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5 15:15 来源: 编辑:admin
怎样理解“六个必须坚持”?这篇不可不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2-08 13:33发表于北京作者:董振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党的二十...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求是》杂志评论员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2-08 13:33发表于北京
作者:董振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全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我们党和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六个必须坚持”不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遵循,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用于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知其言”,更要“知其义”,搞清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这个“所以然”和“义”,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如果不能够完整、系统、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我们就不能真正领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也就不能够活学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六个必须坚持”,既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根本价值追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活的灵魂、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论、求真务实的实践观点、世界历史的人类关怀,又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守正出新、与时偕行、自强不息、开物成务、知行合一、天下大同的中国智慧,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系统整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体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做到“六个必须坚持”,学深悟透、完整理解其精髓要义和活学活用活的灵魂。
第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其根本价值追求就是为人类求解放。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的理论和实践都必须要扎根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坚持人民至上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原点。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永远铭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含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发展动力的科学回答和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
第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马克思主义是鲜活的、具体的,世界上从来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恒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百年风雨,百年的奋斗历程深刻揭示出一个道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立足自身实际,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的事业才有前途和希望。走自己的路,必须做到自信自立,避免盲从迷信、确保正确方向、绝不封闭僵化。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而是要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够不断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辉煌。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活的灵魂。
第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曲解和歪曲。但是,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从来都不是僵死的教条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扎根于实践并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具体的、鲜活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基本逻辑,把唯物论、辩证法和价值论统一到人类解放的实践论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应对和解决不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精髓,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脉”,即“守正”;同时要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扎根社会实践、立足当今时代、面向现实问题,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并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根据新的实践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解决新的问题,即“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永远不能丢的就是其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价值以及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和基本态度,其他的具体结论和做法都可以而且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守正创新,这也充分体现了创新和守正的历史辩证法。
第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任何一种有价值的思想理论,都要能够有力回答时代问题,经得住时代的考验。理论必须扎根于实际,理论一旦脱离实际,就会变得空洞,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也就必然会失去生命力。每一时代都有每一时代的问题,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面临着许多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及时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让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再创新的奇迹、取得更大胜利。坚持问题导向和增强问题意识,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和直面问题的实践品格。
第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构成的整体。万事万物都是作为系统存在和发展的,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都是处于和其他事物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之中的,这些联系就构成了事物存在的现实条件。事物作为系统而发展,是由阶段和阶段所构成的过程,阶段和阶段之间的联系就构成了事物存在的历史条件。因此,万事万物都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从来没有隔断历史的“飞来峰”,也没有孤立存在的原子。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各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推进伟大事业绝不是某一领域的单打独斗,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有可能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的密切配合。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思想方法,坚持系统观念充分彰显了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和核心要义。
第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让人民大众摆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的奴役和压迫,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以贯之的最高理想、价值追求和逻辑起点,这个价值理想也一直处在人类共同价值的制高点。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人民立场,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把造福人民和人类解放作为自己的终身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坚持胸怀天下,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逻辑必然,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注世界发展和人类事业进步的天下情怀,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崇高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立志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和博大胸襟。因此,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坚持胸怀天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的世界历史视野。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守正创新的内在逻辑。全党同志一定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全党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2-14 18:19发表于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现代化是由生产力发展所推动的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以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为标志,西方国家率先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但是世界上并不存在统一的现代化标准和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根植于中国的国情和传统,反映中国人民的意愿和选择,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腐朽的统治,中国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开启了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近代中国的许多志士仁人为了把中国从落后挨打的困境中解救出来,也曾经效法西方,企图通过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但是都归于失败。其根本原因是,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增殖和扩张逻辑主导下,实行剥夺性的资本积累方式,野蛮地压迫和掠夺殖民地,攫取原材料和市场,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实现其自身的现代化。那时的中国,虽然在形式上不是属于某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却是一个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参与掠夺的实际上已经丧失完整的独立主权的国家。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实现对中国的控制、掠夺和利益瓜分,通过与封建势力相勾结扶植代理人,形成买办阶级,维持已经衰落的旧有生产关系和腐败的政治制度,而决不允许中国变成强大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族资本主义萌芽虽然已经在中国出现,但是生长艰难。民族资产阶级虽然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但非常软弱,具有妥协性,因而不能担当解放中国的革命领导力量。近代中国历史实际演进过程告诉人们,中国不存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
正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科学社会主义指引了中国以社会主义为前途的现代化方向。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代表了实现民族复兴的真正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实践中,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根据关于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必须组成新式政党以领导劳动人民实现本阶级的历史使命的原理,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才有了主心骨;根据关于无产阶级必须发展自己的暴力来反对统治阶级的暴力,以摧毁统治阶级的专政的原理,才有了中国革命以人民战争为特征的武装斗争;根据关于无产阶级要在斗争中同其他有革命要求的阶级和其他可能联合的政治力量组成统一战线的原理,才有了中国革命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根据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要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等一系列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才有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主题相契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使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些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现代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深刻体现科学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反映中国人民意愿,体现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趋势,对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式现代化要充分考虑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科学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和经济社会的巨大不平等,探求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科学社会主义以实现人的解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片面追求物质利益和雇佣劳动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科学社会主义的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在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科学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对自然资源进行的掠夺式开发,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不和谐。科学社会主义强调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追求未来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前景。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言,“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这个预言已经成为现实的当今世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更具包容性、开放性和共享性,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三)
世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经历了五百年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回答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如何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课题。对于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成功驾驭资本、实现“后发型”现代化,如何使发展中国家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保持民族独立、自主实现现代化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加速发展的时代,回答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联系、区别和共存问题。积极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开辟现实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等,创新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文明新模式,形成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科学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在现实形态上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中国式现代化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其伟大实践检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遍价值追求,极大地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摆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低潮,走上振兴之路,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展示了光明前景。
科学社会主义是开放的实践的和发展着的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模板。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运用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科学社会主义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这个东方古老大国,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条件下发展的新境界。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原中央党校副校长)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 2023-12-31 19:22 发表于北京丨来源:新华社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
新年献词丨2024:满怀信心,奋勇前行 一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
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管理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 ●文/ 王渊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3-12-01 10:12发表于北京 还有一个月,我们就......
我所召开专门会议,明确要求规范开展工作,严厉打击冒用、 盗用我所名义招摇撞骗的行为 2020年5月30日,在我所所长王渊同志的主持下,我所召......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庆典致辞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王渊 (2......
坚持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一一写在学习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王渊(2020年11月6日22:11时)2020年是......
(受权发布)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09-11 21:25:23 来源: 新华网)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在科......
科技创新美好的未来,管理迈向伟大的时代——2020年新年贺词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王渊 2019年......
热烈祝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成立30周年 12月28日,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70周年,第十二届国家老干部......
我所召开专门会议,明确要求规范开展工作,严厉打击冒用盗用我所名义招摇撞骗的行为
11-29坚持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一一写在学习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11-29我所召开专门会议,明确要求规范开展工作,严厉打击冒用盗用我所名义招摇撞骗的行为
11-29坚持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一一写在学习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精神的体会
11-29共庆祖国73周年华诞!致敬每一位不平凡的中国人。喜迎二十大——立足平凡、坚守自我、创造伟大。
10-10深刻把握“三个务必”的时代要求 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