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9 21:44 来源: 编辑:admin
王莽,是个怎样的人?简朴谦卑、家不蓄财,用尽半生经营名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4-19 21:33科技管理研究所王莽擅长沽名钓誉,鼓吹仁义道德,使自己罩上圣人的光环,制造天命所归的假象,其手段...
王莽,是个怎样的人?简朴谦卑、家不蓄财,用尽半生经营名声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4-19 21:33科技管理研究所
王莽擅长沽名钓誉,鼓吹仁义道德,使自己罩上圣人的光环,制造天命所归的假象,其手段之高,古今罕见。
王莽,出身于汉朝的外戚王氏家族,他从一介儒生,以其周全的为人处世之道,一跃成为家族寄予厚望的后起之秀,又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步步走上了皇位,将两汉“拦腰截断”,他能发迹,还要从他的姑母——皇太后王政君说起。
01.王氏家族显赫的源头——王政君
王莽的祖父王禁,本是汉宣帝时期的小廷尉史,好酒好色还娶了一堆小老婆,嫡妻李氏见丈夫如此离谱不免也寒了心,一怒之下与他和离,改嫁给了河内郡的苟宾为妻。要是按照王禁这散漫的做派,王家就算等到猴年马月也难发迹,可幸运的是,李氏给他生下了个长相标致的女儿名叫王政君。
本来王禁对这个女儿没怎么在意,想着等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嫁出去就完事了,可真等这一天来临,王禁头都要大了,怎么回事呢?不知怎地,王政君的婚事是屡生波折:第一桩婚事刚刚订下,她的未婚夫就死了,王禁即便是想捂住这个消息,但世上哪里有不透风的墙呢,很快街坊邻居都议论说此女克夫,眼看着自家女儿有孤老终生的风险,王禁急得犹如火烧眉毛,好在不久,自命金贵的东平王刘宇上门提亲了,虽说是纳妾,但也让王禁乐开了花,可万万没想到,这个未来金龟婿也没等到做新郎的那一天就一命呜呼了。
王政君两度未嫁丧夫,在当时也算是一桩大新闻了,这下王禁也慌了,不知道自己女儿到底是个什么来头,慌忙请来了个相士,谁知相士给了他一个大惊喜说:此女贵不可言。
王禁深以为然,立刻想到当今皇帝刘询气宇轩昂的模样,当即就做起了当皇帝老丈人的美梦,于是请来老师教习女儿各种才艺后,在她十八岁时献入了宫中。
王政君是入宫了,可压根就见不到汉宣帝刘询(刘病已),王禁的“老丈人美梦”眼看着要泡汤了,命运竟突然将王政君推向了太子刘奭。当时刘奭最宠爱的司马良娣病死了,这个女人心机非凡,她自叹命薄却不甘心让那些与自己争风吃醋的女人们得意,临死之前下了一剂“猛药”对刘奭控诉说:是宫中的姬妾对我百般诅咒,才到这个地步的。
刘奭本就没有主见,听信了司马良娣这番精心编造的“遗言”,竟没有丝毫怀疑,自此之后对东宫内所有姬妾恨之入骨,更不要说同她们亲近了.......太子迟迟无子,这让皇帝刘询格外恼火,可想到无辜惨死的亡妻许皇后,又不忍心斥责这个窝囊的儿子,只得另想办法,让王皇后给太子寻觅新人。
王皇后倒也尽心,很快就在宫中挑选出了五名女子,将她们一番打扮后送到了太子面前,此时刘奭满脑子想的都是司马良娣的音容笑貌,哪有心思注意皇后宫中多出的几名女子,等到女官长御询问他到底看中了哪一个时,刘奭这才知道这是皇帝老爹的“美意”,他也没胆子拒绝,只得敷衍说了句“此中一人可”,女官不明所以,想到有一名女子坐得离太子最近,且似乎太子多注意了她两眼,因此认定太子属意的就是她,遂将她送到了东宫,这名女子就是王政君。不用说,刘奭对王政君压根没有什么兴趣,匆匆过了新婚之夜后,便将她忘到了脑后,然而他没有想到,王政君竟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了一名男婴,皇帝刘询很高兴,随后就给予了王政君正式儿媳的身份——太子妃。
公元前48年,汉宣帝刘询去世后,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王政君就戴上凤冠成了皇后,她的儿子刘骜也成了皇太子。
02.王家,如履薄冰的日子
汉元帝刘奭并不适合坐上皇位,史书说他“柔仁好儒”,没有主见却十分迷信儒术,他看到皇帝老爹任用的官员大多为“法吏”,就进言说:“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一句话把汉宣帝气得火大,拉下脸来训话道:“我朝自有汉家的制度,本以‘王道’与‘霸道’兼用,哪是纯用德政能行的!况且俗儒死读书不识时务,喜欢肯定古人古事,否定今人今事,使人眩于虚名,不做实事,怎能委以重任!”这个时候,汉宣帝才意识到自己这个儿子不是当皇帝的料,他有了想换掉太子的想法,想改立张婕妤的儿子、“明察好法”的淮阳王刘钦,只是又想到被人害死的亡妻许平君,对这个窝囊的儿子怎么都狠不下心来,只能无奈叹息说“乱我家者,太子也”,最后还是将皇位传给了他。
正像汉宣帝担心的那样,汉元帝刘奭登基后,中枢皇权被削弱了个七零八落,外戚、儒臣、宦官三种势力角逐,国政混乱。这个时期,王昭君也是因为不愿出钱行贿,被画师丑化远嫁匈奴了,然而对于这样的统治危机,刘奭始终未能觉悟,千年后司马光也很感叹地评价说“孝元之为君,易欺而难悟也”,汉元帝这个人太好被糊弄了.......正所谓“上行下效”,皇帝偏好儒术,底下的臣子们自然就开始沽名钓誉,手捧儒家经典却空谈仁义道德的大有人在,没几个干实事的,这其中就包括王政君的娘家。
作为一位皇后,王政君是庸碌无为的,甚至在争宠方面也极其失败,汉元帝刘奭压根就不喜欢这个唯唯诺诺的皇后,也从未把王家放在眼里,草草给自己老丈人王禁封了个侯爵就不再想理会这一家子,不仅如此,若不是汉宣帝刘询在世时很喜欢刘骜这个皇孙,还亲自给他取了字叫“太孙”,再加上外戚重臣史丹等人力保,王政君母子恐怕早就落得母子俱废的下场。
王政君不得宠,其娘家王家的日子当然也就很不好过,一边担心王政君被废,一边又担心好不容易得来的家族风光消散,一大家子过得可谓是如履薄冰,只能捧着书制造个奋进的假象,努力保住自己的外戚地位。就在磕磕碰碰中,汉元帝刘奭在当了16年的皇帝后,于公元前33年去世了,王政君的儿子刘骜终于即位为帝,是为汉成帝,王政君摇身一变就成了当朝太后。
03.王凤专权,五侯当朝
元帝一死,王家可是松了一大口气,这下真的熬出了头,对于当时来说,王政君儿媳许皇后的娘家虽然硬气,可许家势单力薄,许皇后也没有儿子,同为外戚,却不如太后娘家这般人多势众,更何况汉成帝登基后,王政君就迫不及待地怂恿儿子提拔自己的娘家人,眨眼的工夫,她的同胞哥哥王凤就当上了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同母弟弟王崇则封为安成侯;几个异母兄弟除了已经去世的王曼,其余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则一律封为关内侯,形成了「王凤专权,五侯当朝」的局面!
按照当初刘邦的祖训,“臣属非功臣不得封侯”——侯爵是要封给功臣的,当年卫青为汉朝立下了多大的汗马功劳,也不过是侯爵;李广之子李敢力战匈奴,不过也是个关内侯,王家人凭什么统统封侯?就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就在王家人各个封侯拜爵不久,长安城内忽然黄雾四起,遮天盖日,终日不散,早就对王家外戚大肆封侯有所不满的群臣,都认为这是上天为示警“太后诸弟全都无功封侯”而显现的异象,王凤也自觉理亏,连忙上书请辞。然而汉成帝不准还下诏慰留,可见他也不是个当皇帝的料,硬生生为王氏外戚专权开辟了道路。汉成帝无心理政,偏好女色,王家便趁机操纵了朝政,其中王凤权势最重。
朝中大臣稍有不满,便会被王凤以各种借口处死,如京兆尹王章因对成帝说“今政事大小皆自凤出,天子曾不举一手,这是王凤欲使天子孤立于上,专擅朝事以便其私......”,结果就被王凤诬陷他为大逆罪 ,死在了狱中。
从此以后,王氏一族贵盛无比,已经懒得再用书本包装门楣了,一个个骄奢淫侈,奢华无度:金银珍宝,四面八方来献;家家姬妾成群,奴仆上千;“罗钟磬,舞郑女,作倡优,狗马驰逐;大治第室,起土山渐台,洞门高廊阁道,连属弥望”,府第宏丽,可比皇宫,歌舞不绝,狗马奔逐;作威作福,无人敢问........从来外戚势力之大,没有到这种程度的,公卿百官是敢怒不敢言。然而,就在王氏一家沉浸在骄奢淫侈之中时,却有一个人的表现与王家格格不入,这便是王莽。
04.格格不入的王莽
王莽生于汉初元四年(前45年),是王政君的侄子。他的父亲王曼,是王政君的异母兄,不过死得早,没赶上汉成帝给舅舅们封侯。
王莽的童年,是在王家的紧张氛围中度过的,前面说到汉元帝不喜欢王政君,总想废掉她的后位,王家是过了十几年谨小慎微的日子,对王莽来说,最为不幸的是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王曼死后,王永和王莽这对苦命的兄弟,不得不依附叔父们一起生活,王家得以翻身时,王莽也刚好长大成人,他的堂兄弟们,因着父辈的荫护,仗着侯门少爷的身份,一个个飞扬跋扈,好不风光,相比较而言,王莽家就寒酸多了。
但不管怎么说,王家当时权倾朝野,王莽总归还是太后王政君的侄子,想要抖抖威风总还是有办法的,可他并不这么做,他生活俭朴,独守清净,读书勤苦,与自己那些游手好闲的堂兄弟们都不亲近,反倒是喜欢结交京城中的名士,还尊沛郡的陈参为老师,向他学习儒家典籍。
至于待人,王莽也是十分谦虚恭让,有口皆碑。兄长王永去世后,王莽对待寡嫂也是有礼有度,从未惹下过口舌是非,也把王永的遗子王光当作自己的儿子来抚育,还把王光送进了太学,让他读书。
一天王莽带着了羊、酒去慰问王光的老师,就连王光的同学,也各有所赠,这个举动当时在太学院就引起了轰动,当今太后的侄子竟然亲自带着礼物来看望寒酸的老师,恐怕在此之前是从未有过的稀罕事,有谁能不为这样的王莽而折服呢,而这样的王莽,在诺大个膨胀的王氏一门中,又是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他也因此成了当时的道德模范。
王莽侍奉诸位叔伯也是十分周到的,王家子孙一个个忙着声色犬马的生活,哪里顾得上父辈,王莽的叔伯随着年纪渐长身体也都大不如从前,王凤生病时,越是需要儿子侍奉的时候,自己的儿子越是不见踪影,偶尔过来瞧瞧也不过是装模作样,反倒是作为侄子的王莽,衣不解带在病榻前服侍,每逢吃药他都要先尝一口,个把月把自己弄得蓬头垢面,好不狼狈,王凤见此情形,当然是感激万分,因此他在去世前,特地嘱咐妹妹王政君,要她多多关照下王莽这个侄子,太后王政君听了大哥王凤的嘱咐,想到诸兄弟如今都已富贵,唯独王曼早死,门庭冷落,心中也觉悲哀,于是就让儿子汉成帝将24岁的王莽拜为了黄门郎,这个能亲近皇帝的肥缺。
王莽的叔父王商,也受了不少侄子的照料,后来主动提出要把自己的封邑分一半给王莽让他也封侯,王家闹出这一动静,自然瞒不了朝臣、名士,不少有眼色的人也跟在王商后面联名上书,把王莽的德行才干狠狠地夸了一通,汉成帝顺水推舟将王莽封为了新都侯,官职升迁到了秩比二千石的光禄大夫。就这样,刚刚30岁的王莽成了王家他这一辈分中最显达的人,将众多游手好闲的堂兄弟甩在了身后。一个普通人,在突然大富大贵后,各种各样的诱惑往往会聚集在身边,很多人禁不住诱惑,开始一步步堕落,王莽也迎来了他人生的第一道曙光,不过他并没有因为地位升高就变得骄躁,反而爵位越高,他就越谨慎,还一如从前那般简朴谦卑,家中也不积蓄财富,甚至倾其俸禄接济门客、穷人,不仅备受朝野名流称赞,在民间也深受爱戴。时间一久,王莽的名气已经超越了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叔们。
05.真面目初现端倪
王凤死后,王商也短暂地当了一段时间大司马,王商去世后,王莽的七叔王根继为大司马。当时,王政君的外甥淳于长因在汉成帝将赵飞燕立为皇后的事情上出过力,深受汉成帝信任,也恰好赶上王根到了快退休的时候,不少人都认为接任大司马之位的应当是淳于长,在这件事上,王莽的真面目初现端倪,他为了扳倒淳于长这个他仕途上的“绊脚石”,暗中收集了很多淳于长的“罪行”,并趁着去探望叔父王根时,“透露”出这样一个消息:淳于长暗中为接替担任大司马已做好了准备,他已经给不少人封官许愿了.......他见叔父果然大怒,随即又有意无意地说出淳于长与废后许氏私通之事,正在气头上的王根哪还管这事是不是真的,当即就向太后汇报了此事,结果淳于长被抓进了大牢,死在了狱中。
王莽不费吹灰之力,“借刀杀人”除掉了他的竞争对手。后来,王根病重,临死前举荐侄子王莽来接替大司马之位,上上下下许多得了王莽好处的人也都奔走不休,争着给他说好话,就这样,时年38岁的王莽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众望所归”下出任了大司马。此时王莽的行为举止,并不因他位极人臣而稍有减退,反是愈加增进。一次,王莽的母亲生病,朝臣们免不了要派出夫人前往探视。女人都爱打扮,尤其是这群贵妇,但凡出了家门无不是珠光宝气、绫罗绸缎于一身,等她们绮罗飘曳地走进王莽家的大门,见一女子穿着质地粗糙的衣服、套裙仅到膝盖,过来迎接,大家看她这身干活的打扮,都认为是王莽家的仆妇,谁知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王莽的妻子,贵妇们一个个都差点惊掉了下巴,她们怎能想到堂堂大司马的夫人,衣着怕是连她们府中的下人都不如,回到家后纷纷讲给自己的丈夫,男人们要比她们淡定得多,毕竟整个京城谁不知大司马节俭,不过这超乎常情的节俭也让他们着实意外。看来,王莽在经营自己的名声方面,是花费了大力气的。不过,王莽只当了一年多的大司马,汉成帝就暴毙在了赵合德的房中,苦心经营的事业也几乎前功尽弃。
06.被扫出了京城
汉成帝没有儿子,继承帝位的是成帝的侄子——定陶王刘欣,是为汉哀帝。
刘欣登基后,尊奉王政君为太皇太后,赵飞燕为皇太后,可王家就变得不是那么回事了,哀帝有自己的祖母傅太后(太皇太后),这位傅太后也大有来头,当年她还是汉元帝刘奭的宠妃傅婕妤(后为昭仪),王政君母子的地位,也差点被傅昭仪和其子刘康取代,汉元帝多次流露出改立刘康的想法,谁知兜兜转转,两个女人再次在皇宫相遇,王政君本不愿意将刘欣立为太子,可精明的傅太后早就贿赂了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还有大司马王根,没等王政君翻盘,汉成帝就暴毙了,于是刘欣继位,其祖母傅昭仪也就成了实质上的太皇太后,刘欣的母亲丁氏则成为丁太后,这种后宫出现“四个太后并立”的怪象,在史上是难得一见的,王政君和傅太后这对昔日的情敌,当年就已经有了很深的积怨,随着哀帝继位,这种积怨更深了,免不了要有一番争斗......两个老太太之间的“拼杀”,当然不是打斗在一起,她们身后的娘家才是对方首要攻陷的“阵地”。
为了一雪前耻,傅太后先是将自己娘家人也拉入了朝廷,明着暗着开始跟王家对着干,接着又四处搜罗王家的罪证,全面向太后王政君一家“开炮”,皇帝毕竟跟王家没有血缘关系,王政君也不是个有头脑的人,她很快就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王莽则是拼命挣扎,竭力贬低傅太后、丁太后的法定地位,说她们只是藩王的姬妾,哀帝既然是入继大统,那就应该尊奉汉成帝的母家,不应以个人的骨血之亲破坏国家的大义......
王莽本来想从这方面进行“道德绑架”,从而阻止傅、丁二姓外戚势力的膨胀,可哀帝当时已经十九岁了,哪会听王莽的,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位都坐上了,他能没有自己的想法么,结果就是王莽被扣上大不敬的罪名,被扫出了京城,打发回封邑居住了。王家就这样被新的外戚体系,挤出了权力的核心。
07.逼死儿子,重启呼风唤雨的人生
多年来韬光养晦,眼看就要付诸东流了,王莽怎能甘心?表面上看他整日在府中闭门不出,实际上暗中仍与京城方面保持联系,等待东山再起的时机。可就在王莽不动声色地谋划回京夺取之际,他的儿子王获闯了祸,杀死了一个官奴。
就王家的势力来说,王获杀奴是可以蒙混过去的,这对王莽来说本就算不得多大的祸事,可偏偏傅家那边压根不可能放松警惕,这件事若是不能妥善处理,很容易会成为把柄被他们利用,王莽思索再三,喊来王获让他自我了结,即使王获苦苦哀求让父亲将自己送官治罪,王莽也没有心软,生生逼迫儿子在自己面前自刎而死,随后,王莽将此案报给了地方官,既消除了存在的隐患,也为自己博得了“大义灭亲”的名声,更重要的是,事后一批官吏臣连连上书,称颂王莽的德行操守,认为不该免去他的官职,要求哀帝将他召回,在这种形势的逼迫下,哀帝只好将王莽召回了京城。
本来哀帝也留了个心眼,没给王莽什么官职,可王莽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先是傅太后和丁太后死去,不久年纪轻轻的汉哀帝刘欣也一命呜呼了(公元前1年),没有留下儿女。
关于汉哀帝之死,民间流传出他与董贤“断袖”的故事,可他年仅二十五岁,谁能说得清他是不是死于非命呢?最高兴的莫过于始终康健的老太后王政君了,她一听这个消息,迅速冲到哀帝宫中拿走了玉玺,重启了呼风唤雨的人生。
王莽重新坐上了大司马的位置,王家也咸鱼翻身,回到了核心.......
08.王莽的政治野心
由于汉哀帝无子,王莽故意选择哀帝年仅9岁的弟弟中山王刘衔来继承皇位,是为汉平帝,九岁的小皇帝当然不能亲政,所以太皇太后王政君要“临朝称制”,实际政务则委任给了王莽了。
王莽重掌大权后,先将赵飞燕和哀帝的皇后小傅氏废黜,又将她们撵去守墓,两个女人都自尽身亡。
至于傅、丁二姓的外戚及依附于他们的官员,当然也不会有好下场,要么被免职,要么被扫地出京,不过当时的朝中,让王莽感觉忌惮的还有一个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王莽的叔父王立,王立是王莽父辈中唯一一个还在世的人,其实王立从未跟侄子有过冲突,可他在王家辈分最高,他说的话老太后难免会听从,王莽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姑母太后,竟提出遣送叔父出京的要求,就这样王立也被侄子打发出了京城。
其实到了这个程度,王莽的政治野心已逐渐暴露出来,不过他并没有操之过急,而是忙乎着经营自己的名声,巴结当时著名的儒者大司徒孔光。
孔光这个人是三朝元老,在朝中很有影响力,但他胆小怕事,易于掌控。王莽软硬兼施,将孔光当作自己排斥异己的工具,但凡反对王莽的人,都让孔光上奏弹劾,而自己则在暗中收割利益,偶尔还会拉上自己的党羽——堂弟王舜、王邑、亲信甄丰、甄邯等人,在朝堂上演“双簧记”,老太后王政君的手里,虽然捏着整个西汉的命脉,可她没有吕雉那样的才干,她唯一热衷的事恐怕是提拔自己的娘家人,她哪里能察觉出侄子王莽的心机呢,即使大臣们向她建议给王莽封个“安汉公”,老太太还没醒悟,还觉得自己侄子实至名归,竟真同意了,还在王莽的迷惑下,将他的党羽封爵,于是王莽与其亲信升任“四辅”之位:王莽为太傅,领四辅之事;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位居三公上。
这个时候,太后王政君已经七十多岁了,年纪确实也大了,再加上她本就不爱管政事,在一些人的提醒下,毫不犹豫地下诏政事皆由“安汉公、四辅平决”。这样,汉朝的大权,就全部转移到王莽手中。
09.杀掉儿子,堵住悠悠众口
王莽虽然手握大权,但他仍对老太太王政君竭尽奉承,不是带她出游,就安排一些节目取乐,哄得老太后对这个侄子更加信任了。
搞定了老太后,王莽继续在朝中和民间经营名声:功臣及诸侯王的后代,凡以各种原因失去爵位的,都加以恢复;官吏年老退休后,发给原俸禄的三分之一;孀夫寡妇、孤苦老人,都由政府给以救济;建言太后王政君带头过俭朴的生活,自己又贡献钱百万、田三十顷救济民众,百官群起效仿;闹灾害时,把皇家园林改成“收容所”安置灾民........从此,天下百姓都说王莽是个大好人,朝臣更是纷纷上表赞颂王莽的功德,说他可与古代的圣人相比。
虽然王莽在为自己造势方面极为成功,但他想到汉平帝的祖母冯氏、母亲卫氏也不免格外警惕,他担心再重演一出新外戚夺权的戏码,干脆就将冯氏和卫氏阻留在了中山,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长子王宇对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很是不满,王宇更担心以后汉平帝长大了会报复王家,于是想了个办法,叫人乘黑夜在门上洒上猪狗血,打算诱骗父亲王莽把卫氏接回皇宫,结果,这个行动在实施过程中被门吏发觉,捅到了王莽面前。
当王莽得知这是自己儿子干出的混账事,气得咬牙切齿,通常来说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顶多是儿子太不省心了而已,可万万没想到,王莽这个人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不放过,当即就将参与此事的一伙人:长子王宇、儿媳妇吕焉、吕焉的哥哥吕宽、王宇的老师吴章,统统抓起来关进了大牢,第二天,就有人送了王莽的一封书信给王宇,令他立即自杀......这是王莽第二次逼死儿子了,若说早些年的时候王获杀奴死有余辜,那么如今王宇何错之有?王宇的妻子吕焉,因为她当时身怀六甲,等生下孩子后也要被处死;最凄惨的是吴章的下场,主意是他出的,被送到长安市中,肢解而死......只有吕宽,被关押逃过一劫。
可王莽真的是想放过他吗?很快吕宽的用处显示出来了:经过不断的审讯,他的供词越来越丰富,牵连的人越来越多.......结果一件小事竟然“扯出”一桩大案:敬武公主,梁王刘立,王莽的叔父王立、堂弟王仁,以及其他朝中大臣、地方官吏,共达数百人被扣上了谋逆的罪名,这些人要么被杀、要么自尽,天下震惊,不幸的王宇,成了父亲王莽脚下的“垫脚石”,王莽通过杀掉自己的儿子,堵住了悠悠众口,一举扫清了他的障碍。
此后不久,即元始四年(公元4年)四月,王莽的女儿嫁为汉平帝的皇后,成了正儿八经的国丈,从名份上摆脱了横在他与皇室之间的太后王政君。尽管他自以为将事情做得滴水不露,实际上不少人已经渐渐看出,王莽的野心实在不小。
10.索要传国御玺,称帝
这时的汉平帝已到了快亲政的年龄,王莽当然不愿意让他接过政权,这年(公元6年)冬天年仅十四岁的汉平帝刘衎暴毙在了未央宫,死因成谜。
汉平帝去世后,王莽将汉宣帝的玄孙、才两岁的刘婴立为皇太子,并由自己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这个时候,明眼人都知道王莽离真皇帝也就半步之遥了,他想称帝的心思是无论如何都瞒不住了,最先站出来反抗王莽的是刘氏宗族,居摄元年(公元6年),安众侯刘崇率百余人攻宛,因人少失败;居摄二年(公元7年),东郡太守翟义打出“为国讨贼,以安社稷”的旗号起兵;居摄三年(公元8年),期门郎张充等六人密谋劫杀王莽,拥立楚王.......可惜的是,在王莽长达半生的伪装下,他们醒悟得太晚了,这些“反莽活动”由于十分仓促,被相继镇压了下去。到了农历公元8年,有官员向王莽报告,说是武功县的孟通在掏井时,挖到—块白石头,上有朱红文字,写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接着,符命图书层出不穷,内容无一例外都是说王莽为“真命天子”的,但凡献上此类符命的人,皆得丰厚赏赐,有了这样的诱惑,一些人为了升官发财,想尽办法制造“异象”,王莽见时机已到,进入高祖庙祭拜后,戴上皇冠即了天子位,这一年王莽54岁。
王莽即帝位前,派人到老太后王政君那里要传国御玺,直到这一刻老太太才醒悟过来,直骂他猪狗不食,夺取汉家天下,还愤恨地将御玺摔到地上破了一角......王莽拿了这御玺,做了十五年皇帝。
11.王莽的结局
期间,王莽通过改制试图“复古”周制,打造他心中的理想社会,然而他并能解决西汉末年以来的土地兼并以及流民问题,相反,由于他兴师动众讨伐匈奴和周边少数民族,大兴土木,反倒大大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成千上万的百姓死于非命,人祸加上天灾,土地荒芜,物价昂贵,这个曾被追捧为“圣人”的人终究成了带给百姓灾难的人,百姓不堪暴政,纷纷揭竿而起,死在了商人杜吴的手里,首级被斩、尸身被分裂,头颅也成了历代皇室的收藏嫔,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才被焚毁。
王莽是早有预谋篡位,还是因朝政腐败君主昏庸而滋生出“救世”的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用了半生将自己伪装成“圣人”博取声名,又通过舆论包装自己,他的为人是令人怀疑的,他在道德上越是表现得背离常人,心中越有可能隐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局,这一切谁能说不是为了篡夺汉室而做的准备呢?
王政君
孝元王皇后、元后,西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阳平侯王禁的女儿,古代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
王政君(前71年-13年2月2日),女,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西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阳平侯王禁的女儿,古代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
王政君性情温顺,初以家人子身份入宫,侍奉皇太子刘奭。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生下儿子刘骜。汉元帝刘奭即位后,王政君受封婕妤,旋即进封皇后,但日益受到冷落。汉成帝刘骜继位后,她被尊为皇太后,大力提拔王氏家族。汉哀帝刘欣继位后,她被尊为太皇太后。随着外戚傅氏、丁氏的势力大增,王氏逐渐失去权力。汉哀帝去世后,王政君夺取传国玉玺,支持侄子王莽出任大司马、录尚书事,把持朝廷大权。后来得知王莽篡位时,勃然大怒,将传国玉玺砸在地上,导致玺上的螭碎了一角。
始建国五年(公元13年2月2日),王政君逝世,时年八十四岁,陪葬于渭陵。她身居后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时间61年(公元前49年-公元13年在位),仅次于清朝的孝惠章皇后(63年)。
本名:王政君
别名:孝元王皇后、元后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 71年(本始三年)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政君是王禁之女,其母李氏是魏郡李家的长女。李氏本是王禁正妻,后因她妒嫉诸妾,与王禁离异,改嫁给河内郡的苟宾为妻。
李氏怀着王政君时,梦见一轮月亮扑入自己的怀中。王政君长大后,性情温顺,学会了妇人之道。原先许嫁一户人家,可男方突然死了,后来东平王纳她为妾,但还没入门东平王就死了,他的父亲觉得很奇怪,便派人为女儿占卜,占卜者说:“因她是梦月入怀的,所以此女贵不可言。”于是王禁让女儿学习各种才艺,在她十八岁时将她献入宫中为家人子。
王政君入宫一年多,皇太子刘奭宠爱的司马良娣病故,良娣临死前说是有其他姬妾咒她于死,从此太子郁郁寡欢,又迁怒其他姬妾,不与她们接近。汉宣帝刘询知道太子怨恨姬妾,便让王皇后在后宫挑选适合的宫女送给太子。皇后挑了五个女子,其中包括王政君。当太子到皇宫时,对这五个女子缺乏兴致,但又不想违逆母后旨意,便说:“其中有一个人可以。”这时因为王政君坐得最靠近太子,且打扮素雅,所以大家都以为太子属意的就是王政君,遂将她送到东宫,刘奭与王政君就这样成了夫妻。
太子原本已有姬妾十多人,但长年以来一直都没怀孕,而王政君成为太子妃后,一夜之间竟然怀孕了,这使宣帝非常高兴。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王政君分娩生下一子,汉宣帝亲自为皇孙命名为刘骜,字太孙,时时带在身边。
母仪天下
黄龙元年(公元前48年),汉宣帝驾崩,刘奭即位为帝,是为汉元帝。先封王政君为婕妤,三天之后升她为皇后。王政君自从生子以后,日益受到冷落;其子刘骜起初宽博谨慎,但后来喜好宴饮玩乐,元帝也觉得他没什么才干。此时傅婕妤(后为昭仪)很得宠爱,生下定陶王刘康,元帝想要立刘康做太子。王政君与其兄王凤、太子刘骜都为此感到恐惧,后来由于史丹拥护,汉元帝也考量到皇后为人谨慎,太子又是汉宣帝以前所喜爱,因此决定不废太子。
成为太后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汉元帝驾崩,刘骜即位为帝,是为汉成帝,尊母亲王政君为皇太后。当时以太后兄长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同母弟王崇为安成侯。后来又同日封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世称“五侯”,王氏权势大炽。王政君的生母李氏早年与王禁离婚而改嫁苟宾,生下苟参。苟宾死后,王政君让母亲再回去与王禁复婚。王政君又同情异父弟苟参,比之以汉武帝时的外戚田鼢,也想给苟参封侯爵,但被成帝拒绝,因此让他任侍中、水衡都尉。王家一门人借着太后的关系,在朝廷担任相当多的官职。
汉成帝即位多年,没有子嗣,于是趁定陶王刘康来朝时,请他留下来照顾自己。汉成帝与王政君因为元帝生前喜爱刘康的关系,对他待遇也相当优厚,并不因为以前废立太子之事而有所嫌隙。然而,王政君之兄王凤却要求刘康回到封国,刘康只好离开。京兆尹王章看不过去,劝汉成帝不能再任用王凤,并推荐名声良好的中山王之舅冯野王。王凤得知后,称病不仕,并献上言辞甚哀的文字给成帝。王政君听闻此事后,为之垂泪,甚至不进御食。汉成帝也因为自幼倚赖王凤的关系,不忍废弃他,只好继续任用。王凤还职后,立刻诛杀王章,且从此更加嚣张。
王政君怜悯自己的小弟王曼因早死而没有被封侯,而平阿侯王谭、成都侯王商等人多称赞王曼之子王莽,便追封王曼为新都哀侯,以王莽嗣侯位,并任命为大司马。后来汉成帝因没有子嗣,定陶恭王也已过世,定陶恭王之母傅昭仪贿赂王根,希望让定陶恭王之子刘欣继承帝位。后来王根果然保举刘欣继位,刘欣遂被立为太子。
势力衰落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三月,酒色侵骨的汉成帝在赵合德的宫中暴死,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王政君成为太皇太后。面对“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诸曹,分据势官满朝廷”的局面,汉哀帝着手排挤王氏外戚势力,强化皇权,他即位后便拔高自己祖母和母亲家族傅氏、丁氏的势力,封祖母傅昭仪为恭皇太后,母亲丁姬为恭皇后,食邑与王政君相等。王政君看到后非常不安,便要大司马王莽“乞骸骨”回家,哀帝没有批准王莽的辞呈。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左将军师丹等对王政君说:“皇帝听说太后下令贬斥王莽,非常伤心。大司马如果不复职,皇帝就不敢听政了。”于是王政君又令王莽复行视事。对王莽“乞骸骨”的处理似乎表现出哀帝对王氏的客气态度,实际上汉哀帝却深忌王氏骄横,所以起初对王家人颇为优待,日子一久,便渐渐疏远。
此后,汉哀帝与王氏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司隶校尉解光弹劾王根罪行,汉哀帝借机将王根逐出京师,并将王氏举荐的官吏悉数罢免。后有高昌侯董宏承风希旨,以《春秋》“母以子贵”之义请尊哀帝生母丁姬为帝太后。此议一出,便遭到大司马王莽、丞相孔光等人的坚决反对。哀帝迫于压力,将董宏免为庶人。不久,未央宫举行宴会,内者令为傅昭仪设帷幄,坐于王政君旁。王莽呵斥道:“定陶太后不过是一个藩妾而已,怎能与至尊并坐!”遂撤去其座。但在汉哀帝的打击下,王氏仍难免衰落的命运,过了两年,汉哀帝还是尊傅昭仪为帝太太后,丁姬为帝太后,王莽则被贬逐新野,王氏势力跌落谷底。到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汉哀帝念王政君年事已高,才将王莽与平阿侯王仁召还京师,侍奉王政君。
王氏擅权
元寿二年六月初三日(公元前1年8月15日),汉哀帝无子而亡。王政君闻哀帝死讯后,迅速移驾未央宫,部署王氏子弟控制中枢。哀帝临终前将传国玉玺交给他的男宠大司马董贤,王政君听取王闳建议,派王闳威胁董贤交出传国玉玺,再交给王政君。王政君召见董贤,问他国丧该如何调度,董贤不能对,脱下帽子谢罪,王政君说:“新都侯王莽曾以大司马身份参与过成帝葬礼,知道该怎么办,我让王莽来帮帮你吧!”于是立即召王莽入宫,从董贤手中夺取兵权。随后董贤自杀,王政君所深恶痛绝的赵飞燕和哀帝傅皇后被逼死,已故傅昭仪和丁姬的陵墓也被扒开,哀帝所拔擢的傅、丁两家迅速被王氏铲除。王政君依然被尊为太皇太后,并以中山王刘衎为帝,是为汉平帝。汉平帝继位时年仅九岁,由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称制,大司马王莽秉持朝政。
王莽相当懂得讨好王政君,先是上言、尊王政君姐妹王君侠为广恩君,王君力为广惠君,王君弟为广施君,并且都领汤沐邑,姊妹们遂日夜赞誉王莽的美德。王莽又知道王政君虽是妇人,却也讨厌待在深宫中,便举办许多可以让王政君外出的活动。就连王政君的侍女之子生病,王莽也前去亲自侍候。王莽又指使益州塞外少数民族献白雉,群臣借机请王政君封王莽为安汉公,王政君批准。其后王莽又利用王政君“厌政”的心理,将所有大权集中于自己,王政君只过问封爵之事。
元始五年(公元6年),汉平帝死后,王莽挑选了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嗣,而自己则图谋篡汉,恰逢前辉光谢嚣奏报武功县长孟通在井里挖出一块上圆下方的白石,上有丹书“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王莽让群臣禀告王政君,王政君说:“此诬罔天下,不可施行!”太保王舜表示:“事已如此,无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又莽非敢有它,但欲称摄以重其权,填服天下耳。”王政君听从,乃令王莽“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其后发生了宗室安众侯刘崇及东郡太守翟义反对王莽的起义,王政君听闻后说:“众人所见者略同,我虽是一妇人,也知道王莽这样做必定会给自己招来灾祸,这种行为万万不可。”但王莽又更以各种祥瑞之兆作为天命,企图代汉为帝,并将这些符瑞告诉王政君,王政君大惊。
掷玺责莽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便派安阳侯王舜去向太后索取玉玺。王政君怒骂:“你们父子一家承蒙汉家之力,才能世世代代都得到富贵,既没有报答他们,又在他人托孤之时,趁机夺取国家,完全不顾恩义之道。为人如此,真是猪狗不如,天子怎么会有你们这种兄弟!而且如果你们自以为得到天命而成为新皇帝,想要改变正朔服制,就应该自己做新的玉玺,流传万世,为何想要得到这个亡国的不祥玉玺?我不过是个汉家的老寡妇,随时都可能会死去,所以想要拿这颗玉玺陪葬,你们终究是得不到的!”王政君随即痛哭流涕起来,旁人也跟着垂泣。
王舜虽感到悲哀,但过了许久还是说:“臣等已经无话可说了,但王莽仍然一定要拿到传国玉玺,太皇太后您能到死都不拿出来吗?”王政君知道王莽是要威胁她,便将传国玉玺取出、砸到地上给王舜,导致玺上的螭碎了一角[1],并说道:“我已经老死了,有你们这样的兄弟,我们王家是要灭族了!”王莽得到玉玺后非常高兴,在未央宫渐台为王政君置酒设宴,大肆庆祝。后来又改王政君称号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并说既然汉朝已灭,太皇太后不得再侍奉元帝,遂毁元帝庙,改为“文母篹食堂”。因为王政君还在世,不便称庙,便称为长寿宫。
王莽置酒请王政君到长寿宫。王政君前往,见元帝庙已被废弃,大惊。她哭着说:“这是汉家的宗庙,皆有神灵存在,是犯了什么罪让你毁掉!假设鬼神无知,修庙有什么用?如果有知,我原本是人家妃妾,怎能辱没先帝之庙来作为我用食的地方?!”她又私下向左右侍从说:“此人侮慢神灵,怎能长久得到上天保祐!”于是酒会不欢而散。
王莽自从篡位后,知道王政君怨恨自己,常常刻意讨好王政君,但王政君却越来越不高兴。王莽将汉朝制度都改去,而汉朝本来穿黑貂衣,王莽就改为穿黄貂,又将汉正朔伏腊日也改去。但是王政君却命令自己的官属穿黑貂衣,并且在汉朝的正腊日时独自与左右一起相对酒食。
始建国五年二月初三(公元13年2月2日),王政君逝世,年八十四岁,与汉元帝刘奭合葬渭陵,王莽诏扬雄作诔文。
历史评价
班彪:“三代以来,《春秋》所记,王公国君,与其失世,稀不以女宠。汉兴,后妃之家吕、霍、上官,几危国者数矣。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余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位号已移于天下,而元后卷卷犹握一玺,不欲以授莽,妇人之仁,悲夫!”
班固:“元后娠母,月精见表。遭成之逸,政自诸舅。阳平作威,诛加卿宰。成都煌煌,假我明光。曲阳歊歊,亦朱其堂。新都亢极,作乱以亡。”
扬雄:“太阴之精,沙麓之灵,作合于汉,配元生成,著其协于元城。”
王夫之:“亡西汉者,元后之罪通于天矣。论者徒见其吝玺不予、流涕汉庙、用汉伏腊而怜之,妇人小不忍之仁,恶足以盖其亡汉之大憝哉!今有杀人者,流涕袒免而抚其尸曰:吾弗忍也,而孰听之?元帝未有属王氏之遗命焉;王凤起自卫尉,一旦而持天下之柄,孰为之邪?……凤死而音代,音死而商代,商死而根代,根死而莽代,一以世及之法取汉之天下,而使相嗣以兴,非后之内主于宫中,亦岂能蔓引绵延之如此哉?……老妖(指王政君)不死,日蚀月齕,以殄汉而必亡之,久矣。故曰:罪通于天也。……莽已篡,汉已灭,姑以一泣逃天下后世之诛,而谁信之?不然,莽之惎毒,无有于其子,后果有思汉之心,莽其能戴之没世而生荣死哀以相报哉?女祸之烈,莫如王氏,而论者犹宽之,蹢躅之孚,且以孚后世而免于史氏之诛,亦险矣哉!”
爱新觉罗·弘历:“莽之篡弑,元后实酿成之。观其受新室文母之号,恬不为怪,已可概见。至是乃拳拳一玺,盖亦掩人耳目之为耳。班彪谓妇人之仁,犹不免为其所愚。”
蔡东藩:“孝元皇后,无傅太后之骄恣,又无赵氏姊妹之淫荒,亦可谓母后中之贤者。乃过宠王莽,使其罔上行私,得窃国柄,是则失之愚柔,非失之骄淫也。莽知元后之易与,故设为种种欺媚,牢笼元后于股掌之中。迨弑平帝而元后不察,迎孺子而元后不争,称摄皇帝、假皇帝而元后不问,徒怀藏一传国玺,不欲遽给,果何益耶?要之妇人当国,暂则危,久则亡。元后享年八十有余,历汉四世,不自速毙,宜乎汉之致亡也。”
亲属成员
父亲:王禁
继父:苟宾
母亲:李氏
兄弟:王凤、王曼、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也作王逢)、苟参(异父弟)
姐妹:王君侠、王君力、王君弟
丈夫:汉元帝刘奭
儿子:汉成帝刘骜
影视形象
年份 电视剧/电影 饰演者
1963年 《一点灵犀化彩虹》 马金娘
1990年 《东汉演义》 廖琼枝
1996年 《汉宫飞燕》 严敏求
2000年 《光武帝刘秀》 归亚蕾
2006年 《昭君出塞》 茹萍
2007年 《王昭君》 丛珊
2008年 《母仪天下》 袁立(青年时期)秦怡(老年时期)
2015年 《相爱穿梭千年》 耿晓璐
中国为啥叫中国?若是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20 10:10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作......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9科技管理研究所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必须要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sān huáng......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21 18:18:19科技管理研究所“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
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6 16:16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华文明五千年:兴于炎黄,成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
万里长城十三关,甘肃占三关!终于收集齐了?快看看!政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2022-08-09 10:10科技管理研究所“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
一段风姓是万姓之祖之传说,最终演变出上古八大姓和中华姓氏之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7 15:16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一、传......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么汉朝之前叫什么?名字有点霸气!2022-10-19 18:5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秦时明月汉时......
中国历史上灭于外族和灭于自身的代表王朝:西晋宋和秦汉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6 14:45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中国历史上的古籍整理工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5 00:33科技管理研究所发表于北京【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古籍,古代书......
中国史学开山鼻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文学大家——司马迁与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李陵(西汉历史人物)
05-06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
04-10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朝代、皇帝)盘点中国历史上五个令人无比痛心的朝代!(全文)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是什么下场?
08-17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权机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之一)全文介绍
03-17我国历史上的十大盛世分别是哪十个盛世?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事。
08-19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全文介绍
02-25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汉族,汉初楚国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04-25卫国(中国先秦时期诸侯国,周朝诸候之卫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全文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