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共同支撑高质量发展【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关于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的几点理解。学懂弄通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时间:2022-12-12 19:22 来源: 编辑:admin

核心提示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共同支撑高质量发展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11-01 04:40科技管理究研所【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作者: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长江特聘...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共同支撑高质量发展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11-01 04:40科技管理究研所

  【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作者: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长江特聘教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专章,将教育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对教育事业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如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本版特开辟“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栏目,约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深入探讨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新思想、新论断,以期为教育领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提供参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是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战略任务中进行统筹部署,第一次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一起,将教育、科技、人才整合到一起进行系统谋划,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考量。

  有机整体服务“两个大局”

  教育、科技、人才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从大教育观的角度看,我们既要将教育、科技、人才视为大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又要将其置于国家发展的宏观格局中进行审视,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将国家发展的宏观格局概括为“两个大局”。

  第一个大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教育、科技、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人才、创新系于教育。为此,必须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而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第二个大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集中体现为国际力量对比的巨大变化。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国力相对衰落,在维护全球霸权地位及国际旧秩序方面逐渐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世界发展动力历史性地转向东方。大变局中,风险和机遇并存。一方面,大变局意味着难以预料的巨大风险。美国为了继续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企图推动经济脱钩、科技脱钩和教育脱钩,展现出激进好斗姿态,对中国乃至世界安全与稳定造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变局蕴含着新局,“大变局”可能开新局。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统筹建设是“破局”和开新局的关键。为此,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统筹实施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重要贡献。

        同气连枝支撑“两个中心”建设

  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共生性,同气连枝。科技强国要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人才强国要求提高自主培养质量,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科技和人才离不开高质量教育体系,因此三大强国的统筹部署有利于支撑“两个中心”建设。

  第一个中心是中国要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2021年3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在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求我们“矢志不移自主创新”。第二个中心是中国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2021年9月,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重要部署。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角度深刻阐释了世界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转移现象。“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16世纪以来,全球先后形成5个科学和人才中心。”一是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科学发展,产生了哥白尼、伽利略、达·芬奇等一大批科学家;二是17世纪的英国,培根经验主义哲学加速了科学进步,产生了牛顿、波义耳等科学大师;三是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营造了向往科学的社会氛围,产生了拉格朗日、拉普拉斯、拉瓦锡、安培等一大批卓越科学家;四是19世纪的德国,新人文主义运动加速了科学发展,产生了爱因斯坦、普朗克、欧姆、高斯、黎曼等一大批科学家;五是20世纪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带来了科学的发展,集聚了费米、冯·诺依曼、爱迪生等一大批科学家和发明家。

  世界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结合在一起往往是世界学术中心或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近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也是周期性转移的,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先后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判别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两个标准,一个是重大科学成果占同期世界总数的比例,占比超过25%就是世界科学中心;另一个是世界一流学者和优秀留学生的集聚度,集聚度最高的国家就是世界人才中心。世界科学中心、人才中心和高等教育中心基本上是同构的。纵观近代科教发展史,一个国家先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然后才成为世界科学、人才中心;一个国家往往是先失去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地位,然后失去世界科学、人才中心地位。我国要成为世界重要的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首先必须成为世界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北美、西欧、东亚三大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中国要有所作为,必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打造世界一流创新高地,最终成为世界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统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正是顺应世界科学中心、人才中心和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理性选择。

  三驾马车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人类已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质量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和创新。教育、科技、人才是驱动知识和创新的三驾马车,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转型升级越来越依靠科技创新体系。当产业形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时,经济发展只需要基础教育参与;当产业形态以技能密集型为主时,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当产业形态以科技密集型为主时,经济发展依赖高等教育;当产业形态以创新密集型为主时,经济发展需要科技创新体系支撑。当前我国发展存在着不充分和不平衡现象,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东部地区以创新密集型产业为主,需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定位和布局,率先建设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西部地区以科技密集型产业为主,当务之急是建设高质量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重点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高水平职业院校。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统筹教育、科技和人才。具体说,一是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三是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域既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又要扩大对外开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附:   

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11-01 13:14 科技管理研究所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

        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研究所第一时间组织学习传达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

        10月16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上午10时,我的全体党员干部员工在会议室里聚精会神同步收看开幕会盛况。“二十大报告金句”“这些提法引人关注”“二十大报告这些话,振奋人心”……铿锵有力的字句,持续在党员群众心头激荡。

        我所成立33年来,本着“科技管理,管理科学”的理念,贯彻党的二十大对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作出的部署。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应有之义。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也一定能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科技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科技新辉煌。这是我们首次将科技自立自强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我们指明了新的奋斗目标。

        大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推进科技自信自强,铸就科技创新人才新辉煌”,明确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王渊所长说,科技所要以推进社会主义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为契机和责任,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塑造砥砺奋进新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科技自信自强为底气,坚持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全力推进科技管理建设迈向新高度走上新台阶。

         团结一致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党继续带14亿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为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王渊表示,奋斗的号角已经吹响,科技所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努力地创新,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的决策部署,团结一致、踔厉奋发、勇放前行,全力奋进新时代新征程。

        科技所是青年人的天下

        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长王渊说,科技所的未来,一定在广大青年同事们身上。我们科技所的同事们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字字千钧、句句铿锵的讲话,因为幸福不是等来的,唯有奋斗,方能不负青春、不负时代,方能无愧于自己的人生,去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灿烂的明天。

        蓝图恢宏,气吞山河;号角激越,催人奋进。在强国复兴的康庄大道上,科技所人将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定信心、守正创新,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为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附一:

关于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的几点理解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11-03 13:14 科技管理研究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报告,理论与实际结合,过去与未来贯通,中国与世界对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历史眼光、全球视野、实践品格、平实文风统一,体现了泱泱大国、百年大党自信从容的气度、勇于担当的气概、脚踏实地的精神。

        报告中论述文化建设的部分,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应该如何理解、如何践行?我有以下几点理解。

        首先,文化自信问题的提出是对过去100多年普遍存在的文化自卑的反拨,是伴随我国综合国力、国家地位和现代化建设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产生的一种文化心理。从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人先是从坚船利炮、声光电化、奇技淫巧等器物技术方面,感到自己不如西方,于是派官员出洋考察,学童出国留学,搞洋务运动;后来进一步认识到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不如西方,想要进行君主立宪制的改良;再往后又认识到中国不如西方,根子在文化,于是废科举、兴新学,直至发起新文化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全论是以欧美为师也好,以日本为师也好,可以说我们的文化自卑达于顶点,很多人认为中国百事不如人,到处碰壁,中国老祖宗传下的文化就是个酱缸、染缸,什么好东西放到里面都会被染污变色。

         其次,我们的文化自信是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同步,是伴随着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个个胜利而逐渐恢复、重建的。中国人历来是充满文化自信的,直到清代乾嘉时代仍然如此,后来才一点点失掉了自信力。这种自信的回归,是从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到朝鲜战场上战胜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纠集的十多国军队,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我国政府恢复在联合国成员国和常任理事国席位;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大幕,到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到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再到十八大进入新时代,2021年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中国女排摘取第一块世界杯金牌,到我国成为体育强国,成功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等等很多方面,一步步跨越,一次次胜利中,积淀了恢复自信的基础、底气。

          第三,我们的文化自信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建基于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两种优秀文化的交融。传统文化经过一百多年与西方文化的激荡和人们的主动选择,经过长期革命、建设的涤荡、淘汰、转化、发展,其核心的生命力强大的因素被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经过不断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交汇融合,成为我国文化的主流。同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也被不断地吸收、借鉴。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多元包容的现代文化,无愧于先进文化的美誉。我们的文化自信就建立在中华文化立场上,建立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文化基础上。

        第四,文艺工作者首先必须具有高度自信。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者,不自信则必然他信,以别人为准则、轨范、法式,“随人作计终后人”,“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不可能进行真正的文化创造。真正的创造者既不夜郎自大,更不自惭形惭;既不汲汲于终南捷径,也不戚戚于他人认同。而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敢于“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以“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志气,和 “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的精气神来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这样的新辉煌,尤其要表现在开创像唐诗和宋词、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绘画、戏剧或者十九世纪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小说那样成为时代标志、民族标志的艺术形式、艺术成果。应该说,创造这个新辉煌的历史条件已经具备,党有号令,人民有期待,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创造了条件,只等待巧媳妇来调和鼎鼐了。近十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扩张,特别是像《战狼》系列、《红海行动》《中国机长》《你好,李焕英》《长津湖》等,创造了票房奇迹,有的还赢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初步显现了标志性艺术形式的端倪。我们电影评论工作者和爱好者,要着力为电影创作生产者讲好中国故事鼓与呼,为更多优秀电影的产出营造氛围、创造文化条件。

         第五,文艺工作者更要以不懈的文化创造,来增强中国人的底气、骨气和信心。就是说,我们要以自信来创造文化,要创造充满自信的文化,并且要以这样的文化来化人、育人、培元,推进整个民族文化心态的雄起和健全。要使国人深信、世人相信,中国人不但不丑陋,而且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一百多年来我们以团结奋斗剥落掉一切强加的屈辱、卑微、落后,挺立起脊梁,承续上我们先祖开创的辉煌文明,赶上了世界先进文化的潮流。当代文艺工作者更要以守正创新的文化成果,使人民充满中华文化的自信。我们作为文联工作者,要重视“文艺两新”这支新的文艺大军,引导他们深入到基层、群众之中,多做文化普及、以文化人的工作,使文化自信扎根在亿万老百姓心中。

        第六,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话语即权力”,在“西方中心主义”的时代,中国在世界上缺少话语权。但今天的世界是多极化的世界,虽则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全球化”也不断冒泡,终究无法阻挡浩浩潮流。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已经由世界的边缘走到了中心,成为有重要影响的世界一极。一定程度上,文艺是世界语,“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文艺工作者应该以满满自信,以优秀的作品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魅力,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作出贡献。这是实现文化自强的重要途径。

附二:   

中国式现代化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指引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11-08 08:23科技管理研究所

【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并点明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五点中国特色。这一理论阐释为包括教育在内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范式和基本遵循。在教育现代化的新阶段,如何以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注解与支撑,成为基础性、战略性课题。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教育发展最大的国情。建设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其战略目标表现为创建世界最大的、人人可以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人口规模巨大,主要指的是各级各类教育阶段的学生规模或教育人口数量巨大,并可延伸至学校规模、师资数量、设施体量等量的增长,它具有与其他国家教育发展进行程度比较的价值。这里的“量”,不仅是数量,还意味着教育处于发展中、充盈中的状态。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量”与“质”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建设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必须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内涵。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在其指引下,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需要直面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的主要短板,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公益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打造多样化高中教育体系,深化职业教育制度改革力度,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夯实教师队伍建设,以各级各类教育的优质协调发展和充足的人力资源积累大力推进共同富裕。

        教育战线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主体,要不断完善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深层次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要通过建立各行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各行各业的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现代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应以此为指导,建立完善国民环境教育体系,系统设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基础教育阶段,要重视对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和教师群体的生态文明情感和生态文明行为的培养;在高等教育阶段,应分类探索专业和非专业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掌握相应的环境治理技能。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影响着教育的环境,建设培养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时代新人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意义重大。建设这样的教育体系,焦点在于变革,这一变革要服务于稳固国家安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它要求高度重视和平教育,要求教育系统探索通过和平校园建设与和平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科式、主题式、项目式和融合式途径推动建设,培养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时代新人。

中国式现代化增亮教育强国建设底色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教育强国建设之路上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成就。这些实践成就令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图景底色更加亮丽。

        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深层底色,也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党领导下的教育强国建设之路,致力于解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将为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提供宝贵经验。要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展开的根本坐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承接并延续教育实践脉络的首要标识。

        坚持和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指导思想地位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思想之源,其实践形式具体表现为: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创新举措不断涌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级各类学校得到切实培育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得到有效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党的教育创新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相应的教育实践则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经验积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部署,也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通过建设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健全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等实践,以及教育扶贫、乡村教育振兴的深入实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内涵不断丰富,教育生态不断改善,人民在教育中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立场。

牢牢把握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的一致性特征

  从宏观层面看,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的一致性特征是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致性,以及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一致性高度关联的。具体来说,四者的一致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发展科技本身就是其重要功能,“双一流”大学更是承担着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重要职能。同时,科技发展与创新也将带来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即科技赋能教育。由此可见,教育在四者的一致性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人才、创新能否真正成为这三个“第一”,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没有教育的优先发展,就很难实现这三个“第一”。如果说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那么,教育又是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基础的基础、战略的战略。四者一致性的关键在于创新,即通过教育的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着力自主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一环,应当用系统思维加强有关工作,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整体目标,各个学段协同完成。这就要求教育各个学段摒弃过于狭隘和功利化的目标取向,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如果说人的成长对教育而言是一个接力和合力的系统化过程,那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教育体系的系统性、协同性更为凸显。因此,亟须推动纵向教育体系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尤其需要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多方面联系,增进彼此了解,使教育链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链有机衔接,从而增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

附三:

学懂弄通做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22-11-09 12:16科技管理研究所

来源: 中国教育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

        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教育系统组织人事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报告的宏大视野、高远站位和丰富内涵,特别要准确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凸显了战略性考量。报告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首次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独立成章并摆放在突出位置,明确“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彰显出教育、科技、人才在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性功能,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关心与重视前所未有。

        强化了基础性地位。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安排,明确要在二○三五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同时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等9个“加快”,为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擘画了清晰路径。这一系列重要论断,更加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实践路径,进一步强化了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

        深化了规律性认识。报告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创造性地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激发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蕴含着对现代化国家建设规律、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协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新水平。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基础在学,重点在思,关键在悟,落点在行。人事司肩负着为教育高质量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的重要职责,要坚持用大会精神指导干部人事人才工作实践,努力做到学思悟贯通、知信行合一。

        以“学”为先,学懂弄通精神内涵要义。党的二十大精神博大精深,只有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才能完整准确领会。要及时跟进学。将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大会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目标任务、重大工作部署,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热潮。要纳入培训学。将学习大会精神作为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程,整体谋划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培训,举办集中轮训班,依托直属机关干部网络学院开展线上培训,实现全覆盖。要指导督促学。结合工作职责,指导直属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督促领导干部发挥好示范作用,及时宣传阐释大会精神,推动大会精神融入事业发展全过程各环节。

        以“思”为要,深刻把握立场观点方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深思细悟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系统观念”思考统筹谋划。报告通篇体现了系统观念、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组织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涵盖干部、人才、组织建设等方方面面,要善于运用系统的观念和统筹的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从全局上加强“四支队伍”建设,从系统上优化干部人事人才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用“问题导向”思考改进优化。注重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是报告的鲜明特点。组织工作点多、面广、线长,要注重从思想上观察问题,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全面查摆干部人事人才工作的短板弱项,逐一研究、深究机理,举一反三、由点及面健全制度机制,不断提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用“创新方法”思考改革路径。报告将“守正创新”写入大会主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价值追求。当前,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运用新观念、新视角、新方法全方位思考谋划新时代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要摆脱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自觉从思维定式、惯有方式和传统观念中跳出来,多从创新的角度思考干部人事人才工作,以思想认识上的创新推动工作的方法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

        以“用”为本,全面落实决策部署要求。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结合教育实际,着力将大会精神落实到干部人事人才各项工作中。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落实“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国”目标,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干部队伍。集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认真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完善党管人才制度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新时代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围绕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积极引进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资源,推动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生动局面。积极构建高质量教育人事工作体系。聚焦教育发展大局,统筹配置干部、机构、编制等政治资源,持续做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后半篇文章”,不断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紧紧抓住干部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全面推进直属高校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指导直属单位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工作,为教育事业全局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教育部人事司党总支书记、司长: 何光彩)