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热点资讯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做支撑,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时间:2022-11-11 22:2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科技人才评价改革需要理论和方法创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年11月11日科技管理研究所 发表于北京 近日,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

科技人才评价改革需要理论和方法创新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年11月11日科技管理研究所 发表于北京


        近日,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通过改革试点,探索科技人才评价的新方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作为专门以科技评价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笔者既为之欢欣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


我国在100多年前的五四运动中找到了“赛先生”。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但是,随着我国科技越来越接近“无人区”,从跟踪模仿阶段向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及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阶段转变的需求加大,科技评价方法及其引起的价值导向不适应新发展要求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此,近年来,以“三评”“破四唯”为代表的科技评价改革力度之大、出台文件之密集史上罕见。这次密集改革成绩与挑战并存,笔者曾概括为“表层强,中层半,底层弱”。


所谓“表层强”,是指改革比较好地破除了不合理的评价频次、量化指标要求等。“中层半”指在科技奖励制度、人才计划、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启动的改革还在半途。“底层弱”指尚未实现在引导科研人员追求卓越的价值导向方面的根本好转。


“三评”之难,尤以人才评价为甚。因此,本次《方案》值得期待,21家科研院所和高校试点以及6个地方试点恰恰是前期密集出台的政策供给和各单位实际相结合落地的一次宝贵机会。


试点工作离不开以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上不断创新作为支撑。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的理论体系包含三方面内容。其一是国际科技评价通行的基本理论方法,包括质量重于数量、分类评价、有效的同行评议以及技术成果由市场认可等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其二是中国特色科技评价理论方法的实践与探索,包括国际通行理论方法的本土化以及根源于我国实际的理论方法。其三是适应新科技发展趋势以及基于新技术手段的理论方法拓展,如新范式下的科技评价理论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下的科技评价方法等。


无论是国际科技评价经验的“拿来主义”,还是立足本土的实践探索,以及对未来的拓展,科技评价研究者都大有可为。就此次《方案》启动试点工作而言,立足本土的实践探索任务应该更重一些。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一是代表作制度。代表作制度其实是国际通行方法,但很多单位并没有实行。该方法在科技评价改革的多个政策文件中都有明确要求,其认同程度和实际执行程度均较高,称得上是近年来科技评价改革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不过,由于作为代表作的好成果还不多,特别是“从0 到 1”的成果缺乏,采用代表作制度并不一定会有好的效果。为此,有些单位摸索了一些操作方法,如代表作的主审专家方法以及外部专家函审方法等,以保障代表作制度顺利落地。


二是定量定性相结合的BRIDGE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将采集到的数据、证据、信息等材料按一定规则转化为可比较的数据表单,在此基础上开展同行评议。该理论在具体操作上体现为6个步骤,即“六步法”。通过在定量分析基础上开展同行评议,限制同行评议过于宽泛的裁量权,以规避人情关系干扰。同时,能够发挥单一量化评价方法中合理要素的作用,物尽其用。


三是角马理论(亦称分层理论)。该理论认为,科研机构是分层的,不同机构在科技评价改革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处于金字塔顶端的科研单位作为科技评价改革的“领头角马”,有责任率先跨越科技评价的“马拉河”。


目前,《方案》遴选的21家试点单位都可看成“领头角马”。期待经过两年试点后,有若干试点单位率先实现科技评价方面“从0到1”的突破,建立起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安心致研、追求卓越的良好学术氛围,起到榜样引领作用。


此外,还有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开始实施的“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的同行评议再评价方法、国际科学界通行的聘请国外专家学者开展科技评价的国际评估方法等。

《方案》启动的试点工作及由此推动的全国科技界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是科技后发国家特别是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积淀薄弱国家一次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事实上,我国大量研究者和实践者在科技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探索上形成了不少好的成果。这些成果是支撑《方案》试点工作的重要基础,但还远远不够,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创新。


什么是理论科学和技术科学,什么是理论科学家和技术科学家?


一、什么是科学?

百科: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二、什么是技术?

百科: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方法原理,是指人们利用现有事物形成新事物,或是改变现有事物功能、性能的方法。


三、什么是科学技术?

百科: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简称科技。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小编认为,以上“百科”关于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定义不够准确,因为他们之定义相互之间不能融会贯通,不能相互验证。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关于科学、技术、技术科学和科学技术等相关连词组的准确定义。之所以说“准确”,因为他们之定义相互之间可以融会贯通,可以相互验证。


1.什么是科学?


因为自然科学教科书上的观点都是被世人充分认可的观点。所以:科学就是被人们充分认可的观点。


比如,因为万有引力定律就是被人们充分认可的,牛顿的观点,所以“万有引力定律”就是科学。

知道了什么是科学,那么什么是科学家呢?

显然,科学家就是拥有被人们充分认可观点的人。


2.什么是技术?


因为人们所学习的技术都是制造物品的方法,当然也是人的观点。所以:技术就是人们制造物品方法的观点。其中,物品包括实物(品)和虚拟物品两种。比如,汽车就是实物,和谐社会就是虚拟实物。


3.什么是科学技术?


因为,科学就是被人们充分认可的观点,技术就是人们制造物品方法的观点。

所以,科学技术就是科学的技术,就是被人们充分认可的技术,就是被人们充分认可的关于制造物品方法的观点。因此人们学习技术都要学习科学技术。因为他们都被——充分认可。也就是说,技术包括成熟的技术和不成熟的技术。成熟的技术就是被人们充分认可的科学技术,否则就不是科学技术。


那么,什么是专家?显然,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就是专家。


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因为科学技术是最好的,是被人们充分认可的技术。

所以科学技术就是质量和效能最好的技术。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什么是技术科学,什么是理论科学?


科学按照过程和结果至少可以被分为两种:一种是技术科学,一种是理论科学。


理论科学就是纯理论(不包括方法论)的科学。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纯理论的科学(观点),因为它不是方法论(观点)。


显然,拥有纯理论科学(观点)的人就是纯理论科学家。比如牛顿就是(纯)理论科学家。


技术科学就是制造物品方法的科学,或者说是达到某种目的方法的科学。


显然,拥有技术科学观点的人就是技术科学家。


比如,荷兰制造的光刻机之所以独步天下,就是因为人家制造光刻机的技术科学独步天下。而掌握制造光刻机先进技术科学的人就是技术科学家。


哥德巴赫猜想(观点)显然是被人们认可的纯理论观点,所以这个观点就是(纯)理论科学,而哥德巴赫就是纯理论科学家。


因为陈景润通过论证方法,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而且这种“论证方法”观点也得到了数学界专家的充分认可。所以陈景润属于数学技术科学家,而不是数学理论科学家。毕竟“哥德巴赫猜想”是人家哥德巴赫提出的观点。


从民生之首到强国之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最突出的体会是党的二十大对教育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位,摆在了更加突出、更加关键、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目标和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工作的集中论述与过去党代会报告相比,出现了三个变化。一是位置提前了。党的十七大至十九大三次党代会报告,关于教育工作的集中论述分别安排在报告的第八、第七、第八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前到了第五部分。二是另组部分了。从党的十七大开始,关于教育工作的集中表述均安排在党代会报告关于民生和社会建设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单独组成一部分,列在各项战略任务的第二顺位。三是新意增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工作的集中论述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保持了连续性,同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德智体美劳”等。


如何看待党的二十大报告上述变化?我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同科技、人才专门作为整体进行部署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前所未有的,把这一部分列为各项战略任务的第二顺位是前所未有的。这一安排和变化,反映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反映出教育在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中心任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达到了新的高度,教育不仅是民生之首,更是强国之要。


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工作的精神?一要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把握教育的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确定教育的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要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高度谋划教育各项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切实维护好民生之首、社会之基。四要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的高度主动发挥教育的作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为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完成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而努力奋斗。


中国式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根基


现代化建设关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探索开拓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契合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重要的文化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价值观念、精神动力,培铸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建设者坚毅而独特的品格。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开创出不同于以往发展模式的现代化新路径,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发展和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战略思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于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植根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沃土,在新时代致力于推动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承载着自由、民主、公平、和谐、法治等价值追求。我国现代化新道路符合实际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从文化渊源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凝结而成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化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的文化源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提供了内源性动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价值观念的深远影响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更具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出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同时也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成功解答了当下世界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难题和挑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拥有数千年中华文明滋养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深厚的文化沃土、培育深厚的文化根基。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为当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共识、汇集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秉持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积极进取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和“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改革创新精神以及与家国命运休戚相关的爱国主义精神等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精神力量。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治国安邦和社会治理的智慧,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借鉴。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为邦本”“保民养民”等理念,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自然观,为中国式现代化确立绿色发展的价值理念和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奠定文化根基。其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和而不同”“天下大同”“万邦和谐”的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将民族复兴与促进世界共同进步相统一,坚定走和平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立足中国实际,同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有效路径和方案。在发展理念和实践方略上,在认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尊重借鉴世界其他文明的多样性,使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符合中国社会的国情和具体实际,也符合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具有全人类发展层面上的普遍意义和价值。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而且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注入强大生机活力,为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作出重要贡献。

总之,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实践,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优秀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崇高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织融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拓发展提供绵延不绝的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深入推进发展,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丰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内涵,为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坚实的文化根基。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回望百年党史,我们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鲜艳夺目的里程碑,看到的是一幅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壮美长卷。

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空前伟大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从西周《诗经·大雅·民劳》开篇首句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到西汉《礼记·礼运》对“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理想“小康”社会的描述,“小康”蕴含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恒久向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总结扶贫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努力,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构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包括就业、教育、医疗、低保、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出了关键一步,为人类走向现代化探索了新路径,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巨大贡献。


文化自信自强,改变了近代以来崇洋媚外、百不如人、“魂丢魄落”的困境,重塑了中国人的精气神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得到空前增强,具有里程碑意义。


泱泱中华,文明博大,历经数千年演变而经久不衰。直至近代,从经济、文化,到政治、军事全方位超越中国的西方文明,使得中国人发出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悲叹。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采取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为新时代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强化文明认同,加强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坚持守正创新,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民的精神力量显著增强,社会的生机活力进一步焕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


正是这种文化自信,打破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国人对西方民主、西方价值观的幻觉与盲从,从自卑中走出来,从狭隘与偏见中走出来,以坚定豪迈的文化自信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座座丰碑,彰显了新时代中国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风采。

坚持和完善“党的自我革命”这把金钥匙,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具有里程碑意义。


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找到了第一个答案,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了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坚持严的主基调,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抓住“关键少数”,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清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一个立志于“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展现在世人面前。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完善自我,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

正是基于对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清醒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充分彰显了“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大势,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确保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充分彰显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为新时代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纵观人类发展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产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个关键变量,各主要国家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新时代10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新时代新征程,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我国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对我国科技创新作出战略擘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科技创新领域2035年总体目标和未来5年主要任务,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作出专门部署: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扎实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的重大部署,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揭示了书写震撼人心“中国故事”、创造举世瞩目“中国奇迹”背后的朴素哲理。

精神的力量无穷无尽。党的二十大报告把“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写进大会的主题,强调的就是要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继续前进,是要郑重宣示,全党必须保持自信果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保持定力、勇于变革的工作态度,永不懈怠、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新中国成立后,他对党员干部明确提出,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就是凭着这么一股精神,把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一个旧中国,建设成为了一个新中国。再也不受人欺负了,我们变成了一个大国、一个强国。”回望百年,我们党带领人民经千辛而不败、越万难而不衰,离不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精气神支撑、引领和推动。

10年砥砺奋进,10年成就辉煌。新时代10年,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发展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重大论断,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这是新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也是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的磅礴力量。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环顾全球,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审视国内,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光荣激励着我们,梦想召唤着我们,当此中流击水、奋楫勇进之时,尤须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挺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涵养“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永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概,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本领,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人民网2022-11-11 11:44发表于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是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主动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带来的种种新风险新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发展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跃上一个大台阶。


(一)创新和完善宏观经济治理,经济实力实现大幅跃升。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经济运行新情况新特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效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经济政策的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既保持了经济发展量的合理增长,也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6.6%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国;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同期的11.3%提升到1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折合美元从6301美元提升至12556美元,赶上并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1.3亿人,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等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2012年1.91%提高到2021年2.44%,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在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成功问世,自主第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投入商业运行,“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成功投产。国家战略性科技力量不断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能级持续提升,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跻身全球科技集群前10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三)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年1.3万亿斤以上,工业化和信息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进程加速,制造业增加值稳居世界首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12年的45.5%提高到2021年的53.3%。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建成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建成5G基站占全球总数超过60%。区域发展成就辉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稳步实施,东部与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下降到2021年的1.53、1.68。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88∶1降低到2.5∶1,乡村富民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3.1%提高到64.7%。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产权保护和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快形成。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截至2022年10月中旬,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6.1万列,已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4个城市。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五)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和湿地保护制度逐步落实,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妥有序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迈出新步伐。


(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成效最好的脱贫攻坚战,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比2012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健康中国建设稳步推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大幅提高,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7.9亿增加到10.4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由5.4亿增加到13.6亿。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8000多万套,2亿多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七)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持续提升。粮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快种源核心技术攻关,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不断健全,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立健全,多个能源品种产能位居世界第一,风电、太阳能、水电、在建核电装机规模保持世界第一,紧缺矿产资源自主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着力畅通经济循环,努力稳链强链、补链延链,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保持平稳运行,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稳价有力有序,技术创新动能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提升。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验

在新时代10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形成和积累了很多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克服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中国经济像一艘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领航掌舵越重要;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发挥党的领导这一“定海神针”作用。新征程上,必须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执行党中央战略决策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不折不扣,坚定有力地完成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征程上,必须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必须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方式和成效,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有力指导了我国新的发展实践。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有效破解一系列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才能有效应对外部冲击,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新征程上,必须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奔着问题去,向着目标走,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格局调整、社会结构变化,推动我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各项目标任务。


(五)必须坚持向改革开放创新要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阻滞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不断破除,经济发展的活力大幅提升、动力持续释放。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开拓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开放,正确处理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等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经济由大到强的新跨越。


(六)必须坚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从容应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着力破解各种矛盾和问题,发展的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新征程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推进。


三、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落实好各项经济工作


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好落实好。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畅通经济循环上下更大功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积极扩大内需的同时努力稳定外需,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二)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强化科技创新制度保障,优化企业创新生态和激励引导机制,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持续优化劳动、资本、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配置,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多层次的创新体系,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三)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入实施质量强国建设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壮大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创新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夯实粮食稳产增产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断健全和发展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新型的产供储销体系,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


(四)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大力度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


(五)着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六)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发展,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持续完善外资安全审查机制,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七)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处理好发展与减碳关系,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工作,落实好碳中和行动方案,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八)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机会公平。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体系,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