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0 06:23 来源: 编辑:admin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北魏历代皇帝简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6-15 06:30:20科技管理研究所北魏是鲜卑人拓跋珪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刚建国的时候国号是代,后来改为魏国,为了和战国时期的魏...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北魏历代皇帝简介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6-15 06:30:20科技管理研究所
北魏是鲜卑人拓跋珪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刚建国的时候国号是代,后来改为魏国,为了和战国时期的魏国,三国时期曹操父子建立的魏国区分,拓跋珪建立的魏国史称北魏!北魏自公园元386年建立,至公元534年分裂为东魏、西魏,一共存在148年,历经14位皇帝!
1.道武帝拓跋珪(371-409)是代国开国皇帝拓跋什翼健的嫡孙,父亲拓跋寔在拓跋珪出生之前就在内乱中死亡,六岁的时候前秦攻打代国,拓跋什翼健战败后被部下杀死,前秦趁机灭掉了代国。前秦皇帝苻坚原本要把拓跋珪带回长安监管,但是在代国旧部的游说支下六岁的拓跋珪得以留在代国故地。公元383年前秦在淝水之战中战败,叛乱四起,前秦分崩离析,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年仅16岁的拓跋珪趁机召集旧部重建代国,同年又改国号为魏国!经过几年的征战,拓跋珪统一了代国故地,与慕容垂建立的后燕,后秦姚兴三足鼎立。公元395年拓跋珪在参合陂打败后燕主力,后燕一蹶不振,两年后拓跋珪率主力南下攻打后燕,占据了后燕绝大部分领土,将后燕分成南北两部,公元404年又在柴壁之战中击败后秦姚兴,抑制了后秦的发展,北魏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此时的拓跋珪开始志得意满,刚愎自用,为求长生不老服用寒食散,以至于脾气暴躁,猜忌多疑,滥杀大臣,最终在公元409年被儿子拓跋绍弑杀,年仅39岁。
2.明元帝拓跋嗣(392-423)拓跋珪长子,公元409年拓跋珪在宫廷政变中死去,太子拓跋嗣平息内乱,继位为帝,成为了北魏第二任皇帝。拓跋嗣在位14年,任内团结各部落首领,下诏书招纳贤才,劝课农桑,休养生息,北魏国力迅速提升,为以后北魏统一北方,饮马瓜步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元422年,拓跋嗣趁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病死之际出兵南下,夺取河南之地,留下大将镇守河南,自己率军返回首都平城!拓跋嗣为求长生时常服用寒食散,日积月累之下毒性频频发作,身体日益虚弱,再加上南征刘宋积劳成疾,于公元423年病逝,年仅32岁。
3.太武帝拓跋焘(408-452)明元帝拓跋嗣长子,北魏第三任皇帝,罗晋唐嫣主演的电视剧锦绣未央中那位皇帝陛下的原型。拓跋焘16岁继位,一生之中东征西讨,相继灭亡了胡夏、北燕、北凉等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中国北方百余年来的分裂局面,;向北驱逐柔然,摧毁了柔然主力,解除了魏国北方最大的威胁;向南攻打刘宋直至长江,饮马瓜步江,可以说是武功赫赫!晚年的拓跋焘和祖父拓跋珪一样滥杀大臣,但是杀完之后又会后悔。太子拓跋晃和中常侍宗爱不和,宗爱担心拓跋晃登基之后遭殃,于是挑拨拓跋焘拓跋晃父子之间的矛盾,脾气暴躁的拓跋焘屡次训斥太子,拓跋晃在忧惧中死去。后来拓跋焘后悔逼死了太子,宗爱得知之后担心自己被处死,决定先下手为强,趁拓跋焘睡熟后将他杀死,时年44岁。
4.南安王拓跋余(?-452)拓跋焘之子,拓跋焘死后宗爱拥立拓跋余继位,拓跋余登基后不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宗爱总管朝政,权力极大。后来拓跋余担心宗爱作乱,企图限制他的权力,宗爱得知后派人暗杀了拓跋余,在位仅仅八个月。
5.文成帝拓跋浚(440-465),太武帝拓跋焘长孙,拓跋晃长子,南安王拓跋余被宗爱弑杀后,拓跋浚在大臣拥立下继位,诛杀宗爱,平息内乱。拓跋浚任内北魏政局动荡不安,叛乱四起,虽然都被平定,但是北魏也元气大伤,此时南朝刘宋也陷入宫廷内乱之中,国力衰退,无力北伐,两国之间因此有了一段和平时期!拓跋浚在位13年,在公元465年病死,年仅26岁。
6.献文帝拓跋弘(454-476)文成帝拓跋浚长子,继位时年仅11岁,军队指挥权落入了大将军乙浑手中,乙浑不把献文帝放在眼里,自立为王,朝廷内外事无巨细都由乙浑处理,献文帝束手无策,成为傀儡。危急时刻冯太后调动亲信包围乙浑府邸将其处死,临朝听政,处理所有的军国政务!献文帝不满冯太后专权于公元471年让位于儿子拓跋宏,自己遥控朝政,屡屡率军出征柔然!后来献文帝和冯太后矛盾激增,于公元476年暴毙于皇宫之中,年仅23岁!
7.孝文帝拓跋宏(467-499)献文帝拓跋弘长子,继位之时年仅5岁,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冯太后是北燕皇族后代,汉人,是一位政治女强人,执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中央集权,增强国力,自太武帝拓跋焘死后日渐衰落的北魏重新强盛起来。 公元490年冯太后病死,孝文帝拓跋宏开始亲政,孝文帝受冯太后影响很深,崇拜汉族文化!亲政后进一步进行汉化改革,穿汉服,说汉语,用汉名,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因此孝文帝又叫元宏。他严厉镇压一切反对改革的鲜卑贵族,为此甚至处死了反对改革的急先锋——太子元恂,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北魏国力迅速强大。公元494年元宏迁都洛阳,并以洛阳为基地亲征南朝萧齐,战争互有胜负,战事不利令元宏郁郁寡欢,压力极大,就在这是元宏的妹妹带来了皇后失德的消息,元宏急怒攻心,一病不起,被迫返回洛阳,在行军途中病死,年仅33岁!
8.宣武帝元恪(483-515),孝文帝元宏次子,在位16年。在位前期锐意进取,开疆拓土;后期朝政黑暗,外戚专权,鲜卑皇室卖官鬻爵,大肆贪污腐败,国势由盛转衰。元恪还沉湎于女色,为此废除了“子贵母死”这一制度,胡灵太后因此活了下来,在宣武帝元恪死后祸乱朝政,为北魏分裂埋下了祸根!公元515年元恪病死,年仅33岁。
9.孝明帝元诩(510-528)宣武帝元恪次子,他六岁继位,母亲胡灵太后擅权乱政,公元525年爆发的六镇大起义,敲响了北魏王朝的丧钟。此时北魏朝廷仍处于争权夺利之中,权力的争夺使得母子之间再无亲情可言,公元528年胡灵太后派人毒死了亲生儿子元诩,元诩时年19岁。
10.孝庄帝元子攸(507-531)孝文帝元宏的侄子,彭城王元勰之子,孝明帝元诩被毒死后元子攸跟随尔朱荣率军攻入洛阳,被拥立为帝,但是元子攸只是尔朱荣的傀儡,没有实权。尔朱荣平乱后图谋帝位,却被元子攸先下手为强,被骗入皇宫伏杀,但是元子攸也不是最后的胜利者,三个月后他被尔朱荣的儿子尔朱兆俘虏后勒死,计在位3年,年仅24岁。
11.长广王元晔(509-532);
12.节闵帝元恭(498-532);
13.安定王元朗(513-532);这三位都是北魏皇室宗亲,元子攸杀死尔朱荣后,尔朱兆起兵讨伐,不再承认元子攸的帝位,拥立长广王元晔继位。元晔在位仅四个月就被废,第二年被尔朱荣部下高欢杀死,时年23岁;
元晔被废后尔朱兆拥立元恭称帝,同年(公元531年)尔朱荣部将高欢拥立安定王元朗称帝,此时北魏同时拥有两个皇帝。
次年(公元532)尔朱兆垮台,元恭被高欢废黜,一个月后被毒死,在位仅1年,时年34岁。
高欢战胜尔朱兆后,乘胜攻入洛阳,随后杀死了元朗,又拥立孝文帝的孙子元修继位,元朗继位仅仅六个月,死时年仅20岁!
14.孝武帝元修(510-534),北魏最后一任皇帝,公元532年继位,在位三年,迫于高欢的军事压力投奔关中军阀宇文泰,却被宇文泰杀死,时年25岁。宇文泰拥立元氏皇族元宝矩继位,割据关中;高欢在邺城拥立清河王元善见继位,割据中原;从此北魏一分为二,史称西魏(元宝矩),东魏(元善见),魏国名存实亡,权力掌握在宇文泰高欢等人之手。
北魏立国148年,历经14帝,其中10位皇帝死于非命,1位为求长生中毒死亡,1位被气死,只有2位善终。
北魏历代皇帝列表
公元386——534年,共149年。
北魏共有15个帝王(包括幼主元钊,安定王元朗),其中病死的4帝,国亡⽽逃奔长安后被毒杀的1帝,内乱中被杀死的4帝,被沉杀的1帝,被毒杀的3帝,被废黜后后事不明的1帝,被绞杀的1帝。所附的冯太后为病死,胡太后被沉杀于黄河中。
道武帝(拓跋珪)
道武帝,名拓跋珪(公元371—409年),字涉圭,鲜卑族拓跋部⼈,⼗六国时代王什翼犍孙(⼀说为什翼犍⼦),前秦衰落后复国称帝,在位24年,被⼦拓跋绍刺杀,终年39岁,葬于⾦陵。(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古盛东城西北)
明元帝(拓跋嗣)
明元帝,名拓跋嗣(公元392—423年),北魏道武帝长⼦,道武帝被⼦拓跋绍杀死后,他继位,在位15年,病死,终年32岁,葬于⾦陵。太武帝(拓跋焘)
太武帝,名拓跋焘(公元408—452年),⼩字佛狸,北魏明元帝长⼦,明元帝病死后继位,在位29年,被宦官宗爱谋杀,终年45岁,葬于⾦陵。
南安王(拓跋余)
南安王,名拓跋余(公元?—452年),太武帝第6⼦,宦官宗爱弑太武帝后,迎他继位,在位7⽉,⼜为宗爱谋杀,葬处不明。
⽂成帝(拓跋濬)
⽂成帝,名拓跋濬(公元440----465年),太武帝从孙,南安王侄,南安王被宗爱刺杀,众⼤⾂⼜杀宗爱,迎他为帝,在位14年,病死,终年26岁,葬于⾦陵。
献⽂帝(拓跋弘)
献⽂帝,名拓跋弘(公元454—476年),⽂成帝长⼦,⽂成帝病死后继位,在位6年,为冯太后毒死,终年23岁,葬于⾦陵。
孝⽂帝(元 宏)
孝⽂帝,名元宏(公元467—499年),献⽂帝长⼦,献⽂帝在位时就禅位给他,从此他开始改为汉姓,在位29年,于南征途中病死,终年33岁,葬于长陵。
宣武帝(元 恪)
宣武帝,名元恪(公元483----515年),北魏孝⽂帝次⼦,孝⽂帝病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终年33岁,葬于景陵。孝明帝(元 诩)
孝明帝,名元诩(公元510—528年),宣武帝次⼦,宣武帝病死后继位,在位14年,为胡太后毒杀,终年19岁,葬于定陵。
幼 主(元 钊
幼主,名元钊(公元526—528年),孝⽂帝曾孙,胡太后毒杀孝明帝后,⽴他为帝,在位1⽉,被尔朱荣沉溺于黄河中,终年3岁,葬处不明。
孝庄帝(元⼦攸)
孝庄帝,名元⼦攸(公元507—530年),献⽂帝孙,尔朱荣杀幼主后,⽴他为帝,在位3年,⼜被尔朱兆绞杀,终年24岁,葬于静陵。
长⼴王(元 晔)
长⼴王,名元晔。⽣卒年不详,太武帝曾孙,尔朱兆杀孝庄帝后,扶他继位,在位3⽉,⼜为尔朱世隆所废,下落不明。
节闵帝(元 恭)
节闵帝,名元恭(公元498—532年),字修业,⽂成帝孙,尔朱世隆废元晔后,⽴他为帝,在位2年,被⾼欢废黜后毒死,终年35岁,葬处不明。
安定王(元 朗)
安定王,名元朗(公元513—532年),字仲哲,北魏皇族章武王第三⼦,节闵帝堂弟,被⾼欢拥⽴为帝,在位2年,⼜被⾼欢废黜毒杀,终年20岁,葬于邺效外。
孝武帝(元 脩)
孝武帝,名元脩(公元510—534年),字孝则,孝⽂帝孙,⾼欢废元朗后,⽴他为帝,在位3年,被宇⽂泰毒死,终年25岁,葬于永陵
北⽅⼤地经历了⿊暗的五胡⼗六国时代,终于迎来统⼀时代,崛起的鲜卑贵族拓跋⽒消灭周边⼩政权,建⽴了强⼤的北⽅统⼀政权——北魏。与此同时,东晋权⾂刘裕逼晋帝退位,在南⽅建⽴刘宋。双⽅隔长江对峙,史称南北朝时期。
1、北魏道武皇帝,拓跋珪
鲜卑贵族拓跋⽒原来的政权为代国,被前秦消灭后,年幼的拓跋珪到处流浪。淝⽔之战后,前秦倒塌,北⽅诞⽣了⼀⼤批政权,拓跋珪乘机恢复代国,随后改称魏国。在击败周边的贺兰、柔然等草原部落后,拓跋珪正式称帝建⽴魏国,史称北魏。
新⽣的北魏被后燕、后秦包围,相对弱⼩,拓跋珪早期励精图治,推动北魏政权从奴⾪制进⼊封建社会,逐步与后燕、后秦争霸。
执政后期,沉湎酒⾊,刚愎⾃⽤,最后清河王拓跋绍发动政变,被弑⾝亡,终年三⼗九岁。
2、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爹被政变弑杀后,拓跋嗣带兵⼊宫诛杀清河王,登基为帝。在位期间⽂治武功政绩斐然,特别是爆发了第⼀次南北战争,最终夺取了南朝刘宋青州、兖州、豫州等地,将刘宋压缩到长江⼀带。但是因为太折腾,英年早逝,终年三⼗⼆岁。
3、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在位期间建⽴了赫赫战功,攻灭了⼤夏、北燕、北凉等政权,向南攻取刘宋河南地区,最终统⼀北⽅,饮马长江。拓跋焘⼩名佛狸,曾在长江北岸建⽴⾏宫,就是佛狸祠,⾟弃疾《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可堪回⾸,佛狸祠下,⼀⽚神鸦社⿎“还在诉说拓跋焘的战绩。
太武灭佛:三武灭佛之⼀,因为北魏处于不断对外战争中,有⽣⼒量消耗巨⼤,但是年轻⼈都跑去信佛了,国家军队得不到补充,再加上发现关中佛寺藏匿兵器,威胁皇权,最终太武帝下诏,宣布佛教为邪教,焚毁所有佛像、佛经,佛门全部坑杀,禁⽌佛教传播。
前期的杀伐让拓跋焘在执政晚期成性,连太⼦拓跋晃都未能幸免,最终被宫中宦官杀害。
4、北魏敬寿帝,拓跋余
正牌太⼦拓跋晃被屠夫⽼⼦拓跋焘杀了,庶出的拓跋余才有机会登基。可能觉得⾃⼰威望不够,于是把国库的钱全部赏给⼤⾂,收买⼈⼼,觉得天下太平后在后宫声⾊⽝马,⼤权落⼊宦官⼿中,最后也被宦官杀害,在位时间不到⼀年。
两任皇帝被宦官杀害,拓跋濬提兵⼊宫诛杀宦官后继位,对内与民休息,对外搞好与刘宋外交关系,使得因太武帝穷兵黩武⽽千疮百孔的北魏再次恢复⽣机,可惜英年早逝,终年⼆⼗六岁。
6、北魏献⽂帝,拓跋弘
幼年继位,冯太后摄政。北魏有⼀项残酷的制度,⼦贵母死。为了防⽌汉朝频发的外戚⼲政,拓跋珪定下制度,⼀旦⼉⼦被⽴为太⼦,母亲就要被赐死!所以拓跋弘幼年丧⽗丧母,当个皇帝还有冯太后⼀直压着,⼼⽣退意,最终禅位给太⼦拓跋宏,⾃⼰做太上皇。然后恢复佛学,佛教在北魏重新获得发展。
7、北魏孝⽂帝,元宏
历史书上⼤名⿍⿍的北魏孝⽂帝改⾰,实现了民族⼤融合,也将北魏国⼒推向巅峰。
鲜卑汉化:孝⽂帝从⼩受冯太后影响,精通儒家经义,亲政后重⽤汉⼈,全盘推⾏汉化,迁都洛阳,官⽅语⾔改为汉语,穿汉服,就连姓也改了,拓跋改成元,拔拔⽒改为长孙,丘敦⽒改为丘等等。这⼀系列动作让胡⼈出⾝的鲜卑贵族很不适应,太⼦元恂就很抗拒,结果被赐死。
孝⽂帝的改⾰让北魏脱离了地⽓,开始有中原正统王朝的帝王⽓,可惜孝⽂帝英年早逝,终年三⼗三岁。
8、北魏宣武帝,元恪
取消了“⼦贵母死”的⽆⼈性的制度,继续加⼤鲜卑汉化程度,国⼒进⼀步强盛。在位期间南北开⼸,南取益州,北伐柔然,疆域⼤幅扩⼤。还是天妒英才,和他⽼爹⼀样,活了三⼗三岁。
9、北魏孝明帝,元诩
幼年登位,很快就尝到了废除”⼦贵母死“的苦果,亲妈胡太后擅权乱政,搞得天下⼤乱,最终北⽅爆发了六镇起义,北魏⾛向衰落。
河阴之变:年长后的元诩密谋调晋阳军阀尔朱荣进京勤王,结果失败被胡太后毒杀。胡太后随后⽴元钊为帝,尔朱荣却没有放弃勤王的使命,他率军攻破洛阳,在河阴将胡太后和元钊溺死,不分忠奸屠杀满朝王公百官两千余⼈,⾎流成河,⾃此北魏⼤权落⼊尔朱荣⼿中。
10、北魏孝庄帝,元⼦攸
被尔朱荣⽴为傀儡皇帝,却咸鱼翻⾝,诱杀权⾂尔朱荣,随后被尔朱荣侄⼦尔朱兆俘虏,最后被缢死于晋阳,终年⼆⼗四岁。
11、北魏惠哀帝,元晔
尔朱兆杀害孝庄帝后,拥⽴元晔为帝,不久尔朱世隆逼迫元晔禅位给⼴陵王元恭,⾃⼰降为东海王。
12、北魏节闵帝,元恭
被尔朱世隆⽴为皇帝,⾼欢消灭尔朱家族后元恭⼀并被废。此时的北魏皇族已经没有⼀点尊严,成为权⾂们相互攻伐的筹码。
⾼欢进攻洛阳需要师出有名,于是⽴元朗为帝,奉召进攻国都洛阳,攻破洛阳后元朗失去作⽤,被废。
14、北魏孝武帝,元修
此时北魏朝堂两⼤势⼒,⾼欢和宇⽂泰。元修由⾼欢拥⽴,后两者决裂,元修投奔宇⽂泰,随后⼜与宇⽂泰不和,被宇⽂泰毒杀。⾃此⾼欢和宇⽂泰分别拥⽴皇帝,北魏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15、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元修叛逃后,⾼欢⽴元善见为帝,与宇⽂泰拥⽴的元宝炬对⽴,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公元551年,⾼欢次⼦⾼洋逼迫元善见禅位,建⽴北齐。
16、西魏⽂昭帝,元宝炬
宇⽂泰杀害元修后,⽴元宝炬为皇帝,是为西魏,期间军政⼤权全部由宇⽂泰掌握。
17、西魏废帝,元钦
⽣活在宇⽂泰的阴影下,想反抗宇⽂泰结果失败,被宇⽂泰废黜,最后惨遭毒死。
18、西魏恭帝,元廓
傀儡皇帝,公元557年,宇⽂泰的侄⼦宇⽂护废黜恭帝,⽴宇⽂泰的⼉⼦宇⽂觉为帝,建⽴北周政权,西魏灭亡,⾃此,拓跋⽒⽕种全部灭亡。
以胡族⾝份统⼀北⽅,以汉⽂化正统延续近200年国朝,这是拓跋⽒的智慧,也是民族⼤融合的最佳表现。
北魏(386~557年),是由鲜卑族拓跋⽒建⽴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个朝
代,386年,拓跋部⾸领拓跋珪建⽴,改国号为⼤魏,建都平城。439年,统⼀北⽅。493年起孝⽂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皇帝改姓元。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
东魏武定⼋年(550年),⾼洋废孝静帝,代东魏⾃⽴,建⽴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被权⾂宇⽂护逼迫禅位于其侄宇⽂觉,北魏历史正式宣告结束。期间从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孝武帝被宇⽂泰毒死为⽌,北魏历经⼗七帝,共150年。从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557年宇⽂觉废掉西魏,北魏历经⼆⼗⼀帝,共172年。此外因为北魏是游牧民族,历史上北魏皇帝⼤多短命。
下⾯是北魏皇帝列表
宣武皇帝——拓跋圭,庙号太祖,在位时间386年——409年
明元皇帝——拓跋嗣,庙号太宗,在位时间409年——423年
太武皇帝——拓跋焘,庙号世祖,在位时间424年——452年
南安隐王——拓跋余,庙号熹祖,在位时间452年
景穆皇帝——拓跋晃,庙号恭宗,在位时间452年
⽂成皇帝——拓跋浚,庙号⾼宗,在位时间452年——465年
献⽂皇帝——拓跋弘,庙号显祖,在位时间466年——471年
孝⽂皇帝——拓跋宏,庙号⾼祖,在位时间471年——499年
宣武皇帝——元恪,庙号世宗,在位时间500年——515年
孝明皇帝——元诩,庙号肃宗,在位时间516年——527年
武怀皇帝——元⼦攸,庙号敬宗,在位时间528年——531年
节闵皇帝——元恭,庙号烈宗,在位时间531年——532年
孝武皇帝——元修,庙号显宗,在位时间532年——534年
让每天了解⼀点历史成为⼀种习惯!
北魏(386~557年),是由鲜卑族拓跋⽒建⽴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个朝
代,386年,拓跋部⾸领拓跋珪建⽴,改国号为⼤魏,建都平城。439年,统⼀北⽅。493年起孝⽂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皇帝改姓元。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东魏武定⼋年(550年),⾼洋废孝静帝,代东魏⾃⽴,建⽴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被权⾂宇⽂护逼迫禅位于其侄宇⽂觉,北魏历史正式宣告结束。期间从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孝武帝被宇⽂泰毒死为⽌,北魏历经⼗七帝,共150年。从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557年宇⽂觉废掉西魏,北魏历经⼆⼗⼀帝,共172年。此外因为北魏是游牧民族,历史上北魏皇帝⼤多短命。
北魏的历代皇帝列表:
道武帝拓跋珪 -- 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敬寿帝拓跋余--景穆帝拓跋晃--⽂成帝拓跋濬(浚)
献⽂帝拓跋弘 --孝⽂帝拓跋宏--宣武帝元恪 --⽂景帝元愉--孝明帝元诩-- 隐帝元法僧
少帝元钊 --⽂穆帝元勰--孝宣帝元劭 --孝庄帝元⼦攸 --顺帝元颢 --惠哀帝元晔
节闵帝元恭--顺⽂帝元朗 --武穆帝元怀 --出帝元修
有没有⼤家熟悉的名字呢,是不是拓跋这个名字很⽿熟,近期⼀些电视剧中多有提及这个姓⽒
下⾯⼀⼀为⼤家介绍⼈物事迹: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简介遇刺⾝亡,北魏开国皇帝
北魏道武帝(371年—409年),⼜名涉珪、什翼圭、翼圭、开,北魏开国皇帝,鲜卑族⼈。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孙⼦,献明帝拓跋寔的⼉⼦,太武帝拓跋焘的爷爷。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携⾛出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在次年即386年改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398年,他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同,并⾃称皇帝。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励精图治,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天下⼩康。晚年好酒⾊,刚愎⾃⽤,不团结兄弟,导致在409年的宫廷政变中遇刺⾝亡,终年仅三⼗九岁,在位⼆⼗四年。
⼈物⽣平
魏道武帝拓跋珪(360年8⽉4⽇—409年11⽉6⽇),⼜名什翼圭、翼圭、开,字涉珪,后魏开国皇帝(386—409年),鲜卑族⼈。魏昭成帝拓跋什翼键的孙⼦,魏献明帝拓跋寔和贺兰
⽒的⼉⼦。
⼤事年表
登国元年(386年),鲜卑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东⼭再起,在⽜川(今呼和浩特市西南)⼤会诸部,复即代王位,建元登国,国号代。⼆⽉,迁都盛乐(今和林格尔县北⼟城⼦古城),四⽉,改称魏王,国号⼤魏。是为北魏建国之始。
登国初年,拓跋珪在其统治地区的腹地(今内蒙古西部地区)推⾏“离散诸部”、“分⼟定居”政策。
登国⼆年(387年),北魏打败独孤部刘库仁之⼦刘显和刘卫⾠。登国三年(公元388年),拓跋珪进攻库莫奚(驻牧于今⾚峰北部地区),获杂畜10余万。
登国六年(390年),拓跋觚奉命出使后燕,被后燕扣留,以求名马。此后两国关系僵化。北魏开始联合西燕对付后燕。同年北魏征服了占据阴⼭北麓的贺兰部。
登国七年(391年),⼜征服了占据河套以西的匈奴铁弗部。随后⼜兼并库莫奚、⾼车等部落,实⼒⼤⼤增强。
登国九年(394年)六⽉,慕容垂出兵灭西燕,攻陷长⼦,杀死慕容永及其公卿⼤将三⼗多⼈,西燕亡。华北⼀带只剩下北魏与后燕两国。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简介勤政爱民北魏第⼆任皇帝
北魏拓跋嗣明元帝(392-423年),北魏的第⼆任皇帝(409-423年在位),鲜卑族⼈。他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太武帝拓跋焘的⽗亲。403年被⽴为太⼦,409年诛杀谋逆的拓跋绍后,登基为帝,改元永兴。410年,北伐⼤破柔然。423年,亲征刘宋,辟地三百⾥。423年,由于御驾亲征,积劳成疾⽽终,享年32岁。谥号为明元皇帝,庙号太宗。拓跋嗣⽂武双全,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拓展疆⼟,励精图治,在北魏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
⼈物⽣平
魏明元帝拓跋嗣(392-423年),也叫拓跋嗣。后魏第⼆任皇帝。403年,拓跋嗣被⽴为太⼦后,拓跋嗣的⽗亲道武帝拓跋珪为防⽌外戚专权,仿照汉武帝杀钩⼷夫⼈之制,将拓跋嗣的⽣母刘贵⼈处死(即⼦贵母死制)。拓跋嗣⽇夜啼哭,被拓跋珪训斥,出逃宫外。409年,拓跋珪被其⼦清河王拓跋绍杀害,拓跋嗣平息谋乱,诛杀拓跋绍,即位登基,改元永兴。即位后,内迁民众,整顿流民。410年,派⼤军北伐柔然,取得胜利。后⼜将后魏实⼒范围拓展到河南,与东晋接壤。拓跋嗣励精图治,整饬内政,为南征作准备。422年,⽴长⼦拓跋焘为太⼦后,亲率⼤军南征,在次年攻克虎牢等黄河南岸要地和⼭东青兖等地,辟地三百⾥,进逼刘宋领⼟。但是,在亲征中,拓跋嗣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在返回平城不久就去世了,年仅32岁。
历史评价
魏明元帝拓跋嗣⽂武双全,治国有⽅,内迁民众,外卫边疆,重⽤崔浩等魏⾂,使北魏更快的像封建社会转变。虽英年早逝,但上承开国君主拓跋珪武功建国,下启太武帝拓跋焘统⼀北⽅。在北魏开国历史中具有承先启后的枢纽地位。
《魏书》评价:帝礼爱儒⽣,好览史传。以刘向所撰《新序》、《说苑》于经典正义多有所阙,乃撰《新集》三⼗篇,采诸经史,该洽古义,兼资⽂武焉。
史⾂⽈:太祖英雄,北驱朔漠,末年内多衅隙。明元抱纯孝之⼼,逢枭镜之祸,权以济事,危⽽获安,隆基固本,内和外辑。以德见宗,良⽆愧也。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简介⼀同北⽅的卓越军事家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字佛狸,鲜卑族。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422年,被⽴为太⼦,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在位期间,亲率⼤军灭亡胡夏,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北⽅。北伐柔然,使之“不敢复南”;南败刘宋,占据河南之地。452年,被中常侍宗爱杀害。在位29年,谥太武皇帝,庙号世祖。拓跋焘率军讲求战法,指挥灵活,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骑兵统帅。
施政举措
拓跋焘即位后,雄⼼勃勃,南征北战,主要是通过战争⼿段来解决对⽴政权间的⽭盾。但拓跋焘不是⼀个鲁莽的武夫,⽽是—个善于审时度势的有策略思想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采
取战争⼿段的同时,根据形势,也⼒争通过通使、贡赐、联姻,缓和与敌对政权间的⽭盾,建⽴友好关系。拓跋焘统治的30年间,后魏和柔然、刘宋、胡夏,北燕、北凉,互通使节,相互贡赐财物的事实不胜枚举。相互联姻,也不乏其例。
如神元年(428年),拓跋焘把俘虏的夏国主赫连昌迎⾄⾸都平城,不仅供奉丰厚,封爵为王,并以其妹始平公主妻之。在此之前,拓跋焘已纳夏主昌的三个妹妹为贵圮,并⽴其⼀妹为皇后。延和⼆年(433年),拓跋焘派使⾂册封北凉主沮渠牧键为王,并以妹武威公主妻之,纳北凉主之妹为昭仪。延和三年,拓跋焘以海西公主嫁柔然汗吴提,并纳其妹为夫⼈。太平真君⼗⼀年,拓跋焘率军伐宋,直抵⽠步。在胜利形势下,他主动遣使求和、请婚。他以其孙⽰宋使⽈:“吾远来⾄此,⾮欲为功名,实欲继好息民,永结缘援。宋若能以⼥妻此孙,我以⼥妻武陵王,⾃今匹马不复南顾。”表⽰了他要通过联姻,建⽴友好关系的愿望。当然拓跋焘采⽤联姻、通使、贡赐等⼿段的动机,并不是很纯正的。但在战乱年代,即使是短期的和平,对恢复社会⽣产,减轻⼈民痛苦都是有好处的。拓跋焘为了完成统⼀⼤业,能有效地使⽤战争和和平⼿段,⾜见他是拓跋焘对经济,思想⽂化建设也很重视。他说:“财者,军国之本”。他懂得物质财富是关系到战争胜负,政权存亡的⼤事。
《魏书》记载:“世祖继位,开拓四海,以五⽅之民各有其性,故倍其教不改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纳其⽅贡以充仓廪,收其货物以实库藏,⼜于岁时取鸟兽之登于俎⽤者以牣膳府。“他根据其统治区民族众多,⽣产⽅式不⼀等情况,坚持实⾏不改变各族⼈民传统⽣产⽅式、⽣活⽅式和风俗习惯的政策。既重视汉族⼈民农业⽣产,也重视少数民族的畜牧射猎习惯。通过发展农牧业⽣产,征收⼈民租调,接受各族朝贡和通过战争掠夺等⼿段来增加物质财富,保证军国费⽤。
军事建树
拓跋焘特别重视军队建设。蒙古⼤草原的游牧射猎⽣活,锻炼了鲜卑⼈健壮的体魄,剽悍的性格和⾼超的骑射技艺。军队,特别是骑兵,是北魏克敌致胜的重要⼯具。拓跋焘为了提⾼军队的战⽃⼒,屡下诏令,申明纪律。他对战争中“尽忠竭节”,“蹈锋履难”的将⼠,或升官进爵,或赏赐以⼈⼝、牲畜及⾦银、古玩、缯帛等物质;对违犯军纪者,则给予严惩,虽亲贵重⾂,也不宽贷。
北魏南安王拓跋余简介在位仅⼋⽉的短命皇帝
南安王拓跋余(?―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北魏皇帝,在位仅⼋⽉。
⼈物信息
姓名:拓跋余
谥号:南安隐王
政权:北魏
在世:5世纪―452年
在位:452年三⽉―452年⼗⽉
年号:承平
⼈物经历
太平真君三年(442年)获封为吴王,后于正平元年(451年)改封南安王。正平⼆年(452年),中常待宗爱弑太武帝,矫皇太后令,杀东平王拓跋翰,迎⽴拓跋余,改元承平(或作永平)。即位后厚待群下,但彻夜畅饮,夜夜笙歌,很快即令国库空虚,⼜多次出猎,即使边境有事,亦不加理会,百姓皆愤怒,⽽他不作改变。
另外,宗爱⾃拓跋余登位后掌权⽇久,朝野内外皆忌惮他,⽽拓跋余则怀疑宗爱另有所图,密谋削夺宗爱权⼒,宗爱于是杀拓跋余。
⼈物结局
452年10⽉丙午⽇夜间,拓跋余在平城去东庙祭祀,宗爱暗令⼩黄门贾周等乘拓跋余不备,⽤⼔⾸将他刺死。葬处不明。
同期年号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元嘉(424年⼋⽉―453年⼗⼆⽉):南朝宋皇帝宋⽂帝刘义隆的年号
承平(443年―460年):北凉政权沮渠⽆讳、沮渠安周年号
北魏⽂成帝拓跋濬简介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
北魏⽂成帝拓跋濬(440年-465年),庙号⾼宗,字乌雷直勤,北魏太武帝(即世祖拓跋焘)的孙⼦,拓跋晃长⼦,北魏孝⽂帝的祖⽗。452年,宗爱暗杀太武帝,⽴南安王拓跋余,再弑之,殿中尚书源贺等拥⽴拓跋濬即位为⽂成帝,杀宗爱。⽂成帝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窟。和平六年(465年)⽂成帝病逝,长⼦拓跋弘即位。
⽣平概述
少年时期
拓跋濬少年时聪慧明达,深受祖⽗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喜爱,常随祖⽗左右巡游;公元444年(5岁),拓跋濬随祖⽗出巡,遇到边将解压俘虏⽽过,当即以王者⼝⽓命令边将释放俘虏,因⽽深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器重;拓跋濬年长之后,风格异常,每有⼤政,常参决可否,开始参于政治决策。
年少即位
公元452年(13岁),宗爱暗杀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安王拓跋余,后⼜弑之,殿中尚书源贺等即拥⽴拓跋濬即位,杀宗爱,改元兴安,是为魏⽂成帝。追尊其⽗景穆太⼦拓跋晃为景穆皇帝。
魏⽂成帝拓跋濬称帝后,鲜卑贵族与汉族平民的⽭盾逐渐突出,虽然魏⽂成帝拓跋濬多次下诏制⽌鲜卑贵族的腐败⾏为,但是由于百官腐化之深,诏令不能有效实⾏,未能减轻百姓痛苦,致使百姓反抗统治者的⽃争,越演越烈。
魏⽂成帝拓跋濬时,北魏内部⽃争激烈,被魏⽂成帝拓跋濬处死的⼤⾂不计其数;另⼀⽅⾯谋权夺位的⽃争更是接连不断,公元452年11⽉(13岁),陇西屠各王景⽂叛,魏⽂成帝拓跋濬诏令统万镇将、南阳王惠寿讨平之;公元453年2⽉(14岁),司空京兆王杜元宝谋反,被诛,建宁王拓跋崇与⼉⼦济南王拓跋丽为杜元宝所引诱参与谋反,俱被魏⽂成帝拓跋濬赐死;7⽉,濮阳王闾若⽂,征西⼤将军、永昌王拓跋仁谋反,事泄被杀,其他⼤⼩谋反事件数不胜数,北魏王朝开始衰落。
北魏献⽂帝拓跋弘简介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
北魏献⽂帝拓跋弘(454年-476年;在位465年-471年)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是⽂成帝拓跋濬长⼦。456年被⽴为太⼦,465年继位。他崇⽂重教,兴学轻赋,喜⽞好佛。469年就将襁褓中的长⼦⽴为太⼦。皇兴五年(471年)传位於太⼦拓跋宏,⾃为太上皇,专⼼信佛。476年,由于杀了嫡母冯太后宠爱的⼤⾂,被对⽅毒死,时年23岁。
3岁封储,12岁登基,14岁⽣⼦,18岁禅位,23岁暴卒。这⼀连串的⼈⽣数字,清晰直⽩地勾勒出了少年天⼦拓跋弘辉煌⽽⼜悲愤的⼀⽣。拓跋弘是不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亲,笔者没有作过专门考证;但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也是中国皇帝中⼀位极其伟⼤的⽗亲,却是⽏庸置疑的。
拓跋弘(454~476年),⽂成帝拓跋濬长⼦,北魏第五任皇帝。执政初期,拓跋弘先是受到了权⾂⼄浑的百般欺凌,后⼜受到了太后冯⽒的长期压制。尽管拓跋弘“幼⽽神武,聪睿机悟”,但在权⼒欲望极强的冯太后的左右掣肘下,他的才智得不到发挥,能⼒得不到施展,造成⼆者之间的关系形同⽔⽕,且愈演愈烈。
皇兴四年(470年)⼗⽉,拓跋弘因为反感冯太后淫乱后宫,便借故诛杀了其最宠爱的⾯⾸李奕。李奕之死,瞬间激化了拓跋弘与冯太后之间本来就不可调和的⽭盾,恼羞成怒的冯太后扬⾔要废掉拓跋弘。为了逃避和⾃保,平⽇对黄⽼之学和佛经义理研习颇深的拓跋弘⼀时间看破红尘,⼼灰意懒,被迫决定主动禅位。
皇兴五年(471年)⼋⽉,18岁的拓跋弘把皇位传给⼉⼦拓跋宏,⾃为太上皇,冯太后再次临朝听政。为了把幼⼩的拓跋宏培养成对⽢⼼受其摆布的傀儡皇帝,冯太后多次通过残酷⼿段消磨和改造他。有⼀次,冯太后竟然在⼀个寒冷的冬天,把拓跋宏⼀个⼈关在⼀间⿊矮的⼩房⼦⾥,三天三夜不让他吃喝。这⼀切,拓跋弘看在眼⾥,恨在⼼⾥。
北魏宣武帝元恪简介扩展北魏使国势盛极⼀时
北魏宣武帝元恪(483年―515年),孝⽂帝元宏次⼦,母⾼⽒。太和七年(483年)闰四⽉,⽣于平城宫。⼆⼗⼀年(497年)正⽉甲午,⽴为皇太⼦,⼆⼗三年(499年)四⽉⼗⼆即位,在位16年。死于延昌四年(515年)春正⽉,终年33岁。庙号世宗,谥号宣武皇帝。
⽣平事迹
公元499年,北魏孝⽂帝元宏病死,元恪即位,是为北魏宣武帝。即位之后的元恪,⾸先⼲的第⼀件事情就是,扩建新都洛阳。拒绝鲜卑族遗⽼们⾬返故⾥的建议,巩固了孝⽂帝元宏的改⾰。随后,元恪趁南朝正处于齐末帝萧宝卷的昏暴统治下,于公元500年开始南伐。战事直到公元508年才告结束。此时,北魏已经占领了扬州、荆州、益州等地,北魏的国势盛极⼀时。
元恪踌躇满志,回⾝将精⼒放在治理国家的内政中。但此时北魏已经出现贪官污吏这些蛀⾍。顾命⼤元恪的叔⽗元禧昏庸⽆能,侵吞了⼤量⽥地和盐铁产业。另⼀辅政亲王元详,则⼤搞“官倒”⽣意。上⾏下效,加上元恪没有及时严惩,使得朝廷上贪污腐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带了元恪统治的后半期,外戚⾼肇专权,朝廷更加腐败。出⾝卑微的⾼肇对皇族亲王们满怀嫉恨,利⽤外甥皇帝的宠幸,逼杀了北海王元详。⼜将诸亲王置于⾃⼰的控制之下。京兆王元愉不满,遂起兵谋反,在信都宣布即位,不久被元恪派⼤兵镇压。随后⾼肇⼜诬陷彭城王元勰暗通元愉谋反,元恪于是下旨赐毒酒给元勰,逼他⾃杀。
到了元恪统治末年,⼈民起义已是此起彼伏,元恪花了⼤量的精⼒才将这些起义⼀⼀镇压。公元515年,元恪因病死去。
北魏孝明帝元诩简介被⾃⼰母亲胡太后毒杀
北魏孝明帝元诩,是宣武帝元恪的⼆⼦,也是宣武帝元恪唯⼀没有夭折的⼉⼦。曾有传⾔说元恪的前皇后于⽒及其所⽣皇⼦都被⾼皇后谋害,元恪虽半信半疑,但为了给元⽒皇朝留下⾎脉,所以还是格外⼩⼼,这才让元诩长⼤成⼈。但元诩的⽣母在元诩即位后,开始擅权乱政,直接导致北魏⼟崩⽡解。公元528年,已经19岁的元诩对胡太后的专权⾮常不满,于是法密诏命尔朱荣率兵前来帮忙。不了密诏被查出,胡太后看后⼤怒,于是毒杀了⾃⼰的亲⽣⼉⼦元诩。
⼤事年表
515年,杀⼤⾂裴植等。免⾼阳王雍太傅官,解除事权。
516年,太后造永宁寺,⼜增筑伊阙⽯窟。
523年,六镇起义始此。
526年,朔州民鲜于阿胡起义,破平城。魏财政困难,预征六年租调税。
528年,帝召尔朱荣兵,以威胁太后。太后毒杀之。⽴幼主钊,年三岁。
太后专权
鲜卑族曾经有很多极其野蛮的传统,其中最奇怪也是最残酷的⼀种,就是⼀旦哪个皇⼦被⽴为太⼦,这个皇⼦的⽣母就必须被赐死,⽬的是防⽌出现太后专权的事件。
这个传统确实很野蛮,但是似乎挺有⽤的,北魏的⼤部分时期都坚持了这⼀传统,即使是改⾰家魏孝⽂帝,也没有改变这⼀传统。
当然,这种野蛮的传统最后还是被废除了,可惜的是,⼀经废除,北魏的国运也开始⾛下坡路,你说这事⼉邪不邪?
宣武帝第⼀个⼉⼦当了太⼦,其⽣母却没有被赐死,她是宣武帝的妻⼦——胡充华胡贵妃。宣武帝在⽴了他的⼉⼦元诩为太⼦之后,并没有像从前那样赐死⼉⼦的⽣母,反⽽在临终时把太⼦托付给她。于是,元诩继位成为北魏孝明帝,胡充华便成为北魏历史上第⼀个以⽣母⾝份临朝称制的太后。
北魏孝庄帝元⼦攸简介被乱⾂缢死的傀儡皇帝
北魏孝庄帝元⼦攸(507年—531年;在位528年—531年)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北魏献⽂帝之孙,彭城王元勰(的嫡⼦(第三⼦),母亲为王妃李媛华。姿貌很俊美,有勇⼒。⾃幼在宫为孝明帝担任伴读,与孝明帝颇为友爱,527年,被特封长乐王。528年5⽉15⽇(农历四⽉⼗⼀⽇),被尔朱荣拥⽴为皇帝,实际上是傀儡。
北魏孝庄帝元⼦攸,⽣于公元507年,528年即位,530年被杀,在位三年,年号:建义、永安。
河阴之变尔朱荣拥⽴孝庄帝后,把胡太后和幼主元钊带到河阴(今河南孟津东),投⼊黄河淹死。然后⼜以新主引见百官、祭天为名,诱使2000多⼈齐集淘渚(孟津西北),在众多骑兵包围下,尔朱荣历数百官罪状,将他们全部杀死。这次事变,称为“河阴之变”。事变之后,北魏朝廷官员,除了⼀些幸存的旧⼈,绝⼤部分都由尔朱荣部将任职。
尔朱荣的⼥⼉,原为孝明帝嫔妃。尔朱荣执政后,便让孝庄帝纳为皇后,孝庄帝⽆奈,只好答应。孝庄帝外逼于尔朱荣,内迫于尔朱后,处处受制,⼼中怏怏不乐。
击败葛荣孝庄帝即位不久,葛荣所领导的起义军,号称百万,继续南下,北魏国都洛阳受到严重威胁。孝庄帝派⼤将军、太原王尔朱荣率七万骑兵,以侯景为前锋,在邺城围攻葛荣。葛荣以为兵多将⼴,⿇痹轻敌,被尔朱荣⼀举击败,被俘⾝亡。葛荣死后,尔朱荣收⽤葛荣旧部宇⽂泰,将其余20余万起义群众分散到各州郡,归地⽅管理。因尔朱荣镇压葛荣有功,孝庄帝封其为⼤丞相。都督河北京外诸事,并封尔朱荣的⼉⼦为王。从此,尔朱荣集团拥有强⼤的兵⼒,完全控制了朝廷⼤权。
尔朱⽒乱政孝庄帝即位后,内乱外患不⽌,葛荣刚被击败,南梁⼜来⼲扰。永安元年(528)⼗⽉,梁武帝派军数千⼈护送降梁的北海王元颢去洛阳争夺帝位。次年五⽉,孝庄帝闻讯,恐京城陷落,逃往河北,梁兵攻⼊洛阳,元颢称帝,改年号建武。
此时,尔朱荣在晋阳,听到国都陷落,皇帝北逃的消息,与元天穆起兵,护送孝庄帝南归。元颢急忙派兵抵御,两军相持了三个多⽉,最后,终因元颢失去民⼼,被尔朱荣击败,元颢被杀。由此,尔朱荣的地位进⼀步得到加强,开始了攫取北魏政权的活动。他以晋阳为根据地,命其弟弟尔朱世隆在洛阳监视傀儡皇帝。永安三年(530)⼋⽉,孝庄帝不⽢⼼做傀儡,利⽤朝见的机会,杀死尔朱荣。尔朱荣长⼦菩提、尔朱阳者等三⼗⼈随荣⼊宫,也被伏兵杀死。
同年⼗⽉,尔朱荣的从⼦汾州刺史尔朱兆和和从弟尔朱世隆共谋,推戴太原太守兼并州事长⼴王元晔即皇帝位。孝庄帝随即被送到晋阳拘禁,不久被缢死。时年⼆⼗四岁。
北魏长⼴王元晔简介在位四⽉就废掉的北魏皇帝
北魏长⼴王元晔,即惠哀皇帝(509年-532年),字华兴,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530年-531年在位。元晔的曾祖⽗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皇太⼦拓跋晃,祖⽗南安惠王拓跋桢,⽗扶风王元怡。530年12⽉5⽇(农历⼗⽉三⼗⽇)被尔朱兆与尔朱世隆拥⽴。531年4⽉1⽇(农历⼆⽉廿九⽇)被废为东海王。次年12⽉26⽇(农历⼗⼀⽉⼗四⽇)被北魏孝武帝赐死。
⼈物⽣平
扶风王元怡的⼉⼦,也是尔朱荣的妻侄,公元508年⽣,530年⼗⽉即位,次年⼆⽉被
废,532年⼗⼀⽉甲⾠(⼗四)(12⽉26⽇)被杀。在位四个⽉,年号:建明。
元晔即位后,尔朱兆进⼊京城,纵兵抢掠,并且,⼜⼀次⼤杀北魏诸王和百官,接着返回晋阳,命令尔朱世隆,尔朱度留镇洛阳,尔朱世隆更为残暴,⼈民对他恨之⼊⾻,元晔在尔朱世隆的控制下整⽇惶惶不安,公元531年2⽉,尔朱世隆⼜废黜元晔,降封为东海王。元晔被废后,尔朱世隆拥⽴他们的近亲⼴陵王元恭为帝,是为节闵帝。
帝王档案
姓名:元晔
别名:长⼴王、东海王
国籍:北魏
民族:鲜卑族
出⽣地:洛阳
出⽣⽇期:509年
逝世⽇期:532年⼗⼀⽉
职业:皇帝
在位时间:4个⽉
北魏节闵帝元恭简介装聋作哑8年的悲催皇帝
北魏节闵帝元恭(498年―532年),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陵王元⽻之⼦。元恭被尔朱⽒集团拥⽴为帝以前,曾经装聋作哑地渡过了8年。公元530年,尔朱兆在废掉元晔后想改⽴元恭为帝,但⼜担⼼他真是哑巴,于是派⼈向元恭转述他们的意图。装哑多年的元恭听说⾃⼰能当皇帝,⼤喜过望,巧借孔夫⼦的话说:“天何⾔哉!”表明⾃⼰并没有真哑,并表⽰愿意当皇帝。公元531年,元恭被拥⽴为帝,尔朱⽒掌握了北魏的军政⼤权。公元531年,⾼欢拥⽴元朗为帝,起兵反对尔朱⽒,⼀年后攻⼊洛阳,尔朱⽒垮台,元恭同时被废,⼀个⽉后被毒死。
⼈物简介
北魏节闵帝元恭,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字修业。⼴陵王元⽻之⼦。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堂弟尔朱世隆杀元晔,⽴元恭为帝。532年被⾼欢所废,其后毒死。谥号节闵帝,⼜称⼴陵王或前废帝。
姓名:元恭
别名:元修业
国籍:北魏
民族:鲜卑族
出⽣⽇期:498年
逝世⽇期:532年
职业:皇帝
在位时间:531年―532年
年号:普泰
庙号:烈宗
谥号:节闵帝
别称:⼴陵王、前废帝
北魏安定王元朗简介在位六个⽉被杀的短命皇帝
元朗(513年―532年),字仲哲,北魏皇帝,章武王元融第三⼦。531年⼗⽉即位,次年四⽉被杀,年⼆⼗岁。在位六个⽉。年号:中兴。
姓名:元朗
别名:安定王或后废帝
国籍:北魏
民族:鲜卑族
在位时间:531年—532年
⼈物⽣平:
531年三⽉,尔朱荣部将晋州刺史⾼欢统帅六镇流民来⼭东,得到殷州赵郡⼤族李元忠、冀州⼤族⾼乾、⾼敖曹兄弟等⼈协助,分余众占据殷、冀⼆州。⾼欢本是葛荣部下,统率葛荣败后的鲜卑流民,深得流民拥戴。⾼欢严肃流民纪律,规定他们第⼀,要与汉⼈和睦相处,第⼆,要听从⾃⼰的命令。⾼欢成为鲜卑流民和汉族⼤姓联合势⼒的领袖。为了讨伐尔朱⽒集团,⾼欢接受孙腾的建议“挟天⼦以令诸侯”,⽴魏太武帝景穆太⼦元晃的⽞孙、安定王元朗在信都城西为帝,与尔朱⽒所⽴的节闵帝相对抗。
尔朱兆和听说⾼欢要与⾃⼰争天下,⼜⽴了⼀个皇帝,⾮常⽓愤,与尔朱仲远、尔朱度律等率⼤军⼆⼗万攻打⾼欢,⾼欢率骑兵⼆千、步兵三万迎战。⾼欢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沉着应战,巧施反间计,促使尔朱⽒之间互相猜忌,分散⼒量,从⽽占领邺城,击败尔朱⽒。532年四⽉,⾼欢攻⼊洛阳,先后杀死元恭、元朗⼆帝,⼜⽴孝⽂帝孙、⼴平王元怀第三⼦平阳王元修为帝。
元朗的陵墓位于邺西南野马冈。安定王本是北魏宗室,任职冀州渤海太守。⾼祖⽗是太武帝拓跋焘的皇太⼦拓跋晃,曾祖⽗拓跋太洛(其实是南安惠王拓跋桢,元彬过继给拓跋太洛)、祖⽗章武王元彬、⽗章武王元融、母亲是程⽒。前废帝东海王元晔被废,⾼欢拥⽴元晔的族⼦、章武王元融的⼉⼦元朗继位。531年被⾼欢⽴为皇帝,532年被废,随后被杀。他的陵墓位于邺西南野马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北魏孝武帝元修简介北魏最后⼀位皇帝孝武帝
北魏孝武帝元脩,字孝则,北魏最后⼀位皇帝(532-534年),⼴平武穆王元怀第三⼦,母亲李⽒。永安三年,封为平阳王。普泰初年,转任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兼为尚书右仆射,后⼜改加侍中、尚书左仆射。532年被⾼欢⽴为帝。534年与⾼欢决裂,⾼欢带兵从晋阳南下,孝武帝率众⼊关中投奔宇⽂泰,⼗⼆⽉被泰毒杀。同年⼗⽉⾼欢另⽴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北魏从此正式分裂成东西魏。他死后,其谥号为孝武皇帝或出帝。
简介:
北魏显宗孝武帝,名元修,⼀说元脩(510年-534年),字孝则,是北魏最后⼀位皇帝(532年-535年),⼴平武穆王元怀第三⼦,母亲是妾李⽒。遍体有鳞⽂,好武术,性格强硬胆⼤,为⼈⽆礼。
他曾被封为汝阳县公、通直散骑侍郎、中书侍郎。建义年间,辞散骑常侍⼀职,为平东将军、太常卿,后来⼜为镇东将军、宗正卿。530年封为平阳王。普泰初年,转任侍中、镇东将军、仪同三司、兼为尚书右仆射,后⼜改加侍中、尚书左仆射。河阴之变后政局⼀⽚混乱,诸王⼤多各⾃逃⽣,元修逃亡民间,隐为乡农。
中兴⼆年(532年)⾼欢击败尔朱⽒,欲⽴元悦为帝,因⽆法服众,只得退⽽选择元修。斛斯椿从元修的⼼腹好友王思政辗转寻到元修,元修道:“这该不是把我出卖了吧?”⾼欢遂亲⾃前来陈诚,泣下沾襟。元修⽅才⼊京,四⽉廿五⽇(6⽉13⽇)即位。
元修即位后与⾼欢的长⼥结婚,夫妻彼此都没有感情。元修与三个堂姊妹姘居,将她们都封为公主。534年与⾼欢决裂,⾼欢带兵从晋阳南下时,元修于七⽉廿⼋⽇(8⽉22⽇)率⼀部分兵众,偕同情妇元明⽉及元明⽉的哥哥元宝炬等⼊关中投奔其妹妹的未婚夫宇⽂泰。
同年⼗⽉⼗七⽇(11⽉8⽇),⾼欢以元修弃国逃跑为由,遥废其帝号,另⽴元善见为帝,⼗⽇后迁都邺。闰⼗⼆⽉⼗五⽇(535年2⽉3⽇),宇⽂泰以元修淫及从姊妹有伤风化为由,把元明⽉和元修都给杀死,改⽴元宝炬为帝。北魏从此正式分裂成东西魏。
元修死后被宇⽂泰下令埋进草堂佛寺,⼗余年后才得正式落葬。西魏上谥号为孝武皇帝,东魏则称他为出帝。
北魏——北朝之⼀,继⼗六国分裂局⾯之后在中国北部重建统⼀的封建王朝。公元四世纪初,鲜卑族拓跋部在今⼭西北部、内蒙古等地,建⽴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北魏是由鲜卑族拓跋⽒建⽴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个朝代。386年,是由拓跋部⾸领拓跋珪建⽴的,改国号为魏,建都平城。493年,孝⽂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皇帝改姓元,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编想起了⼩时看电视剧开头总是那句话“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现在想想什么事都逃不过这⼋字箴⾔啊!
中国为啥叫中国?若是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20 10:10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作......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9科技管理研究所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必须要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sān huáng......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21 18:18:19科技管理研究所“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
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6 16:16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华文明五千年:兴于炎黄,成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
万里长城十三关,甘肃占三关!终于收集齐了?快看看!政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2022-08-09 10:10科技管理研究所“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
一段风姓是万姓之祖之传说,最终演变出上古八大姓和中华姓氏之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7 15:16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一、传......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么汉朝之前叫什么?名字有点霸气!2022-10-19 18:5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秦时明月汉时......
中国历史上灭于外族和灭于自身的代表王朝:西晋宋和秦汉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6 14:45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中国历史上的古籍整理工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5 00:33科技管理研究所发表于北京【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古籍,古代书......
中国史学开山鼻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文学大家——司马迁与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李陵(西汉历史人物)
05-06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
04-10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朝代、皇帝)盘点中国历史上五个令人无比痛心的朝代!(全文)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是什么下场?
08-17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权机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之一)全文介绍
03-17我国历史上的十大盛世分别是哪十个盛世?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事。
08-19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全文介绍
02-25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汉族,汉初楚国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04-25卫国(中国先秦时期诸侯国,周朝诸候之卫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全文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