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党政组织机构 > 正文

最全整理——隶属公安部的5所院校。共和国警官摇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铁道警察学院

时间:2021-09-28 18:44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最全整理——隶属公安部的5所院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5-29科技管理研究所这一篇给大家归纳盘点一下隶属于公安部的5所院校合集,方便大家查看阅读哦。第一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共和国警官的摇篮...

最全整理——隶属公安部的5所院校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05-29科技管理研究所

这一篇给大家归纳盘点一下隶属于公安部的5所院校合集,方便大家查看阅读哦。

第一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共和国警官的摇篮,这所大学算得上是这5所院校中的“天花板“、”佼佼者“了,学校是公安行业综合性大学,是全国公安系统第一个开展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第一个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唯一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学府,也是学科专业最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完备、目前唯一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公安院校。建校至今,为全国政法公安机关等单位培养、输送了32万余名各级领导、业务骨干和专门人才,被誉为“共和国警官的摇篮”。

*【共和国警官的摇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说它是公安院校的“天花板”那一定是实至名归,它也被称之为共和国警官的摇篮,建校至今,为全国政法公安机关等单位培养、输送了32万余名各级领导、业务骨干和专门人才。学校是学科专业最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完备的公安院校。学校始创于1948年7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解放区建屏县(今平山县)举办的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至今已经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

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形成了包括本科生、二学位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成人高等教育、外国留学生教育等全层次多类别的学历教育体系,同时承担和包括高级警官培训、公安业务培训、军队保卫干部培训、港澳地区纪律部队培训、外国警察与执法官员培训等各系列多种类的在职培训体系。

学校现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犯罪学学院、警体战训学院、公安管理学院、国家安全学院、治安学院、交通管理学院、侦查学院、信息网络安全学院、涉外警务学院等11个教学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涵盖了丰富的学科专业。

作为公安院校的佼佼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有完备的训练设施,建有警务战术训练馆、警务战术训练街区、警体综合训练馆、高级警官培训楼等多座现代化大型教育训练场馆,配备了实弹射击、情景模拟、泅渡救援、特勤驾驶、痕迹检验、微量物证分析、警务战术指挥、刑事侦查、心理测试、安全防范技术、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多项国内一流的警务实训设施。科研平台更是丰富,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研究机构、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中心、司法鉴定中心等应有尽有,2015年9月,学校还被公安部确定为“公安部公安发展战略研究所”,成为首批建设的两个部级公安新型智库。

目前学校正进一步加快推进国际化办学,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警察教育培训机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家讲学等领域进行着广泛密切的合作交流,成为公安系统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学校的“网络犯罪与全球治理创新引智基地”更是入选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这是公安系统唯一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注意:公安类院校招生除了需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线外,还有其他的报考条件,像体检、体能测评、面试和政治考察都是必须的,具体的要求在报考时注意阅读相关的招生简章。

第二所: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忠诚卫士的摇篮,学校主要主要面向全国公安机关,培养适应新时代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型警务人才,承担我国维和警察、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常备维和警队、驻外警务联络官和外籍警察培训任务,担负公安机关培训工作,为公安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先后培养了6万余名高素质合格人才,为国家边防、消防、警卫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忠诚卫士的摇篮”。

*【忠诚卫士的摇篮一一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这所大学隶属于公安部,被称之为“忠诚卫士的摇篮”

这所大学,隶属于公安部,被称之为“忠诚卫士的摇篮”,主要为公安现役部队培养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警官,承担我国维和警察、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常备维和警队、驻外警务联络官和外籍警察培训任务,担负公安机关培训工作。这所学校就是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转制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为公安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一所培养适应新时代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型警务人才的院校。

学校虽注册在北京市,但办学地点在廊坊市和广州市。目前,学校开设16个本科专业,有1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7个一级学科。建成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消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院士工作站、灭火救援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建有射击馆、综合训练场、维和模拟训练街区、战术训练基地等实训设施。

公安专业: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边防管理、警务指挥与战术、公安政治工作、公安情报学、涉外警务、网络安全与执法、数据警务技术、刑事科学技术等专业。非公安专业:消防工程、火灾勘查、电子信息工程(智慧消防方向)、消防指挥、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核生化消防、海外安全管理。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学科研人员800多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等268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建有高水平实战教官库。在对外办学中,学校也取得突出成绩,在国内,与北京大学等10余个单位,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或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工作站;国际上,与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20余所同类院校或实务部门,建立了务实稳定的合作关系。全国消防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消防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警察协会专业委员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应急处置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和学术组织设在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培养了6万余名高素质合格人才,为国家边防、消防、警卫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忠诚卫士的摇篮”。

第三所: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警界清华”“中国刑警的最高学府”“东方福尔摩斯的摇篮”,学校是公安部直属本科高等院校。始建于1948年,位于辽宁省,是一所具有鲜明公安学科专业特色的高等学府、在犯罪治理领域、犯罪侦查和公安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有独特的办学特色。建校70年来,先后为全国政法公安机关培养输送了18万余名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和专门技术人才,为公安事业发展和平安中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警界清华”“中国刑警的最高学府”“东方福尔摩斯的摇篮”。

*【警界清华·东方福尔摩斯的摇篮一一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这所院校被称为“警界清华 东方福尔摩斯的摇篮” 高性价比学校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是一所公安部直属的本科高等教育学校,也是我国第一所开展公安本科学历教育的公安院校,学校具有鲜明公安学科专业特色。学校位于辽宁省,至今已有70多年的办学历史了。

建校70多年来,开创了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模式先河。先后为全国政法公安机关培养输送了18万余名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和专门技术人才,学校也被誉为“警界清华”“中国刑警的最高学府”“东方福尔摩斯的摇篮”。

学校现设有7个教学型二级学院,3个管理型二级学院。设有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3个一级学科,法医学1个二级学科,法律、警务、应用心理、公共管理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公安技术一级学科”“公安学一级学科”成功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设有侦查学、治安学、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公安情报学、涉外警务、警犬技术、技术侦查学、反恐警务、刑事科学技术、公安视听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等12个公安本科专业和信息安全、法医学等2个非公安专业,涵盖了公安主要业务领域。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5个。

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公安专业特色的院校,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设有射击场、力量训练馆、侦查实训中心、模拟指挥中心等场馆,拥有国内一流的各种专业实验室,并正在建设警犬繁育、训练、疾病防治等业务用房。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24个国家及地区的40个高等学校和警察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院是公安部和商务部确定的“外国警察培训承办单位”,“中国—欧盟警务培训项目承办单位”。截至目前,先后为六大洲100多个国家培养了2700余名刑侦技术人才。与英国奥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联合开展了双学士学位校际交流项目,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2017年,学院外国留学生教育资质正式获批,成为首个开展警务硕士留学生教育的部属公安院校。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不愧为为“警界清华”、“东方福尔摩斯的摇篮”。

第四所:南京森林警察学院——长江以南唯一的公安部直属院校,学校是长江以南唯一的公安部直属院校,现已形成公安技术、公安学、林学3个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2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等三类互为支撑、结构合理的学科布局。建校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数名“下得去、留得住、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知识过硬、实践技能突出的优秀人才。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长江以南唯一的公安部直属院校】一一走进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如果你也有一个警察梦,那你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仅要注意选择公安类专业,学校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那些隶属于公安部的院校你确定不来了解一下吗。这一篇给大家推荐的这所学校,是长江以南唯一的公安部直属院校,猜到是哪一所学校了吗,没错啦,是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长江以南唯一的公安部直属院校,学校在我国公安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使命。从1953年开始独立办学(江苏南京林业学校),之后经过多次的更名、合并,最终于2010年升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学校在2017年被纳入江苏省2017-2023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目前已与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开展了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学校现开设有治安学、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公安管理学、网络安全与执法、公安情报学、警务指挥与战术8个本科专业。其中,治安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安全与执法(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刑事科学技术(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和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特警方向(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培育点)四个优势专业。尤其突出的在于,学校在服务生态环境、森林草原、打击破坏动植物资源犯罪等领域已经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

学校的师资力量那也是阵容强大,学科研究领域广泛,研究方向分布于法学、公安学、林学、药学、食品学、植物学、动物学等领域,已基本形成一支学科专业较齐全、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科研成果也很丰富,有省部级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8门,省部级精品教材7部,省部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各1个,并且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948”计划、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林业局、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公安厅等厅局级以上多个项目,多项发明也获得专利并用于实践。

需要注意的是,公安类院校招生除了有一定的分数要求,还有其他的招生条件,需要进行相关的体检、体能测评、面试和政治考核。在报考时注意阅读相关的报考条件,看是否符合要求。

第五所:铁道警察学院——铁道卫士的摇篮,学校是公安部直属、全国唯一专门培养铁路公安专门人才的公安高等院校,学院应新中国铁路运输安全需求而创立,随新时代铁路事业发展而兴盛。建校以来,为全国铁路和地方公安机关输送毕业生4万余人。毕业生中涌现出以一大批英雄模范,近万人次立功受奖。学校毕业生已成为全国铁路公安队伍的中坚力量,学院被誉为“铁道卫士的摇篮”。

注意:公安类院校报考不仅要看分数,在报考时还需对考生进行体检、资格审查等,报考时要注意阅读报考要求。

*【铁道卫士的摇篮一一铁道警察学院】

这所学校被誉为“铁道卫士的摇篮”,专门培养铁路公安人才。

这是一所专门培养铁路公安人才的院校,是全国唯一,被誉为“铁道卫士的摇篮”,这所院校就是铁道警察学院。

铁道警察学院是公安部直属、全国唯一专门培养铁路公安专门人才的公安高等院校,1950年创建于北京,1980年迁建郑州,2000年从原铁道部划归公安部管理,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举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更名为铁道警察学院。2017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应新中国铁路运输安全需求而创立,随新时代铁路事业发展而兴盛,现设置有10个教学系部,治安学、侦查学、公安管理学、刑事科学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等5个本科专业及治安学专业城轨安全与执法1个专业方向,覆盖法学、工学2个学科门类。其中,侦查学二级学科获批河南省重点学科。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侦查学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安管理学、网络安全与执法2个专业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治安学、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4个专业获批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侦查学专业入选公安部重点培育专业建设点。

学校教学设施建设完善,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830台(件),设备总值8601.5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76.17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数据库35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48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6个。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0个,郑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

学校在服务社会方面也非常出色,先后组织师生参加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北京峰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等国内大型安保活动,承接全国铁路公安机关刑事案卷评审、反恐怖防范标准编审等任务,有力服务公安实战。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圆满完成外交部、公安部组织的国际执法培训班16期。

自1981年开展学历教育以来,学校为全国铁路和地方公安机关输送毕业生44483人,升本以来培养本科毕业生4022人。毕业生已成为全国铁路公安队伍的中坚力量,学院被誉为“铁道卫士的摇篮”。

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公安大学,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公安行业综合性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创始于1948年7月,时为中共中央在河北解放区建屏县(今平山县)举办的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后历经华北公安干部学校、中央公安干部学校、中央人民公安学院、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和恢复中央人民公安学院等发展阶段。1984年,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改建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成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8年2月,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0年,交通部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学校并入学校。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木樨地、团河两个校区占地1200余亩;设有11个学院、13个本科专业及22个专业方向;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5个;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专任教师600余人,在校生13000多人。 

中文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外文名: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

简称:公安大学、PPSUC、公大

创办时间:1948年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948年7月,为适应华北地区革命胜利形势的发展,培养和训练一批具有城市公安保卫工作业务知识、胜任在新解放的城市担负接管工作并尽快建立人民公安保卫机构的干部,华北人民政府公安部(即中共中央华北局社会部)决定开办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

1949年1月,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经中共中央华北局批准,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扩建为华北公安干部学校。2月,华北人民政府决定将华北公安干部学校迁入北京东四北大街汪家胡同和安定门内方家胡同。7月,经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同意,学校迁入西便门外的白云观;10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为适应培训全国公安干部的需要,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改称中央公安干部学校。

1950年1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周恩来总理正式批准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改名为中央公安干部学校,由中央公安部领导,学校由地区性扩大为面向全国,成为专门培训全国公安保卫干部的基地;7月20日,经政务院第94次会议研究决定筹设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受中央政法委领导,主要训练县(市)人民政府主要干部及(县市)法院、检察署、监察委员会和公安局等负责人员;轮训专署以上政法部门在职干部;培养政法教育工作者与宣传者;适当招收一些有一定条件的工农干部、旧司法人员和新知识分子。

1952年,学校在木樨地校区校园内建设了办公楼、东西配楼、平房教室、学员食堂、北大门等校舍,建成了基本满足需要的校园,并于10月底由白云观正式搬迁到新校园。

1953年1月12日,为适应尽快提高公安队伍、特别是提高业务骨干的政治、业务素质的需要,罗瑞卿部长兼校长向政务院报告:拟将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改建为正规的公安学校,命名为“人民公安大学”;1月28日,周恩来总理批复:“同意将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改组为正规公安业务学校,但应命名为‘人民公安学院’”。

1955年1月6日,公安部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成立公安学院分院的规定》,决定成立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武汉分院、西安分院、重庆分院、上海分院等四个公安学院分院,分别属华东、西南、西北和中南公安部领导,业务上受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指导。

1956年9月至1958年10月,公安学院为越南人民军培训了10名保卫干部,这是中国公安教育战线培养的第一批外国留学生。

1959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和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合并,合并后校名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负责轮训县(市)公安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学校的重大原则问题由中央政法小组决定,日常工作由公安部党组领导。

1975年,经华国锋同志亲笔批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藏部恢复办学,招收第五期青年班学员。

1977年2月,为了提高航运系统公安保卫人员的政治、业务、军事素质,保卫交通运输生产的安全,交通部决定建立公安保卫人员训练班。

1981年3月,为进一步解决交通部公安干警的补充来源和在职培训问题,交通部决定将公安训练班改建为中等专业学校,名称定为交通部人民警察学校,设航运警察专业。

1982年1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公安部《关于恢复扩建中央人民公安学院的报告》。

1984年1月,国务院批准将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改建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985年9月14日,为适应新时期公安干部教育的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的要求,公安部决定成立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学院直属公安部领导,是一所培训在职公安干部的高等学校。

1993年12月1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学校取得招收、培养诉讼法学硕士生和授予该专业硕士学位的资格。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

1978年6月,经邓小平、李先念、余秋里、纪登奎等中央领导同志批准,公安部成立了政法专科学校,这是中国公安高等教育的第一所普通高等院校,政法专科学校借用木樨地校区平房开始办学。

1979年4月6日,公安部、教育部联合通知:经国务院批准,“政法专科学校改名为国际政治学院”,学制为四年,招生同重点高等院校一样第一批录取。

1984年5月,国务院批准国际政治学院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并扩大规模。

合并组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998年2月24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的建制即予撤销。原两校的校址及校产均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所有,新公安大学分木樨地校区和团河校区。

2000年11月8日,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学校划归公安大学,成立沙河培训基地。

2003年9月8日,学校诉讼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获得国务院学术委员会批准。

2005年6月24日,公安部政治部批复同意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更名为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依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重点承担高级警官职务晋升培训任务。

2007年8月14日,国家人事部批准公安大学设立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2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批准学校设立“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地”。

2013年7月1日,公安大学团河校区新建教学楼竣工交付使用。

2014年3月,公安部批准学校设立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

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38]同年,与相关单位共同申报的社会安全风险感知与防控大数据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得批准。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13个本科专业、22个专业方向,全部为公安类专业(方向),涵盖公安主要业务领域;设有11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有进修部、军队保卫学院、外警培训部等3个培训机构。

2022年2月,学校新增移民管理专业、反恐警务专业。

学院  专业

法学院 法学(非公安专业)

治安学院 治安学

侦查学院 国内安全保卫、侦查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公安学、公安技术

北京市重点学科:诉讼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公共安全工程与技术交叉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警务、公共管理专业、电子信息(原安全工程)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正高职300余人,聘任客座教授80余人,教官300余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享受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9人,公安部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李健和、孟品佳

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王大伟、汪勇、罗亚平、王大为、刘舒、郭太生、黄建同、张光、王光

公安部教学名师:朱旭东、李春华、霍宏涛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教学团队(王彦吉)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刑事侦查与刑事技术教学团队(王彦吉)、犯罪学教学团队(王大为)、公安行政管理教学团队(李健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团队(田全华)、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团队(崔敏)

北京市教学名师:毛欣娟、李艳、曹英、王毅虹等

北京市优秀教师:王淑合、李春华等

教学建设

教学成果

2017年,学校4项成果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有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14]2018年,3项成果获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

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成果名称  完成人 奖项

《研究生‘3+3’校局联合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汪勇、靳高风、 罗亚平、朱旭东、陈淼焱、秦帅 一等奖

《公安院校本科生治安执法综合能力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台运启、王建新、于小川、刘艺、段刚、刘金龙 一等奖

《公安执法模拟实训教学的实质化路径》 李春华、史全增、张伟珂、解源源、张学永 二等奖

《刑事案件模拟法庭审判实践教学形式》 樊学勇 二等奖

2018年度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

成果名称  完成人 类别  奖项

《基于公安执法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战化教学改革》 吴益跟、陈刚、李春华、尹伟、谭胜、翟金鹏、王贵容等 公安综合类 一等奖

《及应用推广》 李玉华、田力男、程华、钱志斌、周军、焦鹏、韩嘉毅等 公安综合类 二等奖

《卓越刑事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蒋占卿、陈蕊丽、徐少辉、李春宇、贾振军、高红等 教学建设管理类 二等奖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截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北京市精品课程6门、公安部精品课程19门。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刑科技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公安执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公安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安全防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特色专业:侦查学、治安学、安全防范工程、交通管理工程、公安管理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刑事科学技术、侦查讯问学、犯罪学、刑事侦查学、治安管理学、公安指挥、公安人力资源管理、文件检验。

公安部精品课程:犯罪学、刑事科学技术、治安管理学、刑事侦查学、刑法学、公安指挥、涉外警务、警务战术基础、交通工程、公安人力资源管理、治安案件查处、交通事故处理、文件检验、公安情报学、道路交通管理、保卫学、警察公共关系、刑事图像技术、公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安执法实验教学中心、警务实战训练中心

北京市精品课程:治安管理学、侦查讯问学、刑事诉讼法、法医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公安学概论。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部级智库、1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0个非在编科研机构以及司法鉴定中心和公安高分遥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社会安全风险感知与防控大数据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部级智库:公安部公安发展战略研究所。

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安全防范技术与风险评估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刑事科学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

校非在编科研机构:禁毒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研究中心、证据运用研究中心、国家生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等。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10月,近五年,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0多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多项。

部分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负责人 项目级别  立项时间   

纵向项目:

《国家安全、权利保障与经济发展博弈下的出入境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王莉 公安部科技计划 2017年8月

《防恐怖分子跨国流动的国际警务合作问题研究》 陆晶 公安部科技计划 2017年8月

《基于电子数据的人员轨迹与行为特征分析研究》 李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2017年7月

《“一带一路”进程中我国与沿线国家反恐国际警务合作问题研究》 陆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2017年6月

横向项目:

《华能集团境外安全及应急体系建设》 赵宇 —— 2017年11月

《关于揭露“全能神”邪教的研究课题》 管彦杰 —— 2017年9月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130万余册,数字资源总量40TB。

学术期刊

《公安教育》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期刊;主要栏目有院校正规化建设、队伍建设、教育论坛、培训天地、执法研究院、校管理教学研究、师资队伍;1996年荣获北大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研究警察科学的综合性理论期刊;主要栏目有犯罪研究、侦查研究、公安管理、治安研究、法学研究、反恐研究、警务改革研究、警务指挥研究、警务保障研究、警察史研究、警务建设典型经验介绍、典型案例分析、讨论与争鸣等;1992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现代世界警察》是由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的刊物;主要栏目有域外警坛、中国警界、警务纵横、刑案追踪、警营互动;专门介绍世界各地社会治安与警务工作等最新信息和动向。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警察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着交流,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英国警务学院、俄罗斯联邦内政部莫斯科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内务部警察学院、韩国警察大学、匈牙利国家行政大学、越南人民警察学院、印度尼西亚国家警察学院等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招收和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国警察和执法人员留学生,选派学生赴韩国、加拿大、德国、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司法、警察院校学习或短期访学研修;为70多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地区警察执法人员、纪律部队等举办各类研修班190多期。每年举办一届“国际警务论坛”。

校园文化

学校标识

校徽

校徽内部的主要构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徽图案,下部是一本打开的书,代表知识,书本下面的1948点名了学校的建校时间,中英文校名在外圆内上下呼应。

精神文化

校训:忠诚、求实、勤奋、创新

校庆日:每年的公历10月12日。

校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歌

词:集体创作

我们从西柏坡走来/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期待/从严治警、从严治校/忠诚、求实是公大人不变的情怀/科教强警、育警铸剑/勤奋、创新是公大人永远的风采/我们和祖国一同成长/共和国警官摇篮培育出代代英才/我们从长安街出发/为百姓安宁走向五湖四海/立警为公、文明执法/敬业、为民是公大人不变的情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表率、奉献是公大人永远的风采/我们和祖国一同成长/共和国警官摇篮培育出代代英才。

所获荣誉

2021年8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被命名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4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团委入选“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表彰名单。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 陈定武

党委副书记、校长 曹诗权

党委副书记 席艳丽

党委委员、副校长 汪勇、李守德、邹振宇、李克美

历任领导

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华北公安干部学校、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时期(1948-1952)

杨奇清 1948.7—1948.10 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班主任(兼)1949.1—1950.1 华北公安干部学校校长(兼)

刘复之 1948.10—1948.12 华北保卫干部训练班班主任(兼)

罗瑞卿 1950.1—1952.12 中央公安干部学校校长(兼)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时期(1953-1958)

罗瑞卿 1953.1—1958.12 中央人民公安学院院长(兼)

周仲英 1953.1—1959.3 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党委书记

王昭  1958.12—1959.3 中央人民公安学院院长(兼)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时期(1959-1978)

彭真  1951.7—1956.11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兼)

毛铎  1956.11—1961.2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赵国威 1961. 3—1975.8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尹肇之 1975.8—1978.5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赵国威 1979.12—1983.7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恢复中央人民公安学院时期(1983-1984)

王文同 1983.7—1984.1 中央人民公安学院院长(兼)

石磊  1983.7—1984.1 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党委书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时期(1984至今)

蔡诚  1984.8—1985.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

石磊  1984.8—1985.1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

戴文殿 1985.4—1991.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

徐迈  1985.12—1991.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

何剑椷 1991.3—1993.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

柳晓川 1991.3—1993.4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  1993.4—1994.1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1994.12—1996.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

蒋先进 1994.12—1996.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兼)

孙中国 1996.6—2002.5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王彦吉 2002.4—2009.5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程琳  2009.5— 2015.7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历任主要领导)

凌云  1978.6—1979.6 政法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兼)1979.7—1980.6 国际政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兼)

李广祥 1980.7—1985.1 国际政治学院院长(兼)

林丛    1983.5—1985.1 国际政治学院院长(代)

1985.1—1985.4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校长(代)

李子明 1985.4—1991.3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校长

金源   1985.5—1990.7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党委书记

翟建安 1990.7—1991.3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党委书记1991.3—1992.6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张灵青 1992.8—1995.10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党委书记

程智勇 1992.6—1994.5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校长

司同军 1994.5—1995.11 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校长

二: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是公安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被誉为“忠诚卫士的摇篮”。

学校前身为1981年4月24日成立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000年,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在学院正式成立。2003年9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2008年、2016年,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审核评估。2018年9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转制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同时加挂“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和“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牌子。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注册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办学地点在廊坊市安次区和广州市天河区,占地1700余亩;开办7个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8个本科专业;设有1个研究生学院、12个二级学院;建有30余个实验室,1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有教学科研人员766余人,2020-2021学年本科在校生5366人,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6273人。

中文名: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外文名:China People’s Police University

简称:警大

创办时间:1981年4月24日

办学性质:公办高校

历史沿革

武警学院

1981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主要为公安现役部队培养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警官,承担中国维和警察、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常备维和警队、驻外警务联络官和外籍警察培训任务,担负公安机关培训工作。

1983年,武警总部成立后,学院转隶武警总部。

1985年,面向社会招收消防、边防本科学员。武警部队进行第一次院校体制任务调整,武警学院消防专业移交武警技术学院(现武警工程大学),武警技术学院安检技术专业、武警专科学校边防专业培训任务并入武警学院,隶属武警总部领导。

1990年,武警总部对所属院校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将廊坊武警学院划归公安部直接领导和管理。公安部所属边防、消防、警卫三个警种所涉及的教育培训工作,全部纳入武警学院。

2000年,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在学院正式成立。

2003年9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7年、2008年、2016年,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审核评估。

警察大学

2018年9月6日,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体部署,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转制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同时加挂“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和“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牌子,为公安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2019年12月7日,登记地址变更为中国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朱砂岭街9号院。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1个研究生学院、12个二级学院,开办18个本科专业。

2022年2月,学校新增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专业。

二级学院名录

移民管理学院 警务指挥学院 特勤学院

侦查学院 智慧警务学院 警务装备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公安政治学院 公安法学院

涉外安保学院 防火工程学院 救援指挥学院

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一栏表

专业类别  专业名称

公安专业       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边防管理、警务指挥与战术、公安情报学、网络安全与执法、数据警务技术、公安政治工作、涉外警务、刑事科学技术。

非公安专业 消防工程、火灾勘查、电子信息工程(智慧消防方向)、消防指挥、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核生化消防、海外安全管理。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人员766人,8人次入选国家、省部级各类人才工程,60余人被评为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师或教学名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34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公安部部级津贴,213人次享受公安部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励津贴。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袁狄平

国家级优秀教师:苏志安、高太存

河北省教学名师:杜胜利、毛占利

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边境管理学教学团队、消防指挥专业教学团队

(注:名单不全)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MOOC慕课53门。

2020-2021学年共立项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6个,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3个;教师主持建设的国家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2项、省部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23项,建设经费达23.00万元。最近一届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1项。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消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消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河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边防实验教学中心、火灾勘查实验教学中心

河北省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消防工程、边防管理、火灾勘查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边防管理、消防工程、警卫学、火灾勘查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警务指挥与战术、公安政治工作、电子信息工程、消防指挥、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核生化消防

国家级精品课程:消防燃烧学、灭火战术、工业企业防火、火灾调查、警卫战术学、边境管理学

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出入境边防检查学、专项火灾调查、维和警务概论、消防燃烧学

国家级一流课程:灭火战术(线上)、绳索救援技术(线上)、消防燃烧学(线上线下)、出入境边防检查学(线下)、火灾调查(线下)

公安部精品课程:警卫战术学、建筑灭火设施、灭火战术、边防情报学、消防技术装备、警卫勤务学、消防监督管理、警卫指挥学、建筑防火

公安部外警培训精品课程:“一带一路”建设概述、要人警卫、维和能力建设

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逻辑学、警务心理学、公安情报学、灭火战术

(注:名单不全)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拥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河北省重点学科4个。

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公安学、公安技术、法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军队指挥学、政治工作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警务、法律、资源与环境

河北省重点学科:公安情报学、法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军队指挥学

学术研究(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建有1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组建25个校级非实体科研机构,其中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1个、河北省院士工作站1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设有边境及出入境安全研究中心、反恐怖与警卫安全研究中心、维和学术研究中心等多个高端创新平台。

国家工程实验室: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

公安部重点实验室:灭火救援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火灾预防与控制技术学科重点实验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学校先后投入1500万元资助课题预研,培育申报省部级以上课题,获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98项、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062项、横向课题87项,争取外来经费1.3亿元。产出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8700余篇,出版著作615部,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28项,获国家专利授权26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13项,其中“典型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应用”首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警察法(修订草案)》立法专家咨询报告等20余项成果被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安部等领导机关采用,1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重要批示,200余项创新成果被推广应用。

2021年12月,《膨胀材料在防灭火产品中的开发应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蔓延规律及防控关键技术研究》获得2021年度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14193.75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1889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41.48万册,当年新增29514册,生均纸质图书212.26册;拥有电子期刊19.56万册,学位论文2.52万册,音视频24302小时。2020年图书流通量达到0.78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3138.89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45.66万篇次。

学术期刊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北京地区人文社科学报名刊,常年开设移民管理研究、边疆与边防研究、警卫研究、国际安全与维和研究、国家安全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法学研究、治安研究、公安管理研究、侦查研究、智慧警务与网络安全、消防理论研究、应急救援研究、火灾预防研究、反恐处突研究、教育训练研究等栏目。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与廊坊市人民政府、河北省公安厅、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大学等30余个单位,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或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工作站;与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20余所同类院校或实务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全国消防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消防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警察协会专业委员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应急处置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和学术组织设在学校。

学校围绕学科专业前沿,每年举办科技活动周、学术文化活动周,创办“院士讲坛”“科技创新讲坛”等学术品牌,举办“国家安全论坛”“消防科学与技术”“中国维和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会议,邀请知名院士、专家1500余人次来校讲学。

文化传统(形象标识)

校徽:学校校徽为圆形,包含中英文校名和钥匙、消防水枪、剑、世界地图图案,周围以橄榄枝环绕,下方为“金色书”造型,刻有校训,底部有建院年份“1981”字样。

校旗:学校校旗为长方形红色旗帜,印有校徽和校名。

校训:进德修业,精武博文

释义:德与业兼顾,教与学兼容,凸显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作为公安现役高校的时代风貌,反映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进”,指增进、养成;“德”,为品德、操守。“进德”,即不断增进品德修养。“修”,指学习、研修、实践、建立;“业”,为学业、专业、功业。“修业”,即学好专业,完成学业,学有所成,服务社会,建功立业。“进德”与“修业”是学生进学的两大任务,学生既要培养自己的崇高思想品德,又要珍惜学习机会,打好知识基础,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精”,指精通、擅长、精益求精;“武”,为体能、技能、军事、业务素质。“精武”,即强健体魄,军事及业务技能过硬。“博”指厚、宽、实;“文”,为文学、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博文”,即广读博览,知识渊博,具有人文精神。“精武博文”,意思是能文能武,既要专业技能精湛,又要文化功底深厚。

校训突出了学院“宽口径、厚基础、重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学院的军事型、专业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牟玉昌

党委副书记、校长 马金旗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副校长 房凌春

党委委员、副校长 张平、张立勋、闫胜志、刘义祥、潘清义、吴立志、杜旭宇

广州校区党委书记 潘慈平

历任领导

职务         姓名          任职年限

武警学院院长 方克  1983.2-1985.7

武警学院院长 王常富 1991.7-1993.1

武警学院院长 孙中国 1993.1-1996.6

武警学院院长 史东辉 1996.6-2001.1

武警学院院长 柳晓川 2001.1-2003.2

武警学院院长 张世瑷 2003.2-2006.1武警学院政委 1999.9-2003.2

武警学院院长 杨隽  2006.1-2014.4

武警学院政委 潘澄        1987.8-1988.11

武警学院政委 李振钧 1993.1-1996.2

武警学院政委 顾道先 1996.10-1998.1

武警学院政委 郭铁男 2003.2-2003.10

武警学院政委 王铁民 2005.3-2010.8

武警学院政委 崔芝崑 2010.11-2015.11

武警学院政委 李乐民 2015.11-2017.6

三: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公安部直属本科高等院校,是公安部技术侦察干部培训基地、公安部禁毒警察培训基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确定的“全军保卫部门刑事侦查骨干培训基地”、辽宁省花园式单位,被誉为“警界清华”“中国刑警的最高学府”“东方福尔摩斯的摇篮”。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48年5月的东北公安训练队,历经东北公安干部学校、中央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公安部第一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公安部人民警察干部学校等发展阶段。1981年11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扩建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成为中国第一所开展公安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的公安院校。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775亩(其中,塔湾校区321亩、白山路校区68亩、蒲河校区386亩);有教职工765人,其中正高职称101人、副高职称203人,在校本科生6376人,研究生1113人,留学生28人;设有7个教学型二级学院,3个管理型二级学院,开办12个公安本科专业、2个非公安专业;有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3个一级学科,法医学1个二级学科,法律、警务、应用心理、公共管理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中文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外文名:Criminal InvestigationPolice University of China

简称:刑警学院(CIPUC)

创办时间:1948年5月

办学性质:公办高校

历史沿革

1948年5月1日,东北公安训练队在哈尔滨创办。

1949年1月,伴随着东北全境的解放,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通令,在原有东北公安训练队的基础上,在沈阳成立东北公安干部学校。

1954年8月,中央决定将东北公安干校移交国家公安部,并将其扩建为成中央人民警察干部学校。

1956年4月24日,更名为公安部第一人民警察干部学校,改综合性的短期训练为专业训练。

1957年5月,校址由原和平区南十一马路置换搬迁到皇姑区塔湾街83号。

1956—1960年,旅大全国消防干部训练班、铁道公安干校的一部分、公安部重庆化验训练班和公安部三局上海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等7家单位相继并入。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遭受破坏,校舍被占,仪器设备被分,大部分教职员工被撵下乡。于1969年11月被迫停办。

1972年10月4日,国务院下达通知,恢复沈阳民警干校,公安部决定将校名改为“公安部人民警察干部学校。

1973年7月,举办第一期培训班,并逐步拨乱反正,建立正常的办学秩序。

1981年11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在民警干校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1982年,学院首次统招经全国高考录取的新生,当年面向全国招收了本科学生251人,首开中国刑侦、刑技专业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先河。

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从2008年开始,学校师生先后参加北京奥运会、首都60周年国庆、上海世博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等多项重要活动的安保任务。

院系设置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7个教学型二级学院,3个管理型二级学院,开办12个公安本科专业、2个非公安专业。

院系名称  专业名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刑事科学技术学院(法庭科学学院) 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

公安信息技术与情报学院 网络安全与执法、公安视听技术、公安情报学、技术侦查学、信息安全

警犬技术学院(公安部沈阳警犬基地) 警犬技术

侦查与反恐怖学院 侦查学、反恐警务

经济犯罪侦查学院 经济犯罪侦查

禁毒与治安学院 禁毒学、治安学、涉外警务

公安基础教研部 法律教研部 基础教研部 警察技能战术训练部

师资力量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765人,其中正高职称101人、副高职称203人。教师队伍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享受公安部级津贴专家16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1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4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3人,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技术特长专家12人,全国公安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教官)12人,公安部刑侦局审讯办案专家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10人,辽宁省优秀专家6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百层次4人、千层次7人。

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史力民、许昆、秦玉海

公安部部级津贴获得者:郝宏奎、单大国、袁广林、陈祥民、杨洪臣、林子清、沙贵君、张振宇、商小平、张彦春、牛青山、王峥、刘庆、隋国旗、李玉森、郑吉龙

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董杰、张德智、李志荣、李树

全国公安优秀教师(教官):潘德平、陈亮、林子清、吴丹、韩丹岩、王峥、郑吉龙、李影、王虹、陈伟\孙晓冬、郭学志

全国网络安全优秀教师:秦玉海

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秦玉海、史力民、许昆、张振宇、商小平、陈祥民、李影、汤艳君、赵颖、孙晓冬

辽宁省优秀教师:陈祥民、秦玉海、许昆、朱伟、史力民、白晓峰、汤艳君、王岩、刘道前

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单大国、史力民、张忠良、许昆

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肇恒伟

全国公安机关刑事技术特长专家:史力民、林子清、朱昱、王相臣、杨洪臣、秦玉海、姚力、张彦春、张忠良、郑吉龙、林子清、姜兆林、张振宇、李志荣、杨洪臣、秦玉海、沙贵君(后备人才库)、刘启刚(后备人才库)、王虹(后备人才库)、吕晓森、汤艳君、王虹、郭学志、孙鹏、白晓峰、赵鹏程、陈学国、黎宇飞、马越、郑吉龙、刘丽、乔顺利

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个人:陈祥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张彦春

辽宁省优秀专家:秦玉海、林子清、关纯兴、史力民、李彪、罗文华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陈祥民、张彦春、郑吉龙、罗文华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千人层次):刘丽、赵鹏程、王猛、闫万鸿、王玮、姜囡

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王猛、孙鹏(声像系)、刘道前、谭羚雁、朱军

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郑吉龙、牛青山

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刘庆

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单大国、张忠良、陈祥民、林子清、刘冲、吴丹、张彦春、关纯兴、罗震雷、郑吉龙

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预审与侦查理论教学团队、文件检验教学团队、犯罪现场勘查学教学团队、足迹学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5个、辽宁省普通高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普通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普通高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5个、公安部公安高等教育本科重点专业2个、辽宁省高校示范实训基地1个。

2020-2021学年度,学校获批为国家一流课程4门、省一流课程27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门;获批5项省级教学成果,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个;获批2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2022年,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入选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安视听技术、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警犬技术

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刑事科学技术、侦查学、信息安全

省级示范(特色)专业: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痕迹检验学、印刷文件检验、笔迹检验、预审学、刑事摄影

辽宁省高校示范实训基地:侦查训练实验中心

公安部精品课程:预审学、印刷文件检验、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刑事诉讼法、犯罪现场勘查、刑法学、侦查措施、毒品化学、法理学、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治安部门管辖刑事案件侦查、足迹学、刑事案件侦查、工具痕迹学

省级精品课程:刑事摄影、痕迹检验学、印刷文件检验、笔迹检验、预审学、微量物证与毒物检验、法医学、禁毒学、普通化学、污损文件检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人才培训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承担公安部下达计划的刑事侦查、刑事科学技术骨干人才培训班,一级警督晋升三级警监培训班,全国专业师资培训班等培训任务,以及军队保卫部门、全国各省市公安机关、监察委员会、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委托举办的各类岗位培训班;开展侦查学和警犬技术函授本、专科学历教育;年均培训在职民警5000余人次,另有函授生近2000人。

学生成绩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为全国政法公安机关培养输送了18万余名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和专门技术人才,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千余人次受到二等功以上表彰,数百人被授予全国公安一级二级英模、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劳模。

学科建设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3个一级学科,法医学1个二级学科,法律、警务、应用心理、公共管理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公安学一级学科成功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学术科研平台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1个,公安部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沈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1个。

平台类型  平台名称

公安部重点实验室 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实验室

文件检验鉴定实验室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网络安全执法与视频侦查实验室

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 网络安全执法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 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

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 新时代犯罪治理研究中心

沈阳市重点实验室 法医学实验室

与公安部刑侦局共建研究中心 犯罪对策研究中心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辽宁网络安全执法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成果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承担在研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17项,其中承担国家级项目31项、省部级项目150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65项。在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反恐专项申报中,立项数量、课题经费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获奖年度

血痕经过时间法医学推断的关键技术研究 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9年度

Office文档编辑过程恢复及同源认定系统研制

学术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89.9万余册、电子期刊38万余册 形成了以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为主,涵盖学校所有学科专业,兼顾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多类型、多语种、多载体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体系。

学术期刊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1983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主办,以反映和介绍公安学、公安技术和刑事法律研究成果为主要理论特色,设有“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犯罪学与犯罪侦查”“公安学与公安管理”“刑事科学技术与法医”“网络安全与信息技术”等固定栏目。该刊入选清华大学《法学一级学科最重要学术期刊、重要学术期刊和集刊名录》,并被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列为“C类重要期刊”,被一些公安本科院校列为“重要期刊”。

《中国刑事警察》是公安部刑侦局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联合创办的侦查类工作指导性期刊,1989年创刊,设有“专稿”“支队长论坛”“刑警大讲堂”“案件现场”“工作研究”“侦查对策”“以案说法”“办案指导”“大案追踪”“风采录”等栏目。

合作交流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公安部刑侦、经侦、技侦、禁毒等业务局开展全面合作,与湖北省公安厅、广东省公安厅、辽宁省公安厅开展全面合作,与沈阳市公安局、沈阳铁路公安局、沈阳海关缉私局开展“同城一体化”合作,实现了教学、科研、办案与公安实战的无缝对接。此外,学院与公安部第一、第二、第三研究所,以及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浙江大华等高科技企业合作,并邀请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举办“公安厅局长走进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百城刑警走进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真人图书馆”等活动。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24个国家及地区的40个高等学校和警察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公安部和商务部确定的“外国警察培训承办单位”“中国—欧盟警务培训项目承办单位”,先后为六大洲100多个国家培养了2700余名刑侦技术人才。

学校每年以不同主题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与英国奥斯特大学、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联合开展了双学士学位校际交流项目,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2017年,学院外国留学生教育资质正式获批,成为首个开展警务硕士留学生教育的部属公安院校。

校徽

校徽主体为圆形,圆边处标有中英文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字样,圆内由国际刑警标志和书本组合而成。

国际刑警标志经中国刑事警察杂志几年的推介,已被全国刑警和公安机关所认同并普遍使用。例如,上海、北京等市公安局、黑龙江、山东、山西等绝大多数省公安机关刑侦部门将此图案确定为本地区刑警徽章,或以各种形式使用本徽章。客观地说,该徽章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刑警的共同标志,在全国各地的刑警普遍习惯地将这个徽记称为“刑警标志”。

中国刑警学院作为中国刑侦系统的一部分,应与全国刑侦部门保持标志主体特征的一致性。

该“刑警标志”具有公认的关于“执法”、“警察”等概念的国际性审美特质和警察职业性特点。将其作为中国刑警学院校徽的主要构成因素,更有利于国际警察部门、院校以及警察个人之间交往的认同。

校徽中的书本,寓意汲取知识、教书育人、培养人才;1948为学院建校时间。

校徽采用各国警察以及刑警通用的深蓝色为基本色调,以象征公正严明的天蓝色为背景色,既有时代感,又给人以大气、沉稳、庄重的印象。

徽章:学校徽章为师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师为红底白字,本科生为白底红字,研究生为黄底红字,继续教育的民警为蓝底白字。

校旗:院旗以红色为背景,上面附有院徽标志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字样。

精神文化

院训:忠诚、求是、团结、奋进

院歌:《盾牌的光荣》

胡宏伟作词、铁源谱曲

童年的偶像,是除暴安良的好汉。

少年的迷恋,是英雄虎胆的神探。

《盾牌的光荣》

今天长大了,我选择了橄榄绿,当一名共和国的刑事警官。

知识的光芒燃亮我们的智慧,实践的风雨培育我们的勇敢。

为了破获狡猾与凶残,我们磨砺刀锋千锤百炼。

啊!警院——人民卫士的摇篮。

我们是吉祥之星,照耀天下长治久安。

童年的偶像,是除暴安良的好汉。

少年的迷恋,是英雄虎胆的神探。

今天长大了,我选择了橄榄绿,当一名共和国的刑事警官。

盾牌的光荣闪烁我们的忠诚,国徽的嘱托担在我们的双肩。

征途何惧危难与艰险,我们抛洒血汗无悔无怨。

啊!警院——人民卫士的摇篮。

我们是吉祥之星,照耀天下长治久安。

荣誉表彰

2022年5月,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基础教研部物理教研室获得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学校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陈东升

党委副书记、校长 郝宏奎

党委委员、副校长 孟宪国

党委委员、总会计师 秦锐

党委委员、副校长 陈济鹏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肇恒伟

党委委员、副校长 王朋友

历任领导

党委书记  任职时间

校长  任职时间

汪金祥(兼) 1949.01—1949.12

马波生 1949.01—1950.06

叶田  1950.06—1954.08

武创辰 1956.09—1966.06

武创辰 1954.08—1956.09

武创辰 1972.12—1984.05

武创辰 1972.12—1983.06

刘恒选 1984.10—1991.06

王献庆(代理) 1983.06—1984.11

张文清 1991.06—1996.06

翟建安 1984.07—1988.10

周山  1996.06—1998.09

张文清 1988.10—1992.10

王世全 2003.05—2015.07

张世勤 1992.10—1996.06

马玉生 2015.07—2016.05

王彦吉 1996.06—2002.04

余新民 2016.05—2019.12

王世全 2002.04—2015.07

四: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Nanjing Fores tpolice College),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的全日制公安类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院的前身可溯源至1941年建立的南京特别市立第一职业学校,1947年从该校分离出来成立南京市农业职业学校独立办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专业调整,学校数易校名,1953年更名为江苏省南京林业学校,并于1954年建立林业部南京林业学校;1994年9月,改建为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2000年3月,升格为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升格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根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占地总面积1113亩,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设有仙林、花园路2个校区;开设7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449人,高级职称教师19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0人),博士、硕士学位351人。

2022年4月,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信息大队团委荣获“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中文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外文名:Nanjing Forest police College

简称:森警院、南森、南京警院(NFPC)

创办时间:1953年

创办人:黄本谦

历史沿革与创办初期

1941年夏,湖南黔阳人黄本谦经过汪伪时期南京特别市教育局立案,创办南京特别市立第一职业中学,校址在南京洪武路399号的几间民房中,设有会计、打字、缝纫专业,学制是初商科三年、高商科三年,当时只有初商科招小学毕业生入学,这也是南京开办的三所职业学校之一。

1942年,学校由洪武路迁至武定门小心桥(现名为江宁路)。

1943年,将升州路大彩霞街口的基督教卫斯理堂作为校舍。

1944年7月,第一届初商科学生毕业升入高商科,同时增设了农科班。当时商科学生主要在卫斯理堂,农科学生在武定门。学校办学规模不大,学生不过百人,教师20余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由国民党政府接管,校名改为南京市立第一职业学校,设商农两科,卫斯理堂交回基督教会,武定门为校本部,又将莲子营小学校舍给其办学,为分部。

1947年夏,学校进行了重大调整。原学校商农两科分别独立成立两所学校,农科分出成立南京市立农业职业学校(即现在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前身)。

1948年,校址迁移至燕子矶,商科停止了招初商科,改名为南京市立商业职业学校(现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前身)。

1949年南京解放,南京市军管会接管了南京市立农业职业学校,当年11月校址迁至燕子矶东约1.5公里处的巴斗山。

1950年,学校更名为南京市农业学校,设高级农科和初级农科各5个班600余人,学制3年。

1950年秋,巴斗山因国防建设需要,学校校址由笆斗山暂迁南京晓庄师范。

1951年6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将设在上海的华东农林干部训练班与南京农业学校合并成立华东农林干部学校,由华东农林部接管,校址设在南京太平门外樱驼村紫金山北麓板仓街(原中央经济研究所旧址)。该校设三部,一部为老干部训练班;二部为青年干部培训班;三部为中等技术学校。当时学校规模较大,拥有校舍面积100亩,山林800亩,苗圃、果园及农田200亩。在此期间,学校设有农学、林学、园艺、病虫防治、畜牧兽医等专业,先后培养了4届毕业生。

1953年5月,因大行政区机构调整,江苏省农林厅接管华东农林干校,并将第三部即中等技术学校与宜兴农校的林科班合并,成立江苏省农林技术学校。

1953年8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苏省农林技术学校正式更名为江苏省南京林业学校。

1954年10月,学校改属林业部领导,更名为南京林业学校。

至1957年,学校确立了5年奠基发展的办学目标和以培养中等林业技术员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当时国家高教部的要求,学校全面开展了学习前苏联的教育经验,大力推行教学改革,从学校学制、专业设置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这期间,学校将学制由3年制改为4年制;调整专业设置,以林业专业为主,先后设置了造林、森林经营等专业;教学设备配套成型,先后建立了植物、树木、测量、造林等12个教学实验室和3个陈列实验室以及气象观测站等。

1958年,受中国国内政治运动的影响,学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1960年,在校学生由891人增至1192人,大大超出了学校承受能力,至使教学质量下降,流生现象严重。再加上受“大炼钢铁”的影响下,学校几天之内办起了青砖、活性炭、造纸等10多个校办工厂,结果一无所获,完全打乱了教学秩序。

1962年6月,学校被迫暂时停办,学生全部遣散回家。

1963年初,林业部批准学校复办,直属林业部领导,并实行以部为主,与省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学校复办后首先对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保留林业、林产化工、地植物及果树4个专业,增设了林业财会,恢复了森林保护专业;学生全部返校复学,并于1963年开始招收新生;林业部下拨专项经费兴建了实验大楼,建立了24个实验室,并投资50万元购置国外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至此,学校很快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

1964年,林业部在学校建立了林业部南京林业干部学校,与学校一套班子统一管理。在1964至1966年的3年中,共举办了6期培训班,培训学员530人。至1966年,全校共设有5个专业。

1972年11月,江苏省革委会作出了“撤销南京林校的建制,并入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的决定。学校由此停办,500亩校园、200亩苗圃果园和2万多平方米校舍全部被部队占用,学校中一部分教职工调离,大部分教职工和教学设备并入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现南京林业大学)。

1979年8月,林业部决定复办南京林校和南京林业干部学校,并与江苏省革委会商定易地重建学校,征用南京市太平门外樱驼村土地138亩(现花园路),并成立了复办筹备领导小组,实行以林业部为主、江苏省协管的双重领导体制。

1979年10月,林业部批准学校复建计划任务书。

1982年5月,正式动工破土建校。

1983年3月,学校抽回了在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工作的原林校教职工116人,其中教师55人,初步建立了一支教师队伍。8月,学校恢复了中专招生,设置了森林调查规划、园林绿化2个专业,当年招收80名新生,同年9月,学校举办了复办后首次开学典礼。

至1984年底,第一期基建工程基本完成,决算投资638万元,校园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为学校的复办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983年10月,林业部成立了林业部中等专业教育研究中心,这是林业部教育司的科学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挂靠在学校。学校实行林校、干校和研究中心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从1984年起,学校由筹建、复建转入稳步发展。

1993年,学校已成为全国40余所林业学校的牵头单位和部属重点学校。

1994年8月,学校首次面向全国进行公安类招生,共招收治安管理专业和林业公安专业学生160名。9月,经中央编委批准,将南京林校改建为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

1996年1月,林业部在学校举行了首次授衔仪式,首批符合入警条件的197名教职工被授予相应的警衔,实现了林校向警校转型的人员身份转变。

1996年1月,林业部为了加强森林公安民警的教育培育工作,促进森林公安队伍建设,下文批准成立林业部警官培训中心(与林业部南京林业干部学校一套机构,两块牌子)、警校教育研究室(与林业部中等专业教育研究中心一套机构,两块牌子),挂靠在学校。

1996年10月,林业部、公安部在学校举行了挂牌庆典和阅兵仪式,全校师生接受检阅,标志着警校的正式成立。

1998年,林业部改为国家林业局,学校更名为国家林业局南京人民警察学校。之后,国家林业局直属的林业院校先后合并或转为地方管理,只保留了警校为局直属管理。学校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向教育部申办大专层次教育。

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国家林业局南京人民警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7月,学校首次招收大专生。10月30日,国家林业局在学校举行了成立庆典大会。

2001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在南京仙林大学城征地1000亩,实施新校区建设工程,总投资3.5亿元,于2003年9月正式启用,首批2000多名学生入驻仙林校区。学校由仙林校区、花园路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1143亩,校舍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仙林校区作为主校区,承担全日制普通教育的任务;花园路校区作为在职民警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基地。

2001年开始,学校筹建系、部工作,并相继设立了治安系、侦查系、警务管理系、警务技战术系、信息技术系、教学实训基地、继续教育部等教学单位;从森林公安人才需求和办学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先后设置了治安管理、森林消防、侦查、刑事技术、警察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监察、警察指挥与战术等7个专业12个专业方向。

2003年,学校通过了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基础实验室合格评估。

2005年,依托学校成立了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野生动植物刑事物证鉴定中心。年底,在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被评为优秀等级。

2009年9月,经公安部批准,成立了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

2006年开始,学校向教育部申办本科层次教育。

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南京森林警察学院。10月,国家林业局在学校举行了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揭牌仪式。

2011年3月,学校重新调整和增设了教学单位,设治安系、森林消防系、侦查系、刑事科学技术系、警务管理系、信息技术系、警务技战术系、思政部、教学实训基地和继续教育部。9月,学校制定了学术委员会章程;同年12月,成立了升本后的首届学术委员会。

2012年11月,成立了研究生办公室,设在科技处,并启动了研究生教育规划。

2013年1月,国家林业局依托学校成立了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月,学校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同时成立了大学生科协,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同年,停止招收专科生。

2014年5月22日,学校通过了江苏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专家组进行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经专家们投票表决,同意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同意将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林火管理方向)4个专业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

2021年6月3日,学校的公安通信装备陈列馆正式开馆。

办学规模与院系专业

根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设有7个二级学院,开设7个本科专业。

2021年,学校成功获批全国首个“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本科专业。

2022年2月,学校新增数据警务技术专业。

院系名称  专业方向

治安学院 治安学、治安学(民航公安机关)、治安学(长江航运公安机关)

森林消防学院 消防工程(林火管理学)

侦查学院 侦查学、侦查学(海关缉私机关)

师资力量

根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有教职工44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9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0人),博士、硕士学位351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8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9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5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以下名单不全)

国家级教学名师:赵明生

省部级教学名师:张志平、张高文、赵明生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思玉、赵明生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张高文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侯森林、江林升、王新猛、薛晓明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糜海波、薛晓明、张思玉、张高文

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胡建刚

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糜海波、张思玉

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林平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薛晓明、张思玉、郑怀兵

江苏省优秀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林平、赵明生

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森林消防专业教学团队(张思玉)、 公安信息技术课程群教学团队(赵明生)

学科建设

根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有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3个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1个。

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公安技术、公安学、林学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消防工程

教学建设与质量工程

根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江苏省品牌专业1个、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1个和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培育点1个,省级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2个;有省部级精品(优秀)课程8门,省部级精品教材7部。(以下名单不全)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治安学、网络安全与执法、刑事科学技术、公安情报学、警务指挥与战术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侦查学

江苏省品牌专业:刑事科学技术、公安情报学、警务指挥与战术、网络安全与执法、治安学

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刑事科学技术

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培育点:警务指挥与战术(特警方向)

省级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野生动植物物证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省部级精品教材:森林火灾预防、侦查通信与指挥教程、孙子兵法研读本

省部级精品(优秀)课程:痕迹检验、犯罪心理学、犯罪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文件检验

教学成果

根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以下名单不全)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高职高专教育林业类专业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侦查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创新

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侦查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创新

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公安特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13]、基于“五个依托”构建“学训研战”相互作用的教学模式、刑事技术实训课程体系的开发与研究、犯罪现场勘查精品课程建设、野生动植物物证技术教学体系的构建

学生成绩

根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学生在各级各类活动及竞赛中荣获奖项418项,其中国际奖项19项、国家级奖项55项、省级奖项252项;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210项、省级270项;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3项;获“虎鲸杯”全国大学生电子数据取证比赛冠军;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自2015年“美亚杯”全国电子取证竞赛开赛以来,获个人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团体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获“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

国际交流

根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已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瑞典、丹麦、澳大利亚、新加坡、越南等多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的警务或森林消防同行建立了联系。

学术研究与科研平台

根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建有7个省部级科研机构,10个校级科研机构,此外还有一个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7]2021年6月10日,由公安部十四局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联合成立的“海关缉私警务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省部级科研机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公安局野生动植物刑事物证鉴定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防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森林警务航空运动训练基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濒危野生动植物犯罪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物证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培训基地、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研究中心

校级科研机构:反恐怖研究中心、森林资源贸易与犯罪研究所、公安应用语言研究所、濒危野生动植物犯罪情报中心、公安文化研究中心、电子证据检验鉴定重点实验室、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林业生态安全与执法协同创新中心、智慧警务协同创新中心、公共安全舆情研究中心

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森林火灾及其次生灾害防控一体化技术

科研成果

根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948”计划、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林业局、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公安厅等厅局级以上项目119个,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项。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获得奖项

2019年 森林草原复杂地形环境下无人机智慧消防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9年 森林草原火灾航空消防监测与快速评估技术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9年 森林可燃物载量估测与生态调控技术示范应用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9年 林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1年 森林消防技术设备系列化研究与开发 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学术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12月,图书馆纸质藏书总量达593741册,另有电子图书1676194种,纸质期刊984种,电子期刊32900种,初步建成类型全面,以公安法律文献为特色,文、理、林、教协调发展的馆藏资源体系,图书馆网站的年访问量均保持在20万次左右,CNKI等主要数据库检索量达279万余次。

学术期刊

《森林防火》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设有组织管理、林火研究、林火扑救、生物防火、航空护林、森警园地、国外借鉴、经验介绍、信息动态等30余个栏目。

《森林公安》是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主办,主要面向全国森林公安系统的社会科学期刊。

文化传统

校徽: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校徽图案由学校的中英文名称环绕“盾牌、森林、展开的书”构成,象征着人民警察维护社会稳定的历史使命和森林公安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

校旗: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校旗为“森林绿”和“警察蓝”结合色调的长方形旗帜,旗面中间区域嵌入学校徽志及中英文校名。

精神文化

校训:忠诚、团结、严谨、勤奋

校歌:《森林卫士的摇篮》

钟山之路 长江之畔,森林卫士斗志昂扬。

大江南北 齐聚一堂,源自心中那个梦想。

莘莘学子 严谨学习,用勤奋实现中心理想。

团结攀登 拼搏向上,忠诚谱写绿色篇章。

嗯,嗯,啦啦,啦啦,啦啦~

让地更绿,让天更蓝,让祖国大地生机盎然。

让林更密,让花更鲜,让我们共创青春辉煌。

让地更绿,让天更蓝,让祖国大地生机盎然。

让林更密,让花更鲜,让我们共创青春辉煌。

学校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肇恒伟

党委副书记、校长 张高文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林平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陶珑

党委委员、副校长 吉小林

党委委员、副校长 叶卫

副校长 耿淑芬

党委委员、总会计师 冯斌

历任领导

一、林校前身(1941-1952)

黄本谦 南京特别市立第一职业中学 校长 1941—1945

王健吾 南京市立第一职业学校 校长 1945—1946

施肖丞 南京市立第一职业学校 校长 1946—1947.6

王文湛 南京市立农业职业学校 校长 1947.7—1949.2

郭子通 南京市立农业职业学校 校长 1949.2—1949.4

高亮之 南京市农业职业学校 党支部书记 1949.5—1950.7

刁迺禧 南京市农业职业学校 校长 1949.9—1951.6

康国兴 南京市农业职业学校(1950.12更名为南京市农业学校) 党支部书记 1950.8—1951.5

周立平 华东农林干部学校 党总支书记兼校长 1951.6—1953.3

二、南京林业学校时期(1953-1994)

历任党委书记

康国兴 党支部书记 1953—1954

顾彩亭 党支部书记 1954—1956

杨巨林 党总支书记 1956—1957

王仲仙 党总支书记 1957

林安利 党总支书记 1957—1959

王仲仙 党总支书记 1959—1960

刘锡汉 党总支书记 1960—1962

尹惠民 党总支书记 1963—1967

王仲仙 党支部书记 1983—1984

王毓峰 党委书记 1984—1986

成祖根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6—1990

侯文权 党委书记 1990—1994

历任校长

杨绳武 校委会主任 1953—1954

陈兆铭 校长 1954—1955

王仲仙 校长 1955—1984

王毓峰 校长 1984—1986

于肇华 校长 1986—1990

侯文权 校长 1990—1994

三、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国家林业局南京人民警察学校)时期(1994-2000)

侯文权 党委书记兼校长 1994.11—1998.3

周鸿升 党委书记 1998.3—2000.8

苏惠民 校长 1998.3—2000.8

四、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时期(2000-2010)

周鸿升 党委书记 2000.8—2007.2

杜永胜 党委书记 2007.2—2008.11

王海忠 党委书记 2008.11—2010.6

苏惠民 校长(2007年5月兼党委副书记) 2000.8—2010.6

五、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时期(2010至2015.5)

王海忠 党委书记 2010.6—2011.1

苏惠民 校长兼党委副书记 2011.2-2018年

五:铁道警察学院

郑州铁路警察学校,郑州铁路警官学院,现改名为铁道警察学院,是公安部直属的全国唯一一所培养铁路公安人才的高等学府,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31号。1950年2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于北京,时名铁道公安学校;学校有在校生4000人,校舍建筑面积125000余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53人。其中,专兼职教师165人,教授、副教授68人,外聘客座教授20人。

学校加快专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管理和研究;以培养公安专业高等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特色显示活力,以特色标志水平,以特色证明质量的办学思想,加强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教材等“三特”建设;开设有侦查、经济犯罪侦查、刑事技术、治安管理、警察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国内安全保卫、警卫、法律等9个专业,其中的刑事技术专业被河南省确定为省级试点专业。

中文名:郑州铁路警察学校

创办时间:1950年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31号

院校代码:12735

类别:公立大学

历史沿革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2月28日经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的“铁路公安学校”。

1953年与东北铁路公安学校合并更名为“铁道公安干部学校”迁至沈阳。

1957年并入原中央公安学院上海分院,迁至上海。

1963年在西安重建为“铁路公安干部学校”,后改为“铁道人民警察学校”。

1972年铁道部、交通部合并,学校迁往河北唐山,更名为“交通部公安学校”。

1974年两部分离,改为“铁道部唐山公安学校”。

1976年毁于唐山大地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改革开放和铁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铁道部决定于1980年1月迁建河南郑州,先后更名为 “铁道部郑州人民警察干部学校” 和“铁道部郑州人民警察学校”。

1984年成立“铁道部郑州公安干部学院”, 1985年更名为“铁道部郑州公安管理干部学院”,与“铁道部郑州人民警察学校”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办学管理方式。

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划归公安部管理,并分别更名为“公安部郑州铁路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和“公安部郑州铁路人民警察学校”。

为适应铁路公安队伍现代化建设和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需要,200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2013年学校升本成功,并更名为“铁道警察学院”。

教育教学

学校本着“从严治校、从严治警”的理念,积极推进依法治校、民主治校进程,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体现铁路公安院校管理特色的制度,使各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围绕教学为中心开展工作,在构建公安“大教育、大培训”工作格局和工作体系背景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紧贴铁路公安工作和铁路公安队伍建设的大局,从把握人才培养质量着眼,从队伍建设入手,重点带好三支队伍,走“人才强校”之路,塑造“教学名师”,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爱岗敬业、锐意进取、无私奉献,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公安实践经验和能力的高素质教育工作队伍。

校图书馆

图书馆藏书能力155万册,现有纸质图书55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00万册;拥有基础实验室、公安专业实验室、实训场馆、法医病理实验室、痕检实验室、文件实验室、数码摄影实验室,模拟110指挥中心、全国铁路刑事犯罪信息中心、物证鉴定中心、铁道警务研究所、公共安全研究所、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等研究中心和实验室28个,建有多媒体教室50余个,并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建立了心理测试技术培训中心。

科研工作

学校重视科研工作,鼓励学术研究,全面推动教学、科研与警务实践的紧密结合和良性互动。教学成果中,15门课程被评为校级、公安部精品课程,其中《公安应用写作》、《预审》、《刑事技术》等3门课程为公安部精品课程。主编、参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4部,6部教材获公安部部属院校2007年度优秀教材奖。《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另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韩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警察机构进行了互访和学术交流;通过承担发展中国家执法指挥与领导决策高级研修班的部分工作,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警察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互动。

教学特色

学校坚持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建立并形成了包括本、专学历教育、承担着全国铁路公安在职民警的学历教育及多项专业培训、成人高等教育等多类型、多层次的铁路公安教育培训体系,开展有成人教育辅导站、函授、研究教学等工作。在全国各铁路公安局、处建立了20余个函授辅导站和教学点,形成以郑州为核心,辐射沈阳、锦州、北京、徐州、嘉兴、杭州、呼和浩特、衡阳、广州、乌鲁木齐、西宁、广汉、成都、柳州、南宁等全国铁路公安系统的函授教育网络。学校还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联合举办了本科函授教育。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近年来,学校党委在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的同时,把积极服从、服务于铁路公安工作的需要作为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立足铁路、面向未来、突出特色的办学方针,深化改革创新办学工作;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校的方针,以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政法工作需要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工作,扎实开展等“三律”(法律、纪律、自律)、“三德”(思想道德、警察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以及“忠诚教育”(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和“专项”(‘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军训和入学教育、警察职业教育、廉政教育)教育,进一步强化“忠诚、严谨、勤奋、创新”校训为核心的三风建设。

在校生管理实行集中、封闭式警务化管理。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外,还学习掌握擒拿格斗、射击、驾驶等警体实战技能。学校还围绕校园警官文化建设,开展“百个学生社团” 建设活动,百名专家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的“两进”活动;倡导学生每天写一篇小楷,每月读一本书,每学期参加一次辩论赛,每年参加一次社会实践的“四个一”活动,丰富学习生活。

学校建设

同时,学校还根据当前现代铁路公安工作实际,拓宽领域,搭建校内(加强教学实训试验室锻炼,相关职能部门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路内,(依托各铁路公安机关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铁路公安机关的春运、暑运安全保卫工作)、国内(支援各地方公安机关及铁路公安机关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参与大型安保工作) “三级”实(见)习平台,形成校内贴近实战,校外随警作战的应用型、实战型格局,进一步强化学生公安专业能力培养。学校组织了2000余名学生赴南方铁路公安一线参加“抗击冰冻雪灾”春运安全保卫实习、见习工作;暑假期间,又组织了2400余名师生赴北京、天津等地区执行北京奥运会安全保卫的光荣任务,为“平安奥运”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