后,西周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支撑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
建立在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就连如何称呼“死”,不同等级的贵族也不一样:
《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相传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周公制定的。周公制礼作乐,对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五六百年以后,孔子提到周公制礼作乐的事,还赞赏不绝!
起源与发展:礼作为阶级分化的象征,自部落时期的贫富差距就已有所形成,这里按下不表。单谈一下乐。早在部落时期,中国的古代人民就发明了诸如骨笛等乐器,还创造了音律,为音乐的出现作出了巨大贡献。山海经中就有夏后启得天乐改九招的神话记载。到了商朝,乐作为祭祀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贵族之间也开始盛行音乐。到了周王朝,周公为了巩固统治,集前朝之大成。从礼巩固阶级分化,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舆论,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的阶级区分。乐则被升华成了一种待遇,对于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待遇,也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和巩固阶级统治。礼乐制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正式定型。
关于礼:礼法早在夏王朝就已有端倪,到了商王朝的神权时代,礼法得到了信仰上的巩固,周公不过是总结前人经验,完善了礼法的体系,使其适用于宗法制。
实质是在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阶段的风俗习惯加以发展和改造,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当时许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典章制度,常常贯串在各种礼的举行中,依靠各种礼的举行来加以确立和维护。
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礼,天子祭祖唱《雍》诗来撤除祭品,这时鲁的三家都“以《雍》撤”,孔丘认为这种事不该出于“三家之堂”。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于泰山,这时季孙氏“旅于泰山”,孔丘又指责他不懂礼(《论语·八佾篇》)。卿大夫这样“僭礼”,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权力的一种表现。
礼乐制度主要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所说“礼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权,先祖代表族权,君师代表君权。后来统治者以天、地、君、亲、师作为礼拜的主要对象,就是根据这个理论。
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是比较多的,有籍礼、冠礼、大搜礼、乡饮酒礼、乡射礼、朝礼、聘礼、祭礼、婚礼、丧礼等等。籍礼是用来监督平民在“籍田”上从事无偿的集体劳动,以维护称为“籍”的办法的。冠礼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以维护贵族的利益和巩固贵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大搜礼具有军事检阅和军事演习性质,起着整编军队、检阅兵力和加强统治的作用。乡饮酒礼在于维护一乡之内贵族的宗法制度和统治秩序。乡射礼具有以乡为单位的军事训练和军事学习的性质。朝礼在于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聘礼在于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和秩序。祭祀天地和祖先在于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婚礼和丧礼在于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
到了战国时代,由于农田制度的变革,“籍”的方法废除不用,这时籍礼只是统治者用来表示关心农业生产的礼仪。由于军队成分和战斗方式的改变,原来的大搜礼就失去作用。由于地方组织的改变,乡饮酒礼和乡射礼的性质也不同了。这时由于中央集权政体的建立,执政者统治的需要,重视的是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荀子》的《礼论篇》着重讲究祭礼和丧礼,对丧礼讲得特别详细,就是为当时的礼乐制度制造理论根据的。
中国为啥叫中国?若是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20 10:10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作......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9科技管理研究所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必须要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sān huáng......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21 18:18:19科技管理研究所“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
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6 16:16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华文明五千年:兴于炎黄,成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
万里长城十三关,甘肃占三关!终于收集齐了?快看看!政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2022-08-09 10:10科技管理研究所“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
一段风姓是万姓之祖之传说,最终演变出上古八大姓和中华姓氏之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7 15:16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一、传......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么汉朝之前叫什么?名字有点霸气!2022-10-19 18:5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秦时明月汉时......
中国历史上灭于外族和灭于自身的代表王朝:西晋宋和秦汉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6 14:45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中国历史上的古籍整理工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5 00:33科技管理研究所发表于北京【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古籍,古代书......
中国史学开山鼻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文学大家——司马迁与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李陵(西汉历史人物)
05-06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
04-10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朝代、皇帝)盘点中国历史上五个令人无比痛心的朝代!(全文)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是什么下场?
08-17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权机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之一)全文介绍
03-17我国历史上的十大盛世分别是哪十个盛世?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事。
08-19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全文介绍
02-25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汉族,汉初楚国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04-25卫国(中国先秦时期诸侯国,周朝诸候之卫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全文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