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天皇氏(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三皇者,是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全文

时间:2022-03-20 12:2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三皇,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这些人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夏代历史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3-19 13:13科技管理研究所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是由于《古代书记录》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

三皇,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这些人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夏代历史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3-19 13:13科技管理研究所

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是由于《古代书记录》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汉朝的纬书中称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后来在道教中又将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则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三皇指的应该是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这些古代人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夏代历史。

在众多考古,古典文献和出土文物中,伏羲和女娲娘娘均于人首蛇身的形象出现。或者人就是从人首蛇身进化而来的?也有人认为盘古是龙首人身,众多神话中上古神都是人首蛇身,仅仅是巧合还是其中暗藏着奥秘?女娲和伏羲都有一个特征,就是人首蛇身,龙身。也有人奇怪,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不是龙吗?那我们神话里的上古神,如果是人首龙身是不是更合理呢?为什么一定是蛇身呢?其一是很多人认为,龙本身不存在,是一种虚构的生物,而蛇才是龙的原型。可是事实古代是有龙,有蛇,都是有存在过的记载,其实除了蛇身之外,神话故事中的神或是半神,很多都是人和动物相结合的造型,也就是半人半兽的形象。印度神话对蛇就更是崇敬了,蛇在印度文明中是最高级的图腾。古埃及法老的形象,大家应该都见过,在法老的王冠上都镶嵌着一条眼镜蛇。由此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就是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神话传说,几乎所有的神,没有几个完全是人的形象,虽然样子各不相同,但都是半人半兽的结合体。古代记录人首蛇身的那一族实力是最强的,他们帮助了当时的人类躲过大洪水,也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于是人类就把拯救了自己的他们奉为最高级的神明,也把对蛇的敬畏和崇拜延续至今。

女娲是母系氏族,伏羲是父系氏族。公元前4000至5000年左右,炎帝族经常遭受蚩尤族骚扰,炎帝求黄帝联手攻打蚩尤,战场在黄河下游的涿鹿——这就是《逐鹿中原》之战。燧人氏能取火,是为用天,所以是天皇,神农氏能农耕,是为用地,所以是地皇。伏羲氏能治世,是为用人,所以是人皇。这几位都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是我们需要永远崇敬的中华祖先。三皇是哪三皇呢?最普遍、也是大家最认可的说法就是伏羲、神农氏和女娲家族。下面图片是家传古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旧藏三件同时期玉器,分别是雕刻龙,人龙合一,人首蛇身,好似相识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的每个人的形象一样。

三皇有一种说法,既天皇、地皇、人皇。《老子》中就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语。古史记录伏羲、女娲、神农《春秋纬》伏羲、神农、燧人《尚书大传》《白虎通德论》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纪》伏羲、神农、黄帝《三字经》这些版本上面中,伏羲和神农是固定不变的。伏羲是东夷人的远古首领,据说还发明了八卦,神农则首先教会了人类种植农作物和辨识草药,这两个人太伟大了,各占去一个位置。剩下的一个位置有人说该给女娲,因为她创造了人类,还修补了天空;也有人说该给燧人,他给人类带来了火焰等等。家传古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旧藏这三件古玉造型虽然不同,年代风格却好像是都一样,就象三皇中的后天皇人首龙身,即伏羲,就可以用家传古玉这件人首龙身玉佩相符合,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家传古玉另一件人首蛇身合一玉佩也就也可能代表是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博物馆里面也有这样的牛头玉佩可以物证见史的呀。

三皇是伏羲氏、神农氏、燧人氏和女娲也有关系。这些应该不是传说,只是那时候文字还没有系统,又有战乱,能认得的就没人了,也就无法保存,只能靠物证口传。老话说的是三皇是指夏代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新王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撒种后人收,无非龙争虎斗。三皇五帝逐鹿中原,问鼎于天下,会猎于九州,各方部落相继雄起,多路豪杰纷纷蜂拥,当为天下动荡之期。炎黄始祖,开天地,定文字,教礼仪,立人伦,中华有始,龙游域内。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唐尧虞舜。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夏王朝可能就是华夏龙的传人,三皇指燧人也就是女蜗的父亲、伏羲、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些都说明中华一统、主权延续、朝代更迭、一脉相传”的历史特点。

有了这样的历史记录,似乎对于之前的很多疑问都可以找到答案了,当然只是一种假设。毕竟那个时候的人类没有文字,知识也极为匮乏,他们不了解周围发生的那些事情和现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所以只能把他们看到的这一切,用最原始易懂的语言流传下来,用玉来雕刻当时的人物表现出来,最终变成了各自的历史物证。几千年过去了,这些事情好不容易一代代流传到今天,夏代历史可能就隐藏在这些古老的玉雕器物之上,神话传说之中,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呢?

天皇氏

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话人物

天皇氏,三皇之一,五龙之首,开天辟地后第一代天下君主。古越族,姓望,名获,字文生。别号天灵、防五、天雾、天尊、元始天王、中天皇君。共有兄弟十二人(一说十三人)。岁纪摄提,以木德王天下。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治所在浙江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在位年代:2607 BC-2575 BC。

“天皇氏”的意思是: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至高无上的首领。据宋 罗泌 《路史·前纪二·天皇纪》记载:“粤有天皇,是曰天灵, 望获 强尊(至高无上天尊)。”在古籍中,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天皇氏是地皇氏之父,人皇氏之祖父。五龙治在五方,天皇氏为“五龙”之首,后世子孙以“龙”为图腾。传说在统治天下三十六万年以后,天皇氏白日升仙,飞上三玄空天宫中。传说伏羲等人是其后裔。

中文名:天皇氏

别名:天灵、天雾

民族:古越族

主要成就:制定干支历法、连山易

出生地:百越

人物经历

史书上说中天皇君天皇氏兄弟十三人,号曰天灵,其中一人发明了数字,继而又发明了天干地支,为人推为皇。其余兄弟十二人带领部众各占一方,立国称皇,各传国一万八千年(一说二万八千年)。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其治所在浙江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宋 罗泌《路史·前纪二·天皇纪》:“粤有天皇,是曰天灵,望获强尊(至高天尊)。” 罗苹 注:“以 获 为名,以 望 为姓,字 子润 ,号 中天皇君 。”在古籍中,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易纬通卦验补遗》:“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德”。案:此言天皇氏祖先与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极为崇高。明代文献《三命通会》:“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继盘古氏以治,是曰‘天灵’,淡泊无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天皇氏,古越族,古文献均称天皇氏始制干支。古越族是生活在上古时代百越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讲古越语(一种多音节语言)。百越(也称百粤)是指古代长江以南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包括“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汉书·地理志》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上古时代天下君主是古越族的“天皇氏”。在上古时代,“天”指高无上;“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意思;氏,用来称呼帝王贵族等。“天皇氏”的意思就是: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至高无上的首领。

据唐代杜佑所撰写的《通典》,以及清代方浚师的《蕉轩随录》所说:天皇氏是出现在三皇(后增补的“三皇”,出自《尚书大传》、《三字经》等)之前的帝王。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有古越族族人在昆仑山出现。《路史》:“天皇氏骧首、鳞身(原注:传说三皇皆蛇身)”。传说天皇氏兄弟共十二人(一说十三人),这十二个兄弟身材相貌长得都一样,无法分辨。模样长得都差不多:有着人的脑袋蛇的身体,头上有龙角。天皇氏的统治是从寅年(摄提格)开始的(岁纪摄提),当时遭遇大火高温劫难,为解天下大旱,天皇氏领导了造天降雨工程,为人类造了一个既能滤除日毒、又能下及时雨的大气层天体[20]。天皇氏出入,像风一样迅速;当时人很少,民风淳朴;天皇氏并没有过多干涉造作,无为而治。

主要成就

1.制历

《盘古王表》记载:“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天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黑戈)、昭阳;十二地支曰: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胖、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洲献、困顿、赤奋若。发明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万。

《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天皇氏看见四季更替,万物变换的自然变化,就有所思考:人民虽然相安无事,但是生活在寒来暑往之中,却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盘古虽开了天地,但纪年之法,却未告诉世人。于是天皇氏十二兄弟(一说十三兄弟)商量,制天干地支的历法,用以定岁时节候。

先制定了“十天干”,用来纪年。十天干分别是:关逢(甲)、旅蒙(乙)、柔兆(丙)、强圉(丁)、著雍(戊)、屠维(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默(壬)、昭阳(癸)。又立“十二地支”之名以纪时:困敦(子)、赤奋若(丑)、摄提格(寅)、单阙(卯)、执徐(辰)、大荒落(巳)、敦牂(午)、协洽(未)、涒滩(申)、作噩(酉)、阉茂(戌)、大渊献(亥)。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

天皇时代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形成六十循环的纪元法,用以阐述天地人事之运。从文献记载来看,天皇时代已有天干地支,其中十二地支分别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六十甲子),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用于纪日、纪月、纪年、纪时等。

2.治世

《春秋命历序》:“(五龙)父子分治五方”。五龙分治天下五方,天皇氏为五龙之首。以“龙”为图腾。图腾时期,四支族的四龙各治一方,而以团族的一龙为中央共主,所以有五龙分治五方之说。”天干地支的历法制定以后,百姓方才知道时间,暑往寒来四季之后,人人都知道是一年过去了。在天皇氏十二兄弟(一说十三兄弟)统治天下一万八千年(当时的万,是今时的千;当时的千,是今时的百。在今是一千八百年)之后,有地皇氏一姓十一人出现,天皇氏兄弟明白,天下应该由地皇氏来治理,于是也隐退起来不见了。《河图》:“五龙见教,天皇被迹。”

3.影响

天皇氏认为自然气候的转变是由于阴阳五运轮转运动、往来不息、周而复始的结果。他崇尚木德之运,清静淡泊,无为而治。他创造了天干地支,始制易书《连山》。从此以后,人们开始用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等五运来概括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动变化规律,知晓阴阳观念。明代著名史学家万民英根据中国古文献明文记载确定干支为天皇氏时发明,在其著作《三命通会》论干支源流中有详细记载。

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10]在后来的传承中,据传在黄帝时代把干支之名简化为一个字。简化后的干支在《史记》、《尔雅》等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不过《史记》与《尔雅》的版本不一样。天皇氏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干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时编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资治通鉴》就以这套术语纪年。

4.道教传说

据据南北朝所出的《元始上真众仙记》所说:开天辟地的盘古真人,是天地之精华,自号元始天王。天地构成之后,忽然在石涧积血之中生出太元玉女。太元玉女一出生便会说话,常游玩于大地之上,仰吸元气,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而生扶桑大帝东王公与西王母,再生天皇兄弟十二人,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伏羲、神农等五帝是其后裔。

道教认为太上老君是无世不存在的,屡世都做为帝王的老师,所以《太上混元圣纪》从元肇始记起。说:一元肇始,天地初立,有神人号称天皇氏,以木德王,从寅年开始统治天下,天皇氏兄弟十二人,每个人活了一万八千年。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自号元始天王,元始天王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氏;据传天皇氏统治之时,太上老君应运下凡,以《天皇内经》十四篇授与天皇。

据《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说:太上老君从三玄空天宫下凡,以《天皇内经》十四篇授与天皇氏,天皇氏统治天下三十六万年以后,白日升仙,飞升至三玄空天宫中。

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所说:天皇氏飞升成仙后,为道教中三皇的天宝君。

《九天生神章经》认为:天宝君是三洞之尊神,〈十二部经〉说:天宝君为洞真教主。天宝君统治王清境,即清微天,清微天的气是青色的。

5.文献记载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宋 罗泌《路史·前纪二·天皇纪》《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项峻《始学篇》《洞冥记》徐整《三五历记》《洞纪》《春秋纬》《河图括地象》《帝系谱》《遁甲开山图》《崇文总目》《路史》《通典》《蕉轩随录》《春秋命历序》《盘古至唐虞传》《纲鉴易知录》三皇纪卷之一 《元始上真众仙记》

《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太上混元圣纪》《中华全史演义》

《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文》微正章第一

《河图括地象》:“天地初立,有天皇氏”。

《春秋命历序》:“(五龙)父子分治五方”。

《帝王世纪》:“天地开辟,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 又载:“天皇大帝(为)耀魄宝,地皇为天一,人皇为太一。”

《春秋左助期》:“紫宫,天皇耀魄宝之所理也。”宋均注曰:“(耀)魄宝,天皇之号也。”

《太平御览》卷78引项峻《始学篇》曰:“天地立,有天皇……”。

《太平御览》引《帝系谱》曰:“天地初起,即生天皇,治万八千岁,以木德王。”

《路史》引《真源赋》:“盘古后,有天皇君,一十三人。时遭劫火。乃有地皇君,一十一人,各万八千余年。

《河图》:“五龙见教,天皇被迹。”荣氏注曰:“五龙治在五方,为五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