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6 17:44 来源: 编辑:admin
中国夏商周历史终于清晰,再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02-26 11:17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
中国夏商周历史终于清晰,再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2022-02-26 11:17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绵不断、传承有序的人类高度文明形式,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为何至今“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特别是完整展现夏朝历史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是现在崛起中的中华民族必须给自己的一个历史交代。
虽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夏文化研究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才能完整地呈现中国夏商周三代历史文化发展的原始进程,再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
经过笔者的筚路蓝缕,跋山涉水,排除万难,倾家荡产,呕心沥血,砥砺前行,艰苦卓越的深入研究,一个完整的中国夏商周三代历史发展过程已经呈现,一个传承不断的中华民族文化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已经清晰,一个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考古学研究范式已经诞生。
淮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发展中一条多灾多难的地区。据历史文献统计,公元前252年至公元1948年的2200年中,淮河流域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27次。1194年黄河夺淮初期的12、13世纪每百年平均水灾35次,18世纪每百年水灾74次,16世纪至新中国初期的450年中,每百年平均发生水灾94次,水灾日趋频繁。从1400~1900年的500年中,流域内发生较大旱灾280次。洪涝旱灾的频次已超过三年两淹,两年一旱,灾害年占整个统计年的90%以上,不少年洪涝旱灾并存,往往一年内涝了又旱,有时则先旱后涝。年际之间连涝连旱等情况也经常出现。
淮河洪水按影响范围可分全流域性洪水和区域性洪水。全流域性洪水是由于梅雨期长、大范围连续暴雨所造成。区域性洪水由局部河段或支流暴雨所造成。历史上1593、1612、1632、1730、1848、1850、1898、1921、1931年曾发生过大洪水。1950年与1954年淮河流域再次连续发生两次全流域大洪水,新中国在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非常时期,毅然发起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全民治淮水利工程。
淮河,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因其优越独特的地理自然气候条件,成为主导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天下中国”。“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江淮熟,天下足”,这古老的歌谣不知流传了多少个年代,成为淮河流域优越自然环境与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北宋思想家李靓在《寄上富枢密书》中对江淮地区有这样的一段评价“当今天下根本在于江淮,天下无江淮不能以足用,江淮无天下自可以为国。……”,一代学术巨匠梁启超也曾说:“淮河流域阳开阴合,为我国数千年来政治历史的中心,其代产英雄,龙跳虎卧,为吾国数千年人物史的代表。”
1945年,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与新中国国家领导人交流治国方略、兴国之策时,对兴国兴政谈了自己的几点见解。翦伯赞先生对江淮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对历代政府政权稳定重要影响时评价说,在中国的历史上,发生在江淮地区的农民起义是最多的,也是最成功的。他从秦末发生在东阳城(现盱眙县马坝镇内)的陈缨、项梁起义及陈胜、吴广起义;汉时的刘邦、项羽起义;隋唐的杜伏威起义,在历史上又称江淮起义;宋金以淮河为界的对峙局面;明代朱元璋从一个讨饭者造反并建立明王朝等等,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与江淮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重要的是造反起义事件都直接地推翻了当朝政权。这是为什么?接着翦伯赞先生又说,中国有四大粮仓,江淮地区地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跨越了两大粮仓地带,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就有“江淮熟、天下足”和“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之说。在这样一个广袤的地区,有那么多的人口,如果这些人民群众连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话,他们生存的唯一出路就是造反。中国有句俗话,叫“饿死不如做强盗”,这样造反的力量一旦形成,他们人多势众,死心塌地,势不可挡,任何力量都难以镇压。所以说,江淮地区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当朝政府的社会稳定。
淮河中下游地区,在中国的上古历史中,在中国的夏商周三代时期被称为淮夷;江淮地区称为南夷、南国、南土;淮河下游的东海入海口地区称为东夷。从西周时期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西周王朝整个时期的战争对象,主要为淮夷、东夷、南夷以及南夷淮夷合称的南淮夷。其根本原因,正在于翦伯赞先生所谈到的在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都与江淮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江淮熟、天下足”。
对西周王朝的周武王伐纣灭商的历史经过,孔子概况为“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国也”。周武王在北伐商纣王占领并毁灭殷都后,即南下征伐殷商王朝的南都——大邑商,将南国纳入西周王朝的疆域,稳定了广大的中国东南地区。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记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周武王如翦伯赞先生对中国历史的总结,首先对天发誓,告诉西周的王公贵族,我们要居住在南国这里,让新王朝能够得到这里人民的拥戴并保护这里归顺的人民。
于是,周武王将殷商王朝的大邑商经营为西周王朝的东都成周城。管理并统治广大的中国东南地区,西周王朝统治正式建立。成周,即成就西周王朝统治之城。中国的夏商周三代中的“周”,实际历史文化含义,即特指“成周”。根据笔者的深入历史研究成果,此成周城即是今天淮河中游涂山之北二十公里处,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四方湖古城,西周王朝统治东南四方的“四方湖古城”。周公周公旦在其《诗经》作品《民劳》中,对经营成周四方湖古城的重要作用与目的时,反复强调“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民亦劳止,汔可小安”;周公同时反复陈述了经营成周四方湖古城的重要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惠此中国,国无有残”,大大缓解了西周统治者与淮夷人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与地区矛盾,实现了“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的天下和平局面。
《左传》昭公四年云:“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左传》昭公十一年曰:“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商纣王反动的东夷战争,成为商纣王失国身亡的主要原因。这就不难理解【何尊】中“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周武王将商都大邑商改建为成周城的英明决策,周公经营成周四方湖古城时的“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中国,以为民逑”的良苦用心。只有把西周的政治统治中心建立在淮夷的四方湖古城,才能成就西周的王朝统治,才能稳定东南的广大地区,才能实现“而民和睦,颂声兴”的天下安定。因此,今天的四方湖古城,是承载周王朝与商王朝兴亡的中国历史之城。商王朝与西周王朝之所以将其统治中心建立在四方湖古城,其基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加强对广大东南地区、淮夷地区的统治与管理,实现“江淮熟、天下足”,享受“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丽富足。
殷商王朝将其南都大邑商设立在淮夷四方湖古城,西周王朝将其东都成周建在淮夷四方湖古城,并非殷商王朝与西周王朝对淮夷地区民众的恩宠,而是由淮夷北淝河四方湖古城的历史文化地位决定的,因怀远北淝河流域优越的地理自然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与民俗传承,“北淝河,淮河支流,介于涡河与浍河两流域之间,古称夏水、泓水、陂水、北淝水、北淮水”,“北淝河,下游古城镇一带是上古夏氏居地”。北淝河,在上古不同时期称之为夏水、北淮水。夏水的名称来源与夏王朝夏文化夏民族有着本质的关系。北淮水名称来源与淮夷人民上古生活区域有着根本联系。“北淝河下游古城镇一带是上古夏氏居地”,更是肯定明确了四方湖古城一带为夏王朝的建立者夏后氏部落的唯一居住生活地区。因此,四方湖古城为夏后氏建立的夏王朝都城,是夏文化的发源地,是夏民族的发祥地,是确凿无疑的历史结论。据民国二十年《安徽省通志》记载:“北淝河即古北淝水,旧出龙山湖”。传说四千多年前,上古夏氏曾迁居于此。据《蒙城县志》,北淝河,古称夏水、泓水、陂水。《蚌埠市志》则称北淝水,即古北淮水。
“北淝河下游古城镇一带是上古夏氏居地”,也就证明了另一个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结论:大禹是土生土长、生于斯长于斯的北淝河四方湖古城人民先祖,是中华民族可考的人文先祖。大禹治水的两大举措:一是对淮河干流荆涂二山的凿山导淮,疏导了淮河干流的水患;二是“禹勤沟洫”疏浚北淝河中下游地区四方湖古城一带的内涝,挖掘出横平竖直因地制宜的人工排涝灌溉渠道,建立旱涝保收的农耕生活区,保障了人们安定的生活,积累下丰富的物质财富,最终孕育出内容丰富的华夏文化。在两百年前的清嘉庆时期地方县志水文地图中,大禹治水的历史成果仍清晰可见。只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缺乏相应的国家保护,这些见证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历史遗迹,已经逐渐模糊并消失。
大禹以其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带领北淝河上古夏氏族部落与上古淮河涂山氏族部落,改造自然,挖掘沟洫排除内涝,凿山导淮疏通淮河干流河道,造福淮河中下游地区万国部落,成为万众敬仰的中华民族英雄。大禹带领四方湖古城人民与淮河涂山氏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造福四方人民,成为中华民族国家文明产生的基石,并诞生了以夏后氏族生活的四方湖古城为中心的王朝国家管理机制。中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王朝正式诞生。以北淮水北淝河为文化存在载体的夏文化,从此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原始源泉。
《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生活于北淮水上游涡河之阳的老子,创立了道家思想;“欲居九夷”的孔子,传承东夷民族“言仁而好生”的仁爱文化,创立了儒家思想。因此,中华民族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皆产生于北淝河四方湖古城地区诞生的夏文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历史结论。
《左传》云:《夏训》有之曰:‘有穷后羿。’”公曰:“后羿何如?”对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后羿做为东夷族的首领,是夏王朝统治下的原始夏民,利用夏后氏族力量的衰弱,垂涎夏都四方湖古城的繁华奢侈生活,取代夏后氏族而成为夏王朝的王,统管夏政,成为夏王朝时期特殊的“后羿代夏”历史。后夏后氏少康复国,重新取得夏都四方湖古城的统治权,延续了夏王朝的命脉,保证了夏文化的稳定发展。
在夏王朝的夏桀统治时期,因夏桀的劳民伤财、穷奢极欲,夏王朝也因此失去了周围九夷氏族部落人民的拥戴,而众叛亲离。北方的商汤部落,利用这难得的时机,南下一举击败了生活于四方湖古城的夏后氏族。失去周围九夷氏族保护的夏桀,兵败只得渡过淮河南逃于南巢,了此终生,夏王朝由此灭亡。
商汤在灭亡了夏王朝,攻克夏都四方湖古城后,面对繁华繁荣的夏都四方湖古城,商汤本欲将在此设立为商都,“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商汤只得将亳做为国都。商王朝经过两百余年的频繁迁都后,最终将四方湖古城更名为“奄”“商奄”,成为商王朝的都城传承了2、3代。在商王盘庚时期,因某种原因,盘庚设立殷商王朝南北双都制,迁居北方殷地建立殷都,开始了273年的殷墟历史。但是,四方湖古城作为殷商王朝的南方商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一直是统治管理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成为商王朝商文化的代表,影响着整个东南地区。周武王所克“大邑商”,即周公东征的“奄”“商奄”,并成为西周的东都成周城。
由此,一个传承有序、延绵不断的中国夏商周历史传承地,历经两千八百年的沉寂,就此呈现于世:四方湖古城因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成为孕育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因四方湖古城上古夏氏首领大禹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改造了自然建立了夏王朝;四方湖古城因夏王朝建立夏都的繁华,而成为殷商王朝的商都,延续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中心地位,传承了夏商文化的延续发展;四方湖古城因商王朝的“大邑商”“天邑商”历史文化地位,成为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的东都成周城,实现了西周王朝对东南地区的统治,成就了西周王朝。
因此,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为何至今“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特别是完整展现夏朝历史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正是因为淮夷四方湖古城历史文化研究的缺失,对淮夷四方湖古城历史研究的漠视而造成。以四方湖古城历史文化为标志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必将以其历史的辉煌,再创中华民族文化的新成就,带领中华民族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这就是素有“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之国、不死之国”美誉的中国,五千年来延绵不断、默默无闻地传承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夏商周(朝代简称)
夏商周,朝代简称,意思是指中国夏朝、商朝、周朝三个朝代的简称。
中文名:夏商周
所属洲:亚洲
首都:安邑、斟鄩、商丘、安阳、镐京、雒邑、邢
主要城市:帝丘、阳城、西亳、朝歌、临淄、郢
货币:贝币、贝蚌、铜币、刀币、布币
夏朝
鲧禹治水
鲧治水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一位夏氏族成员是鲧。《国语·周语》中说鲧作为夏族首领被封在崇,故被称为“崇伯鲧”。之后禹继承了鲧,为“崇伯禹”。这表明夏族早期活动于崇山附近。当时河水泛滥,为了抵抗洪水不少部落形成了部落联盟,鲧被四岳推选领导治水,历时九年而最终失败。治水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不善于团结族人及其他部落。《尚书·尧典》记载[2],尧最初认为鲧方命圮族、毁败善类而反对鲧领导治水,说明鲧在领导治水时,有不少部落对他不满。《尚书·洪范》与《国语·鲁语》中又提到“鲧障洪水”,说明鲧治水的方法主要用土木堵塞以屏障洪水,或许这亦是鲧治水九年失败的原因之一。鲧治水失败后,被殛死于东方黄海海滨的羽山。
大禹治水
禹是鲧的儿子,鲧死后,禹受舜任命,继任治水的工作。禹改进其父的治水方法,疏导河流,团结各部落的族人,终于将洪水治平。《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治水时“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其刻苦精神得到后世传颂,治水过程可能也促进了各部落族人的团结。《孟子·滕文公》提到了禹的治水方法:“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禹亦倡导农业,强调“躬耕而有天下。”《韩非子·五蠹》赞禹“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讨伐三苗
由于禹治水有功和促进农业生产,夏部族势力增强。随后舜又派禹去讨伐三苗。禹屡次击败三苗,将三苗驱赶到丹江与汉水流域,巩固了君权。《墨子·非攻》中说道禹克三苗后,“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可以说明禹在治水与讨伐三苗胜利后,夏部族已成为部族联盟首领。舜把帝位禅让给禹,禹在涂山召集部落会盟,再次征讨三苗。据《左传》记载“执玉帛者万国”参加了涂山会盟,可见夏部落的号召力。有一次在会稽部落会盟时,防风氏首领迟到而被禹所处死。古文献中亦记载禹以诸侯部落路途的远近来分别纳贡约多少,可见夏氏族对其周边部落经济上的控制。禹曾推举东方颇有威望的偃姓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以示对传统禅让制的尊重。然而皋陶没有等及禅让,比禹早逝。禹又命东夷首领益为承人,然而有很多部落都不拥戴,反而拥戴禹的儿子启。
夏启夺位
禹死后,益没有得到权位,反而在民众的拥护下,启得到了权位。关于这一段历史的记载不一。《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称,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另一说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之后益率领着东夷联盟讨伐启。经过几年的斗争后,启确立了他在部族联盟中的首领地位。先秦文献记载此事的共同点就是“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中国中原地区从此出现“国家”的概念。这便是不少历史学家所认为中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起始。随后不少倾向禅让传统的部族质疑启的权位。启都郊外的有扈氏仗义起兵,率领部族联盟向启都讨伐,与启军大战于甘。战前启称他的权位是“恭行天”的,这便是之后周朝天子论的雏形。启拥有中原民众的赞同,在人数方面占有绝大优势,最终击败有扈氏,罚贬做牧奴。这两次胜利代表中原地区的主流社会观念已从原始的禅让制度转向了世袭制度。
夏氏族原姓姒,但从启开始改用国名“夏”为姓。同时启不再使用伯这个称号而改用后,即“夏后启”。启能歌善舞,常常举行盛宴。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钧台,此即钧台之享,还在“天穆之野”表演歌舞。《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到启在舞蹈时“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甚至有些文献传说启曾经上天取乐舞。中国古老的乐舞文献《九辩》、《九歌》与《九招》均称启为其原作者。启统治期间,其子武观时常作乱。《韩非子·说疑》说他“害国伤民败法”,最终被诛杀。除了夏氏族内部的纠纷,为争夺部落联盟的权威,亦常常与东夷作战。
太康失国
太康怠政
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承后位。太康只顾游玩,不理政事,在位期间,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族太昊与少昊部落趁机西进。东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领羿。羿率军从东夷属地鉏迁至夏后氏的属地穷石,与当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穷氏。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随之太康投奔斟鄩的斟鄩氏。
羿夺得权位后并没有称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立为王。但事实上国事全由羿来治理。此举引起不少部落的不满。其中主持天象活动的和氏与羲氏公开反对。羿说他们废时乱日,派胤率兵讨伐羲和二氏,战前作誓师辞《胤征》,在战中取胜。
后羿夺位
中康死后,其子相继位。随后投奔与夏同姓的斟鄩、斟灌二氏。从此,羿独承王位。羿好射猎,不善治理,得权后,他像太康一样,好狩猎而荒废国事。他废弃武罗、伯困、龙圉等忠臣,重用被伯明氏驱逐的不孝子弟寒浞。寒浞年少时因造谣惑众被伯明氏君主所逐,后被有穷氏首领羿收养,成为有穷氏的一员,得到重用寒浞势力日益强大,后来趁羿在外射猎的机会将羿及其家人杀掉,霸其权、夺其妻,生下豷、浇二子。寒浞把戈封给了他的儿子豷,把过封给了他的另一个儿子浇。浇受父命率兵先后灭掉亲夏的斟灌氏与斟鄩氏,杀了在斟鄩躲避的相。相的妻子缗当时已怀下相的儿子,她从墙洞逃走至其母亲有仍氏家里避难,不久生下遗腹子少康。
少康中兴
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浇闻讯后,派人追杀有仍氏,少康无奈投奔有虞氏(舜之后裔),作了庖正。有虞氏首领虞思膝下无子,仅有二女。他将二女许配少康,赐给他田一成、众一旅,并把纶邑交由少康管理。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组织余下的夏族民众,设官分职。派女艾到浇廷中密探,准备恢复夏室。此时,躲避在有鬲氏的夏室遗臣靡得知少康准备夺回政权,亲自带领斟灌、斟鄩氏的残余民众与少康会师,联合击败了寒浞。复立少康为夏后。而后少康灭浇于过,又派他的儿子杼灭豷于戈。至此,控制中原三代四后近百年的东夷族有穷氏覆灭,结束了四十载的“无王”时期。夏由此复国,后世称“少康中兴”。通过太康失国至少康中兴的这段叙史可以看到华夏族平定中原方国部落(尤其是东夷族)的历程。
少康之子杼继承后位。他了解东夷对夏室的不满,为了巩固在东方的势力,他把都城从原东迁至老丘。他重视发展武器和制造兵甲。文献中常常有“杼作甲”、“杼作矛”的说法。他还派人讨伐东南沿海地区的东夷(今山东南部、安徽东部、江苏一带)。传说其获取了吉祥物九尾狐。夏朝的版图在杼的统治下扩张到了东海(今黄海)之滨。杼在位期间是夏朝最昌盛的时期。夏人对杼格外尊重,为杼举行过“报祭”。《国语·鲁语》说道“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认为杼全面地继承了禹的事业。
杼之子槐在位时,东夷族与华夏族开始和平共处。其中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居于淮河、泗水流域的九个部落(即九夷)通常向夏后纳贡祝贺。槐逝后,其子芒继位。芒逝后,其子泄继位。这期间东夷族与华夏族逐渐同化。泄在位期间东夷族已基本同化,于是他开始向西方发展。同时,他开始对顺从夏室的方国部落封土封号。这便是数世纪后诸侯制的起始。泄逝后,其子不降继位。他曾多次率兵征讨西方的九苑。商汤灭桀
不降年迈时,内禅于其弟扃。扃逝,其子廑继位。廑继位后不久便病死,其堂兄不降之子孔甲继位。他改变夏礼中祭祀祖宗的传统,开始祭祀天帝。《史记·夏本纪》记述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不少方国部落开始对夏室不满,但华夏族与东夷族的关系仍然友好。这有可能因为东夷族与华夏族的同化度较高。夏后氏自孔甲开始日趋衰落。孔甲逝,其子皋继位。皋逝,其子发继位。这段期间,方国部落与夏室的关系恶化,氏族内部的纠纷也激烈化。从孔甲经皋与发,至履癸(别名夏桀)内乱不止。
发逝后,其子履癸桀继位。桀善武,《史记·律书》记载:桀“手搏豺狼,足追四马”。桀在位期间,夏室与方国部落的关系已经破裂。给夏上贡的部落不断减少。桀因此常常讨伐不顺从的部落。古文献中说桀贪色,他在击败某个部落后会从部落中挑选出钟爱的女子作为妃子。《国语·晋语》提到的有施氏,《竹书纪年》提到的岷山氏、末喜氏均遭此下场。其中末喜氏的妃子妺喜早已与伊尹结好,桀却在洛把她夺走,伊尹愤怒中投奔商汤。桀的屡次征伐也惹怒了不少较有权威的部族。有缗氏因不服从桀而被灭。活动于今山东省西南部的子姓商部族正在这夏乱期间兴旺了起来。桀又因商不服的借口讨伐商首领汤并败之。汤被囚禁于夏台,随后获释。除了夏室对外关系恶化外,文献中还提到桀在廷内用人失当。
桀只顾享乐不顾民间疾苦。传说夏民诅咒桀早日归天,桀听闻笑说自己是天上的太阳,太阳不死,他也死不了,夏民便指着太阳,责问太阳何时破灭,情愿与之同归于尽。大约在前17世纪末前16世纪初,商部族首领汤,利用夏民恨桀的心理,联盟方国部落讨伐桀。灭了亲夏部族韦、顾、昆吾后与桀开战。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且战且逃,最终战败于有娀氏旧址。桀逃至鸣条,汤追之,展开了大战。桀再次被击败,被汤放逐于历山,与末喜氏同居,最后跑到了南巢之山,并死于该处。《淮南子·修务训》所载稍有不同,说汤“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在后世的传说里,夏后桀被描写成一代暴君,后人常将夏后桀与商纣王、周厉王和周幽王四个祸国殃民的暴君并称,但在较早的文献中关于桀的记载甚为简略。《尚书·汤誓》记载商汤伐桀时举说桀的罪状只是“率遏众力,率割夏邑”。鸣条之战,夏室被推翻,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汤在亳称“王”,建立商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朝代更替。中国的首个世袭制政权,夏朝,传十四世、十七君,历时四百七十一年,于前17世纪末、前16世纪初灭亡。
商朝
殷革夏命
主词条:商汤、夏桀、鸣条之战、汤武革命
大乙汤乃示癸之子,关于汤的名字记载较为复杂,《古本竹书纪年》云“汤有七名”。殷墟卜辞中多称其为合字“大乙”、又称单字“唐”或“成”。周原卜辞以及齐国彝铭称其为“成唐”。《尚书》、《楚辞·天问》称其为“汤”。《诗经》、《国语》等称其为“汤”、“武汤”或“武王”。《史记》、《荀子》等称其为“天乙”。《论语》、《墨子》、《竹书纪年》等称其为“履”。
夏朝的末代君主履癸又名桀,史书记载他是位昏庸好色的君王,他暴虐民众,大兴土木修建倾宫、瑶台,使得诸侯叛离。桀便派军四处讨伐不服的属国。此时的商汤是专为夏王室征伐的夏方伯,史书中称赞他修德爱民、宽厚仁慈,与夏桀形成鲜明的对比。《吕氏春秋·异用》、《史记·殷本纪》、《帝王世纪》等形容夏桀“网张四面”如此鸟禽全入网中,一个也不落,而商汤“网开三面”仅留一面捕禽,其余三面放之,表示商汤的仁慈大度。诸侯见势便纷纷弃桀归汤,汤籍此机会网罗人才、拉拢诸侯。有莘氏居于夏后腹地伊洛平原,不满桀的统治,决定与商汤联姻结盟。伊尹随有莘氏女进入商汤王室,始任庖正,而后得到了汤的重视,被授予“天下之政”,立为小臣。汤以伊尹为士朝贡夏廷,潜入观察夏地的动静。除伊尹外,仲虺、咎单、女鸠、女房、义伯、仲伯等官贤也先后归汤。
汤将都邑迁回先王之地——亳。亳与葛国为邻,葛是灭夏的必经之地。汤闻葛伯不祭祀神祖,便遣人前去查问究竟,葛伯答复没有可供牺牲的牛羊,汤遂送去牛羊,葛伯却宰了牛羊供自己食用,回复说葛国缺粮,汤再遣去亳邑民众协助耕种,并派童子到田间送饭,葛伯却夺其饭杀其人。于是汤自亳邑出发征伐葛伯。汤战胜葛后见夏桀并未谴责,于是又相继征伐洛、荆、苏、董、温等国。自称征伐是吊民伐罪,为民除祸,故而汤东征西怨、南征北怨,得到了民众的支持。灭温后战争发生转折,商亳遭到温的同姓邻国昆吾的反击,此后商汤转而讨伐亲夏的属国。此时商汤感觉羽翼丰满,在景亳汇集诸侯盟国,宣告与夏作战,是为“景亳之命”。先后消灭韦、顾、昆吾等亲夏政权,翦除夏后属国,削弱夏后势力,经过“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汤趁夏地发生旱灾,自陑起兵西进,桀抵挡不过,且战且逃,战败于有娀氏旧址,逃至鸣条。汤与夏桀在此展开了鸣条之战。
战前,汤作《汤誓》,举说桀的罪状是“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桀战败,经历山逃至南巢,夏朝覆灭。汤迁徒夏族遗民于杞,汤欲迁夏社,伊尹认为会引起夏民的愤恨,作《夏社》反对。汤经泰卷返回亳,仲虺作《仲虺之诰》向夏诸侯阐明伐桀的正义性。《逸周书》称“三千诸侯大会”于亳,汤三让天子位于天下有道者后即位。遂迁九鼎于亳都,商朝建立。这是中国传统历史的首次王朝交替,《周易》赞称商汤受天命而灭桀,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一次革命。灭夏后,汤扩建亳都,并在夏之旧都斟鄩附近营建西亳用以监视夏王朝的残余势力。汤命臣咎单作《明居》以法治民,制作礼乐。为了巩固统治,又改正朔,易服色,以白色为上等服饰颜色,作五祀八政
伊尹放太甲
主词条:伊尹、太甲
根据文献记载,汤有三子,太丁、外丙、仲壬。太丁乃汤之嫡长子,被立为太子,但太丁未即位便先汤而死。汤二十九年,汤王过逝。其后,文献记载出现分歧:《尚书序》、《三统历》、《汉书·律历志》、《伪古文尚书》等载汤崩,太丁之子、汤之嫡长孙太甲即位;而《史记·殷本纪》、古今本《竹书纪年》、《孟子》等记载汤崩后,汤的次子外丙、三子仲壬先后即位六年,再由嫡长孙太甲即位为王。殷墟卜辞中,太丁刻作“大丁”,外丙作“卜丙”,太甲作“大甲”,但尚未发现仲壬(中壬)的痕迹。根据卜辞的周祭顺序,“大乙—大丁—大甲—卜丙—大庚”为次,即嫡长孙太甲即位于其叔父外丙之前。太丁生前被立为太子,虽未即位但因其子太甲称王所以被纳入周祭直系,而外丙无子称王所以属于周祭旁系。文献记载汤在位时间较长,长子太丁早逝,次子外丙、三子仲壬先后即位,但总共在位时间仅短短六年。同时文献记载伊尹辅佐太甲摄政,太甲即位之初,“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太甲出亳都并置其于汤所葬之地——桐宫。古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甚至称伊尹篡位称王。一种解释认为长子太丁逝时,汤尚健在,立次子外丙为太子,而汤逝后,太甲夺权,在其叔父外丙(以及仲壬)之前即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这可能是文献记载中多称太甲起初不贤的缘故,所以伊尹放太甲于桐,并作《伊训》、《肆命》、《徂后》使其反省悔过。期间伊尹复立汤次子外丙、三子仲壬相继为王,但二人年迈,总共在位六年便过世。太甲在桐宫修德,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伊尹见此便迎接太甲回都,还政于太甲。
还政后,伊尹又作《太甲》三篇教育太甲。“太甲修政,殷道中兴”,“诸侯咸归…百姓以宁”,创造了商朝的第一次中兴。太甲归亳后十二年陟,逝后上庙号“太宗”,又称“明王”。文献记载太甲有沃丁、太庚二子,先后即位为王。周祭中未见沃丁之名,但有“羌丁”(羊丁),因为是单版祭祀,尚不明确其与前后帝王的关系。文献记载沃丁八年,伊尹过世,“沃丁葬以天子礼”,服丧三年。咎单接管政事,作《沃丁》训王。十九年,沃丁陟,太庚立。周祭中太庚作“大庚”。太庚有子即位为王,所以属于直系先王。太庚在位五年陟,此后小甲、太戊、雍己三子相继为王,在王位继承制度上出现了兄终弟及的乱象。
比九世乱
主词条:九世之乱、兄终弟及
小甲乃太庚之子,旁系先王。小甲时期,开始了商王朝的第一次衰败。小甲在位十七年崩。根据传世文献记载,雍己继位为王,而常玉芝等现代学者利用残辞互补法,对卜文中残缺的周祭顺序作了整理,认为太戊在雍己之前继位为王。太戊在卜辞中作“大戊”,是位直系先王。即位之初,册命伊陟、臣扈、巫咸等辅佐商王管理朝政。太戊继其兄小甲之位为王,有违嫡长子的王位传承制度。传说太戊时,发生了“祥桑谷共生于朝”的灾异现象,太戊恐惧中求问伊陟此事,伊陟说是殷道德衰的恶兆,太戊听从后,修行修德,使得祥桑枯死。太戊对山川鬼神格外恭敬,命巫咸加倍祭祀活动,巫咸作《咸艾》、《太戊》称赞太戊。太戊改革军队,命车正中衍作寅车。太戊在贤臣的辅佐下,扭转了小甲时期的衰败。五谷丰盛,诸侯归附,商王朝进入了第二次中兴时期。根据文献记载,太戊在位七十五年陟,庙号“中宗”又作“太宗”,而卜辞中没有太戊庙号的记载。雍己或继其兄太戊为王,或继其兄小甲为王,其在位期间,殷道复衰,诸侯叛离,商王朝二次衰败。雍己为旁系先王,在位仅十二年,事迹远不如太戊。而太戊时期的兴盛则为其子争夺王位创造了条件。雍己之后,太戊有中丁、外壬、河亶甲三子相继为王。
中丁乃太戊长子,在周祭顺序中是太戊之后的直系先王,其王位很可能是从叔父雍己那里争来的。中丁夺位遭到了王朝内部其他统治势力的反对。元年,诸侯侵犯京畿,中丁被迫放弃经营了一百多年的都城——亳,东迁于嚣,由此保住了王位。东土边境的蓝夷部落趁机作乱,中丁伐之。中丁在位九年或十一年崩,其弟外壬继位,都于嚣。其王位是平稳传承还是争夺而来的,由于记载的缺乏,无法明了,但外壬即位元年,邳人、侁人叛乱,这可能说明其王位是争夺而来的。外壬在位五年或十年崩,其弟河亶甲夺位称王,迁都于相。夺权徒都导致商王朝政权内部分裂,国力剧减,诸侯侵犯,商王朝第三次衰落。河亶甲连年用兵讨伐叛离诸侯。征蓝夷,又征班方,侁人联盟班方,河亶甲联合彭伯、韦伯克邳、降班方,侁人臣服。河亶甲为旁系先王,在位九年崩。中丁之子,祖乙即位。即位之初迁都于邢,其王位可能是争夺而来的。祖乙作为太戊的嫡长孙,可能得到了王朝内部旧贵族势力的支持,立旧臣巫咸之子巫贤为相,管理政事。如此政权逐渐稳定,修筑新都。命高圉为邠侯,巩固对西土边疆的统治。商王朝二次复兴。祖乙受殷人的尊崇程度与汤不相上下。祖乙在位十九年崩,庙号“中宗”。祖乙之子祖辛即位,政权平稳过渡。祖辛在位十四年或十六年崩,其弟沃甲继位。沃甲在卜辞中作“羌甲”,因为其子南庚继位为王,所以初属直系先王,但因南庚未有子成王,所以在后期的黄祖卜辞中以旁系先王祭祀。沃甲在位五年崩,其侄祖丁继位。祖丁是祖辛之子,有阳甲、盘庚、小辛、小乙四子先后成王。四子同父异母,使得祖丁的四位配偶全部纳入周祭祀谱,在先王行列中独占鳌头。在位九年而陟,堂弟南庚继位。南庚是沃甲之子,即位三年后迁都于奄,因奄地偏南,所以此王得名“南庚”。南庚在位仅六年,祖丁之子阳甲即位。自此“祖辛—祖丁—阳甲”一系代替“沃甲—南庚”一系为直系,南庚在位时间较短,可能是逊位于阳甲,或是阳甲夺位。王位传承的纷争,削弱了政治统治的势力,国力锐减,边境诸侯内侵。带来了商王朝的第四次大衰落。阳甲三年,西征丹山戎,得丹山。阳甲在位四年崩,其弟盘庚即位。
太庚三子小甲、太戊、雍己相继为王,破坏了嫡长子传承制度,此后弟子相互代立,争夺王位,屡迁都邑,使得国力衰亡,诸侯莫朝,边境遭侵。是为商代中期的“比九世乱”。
盘庚迁殷
主词条:盘庚迁殷
盘庚在卜辞中作“般庚”。商代前期多次迁都,在商汤时,曾建都于郑亳(地点尚存争议),到盘庚在位时,约在前1300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并固定下来,从此商朝也称殷朝。盘庚迁殷以后,商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直至武丁即位以后,商四出讨伐,征服了周围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商朝达到全盛时期。
武王伐纣
主词条:纣、西伯昌、武王、牧野之战
武丁死后,商朝逐渐衰落。商代最后一个王帝辛(商纣王)对开发中国东南,对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很大促进;但由于连年发动战争和大规模建造琼宫瑶台,大大耗费社会的人力与资财,促使社会矛盾激化,周武王联合羌、髳、卢等部落,共同伐纣,一直打到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们不愿为荒淫无度的纣王卖命,纷纷倒戈,牧野之战后,纣王自焚,商朝从此灭亡。周王朝建立。
商后期年表
盘庚(迁殷后) 公元前1300年
小辛、小乙 在位50年
武丁前1250年——前1192年 在位59年
祖庚、祖甲、廪辛、康丁在位44年
武乙前1147年——前1113年 在位35年
文丁前1112年——前1102年 在位11年
帝乙前1101年——前1076年 在位26年
帝辛(纣) 前1075年——前1046年 在位30年
西周年表
武王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 在位4年
成王前1042年——前1021年 在位22年
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在位25年
昭王 前995年——前977年 在位19年
穆王 前976年——前922年 在位55年
共王前922年——前900年 在位23年(共王当年改元)
懿王 前899年——前892年 在位8年
孝王 前892年——前886年 在位6年
夷王 前885年——前878年 在位8年
厉王前877年——前841年 在位37年
共和 前841年——前828年 在位14年(共和当年改元)
宣王前827年——前782年 在位46年
幽王 前781年——前771年 在位11年
出土文物
2022年7月29日至10月23日,在上海博物馆“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展出河南省内发掘的夏商周三代重要考古发现,文物总量314件,涉及89个考古遗址。
淮夷[huái yí]
商周时期少数民族
淮夷,是商周时期生活在我国东部的黄淮、江淮一带的古部族,后华夏化。夏朝以前生活在今山东、江苏、安徽、河北等地,称东夷。有传说中的著名部落首领蚩尤,在与炎黄部落的交战涿鹿之战中失败瓦解,一部分则举家南迁,至淮河流域一带定居,始称淮夷。
中文名:淮夷
属性:东方部族
存在时间:商周时期
分布地域:我国东部的黄淮、江淮一带
周公旦摄政七年,成王诵亲政,周公在朝辅佐。子伯禽到今山东曲阜一代奄地治鲁国,随即遭到泗水地区(苏北、皖北)的徐夷和淮夷的攻掠。伯禽在鲁国被困,不敢出战。周朝派兵援救,才得解围。成王死后,子钊继位,谥号康王。康王在位四十年,遵行周公订立的制度,相互间没有战争。周穆王以徐偃王“僭越”称王、“逾制”建城等为由,“乘八骏之马,使造父御之,发楚师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这个历经夏、商、周的淮夷,大概分部在今天江苏、安徽、山东。
中国为啥叫中国?若是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20 10:10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作......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9科技管理研究所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必须要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sān huáng......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21 18:18:19科技管理研究所“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
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6 16:16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华文明五千年:兴于炎黄,成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
万里长城十三关,甘肃占三关!终于收集齐了?快看看!政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2022-08-09 10:10科技管理研究所“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
一段风姓是万姓之祖之传说,最终演变出上古八大姓和中华姓氏之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7 15:16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一、传......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么汉朝之前叫什么?名字有点霸气!2022-10-19 18:5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秦时明月汉时......
中国历史上灭于外族和灭于自身的代表王朝:西晋宋和秦汉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6 14:45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中国历史上的古籍整理工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5 00:33科技管理研究所发表于北京【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古籍,古代书......
中国史学开山鼻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文学大家——司马迁与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李陵(西汉历史人物)
05-06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
04-10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朝代、皇帝)盘点中国历史上五个令人无比痛心的朝代!(全文)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是什么下场?
08-17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权机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之一)全文介绍
03-17我国历史上的十大盛世分别是哪十个盛世?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事。
08-19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全文介绍
02-25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汉族,汉初楚国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04-25卫国(中国先秦时期诸侯国,周朝诸候之卫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全文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