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又是指什么?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一一王渊 现代化,最早提出者C. E. 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比较历史研究》)于1966年...
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又是指什么?强国又是什么样子?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一一王渊
现代化,最早提出者C. E. 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比较历史研究》)于1966年解释如下:“现代化是在可能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寻求合理解释的创新意识中显示出来的”。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于1976年理解如下:“现代化是将人类及这个世界的安全、发展和完善,作为人类努力的目标和规范的尺度”。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搞现代化,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就有了初步认识。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曾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
建国后,1953年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即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主体。在毛泽东修改和审定的关于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首次提出要建立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国防和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等四化目标。
1954年9月,在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周恩来明确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里提的“四化”,主要体现对物质文明的要求,还没有把“四化”与社会主义明确具体地联系起来。
1957年毛泽东在谈到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问题时,提出了建设现代科学文化的要求。同时,把现代化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联系起来,说明没有经济上的现代化,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但还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完整概念。
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关于四个现代化思想。他说: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随后,在上海科技工作会议上,周恩来在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时,再次重申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并把“科学文化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提法更为确切。到此,四个现代化内容完整提出,并有了科学表述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完整概念。
1964年12月,在全国三届人大会议上,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提议,第一次正式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四化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纲领,它的提出,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和全国人民。不幸,由于“文革”的发动,这个纲领未形成具体规划就中途夭折了。此后,四届、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都曾重申实现四化的要求。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干扰,没有多大进展。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成为全党工作的重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让“现代化”再次成为热词,学界也普遍解释此次现代化的提法为继“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现代化。
我国于1965年和1975年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指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目标是通过“多、快、好、省”等制度安排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四个现代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
今天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否可以理解为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进一步释放生产力,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关系长板,也要补齐治理体系中的关系短板,并强调其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同样重要。这一目标不仅仅是更大限度的继续解放生产力,更重要的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统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协调共进,以全面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宗旨。
现代化,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一个“集大成”的过程,现代化既是理论自新过程,更是个实践自新的过程,当前的“现代化”思想一定是处在全球化、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等世界历史的普遍进程中,遵循文明互鉴,尊重百花齐放,突出制度优势。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依靠深化改革,必须继续扩大开放,通过最科学的依法治国的制度设计和调动各方最有效率的执行力来实现。
现代化,是一个系统渐进式不断优化的过程,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中遵循矛盾论和实践论螺旋式升华思辨的过程。
现代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新的系统工程,道路、理论和制度现代化是其灵魂,管理现代化和技术现代化是其双轮和两翼,文明和文化现代化则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坚持党在现代化进程中绝对领导地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其核心保障。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四个过程:
1.技术的发展。
2.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更多是用来作为商品,而不是自己使用。
3.工业化。
4.都市化。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莫克尔提出了现代化国家的10条标准: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0美元以上。
2、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15%。
3、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45%以上。
4、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占70%以上。
5、受过文化基础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占80%以上。
6、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15%。
7、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
8、平均每个医生为病人服务的人次在100以下。
9、平均人口预期寿命70岁。
10、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以上。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指什么呢?
从历史发展的维度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又是在不同发展阶段逐步推向前进的。
从内容构成的维度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领域的全面发展。
从实现效果的维度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将造福全体中国人民,也将惠及世界各国人民。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的世界潮流,体现了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深刻变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中的创新实践。要从科学社会主义进入21世纪伟大历史创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历史任务、21世纪马克思主义大发展重大历史机遇的视野,看待历史方位和重大意义。
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需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研究、领域研究、问题研究等方面整体推进。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目标,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域。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面系统总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背景
1894年,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时首提“振兴中华”。
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
1990年,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表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
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华民族实现全面振兴”的奋斗目标。
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不仅是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的继承,更丰富、发展和创新了这一伟大梦想的内涵。
发展情况
2017年10月,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建设阶段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目标,是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应地,新征程也分为接力奋进的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征程之“新”,体现为战略目标实现的时间节点提前,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之“新”,还体现为战略目标内涵的丰富拓展,如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那么,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强国的标准不是单一化的,它应包括经济发达、制度完善、有话语权、共同富裕、军事强大、人民幸福等诸多方面。
现代化是近几百年来人类历史的基本进程和根本特征,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和模式。中国是嵌入式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从1840年以来逐步从传统转向现代,从被迫走向自觉、从封闭走向开放。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强国不同于大国,大国一般仅仅指国土面积大、人口多、GDP总量大,强国却有其他的标准。不同类型的国家有不同的强国标准,同一类型的国家在不同历史境况下的强国标准也有不同。世界上大致有四类国家:大国,强国;大国,弱国;小国,强国;小国,弱国。我国目前是大国,却还不是强国。强国的标准不是单一化的,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党建等诸多方面。
经济发达。经济是强国的核心。经济实力的体现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从数量的角度看,它不仅指经济总量位居全球前列,而且指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从质量的角度看,单位GDP产出的能耗低,高科技产品领先全球。从我国来看,它尤其指的是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从重数量的发展转向重质量的发展,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从跟跑、并跑转向领跑。具体的表现有:发展方式先进,经济结构平衡,增长动力强劲。比如,实体经济有活力,科技创新能力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绿色环保、跨界、定制等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多,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执行到位,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强,顶尖科技人才聚集,经济体制机制灵活高效等。
制度完善。制度是强国的基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适合中国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制度模式,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它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我国决不生搬硬套国外政治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依靠健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安排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强国意味着高效清廉的服务型政府运作良好,公平正义得以彰显,党的执政科学化水平大大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实现。
有话语权。话语权是强国的标志。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讲,话语权表现为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制定产品标准的权力,引领全球的价值观,国际事务上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从狭义上讲,话语权仅指在全球事务中控制舆论的权力。这里涉及的是狭义的话语权,它是一种软实力。从近代历史和世界范围来看,依次继起的各个强国普遍有话语权。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不谋求支配世界舆论的控制权,但坚决反对蹩脚的模仿和僵化的复古,它寻求的是能够传播中国声音的具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特色的话语体系和话语方式。话语权依靠话语的内在力量和话语主体的外在威信,它应有广泛的追随者。我国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和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同,这类话语权应在本世纪中叶强国到来之际得到更普遍的体现。我们追求的话语权不是霸权,而是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寻求彼此平视而不是俯视或仰视的条件和机制。它体现的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共同富裕。共富是强国的特色。在价值向度上,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点在于,它追求实质公平。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强国应是基尼系数小、共有共建共享已经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分配差距缩小、消灭了绝对贫困人口的状态。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大锅饭,而是守住底线,让每一个拥有合法公民权利的人拥有基本的生存权并能够有尊严地活,同时让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得到应得的报酬,它是差别原则和公平原则的综合体现。
军事强大。强军是强国的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现代战争完全不同于传统战争,它在一定意义上是科技之争,所以科技已经成为军队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强国必须实现军事智能化发展,有一支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部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是为了侵略、威胁别的国家,而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确保海外华侨华人的安全,履行国际和平义务。中国反对强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些理念和主张的贯彻,离开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不可想象的。
人民幸福。幸福是强国的目标。强国有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客观标准是种种硬性指标,主观标准是人民的主观感受。主观标准的主观性并不是随意性,而是相比较而言的心理体验。换言之,人民应该有对强国的认同和满足感。它源自于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协调发展,依赖于经济富足、社会公正、精神充实、社保无忧、生态美丽、安全保障的整体性状况。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之体现,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实现。
总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它不是一个远离我们生活的不相干主题,而是已经扑面而来,它的身姿和样貌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捕捉它的轮廓和特征,旨在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华丽篇章。
追赶时代→与时代并行→引领时代开创未来
百年大党的现代化求索
来源:原创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1月5日
◆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如此宏大的国家战略意图才能一以贯之、与时俱进地推进
◆ 这是一个骨子里流淌着现代化基因的政党,既有远大的初心使命、稳定的政治领导力量,也有不断更新升级的治理能力、实事求是的发展战略
◆ 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现代化的质量,已经远远高于最初的设想,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深融合在一起
◆ 扭住发展生产力这个关键、抓住主要矛盾变化、归根结底为了人民,中国不断进阶的现代化脚步铿锵
◆ 此为《瞭望》2021年第1期封面专题的第1篇文章,其他3篇文章点击文末图片可阅读
百年大党的现代化求索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袁元 张程程 张康喆
轮机飞转、江水奔腾,2020年9月25日,在吉林松花江干流上游的丰满峡谷,全面治理(重建)后的丰满水电站工程6号机组进入商业运行。这意味着世界水电史上首个“百米级坝高、百亿级库容、百万级装机”大型水电站重建工程实现全面投运。这一切,从设计到安装全部国产化。
丰满水电站,开工兴建于1937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期间,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见证着中国电力工业艰辛探索现代化之路的历史性进程。1948年被东北人民政府接管时,尽管破败不堪,它仍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力发电站。1949年,中国的发电量仅有43.08亿度。而当时,美国的发电量为2961.24亿度,是中国的68.74倍。
70多年后,《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显示,2019年中国全年发电超过7.5万亿度,连续第九年稳居全球发电量之首。
如今的中国已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钢铁、煤炭、石油等传统工业部门逐步壮大,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中国工业化的速度,几乎是每十来年完成或基本完成一场工业革命。”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说。
不只工业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1949年时的“一穷二白”,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亿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22倍,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稳定器和重要发展引擎,创造着古老民族的现代化传奇。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1938年,民族危亡之时,历史学家蒋廷黻苦苦思索中华民族的命运与未来。
历史与人民把回答这个考卷的资格,留给了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有这样的志气和底气。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发出宣言:“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前人没有干过的崭新事业。1840年以来,中国曾是世界现代化潮流中充满悲情的被动追赶者。直到中国共产党掌握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主导权,并将之作为自己的时代使命,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
“如果问世界上哪个政党最有担当、最有抱负,很多人马上会想到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谢春涛说。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初就怀有强烈的使命意识与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持之以恒地用现代化的尺度丈量着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带领人民开辟出一条属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从无到有,只能走自己的路。大挑战在此,大艰辛在此,大智慧也在此。
在即将迎来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担当千钧重任,又带领着14亿中国人民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从追赶时代到与时代并行,再到引领时代开创未来。近百年前,于困顿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近百年后,于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开启更美好的未来。
流淌在骨子里的现代化基因
陆家嘴的大屏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展示全球金融市场的“上海价格”;张江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凝神聚气,攀登“科创高峰”;东海之滨的洋山港内,塔吊林立、舟车穿梭,“无人码头”源源不断输出“中国制造”……这是肩负着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重大战略使命的上海浦东的普通一天,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动截面。
上海的故事,也是中国现代化的故事。
回望历史,在70多年前的上海,曾发生过一场“意义不亚于淮海战役”的保卫战。
1949年上海刚刚解放,投机资本先后掀起“银元之战”“粮棉之战”。能不能管理好经济、管好城市,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军事胜利后面对的新考题。中共中央和新生的人民政府,一方面加大打击投机炒作力度,收紧银根、征收税款;另一方面从全国各地向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调运粮棉物资,敞开抛售、平抑物价,成功打赢“银元之战”“粮棉之战”。
“银元之战”“粮棉之战”所取得的决定性胜利,显示了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中国共产党,有信心也有能力管好当时充满“现代特色”的大城市。
这是一个骨子里流淌着现代化基因的政党,既有远大的使命目标、稳定的政治领导力量,也有不断更新升级的治理能力、可行的发展战略。
现代化的基因,蕴藏在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意识与人民立场之中。
“党的一大纲领,揭示了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代表着社会的前进方向。”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龙新民说,这是在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数百个政党、政治社团中,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政党、政治团体所能想到、所能提出、所能做到的。
在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现代化”是个高频词和关键词,党章总纲将推进现代化建设作为党要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海青说,在求索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政党搞党争“拳击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不同阶段用不同方法,一棒接一棒地跑好现代化的“接力赛”。
现代化的基因,蕴藏在中国共产党对指导思想的高度重视与发展创新上。
马克思主义是被历史与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理论。自诞生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将之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我们党始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立足国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在新征程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党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的重要指引。
现代化的基因,蕴藏在中国共产党完善的领导机制与严密的组织特性之中。
“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具备严密的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上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说。
中国共产党拥有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鲜明品格。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摆上战略布局,强大的领导能力、严密的组织体系、严明的纪律规矩,正是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前行的重要保障。
现代化的基因,蕴藏在中国共产党持之以恒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上。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设革命根据地、探索局部执政经验,到新中国成立后,探索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从改革开放以来,破除利益藩篱、搏击市场经济,到进入新时代后,引领全面小康、开启新征程,我们党在赶考路上,紧抓时代主题的变化,持之以恒地增强执政本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20个字的好干部标准,到全面增强八种执政本领、提高七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党的领导干部从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入手,锤炼提升现代化治理的能力水平。
顶层设计回答时代考卷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一个重要方式是战略引领,制定或调整时间表和路线图。
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探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要实现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任务。这一国家战略目标被写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1975年,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根据毛泽东“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重申于三届全国人大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和“两步走”的设想。
1979年,邓小平提出了小康——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97年,在“三步走”战略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提出新“三步走”战略,并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这一目标修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了“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并发出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召唤。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再分两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新战略安排,丰富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涵。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了具体部署,完整勾画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现代化的质量,已经远远高于最初的设想,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深融合在一起。”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陈晋说。
远大的目标、宏伟的蓝图,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浓缩其中。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如此宏大的国家战略意图才能一以贯之、与时俱进地推进。”颜晓峰说。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求索,是个不断探索、渐进积累、逐步扩展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既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逐步拓展到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重大战略必须通过具体的战术来实现。
1953年至今,从“一五”计划为我国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到“十一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从新中国刚成立时年人均GDP23美元,到“七五”计划后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从“九五”末期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到“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十四五”时期开启新征程……14个五年规划(计划)的接续奔跑,既是日积月累,也是日新月异,标注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路标,也是中国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作为现代化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辩证统一,战略规划思维更加科学,顶层设计能力不断提升。”李海青说,在现代化的接力跑中,我们党既坚持长远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又根据发展形势实事求是地调整中期目标和短期规划,让长期、中期、短期有机结合、滚动式向前发展。
紧紧扭住发展生产力这个关键
“杂交水稻”筑牢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高速铁路”见证了中国速度,“特高压技术”为推动我国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了高效低碳的重大原创科技支撑,“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让中国在万物互联的赛道上成为世界领先,“完整工业体系”有效地提升了中国发展的韧性,“线上经济”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融合升级拓展了路径……2020年末,中国生产力学会评选出中国生产力发展十大标志性成就。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变革、制度创新的催化下,社会生产力,这一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素,正在迸发澎湃生机。
“掌握了中国现代化主导权后,如何更快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的逻辑起点,也是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武力说,我们党始终将生产力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作为最主要衡量指标。
发展生产力要从解放束缚生产关系的体制机制变革中要动力。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1927年开始,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进行土地革命。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中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革命让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创造了农业经济恢复发展的奇迹。随后,社会主义改造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中国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一五”计划起步,中国逐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夯实了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凝聚起全社会最广泛的共识。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被一一击破。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劳动力从集体生产中解放出来;在城市,放权让利的体制变革在各个领域展开,人的创造力空前迸发。以开放心态拥抱世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中国速度”日益刷新。
进入新时代,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旧动能”到“新动能”,从“积累量”到“提升质”;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党的十八大把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到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十四五”规划建议着重强调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生产力发展扫清障碍、创造条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生产力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同时,我们党不断丰富拓展着生产力的内涵。
生产力发展增加了更多的绿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从长江沿岸“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到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国“绿色生产力”发展已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力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联动性。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几大区域发展战略,让生产力发展有了更为均衡的平台;批复成立上海、广东等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探索,让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创新燎原铺展;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生产力可持续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一系列宏大战略规划的实施,为生产力长远发展开拓空间。
着眼未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了我国发展存在的短板弱项。补短板,强弱项,将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任务。
抓住主要矛盾接续奋进
2020年7月到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三场座谈会,从企业家座谈会到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再到科学家座谈会,都谈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正是瞄准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突出的短板而去的。
“现代化建设必然面对一系列矛盾。”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韩庆祥说,中国共产党抓住不同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制定实施正确的路线图,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抓住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破局。
在贫穷落后、人口众多的农业国家里搞现代化,没有现成的方案。1956年,党的八大将“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确定为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辛向阳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抓住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带领人民尽快把中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1953年,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用156个工业项目开启了工业化之路。成立第一到第八机械工业部,建立起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独立自主研制出“两弹一星”;用中国农民耳熟能详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个字指导生产,建设了红旗渠等一批水利工程和农业基础设施……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中国从农业国变成工业体系完备的国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宝贵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时期,党始终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时期,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仍是制约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从‘工业立国’转为‘发展富国’。”辛向阳说,面对这一矛盾,党带领人民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从18个“红手印”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大幕,到深圳特区“杀出一条血路”;从改革开放后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到简政放权中封存公章;从鸡毛换糖的个体户到世界500强企业;从一颗高铁螺丝钉也要从国外进口,到国产大飞机飞出“中国速度”……改革开放赋予了中国发展充沛不竭的动力与机遇,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速。
进入新时代,党始终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判断。
“当前,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存在失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是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韩庆祥认为,进入新时代,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对此,我们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破解发展难题。”辛向阳说。
在多位受访者看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用系统全面的眼光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以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为了人民的现代化
李东东,是陕西延安安塞人,一家6口祖孙三代,却有5个病人,生活过得艰难。
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给了李东东家希望,妻子做手术,报销90%的医疗费,政府送药上门,患脑瘫的儿子被送到延安的特殊学校就读,学费全免还有生活补助。李东东参加了当地旅游扶贫项目——励志扶贫艺术团,打腰鼓、唱道情,日子越过越好。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摇篮。1945年,毛泽东与黄炎培在这里的“窑洞对”,发出了“历史周期率”的警示。
如何跳出周期率?中国共产党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写在了答卷上。
如今,不仅是延安,经过2012年以来8年的持续努力,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贫困县已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始终与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辛鸣说。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到改革开放之后,解决人民的发展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少数人享受现代化成果不同,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总体上的现代化,更是最广大人民的现代化。我们党不仅关注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更高要求,更关注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推进知识技能现代化的举措不断推出。从三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到中国的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发展,再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国教育的总体水平已迈进世界中上行列,亿万人民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实现完善自身、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卫生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同样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证。“十四五”规划建议起草期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的短板。为此,规划建议中有关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论述篇幅,占到“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内容的一半以上。
富裕起来的人们,还希望天更蓝、水更清。家住山西省太原玉泉山脚下的市民常春生没有想到,前几年家门口还曾是污染严重的废旧矿山,如今已经变成了大花园,村民开起农家乐、采摘园,靠着青山绿水也能致富。
烽火28年,执政71载,中国共产党与亿万人民紧密相连。时代场景在变,但人民的奋斗不变、力量不变。
腰悬吊索,悬崖峭壁上凿出红旗渠;隐姓埋名,大漠戈壁中托起“两弹一星”;背包进城在流水线上写下“中国制造”;高铁飞奔的中国速度、蛟龙潜海的中国深度、嫦娥登月的中国高度……沧桑巨变、快速发展,14亿人小康梦圆,背后都是人民的不懈奋斗。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的奋斗与智慧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百年大党的现代化求索之路,带着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凝聚起14亿人民的同心,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