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二级导航 > 学术委员会 > 正文

中组部部长陈希:坚决不用不愿做事、不敢扛事、装样子、混日子的干部!勇担科教兴国使命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丨大学校长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向伟大复兴的自强自立

时间:2022-11-26 19:29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中组部部长陈希:坚决不用不愿做事、不敢扛事、装样子、混日子的干部!人民日报 2022-11-23 12:06 发表于北京11月23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的署名文章《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

中组部部长陈希:坚决不用不愿做事、不敢扛事、装样子、混日子的干部!

人民日报 2022-11-23 12:06 发表于北京
11月23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的署名文章《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党参君特将全文分享如下——
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陈希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高度,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任务,具有深远的战略考量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以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政治路线的高度自觉,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干部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干部支撑。
一、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重视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我们党一路走来,始终把选贤任能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总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与时俱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革命战争年代,着眼革命斗争需要,党大力培养选拔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干部。毛泽东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着眼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党大力培养选拔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的干部。毛泽东在1957年召开的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着眼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大力培养选拔有知识、懂专业、锐意改革的干部。邓小平指出,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保证。正是因为源源不断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优秀干部,我们党才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出过硬干部队伍,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来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围绕建强党的执政骨干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实现了新时代选人用人方针原则的守正创新;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立起了选人用人的时代标尺;提出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不唯票、不唯分、不唯生产总值、不唯年龄,不搞“海推”、“海选”,纠正了一度存在的选人用人偏向;提出一体推进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大体系”建设,指明了干部工作的科学路径;提出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推动干部队伍形成青蓝相继的生动局面;提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制度体系,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提振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出用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刷新吏治,坚决纠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促进了党内政治生态的明显好转。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引下,新时代干部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干部队伍在革命性锻造中焕发出新的气象,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素质能力更加过硬,纪律作风更加严明,精神斗志更加饱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着力把执政骨干队伍建设好,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经过接续奋斗,我们已经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越是目标远大、任务艰巨,越是形势复杂、挑战严峻,越需要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从干部队伍现状看,总体素质是好的,战斗力是强的,但也存在一些与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不适应的现象。比如,有的政治敏锐性不强,有的为民宗旨树得不牢,有的缺乏担当精神和斗争本领,有的实干精神不足、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等。这些问题说明,推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大力度做好新时代干部工作,不断建强执政骨干队伍,更好地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二、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鲜明树立新时代选人用人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这一论述,科学把握德才辩证关系,是党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要以此为遵循,把新时代选人用人导向鲜明树立起来。
要注重培养选拔政治过硬、对党忠诚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现在,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对干部政治上的考验是很现实、很严峻的,如果政治素质不过硬,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因此,培养选拔干部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严把紧政治关这个首要之关。要大力选拔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干部,坚决把那些政治上的“墙头草”、“骑墙派”、“两面人”,那些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存在“七个有之”等问题的人挡在门外,确保选出来的干部政治上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要注重培养选拔业务精通、本领高强的干部。进入新阶段新征程,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国内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既有不少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又有前进道路上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任务,干部队伍不同程度存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不适应的一面在上升。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干部的素质能力,大力培养选拔有真才实学、能力过硬的干部。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要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这是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要求,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迫切要求各级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突破高质量发展的卡点瓶颈,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和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尤其需要各级干部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在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多发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各级干部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善于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对重大风险的预见、应对、处置能力。要在干部培养选拔中突出这些方面的要求,充分发挥选人用人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激励引导广大干部不断学习、实践、提高,使自己的认识和行动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
要注重培养选拔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干部。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是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现在,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面临的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如果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没有执行力战斗力,不仅成不了事,反而会误事、坏事。这就要求我们突出讲担当、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大力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坚决不用不愿做事、不敢扛事、装样子、混日子的干部,真正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要注重培养选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干部。新征程上,我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甚至是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只有各级干部保持敢于斗争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才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要把敢于善于斗争作为干部培养选拔的重要标准,注重使用那些具有顽强斗争精神、过硬斗争本领、经过重大斗争考验的干部,坚决不用那些在重大斗争面前明哲保身、爱惜羽毛、畏首畏尾、怯阵退缩的人。
要注重培养选拔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干部。党的事业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培养选拔干部必须突出作风导向,切实把那些自觉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干部选上来。现实中,有的干部抓工作停留在口头上、表态上、概念上,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对问题是不是真正解决、情况是不是明显改观、工作有没有落地见效却不管不问;有的满足于照抄照转、上传下达、不动脑筋,消极懈怠、得过且过,上面推一推才动一动、不推就无所作为;有的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违背群众意愿盲目蛮干,热衷于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对这样的干部,不仅不能用,还要严肃批评教育,该处理的要及时处理。为政清廉是干部做人做事的基本底线,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骨气,做事就不硬气。要大力培养选拔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坚决反对腐败、反对“四风”和特权思想特权行为,口碑好、形象好的干部,对廉洁上有硬伤的人必须一票否决。
三、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需要统筹抓好干部育选管用工作
推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谋划、综合施策,优化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环节工作。
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广大干部做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理论素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才能保证信仰不迷茫、思想不迷航、行动不迷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要坚持把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推动广大干部全面系统学、持续深入学、联系实际学,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要坚持德配其位、才配其位,精准科学选用干部。选人用人,德始终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过硬。要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坚持近距离考察、多角度分析、具体化评价,着重考察干部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觉悟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抓住干部重要行为特征深入分析甄别、从严核实把关,坚决防止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蒙混过关、投机得逞。除了政治品德,德还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要全方位考察了解干部品行、作风、廉洁等方面的实际表现,对那些过不了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公德私德失范失守,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人,也不能用。我们党强调培养选拔干部以德为先,并不是说只看德就够了,还要看干部的才。要突出把好能力关,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事相宜,着眼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切实把那些专业素养好、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强,善于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领导班子是干部队伍的龙头,班子建强了,就能把整个干部队伍带起来。要坚持个体强、整体优,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和活力。
要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干部素质能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干部具备过硬的素质能力。提高素质能力,既靠干部个人自觉努力,也靠组织上加强培养。实践出真知、长真才,是培养干部最好的课堂。要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锻炼,放到艰苦复杂地区磨练,放到关键吃劲岗位历练,让干部在实践中砥砺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特别是要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促使干部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蓬勃发展,各项工作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干部专业素养、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大力加强干部专业训练,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组织开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化公共安全治理和社会治理等专题培训,注重运用案例加强实战化培训,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抓好基层干部培训,帮助干部拓宽思路视野、更新思想观念、提升履职能力。
要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是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保持组织机能健康的内在要求。2022年9月,党中央修订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为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制度遵循。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推动“庸者下”上,切实解决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要细化“下”的情形,规范“下”的程序,营造“下”的氛围,压实“下”的责任,既积极又稳妥地加以推进。要综合用好干部考核考察、日常了解和巡视巡察、审计、统计、信访等方面成果,让干部“下”之有据。要加强对调整下来干部的教育管理,跟踪了解其现实表现,对干得好的可以重新使用,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关心关爱干部是党的优良传统,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落实干部各项待遇保障政策,加大对基层干部特别是条件艰苦地区干部关心关爱力度,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要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要加强政治监督、政治督查,着力发现和纠正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上心、不务实、不尽力甚至阳奉阴违、弄虚作假等问题。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发现干部身上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提醒帮助,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管涌沦为大塌方。要管好“关键少数”,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健全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常态化管理机制,探索加强对领导干部社会交往的监督,让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确保党的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必须树立战略眼光,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完善日常发现机制,坚持标准条件,扩大选人视野,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在更大范围内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把好苗子选出来、把坏坯子挡住。要完善跟踪培养机制,注意把政治素质好、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年轻干部放到最能历练的地方去历练,尤其是要重视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多墩墩苗,通过递进式培养、一层层考验,使他们阅历更丰富、能力更扎实。要完善适时使用机制,坚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对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实践证明确实优秀的,要敢压担子、大胆使用,不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要完善从严管理机制,越是重点选拔的干部越要重点管理,越是有培养潜力的干部越要严格要求,防止重选拔任用、轻教育管理,防止经济本领和业务工作抓得紧、思想政治建设重视不够。在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同时,要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战略性培养,多物色一些人选,多岗位培养锻炼,为今后使用提供充足储备;统筹用好各年龄段干部,让整个干部队伍都有干劲、有奔头、有希望。

勇担科教兴国使命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丨大学校长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科技日报 2022-11-24 17:25 发表于北京

乘势而上,深化改革 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开新路


王希勤 清华大学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过去十年,清华大学把人才强校战略确立为核心战略,扎实推进综合改革,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抓手,推动教学、科研、国际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的改革工作。这些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大大提高了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目前,学校发展总体势头很好,呈现昂扬向上的状态。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坡更陡。学校越是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就越有挑战性。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清华大学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清华力量。


以深化改革促进大学高质量发展


我国有几千所大学,分层分类构成了高等教育体系。而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清华大学不仅要出人才、出成果,还要出经验、出示范。下一阶段,清华大学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结合清华大学十五次党代会的部署,牢记嘱托,乘势而上,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带头深化各项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示范。


推动大学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以创新为引领,必须以改革激发内在的活力,必须要聚焦立德树人主责主业,必须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必须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清华大学是党领导的大学、社会主义的大学,也是人民的大学。清华大学办学永远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推动大学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把握好“一二三四五”。其中,“一”是指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二”是指两个变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三”是指学校在教育界、学术界、产业界三个“界”的角色;“四”是指国际大学人才培养的四类典型模式;“五”是指大学治理的五个体系。


把三个“第一”更好地结合起来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大学思考如何在教育界、学术界、产业界更好发挥作用,把三个“第一”更好地结合起来。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主要是学校作为学术界的重要力量应该承担的使命;培养人才第一资源,是学校作为教育界成员应该承担的使命;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恰恰是学校在服务产业界方面应该承担的使命。过去,清华大学主要以参与项目合作的方式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下一步,要探索用新型举国体制来解决产业界难题。


厘清与教育界、学术界、产业界的关系,有助于学校认清自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办学方向、使命、定位和角色。实际上,学校的这些角色彼此之间是有冲突的。例如,科研与教学之间存在矛盾,过去教授更愿意把时间花在科研上,而不是教学上。科研和产业服务之间也存在矛盾,后者需要解决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与纯学术研究很不同,学校培养的研究生在进入产业界工作后也有诸多不适应。


针对这些问题,清华大学一方面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化解矛盾。例如,在教研系列的人事制度中专门规定,教师无论职称高低,必须有40%的时间用于教学,从而缓解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学校也在考虑未来对院系进行分类,将三个“界”的任务分给不同类别的院系,同时加强统筹,形成一加一大于二和整体协同的系统效应。


综合四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分别以“学科—专业”和“本科生—研究生”为维度,可以把国际上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为四类,即注重专业和研究生培养的美国创新型大学培养模式、注重学科和研究生培养的德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模式、注重学科和本科生培养的英国文理学院培养模式,以及注重专业和本科生培养的苏联职业类大学培养模式。其中,学科指的是知识的体系,专业指的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分工。


在清华大学,这四种人才培养模式都有体现。未来,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四种模式的优势融通起来、发挥出来。目前,各院系在学科型研究生培养和专业型本科生培养方面有优势,但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型本科生培养方面相对弱一点。因此,学校通过建立书院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加大这两类人才培养力度。同时,考虑降低本科生学分要求,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在本科阶段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围绕一个专业很快定型。


在发展中提升大学治理能力


在研究学校治理体系时,需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从学校内外部的联系对象出发,分析这些对象和学校之间的相互诉求,梳理诸诉求之间的矛盾并确定解决方案,从而明确大学治理的关系体系和价值体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我们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大学治理体系。建立大学治理体系是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随着学校事业发展,内外部的关系对象会演变,从而对大学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运行体系提出变革要求。学校主动响应这种要求并变革治理体系就是自我革命。这样的循环发展过程有助于推动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目前,清华大学推动了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建设和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改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改革在酝酿推进中。这些工作就是一种探索,而探索过程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全体清华人将共同努力,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贡献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清华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参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壮丽的事业,永葆家国情怀,胸怀天下,团结协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

研国家之所需


包信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辟一章,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这一战略安排高屋建瓴,体现了系统性的思想,在教育界引发热烈反响。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三大战略的关键交汇点。


教育创造未来、科技引领发展、人才驱动创新,一体化部署为新征程上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启发我们进一步发挥高校“教育的基础性支撑、科技的创新性引领、人才的主体性驱动”作用,不断探索三者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作为一所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大学,自建校之日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就坚守“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始终将人才建设、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了骄人成绩。


教育是基础性支撑,高等教育更是为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提供直接支撑。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科大时提出,中国科技大学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大总结凝练基础研究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通过“科教结合、所系结合、理实结合”,提升学生源头创新和实践能力,成立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等19个科技英才班;发布“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行动纲领,实施“研究生德创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着力提升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聚焦国家急需领域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成立了未来技术学院、稀土学院、碳中和研究院等,鼓励更多学生投身重点急需行业领域,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


科技是创新性引领,厚植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并产生反向推动作用。中国科大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在量子科技、高温超导、纳米科学、临床医学、智能技术、地球环境等领域下好“先手棋”,取得“墨子号”“九章”“祖冲之”“‘托珠单抗+常规治疗’的科大方案”等重大原创性成果,涌现出一大批以“90后”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学校立足国家重大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进一步强化基础性学科建设,加大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力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制定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实施方案,发挥学科优势带动尖端领域群体性突破,围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深地深空、“双碳”等一流学科重点领域方向,设置“双一流”学科重点项目,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017年,中国科大入选全国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1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是全国唯一的“数理化天地生材”学科均入选的高校。


人才是主体性驱动,教育发展需要以人才为基础,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实践。中国科大充分利用各类人才政策,通过“墨子论坛”等多种形式,结合院士工作室、大师讲席等引智计划,持续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同时注重引育并重,深入实施“学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青年创新促进会”等支持计划,探索青年人才体系建设,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充分利用国家研究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为人才搭建没有天花板的事业舞台,充分发挥人才的原始创新力。


中国科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瞄准“双一流”,成立“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监理委员会,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五大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双一流”建设周期目标。当前,学校将“双一流”建设方案与“十四五”规划有机贯通、一体推进,加快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教育奠定基础、科技彰显实力、人才推动发展,三者协同配合对提升国力至关重要。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将“一体化部署”落实到高校立德树人、攻关创新的根本任务中去,努力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韩杰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成章,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一体谋划,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历史发展规律、时代发展特征和未来发展关键,坚持系统观念作出的科学部署,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定位。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三位一体部署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擘画了蓝图,指明了重要路径,提供了重大机遇。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近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中,深刻把握“打造国之重器”和“培养杰出人才”的内在逻辑,统筹谋划“办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一体推进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内部治理四项重点领域改革,围绕强国战略部署制定学术大师、工程巨匠、业界领袖、治国栋梁四类杰出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课程和项目“双驱互融”,打造了面向小卫星、机器人、新体制雷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关键领域的人才培养创新载体,建设了由6位院士担任班主任的特色班和全国首批未来技术学院,牵引推进“1+1+X”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持续探索和完善具有哈工大特色的杰出人才自主培养之道。


勇担科教兴国使命,必须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重大部署背后的战略考量、全局视野、系统谋划和深刻内涵,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重要路径。


要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为青年学生成长凝心铸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头脑,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青年学生打牢许党报国的底气自信、打牢一生受用的科学思想基础,引导支持青年学生以强烈的历史主动和斗争精神迎变局、担重任、作贡献。


要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青年学生成长搭建舞台。弘扬哈工大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长于工程的特色传统,发挥哈工大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深度互动的发展优势,在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加持下,谋划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贯通,创新和完善本硕博贯通的实践育人体系,打造新一批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引导支持青年学生瞄准强国战略导向,深度参与重大应用实践,在解决“卡脖子”难题、打造“国之重器”中夯实理论根基、练就攻关本领。


要打开合作共进新局面,为青年英才成长拓展资源。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危”与“机”,深刻认识和把握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互动变化,发挥优势,拓展新渠道、捕捉新机遇、定位新角色、创立新优势,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同世界一流大学开展精准合作,以绣花功夫打开合作共进新局面,努力争取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助力青年学生加速成才、高规格成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引领未来,哈工大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勇担科教兴国使命,在锻造科技第一生产力中,培育人才第一资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第一动力。


重构科研组织模式,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张宗益 厦门大学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这为我们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厦门大学将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经”,以提升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为“纬”,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线”,重构科研组织模式,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创新文化,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纵向对接国家部委,精心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厦门大学要主动加强与国家部委的衔接沟通,了解“国之所需”,主动对接并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创新体系及新发展格局。加强战略规划,重点围绕能源材料化学、生命健康、海洋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推进高水平创新平台重组提升和新建,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围绕能源材料、海洋碳汇等优势学科,谋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国之重器”,为突破世界科技前沿和解决经济主战场中的国家重大需求提供坚实的战略资源保障。依托重大平台基地及设施,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汇聚科技创新资源,积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采取集成攻关模式,争取实现更多从“0”到“1”的重大原始创新,攻克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及颠覆性技术。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依托重大科研平台承接重大科技任务和重大工程,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培养造就引领科研谋划布局和团队建设发展的战略科学家。


二是横向联合头部企业,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原创力。头部企业是行业的领先代表,是创新生态的重要引领者。厦门大学将不断优化战略合作布局,加强与事关国家重大需求及国家安全的行业头部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为其提供源头性基础研究创新成果,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有效整合“国家急需”“行业痛点”及“厦大所长”,共同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形成明确的校企联合攻关目标导向。在持续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企业出题,厦大答题”的科研选题模式,加快实现科研选题从“兴趣型”向“指向型”转变。创新校企协同作战机制,改变“单打独斗解决企业小问题”横向合作模式,升级为“协同作战攻克核心关键技术”的校企合作范式。构建校企联合研发团队,建立长期互信共赢的运行机制,打造校企创新共同体。全面提升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能力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打造若干精品服务工程,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三是对内加大改革创新,有效重构科研组织模式。推动科研管理由“管理型”向“组织型”升级,科研模式由“小科学”向“大科学”转变,科研组织由“原子型”向“分子型”转变,探索形成以重大科学问题为导向和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的科研组织模式,进一步提升对国家发展急需科技的快速响应能力。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以构建跨学科平台、基地、团队为抓手,着力推进校内协同创新,推动院系、学科、教师的深度合作和联合攻关。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对事关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项目予以“重点保障、倾斜配置”。探索设立重点项目预研资金,对科研人员的研究起步期、快速成长期和稳定期进行全周期支持。完善科研绩效奖励办法,探索增加博士生招生指标等支持举措,为重大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条件。完善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建立突出质量贡献的学术评价制度,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度作为科研评价的最高指标,充分调动全校教师参与攻克国家重大科技难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厦门大学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产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担当作为、奋发有为,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质量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厦大风格”的一流大学,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源源不断贡献厦大科技力量。


为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贡献力量(中国道路中国梦·不负嘱托更奋发)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我和材料科学打了一辈子交道。1952年从唐山交通大学(即今西南交通大学)冶金工程系物理冶金专业毕业后,我就抱着“科技报国,实干兴邦”的坚定信念,长期致力于粉末冶金、先进陶瓷和空间太阳能发电关键材料等的研究。


今年是北京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我和14位老教授一起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表达为我国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回了信,鼓励我们“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收到回信后,大家倍感振奋,进一步增强了投身教育科研事业的热情。


1960年6月,我所在的钢铁研究总院粉末冶金室,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组建起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队伍,攻关研制分离膜。这是以气体扩散法浓缩铀235的核心元件,当时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研制分离膜的技术。我被任命为研制乙种分离膜的专题负责人,和团队在一无资料、二无设备仪器的艰难条件下,经过无数次实验失败,在1964年研制成功乙种分离膜。1965年,我被任命为乙种分离膜生产总指挥,带领600多人的科研生产团队,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乙种分离膜的全部生产任务。这些经历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我们科研人员要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敢于挑战科学难题,以科技创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1986年,我应聘到北京钢铁学院(即今北京科技大学)从事教育科研工作,致力于培养更多专业过硬的材料学科基础人才。客观地说,我国的材料科学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30多年来,我先后参与创建我国第一个粉末冶金博士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博士点,创办“特种陶瓷粉末冶金研究室”“粉末冶金与先进陶瓷研究所”等。借助这些平台,我为学校培养了众多“材子材女”。青年学生头脑活络,他们的创新探索对我很有启发,使我的科研思路更加开阔,科研工作也因此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书育人30多年,很庆幸有一批又一批学生,树立起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他们从我们的手中接过火炬,继续攀登高峰。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续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培养更多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为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钢铁脊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迈向伟大复兴的自信自立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网

2022-11-24 14:48发表于北京


“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伟大创造的思想精髓,也是中国社会百年奋斗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最为深刻的认知、最可宝贵的经验、最为真实的写照。坚定“四个自信”,坚持独立自主,充分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迈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更加昂扬的奋斗精神、更加坚定的必胜信念、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


  最坚定的自信是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样的自信来自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充分自信、高度自信。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人间正道,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是深刻洞察、科学遵循和正确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正因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和人民才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中国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充分汲取和借鉴人类文明发展成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的伟大理论创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中国制度是20世纪以来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中国社会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社会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与转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本质特征,坚持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功能,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的体制机制优越性,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世纪性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铸就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底色。有5000年中华文化土壤的滋养化育,再小的种子也会长成参天大树。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将改革进行到底,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从“天下情怀”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古老的智慧浇灌出绚丽的现代治国理政方略。


  最根本的自立是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没有独立自主就没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自强不息、其命维新;独立自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没有独立自主,就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


  我们在道路选择上坚持独立自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自主不仅体现在在具体事务上自己作主张,更体现在从我国国情出发,以战略的眼光、独立的思考、坚定的意志、艰辛的探索走出一条来自自己、属于自己的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如此,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如此,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更是如此。


  我们在理论创造上坚持独立自主。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当然是马克思主义,但必须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字句当作现成的灵丹妙药,用它来包治百病,不能只是拿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个别结论和个别原理按图索骥、刻舟求剑,而是在坚持“两个结合”根本原则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进行创新创造。


  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两弹一星”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格局,历史与实践一再表明要化独立自主的意愿为现实的行动,自力更生是基础、是根本,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纵观人类历史长河,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只有自力更生,才能牢牢掌握生存、发展、繁荣、壮大的主动性和自主权。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不要对外开放,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强调对外合作中的主动性与主导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这种合作一定要建立在合作方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习近平总书记告诫中国共产党人:“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中华民族拥有在5000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奋斗实践和70多年执政兴国经验,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


  锻造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来说,精神主动至关紧要又殊为不易。没有精神上的主动不可能摆脱落后依附,更不可能实现创造超越;而迷信或盲从往往导致放弃或丧失精神主动。


  过去有一段不算短的时间,一些人、一些群体把西方社会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奉为金科玉律,总想以此为准绳对中国社会进行格式化。这其实就是精神上丧失了主动,行动中成为别人的吹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针对西方标榜的多党制,我们旗帜鲜明提出“新型政党制度”,以深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充分彰显在国家发展、社会治理、人民民主方面的巨大制度优势;针对西方对民主话语的垄断,我们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确保实质民主与全过程民主;关于市场经济,我们更是以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升级版。我们自信地讲述“中国的故事”,提炼出像“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等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标识性概念并走进世界话语之林。


  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变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强大的真理穿透力、价值感召力、实践引领力、文化自信力指引中国人民实现了精神上的完全主动,涵养出全社会全民族自信自立的精神气质。


  坚持自信自立,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锐利思想武器,让我们精神上有了主心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既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动摇,又以我们正在做和将要做的事情为中心,以原创性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回答了时代之问,破解了实践之难。当西方社会陷入1%与99%尖锐对立而不可解的“囚徒困境”时,中国社会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主体的思想毫不含糊地贯彻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在当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推波助澜“逆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扛起了经济全球化的旗帜,引领21世纪经济全球化走向新阶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高度上做出战略回应。


  坚持自信自立,迈向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精神主动,不仅指面对西方社会的主动,也包括面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但是我们决不把科学原则当僵化教条,而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所以,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但不停留于对具体文化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重视文化精神的阐幽发微,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人才是第一资源·笔谈】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2022-11-27 18:25发表于北京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系统集成,强化立体协同,作出统筹部署。这是我们党着眼全球化新变局、坚持系统化新观念、聚焦现代化新内涵所作出的科学擘画,必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雄厚人才基础和更强大战略支撑。


以人才优势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重视人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坚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对人才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更加深刻,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2022年11月1日,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表示,为深圳这个“充满活力”的“梦想之都”所吸引,自己即将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辞职回深创业。


颜宁的“归去来兮”,是我国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一侧剪影。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发力,人才资源总量显著上升,素质显著增强,结构更为合理,成效愈加突出,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人才资源总量十年来增长了1亿人。2021年研发人员是2012年的1.7倍,稳居世界第一;全社会研发经费达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基础研究经费是十年前的3.4倍,为历史最高水平。《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已跃升至第11位;最新《中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显示,人才贡献率由2012年的29.8%提升到当前的超过34.5%。

积厚成器,富国兴邦。新时代以来,我国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圆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经济实力得到历史性跃升、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得到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人才为这些举世瞩目的重要成就,发挥了基础性支撑作用。


以创新驱动塑造现代化建设新动能


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优化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是关键。十四亿多人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要实现这些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的目标,需要能促进从“0到1”突破的基础性原创爆发,需要能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关键性攻坚克难,需要能掌握重要核心技术的引领性技术攻关,需要能持续实现科技创新体系性推进的高水平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关键变量。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单边主义、经济霸凌、脱钩断供、逆全球化横行,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严峻。竞争激烈,博弈炽烈。世界各国都在抢抓机遇,把科技创新作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和制高点。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走好国际博弈先手棋,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


以系统思维构筑开放型人才新生态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系于教育。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实施,提高教育质量,释放人才能量,强化创新力量。


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坚持以系统观念分析国家兴衰的演变机理,更好把握教育、科技、人才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与支撑国家繁荣兴盛的历史规律。创新是高度不确定的探索性活动,创新型人才具有鲜明的人格特质。人才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既来自后顾之忧的解决,也来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以及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形成一个人才生命质量与社会创新发展同频共振的良性生态,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人才实现创新,创新推动发展,发展提升文明,文明滋养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新征程上,要加快建设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