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司马相如(汉代文学家)与卓文君(汉代大才女)卓王孙(汉代冶铁巨商)全文介绍

时间:2022-04-17 18:18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妻子卓文君回了一首诗,竟成千古绝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04-17 18:19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司马相如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子,想纳妾,就给妻子卓文君写了...

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妻子卓文君回了一首诗,竟成千古绝唱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04-17 18:19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司马相如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子,想纳妾,就给妻子卓文君写了一书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看着这个书简,马上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她含泪挥笔回了一首,司马相如从此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新嫁守寡,冥冥之中有天意

卓文君出生在西汉王朝走向繁盛的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国家极大地减轻了赋税,鼓励农业生产。老百姓的衣食充足,天下太平。

蜀都地处西汉帝国的西南,山美水更美,物产富饶。因为国家的政治清明,临邛城中出现了很多富人。卓文君的爹爹卓王孙是临邛城的大富之一。

卓王孙虽然没有什么文化,脑子却非常灵活。那时,蜀都汶山下盛产大芋,卓王孙收购便宜的大芋,供给贫民食用,让贫民开采铁矿,冶铸铁器,在云南、四川两地进行贸易,逐渐积累了大笔财富,成了当地大富之一,光奴隶就买了800多人。

有了钱以后,卓王孙的名声大振,他好歹也算是地方富绅了。生在富豪之家的卓文君自幼便娇生惯养,受到百般溺爱。卓王孙喜欢弹琴,夫人更喜欢弹琴,卓文君自幼受到了熏陶,弹得一手好琴,还没有成人,小小年纪就已经远近闻名了。

自古红颜的命运悲苦。卓文君也是如此,嫁了丈夫后,很快竟变成寡妇了。小小年纪的她,变得更加任性,卓文君不肯呆在婆婆家里守寡,便回到了娘家,重新过上了富家小姐的逍遥日子。

一日,卓文君在自家楼上看到一个人后边跟着车辆、仆人,风度翩翩,非常帅气,与她平时见到的有钱人家的子弟根本不一样。她喜上心头:他是谁呢,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后来,卓文君听说他叫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是蜀地成都人,字长卿,小时候便开始读书,还练过剑术,精通文武。司马相如文采飞扬,十分崇拜战国的蔺相如,就把爹爹给他起的小名“犬子”改为“相如”。

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司马相如在长安太安毕业后,成为景帝的武骑常侍。司马相如爱写辞赋诗,但景帝偏偏讨厌辞赋,引起了景帝的反感。

汉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梁孝王进朝,他带来的宾客中有邹阳、枚乘、庄忌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看到这些名人以后,便称病辞职,与邹阳、枚乘等人一起成为梁孝王的宾客。

不久,梁孝王逝世。梁国变成几个小国。

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年底,司马相如从梁国回到成都,重新过上了平民生活。这次宦游前后长达八年。这时,司马相如已经28岁了。

司马相如回到成都时,父母已经双亡,家道败落,老家仅剩几间茅屋,一些田产和财物都不见了,使得他难以维持生活。不过,司马相如有个好友叫王吉,王吉正在临邛当县令,他非常重感情,愿意帮助朋友。

王吉对司马相如说:“长卿呀,你在宦海浮沉了八年,既然失败了,生活又没有出路,干脆搬到临邛来吧!”司马相如便同意了。临邛距离成都仅百里,司马相如一天就到了。

老友相见格外兴奋。王吉本来就对司马相如的才气、文章十分佩服,经过八年游历的锻炼,司马相如的才气更大了。然而,司马相如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年过二十八,还是孤身一人,实在可怜。感叹之余,王吉想起一女,笑着对司马相如说出了计策。

司马相如欣喜若狂。他在王吉的帮助下,演出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私奔喜剧。

有生以来,最强烈的一次心颤

从此,王吉佯装对司马相如十分恭敬,经常到相如住的都亭问候起居情况。起初,司马相如还感到不好意思,后来,干脆推托有病不见了,命小童出来答话。此时,王吉装得更加恭敬了。

临邛的地下资源非常丰富,盛产油气井,还有盐井。用油气井煮盐水,一石水能够得五斗盐。临邛还盛产铁矿,炼铁业十分发达。因此临邛的富人非常多。

上文说,卓王孙从少数民族买来了八百多个奴隶,而程郑也买来了几百个奴隶。许多当地富人见县令这样殷勤恭候相如,感到吃惊,就商议说,县令来了贵客,我们应该设宴款待他才对。

众富商请司马相如吃饭,还请了县令。宴席设在卓王孙家里,赴宴的宾客满堂。县令王吉如期赶到。到了开宴的时候,卓文君看到家里非常热闹,仆人们忙忙碌碌,请客的、接客的、摆酒席的...宾客们差不多都到了,共有一百多人,谈笑声,问候声不断。宾客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除了富人,就是有权的。

宾客们在卓王孙的热情招呼下纷纷入席,等到了中午,司马相如还没有来,多次派人去请,说司马相如有病不能来了。县令王吉不敢先吃,亲自去请。司马相如勉强前来赴宴。司马相如生得英俊非凡,再加上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阅历,他表现出的儒雅风采,竟把宴席中的主客都倾倒了。

人们都看着相如,不停地点头,心中暗想:能与相如共席,真是三生有幸。司马相如举杯痛饮。酒过半酣,王吉递上一把古琴说:“听说长卿琴术高超,如果觉得烦闷的话,请吧!”司马相如谢了一番,不客气地拨弄起来。

琴声悠扬,不精音律者也听得人了迷,知音律者暗暗称奇。这动听的琴声深深迷倒了卓文君。

17岁的卓文君不在酒席上,而是躲在酒席的隔壁偷听。卓文君早就听说司马相如这个人了,此次爹爹请客主要是为司马相如,她也是知道的。在宾客们等得焦急时,她感到烦躁不安起来。

等了这么长时间,司马相如终于来了。丫环说,司马先生太有风采了,还会弹琴,立刻就要弹琴了。卓文君听了,心中大喜。还未等她坐下来,琴声就传了过来。琴声悠扬动听,摄走了她的魂魄。卓文君不禁赞叹。

她偷偷地来到窗下,侧耳细听,逐渐地被司马相如缠绵的琴声迷倒了,这琴声一定是在向心上人倾诉,在热切地呼唤。卓文君感到心慌面赤,透过屏风去看弹琴的人。

人间真有如此美男子吗?他的举止是那样的闲雅,好像闲云野鹤一样,他是那样的风度翩翩,使在场的每个男人都变得粗俗不堪。

上次偶然见到的在街上行走的人,原来就是他!那一次距离太远,看不清楚,这一次近在咫尺,她一见钟情,心动了。这是她有生以来,最强烈的一次心颤。

琴声婉婉转转,环环绕绕,正在倾诉对异性的爱慕与追求。司马相如为什么要弹思春的歌曲呢?原来,这都是县令王吉的一片苦心。王吉之所以假装对司马相如恭敬,主要是为了骗卓王孙遨请司马相如。宴请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互生爱慕之情,成就二人的秦晋之好。

王吉是个热心肠的人,司马相如是他的好朋友,他愿意帮忙。他见卓文君是一个绝色美女。可惜十七岁丈夫就死了,回到娘家守活寡。若把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撮合在一起,解决了两个人的烦恼,而且司马相如的生活困境也能够解决。

可见,司马相如此次赴宴,就是为了吸引卓文君。卓王孙是临邛的大户,他的女儿卓文君的情况,谁都知道。王吉将卓文君的情况告诉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已经岁数大了,艳遇不是没有过,但总是遇不到知音,不肯屈就自己。

司马相如听说卓文君好琴,生得国色天香,便动心了。此次在宴会上弹奏的曲子,正是他的绝作。琴为心声,懂琴的卓文君,自然能够听懂司马相如的心声。

司马相如正在苦待着红颜知音的到来,有谁能够听懂心声呢?他弹的曲子名为《凤求凰》,曲辞的意思是:

凤兮凤兮归故乡,邀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夕开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退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顽兮共翱翔?

凤兮凤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司马相如借助琴声倾诉了对卓文君的爱幕之情。卓文君被他的琴声和风度所迷倒。她见司马相如在呼唤自己,暗示自己半夜私奔。听着听着,她又难过了。像司马相如这样的美男子,能得到他的爱也算是三生有幸了。但一想到私奔,她就有些犹豫了。

世俗规定男女的婚姻要经过送礼求婚、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送礼订婚、送聘礼、议定婚期、新郎迎新娘等许多仪式。女人必须讲究“三从”、“四德”,“妇人之义,父母不在,宵不下堂”

父母不在身旁,女人夜里连堂阶都不准下,怎能半夜私奔呢?再说,《诗经》中有很多诗,就是讽刺私奔的。

这些诗卓文君经常读,经常幻想,但真要她私奔,这是多么严重的叛逆呀!卓文君转念一想,婚姻是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应该由男女自愿结合。若由父母包办,很可能重蹈旧辙。

想当年,按照父母之命,她被嫁给重病缠身的阔少爷,结婚仅几个月,就守活寡了,一想到这些,她就感到气愤,觉得还不如私奔呢。

宴会散后,司马相如买通了卓文君的丫环,与卓文君互通心声。半夜,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幽会。司马相如惊呆了,她的眉毛似遥望中的秀山,两颊红润似盛开的荷花,肌肤细腻柔滑似油脂。尤其是一双明眸,火辣辣地,立刻就把司马相如征服了。司马相如有点口吃的毛病,竟不口吃了,向卓文君表白了倾慕已久的心声。

深夜,卓文君的丫头先跑了出来,卓文君连首饰都顾不得收拾,借着月色,向临邛都亭逃去。自卓府到都亭有十几里山路,卓文君自幼娇生惯养,没走过那么远的路。

在丫头搀扶下,她好不容易逃到都亭,此时已累得满头大汗了。司马相如扶卓文君上了马车,命车夫用力挥鞭,朝成都逃去。第二天下午,他们来到家里。

迎接卓文君的,只有几间破屋子,家徒四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简单地清扫了一下,搭了一张床,开始了新婚生活。

沽酒市井,气得卓王孙不得不出血

私奔,对古代女子来讲,需要多么大的勇气,需要多么大的决心呀!热恋中的卓文君变成了疯子,顾不了封建礼教的约束了。

火热的激情早已把封建礼教的绳索烧了。卓文君不顾私奔后的恶果,不顾人们的闲言碎语。此时,卓文君变成了爱情之舟的主宰!爱是需要经济基础的。司马相如太穷了,又没有职业,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卓文君虽然得到了爱情,但面临着苦寒的生活考验。只知道赚钱、霸占他人财产的卓王孙,见女儿被司马相如拐走,恼羞成怒。真的,他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大的亏,丢过这么大的人!都是女儿太不争气了。

一个巴掌怎能拍得响呢?他十分痛恨女儿。他到处扬言:“卓家的女儿不知羞耻,败坏门风,一文钱都不会给她,一文都不给!”

朋友们劝卓王孙,说:“文君这孩子还小,不懂事,她是您的亲女儿,当父亲的不要太心狠。文君在成都快饿死了!”不管朋友们怎样劝,卓王孙就是不听。

过了一段时期,在苦苦期待中的卓文君见爹爹没有宽容的意思,不禁耍起了小姐脾气。四川女子,自古就泼辣。再加上卓文君从小就任性。

卓文君脾气一上来,便一发不可收拾。她对司马相如说:“你在临邛有宅子,我的兄弟也住在临邛,向他们要钱能够过得好一些,不要在成都活受罪啦!”

司马相如不甘于贫贱生活,立刻同意了她的意见。真是夫唱妇随,他们大摇大摆地回到临邛。他们把马车、马匹卖掉,买下个小酒店,假装卖酒。卓文君亲自卖酒,司马相如围起长围裙,与仆人一起干活。司马相如故意到县城中心的井边洗盘子涮碗。

腰缠万贯的卓王孙的女儿成了沽酒女,干起了贱人才干的活,在临邛县成为最大的笑话,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人们津津乐道。许多好色的人,专门到小酒店买酒,欣赏卓文君的美色。

这些丑事传到卓王孙的那里,他的脸面都被女儿丢光了,吓得闭门不出,害怕被人们笑话。但不能永远闭门不出呀。亲朋好友们受卓文君之托经常来劝卓王孙。卓王孙被逼无奈,只好认输,分给卓文君一百个奴隶、几百万钱,又送给一批嫁妆。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拍手称快,卖掉了酒店。为了避免遇到卓王孙而产生尴尬,司马相如夫妇带着奴隶和财物,回到了成都老家,买了一处宅子和田地,成了富人。卓文君的日子过得很好,她的幻想变成了现实:如意郎君在手,财富盈门。

《白头吟》,收回爱郎纳妾心

公元前140年,刘彻继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汉武帝不仅武功威震天下,而且喜爱辞赋。司马相如知道后大喜,向同乡杨得意求助。杨得意在宫廷里饲养猎犬,趁机向武帝推荐司马相如作的《子虚赋》。

武帝看过之后,手不释卷。不久,召见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当庭挥亳作《上林赋》。武帝阅后感到人才难得,马上封司马相如为郎官。

一次,中郎将唐蒙奉武帝诏命开通西南夷。唐蒙路过蜀郡时,征调一万多蜀民为朝廷转运粮食,违者军法处置。蜀民惊恐万分,误以为爆发战争了,四散而逃。汉武帝知道这一消息后,为了防止民变,派司马相如回蜀郡去制裁唐蒙,安抚蜀民。

司马相如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还说服了西夷向汉朝称臣。司马相如作为汉朝的全权代表在蜀郡成都与西夷谈判,用巴蜀地方官赠送的财物安抚了西夷。

成都是司马相如的老家,朋友众多。蜀郡为了迎接在朝廷做了郎官的司马相如,太守亲自出城迎接,沿途的县令背着弓箭走在前边为司马相如开路,百姓们被召来夹道迎接。司马相如衣锦还乡,威风凛凛。

在欢迎司马相如的人群中,也有他的岳父大人。卓王孙见司马相如竟有今日,临邛的许多富豪都通过司马相如的仆人,献上牛肉美酒来巴结他。卓王孙不胜感慨,真是有眼不识泰山,都怪他那时瞧不起人家。卓王孙又分给文君一些财物,同分给儿子的一样多。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回到卓家,与亲人相见。大家互相询问别离后的事情,欢声笑语。

司马相如完成与西夷的通好后,回到长安。不久,司马相如收受贿赂之事被汉武帝知道了,罢免了司马相如的官。司马相如带着卓文君来到茂陵。茂陵是武帝的陵园,又是游苑。一年多了,武帝又想念司马相如,恢复了其郎官的职务。

在长安城,司马相如经常陪武帝游玩,居住在官中。一日,司马相如被一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勾走了魂魄,想纳她为妾。司马相如想拈花惹草,风流快活,这在封建社会里是很常见的。

一天,卓文君收到丈夫的书信,不禁喜出望外,打开信一看,只有一行字赫然入目: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卓文君阅过信后,悲伤欲绝。男人纳妾是很正常的,她能有什么办法阻拦呢?她还是不愿放弃,把司马相如信中的数字,从头至尾、从尾至头作成一首诗,诉说委屈: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字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郎。”

司马相如读后深受感动,纳亲之事暂且不提。半个月后,司马相如又与那户人家的小姐邂逅,均感到相见恨晚。司马相如又写信央求卓文君允许自己纳妾。

本来,卓文君冒着巨大的风险,顶着巨大的压力,才与司马相如私奔,结为秦晋之好。一心一意,白头偕老!这是卓文君的执着追求,哪想到司马相如竟不顾旧情。卓文君脾气很倔,作《白头吟》,表示要断决夫妻关系:

皑若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蹀蹬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蓰蓰。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由于路途遥远,仍未见到司马相如的回信,卓文君又寄去两封信: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卿,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这封信以委婉的语气,思念旧情,批评丈夫喜新厌旧。第二封信写道: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唏,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井水汤汤,与君长诀!

这封信写得很果断:你要再不改悔,千脆断决夫妻关系吧!卓文君有着坚贞的情爱,泼辣的个性。她追求私奔时如此,抛弃爱情时也如此,真是烈性柔肠的蜀地妹子!那些在爱情面前哭哭泣泣、怨而不怒的软弱女子,如何与她相比!

信终于到达司马相如手中,读过以后,司马相如痛哭失声,取消了纳妾的念头。

司马相如连忙写了《报卓文君书》。这封信非常短,念念不忘昔日之情,情真意切。司马相如最后写道: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

卓文君见司马相如果然幡然悔过,便与其重归于好。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60岁的司马相如病逝了。多情的卓文君,悲痛欲绝。她回忆起与司马相如一起生活的日子,是他的琴声迷倒了她,是他的仕途奔波牵挂着她,是他的无数篇辞赋为她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回首前尘,恍如一梦。司马相如去世后的第二年,在那个深秋里,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如愿随司马相如而去。

从浪漫的爱情开始,到中途的感情挫折,直至最终携手终老,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终于完美落下帷幕。

红尘奔波,谁能没有一时的心魔?谁能没有一点点过错?幸好,这份深情,最终有了好的结局。这样的喜剧收场,也是符合每个相信爱情的人的愿望的。

司马相如

汉代文学家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字长卿,一说蜀郡成都人,一说巴郡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详见“人物争议”部分)。“汉赋四大家”之一,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被誉为“赋圣”、“辞宗”。

少名犬子,后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景帝时,以赀为郎,为武骑常侍,非其所好。后病免,客游梁。善辞赋,作《子虚赋》。及梁孝王卒,归家,贫无以自业,往依临邛令王吉。临邛富人卓王孙女卓文君慕相如之才,与之私奔。乃于临邛买酒舍,令文君当垆卖酒,身与庸保杂作。卓王孙乃分与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夫妇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武帝读《子虚赋》,大为赞赏,遂召之。作天子游猎之赋,得任为郎。数岁,拜中郎将,奉使巴蜀,略定西南夷,邛、莋、冉、駹、斯榆之君皆请内附,边关日益开广。又通灵山道,作孙水桥,以通邛、莋。后拜孝文园令,旋病免。所著赋尚有《大人赋》等。原集已佚,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中文名:司马相如

别名:司马长卿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179年

逝世日期:约公元前118年

人物生平

景帝时期

司马相如原名犬子,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书司马相如传》皆载明司马相如出生于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也)。据清代《四川通志》记载:“汉司马相如成都人,侨居蓬州(今四川蓬安)”。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时用钱换了个官职,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但这些并非其所好,因而有不遇知音之叹。

武帝赏识

待梁孝王刘武来朝时,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后来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时相如为梁王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子虚赋》作于司马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时在汉景帝年间,但是并没有得到景帝的赏识,景帝不好辞赋。景帝去世,汉武帝刘彻在位。刘彻看到《子虚赋》非常喜欢,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不能与作者同时代。当时侍奉刘彻的狗监(主管皇帝的猎犬)杨得意是蜀人,对刘彻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刘彻惊喜之余马上召司马相如进京。司马相如向武帝表示说,“《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这就是内容上与《子虚赋》相接的《上林赋》,不仅内容可以相衔接,且更有文采。此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形象,又对统治者有所讽谏,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此赋一出,司马相如被刘彻封为郎。

相如出使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相如担任郎官数年,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征发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为唐蒙征调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唐蒙又用战时法规杀了大帅,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皇上听到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司马相如在那儿发布了一张《喻巴蜀檄》的公告,并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如出使完毕,回京向汉武帝汇报。唐蒙已略取并开通了夜郎,趁机要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征发巴、蜀、广汉的士卒,参加筑路的有数万人。修路二年,没有修成,士卒多死亡,耗费钱财。当权者多有反对者。这时,邛、笮的君长听说南夷已与汉朝交往,请求汉朝委任他们以官职。皇上任命相如为中郎将,令持节出使,拢络西夷。相如等到达蜀郡,蜀郡太守以下官吏都前往郊外迎接,县令负弩前驱,蜀人都以迎接司马相如为荣。司马相如平定了西夷,邛、笮、冉駹、斯榆的君长都请求成为汉王朝的臣子。于是拆除了旧有的关隘,使边关扩大,开通了灵关道,在孙水上建桥,直通邛、笮。相如还京报告皇上,皇上特别高兴。他的一篇《难蜀父老》以解答问题的形式,成功地说服了众人,使少数民族与汉廷合作,为开发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可惜好景不长,被人告发接受贿赂,遂遭免官。岁余,被重新启用,仍为郎官。

因病免官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相如已因病免官,家住茂陵。天子说:“司马相如病得很厉害,可派人去把他的书全部取回来;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散失了。”派所忠前往茂陵,而相如已经死去,家中没有书。询问相如之妻,她回答说:“长卿本来不曾有书。他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而家中总是空空的。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再没有别的书了。”他留下来的书上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进献给所忠。所忠把书再进献给天子,天子惊异其书。如《遗(wèi,魏)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篇没有收录,收录了他在公卿中的作品。

主要成就

辞赋

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赋,而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天子游猎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6篇,另有《梨赋》、《鱼葅赋》、《梓山赋》3篇仅存篇名。《隋书·经籍志》有《司马相如集》1卷,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司马相如还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并通过自己的辞赋创作实践和有关辞赋创作的论述,对辞赋创作的审美创作与表现过程进行了不少探索,看似只言片语,但与其具体赋作中所表露出的美学思想相结合,仍可看出他对赋的不少见解。他已经比较完整地提出了自己的辞赋创作主张。从现代美学的领域,对其辞赋美学思想进行阐释,是有益的和必要的。司马相如的辞赋呈现出了斑斓多姿的艺术风貌,从而获得了经久不息的艺术魅力。两汉赋作家中,以司马相如成就最高,其大赋甚至成为汉大赋创作的范式,故研究司马相如辞赋创作的特点,对研究汉赋乃至整个汉代文学,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散文

司马相如还是汉代很有成就的散文名家,其散文流传至今的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等。虽然有部分著作在历史上起了一些消极作用。尽管如此,从整体上看,在语言的运用和形式的发展等方面,司马相如对汉代散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两千多年来,司马相如在文学史上一直享有的声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汉作家,绝大多数对他十分佩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整个《史记》中,专为文学家立的传只有两篇: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仅此即可看出相如在太史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全文收录了他的三篇赋、四篇散文,以致《司马相如列传》的篇幅大约相当于《屈原贾生列传》的六倍。这就表明,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是超过贾谊的。

历史评价

他是汉赋的奠基人,扬雄欣赏他的赋作,赞叹说:“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把司马相如和司马迁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2020年6月,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评选为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

《子虚赋》,《上林赋》,《司马相如上书谏猎》,《长门赋》,《凤求凰》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

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同时,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之为“安边功臣”,名垂青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不拘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的果敢行为,远在公元前就演绎了自由恋爱的爱情经典,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闻名中外。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唐代诗人张祜则有《司马相如琴歌》一首,曰:“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琴挑文君

刘武去世后,因不得志,称病辞职,司马相如离开梁地回到四川临邛(今邛崃市,属四川省直辖成都市代管),生活清贫。临邛令王吉与相如交好,对他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于是相如在临邛都亭住下,王吉天天拜访相如,相如托病不见,王吉更显恭敬。

临邛富人卓王孙得知“(县)令有贵客”,便设宴请客结交,相如故意称病不能前往,王吉亲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司马相如佯作不知,而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因司马相如亦早闻卓文君芳名。文君听出了司马相如的琴声,偷偷地从门缝中看他,不由得为他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也产生了敬慕之情。宴毕,相如又通过文君的侍婢向她转达心意。于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到了成都。卓王孙大怒,声称女儿违反礼教,自己却不忍心伤害她,但连一个铜板都不会给女儿。

司马相如的家境穷困不堪,除了四面墙壁之外,简直一无所有。卓文君在成都住了一些时候,对司马相如说:“其实你只要跟我到临邛去,向我的同族兄弟们借些钱,我们就可以设法维持生活了。”司马相如听了她的话,便跟她一起到了临邛。他们把车马卖掉做本钱,开了一家酒店。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系着围裙,夹杂在伙计们中间洗涤杯盘瓦器。

卓王孙闻讯后,深以为耻,觉得没脸见人,就整天大门不出。他的弟兄和长辈都劝他说:“你只有一子二女,又并不缺少钱财。如今文君已经委身于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一时不愿到外面去求官,虽然家境清寒,但毕竟是个人材;文君的终身总算有了依托。而且,他还是我们县令的贵客,你怎么可以叫他如此难堪呢?”卓王孙无可奈何,只得分给文君奴仆百人,铜钱百万,又把她出嫁时候的衣被财物一并送去。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回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过着富足的生活。

犬子由来

据太史公《史记》的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也就是说“犬子”其实是他的乳名,或者名字。就像“二毛”、“小胖”之类,难登大雅之堂。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

最开始,“犬子”之称,其实并无小名之意,只是司马相如的父母为了小儿好养活,便特意选一个低贱的字词为之命名,以远离鬼魅,但因为司马相如长大后自己改了名字,“犬子”才成了小名。

名琴绿绮

梁王慕名请司马相如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

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成语红拂绿绮中的绿绮指司马相如以绿绮琴挑文君的典故,成语指能于流俗中识名士、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古代奇女子。

长门买赋

相传汉武帝陈皇后被打入长门宫后,日夜愁闷悲苦,听说成都人司马相如是天下写文章的妙手,就向他奉上百斤黄金,请他写下《长门赋》来打动武帝,又得亲幸。

人物争议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汉书》亦沿袭此说,故世人多以此论定司马相如是成都人。但也有蓬安人一说,如清代王培荀在《听雨楼随笔》中主张:“人皆以相如为成都人,实今之蓬州人。后迁成都,又居临邛,三处皆有琴台。蓬州,隋之相如县,以相如所居之地而名。明初乃省入蓬州。其故宅在州南,琴台在宅右,傍嘉陵江。”蓬州即今蓬安县,古称相如县,在汉代其境域绝大部分属于安汉县。其始建县时的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蓬安县利溪镇之两河塘。据《旧唐书》《太平寰宇记》等典籍记载,相如县有“相如坪”“琴台”“长卿里”“慕蔺山”“洗墨池”等遗址。支持“蓬安说”的学者相关论文汇编为《相如故里在蓬安》一书,但也有人认为“蓬安说”只能证明司马相如于相如县置有别宅,但司马相如是否原是蓬州人,后迁成都,此事证据并不充分,尚待考证。 《史记》等提出的“成都论”不应轻易否定。

琴台故径

琴台故径位于成都市通惠门,相传为司马相如弹琴处,并在此处与卓文君相遇。其时司马相如弹琴,卓文君卖酒。诗圣杜甫曾有《琴台》一诗记载。此后成都市将琴台故径延伸成为琴台路。

驷马桥

位于成都北门高笋塘外百米的沙河上横卧着一座小桥,它就是古今闻名的驷马桥。往北过桥是个三岔路口,直行便是驷马桥街,右拐则叫驷马桥路。

驷马桥原名升仙桥(位于成都北,现存升仙湖),因桥下的河水名升仙水,即今日之沙河。《华阳国志》说:“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桥,汉代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其门曰:‘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也。”意思是不乘四匹高头大马拉的官车,就不再从此桥过,表示一定要功成名就、志在必得。

影视作品

时间    名称            饰演者

1983年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金宏

1997年 《凤求凰》 柳云龙

2001年 《大汉天子》 伊扬

2005年 《凤求凰》 焦恩俊

卓文君[zhuó wén jūn]

汉代才女

卓文君,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蜀中四大才女。其父卓王孙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大亨,仅家僮有八百名,卓王孙分私奔的卓文君百名僮仆、百万两钱,成一段佳话。卓文君姿色娇美,通音律,善抚琴,所著《白头吟》诗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流传至今。

本名:卓文君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蜀郡临邛(今四川成都邛崃)

主要作品:白头吟

人物生平

汉代文景之治时期,蜀郡临邛县(四川成都邛崃)的卓家传到了卓王孙这一代。由于社会安定,经营得法,卓家已成巨富,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高车驷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不可胜数。卓文君为四川临邛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出嫁后丧夫(《西京杂记》称此时卓文君十七岁),返回娘家住。

时逢梁孝王去世,司马相如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没有可以用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就来我这里看看吧。”于是,相如前往临邛,住在城内的一座亭子里。临邛县令佯装恭敬,天天都来拜访相如。最初,相如还是以礼相见。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

临邛县里的富人很多,如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一并把县令也请来[8]。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辞有病,不肯前来。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酒兴正浓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说:“我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以助欢乐。”相如辞谢一番,便弹奏了《凤求凰》等一两支曲子。

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卓文君,刚守寡不久,很喜欢音乐,所以相如佯装与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相如来临邛时,车马跟随其后,仪表堂堂,文静典雅,甚为大方。待到卓王孙家喝酒、弹奏琴曲时,卓文君从门缝里偷偷看他,心中高兴,特别喜欢他,又怕配不上他。宴会完毕,司马相如就派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于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门,私奔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便同卓文君急忙赶回成都。卓文君进到司马相如家所见,空无一物,只有四面墙壁立在那里。

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儿极不成材,我不忍心伤害她,但也不分给她一文钱。”有的人劝说卓王孙,但他始终不肯听。

凤求凰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天,文君对相如说:“长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让自己困苦到这个样子!”相如就同文君来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并且让文君站在垆前卖酒,而自己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

卓王孙听到女儿的事情之后,感到很耻辱,因此闭门不出。一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卓王孙,说:“你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钱财。如今,文君已经成了司马长卿的妻子,长卿本来也已厌倦了离家奔波的生涯,虽然贫穷,但他确实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靠。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为什么偏偏让他们受这样的委屈!”卓王孙不得已,只好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的人家。

白头吟

司马相如所写《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又以《上林赋》被封为郎(帝王的侍从官)。不久打算纳茂陵女子为妾,冷淡卓文君。于是卓文君写诗《白头吟》给相如。

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忆,岂不是夫君在暗示自己已没有以往过去的回忆了。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怨郎诗》旁敲侧击诉衷肠。相传卓文君又附《诀别书》给相如。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两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

当垆卖酒

卓文君是个能诗善画的女才子,恐怕是可以推断的。明代人胡应麟论及汉魏间夫妇俱有文词而最名显者,首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参见《诗薮》外编卷一。

唐·李白《江夏行》:“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

唐·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忽一日,卓王孙家僮有事到成都府……正来到司马长卿肆中。见当罏之妇,乃是主翁小姐,喫了一惊。”

南朝·陈·徐陵《春情》诗:“薄夜迎新节,当垆却晚寒。”

明·夏完淳《雪后怀张子韶》诗:“当垆对酌睨文君,露顶沉杯呼阮籍。”

人际关系

父亲:卓王孙

兄弟:不详(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卓王孙有一儿两女)

姊妹:不详(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卓王孙有一儿两女)

配偶:第一任丈夫:不详(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婚后不久逝世)、第二任丈夫:司马相如

历史评价

清朝的鹅湖逸士评价卓文君:“有俊俏一流,如西楚之虞姬、汉之李夫人、卓文君、三国时之孙夫人、北魏之木兰、隋之红拂女,此数人者,类皆体质修颀,纤腰绰约,或具英雄之侠气,或称巾帼之名流,俊俏而适成为丽。”

王闿运认为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是“史公欲为古今女子开一奇局,使皆能自拔耳。”

王闿运的弟子陈锐说:“读史记,疑相如文君事不可入国史,推司马意,盖取其开择婿一法耳。”

钱钟书先生在此意味深长地评注:“目光如炬,侈谈‘自由婚姻’者,盖亦知所本。”

卓文君是聪明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卓文君,一个有思想,有勇气,敢爱敢恨的才女。从来未见记载卓文君对丈夫功名的渴求,倒是看出她非常会享受和司马相如在一起的不同生活形态。

卓文君大胆的追求爱情,这在封建社会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她当垆卖酒迫使父亲承认她的婚事说明她很机智。从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可是卓文君有才有德。在晚年,司马相如移情别恋的时候,她不像懦弱女人那样逆来顺受,也没有被伤害丧失理智成泼妇,而是以诗来警戒丈夫,挽回丈夫的爱情。卓文君的经历为后代的知识女性树立了自由恋爱的榜样。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

人物争议

据《西京杂记》卷三记载卓文君作《白头吟》,此说似不足信。《白头吟》最早见于《玉台新咏》,另有《宋书·乐志》载晋乐所奏歌辞。两篇内容大致相同,后者篇幅较长。《乐府诗集》一并载入《相和歌·楚调曲》。另据《宋书·乐志》看来,它与《江南可采莲》一类乐府古辞,都同属汉代的“街陌谣讴”,带有浓厚的民歌色彩。《乐府诗集》和《太平御览》也都把它作为“古辞”。《玉台新咏》[22]题作《皑如山上雪》,非但不作为文君的诗篇,就连题目也不叫《白头吟》。惟有《西京杂记》有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之说,然而却不著录歌辞。清人冯舒在《诗纪匡谬》中也力辩其伪。因而这或许是一首来自民间的作品,或许文君自有别篇也未可知。

历史学家王立群的观点:郭茂倩所著《乐府诗集》当中记载的《白头吟》绝非卓文君所写,这是两首五言诗,但西汉中期不可能产生这么成熟的五言诗。

怨郎诗

《怨郎诗》显然与卓文君无关,“百无聊赖”一词在卓文君死后数百年才出现,且当时转世这一说法并未流入中原。历史学家王立群的观点,数字诗应该是宋末以后出现的,因为那是元曲风格。

诀别书

对于卓文君所写的《绝别书》,据《西京杂记》说“文君为诔,传于世”,可不载其辞。《司马相如诔》原载明人梅鼎祚《历代文纪》,然而出处不详。据前人考证看来,《司马相如诔》一文当是后人伪托。参见清人严可均校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五十。另外,《艺文类聚》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索隐所记稍异。

琴台路

琴台路,是成都市的珠宝一条街,市内大型珠宝楼在这里荟萃,也兼有少数小规模餐饮店。建筑保留了一些古建样式,整个街区缺乏统一性,特色不突出。改造后的琴台路于2002年12月30日正式开街,全长900米,以汉唐仿古建筑群为依托,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汉代礼仪、舞乐、宴饮等风土人情。琴台路在改造过程中注重了特色街区的营造以及同周围环境的结合。

文君酒

文君故里,位于四川省邛崃市。街有文君街,井有文君井,竹有文君竹,江有文井江。陆游赞尝过文君井,郭沫若也赞尝过文君井,连湖北黄碧野的长篇小说,抗日时期也在文君井完成的。可见井秀水美润育过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杨超题写“文君故里”四字,张爱萍题写“风流传千古”五字,马识途题写“秦汉遗风”四字。在邛崃,琴棋书画诗酒花都包含了文君的身影。

史书记载

《汉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文学作品

类型

时代 名称 作者 出处小说

东晋 《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西京杂记》

元朝 《私奔相如》《孤本元明杂剧》

明朝 《卓文君私奔相如》 《古今杂剧》

清朝 《肃霜裘》 袁于令 诗歌 《望江亭》

影视作品

时间  名称  饰演者

1984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 邬倩倩

1997 《凤求凰》 祁艳

2002 《大汉天子》 彭勃

2005 《凤求凰》 朴诗妍

卓王孙

汉代冶铁巨商

卓王孙,卓文君之父,原籍为战国赵邯郸城(今河北省邯郸市),著名西汉时期巨富。卓王孙是冶铁世家。卓家以冶铁致富,秦始皇灭赵进行统一之际,强迫赵国富户迁移到川峡等地,邯郸城卓氏被迁临邛。一代富豪卓王孙,仅家僮有千百名,卓王孙分百名僮仆,百万两钱给私奔的女儿卓文君成一段佳话。

本名:卓王孙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赵邯郸城(今河北省邯郸市)

女儿:卓文君

人物生平

卓王孙祖先原是邯郸城(今河北省邯郸市)。《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诸迁虏少有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

历史渊源

《盐铁论》记载,“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多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放流人民”即在土地兼并之下失业的农民,“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指许多就是靠招收这些无业游民经营盐铁致富。《华阳国志》记载,"然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故工商致结驷连骑,豪族服王侯美衣,娶嫁设趟阄之厨膳,归女有百两之从车,送葬必高坟瓦椁,祭涤邙羊豕夕牲,赠襚兼加,赗赙过礼,此其所失。原其由来,染秦化故也。若卓王孙家僮千数,程郑亦八百人;而郄公从禽,巷无行人。箫鼓歌吹,击钟肆悬,富侔公室,豪过田文,汉家食货,以为称首。盖亦地沃土丰,奢侈不期而至也。

流传典故

卓王孙与当地县令王吉多有往来。某日,卓王孙在家宴请王吉,司马相如也在被请之列。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之掌上明珠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于是奏了一首《凤求凰》。卓文君也久慕司马相如之才及相貌,遂躲在帘后偷听,琴中之求偶之意如何听不出。两个人互相爱慕。

但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阻挠,没办法,两人只好私奔。后回到成都,家徒四壁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己的头饰当了。回到临邛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既丢面子又没办法,还是面子重要,只得送了一大笔钱给他们。 有史书说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只为卓王孙之财,但我们已无法考证。

考古发掘

2017年9月13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蒲江县鹤山镇铁溪村附近考古发掘庞大规模的冶铁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