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盘点: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求是网 11月7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导语:长安君(ID:changan-j):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将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继续奋斗,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写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之际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院 11月7日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热烈氛围中,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共产党迎来又一次意义重大的盛会——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召开。
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使命,此次会议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百年大党通过对历史的全面深刻总结,必将进一步凝聚共识、抖擞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再创新的辉煌。
百年波澜壮阔,书写中华民族恢宏史诗
北京中山公园,秋光正好。孙中山先生塑像前,“振兴中华”的呐喊穿越时空,犹在耳畔。
“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处处生机勃勃。”时隔10年,再次赴京参加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孙必达感慨万千。这位孙中山先生的后人目睹中华大地日新月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今日中国已远超先辈昔日憧憬。
山河岁月,换了人间。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曾记否,旧中国饱受欺凌,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曾记否,一穷二白岁月里,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让一个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
曾记否,在历史转折关头,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让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百年风雨,初心如一。
步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幅复兴长卷中写下新的绚丽篇章——
不负人民,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责任担当,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中华民族彻底告别绝对贫困,让千年小康梦想照进现实;
刀刃向内,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果敢决绝,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展开新中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空前反腐斗争;
临危不惧,以超凡勇毅和智慧,带领人民万众一心、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战胜一系列风险挑战;
放眼未来,以谋定长远的战略眼光,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面向世界,以兼济天下的宽广胸怀,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回答“人类向何处去”;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迈向伟大复兴,制度保证更为完善——
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目光深远:“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
回望百年,从陕甘宁边区的“豆选”,到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再到创造性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中国共产党人对制度的完善、对道路的探索从未止步。
步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制度”为钥破解时代挑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划时代的气魄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致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13个方面显著优势,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图谱。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
凭借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面对世纪疫情突袭,“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战略布局迅速形成,在“三重严重冲击”下取得“三个率先”的中国奇迹;面对脱贫攻坚底线任务,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尽锐出战、举国齐心协力,如期攻克贫困堡垒……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
以“中国之制”为基石,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举世瞩目,“中国之治”不断开辟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迈向伟大复兴,物质基础更为坚实——
一个历史的巧合近日在朋友圈“刷屏”:今年10月16日,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向太空飞驰而去;18年前同一天,航天员杨利伟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顺利返回;57年前这一天,罗布泊上空升起蘑菇云,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偶然背后是历史的必然。
从一穷二白起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从火柴铁钉都依赖进口到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从八成人口是文盲到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曾经举步维艰的社会主义中国,而今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步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拥有世界最大中等收入群体,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编织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百年前一派衰败凋零的中华大地,今天一派欣欣向荣。
天翻地覆慨而慷!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大无畏的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走向伟大复兴,精神力量更为主动——
跨越万里之遥,冬奥会火种自希腊抵达“双奥之城”——北京。
89年前,从山河破碎的中国出发,刘长春舟车劳顿抵达洛杉矶奥运会,只留下孤独和遗憾。
而今,中国体育健儿以自信风貌蓄势待发、迎接冬奥。中华民族的精神天际,正标记着全新的高度。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自从中国产生了共产党,中国人民就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章中熠熠生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中华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文化自信日益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更加昂扬……不断升腾的精神力量,澎湃着民族前进的步伐。
时间是衡量价值的最好标尺。
近代一百多年饱受奴役和欺凌的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开辟出成功道路。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制度保证为根基,以物质基础作底气,以精神力量为支撑,我们无惧风雨、豪情满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百年大道如砥,从历史汲取智慧力量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奋斗实践中创造的辉煌成就,蕴含着百年大党的制胜之道,凝结着弥足珍贵的历史启迪。
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榆林考察调研。
在杨家沟革命旧址追忆革命历史,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在中共绥德地委旧址,提出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走好路,就要不忘来路。看看过去的沟沟坎坎,我们是从这里走过来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一路走来,倾听历史的启迪,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
历史是了解过去的教科书,也是走向未来的营养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在探究历史规律中掌握历史主动,增强执政本领,凝聚智慧力量,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76年前,还是陕北这片红色热土。
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重要关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党以来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作出系统总结,为召开党的七大创造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充分条件。
决议通过汲取经验教训,解决了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同志,要在这个历史决议案下团结起来,像决议案上说的团结得像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
1981年6月,改革开放大潮正起,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这份历史决议激励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团结一致向前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对我们统一党内的思想,有很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学习和运用。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考察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出席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纪念活动,多次就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发表重要讲话。
在建党百年的重要节点,党中央作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部署,要求全体党员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
实践证明,党的历史上每一次对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都使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新的团结统一,都进一步推动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
2021年7月1日,天安门广场东风浩荡,红旗招展。
站在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作出精辟概括,将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运用提升到新境界——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从领导核心到立场宗旨,从理论指导到道路自信,从战略支撑到力量来源……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以“九个必须”深刻揭示了百年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将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核心密码。
这些历史经验,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这些历史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全党的历史自信、历史自觉。
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认为,中共实事求是,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这些都是中共领导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即将召开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站在此刻,回望百年,正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站在此刻,回望百年,正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
站在此刻,回望百年,正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百年大党正不断从历史中汲取着走向未来的智慧和力量。
奋进复兴征程,在新的赶考路上再创辉煌
历史长河不息,时代考卷常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历史时间”开始了。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8个字浓缩千年夙愿。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入海口,实现了黄河上中下游沿线都走到的心愿。
“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看有哪些事要办好、哪些事必须加快步伐办好,治理好黄河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百年华诞庆典余音犹在激荡,中国共产党人已经以超乎寻常的紧迫感踏上新的奋进征途:
上雪域高原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赴河北谈弘扬塞罕坝精神,在陕西强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山东谋划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或以视频方式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金砖峰会、上合峰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习近平总书记夙兴夜寐,掌舵扬帆。
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施工图”,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紧锣密鼓。
接连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为新征程作人才、思想、制度等方面的动员和准备。
征衣未解再跨鞍。只争朝夕的匆匆步履,缘于对历史和人民沉甸甸的使命感、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前景光明辽阔,但前路不会平坦。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前进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
长河奔腾永不停歇,新征程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永远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近日在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时,习近平主席着眼世界的持续、长远发展,以大历史观回答世界面临的“时代之问”。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共产党这样告诉世界,也始终这样要求自己。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这是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在主持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抓住先机,方能快人一步;着眼长远,方能高人一筹。
面向未来,只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才能适应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引领时代潮流。
面向未来,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深化改革,敢于下深水、涉险滩,勇于破藩篱、扫障碍,才能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面向未来,只有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不断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使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不断向前发展,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
长河曲折却东流不改,新征程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永远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
1945年5月,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要“准备吃亏”,一口气列了17条困难。
2021年10月,隆重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指出,“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
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
2021年伊始,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的“开年第一课”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难开的船是顶风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知重负重、攻坚克难,迎着困难上、顶住压力拼,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拿出奋斗的干劲、闯劲、韧劲,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追梦的脚步。
长河汇涓涓细流而澎湃,新征程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永远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
湘江之畔,广西桂林毛竹山村,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如今靠着发展葡萄产业富了一方百姓。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见到总书记,村民王德利激动地说。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总书记回答道。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也必将依靠人民赢得未来。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时代不断演进,出题的内涵不断更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逐步提高,答卷的要求随之提升。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亮相”,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随着新征程的开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推动乡村振兴、扎实促进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民初心,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汇聚起奔涌向前的磅礴伟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如此,现实如此,未来仍将如此。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传唱大江南北。庆祝建党百年时,习近平总书记对这句话作出新的扩展——“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奔跑,就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就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就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让真理之光照亮前进之路。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奔跑,就要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风华正茂的中国共产党将一个个里程碑当作新的起点。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长河浩荡,势不可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必将进一步凝聚起百年大党的智慧力量。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创辉煌。
盘点: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
求是网 11月7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导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将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在十九届六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长安君带您盘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的前五次全体会议。
十九届一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17年10月25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72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列席会议。
习近平同志主持会议并在当选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在2018年1月1日出版的《求是》上。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中央全会已经完成了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的任务。党和人民把历史重任交给我们,是对我们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
总书记说:这次全会选举我继续担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我衷心感谢同志们的信任。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决心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道,紧紧依靠全党同志,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尽心尽力、夙夜在公,决不辜负全党同志的信任和期待。
十九届二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3人,候补中央委员172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十九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本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奋斗。
十九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71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的基础上提出的拟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决定将这两个建议名单分别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推荐。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统一行动,锐意改革,确保完成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各项任务,不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十九届四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十九大代表中的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主要部分以为题载于2020年第1期《求是》。
十九届五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8人,候补中央委员166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十九大代表中的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一致认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实践再次证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十九届六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8日上午在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7人,候补中央委员151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十九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习近平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这个决议特殊重要
原创 《瞭望》新闻周刊 11月8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 关于六中全会的最新消息:
据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8日上午在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 在党内规范性文件体系中,以“决议”命名的文件很少。百年党史中,此前只有两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被称为“历史决议”
◆ 前两个历史决议翻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站在建党百年新起点,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即将审议的决议将开启党的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
◆ 决议将全面总结我们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必将成为一篇新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第一个百年征程的里程碑和第二个百年征程的动员令
◆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将为世界各国政党提供新借鉴,为破解人类社会发展难题作出新贡献,为人类文明发展形态提供新方案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程程 张康喆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于11月8~11日在北京召开。此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信息表明,此次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这个决议备受关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党建专家表示,这将是一个特殊重要的决议。
“决议,是凝聚全党共识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在党内规范性文件体系中,以‘决议’命名的文件很少。”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副主任祝捷教授表示。
百年党史中,此前只有两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被称为“历史决议”。第一个是1945年4月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二个是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征程的历史关头审议通过的决议,必将为全党凝心聚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表示。
三个决议跨越百年
建党一百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前两个历史决议,在党的重要历史时期的关键历史节点,都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大发展。
1945年,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之际,在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领导下起草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建党以来,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为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奠定了基础。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对党的历史经验作出系统总结,为实现抗战胜利进而夺取全国政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1年,在改革开放全面起步的历史时刻,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这两个历史决议,都在党的事业发展关键时刻对重要问题、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作出了公正、客观的评价,澄清了很多问题,凝聚了全党共识。”祝捷说。
“没有1945年的历史决议,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也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没有1981年的历史决议,就走不出改革开放的新路,难以实现‘富起来’的历史跨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表示,前两个历史决议都翻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站在建党百年新起点,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即将审议的决议将开启党的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
“前两个历史决议,是分别站在阶段性的时间节点上做出的。而此次审议的决议贯穿百年,涵盖了前两个历史决议的时间阶段,将具有更全局的视野和更宏观的角度。”辛鸣认为。
在党的长期奋斗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
祝捷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9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不断彰显,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我国国际地位日益巩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过去9年,我们对党的建设和国家社会发展的认识更为深刻。此次决议所总结的历史经验,将会更加全面系统、科学准确。”辛鸣说。
“此次决议,将全面总结我们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必将成为一篇新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第一个百年征程的里程碑和第二个百年征程的动员令,为把全党意志更加凝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旗帜下,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篇章发挥重要作用。”祝捷表示。
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
为什么要用一次中央全会,来专门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在受访专家看来,不断总结经验,促动自我革新,正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活力的秘诀。
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
“学党史,贵在从中汲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前两个历史决议的主题词是历史问题,目的是廓清迷雾、正本清源。”辛向阳说,当前的时代环境与历史背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此次决议重在全面总结“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有利于党在新时代全面布局民族复兴历史进程,获得推进未来事业发展的重大启迪。
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把握规律,上升为新的理论,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受访专家认为,此次决议将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理论创新进一步完整化、系统化、固定化,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以理论性、规律性的认识,为未来发展提供重要遵循,帮助我们更自觉主动地创造新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95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要拥有强大的战斗力,全党上下必须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
“1945年的历史决议,从思想上信念上加强了全党的团结,有力支撑了我们赢得解放战争胜利,进而建立新中国,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1981年的历史决议,促进中国全面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步入‘富起来’的快车道。”辛鸣说,如今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全党更须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通过历史决议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本身就是党的一条宝贵经验。此次决议将为我们拧成一股绳、踏上新征程,提供强大的底气和力量。”祝捷说。
鉴往知来 砺行致远
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做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回顾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中开辟的伟大道路、建立的伟大功业、铸就的伟大精神、积累的宝贵经验,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的理论指导,这就是我们未来可以依靠的攻略和法宝,帮助我们不断攻克前行路上可能出现的娄山关、腊子口。”祝捷说。
“不仅如此,此次决议总结出的中国共产党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也将为世界各国政党提供新借鉴,为破解人类社会发展难题作出新贡献,为人类文明发展形态提供新方案。”祝捷说。
鉴往知来,砺行致远。
“建党百年,正当其时。以决议的形式全面总结百年成就与经验,也是在激励全党走好新的长征路。”辛向阳说,全党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共识,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划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六中全会都关注了什么?
求是网11-07 15:15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年6月27日—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正确总结,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科学论述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十二届六中全会
1986年9月28日,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阐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
●十三届六中全会
1990年3月9日—12日,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十四届六中全会
1996年10月7日—10日,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
●十五届六中全会
2001年9月24日—26日,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作风建设“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
●十六届六中全会
2006年10月8日—11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强调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十七届六中全会
2011年10月15日—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
●十八届六中全会
2016年10月24日—27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号召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于2017年10月24日由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17年10月25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72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列席会议。
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
中文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选举时间:2017年10月24、25日
总书记:习近平
组成结构
从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组成人员看,主体为省部级和军队战区职以上领导骨干,也有一些地市级和军队军级领导干部以及金融企业、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领导人员,还有工人、农民中的优秀代表和解放军英模代表,专家、学者和各条战线的优秀代表。
新一届中央委员会组成人员平均年龄57岁,女干部30名,少数民族干部38名;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占98.1%,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43.9%,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5名。
主要机构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习近平
中央政治局常委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丁薛祥、习近平、王晨、王沪宁、刘鹤、许其亮、孙春兰(女)、李希、李强、李克强、李鸿忠、杨洁篪、杨晓渡、汪洋、张又侠、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赵乐际、胡春华、栗战书、郭声琨、黄坤明、韩正、蔡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
王沪宁、丁薛祥、杨晓渡、陈希、郭声琨、黄坤明、尤权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主席:习近平
副主席:许其亮、张又侠
委 员:魏凤和 李作成 苗华 张升民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 赵乐际
副书记: 杨晓渡 张升民 刘金国 杨晓超 李书磊 徐令义 肖培 陈小江
常务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鸿津 白少康 刘金国 李书磊 杨晓超 杨晓渡 肖培 邹加怡(女) 张升民 张春生 陈小江 陈超英 赵乐际 侯凯 姜信治 骆源 徐令义 凌激 崔鹏
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204名)
(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乙晓光 丁来杭 丁学东 丁薛祥 于伟国 于忠福 万立骏 习近平 马飚(壮族) 马兴瑞 王宁(武警) 王军 王勇 王晨 王毅 王小洪 王玉普 王正伟(回族) 王东明 王东峰 王尔乘 王志民 王志刚 王沪宁 王国生 王建军 王建武 王晓东 王晓晖 王家胜 王蒙徽 尤权 车俊 尹力 巴音朝鲁(蒙古族) 巴特尔(蒙古族) 艾力更·依明巴海(维吾尔族) 石泰峰 布小林(女,蒙古族) 卢展工 白春礼(满族) 吉炳轩 毕井泉 曲青山 朱生岭 刘奇 刘雷 刘鹤 刘士余(至十九届四中全会) 刘万龙 刘奇葆 刘国中 刘国治 刘金国 刘结一 刘振立 刘家义 刘赐贵 刘粤军 齐扎拉(藏族) 安兆庆(锡伯族) 许勤 许又声 许达哲 许其亮 阮成发 孙志刚 孙金龙 孙绍骋 孙春兰(女) 杜家毫 李屹 李希 李斌(女,国家机关) 李强 李干杰 李小鹏 李凤彪 李玉赋 李传广 李纪恒 李克强 李作成 李尚福 李国英 李桥铭 李晓红 李鸿忠 李锦斌 杨学军 杨洁篪 杨振武 杨晓渡 肖捷 肖亚庆 吴社洲 吴英杰 吴政隆 邱学强 何平(解放军) 何立峰 应勇 冷溶 汪洋 汪永清 沈金龙 沈晓明 沈跃跃(女) 沈德咏 怀进鹏 宋丹 宋涛 宋秀岩(女) 张军(国家机关) 张又侠 张升民 张庆伟 张庆黎 张纪南 张国清 张春贤 张晓明 张裔炯 陆昊 陈希 陈武(壮族) 陈豪 陈文清 陈吉宁 陈全国 陈求发(苗族) 陈宝生 陈润儿 陈敏尔 努尔兰·阿不都满金(哈萨克族) 苗圩 苗华 苟仲文 范骁骏 林铎 尚宏 金壮龙 周强 周亚宁 郑和 郑卫平 郑晓松(2018年10月20日去世[10] ) 孟祥锋 赵乐际 赵克志 赵宗岐 郝鹏 胡和平 胡泽君(女) 胡春华 咸辉(女,回族) 钟山 信春鹰(女) 侯建国 娄勤俭 洛桑江村(藏族) 骆惠宁 秦生祥 袁家军 袁誉柏 袁曙宏 聂辰席 栗战书 钱小芊 铁凝(女) 倪岳峰 徐麟 徐乐江 徐安祥 高津 郭声琨 郭树清 唐仁健 黄明 黄守宏 黄坤明 黄树贤 曹建明 龚正 盛斌 雪克来提·扎克尔(维吾尔族) 鄂竟平 鹿心社 谌贻琴(女,白族) 彭清华 蒋超良 韩正 韩卫国 韩长赋 傅政华 谢伏瞻 楼阳生 蔡奇 蔡名照 雒树刚 黎火辉 潘立刚 穆虹 魏凤和。
注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马正武、马伟明同志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刘士余同志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刘士余同志留党察看二年的处分。
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172名)
(按得票多少为序排列,得票相等的,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
马正武(十九届四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 马伟明(十九届四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 马国强(回族) 王宁(福建) 王永康 王伟中 王旭东王秀斌 王君正 王春宁 冯建华 曲木史哈(彝族) 任学锋 刘宁 刘发庆 刘晓凯(苗族) 严金海(藏族) 严植婵(女) 李群李景浩(朝鲜族) 杨宁(女,白族) 杨伟 肖莺子(女,壮族) 吴强(侗族) 吴存荣 吴杰明 吴胜华(布依族) 邹铭 沈春耀 宋国权 张广军 张玉卓 张志芬 张振中 张敬华 陈刚 陈一新 陈海波 林少春 杭义洪 欧阳晓平 罗布顿珠(藏族) 罗红江(傣族) 罗清宇 金东寒 周波 周琪 周乃翔 官庆 赵玉沛 赵爱明(女) 赵德明(瑶族) 郝平 胡文容 胡衡华 段春华 禹光 姜志刚 贺东风 贺军科 贾玉梅(女) 徐忠波 徐海荣 徐新荣 高广滨 郭东明 唐一军 唐登杰 黄民强 黄国显 黄莉新(女) 黄晓薇(女) 曹建国 常丁求 崔玉忠 麻振军 梁田庚 寇伟(白族)彭金辉(彝族) 程连元 傅兴国 谢春涛 蓝天立(壮族) 蔡剑江 裴金佳 谭作钧 戴厚良 于绍良 马顺清(回族) 王宏 王兆力 王京清王晓云(女) 王恩东 方向 孔昌生 邓小刚(解放军) 艾尔肯·吐尼亚孜(维吾尔族) 石正露 申长雨 冯正霖 吕军 李佳 李玉超 李晓波 杨光跃(纳西族) 吴朝晖 何雅玲(女) 张工 张江汀 张福海 陈旭(女) 陈四清 范锐平 易纲 易会满 易炼红 赵欢 赵一德钟登华 信长星 施小琳(女) 钱智民 郭明义 唐华俊 唐良智 黄志贤 葛慧君(女) 景俊海 程丽华(女) 傅自应 焦彦龙 雷凡培 慎海雄 蔡松涛 颜晓东 潘功胜 马廷礼(回族) 王海 王曦 王印芳 王艳玲(女) 毛万春 乌兰(女,蒙古族) 尹弘 田国立 乐玉成 刘石泉 孙大伟 阴和俊 陈青(女) 胡昌升 曹淑敏(女) 缪建民 魏钢 王炯王文涛 毛伟明 邓小刚(四川) 任洪斌 李静(女) 李应红 吴晓光 宋鱼水(女) 庹震 潘岳 丁业现 王莉霞(女,蒙古族) 宁吉喆 杨金成 舒庆(满族) 姚增科
选举过程
2016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研究十九大有关人事准备工作,决定成立十九大干部考察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
2016年6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认真做好十九届“两委”人事准备工作的意见》,对十九届“两委”的总体要求和人选条件、结构等,提出了明确意见。
2016年7月,十九大干部考察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十九届“两委”人选考察工作总体方案》,对提名名额分配、考察方法步骤以及组织实施等作出具体安排。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十九大干部考察领导小组先后组建46个考察组,分批对31个省区市和12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金融企业、在京中央企业等单位进行了考察。中央军委也派出10个考察组,对全军29个大单位和军委机关战区级部门进行了考察。
2017年9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统筹考虑,研究提出“两委”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两委”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并决定提交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
2017年10月20日,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受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托,刘云山就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作说明。大会主席团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建议名单,提交全体代表酝酿。
2017年10月24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开始。大会应到代表和特邀代表2354人,实到2336人。实到代表超过应到代表的半数,符合大会选举办法的规定。会议首先通过了2名总监票人和36名监票人名单。在总监票人和监票人监督下,到会的代表和特邀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由204名委员、172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全体会议
召开时间 | 会议名称
2017年10月25日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2018年1月18日至19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2018年2月26日至28日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附一:1945年4月20日 中国共产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原文)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一)、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我们党一成立,就展开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在为实现新民主主义而进行的二十四年(一九二一年至一九四五年)的奋斗中,在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的三个历史时期中,我们党始终一贯地领导了广大的中国人民,向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党在奋斗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将人类最高智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地应用于中国这样的以农民为主要群众、以反帝反封建为直接任务而又地广人众、情况极复杂、斗争极困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光辉地发展了列宁斯大林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问题的学说和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学说。由于坚持了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并向一切与之相反的错误思想作了胜利的斗争,党才在三个时期中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达到了今天这样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的巩固和统一,发展为今天这样强大的革命力量,有了一百二十余万党员,领导了拥有近一万万人民、近一百万军队的中国解放区,形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的伟大的重心。
(二)、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个时期中,在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七年,特别是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曾经在共产国际的正确指导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之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伟大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全体同志,在这次大革命中,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发展了全国的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和农民运动,推进并帮助了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形成了东征和北伐的政治上的骨干,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极光荣的一章。但是,由于当时的同盟者国民党内的反动集团在一九二七年叛变了这个革命,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集团的联合力量过于强大,特别是由于在这次革命的最后一个时期内(约有半年时间),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投降主义路线,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拒绝执行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同志的许多英明指示,拒绝接受毛泽东同志和其他同志的正确意见,以至于当国民党叛变革命,向人民突然袭击的时候,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
从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至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的十年间,中国共产党,并且只有中国共产党,在反革命的极端恐怖的统治下,全党团结一致地继续高举着反帝反封建的大旗,领导广大的工人、农民、士兵、革命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群众,作了政治上、军事上和思想上的伟大战斗。在这个战斗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红军,建立了工农兵代表会议的政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分配了土地给贫苦的农民,抗击了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进攻和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来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人民的新民主主义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全党对于企图分裂党和实行叛党的托洛茨基陈独秀派⑴和罗章龙⑵、张国焘⑶等的反革命行为,也同样团结一致地进行了斗争,使党保证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总原则下的统一。在这十年内,党的这个总方针和为实行这个总方针的英勇奋斗,完全是正确的和必要的。无数党员、无数人民和很多党外革命家,当时在各个战线上轰轰烈烈地进行革命斗争,他们的奋斗牺牲、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和功绩,在民族的历史上永垂不朽。假如没有这一切,则抗日战争即不能实现;即使实现,亦将因为没有一个积蓄了人民战争丰富经验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骨干,而不能坚持和取得胜利。这是毫无疑义的。
尤其值得我们庆幸的是,我们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创造性地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条件的工作,在这十年内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党终于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最后时期,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最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最大保证。
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在这十年内,我党不仅有了伟大的成就,而且在某些时期中也犯过一些错误。其中以从党的一九三一年一月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六届四中全会)到一九三五年一月扩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遵义会议)这个时期内所犯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左”倾错误,最为严重。这个错误,曾经给了我党和中国革命以严重的损失。
为了学习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训,以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致的基础上,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为着获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和中国人民的完全解放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认为:对于这十年内若干党内历史问题,尤其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正式的结论,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三)、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后,在党内曾经发生了“左”、右倾的偏向。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小部分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投降主义者,这时对于革命前途悲观失望,逐渐变成了取消主义者。他们采取了反动的托洛茨基主义立场,认为一九二七年革命后中国资产阶级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已经取得了胜利,它对于人民的统治已趋稳定,中国社会已经是所谓资本主义占优势并将得到和平发展的社会;因此他们武断地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结,中国无产阶级只有待到将来再去举行“社会主义革命”,在当时就只能进行所谓以“国民会议”为中心口号的合法运动,而取消革命运动;因此他们反对党所进行的各种革命斗争,并污蔑当时的红军运动为所谓“流寇运动”。他们不但不肯接受党的意见,放弃这种机会主义的取消主义的反党观点,而且还同反动的托洛茨基分子相结合,成立了反党的小组织,因而不得不被驱逐出党,接着并堕落为反革命。
另一方面,由于对国民党屠杀政策的仇恨和对陈独秀投降主义的愤怒而加强起来的小资产阶级革命急性病,也反映到党内,使党内的“左”倾情绪也很快地发展起来了。这种“左”倾情绪在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党中央的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上已经开端。八七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有功绩的。它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坚决地纠正了和结束了陈独秀的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号召党和人民群众继续革命的战斗,这些都是正确的,是它的主要方面。但是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时候,却为“左”倾错误开辟了道路。它在政治上不认识当时应当根据各地不同情况,组织正确的反攻或必要的策略上的退却,借以有计划地保存革命阵地和收集革命力量,反而容许了和助长了冒险主义和命令主义(特别是强迫工人罢工)的倾向。它在组织上开始了宗派主义的过火的党内斗争,过分地或不适当地强调了领导干部的单纯的工人成分的意义,并造成了党内相当严重的极端民主化状态。这种“左”倾情绪在八七会议后继续生长,到了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党中央的扩大会议,就形成为“左”倾的盲动主义(即冒险主义)路线,并使“左”倾路线第一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内取得了统治地位。这时的盲动主义者认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所谓“不断革命”(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形势是所谓“不断高涨”(否认一九二七年革命的失败),因而他们仍然不但不去组织有秩序的退却,反而不顾敌人的强大和革命失败后的群众情况,命令少数党员和少数群众在全国组织毫无胜利希望的地方起义。和这种政治上的冒险主义同时,组织上的宗派主义的打击政策也发展了起来。但是由于这个错误路线一开始就引起了毛泽东同志和在白色区域工作的许多同志的正确的批评和非难,并在实际工作中招致了许多损失,到了一九二八年初,这个“左”倾路线的执行在许多地方已经停止,而到同年四月(距“左”倾路线的开始不到半年时间),就在全国范围的实际工作中基本上结束了。
一九二八年六、七月间召开的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它正确地肯定了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指出了引起现代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因此确定了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发布了民主革命的十大纲领⑷。它正确地指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指出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指出了党在当时的总任务不是进攻,不是组织起义,而是争取群众。它进行了两条战线的斗争,批判了右的陈独秀主义和“左”的盲动主义,特别指出了党内最主要的危险倾向是脱离群众的盲动主义、军事冒险主义和命令主义。这些都是完全必要的。另一方面,第六次大会也有其缺点和错误。它对于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和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对于大革命失败后党所需要的策略上的有秩序的退却,对于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和民主革命的长期性,也缺乏必要的认识。这些缺点和错误,虽然使得八七会议以来的“左”倾思想未能根本肃清,并被后来的“左”倾思想所片面发展和极端扩大,但仍然不足以掩盖第六次大会的主要方面的正确性。党在这次大会以后一个时期内的工作,是有成绩的。毛泽东同志在这个时期内,不但在实践上发展了第六次大会路线的正确方面,并正确地解决了许多为这次大会所不曾解决或不曾正确地解决的问题,而且在理论上更具体地和更完满地给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根据。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之下,红军运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政治的重要因素。党在白色区域的组织和工作,也有了相当的恢复。
但是,在一九二九年下半年至一九三○年上半年间,还在党内存在着的若干“左”倾思想和“左”倾政策,又有了某些发展。在这个基础上,遇着时局的对革命有利的变动,便发展成为第二次的“左”倾路线。在一九三○年五月蒋冯阎战争爆发后的国内形势的刺激下,党中央政治局由李立三同志领导,在六月十一日通过了“左”倾的《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决议案,使“左”倾路线第二次统治了中央的领导机关。产生这次错误路线(李立三路线)的原因,是由于李立三同志等不承认革命需要主观组织力量的充分准备,认为“群众只要大干,不要小干”,因而认为当时不断的军阀战争,加上红军运动的初步发展和白区工作的初步恢复,就已经是具备了可以在全国“大干”(武装起义)的条件;由于他们不承认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认为革命危机在全国各地都有同样的生长,全国各地都要准备马上起义,中心城市尤其要首先发动以形成全国革命高潮的中心,并污蔑毛泽东同志在长期中用主要力量去创造农村根据地,以农村来包围城市,以根据地来推动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是所谓“极端错误的”“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与保守观念”;由于他们不承认世界革命的不平衡性,认为中国革命的总爆发必将引起世界革命的总爆发,而中国革命又必须在世界革命的总爆发中才能成功;由于他们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认为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开始即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开始,并因此规定了若干不适时宜的“左”倾政策。在这些错误认识下,立三路线的领导者定出了组织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随后又将党、青年团、工会的各级领导机关,合并为准备武装起义的各级行动委员会,使一切经常工作陷于停顿。在这些错误决定的形成和执行过程中,立三同志拒绝了许多同志的正确的批评和建议,并在党内强调地反对所谓“右倾”,在反“右倾”的口号下错误地打击了党内不同意他的主张的干部,因而又发展了党内的宗派主义。这样,立三路线的形态,就比第一次“左”倾路线更为完备。
但是立三路线在党内的统治时间也很短(不到四个月时间)。因为凡实行立三路线的地方都使党和革命力量受到了损失,广大的干部和党员都要求纠正这一路线。特别是毛泽东同志,他不但始终没有赞成立三路线,而且以极大的忍耐心纠正了红一方面军中的“左”倾错误,因而使江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在这个时期内不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利用了当时蒋冯阎战争的有利形势而得到了发展,并在一九三○年底至一九三一年初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其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除个别地区外,也得到了大体相同的结果。在白区,也有许多做实际工作的同志,经过党的组织起来反对立三路线。
一九三○年九月党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六届三中全会)及其后的中央,对于立三路线的停止执行是起了积极作用的。虽然六届三中全会的文件还表现了对立三路线调和妥协的精神(如否认它是路线错误,说它只是“策略上的错误”等),虽然六届三中全会在组织上还继续着宗派主义的错误,但是六届三中全会既然纠正了立三路线对于中国革命形势的极左估计,停止了组织全国总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恢复了党、团、工会的独立组织和经常工作,因而它就结束了作为立三路线主要特征的那些错误。立三同志本人,在六届三中全会上也承认了被指出的错误,接着就离开了中央的领导地位。六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央,又在同年十一月的补充决议和十二月的第九十六号通告中,进一步地指出了立三同志等的路线错误和六届三中全会的调和错误。当然,无论六届三中全会或其后的中央,对于立三路线的思想实质,都没有加以清算和纠正,因此一九二七年八七会议以来特别是一九二九年以来一直存在于党内的若干“左”倾思想和“左”倾政策,在六届三中全会上和六届三中全会后还是浓厚地存在着。但是六届三中全会及其后的中央既然对于停止立三路线作了上述有积极作用的措施,当时全党同志就应该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以求反“左”倾错误的贯彻。
但在这时,党内一部分没有实际革命斗争经验的犯“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同志,在陈绍禹(王明)同志的领导之下,却又在“反对立三路线”、“反对调和路线”的旗帜之下,以一种比立三路线更强烈的宗派主义的立场,起来反抗六届三中全会后的中央了。他们的斗争,并不是在帮助当时的中央彻底清算立三路线的思想实质,以及党内从八七会议以来特别是一九二九年以来就存在着而没有受到清算的若干“左”倾思想和“左”倾政策;在当时发表的陈绍禹同志的《两条路线》即《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的小册子中,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在新的形态下,继续、恢复或发展立三路线和其他“左”倾思想“左”倾政策的新的政治纲领。这样,“左”倾思想在党内就获得了新的滋长,而形成为新的“左”倾路线。
陈绍禹同志领导的新的“左”倾路线虽然也批评了立三路线的“左”倾错误和六届三中全会的调和错误,但是它的特点,是它主要地反而批评了立三路线的“右”,是它指责六届三中全会“对立三路线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与实际,未加以丝毫揭破和打击”,指责第九十六号通告没有看出“右倾依然是目前党内主要危险”。新的“左”倾路线在中国社会性质、阶级关系的问题上,夸大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夸大中国现阶段革命中反资产阶级斗争、反富农斗争和所谓“社会主义革命成分”的意义,否认中间营垒和第三派的存在。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它继续强调全国性的“革命高潮”和党在全国范围的“进攻路线”,认为所谓“直接革命形势”很快地即将包括一个或几个有中心城市在内的主要省份。它并从“左”的观点污蔑中国当时还没有“真正的”红军和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特别强调地宣称当时党内的主要危险是所谓“右倾机会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机会主义”和“富农路线”。在组织上,这条新的“左”倾路线的代表者们违反组织纪律,拒绝党所分配的工作,错误地结合一部分同志进行反中央的宗派活动,错误地在党员中号召成立临时的中央领导机关,要求以“积极拥护和执行”这一路线的“斗争干部”“来改造和充实各级的领导机关”等,因而造成了当时党内的严重危机。这样,虽然新的“左”倾路线并没有主张在中心城市组织起义,在一个时期内也没有主张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但是整个地说来,它却比立三路线的“左”倾更坚决,更“有理论”,气焰更盛,形态也更完备了。
一九三一年一月,党在这些以陈绍禹同志为首的“左”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分子从各方面进行压迫的情势之下,也在当时中央一部分犯经验主义错误的同志对于他们实行妥协和支持的情势之下,召开了六届四中全会。这次会议的召开没有任何积极的建设的作用,其结果就是接受了新的“左”倾路线,使它在中央领导机关内取得胜利,而开始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路线对党的第三次统治。六届四中全会直接实现了新的“左”倾路线的两项互相联系的错误纲领:反对所谓“目前党内主要危险”的“右倾”,和“改造充实各级领导机关”。尽管六届四中全会在形式上还是打着反立三路线、反“调和路线”的旗帜,它的主要政治纲领实质上却是“反右倾”。六届四中全会虽然在它自己的决议上没有作出关于当时政治形势的分析和党的具体政治任务的规定,而只是笼统地反对所谓“右倾”和所谓“实际工作中的机会主义”;但是在实际上,它是批准了那个代表着当时党内“左”倾思想,即在当时及其以后十多年内还继续被人们认为起过“正确的”“纲领作用”的陈绍禹同志的小册子——《两条路线》即《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而这个小册子,如前面所分析的,基本上乃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反右倾”的“左”倾机会主义的总纲领。在这个纲领下面,六届四中全会及其后的中央,一方面提拔了那些“左”的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同志到中央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过分地打击了犯立三路线错误的同志,错误地打击了以瞿秋白⑹同志为首的所谓犯“调和路线错误”的同志,并在六届四中全会后接着就错误地打击了当时所谓“右派”中的绝大多数同志。其实,当时的所谓“右派”,主要地是六届四中全会宗派主义的“反右倾”斗争的产物。这些人中间也有后来成为真正右派并堕落为反革命而被永远驱逐出党的以罗章龙为首的极少数的分裂主义者,对于他们,无疑地是应该坚决反对的;他们之成立并坚持第二党的组织,是党的纪律所绝不容许的。至于林育南⑺、李求实⑻、何孟雄⑼等二十几个党的重要干部,他们为党和人民做过很多有益的工作,同群众有很好的联系,并且接着不久就被敌人逮捕,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慷慨就义。所谓犯“调和路线错误”的瞿秋白同志,是当时党内有威信的领导者之一,他在被打击以后仍继续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主要是在文化方面),在一九三五年六月也英勇地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之下。所有这些同志的无产阶级英雄气概,乃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六届四中全会这种对于中央机关的“改造”,同样被推广于各个革命根据地和白区地方组织。六届四中全会以后的中央,比六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的中央更着重地更有系统地向全国各地派遣中央代表、中央代表机关或新的领导干部,以此来贯彻其“反右倾”的斗争。
在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不久,一九三一年五月九日中央所发表的决议,表示新的“左”倾路线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具体的运用和发展。接着,中国连续发生了许多重大事变。江西中央区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同志的积极努力之下,在六届四中全会后的中央还没有来得及贯彻其错误路线的情况之下,取得了粉碎敌人第二次和第三次“围剿”的巨大胜利;其他多数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在同一时期和同一情况下,也得到了很多的胜利和发展。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开始的进攻,又激起了全国民族民主运动的新的高涨。新的中央对于这些事变所造成的新形势,一开始就作了完全错误的估计。它过分地夸大了当时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革命力量的发展,忽视了“九一八”以后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和中间阶级的抗日民主要求,强调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其他帝国主义是要一致地进攻苏联的,各帝国主义和中国各反革命派别甚至中间派别是要一致地进攻中国革命的,并断定中间派别是所谓中国革命的最危险的敌人。因此它继续主张打倒一切,认为当时“中国政治形势的中心的中心,是反革命与革命的决死斗争”;因此它又提出了红军夺取中心城市以实现一省数省首先胜利,和在白区普遍地实行武装工农、各企业总罢工等许多冒险的主张。这些错误,最先表现于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日中央的《由于工农红军冲破敌人第三次“围剿”及革命危机逐渐成熟而产生的紧急任务决议》,并在后来临时中央的或在临时中央领导下作出的《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二日)、《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一九三二年一月九日)、《关于一二八事变的决议》(一九三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在争取中国革命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中中国共产党内机会主义的动摇》(一九三二年四月四日)、《中央区中央局关于领导和参加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瓜分中国与扩大民族革命战争运动周的决议》(一九三二年五月十一日)、《革命危机的增长与北方党的任务》(一九三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等文件中得到了继续和发挥。
自一九三一年九月间以秦邦宪(博古)同志为首的临时中央成立起,到一九三五年一月遵义会议止,是第三次“左”倾路线的继续发展的时期。其间,临时中央因为白区工作在错误路线的领导下遭受严重损失,在一九三三年初迁入江西南部根据地,更使他们的错误路线得以在中央所在的根据地和邻近各根据地进一步地贯彻执行。在这以前,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的江西南部根据地党代表大会和一九三二年十月中央区中央局的宁都会议,虽然已经根据六届四中全会的“反右倾”和“改造各级领导机关”的错误纲领,污蔑过去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根据地的正确路线为“富农路线”和“极严重的一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改变了正确的党的领导和军事领导;但是因为毛泽东同志的正确战略方针在红军中有深刻影响,在临时中央的错误路线尚未完全贯彻到红军中去以前,一九三三年春的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仍然得到了胜利。而在一九三三年秋开始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极端错误的战略就取得了完全的统治。在其他许多政策上,特别是对于福建事变的政策上,“左”倾路线的错误也得到了完全的贯彻。
一九三四年一月,由临时中央召集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六届五中全会),是第三次“左”倾路线发展的顶点。六届五中全会不顾“左”倾路线所造成的中国革命运动的挫折和“九一八”“一二八”以来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挫折,盲目地判断“中国的革命危机已到了新的尖锐的阶段——直接革命形势在中国存在着”;判断第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即是争取中国革命完全胜利的斗争”,说这一斗争将决定中国的“革命道路与殖民地道路之间谁战胜谁的问题”。它又重复立三路线的观点,宣称“在我们已将工农民主革命推广到中国重要部分的时候,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将成为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中国才会统一,中国民众才会完成民族的解放”等等。在反对“主要危险的右倾机会主义”、“反对对右倾机会主义的调和态度”和反对“用两面派的态度在实际工作中对党的路线怠工”等口号之下,它继续发展了宗派主义的过火斗争和打击政策。
第三次“左”倾路线在革命根据地的最大恶果,就是中央所在地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和红军主力的退出中央所在地区。“左”倾路线在退出江西和长征的军事行动中又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使红军继续受到损失。党在其他绝大多数革命根据地(闽浙赣区、鄂豫皖区、湘鄂赣区、湘赣区、湘鄂西区、川陕区)和广大白区的工作,也同样由于“左”倾路线的统治而陷于失败。统治过鄂豫皖区和川陕区的张国焘路线,则除了一般的“左”倾路线之外,还表现为特别严重的军阀主义和在敌人进攻面前的逃跑主义。
以上这些,就是第三次统治全党的、以教条主义分子陈绍禹秦邦宪二同志为首的、错误的“左”倾路线的主要内容。
犯教条主义错误的同志们披着“马列主义理论”的外衣,仗着六届四中全会所造成的政治声势和组织声势,使第三次“左”倾路线在党内统治四年之久,使它在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完整,在全党影响最深,因而其危害也最大。但是犯这个路线错误的同志,在很长时期内,却在所谓“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等武断词句下,竭力吹嘘同事实相反的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之“正确性”及其所谓“不朽的成绩”,完全歪曲了党的历史。
在第三次“左”倾路线时期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主张正确路线的同志们,是同这条“左”倾路线完全对立的。他们不赞成并要求纠正这条“左”倾路线,因而他们在各地的正确领导,也就被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中央及其所派去的组织或人员所推翻了。但是“左”倾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不断碰壁,尤其是中央所在地区第五次反“围剿”中的不断失败,开始在更多的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面前暴露了这一路线的错误,引起了他们的怀疑和不满。在中央所在地区红军长征开始后,这种怀疑和不满更加增长,以至有些曾经犯过“左”倾错误的同志,这时也开始觉悟,站在反对“左”倾错误的立场上来了。于是广大的反对“左”倾路线的干部和党员,都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团结起来,因而在一九三五年一月,在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在贵州省遵义城召开的扩大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得以胜利地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了长征,在长征的极端艰险的条件下保存了并锻炼了党和红军的基干,胜利地克服了坚持退却逃跑并实行成立第二党的张国焘路线,挽救了“左”倾路线所造成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危机,正确地领导了一九三五年的“一二九”救亡运动,正确地解决了一九三六年的西安事变,组织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神圣的抗日战争的爆发。
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的政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都被逐渐地克服了。一九四二年以来,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全党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和党史学习,更从思想根源上纠正了党的历史上历次“左”倾以及右倾的错误。过去犯过“左”、右倾错误的同志,在长期体验中,绝大多数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做过了许多有益于党和人民的工作。这些同志,和其他广大同志在一起,在共同的政治认识上互相团结起来了。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欣幸地指出:我党经过了自己的各种成功和挫折,终于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第一次达到了现在这样高度的巩固和统一。这是快要胜利了的党,这是任何力量也不能战胜了的党。
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认为:关于抗日时期党内的若干历史问题,因为抗日阶段尚未结束,留待将来做结论是适当的。
(四)、为了使同志们进一步了解各次尤其是第三次“左”倾路线的错误,以利于“惩前毖后”,不在今后工作上重犯这类错误起见,特分别指出它们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同正确路线相违抗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在政治上: 如同斯大林同志所指出和毛泽东同志所详细分析过的,现阶段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九一八”以后部分地变为殖民地);这个国家的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国际无产阶级已在苏联胜利,中国无产阶级已有政治觉悟时代的民族民主革命。这就规定了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人农民为主体而有其他广大社会阶层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即是既区别于旧民主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由于现阶段的中国是在强大而又内部互相矛盾的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和中国封建势力统治之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其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不平衡性和不统一性,这就规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之极大的不平衡性,使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不能不经历长期的曲折的斗争;同时又使这一斗争能广泛地利用敌人的矛盾,在敌人的统治比较薄弱的广大地区首先建立和保持武装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实践所证明的中国革命的上述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既为一切右倾路线所不了解和违抗,也为各次尤其是第三次“左”倾路线所不了解和违抗。“左”倾路线因此在政治上犯了三个主要方面的错误:
第一,各次“左”倾路线首先在革命任务和阶级关系的问题上犯了错误。和斯大林同志一样,毛泽东同志还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就不但指出中国现阶段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而且特别指出农民的土地斗争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基本内容,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因此对于农民斗争的领导是中国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基本任务。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他又指出中国所需要的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定要经过这样的民权主义革命”,才谈得上社会主义的前途;指出土地革命因为革命在城市的失败有了更大的意义,“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指出大资产阶级叛变革命之后,自由资产阶级仍然和买办资产阶级有区别,要求民主尤其是要求反帝国主义的阶层还是很广泛的,因此必须正确地对待和尽可能地联合或中立各种不同的中间阶级,而在乡村中则必须正确地对待中农和富农(“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同时坚决地团结中农,保护富裕中农,给富农以经济的出路,也给一般地主以生活的出路。凡此都是新民主主义的基本思想,而“左”倾路线是不了解和反对这些思想的。虽然各次“左”倾路线所规定的革命任务,许多也还是民主主义的,但是它们都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定界限,并主观地急于要超过民主革命;都低估农民反封建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决定作用;都主张整个地反对资产阶级以至上层小资产阶级。第三次“左”倾路线更把反资产阶级和反帝反封建并列,否认中间营垒和第三派的存在,尤其强调反对富农。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中国阶级关系有了一个明显的巨大的变化,但是当时的第三次“左”倾路线则不但不认识这个变化,反而把同国民党反动统治有矛盾而在当时积极活动起来的中间派别断定为所谓“最危险的敌人”。应当指出,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代表者也领导了农民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反抗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进攻,这些任务都是正确的;但是由于上述的“左”倾认识,他们就错误地害怕承认当时的红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错误地反对所谓“农民特殊革命性”、“农民的资本主义”和所谓“富农路线”,而实行了许多超民主主义的所谓“阶级路线”的政策,例如消灭富农经济及其他过左的经济政策、劳动政策,一切剥削者均无参政权的政权政策,强调以共产主义为内容的国民教育政策,对知识分子的过左政策,要兵不要官的兵运工作和过左的肃反政策等,而使当前的革命任务被歪曲,使革命势力被孤立,使红军运动受挫折。同样,应当指出,我党在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后的国民党统治区中,一贯坚持地领导了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领导了工人及其他群众的经济斗争和革命的文化运动,反对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出卖民族利益和压迫人民的政策;特别是“九一八”以后,我党领导了东北抗日联军,援助了“一二八”战争和察北抗日同盟军,和福建人民政府成立了抗日民主的同盟,提出了在三个条件下红军愿同国民党军队联合抗日⒇,在六个条件下愿同各界人民建立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在一九三五年八月一日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成立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这些也都是正确的。但是在各次尤其是第三次“左”倾路线统治时期,由于指导政策的错误,不能在实际上正确地解决问题,以致当时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或归于失败。当然,在抗日问题上,在当时还不能预料到代表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主要部分的国民党主要统治集团在一九三五年的华北事变尤其是一九三六年的西安事变以后所起的变化,但是中间阶层和一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地方集团已经发生了成为抗日同盟者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广大党员和人民都已经认识了的,却被第三次“左”倾路线所忽视或否认,形成了自己的严重的关门主义,使自己远落于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之后。这个关门主义错误所造成的孤立和落后的状况,在遵义会议以前,基本上是没有改变的。
第二,各次“左”倾路线在革命战争和革命根据地的问题上,也犯了错误。斯大林同志说:“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和斯大林同志一样,毛泽东同志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即已正确指出,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缺乏民主和工业的不统一的大国,武装斗争和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毛泽东同志又指出:广大农民所在的广大乡村,是中国革命必不可少的重要阵地(革命的乡村可以包围城市,而革命的城市不能脱离乡村);中国可以而且必须建立武装的革命根据地,以为全国胜利(全国的民主统一)的出发点。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革命时期,由于国共合作建立了联合政府,当时的根据地是以某些大城市为中心的,但是即在那个时期,也必须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军队,并解决乡村土地问题,以巩固根据地的基础。而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强大的反革命势力占据了全国的城市,这时的根据地就只能主要地依靠农民游击战争(而不是阵地战),在反革命统治薄弱的乡村(而不是中心城市)首先建立、发展和巩固起来。毛泽东同志指出这种武装的乡村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存在的历史条件,是中国的“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是由此而来的“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他又指出这种根据地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是“必须这样,才能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如苏联之于全世界然。必须这样,才能给反动统治阶级以甚大的困难,动摇其基础而促进其内部的分解。也必须这样,才能真正地创造红军,成为将来大革命的主要工具。总而言之,必须这样,才能促进革命的高潮”。至于这个时期的城市群众工作,则应如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刘少奇同志所主张的,采取以防御为主(不是以进攻为主),尽量利用合法的机会去工作(而不是拒绝利用合法),以便使党的组织深入群众,长期荫蔽,积蓄力量,并随时输送自己的力量到乡村去发展乡村武装斗争力量,借此以配合乡村斗争,推进革命形势,为其主要方针。因此,直至整个形势重新具有在城市中建立民主政府的条件时为止,中国革命运动应该以乡村工作为主,城市工作为辅;革命在乡村的胜利和在城市的暂时不能胜利,在乡村的进攻和在城市的一般处于防御,以至在这一乡村的胜利及进攻和在另一乡村的失败、退却和防御,就织成了在这一时期中全国的革命和反革命相交错的图画,也就铺成了在这一形势下革命由失败到胜利的必经道路。但是各次“左”倾路线的代表者,因为不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特点,不了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不了解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曲折性和长期性,就从而低估了军事斗争特别是农民游击战争和乡村根据地的重要性,就从而反对所谓“枪杆子主义”和所谓“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与保守观念”,而总是梦想这时城市的工人斗争和其他群众斗争能突然冲破敌人的高压而勃兴,而发动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而达到所谓“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而形成所谓全国革命高潮和全国胜利,并以这种梦想作为一切工作布置的中心。但是实际上,在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后阶级力量对比的整个形势下,这种梦想的结果不是别的,首先就是造成了城市工作本身的失败。第一次“左”倾路线这样失败了,第二次“左”倾路线仍然继续同样的错误;所不同的,是要求红军的配合,因为这时红军已经逐渐长大了。第二次失败了,第三次“左”倾路线仍然要求在大城市“真正”准备武装起义;所不同的,是主要要求红军的占领,因为这时红军更大,城市工作更小了。这样不以当时的城市工作服从乡村工作,而以当时的乡村工作服从城市工作的结果,就是使城市工作失败以后,乡村工作的绝大部分也遭到失败。应当指出,在一九三二年以后,由于红军对中心城市的不能攻克或不能固守,特别是由于国民党的大举进攻,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夺取中心城市的行动;而在一九三三年以后,又由于城市工作的更大破坏,临时中央也离开了城市而迁入了乡村根据地,实行了一个转变。但是这种转变,对于当时的“左”倾路线的同志们说来,不是自觉的,不是从研究中国革命特点得出正确结论的结果,因此,他们依然是以他们错误的城市观点,来指导红军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并使这些工作受到破坏。例如,他们主张阵地战,而反对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他们错误地强调所谓“正规化”,而反对红军的所谓“游击主义”;他们不知道适应分散的乡村和长期的被敌人分割的游击战争,以节省使用根据地的人力物力,和采取其他必要的对策;他们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提出所谓“中国两条道路的决战”和所谓“不放弃根据地一寸土地”的错误口号,等等,就是明证。
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着重指出:我们上面所说的这一时期内乡村工作所应推进、城市工作所应等待的形势变化,现时已经迫近了。只有在现时,在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在我党领导的军队已经壮大,并还将更加壮大的时候,将敌占区的城市工作提到和解放区工作并重的地位,积极地准备一切条件,以便里应外合地从中心城市消灭日本侵略者,然后把工作重心转到这些城市去,才是正确的。这一点,对于从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来艰难地将工作重心转入乡村的我党,将是一个新的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全党同志都应充分自觉地准备这一转变,而不再重复“左”倾路线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城市转入乡村问题上所表现的初则反对、违抗,继则勉强、被迫和不自觉的那种错误。至于国民党统治区域,则是另外一种情形;在那里,我们现时的任务是无论在乡村或城市,都应放手动员群众,坚决反对内战分裂,力争和平团结,要求加强对日作战,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全国统一的民主的联合政府。当敌占城市在人民手中得到了解放,全国统一的民主的联合政府真正地实现了和巩固了的时候,就将是乡村根据地的历史任务完成的时候。
第三,各次“左”倾路线在进攻和防御的策略指导上,也犯了错误。正确的策略指导,必须如斯大林同志所指出的,需要正确的形势分析(正确地估计阶级力量的对比,判断运动的来潮和退潮),需要由此而来的正确的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需要正确的“利用敌人阵营里的每一缝隙,善于给自己找寻同盟者”;而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正是一个最好的模范。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后,正确地指出全国革命潮流的低落,在全国范围内敌强于我,冒险的进攻必然要招致失败;但在反动政权内部不断分裂和战争,人民革命要求逐渐恢复和上升的一般条件下,和在群众经过第一次大革命斗争,并有相当力量的红军和有正确政策的共产党的特殊条件下,就可以“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他又指出:在统治阶级破裂时期,红色政权的发展“可以比较地冒进,用军事发展割据的地方可以比较地广大”;若在统治阶级比较稳定时期,则这种发展“必须是逐渐地推进的。这时在军事上最忌分兵冒进,在地方工作方面(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发展党,组织地方武装)最忌把人力分得四散,而不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即在同一时期,由于敌人的强弱不同,我们的策略也应当不同,所以湘赣边的割据地区就“对统治势力比较强大的湖南取守势,对统治势力比较薄弱的江西取攻势”。湘赣边红军以后进入闽赣边,又提出“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的计划。不同的敌人对革命的不同利害关系,是决定不同策略的重要根据。所以毛泽东同志始终主张“利用反革命内部的每一冲突,从积极方面扩大他们内部的裂痕”,“反对孤立政策,承认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这些“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原则的运用,在他所领导的历次反“围剿”战争中,尤其在遵义会议后的长征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得到了光辉的发展。刘少奇同志在白区工作中的策略思想,同样是一个模范。刘少奇同志正确地估计到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后白区特别是城市敌我力量的悬殊,所以主张有系统地组织退却和防御,“在形势与条件不利于我们的时候,暂时避免和敌人决斗”,以“准备将来革命的进攻和决斗”;主张有计划地把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革命时期的党的公开组织严格地转变为秘密组织,而在群众工作中则“尽可能利用公开合法手段”,以便党的秘密组织能够在这种群众工作中长期地荫蔽力量,深入群众,“聚积与加强群众的力量,提高群众的觉悟”。对于群众斗争的领导,刘少奇同志认为应当“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和条件,根据群众觉悟的程度,提出群众可能接受的部分的口号、要求和斗争的方式,去发动群众的斗争,并根据斗争过程中各种条件的变化,把群众的斗争逐渐提高到更高的阶段,或者‘适可而止’地暂时结束战斗,以准备下一次更高阶段和更大范围的战斗”。在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和争取暂时的同盟者的问题上,他认为应该“推动这些矛盾的爆发,与敌人营垒中可能和我们合作的成分,或者与今天还不是我们主要的敌人,建立暂时的联盟,去反对主要的敌人”;应该“向那些愿意同我们合作的同盟者作必要的让步,吸引他们同我们联合,参加共同的行动,再去影响他们,争取他们下层的群众”。一二九运动的成功,证明了白区工作中这些策略原则的正确性。和这种正确的策略指导相反,各次“左”倾路线的同志们因为不知道客观地考察敌我力量的对比,不知道采取与此相当的斗争形式和组织形式,不承认或不重视敌人内部的矛盾,这样,他们在应当防御的时候,固然因为盲目地实行所谓“进攻路线”而失败,就在真正应当进攻的时候,也因为不会组织胜利的进攻而失败。他们“估计形势”的方法,是把对他们的观点有利的某些个别的、萌芽的、间接的、片面的和表面的现象,夸大为大量的、严重的、直接的、全面的和本质的东西,而对于不合他们的观点的一切实际(如敌人的强大和暂时胜利,我们的弱小和暂时失败,群众的觉悟不足,敌人的内部矛盾,中间派的进步方面等),则害怕承认,或熟视无睹。他们从不设想到可能的最困难和最复杂的情况,而只是梦想着不可能的最顺利和最简单的情况。在红军运动方面,他们总是把包围革命根据地的敌人描写为“十分动摇”、“恐慌万状”、“最后死亡”、“加速崩溃”、“总崩溃”等等。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代表者们甚至认为红军对于超过自己许多倍的整个的国民党军队还占优势,因此总是要求红军作无条件的甚至不休息的冒进。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代表者们否认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革命所造成的南方和北方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这种情况只是到了抗日战争期间才起了一个相反的变化),错误地反对所谓“北方落后论”,要求在北方乡村中普遍地建立红色政权,在北方白色军队中普遍地组织哗变成立红军。他们也否认根据地的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不平衡,错误地反对所谓“罗明路线”。他们拒绝利用进攻红军的各个军阀之间的矛盾,拒绝同愿意停止进攻红军的军队成立妥协。在白区工作方面,他们在革命已转入低潮而反革命的统治力量极为强大的城市,拒绝实行必要的退却和防御的步骤,拒绝利用一切合法的可能,而继续采取为当时情况所不允许的进攻的形式,组织庞大的没有掩护的党的机关和各种脱离广大群众的第二党式的所谓赤色群众团体,经常地无条件地号召和组织政治罢工、同盟罢工、罢课、罢市、罢操、罢岗、游行示威、飞行集会以至武装暴动等不易或不能得到群众参加和支持的行动,并曲解这一切行动的失败为“胜利”。总之,各次尤其是第三次“左”倾路线的同志们只知道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盲目地认为“斗争高于一切,一切为了斗争”,“不断地扩大和提高斗争”,因而不断地陷于不应有的和本可避免的失败。
(二)在军事上: 在中国革命的现阶段,军事斗争是政治斗争的主要形式。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一问题成为党的路线中的最迫切的问题。毛泽东同志不但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来,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规定了服从于这一政治路线的正确的军事路线。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路线从两个基本观点出发:第一,我们的军队不是也不能是其他样式的军队,它必须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服务于人民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工具;第二,我们的战争不是也不能是其他样式的战争,它必须在承认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条件下,充分地利用敌之劣点与我之优点,充分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以求得生存、胜利和发展。从第一个观点出发,红军(现在是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必须全心全意地为着党的路线、纲领和政策,也就是为着全国人民的各方面利益而奋斗,反对一切与此相反的军阀主义倾向。因此,红军必须反对军事不服从于政治或以军事来指挥政治的单纯军事观点和流寇思想;红军必须同时负起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筹款(现在是生产)的三位一体的任务,而所谓做群众工作,就是要成为党和人民政权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就是要帮助地方人民群众分配土地(现在是减租减息),建立武装,建立政权以至建立党的组织。因此,红军在军政关系和军民关系上,必须要求严格地尊重人民的政权机关和群众团体,巩固它们的威信,严格地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军队的内部,必须建立正确的官兵关系,必须要有一定的民主生活和有威权的以自觉为基础的军事纪律;在对敌军的工作上,必须具有瓦解敌军和争取俘虏的正确政策。从第二个观点出发,红军必须承认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战争形式,承认只有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的人民战争,才能够战胜比自己强大许多倍的敌人。因此,红军必须反对战略的速决战和战役的持久战,坚持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的速决战;反对战役战术的以少胜多,坚持战役战术的以多胜少。因此,红军必须实行“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强敌跟追,用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的弱点,在运动战中有把握地消灭敌人的一部或大部,以各个击破敌人”等项战略战术的原则。各次“左”倾路线在军事上都是同毛泽东同志站在恰恰相反对的方面:第一次“左”倾路线的盲动主义,使红军脱离人民群众;第二次“左”倾路线,使红军实行冒险的进攻。但是这两次“左”倾路线在军事上都没有完整的体系。具有完整体系的是第三次。第三次“左”倾路线,在建军的问题上,把红军的三项任务缩小成为单纯的打仗一项,忽略正确的军民、军政、官兵关系的教育;要求不适当的正规化,把当时红军的正当的游击性当作所谓“游击主义”来反对;又发展了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在作战问题上,它否认了敌强我弱的前提;要求阵地战和单纯依靠主力军队的所谓“正规”战;要求战略的速决战和战役的持久战;要求“全线出击”和“两个拳头打人”;反对诱敌深入,把必要的转移当作所谓“退却逃跑主义”;要求固定的作战线和绝对的集中指挥等;总之是否定了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不了解正确的人民战争。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他们始则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继则实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主张分兵防御,“短促突击”,同敌人“拚消耗”;最后,在不得不退出江西根据地时,又变为实行真正的逃跑主义。这些都是企图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正确的人民战争的结果。
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退却和战略相持阶段中,因为敌我强弱相差更甚,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正确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43)强求过多的运动战是错误的。但在将要到来的战略反攻阶段,正如全党的工作重心需要由乡村转到城市一样,在我军获得新式装备的条件下,战略上也需要由以游击战为主变为以运动战和阵地战为主。对于这个即将到来的转变,也需要全党有充分的自觉来作准备。
(三)在组织上: 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正确的政治路线应该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为使这个路线真正从群众中来,特别是真正能到群众中去,就不但需要党和党外群众(阶级和人民)有密切的联系,而且首先需要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内群众(干部和党员)有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需要正确的组织路线。因此,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各个时期既然规定了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路线,同时也就规定了服务于这一政治路线的联系党内党外群众的组织路线。这个工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也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其集中的表现,便是一九二九年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这个决议,一方面把党的建设提到了思想原则和政治原则的高度,坚持无产阶级思想的领导,正确地进行了反对单纯军事观点、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平均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等倾向的斗争,指出了这些倾向的根源、危害和纠正的办法;另一方面又坚持严格的民主集中制,既反对不正当地限制民主,也反对不正当地限制集中。毛泽东同志又从全党团结的利益出发,坚持局部服从全体,并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特点,规定了新干部和老干部、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以及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干部间的正确关系。这样,毛泽东同志就供给了一个坚持真理的原则性和服从组织的纪律性相结合的模范,供给了一个正确地进行党内斗争和正确地保持党内团结的模范。与此相反,在一切错误政治路线统治的同时,也就必然出现了错误的组织路线;这条错误的政治路线统治得愈久,则其错误的组织路线的为害也愈烈。因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次“左”倾路线,不但反对了毛泽东同志的政治路线,也反对了毛泽东同志的组织路线;不但形成了脱离党外群众的宗派主义(不把党当作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者),也形成了脱离党内群众的宗派主义(不使党内一部分人的局部利益服从全党利益,不把党的领导机关当作全党意志的集中者)。尤其是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代表者,为贯彻其意旨起见,在党内曾经把一切因为错误路线行不通而对它采取怀疑、不同意、不满意、不积极拥护、不坚决执行的同志,不问其情况如何,一律错误地戴上“右倾机会主义”、“富农路线”、“罗明路线”、“调和路线”、“两面派”等大帽子,而加以“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甚至以对罪犯和敌人作斗争的方式来进行这种“党内斗争”。这种错误的党内斗争,成了领导或执行“左”倾路线的同志们提高其威信、实现其要求和吓唬党员干部的一种经常办法。它破坏了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取消了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民主精神,使党内纪律成为机械的纪律,发展了党内盲目服从随声附和的倾向,因而使党内新鲜活泼的、创造的马克思主义之发展,受到打击和阻挠。同这种错误的党内斗争相结合的,则是宗派主义的干部政策。宗派主义者不把老干部看作党的宝贵的资本,大批地打击、处罚和撤换中央和地方一切同他们气味不相投的、不愿盲目服从随声附和的、有工作经验并联系群众的老干部。他们也不给新干部以正确的教育,不严肃地对待提拔新干部(特别是工人干部)的工作,而是轻率地提拔一切同他们气味相投的、只知盲目服从随声附和的、缺乏工作经验、不联系群众的新干部和外来干部,来代替中央和地方的老干部。这样,他们既打击了老干部,又损害了新干部。很多地区,更由于错误的肃反政策和干部政策中的宗派主义纠缠在一起,使大批优秀的同志受到了错误的处理而被诬害,造成了党内极可痛心的损失。这种宗派主义的错误,使党内发生了上下脱节和其他许多不正常现象,极大地削弱了党。
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在此宣布:对于一切被错误路线所错误地处罚了的同志,应该根据情形,撤消这种处分或其错误部分。一切经过调查确系因错误处理而被诬害的同志,应该得到昭雪,恢复党籍,并受到同志的纪念。
(四)在思想上: 一切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之正确或错误,其思想根源都在于它们是否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出发,是否从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和中国人民的客观需要出发。毛泽东同志从他进入中国革命事业的第一天起,就着重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以从事于对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尤其再三再四地强调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真理,再三再四地反对了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危害。毛泽东同志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所规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正是他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根据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具体地分析了当时国内外党内外的现实情况及其特点,并具体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革命的历史经验的光辉的成果。在中国生活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应该是为了用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各种实际问题,如同毛泽东同志所做的。但是一切犯“左”倾错误的同志们,在那时,当然是不能了解和接受毛泽东同志的做法的,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代表者更污蔑他是“狭隘经验主义者”;这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根源乃是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在第三次“左”倾路线统治时期更特别突出地表现为教条主义的缘故。教条主义的特点,是不从实际情况出发,而从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出发。它不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来认真研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过去和现在,认真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经验,得出结论,作为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再在群众的实践中去考验这些结论是否正确;相反地,它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质,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书本上的若干个别词句搬运到中国来当做教条,毫不研究这些词句是否合乎中国现时的实际情况。因此,他们的“理论”和实际脱离,他们的领导和群众脱离,他们不是实事求是,而是自以为是,他们自高自大,夸夸其谈,害怕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必然的了。
在教条主义统治时期,同它合作并成为它的助手的经验主义的思想,也是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经验主义同教条主义的区别,是在于它不是从书本出发,而是从狭隘的经验出发。应当着重地指出:最广大的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他们的一切有益的经验,是极可宝贵的财产。科学地把这些经验总结起来,作为以后行动中的指导,这完全不是经验主义,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像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原则当做革命行动的指南,而不把它们当做教条,就完全不是教条主义,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样。但是,在一切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中,如果有一些人满足于甚至仅仅满足于他们的局部经验,把它们当做到处可以使用的教条,不懂得而且不愿意承认“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45)和“为着领导,必须预见”(46)的真理,因而轻视从世界革命经验总结出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并醉心于狭隘的无原则的所谓实际主义和无头脑无前途的事务主义,却坐在指挥台上,盲目地称英雄,摆老资格,不肯倾听同志们的批评和发展自我批评,这样,他们就成为经验主义者了。因此,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出发点虽然不同,但是在思想方法的本质上,两者却是一致的。他们都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分割开来;他们都违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把片面的相对的真理夸大为普遍的绝对的真理;他们的思想都不符合于客观的全面的实际情况。因此,他们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就有了许多共同的错误的认识(如错误的城市中心观点,白区工作中心观点,脱离实际情况的“正规”战观点等)。这就是这两部分同志能够互相合作的思想根源。虽然因为经验主义者的经验是局部的、狭隘的,他们中的多数对于全面性的问题往往缺乏独立的明确的完整的意见,因此,他们在和教条主义者相结合时,一般地是作为后者的附庸而出现;但是党的历史证明,教条主义者缺乏经验主义者的合作就不易“流毒全党”,而在教条主义被战胜以后,经验主义更成为党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我们不但要克服主观主义的教条主义,而且也要克服主观主义的经验主义。必须彻底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路线和作风,才能普及和深入全党。
以上所述政治、军事、组织和思想四方面的错误,实为各次尤其是第三次“左”倾路线的基本错误。而一切政治上、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都是从思想上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而来,都是从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而来。
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指出:我们在否定各次“左”倾路线的错误时,同时要牢记和实行毛泽东同志“对于任何问题应取分析态度,不要否定一切”(47)的指示。应当指出:犯了这些错误的同志们的观点中,并不是一切都错了,他们在反帝反封建、土地革命、反蒋战争等问题上的若干观点,同主张正确路线的同志们仍然是一致的。还应指出,第三次“左”倾路线统治时间特别长久,所给党和革命的损失特别重大,但是这个时期的党,因为有广大的干部、党员群众和广大的军民群众在一起,进行了积极的工作和英勇的斗争,因而在许多地区和许多部门的实际工作中,仍然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在战争中,在军事建设中,在战争动员中,在政权建设中,在白区工作中)。正是由于这种成绩,才能够支持反对敌人进攻的战争至数年之久,给了敌人以重大的打击;仅因错误路线的统治,这些成绩才终于受到了破坏。在各次错误路线统治时期,和党的任何其他历史时期一样,一切为人民利益而壮烈地牺牲了的党内党外的领袖、领导者、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都将永远被党和人民所崇敬。
(五)、 “左”倾路线的上述四方面错误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很深的社会根源。
如同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反映了中国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的思想一样,“左”倾路线则反映了中国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思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小资产阶级极其广大的国家。我们党不但从党外说是处在这个广大阶层的包围之中;而且在党内,由于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伟大胜利,由于中国现时的社会政治情况,特别是国共两党的历史发展,决定了中国不能有强大的小资产阶级政党,因此就有大批的小资产阶级革命民主分子向无产阶级队伍寻求出路,使党内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分子也占了大多数。此外,即使工人群众和工人党员,在中国的经济条件下,也容易染有小资产阶级的色彩。因此,小资产阶级思想在我们党内常常有各色各样的反映,这是必然的,不足为怪的。
党外的小资产阶级群众,除了农民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以外,城市小资产阶级大多数群众在中国也受着重重压迫,经常迅速大量地陷于贫困破产和失业的境地,其经济和政治的民主要求十分迫切,所以在现阶段的革命中,城市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动力之一。但是小资产阶级由于是一个过渡的阶级,它是有两面性的:就其好的、革命的一面说来,是其大多数群众在政治上、组织上以至思想上能够接受无产阶级的影响,在目前要求民主革命,并能为此而团结奋斗,在将来也可能和无产阶级共同走向社会主义;而就其坏的、落后的一面说来,则不但有其各种区别于无产阶级的弱点,而且在失去无产阶级的领导时,还往往转而接受自由资产阶级以至大资产阶级的影响,成为他们的俘虏。因此,在现阶段上,无产阶级及其先进部队——中国共产党,对于党外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应该在坚决地广泛地联合他们的基础上,一方面给以宽大的待遇,在不妨碍对敌斗争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条件下,容许其自由主义的思想和作风的存在;另一方面则给以适当的教育,以便巩固同他们的联合。
至于由小资产阶级出身而自愿抛弃其原有立场、加入无产阶级政党的分子,则是完全另一种情形。党对于他们,和对于党外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应该采取原则上不同的政策。由于他们本来和无产阶级相接近,又自愿地加入无产阶级政党,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和群众革命斗争的实际锻炼中,他们是可以逐渐在思想上无产阶级化,并给无产阶级队伍以重大利益的;而且在事实上,加入我党的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分子之绝大多数,也都为党和人民作了勇敢的奋斗和牺牲,他们的思想已经进步,很多人并已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了。但是,必须着重指出:任何没有无产阶级化的小资产阶级分子的革命性,在本质上和无产阶级革命性不相同,而且这种差别往往可能发展成为对抗状态。带着小资产阶级革命性的党员,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是在思想上却还没有入党,或没有完全入党,他们往往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面貌出现的自由主义者、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布朗基主义(48)者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但不能引导中国将来的共产主义运动达到胜利,而且也不能引导中国今天的新民主主义运动达到胜利。如果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和这些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的旧有思想坚决地分清界限,严肃地、但是恰当地和耐心地进行教育和斗争,则他们的小资产阶级思想不但不能克服,而且必然力图以他们自己的本来面貌来代替党的无产阶级先进部队的面貌,实行篡党,使党和人民的事业蒙受损失。党外的小资产阶级愈是广大,党内的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愈是众多,则党便愈须严格地保持自己的无产阶级先进部队的纯洁性,否则小资产阶级思想向党的进攻必然愈是猛烈,而党所受的损失也必然愈是巨大。我党历史上各次错误路线和正确路线之间的斗争,实质上即是党外的阶级斗争在党内的表演;而上述“左”倾路线在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错误,也即是这种小资产阶级思想在党内的反映。
在这个问题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首先,在思想方法方面。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方法,基本上表现为观察问题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即不从阶级力量对比之客观的全面的情况出发,而把自己主观的愿望、感想和空谈当做实际,把片面当成全面,局部当成全体,树木当做森林。脱离实际生产过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为只有书本知识而缺乏感性知识,他们的思想方法就比较容易表现为我们前面所说的教条主义。联系生产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虽具有一定的感性知识,但是受着小生产的狭隘性、散漫性、孤立性和保守性的限制,他们的思想方法就比较容易表现为我们前面所说的经验主义。
第二,在政治倾向方面。小资产阶级的政治倾向,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由此而来的思想方法上的主观性片面性,一般地容易表现为左右摇摆。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许多代表人物希望革命马上胜利,以求根本改变他们今天所处的地位;因而他们对于革命的长期努力缺乏忍耐心,他们对于“左”的革命词句和口号有很大的兴趣,他们容易发生关门主义和冒险主义的情绪和行动。小资产阶级的这种倾向,在党内反映出来,就构成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左”倾路线在革命任务问题、革命根据地问题、策略指导问题和军事路线问题上的各种错误。
但是,这些小资产阶级革命家在另外一种情况下,或是另一部分小资产阶级革命家,也可以表现悲观失望,表现追随于资产阶级之后的右倾情绪和右倾观点。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革命后期的陈独秀主义,土地革命后期的张国焘主义和长征初期的逃跑主义,都是小资产阶级这种右倾思想在党内的反映。抗日时期,又曾发生过投降主义的思想。一般地说,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裂的时期,比较容易发生“左”倾错误(例如土地革命时期“左”倾路线统治党的领导机关至三次之多),而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联合的时期,则比较容易发生右倾错误(例如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初期)。而无论是“左”倾或右倾,都是不利于革命而仅仅利于反革命的。由于各种情况的变化而产生的左右摇摆、好走极端、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在坏的一面的特点。这是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所处的不稳定地位在思想上的反映。
第三,在组织生活方面。由于一般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法的限制,特别由于中国的落后的分散的宗法社会和帮口行会的社会环境,小资产阶级在组织生活上的倾向,容易表现为脱离群众的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这种倾向反映到党内,就造成我们前面所说的“左”倾路线的错误的组织路线。党长期地处在分散的乡村游击战争中的情况,更有利于这种倾向的发展。这种倾向,不是自我牺牲地为党和人民工作,而是利用党和人民的力量并破坏党和人民的利益来达到个人和宗派的目的,因此它是同党的联系群众的原则、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纪律不相容的。这种倾向,常常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如官僚主义、家长制度、惩办主义、命令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半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极端民主主义、闹独立性、行会主义、山头主义、同乡同学观念、派别纠纷、耍流氓手腕等,破坏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和党内的团结。
这些就是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三个方面。我们党内历次发生的思想上的主观主义,政治上的“左”、右倾,组织上的宗派主义等项现象,无论其是否形成了路线,掌握了领导,显然都是小资产阶级思想之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无产阶级的表现。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教育方法,将党内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加以分析和克服,促进其无产阶级化,是完全必要的。
(六)、由上所述,可见各次尤其是第三次统治全党的“左”倾路线,不是偶然的产物,而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因此,要克服错误的“左”倾思想或右倾思想,既不能草率从事,也不能操切从事,而必须深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提高全党对于无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鉴别能力,并在党内发扬民主,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耐心说服和教育的工作,具体地分析错误的内容及其危害,说明错误之历史的和思想的根源及其改正的办法。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克服党内错误的应有态度。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指出:毛泽东同志在这次全党整风和党史学习中所采取的方针,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49)的方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克服党内错误的正确态度的模范,因而取得了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提高并团结全党的伟大成就。
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指出:在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反对陈独秀主义和李立三主义的斗争,这些斗争,是完全必要的。这些斗争的缺点,是没有自觉地作为改造在党内严重存在着的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严重步骤,因而没有在思想上彻底弄清错误的实质及其根源,也没有恰当地指出改正的方法,以致易于重犯错误;同时,又太着重了个人的责任,以为对于犯错误的人们一经给以简单的打击,问题就解决了。党在检讨了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错误以后,认为今后进行一切党内思想斗争时,应该避免这种缺点,而坚决执行毛泽东同志的方针。任何过去犯过错误的同志,只要他已经了解和开始改正自己的错误,就应该不存成见地欢迎他,团结他为党工作。即使还没有很好地了解和改正错误,但已不坚持错误的同志,也应该以恳切的同志的态度,帮助他去了解和改正错误。现在全党对于过去错误路线的认识,已经一致了,全党已经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周围团结起来了。因此,全党今后的任务,就是在弄清思想、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团结,正像本决议的第二节上所说的:“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为着获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和中国人民的完全解放而奋斗”。我们党关于党内历史问题的一切分析、批判、争论,是应该从团结出发,而又达到团结的,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那就是不正确的。但是鉴于党内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社会根源的存在以及党所处的长期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又鉴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残余还是存在着,尤其是对于经验主义还缺乏足够的批判,又鉴于党内严重的宗派主义虽然基本上已经被克服,而具有宗派主义倾向的山头主义则仍然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等项事实,全党应该警觉:要使党内思想完全统一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还需要一个长时期的继续克服错误思想的斗争过程。因此,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决定:全党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并着重联系中国革命的实践,以达到进一步地养成正确的党风,彻底地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等项倾向之目的。
(七)、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着重指出:二十四年来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了,并且还在证明着,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我们党和全国广大人民的奋斗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今天我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已经取得的伟大胜利及其所起的决定作用,就是这条正确路线的生动的证明。党在个别时期中所犯的“左”、右倾错误,对于二十四年来在我党领导之下的轰轰烈烈地发展着的、取得了伟大成绩和丰富经验的整个中国革命事业说来,不过是一些部分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党还缺乏充分经验和充分自觉的时期内,是难于完全避免的;而且党正是在克服这些错误的斗争过程中而更加坚强起来,到了今天,全党已经空前一致地认识了毛泽东同志的路线的正确性,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掌握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结果,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坚决相信:有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这样三次革命斗争的丰富经验的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必将使中国革命达到彻底的胜利。
附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对建国三十二 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 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 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 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 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 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摘自六中全会公报
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回顾
(1)中国共产党自从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已经 走过六十年的光辉战斗历程。为了总结党在建国以来三 十二年的经验,有必要简略地回顾一下建国以前二十八 年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
(2)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 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 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伟 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九一一年领导的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没有改变。无论是 当时的国民党,还是其他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政治派 别,都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国家和民族的出路。只有中国 共产党才给人民指出了中国的出路在于彻底推翻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并进而转入社会主义。中国 共产党成立时只有五十多个党员。党发动了轰轰烈烈的 工人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很快发展 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
(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 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 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其间 经受了一九二七年和一九三四年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 验。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和各个方面、各种形式斗争的密 切配合,终于在一九四九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不顾 以宋庆龄为杰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背叛了 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政策,勾结 帝国主义,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党当时还比 较幼稚,又处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致使革 命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已经发展到 六万多党员的党只剩下了一万多党员。
党仍然顽强地继续战斗。周恩来等同志领导的南昌 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党的“八 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会后 举行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毛 泽东同志领导的湖南江西边界地区的秋收起义,创建了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 据地。朱德同志领导的起义部队不久就到井冈山会师。 随着斗争的发展,党创建了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 西、海陆丰、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 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根据地,建立了工农 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其他许多红军部队。在 国民党统治下的白区,也在艰苦的条件下,发展了党和 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在土地革命战争 中,毛泽东、朱德同志直接领导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 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红军各个方面军曾连 续击败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 主义领导造成的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一方面军 不得不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而转战到陕北,同在那里坚 持斗争的陕北红军和先期到达的红二十五军相会合。第 二、第四方面军也先后经过长征转战到陕北。红军主力 撤离后的一些南方根据地,坚持了艰苦的游击战争。王 明左倾错误造成的失败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 都受到极大损失,红军从三十万人减到三万人左右,共 产党员从三十万人减到四万人左右。
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 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 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 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的关头,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决定和实行了 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党领导了“一二·九” 学生运动,掀起了要求停止内战、抗日救亡的强大群众 斗争。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以及我们 党促成的这次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 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抗战期间,国民党统 治集团继续反共反人民,消极抗战,因而在抗日的正面 战场上节节败退。我们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政 策,紧密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 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由红军改编的八路军、新四军迅 速地发展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东北抗日联军在十分困 难的情况下坚持战斗。在敌占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广泛 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这样,中国人民的抗日战 争才能够坚持八年之久,并同苏联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反 法西斯战争互相支援,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党从一九四二年开始在全党进 行整风,这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收到了巨大的 成效。在此基础上,一九四五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 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接着举行了党的第七 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为建立新民主主 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全党 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抗 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政府依赖美国帝国主义的援助, 拒绝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 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党在全国各解放区人民的全力支持 下,在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各阶层人民 斗争的有力配合下,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 积极合作下,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 ,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消灭了 蒋介石的八百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建立了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4)二十八年斗争的胜利充分说明:
一、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 下取得的。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 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伟 大的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这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二、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不谋任何私利的政党,是敢于并善于领导 人民百折不挠地向敌人作斗争的政党。中国各民族人民 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这个事实,从而在党的周围结成广 泛的统一战线,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政治团结 。
三、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 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 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 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四、中国革命在各个阶段都曾得到各国革命力量的 援助,这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但是中国革命的 胜利,从根本上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 生的原则,依靠中国各族人民自身的力量,经历千辛万 苦,战胜许多艰难险阻才取得的。
五、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我国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 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 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劳动人民成了新国家新社会 的主人。人民革命在一个人口占全人类近四分之一的大 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也激励了许多 类似中国这样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 人民,增强了他们前进的信心。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大的政治事件,对国际局势和世界 人民斗争的发展具有深刻的久远的影响。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无数先烈和全党同 志、全国各族人民长期牺牲奋斗的结果。我们不应该把 一切功劳归于革命的领袖们,但也不应该低估领袖们的 重要作用。在党的许多杰出领袖中,毛泽东同志居于首 要地位。早在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前,毛泽东同志就 已经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以及 在这个问题上的右倾危险。革命失败后,他是成功地把 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保存、恢复和发 展革命力量的主要代表。在一九二七年至一九四九年的 二十二年中,毛泽东同志和党的其他领导人一道,克服 重重困难,逐步制定和领导执行了使革命由惨重失败转 为伟大胜利的总的战略和各项政策。如果没有毛泽东同 志多次从危机中挽救中国革命,如果没有以他为首的党 中央给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人民军队指明坚定正确的 政治方向,我们党和人民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 间。同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一 样,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 伟大领袖,在党和人民集体奋斗中产生的毛泽东思想被 公认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二 十八年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建国三十二年历史的基本估计
(6)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 史,总的说来,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 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 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7)建国三十二年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成就是:
一、建立和巩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它是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权,是 建设社会主义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 。
二、实现和巩固了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以外) 的国家统一,根本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 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形成和发展了五十多 个民族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和巩固了全 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 加强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各爱国民主党派、 人民团体通力合作的,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 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 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华侨在内的广泛统一战线。
三、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破坏和武 装挑衅,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独立,胜利地进行了保卫 祖国边疆的斗争。
四、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基本上完成了对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 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剥削制度消灭了,剥削阶级作为 阶级已经不再存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五、在工业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逐步建立了独立 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一九八○年同 完成经济恢复的一九五二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 原价计算,增长二十六倍多,达到四千一百多亿元;棉 纱产量增长三点五倍,达到二百九十三万吨;原煤产量 增长八点四倍,达到六亿二千万吨;发电量增长四十倍 ,达到三千多亿度;原油产量达到一亿零五百多万吨; 钢产量达到三千七百多万吨;机械工业产值增长五十三 倍,达到一千二百七十多亿元。在辽阔的内地和少数民 族地区,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国防工业从无到有 地逐步建设起来。资源勘探工作成绩很大。铁路、公路 、水运、空运和邮电事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六、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很 大提高。全国灌溉面积已由一九五二年的三亿亩扩大到 现在的六亿七千多万亩,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 江、辽河、松花江等大江河的一般洪水灾害得到初步控 制。解放前我国农村几乎没有农业机械、化肥和电力, 现在农用拖拉机、排灌机械和化肥施用量都大大都加, 用电量等于解放初全国发电量的七点五倍。一九八○年 同一九五二年相比,全国粮食增长近一倍,棉花增长一 倍多。尽管人口增长过快,现在已近十亿,我们仍然依 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保证了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
七、城乡商业和对外贸易都有很大增长。一九八○ 年与一九五二年相比,全民所有制商业收购商品总额由 一百七十五亿元增加到二千二百六十三亿元,增长十一 点九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由二百七十七亿元增加到二 千一百四十亿元,增长六点七倍。国家进出口贸易的总 额,一九八○年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七点七倍。随着工业 、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比解放前有了很大的改 善。一九八○年,全国城乡平均每人的消费水平,扣除 物价因素,比一九五二年提高近一倍。
八、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 展。一九八○年,全国各类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二亿零 四百万人,比一九五二年增长二点七倍。三十二年来, 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培养出近九百万专门人才。核 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方面的成就,表现出我国 的科学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文艺方面创作了一大批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优秀作品。群众性体育 事业蓬勃发展,不少运动项目取得出色的成绩。烈性传 染病被消灭或基本消灭,城乡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 ,平均寿命大大延长。
九、人民解放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壮大和提高 ,由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包括海军、空军和其他技术兵 种在内的合成军队。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 装力量得到了加强,部队的素质和技术装备有了很大的 提高和改进。在保卫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设中,人民解放军发挥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作用 。
十、在国际上,始终不渝地奉行社会主义的独立自 主的外交方针,倡导和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全 世界一百二十四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更多的国家 和地区发展了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我国在联合国和 安理会的席位得到恢复。我们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谊,支持和援助被压迫民族的解放 事业、新独立国家的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坚决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积极 作用。这一切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 条件,促进了国际形势朝着有利于世界人民的方向发展。
(8)新中国建立的时间不长,我们取得的成就只 是初步的。由于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 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的偏 差,“文化大革命”前就有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 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 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这就使得我们 没有取得本来应该取得的更大成就。忽视错误、掩盖 错误是不允许的,这本身就是错误,而且将招致更多更 大的错误。但是,三十二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 的,忽视或否认我们的成就,忽视或否认取得这些成就 的成功经验,同样是严重的错误。我们的成就和成功经 验是党和人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是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 续前进的基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是我们党 必须采取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过去采取这个立 场,曾使我们的事业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今后继续采 取这个立场,必将引导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
(9)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 九五六年,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 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 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 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历史阶 段中,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 胜利是辉煌的。
(10)建国后的头三年,我们肃清了国民党反动 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 放,建立了各地各级的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 并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统一了全国财政 经济工作,稳定了物价,完成了新解放区土地制度的改 革,镇压了反革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 义的“三反”运动,开展了打退资产阶级进攻的反行贿 、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 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对旧中国的教育科学文 化事业,进行了很有成效的改造。在胜利完成繁重的社 会改革任务和进行伟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同 时,我们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 ,全国工农业生产一九五二年底已经达到历史的最高水 平。
(11)一九五二年,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 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 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个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 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在 全国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为工人阶级和资 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国家需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 发展,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也必然出现不利于国计 民生的一面,这就不能不发生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在 资本主义企业和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在它们和社 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在它们和本企业职工、全国各族 人民之间,利益冲突越来越明显。打击投机倒把、调整 和改组工商业、进行“五反”运动、工人监督生产、粮 棉统购统销等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和步骤,必然地把原来 落后、混乱、畸形发展、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 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三、我国个体农民,特别是在土地改革中新获得土 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农下中农,为了避免重新借 高利贷甚至典让和出卖土地,产生两极分化,为了发展 生产,兴修水利,抗御自然灾害,采用农业机械和其他 新技术,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随着工业化的发 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 术改造的支援日益增强,这也是促进个体农业向合作化 方向发展的一个动力。
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
(12)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 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 商业,我们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 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 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 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个体 农业,我们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 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 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对于个体手工业的 改造,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在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 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表现了明显的优越性。到一九五六 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 的社会主义改造。这项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在一九 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 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 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 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 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但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 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 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 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1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依靠我 们自己的努力,加上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同样 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 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了起来。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 五六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九点六 ,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四点八。经济发展比 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 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一九 五六年四月,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 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14)一九五四年九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五五年三月 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总结了反对野心家高岗、饶 濑石阴谋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重大斗争, 增强了党的团结。一九五六年一月党中央召开的知识分 子问题会议和随后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规定了对知识分子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正确政策, 促进了这方面事业的繁荣。由于党的正确政策、优良作 风和崇高威信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和知识 分子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党的领 导下积极参加各项革命和建设工作,在全国形成了革命 的、健康的、朝气蓬勃的社会道德风尚。
(15)一九五六年九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开得很成功。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 上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 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 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 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 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 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大会坚持了一九五六年五月党中央提出的既反保守又反 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大会着 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 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 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 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 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 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以一九六六年同一九 五六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三 倍。棉纱、原煤、发电量、原油、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 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巨大的增长。从一九六五年起实 现了石油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等一批新兴的 工业部门建设了起来。工业布局有了改善。农业的基本 建设 和技术改造开始大规模地展开,并逐渐收到成效 。全国农业用拖拉机和化肥施 用量都增长六倍以上, 农村用电量增长七十倍。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为前七年的 四点九倍。经过整顿,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科学技 术工作也有比较突出的成果。
党在这十年中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七年春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 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接着,他提出要 “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 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 政治局面”的要求。一九五八年,他又提出要把党和国 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些 都是八大路线的继续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毛泽 东同志在领导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 误时提出了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反对平均主 义,强调发展商品生产、遵守价值规律和做好综合平衡 ,主张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等观点;刘少奇 同志提出了许多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和社会 主义社会要有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周 恩来同志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 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 作用等观点;陈云同志提出了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 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 兼顾,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等观点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 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朱德同志提出了 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邓子恢等同 志提出了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所有这些, 在当时和以后都有重大的意义。党中央在调整国民经济 过程中陆续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和有关工 业、商业、教育、科学、文艺等方面的工作条例草案, 比较系统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分别规定了适 合当时情况的各项具体政策,至今对我们仍然有重要的 借鉴作用。
总之,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 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 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 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 的主导方面。
(17)这十年中,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 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一九五七年的经济工作,由于认真执行党的八大的 正确方针,是建国以来效果最好的年份之一。这一年在 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发动群众向党提出批评建议,是发 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常步骤。在整风过程中,极少数资 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 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妄图取代共产党的 领导,对这种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 。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 、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 幸的后果。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 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 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在这次会议前后,全 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高度的社会 主义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 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 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 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 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 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 “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 、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 严重地泛滥开来。从一九五八年底到一九五九年七月中 央政治局庐山会议前期,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曾经努力 领导全党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但是,庐山会议后期 ,毛泽东同志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同志的批判,进而 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八届八中全会关 于所谓“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 的决议是完全错误的。这场斗争在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 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 左倾错误的进程,使错误延续了更长时间。主要由于“ 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自然灾害和苏 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一九五九 年到一九六一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 失。
一九六○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开始纠正农村 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随即在刘少奇、周恩来、 陈云、邓小平等同志的主持下,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 确的政策和果断的措施,这是这个历史阶段中的重要转 变。一九六二年一月召开的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 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 了批评和自我批评。会议前后又为“反右倾”运动中被 错误批判的大多数同志进行了甄别平反。此外,还给被 划为“右派分子”的大多数人摘掉了“右派分子”帽子 。由于这些经济和政治的措施,从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 六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
但是,左倾错误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并未得到 彻底纠正,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在一九 六二年九月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把社会主义 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发 展了他在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斗争以后提出的无产阶级同 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进 一步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 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一九六三 年至一九六五年间,在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基层开展的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 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把这些不同性质的 问题都认为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 在一九六四年下半年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在一九六五年初又错误地提出了运动的重点是整所谓 “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意识形态领域, 也对一些文艺作品、学术观点和文艺界学术界的一些代 表人物进行了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在对待知识分 子问题、教育科学文化问题上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的 偏差,并且在后来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不过,这些错误当时还没有达到支配全局的程度。
由于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主要注意力从一九六○ 年冬以后一直是在贯彻执行调整经济的正确方针,社会 主义建设逐步地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党和人民团 结一致,同甘共苦,对内克服了自己的困难,对外顶住 了苏联领导集团的压力,还清了对苏联的全部债款(主 要是抗美援朝中的军火债款),并且大力支援了许多国 家人民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一九六四年底到一九六 五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调整国民 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 的发展时期,要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 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 强国。这个号召由于“文化大革命”而没有得到实行。
(18)这十年中的一切成就,是在以毛泽东同志 为首的党中央集体领导下取得的。这个期间工作中的错 误,责任同样也在党中央的领导集体。毛泽东同志负有 主要责任,但也不能把所有错误归咎于毛泽东同志个人 。这个期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 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他的个人专 断作风逐步损害党的民主集中制,个人崇拜现象逐步发 展。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林彪、江青、康生 这些野心家又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这些错误。这就 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文 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 挫折和损失。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同志发动和 领导的。他的主要论点是:一大批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已经混进党里、政府里、军 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单位的 领导权已经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党内走 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 部,它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 、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过去的各种斗 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 面地、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黑暗面, 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这实质上是一 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以后还要进行多次 。这些论点主要地出现在作为“文化大革命”纲领性文 件的《五·一六通知》和党的九大的政治报告中,并曾 被概括成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从而使“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一语有了特定的含 义。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这些左倾错误论 点,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 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必须把它们 同毛泽东思想完全区别开来。至于毛泽东同志所重用过 的林彪、江青等人,他们组成两个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的 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同志的错误,背着他进行了大 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这完全是另外一种性质的问题 。他们的反革命行罪已被充分揭露,所以本决议不多加 论列。
(20)“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 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 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这些论点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 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
一、“文化大革命”被说成是同修正主义路线或资 本主义道路的斗争,这个说法根本没有事实根据,并且 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上混淆了是非。“文化大 革命”中被当作修正主义或资本主义批判的许多东西, 实际上正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原则,其中很多 是毛泽东同志自己过去提出或支持过的。“文化大革命 ”否定了建国以来十七年大量的正确方针政策和成就, 这实际上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了包括毛泽东同志自己 在内的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的工作,否定了全国各族人民 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苦卓绝的奋斗。
二、上述的是非混淆必然导致敌我的混淆。“文化 大革命”所打倒的“走资派”,是党和国家各级组织中 的领导干部,即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党内根本不 存在所谓以刘少奇、邓小平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 。确凿的事实证明,硬加给刘少奇同志的所谓“判徒” 、“内奸”、“工贼”的罪名,完全是林彪、江青等人 的诬陷。八届十二中全会对刘少奇同志所作的政治结论 和组织处理,是完全错误的。“文化大革命”对所谓“ 反动学术权威”的批判,使许多有才能、有成就的知识 分子遭到打击和迫害,也严重地混淆了敌我。
三、“文化大革命”名义上是直接依靠群众,实际 上既脱离了党的组织,又脱离了广大群众。运动开始后 ,党的各级组织普遍受到冲击并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受到批判和斗争,广大党员被 停止了组织生活,党长期依靠的许多积极分子和基本群 众受到排斥。“文化大革命”初期被卷入运动的大多数 人,是出于对毛泽东同志和党的信赖,但是除了极少数 极端分子以外,他们也不赞成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进行 残酷斗争。后来,他们经过不同的曲折道路而提高觉悟 之后,逐步对“文化大革命”采取怀疑观望以至抵制反 对的态度,许多人因此也遭到了程度不同的打击。以上 这些情况,不可避免地给一些投机分子、野心分子、阴 谋分子以可乘之机,其中有不少人还被提拔到了重要的 以至非常重要的地位。
四、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 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 而只是乱了自己,因而始终没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乱 ”达到“天下大治”。在我国,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政权建立以后,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阶 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以后,虽然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还 没有最后完成,但是革命的内容和方法已经同过去根本 不同。对于党和国家肌体中确实存在的某些阴暗面,当 然需要作出恰当的估计并运用符合宪法、法律和党章的 正确措施加以解决,但决不应该采取“文化大革命”的 理论和方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 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 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 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 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1)“文化大革命”的过程分为三段。
一、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一九六九年四月党 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六六年五月中央政治局扩 大会议和同年八月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文化大 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这两次会议相继通过了《五· 一六通知》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对 所谓“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反党集团”和对 所谓“刘少奇、邓小平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对 党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错误的改组,成立了所谓“中央 文革小组”并让它掌握了中央的很大部分权力。毛泽东 同志的左倾错误的个人领导实际上取代了党中央的集体 领导,对毛泽东同志的个人崇拜被鼓吹到了狂热的程度 。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主要利用所谓“中央 文革小组”的名义,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一九六七年二月前后,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 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政治局和军委的领导同 志,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法提出 了强烈的批评,但被诬为“二月逆流”而受到压制和打 击。朱德、陈云同志也受到错误的批判。各部门各地方 的党政领导机构几乎都被夺权或改组。派人民解放军实 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在当 时的混乱情况下是必要的,对稳定局势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后果。党的九大使“文化大革 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加强了林彪、江青、康 生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 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二、从党的九大到一九七三年八月党的第十次全国 代表大会。一九七○年至一九七一年间发生了林彪反革 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 。这是“文化大革命”推翻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的结果 ,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毛泽东、周恩来同志机智地粉碎了这次叛变。周恩来同 志在毛泽东同志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各方面的 工作有了转机。一九七二年,在批判林彪的过程中,周 恩来同志正确地提出要批判极左思潮的意见,这是一九 六七年二月前后许多中央领导同志要求纠正“文化大革 命”错误这一正确主张的继续。毛泽东同志却错误地认 为当时的任务仍然是反对“极右”。党的十大继续了九 大的左倾错误,并且使王洪文当上了党中央副主席。江 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 人帮”,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又得到加强。
三、从党的十大到一九七六年十月。一九七四年初 ,江青、王洪文等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同 有的地方和单位清查与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活动有关的 人和事不同,江青等人的矛头是指向周恩来同志的。毛 泽东同志先是批准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在发现 江青等人借机进行篡权活动以后,又对他们作了严厉批 评,宣布他们是“四人帮”,指出江青有当党中央主席 和操纵“组阁”的野心。一九七五年,周恩来同志病重 ,邓小平同志在毛泽东同志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和解决工业、农业、交通、科技等 方面问题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作进 行整顿,使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但是毛泽东同志不能容 忍邓小平同志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又发 动了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全国因而再 度陷入混乱。一九七六年一月周恩来同志逝世。周恩来 同志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鞠躬尽瘁。他在“文化大革 命”中处于非常困难的地位。他顾全大局,任劳任怨, 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为尽量减少“文化大 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作了 坚持不懈的努力,费尽了心血。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 集团的破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他的逝世引起了全 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同年四月间,在全国范 围内掀起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总理、反对“ 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这个运动实际上是拥护以邓 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它为后来粉碎江青反 革命集团奠定了伟大的群众基础。当时,中央政治局和 毛泽东同志对天安门事件的性质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并 且错误地撤销了邓小平同志的党内外一切职务。一九七 六年九月毛泽东同志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 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十月上旬,中央政 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这是全党、全军和 全国各族人民长期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在粉碎江青反 革命集团的斗争中,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同志起 了重要作用。
(22)对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 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同志负有主要责任。但是, 毛泽东同志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 犯的错误。毛泽东同志是经常注意要克服我们党内和国 家生活中存在着的缺点的,但他晚年对许多问题不仅没 有能够加以正确的分析,而且在“文化大革命”中混淆 了是非和敌我。他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还多次要求全 党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还始终认为 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为巩固无产阶级 专政所必需的,这是他的悲剧所在。他在全局上一直坚 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 错误,保护过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外著名人士,使一 些负责干部重新回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他领导了粉碎林 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对江青、张春桥等人也进行过重 要的批评和揭露,不让他们夺取最高领导权的野心得逞 。这些都对后来我们党顺利地粉碎“四人帮”起了重要 作用。他晚年仍然警觉地注意维护我国的安全,顶住了 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力,执行正确的对外政策,坚决支援 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并且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正确 战略和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在“文化大革命” 中,我们党没有被摧毁并且还能维持统一,国务院和人 民解放军还能进行许多必要的工作,有各族各界代表人 物出席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能召开并且确定了 以周恩来、邓小平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国务院人选,我国 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 在进行,我们的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上发挥重 要影响。这些重要事实都同毛泽东同志的巨大作用分不 开。因为这一切,特别是因为他对革命事业长期的伟大 贡献,中国人民始终把毛泽东同志看作是自己敬爱的伟 大领袖和导师。
(23)党和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 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是艰难曲折的,是一直 没有停止的。“文化大革命”整个过程的严峻考验表明 :党的八届中央委员会和它所选出的政治局、政治局常 委、书记处的成员,绝大多数都站在斗争的正确方面。 我们党的干部,无论是曾被错误地打倒的,或是一直坚 持工作和先后恢复工作的,绝大多数是忠于党和人民的 ,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念是坚定的。遭到过 打击和折磨的知识分子、劳动模范、爱国民主人士、爱 国华侨以及各民族各阶层的干部和群众,绝大多数都没 有动摇热爱祖国和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立场。在“ 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而牺牲的刘少奇、彭德怀、贺龙 、陶铸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其他一切党内外同志,将 永远被铭记在各族人民心中。正是由于全党和广大工人 、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干部的 共同斗争,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 限制。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 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 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其中包括一 些新铁路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一些技术先进的大型 企业的投产,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的成功,籼 型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等等。在国家动乱的情况下 ,人民解放军仍然英勇地保卫着祖国的安全。对外工作 也打开了新的局面。当然,这一切决不是“文化大革命 ”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我们的事业会取 得大得多的成就。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尽管遭到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但终于战胜了他们 。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 变。历史再一次表明,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 的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
(24)“文化大革命”所以会发生并且持续十年 之久,除了前面所分析的毛泽东同志领导上的错误这个 直接原因以外,还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主要的是:
一、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 史更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些已经比较清楚, 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 激烈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 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 想准备和科学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 科学著作是我们行动的指针,但是不可能给我国社会主 义事业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答案。从领导思想上来看 ,由于我们党的历史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 后,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 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做是阶级斗争,并且面对新 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又习惯于沿用过去熟习而这时已不 能照搬的进行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群众性斗争的旧方法和 旧经验,从而导致阶级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同时,这种 脱离现实生活的主观主义的思想和做法,由于把马克思 、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加以 误解或教条化,反而显得有“理论根据”。例如:认为 社会主义社会在消费资料分配中通行的等量劳动相交换 的平等权利,即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权利”应该限 制和批判,因而按劳分配原则和物质利益原则就应该限 制和批判;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小生产还会 每日每时地大批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因而形成 一系列左倾的城乡经济政策和城乡阶级斗争政策;认为 党内的思想分歧都是社会阶级斗争的反映,因而形成频 繁激烈的党内斗争,等等。这就使我们把关于阶级斗争 扩大化的迷误当成保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此外,苏 联领导人挑起中苏论战,并把两党之间的原则争论变为 国家争端,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巨大 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正 义斗争。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我们在国内进行了反修 防修运动,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日益深入到党内, 以致党内同志间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也被当作是所谓修 正主义路线的表现或所谓路线斗争的表现,使党内关系 日益紧张化。这样,党就很难抵制毛泽东等同志提出的 一些左倾观点,而这些左倾观点的发展就导致“文化大 革命”的发生和持续。
二、党在面临着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新 任务因而需要特别谨慎的时候,毛泽东同志的威望也达 到高峰。他逐渐骄傲起来,逐渐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 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日益凌驾于党中央 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 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至破坏。这种现象是逐渐形成的, 党中央对此也应负一定的责任。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 来,这个复杂现象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如果仅仅归 咎于某个人或若干人,就不能使全党得到深刻教训,并 找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步骤。在共产主义运动中,领袖人 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和不容 置疑的。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由于没有正确解决 领袖和党的关系问题而出现过的一些严重偏差,对我们 党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 家,我们党对封建主义特别是对封建土地制度和豪绅恶 霸进行了最坚决最彻底的斗争,在反封建斗争中养成了 优良的民主传统;但是长期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 面的遗毒仍然不是很容易肃清的,种种历史原因又使我 们没有能把党内民主和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民主加以制 度化,法律化,或者虽然制定了法律,却没有应有的权 威。这就提供了一种条件,使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 ,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滋长起来,也就使党和 国家难于防止和制止“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发展。
历史的伟大转折
(25)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 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我们的国家进 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从这时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之前的两年中,广大干部和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各项 革命和建设工作。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清 查他们的反革命帮派体系,取得了很大成绩。党和国家 组织的整顿,冤假错案的平反,开始部分地进行。工农 业生产得到比较快的恢复。教育科学文化工作也开始走 向正常。党内外同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纠正“文化大革 命”的错误,但是遇到了严重的阻碍。这固然是由于十 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政治上思想上的混乱不容易在 短期内消除,同时也由于当时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 同志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了左的错误。华国锋同志是由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七六年“批邓”运动中提议担任党中 央第一副主席兼国务院总理的。他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 团的斗争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但是,他推 行和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 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 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方针;压制一九七八年开展的 对拨乱反正具有重大意义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拖延和阻挠恢复老干部工作和平反历史上冤假错案(包 括“天安门事件”)的进程;在继续维护旧的个人崇拜 的同时,还制造和接受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一九七七 年八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揭批“四 人帮”和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起了积 极作用。但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华国锋同志 的错误的影响,这次大会没有能够纠正“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反而加以肯定。对经济工作 中的求成过急和其他一些左倾政策的继续,华国锋同志 也负有责任。很明显,由他来领导纠正党内的左倾错误 特别是恢复党的优良传统,是不可能的。
(26)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 会结束了一九七六年十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 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 前的左倾错误。这次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 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 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 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 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要注 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要求,制订了关 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 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 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全会还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这些在领导工作中 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 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此,党掌握了拨 乱反正的主动权,有步骤地解决了建国以来的许多历史 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繁重的建 设和改革工作,使我们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出现 了很好的形势。
一、在三中全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召 下,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党内外思想活跃,出现了努力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景象。
为了正确地贯彻解放思想的方针,党及时地重申必 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 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重申民主和集中不可偏废的原理 ,并指出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仍在 一定范围内继续存在的基本事实。党的四中全会通过的 叶剑英同志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既充分 肯定了建国以来党和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又对党在 过去工作中的错误作了自我批评,对国家的光明前途作 了论证,加强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认识统一。一九 八○年八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反对资产阶级思想 侵蚀和肃清政治思想上的封建余毒的历史性任务。同年 十二月的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批判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 错误思潮,打击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反革命活动,对全 国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发生了重大的良好影 响。
二、党在一九七九年四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 出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 方针,坚决纠正前两年经济工作中的失误,认真清理过 去在这方面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影响。党指出经济建设 必须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必须量 力而行,循序前进,经过论证,讲求实效,使生产的发 展同人民生活的改善密切结合;必须在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在这些方针指导下,轻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工业内部 结构正朝着合理的协调的方向发展;包括扩大企业自主 权、恢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财 政分级管理等在内的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正结合经济 调整有步骤地进行。党认真补救农业合作化后期以来农 村工作上的失误,提高农副产品价格,推行各种形式的 联产计酬责任制,恢复并适当扩大自留地,恢复农村集 市贸易,发展农村副业和多种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 的积极性。这两年的粮食产量是建国以来最高的,经济 作物和农副产品的生产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由于农业 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改善。
三、经过大量切实的调查研究,为原中共中央副主 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同志以及遭受冤屈的其 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各族各界的领袖人物恢复了名誉, 肯定了他们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为党和人民建树的历史功 勋。
四、在全国复查和平反了大量的冤假错案,改正了 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宣布原工商业者已改造成为劳动 者;把原为劳动者的小商小贩、手工业者从原资产阶级 工商业者中区别出来;为现已改造成为劳动者的绝大多 数原地主、富农分子改订了成分。这一系列工作妥善地 解决了大量党内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得到加强,省、县两 级人代会增设了常设机构,县级和县级以下人民代表由 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正在普遍实行。党和国家的集体领 导和民主集中制正在健全。地方和基层组织的权力正在 逐步扩大。取消了不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所谓“大 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恢复、制订和施行了一 系列重要的法律、法令和条例,包括建国以来一直没有 制订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加强了司法、检察和公安机 关的工作。打击了各种严重的刑事犯罪分子。依法公开 审判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名主犯。
六、党大力调整和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五中全会 增补政治局常委委员,成立中央书记处,有力地加强了 党中央的领导。中央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建立,《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其他有关党内法规的 制定,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和纪律检查机关为纠正不正之 风所做的工作,提高了党的战斗力。党的舆论机关在这 方面也做了许多努力。党决定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上 存在的终身制,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状况,要求在坚持 革命化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各级领导人员的年轻化、知识 化和专业化,并在这些方面着手做了一些工作。由于调 整了国务院的领导成员和实行党政分工,中央和地方政 府工作得到加强。
此外,党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工作, 民族工作,统战工作,侨务工作,军事工作和外交工作 等方面,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政策,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
总之,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和党 的正确政策在新的条件下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党和国家 的各项工作重新蒸蒸日上。我们的工作中还有失误和缺 点,我们的面前还有许多困难。但是,胜利前进的航道 已经打通,党在人民中的威信正在日益提高。
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27)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 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 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 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 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 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 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8)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 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 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理 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必 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 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在 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 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 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 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它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 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 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 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 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 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 集中概括。
(29)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在以下几 个方面,它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
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同志从中国的历 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 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 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 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这方面 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 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 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其基本点,一是认为 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 大资产阶级(即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另一 部分是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民族资产阶级。无产 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且在 特殊条件下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以求最大 限度地孤立最主要的敌人。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 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 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同大资 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 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 。二是认为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 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能以长 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 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农民是无产阶级的 最可靠的同盟军。无产阶级有可能和必要通过自己的先 锋队用先进思想、组织性和纪律性来提高农民群众的觉 悟水平,建立农村根据地,长期进行革命战争,发展和 壮大革命力量。毛泽东同志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 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加上党本身的建设 ,就成为革命的“三个法宝”。以上这些,就是中国共 产党所以能成为全民族的领导核心,并且创造出一条以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基本依据。
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同 志和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 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 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 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对人 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 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 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 东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 致的,但人民内部还存在着各种矛盾,必须严格区分和 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他提出人民内部要 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在党与民主 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科学文 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经济工作中 实行对全国城乡各阶层统筹安排和兼顾国家、集体、个 人三者利益等一系列正确方针。他多次强调不要机械搬 用外国的经验,而要从中国是一个大农业国这种情况出 发,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 关系,充分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 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他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处 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汉 族和少数民族,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自力更生和 学习外国等各种关系,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注意 综合平衡。他还强调工人是企业的主人,要实行干部参 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技术 人员、工人、干部”三结合”。他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 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毛泽东同志关于社 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集中地体现在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 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 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 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主要著作中。
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毛泽东同志 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 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 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他规定了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规定了是党指挥 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的原则,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 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提出和总结了一套军队政 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他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 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军 事著作中,总结了中国长期革命战争的经验,系统地提 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提出了以人民军队为骨干, 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 思想。他把游击战争提到了战略的地位,认为中国革命 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 运动战。他论述了要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 展的进程,正确地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他为革命军队 制定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 战斗的速决战,把战略上的劣势转变为战役、战斗上的 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一系列人民战争 的战略战术。他在解放战争中总结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 则。这些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的 极为杰出的贡献。在建国以后,他提出必须加强国防, 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包括海军、空军以及其他技 术兵种)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包括用于自卫的核武 器)的重要指导思想。
四、关于政策和策略。毛泽东同志精辟地论证了革 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 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 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 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他在对敌 斗争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 思想。他指出:弱小的革命力量在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 下能够最终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战略上要藐视敌人, 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 出击;对敌人要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实行利用矛盾、 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在反动统治地 区,把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结合起来,在组织上采取荫 蔽精干的方针;对被打倒的反动阶级成员和反动分子, 只要他们不造反、不捣乱,都给以生活出路,让他们在 劳动中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 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 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 时给以政治教育,等等。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政策和策略 思想,表现在他的许多著作中,特别是集中表现在《目 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论政策》、《关于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 的几个重要问题》、《不要四面出击》、《关于帝国主 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等著作中。
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毛泽东同志在 《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 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 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 ,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他根据这个基本观点, 在这方面提出过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例如: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 又专的方针;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关于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分 子要同工农相结合,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社 会和工作实践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等等。他指 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革命工作要极端负 责,要艰苦奋斗和不怕牺牲。毛泽东同志关于思想政治 文化的许多著名的著作,例如《青年运动的方向》、《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 ,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六,关于党的建设。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 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 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 ,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成功地解 决了这个问题。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反对自由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改造我们 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学 习和时局》、《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 法》等。他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提出党员不但 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 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他指出,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 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他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 在过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倾错误,提出“惩 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强调在党内斗争中要 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他创造了在全党通 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 形式。建国前夕和建国以后,鉴于我们党成为领导全国 政权的党、毛泽东同志多次提出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
(30)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 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 ,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同志把辩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 工作,在中国革命 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 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们不仅表现在《反对本本主义》、 《实践论》、《矛盾论》、《〈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 从那里来的?》等重要著作中,而且表现在毛泽东同志 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 。
一、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 相结合。毛泽东同志从来反对离开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 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早在一九三○年,他就提出 反对本本主义,强调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没 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在延安整风运动前夕指出,主 观主义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这些 精辟论断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一 大解放。他的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包含着丰富哲学思想 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毛泽东同志着重 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特别 强调充分发扬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的能动性。他 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 关于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的目的、真理 的标准的理论;指出正确认识的形成和发展,往往需要 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多次的反复;指出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 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是不可穷尽的,认识的是 非即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最终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 解决。毛泽东同志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 心——对立统一规律。他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 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特殊性,对于不 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不能把 辩证法看作是可以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践 、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加以灵活运用。(⑷⑸)他使 哲学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锐利武器。特别是他论述中国革命战争问题的重要著 作,提供了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 证法的最光辉的范例。毛泽东同志的上述的思想路线, 我们党必须永远坚持。
二、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 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 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长 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 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毛泽东同志经常强调,只要我 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 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 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 压倒。他还指出,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要取 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 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这 就是说,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又 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的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 正确。如此循环往复,使领导的认识更正确、更生动、 更丰富。这样,毛泽东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 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了。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党是 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但是党永远只是人民的 一小部分;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 空,而且都要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党要坚持革命,把社 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 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无产阶级革命是国 际性的事业,需要各国无产阶级互相支援。但是完成这 个事业,首先需要各国无产阶级立足于本国,依靠本国 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 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本国的革命事业 做好。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 量的基点上,自己找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前进道路。在我 们这样一个大国,尤其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 命和建设事业。我们一定要有自己奋斗到底的决心,要 信任和依靠本国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否则,无论革 命和建设都不可能取得胜利,胜利了也不可能巩固。当 然,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不是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争取外援,特别需要学习外国一 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以及任 何大国主义的思想行为都是完全错误。但是,尽管我国 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我们对待世界上任何大国、强国 和富国,都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决不 允许有任何奴颜婢膝、卑躬屈节的表现。建国以前和建 国以后,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 困难,我们都没有动摇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决心, 没有在任何外来的压力面前屈服,表现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各族人民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我们主张各国人民 和平共处,平等互助。我们坚持独立自主,也尊重别国 人民独立自主的权利。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道路和建设 道路,只能由本国人民自己来寻找、创造和决定,任何 人都无权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只有这样,才能有真 正的国际主义,否则就只能是霸权主义。在今后的国际 交往中,我们将永远坚持这样的原则立场。
(31)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培育的党的领导者和大批干部,过去是我们的事业 取得巨大胜利的基本骨干,现在和今后仍然是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宝贵中坚。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著作, 有许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写 的,但仍然是我们必须经常学习的。这不但因为历史不 能割断,如果不了解过去,就会妨碍我们对当前问题的 了解;而且因为这些著作中包含的许多基本原理、原则 和科学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现在和今后对我们都具 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毛泽东思 想,认真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 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毛泽东思想为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我们应该把学 习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同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斯大林的科学著作结合起来。因为毛泽东同志晚年犯 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 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种态度是完全 错误的。对毛泽东同志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以为 凡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 抄照搬,甚至不愿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 错误,并且还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这种态 度也是完全错误的。这两种态度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 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同志晚 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而这种区别是十分必要的。我 们必须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 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切积极 成果,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这些成果,以符合实际 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理论,保证我们 的事业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继 续前进。
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2)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 要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 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 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还要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完 成祖国统一的大业。我们总结建国以来三十二年历史经 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把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进一步集中 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伟大目标上来。四项基 本原则,是全党团结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的政治 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根本保 证。一切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错误的, 一切否定和破坏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和行动都是不能容 许的。
(3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各族 人民从一百多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也是建国三十二年来最基本的历史经验。尽管我们的 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 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 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在社会主 义条件下取得了旧中国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成就,初步地 但又有力地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能够依 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各种困难,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具 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当然,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 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这 就要求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努力改 革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和人民利益的具体制度, 并且坚决地同一切破坏社会主义的活动作斗争。随着我 们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必将越来越充分 地显示出来。
(34)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 有中国共产党也就不会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国 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 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历史使命的,有严明纪律和富于 自我批评精神的无产阶级政党。如果没有这个党的领导 ,没有这个党在长期斗争中同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联系 ,没有这个党在人民中间所进行的艰苦细致的有成效的 工作和由此而享有的崇高威信,那么我们的国家就必然 由于种种内外原因而四分五裂,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前途 就只能被断送。党的领导不会没有错误,但是党和人民 的亲密团结必定能够纠正这种错误,任何人都不能用党 曾犯过错误作为削弱、摆脱甚至破坏党的领导的理由。 削弱、摆脱和破坏党的领导,只会犯更大的错误,并且 招致严重的灾难。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 导。我们党在思想作风、组织状况、领导制度以及同群 众的联系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缺点,必须坚决加以克 服。只要我们认真坚持和不断改善党的领导,我们党就 一定能够更好地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巨大的责任。
(35)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 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 条道路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但是它的主要点 ,已经可以从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 化大革命”的教训中得到基本的总结。
一、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 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 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 化生活。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归根到底,就是没有坚 定不移地实现这个战略转移,而到了“文化大革命”期 间,竟然提出了反对所谓“唯生产力论”这样一种根本 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荒谬观点。今后,除了发生大规模 外敌入侵(那时仍然必须进行为战争所需要和容许的经 济建设),决不能再离开这个重点。党的各项工作都必 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党干部特别是经 济部门的干部要努力学习经济理论、经济工作和科学技 术。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 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我们过去在经济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 ,就是离开了我国国情,超越了实际的可能性,忽视了 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经济效果和各项经济计划、经济 政策、经济措施的科学论证,从而造成大量的浪费和损 失。我们必须采取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和分析情况,认 真听取各方面干部、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努力按照客观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努力做到各经济部门按比例 地协调发展。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这 个基本事实,同时又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建设已经取得的 成就和经验以及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扩大等国内国际的 有利条件,并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既反对急于求成 ,也反对消极情绪。
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 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 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 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必须实行适合于各种经济成分 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 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要大力发展 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 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 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 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四、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 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 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 激化。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 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对敌视社会主义的分子在 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社会生活上进行的各种 破坏活动,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和进行有效的斗争。必须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 的各种社会矛盾,采取不同于阶级斗争的方法来正确地 加以解决,否则也会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一定要毫不 动摇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 战线。
五、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 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建国以来没有重视这一任 务,成了“文化大革命”得以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这 是一个沉痛教训。必须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加强各级 国家机关的建设,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成 为有权威的人民权力机关,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 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特别要着重努力发展各城 乡企业中劳动群众对于企业事务的民主管理。必须巩固 人民民主专政,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 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使社会主义法制 成为维护人民权利,保障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 序,制裁犯罪行为,打击阶级敌人破坏活动的强大武器 。决不能让类似“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局面在任何范围 内重演。
六、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坚决扫除 长期间存在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登峰造极的那种轻 视教育科学文化和歧视知识分子的完全错误的观念,努 力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 确肯定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一样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 靠力量,没有文化和知识分子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 。要在全党大大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中外 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对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 。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 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 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抵制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和 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发 扬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现代化建设贡 献一切的艰苦创业精神。
七、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 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在民族 问题上,过去,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犯过 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严重错误,伤害了许多少数民族干 部和群众。在工作中,对少数民族自治权利尊重不够。 这个教训一定要认真记取。必须明确认识,现在我国的 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保 障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党和国家 政策的自主权。要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 ,努力培养和提拔少数民族干部。坚决反对一切破坏民 族团结和民族平等的言论和行为。要继续贯彻执行宗教 信仰自由的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不要求宗教信徒 放弃他们的宗教信仰,只是要求他们不得进行反对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要求宗教不得干预政治和干 预教育。
八、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 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国防建设要同国家的经济建设相适 应。人民解放军要加强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勤工作 和军事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战斗力,逐步把自己建设 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要恢复和发扬军队 内部和军政之间、军民之间紧密团结的优良传统。民兵 建设也要进一步加强。
九、在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 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和经济文化往来。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支持被压迫 民族的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的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的 正义斗争。
十、根据“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和党的现状,必须 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一定要 树立党必须由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德才兼备的领袖们实 行集体领导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 拜。一定要维护党的领袖人物的威信,同时保证他们的 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 行高度的集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 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 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必 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谦虚谨慎,和群众同甘共苦, 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必须正确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 器,克服离开党的正确原则的各种错误思想,根除派性 ,反对无政府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纠正特殊化等不正 之风。必须整顿党的组织,纯洁党的队伍,清除那些欺 压人民的腐化变质分子。党在对国家事务和各项经济、 文化、社会工作的领导中,必须正确处理党同其他组织 的关系,从各方面保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 机关和各种经济文化组织有效地行使自己的职权,保证 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等群众组织主动负责 地进行工作。党要加强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发挥人 民政协的作用,在国家事务的重大问题上同民主党派和 无党派人士认真协商,尊重他们和各方面专家的意见。 党的各级组织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都必须在宪法和法 律的范围内活动。
(36)我们坚决纠正“文化大革命”中所谓一个 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口号 的错误,这绝对不是说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不需要坚 决继续进行各方面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不但要消灭一 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而且要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并在这个 基础上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逐步消灭一切主要由于 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而造成的重大社会差别和社会不平 等,直到共产主义的实现。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 革命。我们现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进行的斗 争,正是这个伟大革命的一个阶段。这种革命和剥削制 度被推翻以前的革命不同,不是通过激烈的阶级对抗和 冲突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有领导、有 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这个转入和平发展时期的革命比 过去的革命更深刻,更艰巨,不但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才能完成,而且仍然需要许多代人坚持不懈、严守纪律 的艰苦奋斗,英勇牺牲。在这个和平发展的历史时期中 ,革命的道路决不会是风平浪静的,仍然有公开的和暗 藏的敌人以及其他破坏分子在伺机捣乱,我们必须十分 注意提高革命警惕,随时准备挺身而出,捍卫革命利益 。我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 时期中一定要继续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盛的革命斗 志,把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到底。
(37)经过建国三十二年来成功和失败、正确和 错误的反复比较,特别是经过近几年来的思考和总结, 全党同志和我国各族爱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是大大地提高 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认识程度,显然超 过了建国以来任何一个时期的水平。我们党敢于正视和 纠正自己的错误,有决心有能力防止重犯过去那样严重 的错误。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观点看问题,我们党的错误 和挫折终究只是一时的现象,而我们党和人民由此得到 的锻炼,我们党经过长期斗争形成的骨干队伍的更加成 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更加显著,要求祖国兴 盛起来的党心、军心、民心的更加奋发,则是长远起作 用的决定性的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有伟大的前途 ,我国各族亿万人民有伟大的前途。
(38)党的团结,党同人民的团结,是进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夺取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只要全党 紧密地团结一致,并且同人民群众紧密地团结一致,那 么,我们党和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虽然还会遇到这 样那样的困难,但总的趋势必然会日益兴旺发达。
一九四五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所一致通过的《关于 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曾经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加强 了全党的团结,促进了人民革命事业的迅猛前进和伟大 胜利。十一届六中全会相信,这次全会一致通过的《关 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必将起到同样 的历史作用。全会号召,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的伟大旗帜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 在党中央周围,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同时同德, 排除万难,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 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我们 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达到!
(1 9 8 1年 1 0 月0 7日 《人民日报》)
附三: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序言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九四五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九八一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总结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
一、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党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发动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推进并帮助国民党改组和国民革命军建立,领导全国反帝反封建伟大斗争,掀起大革命高潮。一九二七年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由于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抵抗,致使大革命在强大的敌人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从残酷的现实中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就无法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党领导举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起义,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这些起义大多数失败了。事实证明,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毛泽东同志领导军民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随着斗争发展,党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海陆丰、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根据地。党在国民党统治下的白区也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开展了群众革命斗争。然而,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转战到陕北。“左”倾路线的错误给革命根据地和白区革命力量造成极大损失。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并且在这以后使党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时期,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超越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历史作用。七七事变后,党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英勇作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直到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后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的全面内战,党领导广大军民逐步由积极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打赢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向中南、西北、西南胜利进军,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八百万军队,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人民支持下,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同穷凶极恶的敌人进行殊死斗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历史功勋。
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在革命斗争中,党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实施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形成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努力建设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从一九四二年开始在全党进行整风,这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收到巨大成效。党制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全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一致。党的七大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统一和团结。
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实践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战胜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系列严峻挑战,肃清国民党反动派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完全统一;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作,完成土地改革,进行社会各方面民主改革,实行男女权利平等,镇压反革命,开展“三反”、“五反”运动,荡涤旧社会留下的污泥浊水,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并肩战斗,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强敌,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安全,彰显了新中国大国地位。新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站稳了脚跟。
党领导建立和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国家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一九五三年,党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九五四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五六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党领导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证。党领导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形成和发展各民族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和巩固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加强和扩大了广泛统一战线。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党的八大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势,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党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领导人民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实施几个五年计划,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科技不断取得突破,国防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人民解放军得到壮大和提高,由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包括海军、空军和其他技术兵种在内的合成军队,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确立中国大国地位、维护中华民族尊严提供了坚强后盾。
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尊严,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党审时度势调整外交战略,推动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打开对外工作新局面,推动形成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党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作出中国永远不称霸的庄严承诺,赢得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尊重和赞誉。
党充分预见到在全国执政面临的新挑战,早在解放战争取得全国胜利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向全党提出,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党着重提出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党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和知识培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要求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增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自觉性。党开展整风整党,加强党内教育,整顿基层党组织,提高党员条件,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贪污浪费。党高度警惕并着力防范党员干部腐化变质,坚决惩治腐败。这些重要举措,增强了党的纯洁性和全党的团结,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积累了执政党建设的初步经验。
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包括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尊重价值规律,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遗憾的是,党的八大形成的正确路线未能完全坚持下去,先后出现“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反右派斗争也被严重扩大化。面对当时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党极为关注社会主义政权巩固,为此进行了多方面努力。然而,毛泽东同志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党中央未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毛泽东同志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作出完全错误的估计,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同志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酿成十年内乱,使党、国家、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教训极其惨痛。一九七六年十月,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三、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是唯一出路,否则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作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重大决策。四十多年来,党始终不渝坚持这次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党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党在各方面工作中恢复并制定一系列正确政策,调整国民经济。党领导全面开展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拨乱反正,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和调整社会关系。党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党深刻认识到,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必须以理论创新引领事业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我国发展新要求出发,一以贯之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并召开多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改革发展稳定重大工作。我国改革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突破,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全面铺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坚决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进行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体制改革,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党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发开放浦东、推动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经过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人才强国等重大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鼓励和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制定新宪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尊重和保障人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取消农业税,不断推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党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党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排除各种干扰,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由于国际上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的支持和煽动,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导致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我国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党和政府依靠人民,旗帜鲜明反对动乱,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维护了人民根本利益。党领导人民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经济风险,成功举办二〇〇八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战胜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严重洪涝、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战胜非典疫情,彰显了党抵御风险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党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历史重任,为此进行不懈努力。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科学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新途径。经过艰巨工作和斗争,我国政府相继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中央政府严格按照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党把握解决台湾问题大局,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推动两岸双方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协商谈判,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启两岸政党交流。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坚决遏制“台独”势力、促进祖国统一,有力挫败各种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图谋。
党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党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调整同主要大国的关系,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深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新格局。党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党始终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开创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制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健全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整党,着力解决党内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问题;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选拔中青年干部,促进干部队伍新老交替。党围绕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先后就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组织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集中性学习教育。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党中央隆重举行庆祝大会,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四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强调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发出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些战略思想和创新理念,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党清醒认识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许多新的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新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带来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削弱,党治国理政面临重大考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
改革开放以后,党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行持续努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特别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口是心非、擅自行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提出,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全党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保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中央出台中央政治局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等,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党中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党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强化政治监督,深化政治巡视,查处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破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问题,清除“两面人”,保证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
(二)在全面从严治党上
改革开放以后,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同时,由于一度出现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出现严重危机,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普遍存在。特别是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贪腐程度触目惊心。这“七个有之”问题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强烈不满和义愤。习近平同志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严的主基调,突出抓住“关键少数”,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各方面。党中央召开各领域党建工作会议作出有力部署,推动党的建设全面进步。
党中央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坚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以上率下改进工作作风。中央政治局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听取贯彻执行八项规定情况汇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中央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狠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推进基层减负,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党历来强调,全党必须做到理想信念坚定、组织体系严密、纪律规矩严明。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党中央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专题教育、“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党提出和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明确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素质要求、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不唯票、不唯分、不唯生产总值、不唯年龄,不搞“海推”、“海选”,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时刻想着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党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党不断健全组织体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党坚持纪严于法、执纪执法贯通,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严起来。党坚持依规治党,严格遵守党章,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严格制度执行,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
党中央强调,腐败是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四亿人民,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依纪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党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深入开展国际追逃追赃,清除一切腐败分子。党聚焦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查处周永康、薄熙来、孙政才、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党领导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坚决斗争,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三)在经济建设上
改革开放以后,党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领导人民埋头苦干,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国家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同时,由于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影响,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党中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党中央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党加强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集中对我国发展作出部署,作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重大决策。党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要求,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保障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强化市场监管和反垄断规制,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市场秩序,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活力,保护广大劳动者和消费者权益。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确保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四)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走过波澜壮阔的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实践发展,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日益显现,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突出制度建设,注重改革关联性和耦合性,真枪真刀推进改革,有效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部署,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
党坚持改革正确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激发人民首创精神,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实走深。党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大批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项目,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五)在政治建设上
改革开放以后,党领导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取得重大进展。党从国内外政治发展成败得失中深刻认识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必须警惕和防范西方所谓“宪政”、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等政治思潮的侵蚀影响。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眼于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总体擘画,重点部署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党中央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果断查处拉票贿选案,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权威和尊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党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民主党派中央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等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形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体系。党坚持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办事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按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全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党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党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推动群团工作改革创新,更好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作用。我们以保障人民生存权、发展权为首要推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六)在全面依法治国上
改革开放以后,党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违法不究等问题严重存在,司法腐败时有发生,一些执法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甚至充当犯罪分子的保护伞,严重损害法治权威,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党深刻认识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依法依规行使可以造福人民,违法违规行使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党中央强调,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问题,就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作出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统筹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
党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党领导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确立宪法宣誓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国家机构依法履职能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民法典、外商投资法、国家安全法、监察法等法律,修改立法法、国防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领导深化以司法责任制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对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制约,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依法纠正冤错案件,严厉惩治执法司法腐败,确保执法司法公正廉洁高效权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七)在文化建设上
改革开放以后,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一些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模糊、缺乏斗争精神,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党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敢抓敢管、敢于斗争,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党从正本清源入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分别召开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思想文化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发展。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中央明确提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党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设立烈士纪念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学习大国建设。党推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等活动,有力彰显党心民心、国威军威,在全社会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繁荣文艺创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党中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我们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八)在社会建设上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治理明显改进。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党中央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党深刻认识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党坚持精准扶贫,确立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目标,实行“军令状”式责任制,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形成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十二万八千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二〇二〇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果断决策、沉着应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慎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
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党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努力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亿二千万人拥有基本养老保险,十三亿六千万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及时推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遍及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房建设投入力度,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党着眼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信访制度,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惩治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新型网络犯罪、跨国犯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九)在生态文明建设上
改革开放以后,党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一个明显短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如果不抓紧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必将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党中央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党组织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等制度,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湿地及海岸带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党领导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禁止进口“洋垃圾”。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坚决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作出力争二〇三〇年前实现碳达峰、二〇六〇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十)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国防实力日益增强,为国家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可靠安全保障。党中央强调,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党提出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确立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制定到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建设强大人民军队,首要的是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持人民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有一个时期,人民军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突出,如果不彻底解决,不仅影响战斗力,而且事关党指挥枪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狠抓全面从严治军,果断决策整肃人民军队政治纲纪,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对新时代政治建军作出部署,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整风精神推进政治整训,全面加强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查处郭伯雄、徐才厚、房峰辉、张阳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并彻底肃清其流毒影响,推动人民军队政治生态根本好转。
党提出改革强军战略,领导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国防和军队改革,重构人民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军事政策制度,裁减现役员额三十万,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我们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后勤,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施人才强军战略,确立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明确军队好干部标准,推动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锻造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贯彻依法治军战略,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加快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
党提出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创新军事战略指导,调整优化军事战略布局,强化人民军队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战略功能。人民军队紧紧扭住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根本指向,壮大战略力量和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和能力建设,大力纠治“和平积弊”,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空防,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有效应对外部军事挑衅,震慑“台独”分裂行径,遂行边防斗争、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抗击疫情、维和护航、人道主义救援和国际军事合作等重大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装再出发,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快构建,建立健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国防动员更加高效,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人民军队坚决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以顽强斗争精神和实际行动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十一)在维护国家安全上
改革开放以后,党高度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安全环境。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外部压力前所未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同形势任务要求相比,我国维护国家安全能力不足,应对各种重大风险能力不强,维护国家安全的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党中央强调,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
习近平同志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要求全党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落实防范化解各种风险的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党中央深刻认识到,面对来自外部的各种围堵、打压、捣乱、颠覆活动,必须发扬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同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企图迟滞甚至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一切势力斗争到底,一味退让只能换来得寸进尺的霸凌,委曲求全只能招致更为屈辱的境况。
党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和政策体系,建立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党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注重防范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风险,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顶住和反击外部极端打压遏制,开展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等斗争,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十二)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同时,一个时期,受各种内外复杂因素影响,“反中乱港”活动猖獗,香港局势一度出现严峻局面。党中央强调,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
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健全中央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制度机制的重大决策,推动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支持特别行政区完善公职人员宣誓制度。中央人民政府依法设立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设立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严厉打击分裂、颠覆、渗透、破坏活动。全面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强港澳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这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为推进依法治港治澳、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了坚实基础。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党把握两岸关系时代变化,丰富和发展国家统一理论和对台方针政策,推动两岸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习近平同志就对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理念、重大政策主张,形成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我们推动实现一九四九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党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出台一系列惠及广大台胞的政策,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二〇一六年以来,台湾当局加紧进行“台独”分裂活动,致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受到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祖国完全统一的时和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
实践证明,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伟大祖国的坚强支撑,有全国各族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的同心协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一定能够保持,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十三)在外交工作上
改革开放以后,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进入新时代,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党中央强调,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加强对外工作顶层设计,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战略谋划,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党把握新时代外交工作大局,紧扣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我们运筹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稳定周边战略依托,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整体合作机制实现全覆盖。党同世界上五百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深化政党交流合作。适应“走出去”日益扩大的新形势,不断完善海外利益保护体系,有力应对了一系列海外利益风险挑战。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我国建设性参与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在气候变化、减贫、反恐、网络安全和维护地区安全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我国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向众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物资援助、医疗支持、疫苗援助和合作,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经过持续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五、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一百年来,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一)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压迫,被西方列强辱为“东亚病夫”。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经过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十四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二)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近代以后,创造了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遭遇到文明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三)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同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极为艰巨、极具挑战性的努力。一百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四)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五)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党成立时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今天已成为拥有九千五百多万名党员、领导着十四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一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正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逆转地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六、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
(二)坚持人民至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就永远不会得逞。
(三)坚持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四)坚持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压,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五)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党和人民就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六)坚持胸怀天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只要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不依附别人,不掠夺别人,永远不称霸,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
(七)坚持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出了前人没有走出的路,任何艰难险阻都没能阻挡住党和人民前进的步伐。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勇于推进改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八)坚持敢于斗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为了人民、国家、民族,为了理想信念,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党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只要我们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九)坚持统一战线。团结就是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只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十)坚持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只要我们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以上十个方面,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七、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一定要继续考出好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从伟大胜利中激发奋进力量,从弯路挫折中吸取历史教训,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党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勇敢面对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坚决战胜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必须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做到难不住、压不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要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增强过硬的担当本领。要源源不断把各方面先进分子特别是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教育引导青年党员永远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要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我们坚信,在过去一百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决议 [jué yì]
决议是指多个主体根据表决原则做出的决定。
决议是指党的领导机关就重要事项,经会议讨论通过其决策,并要求进行贯彻执行的重要指导性公文。一般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也是某些企业的公文之一。
中文名:决议
意思:多个主体根据表决原则做出的决定
性质:权威性和指导性
简述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为2012年4月16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新增的正式公文文种。决议是指党的领导机关就重要事项,经会议讨论通过其决策,并要求进行贯彻执行的重要指导性公文,也是应用写作重点研究的文体之一。
特点
决议的特点如下:
(1)权威性。决议是经过党的会议讨论通过才能生效并由党的领导机关发布的,是党的领导机关意志的反映。
决议的内容事关重要决策事项,一经公布,全党、全国上下都必须坚决执行。
(2)指导性。决议表述的观点和对事项的评价都具有指导意义。
分类
决议一般分为公布性决议、批准性决议和阐述性决议三种类型。公布性决议是为公布某种法规、提案而写作的决议;批准性决议是为肯定或否定某种议案的文件;阐述性决议是对某些重大结论的具体内容加以展开阐述的文件。
写法
决议由首部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首部。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
1)标题。决议的标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或会议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事由和文种构成。
2)成文时间。即决议正式通过的日期。一般放在标题下,在小括号内注明会议名称及通过时间,也可只写年月日。
2.正文。由决议根据、决议事项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1)决议缘由:一般简要说明有关会议审议决议涉及事项的情况,陈述作出决议的原因、根据、背景、目的或意义。
2)决议事项:写明会议通过的决议事项,或会议对有关文件、事项作出的评价、决定,或对有关工作做出的部署安排和要求、措施。
3)结语:一般紧扣决议事项有针对性地提出希望、号召和执行要求。有的决议可不单列这部分。
实例
四川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的决议
(1989年3月10日通过)
四川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科委主任张廷翰受省政府委托作的《关于省农村科技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以为,我省各级政府依靠科技发展农业事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发展不平衡的,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粮食生产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任务是艰巨的。
为了进一步依靠农业科技,夺取粮食增产,农业丰收,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特别作出了如下决议:
一、各级政府要在广泛深入开展农业基础地位的再教育中,提高领导在各个方面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牢固树立依靠技术进步、振兴我省农业的观念,把发展农业经济转到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把农村科技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重视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在发展农业中的积极作用。要把这项工作的好坏,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及其领导成员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各级政府逐步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的事业费,建立农业科技开发基金,多途径开辟农业科技资金来源,尽力增加科技装备和设施,为农业科研和推广服务工作创造条件。主管部门要管好各项农业科技经费,专款专用。农村的集体和个人也要千方百计加强技术开发活动,增加投入。
三、各级政府应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依靠科技振兴农业的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狠抓落实,层层进行检查监督。对在农业科技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各级领导、农业科技人员、以及农民中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的积极分子给予表彰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并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四、各县、(区)、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基层农业科技管理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培训、试验、示范等农业科技的推广服务工作,传授科技知识,普及先进农业技术,要着重培训本地科技人员,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鼓励采用新技术。要发挥各种推广农业技术的民间组织的作用。
五、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制定的各项有关科技人员的政策。要为农业科技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稳定农业科技队伍,动员和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为振兴农业不断作出贡献。
区别
决定是党政领导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决策、安排和规定的指导性、指挥性公务文书。 在实际运用中,还应对“决议”和“决定”做以下区分:
1.从制作程序上区分
“决议”须经某一级机关或组织机构的法定会议对某一议题进行集体讨论,由法定多数表决通过,然后形成正式文件,并以会议的名义公布。而“决定”却不一定经过法定会议讨论通过的程序。它既可以是某种会议讨论研究的成果,形成正式文件予以公布,也可由各级领导机关直接制作并予以公布。
因此,可以认定,凡未经有关法定会议讨论通过这一程序,而是以领导机关的名义发布的议决性文件,就只能使用“决定”。
2.从作用上区分
“决议”一律要求下级机关执行。而“决定”只有“部署性决定”才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宣告性决定”只起知照性作用,一般不需要下级机关执行。
3.从内容上区分
①在会议讨论通过的前提下,凡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履行法定的权力,强制有关部门贯彻执行的,用“决定”。若只是简要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见,履行法律程序,指导有关部门遵照办理的,用“决议”。
②由会议或领导机关直接制定发布行政法规,用“决定”。由会议审议批准某项议案、重要报告、法规,用“决议”,所审议批准的条文作为“决议”的附件。
③授予荣誉称号或给予处分,用“决定”。审议机构成立或撤销,用“决议”。
4.从写法上区分
公布性决议、批准性决议一般写得比较简要、笼统。阐述性决议除指出指令性意见外,还要对决议事项本身的有关问题作若干必要的论述或说明,即作一些理论上的阐述。
“决定”的写法与“决议”大不相同,它不多说理论上的道理,而往往着重提出开展某项工作的步骤、措施、要求等。“决定”要求写得明确、具体一些,措施也更落实,行政约束力强,可以直接成为下级机关行动的准则。而“决议”往往写得比较概括,原则性条文多,下级机关在贯彻执行时,多数还要根据“决议”制定相应的具体办法或实施措施。
模板(范本)
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股权转让的股东会决议
上海abc有限责任公司
第____届第____次股东会决议(关于股权转让方面)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股东参加人员: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到会股东____方,实际到会股东_____人,代表额数100%,会议以当面方式通知股东到会参加会议。全体股东经过讨论,会议通过以下决议:
一、同意转让方_______将其在上海abc有限责任公司_____%的股份转让给受让方______。
二、同意修改后的章程。
三、本协议一式三份,一份报工商机关,有关各方各执一份。
四、本决议经到会股东签字(盖章)后生效。
全体股东签字盖章: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日
股东会决议
关于变更公司名称(填写变更事项)的决定 根据《公司法》和本公司章程第 章第 条的决定,本公司与 年 月 日召开了第 次股东会,会议召集人 、会议共 人参加,代表 %表决权,经代表 %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做出如下决议:
1、 同意公司名称变更为:
2、 同意公司住所变更为:
3、 同意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为:
4、 同意公司延长经营期限,为长期或自 年 月 日到 年 月 日止;
5、 同意增加公司注册资本(大写) 万元,由(大写) 万元增加到(大写) 万元,其中: 原股东(填写姓名)增加(大写)万元(填写出自方式)出资; 新股东(填写姓名)增加(大写)万元(填写出自方式)出资;
6、同意股东(填写姓名)将其持本公司的 %的(填写出资方式)出资,共计(大写) 万元,以(大写)万元转让给(填写姓名);
7、股东增加(转让)出资后,本公司新的出资结构如下: (股东姓名)出资(大写)万元,其出资方式为(实物、货币、无形资产)占 %;
8、同意变更出资方式,股东(姓名)原以(出资方式)方式出资的(大写)万元,变更为(大写)万元(出资方式)方式出资; 股东(姓名);
9、同意变更法定代表人、(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
会议选举(姓名)为执行董事,免去(姓名)执行董事职务;选举(姓名)共(数字)人为监事,免去(姓名)监事职务;聘任(姓名)为经理,免去(姓名)经理职务;(或会议选举(姓名)为董事长,免去(姓名)董事长职务;选举(姓名)共(数字)人为认为董事,免去(姓名)董事职务;选举(姓名)共数字人为监事,免去(姓名)监事职务。
全体新老股东签字并盖章:
2021年11 月 15日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决议稿提请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
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征求意见
这次征求意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广泛听取了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和党的十九大代表对决议稿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赞成决议稿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认为决议稿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主题鲜明、总结全面,同时提出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决议稿吸收了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2021年9月10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党要继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全面总结我们党在百年历程中取得的应对变局、把握大局、开创新局的历史经验,需要全面总结我们党在百年历程中取得的探索我国革命道路、建设道路、改革道路的历史经验,需要全面总结我们党在百年历程中取得的团结带领人民推进民族复兴的历史经验,需要全面总结我们党在百年历程中取得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历史经验,需要全面总结我们党在百年历程中取得的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推动全党形成崭新的精神风貌、空前的团结统一、高度的政治自觉,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2021年11月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决议通过
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主要内容
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这个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人民解放军得到壮大和提高,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这个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在经济建设上,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在政治建设上,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在文化建设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在社会建设上,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装再出发,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人民军队坚决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以顽强斗争精神和实际行动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为推进依法治港治澳、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在外交工作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全会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以上十个方面,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
新华社•瞭望 11月16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
习近平
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我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关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议题的考虑
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在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关头,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党以后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致,增强了全党团结,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条件,有力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这样的基础是最可靠的。”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历史,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了评价,特别是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分清了是非,纠正了“左”右两方面的错误观点,统一了全党思想,对推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在,距离第一个历史决议制定已经过去了76年,距离第二个历史决议制定也过去了40年。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大大向前发展了,党的理论和实践也大大向前发展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既有客观需要,也具备主观条件。
党中央认为,在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党和人民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中央认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需要研究的问题多。总的是要按照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要求,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好,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好,把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好,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好。具体来说,就是要深入研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全面总结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进程、为国家和民族建立的伟大历史功绩;深入研究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深入研究党不断维护党的团结、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百年历程,深刻领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政治优势;深入研究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历程,深刻认识党同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更好为人民谋幸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深入研究党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的百年历程,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
党中央认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
对这次全会决议起草,党中央明确要求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我们党已先后制定了两个历史决议。从建党到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这两个历史决议基本都解决了,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党的工作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讲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顺利的,前进方向是正确的,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基于此,这次全会决议要把着力点放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以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
第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这次全会决议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主要考虑是,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期间的历史,前两个历史决议已经作过系统总结;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成就和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三十周年时党中央都进行了认真总结,我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也作了系统总结。因此,对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历史时期,这次全会决议要在已有总结和结论的基础上进行概述。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有利于引导全党进一步坚定信心,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第三,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评价注重同党中央已有结论相衔接。关于党的十八大之前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前两个历史决议、党的一系列重要文献都有过大量论述,都郑重作过结论。这次全会决议坚持这些基本论述和结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特别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等重要会议上,对党的历史都作过总结和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党的百年奋斗的新认识。这次全会决议要体现这些新认识。
二、决议稿起草过程
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成立文件起草组,由我担任组长,王沪宁、赵乐际同志担任副组长,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及有关中央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参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承担文件起草工作。
4月1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
从反馈意见看,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一致认为,党中央决定通过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郑重的历史性、战略性决策,充分体现党牢记初心使命、永葆生机活力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充分体现党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和使命担当,充分体现党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注重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一致赞成这次全会着重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并就决议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普遍认为,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持续奋斗,创造了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奇迹,彻底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生动谱写了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壮丽篇章,成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了不朽功业,为促进人类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一伟大征程中,党和人民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宝贵历史经验。这些都值得系统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建议,这次全会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及新鲜经验。
按照党中央部署,文件起草组认真学习党的重要历史文献,充分吸纳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深入研究重大问题,认真开展决议稿起草工作。
9月6日,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决议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部分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
从反馈意见情况看,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决议征求意见稿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赞成决议稿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一致认为,决议稿最鲜明的特点是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反映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符合历史事实;决议稿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论述和评价,同党的历史文献既有论述和结论相衔接,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党的历史的新认识。决议稿总结概括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全面、深刻、系统反映了党对中国、对人类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总结概括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贯通历史、现在、未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普遍认为,决议稿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同党的前两个历史决议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必将激励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争取更大荣光。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逐条分析这些意见和建议,做到能吸收的尽量吸收。经反复研究推敲,对决议稿作出547处修改,充分反映了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在决议稿起草过程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进行审议,形成了提交这次全会审议的决议稿。
三、决议稿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决议稿除序言和结束语之外,共有7个部分。
第一部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分析党产生的历史背景,总结党领导人民在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进程和创造的伟大成就,以及创立毛泽东思想、实施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大成就。强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第二部分“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巩固新生政权,成功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打开对外工作新局面的历史进程和创造的伟大成就。总结党加强执政党建设所作的努力和积累的初步经验,在阐述这一时期党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毛泽东思想进行科学评价。强调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三部分“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总结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历史贡献,从党领导全面开展拨乱反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开创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展现新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强调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第四部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阐明这一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分析新时代党面临的形势、面对的风险挑战,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重点总结九年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强调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五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在全面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基础上,以更宏阔的视角,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即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阐述党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进步事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所作的历史性贡献。这五条概括,既立足中华大地,又放眼人类未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第六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强调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七部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围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强调全党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强调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强调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强调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同志们!审议通过这个决议,是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大家要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贯通把握历史、现在、未来,深入思考、深入研讨,聚精会神、集思广益,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共同把这次全会开好、把决议稿修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