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8 21:45 来源: 编辑:admin
王猛前秦丞相王猛(325年~375年6月),字景略,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前秦时期大臣、政治家、军事家。王猛出身贫寒,瑰姿俊伟。寄居魏郡,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文武双全。与东海王苻坚一见...
王猛
前秦丞相
王猛(325年~375年6月),字景略,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前秦时期大臣、政治家、军事家。
王猛出身贫寒,瑰姿俊伟。寄居魏郡,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文武双全。与东海王苻坚一见如故,后出任中书侍郎,累迁辅国将军、居中宿卫、仆射、京兆尹、太子詹事、吏部尚书、司隶校尉、散骑常侍、中书监、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册封清河郡侯,成为苻坚的股肱大臣。任职十八年,鞠躬尽瘁,综合儒法,选拔廉明,励精图治。政治上,抵制权贵,整肃吏治,强化中央集权。军事上,军纪严明,平定五公之乱,统兵攻占前燕都城,都督关东六州军事。经济上,劝课农桑,开放山泽,兴修水利,实现田畴开辟,仓库充实。执政期间,北方呈现小康景象。
王猛于建元十一年(375年)六月病逝,享年五十一岁,追赠大将军、冀州牧,谥号为武(一说武襄),葬礼如西汉霍光故事。名列“唐朝武庙六十四将”、“宋朝武庙七十二将”。
本名:王猛
别名:王景略、武侯、王公
字:景略
所处时代:东晋十六国
民族族群:汉族
人物生平
避世隐居
东晋太宁三年(325年),王猛出生于青州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市)。就在他出生两年以前,青州被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攻破,东晋降卒三万人死于非命。王猛出生时,后赵政权已席卷中原,兵锋南向,与东晋夹淮水对峙。王猛在幼年时代随家人颠沛流离,辗转来到魏郡(今河北省魏县)定居。
王猛幼年家贫如洗,为了养家糊口,王猛年纪轻轻便以贩卖畚箕为业。有一回,王猛远到洛阳卖货,碰到一个要出高价买畚箕的人,那人说是身上没带钱,请王猛跟他到家里拿钱。王猛跟着那人走,结果走进深山,被带到一位须发皓然、侍者环立的老翁面前。王猛向老翁揖拜,老翁连忙说:“王公,您怎么好拜我呀!”于是,老翁给了王猛十倍于常价的买畚箕钱,并派人送行。王猛出山回头细看,才认出原来是中岳嵩山。
少年王猛虽然身在泥途,却已被独具慧眼的有识之士发现了。那位老翁大概是个留心访察济世奇才而又有先见之明的隐士,就像张良当年遇到的黄石公一类人物。
王猛在兵荒马乱中,观风云变幻,手不释卷,刻苦学习,广泛汲取各种知识,特别是军事科学知识。逐渐长成起来,为人谨严庄重,深沉刚毅,胸怀大志,气度非凡。曾经出游后赵国都邺城,达官贵人们瞧不起他,唯独一个“有知人之鉴”的徐统“见而奇之”。徐统在后赵时官至侍中,召请他为功曹。王猛遁而不应,隐居于西岳华山,期待明主的出现,静候风云之变而后动。
相遇桓温
王猛二十五岁以后数年间,北方的战乱愈演愈烈,政局瞬息万变。东晋永和五年(349年),后赵暴君石虎终于死了,而他的后代立即展开了凶狠的争夺,一岁之中,帝位三易。关中等地各族豪强则纷纷割据,北方称王称帝者比比皆是。在这个过程中,氐族首领苻洪崭露头角。
东晋永和十年(354年),东晋荆州镇将桓温北伐,击败苻健,驻军灞上(今陕西省西安市),关中父老争以酒肉迎劳,男女夹道聚观。王猛听到这个消息,身穿麻布短衣,径投桓温大营求见。桓温请王猛谈谈对时局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广众之中,一面扪虱,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桓温见此情景,心中暗暗称奇,脱口问道:“我奉天子之命,统率十万精兵举大义讨伐逆贼,为百姓除害,而关中豪杰却无人到我这里来慰劳,这是什么缘故呢?”王猛直言不讳地回答道:“您不远千里深入北境,长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渡过灞水去把它拿下,人们都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肯前来。”桓温的心思是自己恢复关中,只能得个虚名,而地盘却要落于朝廷;与其消耗实力,失去与朝廷较量的优势,不如留敌自重。王猛暗带机关的话,触及了他的内心,他默然久之,无言以对。过了好半天,桓温才抬起头来慢慢说道:“江东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的才干!”
桓温原来打算麦熟后就地筹集军粮,不料秦军割尽麦苗,坚壁清野。眼见的军中乏食,士无斗志,他只得退兵。临行前,他赐给王猛华车良马,又授予高级官职都护,请王猛一起南下。王猛心想在士族盘踞的东晋朝廷里,自己很难有所作为;追随桓温则等于助其篡晋,势必玷污清名。他回到华山向老师请教,老师也表示反对南下。于是,他便继续隐居读书。
出山辅主
桓温退兵的第二年,即前秦皇始五年(355年),前秦皇帝苻健去世。继位的苻生残忍酷虐,以杀人虐民为儿戏,“群臣得保一日,如度十年”,昏暴胜过后赵皇帝石虎。前秦的覆灭就在眼前,举国上下人心惶惶,苻健之侄苻坚更是忧心如焚,后来决计除掉苻生。
苻坚是十六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虽然是氐族人,但倾慕汉族的先进文化,少时即拜汉人学者为师,潜心研读经史典籍,很快就成了氐族贵胄中罕有其匹的佼佼者。当苻坚向尚书吕婆楼请教除去苻生之计时,吕婆楼力荐王猛。苻坚即派吕婆楼恳请王猛出山。苻坚与王猛一见面便如平生知交,谈及兴废大事,句句投机,苻坚觉得就像刘备当年遇到诸葛亮一般,如鱼得水。于是,王猛留在苻坚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前秦寿光三年(357年),苻坚一举诛灭苻生及其帮凶,自立为大秦天王,改元永兴,以王猛为中书侍郎,职掌军国机密。
始平县是京城的西北门户,地位极为重要。但长期以来,那里豪强横行,劫盗充斥,于是苻坚派王猛担任始平县令。王猛下车伊始,便明法严刑,禁暴锄奸,雷厉风行。有个树大根深的奸吏,作恶多端,王猛把他当众鞭死。奸吏的狐群狗党起哄上告,上司逮捕了王猛,押送到长安。苻坚闻讯,亲自责问王猛:“为政之体,德化为先。你莅任不久就杀掉那么多人,多么残酷啊!”王猛平静地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治安定之国可以用礼,理混乱之邦必须用法。陛下不以臣为无能,让臣担任难治之地的长官,臣一心一意要为明君铲除凶暴奸猾之徒。才杀掉一个奸贼,还有成千上万的家伙尚未伏法。如果陛下因我不能除尽残暴、肃清枉法者而要惩罚我,臣岂敢不甘受严惩以谢辜负陛下之罪?但就现在的情况而论,加给我‘为政残酷’的罪名而要惩罚,臣实在不敢接受。”苻坚听罢,且叹且赞,向在场的文武大臣说:“王景略可真是管仲、子产一类人物呀!”赦免了王猛擅杀官吏之罪。
王猛治绩卓著,很快升为尚书左丞。由于他执法不阿,精明强干。在三十六岁那年,接连升了五次官,直做到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等,“权倾内外”。那些皇亲国舅和元老旧臣无不妒火中烧,恨得咬牙切齿。氐族豪帅出身的姑臧侯樊世依仗自己帮助苻健打天下的汗马功劳,最先跳了出来,当众侮辱王猛说:“我们曾与先帝共兴大业,却不得参与机密。你无汗马之劳,凭什么专管大事?这不是我们种庄稼而你白拣粮食吗!”王猛冷笑道:“不光是你种我收,还要使你做好饭端给我吃呢!”樊世肺都气炸了,跺着脚咆哮:“姓王的,迟早必叫你头悬长安城门,否则我不活在人世!”苻坚得知此事,果断地说:“必须杀此老氐,然后群臣方能整肃。”
不久,苻坚召樊世见面,并在其面前说要让公主嫁给已与樊世女儿订婚的杨壁,樊世于是出言反对。王猛借词指樊世公然与苻坚竞婚是目无君上,气得樊世要去袭击王猛,被侍从拉住下又以恶言破口大骂,苻坚于是命人处死樊世。
其后,反对派对王猛由公开攻击转为暗中谗害。朝官仇腾、席宝利用职务之便,屡屡毁谤王猛。苻坚即将二人赶出朝堂。对飞长流短的氐族大小官员,苻坚甚至当堂鞭打脚踢。于是,那班人害怕,再也不敢胡说八道了。后来,王猛升至三公之位,苻坚还要加给他位居三公之上的录尚书事,王猛对此殊宠辞而不受。
兴邦强国
当时朝廷内外有一批氐族显贵,仗恃与皇室同族或“有功于本朝”等,身居要津,恣意妄为,无法无天。王猛的矛头首先对准他们。
甘露二年(359年),由咸阳内史调任侍中、中书令、兼京兆尹。听说贵族大臣强德酗酒行凶,抢男霸女,但谁也不敢“太岁头上动土”,因为他是强太后的弟弟。王猛立即收捕强德,等不及奏报,便将他处死。待到苻坚因太后之故派人持赦书飞马赶到时,强德早已“陈尸于市”了!紧接着,王猛又与御史中丞邓羌通力合作,全面彻查害民乱政的公卿大夫,一鼓作气,无所顾忌,弹指之间即将横行不法的权贵二十多人铲除干净。于是,百僚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令行禁止。苻坚感叹道:“直到今日我才知道天下是有法的,天子是尊贵的!”王猛又让苻坚下令挑选得力官员巡察四方及戎夷地区,查处地方官长刑罚失当和虐害百姓等劣行,整顿地方各级统治机构。
在“有罪必罚”的同时,王猛还力求做到“有才必任”。他在接受司隶校尉等新职务之前,曾力荐在职官僚苻融、任群和处士朱肜等人,使他们各得要职。
灭燕后,他又很快推荐房默、房旷、崔逞、韩胤、田勰等一批关东名士担任朝官或郡县官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王猛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对贤才遭嫉有着深刻的体会,所以他也像苻坚一样保护贤才,用才不疑。苻融为人聪辩明慧,文武出众,善断疑狱,见识远大。他曾因微过而局促不安,王猛赦而不问,信任如初。燕臣梁琛于亡国后仍然不屈其志,因而未得重用。王猛不避嫌疑,推荐他做了自己的重要僚属。反之,对居官不称职者,王猛弃之如腐鼠。伯乐再高明,遇到的千里马毕竟有限。王猛懂得,吏治和用人问题只有从制度上去考虑,才能有出路。他帮助苻坚创立了荐举赏罚制度和官吏考核新标准。
在王猛的主持下,革新措施带来了一派崭新气象。史载,当时秦境安定清平,家给人足。百姓歌唱道:“长安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栖鸾凤;英才云集,诲我百姓。”“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王)猛之力也。”王猛执政号称“公平”。
王猛处事果断,办事讲究效率,从不拖泥带水。河北人麻思请假回故里葬母,王猛说:“您可以马上收拾行李上路,今晚我即通知沿途郡县。”待到麻思刚出潼关,就发现沿途官府均已接到通知,并照章验看其路照(行路护照),安排食宿。
王猛执政,苻坚让他裁夺一切军国内外之事,自己则端坐拱手于朝堂之上。他曾怀着十分感激的心情对王猛说:“您日夜操劳,忧勤万机,我好像周文王得到了姜太公似的,可以优哉游哉享清福啦!”王猛说:“没想到陛下对臣评价如此之高,臣哪里配得上比拟古人?"苻坚说:“据我看来,姜太公岂能比您强啊!”他经常嘱咐太子等皇家子弟说:“你们敬事王公,要像侍奉我一样!”
荡平西陲
在苻坚、王猛、邓羌等人的共同治理下,前秦成为诸国中最有生气的国家,因而敢于与群雄角逐,并且愈战愈强,十年之间(366~376年)便统一了北方。
公元四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前期,前秦四面受敌:北有建都平城的鲜卑拓跋氏代政权以及其他部族的军事集团;西有盘踞今甘肃地区的汉人张氏前凉政权、氐族杨氏仇池政权以及分布于今甘肃、青海间的吐谷浑军事集团;东有立都邺城的前燕鲜卑慕容氏政权;南有以建康为都的东晋司马氏政权。其余尚有若干时生时灭的割据势力。苻坚与王猛都没有苟安关中或偏霸一隅的想法,王猛的愿望是统一北方,为将来统一全国打好基础;苻坚则更雄心壮志,志在“混一六合,以济苍生”。
通过政治、军事手段,到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五月,匈奴刘氏部、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奕干部先后归服了前秦。同年七月,王猛率军进攻东晋荆州北境诸郡,初战告捷,掠取一万余户北还。翌年二月,王猛讨平羌族叛乱头目敛歧;四月,大破前凉国主张天锡军,斩首一万七千级;继而兵不血刃,智擒原张氏部将李俨,夺占重镇袍罕。同年十月,暴君苻生之弟、晋公苻柳据军事要冲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市)起兵反叛,赵公双、魏公度(搜)、燕公武亦同时各据要冲叛乱。当初,王猛曾劝苻坚除去苻柳等,苻坚未听。这时他们同时并起,气势汹汹,扬言要一举攻下长安。翌年春,王猛与诸将前往讨伐;苻柳闻讯,竟然以陕城(今河南省陕县)降燕,请兵接应并伐秦。
苻柳出城挑战,王猛闭垒不应。苻柳以为王猛怯阵,便留下世子守城,自己亲率二万人偷袭长安。王猛假装不知,暗中却派邓羌率精兵伏击苻柳军,苻柳军败还,又遭王猛全师伏击,两万人只有苻柳及其随从数百骑逃入蒲坂,其余全都当了俘虏。不久,王猛军攻破蒲坂,苻柳身首异处,其余三公也都被俘或被杀。四公叛乱被平定后,前秦扫清了通往中原道路上的障碍,积极准备消灭强邻前燕。
剪灭前燕
前秦建元五年(369年)四月,桓温伐燕;七月,晋军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西),邺都震动,燕主慕容玮派人求救于秦,答应割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以西之地给秦。群臣反对救燕。王猛暗地向苻坚献策:先出兵与燕共退晋军,然后乘燕衰颓而取之,是为“先救后取”之计;否则让桓温攻占了中原,则秦“大事去矣”。苻坚赞同,即出兵救燕。同年九月,燕、秦联军大败晋兵,杀敌四万余人,桓温狼狈逃归。事后,燕毁约不割地给秦,使秦找到了伐燕的借口。十二月,王猛统兵三万伐燕;翌年正月,秦军占领前燕西部重镇洛阳,王猛又遣将击走燕乐安王慕容臧出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留兵屯守,凯旋西归,完成了灭燕第一阶段的战略计划。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六月,王猛辞苻坚于灞上,赴军再伐前燕。苻坚表示他要亲率大军随后东进,王猛却胸有成竹地说:“荡平残胡,如风扫叶,不劳陛下亲受风尘之苦,只请敕命有关部门给燕国被俘君臣预先造好住房就行了。”苻坚大喜。王猛统领杨安等十将,战士六万人;前燕执政慕容评率精兵三十万抵御秦军。面对着五倍于己的劲敌,王猛毫无惧色,取南路一举攻下壶关,活捉燕南安王慕容越,所过郡县无不望风而降。北路杨安攻晋阳,因城固兵多,两月未下。
王猛即率部分军队驰赴晋阳。到了晋阳,王猛马不停蹄,绕城察看,迅速弄清了症结所在,并想出了克敌妙策。他命令士卒连夜挖通地道,继派壮士数百人潜入城中,大呼而出,杀尽守门燕兵,打开城门,秦军蜂拥而入,转瞬间占夺了晋阳全城,又活捉了燕东海王慕容庄。慕容评闻报,魂飞胆丧。
十月,王猛挥师南下,直趋潞川,与慕容评对垒。这时,秦军有相当数量留戍新取之地,王猛所率部队与慕容评军相差悬殊。慕容评认为王猛孤军深入,粮草不济,想以“持久”拖垮秦军。谁知尚未开战,王猛即派五千骑兵放火焚烧燕军辎重,火光冲天,连邺城官民都望见了!慕容暐害怕,派人严责慕容评,命令他将卖水卖柴、敲诈勒索来的钱帛散给士兵,并促令出战。于是,秦燕之间的一场大战开始了。
决战那天早上,王猛抓紧时机于阵前誓师。他慷慨激昂地说:“我王景略受国厚恩,兼任内外要职,现在与诸君深入贼地,大家要竭力致死,有进无退,共立大功,以报答国家。在这次战斗中,如能克敌制胜,受赏拜爵于明君之朝,欢庆痛饮于父母之室,将士们,那该是多么荣耀、多么值得自豪啊!”王猛的话就象烈火一般把将士们的热血燃烧起来了,“众皆踊跃,破釜弃粮,大呼竞进”,锐不可当。
头一天傍晚,秦将徐成侦察敌营归来误期,王猛要以军法从事,邓羌替徐成求请,未被允准,邓便回营整队要攻王猛。王猛出人意料地“枉法”赦徐,并赞扬邓羌说:“将军对同郡部将尚且如此仗义,何况对国家呢?我不再忧虑敌人了!”
开战了,王猛命令邓羌冲闯敌人密集处,不料邓羌又讨价还价地说:“如果答应给俺一顶司隶校尉的乌纱帽,那么您就放心吧!”王猛感到为难,邓羌便跑回营帐蒙头大睡。于是,王猛驰马径入邓营,答应了条件。邓羌乐得折身跳起,捧起酒坛子“咕嘟咕嘟”大喝了一顿,然后跃马横枪,与猛将徐成、张蚝等直扑敌阵,往来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战到中午,燕军大败,损失五万余人。王猛指挥部队乘胜追击,又歼灭敌军十万余人。慕容评单人匹马逃回邺城,残军四散逃尽。
王猛率军长驱而东,包围了邺城。邺城附近原先劫盗公行,这时变成了远近清静。王猛号令严明,官兵无人敢犯百姓,法简政宽,燕民无不欢庆,奔走相告。同年十一月,苻坚亲率十万精兵前来会师,燕臣开城门投降,逃走的慕容暐、慕容评等全部被秦将巨武追拿回来,前秦名将郭庆扫平辽东诸县,前燕正式灭亡。苻坚给王猛加官晋爵,封为清河郡侯;又赐予美妾、歌舞美女共五十五人,良马百匹,华车十乘,王猛固辞不受。王猛镇守邺城,选贤举能,除旧布新,安定人心,发展生产,燕国旧地六州之民如同旱苗逢雨,欢欣雀跃。
后来,王猛入朝任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前秦天王苻坚回过头来解决残存于西南等地的割据势力,宗室名将苻雅灭亡仇池国,并威慑吐谷浑称藩,成功孤立了前凉。当初王猛大败张天锡时,曾俘获其将阴据及甲士五千人,这时即派人送他们回去,并捎去王猛给张天锡亲笔信一封。王猛在信中引古论今,透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和凉国的危险处境,劝张天锡幡然悔过。张天锡见信大惧,寝食不宁,终于向秦谢罪称藩。接着,鲜卑乞伏部被前秦名将王统降服,最终臣服于秦。
死仍忧国
在慕容垂投奔前秦之前,王猛对其颇有戒心,曾对苻坚说:“慕容垂父子,就如龙虎,不是可以驯服的人,若果他日其假借时势,就不可能控制了,不如早日除去他们。”但苻坚拒绝。及至王猛于前秦建元五年(369年),出发进攻洛阳时,慕容垂在与王猛饮酒时将自己的佩刀送给王猛。因慕容垂长子慕容令参王猛军事随军,王猛就买通慕容垂的亲信金熙假称慕容垂使者,向慕容令假称慕容垂将在长安叛秦东归。慕容令整天犹豫,但因为不能找到父亲查证,最终还是假称出猎而投奔前燕。王猛于是乘机上表慕容令叛变,吓得慕容垂出走蓝田(今陕西蓝田县),但苻坚追还慕容垂后没有加罪,仍旧善待他。相反慕容令始终不被前燕所信赖,最终起兵失败被杀。
王猛积劳成疾,终于在前秦建元十一年(375年)六月病倒了。苻坚亲为王猛祈祷,并派侍臣遍祷于名山大川。碰巧王猛病情好转,苻坚欣喜异常,下令特赦死罪以下。王猛上书说:“想不到陛下因贱臣微命而亏损天地之德,自开天辟地以来绝无此事,这真使臣既感激又不安!臣听说报答恩德最好的办法是尽言直谏,请让我谨以垂危之命,敬献遗诚。陛下威烈震慑八方荒远之地,声望德化光照六合之内;九州百郡,十居其七;平燕定蜀,如拾草芥。然而善作者未必善成,善始者未必善终。所以,古来明君圣王深知创业守成之不易,无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恳望陛下以他们为榜样,则天下幸甚!”
同年七月,苻坚见王猛病危,赶紧询问后事。王猛睁开双眼,望着苻坚说:“晋朝虽然僻处江南,但为华夏正统,而且上下安和。臣死之后,陛下千万不可图灭晋朝。鲜卑、西羌降伏贵族贼心不死,是我国的仇敌,迟早要成为祸害,应逐渐铲除他们,以利于国家。”说完便停止了呼吸。苻坚三次临棺祭奠恸哭,对太子苻宏说:“老天爷是不想让我统一天下呀,怎么这样快就夺去了我的景略啊”。于是,按照汉朝安葬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那样的最高规格,隆重地安葬了王猛,并追谥王猛为“武侯”。秦国上下哭声震野,三日不绝。
半年之中,苻坚恪遵王猛遗教,兢兢业业地处理国事,着重抓了扩大儒学教育和关心民间疾苦两件大事,并且都大有成效。在王猛去世后,前秦天王苻坚灭掉北方两大强国——前凉、代国,完全实现了北方的统一,又于379年攻占东晋魏兴、南阳、顺阳等郡,公元381年,东夷、西域六十二国和西南夷都遣使前来朝贡;原属东晋的南乡、襄阳等郡也被苻坚攻夺下来。公元383年,前秦名将吕光击溃西域三十六国,将西域纳入前秦版图。至此,前秦臻于极盛。
主要成就→政治→整顿治安
苻坚当政初时,都城之内豪强纵横,盗劫频发,苻坚令王猛兼领始平令。王猛阐明法纪,惩恶扬善。他不怕豪强,以法治罪。光禄大夫强德,是太后的弟弟,他依仗权势,欺压良民,抢掠财富,无恶不作。王猛把他抓起来鞭笞至死,陈尸于闹市,以戒恶人。后来和邓羌联手,在几十天中击杀不法豪强二十多人,始平治安立即好转。
改革吏治
王猛帮助苻坚创立了荐举赏罚制度和官吏考核新标准。其主要内容是:地方官长分科荐举名为孝悌、廉直、文学、政事的人才,上报中央;朝廷对被荐者一一加以考核,合格者分授官职;凡所荐人才名实相符者,则荐举人受赏,否则受罚;凡年禄百石谷米以上的各级官吏,必须“学通一经,才成一艺”,其不通一经一艺者统统罢官为民。
荐举赏罚制度和选官新标准的规定,沉重地打击了早已成为士族垄断政权工具的九品中正制,也否定了十六国以来许多胡族军阀统治者迷信武力、蔑弃文化知识的落后观念;有效地提高了秦国各级官僚的智能素质,“才尽其用、官称其职”的新局面日益形成;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也为之一变,贿赂请托、恣意妄举的腐败现象逐渐消灭,而养廉知耻、劝业竞学之风日盛。
民族关系
前秦是氐族建立的国家,氐族又是少数民族中较小的一个。前秦国内存在着氐汉之间的矛盾,也存在着氐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王猛作为汉人而能尽忠于前秦政权,与苻坚名为君臣,形同兄弟,为氐汉两族的团结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前秦苻坚废除了胡汉分治之法,确立了“黎元应抚,夷狄应和”的基本国策,诸族杂居,互相融合。有人别有用心地建议苻坚把西北氐族各部尽迁入京城,而将关中各族大户驱逐到边地,王猛劝苻坚将其人处死。
军事
大破前凉
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秋,王猛与前将军杨安等率军二万进攻荆州,迫使东晋军队出救,前秦军队掠民万户而还。前秦建元三年(367年)春,西部的羌族发生叛乱,王猛等率兵一万七千人征讨,大军所至,叛卒皆降。王猛率军乘胜进击,斩前凉军一万余人。
消灭前燕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1月,王猛率军三万伐燕,兵至洛阳,王猛陈述利害,争取到守城将领慕容筑的投降,然后在石门、新乐等地大破燕军,因粮草供应不上而退回。同年四月,王猛又率军六万伐燕。苻坚亲自至灞上,赐尚方宝剑,委以全权。秦军直逼壶关,燕主调集三十万大军迎战,但由于王猛出兵迅速,燕军未至,王猛已拿下壶关,附近郡县相继归降。燕军闻讯,至潞川而停。
王猛留部分军队守壶关,亲率精兵攻晋阳。晋阳城高而沟深,王猛命士卒挖地道潜入城中,一举夺下晋阳城,随后返回潞川攻击燕军主力。燕军主将慕容评认为秦孤军深入,难于持久,因此,采用坚守营垒,闭门不战,拖垮敌人的战术。王猛查明敌将之意图后,命令一将率兵五千,绕至燕军阵后,袭击燕军辎重。燕军无备,遭此突然袭击,慌乱不知所措,只好弃营而逃,秦军乘乱尽烧其辎重,迫使慕容评与秦军决战。
决战开始后,邓羌捧起酒坛大喝了一顿,然后跃马横枪,与猛将徐成、张蚝等人直扑敌阵,往来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战到中午,燕军大败,损失五万余人。随后王猛指挥部队乘胜追击,又俘斩敌军十万余人。慕容评单人匹马逃回前燕首都邺城,残军四散逃尽。
王猛在邺城围困敌人,听说苻坚亲率援军来到安阳,王猛秘密潜入安阳与苻坚相见,并告诉苻坚京都需要其坐镇,稍有不利,后悔莫及。苻坚听从王猛劝告,遂回京都。王猛急攻邺城,经过奋力激战,终于攻下邺城,消灭了前燕。灭前燕之后,苻坚调王猛回长安委以丞相之职并都督中外诸军事。
文化
在苻坚和王猛的领导下,前秦恢复了太学和地方各级学校,广修学宫,聘任学者执教,并强制公卿以下子孙入学。苻坚每月亲临太学一次,考问诸生经义,品评优劣,并与博士等教官讲论学问,以督察学校教育,扩大号召力和影响力。灭燕后,苻坚亲率太子苻宏、王侯公卿大夫士之长子祭祀孔子,宣扬儒教。这样,先进的汉族传统文化在北方很快得到复苏和振兴,而官僚后备队伍的培养工作也走上了正规化。
人物评价〈总评〉
王猛为政着重以法治国,赏善罚恶,故此虽如强德等权贵犯罪亦敢于处以极刑,而有贤才的人王猛亦会加以提拔,王猛也亲近穷苦百姓,故王猛去世时,秦境内百姓哀嚎不绝。而其本人亦着重善恶,小恩必还,亦睚眦必报,故当时有人以此去批评他。
历代评价
吕婆楼:“其人谋略不世出。”
苻坚:“朕之于卿,义则君臣,亲逾骨肉。”“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之俦也。”“卿夙夜匪懈,忧勤万机,若文王得太公,吾将优游以卒岁。”
苻融:“王景略一时奇士。”
崔浩:“若王猛之治国,苻坚之管仲也;慕容玄恭之辅少主,慕容暐之霍光也;刘裕之平逆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
沈约《宋书》:“猛为将相,有文武才,北土重之。”
崔鸿:“邓羌请郡将以挠法,徇私也;勒兵欲攻王猛,无上也;临战豫求司隶,邀君也;有此三者,罪孰大焉!猛能容其所短,收其所长,若驯猛虎,驭悍马,以成大功。《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猛之谓矣!”
房玄龄《晋书》:“猛瑰姿俊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王猛、吕婆楼、强汪、梁平老等并有王佐之才,为其羽翼。”
梁琛:“苻坚机明好断,纳善如流。王猛有王佐之才,锐于进取。观其君臣相得,自谓千载一时。”
李德裕:蜀主之任孔明,苻坚之用景略,虽关羽不能移,樊世不能惑,蜀与秦皆君安国理,非专任之效欤?
朱敬则:“如萧何之镇静关中,寇恂之安辑河内,葛亮相蜀,张昭辅吴,茂宏之经理琅琊,景略之弼谐永固,刘穆之众务必举,扬遵彦百度惟贞,苏绰共济艰难,高颎同经草昧,虽功有大小,运或长短,咸推股肱之林。悉为忠烈之士。若乃威以静国,谋以动邻。提鼓出师,三军贾勇;置兵境上,千里无尘。内外兼材,惟孔明、景略也。”
司马光:“昔周得微子而革商命,秦得由余而霸西戎,吴国得伍员而克强楚国,汉得陈平而诛项籍,魏得许攸而破袁绍;彼敌国之材臣,来为己用,进取之良资也。王猛知慕容垂之心久而难信,独为不念燕尚未灭,垂以材高功盛,无罪见疑,穷困归秦,未有异心,遽以猜忌杀人,是助燕为无道而塞来者之门也,如何其可哉!故秦王坚礼之以收燕望,亲之以尽燕情,宠之以倾燕众,信之以结燕心,未为过矣。猛何汲汲于杀垂,乃为市井鬻卖之行,有如嫉其宠而谗之者,岂雅德君子所宜为哉!”
张预:“孙子曰:‘知彼知己。’猛谏苻坚不以晋为图是也。”
陈普:“鱼水欢浓更月氐,便呵氐族使耕炊。浮云蔽日何难见,独有操琴赵整知。一奋冲天跨六州,生前天已怒旄头。开何有意容王猛,肯使鱼羊食不留。”
陈元靓:“子产夷吾,德均材并。邺部异方,民安寇静。妙振兵铃,允厘庶政。秦得贤臣,发挥符命。”
张大龄:“景略之才,不下管葛,而坚举国听之,间者必死,虽名君臣,实肝胆肺腑,故景略得以尽其材。而坚亦勤政爱民,仁恕恭俭。景略死而坚渐骄,伐晋之举,急於混一,说者咸谓鲜卑西羌未之早除。不知景略若在,苌等几上之肉,何能为哉!故景略之存亡则苻氏之兴衰也。”
爱新觉罗·玄烨:“王猛之事秦,竭忠尽智,至于临殁之时,犹惓惓以善作善,成望秦王追从前圣,宜其主眷优隆,为人臣之所当勉也。”
爱新觉罗·弘历:“猛设计绐令陷垂,非正道也。坚待之如旧,不失大度。”
郑观应:“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韩信、冯异、王猛、贺若弼、李靖、郭子仪、曹彬、徐达筹,大将也。”
周恩来:“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
范文澜:“苻坚在皇帝群中是个优秀的皇帝。他最亲信的辅佐王猛,在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将相。”
周思源教授认为苻坚和王猛君臣一心,二者是根本分不开的。
柏杨:“王猛是中国成功的伟大政治家之一,在他之前有诸葛亮,在他之后有王安石,诸葛亮欠缺军事上的成就,王安石欠缺坚强的支持力量,所以王猛得以独展长才,把一团乱糟糟的流氓地痞、土豪恶霸,硬是凝结成金钢;不但国泰,而且民安。距今虽已一千余年,但仍使我们对于那个辉煌的时代,怦然心动。可惜王猛早逝,假使上苍延长他十年二十年寿命,他带给社会的政治轨道,会更巩固。”
轶事典故
顾全大局
王猛作风一向严明,但为了大局他也曾做出过退让。如进攻前燕时王猛曾派将军徐成外出察看前燕军队的阵形虚实,但徐成到黄昏才回来,比原定中午的时限迟了很多,依照军法当处死刑。御史中丞邓羌坚持要免徐成的死罪,更请与徐成出战将功赎罪,但王猛不允。邓羌得不到王猛同意后竟返回自己的军营并勒兵准备进攻王猛,王猛看准邓羌有勇气亦对同袍有义,于是破例赦免了徐成。不久后,当前秦军要与慕容评所率的前燕军决战时,邓羌竟向王猛要求战后获司隶校尉一职。王猛以职权未及为由不答允,只允以安定太守及万户侯,邓羌竟不高兴而从阵前离开,两军交战时亦不听王猛召见。王猛为求击溃前燕主力,马上答应邓羌要求,最终大败前燕军。
接驾安阳
苻坚率领十万精锐部队到达安阳的时候,王猛暗地里到安阳谒见苻坚。苻坚问:“从前周亚夫不出军门迎接汉文帝,而将军为什么在大敌当前之时远离军队呢?”王猛回答说:“周亚夫不朝见皇上,是为了沽名钓誉,臣瞧不起这种人。况且前燕是垂死的敌人,像是釜中之鱼,不必过虑。臣担心的是太子年幼而大驾远出,倘使京城发生不测,就追悔莫及了。陛下难道忘记臣在灞上说过的话吗?”
后世地位
唐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前秦丞相王猛”。及至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包括王猛。[48]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王猛亦位列其中。
亲属成员
子女、女婿
王永:清修好学,官至前秦左丞相、太尉。与西燕军交战时战死。
王皮:前秦员外散骑侍郎。建元十八年(382年)与东海公苻阳及周虓谋反,被流放到朔方。
王休:前秦河东太守。
王曜:王休之弟。
王氏:王猛之女。嫁给京兆韦罴。
韦罴:王猛女婿,前秦东海太守,苻坚亡后奔晋,任辅国将军、秦州刺史。
孙子、外孙
王基,王镇恶兄,在晋官至河西太守。
王镇恶:王休之子,东晋末年重要将领,曾为刘裕讨伐刘毅、司马休之和北伐后秦,并助刘义真守长安。不久被沈田子所杀。
王康,王镇恶兄,未跟王镇恶入晋。王镇恶北伐后秦时投奔兄长,于是入晋。后王康坚守洛阳金镛城,官至河西太守。
王宪,王镇恶弟,幼时随王永在邺城,皇始年间归北魏。天安初年卒,享年八十九岁。
王鸿,王镇恶弟,与王镇恶一同被杀。
王遵,王镇恶弟,与王镇恶一同被杀。
王深,王镇恶弟,与王镇恶一同被杀。
王昭,王镇恶堂弟,与王镇恶一同被杀。
王朗,王镇恶堂弟,与王镇恶一同被杀。
王弘,王镇恶堂弟,与王镇恶一同被杀。
韦道福,韦罴与王氏之子,官至刘宋盱眙、南沛二郡太守,领镇北府录事参军。与徐州刺史薛安都谋拥州投魏,赐爵高密侯,因家彭城。卒,赠兖州刺史,谥曰简。
史书记载
《晋书·卷一百一十四·载记第十四》
中国为啥叫中国?若是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20 10:10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作......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9科技管理研究所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必须要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sān huáng......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21 18:18:19科技管理研究所“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
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6 16:16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华文明五千年:兴于炎黄,成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
万里长城十三关,甘肃占三关!终于收集齐了?快看看!政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2022-08-09 10:10科技管理研究所“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
一段风姓是万姓之祖之传说,最终演变出上古八大姓和中华姓氏之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7 15:16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一、传......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么汉朝之前叫什么?名字有点霸气!2022-10-19 18:5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秦时明月汉时......
中国历史上灭于外族和灭于自身的代表王朝:西晋宋和秦汉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6 14:45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中国历史上的古籍整理工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5 00:33科技管理研究所发表于北京【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古籍,古代书......
中国史学开山鼻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文学大家——司马迁与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李陵(西汉历史人物)
05-06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
04-10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朝代、皇帝)盘点中国历史上五个令人无比痛心的朝代!(全文)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是什么下场?
08-17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权机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之一)全文介绍
03-17我国历史上的十大盛世分别是哪十个盛世?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事。
08-19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全文介绍
02-25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汉族,汉初楚国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04-25卫国(中国先秦时期诸侯国,周朝诸候之卫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全文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