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国际科技要闻 > 正文

新华社年终观世界|美国的2022五答与2023五问!时事评论: 苦尽甘来,2023年中国会迎难而上、乘风破浪!

时间:2022-12-29 14:15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新华社年终观世界|美国的2022五答与2023五问新华社国际2022-12-29 11:27发表于北京【编者按】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加速演进——新冠疫情反复...

新华社年终观世界|美国的2022五答与2023五问

新华社国际2022-12-29 11:27发表于北京

【编者按】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加速演进——新冠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人类发展面临多重危机和重大挑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亟待共同破解。

新华社亚太、亚欧、中东、非洲、拉美、欧洲、北美七大总分社及其所辖分社,形成覆盖全球的新闻采编网络,全年持续记录国际风云变幻,跟踪地区热点,讲述中国与国际社会交往交流与合作发展的故事。岁末年初,七大总分社社长带您一道回眸2022年、前瞻2023年,谈天下大事、世界大势。请看北美区篇——

对美国来说,2022年仍是不平静的一年。我们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

首先是俄乌冲突。

美国带头在地缘政治上施压俄罗斯,是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俄乌冲突升级后,作为有影响力的大国本应促谈劝和,但美国为了一己私利却不断拱火浇油,致使事态发展到今天。

美国国防部前官员富兰克林·斯平尼发表文章说,美国军工复合体在乌克兰危机中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悄悄开香槟庆祝。

其次是通胀。

2022年6月份,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飙涨9.1%,创下40年来新高。全年通胀水平维持在高位,给底层民众生活带来困难。

伴随而来的是美联储7次大幅加息,使当前利率达到15年新高。大幅加息带来的美元升值严重冲击了国际金融市场,也给世界经济带来不确定性,把美元霸权体现得淋漓尽致,被普遍解读为美元再度“收割”全世界。

第三是中期选举。

这是今年关注度最高的美国国内政治事件。尽管此前普遍预计共和党会在选举中大获全胜,但结果却仅以微弱优势掌控众议院,而民主党也勉强保住了参议院多数席位。今年的竞选支出达到创纪录的167亿美元,再度展现金钱政治的“本色”。

此次选举之所以如此胶着,与两党从自身利益出发、为选票取悦特定群体而推出的偏激理念和做法有直接关系,让很多选民对谁都不满意,这也为两年后的总统大选留下了悬念。

第四是党争加剧。

党争年年有,今年特别狠。从国会山骚乱调查和民主党对特朗普本人的调查,到共和党攻击民主党禁毒不力。最为离谱的,是得克萨斯等共和党州把数万名南美移民运送到纽约等民主党控制的大城市,甚至送到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家门口。党争的加剧必然带来政治极化,美国社会的撕裂程度前所未有。

2022年9月30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移民排队登上转送车辆。共和党人把移民作为“武器”,包大客车运送移民至民主党人主政城市。新华社发(尼克·瓦格纳摄)

第五是芯片。

拜登政府不仅没有像专家预期的那样取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的关税,反倒以国家安全为由连续推出禁止向中国出口高级芯片及制造设备的措施,并将众多中国公司列入各种名目的“黑名单”。这种为遏制中国发展而做出的歇斯底里式反应纯属损人害己,不仅不利于控制国内通胀,而且严重扰乱了全球供应链。

展望来年,首先要关注的是美国能否控制住通胀,美国经济会衰退到什么程度。

其次,在即将迎来下次总统大选之际,党争是否会进一步加剧,与之相关的种族歧视、非法移民、毒品控制、疫情防控等问题会否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第三,美国会否调整对俄乌冲突的态度,让这个令全球担忧的冲突能通过和谈解决。

第四,中美关系将如何发展,美国会否减缓对中国的科技围堵与打压,这对全球供应链能否正常运转乃至世界经济能否稳步复苏影响巨大。

此外,美国联合盟友对全球能源市场秩序的破坏能否得到修复,对全球经济运行也至关重要。

附:  

时事评论:  苦尽甘来,2023年中国会迎难而上、乘风破浪!

遍历山河,人间滚烫。在时代的洪流中,民众期待新年,相信奔腾的新岁,会重启希望,开启新生活,实现新梦想。没有什么比苦尽甘来的日子让人更向往。人世间的希望,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这一年,都挺苦,都挺难。那些记录着时序的棉签与试管,那些标注着颜色的小程序与二维码,那些近在咫尺又遥在天涯的远方……过得去过不去的,终会过去;来得及来不及的,总会到来。2022年的多舛之途,也有值得记住的耀眼光亮:冬奥赛场上的中国红,星辰大海间的“飞天梦”,大火中逆行的“蓝朋友”,邻里间互赠的青菜与药物……这人间,值得奔赴。

疫情三年,风雨同舟。从“曾经的武汉”到“熟悉的上海”,当“暂停键”解除,一切开始温暖回归。“熬”过这一程,山水有相逢。熬过,更懂成长。在共同感知“熬过去”力量的同时,给予更多“正在熬”的人前行动力。生活中的许多难题破局的关键往往就是“熬”。历尽千辛万苦、踏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最终,才可能找到向阳而生的路径。

再难,总得向前。家有家的不得已,国有国的不容易。不过,就像中国经济韧性十足的底色一样,国人的生活哲学中,“韧性”也是最本色的基因。这“韧性”,化为三年抗疫中的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正因为有这份熬得住的“韧性”:2020年,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总量比重超过18%;2022年,国民经济总体延续恢复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历涉滩之险、经爬坡之艰、迎闯关之难,始终相信14亿人的力量。

大浪淘沙,物竞天择。唐朝诗人唐彦谦在《早行遇雪》里写,“曙光射寒色”。春天的种子,总在冬日发芽。春天,正和工厂车间轰鸣的机器、大街小巷汹涌的人流、高铁公路穿梭的货物、广袤田野勃发的种子一起呼啸而来。相信活力迸发的2023年,中国会迎难而上、乘风破浪,熬过筚路蓝缕,终见山河春满。

初心越久,芳华越长。春风虽凛冽,未来更浩荡。《咬文嚼字》近日公布的“2022年十大流行语”,第一个就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心是热的,梦是温的,永远年轻、永远澎湃。蛰伏过漫漫长冬,在逐梦筑梦路上奋力拼搏后,才有灿然耀眼的未来。愿每个春天,都是你眼里不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