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02-03 10:54中国管理科学研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8日下午就做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重点工作进行第二...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02-03 10:54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8日下午就做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重点工作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发展前进一步就需要改革前进一步。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站在新的起点,要充分运用好这些成果,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清除市场壁垒,借助竞争中性原则,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高水平开放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创造有利条件。
推进创新发展,为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蓄积更多新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天眼”探空、高铁奔驰、北斗组网、“嫦娥”奔月、“蛟龙”潜海……一批分布在高端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化等方面的重大工程惊艳全球。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创新画卷壮阔铺展,重大工程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支撑。但一些高端核心技术缺失,仍存在“卡脖子”问题;一些产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高新技术领域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作用,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走在前列、当好表率,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站在政治的高度,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既要坚持顶层设计,又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将使命担起来,将责任扛起来,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要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咬住“责任”二字,抓住“问责”这个要害,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层层传导压力,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善于运用改革思维和创新方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既要在战略上布好局,也要在关键处落好子。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开好局起好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思想纵横)
01-28 10:11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网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从理论上回答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对我们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不断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些变革和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擘画了新时代法治建设新蓝图,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新境界。这一重要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强调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为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方向。
习近平法治思想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沃土,在推动更高水平良法善治的时代进程中彰显实践品格、展现实践伟力。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更加突出。习近平法治思想顺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指南。
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需要坚持科学思想方法。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必须处理好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我们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理这些关系提供了科学指引。同时,全面依法治国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涵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各领域,涉及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需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方面和全过程,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重要地位、工作布局、重点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既立足当前,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又着眼长远,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作者为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靠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发展新优势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3月3日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向“并跑”“领跑”转变
近年来,我国在一些科技领域正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科技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发展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阶段。
2013年,我国研发人员数首次超过美国,此后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2019年,研发经费投入达到2.21万亿元,投入强度增至2.23%,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
2019年,我国专利申请数为438.1万件,授权数为259.2万件;发明专利申请数为140.07万件,授权数为45.3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的国际专利申请量为58990件,首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同时,我们在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生物科学等科技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量子科学、5G通信等原始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报告显示,我国创新指数连年上升,目前已位居全球第14位,科技创新逐渐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找到突破经济稳态的关键因素
“十四五”期间以及更长一段时间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第一,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实现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新供给会自动创造新需求。一旦供给周期进入供给成熟、供给老化阶段,产能和产量过剩,不但原始投入的生产要素报酬不能及时回收,而且大量生产要素无法充分利用。此时,需要实施相应举措,引导各类供给要素转移到新供给领域,推动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适配性提高,是实现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基础局。在创新创业时代,科技创新创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驱动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创业实现高质量供给,提升总供给与总需求的适配性,激发强大内需市场,从而塑造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第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塑造科技创新发展新优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纳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范畴,意味着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仅仅是生产内部的生产关系,而成为全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基本经济制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形势下,必须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全面激发科技创新引擎作用的制度保障。这是塑造科技创新发展新优势的关键。
应当看到,我国还存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等问题。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实现途径。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塑造科技发展新优势。
要进一步研究分析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与社会主义所有制、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第三,建设高质量科技创新载体,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塑造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一些领先的科创载体已成为高新技术、创新创业企业、科技金融资源集聚的平台,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创新创业活跃,科技创新产业化成果丰硕。
科创载体驱动创业发展,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突破经济稳态和转换发展动力的关键。其中,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仍然面临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创业环境有待优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融资渠道有待拓宽等问题。要塑造创新企业发展优势,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痛点、难点,通过科创载体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科创载体的服务功能和中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大的方面来看,要以高质量的科创载体为核心,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升创新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