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步 > 正文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疆拓土,却也难免晚年昏聩!西汉历史以及西汉历代帝王的在位时间和事迹。

时间:2022-04-19 08:01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疆拓土,却也难免晚年昏聩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4-17 17:17科技管理研究所1957年的一天,毛主席在与《人民日报》负责人吴冷西谈话时说:“高祖之后,史家誉为文景之...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疆拓土,却也难免晚年昏聩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4-17  17:17科技管理研究所

1957年的一天,毛主席在与《人民日报》负责人吴冷西谈话时说:“高祖之后,史家誉为文景之治,其实,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所谓‘萧规曹随’,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在这个评价中,毛主席既肯定了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又对汉武帝晚年颁布“罪己诏”的勇气和做法赞赏有加。

汉武帝刘彻,作为中国第二个大一统帝国的第七位君主,其经常被人与秦始皇并称,其人雄才大略,然而,其同秦始皇一样,在历史上有巨大的争议,有人说他是雄才大略,开疆拓土的一代帝王,有人说他是穷兵黩武,滥用民力,使民生凋敝的一代暴君。

而之所以其人在历史上形成如此大的争议,无非与其在位时大力征伐四方有关,汉武帝即位时,经过汉初几代统治者的休养生息政策,汉朝的国力已相当厚实。而刘彻自即位以来,就一改汉初的战略防御政策,积极进取,征伐四方,力图实现“王者无外”的“大一统”的局面。刘彻开疆拓土的用兵对象首先在南方。建元年间,刘彻两次出兵闽越,都不战而胜。这令刘彻颇有成就感,坚定了他征伐四方的意志。他派严助向反对出兵的淮南王刘安传达自己的意思,强调“汉为天下宗,操杀生之柄,以制海内之命,危者望安,乱者卬治”,即汉朝是天下万国的宗主,具有征伐四方、扶危平乱的使命,其对外用兵的合法性也在于此。

从汉武帝即位之初,他便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四方异族,大力出击,征战四方的时间贯穿了其几乎整个掌权时代,对匈奴、闽越、东越、南越、朝鲜、西南夷、西羌、车师、楼兰、大宛等国家或民族发动了至少二十八场战争,灭南越、闽越、东越、朝鲜等,降伏车师、楼兰、大宛、西羌、西南夷等,大大降低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刘彻一系列战争“所辟疆土,视高、惠、文、景时几至一倍”,使中国“千万年皆食其利”。

那么,这一场场战争下来,当时的大汉王朝有哪些战果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对北边匈奴的战争,自元光六年(前129年)以来,卫青等将领连年出塞,大破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建筑朔方城,使汉朝在对匈斗争中逐渐居于主动地位。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右地,开拓河西走廊,浑邪王部四万余人降汉,其后陆续设置四郡(酒泉、张掖、武威、敦煌),隔绝了羌人和匈奴的往来,控制了前往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发动“度幕”作战,深入漠北,大破匈奴,从此匈奴远遁,“幕南无王庭”。而此后,由于霍去病的去世,对匈奴作战告一段落。通过对匈奴的连续作战,汉武帝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大汉核心地区的威胁,虽然没能迫使匈奴彻底臣服,但也为大汉打造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北部边境。

之后,汉武帝将目光重新投入了其他方向上,继续大力征战,开疆拓土,元鼎四年(前113年),刘彻派安国少季、终军等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赵兴内附。但南越丞相吕嘉不愿归汉,于翌年杀死南越王赵兴及其母汉女樛氏,安国少季、终军等汉使亦遇害。刘彻遂派路博德、杨仆等发兵消灭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将今广东、广西、海南以及越南中北部地区并入版图。此后几年,又陆续平定西羌、卫氏朝鲜、东越、西南夷等政权或民族,将今青海东部、朝鲜半岛北部、云贵高原等地并入版图。

其后,汉武帝开始经略西域,刘彻即位以前,西域本来是匈奴的势力范围,匈奴设置僮仆都尉来监管西域诸国。刘彻开始积极经营西域,断匈奴之右臂,同时达到“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目标。经过张骞的两次出使以及河西走廊归属汉朝,刘彻在元封以后展开了对西域诸国的外交和军事攻势,首先,采取和亲政策拉拢西域中较大的国家乌孙,用以分化西域诸国,断匈奴西边强援;之后对西域诸国采取经济利诱,一面派使“以赂遗设利朝也”,即通过财物来让西域诸国入朝,一面对西域使节夸耀汉朝富强;最后是对于亲匈奴或反汉的国家,则予以军事打击,武力平定了车师(姑师)、楼兰、轮台(仑头)、郁成、大宛等国,尤其是在李广利三年苦战平定大宛以后,大宛以东诸国“皆使其子弟从军入献”,朝见天子,留作人质。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汉朝初步确立了对葱岭以东的西域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权。

通过历次战争,大汉王朝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多,疆域越来越广阔,而为了有效的控制这些土地,巩固边防,减轻边防的后勤压力,汉武帝还施行了一系列的巩固边防的措施:

一是移民实边:刘彻延续文帝以来的移民实边政策。在元朔二年(前127年)招募十万民众充实朔方“新秦中”地区。 元狩三年(前120年),关东水灾,民多饥乏,移民七十余万于关西,并充实朔方、陇西、北地、西河、上郡等边郡,此外也有迁徙会稽郡的。 对于西南边陲,也有“募豪民田南夷”的措施。

二是军事屯田:元狩四年(前119年),汉发动漠北战役,对匈奴王庭纵深进行打击,匈奴受到重创,单于险些被俘。此后匈奴实力大损,无力大举南侵。刘彻利用战略空窗期,命令从朔方到令居通水渠、置田地,动员官吏士卒五六万人屯田 ,其后更动员六十万士卒屯田于上郡、朔方、西河以及河西四郡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边军的供应问题,开启军事屯田之先河。伐大宛后,又各安排数百士卒屯田于轮台、渠犁,设置使者、校尉以管辖,一方面保持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接济出使西域的汉使。

三是兴建长城:自元鼎六年(前111年)至天汉元年(前100年),刘彻又先后组织了七次大规模修筑边塞的行动,兴建起了长达2000公里左右的新的长城,使长城向西延伸到玉门关。

四是设部都尉:对于各边郡,刘彻在原有的都尉之外设立若干部都尉,以强化边防。通过一系列的巩固边防的政策,大汉的边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关中等大汉核心区域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安定的内部环境。

那么,说完了汉武帝的武功,汉武帝在文治之上又有哪些作为呢:

其一,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推行“推恩令”,极大的削弱了诸藩国的实力,使得众多的藩王名存实亡;通过改革官制,极大的削弱了丞相的权利,使得相权对皇权的制衡降低;通过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察,减少了不法事件,强化了对朝臣的监督;加强法制建设,在董仲舒等人的推动下,实现了司法的初步儒家化,开启了春秋决狱的先河;改善人才选拔机制,大力发展察举制,为朝廷选拔了众多优秀的人才,也奠定了其后的人才选拔制度;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使得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为其后的征战四方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其二,农业经济改革,一是农业上的,通过兴修水利,整理漕运,治理黄河,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代田法和牛耕,改进农业工具,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使西汉社会转危为安,为昭宣中兴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经济上的,通过多次币制改革,使得中央取得了货币铸造权,统一了全国的货币,之后征收商税,盐铁酒收归官营,均输平准,一系列的农业经济改革措施的实施,使得汉朝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中央财政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极大的稳定了汉朝的社会。

其三,文化领域的变革,通过尊崇儒术、征书藏书、设立学校、设立乐府等诸多政策,最终将儒学提升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同时,也保留了诸子百家之学。 在治国实践过程中,法家思想受到重视,与儒家思想糅杂并用,从而形成了一套“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在汉武帝统治时期,文化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

那么汉武帝有如此之多的功绩,为什么还会被人称为“暴君”呢?首先,因为连年征战,使得汉朝府库空虚,民间流民众多,实质上确实造成了民生凋敝的景象,当时关东流民达到二百万之巨,民间起义频发,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动荡;其次,汉武帝强化法制,使得严刑峻法和酷吏横行,官吏大多畏惧法度,隐瞒盗贼、起义,使得社会动乱;最后,便是汉武帝晚年求仙拜神,热衷封禅,以及朝堂争斗导致的一系列事件,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汉武帝在晚年,召集群臣,追思己过,下达了著名的《轮台诏》,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罪己诏,但是,汉武帝也反思了自己的过错,借此开始调整政策,不在对外出兵,而是专注于发展国内经济农业。

最后,我们借用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一句话来总结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而且一提到汉武帝,又离不开“好大喜功”的评价。今天我们看他的纪录,不能否定他是一个特出的人物;但他的功业,仍要在长期的历史上评判。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他所开创的局面,后人无法继续。

附:

西汉历史以及西汉历代帝王的在位时间和事迹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4-18 22:33科技管理研究所

西汉,又称前汉,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是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帝-刘婴,共历15帝,享国210年,一起看看西汉历代帝王的在位时间和事迹吧。

1.汉高祖-刘邦

西汉第1位帝王,汉高祖-刘邦,刘煓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5年,共计7年,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和项羽趁势而起,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后,将刘邦封为汉王,巴,蜀,汉中等,共四十一县为封地,公元前202年,经过楚汉之争,击败项羽后,在定陶称帝,建国号为汉,定都长安,刘邦称帝后,屡次亲征平定叛乱,对内采取郡国制,兴修水利,减免赋税,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对外以和亲之策结好匈奴,对南越割据政权实行安抚,使得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国家得以巩固,但是轻徭薄赋的政策,也让地方上一些豪强势力日大,形成土地兼并的隐患,公元前195年6月1日,刘邦崩于长乐宫,葬于长陵。

2.汉惠帝-刘盈

西汉第2位帝王,汉惠帝-刘盈,汉高祖-刘邦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95年到公元前188年,共计7年,刘盈一生挺悲催的,早年差点被其父刘邦给丢弃了,好不容易熬出头了,当了太子,结果因其父刘邦觉得他为人仁弱,不像自己,再加上吕雉年纪大了,有点失宠,更宠爱戚夫人,偏爱其子刘如意,就想着立刘如意为太子,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不过最后没成功,好不容易熬到刘邦驾崩后,刘盈顺利继承了皇位,此时他才十六岁,以为能够大展拳脚,结果其母吕雉开始独掌大权,刘盈就成了傀儡皇帝,他做为傀儡皇帝,还是有一些作为的。

他在位期间,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推动了经济的繁荣,他还任用萧何和曹参为丞相,实行萧规曹随,休养生息的政策,使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由于其性格仁弱,天性纯善,其母吕雉又强势霸道,很多决定都被否决,后来逼的刘盈只好饮酒作乐,公元前188年8月,年仅二十三岁的刘盈忧郁病逝,后葬于安陵,发丧期间,其母吕雉干哭,不见落泪,现在仁慈和善良的确是好的品德,但在那个战火连天年代,仁慈和善良就等于懦弱,只能说刘盈生不逢时,早早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

3.汉前少帝-刘恭

西汉第3位帝王,汉前少帝-刘恭,汉惠帝-刘盈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88年到公元前184年,共计4年,汉惠帝驾崩后,吕雉立太子刘恭为帝,汉惠帝-刘盈还能下一些决定,但刘恭就彻底就是一个傀儡皇帝,也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吕雉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朝廷号令一概出自太后,为中国太后专政的第一人,后来刘恭偶然听说,自己并不是皇后张嫣亲生的,自己生母已被害,于是扬言要复仇,吕后怕他作乱,将他囚禁在永巷,不久,刘恭被废并暗中被杀。

4.汉后少帝-刘弘

西汉第4位帝王,汉后少帝-刘弘,汉惠帝-刘盈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84年到公元前180年,共计4年,刘恭被杀后,吕雉立太子刘弘为帝,当了四年有名无实的皇帝,当吕太皇太后逝世后,吕氏家族势力被铲除,刘恒当上皇帝后,刘弘被处死。

5.汉文帝-刘恒

西汉第5位帝王,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80年到公元前157年,共计24年,刘恒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孝子,即位后,以孝治天下,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节俭敦朴,废除肉刑,厚养薄葬,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对待诸侯王,采用先以德服人,不服就以武平乱,对待匈奴,采用和亲止战的方式,拉开了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的序幕,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实现了中华的第一次腾飞,公元前157年7月6日,在未央宫逝世,葬于霸陵。

6.汉景帝-刘启

西汉第6位帝王,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57年到公元前141年,共计16年,刘启在位期间,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对匈奴软硬兼施,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他统治时期,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公元前141年3月9日,景帝病死于长安未央宫,葬于阳陵。

7.汉武帝-刘彻

西汉第7位帝王,汉武帝-刘彻,汉景帝-刘启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41年到公元前87年,共计54年,刘彻十六岁继承皇位,政治上,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经济上,将煮盐铸铁造钱权利收归于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打击大商人和高利贷者,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军事上,进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并在漠北战役中,取得战略性的胜利,解除了匈奴对于北方长期的威胁,进军西南,平定闽粤,设立郡县加强与内地的联系,打通与西域各国交往通道,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度形成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但他连年征战,耗得国库空虚,崇信方术,兼以穷兵黩武,晚年爆发巫蛊之祸,开疆拓土,征伐匈奴致使税赋徭役繁重,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几乎成为危局,面对此情况,他深刻反省,停止征伐,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民政策,总体而言是功大于过,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公元前87年3月29日,刘彻驾崩,葬于茂陵。

8.汉昭帝-刘弗陵

西汉第8位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武帝-刘彻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87年到公元前74年,共计13年,刘弗陵登基时才8岁,但聪明伶俐且十分果断,对匈奴的政策十分得当,减少赋税,进一步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民政策,扭转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并在霍光的辅助下,百姓生活富裕,四夷来朝,使汉朝出现了中兴稳定的局面,公元前74年6月5日,刘弗陵因病驾崩,葬于平陵。

9.汉废帝-刘贺

西汉第9位帝王,汉废帝-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汉武帝第五子-刘髆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74年7月18日到公元前74年8月14日,共计27天,因为汉昭帝没有子嗣,大将军霍光征召刘贺主持丧礼,后刘贺即位,此时他才19岁,而他只当了27天皇帝,却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并亲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保留王号,后来昌邑王国被废除,降为山阳郡,刘贺又被贬到,豫章郡海昏县,刘贺被封为海昏侯,公元前59年,刘贺去世,葬于海昏侯墓。

10.汉宣帝-刘询

西汉第10位帝王,汉宣帝-刘询,汉武帝-刘彻曾孙,刘进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74年到公元前49年,共计25年,霍光与大臣废掉刘贺后,迎立刘询为帝,刘询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彪炳史册,为中华民族的中兴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宣帝统治时期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期,史称孝宣之治,公元前48年1月10日,刘询崩于未央宫,葬于杜陵。

西汉第11位帝王,汉元帝-刘奭,汉宣帝-刘询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49年到公元前33年,共计16年,刘奭在位期间,崇尚儒术,多次出兵击溃匈奴,至此,唯一反汉的匈奴单于被消灭了,汉匈百年大战于此告一段落,此时的汉朝比较强盛,也是衰落的起点,汉朝内部,豪强大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又过于放纵外戚,宦官,为西汉灭亡埋下伏笔,公元前33年7月8日,汉元帝在未央宫病死,葬于渭陵。

12.汉成帝-刘骜

西汉第12位帝王,汉成帝-刘骜,汉元帝-刘奭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33年到公元前7年,共计26年,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怠于政事,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公元前7年4月17日,因中风暴死于长安未央宫,葬于延陵。

西汉第13位帝王,汉哀帝-刘欣,汉成帝-刘骜之侄,刘康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7年到公元前1年,共计6年,由于汉成帝儿子都在他之前死亡,刘欣与叔父中山王刘兴经过一年的激烈争夺后,被立为太子,汉成帝病逝后继位,哀帝在位时天灾频频,民众苦不堪言,刘欣有治国之志却无治国之才,又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同性恋者,断袖之癖就出自于他,公元前1年8月15日,刘欣驾崩,葬于义陵,一种说法是,汉哀帝因贪色纵情把身子掏空而死,另一种说法是服用春药过量。

14.汉平帝-刘衎

西汉第14位帝王,汉平帝-刘衎,中山孝王-刘兴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年到公

元6年,共计6年,汉哀帝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是9岁的刘衎即位为帝,公元6年2月4日,刘衎心脏病复发,医治无效死亡,卒年14岁,葬于康陵,而《资治通鉴·卷三六》中记载汉平帝死于王莽的毒酒。

15.孺子婴-刘婴

西汉第15位帝王,孺子婴-刘婴,汉宣帝-刘询的玄孙,楚孝王-刘嚣的曾孙,广戚炀侯-刘勋之孙,广戚侯刘显之子,在位时间,约公元6年到公元8年,共计3年,孺子婴因年龄太小,刘婴并未正式即皇帝位,只是当了三年的皇太子,四岁即被囚,期间王莽控制朝政大权,公元8年11月,王莽自称汉高祖刘邦要他做皇帝,便强迫皇太子刘婴禅位给他,建立新朝,改国号为“新”,至此,立国210年的西汉帝国灭亡,纵观刘婴一生,仅仅是做了三年皇太子,就被囚禁,又禁止任何人与他讲话,长大后话也说不清楚,公元25年2月,在临泾被李松杀死,真的很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