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科研诚信建设 > 正文

疑似杜撰“1888万彩礼”作者道歉了?网友热议!知乎:“1888万天价彩礼”内容系杜撰,发布账号永久封禁!杜撰1888万彩礼故事,藏着多少套路?律师解读上海打人案:若双方达成和解,王某某或将免于处罚!记者调查培训机构网课乱象:网课培训被骗平台推卸责任!

时间:2023-01-14 14:19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疑似杜撰“1888万彩礼”作者道歉了?网友热议北京日报 2023-01-13 12:38近日,网友发文称被江西萍乡女友一家索要“1888万彩礼”,在引发“天价彩礼”讨论之时,也引发人们对该网友发布内容...

疑似杜撰“1888万彩礼”作者道歉了?网友热议

北京日报 2023-01-13 12:38

近日,网友发文称被江西萍乡女友一家索要“1888万彩礼”,在引发“天价彩礼”讨论之时,也引发人们对该网友发布内容真实性的质疑。1月12日晚,疑似发布相关文章的知乎“匿名用户”发表道歉声明,向江西萍乡当地政府致歉,但网友并不买账。

1月11日,知乎上一则“大家觉得江西的女生怎么样?”这一问题的回答引发人们对江西萍乡天价彩礼的话题讨论。在这条回答中,一匿名用户自称是上海“土著”中产,在美国留学时与一名来自江西萍乡的女留学生相识相恋,最终因结婚彩礼未谈拢分手。
该匿名用户称,前女友的父母向他提出1888万天价彩礼、数千万房产过户到女方名下、女方上百个亲戚每人给10万元红包等要求,他对此无法接受。
有网友总结了几个重点——1、1888万彩礼;
2、男方家在上海4500万的房子过户给女方;
3、在江西老家买一套几百万的房写女方名字;
4、女方上百个亲戚每人给10万红包共千万;
5、女方每生一个孩子给1000万现金加不少于2000万房产;6、上百亲朋头等舱机票观礼,贵重钻戒、各类饰品无数。


该帖子迅速引发关于“天价彩礼”的议论,也有网友对该帖子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1月12日晚,疑似发布“1888万彩礼”文章的知乎“匿名用户”,在知乎原话题“大家觉得江西的女生怎么样”下面发表致歉声明。
声明称,其于10月15日在知乎浏览“大家觉得江西的女生怎么样”的问题下的诸多回答,感觉到大家对彩礼话题非常关注。于是用匿名账号杜撰了一个上海年轻人被索要天价彩礼的情节完整的故事,并糅合了诸多网友帖子的冲突元素,意在了解大家对彩礼问题的看法。该帖子在10月16日于知乎发布,与网友进行诸多讨论互动之后在10月23日将原贴内容删除。由于疏忽未考虑到网络关注度突然增加,因此特地向所有网友致歉、特别是向江西萍乡当地政府致歉。
针对该“匿名用户”的道歉,有网友表示“不用跟网友和江西政府道歉,应该给江西的未婚女性道歉。”有网友疑惑,“这种造成广泛传播、对当地女性有重大负面影响的造谣行为,需要负法律责任吗?”也有网友质疑该平台匿名道歉的真实性。
据澎湃新闻,1月13日上午,知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接线员称,对于匿名用户发文涉杜撰,可对原帖内容进行举报,知乎将按照举报内容进行核实。该名工作人员称,若原帖已删除 ,可在举报时附上原帖截图或备注。
据澎湃新闻报道,1月12日,萍乡市民政局综合业务科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民政局领导上午正开会讨论此事,即将在江西门户官网发表关于此事的通报。至于网帖所述事情是否真实,这位工作人员未透露更多信息。

另据媒体报道,萍乡市官方回应,网帖上所反映内容已派发给相关部门介入核查。参与该事件调查的一位人士表示,根据出入境情况核查,初步判断该文章内容系杜撰,当地彩礼上百万都极少。

极目新闻发表评论指出,现实槽点不应成为编故事的卖点,如果为了吸引眼球让某个地方“躺枪”,既违背了真实性原则,误导了视听,也是一种不尊重。为制造噱头虚构故事消费大众情绪,既不地道,也可能涉嫌违法。因为网络上发布虚假消息造成不良影响,是要承担责任的。如果讲故事成了编造谣言,就不可取了。
据央视网报道,律师李淼表示,双方在恋爱期间应互相了解认知对方,不能以财产或者礼金为条件去结婚,还是应当以感情为第一位进行判断。无论男方还是女方,支付礼金、收受礼金,都要有一个合理合法的心态,才能共同组建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
据江西萍乡市政府网站2022年5月16日消息,萍乡市民政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遏制高价彩礼推动婚嫁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要求因地制宜开展高价彩礼整治行动,建议彩礼不超过3万元。
方案称,高价彩礼等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影响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要深刻认识高价彩礼具有公私域交叉和社会关注度高、敏感度高、危害性大等特点,旗帜鲜明反对高价彩礼,因地制宜开展高价彩礼专项整治行动,力争一年见初效,两年出实效,三年建长效,让彩礼回归于“礼”的本质。
方案要求,加强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建设,指导村(居)委会依法依规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突出对婚嫁移风易俗的针对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支持对婚嫁彩礼、随礼、婚宴规模及婚车数量等婚庆事宜进行限高量化。探索建立收受给付婚嫁彩礼、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制度,加强全过程监督。
方案规定,宣传发动阶段为2022年5月至2022年6月,试点推进阶段为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全面实施阶段为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全面巩固提升阶段为2024年7月至2024年9月。

知乎:“1888万天价彩礼”内容系杜撰,发布账号永久封禁

新京报 2023-01-13 15:10

依据《知乎社区规范》,该用户存在胡编乱造虚假或引人误解的背景、情节,欺骗、误导他人的行为,引发严重后果,平台决定对该用户帐号永久

近日,一上海网友发文吐槽被江西萍乡前女友提1888万元彩礼引发关注。文中称,他们曾一同留学决定回国结婚,因女方提出天价彩礼,两人最终分手。

1月13日,知乎客户端针对此事发布社区公告称,第一时间进行了核查,该内容出自某匿名用户于2022年10月16日发布的回答。该回答于2023年1月12日被发布者修改为致歉声明,承认了杜撰事实。

知乎进一步核查了其过往发布内容,发现该用户存在以互相矛盾的身份发布内容的行为。依据《知乎社区规范》,该用户存在胡编乱造虚假或引人误解的背景、情节,欺骗、误导他人的行为,引发严重后果,平台决定对该用户帐号永久封禁。

事件梳理

1月11日
1月11日,知乎上一则“大家觉得江西的女生怎么样?”这一问题的回答引发人们对江西萍乡天价彩礼的话题讨论。在这条回答中,一匿名用户自称是上海“土著”中产,在美国留学时与一名来自江西萍乡的女留学生相识相恋,最终因结婚彩礼未谈拢分手。该匿名用户称,前女友的父母向他提出1888万天价彩礼、数千万房产过户到女方名下、女方上百个亲戚每人给10万元红包等要求,他对此无法接受。

1月12日
1月12日,疑似发布“1888万彩礼”文章的知乎“匿名用户”,在知乎原话题“大家觉得江西的女生怎么样”下面发表致歉声明。

据新京报1月12日报道,记者从萍乡市官方获悉,网帖上所反映内容已派发给相关部门介入核查。参与该事件调查的一位人士表示,根据出入境情况核查,初步判断该文章内容系杜撰,当地彩礼上百万都极少。萍乡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多次发出婚俗改革倡议抵制高价彩礼。

1月13日
1月13日,知乎客户端针对此事发布社区公告称,近日,“1888万天价彩礼”事件引发了站内外广泛关注。小管家第一时间进行了核查,该内容出自某匿名用户于2022年10月16日发布的回答。该回答于2023年1月12日被发布者修改为致歉声明,承认了杜撰事实。平台决定对该用户帐号永久封禁。

律师解读上海打人案:若双方达成和解,王某某或将免于处罚

新京报 2023-01-13 15:10

“通常司法机关会把和解作为解决方式之一,和解产生一般基于另一方的谅解,如果另一方对王某某进行谅解,达成和解协议,在进行处罚的时候很有可能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

新京报记者 左琳 编辑 李彬彬

1月12日,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发布的一则警情通报引发关注。通报提到,1月11日4时40分,静安公安分局接报警称,南京西路一商务楼门口有人被打。经查,王某某等人误以为在路边候车的陈某某对其拍照,遂要求陈某某不要拍摄,陈某某称未拍摄,双方发生争吵。随后,王某某等人殴打陈某某。经司法鉴定,陈某某综合评定为轻微伤。

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存在殴打他人违法行为的王某某、孙某某作出行政拘留7日并处罚款500 元的处罚决定。因王某某等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提请行政复议,公安机关依法对王某某等四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下一步,公安机关将根据行政复议结果依法执行。

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主任付建认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在公安机关调解下,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的,不予处罚。如果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通常司法机关会把和解作为解决方式之一,和解产生一般基于另一方的谅解,如果另一方对王某某进行谅解,达成和解协议,在进行处罚的时候很有可能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付建说。

付建表示,王某某对行政处罚决定提请行政复议,公安机关按照规定对其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并将根据行政复议结果依法执行,均符合法律规定。


杜撰1888万彩礼故事,藏着多少套路?

曾颖 新京报 2023-01-14 08:08

树立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靶子,在网络舆论中“引战”,不仅伤及无辜,还消解了社会善意。

撰稿/王钟的(媒体人) 编辑/徐秋颖 校对/赵琳

“大家觉得江西的女生怎么样?”在网络问答社区里,一名匿名用户自称留学时曾与一名来自江西萍乡的女留学生相识相恋,前女友父母向他提出1888万天价彩礼、数千万房产过户到女方名下、女方上百个亲戚每人给十万元红包等要求,引发关于“天价彩礼”的议论。

1月13日,发表该帖子的网络社区发公告称,第一时间进行了核查,相关内容出自某匿名用户于 2022年10月16日发布的回答。该回答于2023年1月12日被发布者修改为致歉声明,承认了杜撰事实。此外,该用户存在“胡编乱造虚假或引人误解的背景、情节,欺骗、误导他人”的行为,引发严重后果,平台决定对该用户账号永久封禁。(相关报道:知乎:“1888万天价彩礼”内容系杜撰,发布账号永久封禁

“天价彩礼”和“江西女生”,两个元素叠加在一起,呈现出放大的戏剧效应,吸引大量网友点击阅读和跟帖评论。显然,这位匿名用户知道受众的“痛点”在哪里,类似“1888万”“数千万房产”等夸张的细节,也达到了吸引注意力的效果。

但是,为网络流量而捏造事实,其性质和后果无疑是恶劣的。这种污染网络舆论、对部分社会群体泼脏水的行为,只会强化社会上存在的刻板认知,扩大群体对立,非但对解决实际问题毫无裨益,还会制造更多问题。

天价彩礼,确实困扰部分地区面临婚姻大事的年轻人。近年来,各地也加强对天价彩礼的治理,引导社会形成文明婚俗。在江西萍乡,2022年5月,当地六部门就要求因地制宜开展高价彩礼整治行动,建议彩礼不超过3万元。此前,参与调查的一位人士也表示,当地彩礼上百万都极少。

树立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靶子,在网络舆论中“引战”,只会让不明就里的网友加剧焦虑,对结婚彩礼问题产生更多担忧。在虚假信息误导下,网友难以看到各地治理天价彩礼的成效,可能产生与现实脱节的悲观想法,甚至因此影响婚姻意愿。

另外,该闹剧中“地域黑”也成为吸引眼球的“法宝”。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域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将地域差异标签化,把一些地方部分人的劣迹等同于一个地区所有人的通病,显然与事实不符。

在别有用心的人眼里,每个地方都不乏“黑”的话头。编造虚假信息,以地域之名互相攻讦,不仅伤害一个群体,也迟早伤害自己。哪怕现实中确实碰到了糟心的事儿,也不妨心平气和、就事论事,从解决问题的立场出发进行思考,而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此外,输出地域偏见,还消解了社会应有的善意。

就此而言,类似“大家觉得江西女生怎么样”的提问,其提问方式和提问价值就有待商榷。针对女性评头论足,本身就有性别歧视和污名化的嫌疑,再加上地域限定,有理由怀疑提问者就是故意挑起争端。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任何人都不应该被打上地域标签,以有色眼镜评价。

对于类似低级提问,公众不妨一笑了之,如果认真对待,恐怕就落入挑唆者的陷阱了。社会舆论、网络平台也要加强引导,鼓励真正有意义、有价值,推动社会进步与理性认知的讨论,不要给恶意的谣言、对立言论创造话语机会,更不要给这样的讨论助威造势。


“1888万”系杜撰,“天价彩礼”为何总能挑动大众神经?

 刘丹 法治日报 2023-01-14 14:19
一条“1888万天价彩礼”的帖子,引爆了新年舆论场。
近日,一条关于彩礼的知乎网帖引发热烈讨论,一名上海男网友称被江西萍乡的女朋友索要1888万元彩礼,并被要求赠送4500万元高档房产,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真的有1888万元的彩礼?在“天价彩礼”引发讨论之时,人们也对该网友发布内容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对此,萍乡市官方回应,初步核查判断该文章内容系杜撰。1月13日,知乎官方账号发布公告称,“1888 万天价彩礼”发布者承认杜撰事实,账号被永久封禁。
“天价彩礼”+“江西女生”,不得不说,该帖文发布者深谙“博眼球”“搞对立”的网络流量之道。只不过,这份“机灵”显然抖得过了火。诚然,人们对于“天价彩礼”的确颇有诟病,但槽点不是卖点,不该为了吸引眼球而违背事实,甚至无限夸大误导视听,引爆网络情绪,引发地域对立,往部分社会群体身上泼脏水。
拿人们的关切杜撰事实、制造噱头来消费大众情绪,既不道德,也可能踩到法律红线。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朋友的精神家园,并非法外空间,公民应当对自己的网络言论承担责任,在网络上为了蹭热度、赚流量而捏造、虚构、散布不实信息,甚至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一旦跨越了法律底线,是要实实在在承担法律责任的。
虽然1888万元的彩礼故事是虚构杜撰的,但“天价彩礼”却实实在在挑动着大众的神经。婚俗礼仪传承千年,全国各地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地方的婚俗却悄然“变味”,房产、车辆、彩礼的要求水涨船高,“天价彩礼”让年轻人和整个家庭不堪重负。试问,许多打着“民俗”“传统”下的奢靡攀比,又与真正的民俗传统有何关系呢?
“天价彩礼”的成因有很多,最终是一个关乎移风易俗的问题,任重道远。针对“天价彩礼”、低俗婚闹等问题,国家层面早已开始出手。全国多地已经设置了婚俗改革实验区,倡导健康文明婚俗,革除婚俗陋习。拿这次被杜撰的江西萍乡为例,据江西萍乡市政府网站2022年5月16日消息,萍乡市民政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遏制高价彩礼推动婚嫁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要求因地制宜开展高价彩礼整治行动,建议彩礼不超过3万元。从法律层面来讲,婚俗改革中的有些问题在法律中也有所体现,符合法治精神。比如,“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是民法典明确规定的,如果女方和女方家长主动提出或者强制索要高额彩礼,属于违法行为。
彩礼多少,量力而行。如果真的任其发展成“天价”,婚姻原本的美好希冀难免会随之销蚀。合力告别“天价彩礼”,让婚姻回归本质,让情感回归生活。

记者调查培训机构网课乱象:网课培训被骗平台推卸责任

法治日报 2023-01-14 09:33

调查动机
春节临近,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在节假日期间提升自己,选择报名网课学习相关技能,如平面设计、短视频运营、PS进阶等。然而,培训机构暗藏的诸多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近日,多位消费者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自己在报名网课学习时遭遇虚假宣传、课程质量差、诱导贷款、退课退费难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培训机构及相关平台应当承担什么责任?消费者如何规避以保护自身权益?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前期老师亲自带上手兼职”“兼职每个月收入2000+”……一直想通过网课学习技能给家里减轻点负担的湖南长沙市民赵女士看到这样的宣传语后,立刻找培训机构咨询,对方称学员报名相关课程后,机构会提供相应的兼职,如视频剪辑、网页制作等,每天只需利用一两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就可以轻松接兼职单子。不满意可无理由退款。
  

赵女士心动了,以近5000元的优惠价购买了“平面创意大师高阶班”。可上了一段时间课后,赵女士发现课程内容只是入门级,并非对方所说的“高阶”,并且没有老师介绍兼职业务。她申请退课,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敷衍。
  

赵女士的经历并不是孤例。近年来,网课不再是学生的专属,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从各类网课中获取知识,有的是为了兼职补贴家用,有的是为了给自己增添一项技能。可不少报名网课的消费者遭遇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交费容易退费难、网课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只能吃“哑巴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售卖网课的培训机构多半依托知名度较高的网课平台授课,部分学员正是因为相信“大平台有保障”而报名,但出现纠纷后平台通常难以给出有效解决方案,多以“平台不干预双方交易,请自行与商户协商”等理由推诿。
  

多名受访专家指出,培训机构应对其在广告中宣传的内容负责,如果广告内容为虚假或引起消费者误解,消费者因此交费报名学习该课程,但又无法达到广告宣传效果的,则该广告可能构成虚假广告,消费者有权要求撤销培训合同。网课平台也不能以“不干预双方交易”为由置身事外,而应建立商家入驻的资质审核机制,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虚假宣传诱导报名,要求退款竟倒欠费


  河南郑州市民李女士的经历与赵女士如出一辙。前不久,李女士刷短视频时看到一则短视频运营培训广告,想着既能学到技能又能补贴家用,她便通过报名渠道预留的联系方式,加入某公司建立的公开直播课群。
  

“3天之内看到效果,7天之内看到收益,最少每月能赚6000元,赚不到老师给你贴。”直播群中打出这样的标语。一位自称“中国短视频协会会长”的李老师,在群里打包票说1个月内学不会全额退款。听到这些承诺,群里不少学员争抢着买课。
  

直播结束后,李女士咨询负责人了解到这套课程在某知名网络平台开设,学费2990元,附赠5000部影视作品剪辑,后续不存在收费项目。
  

签订合同时,李女士看到合同上注明“部分退款条款”,负责签合同的工作人员解释称“一切以老师口头为准,说全款退就全款退,不用在意合同”。
  

可付款后,李女士发现原先承诺带班的李老师不见了踪影,5000部影视作品剪辑也变成付费资源,需要额外花费400元购买。“和开课前说的完全不一样了。”李女士懊恼不已,在网上查询“中国短视频协会”,却发现那位李老师在协会中查无此人。
  

发现自己上当后,李女士赶紧联系机构退课。对方却发来一笔账:2990元学费减去20%违约金、500元手续费以及2242.5元课时费,合计下来李女士不但拿不到退款,甚至倒欠机构350元。
  

“按照合同计算,已经没有费用可退,我们酌情给您退还20%,如果同意现在就能办理。”机构负责人对李女士说。可李女士认为,此前对方承诺1个月内可以全额退款,她不能接受对方的退款方案。
  

随后李女士找到当时的付款界面,发现该界面中有“我要投诉”一项,她将事情经历整理好申请投诉,但等了很久也没收到反馈。随后李女士又找到网课平台的联系方式,对方建议李女士将投诉内容发至企业邮箱,李女士照做后依旧没能等来回应。
  

之后几天,李女士又联系到网络平台的人工客服,客服建议李女士在平台直接申请退费,但结果却是机构直接拒绝了退费申请,机构称已经提供相关课程和服务,无法退费。
  

记者在该平台上搜索这家培训机构,却发现该机构已不见踪影。原来,该机构在李女士投诉后便已更名。记者按照李女士提供的新名字搜索,发现该机构主页上标有186414名学生、795门课程,但实际上只有3门课程,且处于截止报名状态,李女士所报名课程也已被下架。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晓峰说,网课商家对其服务做夸大宣传等,属于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行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定,商家除应承担减价、退款、赔偿损失等普通民事责任外,如果其行为构成欺诈,还应当承担对消费者的惩罚性赔偿责任。另外,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还要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分期付款暗藏陷阱,退课退费被踢皮球


  在广东省广州市某大学就读的曲先生在报名网课时遭遇了分期付款陷阱。
  

2022年寒假期间,曲先生想找个兼职赚钱,在浏览网页时发现某网课课堂中关于设计的课程很对他的“胃口”,便联系机构进行咨询。对方称,他报名的“VIP设计全能班”原价7980元,现在报名能享受2700元的优惠,课程全程在某知名网课平台中开设,老师也都是行业内有经验的专家。
  

曲先生准备报名,可这笔费用于他而言仍然有困难,机构见状便“贴心地”向他提供了分期付款服务,5280元的学费分12期支付,每个月只需要还440元。
  

在对方指导下,曲先生下载了某消费金融App,完成贷款操作。可当他拿着贷款完成报名后,之前一直主动联系他的老师却再也不回消息了。曲先生连忙联系网课平台准备退款退课,可工作人员告诉他,退款无需网课平台操作,双方协商一致后,授课机构发起退款即可。
  

曲先生不断联系课程老师和机构,均未得到答复。“课没上成,钱没退回,贷款却要按期偿还。”
  

浙江金华市民邱女士也有类似经历。她在朋友圈看到某网课机构宣传“包学包会,随时接单,轻松回本”,便加入报名咨询聊天群组。
  

“当时群里特别热闹,负责人滚动刷屏发送免费直播课,声称仅限3天,3天后课程就要再次收费,后来又说仅开放5个报名名额。我想着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便赶紧报名了。”邱女士回忆道。
  

报名后,6080元的高昂学费让她犯了难。机构方称,“可以办分期,每月只要交300元,可以边学边挣,月入上千元轻轻松松,最低每个月也能挣300多元”。
  

在对方指导下,邱女士办理了分期付款,在填写相关信息时,对方要求她填写身份为自由职业,收入则往高了报。当她提出质疑时,对方解释说“这些信息是方便贷款平台放款,无需担心”。最终,邱女士通过该网贷平台办理了“教育分期”,共计6080元本金以及1000多元的利息。
  

课程开启后,邱女士发现,原本承诺的直播课变成了录播课,自己想要接单就要看完规定课程。“几节课上完了,课程内容都很基础,课程质量和之前的免费课相差甚远,接单也挣不到钱。辛苦制作1个小时的图才能赚5元,原先机构承诺的月入千元根本不切实际。”邱女士说。
  

学了一段时间,邱女士身心俱疲,便联系机构准备退款,可对方直接拒绝了。她又找到网课平台,也被告知“退款问题平台无法解决,需要和机构沟通”。
  

“培训机构不断变换理由推迟退课,退课款迟迟拿不到手,贷款也无法按期还上,担心会影响个人征信。”邱女士担忧地说。


平台监管必不可少,交易自由不是借口


记者注意到,在这些交易纠纷中,网课平台均以“不干预双方交易”为由置身事外。此做法是否合理?
  

朱晓峰分析,尽管商户与消费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相对性,包括平台在内的任意第三人都不得随意干预,但平台较之于其他第三人,负有依法依规监督管理平台内经营者的义务,平台方不区分具体情况而完全不干预商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纠纷,不合理合法。对此,平台应当区分商户与消费者之间法律纠纷的具体情形,对于商户涉嫌欺诈等方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强也认为网课平台此举不合理。“平台方应当按照民法典、《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平台内经营者及其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建立检查监控制度,若发现平台内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有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的,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平台住所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岳强说。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强告诉记者,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如果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网课服务存在问题,或者存在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但是没有采取必要措施的,应当与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平台并不是不干预双方交易就可以不作为,它应当确保双方的交易是真实的、安全的、可靠的,是能够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这也是平台的基本义务。”孟强说。
  

朱晓峰认为,平台应建立商家入驻的资质审核机制,配备人员在公示时间内审核商家提供的资质材料和信息,给出审核结论,存档商家的资质材料和信息,并定期或不定期复审商家的资质材料和信息。还应按要求审核商家所经营品牌所有权或品牌授权证明材料的有效性、品牌授权链路的完整性,审核商标核准使用范围、品牌授权使用范围与商家经营类目与商品的一致性。
  

岳强提出,平台应对入驻商家采取入驻前严格审核、入驻后长期检查监控的审核机制。入驻之后,对平台内经营者及其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建立检查监管制度,若发现平台内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有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的,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平台住所地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平台经营者还应当建立健全信用评价制度,平台内经营者一旦实施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而被投诉时,平台有义务对差评予以公开,起到警示作用。同时,此举对于不良商家来说也是一种惩罚,避免更多消费者掉入陷阱。”孟强补充说。
  

消费者如遇网课退费难题,该如何维权呢?
  

朱晓峰建议,电子商务争议首先可以通过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或者其他依法成立的调解组织调解,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协商调解;其次是举报投诉,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或者机构所在地市长热线12345等渠道进行投诉举报;另外,消费者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诉讼维权。
  

岳强提醒,消费者可以针对网络交易平台提出维权请求。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平台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商家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商家承担连带责任;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平台方还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