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1 23:21 来源: 编辑:admin
南吴为什么享国仅三十五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5-21 23:16科技管理研究所唐末,白手起家的庄稼汉杨行密出任淮南节度使后,稳扎稳打逐步兼并东南各路大小军阀,于902年被唐昭宗封吴王,成...
南吴为什么享国仅三十五年?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5-21 23:16科技管理研究所
唐末,白手起家的庄稼汉杨行密出任淮南节度使后,稳扎稳打逐步兼并东南各路大小军阀,于902年被唐昭宗封吴王,成为南吴(又称杨吴)政权奠基者,史称南吴太祖。
公元927年,杨行密第四子杨溥在权臣徐温父子操纵下无奈成为傀儡皇帝。十年后,杨溥被迫禅位徐知诰(即李昪,南唐烈祖),宣告南吴小朝廷寿终正寝。
南吴历杨行密、杨渥、杨隆演、杨溥四君,享国仅三十五年即灰飞烟灭。作为五代十国时的第一国,南吴为何在历史长河中犹如昙花一现?
(一)太祖雄风
杨行密出身农家,“能手举百斤”,甚至“日行三百里。”因生活所迫,他曾加入叛军被俘,因其体貌过于奇异,被官府“释缚纵之。”杨行密决心走正道,“应募为州兵”,被派往边疆戍守一年。期满归家,遭到当地军吏歧视,令他再戍守一年。杨行密怒不可遏,“斩其首,携之而出。”
他一不做二不休,趁机率“三十六英雄起自草间”,公开“起兵为乱,自号八营都知兵马使”,浩浩荡荡攻击庐州。庐州刺史弃城而逃,杨行密将占据庐州为根据地。唐王朝鞭长莫及,顺水推舟任命杨行密为庐州刺史。
杨行密成为朝廷命官后,如同开了挂般东伐西征,“歼孙儒、禽赵锽、破杜洪、灭田頵,声罪汴彊,耀兵越徼,江淮南北以次削平”,最终割据淮南,加封吴王,“开国广陵,传世四主。”
杨行密“宽仁雅信,能得士心。”他“宽简有智略,善抚御将士,与同甘苦,推心待物,无所猜忌。” 他致力于恢复江淮因战争遭到破坏的社会和经济,“招合遗散,与民休息,政事宽简,百姓便之。”他勤俭节省,以身作则,“赐与将吏,帛不过数尺,钱不过数百,而能以勤俭足用,非公宴未尝举乐,招抚流散,轻徭薄敛,未及数年,公私富庶,几复承平之旧。”
杨行密抓住“唐末,强藩分据,海内云扰”良机,经过生死打拼,成为南吴奠基人,成功实现藩镇向王国的转型,使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出现长期并存局面,被誉为“十国第一人”。
三年后,“行密卒,年五十四,谥曰武忠。”南吴末代皇帝杨溥称帝后,“追尊行密为太祖武皇帝。”一代英豪,就此谢幕。
(二)无道昏君
杨行密接受唐室吴王封号后,将淮南节度使职传位长子杨渥。杨行密病逝后,杨渥嗣位,成为南吴第二任君主。
杨渥是个典型的浪荡公子,素来声名狼藉,因此被节度使府的军官们嗤之以鼻。杨渥继承父亲遗志夺取江西后,“骄侈益甚”,开始屠杀元勋旧臣。
节度判官周隐“性耿直,忠于所事。”杨行密病重期间,令人急召杨渥入宫准备后事。周隐进谏,直言不讳指出杨渥绝非“保家主”,建议派亲信先兼任淮南节度使,待杨行密的四个儿子长大后,再选择最佳继承人。“行密不应。”杨渥闻讯,衔恨在心,杀一儆百杀了周隐。
周隐无辜被杀,旧臣们兔死狐悲,“由是将佐皆不自安。”
杨渥杀害周隐后,以为群臣已经被震慑,于是在守丧期间,“昼夜酣饮作乐。”夜间点燃粗如树干的蜡烛照明,与属下击球为乐,“一烛费钱数万。”他京城“单骑出游”,把随从远远甩开,自己恣意玩乐。左右亲兵指挥使张颢与徐温泣不成声劝谏,杨渥勃然大怒:“你们认为我没有才能,为何不杀了我,自己来当国君?”吓得张徐二人哑口无言,再不敢进谏。
杨渥为自身安全,精心挑选壮士,组成御林军“东院马军”。同时,他大肆安置亲信担任文武官员,挤压旧臣们的生存空间。这些家伙狗仗人势,“恃势骄横”,欺凌蔑视功旧臣。张徐二人忍无可忍,“潜谋作乱”。
为稳妥起见,张徐二人派亲信将杨渥的心腹三将以谋叛罪名“执而斩之。”杨渥“闻三将死”,心知是张徐二人所为,怒不可遏“欲诛之。”
张徐二人率先发难,在杨渥处理事务时,率二百亲兵手执刀剑闯入宫中。杨渥故作镇静问:“你们真想杀了我?”张徐二人巧妙回答:“岂敢!只想诛杀在您身边扰乱朝政的奸臣罢了!”他俩历数“渥所亲信十余人之罪”,然后将他们拽下朝堂,“以铁楇击杀之,谓之‘兵谏’。”二人大开杀戒,把反对兵谏的将领悉数杀害。“于是军政悉归二人”,杨渥被完全架空。
张徐二人“专制军政”,杨渥“心不能平”,企图除去二人又心有余而力不足。二人深知杨渥活着是个大麻烦,“不自安,共谋弑王。”于是,张颢指使党羽“纪祥等弑王于寝室”,对外宣称杨渥死于“暴薨”。
虎父有犬子。与“宽仁雅信,能得士心”的父亲相较,杨渥“性猜忌,不能御下”,把父亲留下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被弑杀时年仅二十三。杨溥称帝后,“追尊渥为烈宗景皇帝。”
(三)少年吴王
在张徐二人的政治博弈下,杨行密年仅十一岁的次子杨隆演被扶上吴王宝座。徐温在与张颢你死我活的争权夺利战中逐渐胜出,在谋士精心策划下,“选壮士三十人,就衙堂斩颢。”张颢死后,徐温将弑杀杨渥的屎盆子全扣在张颢头上,“温由是专政”,杨隆演权力被完全架空,成为“备位而已”的傀儡。
宣州观察使李遇在杨行密执政时便是能征惯战的大将,“勋位已高”。他对徐温专权极为不满,语多讥讽。徐温恼羞成怒,派心腹“杀之,并族其家。”
徐氏专权,杨隆演年幼怯懦,对此无可奈何,唯有逆来顺受。徐温的长子徐知训“尤凌侮之。”徐知训曾在高楼饮酒时,令优伶侍酒,自己与杨隆演演参军戏。
参军戏源自东晋时期,后赵参军周延因贪赃枉法入狱,出狱后被降为优伶,身穿参军官服,接受其他优伶戏弄调笑。参军戏分两个角色,被戏弄着为参军,戏弄者称苍鹘(hú)。徐知训扮演参军,让杨隆演身穿破衣烂衫、披头散发扮演苍鹘。他趁着酒兴反客为主,先指桑骂槐继而直呼其名羞辱杨隆演。见“隆演愧耻涕泣”,徐知训更加兴奋,“愈辱之。”左右实在看不下去,急忙“扶隆演起去。”
生活在徐氏父子高压下,杨隆演日夜如同惊弓之鸟。名将朱瑾用计诛杀徐知训后,“携其首驰府中示隆演”,自豪地说:“今日为吴除患矣!”杨隆演被吓得胆战心惊:“这样的大事,我不敢知晓!”边说边“遽起入内。”
其后,徐温“率将吏请隆演即天子位”, 杨隆演因“少年嗣位,权在徐氏”,坚决反对徐温等人“建国称制”的企图。徐氏的飞扬跋扈令其时常郁郁不乐,只能借酒浇愁,难以进食,“遂至疾卒,年二十四,谥曰宣。”
(四)杨溥禅位
杨溥是杨行密第四子,同父异母的哥哥杨隆演病逝后,按次序理应杨隆演的同母弟弟杨蒙继位。但当时“徐氏秉政”,不希望立已经成年的杨蒙为君,“乃立溥。”
年方弱冠的杨溥即位后,依然是个提线木偶,被徐温的心腹翟虔全天候全方位监视控制。徐温拜见杨溥交谈,发现杨溥说和写“雨”字时,总改称“水”,大惑不解,请问其故。杨溥道:“这是翟虔父亲的名讳,我避讳这个字早已非常熟练!您的忠诚,我非常了解。但这个翟虔实在无礼,宫中以及宗室所需要的很多东西,他根本不给!”徐温低头认罪,请求斩杀翟虔。杨溥于心不忍:“杀他太过份,迁徙远方吧!”徐温忍痛将翟虔远徙抚州,才平息了杨溥的怒气。
公元927年末,徐温率文武大臣上表劝杨溥称帝,杨溥依然不同意。徐温病逝后, 杨溥终于架不住群臣拥立,被迫即皇帝位,以徐温养子徐知诰(即李昪)为太尉兼侍中辅政。
徐知诰先被杨溥任命为中书令、金陵尹,继而受封东海王,最后进位太师、天下兵马大元帅,封齐王,建齐国,设宗庙、社稷及左右丞相,以金陵为西都,广陵为东都,彻底架空南吴朝廷。公元937年10月,“溥遣江夏王璘奉册禅位于齐王。”享国三十五年的南吴宣告灭亡。
徐知诰接受禅位,建南唐。他为杨溥上尊号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后,将其迁往润州,在特意为其修建的丹阳宫监视居住。杨溥自此身着道服,“习辟谷之术。”一年后,杨溥被囚禁而死,年仅三十八岁。
杨氏子孙被迁往海陵,画地为牢看管居住,四周戒备森严,严禁外人进入,“吴人多哀怜之。”南唐中主李璟得知后周大军渡过淮河,“虑杨氏为变,使人尽杀之。”经过这番大屠杀,“杨氏绝嗣。”
历朝历代开国君主,无一不是英明神武的人杰。他们呕心沥血艰辛备尝,才打下一片江山。可是,他们的后代往往懦弱昏庸或不思进取,躺在老子的功劳簿上吃老本,“崽卖爷田不心疼”,如同今日的“X二代”一般,最终导致国破家亡。南吴如此短暂,固然可以归结为徐氏父子擅权。但是,如果没有从杨渥开始的骄奢淫逸,南吴也不至于如此短命。因此,南吴享国仅三十五年的根本原因,正是滑入“老子英雄儿混蛋”的历史怪圈。
徐温
唐末五代时期吴国将领、宰相、权臣,南唐政权奠基人,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的养父,南唐时期追尊皇帝、南唐政权奠基者。
徐温(862年-927年11月20日),字敦美,海州胊山(今江苏东海)人,唐末五代时期吴国将领、宰相、权臣,南唐政权奠基人,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的养父。
徐温青年时以贩盐为业,属于吴王杨行密帐下,杨行密将他列为“三十六英雄”之一。后梁开平二年(吴天祐五年,908年)杀杨行密之子杨渥,拥立杨隆演。曾先后被封为温国公、齐国公,筑城于昇州(今江苏南京),仍遥制朝政。后又封为大丞相。在其执政间,自奉节俭,从不轻易耗用资财。以严可求参与军国之谋;骆知祥专理财赋之收支。政绩尚属平稳宽和,甚得江淮众民之心愿。后唐天成二年(吴顺义七年,927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追封齐王,谥号“武”。其养子徐知诰(李昪)建立南唐后,追谥为“忠武皇帝”,庙号太祖,后改为义祖。
本名:徐温
字:敦美
所处时代:五代十国(吴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海州胊山(今江苏东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徐温年轻时沉默寡言,不善交际,但却很有威严,人称徐瞋。他最初是个亦商亦盗的私盐贩子,后到庐州(治今安徽合肥)投奔杨行密,隶其麾下为伍长。
光启三年(887年),杨行密起兵攻广陵(淮南镇治,在今江苏扬州),后又转攻宣州(宣歙镇治,在今安徽宣城),至景福元年(892年)时据有淮南、宣歙(宁国)两镇,被拜为淮南节度使。徐温在此期间一直效力于杨行密,随其攻灭秦彦、赵锽、孙儒等敌对势力,累升至衙内右直都将、左长剑都虞侯。当时,杨行密麾下将领号称有三十六英雄,徐温便位列其中。他虽“未尝有战功”,但却颇有远略。杨行密攻入宣州时,诸将都争相掠取财物。唯有徐温占据粮仓,施粥以济饥民。
渐得重用
乾宁二年(895年),徐温随杨行密平定濠州(今安徽凤阳),升任随身都知兵马使,加检校工部尚书。当时,杨行密在乱军中掳掠到一个李姓幼童,收为养子,后因其不为杨渥等诸子所容,遂交给徐温抚养,取名徐知诰。
天复二年(902年),唐昭宗以李俨为江淮宣谕使,拜杨行密为东面诸道行营都统,封吴王,希望借助他的力量对抗宣武节度使朱温。杨行密由此建立吴国,并于当年四月北征朱温。当时,吴军以巨舰由水路运送军粮。徐温认为漕运河道已因久未通行而导致水草河泥淤积,大船难行,建议改以小艇运粮。果然军至宿州,恰逢连日阴雨,巨舰重载不能前行,小艇反而快捷先至,解决了前线士卒的部分军粮供应。杨行密这才重视徐温,让他一同参预军议。不久,吴军因久攻宿州不下,乃撤回淮南。
天复三年(903年),吴国宁国节度使田頵、润州团练使安仁义皆举兵叛乱。杨行密遣军平叛。其中王茂章攻润州(治今江苏镇江),但因安仁义善战,始终无法破城。杨行密又命徐温领兵增援。徐温将所属军队的衣服、旗帜改换得和王茂章的军队一样。安仁义不知吴军增兵,再次出城交战,结果被徐温打得大败,被迫退守孤城。当时,杨行密的妻弟朱延寿正镇守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也暗中勾结田、安叛军。杨行密采用徐温及谋士严可求的计策,诈称因眼疾严重而失明,表示有意要将淮南托付给朱延寿,将朱延寿诱骗到广陵,然后将其擒杀。朱延寿的随从部下皆惊扰,但在徐温的弹压下,并未引起骚乱。事后,杨行密升徐温为右牙指挥使。
夺取大权
天祐元年(904年),杨行密命长子杨渥出镇宣州。徐温对杨渥道:“大王如今正卧病在床,却命嫡嗣出藩,这必是奸臣的阴谋。他日若召您回广陵,除非是我派遣的使者,且持有大王令书,不然您千万不要听命。”杨渥非常感激徐温,哭着道谢后方才去宣州上任。后来,杨行密病重。判官周隐以杨氏诸子幼弱,建议由大将刘威暂摄军府。但徐温与左牙指挥使张颢都支持杨渥嗣位,他们道:“大王平生出万死,冒矢石,为子孙立基业,怎可传于外姓!”杨行密于是让周隐发牒文召回杨渥。
但杨渥过了很久都没有回来。杨行密只能强撑病体,“忍死待之”。徐温有一次去拜访周隐,等待周隐时却在桌案上看到了写好的牒文,方知周隐并未将牒文发出。他急忙取走牒文,派人送往宣州。杨渥这才在杨行密临终前及时回到了广陵。不久,杨行密病逝。杨渥承袭其淮南节度使、东面诸道行营都统等职,称弘农郡王。时为天祐五年(908年)十一月。
徐温虽在杨渥袭位过程中立有大功,但他和张颢统领牙兵,最终因此引起了杨渥的反感。杨渥挑选壮士另组东院马军,又调自己在宣州时的三千亲兵入卫广陵,以对抗徐温和张颢的左右牙兵。他在天祐三年(906年)吞并江西镇南军后,又命亲信指挥使朱思勍、范思从、陈璠随大军镇守洪州(镇南军治,在今江西南昌),以培植自己在地方上的势力。
杨渥此后愈发骄奢,更因私怨杀死周隐,以致勋旧诸将皆不自安。徐温与张颢曾劝谏杨渥,杨渥怒道:“你们如果认为我不行,那就干脆杀了我,自己坐我的位子吧!”徐、张二人皆惊惧,于是密谋作乱。当时,杨渥为了修建球场,竟将牙城中的数千亲军悉数迁出。徐温与张颢因此无所忌惮。他们诬称朱思勍等三将在江西谋叛,遣亲信到洪州将三将处死。
杨渥得知三将被杀,准备杀死徐温、张颢。但徐、张二人却抢先发动兵变,率牙兵二百人持刃入宫。他们声称杨渥身边有奸臣乱政,击杀其亲信十余人,号称“兵谏”。杨渥虽未被杀,但自此大权旁落。时为天祐四年(907年)正月。徐温、张颢又诛锄异己,控制了吴国军政大权。同年,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但吴国仍沿用唐朝年号,始终以唐朝的封国自居。
独专国政
杨渥虽在政变中失势,但一直计划夺回大权。张颢遂与徐温决定杀死杨渥。但徐温不愿承担弑君之名,故意以便于统一号令为由,表示要用自己的右牙兵单独行事。张颢果然表示反对。徐温于是顺势提出单用张颢的左牙兵。张颢遂以左牙兵入府弑逆,由党羽纪祥、陈晖等杀杨渥于寝室,对外则宣称杨渥是暴病身亡。时为天祐五年(908年)五月。
张颢与徐温原本约定在事成后瓜分吴国,然后归顺后梁。但徐温当夜曾梦见白龙绕柱,次日入宫时恰巧看到杨渥之弟杨隆演白衣倚殿柱而立。他认为梦兆应在杨隆演身上,于是有意拥立杨隆演,遂将此事告诉了严可求。而张颢亦背弃前约,欲据淮南自立,于是集将吏于府庭,严兵以待,逼他们表态支持自己。但严可求却表示张颢未必能得到庐州刘威、歙州陶雅、宣州李遇、常州李简等外藩重将的支持,力劝其迎立杨隆演。张颢最终妥协,杨隆演由此得以袭位。
张颢随后又排挤徐温,将他外放到润州。严可求对徐温道:“你一旦放弃牙兵兵权离开广陵,必为张颢所害。”徐温向严可求问计。严可求又去见张颢,对他道:“您将徐公外调到润州,大家都认为您是要夺其兵权而杀之,是这么回事吗?”张颢连忙撇清,道:“这是徐公自己要求的,我也不想这样。现在任命已下达,如何是好?”严可求于是在次日和张颢一同去拜访徐温,假意斥责道:“如今幼主新立,正是多事之秋。您是杨氏宿将,怎可外任自求苟安。”徐温配合着做出谢罪的姿态,顺势留在了广陵。
张颢后来才意识到严可求一直是在帮助徐温,便派刺客去刺杀严可求,但刺杀未遂。严可求于是与徐温及左监门卫将军钟泰章密谋诛杀张颢。钟泰章不久便率死士三十人直接冲入军府,杀张颢于牙堂。此时距杨渥遇弑仅有九日。徐温这才对外公开杨渥是被张颢所弑杀,并将纪祥等凶手车裂于市曹。当时彻查乱党,皆出于左牙兵。时人因此都以为徐温并不知张颢弑君之谋。
徐温自此独专国政,以左右牙都指挥使,决断军府一切事务。他随后又率将吏向宣谕使李俨请命,以唐朝的名义授杨隆演为淮南节度使、东面诸道行营都统、弘农王。天祐六年(909年),徐温自任淮南行军副使、升州刺史,但一直留在广陵辅政。他在次年(910年)一度因母丧离职,但很快便被起复为内外马步军都军使,遥领润州观察使。
徐温的专权引起了刘威、陶雅、李遇等外藩的不满,其中李遇表现尤为激烈。徐温乃于天祐九年(912年)遣军攻破宣州,族灭李遇。诸将自此多畏徐温之威,杨隆演更是形同傀儡。刘威、陶雅都主动入觐广陵,以消除徐温的疑心。徐温对待他们非常恭敬,如同事奉杨行密一样。刘威、陶雅皆悦服,时人也都因此而敬重徐温。徐温随后又与刘威、陶雅率将吏向李俨请命,承制加拜杨隆演为太师,进封吴王。徐温则任淮南行军司马,领镇海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
出建霸府
天祐十二年(915年),徐温被任命为管内水陆马步诸军都指挥使、两浙都招讨使,兼侍中,封齐国公,并总领升、润、常、宣、歙、池六州之地。他起初在润州建立霸府,遥决军国大政,后又于天祐十四年(917年)移镇升州(治今江苏南京)。当时,其长子徐知训被留在广陵统领朝政。但他骄横恣肆,不但凌辱诸将,甚至经常侮弄杨隆演,毫无君臣之礼。大将朱瑾数次劝说杨隆演寻机诛杀徐氏父子以除国患。但杨隆演对此则无能为力。
天祐十五年(918年),朱瑾设计杀死了徐知训,但随后便遭到徐温党羽的围攻,被迫自刎而死。徐知诰在润州闻变,当日便引兵入据广陵,并在徐温赶至之前稳定了城中秩序。徐温因亲生诸子皆幼弱,乃以徐知诰接替徐知训统领朝政。他还怀疑有将领与朱瑾通谋,打算大行诛戮。徐知诰与严可求乃将徐知训的过恶尽皆告知徐温。徐温这才知道徐知训的胡作非为,怒气稍解,最终只追究了徐知训的僚佐“不能匡救”之罪。不久,徐温归镇升州,“总军国大纲”,其余政务皆交由徐知诰决断。
武义元年(919年),徐温自以为权重位卑,于是以杨隆演的节度使之职难以节制地方镇将为由,请杨隆演称帝。杨隆演虽拒绝称帝,但被尊为吴国王,并建国改元,从此断绝了与唐朝的臣属关系。徐温被拜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守太尉兼中书令,封东海郡王,仍镇升州。徐知诰则以宰相居中辅政。吴国逐渐形成了“祭则弘农(杨氏),政由东海(徐氏)”的政治格局。
武义二年(920年),杨隆演因长期受制于徐氏父子,抑郁成疾,很快便病势严重。徐温自升州入朝,议立嗣君。有人建议他趁机取代杨氏,徐温道:“我若有此意,早在当初诛杀张颢的时候就做了,何必等到今日。就算杨氏没有男丁,有女亦当立之,有敢妄言者斩。”当时依次序应有杨隆演三弟杨濛即位。但徐温素与杨濛不和,且不欲国有长君,乃越次而立其四弟杨溥。不久,杨隆演病逝。杨溥继任吴国王,他改升州为金陵府,以徐温为金陵尹,次年(921年)又进拜徐温为太师。
病逝金陵
徐温晚年时,徐知诰因长年在朝辅政,声望日渐攀升,甚至到了“温虽遥秉大政,而吴人颇已归属于知诰”的地步。当时,严可求与行军副使徐玠等都多次劝徐温以亲子徐知询代徐知诰执政。徐知询亦有取代徐知诰之意。但徐温因徐知诰素来孝谨,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至顺义七年(927年)十月,徐温终于决定易嗣。他准备赴广陵劝杨溥称帝,然后让徐知询留朝辅政,但却在临行前患病,于是让徐知询代己入朝,奉表劝进。不久,徐温病逝于金陵,终年六十六岁。
徐知诰起初得知徐温意图,大为惶恐,准备上表乞罢政事,退而求镇洪州。结果就在他上表的前一夜,传来了徐温病逝的消息。徐知询折返金陵奔丧。徐知诰得以继续执政,并以杨溥的名义追封徐温为齐王,赐谥号忠武。
身后及追尊
杨溥在徐温死后不久,便按其临终推举称帝,仍以徐知诰在朝辅政。徐知询则承袭了徐温的诸道副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金陵尹等职,掌握了徐温留在金陵的军队。他一直试图取代徐知诰,但最终却被徐知诰诱入朝中。徐知诰悉夺其兵,彻底掌控了吴国军政大权。他在太和三年(931年)时又效仿徐温旧例,在金陵开设霸府,以长子徐景通留广陵辅政。
天祚三年(937年),已经被封为齐王的徐知诰正式在金陵建立齐国(吴封国),立宗庙、社稷,追尊徐温为太祖武王。是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为齐(即徐齐),又追尊徐温为太祖武皇帝,称其墓为定陵。
徐知诰恢复原姓,改名李昪后,再改徐温庙号为义祖。
击败吴越
天祐十年(913年),徐温派遣招讨使李涛进攻吴越,会战杭州,副将曹筠投降吴越军,李涛战败被俘。徐温暗中派人对曹筠说:“我用你为将,你军有所求,我没有给你,这是我的过错。”并赦免曹筠的妻子儿女,不仅不杀,还厚待他们。同年秋天,吴越进攻毗陵,徐温与之战于无锡,曹筠被徐温以前的话所感动,临战奔归徐温,于是打败吴越军。
猜忌刘信
徐温奸诈多疑,但善于任用将吏。镇南节度使刘信在天祐十五年(918年)时围攻虔州,久攻不下,派人劝说守将潭全播出降,又派使将此事上报徐温,徐温发怒说:“刘信以十倍于敌之众,攻不下一城,反而派人劝降,凭什么威震敌国呢?”他笞打使者,说:“我这是笞打刘信。”使者被遣回。又令增派军队,于是攻破谭全播。有人诬陷刘信逗留,私下放走谭全播,并说刘信要谋反。刘信听到这些话后,亲自到金陵见徐温,报告战绩,徐温与刘信赌博,刘信拿起骰子高声祈祝说:“刘信若要背叛吴国,愿为恶彩,如果没有二心,一定是浑花。”徐温赶忙阻止。刘信一掷,六个骰子都是红面,徐温很羞愧,亲自斟酒给刘信喝,但始终对刘信有疑心。等到后唐进攻前蜀时,徐温急忙将刘信召到广陵,任为左统军,假托在国内防备敌军,实际上剥夺刘信的守地。
信任严骆
徐温的门客众多,其中最受信任的只有骆知祥、严可求二人。严可求擅长出谋划策,骆知祥擅长聚财兴利。军旅之事,徐温经常询问严可求,国家财用,则经常请教骆知祥,吴国人称之为“严骆”。徐温也高兴自己被认为有智谋,特别赢得吴国民心。
历史评价
欧阳修《新五代史》:“温虽奸诈多疑,而善用将吏。”
王夫之:① 必不得已,于斯时也,而欲推一人以为之主,其杨行密、徐温、王建、李昪、钱镠、王潮之犹愈乎!尚有长人之心,而人或依之以偷安也。② 徐温大破钱镠,知诰请乘胜东取苏州,温念离乱久而民困,因鏐之惧,戢兵息民,使两地各安其业,而曰“岂不乐哉”?蔼然仁者之言乎!自广明丧乱以来,能念此者谁邪?而不谓温以武人之能尔也。
蔡东藩:淮南之乱,首恶为张颢,徐温其从犯也。颢既弑渥,而仍不得逞其志,是由严可求达权之效,迨与温定谋,结钟泰章,手刃逆颢,虽未免存右袒之心,使温得避弑君之罪,然微温不能除颢。颢岂长肯为隆演下乎?
家庭成员
妻妾:妻白氏(白夫人),很可能是徐知询的生母,宋朝时追封仁寿仙妃,明朝时再封淑善仙妃、安宁护国恭靖元君。
妻李氏,李昪的养母,南唐建立后被追谥为明德皇后,配享太庙。
妾陈氏,曾称徐知诰是“贫贱时养之,奈何富贵弃之”,反对徐温晚年易嗣。
儿子:据史料记载,徐温除养子徐知诰外,共有亲子六人。但其长子徐知训被称为“三郎”,李昪则被他称为诸子的“二哥”。故此徐温在徐知训之前应该可能还有一个年长于李昪但却幼年夭折的儿子。
徐知训,居广陵辅政,数次想杀死李昪,后官至内外马歩都军使、昌化节度使、同平章事,被朱瑾所杀。
徐知询,徐温病逝后一直与李昪争权,最终被李昪罢去兵权。[78]后任镇南节度使,封东海郡王(一作武陵王)。
徐知诲,吴国末年时官至镇南节度使。他在徐知询与李昪争权期间一直支持李昪,子孙在南唐时最受优待。
徐知谏,一直支持李昪,吴国末年时官至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徐知证,吴国时仕至节度使,南唐建立后历封江王、魏王,一直被视为宗室。
徐知谔,吴国时仕至金陵尹,南唐建立后历封饶王、梁王,官至镇海军节度使,兼中书令,一直被视为宗室。
史料索引
《九国志·卷三》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僣伪列传一》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吴世家第一》
《南唐书·卷八·义养传》(马令著)
《十国春秋·卷十三·吴十三》
中国为啥叫中国?若是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20 10:10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作......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9科技管理研究所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必须要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sān huáng......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21 18:18:19科技管理研究所“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
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6 16:16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华文明五千年:兴于炎黄,成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
万里长城十三关,甘肃占三关!终于收集齐了?快看看!政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2022-08-09 10:10科技管理研究所“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
一段风姓是万姓之祖之传说,最终演变出上古八大姓和中华姓氏之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7 15:16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一、传......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么汉朝之前叫什么?名字有点霸气!2022-10-19 18:5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秦时明月汉时......
中国历史上灭于外族和灭于自身的代表王朝:西晋宋和秦汉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6 14:45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中国历史上的古籍整理工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5 00:33科技管理研究所发表于北京【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古籍,古代书......
中国史学开山鼻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文学大家——司马迁与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李陵(西汉历史人物)
05-06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
04-10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朝代、皇帝)盘点中国历史上五个令人无比痛心的朝代!(全文)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是什么下场?
08-17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权机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之一)全文介绍
03-17我国历史上的十大盛世分别是哪十个盛世?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事。
08-19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全文介绍
02-25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汉族,汉初楚国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04-25卫国(中国先秦时期诸侯国,周朝诸候之卫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全文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