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1 21:51 来源: 编辑:admin
朱瞻基坐享齐人之福,同时迎娶两位女子,其中一位开创三个先河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6-01 21:51科技管理研究所永乐十五年,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可谓是坐享齐人之福,同时迎娶了两位女子。一位女子是...
朱瞻基坐享齐人之福,同时迎娶两位女子,其中一位开创三个先河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6-01 21:51科技管理研究所
永乐十五年,朱棣的孙子朱瞻基可谓是坐享齐人之福,同时迎娶了两位女子。一位女子是他的青梅竹马,奈何身份低微;另一位女子贤名远播,而且是高官之女。然而,其中一位女子在朱瞻基登位之后工于心计,玩弄权术,更是开创了明朝历史上的三个先河。
朱瞻基在迎娶大家闺秀胡善祥为太孙妃的同时,也迎娶了与他一起青梅竹马长大的孙若微为太孙嫔。在朱瞻基登基后,顺理成章地让胡善祥做了皇后,而孙若微成了贵妃。
孙若微与朱瞻基年幼时相识,相伴一起长大,两小无猜。自然而然的两人两情相悦,朱瞻基自然是想要孙若微做自己的太孙妃以及后来的皇后,但奈何孙若微的身份低微,他的祖父朱棣以及父母更看好光禄寺卿之女胡善祥为太孙妃。
没有让自己心悦的女子成为自己的妻子,朱瞻基对孙若微怀有愧疚之心,于是在朱瞻基登基后,他十分宠爱孙若微,与皇后的关系只能算得上相敬如宾。
而孙若微虽然身份低微,但野心不小,更是因为从小在朱瞻基身边长大,助长了其野心。之前由于有明成祖朱棣和明仁宗朱高炽在,她只能将自己的野心收敛起来。而现在称帝的是与自己两情相悦的朱瞻基,她完全可以依仗着他对自己的宠爱而登上皇后之位。
也许是老天爷也站在孙若微这一边,胡善祥虽然身份比孙若微高贵,但是她体弱多病,无法管理后宫事务。但张太后健在,可以帮助胡皇后共同打理后宫事务。而孙若微要想成为皇后,她首先要做到的是让她自己虽无皇后之名,但有皇后之实。
于是孙若微在朱瞻基面前撒娇卖痴,利用朱瞻基对她的愧疚之情,怂恿朱瞻基去张太后那里为她求得金宝。而按照惯例,只有皇后才拥有金册金宝,作为贵妃只能有金册。
正好这个时候的朱瞻基由于刚登上帝位,喜欢玩乐,而胡善祥却常常规劝他不要耽于游乐之事,而这却引起了朱瞻基的不满和厌烦。所以张贵妃这一撺掇,朱瞻基也就求到了张太后的面前,最终孙若威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金宝。明朝上贵妃有金宝也是从这儿开始的。
孙若微开的第二个先河是废皇后。得到金宝之后,这才完成了孙若微计划的第一步。“金宝”一事也让孙若微看清了他和胡善祥在朱瞻基的心里孰轻孰重。而现在离登上皇后之位,只差将胡善祥赶下去。
正好由于胡善祥体弱多病,而且未怀有皇子,对于孙若微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只要她在胡善祥之前生下皇子,那么她离后位也就不远了。为了怀上这个孩子,孙若微甚至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借腹生子。
在孙若微生下皇长子之后,利用朱瞻基对她的喜欢,以及皇后三年无子的借口,再次怂恿朱瞻基废后。朱瞻基由于对孙若微心怀亏欠,再加上喜得长子的喜悦,果然提出了废后。
朱瞻基提出废后遭到了前朝大臣们的抗议,但大臣们的抗议令朱瞻基不爽。朱瞻基认为他自己是天下之主,想要扶持自己心爱之人做皇后却遭到阻挠,这更加坚定了朱瞻基要废后的决心。因为此事,朱瞻基与大臣们在前朝争吵了几天。
而一向贤良淑德的胡皇后,听说此事后,便主动退位,去道观里修行。而这也是明朝史上第一次废后。
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孙若微的儿子朱祁镇被瓦剌人抓走,为了国家大局,众人拥立朱祁钰登上帝位。瓦剌人本是想以明朝皇帝朱祁镇为筹码,换取更多的土地以及金银财宝。谁知明朝直接换了一个皇帝,于是朱祁镇在他们手里也没用了,就放了朱祁镇。
朱祁镇回到北京后,朱祁钰不想让位,就将他囚禁在了深宫之中。而朱祁镇和孙若微肯定是心怀不甘,于是他们韬光养晦,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1457年,朱祁镇和几个大臣发动了著名的“夺门之变”,成功复辟帝位,而孙若微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小。而朱祁镇为了感谢他母亲,打破明朝祖制,赐给孙若微徽号。而这是孙若微第三次开创明朝先例。
孙若薇一生经历六朝五帝,身份低微但一生过得顺风顺水,甚至登上后位甚至成为太后。但在历史上,她却被称为一代妖后,不仅是因为她容貌娇美,体态妖娆,主要还是因为她工于心计挑唆明宣宗,致使贤后胡善祥被废。
孙若微
电视剧《大明风华》中的女主角
孙若微,电视剧《大明风华》中的女主角,由汤唯饰演。
中文名:孙若微
别名:景蔓姝(原名)
饰演:黄杨钿甜(童年)汤唯(成年)
配音:汤唯
性别:女
人物简介
孙若微,她是建文朝御史景清长女,横遭靖难之变九族灭门,年幼目睹剥皮揎草,幸得景家故交孙愚收养。经一路乞讨逃难,被“清正会”同众靖难遗孤一并收容,以天地为家,变仇为业。
人物经历
明永乐元年,御史大夫景清遭成祖朱棣满门抄斩,长女蔓姝为孙愚所救,化名孙若微收养家中。
十年后,孙若微长大了,孙若微和孙愚、聂兴一行人回到京城,准备刺杀朱棣。
朱棣御驾亲征阿鲁台凯旋回京,几名官差敲开了孙若微所在的店铺,要在她的店铺上张贴皇榜,手捧香炉,跪地接驾。
刺杀失败,孙愚让若微先行退却,可她却不肯走,聂兴等人被锦衣卫杀害,若微被孙愚强行带走了。
孙若微和孙愚回到店里,孙愚本想让孙若微去查查被抓的人有没有自尽,这时候,朱瞻基带着几个锦衣卫来搜查,孙若微赶紧平复了一下情绪,让他们进门。
几人搜查时,孙若微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只箭,她连忙用脚踩住,转移了朱瞻基的注意力,朱瞻基见搜查无果,便要带着人离开,离开时,还约了孙若微明天去听雨轩喝茶,孙若微本想拒绝,但朱瞻基却靠近她,不仅识破了她女扮男装的身份,还告诉她自己看见了那支箭。
孙愚带孙若微去见他们的头,所谓的皇爷,孙若微虽然没有见到皇爷的正面,却对皇爷有很多的怀疑。
孙若微认为,这一次的行刺就是一个陷阱,皇爷是明知道陷阱,却还是让他们去送死,这让她不能理解,更无法认同,所以回来之后就一直怒骂着所谓的皇爷。
孙愚把孙若微训斥了一顿,然后拿出那支弩箭,说那不是他们的东西,而是锦衣卫留下的,让孙若微去见朱瞻基的时候,借机杀死朱瞻基。
孙若微去见朱瞻基,还为家里有一支弩箭,编了一个没有漏洞的故事,朱瞻基却完全不信。孙若微见朱瞻基不信自己说的话,便以自己女儿家撒娇无赖的方式,一概不认,让朱瞻基不要跟她这个小女子过不去。
朱瞻基见孙若微不信,于是让人送来了八宝转心虚的酒水,想要再试探一下孙若微,把孙若微吓得半死。孙若微没有想到,孙愚在楼下安排的人,已经全部被朱瞻基拿下了,而他们安排的毒酒竟也被朱瞻基给发现了。
朱瞻基逼孙若微喝下毒酒,以证明她与行刺的事情无关,想吓唬孙若微把所有事情都说出来,没想到孙若微却敢喝下毒酒,而且笃定朱瞻基不想让她死,让朱瞻基很是喜欢这么不一样的孙若微。
朱瞻基阻止孙若微喝下毒酒,带着她从二楼的雅座跳下了秦淮河中的花船,开心地听戏了起来,让锦衣卫的人收拾了孙愚的那帮刺客。
孙若微赢了朱瞻基,要求朱瞻基带她去锦衣卫的诏狱看看,朱瞻基无奈只能带着她去,还让她换上一套锦衣卫的衣服进去。
孙若微进了诏狱,到处看犯人,看是否能见到她认识的人,没想到这时朱高煦来查岗,要看所有人的腰牌,朱瞻基没有办法,只能带着孙若微离开。
朱瞻基带着孙若微走到了一个上锁的门,他想砍断锁离开,孙若微则在此时拿出了一把钥匙,让朱瞻基试了一下,没想到门就这样开了。朱瞻基和孙若微逃了出来,可他非常怀疑,孙若微有诏狱的钥匙,等出来后便质问孙若微,孙若微则借口自己饿了,逼着朱瞻基先喂饱她再说。朱瞻基把孙若微带回了房间,拿来了吃的,孙若微则看到了解缙献给朱棣的那幅画,并从画中看出朱棣和朱高炽不和的意思,让朱瞻基很是奇怪。
孙若微看出了画里的意思,于是答应帮朱瞻基题诗,让朱瞻基先别问她的事情,等到合适的时机她会跟朱瞻基说清楚。
孙愚因为孙若微昨天害他计划失败,没有杀死朱瞻基,生气地在家训孙若微,孙若微则拿出皇爷给的钥匙,质问起孙愚来,想知道皇爷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一直让他们往火坑里推,让他们做无关紧要丧命的事情,可孙愚则什么也不说。
孙愚和孙若微要被调离顺天府,孙若微为此特别的不满,于是跑去想要找皇爷理论,结果没有见到皇爷只见到皇甫云和。孙若微怪责上头下乱命,让他们在刺杀之后,又去刺杀锦衣卫,是要让他们去送死,现在还要找人替代他们,她非常的不服。孙若微认为,皇爷有锦衣卫诏狱的钥匙,不去救他们被关在诏狱的兄弟,却还要让他们去送死,她心里特别不服,更觉得不值。
孙若微执意不肯离开顺天府,孙愚劝了半天都没有用,便想强行把孙若微拉走,没想到这时朱瞻基来了。朱瞻基送了孙若微一枚簪子,打听孙若微他们要去哪里,然后便让孙若微跟他去一个地方,不要跟孙愚去走亲戚,孙愚也没有理由拦着孙若微,只能让孙若微任性这一次。同时,朱高煦不甘心就这样被赶回云南,于是怂恿三皇子朱高燧,跟他一起把京城搅个天翻地覆。
朱瞻基带着孙若微去射击场玩了一下,最后也让孙若微练一练,结果孙若微一不小心,差点把看靶子的手下给射死了。在玩过之后,朱瞻基又把孙若微带到了军营里,让她见识一下洋人戈登,然后再带孙若微下天牢,想要吓唬一下孙若微。
孙若微听着天牢里的哭喊声,十分不舒服,正想要离开时,朱瞻基却突然变脸,又向她质问起钥匙和刺客的事情来,朱瞻基见孙若微什么都不肯说,便把她扔在天牢里,自己离开了。
天牢里,孙若微拿出当年在家里捡回的珠子,扔在地上,想着小时候和妹妹一起玩着珠子的场景。在天牢里,孙若微十分崩溃,又想起靖难之役时自己的家人们遇难的场景,天上突然下起雨来,孙若微饥渴难耐,赶紧抬头接了雨水喝。
朱瞻基来到天牢,扶起孙若微,孙若微迷迷糊糊地见到朱瞻基,有气无力地让他滚开,朱瞻基没有说话,只是把她抱出了天牢,抱回了自己的院子,给她针灸治病。朱瞻基告诉她自己已经不怀疑她了,孙若微对朱瞻基的态度冷淡,朱瞻基告诉孙若微,自己知道她想救聂兴,还答应她帮她救人。
朱瞻基带孙若微来到诏狱,两名锦衣卫带上聂兴,此时的聂兴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样,孙若微强忍着情绪,和聂兴说了几句,朱瞻基又和聂兴单独说了几句,朱瞻基故意激怒聂兴,让聂兴说出朱允炆的下落。朱瞻基听了聂兴一番话,决定救他出去,不过朱瞻基警告聂兴,出去以后不能再和孙若微有任何瓜葛。
历史原型
孝恭章皇后(?-1462年9月26日)孙氏,山东邹平人,明宣宗朱瞻基第二任皇后,明英宗生母。
明宣宗即位后,册孙氏为贵妃。宣德三年胡皇后被废,改册孙氏为皇后。明宣宗逝世后,儿子朱祁镇登基,被尊为皇太后。
正统十四年,英宗被俘。孙太后采纳兵部侍郎于谦的意见,立朱祁钰为帝,化解了危机。
景泰八年,英宗复位,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天顺六年九月,孙太后崩。全谥为“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葬于景陵。(原本孙氏是明宣宗的继皇后,理应不系帝谥,不过由于宣亲的元配皇后胡氏被废,故而得以系帝谥也)
诚孝张皇后
明朝初年政治人物,被称为“女中人杰”
诚孝昭皇后张氏(?-1442年11月20日),名不详,河南永城人,明朝初期政治人物。指挥使张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祖母。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张氏被封为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晋封皇太子妃。明仁宗即位,册立为皇后。明宣宗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由于英宗年幼,张氏便成为实际上的摄政,也是明代第一位太皇太后。她信用阁臣“三杨”及礼部尚书胡濙、英国公张辅等五大臣辅政,使正统初年的朝政相对清明,被称为“女中人杰”。
正统七年(1442年),张氏崩逝,谥号“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附葬于献陵。
本名:张氏
别名:诚孝张皇后、诚孝昭皇后、张太后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逝世日期:1442年11月20日
人物生平
孝顺贤德
张氏为指挥使张麒之女。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高炽被封为燕王世子,同时张氏被封为燕世子妃。
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张氏又被册封为皇太子妃。张氏孝谨温顺,侍奉成祖夫妇尽心周到,所以很得成祖与徐皇后的欢心。
朱高炽生性仁厚端重,举止言行沉静有法度,但因身体肥胖不善骑射,不得成祖喜爱。成祖最喜爱次子汉王朱高煦,觉得他最像自己,有心废太子立汉王,但徐皇后和大臣们一直阻拦。而且张氏所生长子朱瞻基聪慧好学,深得成祖宠爱,成祖也很喜爱张氏这个儿媳,所以最后为了这些原因,才没有废太子。
洪熙中宫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病崩,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张氏被立为皇后。张氏被立为皇后之后,对朝中内外政事,她莫不周知。仁宗日夜勤于政事,是位贤明的君主,可惜在位不足一年便于洪熙元年(1425年)驾崩,享年四十八岁。
宣德太后
宣德元年(1426年),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尊张皇后为皇太后。当时军国大事多受命于张氏,听从她的裁决。当时海内安宁祥泰,宣宗对母亲入奉起居,出奉游宴,四方有所进献,即便是微小物品,也一定要先奉送给张氏。两宫慈孝天下皆知。
宣德三年(1428年),张氏出游西苑,皇后、皇妃在旁侍候,宣宗也亲自扶着车陪母亲登万岁山,并且奉酒拜寿,又过了一年后,张氏前往长、献二陵拜谒,献诗颁德。宣宗亲自配带弓箭,骑马在前引导,到达河桥时,又下马扶车。京畿百姓都夹道拜观,陵旁老幼也欢呼拜迎。见此情景,张氏回过头来对宣宗说道:“百姓拥戴君主,是因为君主能使他们安居乐业,皇帝应当将此牢记在心。”在返回途中,经过农家,张氏召来农家老妇询问一些生活及农活方面的事,并且赐与钱币。有的农家献上蔬菜酒浆等东西,张氏便取来赐给宣宗,还说:“这是农家的口味啊。”随行的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及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等到行殿请求谒见,张氏对他们加以慰劳,并说:“你们是先朝旧人,要尽力辅助嗣君。”此后的一天,宣宗对杨士奇说:“皇太后拜谒二陵回来后,说起你们的办事能力时非常熟悉。她说,张辅虽是一名武臣,却通晓大义。蹇义忠厚小心,但办事优柔寡断。你呢,非常正直,说起话来直言不讳,先帝有时很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听从你的建议,得以不做错事。还有三件事,当时先帝后悔没有听从你的意见。”
清焦秉贞绘《历朝贤后故事图》之《亲掖銮舆》,轿中为张太后
除此之外,张氏对自己的家人也很严格,其弟张升为人淳厚谨慎,但张氏仍不许他参加商议国家大事。
宣宗宠爱孙贵妃,废皇后胡善祥改立孙贵妃为后,太后怜胡氏无过被废,一直非常照顾胡氏,常召她到清宁宫,在宴席时也命胡氏位居孙皇后之上。
正统摄政
宣德九年(1435年),宣宗驾崩,享年三十八岁。皇太子朱祁镇才九岁,宫中讹传将立襄王朱瞻墡为皇帝。张氏马上召集诸大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哭道:“这就是新天子啊!”群臣高呼万岁,流言才得以平息。朱祁镇即位为明英宗,遵宣宗遗诏,凡朝廷大政均奏请皇太后张氏和皇后孙氏而后行,并于二月戊申尊张氏为太皇太后。大臣请求张氏垂帘听政,张氏说:“不要破坏祖宗之法。只须将一切不急的事务全部废止,时时勉励皇帝向前人学习,并委任得力的辅佐大臣就可以了。”
一天,张氏在便殿落座,英宗面西站立,召英国公张辅和杨士奇、杨荣、杨溥及礼部尚书胡濙入内,张氏对他们说:“你们都是老臣了,如今皇帝年幼,望你们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定。”将这五位老臣作为了正统政治的核心。张氏又特意召杨溥上前,说:“仁宗皇帝念卿忠诚,多次发出叹息,不想今天还能见到你。”杨溥感动而流泪,太后也流泪,左右的人也都很悲伤。过了一会儿,又派人把太监王振叫来,王振跪在地上,张氏突然脸色一变,厉声喝道:“你侍候皇帝不循规矩,应当赐死!”身旁的女官们应声而起,将刀放在王振的脖子上,吓得王振浑身颤抖。这时,英宗和五大臣都跪下为王振讲情,张氏才饶了他。接着警告他说:“你们这种人,自古多误人国,皇帝年幼,哪里知道!现因皇帝和大臣为你讲情,且饶过你这一次,今后再犯,一定治罪不饶。”此后,张氏时常派人到内阁询问政事,一旦得知有王振独断而未交内阁商议的,就马上派人召王振来责备他。所以在张氏有生之年,王振一直无法真正擅政。
崩逝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张氏病重,召杨士奇、杨溥入宫,命宦官询问国家还有什么大事没有办。杨士奇提出了三件事:其一,建庶人(建文帝朱允炆)虽死,但应当编修实录。其二,太宗曾下诏凡收藏方孝孺诸臣遗书者死,这条禁令应当解除。第三件事还未来得及上奏,张氏就已经崩逝。她在遗诏中勉励大臣辅助英宗实行仁政,语气十分诚恳淳厚。英宗为她上尊谥为“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十二月,张氏与仁宗合葬于献陵,附祭于太庙。
主要影响
张氏在明代诸后中颇为精明能干。据史书记载,她平时对中外政事、群臣才能及品行都格外留意。明仁宗死后,每遇军国大事,明宣宗都禀明母后再决定。张氏也常询问宣宗处理朝政的情况,并经常提示宣宗注意体恤百姓疾苦。由于张氏在朝廷政务的处理上,倚重“三杨”、张辅、胡濙及更早时的蹇义、夏元吉等贤臣名将,协调君臣之间关系,限制内宫对朝廷政事的干预,所以在正统初年,王振虽有宠于英宗,却没有达到专权擅政的程度。朝廷政局大体保持稳定。
历史评价
王世贞:史于太后之圣政,王振之蠢国,盖娓娓焉。
何乔远:张太后当宣英之际,可以预政而不预政,视汉唐女主何如哉。
谈迁《国榷》:昭圣绍高文二后之盛,于献陵则邑姜也;于景陵则太任也;至裕陵负扆,严外戚之预政,裁凶阉之窃权,社稷赖以宴如。而势不马邓,席不向高。“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诚昭圣之谓也。
张岱《石匮书》:嗣后孝诚、孝庄,代有圣德,总不及孝慈高深,但得其毫发,亦足以光被彤管。呜呼盛矣!
查继佐《罪惟录》:诚孝整齐三朝,为妃,善太子失欢;为后为太后,知人,亦具禀可。虽仁宣令主,赞辅特勤。为太皇太后,卵翼至尊最弱,逆监振屏气。先朝内政修已称媲美,后所处特殊,得闻平决外朝,实关至计。至于严外戚惠安,不使干预;谢垂帘之请,专任阁议,凛持祖训,故坤德无与比。倘垂帘例开,他日昭圣得自行其意,而二龄挟宠,适当武庙豹房之日,天下事尚忍言哉!嗟一振帝翼之为虎,后视之如雏,使长视得见正统之十四年,可无土木之变。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宣皇晏驾,新主幼冲。王振以青宫旧侍,俨然自负顾命。其时三杨犹在位也。太后贤明,有汉马氏、宋高后风。
蔡东藩《明史演义》:王振用事,祸启英宗,太皇太后洞烛其奸,令女官拟刃于颈,其明智更不可及。乃帝臣乞请,不即加诛,大奸未去,贻误良多。至于慈躬大渐,垂询国事,士奇拟上三疏,仅呈其二,而未闻列振罪恶,力请严惩,是士奇之谋国,尚不太皇太后若也。明多贤后。若太皇太后张氏者,其尤为女中人杰乎?
黎东方《细说明朝》:即位之时,他年幼无知,国家大计方针,全由太皇太后张氏主持。张氏知书识礼,信任老臣,一切事由旧章,虽有对北元阿岱可汗(阿台)与麓川土司思任发的战事,而国力未损。她也颇能制抑太监王振,要等到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她去世以后,这王振才专横起来。
崔瑞德、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宣德帝在短期患病后出人意外地死去,张太皇太后就领导了一个事实上的摄政团。她在朝廷中,不论在礼仪上和事实上都取得了最受人尊敬的地位。此外,在前一代皇帝统治时期,她作为皇太后已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政治的决策。
人际关系
父亲:张麒,官至京卫指挥使。永乐九年(1411年)追封彭城伯,明仁宗即位后进爵为侯,谥号“恭靖”。
母亲:名不详,封彭城伯夫人。
配偶:明仁宗朱高炽
兄长:张昶,官至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彭城伯。
张升,官至左都督,掌左军都督府事,封惠安伯。
儿子:明宣宗朱瞻基。越靖王朱瞻墉。襄宪王朱瞻墡。
女儿:嘉兴公主,嫁巨鹿侯井源。
艺术形象
2006年豫剧《张娘娘传奇》:楚淑珍饰;
2019年电视剧《大明风华》:吴越饰(剧名张妍)。
2022年电视剧《尚食》:刘敏饰。
2022年电视剧《山河明月》:初伊饰。
史料索引
《名山藏·卷三十》
《国榷·卷二十五》
《石匮书》
《罪惟录·列传卷二·皇后传》
《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九·王振用事》
《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
中国为啥叫中国?若是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20 10:10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作......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9科技管理研究所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必须要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sān huáng......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21 18:18:19科技管理研究所“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
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6 16:16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华文明五千年:兴于炎黄,成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
万里长城十三关,甘肃占三关!终于收集齐了?快看看!政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2022-08-09 10:10科技管理研究所“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
一段风姓是万姓之祖之传说,最终演变出上古八大姓和中华姓氏之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7 15:16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一、传......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么汉朝之前叫什么?名字有点霸气!2022-10-19 18:5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秦时明月汉时......
中国历史上灭于外族和灭于自身的代表王朝:西晋宋和秦汉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6 14:45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中国历史上的古籍整理工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5 00:33科技管理研究所发表于北京【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古籍,古代书......
中国史学开山鼻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文学大家——司马迁与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李陵(西汉历史人物)
05-06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
04-10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朝代、皇帝)盘点中国历史上五个令人无比痛心的朝代!(全文)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是什么下场?
08-17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权机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之一)全文介绍
03-17我国历史上的十大盛世分别是哪十个盛世?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事。
08-19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全文介绍
02-25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汉族,汉初楚国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04-25卫国(中国先秦时期诸侯国,周朝诸候之卫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全文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