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刘䶮(刘岩,南汉高祖、南汉开国皇帝)全文介绍

时间:2022-05-22 15:45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刘䶮南汉高祖南汉高祖刘䶮(889年―942年),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蔡州上蔡(今河南上蔡)人,郡望为彭城刘氏。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南汉开国皇帝。其祖因经商南海,...

刘䶮

南汉高祖

南汉高祖刘䶮(889年―942年),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蔡州上蔡(今河南上蔡)人,郡望为彭城刘氏。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南汉开国皇帝。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刘䶮初掌军事之时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岭南,西与马楚争夺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管(今广西西部、南部及广东部分地区)。

乾化元年(911年),其兄刘隐去世,刘䶮为权知清海军留后,后梁授刘䶮为清海军节度使,封南平王。贞明三年(917年),刘䶮称帝,建都番禺,改称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据有今广东、广西及云南一部分。刘䶮在位时期,依靠士人治政,尽任士人为诸州刺史;还通过科举,每年录用进士、明经十余人为官,避免武职官据地称雄之患。但刘䶮及其继任者均为荒淫残暴之君,广聚珠宝珍玩,大兴土木。为了课敛重赋并镇压人民的反抗,滥用酷刑,民众不堪其苦。光天二年(942年)刘䶮去世,庙号高祖,谥号天皇大帝。

本名:刘䶮

别名:刘岩、刘陟、刘纻、刘龚

所处时代:五代十国

出生日期:889年

逝世日期:942年

南汉:917年-971年

刘䶮:开国皇帝

人物生平

雄立岭南

刘䶮的祖上是上蔡人(《旧五代史》作彭城人),他的祖父刘安仁,在唐朝时期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市)长史,那时刘氏举家迁往了岭南地区。其父刘谦,其人素有才识。唐懿宗咸通年间,时任宰相韦宙出镇南海(今广东广州市),当时刘谦仅是区区一个牙校,官职地位十分低下。然而他相貌不凡,韦宙见后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了他。

唐龙纪元年(889年),刘䶮的母亲段氏在外舍生下了他,当时其父刘谦已经是封州刺史,刘谦的正妻韦氏素来就嫉妒他对段氏的宠爱,听说刘䶮出生后十分恼怒,妄图杀掉刘䶮。将要杀刘䶮之时,看到他的样子,韦氏十分惊恐,感叹他将来并非平凡之人。三天之后,韦氏杀掉了刘䶮生母段氏,将刘䶮亲自收养。刘䶮年纪稍大之后,身长七尺,垂手过膝,并且擅长骑射。

乾宁三年(896年),薛王李知柔被拜为清海节度使,出镇广州。刘䶮之兄刘隐时任封州(今广东新兴县)刺史,兼任清海行军司马,刘䶮也被征辟为薛王府谘议参军。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刘隐兼任清海、静海两镇节度使,以刘䶮为节度副使。后梁乾化元年(911年),刘隐病逝,刘䶮代替他的地位自立。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后梁封他为清海节度使,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后梁乾化三年(913年),又加封为检校太傅。后梁末帝即位之后,将其兄刘隐的所有官爵都授给了他,袭封为南海王。

唐末中原大乱,南海是最后一个割据的地方,唐僖宗以后,各个节度使出镇的地方都被割据,天下大乱,唯独岭南地区没有被出镇,所以自刘隐开始割据此地。当时,交州的曲承颢、桂州(今广西桂林)的刘士政、邕州(今广西南宁)的叶广略、容州(今广西北流市)的庞巨昭,分别占据各地;卢光稠割据虔州攻打岭上,其弟卢光睦割据潮州,其子卢延昌割据韶州(今广东韶关);高州(今广东高州)刺史刘昌鲁、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刺史刘潜及江东七十余寨全都占据各地,都不受节制。刘隐率兵攻打韶州卢延昌,刘䶮说:“韶州所依赖的人是卢光稠,如若攻打韶州,那么虔州的兵马必然会去解救,那样就会首尾受敌了,这不是一条明智的计策。”刘隐不听,最后果然大败而归,于是就把所有的军务都交给了刘䶮。刘䶮荡平了岭南割据的诸寨,击杀高州刺史刘昌鲁等人,在该地重新设置了刺史,并最终出兵讨灭了卢氏,尽取潮、韶各州。又向西与马殷争夺容、桂二地,马殷夺取了桂州,俘虏了刘士政;刘䶮也趁机夺取了容州,驱逐了庞巨昭,又攻取了邕州。刘隐、刘䶮兄弟自从接受后梁封爵之后,一直奉后梁为正朔,并暗中扩展疆界。

称帝改号

刘䶮在岭南逐步消灭了各个割据势力,初具建立政权的条件之后,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正式即皇帝位,初立国号大越,改元乾亨。追尊刘安仁为文皇帝,其父刘谦为圣武皇帝,其兄刘隐为襄皇帝,建立三庙。之后建立起正式的官僚政治体制。在朝中设置百官,以杨洞潜为兵部侍郎,李衡为礼部侍郎,倪曙为工部侍郎,赵光裔为兵部尚书,都委以平章事。赵光裔自以为从唐朝起就是世族,不愿意为刘䶮政权效力,经常怏怏不快,希望早日回到中原政权。刘䶮就伪造赵光裔的手书,遣使走小路送到洛阳,召其二子赵损、赵益以及他的其他家属一起到了岭南。赵光裔见了之后十分惊喜,此后尽心为刘䶮效力。

虽然刘䶮在岭南成功建立了政权,但是刘䶮生性也非常苛酷,他亲自炮制了刀锯、支解、刳剔等残酷的刑罚,每次亲眼观看杀人的时候,他都喜不自胜,都像享受口福之乐一样,口水直落下,当时的人们都以为他是蛟蜃。而且他又好奢侈,将南海的珍宝全都搜刮来据为己有,将其建成玉堂珠殿。

南汉形势

南汉乾亨二年(918年),刘䶮在南郊祭天,大赦境内,正式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刘䶮起初想要僭越称帝的时候,非常怕王定保不听从号令,于是派遣王定保出使荆南,王定保返回岭南后,刘䶮也怕他不会听从自己的意思,于是派倪曙慰劳他,将他建国称帝的事情告诉他。王定保说:“既然都建国了,可我一进南门,却发现从前清海军的匾额还挂在城门上,这样恐怕会遭到四方的取笑啊。”刘䶮听说之后笑着说:“我防备了王定保非常久了,竟然没有想到这一点,怪不得他会嘲笑啊。”

内政外交

南汉乾亨三年(919年),刘䶮正式册封越国夫人马氏为皇后,马氏是楚王马殷之女。乾亨四年(920年)春天,刘䶮设置选部贡举,选拔进士、明经十余人,如同唐朝旧例,以后每年都按照这个方法选取。

南汉乾亨七年(923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攻入汴京,后梁灭亡。刘䶮非常畏惧,于是派宫苑使何词出使后唐,实则是窥探后唐虚实,称大汉国主致书大唐皇帝。何词返回南汉后,说后唐必生内乱,不足为虑,于是刘䶮大喜。

刘䶮生性喜好炫耀自己,岭北的商贾到达南海的,大多都受到过他的召见,让他们进入宫殿,将他搜去的珠宝展示给他们以夸耀其富。自称本来是长安的贵族,耻于接受蛮夷(指沙陀族的后唐统治者)的封王,并且称后唐皇帝为“洛州刺史”。同年,大长和国皇帝郑仁旻遣使献朱鬃白马向南汉祈求通婚和亲,使者自称皇亲母弟、清容布燮兼理、赐金锦袍虎绫纹攀金装刀,封归仁庆侯、食邑一千户,持节郑昭淳。郑昭淳好学有文辞,刘䶮与游宴赋诗,刘䶮及群臣皆不能逮,遂以刘隐之女增城县主嫁给郑仁旻。

南汉乾亨八年(924年),刘䶮建造南宫,王定保献上《南宫七奇赋》为其称颂。同年,改名为刘陟。[18]乾亨九年(925年),据说有一条白龙出现在南宫三清殿,于是刘䶮改年号为白龙,并于此时正式改名为“刘龚”,以印证白龙出现的祥瑞。当时有个胡人和尚说:“《谶书》曾经有言:‘灭刘氏者龚也。’”于是刘龚采用《周易》“飞龙在天”之义,创造“䶮”字,最终改名刘䶮。

四向征战

南汉白龙四年(928年),雄踞湖南的马楚派水军攻打南汉封州,封州军兵败于贺江,刘䶮非常恐惧,便用《周易》占卜吉凶,得到《大有》之卦,于是大赦南汉境内,改年号为大有。并派遣将领苏章率领神弩军三千援救封州,苏章以两个铁索沉入贺江中,为巨轮于岸上,筑堤以埋伏兵马,以轻舟迎战,佯装兵败逃走,楚军追击,苏章举巨轮挽索锁楚舟,以强弩夹江射之,尽杀楚军。

南汉大有三年(930年),刘䶮派遣将领李守鄘、梁克贞攻打交趾(今越南北部),擒获静海节度使曲承美等人。曲承美到南海后,刘䶮登上义凤楼受俘,对曲承美说:“你经常说我的朝廷是伪朝廷,如今反而为我所俘,这是为什么呢?”曲承美马上顿首伏罪,于是刘䶮赦免他的死罪。同年,梁克贞攻打占城,大肆劫掠了那里珍宝财物而回。

南汉大有四年(931年),爱州(今越南清化)杨廷艺反叛南汉,攻打交州刺史李进,李进败逃回南汉。刘䶮派遣承旨程宝攻打杨廷艺,最终程宝战死。大有五年(932年),刘䶮封其子刘耀枢为邕王、刘龟图为康王,其余诸子皆封为王爵。

晚年生活

南汉大有九年(936年),刘䶮派将军孙德晟攻打蒙州(今广西蒙山县东南古湄),但未能攻克。大有十年(937年),交州牙将皎公羡杀死南汉将领杨廷艺而自立,杨廷艺原来的部将吴权攻打交州,皎公羡来向南汉求援。刘䶮封其子刘洪操为交王,率军从白藤出发进行讨伐。刘䶮自己率军驻扎在海门,不久吴权杀死皎公羡,在入海口之处迎战,并将铁橛埋藏于海中,吴权的军队乘潮而进,刘洪操前去应战,等到海潮退了之后回军,回军途中船队触碰到铁橛的都遭遇了埋伏,刘洪操最终战死,刘䶮收拢了剩下的部队回撤。

晚年的刘䶮,年高志逸,“见北人必自言世居咸秦,耻为南蛮王,呼中朝天子为洛州刺史。”他与大多数的传统君王一般,在政局稳定之后,开始期冀在有生之年享受奢侈的生活。其一,大建宫殿,极尽奢侈。刘䶮大建宫殿之余,还“引岭行商以示奢,亦由之而称强盛,凉台之宝不亦辣乎”。其次,滥施酷刑。史载:刘䶮设立了“汤镬铁诸具”,制定了“灌鼻、割舌、支解、跨剔、炮炙、烹蒸”等酷刑。同时,晚年的刘䶮猜忌之心一日重于一日。在刘䶮统治晚期,开始排斥士人们,最突出的表现是:刘䶮对士人们的进谏,不再似建国之初般择善而从。刘䶮不愿意听取士人们的不同意见,士人们的劝谏,反而滋生了君主的厌烦。

南汉大有十五年(942年),刘䶮去世,时年五十四岁,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祖,葬于康陵。其子刘玢继位,是为南汉殇帝。

为政举措

政治

争取支持

唐朝末年,四海鼎沸。相对而言,岭南却是一块平静的“乐土”。从中原南迁避难的封建士大夫为数不少;原在岭南做宫的,也都在此落户。这些封建士大夫对刘氏是否支持,对南汉的立国和稳定,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刘䶮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继承了其兄礼贤下士的作风。据史籍记载,当时客居岭表或土著的士大夫,著名的有王定保、倪曙、刘槽、李衡、周杰、杨洞潜、赵光裔等。这些士大夫在刘隐作镇岭南时,曾得到刘隐的“招礼”,“皆辟置幕府,待以宾客”。他们为刘隐在岭南扩展势力,巩固地位作出了贡献。刘䶮兄终弟及,在岭南建国后,将这些士人安置在国家的重要职位上。不仅如此,刘䶮还注意解决一些士人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真心实意,脚踏实地地为南汉政权服务。

在地方,刘䶮接受兵部侍郎杨洞潜的建议,一改唐末以来以武人为刺史的流弊,主要任用士人为州刺史,“稗宣政教”,使“民受其福”,这一做法,使南汉地方吏治比较澄清。在史籍中,可以看到一些南汉地方官施行惠政的记载。如祯州(广东惠州市)刺史简文令“尽心民事”;得州(广西桂平县)刺史刘博古“有惠政,民多爱之”;郴州(湖南郴县)刺史陆光图“至郴,周恤穷民,招辑兵士,民皆呼为‘陆父’”。相反,州县官吏贪浊残暴的记录却不多见。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南汉地方上真的没有贪官污吏,但这至少可以说明,南汉的地方吏治,总的来说,比以武人为刺史的中原王朝或其他割据政权要好。文士为官,纵或贪浊,其危害性总不如武人作官,愚鲁不驯,性贪行暴,动辄兴兵作乱,荼毒一方。南汉统治岭南半个世纪,历四主,除刘䶮外,其余三主都属荒淫暴虐,政治腐败。而南汉不致出现重大动乱,这大约与刘䶮用文人治州县,手无兵柄,吏治较清;中央虽乱,地方不乱,岭南人民还能勉强维持生计有关。

另外,在拓展南汉疆域方面,刘䶮也得到士人的大力协助。例如,刘龚兴师平定镇南(广东罗定县)叛乱,击败马楚对岭南西道的争夺,累战俱捷,尽有五管之地,就是因为得到兵部侍郎杨洞潜的协力襄助。

藩镇体制

刘隐成为清海军节度使后,竭力延揽中原名士和手下得力干将,日益完善其藩镇体制。待刘䶮时期,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和有决策能力的成熟的藩镇幕职官系统。刘氏藩镇中的幕职官包括文职和武职两大职分。节度使府的主要文职有副使、行军司马、判官、掌书记、参谋、推官、衙推等;藩镇幕府中还有不少武职,如都知兵马使、兵马使、都虞侯、虞侯、都押衙、押衙、都教练使、教练使、都指挥使、指挥使等,这些人员大抵出自行伍,是藩镇节帅驾驭其魔下军队所倚重的军事指挥骨干。

宗庙制度

刘䶮即位伊始,即仿效历代王朝之例,建立起宗庙制度。“追尊祖安仁曰太祖文皇帝,父谦曰代祖圣武皇帝,兄隐曰烈宗襄皇帝。”南汉国主除建立庙号之外,还承古制,行祭祀之礼。刘䶮即位的第二年,即南汉乾亨二年(918年)十一月,“祀南郊、大赦”。《南海百咏》中记载:“一德由来可享天,东磷牛祭亦徒然,荒凉到处游糜鹿,谁识郊坛八面圆。”[32]黄佐《广东通志》中记载:“刘王郊台,在城西硬步,即汉台故址,南汉时郊于其上。”

外交

南汉与楚、南唐和闽相邻。这几个国家,对南汉的治乱安危有重要影响。刘䶮通过通婚、遣使聘问等途径,与诸邻国建立睦邻关系。刘隐在位时,为睦邻,曾嫁女与楚国主,是为马皇后。刘䶮建国后,马皇后已死。当时,楚国势力较强,与南汉争夺岭南西道发生摩擦,两国友好关系陷入僵局。南汉兵部尚书赵光裔意识到楚国对南汉的潜在威胁,对刘䶮说,“自马后崩,未曾通使于楚。亲邻旧好,不可忘也”。刘䶮根据赵光裔的推荐,委派“有使臣才”的谏议大夫李纤出使楚国,重修旧好。楚国也遣使报聘。两国握手言和。南汉与吴、南唐、闽也是使者往来频繁,关系十分友好,极少发生争战;与蜀和云南镖信(唐时的南诏)等政权也有“远交”关系。封建史家对南汉的外交政策很赞赏,说南汉“睦邻封,续旧姻,宁边鄙,弧敌兵”;“行李往来,常勤聘问,区区岭外,晏然小安”。刘䶮“讲信修睦,以通邻好”的外交政策,维护了岭南的安定局面,使岭南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经济

从唐朝中后期始,岭南地区的经济已有长足的发展,成为一个极富特色的经济区,号称“富饶之地”,是唐朝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地。唐末战乱,黄巢义军虽曾进军岭南,但对岭南经济并未造成严重破坏。经济的发达,促进经贸的繁荣;加之刘䶮出自富商之家,具有重商思想,富有从商经济。因此,在他统治时期,鼓励发展经济贸易。当时,“岭北商贾至南海者”,他“多召之”。还“与岭北诸藩岁时交聘”。这除了推行睦邻政策这一政治因素外,借此进行经济贸易,互通有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尤其是西通黔蜀,其经济意义应是占主要地位的。南汉的经贸活动,最令人瞩目的,还是在于对外贸易方面。广州地处南海,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很早就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五代时期,虽中国战乱,经济残破,对外贸易已大大萎缩,但广州在南汉统治下,对外贸易规模虽不及盛唐之时,却也持续不衰。这与刘袭在位时,着意招徕海商,“笼海商得法”有密切关系。外贸的结果,使南汉获得丰厚的利益,“内足自富,外足抗中国(中原王朝)”,号称“富强”。刘䶮重视商业,扶持经贸,主观上纯粹是为了满足南汉统治者奢侈腐化的生活需要,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岭南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

刘䶮接受杨洞潜的建议,兴学校,倡教育,置选部,行贡举。贞明四年(918年),即南汉建立次年,就举行科举考试,录取进士、明经十余人。以后,科举取士“岁以为常”。刘䶮重视文教,重用士人,刺激了岭南文化事业的发展。南汉在音乐、历法、诗赋等文化领域,都有一些建树。如陈用拙,自少学习礼乐,“尤精音律”,著有《大唐正声琴籍》十卷,其中载录了琴家对操名的论述,以及古帝王名士善琴者事迹;又以古调缺徵音,补新征音谱若干卷。周杰精于历算,鉴于传统《大衍历》中的记述与现存算法有出入,所以著《极衍》二十四篇。黄损曾与都官员外郎郑谷、僧人齐已定近体诗诸格,为湖海骚人所宗。

宗教

刘䶮尤其好佛,在治内大量营造佛教建筑。他不仅在皇宫内建有皇家寺庙,为应天上二十八宿之数,还在广州城的四个方位各建七间佛寺,合称“南汉二十八寺”。现广州越秀区的大佛寺,其前身就是二十八寺之一的新藏寺。

人物评价

后梁末帝朱友贞:“(刘䶮)益恣凶狂,妄称汉室遗宗”。

吴越国王钱镠:“此儿辈自坐炉炭之上,而又踞我于上耶?吾以去伪平城,承天子畴庸之命,至于封建车服之制,悉有所由,岂图一时之利,乃随波于尔琴也?”

[宋]佚名《五国故事》:“岩性严酷,果于杀戮.每视事,则垂帘于便殷,使有司引罪人于殿下,设其非法之具而屠脍之,故有汤镬、铁床之狱。又有投汤镬之后,更加日曝,沃以盐醋,肌体腐烂,尚能行立,久之乃死。其余则锤锯互作,血肉交飞,腥秽之气、冤痛之声,充沸庭虎。而岩之唇吻必垂涎及照领,若喻青血之气者。久之方复常态。有司侯其复常,乃引罪人而退。盖妖委毒龙之类,非可待以人伦也。”

薛居正《旧五代史》:陟性虽聪辩,然好行苛虐,至有炮烙、刳剔、截舌、灌鼻之刑,一方之民,若据炉炭。惟厚自奉养,广务华靡,末年起玉堂珠殿,饰以金碧翠羽,岭北行商或至其国,皆召而示之,夸其壮丽。每对北人自言家本咸秦,耻为蛮夷之主。又呼中国帝王为洛州刺史,其妄自尊大,皆此类也。

欧阳修《新五代史》:䶮性聪悟而苛酷

王夫之称南汉高祖统治前期:“坐拥百粤,闭关自擅,而不毒民”。

轶事典故

1.笼络光裔

为了巩固统治,争取士人的支持,刘䶮可以说费了一番力气。如赵光裔,原是中原大族,唐末滞留岭南,虽被委以高官,但“耻事伪国,常怏怏思归”。刘䶮知情,即令人模仿赵光裔手迹,遭使贵书至洛阳,召其二子并其家属皆至岭南,使赵光裔“惊喜,为尽心焉”。刘䶮推诚相待,换取了士人的秉力支持。《新五代史》载,南汉建国后,“为国制度,略有次序,皆用此数人焉”。赵光裔在南汉为相二十余年,使南汉“府库充实,政事清明,辑睦四邻,边境无恐”。

2.立储难题

刘䶮儿子一多,在立贤与立长的问题上必然要大费心思,要江山永固,必要立贤,若长而不贤则必有纷争。刘䶮晚年对此问题也颇为伤神。刘䶮子皆为“宏”字辈,自宋以来诸史因避讳,时为“洪”或“弘”。因老大刘耀枢、老二刘龟图早夭,故老三刘宏度得立。刘宏度平时整日与无赖小人在一起,刘䶮疏于对其教育,所以即位后一如继往的骄奢淫逸,不亲政事。“高祖在殡,作乐酣饮夜与娟妇微行,课男女而观之。左右件意辄死,无敢谏者。”[42]尽管如此,刘宏度对其它弟弟们还是有所防范,每有集会宴乐,令宦官守门,群臣宗室皆露体搜身而入。人总是有缺点的,刘宏度喜欢手搏,其弟晋王刘宏熙利用他这个缺点,投其所好,令指挥使陈道库引力士刘思潮、谭令梗、林少强、林少良、何昌廷等练习手搏,等刘宏度夜宴长春宫醉酒之后杀之。年二十四,谥曰殇。正在刘氏兄弟阅于墙之时,境内百姓不堪重负,各地相继爆发了动乱。

亲属成员

父祖

祖父:刘安仁,追尊为太祖文皇帝。

父亲:刘谦,追尊为代祖圣武皇帝。

生母:段氏。

养母:韦氏,其父刘谦正妻。

兄弟

长兄:刘隐,追尊为烈祖襄皇帝。

二兄:刘台。

后妃

马皇后,楚国主马殷之女。

赵昭仪:南汉殇帝刘玢母,殇帝立,封为皇太妃。

谢宜清。

儿子

邕王 刘耀枢:早夭。

康王 刘龟图:早夭。

殇帝 刘弘度:即位后改名为刘玢。

中宗 刘弘熙:即位后改名为刘晟。

越王 刘弘昌:乾和二年(944年)被刘晟所杀。

齐王 刘弘弼:乾和五年(947年)被刘晟所杀。

韶王 刘弘雅:乾和三年(945年)被刘晟所杀。

镇王 刘弘泽:乾和二年(944年)被刘晟所杀。

万王 刘弘操:大有十一年(938年)战死。

循王 刘弘杲:乾和元年(943年)被刘晟所杀。

息王 刘弘暐:乾和五年(947年)被刘晟所杀。

高王 刘弘邈:乾和十二年(954年)被刘晟所杀。

同王 刘弘简:乾和五年(947年)被刘晟所杀。

益王 刘弘建:乾和五年(947年)被刘晟所杀。

辨王 刘弘济:乾和五年(947年)被刘晟所杀。

贵王 刘弘道:乾和五年(947年)被刘晟所杀。

宣王 刘弘昭:乾和五年(947年)被刘晟所杀。

通王 刘弘政:乾和十三年(955年)被刘晟所杀。

定王 刘弘益:乾和五年(947年)被刘晟所杀。

人物争议

族属争议

关于南汉主刘氏的族属,旧史籍多言其为汉族。日本学者藤田丰八在《南汉刘氏之祖先》一文中,怀疑刘氏不是汉族,而是来闽粤经商的大食(阿剌伯)商人后裔。这一论点已引起中国史学界的注意,且为《五代史略》等所采用。刘美崧等则认为,刘谦父子是岭南俚僚的武装酋领出身,在建立南汉政权的过程中,冒称汉族,迅速汉化。

祖籍争议

《旧五代史》云:“(刘䶮)其先彭城人,祖仁安,仕唐为潮州长史,因家岭表。”《新唐书》中作:“刘知谦(刘䶮之父),寿州上蔡人。避乱客封州。”《新五代史》记载:“刘隐(刘䶮之兄),其祖安仁,上蔡人也,后徙闽中,商贾南海,因家焉。”《隆平集》中有记:“南汉刘鋹(刘䶮之孙),五世祖仁安,唐潮州刺史,其子孙因家岭南。”《资治通鉴》中记载:“初,上蔡人刘谦为岭南小校,节度使韦宙奇其器,以兄女妻之。”《东都事略》中有载:“刘鋹,其先蔡州上蔡人也,五世祖安仁,唐潮州刺史,子孙因家岭南。”《文献通考》记载:“刘隐,其祖安仁,上蔡人,后徙闽中,商贾南海,因家焉。”《宋史》中记载:“南汉刘鋹,其先蔡州上蔡人,高祖安仁,仕唐为潮州刺史,因家岭表。”《八闽通志》记载:“安仁,南汉主䶮之祖,本上蔡人,徙家闽中,卒葬于此。”上述史籍,有关刘氏祖籍有两种记载:上蔡与彭城。

《新唐书》记载:“刘知谦,寿州上蔡人。”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唐淮南道寿州,本为淮南郡,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寿州下辖五个县,分别为:寿春、安丰、盛唐、霍丘、霍山。[43]可见,寿州所辖并无上蔡县。所以,以上蔡县系之寿州,当误。

《东都事略》、《宋史》中皆云:“其先蔡州上蔡人。”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蔡州本豫州,宝应元年(762)更名,下辖十个县,分别为:汝阳、朗山、遂平、上蔡、新蔡、褒信、新息、真阳、平与、西平[44]。上蔡县的确隶属于蔡州。那么,《东都事略》、《宋史》所记上蔡县隶蔡州,无误。

至于彭城说。汉高祖刘邦起家于彭城郡(今江苏徐州),因此,汉朝皇室刘氏的郡望是彭城,故被称为彭城刘氏。南汉刘氏即自称是汉朝皇室的后裔,故以彭城为郡望,将其祖籍说成是彭城。但是,这只是一种攀龙附凤之说。后梁末帝贞明五年(919年),南汉脱离后梁独立后,梁末帝下诏吴越,令其出兵攻伐南汉,即称南汉主刘䶮“益恣凶狂,妄称汉室遗宗”。可见,南汉刘氏将其祖籍说成“彭城”,是南汉刘氏的“妄称”,不足为凭。综上所述,南汉刘䶮祖籍,当为蔡州上蔡。妄称其祖籍为彭城,是刘䶮为了确立自己正统与高贵的出身。

称帝时间

关于刘䶮建国的时间,史籍中记载不一。

《旧五代史》中有云:“梁贞明三年八月,陟乃僭号于广州,国号大汉,伪改元为乾亨。”

《册府元龟》中记:“梁末帝贞明二年,僭号於广州,国号大汉。”

《新五代史》中记载:“贞明三年,䶮即皇帝位,国号大越,改元曰乾亨。”

《资治通鉴》中所记,与《旧五代史》大致相同。“(后梁贞明三年八月)清海、建武节度使刘奥即皇帝位于番禺,国号大越,大赦,改元乾亨。”

《隆平集》中没有记载具体时间,“闻钱镠封吴越王,贞明中,陟遂僭称帝,国号大汉,改元乾亨。”

《九国志》云:“贞明二年八月癸巳称帝,建国号曰越,改元乾亨。追尊祖安仁曰太祖,父谦曰代祖,兄隐曰烈宗。乾亨二年十一月,改国号曰汉。”

《五国故事》中未记其登帝位的时间:“梁朝命册南平王,以中原多事,乃僭号,改元乾亨,封其子十有八人为王。”

《东都事略》中亦未记载时间:“(陟)遂尽有岭表之地。僭称帝,国号大汉,改元乾亨。”

《吴越备史》中记载:“(贞明四年)夏四月,广帅刘岩僭称大汉皇帝,年号‘大有’,进士王诩之在南海著《昭阳赋》一篇,序云:‘皇帝基搏乾坤,十有八岁矣。甲子春始作兹殿。’计其甲子,则岩本年僭号。”

《宋史》中记载:“贞明三年,僭帝号,国称大汉,改元乾亨,行郊祀礼。”

上述史籍中,记载刘䶮称帝的时间有贞明二年八月、贞明三年八月、贞明四年四月三种说法,难以取舍。《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及《宋史》,均记载刘䶮称帝在贞明三年,当有所本,可以信实。世纪年代,五代人何松所撰写的《梁吴存愕墓志铭》被发现,其中记载了南汉刘䶮称帝的具体时间:“刘䶮称帝改元在贞明三年十一月一日,国号大越。翌年,改国号为汉。”如是,则《旧五代史》等史籍中“贞明三年八月”的记载,年份无误,月份则当以《梁吴存愕墓志铭》所载为准。

陵寝墓地

主词条:康陵

刘䶮的陵墓康陵位于小谷围北亭村大香山南坡。是大型砖室墓,前室当门横立着一块哀册文刻,其形如碑,保存完好,高115厘米、宽154厘米、厚20厘米。志文楷书,首题“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38行,满行35行,共1062字。

南汉康陵

康陵地处大香山南麓,分地上建筑和地下玄宫两部分。地宫位于山坡南端的一级台阶,为带墓道的竖穴砖室墓。墓穴上方为砖土结构的圆坛建筑;山坡的第二级台阶,在圆坛的东北和西北面筑有方形台基。三者呈倒“品”字形分布,相距约50米。

康陵在历史上已经多次惨遭被盗。据清康熙二十五年版(1686年版)《番禺县志》和屈大均《广东新语》等记载,康陵在明崇祯九年(1636年)遭较大规模盗扰。而考古人员就在现场发现了7个盗洞,其中前后三个较大盗洞直入地宫,一个就打在坛门位置上。由于曾遭多次遭窃,前、后室两个大盗洞凿穿券顶,完整器极少。陶瓷器为罐、碗残片,还有石俑残件、玉石片、银环、开元通宝铜钱等。但特别的是有香蕉、菠萝、芘菇、木瓜、荸荠、桃子、柿子等陶制生果,以及一批碗、杯、瓶等玻璃器皿残片。

史书记载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五·僭伪列传二》

《新五代史·卷六十五·南汉世家第五》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

《十国春秋·卷五十八·南汉一 烈祖世家、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