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2 05:37 来源: 编辑:admin
陈友谅:坚定的反元英雄,鄱阳湖大战朱元璋,输赢只在毫厘之间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6-01 12:16 科技管理研究所元末时期,吏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百姓吃不起饭纷纷揭竿而起,在此期间涌现出...
陈友谅:坚定的反元英雄,鄱阳湖大战朱元璋,输赢只在毫厘之间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6-01 12:16 科技管理研究所
元末时期,吏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百姓吃不起饭纷纷揭竿而起,在此期间涌现出了非常多优秀的领袖人物。其中,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创者,自然是当时最厉害的领袖,在朱元璋之下,那当属陈友谅了。
陈友谅作为一名坚定的反元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为抗击元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可惜的是,鄱阳湖一战他棋差一招,最终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铲除掉陈友谅这位最大的竞争对手后,称霸之路五人组当,最终一手创建了大明王朝。
陈友谅作为失败者,当然史书上也不会把他写的太好,通常是以“贼、寇”等来称呼他,更有甚者,将他列为残暴之君。那么历史上的陈友谅真的是这样的一个人吗?鄱阳湖之战,有何又说他只输在毫厘之间呢?今天我们走进历史,看看陈友谅的一生。
穷苦英豪,改元大义
都说朱元璋是讨饭皇帝,开局一个碗最终拿下了天下。其实陈友谅的身世和朱元璋差不多,陈友谅出生于元末时期一户渔家,自小就跟着父亲打鱼为生。其祖父事实上并非姓陈,而是姓谢,只是由于当时贫穷,入赘到了陈家,陈友谅自此也跟着姓了陈。
陈友谅自小熟读文义,再加上渔夫家庭有一个好体格,很快就当上了县里的小吏。不过好景不长,由于元末时期吏治过于腐败,陈友谅看到了起义的前景,于是在至正十五年在黄鹏起义,加入红巾军,成为了徐寿辉的部下。
加入红巾军后,本就熟读文义再加上有着好体格的他,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官拜元帅。至正十七年,陈友谅夺取倪文俊兵权,实力再度扩大,此时的他已经有了称霸一方的实力,他的野心也逐渐开始膨胀。
至正十八年后,长江以南地区,元廷被陈友谅一扫而空,数年的征战在陈友谅成为了红巾军中威望最高的元帅之一。此时的陈友谅依旧耐心隐忍,他知道虽然他实力很强,但还没有迎来他施展野心、抱负的时刻。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终于等到了徐寿辉迁都龙兴的这个时刻。为什么说陈友谅一直在等这个时候呢?首先,陈友谅很清楚一点,自己虽然是红巾军的元帅,但实际上红巾军的创始者并不是他,而是徐寿辉。
所以,陈友谅必须要想办法杀了徐寿辉,自己才能将红巾军彻底掌握在手中,再加上自身在部队的威望,必然成就一番大业。可怜的徐寿辉根本就没想过陈友谅会背叛他,就这样,在徐寿辉率部迁都龙兴之时,陈友谅在龙兴埋伏了大批弓箭手,彻底暴露出他潜在的野心。
徐寿辉的部下由于没有任何准备,刚刚进城就被围困在城中,众将均被乱箭射杀。徐寿辉的死状最为惨烈,在龙兴一战后,徐寿辉彻底成为了陈友谅的傀儡,陈友谅挟持徐寿辉拿下了池州、太平两座朱元璋的地盘。
陈友谅这才一跃从小吏化身为足以影响一方的大军阀,自此陈友谅无比骄横,也有了称帝的心。若想称帝,徐寿辉必须要死,就这样,徐寿辉在陈友谅的安排下,被大锤击碎了脑袋,陈友谅自此称帝,改元大义。
从陈友谅的这段履历上来说,他的一生都在与元朝抗争。同时,陈友谅的野心大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他也成为了元末第一个称帝的军阀。但是仅仅拿下长江以南,就足以满足陈友谅的野心了吗?这还远远不够,他希望一统天下,于是将目光放在了朱元璋的身上。
但可惜的是,他最终在鄱阳湖大败于朱元璋,陈友谅兵败被杀,下场凄惨。但实际上,陈友谅的失败并非是一朝一夕的,早在鄱阳湖大战之前,就初露端倪。
初露端倪,洪都保卫战
陈友谅在发展的过程中,朱元璋的势力也在不断的扩张,很快就与陈友谅的领土相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秉着这个原则,双方在太平、池州发生激烈的摩擦。但实际上此时的朱元璋还真没有底气跟陈友谅兵团打一场大决战。
毕竟陈友谅占据全国大半疆土,同时掌管近65万人马。而反观朱元璋,仅仅只有20万兵马,地盘也没陈友谅多。陈友谅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迅速抓住战机,想要快刀斩乱麻,快速解决掉朱元璋,于是东进直取应天。
朱元璋此时对于战与不战想破了脑袋,刘伯温进谏说到:“应当放弃应天,集中优势兵力攻打广信府,同时设计利用陈友谅好友康茂才诱骗陈友谅大军东进。”陈友谅果然上当,挥师东进至江东桥后,根本就没找到康茂才。
朱元璋此时挥师应战,在仓皇之下,陈友谅被迫在龙湾与朱元璋应战。最终,由于潮落,陈友谅大量船只被搁浅,兵败如山倒,损失战舰百余艘,应天之战彻底失败。陈友谅失败后并没有反思失败的原因,他认为,这次的失败仅仅是运气问题,如果没有潮落,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很快,陈友谅重振旗鼓,发动了著名的洪都保卫战。洪都保卫战是陈友谅最后的荣光,同时也是他真正开始失败的起点。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洪都保卫战是陈友谅60万大军对战朱元璋之侄朱文正2万大军。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并不在洪都城内,他已经带领大批人马救援安丰。朱元璋命令朱文正即使洪都城内只有2万士卒,他也必须要坚守100天。只要坚持100天他就是最大功臣,如果城破,他就是死罪。
朱文正也并没有辜负朱元璋的信任。洪都保卫战中,朱文正出色的军事指挥,让洪都城犹如铁城一般。陈友谅大军攻打数日均不见成效。更可气的是,朱文正手下的将领,更是在陈友谅大举进攻,不做防守之时出城迎战,重挫陈友谅的攻城部队。
陈友谅很清楚,朱文正之所以死战不退,就是在等朱元璋的大军回援。现如今几十日已经过去,陈友谅的攻城部队损失惨重。陈友谅迫切的需要打开城门的缺口,让大军快速进入到洪都城内。
但可惜的是,朱文正没有给陈友谅一点机会,在坚守85天后,朱元璋终于解决了安丰问题,赶来洪都支援。陈友谅攻打了85天,部队精疲力竭,看到朱元璋回援,无奈只能放弃攻打洪都,选择回撤迎战朱元璋。
鄱阳湖大战一触即发,这场大战也成为陈友谅最后的绝唱。这一战,朱元璋可谓是一场豪赌,万幸的是,他赌对了。
一场豪赌,赢得天下
事实上,自洪都保卫战开始,朱元璋就已经开始了一场豪赌。他赌的就是,陈友谅根本进不了洪都城,只要陈友谅打不进洪都,他的战略意图就完成了一大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朱元璋其实早就完成了对安丰的解围,他之所以一直没来洪都,正是要挫败陈友谅的锐气。
事实证明,朱元璋赌对了,85天的进攻里,陈友谅没能前进一步。朱元璋率领大军回援时,陈友谅大军只能堪堪撤出战场,根本来不及得到喘息。相比于朱元璋来说,他们早就完成了集结和休整,就是要在鄱阳湖一战定乾坤。
虽然陈友谅大军在洪都城下损失惨重,实际上实力还是远胜于朱元璋的。根据宋濂的《平汉江送》记载,鄱阳湖一战:“呼声动天地,矢锋雨集,炮声,波涛起立,飞火照耀,百里之内,水色尽赤。焚溺死者动一二万,流尸如蚁。”
虽然简单数句,却足以说明了鄱阳湖一战究竟有多么惨烈。陈友谅部队东出鄱阳湖后,很快遇到了朱元璋的主力,陈友谅铁索连舰,浩浩荡荡的就杀向朱元璋。朱元璋连战三日,由于陈友谅的船只高大,无法仰攻,死伤无数。
但上天似乎真的眷顾朱元璋,正当朱元璋在犯愁怎么破陈友谅的铁索连舰时,上天刮来了东北风。朱元璋想到了赤壁之战,火烧铁索船,于是下令火攻。陈友谅的舰艇虽然高大,但行动很慢,面对汹涌的火势根本来不及逃跑。
陈友谅之弟被活活烧死,陈友谅兵败如山倒,只能紧急撤退。但是现在撤退,这大船怎么可能跑得过朱元璋的小船。朱元璋遏制湖口,将陈友谅的部队死死的围在了鄱阳湖。随后朱元璋送信劝降,被陈友谅撕毁。
信是撕毁了,但陈友谅此时彻底犯了难,现如今他已经是困兽犹斗,不假时日粮草空虚,他们就彻底要被朱元璋饿死在鄱阳湖里。连想几天陈友谅也没能找到破敌之策,无奈只能强攻湖口,为大军撤退打开一条出路。
此时朱元璋的部队士气正盛,面对陈友谅的进攻丝毫不惧,死死缠住陈友谅。陈友谅的大船根本摆脱不掉,心急如焚的陈友谅从船中伸出头来,指挥大军作战。常遇春抓住时机,一箭贯穿陈友谅头颅,陈友谅不治身亡。
陈友谅死后,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随后次子陈理携父亲尸身逃走,陈友谅大军在鄱阳湖一战彻底被朱元璋打败。朱元璋自此在称霸之路上再也没有了阻碍。
可以说,洪都保卫战促成了鄱阳湖之战的胜利,但即使如此,此战还是非常凶险的。朱元璋在此战过后更是心有余悸。无数军官为此丢了姓名,如果不是朱元璋赌对了东北风,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不过陈友谅兵败也并非一朝一夕的问题,他身上确实暴露出了非常多的弊端。
弊端颇多,不得人心
陈友谅虽然是一代英豪,但是他的坏毛病非常多。从出身上来说,他与朱元璋之间可谓是半径八两了。但是朱元璋称帝后,他的生活作风并不奢靡,相反更加节俭,并且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洪武四大案中,郭恒案、空印案就是专门整治贪官污吏的,其严苛程度,几乎将明初文官屠戮大半,来了个大换血。所以纵使朱元璋暴戾,但正所谓“百官哭总好过百姓哭”,朱元璋的利益出发点是为国为民的。
而陈友谅并非如此,陈友谅刚刚称帝,就为自己打造了一副纯金的镂金床。更令人气愤的是,陈友谅的生活非常奢靡,纵情享乐是历史为他打上的一个标签,这种不得人心的作为,怎么能赢。除了生活问题外,陈友谅的性格也是他失败的一个原因。
陈友谅的性格有着非常大的缺陷,这个人说好听点是不达目的不择手段,说难听点就是撞破南墙也不回头。从洪都保卫战上就能看出来,本来在洪都受挫后,陈友谅大可以放弃洪都,选择别的地区,哪怕是跟朱元璋换家都行。
但是他那个都没选,偏偏就是铁了心了跟洪都干上了,最后的结果呢?攻打了85天,硬生生是没打进去。士气在这85天内损失殆尽,最终朱元璋赶来支援,这才放弃了洪都,回头和朱元璋在鄱阳湖打起了决战。
另外,鄱阳湖决战期间,陈友谅被朱元璋用火攻击败,如今湖口被朱元璋牢牢卡死。手下将士劝说陈友谅,弃船而走,从陆路突围。这种方法实际上是陈友谅能突围的最好方式了,毕竟朱元璋手里的兵并不多了,不可能完全将陆路也封锁。
陈友谅是渔夫出身,精通水战,这让他更加执拗,就是不下船,偏偏就要和朱元璋打水战。此时的朱元璋全权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陈友谅怎么可能打得过。就是因为这执拗偏执的性格,让他最终死在了鄱阳湖。
当然,陈友谅的失败还有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不得人心。为什么说陈友谅不得人心呢?我们刚刚有提到过,陈友谅的军旅生涯相对比较坎坷的,几乎一路上都在打仗。
但是他除了打仗以外,他还杀了红巾军大量的领导班子,例如倪文俊。当然,杀害倪文俊陈友谅还有些说词,毕竟倪文俊谋杀徐寿辉在先,但依旧架不住倪文俊手下军官的猜忌。
杀害倪文俊后,陈友谅的势力才得到扩充,很快他就把目光放到了徐寿辉身上。为了称帝,陈友谅将徐寿辉残忍杀害,虽然杀了此二人让陈友谅在军中的地位彻底成为了第一。
要知道无论是徐寿辉还是倪文俊,都是陈友谅的大恩人。如果没有此二人在背后推波助澜,陈友谅能这么早的就成为红巾军举足轻重的人物吗?所以,陈友谅杀了此二人,就如同杀了自己的恩人,本就是好猜忌的人,现如今又做出这种不光彩的事做出来了,怎么能让手下的人信服。所以,陈友谅相比于朱元璋来说,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少了几分情商,这也是陈友谅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
结语:
鄱阳湖并非是一兵一卒的交锋,更像是领袖在人品、情商之间的交锋。同时,这起交锋更是掺杂了运气成分在,不过好在的是,最终朱元璋还是赌赢了,胜负就在东北风起来的那一瞬之间。
鄱阳湖海战后,朱元璋彻底扫平陈友谅,基本奠定了天下格局,张士诚不在是朱元璋忌惮的对手。自此开始,朱元璋开启了称霸之路,更是在元朝之后,再次振兴汉人,成为了古代历史中最后一个汉人王朝。
附:
陈友谅最大的失误,如听这位大将的教诲,根本轮不到明朝建国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6-02 05:28科技管理研究所
在历史中,朱元璋的经历一向传奇,他自幼贫苦,常年食不果腹。为了生存,他偷过牛,要过饭,做过和尚。在没有宗族、名望的支撑下,他一路摸爬滚打,历经千辛万苦,最终一步步的走到了如今的地位,建立起了一个璀璨的大明。不过,对于朱元璋来说,元朝从来不是朱元璋的对手,最为凶险的,还要属他和陈友谅的战争,尤其是当年的那场鄱阳湖血战。因为在这场战斗中,朱元璋险些命丧黄泉,而欲在百万军中取他项上人头的,便是素有元末第一猛将之称的:张定边。
张定边是湖北仙桃人,渔家出身,自小身体强健,勇猛过人。除此之外,上天似乎将他造的过于完美,除武艺高强外,他不仅长得英俊潇洒,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在兵法及岐黄之术上,也毫不逊色,堪称十项全能。陈友谅起兵时,他与其结拜,并尽心辅佐,在陈友谅征讨平叛各地时,他也多立战功,几乎攻无不克。不过,即便是这样一位神将,却也有过不少败绩,但仔细观其原因,却发现,多和陈友谅不听其言有关。
当时,朱元璋部将曾假意投降陈友谅,陈友谅闻之大喜,但冷静的张定边一眼便看穿了其中有诈。然而,固执己见的陈友谅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最终导致江东桥惨败。后来,陈友谅欲称王,即便张定边拼死劝阻,也没能令他回心转意,最终引来了朱元璋。若不是张定边奋死相救,陈友谅早已命丧黄泉。接连失败的陈友谅为挽回胜势,遂殊死一搏,在鄱阳湖上率65万大军与朱元璋展开了决战。
在这场战争中,陈友谅无疑占尽了优势,他船高舰多,水军精锐。然而,朱元璋却并未被其吓住,反倒利用小舟极强的机动性,与陈友谅交战。此战之前,张定边曾建议陈友谅,应一路围困南昌,一路进击南京。这无疑是一项非常好的策略,但陈友谅认为自己胜券在握,遂没有听取,结果却被朱元璋击败。
眼见己军兵败如山倒,张定边顾不得再守什么规矩。他派出三艘船舰杀向朱元璋处,而他自己则亲立其中一船的船头搏杀。一时间,靠近他的敌军都被其砍翻,三艘船竟刺穿了朱元璋的前军,直逼朱元璋旗舰。不过,他如此嚣张的举动,很快就引起了敌军的注意,他所乘的船只被足足30艘敌船生生逼停。不过,此时的他仍浑然不惧,与众多敌军展开了血战,并在此战中连斩数位明朝大将,硬生生地杀到了离朱元璋不足百步。不过,他虽勇猛无匹,但朱元璋也并非无人保护。随着拼杀力竭,他被常遇春以暗箭射中,无奈撤退。若不是常遇春这一箭,朱元璋可能就再也没机会建立明朝了。
陈友谅
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陈汉开国皇帝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沔阳(今湖北仙桃)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陈汉开国皇帝。
出身渔家子,曾为县吏。参加天完红巾军,隶丞相倪文俊为簿书掾,以功升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以倪文俊谋害天完帝徐寿辉,杀文俊,遂并其军。自称宣慰使,旋改称平章政事,掌兵权。与元兵交战,连克今江西、安徽诸地。十九年九月,杀天完将领赵普胜。同年底,杀徐寿辉左右部属,挟持寿辉,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在采石杀寿辉,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年号大义。天完将士不服,纷纷脱离,兵力渐衰。屡与朱元璋战,不利。二十一年八月,江州为朱元璋攻破,退都武昌。
二十三年八月,与朱元璋战于鄱阳湖,兵败中箭死。子陈理继立。
中文名:陈友谅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320年
逝世日期:1363年
职业:陈汉皇帝
洪都之战
洪都之战,是一场元朝末年发生在江西南昌地区的著名战役,对阵双方为朱元璋军和陈友谅军,在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双方围绕
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
龙湾之战
朱元璋与陈友谅龙湾战役,是指1360年(元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和陈友谅在应天府的龙湾镇一带(今江苏南京城郊)展开的战役。
人物生平
起兵反元
陈友谅,沔阳渔家之子。祖父陈千一原本姓谢,因入赘陈家,才跟随其姓,父陈普才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
仙桃市沔城镇故居内陈友谅塑像
他少时读书,略通文义,膂[lǚ]力过人,闲习武艺。有一卜者在察看过其祖先的墓地之后说:“日后定会富贵。”陈友谅心中暗喜。他曾任县里的小吏,但这并非他的目标。
1355年(至正十五年)正月,徐寿辉遣其将倪文俊复破沔阳,陈友谅于黄蓬起义,加入红巾军,初为簿书掾[yuàn],后以功升元帅。
1357年(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乘机杀了倪文俊,吞并了他的军队,自称宣慰使,随即又称平章政事。
1358年(至正十八年),陈友谅率军攻陷安庆。四月,破龙兴路(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五月,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路(今江西吉安),而自己则领兵进入抚州。八月,破建昌路(今江西南城)。九月,破赣州。十一月,破汀州。1359(至正十九年)三月,破衢州、襄阳路。十月,遣部将王奉国攻信州(今江西上饶)。
建汉称帝
当时,长江以南只有陈友谅部最强。朱元璋攻取太平府(今安徽马鞍山)后,与他为邻。陈友谅攻陷池州,朱元璋派常遇春率军前去攻打陈友谅,夺取池州。赵普胜是有名的骁将,号称“双刀赵”。开始与俞通海等驻扎巢湖,一起归附朱元璋,后来叛归徐寿辉。这时他正为陈友谅驻守安庆,多次引兵争夺池州、太平,到处抢掠。朱元璋为此担忧不已,于是引诱赵普胜的食客,让他潜入陈友谅军中去离间赵普胜。赵普胜没有发觉,见到陈友谅的使者总是诉说自己的功劳,觉得自己有恩于陈,脸上露出悻悻的表情。陈友谅由此怀恨心中,怀疑他要背叛自己。
1359年(至正十九年),陈友谅以会师为名,从江州突然来到安庆,赵普胜在雁汊以烧羊迎接,当他刚一登船,陈友谅便马上杀了他。徐寿辉想迁都龙兴,陈友谅不同意。
1360年(至正二十年),徐寿辉仍然决定迁都龙兴,仓促从汉阳出发,临时驻扎江州。[4]江州是陈友谅管辖之地,他命士兵埋伏在城外,然后将徐寿辉迎入城中,马上紧闭城门,将徐寿辉所部全部消灭。随即以江州为都,挟奉徐寿辉居于此地,而陈友谅则自称汉王,设置王府官属。四月挟持徐寿辉自枞阳攻克池州,随后张德胜的援军收复了池州。五月,进攻太平。但太平城坚不可拔,于是陈友谅军便利用大型船只靠近西南城墙,士兵们顺着船尾爬过矮墙进入城内,攻克太平城,杀死守将花云。
此后,陈友谅便愈加骄狂。陈友谅部进驻采石矶后,他派遣部将假装到徐寿辉面前陈述事情,趁机安排壮士用铁器击碎徐寿辉的脑袋。徐寿辉一死,陈友谅便以采石的五通庙为行宫,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太师邹普胜以下都是以前的旧官。陈友谅即位之日正巧遇上大风大雨,群臣们排列在沙岸上向他道贺,没能按礼仪行事。
大战朱元璋
陈友谅性情强硬而多疑,喜欢以权术控制部下。他已自称皇帝,而且尽占江西、湖广之地,便自恃兵力强大,想向东攻取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朱元璋担心陈友谅与张士诚联合,在刘基的建议下,遣胡大海直取广信府(今江西上饶)断其后路,又设计命陈友谅的老朋友康茂才写信引诱他,让他迅速赶来。陈友谅果然率水师东下,到达江东桥,呼叫康茂才,无人答应,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火烧陈友谅
双方战于龙湾(今江苏南京城郊),陈友谅大败,因为潮落,船被搁浅,死者无数,丧失战舰数百艘,陈友谅只得坐小船逃走。冯国胜率五路大军乘胜追击,大败陈友谅于采石矶。陈友谅放弃太平,逃至江州。朱元璋军乘胜攻取安庆,陈友谅的部将于光、欧普祥都缴械投降。第二年,陈友谅派部将张定边再次攻陷安庆。
1361年(至正二十一年)八月,朱元璋亲自率军讨伐,俞通海、赵德胜大破陈友谅水军于安庆,长驱直入抵达江州。陈友谅战败,连夜携妻带子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州,乘胜攻占蕲州,又攻占安庆。他的部将吴宏以饶州投降,王溥以建昌投降,胡廷瑞以龙兴投降。
陈友谅眼见其疆土日益减少,十分愤怒,于是制造了数百艘楼船。这些船均高数丈,用丹漆粉饰,每艘船都有三层,设有走马棚,船上船下人语之声互不相闻,橹箱都用铁裹住。
鄱阳湖大战
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船载家属百官,尽发精锐进攻南昌,飞梯冲车,百路并进。朱元璋的堂侄朱文正及郑愈坚守南昌三个月,朱元璋亲自率军前去援救,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将到,便撤除对南昌的包围,向东出鄱阳湖,与朱元璋在康郎山相遇。陈友谅集合巨舰,以连锁为阵。朱元璋军不能仰攻,连战三日,损兵折将,渐感不支。但是不久,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便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只,其弟陈友仁等都被烧死。陈友仁号称五王,瞎一眼,却智勇双全,他死后,陈友谅为之丧气。在这场战斗中,朱元璋船虽小,却轻便易行;陈友谅虽是巨舰,却不能进退自如,故而战败。
朱元璋的坐船是白桅杆,陈友谅便与其将士约定第二天集中兵力猛攻白桅船。朱元璋知道后,下令将所有船的桅杆都漆成白色。第二天再战,从早晨到中午,陈友谅军大败。陈友谅想退保革奚山,但朱元璋已预先扼住湖口,拦截其退路。
在坚持数日之后,陈友谅与众将商量摆脱困境的对策。右金吾将军说:“既然出湖困难,我们就应当焚船登陆,直奔湖的南岸以图再举。”左金吾将军说:“这是向敌人示弱,他们利用步骑追赶我军。进退之间我们将失去自己的地盘,大势也将去也。”陈友谅不能作出决定,既而说道:“右金吾将军所言有理。”左金吾将军因其意见未被采纳,便率所部投降了朱元璋;右金吾将军知悉后,也率部投降。陈友谅处境更加困难。
朱元璋给陈友谅写了两封信,信的内容大致如下:“我想与你约定,你我各安一方,以待天命。你却盘算失误,企图加害于我。我军只以少量兵力,便攻取了你龙兴十一郡,你还不悔过,重新挑起战端。首先被困在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被葬身于火海。你即便侥幸生还,但也应当取消帝号,坐待真正的主人,不然将会丧家灭姓,到那时就悔之晚矣。”陈友谅收到信后怒不可遏,不予回信。时间一久,陈友谅军中粮食渐绝,只得突围冲出湖口。朱元璋的将领们从上游加以拦截,双方大战于泾江口,汉军且战且走,但日落之时仍未能摆脱。陈友谅当时从船中伸出头来,指挥作战,却被飞箭射中,贯穿头颅,陈友谅当即死去。顿时,陈友谅军土崩瓦解,太子陈善儿被擒,太尉张定边趁夜保护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载上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陈友谅生前生活奢侈,曾经制造了一张镂金床,做工非常精巧,宫中其他器物也是一样。他死后,江西行省将镂金床献给朱元璋,朱元璋感叹道:“这张床与孟昶的七宝便壶有什么不同呢?”然后下令有关官员将它熔掉。
张定边等护陈理返回武昌后,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汉亡。陈理至应天,元璋封为归德候。数年之后,朱元璋出于“安全感”,将其送往高丽定居,“平安无事”。
历史评价
刘基:“友谅包饶、信,跨荆、襄,几天下半。”“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
朱元璋:“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
杨璟:“向者如陈、张之属,窃据吴、楚,造舟塞江河,积粮过山岳,强将劲兵,自谓无敌。然鄱阳一战,友谅授首,旋师东讨,张氏面缚。此非人力,实天命也。”
陈友谅大战泾江口遗址
高岱:“友谅之勇略,虽或未及项羽,而剽性狡悍,出没飘忽,大困而不馁,屡踬而复振。观其龙江败归,还袭安庆;九江之失,疾奔武昌。及徐达召还,不旋踵而有江州之入。是皆败衄之后,旬日之间,而能陷城摧敌,其能开拓封疆,奄有荆、楚,亦一时之雄也。”“元末群雄共起,与我圣祖并驱中原者,固非一人,而当时称劲敌多为腹心胁腋害者,惟友谅可虑哉。”
谷应泰:“慨自元人失驭,群雄蜂发,逐鹿之夫,所在都有。太祖崛起濠梁,而同时并兴者,则有张士诚据吴,徐贞一据蕲,明玉珍据蜀,方国珍据江东,然皆阖门坐大,非有图天下之志也。独陈友谅以骁鸷之姿,奄有江、楚,控扼上流,地险而兵强,才剽而势盛,实逼处此,以与我争尺土者,非特汉之文伯、子阳,唐之世充、建德而已。”“至若友谅者,本沔阳渔家,刀笔小吏,徒有凶残,实无功德,干城仗普胜而旋即杀之,北面事寿辉而旋即毙之,名实交丧,忠勇并失,诚所谓蝇声紫色,圣王之驱除耳。而论者以周颠仰天,铁冠大笑,刘基之手挥难星,雷老之忽然不见,王者所至,诸神效灵。而不知友谅者,犯顺多黑闼之风,归命少窦融之智,盗窃空名,进退无据,抑亦人谋不臧,匪特天亡之也。”
谈迁:“国史于陈友谅、张士诚辈辄书寇,夫寇非所言也。彼未我臣,何寇焉。俱田间布衣,仗尺剑起事,虽仁暴悬殊,亦自有幸不幸焉。”
丁耀亢:“按友谅功业,已成犄角,几鼎峙矣。至其谋弑寿辉,是篡贼也。贼安能成大业乎?盖天生此辈,为我太祖作蕴。鄱阳贯颅,摧枯拉朽,殆天授非人力也。”
张廷玉:“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友谅、士诚起刀笔负贩,因乱僭窃,恃其富强,而卒皆败于其所恃。迹其始终成败之故,太祖料之审矣。”
饶汉祥:“江汉先英、三楚雄风。”
《朱元璋系年要录》:“至倾国六十万尝试江流,牧野、昆阳、赤壁、淝水、古帝王豪杰能用其众者,未之有闻。”
蔡东藩:”吾谓友谅亦有自败之道,江州失守,根本之重地已去,及奔至武昌,正宜敛兵蓄锐,徐图再举,乃迫不及待,孤注一掷,丧子弟,失爱妃,甚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是可见国之兴亡,实关人谋,不得如项羽之刎首乌江,自诿为非战之罪也。“
吴晗:“陈友谅虽然失败了,但他毕竟是反对蒙汉地主阶级统治的英雄人物,在历史上起过作用,当时人民对他是同情的,怀念的,他的坟墓到今天还在新建的长江大桥下被保存着,供来往游人悼念。”
轶事典故
1.毁庙传说
袁枚《子不语》/卷十收录一篇《毁陈友谅庙》,讲清朝赵锡礼任县令时,毁了荆州陈友谅庙改奉关帝君的佚事,但赵毁庙时,并不知该庙是奉祀陈友谅,直到向张天师询问之后,方才得知。
2.安南后裔
据越南史书记载,至正十四年(1354年),陈友谅遣使越南陈朝修好,并称他是元越战争后被元朝安置于武昌的安南国王陈益稷的儿子。据说陈友谅退守武昌后,还向陈朝乞援,陈朝不许。
家族成员
祖父:谢千一,后入赘陈家,改姓陈
祖母:陈氏
父亲:陈普才,降明后封承恩侯,洪武五年(1372)徙滁阳
弟:陈友仁,在鄱阳湖战死,明初追封康山王
弟:陈友贵,在鄱阳湖战死
兄:陈友当,降明后封归仁伯
兄:陈友直,降明后封怀恩伯
妻妾:杨苕华。娄玉贞
陶氏:阇氏,被朱元璋军所俘
子嗣:太子陈善,被朱元璋军所俘
陈理,降明后封归德候
后世纪念
陈友谅墓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汉城内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引桥南坡下。墓高2.2米,墓基周长12米。墓冢依山构筑,墓碑上刻“大汉陈友谅墓”。1913年湖北省内务司对墓园进行整修时,在墓前修筑了墓道和一座高大牌坊。牌坊前额书“江汉先英”,后额书“三楚雄风”。墓两侧还各建有碑亭一座。
陈友谅墓
陈友谅纪念馆在湖北省仙桃市(原湖北沔阳)沔街九十墩。馆舍为三层仿古式建筑,占地3891平方米,建筑面积1615平方米。其中一、二层为展厅,展厅面积920平方米;三层为办公区。陈友谅纪念馆由仙桃市博物馆负责管理和运营,免费对外开放。展馆内设有陈友谅简介、陈友谅雕塑、激战安庆场景、战舰体验、沔阳三蒸、元明时期的出土文物等。
纪念馆
陈友谅故居位于湖北沔阳(今仙桃市沔城回族镇),原名元庙观,后改名玄妙观。1941年,国民党一二八师师长王劲哉纵火烧城,玄妙观化为一片废墟。1984年,沔城人民为纪念他,在玄妙观重修陈友谅故居。
玄妙观是江汉平原方圆百里的道教中心,也是荆楚大地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故居。此观位于沔城南门,坐东朝西,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明、清两朝的道正司一直设在这里。观内现有玉皇殿、灵官殿、三师殿、三清殿、雷祖殿、吕祖殿、斗姥殿、救苦殿、观音殿、真人殿,俗有“一观十殿”之称。
武汉大学教授李国平为“陈友谅故居”题字,嵌于玄妙观门前正方。进入观内,一座金戈铁马陈友谅塑像,气宇轩昂,威武雄壮。塑像高八米,底座以优质砍石为基,上刻“大汉陈友谅”五个遒劲大字,由《陈友谅》一书作者——湖北文联主席程远斌题写。
观内还陈列众多的古迹,有陈友谅石刻像、刑锅、青云接武石牌、拴马石、喂马槽、玉泉古井等。此外还有两口锅,据传陈友谅效仿诸葛亮所造:一口是军饷锅,有三个眼,上眼出气,中眼进水,下眼出水。用它做饭“漏沙漏谷不漏米、半边下米半边熟,架起三根万年柴,一年上头火不熄”,可以“一边下米,一边盛饭”,能供“千军万马吃不完”。这口神锅一直随陈友谅军行,转战南北,后下落不明。另一口是刑锅,沔城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谣:“蒸人的甑,煮人的锅,狗不快活,我快活。”意思是说陈友谅义军把当时那些酒荒色淫、欺压百姓的官吏,下到这口锅里处死,以解民愤。这口刑锅直径128厘米,深80厘米。
观内的玉泉古井水被称为“神水”,传说饮此井水能消灾得福,医治各种疾病。当年陈友谅就是因为居住于此常饮“玉泉”井水,使之在近20年的戎马生涯中精力充沛,不生一疾。
文学形象
在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陈友谅是混元霹雳手成昆的徒弟,丐帮八袋长老。书中的他乃性阴毒,善权谋之辈,他这个人物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这是金庸对真实历史人物身上缺点局部夸大化,以达小说的艺术效果。
影视形象
年份 电视剧/电影 饰演者
1984 《倚天屠龙记》 吕耀华
1986 《倚天屠龙记》 何贵林
1987 《大明群英》 刘青云
1993 《朱元璋》 张炬
1994 《倚天屠龙记》 郑平君
1998 《乞丐皇帝传奇》 李志希
2001 《倚天屠龙记》 陈荣峻
2003 《倚天屠龙记》 孙斌
2004 《朱元璋》 李明
2005 《武当》 刘旭
2006 《传奇皇帝朱元璋》 李庆祥
2009 《倚天屠龙记》 周晓滨
2016 《乞丐皇帝与大脚皇后传奇》 季晨
2016 《真命天子》 季肖冰
2019 《倚天屠龙记》 侯瑞祥
中国为啥叫中国?若是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20 10:10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作......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9科技管理研究所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必须要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sān huáng......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21 18:18:19科技管理研究所“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
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6 16:16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华文明五千年:兴于炎黄,成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
万里长城十三关,甘肃占三关!终于收集齐了?快看看!政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2022-08-09 10:10科技管理研究所“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
一段风姓是万姓之祖之传说,最终演变出上古八大姓和中华姓氏之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7 15:16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一、传......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么汉朝之前叫什么?名字有点霸气!2022-10-19 18:5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秦时明月汉时......
中国历史上灭于外族和灭于自身的代表王朝:西晋宋和秦汉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6 14:45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中国历史上的古籍整理工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5 00:33科技管理研究所发表于北京【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古籍,古代书......
中国史学开山鼻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文学大家——司马迁与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李陵(西汉历史人物)
05-06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
04-10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朝代、皇帝)盘点中国历史上五个令人无比痛心的朝代!(全文)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是什么下场?
08-17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权机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之一)全文介绍
03-17我国历史上的十大盛世分别是哪十个盛世?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事。
08-19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全文介绍
02-25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汉族,汉初楚国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04-25卫国(中国先秦时期诸侯国,周朝诸候之卫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全文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