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国际优势矿产资源的保护措施与发展利用研究》重点课题的致辞
--所长 王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王渊,首先我谨代表科技管理研究所,向今天在北京启动《国际优势矿产资源的保护措施与发展利用研究》课题仪式表示热烈祝贺: 祝贺我所这个重点课题取得圆满成功,向今天莅临现场的孟宪来部长、谢国刚主任、唐少清教授、苗胜军院长和承接单位(北京盛华夏有限公司)王小琳董事长、张时佳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这个课题本来是很早就定下来的。由于疫情的影响,才延期至今日,实属不易。我原本是一定要到现场的,可在2天前,接到居委会的《紧急通知》说我居住的小区在常规核酸检测过程中发现阳性病例,致使这几个楼层所有居民被居家隔离并进行封控管理,很遗憾我也被管控在此楼中。为此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在表示感谢的同时因不能亲临现场向大家致以深深的歉意。虽然我不能亲临,但我委托我的同事: 曾爱平副院长、尚军副所长、孙继聪秘书长、华燕副秘书长等全权代表我所把这次开题仪式做好,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是在1987年6月,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亲自批示、宋平同志督办成立的以“管理科学及相关交叉科学研究”为主的国家事业单位,30多年来,为我国的管理科学和交叉科学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1989年2月科技管理研究所正式成立,至今已有33年的历史,首任创始所长是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家、博士生导师吴延涪(fu)教授。科技管理研究所在他带领的20多年里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在科技管理、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科技传播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产学研合作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6月,因吴延涪所长年岁已高,在中管院已故创始人之一卢继传常务副院长的举荐下,在吴所长的殷殷嘱托下,我临危受命,担任科技管理研究所第二任所长。本人深知责任重大,带领科技所全体同仁团结一致、戮力同心、开拓进取、克服困难,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中国管理研究院换届之际,更是以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管理科学尽己绵薄之力。在今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后科技管理研究所在管理科学、科技管理、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技强国战略上,我们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矿产资源是一种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不仅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优势矿产资源更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资源,其合理利用和科学有效保护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所以科技管理研究所联合北京盛华夏投资有限公司开展了《国际优势矿产资源的保护措施与发展利用研究》课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此,我代表科技管理研究所向课题承接单位一一北京盛华夏投资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更要向极具战略眼光、长期从事矿产资源投资的王小琳董事长、张时佳教授表示由衷敬意,谢谢您们的信任,也希望在接下来的课题研究过程中,精诚合作、齐心协力,取得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期,大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期待疫情过去,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再相聚。我也坚信: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别统一指挥布暑下,一定能战胜疫情,疫情也一定会过去。到时,我真诚的欢迎各位领导来我所做客、参观、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我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2022年12月3日上午9时19分
附一: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2-04 12:18 发表于北京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独立章节进行谋划部署,并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专门部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打好科技自立自强的主动之战。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充分认识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增强我国发展竞争力和持续力的决定性意义。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当务之急,尽快改变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主动出击,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筑牢科技安全和国家安全防线,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民族复兴伟业。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为重点,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尤其是充分发挥高校科技生产的重要基地、一流人才的富集高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园地的作用。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以有组织科研和重大项目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有效解决卡脖子的“燃眉之急”,努力消除事关长远发展的“心腹之患”。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与科技自立自强匹配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战略谋划和总体布局,增强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力、战斗力。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以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核心,走好人才驱动创新的宽广道路。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作为基础,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要从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出发,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出发,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要着力推进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战略行动,部署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我们要有培养大师的自信,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以激发自主创新潜能为目标,培育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深厚土壤。无论是探索未知的基础研究还是攻坚克难的技术开发,都属于困难重重、复杂缜密的脑力劳动,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有板凳一坐十年冷的态度和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坚守。只有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减负、放权、赋能,才能充分释放创新动能。要充分尊重学术规律,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机制,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为人才减负松绑,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宽容失败,才能鼓励探索、激励成功,进而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活力。要充分尊重科研规律,营造激励成功更宽容失败的环境,从而永葆创新激情,勇攀科学高峰。
我们充分认识科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力量,深刻理解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实力,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力争让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变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和更强劲的动能。
附二:
逐梦新程|创新驱动 向世界科技强国阔步前行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2-05 13:33发表于北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12月4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栏目《逐梦新程》系列报道播发了《创新驱动 向世界科技强国阔步前行》,提出我国已成功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该报道回顾了中央企业参与、主导的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重大创新成果,“中国天眼”“人造太阳”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核能、特高压、5G等先进技术应用。本部为您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系列报道《逐梦新程》12月4日关注:我国成功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向世界科技强国阔步前行。
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搭载着三名航天员成功发射升空,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会师。一批批航天人筑梦太空、接续奋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总设计师李东:“能够有幸投入这么一个伟大的事业,这是最让人自豪的,通过我们的努力,建设航天强国,建设科技强国,最终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胸怀星辰大海,开启伟大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提到新发展理念首要位置,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再到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中国科技创新脚步毫不停歇,重大创新成果接连涌现。
凝聚态物理、纳米材料等一批重要前沿方向研究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大科学装置建设发展迅速,在材料、能源、生命、工程技术等7个学科领域布局框架已初步成型,“中国天眼”“人造太阳”等国际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为科研利器。
面向经济主战场,创新的动力源源不断注入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当中。在曾经研发世界最薄“手撕钢”的山西太钢,科研人员又研发出特种不锈钢新产品,实现了我国LNG海运和储存用基础材料领域的新突破。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提高到60%以上。创新为中国经济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自控。
新能源、先进核能、特高压输电等技术不断突破;5G、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兴技术加快应用;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也在不断攻克“卡脖子”难题,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在茫茫太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有45颗卫星在轨提供服务,不仅可以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还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提质增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我们提出‘三高一优’的目标,‘三高’就是高稳定、高连续、高可靠优质的服务,确保整个北斗系统能够真正成为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用创新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新药物、先进诊疗技术等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亿万中华儿女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附三:
探索科技与自然的关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2-06 15:16发表于北京
面对现代科技带来的有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些危机,我们应反思科技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其张力。有部分学者主张,科技自身存在某种反自然性,并从科技对生存矛盾的激化、对自然空间的压迫、对人类审美或价值观的侵蚀等方面进行论证。但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反驳,认为真正反自然的并不是科技,而是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往往会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科技在其中只是“催化剂”。“马克思的科技审度观”有助于厘清科技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并可为当代科技的伦理规制带来一定借鉴意义。
从“对立”到“审度”
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正面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人与他者、人与自身的关系以及审美、价值观方面都受到了猛烈冲击。由于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伦理世界、意义世界正在被重塑。便捷高效的科技引发了生存风险与伦理危机的争议。这不禁让许多人把矛头指向科技,认为科技正是将人类异化的“元凶”。
哲学家对科技的看法也存在不同立场,既有主张立足于人道主义,将科技从资本的绑架中解救出来的态度,如法兰克福学派等;也有以海德格尔为代表,在《技术的追问》中批判有关科技的“工具主义与人类主义”的观点,主张消解技术并逐渐返璞归真,恢复自然的立场等。随着思想家的反省与呐喊,人们对科技的态度也逐渐从“盲目崇拜”到“批评抵制”,再到现在的“多元审度”。日益成熟化的科技立场,是对人类存在与发展的生存空间的负责。
刘大椿教授在《审度:马克思科学技术观与当代科学技术论研究》一书中提出了“马克思的科技审度观”。一方面,科技具有价值中立性,给我们带来了战胜自然的力量,并终将帮助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科技在现代社会领域所表现出的对于人的控制与压迫,关键在于科技被资本所绑架,成为了践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人们对科技的立场,应从之前的正反对立,转向“多元审度”。因此,我们将分析一些观点认为的现代科技具有的反自然性究竟是什么,探讨这种对科技的看法是合理的还是有失偏颇的,然后根据这种对科技的批判立场提出自己的中立建议。
机器激化人与自然的矛盾
科技对人类生存空间反自然的加速与激化作用,可以用黑格尔的主仆辩证法来解释。在人与机器的关系中,初看人是占主导地位,机器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被生产出来的,并且人们可以对机器发号施令。这就像主人与奴仆的关系一样,主人可以不用劳动而坐享奴仆的劳动成果,而奴仆却无权享受这些劳动成果。但正是因为劳动成果由奴仆创造,甚至我们可以说这个世界是奴仆创造的。同样的,在当前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中,很多地方都有机器的参与。现代科技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劳动、交往、娱乐等,使人们深度依赖于机器。
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当下世界已越发按照机器的逻辑来运转,现代化程度越高,体现得就越明显。比如,在城市中,我们已经乐于按时上班,面对着机器工作、出行、娱乐……人类通过科技制造出了许多原本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品,并且在机器世界里的规律都显得与自然界如此不同。对于大部分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每天除了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之外,有很多时间都是在维持着这个充满机器的世界的正常运转。在科技的改造下,城市的一切存在都指向人的目的,这些存在就像机器的零部件一样被机械地组装在一起。从这点看,人类选择了机器,从某种程度上就是选择了与自然相分离。
资本压迫自然空间
大多数来自机器的压迫,其本质还是来自资本的压迫,而这种压迫在现代只是披上了科技的外衣。科技被资本绑架以后,便会以快速积累资本而非以人类自身为导向。这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被破坏,带来了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等问题。有些人认为,这些问题都会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被解决,但科技的资本导向会对此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比如,有时处理一条河流污染的花费,或远超当时通过污染所创造的效益。因此,在不加以干预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好的情况,环境乃至生命都将成为资本积累的牺牲品。
比如,1971年,福特公司生产了一款平托车,但存在安全隐患:油箱在后轴承下边,一旦后车追尾,十分容易引发油箱爆炸。而这个问题也很容易解决,只需要在后边加一个挡板将油箱隔开,并且成本只有11美元。但福特公司并没有选择这样做。恰巧在第二年就发生了这样一起交通事故,一人被当场烧死,侥幸活下来的人将福特公司告上法庭,这就是美国汽车历史上著名的“平托车公案”。福特公司在法庭上出具的一份统计表显示,增加一个挡板的成本乘以汽车数量,大于任由这种隐患存在而产生的赔偿款。这就是资本逻辑的可怕之处。若生命未被科技放在第一位,就是缺乏正义的。
所以,科技具有反自然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被资本所绑架。当下,我们正在逐步实现生态文明的美好生活愿景,这是对以资本为导向的科技发展的致命一击。科技的进步,不应以牺牲人类自身与后代的绿色生存空间为代价。
科技侵蚀意义世界
当前,人类的本质、伦理与审美,在某种程度上都在被科技重塑。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与机器的联系越发紧密,甚至人工智能已越发深入地影响音乐、棋类、诗歌、绘画等领域。而科学与哲学、宗教、艺术等,都是我们获得知识、把握世界、认识自身的一种方式。仅从某个单一维度去认识世界,都是不完善且欠妥当的。自人类从自然中诞生以来,经过长久的磨合,已经同自然共同成为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我们的伦理道德发端于自然的血缘关系之上,我们的审美汇聚于一件件建基于自然的艺术品中,我们对美好的想象凝结在那古老的自然神话里……这个多样性的世界本身,就是我们整个意义世界的基础——但科技似乎在改变着这一切。
所有向度的意义与价值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获得的意义,都与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息息相关。对于人类的意义世界来说,物质世界有着基础性地位。即使科学技术哲学中的一些流派认为科学知识并不完全是客观的,但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这点上,我们并不能将科学与其他形式的知识等同起来。人们之所以会感到科学主义入侵了很多其他领域,很大程度上在于科技改造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自然的世界正在离我们远去,而人工的世界正在兴起,从而诞生了许多基于人工空间的意义、生活方式、价值观等。
构建科技与自然新的和谐
当人类将科技应用于社会中时,可能并未料想到科技对自然的改造范围如此之广、程度如此之深、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科技带来的一切好与不好,都可能被认为与我们自然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所以容易产生科技存在反自然性的观点。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存在本身就有些反自然的意味,而科学只是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并使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面对科技,我们应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方面,我们应通过制度等进行干预,将科技从资本的绑架中解救出来,让科技能够更加切实地以促进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为导向。另一方面,我们应主动接受科技新意义世界的变革,认识到意义世界的暂时性,学会面对现实。接受当下意义世界的改变,接纳科技带来的新的审美与意义,接受与科技共生的伦理观,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科技与自然乃至人与自然新的和谐。
总之,科技本身或并不具备反自然的性质,而是人类自身的生存与繁衍往往会伴随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调整,而科技又越发全面深入地渗透与沉浸在人类社会之中。因此,带有“催化剂”功能的科技就容易成为被指责的对象,这明显是有失偏颇的。科技与自然关系的背后,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同样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这也是科技向善的重要内容。
附四:
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 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管理科学研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2-07 15:15发表于北京
作者:左惟(东南大学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从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擘画了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使广大教育和科研工作者信心倍增、深受鼓舞。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作为高等教育国家队成员,东南大学将始终秉承“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办学理念,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坚定文化自信、树立科学理念、提升专业素养,努力以匠心铸精品,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坚定一流人才培养自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东南大学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造就一大批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一是坚定领军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学生的思辨力、学习力、创造力、领导力,完善优化“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
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构建“贯通·联通·融通”一体化思政教育教学体系。贯通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联通学科专业、教学科研、课程平台,融通育人力量和机制,构建内融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线力量,外联各界精英、杰出校友的“思政育人共同体”。大力深化书院制改革,持续建好东南大学健雄、秉文、寿南等书院,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三是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三制五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个性化专业培养知识体系。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卓越计划2.0试验区、建筑国际化示范学院、工理文医试验班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水平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和未来技术学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大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东南大学将发挥优势,紧紧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社会重大关切、服务产业重大需求,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四个面向”,持续开展有使命、有组织、有学术穿透力的科研。强化集成攻关大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投入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解决“卡脖子”难题作出贡献。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始创新。坚持服务区域创新发展,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科技资源聚集,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坚持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与重点行业龙头企业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
二是融入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有组织科研攻关。推进紫金山实验室、微纳系统国际创新中心等大平台建设,服务和助力构建国家实验室体系,积极牵头和参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培育扶持以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人权研究院等国家级智库为代表的具有国际影响力、中国学术气派和东大气质的新型文科平台,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三是改革科技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树立以创新质量、能力、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科研自主权。发挥先进典型的力量,激励师生恪守科学道德,弘扬科学精神,勇担科技创新重任。
建强高端人才队伍,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党的二十大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我们将坚持不懈打造人才集聚和培养战略要地,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增强战略要地意识。东南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是集聚和培养世界级高端人才的重要平台,将切实增强战略要地意识,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
二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实施“人才服务专项计划”,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全校资源,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发挥院(系)引才育才用才的主体作用,引育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骨干与高水平人才。构建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思政工作队伍,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做好“四个引路人”。
三是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坚持打造完整的人才梯队建设管理体系,努力形成高端人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多层次多类别人才队伍协调发展的格局。创新引进高端人才的体制机制,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科研团队。优化青年教师成长机制和改革评价体制机制,为处于学术成长期的人才营造有温度的成长环境。加强管理岗、辅导员、实验、教辅等人才队伍培训,加强“至善博士后”队伍建设。
四是增强改革动能。完善教师岗位分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多维度、立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导向。探索深化薪酬体制改革,完善优化教职工社会保障机制。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个性化培养和评价机制,破除校内人员合理流动壁垒。构建良好学术生态,让人才静心做学问,多出高质量成果。
附五:
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2-08 12:27发表于北京
■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论·教育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等的强调,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的战略气魄和决心。目前,科教界的头等大事和当务之急是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推进人才工作,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作出相应部署。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对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驱动、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等的强调,体现了党领导人民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的战略气魄和决心。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推进、协同发展,必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更坚实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构建新型科技体制机制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科技自立自强意味着我国学者在国际前沿比拼、竞争,取得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的原始创新成果。这是我国科教界极其光荣、艰巨、紧迫、刚性的任务,只有直面问题症结、找准瓶颈难点,破除顽瘴痼疾,才能不负使命、实现目标。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科技自立自强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对于企业而言,科技自立自强同样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
当前我国科研事业正从引进吸收、跟踪跟进阶段向加强基础研究、追求原始创新的自立自强阶段转型与跃升,科研难度陡然升高。由于引进吸收、跟踪跟进的科研难度相对较低,即使存在“五唯”、学术不端等问题,在巨量科研经费支撑下的科研体系仍可运行。而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科研难度极高,高度依赖让一流学者充分发挥作用的卓越科研体系,这就需要新型科技体制机制的保障。
目前,科教界的头等大事和当务之急是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推进人才工作,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需要形成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转型,从引进吸收、跟踪跟进型科研体系向加强基础研究、追求原始创新的自立自强型科研体系跃升。用英国查尔斯·汉迪《第二曲线》的理论分析,引进吸收型科研体系犹如第一曲线,自立自强型科研体系犹如第二曲线,对第一曲线投入再多也跃升不到第二曲线。当然,引进吸收型科研体系可继续发展,用以解决常规科研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则需要“另起炉灶”,开创卓越科研体系,其首要任务是改革科研的评价标准、组织方式和资助方式。为此,要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为了保障科技评价高标准、优胜出,学者评价与机构评估至关重要。加强基础研究、追求原始创新,意味着中国学者要进入世界科技前沿,与全球一流学者进行比拼、竞争。破“五唯”立新标,回归国际通行标准,依据原始创新成果甄选一流人才,迫在眉睫。
一流学者都有自己的标志性成果,如冯康的有限元法、薛其坤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硕果累累的科学巨匠,同样用最突出的成果作为学术“招牌”,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杨振宁的规范场论等。在其他领域也是如此,一流人物都有标志性代表作,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贝聿铭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等。当然,半成名、未成名的一流学者同样有自己的学术“招牌”,只是暂时还不太知名。因此,用原始创新成果标定一流学者桂冠,一目了然,“唯帽子”不攻自破。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的原始创新。已得到不少同行认可(虽未获得大奖)的原创成果远胜过常规的推进性研究,而这类原创成果在目前的机构评估中有可能被忽略了。只有以原创成果数量为首要指标评估科研机构,能够做出原创成果的学者才会受到重视和礼遇。原始创新包括三个环节:做出—发表—承认,在得到承认之前,它不是原始创新,只是一个普通成果,甚至只是一个“错误”。因此,鼓励原始创新的最好方式是让已经做出原始创新者及时胜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懂行而挑剔的知识用户如各级政府部门、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人事部门等深知一流学者的核心特征是做出过原始创新成果、有自己的学术“招牌”,而不会被“高端帽子”所迷惑。即使是真正的学术权威,也要警惕其马太效应阻碍学术进步,因此应严格甄选一流人才作为学术带头人,有无原创成果是一流人才的试金石,公开学术带头人的原创成果十分必要。科学研究是全球竞争,需要理想的科研环境。为此,我们要培育创新文化,涵养优良学风,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系统筹划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筹划方方面面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纵观世界科学史可知,科学发展有一条主线,就是科技体制机制、组织方式与管理方式的演变朝向越来越有效满足学者需要的方向发展,以充分调动学者、特别是一流学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互联网和开放科学时代,科研机构扁平化、网络化,让学者当家作主,尊重自由交流、自愿合作的学术带头人负责制(简称PI制)成为基础研究、理论研究、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人文社科研究等领域的主流科研组织方式。在科研与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下,PI制团队可以完成任何规模的科研任务:较小规模者,一个团队可以胜任;较大规模者,多团队自愿合作、自行组织予以完成,可极大降低组织成本。PI制团队网络构成卓越科研体系,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力量办大事,是新型举国体制的网络实现方式。
应实行科研组织方式多样化,科层制科研组织与PI制科研组织并行,让职业学者自行选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最有效方式,就是从满足学者的需要、受学者欢迎的角度去改革科研组织方式与评价考核方式,而非从管理者方便管理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原始创新与基础研究是一流学者的事业,高效合理的科研资助至关重要。按预算长期资助科层制科研机构,很难保证科研经费二次分配的公平公正、高效合理。而在互联网和科研与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下,国家可直接资助PI制团队,这是高效合理的资助方式。
当前我国科研事业正在从引进吸收、跟踪跟进阶段向加强基础研究、追求原始创新的自立自强阶段转型、跃升,其核心特点是科研难度急剧攀升。不破除“五唯”等顽瘴痼疾,就无法大量产出科研难度极高的原始创新,就无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切实优化科研布局,建立重大科研项目主持人资格认证制度与公示制度,杜绝以次充好,以庸充优,精简引进吸收型科研体系,加大投入以一流人才为中心的卓越科研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我国科技界的当务之急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深化科研机构评估改革,变革组织方式和资助方式,设立基础研究等卓越科研特区等,让广大科研人员摆脱各种不合理的束缚,激发出更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建成科技强国。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人才与教育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协同部署,体现了全局谋划、系统推进的战略深意。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人才与教育至关重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已经公布,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一流学者作为学术带头人,务必优中选优。学术带头人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决定性因素,能否甄选一流学者作为学术带头人决定一流学科建设的成败。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也是理论研究、交叉科学研究、人文社科研究的主力军,一流学科是主力军的精锐部队。要确立“以原创突破论英雄”的一流学者新标准,确立“以原创突破论引领”的一流学科新标准,以促进教育评价改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可以让更多的学习者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我们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共创伟业,早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附六:
探索推进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新策略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2-10 11:55发表于北京
科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性支撑。新时代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部分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从“有为政府”来看。首先,需要做好“总调度人”,强化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依托国家实验室建设与国家重大专项,将科研资源聚焦关系未来科技制高点的前沿战略技术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领域,对基础研究等建设中长期激励机制,让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能坐冷板凳”。其次,需要做好“中间人”,政府部门应该强化科技创新领域的“放管服”,特别是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应该从国家科技管理向服务转变,设计科学的体制机制,打破部门与领域的“割裂”状态,优化科技资源的深度配置,为创新系统构建与创新团队搭建“牵线搭桥”,形成各领域、各层次、各部门协同攻关效果。最后,需要做好“守门人”。政府部门应该以国家产业链为导向,部署从基础研究到前沿战略科技的完整创新链条的“种子研究”。“种子研究”亦可称之为竞争前研究,具备周期长、投入大、不确定性强等显著特征,企业根本无力或不愿承担该类研究的风险,因而需要由政府进行投资与管理,发现、布局、识别和培育具有潜在军用价值的前沿性战略性颠覆性技术,弥补科技创新“真空区”与市场不足,从而带动整个科技领域的创新。
从“有效市场”来看。首先,针对产业共性技术如芯片、软件装备,各类企业可以在政府引导下成立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基金,围绕龙头企业构建共性技术创新生态圈,加强对共性技术的“种子研究”的风投力度,以产业链下游企业或终端企业检验上游企业的创新效果,强化市场导向与需求导向,充分发挥其市场主体效应。其次,企业需加强与高校等研究机构的协作创新,积极推动高校等研究机构创新成果转化,形成高校等研究机构创新→企业转化与反馈→高校等机构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格局。最后,企业需强化自身科技储备的弹性,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企业需要从强化自身的科技储备弹性,如强化综合性人才培养、建立综合性研究平台、建立多学科人才储备库等,提升自身应对产业风险的能力。
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要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白名单”制度。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白名单”制度旨在集中科研资源突破影响或制约国家发展与安全的领域,强化科技支撑效应。在“十四五”规划全文中,国家从前沿科技攻关领域的内容(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基因与生物技术、临床医学与健康、深空深海神地与极地探测、重大软件装备(operation system))、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的渠道(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前瞻引领型、民生改善型)两个层面宏观规划了科技发展领域与渠道的“白名单”。而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白名单”制度还可以从主体角度建立核心攻关团队“白名单”。首先,对现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进行有效整合,推动资源向上述内容的研发团队倾斜,为该类研究提供厚实保障。其次,构建关键核心攻关的全新团队,采取类似“智库”模式建立公关团队库,国家进行长期稳定的资助,依托上述内容与渠道,形成“内容—渠道—团队”有机融合的良性创新格局。最后,对各类“白名单”主体进行集约式管理。未来的创新单元、创新边界融合性将更强,因而要破除因地域、领域、层次限制所导致的创新藩篱,形成共享式的协同创新格局。
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强化需求侧响应水平,为科技发展提供原生性动力。强化需求激励政策。各级政府可出台全面的、多样的、广泛的消费刺激政策,引导消费者向相关产业或企业倾斜。优化投资结构,引导金融机构向乘数效应较大的技术创新、产业创新领域以及上述基础研究领域或“卡脖子”产业倾斜。引导消费升级向国内的消费升级转向,改变中高端消费外溢现状。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说,正常情况下会形成“国内供给升级→创造新需求→国内需求升级→引领供给进一步升级”的发展模式。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科技自立自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之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以更加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内在底气。在新的征程上,只有继续坚持推动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贡献力量。
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央编办关于加大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稳定支持的若干意见
国科发政字[2007]765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为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增强中央级公益类科研机构(以下简称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公益服务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大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稳定支持的重要性
1.加强公益科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公益科研以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技术和公益服务为主要任务,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规划纲要》确定的重要科研领域。公益类科研机构是从事公益科研的骨干力量,加大稳定支持力度,目的是增强其科技创新能力和公益服务能力,为其稳定服务于国家目标、持续增强能力以及集聚和培养高水平研究队伍提供保障。
2.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稳定支持力度相应加大。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38号),分类改革后公益类科研机构应按非营利性机构管理和运行,目前这一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配合推进改革和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56号),中央财政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结构,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人均事业费水平,新增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经费渠道,加大了稳定支持力度。按照实施《规划纲要》的要求,根据加强公益科研的需求,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稳定支持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3.加大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稳定支持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发展与改革相结合,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二是注重优化投入结构,在增加投入总量的同时,形成项目、基地、人才相协调的经费投入结构;三是鼓励有序竞争,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牢固树立投身公益科研工作的奉献精神;四是加强创新绩效管理,引导科研机构增强科技创新和公益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二、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稳定支持一批服务于国家目标的重点公益类科研机构
4.继续深化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着力转变运行机制,促进资源集成和学科交叉,减少行政管理层次,逐步形成一批稳定服务于国家目标、解决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重点公益类科研机构和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按照国家赋予公益类科研机构的职责定位,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度提高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创新和服务能力。
5.根据《规划纲要》总体部署和公益科研事业发展需求,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向,进一步优化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人员结构,合理确定科学研究人员与科研辅助人员、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以及高、中、初级科技人员的结构,形成符合科研规律、基本满足需求的公益科研队伍。
6.鼓励各类科研机构开展公益科研活动,加强公益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国家通过任务委托、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具备条件的科研机构开展公益性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激励和资助机制,加强公益科研成果的推广、示范与转化;推进事企分开,科研机构所属企业要逐步建立产权明晰、治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建立稳定支持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有效方式
7.结合推进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绩效评价,逐步提高科研机构运行经费的保障水平,基本满足人员费、日常运行等基本开支的需求。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在自主选题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科研条件建设经费投入,不断改善科研条件,提升科研能力。
8.对公益类科研机构承担公益科研任务给予重点支持。根据《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研究领域,国家科技计划中的公益科研任务要优先委托符合条件的公益类科研机构承担;重大任务研究周期要适应任务需求,对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的机构应根据需要滚动支持。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要优先委托符合条件的公益类科研机构承担本行业应急性、培育性和基础性科研工作。结合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改革与发展情况,通过科技计划稳定支持其承担长期性的重大公益科研任务。
9.加大科研装备和基础设施投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建立重大仪器装备和设施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有效机制,增强公益类科研机构对科学数据信息、生物种质资源等战略性科技资源的保存和开发能力,以及面向社会开展检验检测、开发设计、成果转化、人员培训等公益服务能力。主管部门要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基本建设给予重点支持,不断改善科研装备和基础设施。
10.加强国家科研基地在公益科研领域的布局和建设。“十一五”期间,在《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公益研究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建设,要把公益类科研机构作为重点依托单位。
四、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11.国家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结构布局、职能定位进行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公益类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行业技术优势,以解决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制订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划;学科设置要突出应用导向,体现科技发展特点,大力加强新兴和交叉学科发展,适时调整,不断优化;研究组织设置要与公益科研特点相适应,重点克服小型化、分散化、短期化的问题,加强整体协作、力量集成和团队建设。
12.深化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在核定编制内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和竞争上岗;制订人员遴选和岗位聘用办法,具备条件的岗位要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加大各类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按照国家收入分配政策,建立符合公益科研特点、体现岗位与业绩的分配激励机制,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完善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的奖励制度。
13.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公益类科研机构要对研究开发和技术服务的申报立项、组织实施、督促检查、验收评价、成果管理以及推广应用等实施全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科研档案、科学数据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与其他科研力量的联合协作、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等管理制度和规范。建立公益科研成果共享和扩散机制,向行业和社会推广应用科研成果。
14.完善院所长负责制。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和规章制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改革科研院所长任命办法,推行聘用制和任期制,有条件的要实行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选择一批涉及多领域、多行业、多管理层次的科研机构开展理事会管理制度试点,建立管理部门、科技专家和有关方面参与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加强统筹协调与资源集成。建立和健全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咨询和监督作用。
五、培养造就高水平的公益科研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15.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人员评价机制。对公益科研人员的评价要坚持国家目标和应用导向,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和岗位特点,科学制订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科学使用量化指标,合理确定评价周期。评价过程要公开透明、客观公正,评价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作为人员聘用、职务晋升和收入分配的主要依据。
16.切实保障科技人员有效工作时间。进一步简化项目申报和评审程序,改进评审办法,减少不必要的会议、答辩和检查活动。科研机构要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把科技人员的满意度作为评价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重要指标,切实减轻一线科技人员的事务性负担,保证科技人员有比较充足的科研时间。
17.加强人才培养和人员交流。鼓励公益类科研机构独立或联合培养研究生,积极创造条件引进科研领军人才。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人才交流,通过建立访问学者、项目聘用等制度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经费要对参与相关工作的公益类科研机构给予重点支持。
六、建立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机制
18.建立科研机构年度报告制度。公益类科研机构每年初形成年度报告,反映上年度本机构的职责履行、科研活动、重要成果、服务业绩、人才培养和经费收支等情况,报送主管部门并抄送有关部门;同时形成公开版本通过网站等向社会发布,接受公众监督。
19.探索建立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制度。研究制订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重点评价其完成公益科研任务情况、科技创新能力情况、开展公益服务情况以及运行与管理情况等。评价结果作为科研机构加强创新和服务工作、有关部门对其调整投入强度、调整人员编制、承担公益科研任务等方面支持的重要依据。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中央编办 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