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中华传统文化中简单诠释“仁、义、礼、智、信、孝、忠、恕、廉、耻”这十德!一文看完孔子尊号变迁史!

时间:2022-07-17 17:55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中华传统文化中“孝、悌、忠、信、礼、义”与“仁、礼、智、恕、廉、耻”等德目简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17 17:17科技管理研究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汉语词语,意思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

中华传统文化中“孝、悌、忠、信、礼、义”与“仁、礼、智、恕、廉、耻”等德目简述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17 17:17科技管理研究所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汉语词语,意思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为历代儒客尊崇,也是人生的八德。出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的人,会冒犯君上的人,是很少的;不会冒犯君上,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和悌应是‘仁’的根本!”

注释

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岁,一说小三十三岁,以小三十三岁之说比较可信。《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称字,独曾参和有若称“子”(另外,冉有和骞偶一称字,又当别论),因此很多人疑心《论语》就是由他们两人的学生所纂述的。但是有若称子,可能是他在孔子死后曾一度为孔门弟子所尊重的缘故(这一史实可参阅《礼记·檀弓上》、《孟子·滕文公上》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至于《左传》哀公八年说有若是一个“国士”,还未必是足以使他被尊称为“子”的原因。

孝弟,孝,会意字,上老下小。喻为承上启下,传承之意。也指受华夏社会普遍认同的对待父母的态度;弟,音读和意义跟“悌“相同,音替,tì,怜爱,古时专指作为兄长的哥哥爱护尚是幼小的弟弟。后渐渐引申到平辈、同龄之间互相的友爱、怜爱。

一、岀处

前两句是古时候的成语,“孝”是孝顺父母,“悌”是友爱兄弟。“其”指的是孝悌,它是仁的根本。“与”通“欤”,表示语气不那么肯定地说出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与,在语末是舒缓的感慨,且有前言中事物间互相参与比较义,即与字本义,验之孔门旧籍,可通释。与“语气不那么肯定”不搭界。欤,晚出,俗字,加画限义。

二、一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宋代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总结出来的,世称“朱子八德”,是儒学的精髓,是古时做人的基本道德。

三、释义:

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已。

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中华文化中,对德的系统论述,从春秋时期管仲提出的“四维”开始,“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孔子将仁与礼、义一起描述,并提出智、仁、勇三达德。“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孟子将孔子的“仁、义、礼”与“智、仁、勇”结合为“仁、义、礼、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西汉董仲舒将其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常”即是说,这五种德应当是恒久不变的。在之后的2000多年,“五常”一直是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至宋代时形成“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旧八德,清末民初孙中山、蔡元培等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

我本人以“五常”为核心,并结合当前的社会要求及个人心得,简单诠释“仁、义、礼、智、信、孝、忠、恕、廉、耻”这十德。前面几篇文章已经写了“义、信、孝、忠”等德,接下来写剩下的六个德目。

其一、仁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孔子第一次揭示了人的本质。那就是“仁”,人与禽兽的区别是人有仁爱之心。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意思是说,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爱自己的亲人就是最大的仁。

众所周知,“仁”是中华文化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准则,是其他道德的基础。朱熹说:“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朱熹的弟子陈淳说,“仁者,心之全德,兼统四者”。

有人统计,“仁”这个字在孔子之前的文献中仅出现过几次,但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在孔子的言论中,“仁”有多种含义。孔子在与弟子的对话中,对于仁的回答都是非常具体的。他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告诉他什么是仁。

“仁”最经典的含义,是孔子回复颜渊的“克己复礼为仁”和回复樊迟的“爱人”。即,“仁”的核心要求是爱人,但是要符合礼的标准。

但儒家的“仁爱”并非墨家无差别的“兼爱”。墨家学派的夷子说,“爱无差等,施由亲始”,你能把别人的老婆像自己的老婆一样去爱吗?孟子骂道,“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现在,这种人叫“圣母婊”。

儒家讲究的是“爱有差等、礼有尊卑”。孟子的观点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意思是说,先要爱亲人,然后才是爱他人,爱万物。这正如《孝经》所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所以,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路人之间,“仁”的含义是不同的。亲人之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之间,情同手足,肝胆相照;同事之间,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路人之间,与人为善,宽以待人。

其二、礼

“礼”的繁体字是“禮”,“禮”字原本是“豊”,“豊”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说文解字》上说,“豊,行禮之器也”,后来增加“示”偏旁,以示区别。“禮”指的是祭祀的仪式,用珍贵的器物祭祀上天或祖先,表示对感谢和尊重,并祈求护佑。所以,“禮”的核心含义就是尊重。

“礼”的讲解在传统文化特点中有详细的诠释,即“亲亲尊尊”这一部分,此处略。

其三、智

知识的“知”和智力的“智”在古代是一个字,先有“知”字,后有“智”,“知”是“智”的通假字。孔子将“智、仁、勇”并举,一起纳入道德范畴,《中庸》将其称之为“三达德”。之后,孟子又将“仁、义、礼、智”罗列在一起。到了汉代,董仲舒将“信”补入其中,成为儒家“道德五常”,“智”位列其中。

如何理解“智”?“知者不惑”;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也” 。看来,这“智”的意思就是能够明辨是非,从而不惑。那么,以什么标准来明辨是非呢?孟子说,是仁义,即“智之实,知斯二者(指仁与义)弗去是也”, “智”的实质,是辨别行为不能偏离仁义之德。

比如,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孔子认为,要重视对老百姓的道德教化,敬鬼神但不依靠求神问卜来做决定,而是靠道德约束,这就是“智”了。这是我参考张岱年教授的观点所翻译的,可能和大部分人的理解区别较大。

可见,依靠内心的道德,而不是眼前的利益或膨胀的私欲来做决定,这才是大智慧。

其四、恕

【原典】子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问子贡说,你以为我的学问是博闻强记得来的吗?子贡说,难道不是吗?孔子说,非也,我是有一个中心思想贯穿其中的。但孔子并没有说这个中心思想是啥。后来孔子又和曾子提到这个话题。

【原典】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曾子说,我知道。孔子本来或许是想跟曾子进一步展开说说,但他看曾子一点也不谦虚,就出去了。有同学问,这个中心思想是啥?曾子认为是“忠”和“恕”。

何谓“忠”?中人之心,尽力为人谋,谓之“忠”;何谓“恕”?如人之心,我心如他心,谓之“恕”。这是我查阅很多资料,在前人的基础上所总结的定义。不过,后来当我看到朱熹对“忠”和“恕”的定义时,我认为朱熹老人家的定义更为经典,“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

但孔子所说的是一个中心思想,而曾子回答的是两个。曾子的答案对吗?能否说中一个?

【原典】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请教孔子,说有没有哪一句话可以终身践行?孔子的答案是“恕”,这应该就是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所说的一个中心思想。孔子对“恕”的解释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你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让别人去做。

朱熹对“恕”的定义是“推己及人”,这里面的“人”应该不仅仅指人类,还包括“物”,比如程颐对“恕”的定义就是“推己及物”。

不管是“推己及人”还是“推己及物”,都要换位思考,用自己之心去体会他人之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将心比心的意思,这不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同理心”的概念么,也称之为“共情”能力。善解人意的人最受欢迎,靠的就是“共情”能力。

【原典】孔子将行,雨而无盖。门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吝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将要外出,天下起了雨,却没有伞盖。有弟子说,子夏有,要么借来用吧?孔子不同意,他说,子夏惜财,不借不好,勉强借了心里又难受。与人交往,推崇别人之长,掩饰别人之短,这样才能长久。

可见,“恕”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和必备能力。这个能力可以让自己在各个领域中如鱼得水,就是要做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

【原典】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鲁国郊外飞来一只海鸟,鲁侯将这只鸟接到太庙,敬酒,奏乐,喂肉,这鸟儿眼花心悲,也不吃肉也不喝酒,三天就饿死了。这是用养活自己的方式来养鸟,而不是用养鸟的方式来养鸟啊。

不懂得换位思考,不考虑鸟该吃啥,自己吃啥给鸟吃啥,鸟当然活不成了。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各种矛盾或误会的产生,往往就是因为不能换位思考。一个无法洞察客户需求的人是无法做成生意的,一个不能理解别人感受的人是无法交到朋友的,一个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是偏激的,一个只知道维护自己利益的人是自私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恕”之德非常重要,它是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协作的基础,这是孔子为我们中华民族,也是为人类提炼出的一道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正如孔子所说,“恕”需要终身行之。

其五、廉

何谓“廉”?“廉”的基本涵义就是廉洁,不贪。廉常与清、正、洁等一起连用,如清廉、廉洁、清正廉洁等,寓意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之意。孟子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意思是说,在可以拿、可以不拿的情况下,如果拿了,就有损廉洁。这是一个多么高尚的情操啊!这或许就是孟子心目中“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样的境界吧。

为什么要“廉”?

管仲率先把“廉”德上升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加以强调,管仲认为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中山装衣服前脸的四个兜就分别代表礼、义、廉、耻。晏子说,“廉者,政之本也。”欧阳修说,“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廉则光明磊落,可养浩然正气。正如明代《官箴》所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如何做到“廉”,最重要的是两点:

①不义之财不取。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说,以不正当的手段所取得的富贵,对我来说如同天上的浮云,终将散去。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高风亮节。明代思想家薛瑄说,“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薛瑄所分的三种类型,“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是“不能腐”,“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是“不想腐”,“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是“不敢腐”。不管是哪一种类型,总之,不取不义之财。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历史上有一个 “四知太守”的故事,原典如下:

时震年已五十馀,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大概的意思是说,东汉人杨震升职赴任时,途中遇到曾经推荐过的荆州茂才(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王密夜里怀揣十斤黄金送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惭愧地走了。

②节制欲望。

人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荀子说,“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大概的意思是说,欲望虽然没有尽头,却可接近于尽头;欲望虽然不可去除,但却可以节制。

如果能够节制欲望,就能够做到庄子所说的境界,“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意思是说,虽然富贵,但不会因奢侈的享受而伤害身体;虽然贫贱,也不会因贪图私利而累坏身体。

其六、耻

何谓“耻”?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朱熹注曰,“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可见,“耻”就是人们所固有的羞恶之心。

朱熹《孟子集注》

哪些情况会带来耻辱之感?落后于人为耻,被人欺凌为耻,违背道德为耻,违反道义为耻等,还有声闻过情为耻。孟子说,“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意思是说,声望超过实际,君子当以为耻。

为什么要知耻?

其一、孟子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羞恶之心”就是耻,耻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是做人的根本。人一旦丢失廉耻之心,就不是一个不合格的人。没有羞耻心的人,有词语是这样形容的,不知廉耻、恬不知耻、厚颜无耻、卑鄙无耻、无耻下流、寡廉鲜耻、没脸没皮等等。

但大家不要把“脸皮厚”和“不要脸”混为一谈。“脸皮厚”貌似贬义词,但现在多指人内心强大,能够经受住失败的摔打,面对质疑或嘲笑毫不动摇,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不要脸”则是骂人的话,指的是不知羞耻为何物、毫无道德底线的行为。

其二、欧阳修说,“不耻,则无所不为。”没有廉耻之心,意味着一个人已经放弃了道德良心,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无恶不作。所以,《淮南子》上说:“民无廉耻,不可治也。”

其三、孔子说,“知耻近乎勇”。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懂得羞耻,才能奋发图强,一雪前耻。孟子说,“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意思是说,不以不如人为耻,怎么能赶得上别人?近代中国,百年耻辱。中国人卧薪尝胆,前赴后继,赶走了侵略者,建设了新中国,走上了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没脸没皮枉为人。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意思是说,人不可以不知羞耻。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

本期参考资料:1.《管子·牧民》2.《中庸》3.《论语·子罕篇》、《论语·颜渊》、《论语·雍也篇》、《论语·卫灵公》、《论语·里仁》、《论语·述而》

4.《孟子·公孙丑》、《孟子·告子上》、《孟子·尽心上》、《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滕文公下》、《孟子·离娄上》、《孟子·离娄下》、《孟子·尽心上》、《孟子·公孙丑上》

5.《汉书·董仲舒传》

6.《朱子语类》,《四书章句集注》,朱熹

7.《北溪字义》,陈淳

8.《孝经·圣治章》

9.《说文解字》,许慎

10.《二程遗书·卷第十一》

11.《孔子家语·致思篇》

12.《庄子·至乐》、《庄子·让王》

13.《中国国学传统》,张岱年

14.《资治通鉴》,司马光

15.《月川语录》,曹端

16.《五代史·冯道传》,欧阳修

17.《晏子春秋·内篇》

18.《荀子·正名》

19.《从政录》,薛瑄

20.《淮南子·泰族训》

附:

一文看完孔子尊号变迁史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作为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孔子收了三千弟子,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同时孔子还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孔子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在其去世后,尊号来来回回经过了20次变迁,从其封号的变迁史也可以看出儒家学派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的起伏变迁。

第一次上尊号:尼父

孔子逝世后时任国君鲁哀公十分伤心,他给孔子上谥号为“尼父”,并说道“旻天不吊,不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可人死不能复生,此时的鲁哀公已经被架空了,这时候才发现孔子的好已经晚了。

第二次上尊号:褒成宣尼公

孔子获得第二个尊号已经是他去世后的四百多年了,此时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此时汉平帝不过是个十岁孩童,朝政大权都由大司马王莽掌控。这一年王莽加爵“安汉公”,他高兴之余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孔子后裔则封为褒成侯。

第三次上尊号:褒尊侯

又过了九十年,到了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孔子的爵位被降了,从原来的公爵降到了侯爵,成了褒尊侯。

第四次上尊号:文圣尼父

到了北魏时期,孔子地位进一步下降,孝文帝直接将孔子的爵位削没了,改谥为文宣尼父,孔子一夜回到解放前。

第五次上尊号:邹国公

到了北周静帝时期,孔子又从虚职转实,于大象二年(公元580年)被追谥为邹国公,再次成为公爵。

第六次上尊号:先师尼父

然而仅仅一年以后杨坚就以隋代周,北周灭亡。随着北周灭亡,孔子也从邹国公降为先师尼父,空有虚名。

第七次上尊号:先师

隋朝仅仅立国37年就灭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唐高祖李渊的唐朝,李渊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将孔子改谥为先师,去掉了“尼父”二字。

第八次上尊号:先圣

不过孔子很快就迎来了高光时刻。隋至初唐释奠礼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但唐太宗李世民上台后就废了周公“先圣”的称号,改尊孔子为先圣,这也是孔子第一次被官方称圣。

第九次上尊号:宣父

在孔子当了十年的圣人后,唐太宗又将其改谥为宣父,帝王真可谓是喜怒无常。

第十次上尊号:太师

唐高宗李治继位后也没有提高孔子的地位,仅仅追封孔子为太师。

第十一次上尊号:隆道公

武则天称帝后意欲承周礼治盛业,定的国号也是“周”。而孔子一生的追求都是“恢复周礼”,因此这一时期孔子的地位有所提高,于天绶元年(公元690年)被封为隆道公。

第十二次上尊号:文宣王

到了唐玄宗当政时,大唐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孔子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这是孔子第一次被封王,成为了可以比肩周天子的存在。

第十三次上尊号:玄圣文宣王

唐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趋于稳定,孔子的地位也稳定了下来。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追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

第十四次上尊号:至圣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为避宋圣祖赵玄朗讳而改谥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地位依旧崇高。

第十五次上尊号:文宣帝

不只是中原王朝推崇孔子,就连党项人建立的西夏也十分仰慕汉文化。西夏仁宗李仁孝

于人庆三年(公元1146年)直接将孔子推到了“帝”的高位,追谥为“文宣帝”。

第十六次上尊号:大成至圣文宣王

不过西夏毕竟不是正统王朝,孔子在中原王朝的封号一直都是“至圣文宣王”,直到元成宗时期才又加了“大成”两个字,成了大成至圣文宣王。

第十七次上尊号:至圣先师

可到了嘉靖帝时期,孔子的地位再次下降。嘉靖帝是十分痴迷道教的,首辅大臣张璁便依据皇帝所好称孔子为王名不正言不顺,嘉靖帝依据其意见将孔子的王号去除,改称至圣先师。

第十八次上尊号: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清朝入关后,翰林院侍读学士李若琳提请恢复孔子元朝时的封谥,经过礼部商议,最终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确定将孔子的谥号改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第十九次上尊号:至圣先师

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又将孔子的谥号改为至圣先师,终清一朝都没再变过。

第二十次上尊号: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最后一次变更谥号已经是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了,由国民政府为孔子上“大成至圣先师”的谥号。

通过以上变迁史,不难看出在唐宋元三朝孔子最受推崇,不知道他老人家有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后世推崇上千年。大家认为哪个朝代为孔子上的尊号最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