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密集解析

时间:2022-06-22 22:2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密集解析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2022-06-22科技管理研究所佛教的经典《心经》,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国很多大书法家都喜欢写《心经》题材,欧阳询、...

玄奘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密集解析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2022-06-22科技管理研究所

佛教的经典《心经》,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国很多大书法家都喜欢写《心经》题材,欧阳询、赵孟都写过《心经》,王羲之没有写过这个题材,但是后人也用他的字集出一幅《心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1)佛教源起于印度,它的创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佛诞生于公元前1027年,后来尊称为释迦牟尼,也被我们称为佛陀。由于来自欧亚大陆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古印度,为了统治数量庞大的印度原住居民,所以把人分成了四个种姓,就是四个不同的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另外还有不列入四等的贱民达利特,各个种姓之间是严禁通婚的,所以阻断了跨阶层的可能。雅利安人牢牢控制着前三个种姓,他把印度的原住民打入了第四个种姓。

为了麻痹这些印度原住民,以形成阶级固化便于统治,雅利安人通过婆罗门教搞了一个轮回转生的概念,就是向底层的居民灌输一种思想:你这辈子不要怨恨,不要反抗,好好守规矩不要乱来,那下辈子就有可能转到高种姓。但是这种空头支票到了佛陀生活的时代,也就是我国的西周时期,古印度当时处于大分裂的状态,残酷的战争让许多人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佛陀看到了一幕一幕的人间惨剧,突然觉悟。他创立了一种摆脱轮回转世的思想,所有人通过修行都可以摆脱轮回,直接达到极乐世界,这个就是佛教创立的缘起。

佛陀提出了四个基本理论:苦、集、灭、道。也就是佛教的四圣谛,圣者的真谛,是对为什么要修行,怎么去修行,以及修行的成果进行概括。苦集灭道中的苦谛就是人遭遇的所有困苦与磨难,集谛就是人本身的欲念,就是贪嗔痴,贪婪、怨恨、沉迷,称为三毒,也就是诱发苦难的原因。灭谛就是通过修行来消灭贪嗔痴三毒。道教的《清静经》里面其实也有,六欲不生,三毒消灭。都是要斩灭贪嗔痴,所以苦谛是人生中的所有苦难,集谛是形成苦谛的原因,灭谛是对集谛的处理战略,最后还有一个道谛是具体的修行方法,也就是佛教的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我们可以看到苦谛是佛教直接挑战的对象,集谛是揪出了形成苦谛的病灶,灭谛是做出了处理集谛这个病灶的决定。所以在面对苦集灭这个流程上,所有的佛教宗派意见是比较统一的,但是这个战略确定了,那战术怎么安排,佛教的内部就开始有不同的看法。

于是在公元前949年佛陀入灭之后,印度佛教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到了公元前500年前后,也就是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印度佛教继续分裂为二十部,这个时期称为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佛教就是根据佛陀讲法的记录而形成的,他们是遵照佛陀的原生理论进行修行,主要的目的就是佛陀的那个最初目的,翦来三毒摆脱轮回。

上座佛教采用了一种非常稳定的修持方式,主要是采用戒定慧三个手段,就是严格遵守戒律,深度练习禅定,参悟佛陀智慧。他们把产生贪嗔痴三毒的集谛进行了分类标识,就是要把人类斩除的贪嗔痴进一步将它细分,本来贪就是贪欲,嗔就是怨恨,痴就是沉迷,上座佛教继承了十二因缘的设定,也就是把人从生到死划分成了十二个阶段:无明、行、识、各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有了戒定慧这三个法则,再有这十二个明确的针对目标,上座部佛教的修行方式是十分稳定的,就是每天在生活中积累修行的经验,称之为业,但是这个积累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可能今世修不到圆满,因为时间是不够用的,需要来世再接着修,所以说是非常艰苦的一种修行。

上座部佛教传入了斯里兰卡、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这些东南亚国家,所以这一支佛教称为南传佛教,南传佛教这种修持方式显然并不适合所有人,因为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后来出现了另一个宗派,提出了一个顿悟的概念,就是不需要像南传佛教这样缓慢的修行,而是可以通过某种机缘突然间觉悟直接成佛,这就是印度的密教。他们相信超自然的能力和机缘,认为修持得来的法力也是可以相互转移的,但是你不能自己盲修,需要导师亲自灌顶,其中有很多秘密的行为,所以称为密宗。

唐朝开元年间,印度密宗的高僧善无畏来到了长安,他的弟子一行禅师译出了《大日经》,这是密宗的宗经,另一位高僧金刚智来到了洛阳,他的弟子不空禅师译出了《金刚顶经》作为修持经典,这是密宗两部最重要的经典。而当时在唐朝的空海法师将密宗带回了日本,这就是东密,也称为真言宗。南传佛教循序渐进,而密宗是突然顿悟,这是一快一慢的两种不同形式。

南传佛教也好,密宗也好,他们的修持都更加自我,是着重于个体解脱的概念,所以在佛灭后的数百年,部派佛教的混乱时期,印度佛教出现了另一种变化,就是有人提出了新的修持思想,认为修行不仅要自己得到解脱,也要帮助他人解脱。既要利己也要利他,他们称这种修行思想叫菩提道,菩提是梵语的音译,就是觉悟的意思。因此他们称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称修菩提道者为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认为世界只有佛陀一个佛,大乘佛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个佛,小乘佛教寻求自身的解脱,大乘佛教寻求普度众生。此外大乘佛教还在戒定慧八正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好几种新的规范,比如又制定了52个修行等级,最高等级是妙觉也就是佛,次一等级是等觉也就是菩萨。我们非常熟悉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他们都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印度的大乘佛教传到了中国,又传到了朝鲜和日本,这支佛教就是北传佛教,北传佛教在中国境内分为两支,一支在西藏地区称为藏传佛教,一支在内地称汉传佛教,这个就是佛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分布。在我们中国主要是大乘佛教,西藏地区是藏传佛教,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有非常少的南传佛教,以下我们说佛教就是特指大乘佛教。

2)佛教最早进入中国是东汉时期,汉明帝有一天做梦,梦到了一个高六丈的金人自西方而来,于是他派人去西域迎请佛法。永平十年汉朝使者与两位印度高僧,用白马驮着佛经回到了都城洛阳,次年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官方寺院,河南洛阳的白马寺。佛教从此正式开始在中国传播,传入中国的是大乘佛教。东汉时期的中国整体文化非常混乱,儒学被谶纬学附体,到最后陷入了一个非常僵化而又不能变通的状况,佛教刚刚传入中国不久,所以在汉朝属于发展时期。

晋朝的司马氏终结了汉末三国鼎立的局面,但是由于急于求稳反而变乱,司马炎创立了西晋王朝,也亲手诱发了灾难性的八王之乱,从此天下格局为之震荡。中国足足持续了近300年的大分裂时期,而哲学宗教思想也得到了发展契机。晋朝建立以后,从文化上也需要终结汉朝延续下来的儒学和谶纬学,所以玄学思想应运而生。中国的玄学思想提出了全新的解释世界的思想,成功击碎了汉朝僵化的儒学。但是玄学出现的比较突然,在当时的条件下过于天马行空,它没有能及时建立起一套稳定的哲学系统,佛教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壮大起来。魏晋时期最主流的佛教就是由龙树菩萨创立的中观派,它最根本的思想理论就是空,所以称为空宗,参透空的意义就能证得菩提道。

当然这里的空不是没有的意思,佛经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任何文字译成另外一种文字都会在含义上有所损失,因为不一定有十分对应的词。我们中国是象形文字,必须要从原的文字中找一个能够对应的,选择了这个空字,意思是万事万物都是幻象的存在,要看破这种幻象的本质,所以万法皆空。包括佛法都是空。禅宗六祖慧能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注意佛教里面的四大皆空,万法皆空,这些空字都和消极没有任何关系,包括我们常说的看破红尘,也跟消极没有任何关系,都是在阐述事物的状态。

空宗中观派的理论遭到了有宗唯识派的挑战,大概就是唯识派认为中观派的这个空是有问题的,意思就是说你说佛法都是空的,那你肯定是有个根据啊,你这个根据难道不是实有的吗,既然有,何为空。这个是真的绕,所以唯识派提出了更加缜密的理论,他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形态,称为妙有。就是有一种事物,它的状态是有而不是无,但是它又不以有的状态出现,大家知道它是有,但是大家以为它是无。《易经》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多少有一点相通的地方。

唯识派认为有三种情况符合它所说的这个妙有,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就是人们常态意识中认为某个事物是有的状态;依他起性就是本来没有的事物依托于我们的意识而形成的幻想;圆成实性就是当所有的幻象看破之后,真实不虚的佛法能够留存。

唯识派认为,一切佛法都潜藏在人的意识深处,一切法唯识,所以称为唯识派。它的创始人是无著菩萨,他晚于龙树菩萨创立的空宗,唯识派提出了一切法唯识之后,就要确定识这个层次,他制定了八种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前面这五种是眼耳鼻舌身就是我们正常的五感,眼是视觉,耳是听觉,鼻是嗅觉,舌是味觉,身是触觉,这个是我们正常人都能获得的感知能力,除了这五种基本的识之外,往往还有第六种识就是意识,这个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六感觉,有的人灵敏,有的人迟钝。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莫名地感知一些情况。

常规情况下,第六感觉已经是很超然的存在了,但是唯识派还有第七种识,称为末那识,又称为思量识。末那识是梵语的音译,因为我们没有能完全与之对应的词,大意就是指自我意识的运行机制,这人其实已经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思维,已经非常烧脑了。但是它还有第八种识,阿赖耶识,就是深藏在人内心深处通往菩提道的机关。

经典漫画《圣斗士》那里面有十二位黄金圣斗士,其中最厉害的是处女座的圣斗士,在漫画中它就是佛陀的化身,他在桫罗树下领悟的就是这个阿赖耶识,是最高层次的东西。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不管是空宗中观派还是有宗唯识派,他们的理论都是非常复杂缜密的。中观派和唯识派也就是佛教的空宗和有宗,空宗和有宗是大乘佛教根本的两宗,就是空和有。后面出现的各种宗派都分属于这两宗,或偏向于这两宗当中的一个。

佛教经过魏晋时期的大发展,隋唐时期开始正式出现各大宗派,佛教在中国有十三宗,后来经过分类合并,大乘佛教主流有八宗,三论宗是空宗的直接继承者,又称为般若宗,由隋朝的吉藏法家创立,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菩萨的《百论》为宗经,宣扬诸法性空的核心理论。

法相宗是有宗的直接发扬者,唐朝的玄奘法师就是法相宗的代表人物,他是河南偃师人,十二岁出家为僧,玄奘法师天资高卓,他发现印度佛经与中国的译本存在很大的差异,于是他决定去印度求取真经,其实也就是要找原传的经书。所以他历经风霜,于唐太宗贞观三年前往印度,历经一百多个国家,抵达了印度那兰陀寺进行学习。

贞观十九年返回大唐,此后他翻译经书七十三部,共一千三百三十卷,数量之多居译经者之冠。玄奘法师翻译的《成唯识论》作为经典,持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理论,他是法相唯识宗的高僧。西安大雁塔外围牌坊前还有“法相宗脉”四个字,里面也有玄奘法师的高大塑像,持杖肃立,宝相庄严。

空宗和有宗都认为修行是一个很漫长的事情,尤其是法相宗,坚持认为不是人人都能成佛,坚持认为部分人的阿赖耶识,偏于魔道不能拯救,这样的观点可能就对宗派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玄奘法师的大智慧,所以使中国修持此宗的僧人逐渐变少。法相宗在玄奘法师还在的时候十分流行,但他去世之后就逐渐小众了,因为实在是太难了。空宗的三论宗也没有好到哪去,衰落得更早。

唐代前期比较流行的还有以《妙法莲花经》为宗经的法华宗,这个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宗派,因为智顗(yǐ)大师居于天台山,所以又称为天台宗。天台宗是有空宗根基的,但它已经不是那种完全的空宗。

唐朝中期以后新崛起的大乘佛教宗派,就不再有深刻的空有烙印,而是走向了与中国文化全面融合的道路,这些新崛起的宗派往往都介于空宗和有宗之间,他们有着标志性的特点,就是翦除原生中观派和唯识派的复杂性,就是对原生的空宗和有宗进行简化,并且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说法,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比如说以《佛说无量寿经》为宗经的净土宗,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东晋的慧远大师,但实际上在唐朝真正成型,净土宗是偏向于有宗的,但不是法相宗那种原生的有宗,净土宗的修行就非常方便,非常受民间百姓欢迎,他的要求就是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可以了。坚持念佛,这个就是修行,就可以达到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真正的化繁为简。

净土宗历代高僧辈出,又比如隋朝法顺大师创立的,以《华严经》为宗经的华严宗,他有着一套法界缘起的核心理论。华严宗应该是介于空有二宗之间,他有顿悟得道的法门,也是中国佛教中的重要宗派。另外还有唐朝道宣法师创立的律宗,律宗顾名思义就是研习戒律的,近代著名的弘一法师就是律宗的高僧。可是实际上律宗偏向于有宗,而且律宗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它是所有宗派的基础,实际是遍布于各宗之间,各个宗派都无法脱离律宗,但是在所有宗派中,最有名的还是禅宗。

3)印度的达摩祖师是中国的禅宗初祖,直到六祖慧能将禅宗发扬光大,从此禅宗成为中国佛教最强的宗派,禅宗消除了佛教思想中的高度思辨性,既有禅定的高级形态,又有相对大的自由度,完美融合于中国的原生文化,所以禅宗的发展非常好,他是最具有中国特点的一个佛教宗派。

禅字用得也非常好,它和我们的书法、绘画、雕塑各种艺术都有关联,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这应该是佛教宗派中最为成功的一支了。这个就是我们目前在生活中常见的佛教宗派,大多数普通人接触最多的应该是禅宗和净土宗,原生的印度佛法其实它的逻辑性是十分缜密,思辨性极强的,而且它的僧人是经过专门的实战训练,当时中国固有的思辨方式无法与它抗衡。

历史上所有由道士发起的佛道辩论,结果都非常不理想,所以当时佛教壮大起来后,其实还是具有很强的文化侵略性,曾经试图向中国原生的儒教发起挑战,而且随着佛教的地位不断提高,他拥有大量的优质免税田产,雇佣着大量的奴婢,铸造大量的佛像,也使王朝同时损失了土地、人口、税收、货币,南朝的时候佛教达到鼎盛,杜牧在诗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四百八十寺只是一个形容,实际远远比这个多。

中国王朝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武力解决,公元444年北魏太武帝率先发起了法难级别的灭佛运动,回收了大量的铜像,没收数千万顷的良田,数十万僧侣还俗变成纳税人。公元573年,北周武帝再次发起灭佛运动,百万僧被迫还俗,使得当时的佛教明确认识到,中国文化不同于印度文化,神权凌驾于皇权的这个幻想,在两位皇帝的屠刀下瞬间破灭,后来度牒的发放权被皇帝直接控制,佛教从此渐渐脱离政治轨道,回到了一个纯思想文化的轨道。后来唐武宗、后周世宗又发起了两次浩大的灭佛运动,此后佛教就彻底安守在文化思想领域,吸收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形成了新的佛学,也算是一次质变。

虽然说佛教来自于印度,但它已经被改变为充满中国元素的宗教,时间上可以向印度追溯,但实质上已经完全属于中国,印度早已经没有了佛教的存在。千年一弹指,风雨刀兵劫。佛教自从当初来到中国,就给中国带来了大量的新鲜词汇,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量吸收新的词汇才会使语言更加具有生命力。比如说:世界、刹那、智慧、觉悟、解脱、平等、因果、弹指间、心心相印、群魔乱舞,这些都是佛教的词汇。

学佛其实就是跟着佛陀的教育,实现自身的解脱,帮助他人解脱。不管是哪个宗派,名称有别,但其旨如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作为普通人要以一个平和的态度来看待,中国因有佛教而得文化之丰富,佛教因有中国而得法脉之延续。佛教来源于印度,但它已经变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佛法广大,我们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同样广大。这个就是佛教发展的基本过程。

不管是哪个宗派,《心经》都是核心要旨,佛教的《般若经》共有九部,是佛法中最为精深的部分,《心经》是其中的《大般若经》的精髓部分,主要流传有七个译本,包括六个翻译本和一个注音本,其中唐玄奘法师的译本取裁合度,最为流畅。全文一共260字,却能括尽般若精髓,是大乘佛教的第一经典,提领所有经义的总纲。

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是梵语的音译,翻译为智慧,但它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那个智慧,我们说某个人聪明善于做事情商高,某个学者知识渊博读书破万卷,这些都是世俗的智慧,不能称为般若。般若是人具有佛性而流露出的照见五蕴皆空,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的大智慧,是非常特殊的智慧。

波罗蜜多也是梵语的音译,就是到彼岸的意思,这个彼岸是和此岸相对应的,他是拿一条河来做的比喻,困惑在生死荣辱之间不能解脱,这就是此岸,照破红尘,斩断烦恼,高证涅槃而得到解脱,这个就是彼岸。彼岸就是诸佛菩萨的世界,到彼岸也就是说究竟圆满。

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到达彼岸的大智慧,证得涅槃的大智慧,究竟圆满的大智慧。心指六百卷《大般若经》之精髓。

经就是记录佛陀言行的典籍称为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证得涅槃获得究竟圆满的大智慧,六百卷大般若经之精髓。《心经》就是《大般若经》的核心纲领。《大般若经》足足六百卷,而这260个字的心经能包含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要旨,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bō )若(rě)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观自在菩萨。

观就是能观之智,观照般若大智慧的意思。自在是远离诸苦得到大解脱。观自在就是观世音,玄奘法师把它译为观自在,是为了表智慧,本称观世音是表慈悲。智慧与慈悲是佛教修行的两大要旨,智慧是自觉,度自己,慈悲是觉他,度众生。菩萨是菩提萨埵(duǒ)的简称,也是梵文的音译。菩提就是觉,萨埵就是有情,觉是觉悟,有情是众生,觉悟的众生就是菩萨。菩萨还没有达到佛的境界,佛是觉,菩萨是觉有情,再进一步就是佛。这句经文是佛说明菩萨的修行。接下来就要讲般若的法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指修行。深是相对浅而言的,浅般若是指破了我执的人空般若。我执是小乘佛教认为的痛苦根源,是我对一切有形无形事物的执着。破除我执,只见于空,是人空般若,是小般若。深般若是指列加高深的大般若,不但能破除我执,而且能破除法执,不但能照见于空,而且能照见不空。行深般若就是修持这个高形态的大智慧法门,波罗蜜多就是到达彼岸究竟圆满。时指现在时、过去时、未来时,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时时刻刻在修持大般若智慧。接下来佛陀要讲修持的方法和效果。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照见就是观照得见,这是修持的方式,不是用肉眼照见,是运用般若智慧。五蕴是指需要照见的五种东西: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受想行识。色就是所有充满诱惑的物质;受是前五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所带来的感受,统称为受;想是第六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六感,本来是已经超出正常人的异常感觉,但佛教还有更高级的第七识——行,也就是末那识,这是梵语的音译,又称为思量识,就是一种自发的意识,也是永恒运转的烦恼诱发机关;识是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它是八识当中最高级的一种,深藏在人的内心深处。阿赖耶识被激发出来,便可立地成佛。

普通人只有五感,就是眼耳鼻舌身所能得到的这个感受,有第六感已经了不起了。第七感末那识的提出就是非常超前的,他竟然还有第八识——阿赖耶,是梵语的音译,没有中国词能与它完全对应,就是潜藏在人心幽微深处的神秘力量。所以五蕴就是指人直接拥有的,可能拥有的,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所有意识。可以发现五蕴分为物质和精神两部,其中只有色是物质的,受想行识都是精神方面的。五蕴能遮蔽佛性,掩盖菩提心,照见五蕴就是使用大般若的能力,也就是使用大智慧穿透这些表象,来洞察这些意识的本质,找出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种烂俗思想,才得证得菩提大道。

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自身,就是用大般若力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消除各种妄念,斩断所有烦恼,所有的苦难自然离去。《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能修持照见五蕴皆空的大般若力,自然就能达到非常圆满的效果。度一切苦厄,苦,指生死苦果,厄指烦恼苦因,一切都是因为五蕴不空,贪嗔痴遮蔽了菩提心所导致的。照见五蕴皆空就是将原生的、继生的、主动的、被动的执着与烦恼全部消灭,得到最终的解脱。

舍利子。

这是人名,在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舍利是一种鸟的名字。他的母亲出生的时候因眼睛像舍利鸟,所以名字叫舍利,他是舍利的儿子,所以称为舍利子。注意这个舍利子不是高僧圆寂后产生的宝石状物质,是个人名。是佛陀在讲上一句经文的时候,唤了他一声,就像我们今天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叫了学生名字一下。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陀举了五蕴中的色蕴为例来说明,色蕴是五蕴中唯一的物质象,物质是实有的,所以物质的这个空是比较难解释的。色蕴是每个人自身顽固的妄想所结成的,一切眼睛能看到的事物都是色,也是我执的根源所在。破除我执的难度是非常大的。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字,也是学《心经》的时候非常要警惕的一个事情,就是不能把空理解为没有,更不能把空理解为消极。佛教四大皆空,不是说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而是指世界的无常性。《心经》此处讲的空是一种非常微妙的相对关系,色之空称为真空,空之色称为妙有,真空不空,妙有非有。

比如我眼前的这个煎饼,它就是色,这煎饼将要被我吃掉,这个就是空,煎饼被吃掉的结果就是色之空,它绝对会消失,是真空。现在它还在,所以真空不空,现在眼前还在的这个煎饼,就是空之色。它目前还摆在这,是妙有,它终将会消失,所以妙有非有。总之空是终极本体,色是从空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由此引发了因缘。所以不要把空和色完全对立起来,它们之间是有着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色、受、想、行、识这五蕴和空之间关系一致。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陀这里是省略了一段重复的话,亦复如是就是说受、想、行、识也和前面说的色蕴一样。展开说就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跟前面那句是相同的结构,就是说人的五蕴八识其本体都是空,要运用大般若的能力,看破这种空的本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佛陀讲完五蕴空的这个问题,又唤了一声。舍利子。

舍利子。

所以我们在上课时听到老师点名,要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你看佛祖只对智慧第一的弟子才会唤他一声。接着佛祖又讲诸法空相。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诸法指《心经》中提及的这些佛法,空相是诸法的本原形态,诸法的实相称为空相,是超乎寻常的一种形态。我们道教仙宗修炼内丹的时候描述元神:不离于身,不属于身。这个空相和它有一点类似之处。一切佛法具有几个特质,首先是不生不灭,生是从无到有,灭是从有到无,生灭是现象的有无,而不是事物本质的有无。想要跳出轮回,就要超脱生与灭保持永恒。妙有非有,所以不生。真空不空,所以不灭。不生不灭,不入轮回。

佛陀是从本性说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虽然提出生灭、垢净、增减,但是这些都是诸法空相呈现的形态,要透过这些看到诸法的本质,明心见性,得大自在。我们在蒙学读物常看到一句话:横逆困穷,直从起处讨由来,则怨尤自息。功名富贵,还向灭时观究竟,则贪恋自轻。就是要看到它的本质。这是佛陀阐明诸法的终极本质。接下来就分三段,说明照见五蕴皆空的不同层次。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这是五蕴皆空的第一阶段,大体上是我们普通人修行所能涉及到的境界。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五蕴八识,眼耳鼻舌身意被佛教称为六根,我们经常看到和尚不好好修行,就会被人说六根不净,就是这个六根。都是自身受到的外界干扰,色声香味触法被佛教称为六尘,就是对应的六根所产生的效果,六根和六尘合称十二处,后面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是一句精简的话,我们还是要把它展开成完整的句子。

前面说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归属于六根界,分别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这个是六根界。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纳兰容若有一方印章:香界,就是从佛教六尘界里来的。除了六根界和六尘界,还有六识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所以六根界、六尘界、六识界合称十八界。

我们把这十八界依次排开: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就会发现从六根界的眼界开始直到六识界的意识界结束,所以佛陀说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中间是包含了整个十八界的,加上了之前的那句话,就是说要看破这些幻像。五蕴、八识、十二处、十八界,这些都是空相不能执着。看破幻像才能证得菩提,这是正常修行者所必须知道的概念,也是正常的修行者在遵守的修持方法,除此之外还有更进一个层次的。

5)“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duǒ)、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guà,通挂)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nòu )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佛教有三乘佛法,菩萨乘是大乘,就是我们说的这个度一切众生的大乘佛法,最终修成的果位就是佛。缘觉乘是中乘,就是没有直接听佛陀和他的弟子讲经,而是自己常观十二因缘而悟道,所以称为缘觉,也称为独觉,最终修成的果位是辟支佛,圆满程度比佛陀稍微差一点。声闻乘是小乘,是指直接听佛说教修持苦集灭道四圣谛而悟道的人,最终修成的果位是罗汉。所以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合称为三乘,缘觉乘和声闻乘合称为二乘。这句话讲的就是二乘的空法,就是缘觉乘和声闻乘的空法。

这句话讲的就是缘觉乘的方法,这句话包括了十二因缘,也称为十二缘起,就是指事物生死流转的全过程,要看破了这个才能修成正果,十二因缘分别是:无明、行、识、无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就是过去的烦恼,行就是由过去烦恼干出来的事,无明和行也就是过去所做之因,这个是具有前世标识的两个姻缘。识是投胎之心识,名色是精神与质的结合,其实也就是胞胎的初成,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发育完成,形成胚胎。触就是指接触到外界的新生幼儿,受就是指苦乐等外界的感受,是成年以前的这种感受。

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个因缘是现在所受之果,是由前面的无明和行决定的,爱是对外在事物的主动追求,这时人已经成年了,取是对所迷恋的事物的占有,有是指由爱和取而形成的业力,所以爱、取、有这三个因缘,是现在所做之因。生指受生,或者说是转生,就是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来世转生的基础,老死就是指衰败和死亡,有生必须有死。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生和老死这两个因缘是未来所受之果。过去所做之因,现在所受之果;现在所做之因,未来所受之果。这个就是十二因缘。

我们平时所说的缘起缘灭就是从这里来的,代表因果不虚。我们可以看到无明是十二因缘中的第一个,所以佛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实际就是前面说的那种不生不灭,无无名就是无名不生,无无明尽就是无明不灭。

无明不生,无明不灭,这是一种超脱的形式,不生就不会灭,思想上的永动机。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也是一样的道理,老死不升,老死不灭,乃至无老死,乃至就是直到的意思,说了第一位的无明,又说了最后一位的老死,那在十二因缘当中就省略了中间的十个因缘。如果展开的话就是:无形,亦无行尽;无识,亦无识尽;无名色,亦无名色尽;无六入,亦无六入尽;无触,亦无触尽,以此类推。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说的就是缘觉乘独自参悟十二因缘,不须听佛讲法,也能修成果位,是辟支佛的果位,离佛的圆满还稍差一点点。无苦集灭道,这是说声闻乘的方法,声闻乘听佛讲法,修持的是苦集灭道四圣谛。苦谛就是世间苦果,集谛就是世间苦因,灭谛是出世乐果,道谛是出世乐因。是说声闻乘的修行要看破苦集灭道的本质,才能修成正果,最终的果位是罗汉位,也不是圆满的佛位。缘觉乘和声闻乘的这两种修持方法,都包含在大乘佛法修持的环节当中,而且大乘佛法还多了一个环节。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智是佛法中最看重的智慧,得是指佛教修证的佛果,智慧用来破除迷惑,迷惑消散之后智慧也隐去,所以说无智。修得佛果之后才知道这个佛果原来具足,不增不减,所以无得。无智亦无得,是说大乘佛法连智慧与佛果都同样不执着,超出二乘的人空境界,兼有更深邃的法空境界,所以后面跟了一句以无所得故,就是说常人看来没有得到什么,但实质上得到了一个实质的东西,不入二乘,人法皆空,才于空中修成实有之正果。《金刚经》里面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众生有佛性,烦恼即菩提。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菩提萨埵就是菩萨的全称觉有情,觉悟的众生就是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就是说菩萨的修行是遵照大般若智慧而行的,由于诸法都有空相,如果依照平常的修持方法进行观想,则会令人产生对物象的执着,陷入到让人无法解脱的境地,只有按照大般若方法进行修持,才能真正看透诸法的本质,从而消除内心中的挂碍。

内心纯净空明,则生死恐怖自然也就没有了,心存恐怖而妄想得到涅槃,这是梦想颠倒之事,修持大般若法,消除生死恐怖,则自然就远离颠倒梦想,最终达到最圆满的境界。究竟涅槃,究竟就是圆满,涅槃就是得道。这一段是总结性的话,是说菩萨修持的大般若力,所以最终能够解除心中挂碍,消灭生死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达到圆满的境界。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比前面那句更提高一个层次,前面说的是菩萨,菩萨是觉悟的众生,这里说的是三世诸佛,他们也是修持了这个大般若智慧。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他们最终得到了更高的果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是梵语的音译,阿是无的意思,耨多罗是上的意思,三是正的意思,藐是等的意思,菩提就是觉,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说明了般若力的强大。

6)“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是赞颂般若波罗蜜多的神力,能驱生死烦恼之魔,所以说是大神咒,能破生死长夜之暗,所以说是大明咒。无论世间还是出世,都没有其他法能能够超越大般若法,所以说是无上咒,般若为诸佛母,三世诸佛皆依此修行方得成佛,般若生出一切无量功德,所以是无等等咒,强大到什么地步呢,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里说的咒就是指我们前面说过的般若力,咒是佛教的四种陀罗尼之一,陀罗尼是总持的意思,总持一切法,使善法不失,使恶法不张。北周皇帝宇文觉,字陀罗尼,就是这个总持的意思。最后佛陀提了一小段密咒,前面说的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在概念上就包括这小段密咒,这个是般若力的极速版,也就是加密版,前面都是显,最后这一段是密。

我们中国道教在写符箓的时候,写到最后也会有密字,就是往复在一个位置上涂写。玄奘法师是中国高僧中的超级译经者,在译经的过程当中有某些情况是不翻译的,比如中国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就不翻译,特殊的称谓要保持音译不翻译,再就是咒语不翻译,保持它原有的音译。玄奘法师确实是一代高僧,他录入了这段密咒。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段密咒字面的意思是:渡过去,渡过去,渡到彼岸去,修持者都渡到彼岸去,获得圆满觉悟。可是这个不是普通的经文,这个是密咒,其中包含的文字不仅仅是表面文字。佛教的密咒往往包括总持的奥义,诸佛的密令,神力的加持,等觉以下菩萨不能通晓其义,所以我们普通人只要诵读就可以了。揭谛这个词的读音也有注本是嘎谛这个音,其实我们不要过度拘泥于这个就好,就像我们前面说的这个般若,也有朋友读般(bān)若读了好多年,其实不是特别的重要,只要你诚心向佛,你读什么其实都是可以的。你纠正过来也好,不纠正过来也罢,其实都无妨,佛法广大。

7)这就是心经的大概意思,两百多个字看着不多,但深入进来想要解释的时候,发现千言万语都说不完,佛教的参悟是需要大智慧的,不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轻易就可以阐释的。佛教是一种宗教,但佛学也是一种思想,是包罗万象的思想,在非常快节奏的时代,也是能让人静下来思考的一种思想。我们常说“不同于时代”,可是真的窥破本质的话,又有什么不同呢?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每个人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吧。

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冷冷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活计,闷闷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