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热点资讯 > 正文

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

时间:2023-11-29 22:17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受权发布)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09-11 21:25:23 来源: 新华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11日...

(受权发布)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0-09-11 21:25:23 来源: 新华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0年9月11日)
习近平

  今天,我们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听听大家对“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意见和建议。出席今天座谈会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分别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涉及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有在华工作的外国科学家。

  刚才,大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请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吸收。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我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借此机会,我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一是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强大科技支撑。


二是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


三是加快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推动国内大循环,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科技创新是关键。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也需要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四是加快科技创新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二、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初步具备了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第一,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科研选题是科技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多次讲,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比如,农业方面,很多种子大量依赖国外,农产品种植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一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工业方面,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能源资源方面,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以上,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不足;水资源空间分布失衡,带来不少问题。社会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领域科技发展滞后问题日益凸显。对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要抓紧推进;对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要提前部署。

  第二,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对科技创新来说,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至关重要。“两弹一星”成功,有赖于一批领军人才,也有赖于我国强有力的组织系统。我们有大批科学家、院士,有世界级规模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队伍,要狠抓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优化组合,克服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要有一批帅才型科学家,发挥有效整合科研资源作用。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优化配置优势资源,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对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重组,形成我国实验室体系。要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各类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发挥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的优势,形成战略力量。

  第三,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基础研究虽然取得显著进步,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明显的。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基础研究一方面要遵循科学发现自身规律,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来驱动,鼓励自由探索和充分的交流辩论;另一方面要通过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要明确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方向和发展目标,久久为功,持续不断坚持下去。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首先是国家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要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形式加大支持,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扩大资金来源,形成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对开展基础研究有成效的科研单位和企业,要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支持。要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让科学家潜心搞研究。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

  第四,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要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在数理化生等学科建设一批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要加强高校基础研究,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要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

  第五,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转变政府职能是科技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很多产业链供应链都需要科技解决方案,能够提供这种解决方案的只能是奋战在一线的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和市场主体,政府要做的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要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把更多精力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要加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要整合财政科研投入体制,改变部门分割、小而散的状态。对大家提出的加强科技力量统筹问题,我们将通盘研究考虑。

  第六,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我们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一方面,要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一些优势领域打造“长板”,夯实国际合作基础。另一方面,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当前形势下,要务实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开展药物、疫苗、检测等领域的研究合作。要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共性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要逐步放开在我国境内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外籍科学家在我国科技学术组织任职,使我国成为全球科技开放合作的广阔舞台。

  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去年5月,党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这里,我重点强调一下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原创一般来自假设和猜想,是一个不断观察、思考、假设、实验、求证、归纳的复杂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归纳。假设和猜想的创新性至关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选不准,即使花费很大精力,也很难做出成果。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从实践看,凡是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终身探索成就事业的。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要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领导干部要加强对新科学知识的学习,关注全球科技发展趋势。

  马克思讲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相信,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新一轮科技革命有何特点?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最新解析!

“这一轮科技革命和历史上几次科技革命的区别,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各学科领域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广泛扩散渗透上。”在8日举办的第二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趋势进行解析。他指出,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加速演进,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第一,这次科技革命并不是单一技术主导,而是呈现多点突破、群发性突破的态势。

在信息科技领域,以芯片和元器件、计算能力、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处于重要突破关口。生命科学领域,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干细胞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正全面提升人类对生命的认知、调控和改造能力。尤其是人工智能快速进步和广泛渗透,极大地加速了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

例如,基因测序成本以超过信息领域摩尔定律的速度下降,2013年全球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花了13年,耗资27亿美元;目前只要几百美元一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


此外,其他各学科领域也呈现出群发性的突破态势,如能源领域,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储能、动力电池、智慧电网等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新材料领域正在向个性化、复合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深空、深海、深地探测不断拓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第二特点是,随着科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和研究技术手段的革新,正在引发科研范式转变。

白春礼发现,一方面,随着技术研究向超宏观、超微观和极端方向发展,重大理论发现和科学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实验装备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科研条件的支撑。

根据统计,物理学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一半都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关。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中国布局建设了中国天眼、P4实验室(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上海光源、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要为技术前沿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化学、生物等传统依赖实验数据的学科,正逐渐开始利用大数据和计算机仿真模拟进行研究,依据数据驱动的第四范式兴起。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几天内就筛选超过1亿种化合物,发现强大的新型抗生素,可以杀灭多种致病细菌。

第三,本次科技革命与产业联系更加密切,技术变革正加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比如,中国科学院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研究成果,量子通讯得到广泛应用,这在未来能根本上解决通信的安全问题。量子计算机一旦突破,将推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药物设计等多个领域实现飞跃式发展。

第四,以“互联网+”“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驱动经济社会加速向数字化转型。

白春礼指出,从无人驾驶到智慧交通,从直播带货到智慧物流,从5G通讯到数字货币,从网络扶贫到数字乡村……技术的突破为经济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为产业升级提供新动力。据统计,数字经济在发达国家经济中能占到60%以上,中国目前占36.2%,对GDP增长贡献率已达67.7%。

第五,深化国际合作,成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必然选择。

在白春礼看来,当前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愈发严峻,众多问题相互影响、交织,形成复杂棘手的系统性问题,已远远超过某个国家的应对能力,而深化国际合作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特别是这次疫情凸显了科技界加强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疫苗研制方面,全球已经有172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世卫组织主导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并在快速检测、药物、疫苗研发、临床试验、病毒溯源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合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白春礼认为,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和挑战,一是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的重要作用。他呼吁全球科技界继续加强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广泛合作,积极组织实施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数据的开放共享。二是要加强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是要面向未来,培育更多有创新思维,有全球视野,能适应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的青年科技人才。三是要努力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中的关键作用。科学研究要更多从人类发展的需求和重大问题挑战出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四是要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共同体建设,加强团结信任,增进理解互信,创新国际合作方式和机制,携手谋划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合作。



新时代科学家肩负重任
原创 科技日报 2021年1月27日
◎ 科技日报评论员

1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的新冠疫苗接种正在各地平稳有序推进,目前已接种2276.7万剂次。这让处于疫情反复阴霾下的人们心情为之一振。

从立项获批到研发、建设、生产、上市,只用了300天的疫苗研发跑出了“中国速度”,这背后是无数科学家“一天当成几天用”的拼搏与奋斗,更是他们为国为民冲锋在前的奉献与担当。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科学家不再是待在实验室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局外人,他们的科学研究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此刻,科学家们不仅要探寻科学真理,恪守学术伦理,更要用自己所学为武器保护人民生命、参与政府决策、传播科学知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日益凸显。

自新文化运动开始,科学成为一面旗帜,科学的种子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从此往后,“开启民智”“科学救国”一直都是科学家的首要社会责任。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前赴后继,为推动现代科学发展和国家社会进步不懈奋斗。

如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处在历史发展的新阶段,科学家肩上的责任更为重大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科学家能否挺身而出、不负期望、勇挑重担,已经成为国家民族持续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一环。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向科技广度和深度进军,就要求科学家群体聚焦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众所周知,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科学家群体在救治、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我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现在,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新阶段,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主动地位的关键。位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时代对科学家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的征程中,科学家们要更好地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胸怀大局,放下小我,精诚团结,潜心致研,服务社会,追求真理,传播真知,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如此,才有可能推动创新思想和创新成果惠及全人类,真正将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科学家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这一次,期待新时代的科学家们再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