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党政组织机构 > 正文

南方科技大学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境内公办高校(全文)

时间:2021-10-01 13:14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南方科技大学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境内公办高校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位于深圳市,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So...

南方科技大学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境内公办高校

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位于深圳市,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南方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南科大”,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59]是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校、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深圳市创办的一所创新型大学,为深圳国际友好城市大学联盟、深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员。南科大以理、工、医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

2010年12月,教育部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2012年4月,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2018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94.38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为90多万平方米;学校目前已设置理学院、工学院等八大学院,建成28个院系及若干中心,开设34个本科专业;截至2022年6月,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1338人,包括院士58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40人),教育部特聘教授(含青年)38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1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73]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

中文名:南方科技大学

外文名: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称:南科大(SUSTech)

创办时间:2010年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办学历史

2007年3月,在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决定筹建南方科技大学。4月,深圳市政府组建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工作办公室,开展筹建前期工作。6月,深圳市政府首次向广东省提交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申请。

2008年3月,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成立南方科技大学筹备办的通知》,筹备办负责学校批准设立和招生办学前的各项筹备工作。7月,深圳市成立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遴选委员会和校长招聘工作小组。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常委会议同意聘任朱清时院士为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

2010年1月,南方科技大学全面接收原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作为启动校区。9月,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建设项目首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2月,教育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下发《教育部关于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学校代码为14325,筹建期为三年。

2011年2月,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首届45名教改实验班的学生入校就读。3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学春季开学典礼”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本校举行,首批自主招生的45名学生及学生家长、有关领导以及特别邀请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出席了典礼仪式。9月,南方科技大学致仁书院举行揭牌仪式。12月,南方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成功召开,标志着南方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

2012年2月,南方科技大学首届顾问委员会成立,由杨祖佑、何志明、戴聿昌、陈刚、张翔五位世界级学术权威担任委员。4月16日,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并在《关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南方科技大学“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5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南方科技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试点方案的批复》正式下达,同意南方科技大学按照“6+3+1”模式进行招生。7月,南方科技大学从全国8个省共录取新生188人,新生高考平均成绩超出一本分数线69.475分,已经达到985高校的中上游水平。

2013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开始迁入新校区。9月,南方科技大学树仁书院成立。10月,南方科技大学举行党员干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南方科技大学委员会和南方科技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撤销中国共产党南方科技大学(筹)临时委员会。

2014年1月,南方科技大学与正威国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500万元捐款、1亿元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同月,李铭同志出任南方科技大学首任党委书记。6月,深圳市政府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在深圳设立教科文组织的二类教育中心,二类教育中心将设在南科大。7月,8所在深高校在南方科技大学举行签字仪式,联合倡议发起成立“深圳国际友好城市大学联盟”。11月,深圳国际友好城市大学联盟召开成立大会,南科大等首批来自13个国家的28所高校加盟,发表共同宣言,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典范。

2015年1月,南方科技大学团委成立;同月,北京大学原副校长陈十一院士出任南方科技大学第二任校长。4月,南方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成立。5月,深圳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签署信托基金协议,拟依托南科大设立高教创新中心。9月14日,广东省政府在广州举行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共建协议签署仪式,南科大与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政府签署《共建南方科技大学协议》,这标志着南科大正式进入首批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行列,深圳市将南科大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作为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支持南科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同月,开始了与澳门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开启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创新之路。9月28日,《南方科技大学章程》审议通过。

2016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2016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同月,南方科技大学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筹备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同月,南方科技大学2016年自主招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共录取新生994人,并首次招录7名国际学生,在建校历史上实现了国际生源零的突破。9月,南方科技大学举行2016年开学典礼,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天普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著名高校联合培养的277名研究生入学,在校生已达到3228人,其中本科生2927人,留学生7人,硕士研究生164人,博士研究生130人。到2020年,学校将有在校生8000人,其中本科生4000人,研究生4000人。未来将每年招收1000名本科生、1000名研究生,稳定保持在校生将近1万人规模。前两届毕业生中超过60%被世界名校录取,绝大多数进入博士专业学习。

2016年10月,南方科技大学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格拉布斯(Robert H. Grubbs)合作建立的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揭牌。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来校考察,充分肯定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建设工作。

2017年6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17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名单,南方科技大学入选。7月,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郭雨蓉宣布将在全国唯一一个特别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设立南方科技大学海洋学院和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工作室。12月,南方科技大学与南山区人民政府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共同建设西丽人民医院(翌年更名为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打造附属医院进行合作。

2018年2月,南方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双方全面战略合作。5月,南方科技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成为国内最快获得博士授权单位的高校。6月,南方科技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的“深港微电子学院(筹)”揭牌。

2018年10月,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相继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揭牌。11月,入选广东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的“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2019年1月,南方科技大学台州研究院举行成立暨揭牌仪式。6月,南方科技大学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在伦敦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共同筹建联合医学院。7月,首批入选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9月,学校迎来第一批独立授予南科大学位的研究生。同时也第一次招收国际研究生留学生。10月,学校首次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月,南方科技大学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共同建设“南方科技大学临床教学医院”;同月,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市康宁医院合作共建附属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签约仪式举行。

2019年,南方科技大学与名古屋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和东北大学等日本著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2020年2月,南方科技大学获批牵头建设深圳应用数学中心,该中心是深圳第一个国家级数学中心,也是南方科技大学第一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月,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签署合作共建南方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备忘录和合作协议。7月,加入深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

2020年10月16日,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南方科技大学数据库研发团队、南方科技大学新奇量子物态的探索与量子器件研发团队被授予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11月6日,西丽湖国际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联盟成立,南方科技大学为初期成员。

2022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与其他6所高校组建成立“南山区生活垃圾分类高校联盟”。

学术研究→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数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化学、地球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金融、电子信息、机械、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临床医学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是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基础,截至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累计获批各类竞争性纵向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共 2877项,资助经费53.9亿元,其中纵向项目 2309项,经费47.2亿元,横向568项,经费6.7亿元。2020年南方科技大学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全校获得的竞争性项目993项,获批科研经费18.2亿元。

2020年南方科技大学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技项目787项,总经费15.2亿元,经费数较2019年增长19%。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06项,人才类和重点级项目数大幅提升,获批杰青2项,优青4项和重点级项目12项,面青项目平均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几个百分点。学校还获批首个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个国家级团队项目(111基地)、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平台建设方面,2020年南方科技大学新获批各级各类平台及相关项目共计34项,获批经费5.27亿元。获批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是南方科技大学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也是深圳首个国家级数学中心。

2020年,南方科技大学教师共计发表期刊论文4247篇,其中SCI收录3207篇,授权专利276项。最新自然指数(2019年1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显示,南科大位列全球大学46名,中国大学第13位,自然指数加权论文值为207.56。学科建设方面,南方科技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保持在ESI全球前1%,工程类、临床医学学科也相继进入ESI全球前1%。

科研奖项方面,2020年南方科技大学科研奖励取得了新的突破。2020年7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讲席教授姚新荣获IEEE FRANK ROSENBLATT AWARD国际大奖,成为该奖年度全球唯一获得者,也是获得该奖项的首位华人;2020年8月医学院讲席教授王鹏荣获美国糖化学界最高奖Claude S.Hudson奖;2020年9月物理系教授张立源荣获“科学探索奖”;2020年10月化学系与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双聘助理教授杨天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曾振中荣获2020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20年11月医学院杨亮教授荣获第二届(2019-2020年度)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个人特别贡献奖;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荣获复旦-中植科学奖;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荣获7项深圳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居深圳市高校首位,其中物理系卢海舟教授荣获深圳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俊国教授荣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共获批建设各级各类科研平台75个,包括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市级科研平台50个。在建科研机构6个,其中格拉布斯研究院、杰曼诺夫数学中心、斯发斯基可信自主系统研究院为深圳市批复建设的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为深圳市批复建设的十大基础研究机构。

国家级科研平台

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深圳应用数学中心

省部级科研平台

粤港澳数据驱动下的流体力学与工程应用联合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人体增强与康复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能量转换与存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未来通信集成电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粤港澳光热电能源材料与器件联合实验室、广东省计算科学与新材料设计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湍流基础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量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催化化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类脑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先进无线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植物细胞工厂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深圳分部、国家环境保护流域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细胞微环境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控及修复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电驱动力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量子点先进显示与照明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演化智能系统实验室、广东省GaN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科研机构

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未来网络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空天动力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昆士兰大学联合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研究中心。

校级公共服务平台

分析测试中心、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冷冻电镜创新研究中心,

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南方科技大学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

附属医院

直属附属医院 南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

南科大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

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医院

合作共建医院 南方科技大学盐田医院(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

非直属附属医院 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深圳市康宁医院)

临床教学医院 南方科技大学临床教学医院(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南方科技大学临床教学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南方科技大学教学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

南方科技大学临床教学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学术资源

截至2022年6月,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中外文纸质图书总量达到268,997册(中文199,421册,外文69,576册)、中文报刊68种、外文报刊31种。各类中外文数据库129个(中文30个,外文99个),包含电子图书575,570册、电子期刊81,321种,涵盖了学校教学科研和通识教育所需要的各方面文献信息资源。同时,借助CALIS、NSTL和深圳文献港等服务平台,南科大师生可以利用国内和深圳本地各种文献,实现资源共享。

办学条件

学校设置8个二级学院,下设30个系(院)、中心,此外,设有2个独立教学单位;开设37个本科专业。

院系专业

2022年2月,南科大申报的自动化、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获批。南科大共有本科专业37个。

二级学院 系(院)、中心 专业

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 数学系 金融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系 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化学系 化学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地球物理学

统计与数据科学系 统计学

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 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理论与应用力学、航空航天工程

机械与能源工程系 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海洋科学与工程系 海洋科学、海洋工程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系 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深港微电子学院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 工业设计

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系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医学神经科学系 -

药理学系 -

生物化学系 -

人类细胞生物和遗传学系 -

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 -

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 金融系 金融学、金融工程

信息系统与管理工程系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人文科学中心 -

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

语言中心 -

艺术中心 -

未来教育研究中心 -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 -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 - -

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 - -

体育中心 - -

书院设置

致仁书院丶树仁书院丶致诚书院丶树德书院丶致新书院丶树礼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6月,南方科技大学已签约引进教师1338人,包括院士58人(签约引进与自主培养全职院士40人),国际会士56人, 教育部特聘教授(含青年)38人,“国家特支计划”专家1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占比约65%。

院士

姓名 职称 类别 院系

薛其坤 中国科学院院士 校长 物理系

陈十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讲席教授 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方复全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代理副校长、讲席教授 理学院/数学系

顾东风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讲席教授 医学院

汤涛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讲席教授 数学系

陈晓非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讲席教授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俞大鹏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讲席教授 物理系

甘晓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讲席教授 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杨学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讲席教授 化学系

张明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院长、生物系讲席教授 生命科学学院

张继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讲席教授 数学系

唐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访问杰出教授 化学系

唐叔贤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长期访问杰出教授 物理系

支志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访问杰出教授 化学系

倪晋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访问杰出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姚建铨 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访问杰出教授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刘韵洁 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访问杰出教授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黄乃正 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访问杰出教授 化学系

隋森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访问杰出教授 生物系

张东晓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讲席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科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讲席教授 化学系

徐政和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讲席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王泉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讲席教授 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王海江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讲席教授 机械与能源工程系

Joseph Sifakis 图灵奖得主、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讲席教授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邓兴旺 美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杰出访问教授 生物系

Perry Francis Bartlett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 杰出访问教授 理学院/生物系

Efim Zelmanov 菲尔茨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外籍院士 杰出访问教授 理学院/数学系

Robert H. Grubbs 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杰出访问教授 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

Didier Sornette 瑞士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访问讲席教授、风险分析预测与管控研究院联合院长 商学院

刘俊国 欧洲科学院院士 讲席教授 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Georgios Theodoropoulos 世界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讲席教授 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章亮炽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 讲席教授 工学院/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于明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讲席教授 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孟庆虎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系主任、讲席教授 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张宏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讲席教授 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徐强 日本工程院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讲席教授 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埃菲·杰曼诺夫 美国科学院院士、菲尔兹奖获得者、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数学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讲席教授 -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姓名 职称 院系 入选时间

裴国献 讲席教授 医学院 1996年

顾东风 代理副校长、讲席教授 医学院 2004年

唐勇 讲席教授 理学院/化学系 2004年

李淼 教授 理学院/物理系 2004年

张剑锋 教授 理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2006年

张文清 教授 理学院/物理系 2010年

张健 教授 医学院 2013年

李凤亮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讲席教授 人文科学中心 2015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

姓名 职位 所在院系 入选时间

张绪穆 讲席教授 化学系 2000年

陈永顺 讲席教授 海洋科学与工程系 2002年

汤涛 讲席教授 数学系 2008年

李海龙 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0年

夏志宏 讲席教授 数学系 1998年

郭红卫 讲席教授 生物系 2006年

冯军 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1996年

刘俊国 讲席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年

陈晓非 讲席教授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1996年

郑春苗 讲席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6年

刘青松 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年

姚新 讲席教授 计算机系 2006年

倪晋仁 长期访问杰出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6年

宋学军 教授 医学院 2006年

王太宏 讲席教授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1999年

俞大鹏 讲席教授 物理系 2000年

李淼 教授 物理系 2000年

张剑锋 教授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2002年

董金堂 讲席教授 医学系 2004年与2007年

李隽 讲席教授 理学院/化学系 2004年

陈斌 教授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2006年

张东晓 教务长、讲席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7年

夏海平 讲席教授 化学系 2009年

张文清 教授 物理系 2009年

蒋兴宇 讲席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系 2010年

汪宏 讲席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2010年

徐明华 教授 化学系 2013年

吴德成 讲席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系 2017年

谭斌  教授 化学系 2018年

卢海舟 教授 物理系 2019年

刘心元 教授 理学院/化学系 2020年

张政 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20年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姓名 职位 所在院系 入选时间

李闯创 教授 化学系 2015年

吴长锋 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系 2012年

奚磊 副教授/副系主任 生物医学工程系 2020年

张作泰 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5年

郑一 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年

傅宗玫 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2年

刘心元 教授 化学系 2017年

杜嘉木 教授 生物系 2017年

蒋伟 教授 化学系 2018年

张振国 助理教授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2019年

王阳刚 副教授 化学系 2020年

任恒鑫 助理教授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2020年

曹惠玲 研究副教授 医学院 2020年

梁超 副教授 生命与健康学院/生物系 2019年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

姓名 职称 所在院系 入选时间

张继平 讲席教授、深圳国际数学中心(杰曼诺夫数学中心)(筹)执行主任 数学系 1992年

裴国献 讲席教授 医学院 1994年

沈红 讲席教授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2004年

乐正 教学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 2005年

陈晓非 讲席教授兼系主任兼风险分析预测与管控研究院院长 理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2006年

王太宏 讲席教授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2006年

李建奇 讲席教授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2006年

高大伦 研究教授 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 2007年

张剑锋 教授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2007年

曹人靖 产学研教授 工学院/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 2012年

杨新 讲席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3年

张文清 教授 物理系 2013年

蒋兴宇 讲席教授兼系主任 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2014年

邱成峰 研究教授 创新创业学院 2014年

李觉先 访问教授 理学院/数学系 2015年

汪 宏 讲席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2016年

顾东风 讲席教授 医学院 2017年

俞大鹏 讲席教授 物理系 2018年

刘俊国 讲席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8年

陈跃红 讲席教授 人文中心 2015年

胡清 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3年

李凤亮 教授 人文中心 2016年

梁建生 教授 生物系 2013年

张健 教授 医学院 2014年

中科院百人计划

姓名 职位 所在院系 入选时间

冯军 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1996年

陈永龙 副教授 生物系 2009年

李淼 教授 理学院/物理系 1999年

张剑锋 教授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2002年

徐明华 教授 化学系 2005年

刘青松 讲席教授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7年

蒋兴宇 讲席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系 2012年

教学建设

南方科技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根据学生特点,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对知识的不懈探索,用知识启迪自己、服务社会,尊重学术差异,崇尚学术创造与创新,追求学术卓超。南方科技大学本科教育目标为: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研究素养、科学创新精神与潜质,人格健全、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未来能在相关学科领域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际一流的科学家、技术专家、企业家。在人才培养中,南方科技大学通过以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三制”)为基础,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精英化、国际化(“三化”)为特色,依托“631”招生体系、课程体系、科研体系、创新实训体系、“1+3”通识-专业融合式培养体系、国际化三学期体系(“六体系”)培养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

自成立以来,南方科技大学秉持海纳百川的精神,以前沿课题为导向,依托学校的多维度创新机构,聚焦原始创新,为研究生打造实践和检验科研成果的项目平台。同时积极与国际一流高校进行深层次学术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邀请世界名校杰出学者担任研究生导师,探索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规律,并建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水平奖学金和与之对应的评选奖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成长的环境,矢志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严谨学术精神和自我科研创新能力的世界一流研究型人才。

南科大整体课程体系紧密结合学科前沿,重视基础知识和跨学科学习。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经验,目前共设有研究生课程340余门,建立起了硕-博纵向贯通,学科横向交叉,理论实践兼顾,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学校着力建立有利于教育公平、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和先进的全面教育体系。学校率先改革招生制度,采用“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招收优秀学生。学校以“学分制、书院制、导师制”和“国际化、个性化、精英化”为核心和特色,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采用书院制管理,目前共设立致仁、树仁、致诚、树德、致新、树礼6个书院。

截至2021年4月,学校可独立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已与境内外2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博士生、硕士生联合培养。

文化传统

校徽:核心部分是一把火炬,象征南方科技大学的使命: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校徽背景为渐变的天青色,映衬火炬的照亮效果;此处的天青背景取自汝窑瓷釉,是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崇尚的色彩。

校名:“南方科技大学”六个字的书法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正成书写。

校名缩写:SUSTech,字首SUST与sustainability一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此组合SUSTech亦直接对应南方科技大学英文校名(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35]

校训:“明德求是,日新自强”的释义是“明德树人、求是治学、日新立校、自强报国”,共同构成了南科大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精神内涵。“明德求是”是南科人的精神底色,“日新自强”是南科人的实践取向,二者构成认识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有机。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李凤亮

校长、党委副书记 薛其坤

副校长兼总务长 鲁春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张凌

学术副校长兼教务长 张东晓

党委常委、秘书长、党政办公室主任 陈思奇

代理副校长 顾东风

代理副校长 杨学明

代理副校长 金李

代理副校长 贾金锋

总会计师 叶秦

校长办公会成员、规划发展部部长 王苏生

校长办公会成员、附属医院建设办公室主任 王鹏飞

校长办公会成员、医学院院长 邢明照

历任校长

姓名 任期 备注

朱清时 2009年9月2日至2014年9月1日 创校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铭 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 原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陈十一 2015年1月至2020年11月 原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郭雨蓉 2016年6月至2021年7月 原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获奖记录

社会类

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166位(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