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2 08:55 来源: 编辑:admin
〈五代十国〉[公元888年-943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建立者]李昪(888年-943年) 字正伦,本名李知诰,五代徐州人。出身微贱,6岁丧父。在唐末方镇争战中,随伯父流落淮西濠州一带避难,为淮南节度使...
〈五代十国〉[公元888年-943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建立者]
李昪(888年-943年) 字正伦,本名李知诰,五代徐州人。出身微贱,6岁丧父。在唐末方镇争战中,随伯父流落淮西濠州一带避难,为淮南节度使杨行密部将徐温收养,取名徐知诰。后随徐参加政治活动,梁乾化二年(912年)因功迁为升州刺史,时年24岁。后调任润州,政绩均较显著。当时徐温坐镇金陵,命其子徐知训驻广陵(今扬州)处理事务。梁贞明四年(918年),广陵发生变故,徐知训身死。李昪抓住这一时机,以平乱名义领兵入广陵。辅掌吴国朝政,架空徐温。唐天成二年(927年)徐温病死,李昪即完全操纵吴-政大权。晋天福二年(937年),李废吴帝,在金陵(今南京)建立南唐政权,改国号升元。2年后,正式恢复李姓。
扬吴时期,地方官吏多为武夫,他们重攻战而往往“不恤民事”。李昪执政后,大力推行文人政治,招揽贤俊,并专门设置“延宾亭”,招引四方贤达。他自己以身作则,“资访缺失,问民疾苦,夜央而罢”。他不准外戚、宦官干预朝政,而重用儒雅,罢去苛政。
李昪称帝后,注意整顿法制,惩治贪残。晋天福七年,他下诏颁布《升元定条》,从而使长期-的社会有了较完备的律令制度。他要求官吏依法行事,违者必究,曾罢免恃功强横不法的节度使张宣。因此,社会秩序及风气均有好转,吏治亦较清明。
李昪较注意提倡节俭,减轻人民负担。唐天成二年,吴国水灾,士兵百姓十分困苦。李昪便全部遣散歌记,焚毁乐器,平时穿蒲草鞋。他在位期间,未大兴土木。晋天福五年曾下令“罢营力役,毋妨农事”。.对此陆游曾大加赞誉:“仁厚恭俭,务在养民,有古贤王之风焉。”
他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奖励耕织。梁龙德二年(922年),下令改革税制,减免租税,改变钱重物轻的现象,并废除“丁口钱”。因此,“不十年间,野无闲田,桑无隙地”。
李昪还是一位顺应大势,器略恢宏的军事战略家。他曾设想,一旦“中原忽有变故”,便“拱揖以招诸国”,统一北方。他渴望长生不死,亲自完成统一大业,于是大吃方士奉献的丹药,结果毒气攻心聚为恶疮而死,时年55岁。
附:
李昪(南唐开国皇帝)
李昪(889年1月7日-943年3月30日),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唐开国皇帝。
李昪原姓李,父亲李荣在战乱中失踪,后随养父徐温改名徐知诰,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吴权臣,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天祚三年(937年),李昪称帝,国号齐。升元三年(939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
升元七年(943年),李昪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在升元殿去世,是为南唐先主,庙号烈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葬于永陵。
本名:李昪
别名:唐烈祖、南唐高祖、南唐先主、徐知诰、李正伦、李彭奴
字:正伦、彭奴
所处时代:五代十国(南唐)
民族族群:汉族
南唐:937年-975年
李昪:开国皇帝
查看南唐帝王族谱
李昪(唐烈祖)李璟(唐元宗)李煜(后主、吴王)
人物关系
宋福金(妻子)李璟(儿子)李景遂(儿子)李景达(儿子)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昪出身微贱,自幼便在濠州(今安徽凤阳)、泗州(今安徽泗县)一带流浪,六岁时,父亲李荣即在战乱中不知所踪,由伯父李球带到濠州。不久母亲刘氏卒,浪迹濠州开元寺。
895年(乾宁二年),吴太祖杨行密攻打濠州,得到了彭奴,将其收为养子。但是,杨行密的儿子们却不能容纳彭奴。杨行密只得将彭奴交给部将徐温抚养,取名徐知诰。
徐知诰天资聪颖,侍奉徐温如父,徐温妻李氏因为同姓的缘故,也对徐知诰照顾有加。徐知诰曾经跟随徐温出行,徐温因心情不佳而乱杖驱赶徐知诰,等到到家的时候,徐知诰拜迎于门口。徐温惊讶说:“你怎么在这个地方!”徐知诰回答:“为人子,怎么能舍弃父母,父怒而归母,作为儿子的常情。”徐温因此更加喜爱徐知诰了。
徐知诰长大后,身长七尺,方额隆准,修上短下,声如洪钟,喜好读书,善于骑射,杨行密常称赞道:“徐知诰是个俊杰,众将的儿子中没人比得上他。”
治理升州
909年(后梁开平三年),徐温遥领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任命徐知诰为升州防遏使兼楼船副使,在升州治理战舰。910年(后梁开平四年),任升州副使,知州事。
912年(乾化二年),徐知诰随柴再用攻打宣州(今安徽宣城)李遇,因功升任升州刺史。当时,江淮地区刚刚平定,地方长官多是武夫出身,只知搜刮民财来供养军队,而徐知诰则与众不同。他勤俭好学,重视儒生,宽仁为政,因而得到民众赞誉。
914年(乾化四年),加检校司徒。915年(贞明元年),时任镇海节度使的徐温被任命为两浙都招讨使,出镇润州(今江苏镇江),统辖升州、润州、常州、宣州、歙州、池州(今安徽贵池),其子徐知训留在广陵(今江苏扬州)辅理朝政。
917年(贞明三年),徐温见升州富庶,便将镇海军治所迁到升州,改封徐知诰为检校太保、润州(今江苏镇江)团练使。徐知诰要求到宣州为官,被徐温拒绝,心中很不高兴,后来在宋齐丘的劝说下方才到润州赴任。
掌握朝政
918年(贞明四年),徐知训被大将朱瑾所杀,徐知诰在润州得到消息,抢先赶到广陵平乱,任淮南节度行军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从而控制了南吴朝政。
钦陵入口
徐知诰执政后,为了收揽民心,宽缓刑法,推广恩信,还建造延宾亭用以接待四方之士。宋齐丘、骆知祥、王令谋等人都成了他的重要谋士,其他凡有流落在其境内的士人他都加以任用,还经常派人到民间了解疾苦,遇有婚丧匮乏的,便设法予以周济,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好感。尽管徐温身居金陵遥秉大政,但人心已大多归向徐知诰。
919年(南吴武义元年),杨隆演称吴国王,任命徐温为大丞相,徐知诰为左仆射、参知政事兼知内外诸军事。
921年(顺义元年),徐知诰被吴王杨溥任命为同平章事,遥领江州(今江西九江)观察使。不久,南吴升江州为奉化军,任命徐知诰为奉化军节度使。
927年(顺义七年),徐温在行军司马徐玠的劝说下,派次子徐知询到广陵,准备让他代替徐知诰执掌朝政。徐知诰听到消息,十分害怕,上表乞求出镇江西。不久,徐温病死,徐知询接任金陵节度使、诸道副都统,数次与徐知诰争权。徐知诰诱骗徐知询入朝,留任左统军,褫夺了他的兵权。同年十一月,吴王杨溥僭号称帝,改元乾贞,任命徐知诰为太尉、中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封浔阳公,又改封豫章公。
出镇金陵
932年(大和三年),徐知诰担任镇海、宁国节度使,出镇金陵,并沿用当年徐温的做法,任命儿子徐景通(李璟)为司徒、同平章事、知中外左右诸军事,将他留在广陵辅理朝政。
933年(大和四年),徐知诰被封为东海郡王。
935年(天祚元年),南吴加封徐知诰为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为齐国。徐知诰推掉尚父、丞相之职,并在次年开设大元帅府,设置官员。这时,闽国、南汉等国都遣使者前来,劝徐知诰称帝。
建立南唐
937年(天祚三年),徐知诰建立齐国,并任命宋齐丘、徐玠为左右丞相。同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大齐,改元升元,并尊杨溥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追尊徐温为太祖、谥曰忠武皇帝。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西都,以广陵为东都。
939年(升元三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他为唐高祖、唐太宗立庙,追尊父祖四代为皇帝,改奉徐温为义祖,并对徐氏子弟大加封赏。
李昪称帝后,志在固守吴国旧地,无意开拓,被大臣冯延巳讥为“田舍翁”。942年(升元六年),吴越国遭受自然灾害,南唐群臣都劝李昪趁机出兵攻灭吴越。李昪却坚决拒绝,认为国内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不应开战,并派使者去慰问吴越,送去许多礼物。
因病去世
李昪晚年崇尚道术,因服用丹药中毒,个性变得暴躁易怒。943年(升元七年)二月,李昪背上生疮,不久病情恶化,于当月二十二日在升元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遗命齐王李璟监国。同年三月,李璟继位,是为南唐元宗。十一月,李昪被安葬于永陵,上谥号为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
政治
李昪在位期间,对外坚持弭兵休战,以保境安民,对内则兴利除弊。他在治理国政上礼贤下士,并能虚心纳谏。由于连年征战,从中原一带流落江淮的难民很多,李昪对此积极妥善安置,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使南唐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一跃成为“十国”中的强者。
文教
李昪在青年时代就“以文艺自好”,崇文重教,当政后非常重视征集文献图集。他将从各地征集的三千多卷图书,收藏在他治理升州时设置的“建业书房”,为南唐日后成为“文献之地”开了先河。
此外,李昪对教育的重视也为后世所称道。他除了在秦淮河畔设国子监,兴办太学、小学,培养国子博士和四门博士外,还在庐山五老峰下白鹿洞建置学馆,号曰庐山国学。著名诗人江为、伍乔、刘洞等人都曾在此求学。
轶事典故
相传李昪家门前有颗梨树,结一个果子,大如升,于是与邻里一起剖开食之,有赤蛇在果实中,众人大惊,蛇走李昪母亲的床榻下,李昪母亲不久怀孕,生下李昪。
伶人救主
李昪曾宴请徐知询(一说是大臣周本),以金钟盛酒,向徐知询劝酒,道:“希望弟弟你能活一千岁。”徐知询怀疑酒中有毒,便倒出一半给李昪,道:“我愿意和哥哥各享五百岁。”李昪当即变色,不肯饮酒,而徐知询也捧酒不退,左右都不知所措。这时,伶人申渐高抢过两杯酒喝下,又拿着酒杯离开。李昪暗中命人送解药给申渐高,但为时已晚。
人物评价
陆游:帝生长兵间,知民厌乱。在位七年,兵不妄动,境内赖以休息。性节俭,常蹑蒲履,用铁盆盎。暑月,寝殿施青葛帷,左右宫婢裁数人,服饰朴陋。建国始,即金陵怡所为宫,惟加鸱尾,设阑槛而已,终不改作。仁厚恭俭,务在养民,有古贤主之风焉。
吴任臣:烈祖茕茕一身,不阶尺土,讬名徐氏,遂霸江南。挟莒人灭鄫之谋,创化家为国之事,凡其巧于曲成者,皆天也。然息兵以养民,得贤以辟土,盖实有君德焉。东海鲤鱼,兆虽有自,要岂得谓竟非人力也邪?
个人作品
《全唐诗》收录有其诗作一首:《咏灯》。
《全唐文》收录有其诏书六篇:《恤农诏》《享太庙诏》《禁上尊号诏》《罢李建勋诏》《举用儒吏诏》《旌张义方直言诏》。
人际关系
亲属成员
祖先
龙衮《江南野史》、《江南录》、陆游《南唐书》、陈霆《唐余纪传》记载,李昪是唐宪宗第八子、建王李恪之后。《周世宗实录》、薛居正《五代史》记载,李昪是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之后
曾祖
李超,早卒。追尊为孝平皇帝,庙号成宗。
祖父
李志,《江南野史》记载,曾任徐州判官,卒于任上。
父亲
李荣,性谨厚,好佛,时称“李道者”。
妻妾
王氏,李昪元配,吴升州刺史王戎之女,封魏国君,南唐建立后追封顺妃。
宋福金,原为王氏媵嫁,生元宗李璟,后立为继室。南唐建立后册为皇后,后尊为皇太后,谥号元敬。
种时光,原为宫人,生江王李景逷,进封夫人。元宗继位后,进封保宁王太妃。
子女
儿子
李昪共有五个儿子:
长子李景通(李璟),初封吴王,后改封齐王,后继承皇位,即南唐元宗。
次子李景迁,南唐建立后追封高平郡王,谥号定,后追封楚王。
三子李景遂,封晋王,一度被立为皇太弟。后被太子李弘冀毒死,追赠太弟,谥号文成。
四子李景达,封齐王。死后追赠太弟,谥号昭孝。
五子李景逷,封江王,死后谥号昭顺。
女儿
李昪共有七个女儿。
永兴公主,李昪第四女,嫁给杨溥的太子杨琏。
丰城公主。
盛唐公主。
太和公主,下嫁严可求之子严续。
建昌公主。
玉山公主。
兴国公主,下嫁马仁裕。
文武大臣
宰相:宋齐邱 王令谋 张延翰 李建勳 周宗 严球 张居永 孙晟
使相:李德诚 张崇 张宣 周本 李简 王舆 刘威 刘信 王绾 柴再用 刘金 徐玠 马仁裕
枢密使:杜光邺 陈褒
将帅:崔太初 王舆 姚景 祖重恩 李鐇
文臣:杨彦伯 高弼 孙晟 李正明 龚凛 萧俨 成幼文 贾潭
史籍记载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僣伪列传一》
《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世家第二》
《十国春秋·卷十五·南唐一·烈祖本纪》
墓葬纪念
钦陵,又称永陵,是李昪与宋皇后合葬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西南麓,墓长21.48米,宽10.45米,高5.3米,分前、中、后三室和十个侧室。1950年由南京博物院进行考古发掘,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五代十国人物志:唐烈祖李昪,南唐的开国皇帝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4-01 10:55科技管理研究所
烈祖李昪,原名徐知诰,字正伦,小名彭奴,为吴国大臣徐温养子,徐州(今江苏徐州)人,一说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 人,原掌吴国朝政,公元 937 年废吴皇帝杨溥后自立称帝。他是南唐建立者,公元 937—943年在位,计7年。
李昪其父李荣,笃信佛教,人称李道者。母刘氏。李昪6岁时父病故。这时中原大地割据势力政权彼此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李昪一家人也只得离乡背井,他随母亲、伯父李球南逃到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不久母亲又染瘟疫病故,年幼的李昪由伯父送到濠州开元寺当小沙弥(和尚),因而他少年就成为孤儿。8 岁时,适逢五代十国吴国武帝杨行密攻打濠州,见他机灵被收养。后因杨行密几个儿子不喜欢他,于是又被杨行密转给吴国大臣徐温收为养子,改名徐知诰。当时,杨行密对徐温说∶"这小子长得很漂亮,真逗我喜欢,但我儿子杨渥等始终不能容得他,只好把他送给你了,收下他做儿子吧!你真有福气。"李昪年幼时十分懂事,对养父母十分孝敬。
公元 909 年,吴国大臣徐温兼任舁州(今南京)刺史时,徐知诰造被派往治理异州。任左仆射。公元 917 年,徐知诰筑成金陵城,徐温在该年夏天视察异州城,见其结构宏丽,易守难攻,十分高兴地赞扬徐知诰有经国治世之才。后来徐温执掌吴国大政时,徐知诰又被任命为润州 (今江苏镇江)团练使、加检校太保,以控扼江南。公元 918 年,徐温儿子徐知训在扬州被吴将朱瑾杀死的那天,徐知诰从润州带兵过江到扬州任参知政事,管理国政。他实行开明政治。执政期间,他改变了徐知训的作法。对吴王表示恭敬,对文武众官表示谦逊,博得了群臣的支持。他改革旧习,改善政治,兴利除弊,选用廉洁能于的官吏。重视士人。采用宋齐丘之策,废除丁口钱,减轻赋税,田税改为缴纳谷帛。鼓励开辟荒地,发展农桑,争取军心民心,扩大自己势力,逐渐形成为吴国中最强大的一股力量。他能留意民事,训练士卒,使吴国安宁,出现相对繁荣的景象,起着保障长江流域不受北方侵扰的作用。
徐温于公元927年病死,他死后第9天,徐知诰就迫使杨溥称帝,自任吴国的都督,执掌中外诸军事。公元 931年,他仿照养父徐温的作法,出镇金陵,执掌吴国大政,派儿子徐景通留杨州管国政。公元 935年,徐知诰加官号曰尚父、太师、大丞相、天下兵马大元帅,进封齐王,并加九锡,备殊礼,以舁、润、宣、池、歙、常、江、饶、信、海等 10州为齐国(约占吴国领土的一半)。
公元 937年 10 月,徐知诰废吴国皇帝杨溥,自称皇帝(唐烈祖),改国号为"大齐",建年号为"异元",定都金陵(今南京),称金陵(即建康)为西都,广陵(今扬州)为东都。3年后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李昪称帝后,追尊养父徐温为"太祖武皇帝",尊养母李氏为"明德皇后";又尊禅位的吴主杨溥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上册则称"受禅老臣",降吴太子杨琏为弘农郡公; 立自己正妻宋氏为皇后;又封徐温第五子知澄为江王,第六子知谔为饶王。对徐温的后代皆极为优礼;又延用吴国的旧大臣;加自己的谋士宋齐丘为大司空,任宰相,徐温的谋上徐功亦为宰相,共理国事;封儿子徐景通(李璟)为吴王,后改封齐王,任太尉、尚书令,判六军诸卫事;改尚书省为尚书都省。东都尚书省为留守院。从而使政治局势保持稳定,内部安定。
为了与唐朝宗室关联,他自称唐室后裔,命群臣考证他的祖先出处。公元939 年正月,徐温之子江王徐知澄,饶王徐知谔首先上表请求徐知诰恢复李姓,宰相宋齐丘、枢密使周宗等亦上表请复李姓。于是徐知诰改名为李昪,他儿子徐景通改名为李璟。李昪在位执政期间,一贯采用保境安民政策,不敢轻易动兵。他常说:"百姓都是父母所生,怎么能为了争城夺地,使他们肝脑异处,流血原野呢? 仗还是要少打。"他主张对外坚持弭兵休战。南唐初建。谋臣武将争欲立功。纷纷请求增兵向四方扩张,李昪却劝告诸将说∶"知足不辱,这是道祖(老子)的至诚告诫。"公元 940 年,后晋安州(治安陆,今湖北安陆县)节度使李金全降南唐。饶王派兵去接应,临行时告诫诸将不得入安州城。诸将违命入城。唐军被击败.,诸将被杀,监军杜光业及兵士 500 人被俘送往开封。晋主石敬瑭送杜光业等还唐。李昪不受,主要是为了唐、晋和好,避免战争,令杜光业等仍回开封。
公元 941 年,吴越国府(杭州)大火,宫室库藏烧光,吴越国主钱元瑾受惊发狂病,南唐群臣主张乘机出兵攻灭昊越,李昪却说∶"我不做幸灾乐祸的事。"还特地派遣使者前往钱塘 (今杭州)慰问。并送了礼物。可见。李昪确是—个很有政治抱负的国君,他并不是没有统一中国的愿望,而是作最优战略选择,审时度势,他的战略思想、意图很明确。要保境安民。积聚力量。进可以北伐,谋求统一。退可以保疆界。不打无准备的仗,不贪一隅之地而分散兵力。以免形成包袱。不轻率用兵并吞弱小。以免引起南方诸国连横对付自己。使自己处于南北夹攻。腹背受敌的被动地位。可见,李昪的注意力在于北方,想先灭强敌。再攻弱敌。他已看到,假如用兵中原,南方诸国不敢轻举妄动,而用兵毗邻小国,中原王朝必然发兵江淮。因此,他与南方小国搞好睦邻关系,对付中原王朝,他从不轻易引发战争,深知持重稳健,以守图进,训练士兵。积蓄力量,趁其中原有变,然后全力北伐。后唐灭亡之际,卢文进杀契丹将率部投降南唐,李昪非常重视,任卢文进为宣州节度使,待之甚厚。李昪重用中原降将,目的意在知其对方虚实,待机北伐,这就是他以守备攻的战略和策略。
李昪认为国内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不应开战。因此,他自从公元 918 年管理国政后,着重在内政的改善方面,以"兴利除害" 为目的,不断变更旧日法。称帝后,删定为《升元(唐烈祖年号)条》30 卷,通行全国,严禁"压良为贱"。不准买良人 (平民)子女为奴婢,立文据要通过官府审查。田租按田好坏标准定租税多少。调兵兴役及其他赋敛,都按税钱多少为标准,使民众特别是贫民感到平允,也适当减轻些负担。还规定为国事而死亡的人,得领抚恤钱 3年。他还大量吸收四方流民。李昪是一个政治上有所作为的皇帝,他的与民休养生息、兴利除弊的政治、经济改革,使南唐白姓较能安居乐业。社会安宁,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于是在他主政的十几年间,境内户口增殖,财用充足(他死时,光德昌宫库就存有值 700 万缗的军器、金帛等物资,而全国各库相加必定更多)。因而使南唐获得"比同时割据诸国,地大力强,人材众多,且据长江之险,隐然大邦"(《南唐书·元宗本纪》)的称号。
李昪吸取唐朝历史教训,着力澄清吏治,他决不以外戚辅政,亦不准让宦官干预其政事,这两项成法,终至南唐之亡,未有变更。而当时南北其他各国在这两点上皆没有南唐那样做得好。有—次。李昪派宦官祭庐山,回来后领头宦官自称路上素食至今,酒肉不沾,但李昪早已派人监视。当即揭发他说:"卿在某处夹鱼,某地买肉,怎么能说素食至今?"吓得这个宦官赶紧伏罪。这说明李异精明不为身边宦官所欺妄。
李昪终年 56 岁,葬于钦陵,即今江苏南京市南郊江宁县祖堂山南麓(牛首山附近)。其子李璟死后亦葬于侧,当地人称这里为"太子墩"。公元1950 年春,这两座陵墓(俗称"地下宫殿")开始被发现。从发掘的文物证实是南唐烈祖、中主之陵墓,称之为"南唐二陵"。这是江南地区目前已挖掘的最大地下宫殿(《南京史话》)后由文管部门进行维修整理,现已成为一处重要的名胜之地,对外开放。
李昪死后的谥号为光文肃武孝皇帝,庙号为烈祖。
中国为啥叫中国?若是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20 10:10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 作......
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9科技管理研究所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必须要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五帝[sān huáng......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7-21 18:18:19科技管理研究所“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
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8-16 16:16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华文明五千年:兴于炎黄,成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
万里长城十三关,甘肃占三关!终于收集齐了?快看看!政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2022-08-09 10:10科技管理研究所“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又称万里长城......
一段风姓是万姓之祖之传说,最终演变出上古八大姓和中华姓氏之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7 15:16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一、传......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汉族,那么汉朝之前叫什么?名字有点霸气!2022-10-19 18:59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秦时明月汉时......
中国历史上灭于外族和灭于自身的代表王朝:西晋宋和秦汉唐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6 14:45广东省中管科学研究院发表于北京 ......
中国历史上的古籍整理工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05 00:33科技管理研究所发表于北京【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古籍,古代书......
中国史学开山鼻祖,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文学大家——司马迁与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李陵(西汉历史人物)
05-06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战国七雄之一。
04-10中国古代君王世系大全-完整版(朝代、皇帝)盘点中国历史上五个令人无比痛心的朝代!(全文)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亡国之君都是什么下场?
08-17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的政权机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之一)全文介绍
03-17我国历史上的十大盛世分别是哪十个盛世?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中华上下五千年)记事。
08-19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sān huáng wǔ dì](中国远古人物的合称)全文介绍
02-25陆贾(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70年),汉族,汉初楚国人,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04-25卫国(中国先秦时期诸侯国,周朝诸候之卫国历代君主的在位时间和事迹)全文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