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朱升(明代开国谋臣)红巾军(元朝末年人民起来反抗元朝的团队)全文

时间:2022-06-01 20:11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朱元璋向朱升请教称帝之事,朱升说了9个字,决定了朱元璋的命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6-01 17:22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国古代大多数农民起义军首领文化程度都很低,对读书人也没有好感。朱元璋虽然...

朱元璋向朱升请教称帝之事,朱升说了9个字,决定了朱元璋的命运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6-01 17:22科技管理研究所

中国古代大多数农民起义军首领文化程度都很低,对读书人也没有好感。朱元璋虽然也没读过什么书,但他非常敬重读书人。元朝末年起义军多达十余支,个个兵强马壮,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能击败元军和其他起义军,定鼎金陵建立大明王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重用知识分子。

冯国用是第一位投奔朱元璋的读书人。朱元璋听说他熟读兵书,深谙兵法,便十分器重他。冯国用建议他攻占集庆(今南京),并在地图上向他介绍说,集庆是兵家必争之地。朱元璋采纳了冯国用的建议,决定渡过长江占领集庆。这是朱元璋成功路上极为关键的一步,他以集庆为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为一统天下打下基础。

朱元璋在攻打滁州的时候,有个叫李士元的人想拜见朱元璋,他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李善长。朱元璋与他一见如故,李善长说,朱元璋特别像汉高祖刘邦,同样是草根出身,同样是起义推翻旧的王朝,将来朱元璋也必定会登顶皇位,一统天下。李善长的话让朱元璋心里那个皇帝的梦越来越清晰。

读书人眼界宽广、思虑深远,通过与读书人的交往,朱元璋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知识的力量,而且有些读书人影响力很大,因此,朱元璋只要听说某地有知名的读书人,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把他们请来。他在攻打皖南时,听说朱升是徽州鼎鼎大名的大学士,他便效仿刘备三顾茅庐,向老先生请教建朝称帝的大业。朱老先生给了他一个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听后,茅塞顿开,正是这句话,决定了朱元璋人生的命运。

朱元璋虽然出身不好,没受过良好教育,但他天赋异禀,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他加入红巾军后,能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和重用,并在他死后成为军队的实际掌权者,足以证明朱元璋的能力不凡。

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驻守在淮河西部已经有两三年,有了一定的根基,但朱元璋不是那种小富即安的人,他有更长远的目标。当时,元朝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北方,江南驻守的元军很少,其他几支红巾军也都在河南及淮河北部与元军激烈交战,无暇顾及南方的局势。朱元璋看准这一时机,决定渡过长江,占领集庆。

此时,朱元璋的势力还没有那么强大,他的东面是张士诚起义军,西面是陈友谅起义军,北面是他的盟友小明王政权,他们像三面高墙,阻挡着北方的元军,保护着他,而东南浙江地区,元军力量薄弱,朱元璋此时占尽天时地利,他又继续攻占了长兴、常州、扬州等十余个城市,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行军打仗,粮食是最重要的。大多数农民起义军是打到哪儿抢到哪儿。朱元璋的军队最初也是这样,获取粮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明抢,张贴告示,让百姓交粮;另一种就是入室劫掠,见什么抢什么,翻箱倒柜,掘地三尺。

朱元璋自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以后,不再像以前那样强取豪夺,而是让百姓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几年时间,朱元璋所在的地区便能自给自足,丰衣足食。同时,为了减轻百姓负担,他还下令降低赋税,允许贫农耕种那些逃亡地主留下来的田地,这些措施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也缓和了军民之间的关系,为朱元璋的领土扩张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经过朱元璋的治理,他的势力日益壮大。但他时刻谨记朱老先生对他说的话,他不急不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他也不像别的起义军首领那样迫不及待地称王,而是默默地扩张领地,壮大自己的实力。

朱元璋的性格谨慎周密,善于运筹帷幄,他对局势作过全盘分析后,决定继续向东南扩张。他在东西两线部署少量兵力防御陈友谅和张士诚两支起义军的进犯,而在东南部署重兵,经过与浙江东部的元军的两年激战,朱元璋占领了浙东大部分地区,领地扩大了一倍。在江南地区,朱元璋与陈友谅和陈士诚率领的这两支起义军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朱元璋常说:“读书让我受益良多,读书可以让人明理,可以让人少犯错误。”他虽出身草莽,却能尊敬重用读书人,正是这一点使他最终从元末群雄中胜出,最终改变了他的命运。

朱升

明代开国谋臣

朱升(1299-1370年),字允升,安徽休宁(今休宁县陈霞乡回溪村)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文学家,明代开国谋臣,官至翰林学士。元末(1367年)被乡举荐为池州学正。弃官避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

洪武二年(1369年),七十一岁的朱升以年迈和"祭扫祖茔"为由告老还乡,辞官隐居。朱元璋感念他的功绩,意欲重封,但朱升执意退隐。朱升退隐时并未回老家休宁,也没有去原隐居地安徽歙县石门,而是携带着夫人涉江沂淮地方,抵东海转至西溪胥宇,并在南龙港建了房屋。

本名:朱升

别名:朱允升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安徽休宁

出生日期:1299年

主要成就

为大明制定了礼乐制度,并收集后妃的故事,编修了《女诫》一书。

人物评价

朱元璋称朱升“为人老实,是耆哲之英杰”。

生平经历

书香门第

朱升生于安徽省休宁县迥溪乡台子上村一户半教半农的人家。因朱升出生在晨曦之初,太阳东升之际,其父取之昌盛、吉祥之意,为其命名为朱升。

拜师求学

朱升八岁时,拜在迥溪开馆讲学的江敏求老先生门下,在江敏求学馆里求读四年,十二岁后,又拜在休宁海阳开馆讲学的金斋谕老先生门下,在金斋谕学馆里求读了四年,后因金斋谕老先生老迈年高才离开。十七岁初拜在休宁霞瀛开馆讲学的陈栎老先生门下,十九岁时,经陈栎推荐,在县里考上秀才。继而在故里开馆讲学,伴以务农。

编纂著作

朱升二十四岁时,采访民间的好人好事、千古传说,编写了第一本专著《墨庄率意录》,二十六岁时,将自己观察、研究的星象变化、占卜的方术,整理成《星卦提纲》一书,三十五岁时,将为亲朋好友看风水的实践经验写成《龙穴阴阳之诀》一书,三十九岁时,将历年研究的战国时《魏文征集》各国刑书,以及由他的老师李悝编就的《德经》,经过考证,辑订为《刑统赋解》一书,并自刻问世。元末至正癸末年伙同契友赵东山徒奔九江湓浦拜读在理学家黄楚望老先生门下,后归讲学于郡城紫阳祠。

隐居讲学

至正元年,登乡贡进士。过了四年,授池州路学正,但拖至五十二岁才赴任,因整治儒学腐败,制订校规,师生安心。三年后,便放弃官位,向南归去。池州兵荒马乱,于是移居歙县石门开馆讲学。

助明开国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一路攻城掠地,重兵包围徽州府城,为免百姓受害,朱升冒万箭之簇,独立城下,说服守城元帅福童开城归降。

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一月,朱元璋又攻婺源,却“久拒不下”,听三军总管、大将邓愈说,这里有个隐士朱升,是个有学问、有影响的人,相当于诸葛亮。朱元璋所以在至正二十四年之前,称吴国公,直至打败陈友谅后,才改称吴王,就是采纳了朱升的建议。在朱元璋攻打徽州、婺州、处州和鄱阳湖大战及和陈友谅、张士诚多次的交战中,朱升在军事上提供了大量的谋略,为消灭元朝,统一中原,建立明王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致仕请归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升被授予侍讲学士、中顺大夫。同年十二月,朱元璋派出的北伐大军平定山东,南征大军兵降方国珍,天下大局已定。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建元洪武。朱升被召至皇城应天府继续充当谋臣,朱升所处地位与“开国元勋”不相上下,朱元璋称赞朱升“为人老实,是老成贤达中的英杰”,晋升翰林院学士兼东阁学士、嘉议大夫、知制诰衔,同修国史,成为皇帝顾问,凡军政机密均与之相商。因为年纪较大,他特免朝谒。他为官十多年,深受器重。

明朝开国颁赐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刘基、陶安、范常、秦中、陈德等的制诰文字、皇室礼乐制度及各种诏令大多由其执笔。他还受命收集古代后妃故事,与诸儒编修《女诫》一书,以防后宫干政败坏朝政。

洪武二年(1369年),七十一岁的朱升以年迈和“祭扫祖茔”为由告老还乡,辞官隐居。朱元璋感念他的功绩,意欲重封,但朱升执意退隐。朱升退隐时并未回老家休宁,也没有去原隐居地安徽歙县石门,而是携带着夫人涉江沂淮地方,抵东海转至西溪胥宇,并在南龙港建了房屋。

病逝他乡

洪武三年(1370年)病逝,葬于盐城西区北龙港镇南龙港东首文曲沟北。

人物著作

朱升一生有二十四本专著,著有《易书诗》、《周家仪礼》、《礼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考经》、《小学》旁注、书传辑正、书传补正、老子孙子旁注,还有小四书小学名、数医家诸书、葬书、内外传、刑统传解等,传世的有《前图》二卷、《枫林集》十卷,《四库总目》另有前图二卷,传于世。

史书记载

《明史·朱升传》《朱枫林集·学士朱升传》

家族成员

父亲:朱秀

母亲:汪氏

长子:朱异

次子:朱同

朱升墓

朱升墓位于盐都区北龙港镇南龙港庄东首文曲沟北侧,其墓已有600多年历史,原墓为圆锥形土丘,高5.5米,底径10.5米,其墓的北侧筑有二条平行的飘带(名为飘带,实为二条长长的土圩,直至文革期间在条田化时被平整),每条宽二丈,长30丈,原墓身占地100多平方米。1999年6月被盐都区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初由朱氏后裔集资10万元进行动工修造,市文博部门、盐都区政府和朱氏后裔代表约三千人在朱升墓前举行了隆重的揭碑仪式。竣工后的朱升墓,墓高7.2米,寓意朱升享年72岁,墓地直径13.70米,寓意朱升1370年去世,墓碑总高度为5.8米,寓意朱升在58周岁时向明太祖朱元璋进“九言策”,墓碑主体为汉白玉,其白色寓意朱升一生淡薄名利的高贵品质。墓碑正面刻有“明翰林院大学士朱升之墓”字样,背面刻有朱升生平约300多字。在墓体的形式上,墓墙主体形似粮墩,寓意为九言策中的“广积粮”,在墓道外墙上方建有城墙垛,寓意为九言策中的“高筑墙”,墓侧立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碑石,墓地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

朱升文化馆

朱升文化馆一隅

盐城市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内东晋水城设有朱升文化馆。为缅怀朱升在文学和军事上的成就,朱升文化馆以现代的手段展示了朱升的思想,时代变迁,但是其文化内核将永远流传。

红巾军 [hóng jīn jūn]

元朝末年人民起来反抗元朝的团队

红巾军是元朝末年人民起来反抗元朝的主要起事力量,最初是与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结合所发动的。因打红旗,头扎红巾,又称作“红巾”或“红军”,又因焚香聚众,又被称作“香军”。红巾军的背景起源于元顺帝统治末年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最初起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江淮一带。

中文名:红巾军

别名:红巾或红军

时期:元朝末期

起源地:江淮一带

性质:汉人复国运动

背景介绍

红巾军的背景,起于元顺帝统治末年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最初起于淮河流域,以韩山童、刘福通等为首领。韩山童以白莲教为纽带,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并结识了安徽阜阳人刘福通。(山童倡言:“天下乱,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河南江淮之人翕然信之”。见明 陈建《皇明通纪法传全録》卷一)[1]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元顺帝以贾鲁治黄河,动用大量民夫,造成不满,韩山童与刘福通、杜遵道等人决定在颍上(今属安徽)发动起义,但事泄,韩山童被捕杀,刘福通带山童之子韩林儿杀出重围,占领颍州(今安徽阜阳),许多人民纷纷加入,在安徽、河南一带势盛,而北方其他起事,如徐州的芝麻李、彭大、濠州(治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等,均打着红巾起义。1355年,刘福通于安徽亳州市立韩山童的儿子为“小明王”,建国号“大宋”。对于各路红巾军借号恢复大宋,明朝时人认为是宋朝仁政遗德所致。“元末韩山童者,自言祖父系宋㣧,国亡变姓……其他所在兵,皆以兴宋为词。而红巾揭旗有重开大宋之天之句。元入至徙宋帝子完普,并其家属与沙州,惧为众推。挟此又见宋仁厚之徳,入人之深。虽易姓未冺,而汉唐以下所未有也”。(见明·陈霆《两山墨谈》卷十 嘉靖十八年刻本)

发展

北方红军兴起之后,南方长江流域也纷纷打着红军的旗号起事,如彭莹玉、徐寿辉等在湖北,徐寿辉称帝,国号宋,此外,王权在南阳地区的“北琐红军”、孟海满在荆襄一带的“南琐红军”等。

蒙元对于红巾军的起事随即展开镇压,由也先帖木儿率兵攻刘福通红军,获得数次胜利,赞宰相脱脱督战攻徐州,杀芝麻李,并由贾鲁攻濠州(今安徽凤阳),并由答失八都鲁攻灭南北琐红军,南方元军与徐寿辉军队互有胜负。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战局有所转变,红巾军北伐。刘福通先立韩林儿为帝,都亳州(今属安徽),其后数战后,击败答失八都鲁的军队,并展开反攻,甚至逼近大都,南方红军则在湖南、湖北获得胜利,郭子兴病逝后,郭天叙、张天佑相继战死,朱元璋继承了原有军队,并渡长江占领集庆(今江苏南京)。至元十七年前(1357年)前后,在北方以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李思齐等为首的元军将领(但当时已不听中央号令各自为政)开始对北方红军展开反攻,红军内部也发生争执分裂,势力渐弱,1363年,北方红军在安丰(今安徽寿县)之役中败给新兴并降元的张士诚,刘福通战死,韩林儿投奔朱元璋,于1366年返回应天,至瓜步,船翻沉江而亡。南方红军将领陈友谅则于1360年杀徐寿辉自代。从张士诚投元开始,红巾军几个分裂势力从一致灭元转为相互兼并,终由明太祖朱元璋攻灭陈友谅、张士诚,一统红巾军,最终推翻元朝,统一华夏,建立了大明王朝。

军歌

满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

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陶宗仪·辍耕录》卷九“松江官号”条

那么,元末时代,红巾军为何出征高丽? 

“1357年6月,红巾军头领刘福通指挥三路大军北伐,兵锋直指大都。三路红巾军转战千里,声势浩大。由关先生、破头潘率领的中路军,从山东曹州出发迂回包围大都。

公元1351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5月,在颖州,刘福通首先举起义旗,江淮之间纷纷响应,因为义军头裹红巾,所以称为“红巾军”。

为消灭红巾军,元顺帝下诏请求高丽国出兵协助镇压,但高丽国出师不利,数员大将先后被杀,不过他们并没有班师回朝,而是在江淮等地大肆烧杀抢掠,这也激起了红巾军将士对高丽人的仇恨。

我们先回顾一下元朝和高丽之间的关系。元帝国七次征讨,历时二十七年,才让高丽臣服。元世祖时,高丽忠烈王迎娶世祖女齐国长公主为妃,高丽成为元之驸马国,忠烈王更下令高丽全国穿蒙古服,留蒙古发髻。此后两国世代联姻,至高丽恭愍王七代均为元之驸马。高丽世子更作为吐鲁花(人质)居住大都,继承王位后,也经常往来大都。更有高丽世子在居留大都时,参与元宫政争;元之王公贵族乃至皇帝,多人聘娶高丽女子。元设立征东行中书省管理高丽,以高丽国王世为中书省左丞相,但中书省平章事由元帝国任命,并在高丽各地(如耽罗)派驻达鲁花赤,可见,元帝国一直控制着高丽。 

公元1354年,高丽奉诏出兵两万三千余人镇压红巾军。史载“平康府院君蔡河中还自元,传丞相脱脱言曰:吾受命南征,王宜遗勇锐以助之。时元政陵夷,河南妖寇韩山童等始鼓乱,颖州妖人刘福通又起兵以红巾为号,与其党关先生,沙刘二,王士诚等寇掠中原,分据山东,其势大振,盗贼群起,天下大乱”。同年八月“时丞相脱脱奉诏讨张士诚,征兵高丽,王命其将柳翟,李权,柳翟等帅两万三千人以行,十一月,从攻高邮不克,权等六人战死”。

元军高邮大败后,柳翟和柳翟继续在黄淮一带围剿义军。这就是红巾军为什么东征高丽。

1357年6月,红巾军头领刘福通指挥三路大军北伐,兵锋直指大都。三路红巾军转战千里,声势浩大。由关先生、破头潘率领的中路军,从山东曹州出发迂回包围大都。

两年后,大军攻克辽阳。元顺帝为避红巾军锋芒,下旨于高丽耽罗(济州岛)修建行宫,想在高丽避难。

红巾军决议东征高丽,首先是为切断高丽对元朝的军事援助,其次是稳住辽阳行省的形势,围困大都。

四万红巾军在主将毛居敬的率领下,渡过鸭绿江,开始第一次征伐。红巾军连续攻克义州,麟州,又于宣州大败高丽军,攻克定州和西京(平壤),不过,因天寒地冻,红巾军被冻死饿死的人员逐渐增多,只好撤离西京,退至龙冈、咸从。咸从一战,红巾军大败,只剩下一千多人返回。

1361年10月,红巾军关先生、破头潘、沙刘二所部二十万大军第二次征伐高丽。

一个月后,双方于安州交战,高丽军大败。数日后,红巾军攻陷开京。但红巾军将领此时只顾四处抢掠,忘了追歼残敌。而高丽人则以大量女子贿赂红巾军将领和兵士,使之沉醉于温柔乡中。

就在红巾军将士在高丽王城中享乐的时候,高丽总兵官郑世云率军二十万,已屯兵于开京东郊天寿寺,寻求战机。

在一个大雪中,趁红巾军多于营中取暖之际,高丽万户李成桂(以后的朝鲜太祖)率两千精兵出其不意的攻入开京,城内的高丽人群起接应,高丽大军随后迅速攻入,红巾军大败。关先生,沙刘二以下十万人战死,破头潘率余部遁走鸭绿江,退回辽阳,后被元军俘虏。

尽管红巾军被打退了,但立下大功的李成桂却也就此逐渐掌握了兵权,并最终废掉了国王,自立为王,高丽国就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