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陈伯宗(陈废帝、南陈第三位皇帝,也是一个悲催的皇帝)全文

时间:2022-05-11 22:2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陈废帝陈伯宗:籍籍无名的皇帝,刀俎上的鱼肉,大臣上位的踏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5-11科技管理研究所天康元年(566),在位仅7年,曾让陈朝在极短时间内摆脱亡国处境、立足于东南一隅的杰出君主...

陈废帝陈伯宗:籍籍无名的皇帝,刀俎上的鱼肉,大臣上位的踏板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5-11科技管理研究所

天康元年(566),在位仅7年,曾让陈朝在极短时间内摆脱亡国处境、立足于东南一隅的杰出君主——陈文帝陈蒨,病重不治,遗诏由自己年仅14岁的太子陈伯宗继承皇位。

陈伯宗,他可以说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最冷门的人物之一。虽然贵为帝王之尊,但他的热度却一直不高:在他出生那年,陈朝还没有诞生。直到他六岁时,他的叔祖陈霸先成为了开国皇帝,封他父亲陈蒨为临川王,他才得以靠嫡长子的身份成为王世子。

陈废帝陈伯宗:刀俎上的皇帝

陈蒨工作优秀,才华横溢,备受叔父陈霸先的厚爱。在陈霸先去世后,由于他的大儿子陈昌因为政治缘故被扣留在北周,风雨飘摇的陈朝又不可一日无长君,陈蒨便在大将拥立下成为了皇帝,陈伯宗也顺理成为了皇太子。之后陈蒨又借大将侯安都之手,杀死了即将归国的陈昌,消灭了陈伯宗通往帝位的一个潜在隐患。

由于陈伯宗的弟弟们年纪尚小,不构成对他的任何威胁,再加上陈蒨在位时间极短,仅仅7年就驾崩,这使他最终波澜不惊地当上了皇帝。只是他这个帝王不仅在历史上籍籍无名,而且最终在权术的倾轧中惨淡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种种的原因,在于他有一个相当腹黑的叔叔——安成王陈顼。

陈顼,陈文帝的弟弟,早在陈朝立国初期,他就积极参与平定各地的叛乱,经过时间累积,他在官场上积累了不俗的能力和威望。陈文帝对他很是器重,将他封为安成王,辅佐政务。短短几年内,陈顼便把国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为朝堂里最显赫的权臣。

陈宣帝陈顼是一代明君,不过即位之前的他是另一个角色

陈文帝对他这个弟弟,是既放心也担忧。

45岁这年,陈文帝身体抱恙,随后迅速恶化,行将不治,在弥留之际,他特意召集了陈顼和舍人刘师知、仆射到仲举和另一位仆射孔范等中枢重臣,交代后事。

陈文帝语重心长地对陈顼说:“如今三方鼎峙,四海事重,国家宜赖长君,我看你是不二人选啊。”

陈顼听了,流涕叩拜:“臣不受此命,臣甘当尽心竭力辅佐太子!”

陈文帝又询问了刘、到、孔几位重臣的意见,告诉他们自己要传位于弟弟陈顼,众臣齐声哭拜道:“臣等一意扶保太子,如果安成王有篡逆之心,我们也绝不答应!”

陈文帝见众臣如此回复一致,想到自己儿子的煌煌帝业总算有了盼头,心中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他安心地走了。

陈文帝陈蒨为储君操碎了心

陈文帝不放心儿子可以安然成为一位太平天子——毕竟历史上幼主登基,皇位被篡夺的典故太多了,尤其是宗室内部,王叔要挟皇帝,自立篡权更是屡见不鲜。此刻自己的子侄一辈已经没有一个能对陈伯宗的帝位产生威胁,所以自己亲弟弟陈顼的存在,就是一个头号威胁!如果陈顼和众臣有一人胆敢应承他所谓的嘱托,他会让他们顷刻间成为刀下亡魂!

陈文帝希望弟弟像当年周公辅佐成王一样辅弼太子,但他的大好期许却完全落空,因为陈伯宗上位后,陈顼并没有老老实实地待在朝中,而是操纵军权、远避京城,他直接领兵在扬州驻扎下了!

对这一切,年轻的陈伯宗是毫无办法,他拿不出任何节制叔叔的行动,因为他刚登基不久,到仲举和刘师知等一干重臣就直接搬到皇宫里住下了!

陈伯宗或许是沉淀太少,在朝内,无论大事小事,他的决策都要被到、刘等人左右,自己一直拿不定一个核心主意……一段时间过后,皇帝的意见已经等同于臣子的意见,他已经完全沦落成刘师知等人的橡皮图章。

风云莫测的南北朝

而远在扬州的安成王陈顼,也不忘插手朝中事务——他已重兵在手,并在朝廷上下布满了眼线,所以一直遥控朝政,对皇帝发号施令,他说是一,皇帝就不能说是二。

陈伯宗一视同仁,对叔叔的话也基本是言听计从,不敢有丝毫的违背。

但是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核心决策权为空,导致了内朝和外朝争夺朝中话语权的矛盾。

舍人刘师知个性要强,他深知自己虽是先帝的顾命大臣,但对外朝却无任何的节制能力。此刻陈顼领兵在外,又是至亲皇族,如果事事都按照安成王的意愿,自己手里这杯羹岂不被人一步步吞噬?自己地位不保不说,甚至还搭上身家性命?

没有犹豫多久,他做出了选择:先下手为强,一击致命,干掉陈顼!

刘师知也是个好赌之徒,可惜他没赌对

刘师知毕竟是天子近臣,时常为皇帝起草诏书,正是有这个职务之便,他突发奇想,居然擅自假借太后名义,给陈顼写了一封矫诏,召他回到朝中。

“今四方无事,王可还东府,经理州务。”——《陈书》

诏书大意是:现在天下已经基本上没有战端,你也不用在外劳苦奔波了,倒不如把手上的兵务先放一放,回到朝廷乐呵他几天太平日子!

发出诏书,刘师知内心是暗自狂喜的:反正皇帝与太后都是不管事的主,天下共知。你就算怀疑也好,也想象不到内朝已经是我的天下,从此你就受制于我了!

刘师知预料的没错,当陈顼看到了这份伪诏时,他甚至压根没怀疑诏书的真假,就要听话地回京复命了!

但是,刘师知机关算尽,也不会想到,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陈顼手下谋士毛喜,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所在,他直接用当年曹爽的典故,点醒了陈顼!

当年曹爽的典故仍历历在目

毛喜告诫陈顼:当年曹爽就是听信了司马懿方面的一面之言,才导致高平陵之变,自己身陷被杀。一旦你今天离开了自己的大本营,以后都将是龙游浅滩,身处困境。今天这封诏书寓意不明,万万不能以身犯险,沦落为成为刘师知的池中之物!

陈顼这才猛醒过来,他火冒三丈,但经过反复思考后,他使用了对策——他以不动声色的方式,通过谎称自己早已患病、不久于世、不能领命为由,骗得了刘师知只身前来查看,在自己的地盘将他扣押了起来!

刘师知想效法司马懿,最后却成为了曹爽,也是作茧自缚,遗笑千古了。

陈顼立刻派毛喜进宫,此举是为了验证诏书的真伪,毛喜首先拜访了太后沈妙容,得到太后的答复是:我不知道。

随即,毛喜又转头去问了小皇帝陈伯宗。

面对大臣质问,陈伯宗的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一样,他本来就置身事外,也没把叔叔当做敌人,大臣不通气,他又懂个啥?

权力斗争中究竟谁能摆脱宿命?

帝曰:“此自师知等所为,非朕意也。”——《陈书》

确认了太后、皇帝的态度后,陈顼的胆子就更加壮了,他已囚禁刘师知,随即进宫讨要说法,他不仅当着帝后的面弹劾刘师知的罪行,并当场写下了处决刘师知的诏书。

陈伯宗这个橡皮图章,再一次履行了大臣的决策,在诏书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只是这次,陈顼在通往篡位这条道路上的阻力已经越来越小了。

刘师知被处死,参与他密谋的一干人等也尽皆被治罪,连他的同僚到仲举也被革职回家,通过一系列行云流水的操作,内朝的障碍基本被清扫干净,陈顼转过身要面对的对手就是中央的军部势力了。

右卫将军韩子高手握建康城内兵马最多的军队,陈顼也怀疑他参与了刘师知等人的密谋,不过为了不打草惊蛇,陈顼显现出了一个政治家必备的沉稳作风:他先派手下花重金礼物稳住了韩子高,然后以“立谁为皇帝太子”的问题召开一次高层会议,将韩子高、到仲举等人一并骗到尚书省,轻而易举地就将他们处死了。

此时的陈伯宗年仅15周岁,他甚至可能还不懂什么是床笫之欢,以立太子为话题召开廷议,不是很搞笑吗?

不论陈伯宗内心有何感想,反感也好,无奈也罢,陈顼再也没给予他任何皇帝的尊严,叔叔已经彻底将大陈朝廷变为自己的一言堂——他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完全无视了一个臣子最后应尽的本分和礼节,甚至比那些历史上的外戚外臣专权还要嚣张一些。

陈伯宗即位后的第三个年头,即光大二年(568),陈顼以陈伯宗个性软弱、难当大任为理由,废除了陈伯宗的帝位,自己堂而皇之地篡帝自立,即为陈朝孝宣皇帝。

一国之主,就这样,沦落为待宰的羔羊。

仅仅两年以后,年仅19岁的陈伯宗离奇地离开了人世。此前两年,他的同胞弟弟陈伯茂也已经离奇被杀。

陈伯宗一定程度上比南朝那些亡国幼主还要可怜

“帝性仁弱,无人君之器。”——《南史》

一国国君,必须懂得驾人驭人的道理,如果陈文帝能多活几年,陈伯宗也许就能得到磨砺,成为一位韬奋有为之主也未可知。但文帝偏偏英年早逝,使儿子过早地成为了权臣手中的玩偶……不过反过来思考,陈伯宗也有他个人的问题——他登基时的年纪并不小,却不懂得政治的无情黑暗,只能盲目相信他人,以至于自己被权臣架空,沦落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如果他稍有一点点意识和能力,或许就不会让刘师知那样盲目自信,使内外朝之间维持的平衡出现一边倒的局面……

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

或许,他真是在不该有的年纪,接受了不该有的皇位,承受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吧!

陈伯宗

南陈第三位皇帝

陈伯宗(552年6月20日-570年4月22日),字奉业,小字药王,陈文帝陈蒨的嫡长子,母安德皇后沈妙容,南陈第三位皇帝。

天康元年(566年)四月,陈伯宗在陈文帝死后即帝位,由于陈伯宗年幼,便以叔父安成王陈顼为司徒、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于是政局都为陈顼所掌握。次年改年号为光大,陈顼晋位为太傅,准许他剑履上殿。光大二年(568年)11月,陈顼叛逆废陈伯宗为临海王,自立为帝,是为陈宣帝。

太建二年(570年),陈伯宗去世,年仅十九岁,葬于陈废帝陵(临海王墓)。

本名:陈伯宗

别名:陈废帝、小字药王

字:奉业

所处时代:南陈

民族族群:汉族

南陈:557年-589年

陈伯宗:陈蒨之子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陈伯宗生于南朝梁承圣三年(554年)五月初五。永定二年(558年)二月初五,受封为临川王世子。

永定三年(559年),陈武帝去世,陈蒨即位,是为陈文帝。同年八月二十六日,陈文帝立陈伯宗为皇太子。

登基为帝

天康元年(566年)四月二十七日,陈文帝去世,皇太子陈伯宗在太极前殿即位。当时陈伯宗的叔父安成王陈顼和仆射到仲举、舍人刘师知等人都接受遗诏辅佐朝政。刘师知和到仲举长期住在宫中参与决定各项事务,而陈顼担任扬州刺史,和左右三百人进入尚书省居住。刘师知见丞相权力大,暗中忌妒他,就假称诏令对陈顼说:“现在四方太平,大王可以回到东府,治理州中事务。”陈顼将要搬出,而谘议毛喜制止他说:“现在如果出居外面,就会受别人的控制,好比曹爽,想做一个富翁也不能做到。”陈顼于是称病,召唤刘师知留下来和他谈话,派毛喜先进宫报告太后沈妙容。沈妙容说:“现在伯宗年纪小,政事都交给到仲举和刘师知,这不是我的意思。”毛喜又对给陈伯宗说,陈伯宗说:“这本是刘师知等人的所作所为,不是我的主意。”毛喜出来报告陈顼,陈顼因此囚禁刘师知,自己进宫见沈妙容和陈伯宗,极力陈说刘师知的过失,随之亲手起草诏令请求签字,把刘师知交付廷尉治罪。这天夜晚,刘师知在狱中被赐令自杀。从此政事无论大小,都由陈顼决断。

光大二年(568年)春正月初三,陈顼晋位太傅,兼司徒,特许可以佩剑穿履上殿。七月,封皇弟伯智为永阳王,伯谋为桂阳王。

被废去世

光大二年(568年)十一月,始兴王陈伯茂因为皇叔安成王陈顼专政,心中十分不满,多次散播安成王将要废立的恶言。同月,陈顼以陈伯宗个性太软弱、难以当大任为由发动政变,用章太皇太后的名义下诏废黜陈伯宗的帝位,将其降封为临海王,回到藩邸居住。又下令废黜始兴王陈伯茂为温麻侯,置诸别馆,安成王派遣刺客在车内杀掉了他。陈顼遂自立为帝,是为陈宣帝。

太建二年(570年)四月,陈伯宗不明不白地死去,年仅十九岁,史称陈废帝,葬于今南京西善桥。

历史评价

姚思廉《陈书》:①“临海虽继体之重,仁厚懦弱,混一是非,不惊得丧,盖帝挚、汉惠之流也。世祖知神器之重,谅难负荷,深鉴尧旨,弗传宝祚焉。”;②“帝仁弱无人君之器,世祖每虑不堪继业。既居冢嫡,废立事重,是以依违积载。”

李延寿《南史》:①“临海懦弱,有同于帝挚,文后虽欲不鉴殷道,盖亦其可得邪?”;②“帝性仁弱,无人君之器。”

家庭成员

父亲:陈文帝陈蒨

母亲:安德皇后沈妙容

弟弟:二弟:始兴王陈伯茂,陈伯宗同母弟

三弟:鄱阳王陈伯山

四弟:早卒,名不详

五弟:新安王陈伯固

六弟:晋安王陈伯恭

七弟:衡阳王陈伯信

八弟:庐陵王陈伯仁

九弟:江夏王陈伯义

十弟:武陵王陈伯礼

十一弟:早卒,名不详

十二弟:永阳王陈伯智

十三弟:桂阳王陈伯谋

妻子:王皇后王少姬(名见《建康实录》),金紫光禄大夫王固之女,天嘉元年(560年),册为皇太子妃,陈伯宗即位,立为皇后。陈伯宗降为临海王,王皇后也降为临海王妃。至德年间去世。

儿子:临海嗣王陈至泽,母王皇后,光大元年(567年)立为皇太子。陈伯宗被降为临海王后,以陈至泽为临海嗣王。陈朝灭亡后投降隋朝。

史书记载

《陈书·卷三·本纪第三》

《陈书·卷四·本纪第四》

《陈书·卷七·列传第一》

《南史·卷九·陈本纪上第九》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陈纪四》

陵墓遗址

陈废帝陈伯死后以郡王的身份下葬于今南京西善桥。1960年南京博物院的专家们在南京宫山发现了一座南朝大墓,经过研究认为宫山大墓即为陈废帝陵。

年龄争议

陈伯宗的出生时间,《陈书·卷四·本纪第四纪》有具体记载是梁承圣三年(554年)五月初五日。可是《陈书·卷四·本纪第四纪》又记载,陈伯宗于太建二年(570年)四月去世,时年十九岁。由此推算陈伯宗的出生时间为552年(十九岁是虚岁)。这样一来,《陈书·卷四·本纪第四纪》就在陈伯宗年龄方面自相矛盾了。

按照陈伯宗于554年出生的说法推算,陈伯宗死时的年龄为十七岁。而陈伯宗同母弟陈伯茂的年龄,《陈书》记载,光大二年(568年),皇太后下令黜陈伯宗为临海王,当日又下令降封陈伯茂为温麻侯。当时六门之外有别馆,为诸王冠昏之所,名为昏第。至是命陈伯茂出居,陈宣帝派盗贼在车中杀害陈伯茂,时年十八岁。

由此推算可知陈伯茂大约也生于552年。陈伯宗为陈伯茂兄,出生时间应该是公元552年,卒年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