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褚太后(褚蒜子,东晋康献皇后,三度临朝,扶立六位皇帝,临朝称制约四十年)介绍

时间:2022-05-05 19:55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东晋褚蒜子:三度临朝、匡扶六帝,内忧外患之中确保社稷传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5-05科技管理研究所权臣掌权、党争不断,外有强敌环伺、帝位更换频繁,如此情形对于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极为危险的情...

东晋褚蒜子:三度临朝、匡扶六帝,内忧外患之中确保社稷传承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5-05科技管理研究所

权臣掌权、党争不断,外有强敌环伺、帝位更换频繁,如此情形对于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极为危险的情况,但有一位女性执政者,面临如此局面却基本维持了朝廷的稳定和社稷的传承,她就是三度临朝、匡扶六帝的东晋太后褚蒜子。

以名家女身份成为王妃,丈夫即位后立为皇后

褚蒜子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祖父褚洽官至武昌太守,父亲褚裒官至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其母谢真石则出自陈郡谢氏,乃太常谢鲲之女。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褚蒜子自幼便经过了良好教育,天生丽质、气度宽宏。

两晋时期,极为讲究门第之分,贵族门阀不仅垄断了朝中大权,而且多与权贵通婚而不与寒门嫁娶,即便是皇室亦不能免俗,其联姻对象主要以豪门贵族为主。

根据《晋书·后妃列传》的记载,褚蒜子“聪明有器识”,因此少年时便以“名家女”的身份嫁给了琅琊王司马岳,成为其王妃。

琅琊王司马岳乃是晋成帝司马衍的同母弟,两人的母亲皆为晋明帝司马绍与皇后庾文君之子。由于晋成帝司马衍即位时年仅五岁,因此庾文君曾临朝摄政,也正因为这层关系,其兄庾冰、庾亮、庾怿等皆得以入朝为官,庾氏家族的权柄一时无两。

咸康八年(342年),晋成帝司马衍病重,虽然当时他已有司马丕和司马奕两个儿子,但皆在襁褓之中。

与此同时,庾冰担心晋成帝去世之后,如果他的儿子们即位,由于血缘关系较为疏远,会导致掌权已久的庾氏失势。于是,庾冰便以朝廷仍有强大敌人,应立年长君主为由,劝说晋成帝立琅琊王司马岳为储君,晋成帝最终答允。

咸康八年(342年)六月初五日,晋成帝身体不适,下诏让他的弟弟司徒、琅琊王司马岳继承帝位。六月初六,晋成帝命武陵王司马晞、会稽王司马昱、中书监庾冰、中书令何充、尚书令诸葛恢辅佐司马岳。

六月初七日,晋成帝病逝,次日司马岳即皇帝位,是为晋康帝。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晋康帝司马岳立褚蒜子为皇后,并封褚蒜子的母亲谢氏为寻阳乡君。

儿子即位后临朝称制,陈郡谢氏因其崛起

就在司马岳继承皇位的次年,即建元元年(343年),褚蒜子为其生下了皇子司马聃。然而,到了建元二年(344年),司马岳便感觉身体不适,遂于同年九月二十四日立司马聃为太子,仅仅两天之后,晋康帝司马岳便驾崩了,年仅二十三岁。

晋康帝驾崩之后,太子司马聃即位,是为晋穆帝,褚蒜子晋升皇太后。由于新帝当时还不足两岁,领司徒蔡谟等人便上奏,请太后褚蒜子效仿前朝旧例执掌朝政,于是褚蒜子临朝摄政。

褚蒜子临朝之后,何充等认为褚裒作为太后之父,应当总览朝政,于是在何充等人的举荐下,朝廷在保留褚裒原职的基础上,又加封其为侍中、卫将军、录尚书事、持节。然而,褚裒担心为人猜忌,于是上疏坚决请求出任藩镇之职,便又改授其都督徐州、兖州、青州三州及扬州两郡诸军事,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镇守京口。

由于褚裒坚决不入朝,因而朝廷先以何充辅政,何充去世后又改由司徒蔡谟和会稽王司马昱辅政。

褚蒜子为了统治稳固,极为重视各方势力的平衡,在车骑将军庾冰于同年(即344年)十一月病逝后,褚蒜子便任命舅舅谢尚都督豫州四郡军事,兼任江州刺史。褚蒜子原本意图以谢尚抑制经营荆州多年的庾氏,但被庾翼识破,庾翼直接拒绝朝廷诏令,率兵北伐。褚蒜子无奈,只得改任谢尚为西中郎将,督扬州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假节,镇守历阳,对庾氏形成牵制。

正是出于牵制庾氏的目的,即便谢尚在任期间多次犯下重罪,褚蒜子不仅没有严惩,反而长期委以重任。正是在褚蒜子的有意扶持之下,陈郡谢氏得以真正崛起,自谢尚之后,谢安、谢万等人纷纷得以入仕,再之后谢石、谢玄、谢琰等人也相继得到重用。

除了起用谢氏之外,褚蒜子还在何充的建议下,大胆起用了颇有野心的桓温,用以取代于永和元年(345年)病逝的庾翼。

在褚蒜子第一次临朝期间,由于恰逢后赵石虎病逝,中原地区大乱,东晋当时先后发动了多次北伐,但褚裒、殷浩的北伐均宣告失败,反倒是不被看好的桓温消灭了盘踞益州的成汉,而且还曾北伐关中大败前秦,但这也为之后桓温做大埋下了伏笔。

还政后又先后两度临朝,虽无大功亦无大过

升平元年(357年)正月,晋穆帝司马聃已经十五岁,褚太后见儿子已经长大,便主动退居崇德宫,亲书诏书给群臣,表示还政于皇帝,并希望“诸君子思量远算,戮力一心,辅翼幼主,匡救不逮”,而自己将“永归别宫,以终余齿。”

升平五年(361年)五月,正式主政仅五年的晋穆帝司马聃驾崩,年仅十九岁。由于司马聃无子,太后褚蒜子认为晋成帝的长子司马丕才是皇室正统,早该他即位才是,于是朝廷迎立司马丕即位,是为晋哀帝。

这司马丕治国理政能力一般,但却极为喜好长生不老之术,结果在位仅三年,便因长期断谷、服食丹药,于兴宁二年(364年)三月病倒,再也难以理政,无奈之下大臣们只好再度请出褚太后临朝摄政。次年正月,皇后王穆之和晋哀帝司马丕先后去世。

兴宁三年(365年),由于晋哀帝去世无子,褚太后于是又立晋哀帝之弟、琅琊王司马奕为帝,褚太后继续临朝摄政。

彼时,桓温自平定蜀地后声威大震,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经营,早已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而桓温本身由于手握重兵,更是野心急剧膨胀。司马奕即位之初,桓温便想废帝自立,但一来司马奕没有过失,二来三次北伐失败使其声威有所削弱,这才暂时放弃。

太和六年(371年),在取得“寿春之战”的胜利后,桓温在郗超的建议下,遂决定废帝立威。同年十一月,桓温带兵入朝,污蔑司马奕阳痿不能生育,且所生三子皆为宠臣与后宫美人私通所生,要求褚太后废掉司马奕。

面对压力,褚太后只得于咸安二年(372年)正月将司马奕废为海西公,后桓温亲率百官迎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是为晋简文帝。褚太后不再临朝,被尊为崇德太后,移居崇德宫。

之后,桓温又大肆清除朝中异己,其中势力强盛的颍川庾氏首当其冲,庾倩、庾柔、庾希、庾邈等先后被杀,司马晃、司马晞、司马综等宗室亦被废。桓温虽然始终拒不入朝,但通过一系列的事件,却已经威胁到了皇室安全。

咸安二年(372年),在位仅一年的简文帝司马昱病逝,虽然司马昱此前已经立有太子司马曜,但群臣竟然因为畏惧桓温,不敢拥立太子,直到尚书仆射王彪出面,太子司马曜这才得以即位,是为晋孝武帝。

当时,朝廷局势极为微妙,朝廷多次发诏请桓温入朝辅政,但无论提出什么条件,桓温就是死活不入朝,朝堂外则是谢安、王坦之等士族与桓温极力抗衡。就在朝廷与桓温的反复拉扯中,桓温最终于宁康元年(373年)七月病逝。

由于当时孝武帝司马曜年仅十一岁,于是朝臣再次请求褚太后临朝摄政。直到太元元年(376年),随着司马曜成年,褚太后这才还政于孝武帝,复称崇德太后。

太元九年(384年)六月初一,在享受了几年天伦之乐后,褚太后于显阳殿病逝,终年六十一岁。同年七月二十八日,孝武帝将褚太后葬于崇平陵。

先后三度临朝、匡扶六位帝王,在褚太后临朝称制的数十年间,可以说是东晋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不仅面临着小冰川期带来的各种天灾人祸,而且朝廷长期面临着权臣掌权、党争不断等各种威胁,再加上北部边患,褚太后面临的情形可谓极度复杂。

因此,对于褚太后而言,能够做到平衡各方势力、维持朝廷运转、确保社稷传承已经实属不易,就其执政成效来看,虽然起用桓温埋下了“桓玄之乱”的祸根,但大胆起用谢氏诸人却也为未来打赢“淝水之战”打下了基础。总体来说,褚太后执政数十载,虽无大功但亦无大过,算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主。

褚蒜子

东晋康献皇后

褚蒜子(324年-384年),河南郡阳翟县(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太常谢鲲外孙女,卫将军谢尚外甥女,太傅褚裒之女,晋康帝司马岳皇后。

褚蒜子天生丽质,家教良好,见识开阔,气度宽宏,十余岁,嫁给琅琊王司马岳为妃,晋康帝司马岳即位,册封皇后,时年二十岁,此后,三度临朝,扶立六位皇帝,临朝称制约四十年。

太元九年(384年),病逝于显阳殿,享年六十一,谥号康献皇后。

本名:褚蒜子

别名:康献皇后

所处时代:东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日期:324年

人物生平

立为皇后

褚蒜子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褚洽,官至武昌太守;[4]父亲褚裒,[5]官至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死后追赠侍中、太傅,[6]封爵都乡亭侯。

褚蒜子聪明有才识。少年时以名家女身份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咸康八年(342年),晋成帝司马衍去世,司马岳即位,是为晋康帝。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晋康帝立褚蒜子为皇后[7],并封褚蒜子的母亲谢氏为寻阳乡君。

临朝摄政

建元元年(343年)九月,褚蒜子为晋康帝生下皇子司马聃。建元二年(344年)九月,晋康帝去世,年仅两岁的司马聃即位,是为晋穆帝,褚蒜子晋升为皇太后,当时晋穆帝年幼无法执掌国政。

领司徒蔡谟等人上奏说:“嗣位的皇帝自幼聪明过人,继承皇位,天下归心,万民仰赖。太后陛下为妇道规范,女中楷模,超过文王之妃太姒。昔日涂山氏使夏禹业绩光耀,简狄使殷祖兴隆,由于这些明哲的后妃,才使大业长久兴盛。我想太后陛下德操可比舜之二妃,仁善胜过文王之后,临朝摄政,可使天下安宁。当今社稷危急,万民系命,臣等惶恐,一日万机之事,国家命运所期,天意所归,都在太后身上,不是冲淡谦让的时候。汉代和熹、顺烈二后,也曾临朝摄政,近世明穆皇后摄政的事,都是前规先例。臣等不胜惶恐,谨伏地上请。望陛下上顺祖宗之意,下念臣吏之愿,推公心,弘治道,以协和天人,则万国庆幸,百姓更生。”

褚太后下诏说:“皇帝幼小,当赖群公卿士扶持匡救,以报答先帝礼遇贤人之意,而且是先帝旧德泽于后世,先帝之命未曾掩息,祖宗的事业可以继承,皇帝只是正位于宫中而已。然臣下所奏恳切周到,体现于奏书的字里行间,捧读未完,又悲又惧。想到先后如此谦恭自抑,只想顺从妇道,所以不拒绝群臣请求而临朝摄政,本是为国家考虑。我岂敢只固守住年幼无知的幼主,而违背先贤的意愿,即敬从群臣所奏。”于是褚太后临朝摄政。

有司官员奏请褚太后,谢夫人既封,荀、卞二夫人也应追赠封谥,她们都是褚太后前母。褚太后不许。太常殷融提议,依照郑玄释义,褚太后的父亲卫将军褚裒,在宫廷则行臣礼,褚太后回家时则行家人礼。褚太后下诏说:“典礼如何规定没有详查,如照殷融所奏,是我心所不能安的,以后再详细考究。”征西将军庾翼、南中郎将谢尚议论认为“父在一家最尊,君在天下最重,郑玄的释义合乎情理”。褚太后听从了他的意见。从此以后,朝臣都敬重褚裒。

还政穆帝

升平元年(357年)正月,晋穆帝已十五岁,褚太后下诏说:“昔日遭受不幸,皇帝尚在幼年,皇权微弱,虚居其位。百官卿士都遵前朝之例,劝我摄政。为了社稷之重,遵守先代成规,勉力听从众议,不敢固守己见。仰凭祖宗保佑,俯仗群臣护养,皇帝已成年加冠,礼制已成,德望已备,应当南面亲政,治理万国,今归还政事,一切遵照旧典。”

于是褚太后退居崇德宫,亲手写诏书给群臣说:“昔日因皇帝年幼,又频遭艰难,含忧多年,内心沉痛。司徒为有尊位重德的亲近大臣,能训诫拯救弊端,王室得以不坏,实凭借公之力。皇帝已行加冠之礼,而四海未能统一,五胡叛逆,豺狼当道,耗费日增,徭役不止,百姓困苦。愿诸位君子思量筹谋,努力一心,辅助幼主,匡救往日不足,我将永归别宫,以终晚年。仰思家事国事,故以此抒怀并相托。”

两度临朝

升平五年(361年)五月,晋穆帝去世,时年十九岁。因晋穆帝死后无子,便迎立晋成帝的长子琅玡王司马丕即位,是为晋哀帝。谁知晋哀帝是个糊涂的皇帝,他对政事不感兴趣,却迷信方士,成天不吃饭,只吃金石药饵。因而年纪轻轻便病倒在床。拖了一年,仍不见好转。大臣们只好再次请出褚太后临朝摄政。

兴宁三年(365年),晋哀帝去世,因无子嗣,褚太后立晋哀帝之弟琅玡王司马奕为帝。褚太后继续临朝摄政。咸安元年(371年)十一月,桓温亲自赶赴建康,暗示褚太后,请废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丞相司马昱为帝。当时,褚太后正在佛屋烧香,侍臣报告说:“外有紧急奏章。”褚太后才出来,靠住门把奏章看了几行,就说:“我本来就猜疑会发生这样的事”。奏章读了一半,就停下来,找了一支笔,在奏章上批复道:“我遭此百忧,感念生者与死者,心如刀割。”桓温开始呈诏书草稿时,顾虑褚太后会有异议,恐慌得流汗,颜色大变。诏书批复出来后,桓温大喜。

司马昱即位,是为晋简文帝,褚太后无须临朝听政,被尊为崇德太后,移居崇德宫。

辅佐孝武

咸安二年(372年),简文帝去世,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晋孝武帝。孝武帝年幼,桓温又去世,于是群臣便上奏请褚太后再度临朝听政。

太元元年(376年),因孝武帝已经成年,褚太后便下诏还政于孝武帝,复称崇德太后。

太元九年(384年)六月初一,褚太后在显阳殿去世,终年六十一岁。孝武帝与褚太后为叔嫂关系,朝中议论如何服丧的问题。太学博士徐藻提议说:“侍父侍君都应该做到敬。《礼记》上说:‘夫妻丧礼,丈夫按父亲丧制,则妻子按母亲丧制’,那么丈夫按君礼,妻子应按后礼。为太后服齐丧,是母亲的丧制。鲁人讥讽违礼的祭祀,是表明对尊者之尊。今皇帝亲自奉祀康帝、穆帝、哀帝及靖后,尊重如同亲生,怎么可以尊敬为君,而丧服按本亲呢?应该行齐衰丧礼,服丧一年。”孝武帝听从了这个意见。七月二十八日,孝武帝将褚太后安葬于崇平陵。

人物评价

蔡谟:“陛下体兹坤道,训隆文母。昔涂山光夏,简狄熙殷,实由宣哲,以隆休祚。伏惟陛下德侔二妫,淑美《关雎》,临朝摄政,以宁天下。今社稷危急,兆庶悬命,臣等章惶,一日万机,事运之期,天禄所钟,非复冲虚高让之日。汉和熹、顺烈,并亦临朝,近明穆故事,以为先制。臣等不胜悲怖,谨伏地上请。乞陛下上顺祖宗,下念臣吏,推公弘道,以协天人,则万邦承庆,群黎更生。”

《晋书》:“昔者高宗谅闇,总百官于元老;成王冲眇,托万机于上公。太后御宸,谅知非古。而明穆、康献,仍世临朝,时属委裘,躬行负扆。各免华阳之衅,竟蹑和熹之踪,保陵迟以克终,所幸实为多矣。”

史书记载

《晋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

亲属成员

祖父:褚洽,官至武昌太守。

父亲:褚裒,字季野,官至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死后追赠侍中、太傅,封爵都乡亭侯。

母亲:谢真石,豫章太守谢鲲之女,封寻阳乡君。

兄弟:褚歆,字幼安,历任散骑常侍、秘书监。

配偶:晋康帝司马岳

儿子:晋穆帝司马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