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党政组织机构 > 正文

元首领航书写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的华章

时间:2021-03-21 12:00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元首外交领航:书写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的华章 来源:原创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3月20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 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元首外交领航:书写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的华章
来源:原创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3月20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 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一系列中国理念和中国主张,展现出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高远理想,不断充实着人类文明的思想宝库
◆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先后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涵义日臻丰富,为不同领域的实践探索提供更精准指引
◆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41次出访,足迹遍及五大洲69个国家,构建起一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勾勒出一幅中国与各国命运与共、携手前行的恢弘画卷
◆ 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从“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到“健康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成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
◆ 在多边外交舞台,习近平主席阐释一系列中国主张,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发展指明方向、擘画路线。通过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中国将与世界携手打造更加团结和繁荣的未来

元首外交领航
书写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的华章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韩梁
参与采写丨陈杉 王雅晨 王雅楠 赵菁菁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迈入新千年的第三个十年,人类遭遇空前考验。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世界格局加速震荡,世界经济衰退滑坡,逆全球化暗流汹涌,霸权主义与单边主义沉渣泛起,全球治理赤字高企……问题清单越拉越长,“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迫切需要答案。

  人类命运的十字路口,呼唤新的理念,指引前行方向。气象万千的东方大国,擎起时代旗帜,展现责任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行,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为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注入信心和力量,为应对全球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持续输出正能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写入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鲜明表达中国与各国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景。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8年间,元首外交领航定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扬帆起航,沿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航路,劈波斩浪,向更加广阔未来进发。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我们应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感叹,这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唯一的未来”;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应对全球危机的正确选择”……从热议到理解,从认同到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如春风化雨,收获海外有识之士广泛赞誉,日益深入人心。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脉络,跟随中国元首外交的历史印记,世界见证一个东方大国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勇毅担当。

洞察历史大势的时代先声

  又是一年早春。经历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传染病大流行,世界尚未完全走出寒冬。经此一役,人们对命运与共、风雨同舟的体验更真、认同更深。

  8年前的春天,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国际社会应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登上纽约联合国总部讲坛,为世界清晰擘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位一体”路线图;2017年1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万国宫,习近平主席进一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绘就一幅生动美好的蓝图;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又结合国际社会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思,提出“四点启示”。

  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这是一位大国领袖对世界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每一次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阐释,都让外界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与自信多了一份理解和认同;每一次对“时代之问”的详尽作答,都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更加清晰明了。

  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一系列中国理念和中国主张,展现出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高远理想,不断充实着人类文明的思想宝库。

  元首外交深耕细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之树”日益枝繁叶茂。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先后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涵义日臻丰富,为不同领域的实践探索提供更精准指引。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践结出的真理硕果,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更是一个东方大国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和气魄。从写入十九大报告到写入党章和宪法,再到多次写入双多边文件和联合国文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教授皮埃尔·皮卡尔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维护人类和平与福祉所提出的重要倡议,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

  这一闪耀着真理光芒的理念,汇聚起各国人民向往和平、发展、繁荣的共识,日益展现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

引领发展潮流的中国方案

  回望历史,不同时代的思想者一直在探寻不同社会、不同文明在这个星球上的和平共处之道。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给出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41次出访,足迹遍及五大洲69个国家,构建起一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勾勒出一幅中国与各国命运与共、携手前行的恢弘画卷。

  从打造中巴、中哈、中柬、中越、中老、中缅等双边命运共同体,到推动构建中国—东盟、亚太、中非、中拉、中阿命运共同体……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中国走出一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在不同区域和层次描绘一个个合作共赢、携手同行的同心圆。

  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对世界格局和中国外部环境的冲击,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外交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从巩固传统友谊到深化互利合作,从团结抗击疫情到推动经济复苏,与全球伙伴书写同舟共济、命运与共的时代新篇。

  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运行。携手抗疫,深化合作,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中俄密切合作始终是世界和平稳定的中流砥柱。

  面对中美关系严峻局面,中方在坚定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同时,继续致力于同美方发展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关系。2021年2月11日,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拜登的通话,为两国关系重回正轨校准航向提供指引,向世界释放积极信号。

  进一步推动中欧合作,习近平主席同欧方领导人多次在“云端”相聚。在建交45周年的历史节点,双方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增添新的时代内涵。

  出访缅甸,续写千年胞波情谊,书写中缅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亲自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为构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动力;向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致贺信,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经受疫情考验,展现新气象。

  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2013年,习近平主席着眼互利共赢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今,从蒙内铁路到雅万高铁,从中巴经济走廊到比雷埃夫斯港,“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扩大,搭建起一张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全球合作网。从“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到“健康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成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

  疫情影响下,“一带一路”合作非但没有按下“暂停键”,还不断取得新进展。中欧班列开行数和发货量创历史新高,繁忙的“钢铁驼队”助力各国抗击疫情、保障民生,也有力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全球经济运转提供重要支撑。

  “我们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习近平主席的有力话语,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向前、共同发展的坚定信念。

  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也是共建人类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在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等逆流回潮,严重破坏国际合作,旧的全球治理结构越来越难以适应剧烈变化的世界政经新形势。

  “世界问题多得很、大得很,全球性挑战日益上升,应该也只能通过对话合作解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呼吁国际上的事要“大家商量着办”,再次阐明中国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

  有深入的思考,更有丰富的探索实践。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日益增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硕果累累,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持续发展,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举办……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下,中国积极搭建国际合作新平台,为全球治理改革拓展新实践。

  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向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提供资金支持;建设性参与朝鲜半岛核、伊朗核、阿富汗等重大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积极参与和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网络安全、反恐等领域国际合作……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国用实际行动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新贡献。

  沧海横流,山岳弥坚。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这样评价。

共建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

  全球1亿多人口感染,超过260万人失去生命,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世界面貌发生惊人改变。有学者描述,疫情如同“不见枪炮和硝烟的战争”,波及范围之广,造成生命和财富损失之惨烈,对全球格局和人们心理冲击之大,可能要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疫情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

  2020年初,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为推动人类卫生健康事业提供指引。阴霾之下,元首外交引领中国外交迎难向前,为人类的健康安全担当,为世界和平发展奔忙,以中国智慧和中国行动为世界擎起希望的火炬,照亮前行方向。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同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积极开展“云外交”,先后出席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等多边会议,帮助全球团结抗疫凝聚广泛共识,为抗疫国际合作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

  世界听到中国声音,更见到中国行动。2020年,中国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向有需要的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向200多个国家提供了超过2200亿只口罩、23亿件防护服、10亿人份检测试剂盒。当前,中国已向超过60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向超过40个国家出口疫苗,扎实履行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大国承诺。

  着眼后疫情时代,中国坚定推进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各国一道擘画发展蓝图、共享发展机遇。

  截至2020年底,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东博会等多场贸易盛会如约举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世界最大自贸区诞生……中国以持续深化的开放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疫情是“历史加速器”,重新勾勒世界格局和人类发展图景。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说,2021年将是全球“重建信任的关键之年”。一些学者发出叩问:政治家们是否有足够勇气抓住这一变革机遇,我们是否已为下一次全球挑战做好准备?

  在多边外交舞台,习近平主席阐释一系列中国主张,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发展指明方向、擘画路线。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4点主张;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首次系统阐述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在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为这一跨区域合作机制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注入动力……通过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中国将与世界携手打造更加团结和繁荣的未来。

  共建美好未来,既要解决紧迫的公共卫生和安全挑战,更要谋划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告,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2020年底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老挝自然资源和环境部长宋马·奔舍那说,这些举措正是中国不断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体现。面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必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决策导向,以多边合作的方式共同应对这一挑战”。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面对“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鼓噪,面对“政治病毒”的侵袭、种族主义等杂音,世界格外需要和合共生的文明力量。

  中国领导人倡导文明对话和文明交流互鉴,发出激荡人心的时代强音,以文明的力量助力世界驱散疫病阴霾,把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湖海,让命运与共成为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

  天下为公,大道致远。

  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中国,必将以更开阔的视野、更高远的目标,推动世界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阔步前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
权威访谈|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如何强起来?
来源:原创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3月21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 根据人才成长一般规律,35岁左右的青年科研人才是最有创新力的群体。如何呵护这一阶段的科研人才成长尤为重要
◆ 从科技大国变为科技强国,要看未来顶尖人才主体是不是我们自己培养的。自主培养人才能力不强,永远成不了科技强国
◆ 不能让一代年轻人形成做研究就是为拿“帽子”的认识。做科学研究,本质是要发现未知规律
◆ 我国耗费巨大资源建设的顶尖学府,不能变成为国外培养人才的摇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 袁亚湘
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如何强起来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在科研人才中,青年人才是最有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的群体。
  科学史表明,科学家在25~45岁时最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重要的科学贡献通常是在科学家年轻时候做出来的。根据对435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公开数据的计算,获奖成果产生时年龄在45岁和45岁以下的有354人,超过总人数的81%。
  谈及当前我国青年科研人才培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主席袁亚湘感觉“喜中有忧”:“喜的是国家对青年人才非常重视,一大批优秀青年科研人才涌现;忧的是,科研生态大环境还不够理想,还不能充分激发青年科研人才成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

“自主培养人才能力不足,难成科技强国”

《瞭望》: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对青年科研人才提出了什么新要求?

  袁亚湘:我国提出要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根源在于我们过去集中依靠西方科技,产生了现在的“卡脖子”等问题。今后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意味着我们要做出越来越多的原创性成果。而原创性成果往往需要科研人员静下心来,经过长时间积淀、激发灵感才能做出来。根据人才成长一般规律,35岁左右的青年科研人才是最有创新力的群体。如何呵护这一阶段的科研人才成长尤为重要。
  在青年科研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还应该清醒认识到,从科技大国变为科技强国,还要看未来顶尖人才主体我们自己培养的有多少。自主培养人才能力不强,难成科技强国,我们要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瞭望》:青年科研人才成长过程中,更应关注哪一阶段?

  袁亚湘:从一些国家计划来看,一般只要是45岁以下就算青年科研人才。但不同学科对哪一阶段属于青年科研人才有不同定义,一些特殊学科像数学,就会将青年科研人才定义到35岁以下。因为数学突破主要靠数学家个人的脑力、思考,要是能有突破,在博士阶段或者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的几年之内就能有突破,取得重要成果。
  一般对基础学科来说,科研人员拿到博士学位以及工作的前几年是一个分水岭,对青年科研人才能不能冒尖、能不能走到领域前沿非常关键。我认为博士阶段以及独立科研生涯起步后十年左右,是最有机会出成果的阶段,也是最需要得到支持的阶段。
  但整体上看,这一阶段也是青年科研人才获得关注最少的时期。
  现在的一些国家人才计划和项目,比如“杰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青”(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正面作用很积极,但主要功能是奖励已取得的成绩,对已经取得相当优秀成绩的青年科研人员的一项荣誉和激励,对未取得重大成绩的科研人员的培养方面鼓励不足。
  比如“优青”,它支持38周岁以下,已经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的青年学者,资助周期3年,每个项目给予直接费用150万元,间接费用30万元,供科研人员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再如“杰青”,它支持45周岁以下,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资助期限为5年,每个项目直接费用资助强度为350万元,数学和管理科学资助245万元,供科研人员开展创新研究,促进人才成长。
  可以看到,这两个计划资助的都是已经做出很好成果的科研人员,给予他们更优厚的条件,在团队建设、学科建设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属于锦上添花。
  关心和支持广大普通年轻科研人员更为重要,更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激发他们的能量。他们压力大、很辛苦,非常需要科研经费,而在未做出重大成果之前,获得支持和奖励往往比较困难。
  近年来,中国科协推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旨在稳定支持有发展潜力的32岁以下的青年人,让其健康成长,这对我国创新人才后备队伍的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要做事情,不是抢帽子

《瞭望》:怎么看待拿“帽子”和做科研的关系?

  袁亚湘:“帽子”是人才称号,是为表彰优秀人才设立的各类荣誉称号,如“先进工作者”“院士”等。问题是一些旨在吸引和培育优秀人才的项目或计划也可能异化成“帽子”。
  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帽子”,如“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珠江学者、黄河学者、泰山学者等。
  这些“帽子”与物质奖励挂钩。一些单位招聘、选拔人才,各种“帽子”成为硬性指标。在经济发达地区,“帽子”越炒越热,引入一名“杰青”通常会给到年薪百万。
  获得“帽子”有年龄门槛。青年科研人员为了在这个门槛前获得相应的“帽子”、获得相应资助,往往会把拿“帽子”当成科研目标。
  在争相追逐“帽子”的环境下,科研目的的主次变了。过度的非学术因素,可能使青年科研人员丧失对科研的兴趣。现在有的青年科研人员,我们很难分清他们到底是因为兴趣,还是因为竞争“帽子”的压力在做科研。
  近年,国家已经意识到唯“帽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出台多项治理措施。但科研环境急功近利的问题由来已久,追逐“帽子”的执念根深蒂固,解决这一难题还需时日。

《瞭望》:怎样为没有“帽子”的青年人才提供好的科研环境?

  袁亚湘:应当认识到,“帽子”与科研人员的水平有相关性,水平高的人容易得到“帽子”,但两者并不等价。
  不能让一代年轻人形成做研究就是为拿“帽子”的认识。做科学研究,本质是要发现未知规律。我们需要塑造良好环境,鼓励青年科研人员把热情投入到研究中,不受外界干扰,感悟科研真谛。
  首先,弱化“帽子”的功能。主管部门在推行各类人才计划时,应明确人才计划的目的是要做成事情,而不是做成“帽子”。同时避免将“帽子”与物质利益简单挂钩。不能因为有人有“帽子”就能先一步抢占资源,进而挤压没有“帽子”的青年科研人才。
  其次,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使用导向。不把“帽子”作为承担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确定的决定性限制性条件。科技主管部门在进行科研评价时,要看科学技术本身解决了什么问题,而不是看项目负责人有哪些“帽子”、获得了什么奖项。
  再者,在科研资源配置方面,根据人才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优秀青年人才,分类给予支持保障,阶梯式培养青年科研人才。

  高校院所需要科学配置有限的科研资源,不能只重视学科带头人等核心科研人员。对处于科研生涯早期的优秀青年人才,应提供良好个人待遇,解决其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使其专心科学研究。
  在美国,普通研究生一年的奖学金大约为3万美元,基本生活没问题。现在我们一些地方高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盲目加快建设博士点、扩张博士生招生数量,人均资源分配趋少,一些学生在博士生阶段仍难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
  此外,要支持刚开始独立科研生涯的科研人才组建团队。国内大部分高校院所不会给予刚参加工作的科研人员带团队资格,只有资深科研人员有研究生招生资格。在一些发达国家,博士生毕业后如果在大学工作,自己就可以组队带研究生做科研。我们可借鉴这一做法,给予刚参加工作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带团队资格,并营造尊重人才的科研环境、容许失误的工作环境,让科研人才潜心钻研、刻苦攻关。

“建设科技强国需要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瞭望》:在促进青年科研人才多出成果方面,你有哪些建议?

  袁亚湘:现在科技发展迅速,很多重大成果都是在多学科交叉会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中产生的。统计近十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成果,无一不是处于学术会聚点上。一些国际知名大科学家,他们的学术视野非常广阔。
  国内青年科研人才的科研背景普遍单一。这是因为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学科分得越来越细,培养出的学生专业方向越来越窄。
  而且在国内高校培养中,一个不合理的现象是,不少高校总希望把最好的学生留下来。本硕博都在同一个单位这一现象在国内屡见不鲜,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知识面狭窄、眼界不开阔问题。反观国际名校的本科生,往往会选择到其他高校读研究生,这是符合科学规律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尤为需要融会贯通,需要多学科交叉以及学术交流。
  对青年科研人才成长来说,具有多学科的科研背景将更有利于他们取得科研突破。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摒弃门户之见,从为国培育英才的战略高度出发,鼓励学生博采众家之所长,积极推荐学生到其他团队学习深造,加强多元化学术和科研背景历练,也应鼓励和支持优秀青年人才到海外学术交流,提升本土青年人才国际化程度。

《瞭望》:对本土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可从哪些方面发力?

  袁亚湘:我们要警惕一个现象,就是国内很多顶尖高校的顶尖人才都会选择出国留学,其中有部分人会直接定居海外工作。这意味着,耗费巨大资源的顶尖学府,有可能变成为国外培养人才的摇篮。
  我认为,大家争相海外“镀金”的原因之一,是国内“重引进、轻培养”“重经历、轻能力”等政策,导致大部分本土优秀青年科研人才起步平台和发展空间低于引进人才。
  例如许多高校院所在招聘青年教师时,明确规定应聘者必须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科研人员要晋升职位,有的单位也会要求必须要有1~2年的留学经历。而且在一些国家及地方政府的人才引进政策中,面向海外人才的政策明显更加优惠。例如一些引进海外青年人才的计划,其支持规模和经费总量远高于并行实施的、支持本土青年人才的“青年拔尖”计划。
  这是一些科研管理者对我国科研实力、人才培养能力的不自信。未来,对于我国庞大的科研系统来说,外部引进只是“输血”,建设科技强国同时需要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更为科学的评价机制,给本土青年人才和引进青年人才公平竞争的机会。特别是要加强对本土青年人才的支持和培养,进一步提高本土青年人才项目支持。这可以首先从人才支持力度平等开始做起。


附: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在《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重申这一理念,再次深刻阐述科技体制改革对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提出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形成了从法律、政策、措施到行动的完整落实体系。2015年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部署的143项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一些改革举措已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政策,一些老大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潜能。我国科技体制依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等。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无比坚定地指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明确要求。总的就是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发挥好组织优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正确方向,在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2020年6月,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成功,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朝着服务全球的目标全速推进。2020年9月18日,“航天放飞中国梦”航天科普展暨中国航天成就展在福州举行,图为展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模型。

——发挥好企业创新创造生力军作用。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总体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围绕这一目标,总书记从几个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发挥市场导向作用,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完善长效机制,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三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转化的瓶颈。

——构建资源高效配置的国家创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4点要求:一是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推动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的统筹布局和优化;二是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三是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四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和科技评价机制改革。合理的科研经费分配使用制度和科技评价制度,能够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反之则会阻碍科技创新。对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对科技评价制度改革,总书记强调,要“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这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方案,总书记要求继续坚决推进,“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