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2 09:22 来源: 编辑:admin
徐达四子,长子忠于建文帝,四子支持姐夫朱棣造反,结局如何?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5-30 19:19科技管理研究所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徐达为创建大明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受到了朱元璋的信...
徐达四子,长子忠于建文帝,四子支持姐夫朱棣造反,结局如何?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5-30 19:19科技管理研究所
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徐达为创建大明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与重任。在朱元璋钦定的开国六大公爵中,徐达光荣入榜且地位仅次于丞相李善长。作为世代袭爵的开国勋贵,不无夸张地说,徐达一家都是朱元璋极为倚重的朝廷栋梁。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徐达一家将会矢志不渝地世代为朱家子孙保驾护航。遗憾的是,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旋即与各地的藩王围绕着削藩展开斗争,徐达的女儿嫁给了燕王朱棣,由此原本是至亲骨肉的一家人分成了两大阵营。徐达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忠于建文帝,四子则支持姐夫朱棣造反。在这场靖难之役中,徐家人的命运迎来了怎样的结局呢?
一、长子辉祖,忠于建文
徐达去世后,其生前的爵位按照宗法制度,自然由长子徐辉祖继承,徐辉祖继承了父亲魏国公的爵位,是为第二任魏国公。虽说徐达的女儿嫁给了燕王朱棣,但以忠君爱国为己任的徐辉祖还是选择忠于由朱元璋选定的继承人建文帝,与燕王的关系十分疏远。
建文帝继位后,深感自己的诸位藩王叔叔手握兵权,对朝廷产生了严重威胁,因此决定削藩。对于皇帝的想法,徐辉祖自然是毫无保留地选择支持。对于各路藩王都了如指掌的徐辉祖知道,自己的妹夫朱棣手握北平一带的兵权而且雄才大略,必然会是朝廷的威胁。
恰逢当时是朱元璋的忌日,朱棣派遣自己的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人进京吊丧,徐辉祖意识到这是一个制衡燕王的大好时机,力劝建文帝扣留三人作为人质,逼迫朱棣就范。谁知心慈手软的建文帝拒绝了徐辉祖的提议,就此错失良机。
而当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起兵造反时,徐辉祖又继续坚定地忠于建文帝,多次向建文帝出谋划策,甚至主动请缨领兵与朱棣作战,表现出忠君爱国、大义灭亲的气概。可惜徐辉祖虽然忠心耿耿,却也无力回天,朱棣最终彻底击败了建文帝,入主京师。
面对来势汹汹的燕王军队,明知大势已去的徐辉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出去迎接投诚,而是选择留在家中的祠堂,继续抵触朱棣。勃然大怒的朱棣下诏幽禁徐辉祖,几年后徐辉祖郁郁而终。
朱棣之所以没有对忠于建文帝的徐辉祖痛下杀手,一方面自然是考虑到自己的发妻徐氏就是徐家人,总要顾全夫妻情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虽然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忠于建文帝与自己作对,但是徐达的四子徐增寿则用身家性命支持了自己。
二、徐达四子,支持朱棣
相比于大哥徐辉祖近乎无条件地忠于建文帝,身为徐达四子的徐增寿则更为注重与燕王的血脉亲情,选择了支持燕王。早在建文帝起意削藩的时候,徐增寿就站出来为朱棣说话,声称朱棣贵为燕王享尽荣华富贵,是不会选择与皇上作对的。
而在朱棣起兵造反之后,徐增寿又多次暗中传递情报,使得朱棣对于京师的虚实了解得一清二楚。而随着战事的接连失利,建文帝逐渐对徐增寿起了疑心。就当朱棣兵临城下直抵南京城时,建文帝传召徐增寿问话。
面对建文帝的质问,做贼心虚的徐增寿无法自圆其说,深感受到欺骗的建文帝怒不可遏,亲手斩杀了徐增寿,以此泄愤。而当朱棣杀入城中时,建文帝已经下落不明,倒是发现了已经倒在血泊中的徐增寿。
三、一门两公,分居两京
朱棣夺得皇位后,开始大封靖难功臣,这其中自然少不了为自己献出了生命的小舅子徐增寿。朱棣先是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追谥“忠愍”。或许是觉得这样还不足以表达自己对徐增寿的感念,朱棣最终决定赐予徐增寿这一支徐家人一个国公的爵位,名为“定国公”。
那么话说回来,朱棣为何没有剥夺徐辉祖这一支继承魏国公的权利,把魏国公这一爵位给徐增寿呢?这是因为虽然徐辉祖忠于建文帝与自己作对,但作为徐达的长子,徐辉祖这一支毫无疑问是最有资格继承魏国公爵位的,如果贸然改动,只会让人对此产生非议。
因此,朱棣最终还是让徐辉祖的儿子继承了魏国公的爵位,徐增寿的儿子则继承由朱棣赐予徐增寿的定国公爵位。这样一来,徐达一家就出了两个公爵。只不过这一看似荣耀的背后,则是徐达两子分立不同阵营造成的后果。
对于为自己付出了生命代价的徐增寿,朱棣始终铭感在心,在选择迁都北京后,定国公被朱棣恩准前往北京居住任职,而徐辉祖后人出任的魏国公则留在了南京。就这样,徐达的后人最终迎来了一门两国公,分居两京的结局。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迁往北京的定国公一脉最终在明朝末年被农民起义军所灭,就此销声匿迹。而留在南京的魏国公一脉则随着南明政权一起归降了清朝,成为了清朝的子民。两家先祖在靖难之役中作出了不同的选择,得到了不同的结局;而两家后人在面对改朝换代的时候,所面临的结局也是截然不同。
小结
作为徐达的儿子,徐辉祖和徐增寿在面临亲情与大义的抉择时,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也因此面临了不同的结局。令人感到唏嘘不已的是,尽管他们的选择为徐家换来了一门两国公的荣耀,但他们的人生却是以悲剧收尾。
话说回来,作为朝廷的勋贵,徐家人的荣耀本就朱家人的命运休戚相关。在面临靖难之役这个严峻的局面时,徐家人被分为了两大阵营或许也是一件歪打正着的好事。毕竟无论是朱棣还是朱允炆取得胜利,徐家人都可以凭借与他们的交情与功劳逃脱被清算的命运,或许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徐辉祖
徐达之子,明朝初年勋臣、将领
徐辉祖(?-1407年),初名允恭。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人。明朝初年勋臣、将领,中山王徐达长子。
徐辉祖长八尺五寸,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有才气。初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袭爵魏国公,往山西、北平等地练兵,并回朝掌中军都督府事。靖难之役时,徐辉祖作为南军主将,于白沟河之战中掩护李景隆撤退,全师而还;又在齐眉山大胜燕军。后被调入南京,淮北南军因此势孤而大败。燕军渡江时,徐辉祖仍带兵抵抗。明成祖即位后,将其削爵并禁锢于家中。
永乐五年(1407年),徐辉祖病逝(一称自尽),年仅四十余岁。明神宗时“录建文忠臣”,在南京立祠祭祀,以徐辉祖为首。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赠太师,谥号“忠贞”。
概述内图片来源:《三才图会》
本名:徐辉祖
别名:徐允恭、徐忠贞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逝世日期:1407年
人物生平
青年俊才
徐辉祖原名徐允恭,他是明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长子,身高八尺五寸,英俊潇洒,颇有才气。徐达数次外出镇守北平,留徐辉祖宿卫御家,家众肃然,于是明太祖心中非常器重他。
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辉祖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每月获赐禄米二十石。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自北平还,背疽复发,明太祖命徐辉祖奉手诏在中途迎接,不久徐达去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十月二十六日,徐辉祖袭封父亲的爵位魏国公,赐诰“扬中山王之烈,而勉公忠以立志,礼以守身,恪尽继承之道”。不久,避皇太孙朱允炆名讳,改名徐辉祖。
颇受重用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三月,颍国公傅友德等回师,分驻湖广、四川诸卫所,以“休息士卒”、“控制蛮夷”。徐辉祖亦受命驻守常德府。四月,徐辉祖奉命于湖广各卫所考察军士,练兵备边。十二月,被召回南京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后又让他回到凤阳的御赐宅第,“以岁时入觐”。不久赐兵一百二十人作为护卫。
徐辉祖画像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三月,徐辉祖前往陕西练兵防边。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据称燕王府的北元降将阿鲁帖木儿、乃儿不花别有所图。三月,徐辉祖受太祖之命,与燕王朱棣将阿鲁帖木儿等抓捕,押送南京。回朝之后,掌管中军都督府事务。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三月,徐辉祖与安陆侯吴杰前往浙江训练沿海军士,以防备海上倭寇入侵。九月,徐辉祖受命节制陕西都指挥使司将士,以待次年春季征讨西番。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十一月,徐辉祖前往凤阳府训练军马。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四月,徐辉祖与礼部、翰林院官员共同前往国子监,考核国子师生。
徐辉祖常常陪侍于皇太孙左右,因此得以学习经书大义。又随书法名家詹希元练习书法,擅长写大字。
建文纯臣
主词条:靖难之役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太祖驾崩,皇太孙即位,即建文帝。建文帝对徐辉祖特加信任,于同年八月加拜他为太子太傅。
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建文帝下诏修《太祖高皇帝实录》,命徐辉祖为监修。四月,将逢太祖忌日,朱棣派三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入京。等三人到了南京,大臣齐泰请求建文帝把他们一并留下,黄子澄说:“不可以。怀疑他而作此准备,是有害的,不如把他们全部遣返。”徐辉祖此时秘密奏报说:“我的三个外甥中,只有朱高煦勇猛剽悍而且无赖。他不但不忠于陛下,也会背叛他的父亲,他日一定会成为大患。”建文帝询问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和驸马王宁的意见,二人加以包庇,于是将三人遣返归国。朱高煦偷了徐辉祖的马逃跑。徐辉祖派人去抓,没有追上,建文帝听说了,就把他当做亲信。
此后不久,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战役期间,朱高煦作为燕军主将出力甚多,建文帝说:“我后悔不用徐辉祖的建议!”
建文三年(1401年)四月,建文帝担心南军主帅李景隆轻敌,于是命徐辉祖率领三万京军驰援。同月,南军在白沟河之战中惨败,损失十数万,李景隆等溃逃至德州。徐辉祖率军殿后,掩护李景隆等撤回,全师而还。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朝廷命徐辉祖带兵北上。四月,与燕军大战于宿州灵壁县西南三十里的齐眉山,南军获胜,斩杀燕军骁将、蔚州卫千户李斌等。南军再次获得胜利,再加上暑热,燕军陷入窘境。
这时,朝廷讹传燕军已兵败,京师不可无良将,遂召回徐辉祖(一说是有人进谗称徐辉祖因燕王是至亲之故而未尽力作战)。淮北的何福、平安等中央军因此势孤而大败。
等到燕军准备渡过长江时,徐辉祖仍率军在浦子口(今江苏南京浦口区)迎击,成功阻击燕军。南军大将盛庸再战,遭遇大败,水师尽归于燕军,燕军于是得以渡江,攻克南京金川门(有说法认为此时徐辉祖还与开国公常升在金川门带兵抵抗),入主南京。
锢居私宅
朱棣入南京后,徐辉祖留在父祠,不肯迎接朱棣,被下狱审问[37]。朱棣亲自召见询问,徐辉祖一言不发,始终没有推戴朱棣称帝的意思。法司逼迫他招供,徐辉祖振笔直书:“中山王开国功臣子孙免死。”朱棣大怒,想要诛杀他,因其是元勋之后,且身为国舅,这才作罢。
之后,朱棣勒令徐辉祖返回私宅,革去他的俸禄和爵位。一说在此后不久,徐辉祖被下狱禁锢。
死后哀荣
永乐五年(1407年),徐辉祖病逝,一称被勒令自裁,年约四十余岁。一个多月后,朱棣以“中山王(徐达)不可无后”为理由,命其长子徐钦继承魏国公。
万历四年(1576年),明神宗下诏录建文忠臣,在南京设表忠祠,以徐辉祖居首。
崇祯十七年(1644年)九月(一作十二月),南明朝廷追赠徐辉祖为太师,谥号“忠贞”。
主要影响
明太祖洪武后期(1389年-1395年),徐辉祖多次前往陕西、北平、山东、河南等地练兵,又在浙江练兵,防御倭寇。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三月,协助燕王朱棣擒获企图谋反的燕王府北元降将阿鲁帖木儿等。
靖难之役时,徐辉祖支持建文帝。先在白沟河之战中成功掩护主帅李景隆撤退,全师而还。又率京军北上,在齐眉山大败燕军,斩其骁将李斌等,使燕军陷入窘境。在燕军渡江前,仍在浦子口(今江苏南京浦口区)阻击。
历史评价
史仲彬:选得募兵,今日急务,臣窃魏国公徐辉祖,忠义性直,智勇绝人,以当一而燕可平也。(《致身录》)
陈建:夫两敌相持,贵进忌退。朱能劝进,而辉祖召还,南北成败之机决矣。(《续藏书》引)
高岱:当时在内如徐辉祖,在外如铁铉,皆可以当元戎之任,总北伐之兵者。乃弃不用,而委一(李)景隆。(《鸿猷录》)
王世贞:①当文皇之起兵,而徐公其妃弟也。毋论成败之犹匿,而公矢节故主,即革命之际,小一移志,为曹公所为。业以元舅居上公,备心肺,畴能易之?公舍而恬然趣死,一何决也。于建文为纯臣,于中山王为令子矣。文皇以死全公之志,而弗夺其爵,以报中山王。今天子(明神宗)又能光大显融之。先圣后圣,其一揆哉。虽然,亦可以覩天道焉。(《魏国第一世嗣太子太传》)②中山既星陨,嗣公乃霞升。仁孙藉肺腑,荀息为干城。大义当灭亲,一死以自明。敢援椒风顾,忘此板荡诚。捧心见家王,茅土幸未倾。焉知百年后,崇祀表芳名。(《咏诸功臣像》)③(徐达三子)其显者嗣公辉祖,殉节以明志。(《魏国公徐少轩公墓志铭》)
李贽:徐辉祖独处嫌疑之地,时事之极难者。一心王室,不惟建文始终委任,在朝诸臣亦真心信之矣。即见文皇,绝口不开一语。唯到法司,逼取供招,书中山王功劳、子孙免死数字而已。彼其绝无乞怜之意、推戴之词,虽死且不复顾,又何有于世禄之隆崇乎!吾以为辉祖可敬也。(《续藏书》引)
查继佐:①身初造,而子再造,其所以固大命者,达家独多……达再世,忠孝节义,诸子女兄弟以照耀千古不衰,卒之两崇封,与国始终。(《罪惟录》)②子(常)升抗燕,与中山之子辉祖比烈。(《罪惟录》)
人际关系
家庭关系 姓名 简介
高祖父 徐五四 追封中山王。
高祖母 何氏 追封中山王夫人。
曾祖父 徐四七 追封中山王。
曾祖母 周氏 追封中山王夫人。
祖父 :徐六四 追封中山王。
祖母 :蔡氏 追封中山王夫人。
父亲 :徐达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封魏国公。死后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配享太庙。
生母 :谢氏
封中山王夫人。
弟弟 徐添福 徐达第二子,官至勋卫。
徐膺绪 徐达第三子,生母孙氏,官至中军都督佥事。
徐增寿 徐达幼子,官至左都督,靖难之役后期以通燕被杀。追封定国公,谥号“忠愍”。
长姐 :徐氏 徐达长女,嫁明成祖朱棣,即仁孝文皇后。
妹妹 :徐氏 徐达次女,嫁代王朱桂为妃。
徐妙锦 徐达第三女,不嫁,受三朝优礼,明英宗时去世。
徐氏 徐达幼女,嫁安王朱楹为妃。
儿子 :徐钦
明成祖时袭封为第三代魏国公,后削爵,明仁宗即位后复爵。
公爵世系
徐辉祖的父亲徐达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受封魏国公,子孙世代传袭,为嘉靖(1522年-1566年)年间以后仅存的五公爵之一,共历十世十一代,至明亡而绝。
第一代:徐达,吴元年(1367年)封信国公。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封魏国公,食禄五千石,子孙世袭。洪武十八年(1385年)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
第二代:徐辉祖,徐达长子,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袭爵。明成祖即位后削爵禁锢。永乐五年(1407年)去世。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赠太师,谥号“忠贞”。
第三代:徐钦,徐辉祖之子,永乐五年(1407年)袭爵。永乐十九年(1421年)削爵。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复爵,同年去世。
第四代:徐显宗,徐钦之子,洪熙元年(1425年)袭爵。正统十二年(1447年)去世。
第五代:徐承宗,徐显宗之弟,正统十三年(1448年)袭爵。天顺七年(1463年)十二月去世。
第六代:徐俌,徐承宗之子,天顺八年(1464年)袭爵。正德十二年(1517年)去世,追赠太傅,谥号“庄靖”。
第七代:徐鹏举,徐俌之孙,正德十三年(1518年)袭爵。隆庆四年(1570年)去世。
第八代:徐邦瑞,徐鹏举之子,隆庆六年(1572年)袭爵。万历十七年(1589年)去世。
第九代:徐维志,徐邦瑞之子,万历十七年(1589年)袭爵。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
第十代:徐弘基,徐维志之子,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袭爵。崇祯十七年(1644)十二月去世,谥号“庄武”。
第十一代:徐文爵(一作徐允爵),徐弘基之子,弘光元年(1645年)袭爵,旋即投降清朝。
影视形象
年份 类型 剧名 饰演者
2005 电视剧 大明天子 张柏俊
2010 洪武三十二 曾伟权
2015 英雄诀 陈玥
2018 山河月明 田峻丞
史料索引:《鸿猷录·卷七》《革除遗事》
《弇州续稿·卷六十九·魏国第一世嗣太子太传》
《续藏书·卷五·殉国名臣》
《名山藏·卷八十一》
《罪惟录·列传卷之八上·启运诸臣列传上》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三》
中国为啥叫中国?若是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20 10:10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作......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9科技管理研究所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必须要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sān huáng......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21 18:18:19科技管理研究所“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
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6 16:16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华文明五千年:兴于炎黄,成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
万里长城十三关,甘肃占三关!终于收集齐了?快看看!政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2022-08-09 10:10科技管理研究所“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
一段风姓是万姓之祖之传说,最终演变出上古八大姓和中华姓氏之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7 15:16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一、传......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么汉朝之前叫什么?名字有点霸气!2022-10-19 18:5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秦时明月汉时......
中国历史上灭于外族和灭于自身的代表王朝:西晋宋和秦汉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6 14:45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中国历史上的古籍整理工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5 00:33科技管理研究所发表于北京【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古籍,古代书......
中国史学开山鼻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文学大家——司马迁与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李陵(西汉历史人物)
05-06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
04-10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朝代、皇帝)盘点中国历史上五个令人无比痛心的朝代!(全文)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是什么下场?
08-17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权机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之一)全文介绍
03-17我国历史上的十大盛世分别是哪十个盛世?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事。
08-19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全文介绍
02-25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汉族,汉初楚国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04-25卫国(中国先秦时期诸侯国,周朝诸候之卫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全文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