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热点资讯 > 正文

《中國管理科學》杂志社●创刊號(卷首语)全集

时间:2023-02-02 22:2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中國管理科學》杂志社●创刊 < 卷 首 语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

●封面(准备采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的图片)

●封二(准备采用党的“二十大”第一号公告和7位政治局常委图片)

●卷首语                                《中國管理科學》杂志社. 创刊号(特刊)致词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國管理科學》杂志社社长、中管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 王渊

       恰逢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即是乘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东风,又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三年来的疫情采取“乙类乙管”措施落实见效之成果,更是习近平主席在中央经济会议时对民营经济是“自己人”的肯定。由香港特区政府主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管理科学杂志隆重创刊。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成立的第一份全球性管理科学的专业杂志。这份以管理科学、理论、学术、研究为主的杂志,旨在扎根管理科学、交叉科学与管理创新、科技强国,服务中国,面向世界,放眼未来,努力成为全球管理科学、交叉科学与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者和爱好者共同的精神家园。

        杂志社以管理科学、交叉科学的方式推动中国管理创新发展,以思想的力量引领时代变革,是《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的理论学术自觉和努力创新发展方向。创办《中国管理科学》杂志,是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位一体”要求,也是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做出的重要举措。

     《中國管理科學》杂志的创刊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是学术发展繁荣的必然要求,也必然成为我国管理科学领域重要的理论学术交流平台。作为一份刚刚诞生的杂志,这是一份充满希望的杂志,将努力发挥好管理科學智库的独特优势,使之成为世界知名的管理科学与理论学术季刊及我国管理科学工作者共同的学术园地和精神家园。更将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管理科学,推进我國管理科学建设的理论阵地。

       承担《中國管理科學》编辑·出版任务的中國管理科學杂志社,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直属的学术旬刊编辑出版机构,将长期主办《中國管理科學》(中文版)、《中國管理科學》(英文版)季刊、《中国管理科学报》月刊,凝聚着一批理论素养扎实、事业心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广阔的业界资源,在理论界、学术界拥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

      《中國管理科學》杂志报道的主要内容和设置栏目是,政治学.经济学;管理科学与科学管理;教育.科技.人才;科技管理与进步;理论.学术.研究;科技创新与发展;新兴产业与能源管理;哲学.社会学管理与研究;國际国内双循环经济管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相关交叉科学的研究培训和咨询服务。杂志社今后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说的,以胸怀天下之“理”讲好中國管理科學故事,体现更多中國管理科學智慧,提供更好“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中國管理科學方案,充分彰显“胸怀天下”中國管理科學力量的深厚情怀。

     《中國管理科學》杂志是第一家、也是中國唯一一家管理科学与交叉科学专业性杂志。她的创刊就像刚刚诞生的婴儿,对未来充满希望,也希望她能茁壮成长为服務中國、面向世界的东方美人。正如我在有“世界第一大屏幕”之称的世界十字路口一一美國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上所说:  “我骄傲,我是一个中國人!〞 l’m so proud that a Chinese!当然,更希望《中國管理科學》杂志像一颗管理科學灿烂的东方明珠,闪耀于世界东方。同时,也希望《中國管理科學》杂志社全体同仁明白,我们只有戮力同心、踔厉奋发、团结一致、勇毅前行,一起向未来,未来才可期!

        最后,祝我们的《中國管理科學》杂志社所得皆能如愿!

●中央领导同志的题词

        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够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习近平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习近平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附 : (习近平、王岐山、李克强等人的书法题词)

●政治学.经济学管理

①习近平在2023年元旦贺词、全国政协茶话会的讲论、国务院举办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全文+图片)

②习近平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插图)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在中央经济会议上的讲话全文+插图)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2年12月15日-16日)

2023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1年12月8日-10日)

2022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0年12月16日-18日)

2021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9年12月10日-12日)

2020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8年12月19日-21日)

2019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7年12月18日-20日)

2018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引导和稳定预期,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6年12月14日-16日)

2017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5年12月18日-21日)

2016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12月9日-11日)

2015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3年12月10日-13日)

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2年12月15日-16日)

201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必须毫不放松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支撑能力;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④2023年中央第一号文件(全文+插图)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即将公布,这些亮点值得关注!


中央一号文件,即每年发布的第一号文件,近年来逐渐成文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2004年,一号文件主题重回“三农”,至2022年连续19年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从以往的发布时间来看,中央一号文件主要集中在1月下旬-2月中旬,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即。新一年的“三农”工作将重点聚焦哪些方面?又将释放哪些信号?

根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了解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重点一: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

重点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重点三: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要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解决好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突出问题。要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各项工作,确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保持稳定、顺利延包。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小农户服务好、带动好。

重点四:加快农村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此外,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讨论稿)》。

【23个中央一号文件回顾】

2022年2月22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2021年2月21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启动实施,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

2020年2月5日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文件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这两大重点任务。提出要补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水保障、人居环境整治、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等8方面短板。

2019年2月19日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这份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全文共分8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2018年1月2日

对乡村振兴进行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围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文件谋划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确立起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

文件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管全面。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的20个字5个方面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都作出了全面部署。二是管长远。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3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字数最多。

2017年2月5日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发布。文件明确指出,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迫切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文件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并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直面困难和挑战,尽力降低改革成本,积极防范改革风险。

2016年1月27日

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

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发布。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文件提出,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2015年2月1日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文件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说明了依靠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4年1月19日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2013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稳中有进。这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

201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发布。指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要鼓励探索创新,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乡统筹联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013年1月31日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两个月后的2013年1月31日,新世纪以来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发布。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文件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必须顺应阶段变化,遵循发展规律,增强忧患意识,举全党全国之力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

2012年2月1日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2012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

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统一全党意志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改革发展,在我国的农业发展历程中是首次,在科技发展进程中也是首次,有许多创新之处。其中最受广大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人员欢迎的政策亮点有两个:一个是关于农业科技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的“三性”论述,这一论述给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吃下了定心丸;另一个就是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政策,即: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待遇要与当地事业单位的平均收入相衔接,当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

2011年1月29日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2010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相当好。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历史上增加额度最大。但是农业农村形势也面临着一些严峻挑战,其中一个就是农业的水利设施明显不能适应农业稳定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把2011年一号文件的主题定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文件提出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2010年1月31日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

2010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发布,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包括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等。

文件特别强调了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2009年2月1日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009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呈现四大新亮点。

一是农民种粮支持力度再度加大。包括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方面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各项直接补贴等。

二是加大力度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文件提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农村民生建设重点投向农村电网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沼气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5个领域。

四是农地流转强调进一步规范。对于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方面,2009年一号文件首先强调要落实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对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进一步界定清楚,并且保障其权益;对承包地地块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

2008年1月30日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大“三农”投入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公布。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既贯彻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又深化了去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的要求,抓住了保持经济稳定和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亦可统筹兼顾农村各方面的工作。

全文涉及的政策性要求和措施有40多处,其中让农业和农民直接受惠的可以概括为“三个明显”“三个调整”“四个增加”“四个提高”和“两个大幅度”。体现了中央关于给农民的实惠要逐步增加,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大的要求。

2007年1月29日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布。文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现代农业放在首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基层的热烈反响。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偏差。强调新农村建设要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首位,有利于各地认真地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精神,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健康地向前推进。

文件提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006年2月21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

文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口多是中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文件全文共32条,八个部分。文件强调,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

2005年1月30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有效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但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

加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必须继续采取综合措施。200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文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并强调,要“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基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保障,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农业的物质技术条件明显改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2004年2月9日

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出台,并于2004年2月9日公布。时隔18年之后中央就“三农”问题再次下发一号文件。

当时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上世纪80年代的1.8∶1扩大到了3.1∶1。农民增收困难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也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意见》提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文件共22条,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指向明确的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

1986年1月1日

增加农业投入,调整工农城乡关系

我国农村在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1985年又在改革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调整产业结构方面迈出了重大的一步,成效十分显著。但由于未能及时调整工农、城乡的利益分配关系,农业生产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此,1985年年底的农村工作部署,强调“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议形成的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即《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

文件明确指出:我国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大国,绝不能由于农业情况有了好转就放松农业,也不能因为农业基础建设周期长、见效慢而忽视对农业的投资,更不能因为农业占国民经济产值的比重逐步下降而否定农业的基础地位。

1985年1月

取消统购统销

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过去曾起了保证供给、支持建设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它的弊端就日益表现出来。因此,在打破集体经济中的“大锅饭”之后,还必须进一步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进一步把农村经济搞活。

198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名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于此,30年来的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被取消。

1984年1月1日

发展农村商品生产

如果说前两个“一号文件”着力解决农业和农村工商业微观经营主体问题,那么,此后的“一号文件”则要解决发育市场机制的问题。此前20多年,农村实行统购派购制度,农村产品交易均由公营商业高度垄断,而资金、土地、劳动力流动又受到多重限制。农村经济迫切要求放松历史上多年形成的政府垄断、管制,及其他阻碍农民进入市场的规定,以利于发展商品生产,摆脱穷困。

针对这些情况和基层诉求,1984年确立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力水平,疏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当年的“一号文件”即《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允许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鼓励农民向各种企业投资入股;继续减少统派购的品种和数量;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

1983年1月2日

放活农村工商业

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份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两个转化”,即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文件提出,我国农村应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适应商品生产的需要,发展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合作经济的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按劳分配方式以及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有所不同;要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调整购销政策,改革国营商业体制,放手发展合作商业,适当发展个体商业。并强调,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

1982年1月1日

正式承认包产到户合法性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1981年12月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其主要内容就是肯定多种形式的责任制,特别是包干到户、包产到户。

这份文件提出,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明确“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并第一次以中央的名义取消了包产到户的禁区,且宣布长期不变。文件的另一要点是强调尊重群众的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允许群众自由选择。同时还提出疏通流通领域,把统购统销纳入改革的议程,有步骤地进行价格体系的改革。

●管理科学与科学管理

        什么是管理科学?管理科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四年,授予管理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生产与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学、国际金融与贸易等管理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定量分析、决策、管理沟通和组织实施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培养具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组织和技术以及数学和计算机模型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文名:  管理科学,外文名: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管理科学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复旦大学首次将管理科学专业引入中国,管理科学专业至此开始了发展。管理科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四年,授予管理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生产与运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学、国际金融与贸易等管理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定量分析、决策、管理沟通和组织实施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培养具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组织和技术以及数学和计算机模型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的高级专门人才。

         管理科学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管理学侧重于信息系统管理,工学侧重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工程管理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接受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什么是科学管理?科学管理 (Scientific Management)的创始人是弗里·温斯洛·泰勒。其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经管教育把科学管理概括为: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办事;和谐 ,而不是合作;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以最大限度的产出 ,取代有限的产出,每人都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获得最大的成功,就是用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代替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以加强劳动力成本控制。中文名:  科学管理,外文名:  Scientific Management,别名:  古典管理理论。

        主要内容有,①通过科学的观察、记录和分析。②挑选和培训一流的工人。所谓一流的工人,是指适合某种工作并且愿意努力工作的工人。③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在标准化的工作环境中操作。④采用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激励工人努力工作。这主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工作定额,实行差别计件制:完成任务正常报酬,未达到标准低酬,超标准高酬,根据工作表现衡量等基本措施实现。⑤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应当来一次“精神革命”。双方合作,共同致力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把“蛋糕”做大,即使不改变分配的比例也同时有利于双方。劳资双方应变对立为合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⑥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以科学工作方法取代经验工作方法。⑦实行职能工长制。一个工长负责一方面的职能管理工作,细化生产过程管理。⑧管理控制中实行例外原则。即日常事务授权部下负责,管理人员只对例外事项或重大事项保留处置权。

        基本原则是,①对人的劳动的每种要素规定一种科学的方法;用以代替陈旧的凭经验管理的方法。②科学地挑选工人,然后进行训练、教育,发展他们的技能。③与工人合作,保证所有工作都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来进行。④在管理和工人之间,工作的分配和责任的分担几乎是均等的,管理者当局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各种工作都承揽下来。

        思想原理。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他说:“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标准化原理。泰勒认为,科学管理是过去曾存在的多种要素的结合。他把老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条例,于是构成了一种科学。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人的潜力不会自动跑出来,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这种潜力呢?方法就是把工人多年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传统的技巧归纳整理并结合起来,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其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利用上述原理将其标准化,这样就形成了科学的方法。用这一方法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进行合理搭配,同时对机器安排、环境因素等进行改进,消除种种不合理的因素,把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一种最好的方法。

        泰勒还进一步指出,管理人员的首要责任就是把过去工人自己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大量的传统知识、技能和诀窍集中起来,并主动把这些传统的经验收集起来、记录下来、编成表格,然后将它们概括为规律和守则,有些甚至概括为数学公式,然后将这些规律、守则、公式在全厂实行。在经验管理的情况下,对工人在劳动中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怎样操作机器,缺乏科学研究,没有统一标准,而只是凭师傅教徒弟的传授或个人在实际中摸索。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要想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劳动动作标准化、劳动环境标准化等标准化管理。这是因为,只有实行标准化,才能使工人使用更有效的工具,采用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只有实现标准化,才能使工人在标准设备、标准条件下工作,才能对其工作成绩进行公正合理的衡量。

        要让每个人都用正确的方法作业,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传统的经验方法。为此应把每次操作分解成许多动作,并继而把动作细分为动素,即动作是由哪几个动作要素所组成的,然后再研究每项动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去掉那些不合理的动作要素,并对保留下来的必要成分,依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加以改进和合并,以形成标准的作业方法。在动作分解与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考虑到满足一些生理需要的时间和不可避免的情况而耽误的时间,为标准作业的方法制定标准的作业时间,以便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即一天合理的工作量。

        泰勒不仅提出了实行标准化的主张,而且也为标准化的制定进行了积极的试验。在搬运生铁的试验中,泰勒得出一个适合做搬运工作的工人,在正常情况下,一天至少可搬47.5吨铁块的结论;在铲具试验中,他得出铁锹每次铲物在重21磅时,劳动效率最高的结论;在长达26年的金属切削试验中,他得出影响切割速度的12个变数及其反映它们之间相关关系的数学公式等,为工作标准化、工具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所以,泰勒认为标准化对劳资双方都是有利的,不仅每个工人的产量大大增加,工作质量大为提高,得到更高的工资,而且使工人建立一种用科学的工作方法,使公司获得更多的利润。

        工作定额原理。在当时美国的企业中,由于普遍实行经验管理,由此造成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资本家不知道工人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但总嫌工人干活少,拿工资多,于是就往往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来加重对工人的剥削。而工人,也不确切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但总认为自己干活多,拿工资少。当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工人就用“磨洋工”消极对抗,这样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当然不会高。

        泰勒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改善工作表现,他提出:(1)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这样的机构不但在管理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2)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就必须通过各种试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其方法是选择合适且技术熟练的工人;研究这些人在工作中使用的基本操作或动作的精确序列,以及每个人所使用的工具;用秒表记录每一基本动作所需时间,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延误时间,找出做每一步工作的最快方法;消除所有错误动作、缓慢动作和无效动作;将最快最好的动作和最佳工具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序列,从而确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即劳动定额。(3)根据定额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贡献大小与工资高低紧密挂钩。

        在制定工作定额时,泰勒是以“第一流的工人在不损害其健康的情况下,维护较长年限的速度”为标准,这种速度不是以突击活动或持续紧张为基础,而是以工人能长期维持的正常速度为基础。通过对个人作业的详细检查,在确定做某件事的每一步操作和行动之后,泰勒能够确定出完成某项工作的最佳时间。有了这种信息,管理者就可以判断出工人是否干得很出色。

        挑选头等工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头等工人,既是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他为企业的人事管理提出的一条重要原则。泰勒指出,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同工作相适应,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培训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力量来工作。为了挖掘人的最大潜力,还必须做到人尽其才。因为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才能,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于做任何一项工作的,这和人的性格特点、个人特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对某一项工作,必须找出最适宜干这项工作的人,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最适宜于这项工作的人的最大潜力,才有可能达到最高效率。因此对任何一项工作必须要挑选出“第一流的工人”即头等工人。然后再对第一流的人利用作业原理和时间原理进行动作优化,以使其达到最高效率。

        对于第一流工人,泰勒是这样说明的:“我认为那些能够工作而不想工作的人不能成为我所说的‘第一流的工人’。我曾试图阐明每一种类型的工人都能找到某些工作,使他成为第一流的工人,除了那些完全能做这些工作而不愿做的人。”所以泰勒指出,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工作合适,都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而所谓“非第一流的工人”,泰勒认为只是指那些体力或智力不适合他们工作的人,或那些虽然工作合适但不愿努力工作的人。总之,泰勒所说的第一流的工人,就是指那些最适合又最愿意干某种工作的人。所谓挑选第一流工人,就是指在企业人事管理中,要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才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样,重活、体力活,让力气大的人干,而精细的活只有找细心的人来做。

        对于如何使工人成为第一流工人,泰勒不同意传统的由工人挑选工作,并根据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的方法,而是提出管理人员要主动承担这一责任,科学选择并不断地培训工人。泰勒指出:“管理人员的责任是细致地研究每一个工人的性格、脾气和工作表现,找出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发现每一个工人向前发展的可能性,并且逐步地系统地训练,帮助和指导每个工人,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这样,使工人在雇佣他的公司里,能担任最高、最有兴趣、最有利、最适合他们能力的工作。这种科学地选择与培训工人并不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是每年要进行的,是管理人员要不断加以探讨的课题。”在进行搬运生铁的试验后,泰勒指出:如今可以清楚的是,甚至在已知的最原始的工种上,也有一种科学。如果仔细挑选了最适宜于干这类活计的工人,而又发现了干活的科学规律,仔细选出来的工人已培训得能按照这种科学去干活,那么所得的结果必然会比那些在“积极性加刺激性”的计划下工作的结果丰硕得多。可见,挑选第一流工人的原则,是对任何管理都普遍适用的原则。

        计件工资制。在差别计件工资制提出之前,泰勒详细研究了当时资本主义企业中所推行的工资制度,例如日工资制和一般计件工资制等,其中也包括对在他之前由美国管理学家亨利·汤提出的劳资双方收益共享制度和弗雷德里克·哈尔西提出的工资加超产奖金的制度。经过分析,泰勒对这些工资方案的管理方式都不满意。泰勒认为,现行工资制度所存在的共同缺陷,就是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不能满足效率最高的原则。例如,实行日工资制,工资实际是按职务或岗位发放,这样在同一职务和岗位上的人不免产生平均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最有进取心的工人,不久也会发现努力工作对他没有好处,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减少做工而仍能保持他的地位”。这就不可避免地将大家的工作拖到中等以下的水平。又如在传统的计件工资制中,虽然工人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多干多得,但超过一定范围,资本家为了分享迅速生产带来的利益,就要降低工资率。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工人努力工作,也只能获得比原来计日工资略多一点的收入。这就容易导致这种情况:尽管管理者想千方百计地使工人增加产量,而工人则会控制工作速度,使他们的收入不超过某一个工资率。因为工人知道,一旦他们的工作速度超过了这个数量,计件工资迟早会降低。

       于是,泰勒在1895年提出了一种具有很大刺激性的报酬制度——“差别工资制”方案。其主要内容是:(1)设立专门的制定定额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计件和工时的研究,进行科学的测量和计算,制定出一个标准制度,以确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和恰当的工资率,从而改变过去那种以估计和经验为依据的方法。(2)制定差别工资率。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定额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如果工人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定额,就按高的工资率付酬,以资鼓励;如果工人的生产没有达到定额就将全部工作量按低的工资率付给,并给以警告,如不改进,就要被解雇。例如,某项工作定额是10件,每件完成给0.1元。又规定该项工作完成定额工资率为125%,未完成定额率为80%,那么,如果完成定额,就可得工资为10×0.1×125%=1.25(元);如未完成定额,例如哪怕完成了9件,也只能得工资为9×0.1×80%=0.72(元)。(3)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根据职位和工种,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工资尽可能地按他的技能和工作所付出的劳动来计算,而不是按他的职位来计算。其目的是克服工人“磨洋工”现象,同时也是为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要对每个人在准时上班、出勤率、诚实、快捷、技能及准确程度方面做出系统和细微的记录,然后根据这些记录不断调整他的工资。

        泰勒为他所提出的差别计件工资制,总结了许多优点,其中最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真正实现“高工资和低劳动成本”。第二,由于制定计件工资制与日工资率是经过正确观察和科学测定的,又能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因此这种制度就能更加公平地对待工人。第三,能够迅速地清除所有低能的工人,吸收适合的工人来工作。因为只有真正好的工人,才能做到又快又准确,可以取得高工资率。泰勒认为这是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最大的优点。

        为此,泰勒在总结差别计件工资制实施情况时说:“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对工人士气影响的效果是显著的。当工人们感觉受到公正的待遇时,就会更加英勇、更加坦率和更加诚实,他们会更加愉快地工作,在工人之间和工人与雇主之间建立互相帮助的关系。”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指出:“资方和工人的紧密、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合作,是现代科学或责任管理的精髓。”他认为,没有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任何科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法都难以实施,难以发挥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呢?泰勒指出,必须使劳资双方实行“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和“观念上的伟大转变”。泰勒在《在美国国会的证词》中指出:“科学管理不是任何一种效率措施,不是一种取得效率的措施;也不是一批或一组取得效率的措施;它不是一种新的成本核算制度;它不是一种新的工资制度;它不是一种计件工资制度;它不是一种分红制度;它不是一种奖金制度;它不是一种报酬职工的方式;它不是时间研究;它不是动作研究……我相信它们,但我强调指出这些措施都不是科学管理,它们是科学管理的有用附件,因而也是其他管理的有用附件。”

        泰勒进一步宣称,“科学管理在实质上包含着要求在任何一个具体机构或工业中工作的工人进行一场全面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待工作、同伴和雇主的义务上进行一种全面的心理革命。此外,科学管理也要求管理部门的人——工长、监工、企业所有人,董事会——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要求他们在对管理部门的同事、对他们的工人和所有日常问题的责任上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没有双方的这种全面的心理革命,科学管理就不能存在”;“在科学管理中,劳资双方在思想上要发生的大革命就是:双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分配上,不再把盈余分配看做最重要的事情。他们将注意力转向增加盈余的数量上,使盈余增加到使如何分配盈余的争论成为不必要。他们将会明白,当他们停止互相对抗,转为向一个方面并肩前进时,他们的共同努力所创造出来的盈利会大得惊人。他们会懂得,当他们用友谊合作、互相帮助来代替敌对情绪时,通过共同努力,就能创造出比过去大得多的盈余。”也就是说,要使劳资双方进行密切合作,关键不在于制定什么制度和方法,而是要实行劳资双方在思想和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如果劳资双方都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不仅工人可以多拿工资,而且资本家也可以多拿利润,从而可以实现双方“最大限度的富裕”。例如,在铁锹试验中,每个工人每天的平均搬运量从原来的16吨提高到59吨;工人每日的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而每吨的搬运费从7.5美分降到3.3美分,对雇主来说,关心的是成本的降低;而工人关心的则是工资的提高,所以泰勒认为这就是劳资双方进行“精神革命”,从事合作的基础。

        建立专门计划层。泰勒指出:“在老体制下,所有工作程序都由工人凭他个人或师傅的经验去干,工作效率由工人自己决定;”由于这与工人的熟练程度和个人的心态有关,即使工人能十分适应科学数据的使用,但要他同时在机器和写字台上工作,实际是不可能的。泰勒深信这不是最高效率,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改变。为此,泰勒主张:“由资方按科学规律去办事,要均分资方和工人之间的工作和职责”,要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并在企业设立专门的计划机构。泰勒在《工厂管理》一书中为专门设立的计划部门规定了17项主要负责的工作,包括企业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劳动管理、营销管理等各个方面。所以,泰勒所谓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际是把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所谓设置专门的计划部门,实际是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所谓“均分资方和工人之间的工作和职责”,实际是说让资方承担管理职责,让工人承担执行职责。这也就进一步明确厂资方与工人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泰勒把计划的职能和执行的职能分开,改变了凭经验工作的方法,而代之以科学的工作方法,即找出标准,制定标准,然后按标准办事。要确保管理任务的完成,应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来承担找出和制定标准的工作。具体说来,计划部门要从事全部的计划工作并对工人发布命令,其主要任务是:(1)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此作为确定定额和操作方法的依据。(2)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和工具。(3)拟订计划并发布指令和命令。(4)把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等工作。在现场,工人或工头则从事执行的职能,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的指示,使用规定的标准工具,从事实际操作,不能自作主张、自行其是。泰勒的这种管理方法使得管理思想的发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将分工理论进一步拓展到管理领域。

        职能工长制。泰勒不但提出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而且还提出必须废除当时企业中军队式的组织而代之以“职能式”的组织,实行“职能式的管理”。泰勒认为在军队式组织的企业里,工业机构的指令是从经理经过厂长、车间主任、工段长、班组长而传达到工人。在这种企业里,工段长和班组长的责任是复杂的,需要相当的专门知识和各种天赋的才能,所以只有本来就具有非常素质并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胜任。泰勒列举了在传统组织下作为一个工段长应具有的几种素质,即教育、专门知识或技术知识、机智、充沛的精力、毅力、诚实、判断力或常识、良好的健康情况等。但是每一个工长不可能同时具备这9种素质。但为了事先规定好工人的全部作业过程,必须使指导工人干活的工长具有特殊的素质。因此,为了使工长职能有效地发挥,就要进行更进一步细分,使每个工长只承担一种管理的职能,为此,泰勒设计出8种职能工长,来代替原来的一个工长。这8个工长4个在车间、4个在计划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每个工长可以直接向工人发布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不再听一个工长的指挥,而是每天从8个不同头头那里接受指示和帮助。

        泰勒的职能工长制是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进一步对分工进行细化而形成的。他认为这种职能工长制度有三个优点:(1)每个职能工长只承担某项职能,职责单一,对管理者培训花费的时间较少,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专长。(2)管理人员的职能明确,容易提高效率。(3)由于作业计划由计划部门拟订,工具和作业方法标准化,车间现场工长只负责现场指挥与监督,因此非熟练技术的工人也可以从事较复杂的工作,从而降低了整个企业的生产费用。尽管泰勒认为职能工长制有许多优点,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种单纯“职能型”的组织结构容易形成多头领导,造成管理混乱。所以,泰勒的这一设想虽然对以后职能部门的建立和管理职能的专业化有较大的影响,但并未真正实行。

        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这种例外的原则至今仍然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原则之一。泰勒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不能只依据职能原则来组织和管理,而必须应用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负责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如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和重要的人员更替问题等。泰勒在《工厂管理》一书中曾指出:“经理只接受有关超常规或标准的所有例外情况的、特别好和特别坏的例外情况、概括性的、压缩的及比较的报告,以便使他得以有时间考虑大政方针并研究他手下的重要人员的性格和合适性。”

        泰勒提出的这种以例外原则为依据的管理控制方式,后来发展为管理上授权原则、分权化原则和实行事业部制等管理体制。管理工具是,①在自然科学的方法协助下优化劳动执行;②完全彻底的劳动分工(劳动过程原子化);③严格区分领导和执行职能活动;④通过古典组织理论进行补充,首先是强调给与任务的一致性原则;⑤发展和升级员工的特别的、特定职能活动的才能资格;⑥引入业绩相关的薪酬;⑦业绩来自才能资格和劳动条件。

         主要评价 : 一、积极性 : ① 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泰勒科学管理的最大贡献在于泰勒所提倡的在管理中运用科学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泰勒科学管理的精髓是用精确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判断、意见和经验。泰勒在进行科学管理的研究时以及在推行他的科学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有来自工人阶层的,也有来自于雇主们的。但泰勒没有屈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为科学管理献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② 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泰勒理论的核心是寻求最佳工作方法,追求最高生产效率。泰勒和他的同事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和方法。如时间与动作研究技术和差别计件工资制等。这些技术和方法不仅是过去,而且也是近代合理组织生产的基础。科学管理与传统管理相比,一个靠科学地制定操作规程和改进管理,另一个靠拼体力和时间;一个靠金钱刺激,另一个靠饥饿政策。从这几点看,科学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其他贡献,①吉尔布雷斯夫妇在动作研究与工作简化方面有重大突破,设计出动作分类体系;②H.L.甘特发明了线条图,用来编制作业计划和控制生产进度;③埃默森提倡效率原则,还制订了标准成本;④法约尔提出了管理五职能等14条原则;⑤亨利福特于1914-1920创立了汽车工业的流水生产线;⑥路易斯布兰代斯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名称;⑦莫里斯库科把科学管理原理应用于大学管理和市政管理,并主张管理要“人情化”。

          三、局限性,①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的假设。他还认为工人只有单独劳动才能好好干,集体的鼓励通常是无效的。② “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③把人分开的“两类模型”,把人分为“决策者或决定因素”和其他的“执行的可操纵的物件”,把后者放在与生产手段和原材料同一个层面上。④人的社会特性和他的需求与期望可能有利于最高可能的劳动生产率,但是被忽略了。⑤中心前提“工作任务的相似性和重复性”在新的生产和服务概念中不再符合了。⑥没有根本的认清工人与雇主的被剥削与剥削的关系。

        四、经典案例,福特汽车公司之所以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与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推行科学管理是分不开的。1910年,福特开始在高地公园新厂进行工厂自动化实验。他率领一群高效率的专家,检讨装配线上的每一个环节,试验各种方法,以求提高生产力。而他最重要的突破就是利用甘特图表进行计划控制.创造了世界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实现了机械化的大工业,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出现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资和高利润的局面。1914年,福特宣布8小时日工资为5美元(取代了9小时2.34美元的工资标准),这个报酬是当时技术工人正常工资的两倍。福特想:这样,制造汽车的工人就能够成为汽车的拥有者了。5美元一个工作日的消息一公布,大约有数万人不顾冰冷刺骨的天气,涌到福特的海兰公园制造厂申请工作。亨利·福特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独特的汽车生产线和为大众服务的经营理念一方面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改变了美国人的消费观念,从此,美国成了汽车的王国。

        五、实践应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并不是脱离实际的,其几乎所有管理原理、原则和方法,都是经过自己亲自试验和认真研究所提出的。它的内容里所涉及的方面都是以前各种管理理论的总结,与所有管理理论一样,都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但它是最成功的。它坚持了竞争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竞争原则体现为给每一个生产过程中的动作建立一个评价标准,并以此作为对工人奖惩的标准,使每个工人都必须达到一个标准并不断超越这个标准,而且超过越多越好。于是,随着标准的不断提高,工人的进取心就永不会停止,生产效率必然也跟着提高;以人为本原则体现为这个理论是适用于每个人的,它不是空泛的教条,是实实在在的,是以工人在实际工作中的较高水平为衡量标准的,因此既可使工人不断进取,又不会让他们认为标准太高或太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呆板或愚昧最终会被淘汰。

         科学管理理论很明显地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具体的操作规程,是对具体操作的指导。它们是:首先,以工作的每个元素的科学划分方法代替陈旧的经验管理工作法;其次,员工选拔、培训和开发的科学方法代替先前实行的那种自己选择工作和想怎样就怎样的训练做法;再次,与工人经常沟通以保证其所做的全部工作与科学管理原理相一致;最后,管理者与工人应有基本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管理者将担负起其恰当的责任,而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压在了工人身上。

        20世纪以来,科学管理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90多年来,科学管理思想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的范围比较小,内容比较窄,侧重于生产作业管理。另外泰勒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等都没有涉及。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人性假设的局限性,即认为人仅仅是一种经济人,这无疑限制了泰勒的视野和高度。但这些也正是需要泰勒之后的管理大师们创建新的管理理论来加以补充的地方。

        什么是交叉科学?交叉科学又称边缘科学,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学科的边缘交叉领域生成的新学科的统称。也是一种综合性科学,分为生物物理学、生态经济学。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系有密切联系,并借助它们的成果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科学门类。如生物物理学、生态经济学等。

        交叉科学的生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某些重大的科研课题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领域,在研究过程中,便在这些相关领域的结合部产生了新兴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生物力学、技术经济等。另一种情况,是运用某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另一学科领域的问题,也会形成一些交叉科学。诸如射电天文学和天体物理等。

为什么说交叉学科研究前景广阔?

       ●文/记者 陆航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戴维·朱利叶斯和阿德姆·帕塔普蒂安,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与触碰“感受器”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从人类基因组测序到载人空间飞行,从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当代知识生产和学科发展已经步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单一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思维模式已经难以实现科技创新和解决复杂的重大问题。人类社会面临的科技、生态、人口、贫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正等重大问题,都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交叉学科研究顺应人类知识创新,满足社会实践需求,引领社会科学前沿发展,在当代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大放异彩。

一、顺应人类知识创新

        随着知识创新和发展,学科的内涵和种类也在不断丰富和多样。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院长曲安京表示,知识体系是一个文明全部知识的总和,随着文明的演进和变迁,知识体系自身也会发生变化。技术的发展和人的认知能力的提升,会引发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不断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入,原有的知识会被替代,体系的边界也会向外扩展。科学史表明,科学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过程。知识本身是在交叉融合中创新发展的,离开了其他学科的滋养和渗透,单一学科知识很难发展进步。

        “跨学科”研究活动导致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交叉科学。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享誉世界,他曾经说过,“什么叫交叉学科?我认为,所谓交叉学科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的一系列新生学科”。这个定义明确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间的学科交叉认定为交叉学科。另有一部分学者提出,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大门类科学之间发生的外部交叉以及本门类科学内部多学科之间发生的内部交叉所形成的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因而有利于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全球性问题。

        跨学科研究是指主体跨越两个或者多个学科的研究,“跨学科”是一种行为。不同学科中的研究者从自身学科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看法,称为“多学科研究”;同一个研究者了解或者精通几个学科后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看待,称为“跨学科研究”。交叉学科形成的前提是跨学科研究,但是并非所有的跨学科研究都能形成新的交叉学科。不同学科所处的层次是不同的。尽管并非绝对,但一般情况下交叉学科是同一层次上的两个或者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是“横向交叉”。不同层次的学科之间的“纵向交叉”一般并不形成交叉学科。多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不同,跨学科与交叉学科不同,某一交叉学科与交叉学科研究也不相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柯华庆认为,我们应该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交流方式变成某个学者的跨学科研究,如果能够在跨学科研究中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则是一件幸事。如果我们对同一个问题的多学科研究不进行交流,或者研究者之间相互漠视,就会出现“盲人摸象”中盲人争论不休的后果。多学科研究、跨学科研究、交叉学科,甚至于创新本身都不是目的,能够更加有效解决人的现实问题或者理论问题才是根本目的。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知识生产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呈现出高度综合化的趋势,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广泛发生在各个学科领域。比如物理化学、量子化学、神经系统科学等都是学科交叉的结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认为,当前,学科分化的趋势仍在加剧,但各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交叉成为学科知识新的增长点和科学前沿。交叉学科绝不是原有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深度交叉、融会贯通之后所产生的、具有与之前学科完全不同特点的新学科。学科交叉点往往是新的科学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问题是科学发现的逻辑起点,一切科学研究、科学知识的增长都是始于问题和终于解题的过程。旧的问题解决了,又引入了新的、更深刻的问题……科学家钱三强曾经说,科学的突破点往往发生在社会需要和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上。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在学科的边缘甚至内部存在着单一学科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研究需要借助别的学科,这种动力使学科发生交叉与融合,打破了原有的方法和规范的界限,产生交叉学科。

二、满足社会实践需求

        交叉学科既是知识本身发展的体现,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需求。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表示,学科交叉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当前高校知识的分类以学科为基准,虽然这是学科建设的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依据,但现实问题的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却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2021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将“交叉学科”设置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原有的13个学科门类都是按照知识体系和研究领域来划分的,而交叉学科突破了传统上纵向的知识分类,依据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需求而设置,遵循的是社会需求逻辑而非单一的知识逻辑。

        学术研究以问题为导向,要么是理论问题,要么是现实问题。开展跨学科研究是因为一个问题涉及多个方面,需要从多个视角来研究才能看到问题的实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鹏表示,交叉学科绝不是原有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深度交叉、融会贯通之后所产生的、具有与之前学科完全不同特点的新学科。如维护国家安全,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全局观念、战略思维、政治意识、能力担当的国家安全人才,这是设置“国家安全学”学科的社会基础。

        交叉学科的性质不同于传统学科,也不同于跨学科。跨学科是两到三个学科之间的合作,一般是以一个学科为主,吸收另外学科的研究方法或者知识,而交叉学科是面向重大社会问题的多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彼此没有主次之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司晓宏表示,交叉学科不是多门学科知识的简单拼凑与堆积,而是基于社会重大问题,多门学科依照内在逻辑关系而联结渗透形成的新学科。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钟瑛认为,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机电工程等各个领域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问题间的内部联系更为广泛,各个学科的不同视角给出的结论难以成为解决问题的依据,这样的情形下,交叉学科应运而生。在现有学科技术方法情况下,为了解决问题要用学科交叉的方式,在研究对象、研究群体和知识沉淀形成稳态后就会被称为新的学科。周而复始,直到下一次大的复杂问题再次出现……只要社会发展不停止,就会不断产生交叉学科。

        社会需求逻辑是交叉学科设置的依据,而具备基本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基础是交叉学科设置的标准。传统学科的划分规则主要是知识与学术逻辑,同时兼顾社会需求导向,但交叉学科设置遵循社会需求逻辑,同时兼顾学术与知识逻辑。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强调,交叉学科也需要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理论基础。多重的学科交叉源于关键科学问题的整合,交叉科学的关键在于寻找其核心新模式。在科研语境中,交叉学科研究仍是以科学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作为评判标准。

三、引领社会科学前沿发展

        从仰韶遗址的科学发掘起步,中国现代考古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明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考古学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多学科与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汇集考古学、科学测年、冶金、化学同位素分析、古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环境科学、地理学、农学、古植物学、古动物学、遥感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以考古学为基础,多学科联合攻关,充分显示出多学科融合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对学术观点与研究体系的创新。考古学中的一些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已经不是单纯的文物和文化的研究,而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综合的交叉学科研究。

        当前,各类交叉学科的应用和兴起为科学发展带来了一股新风,许多科学前沿问题和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交叉学科的联合攻关中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尽管如此,“技术至上”的偏见相当普遍地存在于一部分人当中,他们对于现代社会科学前沿的发展了解不够,影响了社会科学乃至科学整体的发展。曲安京表示,任何知识的生产,都源于知识生产者、知识生产对象、知识生产工具三者的结合与互动。由于知识生产者从属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知识生产的产品自然就会形成各自的特点,中华文明整体观的知识体系特征明显。我们的知识体系融入世界知识体系,成为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整体观,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出现难以逾越的知识屏障。交叉学科实现了科学的整体化。

        在科学发展的早期,是没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分的。正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才从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同社会科学并驾齐驱。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人口研究所教授郑晓瑛认为,自然科学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离不开社会科学的支持,而社会科学的每个领域都以自然科学作为物质基础。学科交叉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空间。

          学科交叉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司晓宏表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我们要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实践,给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经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靠单一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是不可能完成的。我们要从不同的学科发掘出能“为我所用”的理论和方法,更好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和技术进步,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造福全人类。(社科院)

●教育.科技.人才

科技强国,创新很重要!习近平这十句话振奋人心!

           ■文/本刊记者

  【编前语】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科技与创新发表过一系列令人振奋的讲话。一起来学习这些箴言隽语。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

  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要充分发挥企业利用互联网转变发展方式的积极性,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创业探索。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在视察“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时强调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2014年5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2013年3月5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

习近平 : 我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一一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纵观历史,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崛起,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美国等国生产力飞跃发展,再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社会经济结构质的飞跃,科技创新始终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和关键因素,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拓创新“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历史担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将科技视为第一生产力,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以提高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健全市场机制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重大变化。我国不仅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出现核电“华龙一号”、高铁等“国家名片”式产品,在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更是成为应用引领者,在深空、深海、深地、深蓝四个方向都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大国,并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千秋基业,其命维新。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在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带动引领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突破,加强实体经济竞争力,健全现代产业体系,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变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球经济走出低谷和阴霾。

习近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文 / 本刊采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重大成果。

今天,杂志社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改造社会,使人们在持续的天工开物中更好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要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从革命时期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进入新世纪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新时代是在奋斗中成就伟业、造就人才的时代。我们要激励更多科学大家、领军人才、青年才俊和创新团队勇立潮头、锐意进取,以实干创造新业绩,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的讲话

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2020年6月29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科技创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看到这里聚集了不少精英人才,大家都很年轻,充满活力,我感到很高兴。党中央十分关心科技人才成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尽可能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工作生活环境,让科技工作者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的讲话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将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愿同全球顶尖科学家、国际科技组织一道,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加大共性科学技术破解,加深重点战略科学项目协作。

——2020年10月30日,习近平向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2020)作视频致辞

要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自主创新工作力度,统筹谋划,再接再厉,推动中国航天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创新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年2月22日,习近平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时的讲话

要牵住数字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科研投入创新高,激发创新新活力

           ■文 / 本刊记者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以下简称研发经费)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投入总量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较快提升,达到2.55%。(人民日报)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研究就是创新的原生土壤。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量子通信、深海探测等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百花齐放,都是原生于相关领域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研发经费比重为6.32%,连续4年保持6%以上的水平,持续推动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要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就要把力量放在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的基点上,着力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在创新发展上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加快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从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航天技术,到自行研制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从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建设和装备制造技术体系,到不断推陈出行的智能高速复兴号动车组。要在解决国家经济社会长远发展、重要国计民生和行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上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才能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研为民,造福未来。科研投入应该要把解决人类现实生活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受人瞩目的芯片、5G网络、移动支付、医疗装备、科技助农等相关产业生机勃勃,智能化、绿色化、便捷化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科学技术的研究在这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科学技术研究的意义不仅是探索世界,拓展人类的知识边界,现实落脚点更应是造福人民的生活,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创新不仅深刻改变着中国,也正引领着中国向着未来阔步前行。加大科研投入,要紧密围绕我国基础研究动态,把握科技前沿脉搏,不断完善科技奖励和激励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拉动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不断攀升。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探索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研究中,我们更要坚定信心,勇攀科研高峰,造福人民、造福未来。

哲学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影响和作用

           ■文/本刊记者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曾在诸多场合多次论述人才对于治国兴邦的重要意义。近日,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智库针对习总书记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召开了专题会议。在座谈会上,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学(创始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王渊,结合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发表了专题讲话。

        王渊首先提到,习总书记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深刻阐述了“发展靠创新来驱动,创新则靠人才来支撑,人才靠教育来培养”的理念。如何理解如何促进创新如果做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王渊认为要站在哲学高度去进一步理解和梳理其精神实质。

        一、哲学是人类最原始的好奇心,也是打开各类学科第一道大门的钥匙。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世界本源问题。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探索命题的真正意义,科学是验证命题的真理性。哲学是指导科学理论方法发展和验证的最根本的方法论。泰勒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是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是学界公认的“哲学史第一人”,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观近现代科学哲学史,爱因斯坦说:培根是强调外部的证实,笛卡尔强调的是内部逻辑的完备,两者有机结合才是完美的。古典时代的科学或学科启蒙和奠基性大家,基本都是哲学家和教育家。

        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是产生知识,哲学是产生思想。哲学是提问的学问,科学是解答的学问。《哲学的秘密》中提到,哲学不是具有或很少具有“现世”用途,它关注具体科学的“基本常识”。罗素说:哲学目标是批判的意识和怀疑的精神。是对任何被视为绝对真理的东西永远高昂着不屈的头颅。追溯人类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动力源”,应溯源自古希腊哲学大繁荣时代的大哲学家们。古希腊时代奠定了形式逻辑与实验证明两大科学体系的基石。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欧几里得《几何原理》演绎归纳逻辑,及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理性主义推理学派,及弗朗西斯·培根经验主义推理学派,以及历史上的柏拉图、休谟、亚里士多德、卢梭、拜伦、尼采、康德、黑格尔等大师们世纪史诗般的辩论肯定和否定质疑,推动了世界认知的进步和哲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开启、成熟和分蘖。如果没有渴望追求真理哲学的信仰,没有了质疑精神,人类也就失去了科学和科技的创新动力之源。哲学科学界普遍认可弗朗西斯·培根是“现代科学之父”的哲学家,为人类现代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人类探索世界本源的奥秘永远在路上,哲学辩证思维和对真理渴望和真理的质疑精神引领全人类科学家纷纷步入自由的王国。真理,永远是相对的,允许被质疑的。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原配钥匙。地心说、日心说和无心说思辨和验证就是最好的案例。地心说,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经亚里士多德完善,又为托勒密进一步发展成为在16世纪“日心说”创立之前,“地心说”一直占统治地位。亚里士多德地心说认为,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所以日月围绕地球运行,物体总是落向地面。公元140年前后,天文学家托勒密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并使之发展到了极致,完美解释了当时观测到的行星视运动情况,并取得了航海上的实用价值,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是令人安慰的假设,也符合基督教信仰。因此,地球不动的说法统治了1000多年,托勒密的8卷本《伟大论》被当时信奉成为绝对真理的经典。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日心体系,哥白尼认为,地球不是宇宙中心,而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太阳才是宇宙中心,行星运动的一年周期是地球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反映。后来,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理论,又更大胆地提出宇宙“无中心”的观点,结果被宗教法庭烧死在罗马繁花广场上。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为了证明“日心说”的正确性,亲自发明了望远镜,观测发现了木星的卫星(被命名为伽利略卫星)。据此学说,德国天文学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都有力地支持了日心说。1636年,伽利略《两种科学的对话》中,解读推翻影响人类2000年的亚里士多德“重的比轻的小球先落地”的权威认知。其理论,就是小球坡面滚下如在极端的形态下,坡面立起来,从而发明了匀加速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无论是苹果落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还是伽利略为了证明“日心说”正确发明望远镜。17世纪后期牛顿力学体系诞生之后,日心说才真正战胜了地心说。日心说确立开启人类认识宇宙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天文学完美的一次革命。它既是人类宇宙观不断提升经典案例,也是科学真理不断完善不断求真精神的胜利。早在1590年,札恰里亚斯·詹森虽是发明显微镜的第一人,但直到1674荷兰人列文虎克找到了显微镜的科学价值,开启细胞病毒的分子化学时代,一切都体现了哲学是科学理论必备的引擎。哥白尼和布鲁诺赴死坚持哲学精神,是一切科学精神的来源。

        四、科技一词,指科学和技术两部分组成。科学理论创新是源头,科技创新才有活水。理念思想更新开启一切科学技术理论重大创新的开始,人的思想根本源于哲学。世界观决定科学技术研究方向,人生观决定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态度。在自然科学世界观巧合的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学派都趋同,认同世界是存在可发现的运行规律。世界上大科学家往往是唯心主义者,世界观即哲学这就是有力的证明。科学活动是以思维规律去发现和解释存在的规律,掌握运用矛盾论、实践论的哲学辩证思维是科研方向选题和实现路径设计的前提。科学研究是通过逻辑演绎和归纳从事物感性的现象到背后概括抽象的本质。想象力,来源哲学“无限性”表象最完美的诠释。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实在的因素。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重大的发现。

        五、近现代人类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科学家和企业家作用是一样的。事实证明,科学家是不知道该课题有啥用途的基础理论创新主角,企业家是科技创新应用实践的主力军,企业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英国独霸人类第一次大航海时代,是因为英国人哈里森发明了第一代“GPS”,解决航海经度定位的哈里森航海钟。最后,航海钟对世界天文学和造福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的一位卡车司机麦克莱茵发明了现代集装箱,才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人类繁荣交流交往和东西文明交融的新世界。

        近代中国哲学史,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都肯定追问、质疑、反思哲学精神对科学进步的意义。中国幸运赶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末班车,正在谋划开启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新时代。有人戏说,现代的科学渐渐从哲学里离家出走了,罪魁祸首就是“大学”。也有人总结,任何一门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叉科学等学说)都是从哲学孵化出去的,一个学科一旦成熟了都会从哲学母体分裂出去独立生活,剩下的不知道受没受精或能不能被孵化成功未知的蛋,仍然还要留在哲学这个窝里加温。教育是人才的摇篮,文理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商榷。

        最后,哲学,是科学之母;哲学,是科学之本;哲学,是科学之源;哲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之源。科学家学点哲学,企业家学点哲学,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应该学点哲学,领导干部提升领导力及科学素养尤需学好哲学,用好哲学。用哲学统领和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强国之基!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论·教育篇

开拓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文/张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部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点举措,对开拓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新局面,书写教育多方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意义。

新中国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地位作用的历史沿革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依据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彻底改造旧中国学校教育制度,以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为基准,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业余教育领域迈开新步,在正规学校体系中设置中等专业学校、专科高校、大学和专门学院,在业余教育方面设置工农速成(及业余)中小学。1953年起增设技工学校,1958年后设置农业中学、城市职业中学,试办半工(农)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努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亿万群众的文化水平逐步提高。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依据宪法建立了以教育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包括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规范了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推动学前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步入正轨,恢复初中和高中段职业学校,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从扫盲班、文化补习、职业培训到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呈现多样化态势。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和中央全会文件,对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及继续教育事业作出宏观部署,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制度之间的关系作出界定,并启动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政策举措,全面普及了义务教育,不断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为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创造了重要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站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作出全局谋划,在继续着力巩固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成果、即将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从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长远战略出发,要求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朝着优化结构、科学布局、相互融合、协同创新、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行。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两次修正高等教育法,2022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订职业教育法,对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事业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法律保证。新时代以来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发展,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总结的“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新时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宏观部署和显著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多次中央全会文件和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了连续的宏观部署,从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等方面,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新要求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职业教育领域,要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坚持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引导社会各界、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在高等教育领域,要求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校在不同学科不同方面争创一流,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乃至一体化,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在继续教育领域,要求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通道,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在线教育、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在上述三类教育领域协同创新的方向上,要求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党中央的连续重点部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标2035年我国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总体目标,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进行了多方位战略谋划。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指引下,2021年,全国毕业研究生77.3万人,普通本科毕业生428.1万人,高职(专科)毕业生398.4万人,成人本专科毕业生278.0万人,网络本专科毕业生259.1万人,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证书48.9万人,在高等教育学历教育层面,宽口径职业教育占“半壁江山”,同年还有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484.1万人,数以亿计从业人员和社会成员每年参与各种形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多数属于与专业技术、职业技能相关的培训,国家学分银行和资历框架也取得试点成效,在面向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供给侧方面,已经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后备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科技服务、知识贡献和技能支撑。

开拓新时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已经迈上新的台阶。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新部署新要求,开拓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新局面,正在新征程上扬帆起航。政策导向和实施要点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是新时代我国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必由之路。从各级各类教育毛入学率来看,我国教育普及程度已经位居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2020年全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约占总人口的15.5%;从不同分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看,15岁及以上人口9.91年,劳动年龄人口10.8年,新增劳动力13.8年,大体上为每十年提高一年。随着全国即将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的增幅将趋于减缓,更多依靠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拉动。当高中阶段学龄人口取得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的学历文凭后,适应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就业结构的新变化,有效提升劳动者技能和收入水平,通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释放内需潜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对即将或已经步入职场的人员来说,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越来越成为刚需,迫切需要在各类教育服务供给侧形成适应性更强、有用性更高、便捷性更好、柔性化更佳的网格模块和资源平台。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发挥着纵横交叉、四通八达的支柱作用。其中,继续教育服务领域相当宽阔,服务品种多元多样,服务方式灵活实用。既有面向学历的正规或非正规教育,可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接;更有海量的非学历或非正式教育培训,成为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关系调节的有效路径。2021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4.6万亿元,非财政性教育经费1.2万亿元,其中,用于学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支出约占30%至40%,总体上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为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提供了基础支撑。然而,省际以及区域、城乡之间教育经费配置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十分明显,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还存在不少各自为战、资源难以整合、效益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统筹各类教育协同创新、疏通相互链接渠道、促进各方资源更好共享。

        第二,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新时代协调推进教育强国和其他各项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建设教育强国,同其他各项强国建设进程必将形成协调推进、相互支持的新格局。与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相衔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若从战略全局视野来看,这套“组合拳”式的政策举措,将不仅注重教育系统内部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结构优化,更重要的是促进教育系统同外部的行业产业、科研力量的有机结合。

        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导向要求,当前我国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着力点,一是要在学历教育系统内部,继续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牵引,在既有中考、高考的“职普分流”框架下,重视增设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之间、普通本专科与职业本专科之间的“职普融通”渠道,理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在学分互选、师资互聘、设施共用、学籍转换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二是要建立网格化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资历框架,推动个人学习账号、学分累计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链接,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强化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服务功能。三是要同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汇聚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和高等学校的合力,共同下好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度融合乃至一体化这盘棋。这不仅可以在培养造就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方面取得单方不可能实现的效能,而且可以在研发资源共建共享、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上发挥倍增效应,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力 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原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科技管理与进步

香港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文/ 本刊记者

        香港特区政府近日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为未来5年至10年的香港创科发展制定清晰的发展路径和系统的战略规划。

 强化产学研创新协同

        未来5年至10年是香港创科发展的关键期,蓝图明确了香港创科发展的四大方向:完善创科生态圈,推进香港“新型工业化”;壮大创科人才库,增强发展动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建设智慧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好连通内地与世界的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6月30日考察香港科学园时,勉励香港发挥自身优势,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珠联璧合,强化产学研创新协同,着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香港立法会议员严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正是积极响应中央对香港创新科技发展的殷切期望,我们将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引,努力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为香港由治及兴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科技动能。”

        国际化程度高、基础科研实力雄厚、与其他大湾区城市联系紧密,这是香港发展科创事业的优势;吸引和挽留科技人才的力度不足、科研成果转化动力不足、土地供应紧张且开拓用地需时较长,这是香港不利科创发展的制约因素。

        “区域发展要找准定位、扬长避短。”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研究员赵刚认为,香港发布的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是在分析自身利弊后的精准施策,目标宏伟且具备现实操作性。

        设立100亿港元的“产学研1+计划”,资助至少100个有潜力成为初创企业的大学研发团队完成科研项目;联同“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配合50亿港元“策略性创科基金”,以及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吸引优秀企业和人才落户香港;设立“工业专员”,统筹和督导“再工业化”的策略工作,协助制造业利用创新科技升级转型;加强科研基建发展,包括港深创科园建造、“北部都会区”新田科技城发展、科学园和数码港扩建……“从蓝图中可以看出,香港在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针对当前薄弱环节部署了一批大招实招。”赵刚说。

深化与内地创科合作

        过去多年,香港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就业人群集中于金融、物流、贸易等第三产业,对高新制造业兴趣不足。

        当前,香港创新及科技产业从业人员4.5万人,每千名劳动人口中创科从业人员11.56人,与创科发展息息相关的制造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1%,远低于全球其他先进经济体。

        “国际科创是世界级湾区成长的第一动能,香港要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大湾区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商学院院长马涛介绍,哈工大在深圳校区办学,能够借助香港的科技研发、高端人才、创新成果、国际化等优势,与深圳高质量产业科创体系形成了紧密活跃的双向激发与互动。

        目前,哈工大深圳校区师资来源中近6%的教师有香港学历;学校牵头成立粤港澳工科专业联盟、材料科学专业联盟、会计联盟;2022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新设商学院,开设了一系列制造业行业科创项目。

        “香港科创与深圳科创日益融合,将牵引湾区科创金融市场走向深化。大批各层次科创人才、多样性投融资生态,将助推大湾区企业孵化成长、上市壮大,成为制造业产业链塑造国际竞争优势的第一动能。”马涛说。

        招商局集团是在香港成立运营最早的中资企业之一。严刚以其所在的招商局集团为例指出,集团近年致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战略,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力度,将新兴产业发展相关战略纳入集团“十四五”规划,明确了绿色科技、生命科技、数字科技三大创新产业发展方向。集团组建招商局先进技术研究院,开展前沿技术攻关、培育创新科技产业,助力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期望更多中资企业能够有更大的创新科技投入,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科中心。”严刚说。

        深圳前海是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深圳市前海手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魏博在深圳和香港都设立了公司,公司旗下的动画设计和数字人智能创作平台“来画”,专注于数字创意内容的人工智能生成,是内地员工与香港员工通力协作、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创新产品,大大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在全球拥有千万级用户。

        “香港国际化交易体系非常成熟,能帮助深圳科技企业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深圳的科创人才多、产业优势足,能与香港形成非常好的优势互补。”魏博认为,《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将为“来画”成为数字世界创作引领者的愿景提供难得机遇。

 让高精尖人才扎根香港

        人才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高度国际化的香港在全球人才竞争中具备明显优势。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发布的《2021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排名中,香港位列亚洲第2名,总排名位列全球第20名。

        “香港出入境方便、税收低、科研基础好、大学排名高,在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赵刚认为,蓝图提出了一系列吸引高精尖人才的措施,将进一步强化香港的人才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副总经理陈润富对香港科创发展充满期待。他说:“香港要找出一条创科可持续发展之路,要让金融界、产业界与高校、研发机构结合起来,以商业运作为科学研究更便捷注入资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科技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严刚认为,蓝图积极延揽海内外优秀创科人才、加大力度吸引海外留学生回港发展、加大力度招募海内外年轻科研高精尖专才。期望特区政府在抢人才的同时,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加强本地专才的培养,为挽留本地人才创造具有吸引力的社会生活环境;同时也能让高精尖人才扎根香港,结合香港具有优势的创科研发力量,推动本港创科研发快速直接市场化;借助北部都会区的规划发展,拓展与深圳优势互补的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特区政府也可以发挥创新科技基金蓄水池的功能,孕育孵化更多的创科独角兽企业。

        从2022年到2032年,研发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从0.99%升至2%、初创企业数目从3700多家增至约7000家、独角兽企业数目从12家增至30家,创新及科技产业从业人员从4.5万余人增至不少于10万人、制造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从1%提升至5%……《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明确提出一系列具体量化目标,展现了特区政府破解科创发展痛点的决心。展望未来,一个科创生态日趋蓬勃的国际科创中心将成为东方之珠的新名片。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能源行业委员会副总干事侯佳贝表示,“目前,香港进入由乱及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牢牢把握这个难得的建功立业的大好机遇,助力香港实现国际科创中心的愿景,助力香港与内地同发展共繁荣”。

打造富有活力的科创服务平台——北京中关村新兴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采访记

               ■文/ 经济日报记者 彭 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业是实现中国‘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部署的重要支撑,是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桥梁纽带,正逐步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领域。”中关村新兴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理事长孙毅表示。

        作为民政部在北京中关村推行先行先试改革措施的全国性科技社团,中关村新兴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在探索和推动新兴科技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已形成7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服务成果,建立含262家上市公司和32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问题案例库,汇集550多个服务案例,连续3年发布《北京科技服务业白皮书》,成为北京科技服务业形成万亿元级产业集群的重要力量之一。

引领行业标准建设

        科技服务业在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行业标准化问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表示,当一个产业走向成熟的时候,需要考虑如何用标准体系的方式推动细分领域产业的发展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在多年服务中关村新兴产业市场主体的基础上,联盟梳理科技服务业领域的标准体系,对国家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的新兴科技服务业产业政策制定上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李晓轩说。

        “目前,在国家层面,尚未对科技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作出统一定义。结合科技服务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下产品迭代周期变短、技术路线变化加快的实际情况,联盟在产业界层面需继续发挥引领作用,采取可行的方式方法,梳理产业链全链条、全流程以及关键环节需求,让创新要素资源有效落实到产业发展中。”孙毅说。

        “标准的国际发展趋势是体系化方向,每个产业创新发展需要跨界多技术深度融合支持;每项技术也同样需要跨界技术协同应用,我们联盟是国内第一个采取标准体系方式引领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的科技社团。”孙毅说,从2021年在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召开专家会,到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探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再到2022年11月30日发布《科技服务业标准体系》,联盟积极尝试用建立科技服务业标准体系的方法把握推动行业发展。

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日前,2022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题研修班在中关村核心区开班,近500家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学习。“这是党的二十大闭幕以后,我们着手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前来学习的,有82家上市公司、34家创新型央企国企、217家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64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孙毅说。

         “研修班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聚焦‘卡脖子’技术,服务产业,在‘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经营系统支撑、外部条件拓展’方面提升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支撑。”孙毅说。

        “学习平台集政策宣讲、平台链接、服务赋能于一身,帮我们及时解读政策,也有助于提升核心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促进公司更好地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星际荣耀副总经理张骁飞说,研修班作为开放性平台,帮助公司系统学习政策、了解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重点任务的同时,也为公司链接产业合作伙伴。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科技服务业创新服务平台。”孙毅说,按照计划,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届时将会实现北京市约3.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服务覆盖,科技社团的作用也将发挥得更加充分。

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是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生事物,离不开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对“两新”组织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也为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作为“两新”组织中的新社会组织,中关村新兴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自2015年成立以来,就坚持以党建带统战、统战促党建,以党建引领业务为主线,聚焦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和八大未来产业,建立“大党建+大统战”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北京市约2.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服务覆盖。

        “我们针对高新园区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党员人数少、规章制度不健全、党建人才缺乏等普遍问题,建立了‘把党员培养成人才,把党员人才培养成高技能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育机制。”孙毅说,“此外,通过调动创新创业和产业集群资源,为科技领域的党员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和服务保障,把科技人才留在科技体系里,是我们联盟的服务内容之一。这些年联盟企业中的不少员工,通过中关村新兴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党组织牵线找到了新工作。” 

●军事外交与反腐倡廉

中美代表,日内瓦激烈交锋!

                           ■文/本刊记者

        中美官员兔年的第一场公开交锋发生在大年初六(1月27日),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WTO)会议的现场。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李成钢在发言中痛批美国是“单边主义霸凌行径实施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破坏者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扰乱者”;美国常驻世贸组织副代表帕根则反指中国对美产品实施“非法的单方面报复措施”,还说WTO“已成为中国非市场政策和行为的盾牌”。这场激烈论战发生的背景是近期美国在WTO连续败诉,包括涉及中国钢铝关税及有关香港产品标签问题的裁决,但美方表示不服并提起上诉。事实上,过去一年最著名的破坏世贸规则的案例莫过于美国的《芯片和科学法案》及《通胀削减法案》,美国的单边主义贸易霸凌行径正在世界范围内引发越来越多的反弹。“美国在开展健全的国际经济外交方面给了自己一张红牌,”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评论称,“这很可能让它在未来数年的国际经济博弈中出局。”

霸凌者、破坏者、扰乱者

       在美国就涉及中国等国的一系列世贸裁决提出上诉后,中国代表1月27日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的会议上强烈批评美国是“单边主义霸凌行径实施者”。路透社1月27日称“这是两个贸易对手之间最新升级的言论”。李成钢在会上表示,“美国这些令人不安的行为清楚地描绘了美国的形象,即单边主义霸凌行径实施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破坏者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扰乱者”。他说,中国原本希望美国表现出应有的“自我克制”,不要对每一个不利于它的仲裁都提出上诉,导致裁决无效“是美国自己制造出来的问题”。

       在同一会场,美国副代表帕根则对美国与中国等国的金属关税争端被列入世贸会议议程进行辩驳,指责北京对美国出口产品实施了“非法的单方面报复措施”。据法新社1月28日报道,帕根声称,一个“用来保护中国非市场政策和做法的世贸组织,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她说:“美国不会就关键的安全决定向世贸专家组屈服。70多年来,美国的立场十分明确,即不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审议国家安全问题。美国不能支持上述专家组通过有根本缺陷和破坏性的报告。”

       帕根1月27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则试图淡化中国代表在世贸组织会议上对华盛顿的严厉批评。“不管你管我们叫什么,”她说,“我们在继续跟中国交流。”

美方的上诉“应该会落空”

        1月27日,帕根宣布,就世贸组织对包括中国在内4个国家征收惩罚性钢铝关税的裁决,以及对香港产品标注“中国制造”争端的裁决,美国已正式向世贸组织提出上诉。据法新社报道,世贸组织专家组在去年12月9日裁定,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钢铁和铝分别征收惩罚式关税违反贸易规定,驳回美方援引世贸组织“安全例外条款”进行的抗辩。2018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对从中国、挪威、瑞士和土耳其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拜登政府延续了这项关税,而所谓“国家安全”是美国此次提出上诉的核心理由。而另一项关于华盛顿对从香港进口商品强加“中国制造”标签违规的裁决,也是在去年12月底由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裁定的。

        美国决定上诉也引发其他相关国家的关注。瑞士《商报》1月27日称,华盛顿的上诉“应该会落空”,瑞士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SECO)称,由于美国阻止了上诉机构新成员的任命,因此目前无法上诉。

        美国《巴伦周刊》27日也称,通常,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有3个月时间来裁决成员提出的上诉。但这个被称为“世界贸易最高法院”的机构自2019年年底以来一直处于被冻结状态,因为特朗普任内阻止任命上诉法院新法官,并要求世贸组织进行“重大改革”。加拿大《金融邮报》27日报道称,这一上诉机构不仅因特朗普时代停顿逾两年,而且在拜登任内,华盛顿也拒绝了世贸组织成员国批准任命法官的呼吁,而是一直在主导如何重启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闭门磋商。

        帕根26日首度公开谈及这些“闭门磋商”,她告诉路透社:“我们的目标是在2024年之前让争端仲裁机制全面运作。”在被问到WTO上诉机构是否可能恢复运作时,帕根称,“我想这需要一番大改造”。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2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在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已陷入“停摆”的情况下,仍坚持提起上诉,表明美国别有用心。一方面,它想借机向世贸组织施压、出难题,暗示世贸组织“应借助美国的力量”恢复上诉机构正常功能。另一方面,美国也想借此营造其“回归多边”的假象。

​彭博社:美日荷达成协议

        “贸易争端升级:中国称美国为‘霸凌者’和‘破坏规则者’”,德国《明镜》周刊1月27日称,中国在积压多年的中美贸易争端中收紧了基调,语气变得尖锐了,这是对美国近期行动的回应。1月28日,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话说,在27日结束的谈判中,美国已和荷兰及日本就限制向中国出口一些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达成协议,将把美国于2022年10月采取的一些出口管制措施扩大到荷兰阿斯麦、日本尼康和东京电子等公司。有关协议内容尚未公布。

        霍建国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李成钢对美国的形容,应该说客观和准确地概括了近年来美国所实施的一系列破坏国际贸易体系的行径。比如,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多次没有任何依据将中国企业拉入“实体清单”,进行贸易禁运,实施单边霸凌打压。另外,无论是《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还是美国常说的“友岸外包”概念,都是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扰乱和破坏,为全球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带来明确的负面影响。

        就在中美世贸代表公开交锋的同一天,由美国参议员科顿牵头提交的一项议案,以担心美国人失业和中国制造“侵犯人权”为由,要求结束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地位”,即永久最惠国待遇。他们声称,共产主义中国不该享有永久最惠国待遇,“这加剧了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的流失”。然而,他们闭口不谈的是,中国广阔市场这20多年给美国企业带来的巨大商机、提供的就业岗位以及美国消费者从中国制造得到的实惠。

“国际贸易体系的总破坏者”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近日评论称,2022年虽然过去,但毫无疑问,拜登政府同上届美国政府一样致力于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系。无论是限制中国的《芯片和科学法案》还是《通胀削减法案》,都是美国经济政策的重大逆转,“从总设计者到总实施者,美国现在却已变成国际贸易体系的总破坏者。”

        据德国《商报》1月26日报道,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雷顿连续数月在欧盟各国开展活动,寻求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做出强有力的工业政策回应。此前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等都对《通胀削减法案》提出过强烈抗议,认为这是对欧洲公司的歧视和霸凌,完全不顾盟友情谊,正如欧盟竞争事务专员维斯塔格所说:“作为原则问题,你不应该把这件事与朋友对立。”

​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26日在《外交》杂志撰文称,以美国自身利益为代价惩罚中国的政治风向正在美国酝酿。这让美国企业处于巨大的竞争劣势,美国消费者也为此付出代价。美国可以选择参与中国的巨大市场,也可以将其让给竞争对手。事实上,许多国家正在做与华盛顿最强硬诉求相反的事。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6日称,2022年,中美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7600亿美元。这就是为什么华盛顿的政客们应该冷静下来,“他们是关于贸易政策粗鲁语言的罪魁祸首”。

        ​据参考消息称,当地时间1月31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别人权审议工作组第42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审议了日本人权状况。中国代表在会上发言,对日本存在的严重侵犯人权问题表示关切。

        中国代表表示,日本针对妇女和儿童的暴力、人口贩运和性剥削问题严重,其国内少数群体持续沦为歧视和仇恨言论的受害者。此外,日本在“慰安妇”等问题上淡化和逃避历史罪责,还批准核污染水排海方案并强行推进排海准备,严重损害了周边国家民众的健康权等各项人权。对此,中方向日本提出四项建议:一是采取有效立法和行政措施,打击种族歧视和仇恨言论;二是有效打击人口贩运和性剥削行为,将有关责任人绳之以法;三是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以负责任的态度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向受害者提供赔偿;四是重视国际社会的正当合理诉求,切实以公开、透明、安全的方式处置核污染水。

中纪委网站: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文/  侯颗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反腐败斗争是其中的关键一役。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时代十年,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猛药祛疴、重典治乱,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有力。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必须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担负“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新时代十年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直面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提出党的自我革命的重大命题,把反腐败斗争提升到最彻底的自我革命新高度,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旗帜鲜明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构建起党全面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格局——

        党中央为新时代反腐败斗争指明方向、擘画路径、重构力量,强化党对反腐败工作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领导,明确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成功走出一条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腐败、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严惩腐败、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防治腐败的反腐败之路。

        坚持不懈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藏身之地——

        202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154万件,立案59.6万件,处分59.2万人,有力传递出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态度与决心,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的战略定力。十年来,我们党坚持全面从严与突出重点相统一,严惩腐败与清除土壤相结合,查处受贿与惩治行贿相促进,境内反腐与境外追逃相贯通,反腐败、反“四风”、反特权多管齐下,推动反腐败斗争进入了保持零容忍的震慑,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常态化阶段,形成了惩恶扬善、纠治并举的良性循环。

        深刻洞察反腐败斗争“时”与“势”的变化,确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方针方略——

        坚持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管党治党,从治标入手,把治本寓于治标之中,把严肃惩治腐败与严密制度约束、严格教育引导紧密结合,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体制机制。以综合运用政策策略和纪律法律增强惩治效果,以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执纪执法水平,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切实增强治理腐败效能。

        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实现反腐败领导体制重塑、战略目标重塑、组织机构重塑、工作力量重塑、责任体系重塑,坚决有力遏制腐败蔓延势头,防治腐败的制度效能全面提升,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不断加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更加完善,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全党高度团结统一、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

         新时代十年,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压倒性胜利还不是彻底胜利,腐败问题的考验依然存在,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存量尚未见底、增量仍在发生,对腐败的顽固性和危害性绝不能低估。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再次强调,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

        随着反腐败斗争走向深水区,影子公司、影子股东、政商旋转门等新型腐败、隐性腐败花样翻新,并呈现出权力变现期权化、风腐交织一体化等特点。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力遏制,但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有些地方政治生态不佳,腐败风险隐患犹存;有的领导干部带头搞腐败,将手中权力当成任性资本,甚至造成塌方式腐败;一些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靠啥吃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行业性、系统性腐败风险仍然存在。

        近期热播的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剖析了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傅政华案,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甘荣坤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新起案等多起典型案件,其中有醉心旁门左道、迷信政治骗子的;有与企业老板深度捆绑,为资本大开绿灯的;有违规插手干预司法案件、以案谋私的……再次凸显出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

        腐败是党内各种不良因素长期积累、持续发酵的体现,解决起来非一日之功。“压倒性胜利”和“依然严峻复杂”并存是一个长期过程,决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差不多的思想,决不能虎头蛇尾、时紧时松。打赢这场极其复杂、极其艰难的斗争,要健全党领导反腐败斗争的责任体系,打好总体战;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不动摇;要从源头着手、深化标本兼治,完善防止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要健全系统集成、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推动监督深度融入治理;要不断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有效载体和实践途径,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

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分析腐败滋生的原因,阐明我们党与腐败水火不容的鲜明立场,指明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基本原则、方针方略、关键领域、重点任务,充分彰显我们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继续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必须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会对此作出明确部署,发出了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动员令,纪检监察机关要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贯通起来,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把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结合起来。

        要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始终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严查重点问题,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坚决防止政商勾连、资本向政治领域渗透等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突出重点领域,深化整治金融、国有企业、政法、粮食购销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紧盯重点对象,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严肃查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坚决整治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坚决查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持续开展“天网行动”,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

        要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前移反腐关口,深化源头治理,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健全防治腐败滋生蔓延的体制机制。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加大对行贿行为惩治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惩治行贿的法律法规,完善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机制;抓住政策制定、决策程序、审批监管、执法司法等关键权力,严格职责权限,强化权力制约。

        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求真务实、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开展有针对性的党性教育、政德教育、警示教育和家风教育,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加强年轻干部思想教育,引导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

        越是艰险越向前。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上来,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坚定,主动应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以党永不变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理论.学术.研究

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

                         ■文/ 执笔:张 浩

        内容提要 :  我们要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大势出发,深刻把握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信心和底气。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斗争精神贯穿于各个历史时期和全部奋斗实践。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把握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这个概念,含义是很深刻的,是全面审视和判断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大势得出的重要判断。”我们要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大势出发,深刻把握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

        充分认识长期性。从世情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从国情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必须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从党情来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可见,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

        充分认识复杂性。新征程上,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错综复杂的风险和挑战、矛盾和问题对进行伟大斗争提出了更高要求。

        充分认识艰巨性。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也要认识到,越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会充满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可以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我们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当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危害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来临时,我们必须敢于出击,敢于碰硬,敢战能胜。

增强进行伟大斗争的信心和底气

        “夫战,勇气也。”信心就是勇气,有信心才会有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今天,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把握赢得伟大斗争新胜利。

        信心来自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风雨袭来时,党的坚强领导、党中央的权威是最坚实的靠山”。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并在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党的百年奋斗史表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毫不动摇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不断赢得伟大斗争新胜利。

        信心来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才有底气、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

        信心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正是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征程上,要坚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善于运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确保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信心来自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征程上,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这是我们党战胜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防患未然,未雨绸缪,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做好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是无济于事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前进道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斗争意志,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努力克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积极投身斗争一线,善于在斗争中学会斗争,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以顽强斗争精神、高超斗争本领,奋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前进道路上,我们既要有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战略自信,又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战略定力,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既善于从战略高度和全局维度思考处理问题,又善于从策略上解难题,灵活调整斗争策略,努力追求斗争实效,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科技创新与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新内涵、重大意义与推进路径

        ■文/ 周洪宇   李宇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继续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集中表达、专章部署,并摆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即“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这一部署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教事业的重视,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洞察和更加精准的把握,赋予了科教兴国战略新的时代内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新内涵与重大意义,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一、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科教兴国战略新内涵

        准确把握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刻内涵,有必要回溯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过程及决策脉络。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多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丰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要义。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科教兴国作为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继续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科教兴国战略确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详细论述了科教兴国战略,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一)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科教兴国战略的新内涵,要明确其基本内涵

        “科教兴国”,从字面意思来看,是指科技和教育对促进民族振兴、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而言,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基于此,我们可以明确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要义至少包括以下三层意思:其一,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推动经济与科技的融合,经济建设以科学技术为前提,科学技术要在经济建设方针引导下发展。其二,要巩固教育在科教兴国中的基石作用,教育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事业,唯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其三,要明确科技与教育二者的统一性,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科技和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此为抓手推动经济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夯实我国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根基,从而为国家长远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科教兴国战略的新内涵,要明晰其新之所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成章,并将“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加以系统论述、全面部署。这既是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延续,又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作出的新发展,彰显了科教事业是影响国家未来的战略性事业,赋予了科教兴国战略新内涵。

        其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把握好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关系,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并明确贯穿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必须依靠拔尖创新人才,必须依靠高质量的教育。在科技、教育、人才三者中,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而教育是根本。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教育强国是基础,没有教育强国,就不会有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其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协同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加以论述,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重视三大战略之间的有机联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均是党中央提出的需要长期坚持的国家重大战略,三大战略相辅相成、同频共振,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任何一方存在短板,势必影响到其他两个维度的推进。正是三大战略的协同配合与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其三,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因此,科教兴国战略的新内涵还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以科教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

(三)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科教兴国战略的新内涵,要认识到其时代性

        回顾科教兴国战略的决策过程及发展脉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方面,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内涵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另一方面,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刻内涵和时代要求会不断丰富发展,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科教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建成了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在内的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教育普及程度总体上稳居全球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其中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国际社会公认的普及化阶段。在科技领域,若干学科方向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科学研究机构、大学、领军科技企业的研发能力在全球地位明显上升,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奋斗目标,继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二、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是我们党在当下审时度势,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意义重大。

(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在这一系列强国目标中,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是重要支撑。我们对科技、教育、人才的需求,从未如此紧迫。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激发“第一生产力”,激活“第一资源”,点燃“第一动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最终汇聚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推力。

(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科教事业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有着重大意义。其一,科教事业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基础。其二,科教事业对提升国民整体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其三,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汇集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人才保障。

(三)在全球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科技创新已逐渐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当今世界的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和教育竞争,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更大进步,需要人才和教育来支撑。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也愈发凸显。教育是人才涌现和科技发展的先导,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提升我国在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上的攻关能力,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在全球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三、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路径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准确把握科教兴国战略的新内涵,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具体而言,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下好科教发展的“先手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突出创新驱动,确保科教发展的动力引领。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夯实科教发展的人才支撑。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下好科教发展的“先手棋”

        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要确保全面执行教育优先发展的法律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应继续保持在4%以上。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民间教育投入,使之达到GDP的2.5%左右。国家还应明确规定教育财政支出维持在地方财政支出的15%—20%,并将其明确写入教育法。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抓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创新发展支撑国家战略需要的高等教育,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造就新时代的“大国良师”。努力把数字资源的静态优势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强大动能,以此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优化教育对外开放布局,提升教育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传播好中国教育声音。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要探索构建梯度重点攻关计划,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三是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探索构建多层次、立体联动式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四是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五是营造浓厚科技创新氛围,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树立追求科学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志向,形成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国家科研机构应发起组织实施重大科技计划,联合优势科研力量,协同攻关、形成集群优势。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应积极发挥其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积极探索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学科交叉协同攻关科研模式。科技领军企业应依托自身规模和技术优势,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面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创新联合体。

(三)突出创新驱动,确保科教发展的动力引领

        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继续突出创新的引领驱动作用。把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建设一批国家研究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在优势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加速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建立创新主体有活力、创新活动有效率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加速聚集。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协同创新,贯通产学研用。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作用。可对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提出申请的科技创新项目予以优先支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着力培育创新文化,形成创新活力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的创新生态,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注入强劲动力。

(四)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夯实科教发展的人才支撑

        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不断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一是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转变人才开发观念,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完善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全面用好各类人才,用好高层次战略人才,精准引进用好国家急需紧缺人才。三是完善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以广阔的平台吸引人才,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政策,以活跃的创新实践助力人才发展。四是完善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用好全球人才资源,加快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五是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的发展环境。针对承担不同层次、类型科研任务的平台机构,推动建立差异化的人才评价机制。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优化结构层次,培育大批高素质人才。一是要适当调整高等教育专、本、研的招生层次结构,进一步提高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二是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深度合作,推进目标导向研究与自由探索研究相互衔接、优势互补,形成教研相长、产研互补、协同育人的“科教产融合创新模式”。三是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培养人才需要立足全方位的开放,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国际交流合作来培养高层次人才可能会越来越难。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强国的内涵、指标和实现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周洪宇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李宇阳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新兴产业与科技探讨

什么是新兴产业?2020七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属于低碳经济范畴,是主流之一

2、节能环保:属于低碳经济范畴,是主流之一

3、电动汽车:属于低碳经济范畴,是主流之一

4、新材料:“建材下乡”继家电汽车与摩托车下乡后新推出的,市场广阔,应该成为2011年的多次阶段主流之一;

5、新医药:生物制药类

6、生物育种:是2011主流之一,生物育种包括玉米、水稻、棉花、果蔬、花卉等

7、信息产业:主要是物联网和传感器类,都与互联网计算机有关。

8、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应用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在世界上讲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

科技探讨:关于我国驱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核心要素及其理论分析

        ■文/ 本刊记者: 王子力

        引言: 科技探讨:关于我国驱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核心要素及其理论分析--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然而,影响其发展的要素众多,例如有产业政策、企业行为、科学技术、人力资源、金融发展、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等。对此,本文在参考中央相关论述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驱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核心要素大致归纳为四类,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现代产业流通体系、现代产业空间体系以及现代产业协调体系。

        一、驱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核心要素

        第一,科学技术是引领产业体系发展的根源动力,其进步有助于解放和发展产业体系的生产力。从这可以看出,创新发展所建立健全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有利于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实现产业体系结构的整体优化。所以,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是产业体系现代化的核心驱动要素之一;

        第二,流通是推动产业体系畅通发展的基础动力,其有序运转有助于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良性循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就强调,高效的流通体系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将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促使交易范围的扩大,促进分工的深化,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由此可见,现代产业流通体系是产业体系现代化的核心驱动要素之一;

        第三,空间则是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的“承载动力”,其合理布局能够通过集聚效应助推产业体系的现代化。由此可知,现代产业空间体系是产业体系现代化的核心驱动要素之一;

        最后,协调是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动力,其形成有助于推动产业体系实现永续发展。鉴于此,本文将驱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核心要素按照技术、流通、空间和协调等四个方面进行划分,因而形成了驱动产业体系现代化四大核心要素,即产业技术体系、产业流通体系、产业空间体系以及产业协调体系。

        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需要用具有整体性、联动性、层次性、协调性、开放性以及组织性等特点的系统观念对这四大体系的发展进行综合平衡与统筹推进。其中,产业技术体系的发展需要在政府引导与激励以及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下,有效利用区内的知识、技术以及人才等资源,促进基础理论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促使驱动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发生变革。

        产业流通体系的建立需要以政府的调控作为引导力、以市场改革作为拉动力,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方式对传统流通体系进行全面改造,逐渐形成的一个能够实现区域产业循环发展的有机体系。

       产业空间体系的建设的需要政府合理的规划和市场自发调节,以推动产业空间载体不断调整与优化自身的功能与布局,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优势,形成分工合理与结构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从而满足区域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现代产业体系的演进与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此后,在二〇一一年三月,政府又颁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该纲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主题,提出要努力建立和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较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鼓励和引导技术创新,从而实现我国产业价值链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的跨越。

        二〇一六年三月,政府又颁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该纲要的内容则强调要以五大新理念引领发展,提出可以通过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举措,加快推进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建设。

        二〇一七年十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为快速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国产业体系的现代化要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道路。

        当然,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是一篇大文章,这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中国经济迎难而上,坚定前行。产业体系现代化的本质是生产力的提高。马克思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阐述,可以在其《神圣家族》等多本经典著作中发现。

        首先,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共产主义社会来说至关重要,是其建立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且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其次,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进步决定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联系密切,手工磨作业方式孕育了以封建主为主体的旧社会,蒸汽磨作业方式孕育了以资本家为主体的社会。由此可知,经济体系发生的变革的根源在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途径则在于技术的突破,所以在经历过蒸汽机的发明,到电力的普及,再到信息技术的出现,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的突破。在生产组织管理上,劳动分工也经历了由最初的“工厂制”到“温特制”等不同生产方式。其中,“温特制”是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信息化与模块化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是现代化产业生产过程重要基础。

        生产力发展中的科技创新思想。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众多经济学流派虽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不管是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还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都认为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经济学界都把“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马克思有关科技创新思想的论述,为确定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动力因素提供了理论基础。当前,许多学者较为认同马克思是创新思想的最早创立者。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虽然并未给出有关创新的明确概念,但他却经常在书中使用诸如“科学”、“创造”或者“发明”等同创新含义非常相近的概念。

        并且,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只有通过其生产工具进行改造以变革生产关系乃至全部的社会的生产关系,才能在社会中生存下去。马克思理论中的创新思想是来源于欧洲国家在十八世纪发生的工业革命,他认为资产阶级社会之所以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在生产力上实现巨大的发展,是因为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

        另外创新还会通过知识储备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提升劳动者个体素质,并借助实际生产过程转化成现实中的生产力。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马克思主要是以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作为基础展开了讨论。其撰写的书籍中有关生产力包含科学和一般在社会知识会变成直接的生产力等言论。

        揭示了技术进步是通过增强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提高资本积累和变革生产方式,在推动生产力的进步同时引起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马克思认为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成果若是以知识形态存在,则仅为一般意义上的生产力。它只有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应用,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促使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社会资本再生产与扩张理论。产业体系现代化发展需要以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扩张理论为思想指导。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把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活动划分为两大类,即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两类部门年度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为社会的总产品,其价值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及剩余价值这三者的总和相等。

●哲学.社会学管理与研究

深刻理解“三个务必”中的斗争精神和斗争内涵

        ■文/ 本刊记者: 王渊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序篇中提出“三个务必”的新要求,特别是落点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结语提出了“团结奋斗”的号召,这其中有着深刻内涵和深远用意,充分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一切风险挑战展现出的清醒头脑、丰富智慧和科学逻辑。从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已经开启的新征程看,斗争的历史教育了我们,斗争的实践告诫了我们:什么是斗争的逻辑,什么是胜利的逻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全面体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内涵,有必要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斗争思想、斗争品格、斗争力量、斗争原则和斗争艺术。“斗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深刻内涵,包含着中国共产党政治品格的基本内容,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强大力量的精神基础和队伍血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处理棘手难题的智慧策略和高超艺术。把握这些内容,对于我们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三个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斗争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开篇点明大会的主题后,紧接着针对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党以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全体党员,提出了“三个务必”的新要求:“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从“三个务必”排列顺序看,起点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点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深入理解“三个务必”的内涵,特别是深入学习理解“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斗争精神和斗争内涵,对我们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序论:“斗争”为何如此重要

        观察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百年曲折而光辉的历程,我们会发现,她始终与伟大斗争中凝结起的一系列伟大精神相伴,这主要是因为,在百年奋斗史上,这个党面对的大多数局面不是顺境,而是艰难困苦甚至逆境。身处艰难而不屈奋斗,历经淬火而百炼成钢,自然也就形成了前赴后继奋斗、舍生忘死牺牲的“斗争”品格和必胜信念。

        在国内斗争中,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奋起反抗一切反派势力,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不屈不挠的斗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真正找到了一条通过团结奋斗实现伟大梦想的正确道路。特别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人民支持下,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同穷凶极恶的敌人进行了殊死斗争,为夺取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在国际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另一方面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事业,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正是在这种正义斗争中,新中国的国际形象一步步树立起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一去不复返。

        在自我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面临着与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各种错误路线,各类假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或形形色色的错误倾向的斗争,正如毛泽东在给《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作题注时所指出的:“共产党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学到了许多东西,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既是在客观实际斗争中产生的,也是在同自身存在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路线的斗争中产生和不断丰富发展的,这些斗争的结果,促进党不断从斗争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新局面。

        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斗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斗争的历史教育了我们,斗争的实践告诫了我们:什么是斗争的逻辑,什么是胜利的逻辑。

        1949年8月,毛泽东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为回应美国方面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一些错误论调,写下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这篇经典文章。他当时给美国政客们讲了两个逻辑、两条定律:“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他们也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条定律。”在这样的历史逻辑和历史定律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唯有站起来、豁出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除此没有任何一条别的路可走。为此,毛泽东清晰地告诉美国政客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队伍是怎样取得胜利的:“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积一百零九年的经验,积几百次大小斗争的经验,军事的和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流血的和不流血的经验,方才获得今天这样的基本上的成功。这就是精神条件,没有这个精神条件,革命是不能胜利的。”他提醒那些还存在幻想的人们:“‘准备斗争’的口号,是对于在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的问题上,特别是在中国和美国的关系的问题上,还抱有某些幻想的人们说的。他们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被动的,还没有下决心,还没有和美国帝国主义(以及英国帝国主义)作长期斗争的决心,因为他们对美国还有幻想。”[3]毛泽东这里说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不惧一切牺牲、战胜一切困难所具备的核心精神内涵。这一精神内涵,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就确立起来,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特别提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既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概括,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继续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要求。其中“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一个核心内涵,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精神状态和政党特性。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指出:“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5]这是对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性格特质和斗争精神的一个总体概括。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再次强调: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是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已经走过道路的生动描述,也是对开启新征程后中国共产党应该干什么提出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牢牢把握并时时磨砺的精神品格。从创建中国共产党到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这个党所形成的伟大精神谱系中,留下了斗争精神和斗争内涵的深深印记;在开启的未来新征程里,仍然需要我们牢记“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新要求。习近平多次说过,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这种艰巨、艰苦的努力中,继续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内涵,有必要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斗争思想、斗争品格、斗争力量、斗争原则和斗争艺术。

一、“斗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深刻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时,特别重申了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问题。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出发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实际,几乎都是充满着尖锐复杂局面的斗争实际。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早在1930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概念时,给这个概念规定的基本内核就是“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他特别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那些“具有一成不变的保守的形式的空洞乐观的头脑的同志们”,“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完全是一种保守路线。”毛泽东大声疾呼“唤醒这些同志”:“速速改变保守思想!换取共产党人的进步的斗争思想!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正确的思想认识是从斗争实际中得来的,正确的斗争策略是在团结群众一起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到实际中去和到群众中去的目的,就是去开展实实在在的斗争,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中还有一些基本内涵,比如“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所要联系的“实际”,既是复杂的斗争实际,也是广大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实际困难。这些都需要在斗争中加以解决。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和工作路线是相互统一的。联系实际和联系群众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组织和团结群众一起斗争,这也是党的光荣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三十年历程时,提出了“永远记取党的斗争经验和教训”的要求。他明确指出:“三十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不断领导群众走向胜利,根本的原因就是党不仅从未脱离群众,而且为群众制定了符合他们利益的斗争纲领,并组织他们进行斗争,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正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密切联系群众,所以人民群众信赖这个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如一日,不断将最优秀的分子输送到这个组织中来,使党组织由建党时的几十人发展成为今天的九千多万人,也使得这个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个最困难的时刻,都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起奋斗,从未失去斗争的信心。再比如,“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中国共产党探求真理和坚持真理的过程,正是与谬误进行反复较量、不断斗争的过程,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过程。

        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讲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问题时特别强调:毛泽东思想这一创造性的理论成果,恰恰是与错误思想作斗争的产物,“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决议还深刻地总结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并指出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

        党的奋斗史充分证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任何一个脚印,都是在斗争中烙下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种“行”,恰恰是在斗争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在我们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过程中,始终都会面临真理与谬误的斗争、正确路线与错误倾向的较量。实践是不可穷尽的,认识也不可穷尽,那么真理也不会穷尽,真理总是在不断与谬误的相比较中存在、相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我们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最终只能通过斗争实践来解决。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也是如此,也会在与各种谬误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斗争”内涵,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斗争”精神包含着中国共产党政治品格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决定的,也是由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总结概括,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政治品格,是这个党的显著特征。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和斗争精神作出的准确定位。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走上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就自觉确立并不断磨砺出来的精神品格。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灾难从而不屈抗争中应运而生的,在不断奋进、英勇搏击中逐步成长起来的。一个在抗争中建立起来的党,一个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而前赴后继中成长壮大的党,自然就养成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政治品格,这种品格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中。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胜利的政治基础。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明确概括了党的政治品格,指出党为建立新中国而进行的“二十八年斗争的胜利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谋任何私利的政党,是敢于并善于领导人民百折不挠地向敌人作斗争的政党。”这个党,曾经在革命时期的复杂环境和艰难困苦中一路与斗争相伴走来,在斗争中成长壮大;不仅如此,进入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后,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征程,一路上都面对着斗争的局面、充满着斗争的艰辛。正如习近平深刻指出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走向民族复兴,仍然需要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并进一步筑牢这种取胜的政治基础。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政治优势。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奉行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和宗旨。在风险挑战来临时,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牺牲生命。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他还说过:“没有敢于牺牲的品质,再好的武器装备也不能保证胜利。”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队伍,正是靠敢于斗争和敢于牺牲的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才能化险为夷、成就事业。在重大灾害或疫情来临时也是如此,为保护人民利益和生命安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队伍不惜一切代价,什么都可以豁得出去!

        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点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这种敢于斗争的意志品质:“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国共产党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甘愿在斗争中牺牲自己、也乐于在斗争中成就自己。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早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成为党的突出政治优势。

三、“斗争”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强大力量的精神基础和队伍血性

        有无斗争精神,反映一个政党有无强大精神力量,更反映一支队伍有无战斗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作出深刻总结:“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敢于斗争和敢于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来源于哪里呢?从根本上讲毫无疑问是从人民中来的,为了人民而斗争、与人民一起奋斗,就有了无穷的力量;而离开人民,就会失去力量并一事无成。正如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所说的:“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但是党永远只是人民的一小部分;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要变得毫无意义。”第三个“历史决议”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时,则用一大段话来阐述“坚持敢于斗争”的重要历史经验和党的力量来源,并深刻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为了人民、国家、民族,为了理想信念,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党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只要我们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有了这样强大的斗争力量,就决定了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人民军队能够形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魄。有无坚决的斗争精神,在两军对峙的时候结果会大不一样。以解放战争期间的1946年夏天为例,当时党领导的队伍与美国支持下的蒋介石集团形成对峙形势,双方“已到和战最后关头”。此时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致电中央,考虑了两种方案,毛泽东果断回电指出:“你们分析中许多观点是合乎实际的,是好的,但缺点是对美帝国主义及蒋介石的困难条件估计不足,同时对国际国内人民民主力量所具备的顺利条件也估计不足。”毛泽东提出:对美蒋的压力与要求,我们“主要的政策不是让步而是斗争”,“如无坚决斗争精神,则结果将极坏”。一年后的1947年8月,刘邓大军在千里跃进大别山途中,在河南省境内的汝河遭遇到了前有敌军布阵挡路,后有追兵紧逼追杀的险情,几乎陷入绝境。对此邓小平坚毅有力地表示:“现在除了坚决打过去之外,没有别的出路。”刘伯承更明确地提出:“现在要用进攻的手段来对付进攻的敌人,狭路相逢勇者胜,不顾一切地打过去!”。刘邓大军为此强渡汝河,经过激战终于打开了一条通路,顺利渡过汝河。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就是靠这种血性和胆魄一路闯关夺隘,最后取得胜利的。正如习近平深刻指出的:“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了战斗精神的伟大力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军队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内外压力和各种各样的极端困难,党和人民军队始终保持着这种强大力量和队伍血性。毛泽东作过这样的“战略方面”总结:“我们共产党人是以不怕困难著名的”,“我们从来就是不可战胜的”,“我们可以藐视而且必须藐视人世遭逢的任何巨大的困难,把它们放在‘不在话下’的位置。这就是我们的乐观主义。”“不管任何巨大的困难,我们一眼就看透了它的底子。”毛泽东还进一步对战略上藐视敌人的科学依据作出说明:“这种乐观主义是有科学根据的。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

         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说明,一切较量甚至战争都不仅是物质的较量,更是精神的比拼;没有顽强的意志和敢于牺牲的品质,没有敢于斗争和敢于胜利的勇气,纵使武器装备如何先进,也不能保证胜利。过去中国共产党依靠这种强大精神力量和队伍血性,克服了一切困难、压倒了一切敌人;在未来的新征程上,党仍然需要凝聚起这样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队伍血性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与一切试图阻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

四、“斗争”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中国共产党提倡的斗争精神,是有原则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地“乱斗一气”。我们讲“斗争”,往往体现在原则问题上。在党内和国内问题上,我们提倡的“斗争”主要是针对违反党的原则和违规、违纪、违法的言行以及各种丑恶现象;在国际问题上,我们主张的“斗争”主要是体现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国国际形象,在这样的国际斗争中,我们历来坚持寸土不让、寸步不让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面对一切强敌特别是外部干涉势力,自毛泽东那一代领导人起,就树起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决态度和必胜勇气;特别是“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坚持针锋相对的斗争”,从此西方列强随意霸凌甚至侵略中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以下略举几例。

         原则问题之国家安全——“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以抗美援朝为例。1950年,在朝鲜战争中,美军继仁川登陆后,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越过三八线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把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美国之所以如此肆意妄为,就是认定中国不敢出兵与美国对抗。10月,中国党和政府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毛泽东在解释作出这一重大决策时说:我们急切需要和平建设,如果要我写出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写有百条千条,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抵住六个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现在美帝的侵略矛头直指我国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我们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们的头上,以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上,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作出这一决策,就是因为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没有任何退路;涉及到新中国的国家和人民安全以及国际公平正义这样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作好准备、进行坚决的斗争。

        原则问题之反对干涉内政——“不要怕鬼,你越怕鬼,你就不能活”。以美国干涉台湾海峡为例。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加紧了干涉我国内政的行动,与台湾当局达成协防协议,不断加强在台湾的军事力量。蒋介石一方面加紧与美国勾结,欲借助美国军事力量防守台湾,另一方面又对美国一些人鼓吹的“台湾问题国际化”“把台湾交给联合国托管”有所警惕。鉴于美蒋在台海军事行动活跃,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与鬼斗法”,抓住时机教训一下美蒋集团,做出了炮击金门的重大决策。1959年4月,毛泽东在一次党的会议上解释了对这一决策的考虑,他引用《聊斋志异》里书生晚上与鬼斗法的故事说:“《聊斋志异》的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怕鬼,你越怕鬼,你就不能活,他就要跑进来把你吃掉。我们不怕鬼,所以炮击金门、马祖。这一仗打下去之后,现在台湾海峡风平浪静,通行无阻,所有的船只不干涉了。”台湾是中国的台湾,在涉及到祖国统一这一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容许任何外来干涉。

        原则问题之主权回归——“一点也软不得,必须坚决顶住”。以中英之间有关香港回归中国的问题为例。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中英有关这一问题的会谈时曾提出:“香港要保持现在的繁荣,必须由英国人统治,没有英国人的统治,香港的繁荣就没有了。”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的主权。对英国领导人的这一论调,邓小平坚定地回答:“讹诈的方式和主张,是吓不倒中国人的”,“在主权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他还说:“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后来,彭定康接任港督,在香港问题上继续对抗中国,邓小平进一步指出:“香港问题就是一句话,对英国人一点也软不得。”对他们背信弃义的做法,“必须坚决顶住,决不能让步”,如果他们一意孤行,“中方就要另起炉灶”。

        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在涉及中国主权安全、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以及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等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的原则立场历来是坚定的,斗争历来是坚决的。如果在这些重大问题上不坚持原则立场,既损害党、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也不利于我们团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不利于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继续习惯性地运用双重标准、说一套做一套,并对中国进一步采取围堵和施压。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态度十分坚决,对他们背信弃义的做法,不仅坚决顶住,而且决不让步。保证国家安全,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要求全党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落实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也特别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在这样的根本性和前提性问题上,只能强化斗争意识、提高斗争本领。面对来自外部的各种围堵、打压、捣乱、颠覆活动,必须发扬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同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企图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切势力斗争到底,一味退让只能换来得寸进尺的霸凌,委曲求全只能招致更为屈辱的境况。习近平在讲到军队和国防建设时还特别强调:“我军历来以敢打敢拼闻名于世,过去我们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事实证明,如果敢于斗争,别人就高看你一眼;如果一交手就认怂,反而被人瞧不起。

        当然,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也从来不回避,而是采取自我革命和自我斗争的方式。正如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所坦承的:“党的领导不会没有错误,但是党和人民的亲密团结必定能够纠正这种错误,任何人都不能用党曾犯过错误作为削弱、摆脱甚至破坏党的领导的理由。削弱、摆脱和破坏党的领导,只会犯更大的错误,并且招致严重的灾难。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方位地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对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对自身机体滋生的毒瘤进行刮骨疗毒,坚决铲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在总结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时,特别强调了“坚持自我革命”这条重要经验,并深刻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只要我们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五、“斗争”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处理棘手难题的智慧策略和高超艺术

        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延安瞻仰革命圣地,号召全党同志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斗争是绕不开、躲不过的,但斗争也是艰难而复杂的。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强调“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另一个方面也提倡“善于斗争、善于胜利”。习近平深刻指出:“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这就告诉我们,斗争不是蛮干,必须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在许多时候,斗争需要我们作“两手”准备甚至“多手”准备。

        斗争艺术反映在斗争与团结的关系问题上,要谋求对立面的统一。正如毛泽东所说:“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毛泽东多次强调这种统一性,他深刻指出:“斗争的目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叫原则性,这是一只手。另一只手讲团结,团结的目的是给他一条出路,跟他讲妥协,这叫做灵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这是一种对立面的统一。”他还说过:“在各个策略阶段上,要善于斗争,又善于妥协”。

        斗争艺术反映在敌强我弱或敌情复杂的情况下,要作“两手”或“多手”准备,甚至作最坏的打算,同时充分发动群众。比如,在解放战争期间的1946年,面对当时“敌强我弱”的东北形势,陈云明确提出:“准备两手”,“只要发动群众,在东北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来,我必胜。”他清醒地看到:“敌强我弱的状况在今后一个时期还会存在。敌之所以强,主要是因为有美国人帮助;我之所以弱,主要是老百姓没有发动起来,同时一部分部队和干部思想上混乱。当然,对敌之强既不应夸大,亦不应看轻。我应不放松有利条件,也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应在思想上作最坏的打算。”面对美国采取假仁假义的两面手法, 陈云进一步提出:“我也需要准备两手,慎重对待之。不能寄希望于国际条件的变化。”[37]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既是中国共产党从残酷的现实中得出的经验教训,也充分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复杂棘手问题的斗争艺术。

        斗争艺术反映在面对多种困难和强敌众多的情况下,要注重寻找主攻方向,集中力量攻其一面并逐步解决。比如,毛泽东在谈到“不要四面出击”问题时提出:“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他还在谈到“我们在战术上必须重视一切困难”时特别提出:“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困难,我们都要采取认真对待的态度,创造必要的条件,讲究对付的方法,一个一个地、一批一批地将它们克服下去。”[38]这就告诉我们,在战略上藐视巨大困难和强大敌人的前提下,在战术上还要讲究对付它们的方法,攻其一点或薄弱环节,一个一个地或一批一批地解决问题。

        斗争艺术反映在国际斗争中,更要讲究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在国际斗争中,必须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既敢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又善于斗争,讲究策略、掌握分寸。只有这样才能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最终维护好国家的根本利益。

        总之,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体现了斗争的辩证法。特别是在军事斗争中,只有作好充分的军事斗争准备,人民军队才有能力维护和平、遏制危机、打赢战争。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坚持原则、敢于斗争,讲的是战略层面的坚定性;讲究策略、善于斗争,讲的是战术层面的灵活性。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在原则问题上,必须坚持原则、敢于斗争;而在各个策略阶段上,要善于斗争,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讲究斗争策略和斗争艺术。

         承担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巨任务的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内国际极为复杂的局面和环境,必须保持战略和战术上的清醒,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就提出了“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要求,结语又提出了“团结奋斗”的号召,这其中的深刻内涵和深远用意不言而喻,充分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一切风险挑战展现出的清醒头脑、丰富智慧和科学逻辑。

●中国精神. 中國力量

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文 / 求是杂志

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党的二十大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进大会主题,强调“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党章。新征程上,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伟大精神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的部署要求,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一、党的百年历史是伟大奋斗史和伟大精神史的有机统一
        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畏艰难险阻、直面风险挑战,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展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书写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奋斗史诗。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等伟大精神。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是这些伟大精神的时代特征,也是这一时期伟大奋斗的历史特点。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团结带领人民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书写了“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奋斗史诗。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等伟大精神。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是这些伟大精神的时代特征,也是这一时期伟大奋斗的历史特点。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书写了“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的奋斗史诗。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等伟大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是这些伟大精神的时代特征,也是这一时期伟大奋斗的历史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书写了“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诗。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伟大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是这些伟大精神的时代特征,也是这一时期伟大奋斗的历史特点。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也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并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伟大奋斗史和伟大精神史有机统一,党的伟大精神是奋斗历史的升华,党的奋斗历史是伟大精神的展开。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必将创造新的奋斗成就、铸就新的伟大精神。
二、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鲜明特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近代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就在于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基石,是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的思想优势。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本色依旧的鲜明特质。中国共产党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但这些目标和任务总体上都服从服务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实践价值,是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的政治优势。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意志顽强、作风优良的鲜明特质。“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为了人民、国家、民族,为了理想信念,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据不完全统计,从1921年至1949年,我们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仅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370多万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风骨品质,是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的精神优势。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品德高尚、情系人民的鲜明特质。“天下至德,莫过于忠。”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我们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对党忠诚的本质要求是不负人民,不负人民是对党最大的忠诚。在100多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限热爱。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家国情怀,是我们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的道德优势。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具有伟大精神的政党才能领导人民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优势和鲜明特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因密码。
三、把伟大精神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力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新征程上,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力量。
        从伟大精神中汲取真理力量,以信仰之光照亮新征程。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人认定“马克思的学说真是拯救中国的导星”,坚信“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我们党的奋斗历程昭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光辉历程的集中体现。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在新征程上弘扬伟大精神,就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从伟大精神中汲取实践力量,以顽强斗争奋进新征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真实写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在新征程上弘扬伟大精神,就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从伟大精神中汲取人格力量,以赤子之心投身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仅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还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我们党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写入党章,强调共产党“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求党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他们的人格力量,感召亿万人民群众跟党走,万众一心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而团结奋斗。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人格力量的生动反映。一个政党最难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在新征程上弘扬伟大精神,就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从伟大精神中汲取智慧力量,以历史主动走好新征程。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10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大势、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的充分展现。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在新征程上弘扬伟大精神,就要胸怀“两个大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恩格斯说:“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
●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文 / 本刊总编室

编者按: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彰显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胜强的中国智慧,最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回顾从一大到二十大:见证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实质,结合实际情况,浅析党对科技创新事业的全面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已经召开了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二十大也正在胜利召开。通过对历史上党代会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共有12人,代表了全国50余名党员。另有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以及陈独秀派遣的包惠僧——亦出席了会议。党的一大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组党的问题。会议确定以中国共产党作为党名,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神经中枢。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党的二大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党的二大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大会通过的宣言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现阶段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二大指出,为了实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的联合战线”,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统一战线问题。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党的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

        党的三大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党的三大作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的决定。同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党的四大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党的四大对中国社会各主要阶级的政治态度作了分析,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由此,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四大还提出了工农联盟的问题,认为必须发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才能取得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革命成功。

        党的五大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党的五大是在大革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召开的,虽然再次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但对于如何改造国民政府,改造国民党,掌握政权、党权,建立和扩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等紧要问题,均未作出切实的回答。一些问题陷入了空谈,一些问题继续了过去的右倾错误。五大的历史遗憾在于:它虽然已经意识到右倾错误的危害,却拿不出纠正这种错误的具体办法。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

        党的六大于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这也是党的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有142人,其中有选举权的代表84人,六大召开时没有准确的党员统计数字。党的六大正确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强调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现阶段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现时的形势,一般说来是没有广泛的群众的革命高潮,党在现阶段的总任务不是进攻,不是普遍地组织起义,而是争取群众,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党的六大虽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缺点,但总体来说,它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左”倾盲动错误,在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对中国革命的复兴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党的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着全国121万名党员。党的七大制定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纲领,并在党的文件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生产力标准来判断一个政党的历史作用。党的七大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强调这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七大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作了高度评价,并且指出:我们的党,已经是一个有了自己伟大领袖的党。这个领袖,就是我们党和现代中国革命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毛泽东同志。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七大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

(二)

        党的八大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着全国1073万名党员。这次大会提出和初步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党的八大强调: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且基本上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党的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方针和设想是富有创造精神的。

        党的九大于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名党员。党的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系统化、合法化,提高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这次会议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在党的历史上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党的十大于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1249人,代表全国2800万名党员。从总的方面看,党的十大不论是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还是组织路线上,都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党的十一大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名党员。党的十一大在揭批“四人帮”和动员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次大会没有承担起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实现历史转折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三)

        党的十二大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1600人,候补代表149人,代表着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邓小平在开幕词中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这一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成为指引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党的十二大在提出经济建设目标的同时,还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战略方针。自这次大会起,按照党章的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实现了制度化。

        党的十三大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代表着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党的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作出了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党的十三大另一个重大贡献,是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党的十四大于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1989人,特邀代表46人,代表着全国5100多万名党员。党的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根本原因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党的十五大于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着全国5800多万名党员。党的十五大第一次全面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大会强调,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党的十五大规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六大于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114人,特邀代表40人,代表着全国6600多万名党员。大会系统地总结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奋斗历程与基本经验。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会一致同意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党的十六大强调: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在这个时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七大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213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着全国7300多万名党员。大会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根本问题作出明确回答。党的十七大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四)

        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268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国8200多万名党员。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努力实现的新要求,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了新的部署。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党的十八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起点而载入史册。

        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280人,特邀代表74人,代表全国8900多万名党员。大会高度评价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二十大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应出席的正式代表2296人,特邀代表83人,共2379人,大会实到2340人。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共分15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八、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九、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十二、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十三、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十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五、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从现在开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每一次党代会都将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大会后的一中全会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党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的组成人选,事关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新的理论观点和新论断的提出,对党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党的七大、十五大、十六大、十八大和十九大,分别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使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在科学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五)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内涵丰富、催人奋进,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必将极大激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必将进一步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二十大报告还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一体部署、统筹推进,凸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报告高瞻远瞩、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十大报告用一整个篇章专门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作出部署,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对科技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更凸显了党中央把握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擘画。要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高度来落实科技强国的部署,科技创新是贯穿报告全文的一个关键词,既从党和国家发展安全的战略高度把科技实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重大任务进行部署安排,又从支撑发展、维护安全的现实考量强调了科技创新的地位作用,更加突显了科技强国对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的高度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和谋划部署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指引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科技创新成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撑,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探索实践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

        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根本在于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经受住了来自多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广聚团结奋斗的共识和合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广大中管院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发挥中管院作为专门交叉科学研究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功能建设新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提高管理科学和科学管理共识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中管院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这是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把握的首要原则。

        回顾十年非凡历程,我们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赢得了历史性胜利。回首百年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进入了不可逆转的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实践一再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成就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对科技事业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重要部署,引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正确航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坚持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形成了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实践一再证明,党的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长足发展的根本保证;党领导的科技事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伟大的事业必须由坚强的党来领导。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坚持和加强我们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新征程上,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有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形成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的强大合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多的创新突破。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

(六)

         二十大报告的“变”与“不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与十八大、十九大和十八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一脉相承,而又守正创新,既有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深刻阐述,又有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系统解答,变与不变蕴含其中、贯穿全篇。不变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不变,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心不移,坚定改革开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志不改。变的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

        形势判断的变应。坚持并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最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党的重大判断。十六大首次明确使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提法: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七大、十八大延续这一判断,十九大重申,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二十大报告因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首次提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告诫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报告同时提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这一形势判断的变化,表明当前的形势更为严峻和复杂,并不是明显的机遇大于挑战,在某种意义上是挑战前所未有,躲不开、绕不过,关键取决于事在人为、主动作为,善于从当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塑造机遇。

        中心任务的变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直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中心任务,从十三大到十九大的历次党代会,都进行了重申、强调和坚持。二十大报告聚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首次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从5大特征、9条本质要求和5条重大原则,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旨归意义、目标任务、实现途径。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发展路径,也是奋斗目标,报告在展望“两步走”战略安排的同时,确立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部署了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这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为后发国家赶超型现代化提供了成功范式。

        发展主题的变革。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一以贯之、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始终是时代的主题。二十大报告在深入总结基础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主要解决的是速度、数量、短缺的问题,而高质量发展主攻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就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由大向强”的问题。报告提出了建设“13个强国”、“5个中国”,即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农业强国、贸易强国、海洋强国,以及数字中国、健康中国、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美丽中国。可以说,“高质量发展”是对“发展”质的提升和变革,是一个发展阶段的终结和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启,标志着我国发展阶段的转换。无论经济、社会领域还是文化、生态等领域,都必须体现并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工作基调的变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增强忧患意识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重要思想方法和智慧。二十大报告统筹“全局”与“变局”、发展和安全,将国家安全单列专章即第十一部分进行安排,并在第一、二、三、四、十、十二、十三、十四等部分也都有阐述。这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上还是第一次,表明维护国家安全已经上升为全党意志和国家战略。报告中,“安全”是排在“人民”“发展”之后,提及率第三高的关键词。首次提出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强调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求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安全与发展,可谓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一体两面,由“稳”迈向“安”,体现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内在逻辑,标志着我们党基于全局和未来思维和要求的转变、丰富和拓展。

        精神面貌的变样。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创造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崭新风貌。二十大报告列出,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货物贸易总额、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位居世界第二。与之相伴随,党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文化为越来越多外国人所看好和看重,中国人由曾经的仰视世界转向平视世界,实现伟大复兴有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报告将弘扬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等列为大会主题的关键词,将“团结奋斗”列为“五个必由之路”之一,从“两个确立”到“两个维护”,从“三个务必”到“第二个答案”,从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到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到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的是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战略自信、政党自信,凝聚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七)

         把科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是对广泛团结凝聚科技人才,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服务人才强国建设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

        当前,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等各方面,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接长手臂,扎根基层,最广泛地与人才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党内外、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的周围,鼓励和支持广大人才根据国家发展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报效祖国、服务人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随着我国人才队伍规模快速壮大,广大人才在服务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国家重大需求中屡建功勋。事实证明,伟大的事业激励人才、造就人才、成就人才,广大人才只有投身自主创新的生动实践,才能充分释放自身的才华和能量,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职责。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人才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潜能。当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现在,我国拥有科技人力资源约1.1亿人,已经建成23000余个各级团结科技人才的学会组织,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

        科技群团的工作,说到底都是人才工作。各级科协、学术团队既具有联系人才的桥梁和纽带功能,承载着团结引领众多科技人才矢志爱国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等历史使命,又秉承着建设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人才之家的根本宗旨,应该帮助广大人才反映意见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加强科学共同体自律,真正促进人才成长提高,促进科技的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以及智库作用的发挥。

        近年来,随着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我国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提升,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也要看到,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

        一是创新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战略科学家和顶尖人才缺乏,学科结构尚不均衡,主要体现在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等领域获奖者稀缺,医科、农科和人文社科等学科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二是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仍未建立。“四唯”现象依然存在,“新标”尚未完全建立。此外,重视人才的过往价值贡献,忽视人才未来发展潜力,不利于遴选和激励优秀青年人才。三是学风浮躁和违背科研伦理的现象依然存在。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显示,近一半被调查人员认为我国急功近利、学风浮躁问题比较严重。一些科研人员热衷于“帽子”头衔,盲目追逐热点,趋利变换研究方向,不愿意沉下心来“啃硬骨头、坐冷板凳”。四是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体系仍显薄弱。我国当前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在3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60%~70%,“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未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笔者认为,科技群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释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驱动力,集聚优秀科技人才。

        一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党校系统,筑牢润物无声团结引领的坚强阵地。中国科协多次举办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专题研修班、战略科学家国情考察等活动,并依托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青海“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等建设中国科协党校教育基地,面向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开展国情研修。事实证明,这些面向科技人才的学习活动,增强了科技人才群体的制度自信和创新自信,让青年科技人才坚定了理想信念。今后,应完善以中国科协党校为中心,全国学会分校、省级科协党校和老科协、女科协、乡村振兴等特色党校、各类实训基地为主体的工作体系。持续加强对科技领军人才、海外科技人才等群体的政治教育、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筑牢党团结引领科技人才的坚强阵地,激励人才建功立业,持续增强人才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二是促进青年人才交流,培养卓越工程师。中国科协通过搭建“秒聚青科”等即时性、交叉性、永不打烊的青年交流平台,促进青年人才交流协作,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人才队伍。中国科协还发挥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作用,开展卓越工程师协同培养试点,搭建校企共同培养工程师的融合平台。未来,还应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重点关注国家实验室、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形成战略科学家梯队,打造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自主培养国防科工人才。加紧建设国家级科技人才信息库,绘制人才多维画像和知识图谱,为更紧密联系服务科技人才建好互联基础设施。

        三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国科协目前已建立了科协智库体系,完善了学会主导、科学家领衔、科技界广泛参与、国际科技组织联合支持的工作机制,并持续发布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加强重大问题战略研究,探索跨界研判“卡脖子”问题机制。未来,还需要推动修订人才奖励、项目评审等管理办法,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继续建设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和科研仪器、工程技术等领域案例库,推动典型案例评价导向等方面持续发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四是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协深入推进了“科创中国”建设,发挥了科学家品牌、多学科交叉、链接地方、联系国际等人才资源优势和组织协同优势,发挥创新枢纽城市(园区)示范带动作用,汇聚了“政产学研金服用”各方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路演展示、信息汇聚和评估交易。未来,还应该强化科技供给侧动员能力,调动科技工作者成果转化积极性,强化数字平台运营服务,提升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水平。

(八)

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党中央从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发,首次将科技、教育、人才单独成章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达,其中蕴含深义。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都是党中央提出的需要长期坚持的国家重大战略,也是事关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过去相关文件论述中,科技通常安排在经济建设中,教育一般是安排在社会建设中,人才安排在党的建设中。党的二十大报告强化系统观念,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合为一个部分进行论述,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突破。

        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必须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必须靠人才,人才必须依靠高质量的教育,三者是互为联系、互为推动的整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近年来,我国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映照着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科技发展格局,我们更能体会“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摒弃幻想,自力更生”的现实紧迫感。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十年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大国工匠在国际赛场争金夺银,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持续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高等教育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强大智力支撑……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日益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科教兴国,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才战略的根基。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形成更加合理的人才结构和培养体系,有助于支撑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放眼全球,国外科技、教育、人才三者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主要发达国家更加重视教育事业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储备,强化应对未来挑战的战略体系能力。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迈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离不开人才的现代化。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谁能占领人才高地,谁就能在发展中赢得先机、取得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优先和突出位置。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我国人才队伍快速壮大,已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

        实践证明,一体统筹实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符合科学规律和实际需求,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科学决策。这一新布局,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新征程上,如何进一步发挥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的支撑系统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方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现在,我国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建立大教育、大科技、大人才观,更好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要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我们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评价改革,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创新氛围。要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掌握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主导权。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我们要认识到,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现代化人才库既需要充实高科技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同样也需要壮大堪当大国工匠大任的各种高技能人才。中办、国办近期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1/3,并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纳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中。这将极大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雄关漫道,任重道远。面对短板不足,还须强基固本。“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有助于应对“卡脖子”难题;“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有助于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有助于扭转人才队伍大而不强局面……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详细部署,相关内容既有针对性,更有前瞻性,必须认真领悟、切实贯彻。

        网聚人才之力,筑牢复兴之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教育越来越优质、科技越来越强大、人才越来越壮大,定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民族复兴征程上释放磅礴力量。

(九)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卷帙浩繁的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复兴文库》写下的序言。我们向着伟大梦想勇毅前行,“复兴”成为最激荡人心的时代强音。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庄严宣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澎湃着自信自立的万丈豪情。

        复兴的脚步,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中。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从曾经的“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成为当下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实验室”,充分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远视野和科学判断——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我们向着人口规模巨大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断迈进,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让中华民族再次行进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前列。

        揆诸人类历史,一个国家积贫积弱之时与发展振兴之时,往往是面临压力最大的时期。今天的中国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前行的每一步都是知重负重的艰难登攀,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当此之时,尤需自信自立、守正创新,把历史经验给予的启示,化作夺取新的更大胜利的支撑和动力。

        踏上壮阔新征程,肩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这是关键的领导力量;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坚定的路径选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不变的根本立场;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是澎湃的动力源泉;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是昂扬的精神风貌。

       “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我们要继续前行。”2035年、本世纪中叶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节点,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把握好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以坚如磐石的定力、敢战必胜的信念勇毅前行,我们定会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

●相关交叉科学的研究培训和咨询服务

(准备安排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的书法字画展示)

●封三(准备用王渊在纳斯克的照片)

●封㡳(准备用特殊照片)

《关于书籍、杂志使用字体的原则规定》

1955年文化部发布的文件

据我们了解,部分书籍和绝大多数杂志都以宋体排印正文,字号为小五号字和六号字,而小五号字和六号字字体很小,加以汉字笔划繁复,阅读起来极易使眼力疲劳,特别是粗通文字的工农群众和年岁较长眼力衰退的人,更感费力,同时我国纸张、油墨的质量较差,印刷技术不够精良,更易使字迹模糊,损伤眼力,降低阅读效果。为了改善各出版机构对各类出版物字体的使用,以便利读者阅读,特作以下规定,希各出版机构遵照执行。

中文名→关于书籍、杂志使用字体的原则规定

发文单位→文化部

发布日期→1955-12-12

执行日期→1955-12-12

失效日期→2004-6-18

一、书籍使用字体的原则规定:

(一)一般书籍排印正文所使用的字体,应不小于老五号字;供工农群众阅读的通俗读物和儿童读物,其正文应尽可能用小四号字或大于小四号字的字体排印。

(二)在书籍上,小五号字和五号长仿宋只限于用在引文、说明、目录、图表等处,但仅供查考的工具书如辞书、字典、手册、资料索引、书目、图表等,可用小五号字或五号长仿宋排印正文。

(三)六号字一般地不在书籍中使用,只有在书籍的注解、说明、图表等处及少数工具书中可以酌量使用。

二、杂志使用字体的原则规定:

(一)除资料性的杂志可使用小五号字排印外,一般杂志应使用老五号字或大于老五号字的字体排印,小五号字只宜用于短文、补白、引文、说明、图表、目录、注解、索引等处,对于六号字的使用应有较严格的限制。

(二)儿童杂志必须以小四号字或四号字排印为主。

三、报纸使用的字体,除农民报和儿童报一律不得用小五号字和六号字排印外,其余暂不作规定。

各出版机构在执行以上规定时,对于已在排印中的使用小五号字排印正文的书籍,一般不必改排,可照常出版,但过去出版的书籍如果重新排印时,应按新规定办理。杂志按以上规定变更字体,估计会增加篇幅,以致增加定价,给工作上带来一些困难;为照顾这一情况,各杂志出版单位可斟酌具体情况在1956年逐渐增加老五号字的比重,逐步按规定改进;与改进同时,应注意适当提高纸张利用率,改变过去版心太小,标题占行太多,可接排的未予接排等现象,以便在改用老五号字时不致增加太多的篇幅。农民报如果没有老五号字铜模,应积极地购置。此外,各出版单位在纸张方面应注意选择,对印制质量也应有较严格的要求,加强验收制度,务使书籍、杂志的字迹清楚,不伤目力。为了有效地保证印制质量,出版社与印刷厂的合同中应订明质量要求与罚则,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