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北元 元廷北徙蒙古后形成的游牧政权(全文)介绍

时间:2022-05-31 14:26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北元元廷北徙蒙古后形成的游牧政权北元(1368年—1402年),是1368年元朝在中原的统治被推翻后,元朝皇室退居漠北,形成与明朝对峙的游牧政权,1402年之前国号以“大元”为主,1402年之后国号以...

北元

元廷北徙蒙古后形成的游牧政权

北元(1368年—1402年),是1368年元朝在中原的统治被推翻后,元朝皇室退居漠北,形成与明朝对峙的游牧政权,1402年之前国号以“大元”为主,1402年之后国号以“蒙古”为主。高丽人首称为北元。

1368年朱元璋北伐元朝,明将徐达领兵进攻大都,元惠宗弃城逃跑,北逃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1402年,鬼力赤杀坤帖木儿汗自立,复称蒙古。1438年, 卫拉特部脱欢统一了东西蒙古。1449年,卫拉特部也先俘明英宗,史称土木之变。1510年,达延汗统一蒙古本部,史称达延汗中兴。1547年,库登汗惧为阿勒坦汗所并,率左翼蒙古南迁避祸。1550年,阿勒坦汗兵临北京,史称庚戌之变。1571年,阿勒坦汗与明朝达成隆庆和议,结束了蒙古与明朝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1576年,图们汗制定《图们汗法典》颁行于全蒙古。1616年,与明朝、后金并立。1626年,林丹汗不敌后金,率右翼蒙古西迁避祸。1635年,额哲献元传国玺降后金,蒙古亡。

北元疆域广阔,长期控制着内外蒙古,势力所及长城以北、东至女真、西抵哈密以及哈密以西的裕勒都斯河流域、北到叶尼塞河的广袤地区。

北元政权是一个多民族的独立政权,在统辖的境内除蒙古族外,还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众多人口,如同辽、金、西夏政权一样,是当时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北元时期不仅是蒙古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中文名:北元

外文名:Northern Yuan Dynasty

别名:大元、蒙古

时间范围:1368年 至 1402年

可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孛儿只斤·巴图孟克、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

国号

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基于统治汉地的需要,正式建立以汉语称谓的国号“大元”,但蒙古语的“大蒙古国”并未废弃,而是两者并用,形成国号制度的双重体系。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朝在中原统治崩溃,元廷退守蒙古本部,对外依旧使用“大元大蒙古”国号,以其地处塞北,故称“北元”。明朝虽承认其独立性,但否认其与元朝的继承性。明人认为明兴代元,元运已终,明朝才是中国的正统王朝。因此明人称大元皇帝为“元君、元主”,称其国为“残元”、“故元”、“胡元”。达延汗之后的明人称蒙古大汗为“小王子”。《高丽史·恭愍王世家》载:“北元辽阳省平章刘益……遣使来告。”高丽人最早用“北元”一称来表示北徙的元廷。虽不是蒙古人的自称,但此称既区别了北徙前的大元,又表明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也符合中国史学传统习惯,很明确地表承出了中国史上与明朝并存的蒙古政权这个概念。

历史

退守漠北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惠宗命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庆童为中书左丞相,出大都健德门逃往上都。八月二日,大都被明军攻占,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等殉国,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此时除元惠宗坐镇蒙古故地以外,山西、甘肃的扩廓帖木儿;辽东的纳哈出;云南的把匝剌瓦尔密,都在各自的管辖之地策应着大元皇帝的军事行动。此外,北元与高丽、畏兀儿仍旧保持着政治上、经济上的联系。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二月,明军克大同,山西平定。三月,明军入陕西,克西安、凤翔,陕西行省平章李思齐出降。北元主力扩廓帖木儿部精锐,被歼于兰州东。六月,惠宗北逃应昌。八月,徐达克庆阳,斩元将张良臣,陕西失陷。

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明元沈儿峪之战爆发,北元大败,扩廓帖木儿由宁夏奔和林。五月,明将李文忠围应昌。昭宗与数十骑已北逃,明军不久克应昌。

中原尽失

宣光元年(1371年),辽阳行省平章刘益降明,不久被平章洪保保、马彦翚合谋杀害。宣光二年(1372年)岭北之役后,使北元政权转危为安,南北对峙逐渐形成。[1]宣光八年(1378年)四月,昭宗去世,由其弟益王脱古思帖木儿(一说为其子)继位,称乌萨哈尔汗,年号天元。

天元三年(1381年)九月,明军傅友德南征云南;十二月,梁王孛儿只斤·把匝剌瓦尔密于晋宁州忽纳砦自缢而死。天元四年(1382年)闰二月,大理总管段世降明,至此明军平定云南全境,元朝在云南的统治结束。从1254年元世祖灭大理,到1382年明军击败元军夺取云南,元朝统治云南地区长达128年。

天元六年(1384年)五月,西番蒙古部落举兵攻明,明将宋晟率军至亦集乃分省,俘北元海道千户先帖木儿、吴国公伯都剌赤、平章阿来部众一万八千余人。

天元九年(1387年),明将冯胜逼金山,纳哈出无力抵抗,遂降。 自此辽东尽属明有,漠北与高丽的联系亦被阻绝。至此,除了漠北沙漠和西域等地外,全国已经基本为明朝控制。

皇权旁落

天元十年(1388年)四月,明将蓝玉在捕鱼儿海附近大败元军,俘虏天元帝次子地保奴,即捕鱼儿海之役。天元帝和长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骑逃走。十月,孛儿只斤·也速迭儿弑君称汗,尊号“卓里克图汗”。以阿里不哥家族为代表的卫拉特部正式与蒙古本部分裂,蒙古本部与卫拉特部为争夺蒙古高原的统治权进行的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也就开始了。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卓里克图汗去世,其子孛儿只斤·恩克继位。

明建文元年(1399年),卫拉特部首领绰罗斯·猛可帖木儿太尉怂恿尼古埒苏克齐汗杀死哈尔古楚克都古楞特穆尔鸿台吉,夺取弟媳鄂勒哲依图鸿郭斡妣吉。鄂勒哲依图鸿郭斡妣吉设计让尼古埒苏克齐汗杀死了绰罗斯·猛可帖木儿。事后,尼古埒苏克齐汗发现中计,遂封其子绰罗斯·马哈木为丞相,管理卫拉特各部,引起布里牙特·乌格齐不满,于是布里牙特·乌格齐起兵杀了尼古埒苏克齐汗。

明建文二年(1400年),布里牙特·乌格齐立孛儿只斤·坤帖木儿为汗。1402年(明建文四年),坤帖木儿汗被布里牙特·乌格齐所杀。布里牙特·乌格齐自称蒙古大汗。布里牙特·乌格齐成为蒙古“黄金家族”以外即大汗位的第一人,尊号“兀雷帖木儿汗”。

明永乐六年(1408年)冬,阿苏特部首领阿鲁台太师杀兀雷帖木儿汗,迎立孛儿只斤·本雅失里为大汗,尊号“完者图汗”。明永乐七年(1409年)八月,明将丘福率军征讨阿鲁台太师和完者图汗。九月,明将丘福在胪朐河上游被击败,全军覆没。明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率军在斡难河大败完者图汗,之后又击败阿鲁台太师。完者图汗率七骑逃向察合台汗国。明永乐十年(1412年),完者图汗被卫拉特部绰罗斯·马哈木杀死。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卫拉特部首领绰罗斯·马哈木拥立孛儿只斤·答里巴为大汗,尊号“德勒伯克汗”,绰罗斯·马哈木自任太师。阿鲁台太师再次攻打卫拉特部,德勒伯克汗、马哈木太师先后战死。绰罗斯·脱欢拥立布里牙特·额色库为汗。布里牙特·额色库为蒙古“黄金家族”以外即大汗位的第二人,即“卫拉岱汗”。明洪熙元年(1425年)阿鲁台太师拥立成吉思汗同胞弟孛儿只斤·拙赤合撒儿七世孙孛儿只斤·阿岱为蒙古大汗,尊号“阿岱汗”。

明宣德九年(1434年)三月,脱欢太师所立岱总汗孛儿只斤·脱脱不花率众袭击阿鲁台太师。八月,脱欢太师出兵攻打阿鲁台太师,阿鲁台太师被杀,部署溃散,其所立阿岱汗等残部百余人遁往阿察秃之地。明正统三年(1438年),阿岱汗被脱欢太师杀害。终年39岁,在位13年。至此蒙古进入了一个短暂的统一时期。

江山易主

明正统四年(1439年),卫拉特部首领脱欢太师逝世,其子绰罗斯·也先继任,自称太师淮王。也先太师控制蒙古汗廷时期,率军攻破了哈密,捉拿了哈密国王和太后。又和沙州、赤斤蒙古诸卫联姻以加强实力。接着,又攻破兀良哈,威胁明朝的属国朝鲜王朝。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太师也先入侵明朝边境。八月,双方交战于土木堡,明军溃败,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十月,太师也先率军抵达北京(即明朝京师顺天府),开始攻城。十一月,明军打退蒙古军多次进攻,太师也先故率军退出塞外。次年,也先太师释放明英宗,并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与明朝议和。

明景泰二年(1451年),岱总汗和也先太师决裂,不久岱总汗被杀。孛儿只斤·阿噶多尔济被拥立为傀儡大汗,尊号“乌格克图汗”。明景泰四年(北元添元元年,1453年)也先太师杀死乌格克图汗,尽杀黄金家族宗室,自称“大元天圣可汗”,成为第三个非黄金家族的可汗。乌格克图汗子孛儿只斤·哈剌苦出在逃亡路上遇害,留有遗腹子孛儿只斤·巴彦蒙克,明景泰五年(北元添元二年,1454年)平章阿剌知院攻打也先,也先被暗杀身亡。喀喇沁部孛来又杀了阿剌知院,夺去了也先的母亲和妻子以及玉玺。也先去世后,卫拉特部逐渐衰微。

明景泰五年(北元添元二年,1454年),孛儿只斤·别勒古台后裔翁牛特部毛里孩拥立孛儿只斤·马可古儿吉思为汗,尊号“乌珂克图汗”,毛里孩自称太师。明天顺五年(1461年)孛来以“太师淮王”的名义与明朝议和,并于同年冬和明天顺六年(1462年)七月两次遣使臣至北京,与明朝缓和关系。但毛里孩太师均未曾参予,仍由河套入明边抢掠,与孛来太师之间的裂痕加大,而乌珂克图汗与孛来太师之间的君臣矛盾也进一步加深。明成化元年(1465年)春夏之间,因君臣矛盾激化,孛来太师杀乌珂克图汗。8月,毛里孩太师以替乌珂克图汗复仇为名,兴兵讨伐孛来太师,于当年冬将孛来太师杀死。同年,毛里孩太师立孛儿只斤·脱古思猛可为可汗,尊号“摩伦汗”。

土木之变

明成化二年(1466年), 摩伦汗被杀,蒙古大汗之位十年无主。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来,这种局面还未曾出现过。 在这一时期,东部蒙古各种势力相互倾扎,不断进行着吞并战争。明成化五年(1469年)齐王勃鲁乃、阿罗出少师以为摩伦汗报仇为名,杀死了毛里孩太师。明成化九年(1473年)九月,孛儿只斤·满都鲁、孛罗忽、癿加思兰各率精锐出河套,在陕西西部、宁夏、甘肃一带抢掠。

达延中兴

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孛儿只斤·满都鲁被永谢布部首领癿加思兰太师立为大汗,尊号“乌格克图汗”。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在亦思马因的挑拨下,孛罗忽济农孛儿只斤·伯颜猛可被乌格克图汗杀害。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亦思马因害死癿加思兰太师,自任太师,专横跋扈,乌格克图汗在同年忧愤而死。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乌格克图汗夫人满都海拥立孛罗忽济农之子孛儿只斤·巴图孟克为大汗,尊号“达延汗”。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达延汗命郭尔罗斯部少师脱火赤等攻打亦思马因太师,夺回了生母。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16岁的达延汗开始亲政,废除了元朝遗留下来的官职,而代替以成吉思汗时代的济农、诺颜。左右北元近两百年的“太师”终于成为了历史陈迹。明正德元年(1506年),达延汗征服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等部,除汗廷直接控制的部落外,还有永谢布部、蒙郭勒津部、喀尔喀部、兀良哈部、科尔沁部以及兀良哈三卫。明正德五年(1510年),达延汗攻打右翼,大战于达兰特哩衮,亦不剌和满都赉阿固勒呼战败,率残部逃往青海。自此达延汗征服了右翼,统一了蒙古本部,史称达延汗中兴。

内忧外患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达延汗逝世,其长子图鲁博罗特已逝,大汗之位应由达延汗长孙孛儿只斤·博迪继承。但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济农借口博迪台吉年幼,遂自立为蒙古大汗。两年以后,博迪台吉在汗廷大臣的支持下,迫使其叔父巴尔斯博罗特让出汗位,登上了蒙古大汗的宝座,尊号“阿拉克汗”。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孛儿只斤·阿勒坦与麦力哥台吉击溃兀良哈,此战之后阿拉克汗赐封出征有功的孛儿只斤·库蔑里(吉囊)为莫尔根汗,孛儿只斤·阿勒坦为索多汗,孛儿只斤·巴雅思哈勒为昆都仑汗。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孛儿只斤·达赉逊即汗位,尊号“库登汗”,统领蒙古察哈尔部。库登汗即位后,惧为右翼蒙古阿勒坦汗所吞并,举部东迁,住牧于辽河河套,史称左翼蒙古南迁。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土默特部阿勒坦汗因对明朝“贡市”不遂而发动战争,在北京城外掳掠,史称庚戌之变。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孛儿只斤·图门即汗位,尊号“札萨克图汗”,驻帐于察哈尔万户,游牧于西拉木伦河流域,有精骑六万,大汗势力复振,控制左翼诸部,力图统一蒙古各部,任命左右翼的5名权贵为执政理事,又颁布《图们汗法典》。札萨克图汗在位期间,联合左右翼蒙古诸部,屡入明辽东、蓟镇等地索取市赏,或掠夺人畜,致辽东战乱不止,明京师震动。后多次被明辽东总兵李成梁等击败,辽东稍安。

明隆庆五年(1571年),阿勒坦汗与明朝达成了封贡及互市,被明朝册封为顺义王,史称俺答封贡。明万历四年(1576年),扎萨克图汗曾遣使邀请第三世达赖喇索南嘉措索南嘉措至该部传教,因达赖喇嘛途中入寂,未遂。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孛儿只斤·布延继承汗位,尊号“彻辰汗”。驻帐于察哈尔万户,游牧于西拉木伦河流域。获岱总汗脱脱不花失去的金印,保持了其父的强大势力。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彻辰汗长孙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继位, 尊号“呼图克图汗”。呼图克图汗即位后,在巴林部境内的阿巴噶哈喇山修建了瓦察尔图察汉浩特城作为整个蒙古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走向灭亡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率领五千人进攻乌拉部。经呼图克图汗同意,科尔沁部翁阿岱巴图尔诺延及其子奥巴与乌拉部联军,共同打退了建州女真。明万历四十七年(金天命四年,1619年)六月,呼图克图汗趁后金攻打明朝之际,率军攻占了广宁城。明天启元年(金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呼图克图汗令锡尔呼纳克杜棱洪台吉率两千骑兵前往沈阳营救被禁的齐赛诺延,轻骑到达沈阳城下,与守城部队展开激战,因担心后金援兵前来,便撤兵了。

明崇祯元年(金天聪二年,1628年)秋,林丹汗与右翼蒙古土默特部、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部在挨不哈(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查哈干哈达苏木境内的艾不盖河)进行会战,右翼蒙古诸部被击败。至此,林丹汗在宣大塞外站稳了脚跟,西迁取得了成功。明崇祯五年(金天聪六年,1632年)四月,后金军逼近都勒河,呼图克图汗率领所属十万之众,西奔库赫德尔苏,经呼和浩特,渡黄河到达鄂尔多斯。

明崇祯七年(金天聪八年,1634年)初,漠北喀尔喀朝克图台吉率部直奔大草滩与呼图克图汗会合。呼图克图汗和朝克图台吉通过红教的关系,与藏巴汗和康区白利土司屯月多吉建立了联系。夏,呼图克图汗不幸因病去世。呼图克图汗三福晋叶赫那拉·苏泰与其子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率领察哈尔和鄂尔多斯部众自大草滩返回鄂尔多斯。明崇祯八年(金天聪九年,1635年)四月,苏泰、额哲母子奉传国玉玺出降后金,大蒙古国正式宣告灭亡。清太宗皇太极将察哈尔部安置于义州,分设左右翼察哈尔八旗,封呼图克图汗子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为察哈尔亲王,并将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爱新觉罗·马喀塔嫁之。

清崇德六年(1641年),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去世后,呼图克图汗遗腹子孛儿只斤·阿布奈受命主管察哈尔部事务。清顺治二年(1645年),依照蒙古夫兄弟婚的习俗,孛儿只斤·阿布奈娶嫂子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为妻,生有二子孛儿只斤·布尔尼、孛儿只斤·罗布藏。清顺治八年(1651年),孛儿只斤·阿布奈袭封察哈尔亲王。清康熙八年(1669年),清圣祖以多年不朝觐等为由,削其亲王爵,将其监禁于盛京,并令其子孛儿只斤·布尔尼袭爵。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孛儿只斤·布尔尼与其弟孛儿只斤·罗布藏发动叛乱,不及二月便即被清廷平定,孛儿只斤·布尔尼与其弟孛儿只斤·罗布藏被杀。事后,清廷绞死了孛儿只斤·阿布奈。通过这次事件的平定,清朝消灭了察哈尔汗室,使蒙古王公全部顺从了清朝。清朝在漠南蒙古的统治根本上确立,内蒙古的政治形势也最后稳定。

疆域

统治领土

至正三十年(1370年),昭宗即位时,元廷仍据有岭北行省、甘肃行省及辽阳行省大部,南面的云南行省仍奉北元正朔。沿边军民虽被迫降明 , 但大多居于原驻地观望形势的变化 。

宣光二年(1372年),自岭北之役后,元明双方虽有小规模冲突,但南北对峙的局面暂时稳定,随之也形成了新的边界。在天元九年(1387年)明军迫降纳哈出之前,除奉北元正朔的云南行省于天元三年(1381年)被明军攻取,以及北元与高丽之间疆界后来发生了变动外,双方所守疆界大体稳定。以宣光七年(1377年)为标准年代,北元辖地东至高丽,西至中亚,在天山以南还有哈密等地,尽有元朝岭北行省及辽阳行省、甘肃行省的部分地区 。其疆域四至 , 北、 西 、 东三面基本与元朝相同,只有南面与明朝形成了新的疆界。

明正统三年(1438年),岱总汗和太师绰罗斯·脱欢重新统一蒙古。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北元的势力所及长城以北、东至女真、西抵哈密以及哈密以西的裕勒都斯河流域、北到叶尼塞河的广袤地区,明史记载“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明景泰二年(1451年),北元实际控制面积达379万平方公里;明天启七年(金天聪二年,1627年)四月,鉴于后金的压力,呼图克图汗率部西撤归化城。至此东起辽西,西至甘肃的蒙古各部都受呼图克图汗的节制。

行政区划

元廷北徙之后,惠宗退守上都,仍控制着由中书省所直辖的冀宁分省、晋宁分省、大同分省,由宣政院所管辖的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以及五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云南行省。

岱宗汗统治时期,太师淮王绰罗斯·也先于沙州 、罕东 、赤斤蒙古三卫重置甘肃行省。

达延汗统治时期,划分东蒙古为察哈尔兀鲁思、兀良哈兀鲁思、喀尔喀兀鲁思、鄂尔多斯兀鲁思、永谢布兀鲁思、土默特兀鲁思。西蒙古为准噶尔兀鲁思、杜尔伯特兀鲁思、和硕特兀鲁思、土尔扈特兀鲁思。科尔沁兀鲁思和兀良哈三卫并立于东西蒙古。

藩属国

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占城、安南、高丽入贡明朝,北元与三国的宗藩关系正式结束。但高丽国并未完全同北元断绝关系,而是采取了“骑墙”的政策,实行两面外交。宣光七年(1377年)二月,元昭宗诏封王禑为高丽国王,高丽国开始使用北元“宣光”年号。宣光八年(1378年),高丽又停“宣光”年号,复行“洪武”年号。直到天元六年(1384年)明军切断北元与高丽之间的交通前,高丽国一直首鼠两端。

政治

行政机构

太师:元廷北徙之后,政治体制是沿用元朝的官制。太师一职在元朝并无多大实权,且时常空缺。14世纪中叶以后,北元汗权日益衰弱,太师开始逐渐控制汗廷的实权。有时太师直接兼任中书省右丞相(蒙古尚右,右丞相高于左丞相),在蒙古政治生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卫拉特部的脱欢、也先父子任太师时,就曾兼任中书省右丞相。他们大权在握,任命自己的亲信担任枢密院知院和御史台大夫,几乎垄断了汗廷的行政、军事和监察,大汗实际上被架空。

济农:达延汗统治时期,撤销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三个机构,废除了太师、丞相、知院和御史台等元朝官职。重新恢复了蒙古传统的济农、那颜等官职。

元代的晋王是镇守蒙古本土,管领成吉思汗四斡鲁朵的最高军政长官;北元时期的济农是掌管右翼,坐镇鄂尔多斯万户,守护成吉思汗八白室的副汗。作为蒙古政权的最高领袖,统领左翼各部,驻帐察哈尔万户;济农则作为副汗,统领右翼诸部,并直接领有成吉思汗八白室所在的鄂尔多斯万户,负责八白室的守卫和祭祀活动。可以说,北元时期的济农制度正是对元代以晋王为代表的亲王镇守漠北、代表大汗实行统治的制度传统的一种继承。

执政理事

札萨克图汗统治时期,为了加强汗权的统治,对汗廷的权力作了广泛的再分配。先后任用察哈尔万户的阿穆岱洪台吉、喀尔喀万户的卫征苏巴海、鄂尔多斯万户的切尽黄台吉、土默特万户的扯力克洪台吉和永谢布万户的火落赤等实权人物,担任重要职务“札萨克”,辅佐大汗处理重大政务,史称蒙古五执政理事。同时又利用藏传佛教噶玛派加强其权威。这些措施对加强各部之间的联系,以统一的法令协调各部的行动起了一定作用,曾对明朝、女真、甘青各族和卫拉特部构成威胁,但由于右翼势力强大,阿拉坦汗等首领并不服从其指挥,故未能统一蒙古各部。速把亥、切尽黄台吉相继去世后,也未重新任命其他执政大臣。札萨克图汗去世后,此事亦告终。

特命大臣

呼图克图汗统治时期,为加强左右翼的地方行政体制,命却热斯塔布囊为管理右翼的特命大臣,驻防赵城(今呼和浩特),任命锡尔呼台吉为管理左翼的特命大臣。力图以武力统一蒙古,对抗后金。

地方制度

行中书省

元廷北徙初期,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依旧是行中书省。据《明太祖实录 》所记,天元十年(1388年)乌斯哈勒汗败亡后 ,自辽东行省降明的部分官吏名单中有“陕西行省右丞阿里沙、岭北行省参政学罗、辽阳行省左丞末方、河南行省左丞必刺秃 、甘肃行省右丞哈刺、海西宣慰司同知刺八蒸、大宁路同知张德林、山东宣慰司同知也提、河东宣慰司同知帖木儿不花”等带有地方行政官衔的人名 。其职衔有两种可能,一为故元官职,一为北元新任命的官职。以上都是元代北方诸省的官员。据考古发现,现存北元中书礼部所造的地方官铜印有三枚 。 即宣光二年(1372年)五月造的“陕西四川蒙古军都万户府印”,天元元年(1379年)二月所造“永昌等处行枢密院断事官印”,天元五年(1383年)六月造的“甘肃省左右司之印” 。显然,这些行政建置仍存。 其中岭北、甘肃、辽阳、云南行省的建置是有辖地的,而其他行省的地方建置,应当属于侨郡性质 。

兀鲁思

达延汗统一蒙古之后,于东蒙古置六兀鲁思,兀鲁思成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由大汗领左翼三兀鲁思,驻帐于察哈尔兀鲁思,统治察哈尔万户、喀尔喀兀鲁思和兀良哈兀鲁思;分封济农领右翼三兀鲁思,驻帐于鄂尔多斯兀鲁思,统治鄂尔多斯兀鲁思、土默特兀鲁思、永谢布兀鲁思。废除赛特等异宗领主,由达延汗11个儿子分领诸部,作为世袭领主。达延汗卒后,兀良哈兀鲁思反叛,兵败,被其他五兀鲁思分解。

鄂托克

达延汗统一蒙古之前,爱马克仍然是北元社会基本的社会组织,拥有爱马克的人不仅是大汗、诸王、公主、外戚和勋臣,还有很多官员。达延汗统一蒙古之后,对子孙实行逐层分封,分封给诸子每人一个兀鲁思,诸子再把领地和属民向自己的儿孙们分封,每人掌管一个鄂托克。这样,汗廷、兀鲁思、鄂托克就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所以,北元中后期,鄂托克取代了爱马克的名称,成为蒙古社会组织的基层组织,也是北元最基本的行政单位。如喀尔喀兀鲁思、土默特兀鲁思下辖12个鄂托克,察哈尔兀鲁思下辖8个鄂托克,永谢布兀鲁思下辖7个鄂托克,科尔沁兀鲁思下辖13个鄂托克。鄂托克内,以户为最基本单位,然后又组成十户、二十户、四十户和百户。十户长称阿尔班尼阿哈,二十户长称收楞额,四十户长称得木齐,百户长亦称达鲁噶,由鄂托克领主宰桑任命。东蒙古六兀鲁思、西蒙古四兀鲁思、科尔沁兀鲁思均由数量不等的鄂托克组成。

法律制度

元廷北徙之后,已失去昔日的武力,但仍然希图恢复大元帝国,治理好内讧迭起的蒙古社会,取得民族兴旺 、稳定发展的局面。为此陆续登台的蒙古大汗乃至各部小汗在法制上表现了一系列立法的行动,这些立法中最早一部法典是《旧察津毕其格》。 据说这是四卫拉特联盟的产物,法典全文已失传,制定年代也不详。第二部法典是《图们汗法典》,这是札萨克图汗制定的,其制法目的是为了重新统一蒙古各部、消除割据局面、重振已经旁落的皇权。但是札萨克图汗的目的并没有实现。代之通行的却是《俺答汗法典》,此法典是土默特万户的阿勒坦汗制定的。第三部法典是《喀尔喀七旗法典》 ,这部法典俗称《白桦法典》或《桦皮典章》。它是喀尔喀蒙古七旗封建主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到清崇德四年(1639年)间陆续制定颁布的18个法规。表现了这一时期的蒙古封建主企图采取以法制国、以教安民的手段,企图求取各自为政的分裂政权繁荣长存。

会盟制度

元廷北徙之后,蒙古社会中的“楚固拉干”是一个较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它上承大蒙古国时期“忽里勒台”之端绪,下启清代蒙古会盟制度之先河,在蒙古社会制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位置。《阿勒坦汗传》记载明确关于会盟的记事有十余处之多。主要涉及到了汗位继承、称号封授、策划大规模军事行动、弭兵以及其它重大政治和宗教等历史事件。北元时期的蒙古会盟是一种具有一定随机性的议事机制,其参与者主要是大小部落贵族首领。在北元时期的蒙古社会中,会盟是其社会政治生活赖以展开的途径和机制,参与其中则是大小部落首领们的权利和义务,它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经济、政治、军事、法律以及宗教等诸多方面。因此,会盟是北元蒙古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事项。

经济

经济制度

元廷北徙之后,蒙古族经济制度系封建领主为了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其统治的经济秩序,而确认或创设的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北元时期蒙古族经济仍然是封建领主制经济,并且是其继续深化发展的时期,北元时期蒙古族经济制度在其内容上体现了这一特征。北元时期蒙古族经济,因政治、历史、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发展是不平衡的,但都以畜牧业为主,辅之以狩猎、手工业和其他副业,部分地区有农业。此外,黄教在蒙古族内部逐渐取代萨满教并广泛传播,进而产生了寺院经济。

农业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室北迁以后,蒙古地区农作物的种植虽然面临劳动力、家具和种子等来源的困难,但是从未荒废。从《华夷译语》一书中所记载的蒙古语词汇可以知道,当时已经有小麦、大麦、粟、粳米、豆和甜瓜、西瓜、梨、杏、桃以及茄子、葱、蒜、萝卜、葫芦等作物。这说明,蒙古地区的粮食作物品种和瓜果蔬菜已经基本齐全,居住在塞外的蒙古人和”塞下”地区汉族的农业发展水平已经”不甚相远”,所不同的,是蒙古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是”春种秋敛,广种薄收”。这大概可以算作蒙古地区农作物种植的特点了。

16世纪末,仅土默特万户领地内,就已流入汉族农民10余万之多。由于这些流入的汉族农民的辛勤劳动,土默特万户领地内已经”开良田千顷”、”村连数百”。农作物的种植出现了繁荣景象。在内喀尔喀五鄂托克领地内,很多首领驻帐周围三四十里地以内,也都出现了汉族农民居住的板升村落。正如明朝史料所表明的那样,”东西板升,徒聚耕牧者,皆我黔首"。这里的板升系明朝中后期蒙古人对迁徙到蒙古地区从事农副、手工业生产,向领主交租纳税的汉族兵民及他们所聚居的村落的称谓。东板升系指兀良哈和左翼地区汉族农民聚居的板升村落,西板升系指土默特等右翼地区汉族农民聚居的板升村落。这些汉族农民在蒙古地区经营农业,”岁种地不过(纳)粟一束,草数束,别无差役”。只是缴纳一些象征性的赋税。这种轻薄的农业税,恰恰成为促进蒙古地区农业发展的推动力。

畜牧业

至正三十年(1370年)到天元十年(1388年)蒙古损失的牲畜有据可查者就达十几万头。至达延汗时期(15世纪中后期)蒙古社会方才渐渐稳定,达延汗实行领地分封制度,使他的诸子成为各个领地的封建主。各领地之间”划疆分界”,一般不得越界游牧。各个领主只能在自己领地范围内根据水草、地形、季节、气候和畜群的品类游牧迁徙。在平时,领地是相对稳定的。各领地的领主都十分关心领地建设,争取领地内畜牧业经济以最快的速度发展,为壮大其实力提供经济保障。

经过一个较短的时期,蒙古畜牧业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一些著名大首领,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大汗本人自然较之各大首领富有。汉文史籍中说,小王子”最富强,控弦十余万,多蓄货贝”。根据肖大亨《北虏风俗》所记,每一名蒙古骑兵”恒备三马五马,多则八九马”。如果按每名骑兵备6匹马计算,则他拥有的战马多达60万匹,加之牛、羊、驼等其他牲畜,颇现可观矣。土默特万户阿勒坦汗拥有马约40万匹,驼、牛、羊等以百万计。其他大小首领也都拥有相当数量的牲畜。

手工业

阿勒坦汗统治时期,大批反抗明朝统治的汉族兵民逃入土默特等地,阿勒坦汗等领主收留了他们,给予牲畜,令其擎牧。这些具有农业或手工业技能的汉族 兵民,原以粮食蔬菜为生,在无法得到内地粮食的情况下,他们开荒种地,修筑房舍,逐渐形成板升,兼事农业 、畜牧业 和手工业,也饲养家畜、 家禽,种植蔬菜瓜果等。 这些汉人经营的农业给了阿勒坦汗极大的启发 , 于是阿勒坦汗决定在丰州滩兴办农业 , 以解决粮食问题 。 对来投的汉人,不仅给牛羊,也“给贩脱地 , 令事锄褥”。还采取招募或掠夺汉族人口的方式,”岁掠华人以千万计”,强行移民,令其耕种纳租。经过蒙汉人民多年的艰苦开发,土默特地区的农业迅速发展,“开云田丰州地万顷,连村数百”。农业的开展,为蒙古提供了粮食、蔬菜和饲料。

经过阿勒坦汗多年的苦心经营,土默特等地区形成了庞大的手工业队伍,不仅能加工农牧产品,也能制造各种武器 、农牧工具及生活用品。还有一批娴熟的建筑工匠,修建了大量房舍、寺庙以及大板升城 、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等城镇,到嘉靖末隆庆初 “ 宫室布满丰州川” 。城镇成为手工业中心,拥有造纸 、烧砖 、冶锻 、造兵器 、 制首饰及各种用具的手工作坊和匠户,有了出售手工业品的市场,商业随之兴旺 。

赋税

宝得阿勒巴,“宝得”意为“大牲畜”,“阿勒巴”意为“赋税”。北元时期蒙古僧俗封建主向属下牧民征收的一种赋税。征收标准是以出计入,而不是量入为出。将牧民应支纳赋税的各种牲畜,按一定数量和价格折算成若干纳税单位“宝得”,每个宝得税额由封建主确定,定期的“伊儒音宝得”和临时的图斯哈林宝得”。这种赋税往往没有确切帐目,数额不定,造成富者轻,贫者重的极不公平的情况。

图们汗统治时期,改变了蒙古社会长期以来实行的纳贡兼摊派的赋税徭役制度,并且决定向归附的珠尔齐特、额里古特和达吉忽尔等三部落征收赋税。

货币

元廷北徙之后,蒙古诸部由城市统治者转入草原游牧生活以后,基本上废弃了制造或行用钱币或纸钞的习惯,截止到2020 年8月为止,还没有任何资料或实物以证明北元时期蒙古人制造过钱币。

人口

从14世纪末至15世纪后期,蒙古族人口曾下降到160万。但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达延汗重新统一蒙古之后,人口又逐渐回升,北元末期,蒙古族人口有190余万。

科技

历法

16世纪末,藏传《时轮历》传入蒙古。《时轮历》有印度历法原理,更有唐代传人吐蕃的汉历特色:比如六十甲子纪年,以木、火、土、铁、水五行配十二生肖。而且《时轮历》观测圭表日影、日月轨迹、计算闰月周期等都颇为详尽精准,虽然比不上元朝的《授时历》,但已远远超过蒙古的传统历法。藏僧将《时轮历》的历法原理传入蒙古,填补了蒙古的历法昏暗期。这令蒙古人能够自行编订历法,产生新的蒙古历法一一以五色与十二生肖组成的六十循环纪年、纪月使用数字或季节月。从此,新式蒙古历与西藏《时轮历》成为蒙古人的历法主轴。

建筑

主词条:归化城、查干浩特、美岱召、大昭寺、席力图召、乌素图召、小召、准格尔召、额尔德尼召

明正德元年(1506年)自达延汗重新统一蒙古以来,蒙古各部被划分为六个万户(Tümen)。达延汗的十一子格哷森扎赉尔分于喀尔喀万户。格哷森扎赉尔与其后代攻打卫拉特部,开拓漠北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即今外蒙古大部。格哷森扎赉尔的第三子诺和(土谢图汗部、赛音诺颜部的祖先)之子左翼喀尔喀万户大汗阿巴岱赛因汗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会见了来蒙古的索南嘉措(三世达赖喇嘛),其后在驻牧地哈喇和林成遗址上修建了额尔德尼召,这是为蒙古地区现存最早的藏传佛教木构建筑。根据Х. БаасансҮРэн分析,额尔德尼召的建立标志着喀尔喀蒙古贵族企图用藏传佛教再次统一蒙古,也标志着外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建筑营建的正式开启,此后这一营建活动一直持续到蒙古革命,建有近千余座寺庙建筑。

医学

元廷北徙之后,蒙古萨满教势力颇盛,医学在很大程度上受萨满影响。藏医随着黄教也传入了蒙古。藏医对症性的或符咒性的医术,远远胜过原来萨满教的祈祷;在青藏草原上行之有效的医术,也比汉医更能适应蒙古草原。黄教传入,寺庙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兴建,一些大的寺院设有医学部传授藏医、藏药。于是传统的蒙古医学在吸收汉医汉药、藏医藏药的基础上,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6世纪前期,卫拉特部蒙古高僧咱雅班第达创制了托忒文,译写《居悉》(即《四部医典》)。

文化

宗教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随着元朝失去在全中国的统治退回蒙古草原后,曾兴盛一时的藏传佛教萨伽派(红教)的势力也随着元朝的北迁而江河日下,甚至几于绝迹 。而萨满教则又恢复了往昔的统治地位。达延汗利用萨满教的“天命思想”,以宗教思想阐明黄金家族的正统性,确保黄金家族永久的汗位继承权 。明万历六年(1578年),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阿拉坦汗引进了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阿拉坦汗效法忽必烈汗实行政教两种制度平行的政策,颁布了推行黄教的法律《十善福经法》。从法律的角度确立了黄教的最高地位,以此作为蒙古政治 、宗教方面的最高准则。《十善福经法》把阿拉坦汗同成吉思汗铁木真、薛禅汗忽必烈联系在一起,既保持了蒙古民众对成吉思汗的崇仰,又剔除了“天赋汗权、嫡长继承” 的萨满教成分。自明万历六年(1578年)察卜改恰勒大会土默特部阿拉坦汗引进黄教以来,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藏传佛教格鲁派迅速征服了蒙古诸部 。呼图克图汗统治时期,听信红教喇嘛沙尔巴呼图克图的红教教义,从黄教转而皈依了红教,这一举措触犯了众怒,因为自阿勒坦汗在蒙古地区推崇黄教以来,蒙古喀尔喀部普遍接受了黄教,对红教持排斥态度。这为呼图克图汗最后的众叛亲离和失败埋下了伏笔。

文学

《黄金史》《黄金史纲》和《乌巴什洪台吉的故事》是北元时期的重要历史、文学著作。此外,还编著了许多种蒙﹑汉对照的词汇集和蒙古语法书,如《华夷译语》《心鉴》等。突出的是对《蒙古秘史》和藏文《甘珠尔经》的翻译工作。对于《蒙古秘史》,除把全书译成汉文外,还把蒙古语原文用汉字逐句逐字地音译出来,使这部宝贵的历史文献得以保存下来,是蒙、汉、回等族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甘珠尔经》是蒙、藏、汉族学者共同合作翻译的,通过《甘珠尔经》的翻译,使蒙古语言的规范化和词汇的丰富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蒙、汉、藏等族的文化交流和共同发展。这时蒙古族的文化对满族文化也发生了影响。老满文就是用蒙古文字母创制的,后来在字头上加以圈点就是新满文。在词汇和语法方面蒙古语对满语的影响也很大。

艺术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惠宗妥懽帖睦尔失国后退往漠北,北元伊始,惠宗因悲愤,即兴创作出催人泪下的《妥欢帖穆尔帝懊悔诗》。从那时算起至呼图克图汗病死为界,历275年间的蒙古文学创作,主要有长篇训喻诗《明照心志论》,蒙译《甘珠尔·丹珠尔经》及佛经单行本跋诗,仪轨文《毗沙门斡布桑》,叙事诗《摩诃萨陲传》,《乌善达拉传》,佛教诗作《绿度母传》,宫廷歌曲《蒙古笳吹乐章》和《蒙古合奏乐章》,《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具足王子传》,朝克图台吉《石崖诗文》等。

绘画

蒙古族唐卡,其蒙语译音为“布斯吉如格”,藏语即“唐卡”或“唐嘎”。唐卡的汉语意思为卷轴画,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绘画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唐卡这种以藏族画工为主体的绘画艺术,在阿勒坦汗统治时期伴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传入内蒙古地区,特别是随着寺院的建立和兴起,为广大蒙古族民众所接受。藏族唐卡艺术的主体风格具有包容各种不同艺术风格唐卡的特点,而对于蒙古式唐卡而言,虽整体艺术上大体一样,但在风格流派、艺术种类、内容和题材上又都各具特色,在继承藏式唐卡艺术的同时,也同时形成了带有自己蒙古特色的艺术。

教育

元廷北徙之后,蒙古族除部分留居于中原境内,大部分复游牧于漠北和漠南地区。北元前半期,蒙古族的文化教育活动因遭受重创处于停滞甚至衰落状态;北元中后期,达延汗即位之后,蒙古族的文化教育活动开始逐渐恢复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包括学校教育(私塾教育)、寺院教育、著作翻译、文学艺术、历史文献、法律宝典、建筑、医学、天文学等许多方面。影响蒙古族文化教育活动恢复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威德兼施”的政治文化、贯“元”通“明”的儒家文化、“多封众建”的宗教文化和“亦农亦牧”的经济文化。

民族

周边民族

汉族

元廷北徙之后,蒙古诸部频频南下,掳掠人口 、粮食、牲畜及财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境内逐渐聚集了大量的汉人,大多沦为蒙古贵族的奴隶,放牧牛羊,或者从事农业 、手工业生产。但也有一部分人得到蒙古贵族的赏识和任用,被授予官职,参与其军事活动 。这些被蒙古贵族任用的汉人虽数量不多,但在蒙古对明朝战争中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16世纪初期开始,由于大批汉族农民流入蒙古地区,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当时,大批汉族农民流入蒙古地区,是迫于明朝政治腐败,土地被地主强行兼并,庞大的军费负担和各种苛捐杂税摊派。明朝守边的士兵,生活也极其贫困。明朝大同守边士兵曾两次哗变,白莲教也趁机揭竿而起,反对暴政。汉人农民、士兵纷纷流入蒙古兀良哈三卫、土默特和鄂尔多斯地区。

女真族

元廷北徙之后,与明朝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战争。期间,双方均想控制女真地区。明朝对女真贵族采取了笼络政策,先后在女真地区建立许多羁縻卫所。蒙古贵族集团则采取了军事攻伐的策略,但始终未能占据女真地区。

15世纪中后期,海西、建州女真逐渐强大,经常与蒙古贵族联合,抢掠明朝边地。“明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兀良哈三卫与建州女真合并入犯广宁前屯。”被哈达万汗缚献明廷的王杲的罪名是“时建州右卫酋长王杲与西部蒙古遥相呼应,屡扰明边”。北元诸首领都愿把兀良哈三卫和女真各部纳入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内,以强化左翼力量。因此,明边屡屡收到东西虏合兵来犯的军情。

回回

元廷北徙之后,仍有一部分西域人留在蒙古地区。同时,卫拉特在向西发展中也不断吸收一部分回回商贾及其他人才参与政事和互市贸易。回回人在蒙古统治机构中供职,担任贡使,往返于明廷与蒙古之间。

民族关系

通观北元时期蒙古与西域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由于当时统治西域的大多仍是察合台宗王后裔,追根溯源,与蒙古统治者是所谓“同宗骨肉” 、“本同族类 ” 。双方统治者虽然为了争夺贸易通道和牧地等也曾发生过武装冲突,但还是保持了联姻、结盟及各种形式往来,两者常是交替进行。第二,蒙古卫拉特与西域诸族建立了密切的贸易联系。哈密成为构通东西的要道,卫拉特部等通过哈密西抵撒马儿罕,东至中原地区进行贸易。卫拉特贡使和回回商人经常成群结伙一起朝贡和沿途买买。第三,不少回回人在蒙古统治机构中供职,对蒙古尤其是卫拉特的兴衰产生很大影响。第四,由于长期相处,许多突厥和蒙古部落逐渐融合,形成了哈萨克等族。察合台蒙兀人也被当地维吾尔族所同化。而随着卫拉特主力的西迁,与西域诸族接触日益频繁,有些封建主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也越来越深,甚至命以经名。十六世纪后半期,随着格鲁派喇嘛教俗称黄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与西藏关系也日趋密切。总之,有明一代,不仅中原地区与蒙古、西域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蒙古与西域之间也往来不绝。

军事

军事机构

明正德元年(1506年),达延汗统一蒙古,将东部蒙古置六土棉,由大汗领左翼三土棉,驻帐于察哈尔土棉,统治察哈尔土棉、喀尔喀土棉和兀良哈土棉;分封济农领右翼三土棉,驻帐于鄂尔多斯土棉,统治鄂尔多斯土棉、土默特土棉、永谢布土棉。 达延汗保留了东道诸王的往流四土棉,即好儿趁土棉(科尔沁土棉)、也可万户、察罕万户、山阳万户(兀者万户),使之同六土棉并立于蒙古。 卫拉特部四土棉为准噶尔土棉、杜尔伯特土棉、和硕特土棉、土尔扈特土棉,名义上受大汗统帅。

明廷在给蒙古大封建主封王锡印时,对其部所署大小头目也分别量授一定的职衔。所授官职,即左都督、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正千户、副千户,百户、所镇抚。其品级为正一品到从六品。

明隆庆年间,明廷对右翼蒙古首领的授职出现了新的形式,即各色将军名号,这是前代所无的。综合史料记载,被授予将军虚阶的一般是在明蒙封贡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或有较大影响的人员,其中顺义王阿勒坦汗子孙中最多。鄂尔多斯、哈剌慎诸部首领封授将军者较少,这应是三大部落通贡互市之权统一由顺义王掌控所致。

军事制度

元廷北徙之后,蒙古地区处于分裂、割据和战乱状态,社会结构亦随之发生急剧变化。元代军政、军民一体并兼有领地性质的万户、千户制,在政体上演变为兀鲁思、鄂托克,在军事组织上演变为土绵、库里叶。库里叶相当于过去的千户,是由鄂托克成员中壮丁组成的军队。百人头目称召兔(百户长),千人头目称明安兔(千户长)。一般由鄂托克的台吉或宰桑兼任,或由土棉诺延(那颜)另行委任。其职责是领兵作战,或出征或防御敌人的侵袭,并受土棉诺延的调遣。若干和硕联合在一起,构成土棉,土棉相当于过去的万户,带领土棉军队的长官,即称为土棉诺延。

呼图克图汗即位后,在阿巴海哈喇山中建查干浩特,将察哈尔本部分为左右两翼六个万户,即阿哈万户、窦土门万户、高尔万户、哈纳万户、中军万户与阿喇克绰特万户。

军事编制

察哈尔万户是由成吉思汗时代的怯薛军演变而来的,他们既是宫廷侍卫,又是跟随大汗出征的主力军。成吉思汗之后的窝阔台汗,继承了护卫军制度,亦称中军万户。元代也始终沿袭着这一制度,一般由皇太子或亲信大臣右丞相直接节制。元廷北迁之后,仍保留其旧制。明正统三年(1438年)岱总汗脱脱不花即位时,“八鄂托克察哈尔”万户就基本形成。特别是到了达延汗时代,在划分军事行政建置时,亦依照成吉思汗的旧例,建立了自己的护卫军,中央察哈尔万户。自此,察哈尔这一称谓由原来泛指大汗身边的怯薛或宿卫的泛称,正式成为大汗驻帐的中央部落的名称。

明人郑晓编写的《吾学编·皇明北虏考》中对当时蒙古各部的军队有具体的记述: “察哈尔万户,有军队5大营,5万人。喀尔喀3营、科尔沁1营,共6万人。永谢布10营、鄂尔多斯7营,共7万人。土默特8营,4万人。哈刺慎1营,3万。哈连1营,2万人。卫拉特5万人”。

对外战争

战役 年份 交战方 战役 年份 交战方 战役 年份 交战方

阳和口之战 1449年 明朝 土木堡之战 1449年 明朝 京师之战 1449年 明朝

宣府之战 1450年 明朝 延绥之战 1457年 明朝 宁夏之战 1457年 明朝

安边营之战 1459年 明朝 榆林之战 1465年 明朝 开荒川之战 1470年 明朝

怀远堡之战 1471年 明朝 韦州之战 1472年 明朝 漫天岭之战 1473年 明朝

红盐池之战 1473年 明朝 威宁海子之战 1480年 明朝 宣府之战 1483年 明朝

潮河川之战 1497年 明朝 贺兰山之战 1497年 明朝 孔坝沟之战 1501年 明朝

固原之战 1501年 明朝 清水营之战 1504年 明朝 宣府之战 1505年 明朝

花马池之战 1509年 明朝 黄土岭之战 1513年 明朝 大同、宣府之战 1514年 明朝

固原、陇州之战 1515年 明朝 宣府之战 1516年 明朝 应州之战 1517年 明朝

大同、宣府之战 1520年 明朝 石曰墩之战 1527年 明朝 花马池之战 1534年 明朝

分水岭之战 1536年 明朝 黑水苑之战 1540年 明朝 山西之战 1541年 明朝

山西之战 1542年 明朝 黄崖口、大水谷之战 1544年 明朝 次野口之战 1548年 明朝

曹家庄之战 1549年 明朝 - - - - - -

社会

社会状况

元廷北徙之后,蒙古各部的经济生活及其风俗文化在保留着鲜明民族特色的同时,又适应时代特征而融入了其他各民族的风俗文化,尤其是受汉民族经济生活和风俗文化的影响至深,使得这一时期的蒙古族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婚姻

元廷北徙之后,蒙古各部的婚姻制度中,有着明显的改革趋势,不许贵族多妻制。“黄教传入蒙古地区后,提倡“清心寡欲”,多妻妾制现象受到遏制,但并未消失,这说明多妻妾制或多或少是草原游牧经济本身所需要的。

《阿勒坦汗法典》规定:“父母以各种方式逼走女儿者,罚牲畜九九。女儿逃回家,不受处罚。”如果“将清白女儿身许配恶棍之家,或父母强迫女儿嫁人者,处罚其父母”。而汉族婚姻中,出嫁的女儿如果因故逃回娘家,父母要主动劝回甚至强行送回。可见《阿勒坦汗法典》所规定的内容与汉族婚姻中之“父母之命”的强迫意义截然不同,有着更积极的意义。

饮食

11世纪以后,蒙古人的食品已形成肉食、奶食、粮食三大类并用的习惯。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蒙古人食品中, 肉、奶、粮所占比例不同,品种不同,食法不同。牧业区的牧民,仍以肉食为主。在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蒙古人则以粮食为主,肉食为辅。兀良哈三卫蒙古各部由于与明朝地域接近,是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以粮食为主。

服饰

元廷北徙之后,蒙古服饰仍旧继承蒙古族传统,依畜牧业而以家畜皮革加工衣饰。适应游牧生活,简朴而大方,不过求美观,其式“皆祝发而右衽矣”。由于北元时期蒙古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贵族、领主的服饰华丽,衣服的用料主要有丝绸、锦缎、羔皮、貂、獭、海狸、银鼠等;而贫苦牧民则只能以老羊皮制作衣袍。当时通行的服装主要有袍、裤、无袖短衣、布衬衫等。

姓名

明永乐三年(1405年),伦都儿灰率众降明,明成祖赐汉名为柴秉诚;保住降明,明成祖赐名为杨效诚;永乐年间蒙古族贵族得以赐名的还有:答兰(克忠)、伯帖木儿(柴志敬)、阿儿剌台(杨汝诚)、脱脱(杨必敬)、只兰(吴克诚)、朵列干(吴存敬)、火失谷(韩以谦)、猛哥奇(安汝敬)等。

从这些赐名可以透射出明朝统治者对蒙古诸部贵族的驭控以及对蒙古民俗的强制改易,以分化和同化。在明朝京师,也有很多蒙古族贵族居住,明正统初年“塞外降人居京师者盈万”。其中在朝为官者也不少,这些官员大多有名,有许多官员自请赐汉名。如帖古歹(李成) 、也鲁火者(鄂雄)、舍儿伯(马信)、福僧(李英)、杂来火者(何宽)、伯不花(卢荣)等,这些蒙古人因此逐渐汉化。

外交

元廷北徙之后,高丽在明朝、北元之间摇摆不定,与元朝、高丽之间以强权政治为特点的朝贡制度和高丽、元朝之间的文化情结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北元与明朝的交流除了封贡互市和战争以外,还有零骑劫掠、蒙古人来降、四夷馆等方式,客观上加强了双方的交流。

与明朝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廷先后册封蒙古卫拉特部首领马哈木等三人为顺宁等三王,蒙古本部首领阿鲁台为和宁王。在在封王的同时,明朝对蒙古头目和使臣分别量授一定的职衔,这也是明蒙封贡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廷册封漠南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为顺义王。从此,阿勒坦汗便以顺义王的身分主持漠南蒙古右翼与明朝的封贡互市事宜。阿勒坦汗死后黄台吉嗣顺义王爵,其后扯力克再嗣,至卜失兔嗣封,顺义王共嗣袭四代,历七八十年。自阿勒坦汗之后,顺义王的嗣封问题就成为明蒙关系中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与高丽

宣光三年(1373年),高丽恭愍王被弑,北元欲送高丽宗室、沈王脱脱不花回国即位,但是高丽拥立恭愍王假子王禑。宣光七年(1377年)昭宗册封王禑为征东行省左丞相、高丽国王。宣光八年(1378年)昭宗去世,国力式微,善变的高丽又再次向明朝示好。

与朝鲜

明正统七年(1442年),岱总汗脱脱不花谴使赍敕书,到达朝鲜咸吉道阿赤郎地面,朝鲜通事展阅敕书只是“默识,阳言俺本不识蒙古字样”并将敕书封还给蒙古使臣。

与后金

明万历四十七年(金天命四年,1619年)十月,林丹汗遣康喀尔拜虎携国书出使后金,该国书“词意骄悖”,林丹汗以“四十万蒙古国之主巴图鲁成吉思汗”自居,蔑称努尔哈赤为“水滨三万女真之主”,警告努尔哈赤不得进犯广宁。

明崇祯五年(金天聪六年,1632年)四月,后金大汗皇太极率大军西进,至西拉木伦河畔,会集蒙古诸部兵,共击林丹汗。面对势力远胜自己的后金军,林丹汗无奈之下从归化城驱人畜十万西渡黄河逃走。

明崇祯八年(金天聪九年,1635年)二月,后金大汗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率精兵万人前往河套地区,先后招降林丹汗的囊囊福晋、苏泰福晋和林丹汗的儿子额哲。林丹汗曾得到元朝传国玉玺,上有“制诰之宝”四字,多尔衮将玉玺呈献给皇太极。

与哈密、沙州三卫

卫拉特部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与哈密的关系。一方面利用联姻和军事征伐相结合、恩威并施的手段,控御哈密上层,另一方面又利用哈密等处回回商人善贾的特点,经常与其一起朝贡和经商。也先时期,卫拉特与哈密虽偶有武装冲突,但和平 相处,友好往来仍占主流。也先死后,东蒙古崛起,卫拉特主力逐渐西迁,与哈密关系更为密切。卫拉特在控制哈密的同时,对哈密之东的沙州、罕东、赤斤蒙古诸卫也加以联结。由于三卫地处要道,是卫拉特与哈密等往甘凉地区及京师朝贡 贸易必经之路。因此,也先时期,为了达到军事上以兀良哈三卫及沙州三卫为左右翼包围明廷,经济上控制西域贸易通道的目的,卫拉特封建主一方面力求与沙州、赤斤、罕东诸卫首领联姻另一方面,于1444年(明正统九年),派使授予沙州、罕东、赤斤蒙古卫都督喃哥诸人以平章等官,封锁南奔为祁王,设置甘肃行省 。直到也先死后,三卫与卫拉特关系才逐渐疏远。

与别失八里、吐鲁番

卫拉特部在向西发展过程中,通往各定居农业民族市场之路为蒙兀儿斯坦的领地所阻隔。为了争夺贸易通道,以及双方封建主力求扩充领地和增加属民数量,以扩大剥削范围。十四世纪末就发生了卫拉特进攻蒙兀儿斯坦的军事行动,明永乐六年(1408年)还一度占领别失八里。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歪思汗率部落西迁到伊犁河流域,更名亦力把里。卫拉特人开始进入蒙兀 儿斯坦境域。围绕着争夺东西贸易要道哈密问题,发生了一系列冲突。也先时期,卫拉特继续与察合台后王作战,往往将其打败。十五世纪中期后,亦力把里逐渐分成以吐鲁番为中心的东部和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西部,统治者仍为察合台宗王后裔。吐鲁番北邻卫拉特,东连哈密,其势力发展必然波及卫拉特,而哈密成为他们争夺的焦点之一。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阿黑麻死,其长子满速儿继位。卫拉特与吐鲁番时战时和。当时各方斗争,无论是哈密、吐鲁番各封建集团之间,都力争与卫拉特通好,以为声援。而卫拉特封建主,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扩大牧地和财富,也尽量满足斗争双方请援的要求。

与撒马儿罕、哈萨克、乞儿吉思

元廷北徙之后,与西边的撒马儿罕即帖木儿汗国仍保持联系 。撒马儿罕商人常往漠北经商,蒙古贵族也迁往撒马儿罕居住。被蒙古封建主(这里应包括卫拉特贵族及察合台宗王后裔)抢掠去的汉族人往往通过哈密转卖到撒马儿罕。同时,也发生卫拉特封建主劫邀撒马儿罕贡使的现象。1459年,卫拉特使节还曾去赫拉特拜见阿布塞伊德苏丹。

卫拉特部在向西北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乞儿吉思发生冲突。十五世纪三十年代,乞儿思吉已是卫拉特的属部。也先时期,一部分乞儿吉思人被迫从叶尼塞河上游逐渐向西南移动,分布于楚河及塔拉斯河。也先之后,乞儿吉思视东西蒙古势力的起落,而决定向背。

十五世纪后半叶至十六世纪中期,卫拉特部与其西南邻哈萨克的关系基本上是和睦相处的。当时,乌兹别克和哈萨克双方为了攫取和占有锡尔河沿岸城市,中亚游牧民族与定居农业民族和手工业者进行贸易的中心,不断发生武装冲突。在争夺中,哈萨克往往与卫拉特结好,以便集中精力对付乌兹别克。但随着哈萨克势力的扩大,与卫拉特矛盾日益尖锐。十六世纪后半期至十七世纪初,双方为争夺塔什干等贸易城市,以及扩大收地,屡次兵戎相见,哈萨克贵族曾一度占优势。

可汗世系

汗号 姓名 备注 在位时间

乌哈笃汗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元史》记妥欢帖睦尔、《明史》记妥懽帖木儿、《蒙古源流》记托欢特穆尔;庙号惠宗、年号至正 1368-1370

必力克图汗 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元史、明史》记爱猷识理达腊、《蒙古源流》记阿裕锡哩达喇;《清史稿》记阿裕锡哩达赖;庙号昭宗、年号宣光 1370-1378

乌萨哈尔汗 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 《明史》记脱古思帖木儿、《清史稿、蒙古源流》记特古斯特穆尔;年号天元 1378-1388

卓里克图汗 孛儿只斤·也速迭儿 《明史》记也速迭儿 1388-1392

- 孛儿只斤·恩克 《蒙古源流》记恩克 1391-1394

尼古埒苏克齐汗 孛儿只斤·额勒伯克 《明史》记买的里八剌、《蒙古源流》记额勒伯克 1394-1399

脱欢汗 孛儿只斤·琨特穆尔 《明史》记坤帖木儿、《蒙古源流》作琨特穆尔 1400-1402

兀雷帖木儿汗 布里牙特·乌格齐 《明史》记鬼力赤,《蒙古源流》记乌格齐·哈什哈 1402-1408

完者图汗 孛儿只斤·额勒锥特穆尔 《明史、清史稿》记本雅失里、《蒙古源流》记额勒锥特穆尔 1408-1412(汗位空缺)

- 孛儿只斤·徳勒伯克 《明史》记答里巴、《蒙古源流》记徳勒伯克 1415

- 布里牙特·额色库 《蒙古源流》记额色库 1415-1425

- 孛儿只斤·阿岱 《明史》记阿台,《蒙古源流》记阿岱 1426-1438

岱总汗 孛儿只斤·脱脱不花 《明史》记脱脱不花,《蒙古源流》记岱总;年号(缺考) 1433-1451

乌格克图汗 孛儿只斤·阿噶多尔济 《蒙古源流》记阿噶巴尔济 1451-1452

天圣大可汗 布里牙特·额森 《明史》记也先,《蒙古源流》记额森;年号天元 1453-1454

乌珂克图汗 孛儿只斤·马可古儿吉思 《明史》记麻儿可儿、马可古儿吉思,实为同一人,《蒙古源流》记防古勒克哷青吉斯 1454-1465

摩伦汗 孛儿只斤·脱古思猛可 《明史》记满刺,《蒙古源流》记摩伦 1465-1466(汗位空缺)

乌格克图汗 孛儿只斤·满都古勒 《明史》记满都鲁,《蒙古源流》记满都古勒 1475-1478

达延汗 孛儿只斤·巴图孟克 《明史》记伯颜猛可,实为达延汗其父巴彦蒙克的音译,《蒙古源流》记巴图防克 1478-1517

- 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 《明史》记阿著,《蒙古源流》记巴尔斯博罗特 1517-1519

阿拉克汗 孛儿只斤·博迪 《明史》记卜赤,《蒙古源流》记博迪 1519-1547

库登汗 孛儿只斤·达赉逊 《明史》记打来孙,《蒙古源流》记达赉逊 1547-1557

札萨克图汗 孛儿只斤·图门 《明史》记土蛮,《蒙古源流》记图们 1557-1592

彻辰汗 孛儿只斤·布延 《明史》记卜言,《蒙古源流》记布延 1592-1604

库图克图汗 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 《明史》记虎墩兔,《蒙古源流》记陵丹巴图尔 1604-

元朝历代帝王简历,前后11位皇帝(附在位时间关系)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存在的时间并不久,前后只有98年,一共有11位皇帝,很多人也想知道元朝历代帝王都是谁?在位时间又都是怎样的?接下来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这个短命大一统王朝的历代帝王。

元朝历代帝王

1、元世祖 忽必烈 在位时间:1260—1294 关系:大蒙古国大汉成吉思汗孙子。

2、元裕宗 真金 追尊 关系:忽必烈嫡长子。

3、元成宗 铁穆耳 在位时间:1294—1307 关系:忽必烈之孙、真金第三子。

4、元顺宗 答剌麻八剌 追尊 关系:忽必烈之孙,太子真金次子。

5、元武宗 海山 在位时间:1307—1311 关系:顺宗答剌麻八剌之子。

6、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 在位时间:1311—1320 关系:顺宗答剌麻八剌第三子。

7、元英宗 硕德八剌 在位时间:1320—1323 关系:元仁宗嫡子。

8、元文宗 图帖睦尔 在位时间:1329—1332 关系:明宗孛儿只斤·和世㻋之弟。

9、元明宗 和世瓎(là) 在位时间:1329(184天)关系:元文宗之兄。

10、元宁宗 懿璘质班 在位时间:1332(52天)关系:元明宗次子。

11、元惠宗 妥欢帖睦尔 在位时间:1333—1370 关系:元明宗长子。

其实元朝在全国的大一统时间只维持到1368年,之后的元朝称为北元。北元皇帝中有庙号的也就只有一个爱猷识理达腊,史称元昭宗,他是元惠宗的长子,这个时候元朝已经退出中原了。而北元被覆灭则是在1635年,这个时候离明朝覆灭也不远了。可能有的小伙伴们会比较奇怪成吉思汗为什么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国的建立者,大蒙古国和元朝是两个不同的政权,元朝建立者是忽必烈。另外元朝统治期间内部不稳,因此很多时候皇帝位置是空置的,这也是为什么之间有时间对不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