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25 23:22 来源: 编辑:admin
【天津大学】中国天津市境内公办高校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简称 “天大” ,坐落于天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
【天津大学】中国天津市境内公办高校
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简称 “天大” ,坐落于天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中国工程院和教育部10所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之一,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入选国家“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筑老八校之一,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中国与中欧国家科技创新大学联盟创始成员。
天津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1912年1月,北洋大学堂定名为北洋大学校,1913年定名国立北洋大学。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后更名为天津大学。
截至2021年12月,卫津路校区占地总面积136.2万平方米,北洋园校区占地总面积243.6万平方米,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占地总面积30.9万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38602人,其中本科生19091人,硕士研究生13840人,博士研究生5371人;有教职工4960人;下设27个学院(部);有74个本科专业,4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中文名: 天津大学
外文名: Tianjin University
简称: 天大、TJU
创办时间: 1895年10月2日
创办人: 盛宣怀
历史沿革
清末北洋学堂时期
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始创于中日甲午海战后。甲午战败,举国图强,洋务运动实业派代表人物盛宣怀意识到:“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1892年,盛宣怀就任天津海关道,他看到天津优越的经济和交通条件,决心在此办一所新式学堂。1895年10月2日,光绪皇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盛宣怀任首任督办,校址在天津大营门外梁家园博文书院。1896年北洋西学学堂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
1899年,天津北洋学堂的第一届学员毕业。1900年元月,学堂颁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大学文凭。由于成绩最优,香港学员王宠惠成为“钦字第壹号”文凭获得者。
北洋大学堂按照美国近代模式办学,全面引进西方教育模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设立头等学堂(大学本科)、二等学堂(预科),学制各为四年。头等学堂设专门学(即科系)四门:工程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1897年学堂增设铁路专科,1898年又设铁路学堂,上述学门皆为当时中国社会所需,体现了北洋大学“兴学救国”的创办宗旨。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学堂校舍为敌兵所霸占,设备、文档案卷遭毁坏,学校被迫停办。1903年4月,学堂在天津西沽武库(今河北工业大学红桥校区东院)正式复课;同年,北洋大学堂第一批毕业生留学美国。
1903年北洋大学堂开学复课时,分设法律、土木工程、采矿冶金三个学门,后应外交需要附设法文班、俄文班,1907年开办师范科,至此北洋大学已成为包括文、法、工、师范教育诸科,初具综合性的新式大学。1910年,北洋大学学生冯熙敏获殿试第一名。
专办工科时期
1912年1月北洋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直属中华民国教育部,1913年又奉令改称国立北洋大学。1915年,校长赵天麟颁布校训:“实事求是”。
191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北洋大学与北京大学进行科系调整,北洋大学改为专办工科,法科移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工科移并北洋大学。从此,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代。
1928年,北洋大学改称“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不久大学区制废止,北洋大学暂称“国立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于1933年开始成立研究所,1934年,其组织章程经教育部核准,1935年初,开始招收研究生,首届研究生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
抗战时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30日,天津沦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
国立西北工学院(又名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由北洋工学院(即天津大学)与北平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东北大学工学院(即东北大学)合组而成,学院设在陕西城固县古路坝。
1941年10月,各届北洋校友就复校事宜进行了磋商,决定在呼吁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的同时,筹设私立北洋工学院,由全国北洋校友共同筹办。在此压力下,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42年12月将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英士大学,将其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任陈荩民为代理院长,因地处浙江泰顺,故史称“泰顺北洋工学院”。同期,李书田于1944年春在西安筹建了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下设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两系,并以北洋治学精神主持西京分院。
理工结合时期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天津收复。北洋广大师生校友提出了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的强烈要求。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着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学原址复校。此后,泰顺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学院和北平部四校师生先后返津参加复校。
1945年10月22日北洋大学正式复校开学,并增设了理学院,进入理工结合时期。复校后,北洋大学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为宗旨,制定了“决不忽视穷究学理,同时注重科学应用,使理工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针,并积极付诸实施;同时,成立土木、水利、采矿、冶金和化学工程等五个工程研究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并着手招收研究生。
建设多科性工业大学时期
1949年1月,天津解放。4月,北洋大学在原校址正式开学复课。
1949年11月起,北洋大学隶属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此后,北洋大学进行了增强教师阵容、课程改革、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改造后的北洋大学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学校设立理学院、工学院。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前,天津大学设土木、水利、采矿、纺织、冶金、机械、电机、化工、地质、数学、物理共11个系。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开大学工学院、津沽大学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化学工程系,北京铁道学院的建筑工程系等院系并入天津大学;天津大学数学系、物理系并入南开大学。此后,从天津大学调出的科系还有:
抽调地质组参与组建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
抽调冶金系、采矿系金属矿组为主体组建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
采矿系采石油组并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现中国石油大学);
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采矿系采煤组调至中国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
水利系农田水利及土壤改良专业调至武汉水利学院(现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土木工程系测量专业调至武汉测绘学院(现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矿冶工程系调唐山成立河北矿冶学院(现华北理工大学);
纺织工程系调出成立河北纺织工学院(现天津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系造纸专业调往天津轻工业学院(现天津科技大学);
抽调电信系为主体组建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
院系调整后,天津大学迁入南开区七里台新校址。
1955年,学校重新招收研究生。
1958年又从天津大学抽调力量重新组建河北工学院(现河北工业大学)。
1959年,天津大学被定为首批16所重点大学之一。
1966年文革爆发,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影响了学校事业的正常发展。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后,天津大学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科研秩序,并于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1978年2月,天津大学第一批恢复了文革前直属教育部领导的重点高校地位。
1978年,天津大学陆续建立了天大一分院、二分院、三分院、四分院。后四分院(天津大学建筑分院)成为了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现天津城建大学),一、二、三分院成为了天津理工学院(现天津理工大学)。
1979年,天津大学提出了把学校办成理工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的建设目标,调整系科设置,兴办理科专业和理工结合的新专业,加强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
1981年10月,国务院决定高等学校实施学位制并授权天津大学为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生。
1983年学校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系。
1984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校。
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时期
1995年5月,天津大学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10月2日,天津大学举行建校一百周年活动。
天津大学从1997年始推行学院制改革,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将原有的办学系和所组建为11个学院。同时,从1985年起学校即开始试行有计划、有指导的学分制,在此基础上,学校又进行了专业结构调整,注重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与综合。
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0年,入选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12月,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天津大学的协议。
2001年,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9年,天津大学化工专业通过“Master Level”国际认证,天津大学化工专业成为国内高校首家通过IChemE认证,也成为亚洲仅有的两所通过“Master Level”认证的高校。同年,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成立。
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同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
2011年,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签署协议共建天津大学。
2012年,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
2013年,由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为牵头单位组建的“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全国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同年,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开工建设,2015年一期投入使用。
2014年,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MBA、EMBA、MPA专业学位教育项目通过世界三大商科教育认证机构之一AMBA的认证,成为国内首所三个项目均通过认证的高校。同年,以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为基础的天津应用数学中心获批成立,成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上海数学中心之后第三个以省市命名、设在高校的数学中心。同年,天津大学相继成立天津市能源研究中心、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国际工程师学院。同年9月,国家能源局倡议、天津大学牵头的“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一届能源部长会议上正式成立。
2015年2月3日,天津大学联手中科招商集团挂牌成立“宣怀学院”。
2016年12月29日,学校在北洋园校区召开大会宣布重新整合理学院、成立数学学院。
2017年5月25日,加入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7月2日,学校与天津市天津医院签署全面合作关系协议,并挂牌天津大学天津医院。8月23日,天津大学与天津医科大学共同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和共建“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备忘录。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1月,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月9日,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揭牌成立,此为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交流基地。4月19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天津大学成为首批20所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11]5月16日,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揭牌成立。10月,《2017-2018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发布,天津大学在高校社会影响力榜单排名第九,高校媒体影响力榜单排名第九,高校新媒体影响力榜单排名第六。11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1月29日,天津大学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2月1日,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市政府、福建省教育厅在福州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落户滨海新城。12月9日,天津大学医教联合体成立,学校与天津市海河医院、天津市儿童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和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签署全面合作关系协议,合作共建附属医院。
2019年2月,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8月,学校牵头成立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
2020年9月15日,北京市文物局与天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古建筑研究院在天津大学揭牌成立。9月27日,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与天津大学召开启动会,依托天津市泰达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中新国际医院,共建天津大学滨海直属医院体系,打造医教协同、医工融合的高水平三级甲等医院集成示范区。10月17日,联合成立“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10月,参与与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政府签署红桥区“大中小幼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联盟”。10月20日,联合成立高校“城乡规划扶贫联盟”。2020年11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和天津大学共同担任天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人才)联盟主席单位。11月,被确定为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11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关于表彰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表彰天津大学审计处为“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
2021年3月25日,天津大学社会主义学院揭牌成立。5月15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深圳管理学院揭牌成立。5月,获批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6月21日,天津大学-中科闻歌计算智能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7月24日,天津大学入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
2022年秋季新学期,天津大学迎来国内首批非遗硕士生。8月,加入全球中文学习联盟。9月2日,天津大学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入驻发布会暨成果转化系列活动在合肥经开区中德合作创新园举行。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4960人,其中院士1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双聘院士17人,“973”首席科学家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7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25人,具有正高以上职称的教职工762人,教授887人。有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
两院院士
类别 姓名 简介 姓名 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余国琮 化工蒸馏专家 周恒 流体力学专家
彭一刚 建筑学家 张春霆 生物物理学家
姚建铨 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 元英进 制药工程专家
陈永川 数学专家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曹楚生 水利工程学家 王静康 化工工业结晶专家
沈家祥 制药工程专家 叶声华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家
陈予恕 一般力学专家 余贻鑫 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
钟登华 水利工程学家 邹竞 感光材料专家
苏万华 内燃机专家 王成山 电力系统专家
王树新 机械工程专家 - -
双聘院士(部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世楞 海岸动力及海岸工程专家 邬贺铨 通信工程专家
时铭显 化学工程与设备专家 刘昌孝 药代动力学专家
王浩 水利工程专家 韩其为 水利工程专家
- - 侯立安 环境工程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忠镐 血管外科专家 曾毅 病毒学专家
饶子和 分子生物物理与结构生物学家 吴祖泽 实验血液学专家
国家级教学团队(14个)
序号 团队名称 带头人 年份
1 化学工程教学团队 王静康 2007
2 光学与光电子技术教学团队 郁道银 2007
3 力学教学团队 亢一澜 2008
4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团队 叶声华 2008
5 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田宜灵 2008
6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课程教学团队 冯亚青 2009
7 制药工艺学教学团队 元英进 2009
8 中国古建筑测绘教学团队 王其亨 2009
9 化工专业实践教学团队 张金利 2010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27个学院(部)、开设74个本科专业。
学院(部) 本科专业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工程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天南大合办)、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方向)、生物医学工程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三个专业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含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力学与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含船舶与海洋装备智能设计及工程管理、海洋工程与智能海事两个专业方向)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保密管理、物流工程(智慧供应链与运营管理)、金融学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
天津大学理学院 应用物理、应用化学
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 英语、汉语言文学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药学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教师资班)、公共事业管理(第二学士学位)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海洋技术、海洋科学
天津大学法学院 法学
天津大学数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金融数学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 -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
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汉语言
天津大学分子+研究院 -
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动画
天津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智能医学工程
天津大学求是学部(国际工程师学院) -
天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天津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覆盖21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20个,天津市重点学科30个;1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3个进入ESI前千分之一;有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天津大学共有25个一级学科参评,进入A类学科数达到14个;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进入A+档、4个学科进入A档(2%-5%)、9个学科进入A-档(5%-10%)。
“双一流”建设学科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建筑学 水利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二级学科
流体力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动力机械及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结构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技术经济及管理 - -
注: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未列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已覆盖的21个二级学科
天津市第五期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序号 学科名称 序号 学科名称
1 教育学 11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1 船舶与海洋工程
2 数学 12 电气工程 22 环境科学与工程
3 物理学 13 电子科学与技术 23 生物医学工程
4 化学 14 信息与通信工程 24 城乡规划学
5 生物学 15 控制科学与工程 25 风景园林学
6 力学 1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6 软件工程
7 机械工程 17 建筑学 27 药学
8 光学工程 18 土木工程 28 管理科学与工程
9 仪器科学与技术 19 水利工程 29 工商管理
10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 化学工程与技术 30 公共管理
天津市一流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序号 学科名称
1 数学 11 建筑学
2 化学 12 土木工程
3 力学 13 水利工程
4 机械工程 14 化学工程与技术
5 光学工程 15 船舶与海洋工程
6 仪器科学与技术 16 环境科学与工程
7 材料科学与工程 17 生物医学工程
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18 城乡规划学
9 电气工程 19 风景园林学
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30个)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序号 学科名称
1 法学 16 控制科学与工程
2 马克思主义理论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 教育学 18 建筑学
4 数学 19 土木工程
5 化学 20 水利工程
6 生物学 21 化学工程与技术
7 力学 22 船舶与海洋工程
8 机械工程 23 环境科学与工程
9 光学工程 24 生物医学工程
10 仪器科学与技术 25 城乡规划学
11 材料科学与工程 26 风景园林学
1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7 软件工程
13 电气工程 28 管理科学与工程
14 电子科学与技术 29 工商管理
15 信息与通信工程 30 公共管理
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职业技术教育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42个)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不含博士一级学科覆盖)
序号 学科名称 序号 学科名称
1 应用经济学 7 海洋科学
2 心理学 8 食品科学与工程
3 中国语言文学 9 网络空间安全
4 外国语言文学 10 药学
5 物理学 11 设计学
6 地理学 12 救援医学
博士后流动站(23个)
化学 力学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气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建筑学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船舶与海洋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数学 城乡规划学 -
学科排名
在2014年6月《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公布的亚洲大学排名中,天津大学位列内地高校第11名。
天津大学校园建筑
学科名称 第三轮排名 学科名称 第三轮排名
化学工程与技术 1 环境科学与工程 8
管理科学与工程 2 力学 9
仪器科学与技术 3 生物医学工程 12
光学工程 3 材料科学与工程 14
建筑学 3 软件工程 16
船舶与海洋工程 4 工商管理 17
水利工程 5 电子科学与技术 17
风景园林学 5 控制科学与工程 1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6 机械工程 18
城乡规划学 6 信息与通信工程 20
电气工程 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6
土木工程 8 - -
教学建设→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12月,在最新一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由天津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成果奖7项,其中2项成果获一等奖。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项;国家级一流课程45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7个;全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5个;全国“强基计划”专业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0个;全国示范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个,是首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入选学校。
2021年5月17日,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未来技术学院。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6个)
批次 专业名
第一批 电子科学与技术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工商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
第二批 化学工程与工艺 建筑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第三批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土木工程 制药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 - -
第四批 应用化学 信息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工程力学
第六批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 通信工程 软件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 -
第七批 生物医学工程 环境工程 - -
国家级精品课程(42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1 电工学 王萍 22 材料力学性能 王吉会
2 材料力学 亢一澜 23 理论力学 贾启芬
3 制药工艺学 元英进 24 工程振动与测试 刘习军
4 通信原理 侯春萍 25 无机化学(工科) 崔建中
5 化学工艺学 米镇涛 26 弧焊电源及控制 胡绳荪
6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 冯亚青 27 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 王雪青
7 质量管理 何桢 28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张世昌
8 金属工艺学 杨玉虎 29 测控电路 张国雄
9 基础工业工程 齐二石 30 化工分离过程 姜忠义
10 光电图像处理 刘文耀 31 中国古建筑测绘 王其亨
11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 裘祖荣 32 钢结构 丁阳
12 建筑设计基础 彭一刚 33 生物医学光子学 赵会娟
13 电视原理 侯正信 34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陈树昌
14 化工原理及实验 贾绍义 35 管理统计学 刘金兰
15 运筹学 吴育华 36 合金固态相变 赵乃勤
16 电路基础 孙雨耕 37 有机化学(工科) 张文勤
17 工程光学 郁道银 38 光电子技术 姚建铨
18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 张水波 39 化工设计 王静康
19 大气污染控制 陈冠益 40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杜希文
20 计算机网络基础 孟昭鹏 41 水工建筑物 张社荣
21 物理化学 周亚平 42 反应工程 辛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6 个):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力学工程实验中心、电气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实验中心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注:上述6个中心2012年又获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 个):天津大学-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天津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心、天津大学-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学-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北京京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天津大学 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求是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生命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
序号 负责人 项目名称 年份
1 葛宝臻 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区 2007年
2 余建星 理工类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07年
3 黄田 机械与力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2007年
4 徐可欣 光电与测控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2007年
5 王成山 电气与自动化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2007年
6 曾坚 建筑与规划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2007年
7 元英进 化工与生物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2007年
8 侯春萍 工科高层次班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2007年
9 练继建 水土与环境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2007年
10 崔振铎 材料与化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2007年
教学成果
2001年-2009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1项。
2019年8月5日,天津大学《打造“两制两驱动”模式 将国防教育融入学生军事技能训练》人选教育部首届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典型案例。
天津大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览表 (2001-2009年)
序号 项目名称 等级 年度
1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2009
2 化工类多元化和国际化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 一等奖 2009
3 化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改革的研究与实施 一等奖 2005
4 独立办学、紧密合作,创新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一等奖 2005
5 高等化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一等奖 2005
6 面向21世纪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2001
7 面向21世纪热工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2001
8 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一等奖 2001
9 理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二等奖 2009
10 “三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二等奖 2009
11 《工程光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二等奖 2009
12 材料类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二等奖 2009
13 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水工建筑物》(教材) 二等奖 2009
14 强化化工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二等奖 2009
15 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二等奖 2009
16 学研互动的大化工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二等奖 2009
17 面向21世纪两套工科精品教材—《物理化学》与《无机化学》(教材) 二等奖 2005
18 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和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二等奖 2005
19 电路网络课程的建设 二等奖 2005
20 实验教学实施体系的建构与管理 二等奖 2005
21 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 二等奖 2005
22 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二等奖 2005
23 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二等奖 2005
24 国际工程市场学(教材) 二等奖 2001
25 面向21世纪工科基础化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二等奖 2001
26 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高素质仪器仪表类人才 二等奖 2001
27 全面提高综合质量争创更大社会效益的中国古建筑测绘实习改革 二等奖 2001
28 工科基础课程化工类系列CAI课件的研究与开发 二等奖 2001
29 工科基础力学系列课程创新体系改革与建设 二等奖 2001
在各类竞赛中,天大学子相继获国际基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2007年总决赛金牌,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名校同获大赛最高奖;2012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亚洲区决赛金牌;2010年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决赛中获得国际一等奖;2011年世界总决赛与麻省理工学院并列全球第 27名;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冠军(非数学专业类)。
所获荣誉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
2021年5月,天津大学扶贫工作办公室获得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1年,天津大学的“理工类高校新文科交叉融合发展研究”等1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发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名单”
2021年12月,上榜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名单。
2022年2月14日,天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列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4月29日,天津大学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建设团队被授予2022年“天津市工人先锋号”。.
2022年8月31日,教育部公布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高校名单,包括天津大学在内的10所高校入选。
2022年8月,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名单公布,天津大学名列其中。
社会评价
2020年,天津大学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501–600位。
QS世界大学排名 / 年份 世界排名
2012 501-550
2014 501-550
2015 501-550
2016 421-430
2017 481-490
2018 471-480
2019 443
2020 429
2021 387
2022 334
U.S. News
2020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第402名。
软科
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第151-200位。
MosIUR
2021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世界第191位。
Scimago
2022年,天津大学在Scimago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76名。
学术研究→科研成果
2016年至2020年,天津大学共获国家三大奖2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建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8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3个、天津市工程中心23个、天津市国际合作基地36个。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于2019年10月正式启动建设;获批建设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是教育部首批批复建设的7个前沿科学中心之一。
天津大学国家级、省部级主要科研机构一览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能源局科研机构
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APEC Sustainable Energy Center-APSEC)(天津大学牵头)
天津市科研机构
天津应用数学中心
天津市能源研究中心 -
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 - -
国家工程实验室
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国家文物重点研究基地
文物建筑测绘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电力系统仿真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港口与海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定量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微光机电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先进燃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形状记忆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轻型动力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绿色精制过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监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微纳制造与测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电力系统仿真控制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生物分子与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港口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应用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现代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低维功能材料物理与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过程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土木工程结构及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材料复合与功能化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现代连接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膜科学与海水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现代药物传递及功能高效化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非线性动力学与混沌控制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室内环境质量监控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复杂管理系统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认知计算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底,天津大学图书馆纸质书刊总量310万余册,电子图书193万余种,全文电子期刊8.2万余种,电子数据库105个总库(203个子库)。此外,藏有《闲情偶记》《御纂周易折中》《西湖志》等珍贵古籍、数百种线装书、名人手稿等。[105]
学术期刊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CSSCI收录
共2张
学术期刊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月刊,Ei收录
《天津大学学报(英文版)》双月刊,Ei收录
《管理科学学报》月刊,CSSCI收录
《系统工程学报》双月刊[46]
《燃烧科学与技术》双月刊,Ei收录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双月刊,Ei收录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内燃机学报》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杨贤金
党委副书记、校长 金东寒
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胡文平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天津大学监察专员 曲凯
党委常委、副校长 元英进、巩金龙、郑刚
党委副书记 雷鸣
副校长 张凤宝
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统战部长 张力新
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古瑶
党委常委、组织部长 贾启君
副校级干部 谭欣
校长助理 刘宁、肖松山
历任领导
时期 姓名 职务 任期 姓名 职务 任期
北洋大学堂1895.10-1912.1
盛宣怀 督办 1895.10-1896.10 丁家立 校长 1895.10-1896.10
李岷琛 督办 1896.10-1903 唐绍仪 督办 1903-1904
梁敦彦 督办 1904-1907 梁如浩 督办 1907-1908
蔡绍基 督办 1908-1910 钱明训 督办 1910-1911
王修植 总办 1897-1902 蔡绍基 总办 1902.8-1903.6
钱嵘 总办 1903.6-1903.8 沈桐 总办 1904.9-1905.1
丁惟鲁 监督 1905.2-1906.1 徐德源 监督 1911.12-1912.1
蔡儒楷 监督 1906.1-1911.12 - - -
北洋大学校时期1912.1-1913.2
徐德源 校长 1912.1-1913.3 - - -
1913-1928.7 蔡儒楷 校长 1913.2-1914.3
赵天麟 校长 1914.3-1920.1冯熙运 校长 1920.1-1924.8
刘仙洲 校长 1924.9-1928.7
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 茅以升 校长 1928.7-1929.6 - - -
国立北洋工学院1929.7-1938.7 茅以升 院长 1929-1930.6 蔡远泽 院长 1930.7-1932
李书田 院长 1932-1938.7 - - -
西北工学院 李书田 筹委会主任 1938.7-1939.2 赖琏 院长 1939.2-1943.10
潘承孝 院长 1943.10-1946.5 - - -
泰顺北洋工学院1942.12-1946.5 陈荩民 院长 1942.12-1946.5 - - -
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1944-1946.5 李书田 院长 1944-1946.5 - - -
国立北洋大学时期1946.5-1951.9 茅以升 校长 1946.5-1948.8 张含英 校长 1948.8-1949.4
刘锡瑛 校长 1949.4-1951.9 - - -
天津大学时期 刘锡瑛 校长 1951.9-1952
吴德 校长 1952-1957
张国藩 校长 1957-1966 臧伯平 校长 1977-1978
李曙森 校长 1978-1982 史绍熙 校长 1982-1986
吴咏诗 校长 1986-1993 李光泉 校长 1993-1997
单平 校长 1997-2006 龚克 校长 2006-2011
李家俊 校长 2011-2016.9 钟登华 校长 2016.9-2019.02
合作交流
截至2021年12月,天津大学成立“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与“中国与中欧国家科技创新大学联盟”,成立“中国—东盟智慧海洋教育中心”及“国际能源合作机构—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学校与世界上50个国家、地区的256所高校、研究机构及公司签署协议。在海外成立了3所孔子学院,分别是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孔子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和法国尼斯大学孔子学院。
天津大学牵头筹建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并受中国国家能源局委托负责中心管理。APSEC于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写入《北京纲领》,是亚太地区能源可持续合作与发展的机制与平台。
2020年9月15日,北京市文物局与天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古建筑研究院在天津大学揭牌成立。
文化传统
校训: 天津大学校训为“实事求是”,由建校初期北洋大学原校长、著名法学家赵天麟首倡。赵天麟任校长期间(1914-1920)总结北洋大学办学经验,概括出“实事求是”四个字,以之教导学生,遂成为校训。
“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赵天麟以这四个字首倡于北洋大学。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科学技术知识,端正学风。
赵天麟坚持严字当头,以讲求高质量为教学目标。他在1925年北洋大学三十周年校庆祝词中写到:形上形下,聚精会神。人文渊薮,日新又新。
猥长其曹,改制伊始。一得之愚,实事求是。
忆当髫稚,蛾术于斯。归自海外,乃辱皋比。
教学相承,渊源接续。从事此间,厥情最笃。
别来数稔,时复念兹。达材成德,与有荣施。
云霞蒸蔚,盛会欣逢。洋洋学海,万派朝宗。
这一段祝词是赵天麟办学思想的回顾和总结,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抱负。
天津大学在继承这一优良校训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内涵,即办事求学,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诚实守信,并注重求索真相,开拓创新,把握规律。天津大学继承了北洋大学的优良校风和学风,恪守“实事求是”的校训。
校庆: 天津大学以每年公历10月2日为校庆日。
校歌: 《天津大学校歌》,又称北洋大学校歌,诞生于1935年,为纪念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建校40周年而谱写。校歌作者萧友梅、廖辅叔。校歌总结了北洋大学兴学育人、实业救国的历程,激发北洋学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精神与优良传统。
歌词为: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
悠长称历史,建设为同胞。
不从纸上呈空谈, 要实地把中华改造。
穷学理,振科工,重实验,薄雕虫。
望前驱之英华卓荦,应后起之努力追踪。
念过去之艰难缔造,愿一心一德共扬校誉于无穷。
校色: 天津大学校色为“北洋蓝”(C100,M80,Y0,K30),代表理性、沉稳、效率、科技。
校徽: 天津大学校徽于1990年确定,设计者为设计院郭泉。
校徽外形为圆形,取自《淮南子·主术训》“智圆行方”之意。校徽中间“1895”字样为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创建时间,盾形为原来北洋大学校徽的概括,二者说明了天津大学前身为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大学。英文为“TIANJIN UNIVERSITY(PEIYANG UNIVERSITY)”亦为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的英文翻译。校徽外为齿轮,象征天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
百廿邮票
2015年10月2日中国发行《天津大学建校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1枚(右图)。
知名校友
政界姓名 姓名
吴德 茅以升/张太雷 王宠惠
唐绍仪 徐谟/王正廷 陈立夫
钟世铭 钱永铭/曾养甫 王世杰
叶秀峰 孙越崎/李荣融 聂璧初
储波 王云坤/蒋心雄 陈冀平
张元龙 孙宝树/散襄军 陈质枫
陈全训 王治平/任学锋 高勇
贺化 刘卓慧/武四海 楮平
胡振鹏 李居昌/李振东 庄公惠
邹广严 张涛/曹秀荣 程贻举
张修学 何国模/王德惠 朱培康
吴敦夫 江国镇/张士儒 秦朝镇
徐达本 杨辉/齐璧亭 姚建铨
袁心湖 程明升/恒玉珊 郝执斋
周传典 李天相/林子亮 王之泰
张海国 杨新成/张顺臻 方晓宇
程士范 徐赤文/谭振雄 马龙翔
韩纯德 李永安/安朝俊 张含英
付志方 景春华/聂辰席 田向利
宋璇涛 李亚力/孙海麟 侯磊
纪正昆 李勇库/王波 蒋旭光
许永盛 陆焕生/马兴瑞 黄超雄
杨晓波 范修芳/丁巍 徐光
张文深 夏立华/杨慧 王爱民
王治昌 何勇 冯飞
科研界
姓名 姓名
黄汲清 马寅初/秦汾 吴自良
姚建铨 姚树人/谢克昌 赵天麟
刘仙洲 李恒德/侯德榜 张含英
张国藩 李署森/崔恺 师昌绪
顾佩华 靳树梁/周志宏 魏寿昆
陈俊勇 王之玺/张维 叶培大
高景德 史绍熙/张沛霖 彭一刚
高镇同 母国光/屠海令 谢礼立
梁维燕 陈克复/陈国良 张寿荣
余建章 傅恒志/王崇愚 梅自强
胡仕新 王树新/汤腾汉 吴承明
何振亚 揭曾佑/李建勋 张子林
刘颖 刘光文/刘肇祎 李海文
周楫 张文奇/张剑霄 何振
华泽澎 吕方润/李含善 王之泰
刘光栋 徐仲榆/李儒新 郑刚
汪仁树 李忠献/杨贤金 张广军
李国强 胡敏强/王岳森 张宏伟
李军 戎贤/梁英华 付志峰
魏克新 滕建辅/张桦 范晓伟
阮双琛 杨绍普/张顺颐 夏长亮
成旦红 葛宝臻/张瑾 栗文义
王延吉 王成山
天津大学拥有青年湖、敬业湖、友谊湖、爱晚湖四个大型湖泊,北洋广场等三个休闲广场;拥有26座教学楼,两个国际标准的绿茵足球场,国际标准的游泳馆以及崭新的大型体育馆。
每年四月,天津大学会启动“天大·海棠季”活动,举行校园开放日及海棠季系列活动,邀市民、各地游客入校赏海棠花。
天津大学建筑群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于2013年1月10日正式获批成为天津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天津大学建筑群包括主楼(九楼),第一、三、四、五、六、七、八、十一教学楼,土建馆、内燃机大楼、图书馆(北馆)、体育馆、第三学生食堂,1950-1960年代建成的学生宿舍区、六村教职工宿舍等。
天津大学建筑群的主楼是1954年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创始人徐中教授设计的。该建筑坐北朝南,分台基、主体、屋顶三段,建筑前的月台台阶直通位于第二层的主入口。山顶、屋脊及比例精确的门窗等建筑风格洗练端庄,奠定了该建筑为天津大学群楼之首的地位。在总平面布局上,该楼位于第五和第六教学楼之间偏北方向,三建筑呈“三足鼎立”之势。
学校地址
卫津路校区: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北洋园校区:天津市津南区雅观路135号。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全文发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17-10-16 17:27发表于北京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简称:中管院),是由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和裴丽生、马洪等200多位高级科研人员发起,于1986年9月1日经陈云同志批示,在宋平等中央......
二十届二中全会公报(全文)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3-02-28 17:37 发表于北京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2023年2月28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2023年1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
这个新成立的中央机构,组织机构公布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3-10-31 08:18发表于北京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官网更新信息显示,该办......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023-01-15 10:48发布于北京政府工作报告二〇二三年一月十五日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
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2021年咨询报告11月19日中国管理科学研院科技管理研究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军队功勋荣誉表......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英文名: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简写CPC),创建于1921年7月23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简历暨习近平论新型智库建设(全文)
10-31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共中央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
10-23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全文
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