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太平公主(?—713年),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公主,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

时间:2022-05-17 08:55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唐朝唯一镇国公主是谁?一夜连杀四侍卫,亲手把武则天拉下皇位!2022-05-17 08:48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要说古代最疯狂的公主,李治的小女儿肯定排第一,论玩得花,她的男宠遍布朝堂,论...

唐朝太平公主:参与三次政变,一度权倾朝野,历代公主干政之巅峰

2022-05-17 08:48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说到公主干政,唐朝的太平公主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作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幼女,太平公主从武则天掌权时便开始插手朝政,先后参与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乃是后武则天时代的绝对风云人物,一度权倾朝野,达到历代公主干政的巅峰。

然而,一旦卷入了权力漩涡,便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因政变登上权力巅峰的太平公主,最终败在了侄子李隆基手中,于“先天政变”中被赐死家中。

本是天真烂漫的皇室公主,后因丈夫被杀而性情大变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太平公主大约出生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前后,作为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自出生便备受宠爱,自幼在父皇母后的呵护下长大。

关于太平公主的受宠,史书中虽然没有过多记载,但从两件事却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一件事是在太平公主五六岁时,由于常常往来外祖母荣国夫人家,结果她随行的宫女遭到表兄贺兰敏之逼奸,此事引发武则天震怒,废黜了贺兰敏之作为武家继承人的身份,将之流放雷州,又在流放途中被处死。要知道,贺兰敏之当年奸污未来的太子妃都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惩罚,如今却因奸污宫女而遭到如此重处,虽说其中有荣国夫人去世导致贺兰敏之失去靠山的原因,但也足以看出太平公主在武则天心中的地位。

第二件事则是吐蕃求亲事件,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吐蕃曾向唐朝求娶太平公主和亲,结果遭到武则天的断然拒绝,武则天最终宁愿修建太平观让太平公主出家,也没有同意女儿远嫁。

随着年龄渐长,一次她穿着武官的服饰在唐高宗和武则天面前跳舞,唐高宗笑着问她,“儿不为武官,何遽也?”太平公主说道,“以赐驸马可乎?”唐高宗这才知道,女儿这是动了春心了,于是让她自己挑选驸马。

永隆二年(681年),在爱女的暗示下,唐高宗李治将十六岁的太平公主嫁给了自己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次子薛绍。婚礼在长安附近的万年县馆举行,场面非常豪华,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

由于驸马薛绍乃是太平公主亲自挑选而来,虽然史料并未透露两人的婚后生活情况,不过两人婚后先后育有二子二女,且在这段婚姻期间,并未流传出任何关于太平公主的不轨事件,而这与此后太平公主的性格,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从这些迹象来看,这次婚姻太平公主应当是极为满意的。

不过,两人的婚姻也有个巨大的隐患,那便是武则天的态度。当时,由于唐高宗李治的身体问题,执掌朝政十余年的武则天,已经是大权在握,为了扩大和延续武氏的权势地位,她一直想要促成李氏与武氏的联姻。因此,武则天对这段婚姻极为抵触,为此她甚至以薛绍的嫂嫂箫氏和成氏出身不够高贵为名,想要逼薛绍休妻,结果被人以箫氏出身兰陵萧氏为由顶了回来。

随着唐高宗李治去世后,武则天曾短暂退居后宫,但不久便因废黜唐中宗李显事件而再度执掌大权,而当时的新君唐睿宗李旦则彻底沦为了傀儡。而为了确保权力稳固,从嗣圣二年(684年)徐敬业叛乱事件后,武则天开始大力清理朝中反对派,一时间朝中人人自危。

随着武则天的权力稳固和武氏族人地位的水涨船高,他们改朝换代的野心也开始越来越大,而这无疑引发了李唐宗室的危机感。

垂拱四年(688年),眼见武则天改朝换代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和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反叛,虽然这次叛乱很快便被平息,但武则天却借机大肆打击李唐宗室,结果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先后身死。

与此同时,李冲谋反事件也给了武则天拆散太平公主和薛绍的机会。由于薛绍的兄长薛顗参与了李冲谋反,武则天借机将并未参与此事的薛绍也给抓了起来,杖责一百之后丢入大牢,导致薛绍最终饿死狱中,而此时太平公主的幼子才刚刚满月。

杀死薛绍后,武则天便开始想方设法的将女儿改嫁给武氏子弟,先是挑选了侄子武承嗣,但因其生病而作罢(另说太平公主看不上武承嗣)。之后,武则天又挑选了侄子武攸暨,甚至不惜为此杀死武攸暨原配。在武则天的操纵下,两人最终于载初元年(690年)成亲。

丈夫无故惨死,自己又被迫嫁给了一个陌生人,我们很难想象这次婚变给太平公主带来的打击,也正是由于这次婚变,让她对权力开始产生了极度的渴望,或许在她看来,只有掌握了更大的权力,才能真正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凭借身份优势发展势力,积极参与谋划“神龙政变”

为了获取权力,太平公主选择了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即通过母亲武则天来获取权力。也正是从婚变开始,太平公主豢养了不少面首,不仅供自己驱使,而且从中挑选出色者,还时常给武则天进献,如此即可固宠,又可在宫中设置眼线,其中比较著名的便是莲花六郎张昌宗。

正是凭借武则天的宠信,太平公主得以参与朝政,进而凭借着李氏宗族和武氏媳妇双重身份的天然优势,开始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当时,由于李氏宗族屡受打击,朝中大臣在经过清洗之后,即便还有忠于李唐宗室的大臣,也由于缺乏主心骨而只能勉强自保,无法发挥作用。

由于太平公主成为了李唐宗室中唯一能够参与朝政者,因此不少仍然忠于李唐宗室的大臣,或与之结盟,或托庇于其麾下,从而使得她的势力发展极为迅速。

就在太平公主暗中发展势力时,被其送入宫中的张宗昌,在凭借武则天的宠幸逐渐插手朝政后,却开始逐渐摆脱太平公主的控制。

张昌宗入宫后迅速受宠,之后他又将自己的兄长张易之推荐给了武则天。由于武则天年事已高,再加上解决了继承人问题后再无烦心事,因此开始耽于享乐,而备受宠幸的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便成为了武则天与外臣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武则天的放纵下,二张一时间权势滔天,大臣们纷纷讨好拜访,就连宰相宗楚客和武氏族人都不能例外,甚至亲自为两人牵马递鞭,太子李显、相王李旦见二人备受宠溺,更是请求为张昌宗封王。

由于身份地位的迅速提升,再加上百官宗亲的恭敬态度,张昌宗、张易之两人开始迅速膨胀,行事越来越嚣张跋扈。

大足元年(701年),李显的儿子邵王李重润和女儿永泰郡主李仙蕙、女婿魏王武延基暗中讨论二张专政,结果传到了张易之耳中。于是,张易之便添油加醋的向武则天诬告了一通,武则天不仅将太子李显骂了一通,还责令李显鞫问子女。结果,最终导致邵王李重润和有孕在身的永泰郡主李仙蕙全部被逼自缢,魏王武延基亦被逼死狱中。二张的所作所为早已令朝中部分大臣不满,而此事直接激化了二张与李氏宗族和武氏集团矛盾。

与此同时,御史大夫魏元忠因为弹劾张易之等人罪行,结果反被张易之、张昌宗诬告其与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礼丞高戬图谋不轨,结果导致两人皆被下狱。而此事,则导致太平公主与“二张”决裂。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生病,张易之、张昌宗两人侍奉左右,严禁其他人入内觐见。在太平公主、李氏宗族和武氏集团的策划下,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 在迎仙宫杀死张易之、张昌宗两人,并诛除其兄长张昌期、张同休和从弟张景雄等党羽。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迫禅位于太子李显,不久后病逝。李显即位之后,太平公主因为诛灭二张有功,得以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并由此从幕后开始走到台前。

后武则天时代的权力斗争,对抗韦氏护佑李唐江山

唐中宗李显复位之后,太平公主不仅开始正式参与朝廷决策,且颇受唐中宗的尊重,李显曾特地下诏免除她对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行礼。不过,对于太平公主的权势,有一人却从心底感到忌惮和不满,她就是唐中宗的皇后韦氏。

由于早年被废和幽禁生涯,以及常年受到武则天压制,唐中宗李显的性格本就有些软弱,再加上一直以来韦氏对自己的不离不弃和关怀照顾,导致李显复位之后,对于韦氏颇为言听计从。

与此同时,或许是受到多年压制的原因,再加上武则天称帝这个先例,韦氏的野心同样极大,一心想要成为武则天第二。

得益于早年间积累下来的实力,当时太平公主在朝中势力极大,这无疑给韦氏干政和培植势力造成了极大阻碍,因此韦皇后对于太平公主极为忌惮。

为了掌控朝政,韦氏一面利用唐中宗对自己的言听计从,大肆提拔韦氏族人和投效官员,于外廷培植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则利用武则天去世后,上官婉儿失去靠山的机会,对其予以拉拢,从而控制宫廷内部,并未自己出谋划策。

为了对抗太平公主,在上官婉儿建议下,韦后转而拉拢武三思等武氏集团。“神龙政变”中,武氏集团虽然没有遭受太大损失,但由于武则天的去世,武氏集团失去靠山之后,却也已经是日薄西山,因此对于韦后伸出的橄榄枝,武三思当即便表示了同意。

于是,唐中宗时期,朝堂上便形成了韦氏集团和武氏集团联手对抗太平公主的局面,为此韦后之女安乐公主更是先嫁武崇训,后嫁武延秀。

在韦氏与武三思联手之后,李唐江山再度遭受威胁,先是神龙元年(705年)李显次子李重福遭受陷害,被贬为濮州员外刺史。接着,发动“神龙政变”的张柬之、敬晖、崔玄等五人也遭到压制,先后被贬职外放。

在地位稳固之后,韦后又因太子李重俊非自己亲生,因而对其极尽苛责,武三思、武崇训、安乐公主更是常常当面对其凌辱,甚至称呼其为“奴”。

在这种大势下,安乐公主也开始野心膨胀,甚至要求唐中宗废掉李重俊,立自己为皇太女。

景龙元年(707年)七月,在地位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李重俊联合左金吾大将军李千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李思冲及李承况、独孤祎之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军及千骑三百余人发动政变,史称“景龙政变”。

虽然这次政变虽然最终因千骑军官王欢喜等人的临阵倒戈而失败,李重俊自己也因部下的出卖被杀,但他却杀死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及其党羽十余人,彻底摧毁了武氏集团。

武氏集团被剿灭后,朝中局势平衡再度打破,在这种情况下,上官婉儿又转投了太平公主。

虽然丧失了武氏这个盟友,但经过多年的积累,韦氏势力已经发展的极为庞大。根据《旧唐书》的记载,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安乐公主与韦后经过密谋后,毒杀了唐中宗李显。

之后,韦后秘不发丧,召集宰相入宫,又调集府兵五万余人进驻长安,交给驸马都尉韦捷、韦灌、卫尉卿韦璿、左千牛中郎将韦锜、长安令韦播、郎将高嵩统领,又命中书舍人韦元巡查城中六街,同时令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率五百余人赶往均州防范李重福。

得知唐中宗去世后,为了避免再度发生政变,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草拟了一份遗诏,决定立李重茂为太子,由相王李旦辅政,韦后为皇太后摄政,从而平衡各方势力。

当时,李重茂虽然即位,但大权却掌握在韦氏手中,尤其是京城兵权全部被韦氏掌控,于是宰相宗楚客、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及韦氏众人便纷纷劝说韦氏依照武则天的旧例登基称帝,并决定除掉威胁太大的李旦和太平公主。

当李隆基从兵部侍郎崔日用口中得知了宗楚客等人的计划后,在与太平公主及其子卫尉卿薛崇简、西京苑总监赣县人钟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前任朝邑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等人商议后决定先下手为强。

彼时虽然军权被韦氏掌握,但由于韦播、高嵩多次鞭打万骑士兵,导致他们在军中的威信并不高,而李隆基在太平公主与韦氏在朝堂对决之时,却在禁军和万骑中暗中发展势力。

万骑最早是唐太宗从官户和蕃口中选拔出来的骁勇善战之士,被命名为百骑,之后被武则天扩至千骑,又被李显扩充为万骑。这支军队乃是真正的宫禁精锐,是负责保护皇帝安危的一支重要力量。

李隆基在禁军中发展的势力虽然不算太大,但却极为致命,在接到李隆基的暗示之后,万骑果毅葛福顺、李仙凫和陈玄礼当即表示支持。

同年七月二十一日,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万骑左营统帅葛福顺直闯羽林营,将韦璿、韦播、高嵩三人三人斩首,羽林军随之倒戈。之后李隆基派葛福顺和李仙凫率兵攻破宫门,李隆基则亲率羽林军进入宫廷,守在种种灵柩前的南衙士兵得知消息后,也随之倒戈。

结果,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于宫中被杀,李隆基又派兵大索京城,太子少保韦温、宰相宗楚客等韦氏党羽亦纷纷被斩,而李重茂亦被废除皇位。紧接着,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拥立下,相王李旦得以复位称帝,是为唐睿宗。

太平公主一度权势熏天,姑侄斗法终因政变而死

由于参与“唐隆政变”有功,太平公主得以获封万户,而由于屡立大功,再加上在朝中本就权势极大,七位宰相中五位都出自于她的门下,文臣武将亦有一半以上依附于她,此时的太平公主权势达到巅峰。

当时,唐睿宗李旦想要决定朝廷大事,也要常常听取太平公主的意见。太平公主每次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谈上一段时间,即便太平公主没有上朝谒见,李旦也会派宰相到其家中征求对于某些朝政的处理意见。可以说,在当时的朝堂上,太平公主的影响力甚至要远超皇帝李旦。

李旦知道,自己能够坐上皇位,完全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功劳,再加上此前李唐王朝多次经历政变,因此他始终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避免李氏宗族再度陷入内斗。太平公主起初也并未将年轻的李隆基放在心上,因此在初期姑侄两人倒也相安无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子李隆基开始表现的越来越英明神武,而且也开始在朝中培植势力,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这对姑侄才开始逐渐走向对立面。

实际上,一旦卷入权力这个漩涡,到最后已经不是你想退便能退的。当太平公主的权势发展到这个地步,有些事情已经不是她自己所能决定的,她属下的官员们有时候甚至推着她不得不做出某些决定,从而维系派系的利益。

当姑侄两人矛盾产生之后,太平公主一派当即做出反应,先是多次散布流言,声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唐睿宗李旦得知后,则颁下制书晓谕警告天下臣民,平息了各种流言蜚语。

不过,随着两人矛盾的加深,很快双方便开始了正面交锋。

太平公主在李隆基身边安插眼线,时常将不利于李隆基的一切细枝末节全部报告李旦,意图挑拨其父子关系,这种做法一度动摇了李旦,后宰相韦安石以“太子有大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称,愿陛下无信谗言以致惑也”之语劝谏,这才让唐睿宗打消疑虑。

与此同时,李隆基的党羽也在不断寻找机会瓦解太平公主的势力,例如宋璟与姚元之便曾以“太平公主挑拨太子李隆基与李成器、李守礼等李唐宗室关系”为由,请求李旦将太平公主和武攸暨安置到洛阳去,并免去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业的羽林卫大将军职务。这个建议虽然未被采纳,但李旦还是下了一道“诸王、驸马一律不得统率禁军”的诏命。

到了延和元年(712年),矛盾已经无法调和的姑侄二人开始兵戎相见。太平公主先是指使手下官员向李旦进言,以天象变化为由,暗示李旦“太子李隆基有谋取皇位之嫌”。

然而,唐睿宗李旦为了缓解局势,竟然趁此机会直接于同年八月将皇位禅让给了李隆基,自己则退位成为了太上皇,除了高级官员的任免权之外,朝廷大事全都交给了李隆基。

这一变故是太平公主没有料到的,如果任由李隆基坐稳皇位,那么自己一派岂能还有好日子过?形势的急转直下,迫使他们不得不铤而走险。

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召集宰相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和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和胡僧慧范等图谋废掉李隆基。

同时,太平公主又与宫女元氏合谋,准备在进献给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意图毒死李隆基后顺势夺权。

李隆基在太平公主身边自然也安插有眼线,因此在太平公主等人密谋之时,李隆基一方便已经得知了消息,因此不少官员纷纷劝谏李隆基,让其先下手为强,率先铲除太平公主集团。不过李隆基认为,在无法坐实太平公主谋反的罪证,且对方实力没有完全暴露之前,自己不能轻举妄动,因此在牢牢掌控禁军的基础上,始终按兵不动。

后来,当魏知古将太平公主谋反的详细计划告知李隆基后,李隆基当即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郭元振以及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决定动手。

李隆基抢先下手,逮捕了掌握部分羽林军的常元楷和李慈萧,以及掌握部分南衙禁军的萧至忠和岑羲四人,并将四人全部斩首,直接解除了太平公主一派的兵权,太平公主的政变也就此宣告失败。

得知消息后,太平公主一派自知大势已去,于是窦怀贞跳入城壕之中自缢而死,薛稷则被赐死于万年县狱中。太平公主在事变发生后便逃入了山寺,直到事发三天后才出来,最终被李隆基下诏赐死在了自己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只有薛崇简因屡次劝阻太平公主而得以赦免。

纵观太平公主的一生,其因婚变而权力欲大涨,进而通过母亲武则天插手朝政,开始在朝堂上发展自己的势力,此后先后参与神龙政变、景龙政变,于后武则天时代搅弄风云,一度权倾朝野。然而,当李唐王朝经历了武则天以来的乱局之后,大部分官员都不愿意再看到一个女性登上帝位,而太平公主由于这个天然的劣势,最终于姑侄斗法中落败。

唐朝唯一镇国公主是谁?一夜连杀四侍卫,亲手把武则天拉下皇位!

要说古代最疯狂的公主,李治的小女儿肯定排第一,论玩得花,她的男宠遍布朝堂,论权位高,她是古代唯一的镇国公主,论胆子大,她还敢把皇帝拉下了龙椅。

你翻翻几千年的中国史,有哪个女人敢这样做?吕雉、武则天也得熬死丈夫,才敢临朝称制啊,想必大家也猜出来了今天要说的主角,就是著名的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女儿,她之所以这么疯狂,有一大半是为了爱情,太平公主因为排行最小,自幼备受宠爱。

吐蕃曾专门派人来求亲,武则天为了不让女儿远嫁,特意修了一座道观给女儿住,说女儿遁入空门了,其实太平公主不想出家,而是想出嫁。

十几岁的时候,她在父母面前穿着武官服跳舞,唐高宗说:你又做不了武官,穿这衣服干嘛,太平公主回答到,可以把衣服赐给驸马啊,武则天一听就知道女儿思春了,于是将其嫁给了薛绍。

薛绍是太平公主的表哥,两人青梅竹马,互相也都有意思,这下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后来薛绍牵涉到谋反案中,被活活饿死在了监狱,太平公主就此成了寡妇。

偏偏她心爱的人还是被自己母亲逼死的,于是乖乖女开始黑化。毫不知情的武则天乐呵呵的物色了个新女婿,是她的堂侄武攸暨。

武攸暨说道:姑妈,我有老婆了,武则天说这事好办,杀了你老婆就是,武攸暨的原配就这么领了盒饭。

或许因为是被迫营业,武攸暨对太平公主没有夫妻间的那种感情,但太平公主对此也毫不在意,在亲妈登基后开始放飞自我,大肆蓄养男宠,有时候遇到出色的,甚至还会跟母亲分享。

太平公主蓄养男宠估计是和武则天学的,她原本很喜欢薛绍的,薛绍被武则天饿死后,她心中有所怨恨,却又不敢明着作对,只能用奢靡的作风来报复自己的母亲。

太平公主养的男宠,除了不想努力的小鲜肉,还有许多富有成熟魅力的官员,比如当过宰相的崔澄澜,还有司礼丞高戬,其中最有名的还当属张昌宗。

张昌宗呢没啥其他本事,但长得非常俊美,太平公主看见之后就将他收为男宠,武则天也有个很喜欢的男宠,叫做薛怀义,薛怀义因为太过嚣张被处死了,失去乐子的武则天脾气变得有点暴躁,太平公主为了讨好母亲,便将张昌宗送到了宫中。

据说第一任丈夫死后,太平公主变得十分冷血,曾在晚上叫了四名侍卫进房间,早上宫女前去服侍吓得腿都软了。

因为四名侍卫都被太平公主折磨致死,至于是什么原因众人都不知道,但太平公主如狼似虎的名声,传得更加离谱了。

武则天看到女儿这样心中也有些愧疚,对于她的一些行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可武则天万万没想到,就是自己的女儿,将她从龙椅上拉了下来。

武则天执政晚年,李氏族人和某些大臣一直想把她赶下来,因此武家和李家斗起来了,这可比宫斗刺激惊险,输了不是打入冷宫而是满门抄斩。

武则天为了增加筹码,赋予了太平公主很大权力,可她没想到的时候,太平公主虽是武家的媳妇,心却是向着李家的。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太平公主也参与其中,武则天被迫退位,将皇位传给了李显。

李显登基之后,将妹妹封为镇国太平公主,哥哥李旦封为安国相王,唐中宗李显的能力并不强,所以他在位时期,太平公主、上官婉儿以及韦后、安乐公主,几个女人加上相王李旦进入了大乱斗阶段。

最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一起诛杀了韦后,拥立李旦继位,太平公主两次拥立新皇,权势已经达到了顶点。

每次她入朝奏事都和李旦坐一起,宰相们处理什么事情,李旦都要问一句:这事和太平公主商量过没?而朝中宰相以下的官员任免,都是太平公主说了算。

李隆基看不下去了:老爹你不行啊,李旦说,你行你上,于是李隆基继位了。

太平公主觉得他能力太强,想要换个懦弱的人当皇帝,如果这事成功了,那她还真是第二个武则天了。

而且太平公主胜算很大,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出自他门下,另还有很多朝臣禁卫军将领,都是她的男宠,大家是一荣俱荣,所以便合起伙来对付李隆基。

只是可惜啊,他们选错了对手,那个带领唐朝走向巅峰的男人,岂是太平公主能斗得过的?最后太平公主失败被赐死在家中。

这个女人的一生可谓是惊心动魄,如果当年她的丈夫没被冤杀,她或许会相夫教子至终老吧。

太平公主

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

太平公主(?—713年),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公主,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

太平公主体态丰硕,方额广颐,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颇多权略,权倾一时。仪凤年间,吐蕃要求与之和亲,因其母武则天拒绝而避免了和亲之事。先后出嫁薛绍和武攸暨,恩宠逾制,贵盛无比。神龙元年(705年),因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有功,加号镇国太平公主,实封五千户。唐中宗去世后,联合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复位。广树党羽,权倾朝野,财富如山。

先天二年(713年),涉嫌发动谋反,被唐玄宗李隆基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

本名:李氏

别名:太平公主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逝世日期:713年

人物生平

幼年经历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尚无确切说法,是高宗和武后的最后一名子女。

太平公主5、6岁时,常常往来外祖母荣国夫人家,她随行的宫女(一说为太平公主本人)遭表兄贺兰敏之逼奸,此事引起武则天大怒,加上此前贺兰敏之曾奸污未定的未来太子妃,武则天最终决定,撤销贺兰敏之作为武家继承人的身份,流放并中途处死贺兰敏之。

太平公主8岁时,以替已经去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为名,出家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号。虽然号称出家,她却一直住在宫中。

和亲不成

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吐蕃派使者前来求婚,点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武则天不想让爱女嫁到远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绝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观让她入住,正式出家,以拒绝和亲。

首次婚姻

过了很多年,有一次她穿上武官的服饰在唐高宗和武后面前跳舞。唐高宗和武后大笑着问她:“你又做不了武官,为何要这样?”她回答说:“将它赐给驸马可以吗?”唐高宗知道太平公主的意思,于是她挑选驸马。

公元681年(永隆二年,开耀元年),太平公主约16岁时,下嫁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婚礼在长安附近的万年县馆举行,场面非常豪华,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

武则天对女儿非常宠爱,她认为薛绍的嫂嫂萧氏和成氏出身不够高贵,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萧氏出身兰陵萧氏,并非寒门相劝说,才使她放弃了这个打算。薛绍的兄长薛顗也曾因太平公主来头太大而怕惹来祸事。

不过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期间,安分守己,并未有不轨事件传出。

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结束于688年。因为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牵连到薛绍,但薛绍本人并没有参与这次谋反,是武则天觉得太平公主嫁错郎了。武则天下令将薛顗处死,薛绍杖责一百,饿死狱中。当时太平公主最小的儿子才刚满月。事后,武则天为了安慰女儿,打破唐公主食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将她的封户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户。

二次婚姻

不久,武则天曾打算将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给武承嗣,因武承嗣生病作罢(一说是因为太平公主看不中武承嗣)。

公元690年(载初元年),太平公主改嫁予武攸暨。武则天为了让太平公主嫁给武攸暨,而处死了武攸暨的妻子。这次婚姻被认为是武则天为了保护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武则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结婚的两个月后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为成为了武家的儿媳而避免了危险,婚后太平公主替武攸暨生下两个儿子、两个女儿。

武攸暨性格谨慎谦退。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并曾将自己中意的男宠进献给母亲武则天(即莲花六郎张昌宗)。

太平公主“喜权势”,武则天认为她长相,性格都像自己,常与之商议政事,但武则天生前从不让太平公主将她参与政事的事情外泄。太平公主畏惧母亲,因而行事比较收敛,对外只大肆装修府邸,购买别业。

武则天朝,太平公主见诸史书的建树只有为自卫而铲除来俊臣势力这一件。(有记载称,薛怀义也是她定计处死的,但也有说法称,处死薛怀义的是建昌王武攸宁。另有记载称,太平公主同相王李旦一起作为李家的代表参与了武李盟誓,同样的,这种说法也存在争议。)

武周末年,武李两家矛盾尖锐化,武则天召回庐陵王李显,立他为继承人,并通过一系列联姻将武李两家联系起来,以图能消弭未来的政治斗争。同时,她也开始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以及她的两个男宠张昌宗、张易之掌握权力。太平公主本人虽是武家儿媳,但政治上一直是李家的拥护者。

公元701年(大足元年),二张因进谗言害死了两家的嫡系继承人而同时得罪武李两家。

公元702年(长安二年)八月,李显、李旦与太平公主联名表奏,请封张昌宗为王,为武则天拒绝,改封二张为国公。这次表奏缓和了双方关系。但不久后的公元703年(长安三年)九月,张昌宗诬告魏元忠与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礼丞高戬,引起武则天大怒,将魏高二人下狱。二张与太平公主及李家的关系彻底破裂。

公元705年(神龙元年),李家的拥护者、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诛杀二张,逼武则天逊位给太子李显。太平公主由于参与诛杀二张兄弟有功,而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其兄李旦封“安国相王”,开府,封五千户。

权倾朝野

李显复位之后,太平公主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她受到李显的尊重,李显曾特地下诏免她对皇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行礼。中宗朝,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权,唯惧太平公主多谋善断。

公元707年(景龙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谋反。安乐公主与宗楚客想趁机陷害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兄妹,遂诬告他们与太子同谋,因主审官御史中丞萧至忠对李显流泪进谏,“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忍一弟一妹,而让人罗织罪名残害吗!”太平公主与李旦而得以幸免于难,但太平公主与安乐公主的敌对已明显白热化。(也有野史记载称,上官婉儿因崔湜的原因,与太平公主成为情敌,并投入韦氏阵营)

公元710年(景龙四年)六月,李显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试图在韦后与皇族之间谋取平衡,但宗楚客与韦后党羽商议,改相王李旦为太子太师,架空了李旦,打破了这一平衡。

七月,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简与刘幽求一起参与了李隆基等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并亲手将李重茂拉下皇位,拥立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劳而晋封万户,为唐朝公主权势之顶峰。

太平公主屡立大功后,权势地位更加显赫重要,李旦经常同她商量朝廷的大政方针,每次她入朝奏事,都要和李旦坐在一起谈上一段时间;有时她没去上朝谒见,李旦会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每当宰相们奏事的时候,李旦就要询问:“这件事曾经与太平公主商量过吗?”接下来还要问道:“与三郎商量过吗?”在得到宰相们肯定的答复之后,李旦才会对宰相们的意见表示同意。三郎指的是皇太子李隆基。凡是太平公主想干的事,李旦没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可胜数。由于太平公主的权势甚至超过了李旦皇帝,所以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太平公主的儿子武崇行、武崇敏、薛崇简三人都受封为王。太平公主的田产园林遍布于长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买或制造各种珍宝器物时,足迹远至岭表及巴蜀地区,为她运送这类物品的人不绝于路。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

李旦则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以避免伤害到任何一人。在此期间,太平公主曾劝说李旦下旨,搜集编撰了上官婉儿的著作,保留了这位才女的作品。

姑侄斗法

太平公主认为太子李隆基还很年轻,因而起初并未把太子放在心上;不久之后又因惧怕太子的英明威武,转而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使她自己能长期保住现有的权势地位。太平公主屡次散布流言,声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

公元710年(景云元年)己亥(二十二日),李旦颁下制书晓谕警告天下臣民,以平息各种流言蜚语。太平公主还常常派人监视李隆基的所作所为,即使一些细微之事也要报知李旦,此外,太平公主还在李隆基身边安插了很多耳目,李隆基心里感到十分不安。

公元711年(景云二年),太平公主同益州长史窦怀贞等结成朋党,想加害于太子李隆基,便指使她的女婿唐晙邀请韦安石到自己的家中来,韦安石坚决推辞,没有前往。

李旦曾经秘密地召见韦安石,对他说:“听说朝廷文武百官全都倾心归附太子,您应当对此多加留意。”韦安石回答说:“陛下从哪里听到这种亡国之言呢!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太子为宗庙社稷立下了大功,而且一向仁慈明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实,希望陛下不要被谗言所迷惑。”李旦听过这话之后十分惊异地说:“朕明白了,您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当时太平公主正在帘子后面偷听他们君臣之间的谈话,事后便散布各种流言蜚语对韦安石横加陷害,想把他逮捕下狱严加审讯,多亏了郭元振的救助才得以幸免。

太平公主还曾乘辇车在光范门内拦住宰相,暗示他们应当改立皇太子,在场的宰相们全都大惊失色。宋璟大声质问道:“太子为大唐社稷立下了莫大的功劳,是宗庙社稷的主人,公主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呢!”

宋璟与姚元之秘密地向李旦进言道:“宋王李成器是陛下的嫡长子,豳王李守礼是高宗皇帝的长孙,太平公主在他俩与太子之间互相构陷,制造事端,将会使得东宫地位不稳。请陛下将宋王和豳王两人外放为刺史;免去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业所担任的左、右羽林大将军职务,任命他们为太子左、右卫率以事奉太子;将太平公主与武攸暨安置到东都洛阳。”李旦说:“朕现在已没有兄弟了,只有太平公主这一个妹妹,怎么可以将她远远地安置到东都去呢!至于诸王则任凭你们安排。”于是先颁下制命说:“今后诸王、驸马一律不得统率禁军,现在任职的都必须改任其他官职。”

太平公主得知姚元之与宋璟的计谋之后勃然大怒,并以此责备李隆基。李隆基感到害怕,便向李旦奏称姚元之和宋璟挑拨自己与姑母太平公主和兄长宋王李成器、豳王李守礼之间的关系,并请求对他们两人严加惩处。甲申(初九),李旦将姚元之贬为申州刺史,将宋璟贬为楚州刺史。丙戌(十一日),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礼被任命为刺史的事也停止执行。

事败自尽

公元712年(延和元年),太平公主指使一个懂天文历法的人向李旦进言说:“彗星的出现标志着将要除旧布新,再说位于天市垣内的帝座以及心前星均有变化,所主之事乃是皇太子应当登基即位。”李旦说:“将帝位传给有德之人,以避免灾祸,我的决心已定。”太平公主和她的同伙们都极力谏阻,认为这样做不行,李旦说:“中宗皇帝在位时,一群奸佞小人专擅朝政,上天屡次用灾异来表示警告。朕当时请求中宗选择贤明的儿子立为皇帝以避免灾祸,但中宗很不高兴,朕也因此而担忧恐惧以至于几天吃不下饭。朕怎么能够对中宗可以劝他禅位,对自己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呢!”于是在八月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

公元713年(先天二年),太平公主倚仗太上皇的势力专擅朝政,与李隆基发生尖锐的冲突,朝中七位宰相之中,有五位是出自她的门下,文臣武将之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依附她。太平公主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和胡僧慧范等一起图谋废掉唐玄宗,此外,太平公主又与宫女元氏合谋,准备在进献给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李晋是李德良的孙子。常元楷和李慈多次前往太平公主的私宅与她订下作乱的计谋。

王琚对李隆基进言道:“形势已十分紧迫,陛下不可不迅速行动了。”尚书左丞张说从东都洛阳派人给李隆基送来了一把佩刀,意思是请玄宗及早决断,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荆州长史崔日用入朝奏事,对李隆基说:“太平公主图谋叛逆,是由来已久的事情。当初,陛下在东宫作太子时,在名分上还是臣子,如果那时想铲除太平公主,需要施用计谋。现在陛下已为全国之主,只需颁下一道制书,有哪一个敢于抗命不从?如果犹豫不决,万一奸邪之徒的阴谋得逞,那时候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李隆基说:“你说得非常正确,只是朕担心会惊动太上皇。”崔日用又说道:“天子的大孝在于使四海安宁。倘若奸党得志,则社稷宗庙将化为废墟,陛下的孝行又怎么体现出来呢!请陛下首先控制住左右羽林军和左右万骑军,然后再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一网打尽,这样就不会惊动太上皇了。”李隆基认为他说得很对,便任命他为吏部侍郎。

魏知古告发太平公主发动叛乱,指使常元楷、李慈率领羽林军突入武德殿,另派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人在南牙举兵响应。李隆基于是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郭元振以及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定计率先下手诛除太平公主集团。

甲子(初三),李隆基通过王毛仲调用闲厩中的马匹以及禁兵三百余人,从武德殿进入虔化门,召见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先将他们斩首,在内客省逮捕了贾膺福和李猷并将他们带出,又在朝堂上逮捕了萧至忠和岑羲,下令将上述四人一起斩首。窦怀贞逃入城壕之中自缢而死,唐玄宗下令斩戮他的尸体,并将他的姓改为毒氏。李旦听到事变发生的消息后,登上了承天门的门楼。郭元振上奏李旦说:“皇帝只是奉太上皇诰命诛杀窦怀贞等奸臣逆党,并没有发生什么其他的事。”李隆基也随后来到门楼之上,李旦于是颁发诰命列举窦怀贞等人的罪状,并大赦天下,只是逆臣的亲属党羽不在赦免之列。薛稷被赐死在万年县狱中。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直到事发三天以后才出来,被李隆基下诏赐死在她自己的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薛崇简因为平日屡次谏阻其母太平公主而受到责打,所以例外地被免于死刑,李隆基赐他姓李,并准许他留任原职。唐玄宗还下令将太平公主的所有财产没收充公,在抄家时发现公主家中的财物堆积如山,珍宝器玩可以与皇家府库媲美,厩中牧养的羊马、拥有的田地园林和放债应得的利息,几年也没收不完。胡僧慧范也拥有家产达数十万缗。

主要成就

在打倒韦后拥立唐睿宗的唐隆政变中,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简与刘幽求一起参与了李隆基等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并亲手将李重茂拉下皇位。此后,太平公主权倾朝野,深度参与朝政,直到在先天政变中被李隆基消灭。

太平公主:为夫报仇,20年不晚!

历史评价

《新唐书》:“主方额广颐,多阴谋,天后常谓‘类我’。”

《资治通鉴》:“太平公主沉敏多权略,武后以为类己,故于诸子中独爱幸,颇得预密谋。然尚畏武后之严,未敢招权势;及诛张易之,公主有力焉。中宗之世,韦后、安乐公主皆畏之,又与太子共诛韦氏。既屡立大功,益尊重,上常与之图议大政,每入奏事,坐语移时;或时不朝谒,则宰相就第咨之。每宰相奏事,上辄问:‘尝与太平议否?’又问:‘与三郎议否?’然后可之。三郎,谓太子也。公主所欲,上无不听,自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其余荐士骤历清显者不可胜数,权倾人主,趋附其门者如市。”

王琚:“太平公主,武后之子,凶猾无比,大臣多为之用。”

刘肃:“太平公主,沉断有谋,则天爱其类己。诛二张,灭韦氏,咸赖其力焉。”

蔡东藩:“公主为天子元妹,宰相多出门庭,六军供其指挥,似亦可以止矣,而必猜忌玄宗,阴谋废立者何哉?妇女不必有才,尤不可使有功,才高功大,则往往藐视一切,一意横行,况有母后武氏之作为先导,亦安肯低首下心,不自求胜耶?卒之天授玄宗,心劳日拙,欲借口于星变,而反迫成睿宗之内禅,欲定期以起事;而又促成玄宗之讨逆,身名两败,不获考终,嗟何及哉?”

亲属成员

曾祖:唐高祖李渊

曾祖母:太穆顺圣皇后,河南窦氏

祖父:唐太宗李世民

祖母:文德顺圣皇后,河南长孙氏

父亲:唐高宗李治

母亲:武曌,则天大圣皇帝

长兄:燕王李忠,宫人刘氏所生。

次兄:原悼王李孝,宫人郑氏所生。

三兄:泽王李上金,宫人杨氏所生。

四兄:许王李素节,萧淑妃所生。

五兄:孝敬皇帝李弘,同母武曌所生。

六兄:章怀太子李贤,同母武曌所生。

七兄:唐中宗李显,同母武曌所生。

八兄:唐睿宗李旦,同母武曌所生。

长姐:义阳公主李下玉,萧淑妃所生,下嫁权毅。

次姐:高安公主,萧淑妃所生,初封宣城公主,下嫁王勖。

三姐:安定思公主,同母武曌所生,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谥号为思。

丈夫:薛绍;武攸暨,定王

子女:太平公主共有四子四女,与薛绍生有二子二女:长子薛崇训、次子薛崇简,长女薛氏,次女万泉县主薛氏,十一岁嫁给豆卢氏,二十四岁去世。与武攸暨生有二子二女:长女武氏,次女永和县主武氏,长子武崇敏、次子武崇行。

太平公主死时,除次子薛崇简因是李隆基一党而幸免以外,其余子嗣均被处死。

另外,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74-175页《故沛郡夫人武氏墓志铭》明确记载武氏“故周定王驸马都尉攸暨太平公主第二女,封永和县主。”而史载:“公主薛氏二男二女,武氏二男一女。”[27]从其年龄推断,她出生时,太平公主与薛绍的婚姻仍然存在,因此她可能不是太平公主所生下的女儿。她有可能是武攸暨与其它妻妾所生的女儿,出于太平公主是继母或嫡母的身份而记于她的名下。

文学形象

猫腻《择天记》

小猫和蝴蝶《盛世红妆》

月关《醉枕江山》

西风紧《天可汗》

寻香帅《复唐》

孙自筠《太平公主》

影视形象

时间 影视作品 扮演者 相关图册

1985 《一代女皇》 潘迎紫

1986 《一代公主》 潘迎紫

1990 《唐明皇》 严敏求

1994 《东方小故事之判不可改》 张芝华

1995 《武则天》 梁丽

1997 《上官婉儿》 孙杨

1999 《大明宫词》 周迅

2000 《龙珠风暴》 庞赛男

2001 《护国良相狄仁杰之京都疑云》 牛莉

2002 《护国良相狄仁杰之风摧边关》 乐珈彤

2004 《无字碑歌》 温峥嵘

2004 《神探狄仁杰》 刘爽

2011 《大唐女巡按》 黄娟

2011 《武则天秘史》 徐黄丽

2012 《太平公主秘史》 林妙可

2012 《唐宫燕》 杨恭如

2014 《上官婉儿》 徐飒

2014 《武媚娘传奇》 张嘉倪

2014 《美人制造》 应采儿

2018 《深宫计2》 陈炜

遗址

2021年12月,洛阳发现太平公主宅遗址面积过10万平方 “豪宅”现场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