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国际科技要闻 > 正文

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gōng yè gé mìng] 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一系列技术革命,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什么?

时间:2023-03-28 16:2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什么?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3-03-28 21:19发表于北京历史上有三次“工业革命”,代表事物分别是改良型蒸汽机、电力与内燃机、原子能与电子计算机等。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就...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什么?

中国管理科学杂志社2023-03-28 21:19发表于北京

历史上有三次“工业革命”,代表事物分别是改良型蒸汽机、电力与内燃机、原子能与电子计算机等。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就是三次工业革命呈指数倍提高生产力,将人类社会推入今天,所以想寻找一些“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迹象,比较好的方式是总结前面三次的特点。

“工业革命”的特点

对人类社会而言,工业革命主要有二个特点;一是向外提高生产力,二是向内节约成本,包括交通成本以及与人沟通的成本。

在1785年瓦特改良型蒸汽机前,英国的工厂用水力机器作为动力源,确实解放了部分人力,促进生产力提升。但是受火力地理条件所限,只能在特定的地区开设工厂,所以工厂建设用地受限,再加上地理条件不便,土地垄断,地租上升等等,这种工厂无法大规模铺开。

而蒸汽动力的出现,使得工厂不受地形特殊资源限制,工厂也可以建设在人力成本低,或者交通方便的地方,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

另一个典型就是蒸汽动力的火车与轮船,二者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工业品运输的速度,将全世界各地紧密的联系起来,可以说一节火车的运输量相当于数百马车的运输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两种典型新事物——电力与内燃机。

内燃机产生的最大一个成果是汽车,到如今数以万亿的汽车产业;内燃火车,将蒸汽水车的速度提升一个量级;再就是飞机,人类大规模进入天空的动力心脏。

可以说内燃机是蒸汽机的升级版本。

电力,除了将能源一般化外,最经典的两个应用是电灯与电话(报)。电灯可以照明,从此夜晚不是人类不工作的限制因素(煤油大规模应用不现实),二班倒或者三班倒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照明(生产力*2)。

电话(报),减少人们的沟通交流成本,新思想新技术产生的重要条件就是交流。

第三次科技革命比较特殊的两种事物——原子能与电子计算机。

原子能或者说核能,特别是核聚变,1g的氘将产生3×1011J的电能,相当于89000度电。聚变若被人类掌控,所产生的效果可能比蒸汽机的效果还要强。

核聚变的应用,如小型化变成宇宙飞船的动力源,人类与星尘宇宙将更近。

计算机,或者说以计算机应用为代表的互联网,包括现代的大数据,云服务等等,都是建立在这之上的。互联网确实是更近一步接近所有人的距离,用“地球村”三字形容,比较恰当。

下次科技革命是什么?

如果依上文简单的推测,再联系现今存在的“事物”,确实有几个比较符合。

新能源车(核聚变),将动力形式从化石能源转变为电能,电能后面是核聚变。等于是将全部能源供应转化为电能,减少后勤压力,电力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同时,会极限压缩成本。

“脑机接口”,工业革命的一个趋势是减少人类交流的成本,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坐火车去见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报或者电话,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微信,或者视频等等。这种“人与人”交流越来越近,越来越频繁的趋势,最终的结果可能真会变成一串代串,像心灵感应一样直接交流。

低成本的星际飞船(如SpaceX)

一个很简单的共识就是现在的宇宙就好比大航海时代的海洋,谁先拥有批量化、工业化、低成本的“船”,谁就能先一步开采宇宙中大量的“资源”,获取天量的财富。

ChatGPT

国内还没能开放,不过就它目前的能力而言,确实可以解放一些机械式的劳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会让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失业,不过这是人类科技进步的常态。

目前来看,能想到的大约是这么多,比较有意思的是除了核聚变,上述列举的东西都与马斯克有关。

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gōng yè gé mìng] 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一系列技术革命

工业革命是指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内的系列生产与科技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于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中文名:工业革命

外文名: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发源地:事件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政治

英国首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打破了以往君主独裁的统治,资产阶级从此也能在历史舞台上拥有话语权。

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需要。

经济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人们不断地开拓海外市场,不断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占领,在海洋领域上拥有了统治权。大量的海上贸易不断增添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充足的资金支持。

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生产。

经济危机导致世界各国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第三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

社会

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长期的手工生产,技术得到积累。

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发电机的制成和内燃机的创新和使用。

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事件过程→事件起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18世纪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

英国较早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英国在17-18世纪也基本完成了农业革命;英国劳动力不足决定了英国工人的工资相较欧洲大陆国家更高,工人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技术研发当中,工场手工劳动时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资产阶级政府对发明创造的支持与奖励,促使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于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业改革的起因

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事件经过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结果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出适宜大量生产的蒸汽机。新发明中,理查德·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机(1769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多轴纺纱机(1770年)和塞缪尔·克朗普顿的走锭精纺机(1779年)。

新的棉纺机和蒸汽机需要铁、钢和煤的供应量增加,这一需要通过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一系列改进得到满足,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

这一阶段使世界统一起来,统一的程度极大地超过了世界早先在罗马人时代或蒙古人时代所曾有过的统一程度;并且,使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这种支配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扩散到其他地区为止。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

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已稳步地、不懈地继续到19世纪末期。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例如,在冶金术方面的贝塞麦炼钢法、西门子马丁炼钢法和吉尔克里斯特的托马斯炼钢法;利用了电并发明了内燃机,通讯联络也因无线电的发明而得到改造;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

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也以大量生产的技术的发展为特点。科学和大量生产的方法不仅影响了工业,也影响了农业。将近19世纪末时,天然肥料让位于形式上更纯粹的、必需的无机物,无机物的世界性生产大大增长。

第三次工业革命

20世纪后半期,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生物克隆技术的出现,航天科技的出现,欧美有称为21世纪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即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自从英国中西部启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欧美几乎同期发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产业结构的形成与经济的增长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慧,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

兴起于21世纪的中国、日、德、美等科技大国,具有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减少污染排放的实质和特征,以人工智慧化为目的,特点是灵活易变、高资源效率,代表性的发明有虚拟现实,人工智慧,量子通信等等。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2013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随后由德国政府列入《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含义  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这场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叫做工业革命。(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又叫蒸汽革命。)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也叫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1世纪的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 20世纪后半期~21世纪初

发源地 英国(原因)棉纺织部门 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兴起  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所引起的技术革命

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瓦特) 电力革命、电气时代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

重大发明  1、瓦特的新型蒸汽机2、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英) 1、电动机一格拉姆(比利时)18702、电话一贝尔(美国)18763、电灯爱迪生(美国)1879“发明大王4、汽车:本茨(德) 1、新型生物分子材料2、藻类人工细胞合成石油3、纳米医疗细胞机器人

影响  1、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飞跃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工业化出现,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厂。3、资本主义开始超越东方并逐渐统治世界。4、社会关系发生变化,产生了两大对应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5、城市化开始,出现贫富分化,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1、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英国。2、生产力取得了又一次的飞跃,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率先发展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亚非拉国家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开展了自救的改革,和民族独立运动。 1、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使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使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使得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事件结果

1、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

2、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它使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3、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的变革。它使社会明显地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事件评价

从生态环境的视角来考察,工业革命也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后经过长期不懈的环境治理,才改变了环境污染的状况。(复旦大学历史系李宏图教授评)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驱动了经济可持续增长,促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彻底改弦易辙。机器的发明、动力资源的变更和新材料的供应推动了劳动生产率史无前例的增长,与人均收入、人口总量、知识、投资及技术创新形成了正反馈机制,从而突破了“马尔萨斯陷阱”(H.J.哈巴库克和M.M.波斯坦在《剑桥欧洲经济史》中评)

工业革命事件影响

政治方面

1、极大提高生产力,巩固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2、密切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世界的面貌,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3、客观上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着殖民地的旧制度、旧思想;4、西方殖民掠夺加强,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艰难,使东方从属于西方;5、英国等国通过改革实行“民主”,使近代国家体制真正产生。

经济方面

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掌握世界经济霸主地位;2、物质的大量富余和人民的相对贫困;3、资本家日益拥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在与贵族的对抗中取得优势;4、人类从此产生大量的工业聚集。

社会方面

1、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2、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3、标志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4、促进近代城市的兴起,城市进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长,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改变;5、中英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思想方面

1、工业革命使人感觉“人定胜天”,各种物质对人思想的冲击很大;2、工业革命的大工业物质化,社会矛盾对立,导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3、确立发财致富的社会价值观。

环境方面

1、在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上的煤炭总量飞速下降;以及石油,天然气(沼气)等同上2、工业发展使二氧化碳,氟利昂,一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3、增加生产用地,使大量动物濒临或已经灭绝,生物链遭到破坏。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