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 新华社 11月3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
新华社 11月3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
李克强讲话 王沪宁出席 韩正主持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3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
上午10时20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发证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李克强说,我们党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尊重关心科技工作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广大科技工作者拼搏奉献、勇攀高峰,书写了辉煌篇章,尤其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广泛激发社会创造潜能,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李克强指出,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重大科技项目,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让愿创新、敢创新、能创新者都有机会一展身手。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尊重科学规律,推动自由探索和问题导向有机结合,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耐心,强化长期稳定支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强高校基础学科建设。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科研生态,支持科研人员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
李克强说,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制定更多激励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开辟科技成果转化快车道。
李克强指出,要以更大力度打破制约创新创造的繁文缛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切实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制,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下放的权责接得住、管得好。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机制。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土壤和环境,让更多双创主体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促进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在扩大开放中实现互利共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主持大会时说,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四个面向”,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王大中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奖励大会开始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丁薛祥、许其亮、陈希、黄坤明、艾力更·依明巴海、肖捷、卢展工出席大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及家属代表,首都科技界代表和学生代表等约3000人参加大会。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授予8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附: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全文)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李克强
(2021年11月3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刚才,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顾诵芬院士、王大中院士和其他获奖代表颁了奖。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我们党追求真理、崇尚科学,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尊重关心科技工作者。新中国科技事业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经过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心系人民,拼搏奉献、勇攀高峰,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篇章。去年以来,无论是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沿,还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线,科技工作者都洒下了辛劳汗水、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迸发巨大活力,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广泛激发社会创造潜能,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我们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经济质量效益需要创新引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要靠科技支撑。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着力打造协同高效、能打硬仗的科技“尖兵”,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继续推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改革项目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英雄不问出处。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愿创新、敢创新、能创新者都有机会一展身手。
我们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国家财政要大幅增加基础研究经费,强化长期稳定支持,通过税收激励等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基础研究离不开科学家的奇思妙想,也需要着眼解决实践中的科学难题。要推动自由探索和问题导向有机结合,形成基础研究支撑技术突破、应用需求牵引源头创新的良性循环。支持基础研究要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耐心。要尊重科学规律,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强高校基础学科建设。要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科研生态,支持科研人员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
我们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创新活跃,发展才有持久动力。要制定更多激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完善和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大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共性技术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在协同互促中释放乘数效应。要充分发挥我国市场空间大、应用场景多、需求升级快的优势,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开辟科技成果转化的快车道。
我们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丰富的人力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要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打破制约创新创造的繁文缛节,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既要在完善政策、建章立制方面持续用力,更要确保政策落实不打折、不走样,切实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制,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下放权责接得住、管得好。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科技奖励制度,精简数量、提高质量,继续为“帽子热”降温,让原创水平高、应用价值大的成果获得应有激励。我国有9亿劳动力、2.2亿人受过高等教育,要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社会土壤和生态环境,让更多双创主体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青年是科技发展的希望所在。要用心培养、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人才,坚决摒弃重资历轻能力、重显绩轻潜力等不合理做法,倡导良好学风、崇尚真才实学,促进更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我们要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在扩大开放中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展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交流合作,务实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公共卫生、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向世界分享更多创新成果、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发展为全球创新创业者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要面向全球科技资源打造强大引力场,支持各国科学家围绕全球性问题挑战开展联合研究,热忱欢迎更多海外人才来华实现创新梦想。
同志们,朋友们,新征程赋予科技事业新使命,呼唤科技工作者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珍惜荣誉、不负重托,砥砺前行、奋发有为,推动科技事业取得更大进步,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致敬,中国科学家!致敬,国之脊梁!
人民日报评论员11月3日
今天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奖,顾诵芬院士、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技奖。一项项“含金量”十足的获奖科技成果,彰显我国科技创新的强劲势头。获奖成果的创造者们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科研初心,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夜以继日,是科技战线乃至各个行业学习的榜样。致敬,中国科学家!致敬,国之脊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知识、热爱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未来世界科技高峰必将有更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身影,未来中国科学的浩瀚星空必将群星闪耀。(人民日报评论员)
勇挑时代重任,推进自立自强
◎ 科技日报评论员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党和人民对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褒奖,这是每一位获奖者的高光时刻,让我们向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的全体人员致以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潜心探索、砥砺前行,取得一项又一项重大发现发明创造,为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作出重要贡献。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苦练基本功。我们看到,获奖项目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多点开花,这是对“从0到1”的原创成果的持续激励,也是让“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专注得到了更多尊重和褒奖。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根基,提高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必须在前沿和基础研究领域下更大力气、花更多功夫。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和耐心。我们看到,获奖项目平均研究时间是11.9年,成果背后往往是科研人员不懈的坚持和努力。科学研究最忌急功近利,揠苗助长搞不出创新,要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科研生态,支持科研人员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的关系。我们看到,三大奖全部向外籍专家开放,最终由外籍专家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有5个。自立自强,意味着我们需要掌握科技发展和创新应用的主动权、主导权,不断推动和加强前沿科技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布局,但绝不等于关起门来自说自话。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开放创新道路,扩大开放力度,向世界分享更多创新成果,支持各国科学家围绕全球性问题挑战开展联合研究,在扩大开放中实现互利共赢。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赋予科技事业新使命,时代重任落在广大科技工作者肩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挑重任,自立自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拼搏!
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介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200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次出现空缺。2015年第二次出现空缺。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官网显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授予不超过两名,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奖章和800万元奖金。截至2021年11月,共有35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该奖。
中文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外文名:High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ds
设立时间:2000年
设立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主办单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王大中:2021年获奖
顾诵芬:2021年获奖
黄旭华:2019年获奖
曾庆存:2019年获奖
刘永坦:2018年获奖
钱七虎:2018年获奖
王泽山:2017年获奖
侯云德:2017年获奖
赵忠贤:2016年获奖
屠呦呦:2016年获奖
于敏。2014年获奖
程开甲:2013年获奖
张存浩:2013年获奖
郑哲敏:2012年获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单中再添两位科学家——91岁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院士和86岁的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王大中院士。
奖项历史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的暂行条例》。
1957年1月,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进行了首次评审,有34项成果获1956年度奖。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标志着中国科技奖励体系基本完成。
196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了《发明奖励条例》和《技术改进条例》,毛泽东为“发明证书”亲笔题字。
1966年5月,批准了发明奖励297项,其中包括“原子弹”、“氢弹”、“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重要成果。但由于‘‘左’’倾思想的危害,当时仅对获奖者颁发发明证书,未颁发奖章和奖金。
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会上奖励了7657项科技成果,标志着科技奖励制度的恢复。
1999年5月23日,朱镕基总理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65号令,发布实施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改革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
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正式设立。
2001年2月19日,在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
2003年12月20日,国务院令第396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200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次出现空缺。
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令第638号《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国家最高科技奖第二次出现空缺。据负责评审具体事宜的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介绍,有资格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机构和专家共有130多个。通过上述渠道推荐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共有9名,第一轮评审从中选出3名候选人;在第二轮评审中,3位候选人的得票数均未过半,其中有的就差“一两票”。
2019年1月8日,按照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的奖章规制,首次设计制作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章。
奖项设置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450万元由获奖者自主选题,用做科研经费,50万元属获奖者个人所属。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进行了调整。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由设立之初的500万元/人调整为800万元/人,奖金分配结构调整,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
组织流程(申报条件)
1、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
2、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3、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
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应当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并仍活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工作。 评选考核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选流程(具体步骤)
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产生大致分为7个具体步骤。
首先由省级政府、国务院等有关部门推荐或者最高奖获得者个人推荐产生候选人。
第二步,20多位院士、专家要对候选人进行咨询打分,投票选出5名候选人进入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的第三步,接受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的评审。
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表中,共设计了科学思想品德、重要科技贡献、社会科技界威望和专家系数四大项,8个评价指标来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们进行评价。
在接受国家最高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的过程中,5位候选人还要经过两关考验,第一关与评审委员面对面,介绍个人的情况和主要成就。
第二关评审委员们要到候选者工作的研究室、试验基地进行了实地的考察。
经过两关后,评审委员们再次投票选出了两位获奖者。
由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对两位获奖者进行审定后,经科技部审核,报国务院批准,最终由国家主席签署证书,颁发奖金。
推荐资格
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制不同,国家最高科技奖采取的是推荐制,有推荐资格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中央军委有关部委;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其他单位和科学技术专家。
奖励情况(评奖结果)
截至2021年11月,共有35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年度 获奖人 描述 科学院 工程院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2000年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 1930-09-01 2021-05-22
2000年 吴文俊 世界著名数学家 √ 1919-05-12 2017-05-07
2001年 王选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 1937-02-05 2006-02-13
2001年 黄昆 物理学家 √ 1919-09-02 2005-07-06
2002年 金怡濂 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1929-09-05 健在
2003年 刘东生 地球环境科学家√ 1917-11-24 2008-03-06
2003年 王永志 航天技术专家 √ 1932-11-17 健在
2004年 空缺
2005年 叶笃正 气象学家 √ 1916-02-21 2013-10-16
2005年 吴孟超 肝脏外科学家 √ 1922-08-31 2021-05-22
2006年 李振声 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1931-02-25 健在
2007年 闵恩泽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 1924-02-08 2016-03-07
2007年 吴征镒 植物学家 √ 1916-06-13 2013-06-20
2008年 王忠诚 神经外科专家 √ 1925-12-20 2012-09-30
2008年 徐光宪 化学家 √ 1920-11-07 2015-04-28
2009年 谷超豪 数学家 √ 1926-05-15 2012-06-24
2009年 孙家栋 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元勋√1929-04-08 健在
2010年 师昌绪 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 √ √ 1918-11-15 2014-11-10
2010年 王振义 内科血液学专家 √ 1924-11-30 健在
2011年 吴良镛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 √ 1922-05-07 健在
2011年 谢家麟 加速器物理学家 √ 1920-08-08 2016-02-20
2012年 郑哲敏 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 √ 1924-10-02 2021-08-25
2012年 王小谟 雷达工程专家 √ 1938-11-11 健在
2013年 张存浩 物理化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28-02-23 健在
2013年 程开甲 核武器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元勋√1918-08-03 2018-11-17
2014年 于敏 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 √ 1926-08-16 2019-01-16
2015年 空缺
2016年 赵忠贤 超导物理学家 √ 1941-01-30 健在
2016年 屠呦呦 中药学家(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1930-12-30 健在
2017年 王泽山 火炸药专家,含能材料专家 √ 1935-10-10 健在
2017年 侯云德 医学病毒学专家 √ 1929-07-13 健在
2018年 刘永坦 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 √ 1936-12-01 健在
2018年 钱七虎 防护工程专家 √ 1937-10-26 健在
2019年 黄旭华 核潜艇专家 √ 1924-02-24 健在
2019年 曾庆存 大气专家 √ 1935-05-04 健在
2020年 顾诵芬 著名飞机设计大师 √ √ 1930-02-23 健在
2020年 王大中 国际核能领域的著名学者 √ 1935-02-21 健在
注:①上表科学院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②上表工程院是指中国工程院院士。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颁奖仪式
年度 颁奖时间 颁奖地点 颁奖人
2000年 2001年2月19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
2001年 2002年2月1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
2002年 2003年2月28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国家主席江泽民
2003年 2004年2月20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
2004年 2005年1月28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
2005年 2006年1月9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
2006年 2007年2月27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
2007年 2008年1月8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
2008年 2009年1月8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
2009年 2010年1月11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
2010年 2011年1月14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
2011年 2012年2月14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
2012年 2013年1月18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国家主席胡锦涛
2013年 2014年1月10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
2014年 2015年1月9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
2015年 2016年1月8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
2016年 2017年1月9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
2017年 2018年1月8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
2018年 2019年1月8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
2019年 2020年1月10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
2020年 2021年11月3日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
社会评价
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就是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气氛,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为中国的科技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人民网评)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背后,这些事值得了解
新华社记者 瞭望 11月5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来源丨新华社
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出科技大奖。这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年修订以后,举行的首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今年的大会,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事值得大家去了解?
21年35人 他们缘何能获最高奖?
每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科技界最高荣誉。翻开设立最高奖近21年间的获奖名单,一个个闪耀着金光的名字绚丽夺目:
吴文俊、袁隆平、王选、吴孟超、孙家栋、程开甲、于敏、屠呦呦、黄旭华……灿若繁星的获奖者们,无疑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最强大脑”,更是科技报国、立德树人的典范。
择一事,终一生,这是许多最高奖得主最真实的写照。
此次最高奖的两位新晋得主,一位是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两院院士顾诵芬;一位是享誉世界的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清华大学老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他们二位,都代表着所在学科和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准,在学术界的地位不言而喻。
今年奖励大会现场,一个细节令人动容:91岁的顾诵芬院士登台领奖时,85岁的妻子江泽菲在台下注视。会后,江泽菲又穿过人群来到丈夫身边,紧紧握住他的手。网友们纷纷表示:“看到了爱情最真的样子!”
结婚半个多世纪以来,江泽菲始终支持着顾诵芬的科研事业。然而,这份荣誉和幸福的背后,也有着鲜为人知的惊险和付出。
为解决歼8飞机跨音速振动的问题,顾诵芬曾乘坐歼教6飞机升空观察歼8飞机的飞行流线谱,两架飞机飞行时距离保持在5米左右甚至更近……
在此之前,江泽菲对顾诵芬并无其他要求,只有一个约定:“不再乘坐飞机”。这并不是出于对飞机安全的不信任,此前,他们的一位亲密师长——歼8飞机首任总设计师黄志千便逝于空难。因此,夫妻二人都不忍再承受失去至亲的痛苦。
但是在亲人的约定面前,顾诵芬最终“失约了”。为了给飞机找出问题,顾诵芬瞒着妻子、瞒着每一位亲人,三乘战机上天。彼时他已经年近半百,且从未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择一事,终一生;择一人,终一生。”无数获奖科学家们青丝变白发,数十年如一日,把论文和成果镌刻在祖国的蓝天和大地。
奖项含金量越来越高
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将推荐制改为提名制,明确不受理自荐。这也让获奖的难度和奖项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纸质版提名材料延期接收,一些奖项的初评为应对疫情,应急调整为网络会议评审,如期完成了评审工作。
此外,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持续激励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奖评选出一批原创成果,有的聚焦基础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有的瞄准应用基础研究或民生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两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均由化学领域研究成果摘得: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团队、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团队。更为可喜的是,这两个科研团队的平均年龄都才40多岁,表明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科技人才储备更加丰富、梯队建设持续合理优化。
同时,2020年度“三大奖”也全部向外国科学家开放,首次将奖励对象由“公民”调整为“个人”,可以奖励长期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国际范儿”越来越足。
平均研究时间11.9年 想要拿奖不容易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得必须要有拿得出、立得住的硬成果,而且更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评审方坚持要求提名成果应用需满三年以上。一项项研究成果的取得背后往往是科学家们“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坚守和付出。
据了解,2020年度获奖项目的平均研究时间是11.9年,其中研究时间10到15年的项目数量最多,占比38.9%。
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寒武纪特异保存化石与节肢动物早期演化”是项目组立足祖国边疆,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取得的成果。钟南山呼吸病防控创新团队从1979年建立以来,深入研究“呼吸疾病发生发展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子机制以及早期干预”等科学问题,对我国呼吸疾病的防控和诊疗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与发展。
奖励大会刚刚结束,复旦大学师生们的朋友圈就被一张“院士领奖归来”的图片“刷屏了”。从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回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赵东元院士,马不停蹄赶回上海,把证书装在最简单的帆布包里,一早就又回到学校上课去了。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对科研一丝不苟,对荣誉淡然处之”,这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代表们最真实的写照。
此次获得最高奖殊荣的王大中院士,是新中国第一批核反应堆专业的大学生,195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就投身核能事业,立志发展先进核能技术、报效国家。当年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的他们,喊出了“用我们的双手开创祖国原子能事业的春天”的豪迈誓言。
誓言铿锵,回声嘹亮。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还有更多后来者,正在向着一座又一座科技的高峰,前进!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 人民时评
余建斌 人民日报评论 11月17日
前不久召开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批批在科技创新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物、科研团队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一个个科技工作者用汗水和心血辛勤浇灌出的创新成果赢得国家奖励。科学大师和重大成果相互映照,折射出中国科技发展的不凡成绩,也进一步坚定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每一次国家科技奖励表彰,都记录着中国创新扎实的脚印,也用实践印证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有强大的制度优势,有持续壮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有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我们的创新底气更加充足,创新自信更加坚定,迸发出的创新动能将更加澎湃强劲。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无论是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还是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或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都需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奋斗者”号深潜万米……这些在自主创新中涌现的重大科技成果,蕴含着创新的智慧和活力,也凝结着创新的自信和志气。强大的信心和决心,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继续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实现更大跨越。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强化创新驱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比如,加强基础研究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通过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有利于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在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上,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将不断推动科技创新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