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党政组织机构 > 正文

【同济大学】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全文)

时间:2021-09-30 16:55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同济大学】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由教育部在中国上海市公办的综合类全国重点高校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

【同济大学】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并由教育部在中国上海市公办的综合类全国重点高校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Tongji-Universität),简称“同济”,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21世纪学术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国际铁路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卓越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洲校园成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单位,国际绿色校园联盟,中美“10+10”计划、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学校前身是1907年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08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

截至2022年,学校有29个专业学院、11家附属医院;有四平路、嘉定、沪西和沪北4个校区,占地面积2.56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84余万㎡;有专任教师2792人,正高级1096人,中外院士67人。

中文名:同济大学

外文名:Tongji University

简称:同济(Tongji)

创办时间:1907年(光绪33年)

创办人:埃里希·宝隆

历史沿革

同济初创

1893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Dr. Erics Paulum)来到上海,在德国总领事馆附近开一诊所。后来,他与在上海的几名德国医生成立了“德医公会”。八国联军侵华时,德国运来大批医疗设备,聘请当时在上海负有盛名的宝隆医师,协助在沪成立了伤兵医院。德军归国时,为感谢宝隆,将伤兵医院的医疗设备悉数赠送给宝隆。

1900年,宝隆在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Wilhelm Knappe)的支持下,在张家浜新马路旁开办了有20张床位的医院。由中德双方出资,取名“同济医院”,宝隆任院长。

1904年初,克纳佩在柏林与德国外交部、普鲁士文化部的代表以及柏林大学东方语言部主任进行了会谈。在谈到在中国推行德国教育政策时,克纳佩提出了在上海开办德国医科学校的计划。

1905年,德国外交部、普鲁士文化部就在上海开办德国医科学校一事达成共识。普鲁士文化部教育司司长阿尔特霍夫(Althoff)建立了“促进德国与外国精神文化关系科佩尔(Koppel)基金会”。该基金会直接受文化部监督,它的董事会主席是商务顾问科佩尔。科佩尔基金会不仅负责筹集钱款,而且对外以学校创办者的面目出现。

1907年3月,科佩尔基金会、促进在华德国文化工作委员会、上海德医公会和同济医院4方,在柏林签署了由普鲁士文化部起草的关于在上海建立德国医科学校的协定;1907年6月3日,“德文医学堂”董事会正式成立,董事会由18人组成。

1907年10月1日,医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取名为“德文医学堂”。

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当时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合作共济。

1909年,宝隆博士因病于3月5日在上海逝世。上海德医公会元老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济德文医学堂总监督兼总理。校董们为学校取名“同济”,意蕴和衷共济,希望用现代医学造福人类。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由校董事会筹措办学经费,由福沙伯全面领导学堂。当年,医正科三级学生张近枢、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参加学堂的第一次毕业考试,均顺利通过,如期毕业。他们是同济历史上的第一届毕业生。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1917年2月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不久对德宣战。上海法租界以同济医工学堂是德国的产业,为防止德国人利用该校机械制造武器为由,当众宣布解散学校,并限令师生当日离校。为此,社会各界联名致电教育部,请设法对同济学生作善后安排。教育部马上派人商议,把学校迁到吴淞镇,继续开学上课。

1917年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学堂改属华人私立学校,由华人董事会办学,直属教育部领导,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同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原同济德文医工学堂校址后被中法两国政府改建为中法国立工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

1922年学校正式迁往吴淞镇。根据《宝山县志》记载:1917年同济德文医学堂由华董接管,迁入吴淞中国公学。

郊外学区

1918年,在教育部次长袁希涛主持下,由教育部拨款,在吴淞购地150亩筹建校舍。

1921年竣工后陆续迁入新校舍。

1922年,《申报》及《时事新报》报道:同济医科办学完善,为国内各医校之冠……。

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

1924年5月20日教育部批准同济医科为大学。因此每年的5月20日定为校庆日。

国立时期

1927年8月,学校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

1927年9月,同济大学开女禁,首招两名女生。

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日军飞机狂轰滥炸,吴淞地区许多工厂、学校毁于一旦。同济大学主要建筑如大礼堂、电气试验室、材料试验室、部分宿舍及实习工厂等被炸毁,图书、机器、标本、模型等设备损失更为严重。寒假过后,新学期无法上课。在此情况下,胡庶华校长想方设法使全校师生暂迁市区巨籁路(今巨鹿路)民生坊继续上课。同时,师生们参加抢救军民伤员,以支援十九路军与敌作战;吴淞校舍在朱家骅的帮助下,很快得以修复。

1932年8月25日,学校迁回吴淞。

1933年5月,国民党政治会议议决,将处于江湾、1932年停办的国立劳动大学的房屋、机器、工厂等划归同济大学,创办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后奉教育部令,改称“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该校土木科、机械科后与其他院校合并,分别发展为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

1937年又先后增设了文、理等学院,从而成为了一所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效仿美国的大学制度,以在每个省设立一所综合国立大学为目标。国立同济大学是民国建设国立大学期间最早建立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1927年),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的一批综合性大学(含医学院)。抗日战争爆发,美丽的同济校园在侵略者的轰炸中仅剩断壁残垣。

为求“一张平静的书桌”,学校于1937年开始内迁办学。经过三年流离、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和吉安、广西贺县八步镇,云南昆明等地,直至1940年落脚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师生们教学不辍,坚持文化抗战。在李庄镇的六年时间,同济师生把寺庙当作授课场所,茶馆当成自修课堂,坚持授课学习。当地至今很好地保存着同济大学的办学旧址。也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学校事业有了继续发展,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不少毕业生后来成为两院院士。

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同济大学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海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因吴淞的校舍已毁于兵燹不堪应用,学校派人四处交涉,逐步找到一些地方落脚。当时,工学院在其美路(现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学校总办公室和医学院在善钟路(现常熟路),理学院在国顺路(现上海第二教育学院),文法学院落脚在四川北路(原西童学校,即现上海市复兴初级中学内),新生院落脚在江湾新市区的博物馆(现长海医院内),图书馆(现黑山路同济中学内),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在江湾新市区魏德迈路370号(现邯郸路),附属中学在江湾新市区的府外西路99号。当时,同济大学校区横跨上海数个市区,分散十多处。

1948年8月,细菌研究所登报招收研究生。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25日上海市军管会接管同济大学。建国后,为高教部直属院校。

院系调整

从1949年开始,为配合新中国教育资源统筹布局,同济大学历经多次院系调整。

1949年9月,文学院和法学院并入复旦大学,后随复旦大学支援了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政经济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等校的建设。

1950年,为了支援湘、鄂、粤、桂、豫、赣六省(中南区)医疗卫生事业,医学院和附属同济医院全部迁往湖北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后改名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武汉同济医院。

1951年,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两校土木系并入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理学院动物系、植物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迁往南京,建成南京机械专科学校(现南京工程学院)。当时曾有动议,要将同济大学工学院迁到大连,但是后来没有实施。

1952年8月至9月底,数学、物理、化学等系除了保留基本的工科教学以外,全部调整至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等校;工学院机械系、电机系、造船系等调整至交通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还支援了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等校;土木系水利组调整至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9月6日,中央教育部和华东教育部决定将交通大学、大同大学、圣约翰大学、震旦大学、之江大学、上海市立工业专科学校、华东交通工业专科学校、中华工商专科学校和同济大学9所学校的土木、建筑、测量各系、科、组全部集中于同济大学(1951年复旦大学土木系并入交通大学土木系),后又将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组调入,使之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

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几年中,清华大学工程测量专业、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学生共55人调整至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厦门大学土木专业和浙江大学铁路专业各有几十名师生也先后调至同济大学。

1954年,恢复研究生教育,由高教部划归城建部和建工部双重领导。

1956年,工学院测量系迁往湖北武汉,参与建设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后改名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已并入武汉大学)。

1960年6月,被列为建工部重点高校。

1960年10月,被列为高教部重点工科院校,位列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966年,划归高教部领导。

文革十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高校停止招生。在这场大动乱中,同济大学是重灾区。

1967年6月2日,《文汇报》发表社论《上海高校文化大革命的胜利——祝贺同济大学革命委员会成立》。当天,革委会发出通告,宣布自1967年6月1日起,“同济大学的党、政、财、文各项大权归‘同济大学革委会’”。

1968年3月6日,经上海市革委会批准,成立了“中共同济大学核心小组”,这是市革委会批准的第一个高校党的“核心小组”。此后“整党”由“校革会”和“核心小组”共同负责。

1970年11月,同济大学招收的首届工农兵学员入校。

1972年起,学校开始接受国家有关部、委和上海市的科研任务和科研经费。

1972年,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地质专业调入至同济大学。

1978年,学校恢复招收研究生。

继往开来

1978年以后,学校实行“两个转变”——恢复对德交流由封闭办学向对外开放办学转变,由土建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

1979年,经国务院同意,恢复对德联系,成为中德科技、文化交流的窗口。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试办研究生院(1996年经评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1995年10月,国家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共建同济大学。

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同年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0年4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并复办医学院。

2001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将同济大学列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即“985工程”)名单;成为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等学校。

2003年,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

2004年,列为中共中央组织部直管高校。[1]同年9月,嘉定校区启用,同济大学软件学院以及汽车学院首批入驻。

2005年7月12日—8月22日,机械、电信、交通等第二批搬迁学院顺利入驻嘉定校区。

2007年5月20日,同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庆祝大会在同济大学大礼堂举行,习近平出席庆祝大会并致词。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前往同济大学,看望师生员工,祝贺同济大学百年华诞。

2007年,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之一;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

2008年,入选国家“111计划”。

2009年,入选国家“珠峰计划“。

2010年6月,教育部和上海市宣布继续共建同济大学;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9月16日,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在北京签署协议,合作共同推进17所高校涉海学科建设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同济大学名列其中。同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

2011年11月,同济大学与中国气象局正式建立局校合作关系。12月,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2年9月,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11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和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主办21世纪学术联盟第6届总会。

2014年,入选国家“2011计划”。

2016年11月,在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同济大学在知识产权学院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2017年1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5月,加入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9月,同济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首批加入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

2018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同济大学成为首批20所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之一。6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

2019年4月,首批入选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5月,正式成为国际铁路联盟成员。7月,首批入选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

2020年1月,首批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10月20日,发起成立“城乡规划扶贫联盟”;同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1月,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2021年2月1日,同济大学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4月23日,发起组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5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9月,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单位名单。12月,依托同济建设的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揭牌。

2022年7月,同济大学国豪书院成立,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出任国豪书院首任院长。

学术研究→科研成果

同济大学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城市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研发、国产化智能温室、遥感空间信息、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等标志性科研成果。发表于国际三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与《Cell》;同济大学有22位教授担任“973计划”项目(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其中《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和《特大桥梁颤振和抖振精细化理论》分获2005、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学校7科研项目成果获颁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以同济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以同济大学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3项目分获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同济大学教授为主要参与者合作完成的4项目分获1项特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8年,学校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揭牌成立,成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服务港珠澳大桥建设,攻克若干世界级技术难题;成立雄安未来城市研究院,服务雄安新区的规划与建设。由学校牵头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底科学观测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获批建设,成为入选教育部珠峰计划的首批七个前沿科学中心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经费位居全国高校第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数并列全国高校第3。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成果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提供全新思路;实现全球首例人类自体肺干细胞移植再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承担完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低速风洞的建筑设计任务,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建言献策。国防科研和军民融合项目立项合同额首次突破1亿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总计83项(其中重大项目4项),较上一年增加27.7%。文科科研项目合同金额首次超过1亿元。学校成为中央网信办首批“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之一。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18项;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奖13项;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8项。

同济大学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初期2005年的不足30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495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申办、筹备到举办,同济大学就有28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承担了科技部和上海市世博科技专项等研究课题170多项,完成各类规划、设计任务90多项,并承担了世博主题演绎总策划、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城市最佳实践区总策划、世博总体项目管理总负责等8个方面的总负责重任。

2022年8月,由同济大学等25家单位编制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技术规程》发布。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其他国家级研究平台以及97个省部级研究平台。同济大学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以及教育部“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科学中心”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

2022年9月,同济大学等高校联合发起成立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

科研平台

基地类型 平台或基地名称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1) 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

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 (1)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 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 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 国家土建结构预计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磁悬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丨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联合)

“2011”协同创新中心 (1)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 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1) 汽车整车风洞试验中心(上海)|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4) |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地震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可持续城市水系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 |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丨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丨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律失常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微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丨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结构服役性能演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2)  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前沿科学中心

教育部国际联合合作实验室(2) 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 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丨新能源汽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筑钢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道路交通安全与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丨重大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其他研究中心(3)  教育部设施农业网上合作研究中心(联合)|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教育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

交通部协同创新平台(1) 重交通道路耐久与安全交通部协同创新平台

其他省部级实验室(5) 现代工程测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联合)|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桥梁结构抗风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 (筹)|航空器结构智能辅助适航实验室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10) 上海市金属功能材料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 (联合)|上海市结核病(肺)重点实验室丨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地面交通工具风洞重点实验室丨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筹)|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筹)|上海市航天测绘遥感与空间探测重点实验室(筹)|上海市母胎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1) 巽他陆架大洋钻探国际联合实验室[

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 上海电动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宝石及材料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网络信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工业视觉感知与智能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区块链应用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丨上海人工心脏与心衰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上海超声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

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 上海市干细胞临床诊疗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 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5)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上海市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丨上海市土木基础设施抗震试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视觉感知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3) 上海市催化医学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数字光学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智能计算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8)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电子交易与信息服务协同创新中心|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磁浮与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丨海底过程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网络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多网多模式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1) 上海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

上海市科创中心(1) 上海新能源汽车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

学术资源→学术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之一,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40多种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2012年12月,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在京发布的2012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在中国71种理工科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中,同济自然版学报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为70.2,排名全国第一。

同济大学学报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刊于1990年,是由同济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CSSCI)、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力学季刊》

1980年创办并公开发行。该刊自1993年起连续被选为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选为核心期刊;是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力学学会主办的工程力学学科的学术刊物。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由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类学术期刊,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等收录。

《城市规划学刊》

创办于1957年,前身为《城市规划汇刊》,是国内最早的城市规划学术期刊。该刊由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是国家建筑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美国国际CODEN中心授予国际刊名代码。

1986年创刊,研究对象以德国为主、兼顾欧盟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德国研究》杂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1998年创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内首家公开出版的科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岩土工程师》

1980年创刊,该刊已被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收录。

图书馆藏

同济大学图书馆由四平路校区图书馆、嘉定校区图书馆、沪北校区图书馆、德文图书馆、同济大学博物馆组成,总面积68135平方米。同济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纸本图书超过450万册,电子图书及学位论文约1233.17万册,纸质中外文现刊700种,中文电子期刊约74.53万册,外文电子期刊约117.92万册。

办学条件→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5月,学校设有29个专业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82个,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

同济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本科专业

同济大学新生院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城市设计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智能建造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行政管理、物流管理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哲学、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德语、英语、日语

同济大学法学院 法学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海洋技术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飞行器制造工程、工程力学

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车辆工程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交通运输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测绘工程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

同济大学医学院 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基础医学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动画、广播电视编导、音乐表演、戏剧学

同济大学体育教学部 -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 车辆工程

同济大学女子学院 -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

同济大学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 -

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汽车服务工程

同济大学中意学院 -

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 -

同济大学中芬中心 -

同济大学中西学院 -

同济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

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 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

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8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0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3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其中,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等8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7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8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12个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学科水平排名进入前2%或A类。

博士后流动站

土木工程、建筑学、海洋科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物理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数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地球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城乡规划学、生物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

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设计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海洋科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专业学位博士点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交通运输、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机械、电子信息。

一级学科硕士点

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专业学位硕士点

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法律、教育、金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会计、艺术、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交通运输、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机械、电子信息、体育、应用统计、应用心理。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生物学、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海洋地质、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环境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车辆工程。

上海市重点学科

桥梁工程、海洋地质、岩土工程、地质学、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道路与铁道工程、结构工程、材料学、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及其理论(含车辆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固体力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质工程、内科学(心血管病)、外国哲学。

上海市高峰学科

I类高峰: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II类高峰:海洋科学、交通运输工程。

IV类高峰:设计学、环境与生态、干细胞与转化、智能科学与技术、飞行器力学与控制。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

A类:建筑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B类:哲学、数学、物理学、海洋科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科评估

2017年12月28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学科排名获得A+(前2%或前2名),获得A+的学科数量排名全国第11位(并列);设计学排名获得A(前2-5%);数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排名获得A-(前5-10%)。

强基计划

力学、应用物理学、应用数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5月,同济大学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0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0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9年度(23个):金融学、德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交通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临床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市场营销、环境设计。

2020年度(18个):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应用化学、海洋科学、工程力学、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交通运输、环境科学、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口腔医学、会计学、物流管理、动画、视觉传达设计。

2021年度(19个):哲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日语、地球物理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统计学、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智能建造、飞行器制造工程、康复物理治疗、文化产业管理、行政管理、广播电视编导、产品设计。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2020年度(4个):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生命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2021年度(2个):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力学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力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规划景观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规划景观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附属医院

截至2022年5月,同济大学有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附属同济医院(上海市同济医院)、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附属肺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附属皮肤病医院(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等11家附属医院;另有附属天佑医院(筹) (上海天佑医院)、附属普陀人民医院(筹)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附属康复医院(筹)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附属脑科医院(筹)(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等4家附属医院(筹);此外,医学院还有20余家教学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基地。

附属学校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13所附属中小学。同济大学杨浦基础教育集团由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同济大学附属存志东校(上海市十五中学)、同济大学实验学校、同济小学、同济大学幼儿园、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筹建中暂名)组成。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5月,拥有专任教师2792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9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5人(含双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德国、瑞典等国科学院或工程院外籍院士27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特岗)教授4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8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21人,“青年长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22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

院士

类别  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品先、孙钧、姚熹、郑时龄、裴钢、周兴铭、陈义汉、常青、何满潮、薛永祺、何积丰、陶文铨、李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 项海帆、李同保、郭重庆、卢耀如、钟志华、吴志强、陈杰、

肖绪文、崔俊芝、侯立安、梁文灏、吕西林、徐祖信、段宁、杨树兴、蒋昌俊、朱合华、赫伯特·芒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裴钢、汪品先

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姚熹

德国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吴志强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吴志强、娄永琪

比利时皇家科学与艺术学院外籍院士 李国强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汪发武  薛松涛 吕西林

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 郑时龄、伍江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李荣兴、赵生捷

国家级教学团队

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团队(郑时龄)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龚沛曾) 钢结构教学团队(陈以一)

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教学团队(赵民) 普通物理学课程教学团队(顾牧) 宝石学教学团队(廖宗廷)

教育部创新团队

大城市交通管理理论及系统(孙立军) 节能环保汽车(余卓平) 心脏颤动的发生机制和干预策略的理论基础(陈义汉)嵌入式服务计算(蒋昌俊) 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电磁波调控(陈鸿) 城市软土地下空间与工程(朱合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及应用研究(康九红) -

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关于表彰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及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的决定》表彰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2021年11月23日,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四届动漫奖中最佳动漫教育机构。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社会评价

2020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全球279位,中国大陆第11位。

2021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位列全球99位,中国内地第6位。

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全球256位,中国大陆第9位。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全球211位,中国大陆第8位。

2022ABC中国大学排名,位列第11。

合作交流

国内交流→卓越联盟

2010年11月25日,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8所高校在同济大学宣布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同意全方位合作,并宣布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实行联考。重庆大学于次月宣布加入,至此,同盟的合作高校增至9所。

国际交流

同济大学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已发展成为中国教育、文化和科技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除颇具影响的中德学院、中法学院、中德工程学院和中意学院外,还建有与联合国相关机构合作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等机构。在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等地合作承办多所孔子学院。

学校每年接待境外来宾5000多人次,2002年德国总理施罗德、2004年法国总统希拉克、2006年意大利总理普罗迪、2007年德国总统克勒等,并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校讲学。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留学生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学校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为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的布局,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联合国等11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大众、西门子、拜耳和IBM等众多跨国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国际学生人数达3575人。学校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和"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高校。

2022年1月13日下午,同济大学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新一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推动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重点领域的产学研深度合作,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同培养新型数字化人才,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打造中德校企合作新典范。

同济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自2014年起开展土木、环境、交通领域的“3+1+1”学生交流项目,至今共有约80名同济学生参加。学校针对该项目的调研显示,项目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国际化教育的机会,开拓了视野,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参与该项目的学生或选择在美国顶尖高校继续深造、或就职世界500强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回国继续科研之路。

欧洲

1.与德国的合作与交流

学校组织学生赴德国高校交流,合作院校包括:柏林工业大学、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弗莱堡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康茨坦茨大学、图宾根大学、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波鸿鲁尔大学、马堡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柏林洪堡大学、斯图加特大学、莱比锡大学、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波恩大学、伊尔梅瑙工业大学、汉诺威大学、慕尼黑联邦国防军大学等。

2.与法国的合作与交流

同济大学与法国的接触和交流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并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交流合作逐渐密切。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法两国高等教育合作的深入,特别是2004年10月法国时任总统希拉克阁下为同济大学中法中心奠基和2006年11月法国时任文化部长为同济大学中法中心大楼落成揭幕,学校对法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除了学校与法国国立桥路大学校暨巴黎高科于1999年11月合作创办的的同济大学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之外,学校与法国二十多所高等院校保持了密切的校际合作关系,高层人员来访频繁,合作层次不断深入,且呈系列化趋势;目前,合作专业已拓展到交通、电信、建筑城规、汽车、机械、经济管理、环境、土木、人文科学和理学(数学、物理、化学、海洋地质、生命科学)等众多领域。

此外,同济大学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也已逐步成为同济大学对法合作交流的窗口与平台,且得到了法国驻华使领馆、法国企业和各类机构的长期支持。

3.与意大利的合作与交流

同济大学与意大利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教授间的交流与合作。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意两国高等教育合作备忘录的签署,特别是2006年意大利普罗迪总理来学校见证同济大学中意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学校对意合作也进入了新发展阶段。中意学院作为中意两国第一个政府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从开始的工程类本科双学位项目,业已扩大至设计、工程、建筑、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的硕士、博士生合作项目,中意学院也成为同济大学对意产学研合作的窗口与平台。

合作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及社会组织包括:米兰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帕维亚大学、帕维亚高等研究院(Istituto Universitario di Studi Superiori di Pavia)、特兰托大学、威尼斯IUAV大学、威尼斯国际大学、佛罗伦萨大学、罗马第一大学(La Sapienza)、罗马第二大学、帕多瓦大学、佩鲁贾外国人大学,意大利但丁学会(Società Dante Alighieri),菲亚特集团(FIAT Group),意中基金会等。

与此同时,同济大学与意大利驻上海总领馆、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意大利环境国土海洋部、意大利教育中心和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等政府、民间机构和诸多企业在科研、人才培训、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2008年5月“中意学院战略顾问委员会”的成立也为更多关注同济对意合作的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提供了平台。

4.与瑞士的合作与交流

学校组织学生赴瑞士高校交流,合作院校包括: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

5.与奥地利的合作与交流

学校组织学生赴奥地利高校交流,合作院校包括:因斯布鲁克大学、林茨大学、格拉茨技术大学等。

6.与芬兰的合作与交流

自2010年起,同济大学与芬兰阿尔托大学(Aalto University)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二所大学共建了同济大学中芬中心,以期成为国际创新知识的枢纽和引擎。

两校合作双学位项目:国际设计商业管理(跨设计、经管和电信专业)。学生交流:学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软件工程、建筑城规、材料工程;设计;经管等院系同学可以申请。

亚洲

1.与日本的合作与交流

同济大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开始了与邻国日本的交流。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学校与日本各界的友好合作关系逐步加强,同时随着大批新一代留日学者陆续回国,来同济工作,使同济大学对日交流与合作更加深化,更具实质性,合作方式与领域也益趋多元化,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于2004年在东京及2007年在大阪与当地大学合作设立了教学点,以便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1992年得到大阪工大摄南大学的帮助,在同济大学外语系下设立了日语专业,目前已发展成教师19名,在籍学生128名的日本语言与文化专业,更是为学校对日交流的发展积蓄潜力。目前与学校有校际合作关系的日本大学就有24所,局部合作的则更多,近年在产学研结合潮流中,与日本企业也进行着频繁的交流。此外,从2003年起学校开始与日本的几所大学开展大多为期一年的短期学生交流,以助两国青年学生的相互交流、增进理解、锻炼意志、开阔视野和增长学识。

2.与韩国的合作与交流

学校于2001年初次与韩国的江原大学签署校际学术交流协议以来,陆续与韩国庆熙大学、高等科学与技术大学(KAIST)、高丽大学、汉城大学、成钧馆大学、釜山国立大学、密阳大学、亚洲大学、仁济大学、全州大学等建立和开展了包括学生短期交流在内的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与韩国的企业如LG、LS、PRIME集团等也建立了联系,领域覆盖土木、建筑、材料、电信、物理、汽车、人文、社科等领域。

3.与越南的合作与交流

学校与越南的交往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为数不少的越南优秀学生在学校建筑、城市规划、结构、工民建、建筑机械、工程经济等专业学习,毕业或进修后回国工作,成为越南城市建设的栋梁,其中不乏成为部级领导的校友,我国改革开放后他们不断介绍年轻学生来同济留学,与留校工作的校友开展合作科研项目等,并牵线搭桥促成学校与越南相关领域的大学(河内建筑工程大学、河内建筑大学、越南矿业与地质大学)缔结了合作交流协议,同时不断介绍越南建设、教育部的官员前来访问交流,输送官员来学校参加培训项目,邀请学校专家赴越南讲学等。近年,又有校友在越南第三大城市DANANG联合创办了DANANG建筑大学,在课程设置等上寻求母校的支持和帮助。

4.与新加坡的合作与交流

学校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签有校际学术交流协议,在建筑、规划、土木、工程管理、交通工学领域有学生短期交流等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与南洋科技大学、亚太管理学院、新加坡住房发展局、新加坡教育学院、ABB安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合作关系。

5.与马来西亚的合作与交流

2003年在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的见证下学校与吉隆坡基建大学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为该校提供教育大纲及教学活动的咨询等,2006年在土木领域签署了更为详细的合作协议。

6.与也门的合作与交流

20世纪70年代应我国教育部的要求,学校先后派出机电、建工、建筑领域的教授赴也门萨那技术学校教学,并参与该校的管理工作,此后该校发展为萨那大学,学校于1990年与该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

7.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其他与泰国、印度、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以色列等国的教育、研究机构保持着不同程度的合作与交流。

美洲

学校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开展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包括学生交换、双学位培养、联合科研、教师交流和寒暑期学校等项目。

大洋洲

自1988年起,同济大学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墨尔本大学、昆士兰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土木、建筑城规、航空航天和设计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

非洲

早在1975年,同济大学就开始招收非洲留学生,33年来共招收来自非洲45个国家的留学生357名,他们分别在建筑、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接受学历教育。2001年起,同济大学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交流更加密切,不但与诸多非洲高校与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也参与或组织了一些针对非洲国家的国家支援项目与高层次培训项目。2005至2007年期间,非洲多国教育部长代表团、安哥拉文化部副部长Andre Mingas先生、非洲联盟副主席Patrick Mazimhaka先生等政府高层先后访问学校。

一、同济大学环境领域对非合作

1.非洲国家青年环境领导人研修班

2.面向非洲与南亚国家环境部官员管理可持续发展硕士项目

3.非洲用于造林的社区废水管理和利用项目

4.中国非洲德国博士水资源管理夏季学校

二、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领域对非合作

1. “非盟会议中心”项目

2.非洲规划院校(AAPS)网站

3.中非可持续城市发展研讨会

4.安哥拉首都罗安达规划项目

杰出校友

截至2019年11月,同济大学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56人。

政治  乔石  胡厥文丨蔡达峰 万钢|钱正英 童第周丨李昌 张惠新|周祖翼 李明豫|朱永新 赖明丨杨健  冯培恩|章师明 汪纪戎|江景波  赵雯|饶斌  钱信忠丨汪光焘 盛光祖|陈铁迪 胡康生|徐驰  叶林|唐登杰 于毅夫|阳安江 黄跃金丨冯煦初 沈怡丨张彩珍 吴海鹰|奚国华 梁涛|戴东昌 王志清丨庄少勤 程望|傅雯娟 穆占英|仇保兴 陈效达|王立  解思忠|郑坤生 宋原生|吴启迪 姜君辰丨黄新初 胡文容|王书坚 陈寅|姜平  时光辉|唐承沛 施小琳|熊建平 沙海林|张剑飞 张群山丨吴承志 张学兵丨黄俊华 张晓钦|杨洪波 汤志平丨洪捷序 谭庆琏|张道宏 沈骏|张祖林 王黎明|马欣 钱学中|王世杰 张卫国丨成伯仁 韩建华|刘政奎 蔡力峰丨唐哲 王涛|李赋都 郑惠强|陈雷卿 叶培|钱学明 赵仲华丨虞丽娟 石四箴|韩军  张少康丨陆锡蕾 黄钟|李松堂 梁之彦|杨戌标 孙文友|谢毓晋 王深林

科学  李国豪 裘法祖丨贝时璋 施锡祉丨吴孟超 侯云德|陈珏  张首晟|武忠弼 王澍|倪超  钟志华|钱易  潘云鹤|何友声 庄礼庭|沈其震 丁烈云|汪海粟 杨德和丨吴在德 周炜良丨梁伯强 丁大钊|吴新智 卢佩章|王守武 王守觉|吕西林 马军 |陈星弼 涂铭旌|董石麟 宁津生|汤德全 唐有祺|黄志镗 吴式枢|张喜刚 赵阳升|邓景发 曹楚南丨朱能鸿 陈洪铎|李圭白 常青|张祖勋 李同保|陆道培 陶亨咸|宋微波 徐祖信|肖绪文 吴志强|俞鸿儒 吴旻|叶可明 许厚泽|钟万勰 李家彪|朱洪元 段宁|郑颖人 张耀明|李猷嘉 沈世钊|沈祖炎 范立础|陈俊勇 梁文灏丨潘镜芙 戚正武|魏敦山 邹德慈|陈新 刘高联|郑时龄 项海帆|王渊

经济  孙文杰 周纪昌丨姚燕  杜国盛丨陈虹  陈志鑫|胡茂元 严庆龄丨Oliver Blume 彭明山|王晓秋 张海亮|潘占福 董鑑华丨周厚健 韩建国丨孙明波 朱伟林|郭文叁 时传清|吴光权 杨金槐|俞北华 蔡来兴|施德容 顾金山丨吴念祖 秦云|应名洪 顾伟华丨徐征  蒋志权|蒋曙杰 张焰|秦宝华 张桦|毕湘利 肖民|刘春晨 余旭峰丨刘纯洁 蒋涤非丨李奉利 王子峥丨马伊磊 刘可|关锡友 傅建伟|张旭豪 程立|蒯佳祺 毛大庆|陈雪峰 隋国栋丨季昕华 陈志强|陈劲松 潘孝贞|朱斌 李月中丨罗瑞发 黄自伟丨钱文挥 谢国忠丨刘信义 侯福宁|孙建平 密春雷丨贾锐军 卢鸿|余静波 俞小平|谢伟 姜明生|张卫东 黄国滨丨陈共炎 惠小兵|杨宇翔 王益民|江伟 王锦海丨唐勇 袁春|黄俊灿 刘伟丨郭英成 陈剑丨韩孝煌 丁力业

人文  宗白华 徐浩良|罗国杰 吴重远|张继正 张威廉|厉麟似 章士钊|武剑西 阮仪三|郭丰民 王小慧|熊育群 林达丨杨益言 殷夫|夏穗生 李恒英|周海涛 陈晓丽|张波 周振远|高伟俊 薛松涛|王俊 袁振隆|李晓江 程鹏飞|朱永灵 朱家骅|朱京海 谷镜汧|潘洪萱 朱绍中|万明坤 唐伯明|程桦 于信汇|邢同和 柳亦春丨蒋琼耳 张帆丨武磊 焦刘洋丨孙穗芳 陈延年|朱逢博 邱震海

军事  徐一天 黄伟灿|王讯谟 李欣|韩季忠 朱金龙|张声远 陈颐鼎|王明洋 杨继曾|沈俊 邓士章|张剑虹 刘东騋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方守恩

党委副书记、校长 陈杰

党委常务副书记 冯身洪

常务副校长 吕培明

党委副书记 吴广明、彭震伟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方平

副校长 顾祥林、雷星晖、陈义汉、童小华、娄永琪

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书记

蒋梯云1952-1953 薛尚实1953-1959 王涛1959-1977

黄耕夫1977-1980 王零1980-1984 张纪衡1984-1991

王建云1991.5-2000.3 程天权2000.4-2001.2 周家伦2001.2-2011.11

周祖翼2011.11-2014.8 杨贤金2014.12-2017.5 方守恩2017.7-

历任校长

埃里希·宝隆1907-1909  福沙伯1909-1917 贝伦子1912-1919

沈恩孚1917-1923 袁希涛1923-1927 阮尚介1917-1927

张仲苏1927-1929 张群1929-1929 胡庶华1929-1932

翁之龙1932-1939 赵士卿1939-1940 周均时1940-1942

丁文渊1942-1944 徐诵明1944-1946 董洗凡1946-1947

丁文渊1947-1948 夏坚白1948-1952 薛尚实1953-1959

王涛1959-1977 李国豪1977-1984 江景波1984-1989

高廷耀1989.2-1995.2 吴启迪1995.2-2003.6 万钢2004.7-2007.8

裴钢2007.8-2016.9 钟志华2016.9-2018.7 陈杰2018.7-

文化传统

校训:同舟共济

同济古训: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

校风: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校歌:《同济大学校歌》

词:易韦斋 曲:肖友梅

国立同济大学校歌

好一片中华大地,不振兴工艺,真可惜,真可惜!

同有耳目,同有手足,同有心思才力,不作工负了好教育。

勤劳、诚毅,提携我中华国民,同舟共济,同舟共济,振兴工艺;

好一片中华大地,不健康身体,真可惜,真可惜!

同有心腹,同有肌肉,同有起居饮食,不学医负了好教育。

慈爱、仁义,扶持我中华国民,同舟共济,同舟共济,健康身体!

《同济之歌》

同济啊同济,同舟共济,同济啊同济,同舟共济;

万钢校长指挥师生高唱校歌

航行征途中,我们齐心协力,航行征途中,我们齐心协力;

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终会到达理想境地,终会到达理想境地;

迎风踏浪,奋力划桨,再把那风帆高高挂起向着明天,向着世界,向着那崭新的未来世纪,迎风踏浪,奋力划桨,向着那崭新的未来世纪同济,同舟共济!

学校精神

同济大学的学校精神:同舟共济,自强不息

同济大学的办学理念:济世兴邦,爱国奉献

同济大学的学术风格:脚踏实地,不鹜虚名

原校党委书记周家伦教授在同济百年校庆讲话中用“同舟共济,自强不息”来总结同济精神,并具体指出同济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

二是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

三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四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形象标识

一、名称

同济大学校徽由中国书法学会名誉会长舒同亲笔题写的“同济大学”;用中文和英文同时标识。中文居上,表明主体性;英文居下,表明国际性。基本图案由建筑系学生徐建华在1981年设计,后经过艺术处理,于1997年确定为校徽。

二、历史

在标志中加1907,表明建校年代;前进的龙舟,象征历史沿革的进程。

三、文化

标志的文字:以“同济”两字为核心;标志的图案:三人划龙舟;昭示着目标:三人成众,同舟共济,向着一流目标奋力拼搏;昭示着精神:同新砥砺,同窗求索,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济愚扶弱,济世兴邦,为富国强民而育人。

校园建筑

1952年院系调整完成后,同济大学开始了建设校园的热潮。南、北教学楼和图书馆围绕着校前区广场,师生们叠山挖池建成了景色优美的“三好坞”,富有民族特色的西南一楼是学生宿舍,拥有3000多座位的大礼堂曾是远东第一的无立柱薄壳结构建筑,包豪斯风格的“文远楼”则入选上海50年经典建筑名录。

改革开放的年代,在杨浦区政府的支持下,同济大学又掀起一轮建设高潮,规模不断扩大,许多新颖独特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在内环线范围里,同济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单位,也是连续多年的上海市花园单位。

【三好坞】

50年代师生义务劳动建成,取名三好,寓意学生做“三好学生”。由陈从周设计、题名。其下淌的水叫做同心河。建于1956年。1987年为迎接80周年校庆,全面整顿“三好坞”。三好坞有三座亭子,湖心亭和两个在山上的,成为聚友、约会、休闲的好地方。

【大礼堂】

建于1961年的同济大学大礼堂,曾是远东最大的礼堂,它净跨40米的拱形网架结构,被誉为当时同种形式的亚洲之最,人称“远东第一跨”。

【“一·二九”礼堂】

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建于1942年,得名于“反饥饿、反内战”的“一·二九”运动(1948年1月29日因要赴京请命而被反动派残忍镇压,导致69名学生受伤,3人重伤,33人失踪的“一·二九”血案)。礼堂是纯白色的现代建筑,有曲线的房顶,落地玻璃的走廊。

【文远楼】

“文远楼”于1953年建成,由黄毓麟、哈雄文设计。整座建筑布局合理、体型丰富、外貌简洁。二战前后,现代主义风格深入影响中国,五十年代初诞生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本土现代建筑,文远楼便是其中之一,它是中国最早的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20世纪90年代末,文远楼被载入《世界建筑史》,全国仅有37座建筑获此殊荣。

【建筑城规楼群】

“明成楼”建于1985年左右。明成楼的“成”,据说取自计成,以铭记这位对中国园林文献具有开创性贡献的一位明代造园家。

【衷和楼】

“衷和楼”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东北角,是教学科研综合楼,占地面积156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240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21层,建筑高度约100米,象征21世纪,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

校区分布

主要校区  地址

四平路校区(主校区)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嘉定校区 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

沪西校区 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500号

沪北校区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727号

海外校区 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托斯卡纳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