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今天 ◆ 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讲话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这种“无我”状态,彰显了一个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树立...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1月9日
◆ 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讲话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这种“无我”状态,彰显了一个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树立了坚持人民至上的光辉典范
◆ 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底色,也是我们党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 中国共产党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始终,书写了温暖人心的中国故事
习近平的人民情怀
文丨宋淑玉(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一脉相承的深刻体现,也生动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厚的人民情怀。
悠悠百姓事,枝叶总关情。从顶层部署到从基层调研,“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分量最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反复强调,我们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贯穿如一,发出了不负人民的宣言书。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02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生命、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坚如磐石的意志信念,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抗击疫情立起了主心骨。
在这次大考中,我们党和国家不计代价,救治每一个生命,创造出了一个个“生命奇迹”,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刻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千钧分量。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执政70多年来,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就是因为其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所以,广大人民群众理性地认同、坚定地支持中国共产党。
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讲话贴近人民、奋斗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总结过中国共产党的这一成功经验,在他自己成长过程中也有深刻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生长于革命家庭、从小沐浴着红色家风,有对党对人民的天然感情和红色基因,有家国情怀的厚实文化底蕴,更充分得到实践沃土的滋养,得益于他7年知青生涯、3年正定岁月、在福建17年多的实践锻造、在浙江和上海“一把手”位置上的不寻常历练。多年持之以恒苦读修身的明心立志,多年深刻体察民之苦乐、国之沧桑而玉汝于成,集中体现在他从青年时代就牢固树立起为什么而奋斗、为谁而奋斗的人生理想,集中体现在他一路走来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初心。
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一个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小村庄。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了这里看望父老乡亲时深情地说:“我在这里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百姓办好事的工作。”
“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群众在干部的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用朴素的语言表达着他对人民的挚爱和为民服务的情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落下,一个也不能少。全面深化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依法治国,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全面从严治党,要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人民至上”是最终的价值指向,也是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习近平主席2019年3月22日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的谈话要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人民至上,在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全面和充分体现。一个矢志为了人民并得到人民衷心拥护的大党,将在前行的路上变得更加强大。
永远要想着给老百姓办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头等大事。他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贫困地区。“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河北阜平到“苦瘠甲于天下”的甘肃定西,从湘西特困农村到沂蒙革命老区……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对于困难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
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方略,指导全国脱贫攻坚战。
2015年2月,在陕西延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区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8年2月,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共产党给老百姓的承诺,一定要兑现!”
2019年8月,在甘肃省古浪县富民新村,习近平总书记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
今天的中国,书写了最成功的脱贫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已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正是因为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才能创造出这样的人间奇迹。
群众身边小事,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大事。他指出: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食品安不安全、暖气热不热、雾霾能不能少一点、河湖能不能清一点、垃圾焚烧能不能不有损健康、养老服务顺不顺心、能不能租得起或买得起住房,等等。
“十三五”时期,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化作前行动力。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5亿人,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这5年,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3.9亿人次获得资助,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超过6000万人,全国棚改开工超额完成2000万套目标……一个个民生难点得到解决,一个个美好梦想得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要求正不断成为现实,惠民为民的“升级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为“十四五”时期中国乘风破浪奠定坚实基础。
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治国理政始终
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鲜明主线。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和举措,无一不是围绕人民展开的。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是重要的评判标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一系列重要论述:
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谈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说:“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
谈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谈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说:“让人民始终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也都围绕人民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的全面深化改革,到“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精准脱贫,从“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反腐败斗争,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因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始终,书写下温暖人心的中国故事。
不懈奋斗归于人民,不竭动能源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城市建设的工地,在基层治理的一线,在脱贫攻坚的战场,在民主恳谈的会场,亿万群众依法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用汗水与智慧为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2020年,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的颁布,体现人民至上的思想;“十四五”规划建议问计于民,彰显执政为民的初心。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人民”二字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人民是根本力量、根本宗旨、根本动力,人民性是根本标准、根本理念、根本方法,人民利益至上是群众史观的理论基点、价值支点与实践原点,也是治国理政的始点与归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人民至上论”“人民幸福论”“人民美好生活论”展现得淋漓尽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在建党近百年的历史时刻,有人追问: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习近平总书记以行动告诫全党: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无论走多远,中国共产党都不能忘了来时的路,中国共产党为民爱民的本色永远不能褪色。
上海中共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中国革命原点,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与精神家园。2017年,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这里,探寻我们党的精神密码。他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回顾我们党走过的近百年峥嵘岁月,一切为了人民,永远是党的初心与使命之所在。
河北西柏坡纪念馆、陕西延安杨家岭党的七大会址、贵州遵义会议会址、安徽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用脚步重温历史,也不断提醒新时代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是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为谁执政、靠谁执政”问题的郑重回答。“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大利,才能从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出发,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
2019年5月31日,在北京京西宾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主题教育作出全面部署。
如潮涌,似风雷。这场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设计、亲自动员部署、亲自领导推动的党的集中教育,一经拉开恢弘大幕,在全党上下迅速展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了知信行合一能力,思想政治受到洗礼和锤炼,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得到提振,积极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强化了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并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消除了一些可能动摇党的根基、阻碍党的事业的因素。
在2020年抗疫过程中,有这样一组统计数据,令人动容: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1300多万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近400名党员、干部为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人们常常以“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来赞誉共产党员,其所以特殊,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共产党员常常以“紧急时刻、党员先上”要求自己,就在于每个人在入党时都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环顾全球,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理论上鲜明提出、在实践中明确要求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把公而忘私、奉献牺牲作为对党员的基本道德要求。正是这种无私的精神境界、强大的人格力量,让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持久的向心力,让鲜红的党旗始终能凝聚起各种力量,把中华民族变成一个坚强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因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党出发伊始便目标明确;因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我们党前进的步伐也愈发坚定。
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向全国人民警察致以诚挚的慰问
瞭望 今天 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
切实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第一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向全国人民警察致以诚挚的慰问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2020年,政法战线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各级政法机关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更加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切实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第一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即将到来,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人民警察致以诚挚的慰问。希望大家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为保障人民幸福、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中央政法工作会议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在会上传达习近平重要指示并讲话,强调政法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为牵引,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着力点,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出席会议。
附:
“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光明日报
01-12 05:40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系列独创性理论观点,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理论观点,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既切中当下,又谋划长远,为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世界发展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民经济循环理论、经济发展理论以及经济全球化理论,是对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诸多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总括性、纲领性指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
“新发展格局”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循环的基本要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民经济循环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过程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只有经济循环畅通,再生产和经济运行才能正常进行,经济发展才能进入不断提高发展质量的正向螺旋。经济循环畅通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经济循环的基本条件,包括:各种资本在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资本在物质上和价值形态上都得到及时补偿,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协调等。一旦经济循环条件被破坏,循环链条出现断裂,就有引起经济危机的风险。把经济运行理解为物质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不断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方法,克服了西方经济学静态均衡的方法论缺点,是分析现实经济运动的科学方法。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经济大国,2019年GDP占全球总量超过16%,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生产力水平快速提升,需求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与此同时,生产体系内部循环不畅、供求脱节现象日益凸显,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突出,经济结构转换的复杂性上升。加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和贸易复苏乏力,全球市场收缩,当前又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西方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市场不确定性陡增。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重大冲击,出口导向、依赖外需、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模式已无法持续。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实现国内经济循环的畅通?“新发展格局”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实现国内循环的畅通,重点在于打通堵点,预防断点。一方面,着力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重点在“畅通”上做文章,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使供给侧与需求侧相适应、相协调,提高流通效率,使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连接更紧密;另一方面,以实现国民经济完整性为目标,坚持扩大内需,加快消费升级,加大自主创新,解决各类“卡脖子”技术问题,补齐经济发展短板,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和韧性,焊牢经济循环的易断点。这既是在大国经济发展关口,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主动选择,也是应对错综复杂国际环境的顺势而为,是深入思考当前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国民经济循环理论提出的科学结论。
“新发展格局”深刻阐明了自主创新与扩大内需互相促进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发展是生产力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统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进步,是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推动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同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生产力和科技进步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具体到一国经济发展而言,科技发展与内需扩大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方面,如果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国内需求就无法真正全面得到满足,生产—消费的国内循环就存在缺口,完整的内需体系就无法构建起来;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个繁荣、壮大的内需市场,那么科技自主创新也就失去了动力、应用场景和市场,就不得不处在国际分工低端,依赖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难以持续提升本国收入,使本国经济不得不长期依赖于国际循环。
如何突破这一发展困境?新发展格局提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推动自主创新与扩大内需互相促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坚定不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扩大内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完整的内需体系,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增加了在面对外部冲击时的回旋余地和稳定性,而且,完整内需体系的不断扩容、升级,也将为国内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推进国内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改进技术工艺,提供技术更先进、性能更优良、质量更过硬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引领产业进步;另一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宏大顺畅的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前提,是国内的供给结构能够适应需求结构的提升,特别是供给体系的创新力能得到切实提升,从而解决各类“卡脖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并明确指出“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虽然在技术上仍然相对落后,但我们具有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显著制度优势,过去我们依靠这一优势曾经创造过诸如“两弹一星”等技术创新史上的奇迹,未来我们还要依靠这一优势,加强统筹协调,促进协同创新,继续在自主创新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新发展格局”深刻阐明了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辩证关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相互依赖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分配在各国和各阶级之间是不平均的,这对一国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全球化会因各种因素遭遇挫折和逆流,各国只有正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主动参与到国际经济体系中,同时保持本国经济安全可控,才能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同时,逆全球化浪潮导致孤立主义、保护主义兴起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蔓延,对全球产业链造成冲击,限制了经济全球化对全球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损害全球经济发展和整体福利。如何应对经济逆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新发展格局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即,深刻把握国内国际循环的辩证关系,立足宏大顺畅的国内大循环,让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从历史规律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国际经济联通和交往仍是发展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因此,我们要顺应历史大势,坚定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通过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升级版,进一步扩大开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更好发挥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的枢纽作用,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逆流,用繁荣畅通的中国国内大循环带动世界经济大循环,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处理好开放、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未雨绸缪,做好应对。
(作者:张晨,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