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朱慈炯(定哀王、朱三太子、明思宗第三子室)朱慈焕(悼灵王、明思宗朱由检第五个儿子)

时间:2022-06-02 07:38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康熙执政61年,“他”造反70次,成清朝噩梦,康熙大怒:诛全族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6-01 17:31科技管理研究所要说起在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中继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那就非“康熙皇帝”莫属了...

康熙执政61年,“他”造反70次,成清朝噩梦,康熙大怒:诛全族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6-01 17:31科技管理研究所

要说起在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中继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那就非“康熙皇帝”莫属了。据说他从八岁就开始登基,在位时间长达61年之久。

自康熙执政以来,他一直都是众多人眼中的明君,从16岁开始铲除鳌拜到27岁平三藩,他一直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国家变得繁荣富强,是人人拥戴的好皇帝。

不过在他执政的61年当中,有一个人却因不满而连续造反“71次”,使得康熙愤怒至极,发誓一定要“诛他全族”,他就是“朱三太子”。

朱三太子的出现简直就是清朝的噩梦,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敢造反71次,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01.“三太子”,清朝噩梦

说起朱三太子的由来,就得说说“反清复明”这件事。熟知历史的人想必都知道明朝本是朱家的天下,是由朱元璋一手创建的天下,而朱三太子原本是崇祯皇帝的三位皇子。

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带着义军攻入了北京城,当时崇祯皇帝看着李自成杀气重重,担心皇室的血脉一旦落入李自成之后一定会惨遭侮辱。

于是,他便选择将后宫的嫔妃和众皇子召集到宫中准备将他们一一杀害,等到杀三位皇子的时候,崇祯皇帝突然恢复理智,觉得自己不应该将朱家的后代全部都杀死。

就这样,崇祯皇帝便留下了三位皇子的性命,在李自成杀入皇宫之际选择了自缢,为明朝殉葬。

当李自成闯入皇宫看见崇祯皇帝自缢之后,他便将朱家的三皇子抓了起来作为要挟,好让明朝的残余势力向他投降。

李自成有了朱家三皇子的挟持,他的招降之路十分的顺利。随后他便带着三位皇子去找了盘踞在山海关手握重兵的明朝旧臣吴三桂。

原本李自成是想借着三位皇子想要劝着吴三桂归降于他,但是令李自成没有想到的是吴三桂却抢先一步转投了清军。

就这样,李自成在清军和吴三桂的两面夹击之下败下阵来,从那之后,三皇子也在那场战斗之后下落不明。

当时由于战事比较紧密,清军在打败李自成之后便开始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消灭明朝旧部的身上,却并未将三皇子消失的事情放在心上。

因为清军认为三皇子无依无靠,对于他们来说根本造不成威胁。但是,清军万万没有想到不清扫明朝三皇子是当时他们做过最错误的决定。这个三皇子将成为他们清朝的噩梦,将会影响他们数百年。

02.出现“反清复明”的组织

清朝建立初期,由于当时基业不稳,所以便出现了许多“反清复明”的造反组织,其中最赫赫有名的就是以“朱三太子”发起的一场造反。

在顺治初期时,有一个人自称是明朝的三太子朱慈焕在江南拉着反清复明的势力,在江南一带开始造反。

当时顺治皇帝听闻此事之后大怒,于是他便立马派了官兵前往镇压那一帮“反清复明”的势力组织。

但是等到官兵抓到这位所谓的“朱三太子”之后,顺治皇帝却发现眼前的这位朱三太子不管是年龄还是模样都与真正的朱三太子朱慈焕压根就对不上。

等到缓过神来之后,顺治皇帝才发觉自己被骗了,于是他便恼羞成怒将那位冒牌的朱三太子朱慈焕给凌迟处死了。

原本顺治皇帝认为将那名假冒的朱三太子处死之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平息造反的这场风波了。但是谁曾想到“朱三太子”的霍乱才刚刚开始。

康熙二年,由于顺治皇帝的无故失踪,年仅八岁的玄烨成为了清朝的第四任皇帝。

当他继位之后,原本他以为自己要解决那些虎视眈眈的国界外的势力,但谁曾想他面对的并非那些,而是卷土重来的朱三太子。

彼时,康熙元年,清廷第二次听说苏北地区,出现一个自称为朱三太子的人开始聚众谋反。

当朝廷的人们听到这一消息时十分的诧异,都说假冒的朱三太子早就在顺治年间被顺治皇帝给处死了,怎么会又出现一个朱三太子。

随后,他们便派人前往苏北地区查证,据查证回去的人说,虽然当时假冒朱三太子的人已经被处死,但是反清复明的理念已经深入民间,所以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假扮明朝的朱三太子开始进行造反。

当康熙得知此事之后,虽然他并不知道目前的这个朱三太子是否真的是明朝皇室的三皇子,但是他也只能当做真的皇子造反,派人前往苏北地区清剿朱三太子。

就这样,清军带着康熙的命令前往苏北地区开始清剿朱三太子。

但是等到了苏北地区之后,清军发现这个聚众造反的朱三太子仍然是假冒的,于是他们便再一次将那个假冒的朱三太子给处死回去给康熙复命。

直到康熙皇帝登基第十二年,朱三太子第三次卷土重来,不过这次的朱三太子据清廷调查之后发现仍然是一位假扮的。

假扮的人名叫杨启隆,他跟前两位假扮朱三太子的人一样,同样也是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

不仅如此,据说当时杨启隆还给自己郑重其事地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年号,并且还分封了自己手下的官吏。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虽然当时杨启隆准备得比较充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还没有开始聚众造反呢,就被闻讯赶去的清军给剿灭了。

就这样,杨启隆的造反计划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可能他连死之前都不会想到他能被剿灭是因为别人向清廷告密才使得他亡命天涯的吧。

03.源源不断的“朱三太子”造反事件

据上一次朱三太子的事件又过了三年之后,清朝又出现了一位自称为“朱三太子”的人员开始聚众宣布造反。

康熙皇帝自从知道了朱三太子的事件再次爆发之后,他无奈地感叹道“朱三太子真的就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是的,那个时候,朱三太子就像是每年的野草一样,一茬接一茬地朝着疯狂模式生长着。

其实,对于康熙皇帝来说,他厌烦和畏惧的从来不是“朱三太子”这个人,而是由“朱三太子”这个名号在民间带来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康熙皇帝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前朝的遗民居然能够高成为了他执政那么多年以来最大的隐患和威胁。

一时间,“朱三太子”的影响力就像一个噩梦一样在康熙皇帝的梦中挥之不去。

不仅如此,康熙皇帝还曾为了彻底铲除朱三太子费劲了心思,但是最终得到的结果终究是假冒的朱三太子,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明朝三皇子。

在康熙看来,真正的朱三太子一日不除,那么他将无安宁之日,于是他思来想去打算发动大部分的官员来寻找明朝的残余势力,给予那些人员官职,劝阻他们投降。

不得不说,自从康熙给了明朝那些残余势力官职之后,他却是清净了许多。不过就在他认为不会再出现朱三太子的时候,令他头疼的事情又发生了。

直到1702年,康熙执政四十年时,令康熙皇帝甚是烦恼的朱三太子又冒出来了,正所谓是杀了一个朱三太子,还有源源不断的朱三太子袭来。

不过据说那些所谓的朱三太子均为假冒的,而并非是真正的朱三太子。

有一次,康熙皇帝在下江南巡视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自称是“朱三太子”的人借机造反。

不过,等到清军将他抓到康熙的面前时,康熙发现这次的这个朱三太子是一位和尚,而且还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头子。

后来,经过酷刑后老头才说,自己之所以借着朱三太子的名义造反,是因为他本是一名明朝的遗民。

由于明朝的灭亡所以导致他对清朝有很强的不满,于是他才会抓住这次康熙下江南的机会决定造反,但是谁曾想那一次的造反也是失败的一次造反,最终还是被清军逮捕处死了。

到了康熙四十六年时,原本康熙皇帝认为朱三太子的事件已经平息,但是奈何又听闻江苏浙江同时又有人打着朱三太子的称号开始造反,不仅如此,两头的声势都很大。

自从康熙知道在江苏和浙江又出现朱三太子之后,康熙再一次勃然大怒。

他不仅亲自上阵开始部署抓捕朱三太子的计划,同时还命人乔装打扮开始秘密探访那些打着朱三太子旗号之人的老巢,想要将他们给一网打尽。

在康熙皇帝的亲自部署之下,很快清廷就将江苏和浙江两拨的朱三太子人员给镇压了下来,不仅如此,他还将闹事者的头颅悬挂在菜市口以示警戒。

不过,虽然康熙在执政多年中虽然处决了很多以“朱三太子”之称的闹事之人,但是那些人中到底有没有真正的朱三太子,就连康熙都不知道。

后来,康熙为了彻底铲除朱三太子,他便开始命人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寻找真正的朱三太子,但是却一直未找到真正的朱三太子。

直到康熙四十七年时,康熙皇帝收到了来自山东巡抚的加急奏折,据说山东的巡抚在山东境内抓到了真正的朱三太子“朱慈焕”。

04.真正的朱三太子“朱慈焕”浮出水面

当康熙看到山东巡抚的奏折之后,便立马派人将朱三太子压到了北京接受审问。

等康熙见到朱三太子之后,发现抓到的朱三太子是一名年近70岁的教书先生—王士元。

据王士元自述,他说他自己才是真正的朱三太子朱慈焕,当时清军占领了北京之后,他与自己的兄长一同跟随着一位姓毛的将军一同逃到了河南。

在朱慈焕十三岁那年,那位毛将军听到了清军正在大肆的搜捕明后的遗民,于是他便被吓的丢下朱慈焕而离开了。

无奈之下,年幼的朱慈焕只好只身一人逃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居。

在那里,朱慈焕非常幸运的遇到了在明朝曾当过官的王乡绅,随后他为了保护朱慈焕他便给朱慈焕改名为王士元,并且还将他当做自己的孩子一般在照顾着。

后来,王乡绅因病病逝,等料理完王乡坤的后事之后,朱慈焕便前往寺庙削发为僧。从此之后,他再也不理世俗之事,也不敢与外界有过多的接触。

在寺庙里,朱慈焕整日与青灯古佛相伴,整日都在苟且偷生中度过。直到有一日寺庙中来了一位姓胡的人,他因看中朱慈焕的才华于是便将他带回了家中照料。

从那之后,朱慈焕又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他不仅有了自己的私塾成为了教书先生,甚至他还在那里娶妻生子,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不过,虽然朱慈焕的生活过得很安逸,但是他的心里仍然不敢放松警惕,总是害怕哪天自己明朝皇子的身份会被发现。

就这样,朱慈焕提心吊胆的过了几十年的安稳日子,但是朱慈焕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已经十分低调了,却还是被清廷给找到了。

面对官服的质问,王士元说自己更名改姓这么多年,本朝有三大恩于前朝,他感恩都来不及,怎么会有造反一说?

再者,王士元还说道:“如今的我已经血气干枯,年近七十五,又能拿什么来造反呢?”

听完王士元的解释之后官府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于是他们便没有给朱三太子朱慈焕上刑,而是等到康熙的处置。

当康熙得知此事之后,虽不知眼前这个朱三太子到底是真是假,但是由于他被朱三太子从年轻折磨到年老,心里已然十分不痛快了。

于是他便顾不得之前自己说过的会厚待明朝后裔的话,而选择将王士元给处死了。

不仅如此,他还下令将诛杀了王士元的全族,而那位王士元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朱慈焕,这件事谁也不知道真假。

康熙皇帝执政的61年当中,朱三太子的事件在他执政的61年中整整爆发了有70多次,使得“朱三太子”的事件成为了清朝的一大噩梦。

在清朝长达百年的时间中,“朱三太子”的事件可谓是将清朝的皇帝折磨得精疲力尽,特别是康熙皇帝。

可以说,“朱三太子”的造反事件不仅伴随了康熙皇帝大半辈子,同时也是清朝时期的一件奇闻异事。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北京城彰义门守军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大军进京。崇祯帝朱由检词条闻讯后,感到绝望,最终在景山词条自缢身亡,年仅三十三岁。明朝虽然覆灭了,但崇祯帝此时尚有五个子女,昔日的王孙贵胄,如今已经成为亡国之余,他们的命运会发生怎样变化呢?

据记载,崇祯帝有七个儿子、六个女儿,不过许多子女都夭折了。到明朝灭亡时,崇祯帝只有只剩下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在世,分别是皇长子朱慈烺词条、皇三子朱慈炯词条、皇四子朱慈炤词条,以及长平公主词条、昭仁公主词条。李自成攻打北京城词条前夕,曾有大臣建议,将太子以及诸王分封到各地,但遭到了崇祯帝的拒绝。

当崇祯帝接到起义军攻入北京内城的消息后,立即与太监王承恩词条登上了万岁山,“望烽火烛天,徘徊逾时”。回到乾清宫词条后,崇祯帝写到了一道诏书,“命成国公词条朱纯臣词条提督内外诸军事,来辅东宫。”接着,崇祯帝又命宦官持酒,连饮数杯后,他命人将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炯、定王朱慈炤召来。

这是父子之间的最后一次见面,崇祯帝打算将儿子们送出宫。这时候,周皇后哭着对崇祯帝说:“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周皇后舍不得几个儿子,她抱着太子、永王、定王痛哭流涕,“后拊太子、二王恸甚”。最后,崇祯帝“以太子、永王、定王分送外戚周、田二氏”。

在周皇后自缢身亡后,崇祯帝手持宝剑来到了寿宁宫。长平公主“牵帝衣哭”,崇祯帝说道:“汝何故生我家!”接着,崇祯帝挥剑砍掉了公主的左臂,长平公主昏死过去。之后,崇祯帝又来到了昭仁殿,将女儿昭仁公主杀死。五天后,长平公主苏醒过来,被送到了外公周奎词条家中。

顺治二年,长平公主上书,请求出家为尼。但顺治帝没有允许,还让他嫁给原来的驸马周显词条,“土田邸第金钱车马锡予有加”。不过,长平公主还是很悲伤,“逾年病卒,赐葬广宁门外”。长平公主好歹还算善终,崇祯帝的三个儿子就没那么幸运了。三月十九日那天,他们几个就被人献给了李自成。

李自成对待三个皇子还算不错,封朱慈烺为宋王,其他两个皇子也被封为公爵。不过由于在山海关之战中战败,李自成逃出北京,同时还带着三个皇子。不过在途中,这三个皇子都逃了出来。几经周折,太子朱慈烺回到了北京,被外公周奎献了出来。清朝拒绝承认他,并将他以及那些承认他是太子的人处死。

至于朱慈炯,他的身世就比较扑朔迷离了,民间出现了不少以“朱三太子”为名的起义,但都被清朝镇压。下场最惨的当属朱慈炤,他隐姓埋名几十年,化名王士元,当了教书先生,生有六子三女。不过,他还是被清朝“挖”了出来。康熙四十七年,王士元承认自己就是朱慈炤,最终全家被处以凌迟之刑。

朱慈炯

定哀王、朱三太子、明朝宗室

朱慈炯(1632年-1708年?),明思宗朱由检第三子,母孝节烈皇后周氏,崇祯十六年(1643年)封为定王,别名朱三太子。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京师,朱慈炯被俘,受封定安公,李自成败退时不知所终,南明年间追谥为定哀王。

身为一个失踪的明朝皇室嫡系,他的绰号朱三太子更为有名,清兵入关以后,有关他起兵反清复明的流言一直流传于社会。

查继佐《明书》(罪惟录)言思宗第三子永王慈焕、第四子定王慈炯(一作慈灿),俱田贵妃出,不详其所本。

本名:朱慈炯

别名:定哀王、朱三太子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北直隶顺天府(今北京)

明朝:1368年-1644年

朱慈炯:朱由检之子

人物生平

朱慈炯生于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十五日。崇祯十四年(1641年)九月十八日被册封为定王。两年后行冠礼,期间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出阁讲学。他与弟弟永王朱慈炤都“眉宇并天人,诵书清圆,作字端楷。讲罢,呼:‘先生每吃茶!’音如玉”。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进京,定王朱慈炯被俘,封定安公。四月,李自成东征吴三桂时从征。据说他和兄长朱慈烺被李自成交给吴三桂,吴三桂行至永平时丢下朱慈炯,专护朱慈烺。此后,朱慈炯不知所终。

后世考证

一起案件发生在南方的太湖,有一和尚诈称拥立朱三太子,企图将康熙帝玄烨遮杀在南巡中。因准备疏忽,发炮不鸣,结果悉数被捕,逮至京城,交由吏部侍郎穆丹会同九卿科道反复审讯,查明所谓朱三太子实属假冒,真名王士元。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月初五日,按照皇帝旨意,将王士元凌迟,其五个儿子处斩,其余人等发配宁古塔永远充军。《清朝野史大观》卷三和《清圣祖实录》均有介绍。

一起朱三太子案发生在山东汶上县,有一老者长期在李来朋家里充当私塾,循规蹈矩,却没能逃过清廷鹰犬的魔爪。在严刑拷问下,老者供认自己就是明末的定王,李自成退出北京时,将他裏胁到河南,乘虚逃亡安徽,辗转到浙江,最后流落山东,隐姓埋名。他有六个儿子,字辈为“和”,末一字均为“土”部,正好与朱元璋《祖训》中所规定的燕王一系字辈完全吻合。其孙名钰宝,含有“临御宝座”之意。康熙帝审阅了全部案卷,明知此人确系崇祯帝的儿子,但杀之无名,于是硬说他是假朱三太子,重演摄政王在顺治初年杀明太子的故伎。这位一生颠沛流离,没有丝毫反清言行的75岁老翁连同其家人全部抄斩。孟森先生《明烈主殉国记》对这一起朱三太子案件作过多方位考证,确信此朱三太子为真。该文收入商鸿逵先生为孟氏编辑的《明清史论著集刊》上册。有关此案的详细调查材料,可参考《史料旬刊》第二期收录的康熙四十七年直隶巡抚赵燮的奏折。此朱三太子即定王,他于1708年被杀,已是个75岁的衰翁。

轶事典故

定王朱慈炯出阁时,负责训讲的是著名学者方以智,负责的是仿书东林八君子之一的刘元珍之子刘明翰。方以智表情庄严,声音宏亮,定王有点不耐烦,急呼刘明翰来训讲。太监连忙加以阻止,说:“礼也,不可更,父皇爷所定。”这才依照原先定好的规矩办事。定王喜欢刘先生,方先生以当日应背诵之书进上,定王随即掩卷一口气背完。定王说:“方先生可先出,吾与刘先生仿书。”待方先生出去,定王方觉如释重负,练起书法来轻松自如。后来,定王面见崇祯帝时,请将三、六、九定为仿书之日,而四、七、十为训讲之日,这与先前所定日子有些出入,不过,崇祯帝以为这样稍作变动无伤大雅,也就答应了。定王与刘明翰的师生情谊传为一时佳话。

家庭成员

父亲:明思宗朱由检

母亲:孝愍皇后周氏

兄弟:献愍太子朱慈烺/怀隐王朱慈烜/永悼王朱慈炤/悼灵王朱慈焕/悼怀王朱慈灿/悼良王

姐妹:坤仪公主/长平公主/昭仁公主

参考资料

[1]  今凡.崇祯皇帝后代流落遵义考[J].贵州文史天地,2000(06):8-12.

[2]  孙承泽:《思陵典礼记》卷一:壬申八月十五日,皇三子生。……三子名慈炯,即定王也。

[3]  蒋德璟:《悫书》卷二,《册封定王恭纪》:(崇祯十四年九月)十二日,旧辅周延儒、贺逢圣应召到京,十三日见朝,召见中左门,赐坐,命即入阁。》崇祯十四年五月,内阁传奉圣旨:“朕第三子,年已十龄,敬遵祖制,宜加王号,但既受册封,必具冕弁、翼善冠服,而《会典》开载年十二或十五始行冠礼。而十龄受封,已加冠矣,有无妨碍?卿等傅示该部详察典例、经礼,一饼最拟具奏。”随该本部覆题,奉圣旨:“这先封后冠,既详察经礼,不相妨碍。今岁册封皇三子,照例具服举行。至十二岁行三加礼。该部即将册封事宜详具仪注、招吉来看。”……奉圣旨:“皇三子册封,着于九月十八日卯时举行。”……十八日免朝,上以册封定王告于奉先殿,免朝,遣官奉节、册宝置舆至王宫门外。王具服出迎,王随至拜位四拜,宣册宣宝。王受册宝,以授内官,跪受,捧置册宝案,王四拜。礼毕,内官捧节繇中门出,王送出宫门外。内官齐节出,至徽音门外,以节授正副使,报礼毕,正副使持节复命。是日内官引王诣奉先殿行谒告礼如尝仪毕,诣干清宫,皇上服皮弁服,皇后亦具服,各升座。王行八拜礼。诣皇祖宣懿惠康昭妃前、皇考温定懿妃前、皇兄懿安皇后前,俱行八拜礼。诣皇贵妃、贵妃前,俱行四拜礼。诣皇太子前,行四拜礼。次日免朝,命定王从弘政门出皇极门前东庑坐,百官吉服行四拜礼。毕,还宫。

朱慈焕

悼灵王、明思宗朱由检第五个儿子

朱慈焕(1636年—1640年),明思宗朱由检第五子,母田贵妃,追封悼灵王。

本名:朱慈焕

所处时代:明朝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636年10月25日(崇祯九年九月二十七日)

逝世日期:1640年8月21日(崇祯十三年七月初五日)

明朝:1368年-1644年

朱慈焕:朱由检之子

人物生平

朱慈焕生于崇祯九年(1636年)九月二十七日,“生而骨相秀颖,神气粹清,容止可亲,言动不凡”,因此被崇祯帝疼爱。崇祯十三年(1640年),崇祯帝听从首辅薛国观之言,索饷于以富裕著称的武清侯李国瑞(孝定太后的侄孙),李国瑞拿不出十万两银子,崇祯帝怒而夺其爵,李国瑞也忧惧而死。崇祯帝正准备没收他的家产时,朱慈焕就得了痢疾,病情越来越严重,有一天忽然呼唤“九莲菩萨”(孝定太后的道号),接着指责崇祯帝薄待外戚,将会让他的儿子全部早死。七月初五日酉时,朱慈焕去世,崇祯帝十分悲痛,在八月十三日追封为悼灵王,又命在悼灵王前加“孺孝”二字,并加道号“通玄显应真君”(一说玄机慈应真君)。后在礼部的反对下,取消“真君”之号,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封为“孺孝通玄显应悼灵王”。与此同时,崇祯帝恢复了武清侯的爵位,并且不再向李家索饷。

人物争议

临终遗言

朱慈焕临终前被“九莲菩萨”附体后所说的一番遗言,一说是宦官们编造的,崇祯帝并未亲耳听见。乾隆帝亦认为此事出自“宦妾诡计”,并称其与南汉末主刘鋹被女巫樊胡子蛊惑之事同为“古今笑柄”。

此外,据说朱慈焕临终前还说崇祯帝的生母孝纯皇后死时有“系帛痕”,显示她非正常死亡。

朱三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清廷发生朱三太子案。据《清实录》记载,被怀疑为朱三的王士元自称“崇祯第四子”(即朱慈炤)。但民国年间成书的《清稗类钞》则称,王士元自称系朱慈焕,恰恰就是民间所传的“朱三太子”(朱三太子,一说为皇三子朱慈炯,一说为皇五子朱慈焕,因序齿方法不同导致差异),这种说法与《清实录》多有抵牾。

明朝明思宗系世袭罔替王爵

朱慈烺

朱慈烺(1629年2月26日—?),明朝宗室,崇祯帝朱由检长子,母为孝节烈皇后周氏。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初四日生,

朱慈烜

朱慈烜,明思宗朱由检次子,母为庄烈愍皇后周氏。生于崇祯二年十二月初三日(1630年1月15日),出生不久即夭折,追谥怀隐

朱慈炯

朱慈炯(1632年-1708年?),明思宗朱由检第三子,母孝节烈皇后周氏,崇祯十六年(1643年)封为定王,别名朱三太子

朱慈炤

朱慈炤(1633年—?),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第四子、母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田贵妃)。崇祯十五年(1642年)三

朱慈焕

朱慈焕(1636年—1640年),明思宗朱由检第五子,母田贵妃,追封悼灵王。

朱慈灿

朱慈灿(1637年-1639年),是明思宗朱由检第六子,母为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田氏。追封悼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