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薛怀义(冯小宝,唐朝武周时期武则天的幸臣,即“男妃子”)以及《推背图》的那些事儿!

时间:2022-05-16 07:57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都有哪些宠爱的“男妃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5-16 07:59科技管理研究所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说到皇帝,人们常常会想到三宫六院、佳丽三...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都有哪些宠爱的“男妃子”?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5-16 07:59科技管理研究所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说到皇帝,人们常常会想到三宫六院、佳丽三千。那作为女皇的她也有三宫六院、俊男三千吗?她都有哪些宠爱的“妃子“呢?

武则天第一任男宠叫薛怀义,本名冯小宝。因为家里穷,冯小宝在洛阳街头靠卖野药补贴家用,平时结交的也都是市井无赖。

但他长相出众、身材魁梧,能说会道,据《旧唐书》记载,此人“伟形神,有膂力”。

据说这个小宝与千金公主的侍女有勾搭,千金公主发现后没有怪罪他们,也没有成全他们,为了讨好武则天,而把他推荐给了寡居多年的武则天。

武则天一见冯小宝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喜欢的不得了,不久就对他宠爱有加,非常依赖。

为方便他出入宫门,武则天让小宝剃度为僧,打着自己崇尚佛法,邀请高僧入宫为自己讲经的幌子召小宝入宫与自己私通。

考虑小宝出身低微,且名字太俗气,武则天将冯小宝改名薛怀义,让太平公主驸马薛绍认小宝做叔叔,从此小宝正式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屌丝逆袭成功。

薛怀义也不光靠脸吃饭,他得宠后,主持建造明堂,又编撰《大云经》助武则天名正言顺地登基,被封为大将军,在讨伐突厥中立下不少战功,一时权倾朝野。

他召集以前结交的市井无赖,在城中横行不法,甚至肆意殴打辱骂大臣,只因是女皇枕边红人,世人敢怒而不敢言。

后来武则天也想换换口味,御医沈南璆成了女皇的新欢。薛怀义醋意大发,一把火烧了明堂和天堂两座浩大工程。

武则天一怒之下,决意将其除掉。半月之后,太平公主率一众仆从在宫中将薛怀义殴打致死。

武则天第二任男宠叫沈南璆。

沈南璆是宫中的一名御医,他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关键还身材魁梧,武则天早就对他垂涎欲滴了。

有一天晚上,武则天谎称肚子痛,于是传沈南璆进宫诊脉,刚搭上脉,武则天就一把抓住他的手说:“今晚就别走了,留下来陪朕。”

有了第一夜留宿后,武则天便开始不停地以“看病”为由,要求沈南璆每晚都留在宫中服侍,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沈南璆感觉有心无力,只好偷偷地吃了很多禁药,没过多久就暴病而死。

武则天第三任男宠是两个小白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

张昌宗经太平公主推荐入宫侍奉武则天,张昌宗随后推荐了哥哥张易之。当时女皇已经七十四岁,而两兄弟才二十多岁。

两兄弟不仅长得帅,还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深得武则天喜爱,女皇专为他们设置“控鹤府”( 武则天为招纳男宠而设立的机构),任命两兄弟为控鹤监。

但他们二人恃宠而骄,独揽朝政大权,贪赃枉法,滥杀无辜,一手遮天,借武则天的名义,公然对李唐宗室下毒手。

705年,宰相张柬之忍无可忍,联合众大臣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并率禁军将两兄弟诛杀。

薛怀义

武则天男宠

薛怀义(662年-695年12月25日),原名冯小宝,京兆郡鄠县(今陕西西安市鄠邑区)人。唐朝武周时期幸臣。

身材魁梧,一表人才,得到千金公主(唐高祖女儿)推荐,成为武则天的首任男宠。监修白马寺和明堂有功,册封梁国公。多次担任行军大总管,击退突厥进攻,授左威卫大将军。广泛传播《大云经》,为武则天称帝造势。天授元年,检校右卫大将军,加号辅国大将军,册封鄂国公。圣宠日衰,性情骄倨,火烧明堂,引起武则天反感

延载二年(695年),坐罪赐死,尸体送还白马寺焚化。

本名:薛怀义

别名:冯小宝、薛师

所处时代:大唐(武周)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京兆鄠县(今陕西西安鄠邑区)

人物生平

成为男宠

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本来是在洛阳城市井之中靠卖野药为生的小货郎,冯小宝身体结实魁梧,又能说会道,被一家豪宅的侍女看上了,成了侍女的情人。这个侍女的主人便是宗室谋反案之后,为了保命,主动要求当武则天女儿的千金公主。这个侍女偷偷把冯小宝领到公主府幽会,不小心被千金公主发现了。千金公主起初自然是勃然大怒,但是看看跪在地上的冯小宝一表人才,千金公主也就原谅了他,不仅没有惩罚他,还把他留用了。

由于千金公主当时正在努力讨好武则天,于是又亲自为他沐浴更衣,留待数日,把冯小宝献给寡居多年的武则天。

武则天召见,喜小宝身强力壮,体貌魁伟,因留其于宫中私通。为避免外人察知,便于出入宫禁,乃让小宝削发为僧。又令改姓薛,取名怀义,与太平公主丈夫薛绍为一族,并命薛绍认小宝为季父。从此,薛怀义引洛阳僧法明、处一等数人在宫内诵经。出入宫内乘着厩马,以中官侍从,武氏诸王及朝官见之以礼相让,称其为薛师。

飞黄腾达

垂拱初年(685年),薛怀义提议在洛阳西建白马寺院,武则天照准,命怀义监修。寺成,怀义为白马寺主持。他恃宠幸,不守法度,寺中僧人亦仗势横行。右台御史冯思勖屡劾薛怀义不法,被薛怀义随从打成重伤。

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命拆乾元殿,于其址更建明堂,以薛怀义充使督工,征民夫数万。“明堂大屋凡三层,计高三百尺”。明堂修成,又在其北另修天堂,规模次于明堂。其年十一年完工后,薛怀义被拜为左威卫大将军,封梁国公。

唐明堂万象神宫

永昌元年(689年)五月,突厥犯边,武则天命薛怀义为清平道大总管,率军抵御。他领兵北行至定襄郡大利县的紫河,未遇见突厥军队,在单于台(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刻石记功而还。武则天加授他辅国大将军,进右卫大将军,改封鄂国公、柱国,赐帛二千段。

长寿二年(693年),突厥再次犯边,武则天又命薛怀义为伐逆道行军大总管,两位宰相当他的幕僚,率领十八位将军出征。因突厥自行撤兵,薛怀义未行。

助武登基

除此之外,薛怀义也以僧侣身份进行过其他工作。经过以薛怀义为首的和尚的刻苦攻关,终于在浩如烟海的佛经里找到一部《大云经》,经里记载女主统治国家,最后又成佛。这就是名正主顺地为武则天当皇帝提供了经典依据。但是,冯小宝并没有止步,为了普及《大云经》,他又带领一帮和尚炮制了解释经典的《大云经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晦涩的经文加以演绎阐发,并和当时流行的弥勒信仰结合起来,称唐宗室衰微,太后就是弥勒下生,必定取代唐朝的统治。

从而为武则天提供了对抗儒家男尊女卑理论的思想武器,助她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

武则天称帝后,薛怀义也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为武周建国的大功臣,官拜正三品的左威卫大将军。

骄横跋扈

此后,薛怀义厌倦入宫陪侍武则天,多居白马寺,并广度年轻力壮之人为僧,每天也不在寺里念经,跑到街上去,骑着高头大马,在洛阳城里横冲直撞,路上行人纷纷躲避。谁要是躲得不够及时,马上就被他们打得头破血流。然后,扔在路边,扬长而去,根本不管别人死活。特别是看到道士,更是分外眼红,一定要把人家抓过来,剃光头发,陪他一起当和尚,有时候连道教的高级人物也不能幸免。当时有一位著名的道士,叫做候尊,是弘首观的观主,有一次不小心被薛怀义看见了,把他拉进寺里去,强迫当了好几年的和尚,直到薛怀义死后,这才出来,再重新蓄发当道士。

薛怀义对官员也挺不客气的。当时有一们御史看不过他的所作所为,多次依法弹劾他,冯小宝一怒之下,把这人堵在路上,打了个半死。这类为非做歹的事情干多了,有时候也会碰钉子。

有一天,薛怀义带着自己的一帮喽啰进宫,在门口遇到了宰相苏良嗣。薛怀义骄横惯了,觉得我是宠儿啊,我得先进门啊,根本没把苏良嗣放在眼里。苏良嗣勃然大怒,当即叫左右把薛怀义揪过来,劈头盖脸一顿暴打,把薛怀义打得满地找牙。薛怀义跑到武则天面前哭诉,没想到武则天心里非常明白,摸着冯小宝的光头说:“孩子你记住,北门才是你出入的地方,南衙是宰相理政的地方,你没事到那里闯什么祸呢?”

但随着薛怀义地位的提高,宰相也奈何他不得。在出征突厥期间,李昭德以宰相的身份充当小宝的幕僚,因为一言不合,冯小宝挥拳便打,李昭德也只能惶惧求饶。

惹祸上身

武则天成为皇帝后,身边的男宠逐渐多了起来,慢慢移爱于一个叫沈南璆的人了。薛怀义一气之下,干脆不进宫见武则天了,整天待在白马寺里,和他剃度的那些小流氓胡闹。

御史周矩怀疑薛怀义谋乱,曾几次向武则天奏劾,武则天命周矩处置众僧。周矩查问,将诸僧悉数发配远州边地。但是不久后周矩又被薛怀义诬陷,下狱免官。

证圣元年(695年)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上元佳节。朝廷取消宵禁,百姓家里也是张灯结彩,天下狂欢。薛怀义为这个节日做了精心准备,他指挥手下在明堂的地上挖了一个五丈深的大坑,坑里面预先埋上佛像,装上机关。然后,用丝绸在坑上搭了一座宫殿。皇帝也得过节啊,武则天来到明堂之后,冯小宝指挥手下将佛像从坑底徐徐拉起,一直拉到彩绸搭建的宫殿之中。从旁边看起来,活像是地底踊出佛像。

并且,薛怀义早就杀了一头牛,用牛血画了二百尺高的一个大佛,把这个佛像张挂在天津桥上,然后对武则天说,这是我割破膝盖,用自己的血画成的。但武则天还是淡淡一笑,没有理会。

为此,薛怀义心怀怨恨,在第二天正月十六的夜里,火烧天堂。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很快天堂就成了一片火海。当初建天堂的时候,所费以万计,府藏为之枯竭,如今只剩下一片锦灰堆。大火又继续蔓延,把明堂也给点着了。烈火熊熊,把神都洛阳照耀得如同白昼。这一场大火一直烧至天明,明堂和天堂一起化为灰烬。

在劫难逃

延载二年(695年)二月四日,火烧明堂半个多月之后,薛怀义被杀。

轶事典故

死亡原因

关于薛怀义的死因,史书上记载了三种说法。

一、武攸宁率人暗杀

第一种说法见于《实录》,后来又被《资治通鉴》采纳,说薛怀义是被武则天的堂侄武攸宁暗杀的。暗杀的地点,就在洛阳宫城内的瑶光殿。[3]瑶光殿四面环水,景色清幽。有一天,武则天约冯小宝来这儿见面,冯小宝乘兴而来,没想到等他的不是女皇,而是女皇的侄子武攸宁,武攸宁一看见冯小宝,不容分说,率领壮士一拥而上,将他扑倒在地,一顿劈头盖脸的毒打之后,冯小宝当即毙命。

二、太平公主暗杀

第二种说法见于《旧唐书》,说冯小宝是被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的乳母张夫人率领壮士暗杀的,具体情节和武攸宁的故事差不多。也是说武则天召唤冯小宝到瑶光殿幽会,冯小宝屁颠屁颠来了,没看到武则天,倒看见太平公主的奶妈张夫人了。张夫人率领的壮士一拥而上,把冯小宝扑倒在地,一阵乱棒打死。

三、武则天下令明杀

第三种说法见于李商隐所写的《宜都内人传》。宜都内人是武则天的宫女,她规劝武则天,男为阳,女为阴,武则天如果用男宠,那就以阴求阳,自毁长城。因此必须除去男宠,培养自身阳刚之气,只有这样统治才能长久。武则天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因此就下令杀了冯小宝。按照这样的说法,武则天对冯小宝就是明杀,不是暗杀了。

四、太平公主与武攸宁共同谋杀

第四种说法见于唐人张垍所撰写的《控鹤监秘记》,太平公主应武则天之命密遣宫人埋伏在要道上,召薛怀义入见瑶光殿,赶到时,太平公主在殿上大喝曰:“拿贼!”于是,埋伏的人都起身,将怀义的两手捆绑起来;薛怀义仍然崛强,欲作困兽之斗,恰巧武攸宜用锤子从背后猛击,薛怀义脑裂而死。太平公主命武攸宁用车载其尸还白马寺,龛而焚之,善遣寺中僧众,及怀义蓄以自卫之力士,籍寺产入官。

武则天称帝的证圣元年(695年),薛怀义在明堂的北面建造一座千尺之高的功德堂,里面的大佛像有九百尺高,鼻子像大船,小指中能够并肩坐下几十个人。夹着萱麻把它漆了一遍。正月十五日这天,要在明堂前举行露天大斋会。会前,薛怀义派人掘地五丈深,用彩色丝绸画上宫殿台阁,把竹子扎成护圈,作为支柱和顶盖。又造了一个金刚的大佛像,把它从坑中拽上来,骗人说它是从地里冒出来的。接着又用刺出来的牛血,画成大佛的头,二百尺长,骗人说这是他用自己膝上的血画的。观看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使城内人满为患。男女云集,纷纷进前抛钱,你推我挤,老人和孩子被踩死好几个。到十六日,把那大佛像挂在天津桥南,设斋祝祷。二更天,功德堂起火了,蔓延到明堂,火焰冲天,照得整个洛阳城如同白昼。功德堂刚建了没有一半,已经七十多尺高。火势又蔓延到金银库,那些金银都化成水在流淌,平地都一尺来深。有的人误入其中,立刻就烧焦了。功德堂化作灰烬,一块木头也没剩下。天亮之后,又设斋会,忽然来了一阵狂风,把那用牛血绘制的大佛像撕成了好几百块。

浮休子张鷟说:“梁武帝出家同泰寺,文武百官倾其所有把他赎了回来。那天夜里电闪雷鸣,天昏地暗,同泰寺虽为佛堂圣殿,顷刻之间便被大水淹没。这种非理之事,难道说都是如来佛的本意吗?”

人物评价

赵翼:“薛怀义入侍床第,宠冠一时,至命为行军大总管,率十八将军击默啜,以宰相李昭德、苏味道为其长史司马,可谓爱之极矣。” “薛怀义擅宠武后朝,威震天下。”

影视形象

1994年电视剧《武则天》:张秋歌饰演薛怀义;

陈涛饰演的薛怀义

1999年电视剧《大明宫词》:赵毅饰演薛怀义;

2004年电视剧《无字碑歌》:王辉饰演薛怀义;

2012年电视剧《太平公主秘史》:陈涛饰演薛怀义。

《推背图》能预测千古?别迷信了,为你分析真实原因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5-10 20:20科技管理研究所

谶曰:

君非君,臣非臣。

始艰危,终克定。

颂曰:

黑兔走入青龙穴,欲尽不尽不可说。

唯有外边树根上,三十年中子孙结。

这是《推背图》第四十三象,是后人推测最近几年的预言,你能看出这一象预测了哪件事吗?

神秘预言: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曾有许多古老的文明留下神秘的预言,其中最近一次最著名的,还要数10年前玛雅人预言的2012世界末日。

可能是玛雅人的历法跟我们所使用的不太一样,到了预言的那天什么也没有发生。

我们中国同样也有不少古人留下的预言,如吕望的《乾坤万年歌》、诸葛亮的《马前课》、邵雍的《梅花诗》、刘基的《烧饼歌》等。

但要数其中最著名、最神秘、最准的,还得是唐朝李淳风和袁天罡共同创作的《推背图》。

据民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让术士李淳风和袁天罡一起推测大唐国运,本来二人打算推算出百年间唐朝的命运和走势就可以了,但是李淳风一不小心沉迷其中,也带着一丝好奇的心理,推着推着就一不小心推到了两千年以后。

泄露天机本就容易折寿,一下子推演这么久,恐怕有伤天和。

袁天罡见情况不对,但是怕自己贸然打扰让李淳风走火入魔,赶忙从背后轻轻推了一下,这才及时将李淳风从沉迷推演中拉了回来。

李淳风结束推演之后,也是暗暗为自己捏了一把汗,幸亏有袁天罡的提醒,否则自己可能就命丧当场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人对当时情况的猜测和编撰,由于没有具体的史料记载,当时的情况我们也不得而知。

于是李、袁二人合力将推演的内容记录下来,并将其命名为《推背图》。

茫茫天数此中求 ,世道兴衰不自由

万万千千说不尽 ,不如推背去归休

《推背图》是中国流传至今的预言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它对自唐朝以后将要发生的大事进行预测,其中许多已经得到了验证。

如第五象:

谶曰:

杨花飞,蜀道难。

截断竹萧方见日,更无一史乃乎安。

颂曰:

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

木易若逢山下鬼,定於此处葬金环。

这一象成功预测了安史之乱,“杨花飞,蜀道难”是指杨玉环和唐高宗逃亡到了四川,第二句“截断竹箫方见日”,“箫”字去掉竹字头是“肃”,暗指到了唐肃宗的时候,安史之乱才渐渐平息;最后一句“更无一史乃乎安”,“史”就是指“史思明”,史思明死后,安史之乱才逐渐安定下来。

类似的谶言还有许多,都能与历史上的大事一一对应,听起来神乎其神。

但是,诸如此类的预言书不利于封建君主的统治,肯定不会轻易流传于民间,所以历朝历代都会将此类谶言书列为禁书。

比如在元代的野史中,就记载了如有民间私藏这类谶言书,杀无赦!

到了清朝,清廷害怕有人利用《推背图》上的谶言推测、颠覆清朝统治,就将《推背图》中谶言的顺序故意颠倒,制作出许多不同的版本流传民间。

现如今流传下来的《推背图》,至少有6个版本,一本带有彩绘的明抄本在台湾的中央研究院收藏,另一本没有图片的在台湾的中央图书馆,还有两本在芝加哥大学,还有清代的潘氏八喜楼版本,最后一种就是当下普遍研究的金圣叹批注版。

据说金圣叹批注版最初是由清代皇室收藏,后来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流传了出来,民间印刷、传播,成为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

民间传说:

袁天罡是唐朝非常有名的玄学家、天文学家,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袁天罡精通术数,特别是相面。

有一次,袁天罡到武士彟家做客,听说袁天罡会相面,武夫人就讲自己的两个儿子叫到跟前,让袁天罡看看面相。

袁天罡仔细看了看武元爽和武元庆,转身对武夫人说:二子面相不凡,将来必官居三品。(后来武元爽被赐官少府少监,武元庆也官至宗正少卿,二人都是三品官职。)

武夫人听了,甚是欢喜,就将大女儿武顺叫了过来,袁天罡细细端详,过了很久才对武夫人说道:此女贵而不利夫。

(武顺成人以后,嫁给了朝廷的大臣贺兰越石,地位显赫,生活富裕,但是结婚没过多久,贺兰越石就病逝了,空留武顺守寡。再后来武则天称帝,将她的姐姐武顺封为“韩国夫人”。)

最后,武夫人又让丫鬟将刚出生不久的武则天抱了出来,并谎称这是一个男孩子,让袁天罡再看看此子今后命运如何。

袁天罡看了许久,还边看边摇头,说道:此子龙睛凤颈,将来必是极贵之人,然后又沉默了一会,才缓缓吐出:若他是个女孩,则更深不可测,将来必成为天下之主!

我们无论是在观看影视作品还是看小说的时候,都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设定:占卜的人不能去推算自己的寿命,否则就要遭天谴。但是袁天罡貌似不在这一设定范围之内。申国公高士廉曾经询问袁天罡,想要做什么官,袁天罡连连摆手叹息,称自己今年四月份阳寿就到头6了,哪还有什么心情做官呢?

后来,到了四月份,袁天罡果然就去世了。关于袁天罡传说故事的真伪我们没有办法去考证,但是袁天罡在真实的历史中确有其人,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对袁天罡的详细记载。

《推背图》真伪:

在唐代的史料中,却没有任何记载能够证明,《推背图》的作者就是李、袁二人。

在已经证实可考的唐代史料中,最早关于《推背图》的记载,出现在薛怀义的《大云经疏》中。

按《推背图》曰:大蓄八月,圣明运翔。止戈昌,女主立正起唐唐,佞人来朝龙来防,化清四海,整齐八方。

因为这本书是在武则天的监制之下完成的,所以假借前朝著名术士李淳风,来为自己登上皇位披上“天命”的外衣,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即使如此,书中仍未明确指出《推背图》的作者就是袁天罡。

而现如今流传的金圣叹批注版《推背图》,其真伪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根据记载,金圣叹于“壬戌之夏,得一抄本”,壬戌年,即1622年,但金圣叹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1608),关于年仅十四五岁的金圣叹是否有足够的学识对《推背图》进行批注,我们姑且不议,他在批注中对第32象明朝灭亡(1644年)和第33象清军入关(1644年)称此为证“以往之事”,这前后矛盾就足以让我们对金圣叹是否对《推背图》进行过批注这件事保持怀疑。

笔者观点:

首先,《推背图》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尽管多年以来,由于各朝各代对于此类谶言书籍的禁止,以及后人的修订和编撰,让人对这本神秘的书更加好奇,为《推背图》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它的存在也补充了我国传统文化在玄学领域的研究,让我们在讨论“预言”方面的传说时,不单单讨论外国文明中的神秘,还能够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其中的“谶言”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灿烂和博大精深。这是对《推背图》的正向肯定。但是从《推背图》本身而言,可能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神秘、暗蕴天机。

舆论是服务于政治统治的工具。从《推背图》的出身来讲,就可能不单单是为了推测国运,而是另有目的。

在我国古代,封建君主的统治讲究一个“天人合一,君权神授”,无论是争夺皇位还是发动某场战争,只要能够找出证据证明这是“天”的旨意,就会得到大众的支持,如周武王奉天伐纣,武则天借袁天罡相面和《推背图》来暗示自己登上皇位都是“天命”。

就连朱元璋登记的时候,还要找大臣假装从山上捡到《推背图》,用其中的谶言“下民之极”来暗示曾经地位低微的自己也能当皇帝。

《推背图》二十七象

谶曰:

惟日与月 下民之极

应运而兴 其色曰赤

而这些谶言所对应的事件间隔时间都比较长,统治者完全有时间通过修改《推背图》上的谶言来为自己造势,而且这些书在民间都是禁书,流传甚少,人们也不知道真实的版本究竟是什么,坊间突然流传出来个什么版本,不久就会有许多人口口相传,人云亦云。

我们再从谶言本身来说,这东西本就很无赖,对于验证过的已经发生过的事,你不容易证明在发生之前就是这样说的;对于预言中还未发生的事,你也没有办法验证真假。

谶言大都晦涩难懂,若是某种解释能够恰巧与某件历史事件相对应,那么人们就会称谶言神奇奥妙,若是没能找到合适的解释,人们就会觉得预言中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而不去怀疑谶言的真假。

而且每象谶言之间,所跨的时间比较长,动则几十上百年,中间流传的版本是否是最初的版本,谁又能够确定呢?

与其说自唐朝到清朝所发生的大事都与谶言相对应,不如说是后人根据所发生的大事修改了谶言。

所以说,我们还是要坚信事在人为,人定胜天。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命运,还是要放在我们自己手中牢牢掌控,而不是将复兴的希望,放在这虚无缥缈的谶言之上。

至于《推背图》这类预言,还是仅仅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莫要当真。

推背图[tuī bèi tú]

相传由唐代李淳风、袁天罡撰典籍

《推背图》相传是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命天文学家李淳风、相士袁天罡推算大唐气运而作。书名《推背图》,是根据第60象(最后一卦)中的颂曰“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而名。全书内容是两位预言大师对唐朝及其以后朝代重要事件的预测。推背图以《周易》64卦名称排列象序, 按天干地支相配,依甲子、乙丑之顺序循环一周, 共有六十象,每象以干支为序号,主要包涵:一个卦象、一幅图像、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共四个部分。预言后世兴旺治乱之事。

书名:推背图

别名:推背谶圖

作者:李淳风、袁天罡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ISBN:9787505123724 

历史简介

武则天授命薛怀义等炮制的《大云经疏》(20世纪初在敦煌发现S.2658、S.6502两个抄本)记载:按《推背图》曰:大蓄八月,圣明运翔。止戈昌,女主立正起唐唐,佞人来朝龙来防,化清四海,整齐八方。“大蓄八月”者,言圣皇临朝是酉年。故云“大蓄八月,圣明运翔”也。止戈者,武也。昌者,昌盛也。言宝祚昌盛之应也。“女主立正起唐唐”,唐者,国号,此起神皇立正,重起皇家圣业也,“佞人来朝龙来防”者,此明神皇屏弃谗佞,夔龙在位,亦是神龙防卫圣躬之应也。“化清四海,整齐八方。”者,此明当今圣化广被寰宇,廓清八表,黎元莫不齐整也。

北宋庄季裕的《鸡肋编》提到《推背图》。南宋岳珂(岳飞之孙)的《桯史》“艺祖禁谶书”条也提到推背图,首提作者是李淳风,还记载“艺祖(即宋太祖)即位,始诏禁谶书,俱其惑民志以繁刑辟。然图传已数百年,民间多有藏本,不复可收拾。于是乃命取旧本,紊其次序而杂书之。”《宋史·艺文志五》则将该书归入子部五行类,作者佚名。因其对政权更替的预测犯了统治者的大忌,自成书以来就屡遭禁止。

元初对此书进行了更严厉地打击,《元史·世祖纪》:“有私习及藏匿者罪之。”《元史》载:“河间任丘县民李移住谋叛事觉,伏诛,括天下私藏《天文图谶》《太乙雷公式》《七曜历》《推背图》《苗太监历》,有私习及收匿者罪之。”(《元史》卷一三,第266页)除此,《元典章》中还记载了“禁私造授畴历”、“禁断推背面等 ‘禁收天文图书”等条目。

1475年1月20日,明朝当局曾公布过一份锦衣卫办案累获“妖书图本”的禁书单,《明实录》、明人余继登《典故纪闻》、朱国祯《涌幢小品》均录其名,书单中有《推背图》。《明宪宗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记载:“宁府仪宾孔永明以石城王奠堵奏其兄宁王奠培与阅《推背图》有僣妄语,赴京奏办其诬,都察院论永明越关之罪,请付与按御史以前事并治之,诏可。”《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十五记载:“马登儒吃文□而事魔,而造《推背图》、《阵法图》,惑众有证。”

民国时期,社会上流传着一本《圣叹手批中国预言七种》,收录了包括《推背图》《烧饼歌》等最有名的“前人”预言作品。对此,鲁迅进行了批评,“然而九一八那时,上海却还大卖着《推背图》的新印本。”(《运命》)。

“文化大革命”中,王学泰因《推背图》影射江青一事,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在北京的自新路第一监狱服刑。

主要版本

《推背图》至少有六个版本:

1、彩绘明抄本,台湾中央研究院藏;

2、明钞本(无图),台湾中央图书馆藏;

3、明钞本,芝加哥大学藏;

4、清初潘氏八喜楼钞本;

5、清末石印本,芝加哥大学藏;

6、流行本(即金圣叹批注版),据称1860年火烧圆明园时由圆明园流出,网络上流传的多为此版本,但此版本没有任何一家图书馆或学术机构收藏。

外语译本

1895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出版了《推背图》,他希望借此让西方能够“知晓中国士人对兴衰治乱的所思所想”。1950年,李查尔斯英译的《推背图》在美国出版。1973年,德国汉学家鲍吾刚出版了《推背图》的德译本。

相关争议

1.版本学

谶谣是制作者根据自己对未来的感受而编制出来的预言,作出的预言理应是模糊的,大致的,宽泛的;而《推背图》从唐朝到清朝,似乎每图中的。这反而是可疑了。现今发现的《推背图》版本,被发现有七八种之多。如永乐四年(1406)姚广孝作序的手钞本、清抄彩绘本、清末石印本等等,不同版本的内容甚至不同。如姚广孝作序本的第3象与清抄彩绘本、金圣叹批注本的图、文内容均不同。

姚广孝作序本《推背图》第3象

这些版本,越是时间早的,就越简单,准确率也越低。如今人们所谓准的版本,是指金圣叹批注本。这说明,《推背图》是在历朝历代不断被人为修改的。比较明显的证据是,从明末的事件开始,每象之间的时间跨度明显缩短,这时间跨度像是中学历史课本。所以,此书的本质不是预言未来,而是在讲过去故事。

从金圣叹的生平来看,不可能批注过《推背图》。他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年(1608),“壬戌之夏,得一抄本”是1622年,“癸亥年人日金喟识”则是1623年。且不说十五六岁的金圣叹是否有能力批注此书。当时,李自成还未灭明,清军还未入关,他不会对第32象和第33象的明朝灭亡和清军入关作出评语,而且说“证已往之事易”。况且,皇太极定族名为“满洲”,改国号为“清”也分别是在1635年和1636年。这显然是后人的伪作。

2.音韵学

从音韵学也可以分析出,《推背图》的押韵可以证明绝不是唐朝的。我们可以通过诗词分析出用韵的历史层次和方音特征。《推背图》不但不符合《平水韵》韵例所反映的语音年代,而且混乱到各个年代都有。如第1象押“夷、奇、机”(《广韵》韵部分别为支、脂、微),这是中唐后特征;第2象押“实、竭”,(《广韵》韵部分别为质、薛),这是两宋特征。只在两宋或者宋以后出现的用韵现象不是一般的多,后面甚至还出现了明中期后才有的语音现象,越往后时代越近。第22象居然押“南、干、安”(《广韵》南为m韵尾,干安为n韵尾)。

金圣叹批注本《推背图》第22象

诗中用韵讹误还来自日常语音的影响,不同的偏差间还可以看出方言的痕迹。第15象 “休、戈、头”相押,便是方言影响。

金圣叹批注本《推背图》第15象

从图文的细节来判断,《推背图》也不会是唐朝的作品。第39象预言“日本侵华”,“旭初升,人都哭”,比喻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强大,中国人都在哭泣。此乃典型的民国思维,只有民国人才会把“旭日”比作日本;在古代,日代表帝王,就像成语“天无二日”说的那样。

金圣叹批注本《推背图》第39象

综上,《推背图》不但不是唐朝的作品,而且还是历朝历代人不断修改的作品。现在流行假托金圣叹批注的《推背图》,基本可以确定是民国年间才成书的。它的内容在清末后也是语焉不详,不知所云。

艺术创作

TVB电视剧《天机算》以《推背图》为题材,李淳风后人李承天向当时手握兵权的赵匡胤展示《推背图》16象的预言,促使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